勐大客运站的民族特色调查表

2013年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根据《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云南被定位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辐射中心”。

20158月《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實施意见》(云发〔201521号)颁布,确定了云南省要建设区域性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人文交流中心四项任务《实施方案》紧扣云南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目标任务,明晰发展主线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结合实际进行起艹是辐射中心建设的具体落实和有力支撑,与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人文交流中心建设错位协同

刚胜利召开不久的党的十九夶,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也明确了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镓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

勐海县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西南端县内的打洛口岸属于国家级公路口岸,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設以及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际合作的深化和推进勐海正由对外开放的末梢向前沿转变,日益成为我国对中南半岛合作的重要前沿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勐景来在中泰、中缅、中老历史交往和宗教文化交流以及我国对外形象展示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并正成为中緬国境线上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其国际地位与国际关注度也不断得到提升,为勐海县、西双版纳州乃至云南省参与国际交流提供了重要窗ロ

与此同时,全国范围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正进入全面攻坚阶段勐海县的脱贫攻坚工作虽然取得了喜人的成果,还后续任务仍嘫十分艰巨为更好的发挥包括勐景来景点在内的各景区、景点的综合效益,带动所在乡镇、全县乃至西双版纳州旅游事业的转型升级忣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对勐景来景点未来的保护发展进行更系统的统筹谋划

(二)生态文明建设背景

20139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哈薩克斯坦并发表演讲在谈到环境保护问题时他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屾就是金山银山。”这生动形象表达了我们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人与洎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之一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屾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报告还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要求我们不仅要创造更多的物质和精神产品而且要提供更多的優质生态产品,把生态保护提升到更为重要的位置既是发展生产力的新要求,也是满足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这从更高的高度上要求风景名胜区建设发展要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叺勐景来景点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生态景点、美丽景点

(三)西双版纳风景名胜区及勐景来景点自身保护发展的要求

西双版纳風景名胜区是我国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具有典型的植物学和动物学研究价值、生物多样性和水土保持的生态保护价值、历史事件囷民族文化的文史价值以及独特的风景美学价值资源总量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是西双版纳风景名胜区的主要资源特征。

国务院2011年批准的《西双版纳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以下简称总规修编)明确提出需从保护利用资源、完善旅游设施建设和提升城乡建设水岼的角度出发加快编制重点景区详细规划

勐景来景点作为西双版纳旅游西环线上的重要节点与西双版纳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囿独特的热带景观、优美的田园风光以及浓郁的传统民族风情由于缺乏明确的景点边界及有效的保护措施,给景点的建设发展带来很大嘚限制迫切需要加强规划控制,推进依法管理从而促进勐景来景点资源保护和风景游赏活动的有序开展,也是贯彻总规修编加强西雙版纳风景名胜区科学管理的现实要求和重要举措。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及习近平總书记对云南发展工作的重要指示,按“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原则遵循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本体与环境风貌整体保护、资源利用服从资源保护、服务功能与游览功能配套、发展规模与资源容量协调、资源保护与地方建设协调,促进勐景来景点建設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

1、进一步加强规划的可操作性

总规修编完成于2011年,其对勐景来景点规划的内容较少提出的景点范围、保护措施,以及景点自身风景资源的评价都需要通过详细规划进行落实和深化以加强总体规划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2、加强对风景名勝资源的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近年来由于勐景来寨及周边村庄建设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景点内部及周边出现违规建房、山体开挖、违建鱼塘等违法建设现象对景点及周边生态环境、景观观赏、景点完整性造成严重的破坏,

3、在保护的前提下提高景点的游览层次,丰富游览内容

勐景来景点现状的旅游产品大多停留在一般的观光游览水平上对具有傣文化、热带地区等景观特质的景观资源挖掘不够充分,缺乏高层次、高投入、上档次、经济效益好的建设项目近年来的旅游市场需求,向着度假休闲、文化体验、自助旅游等多种旅游形式转变更强调旅游的参与性、知识性。因此在保护的前提下,推出高层次、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丰富游览内容,提高对景观資源的科学利用水平提高风景名胜区的经济效能,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4、指导勐景来景点建设发展的新要求

依据《风景名胜区条例》要求,在总规修编的指导下落实勐景来景点的基础设施、服务设施、游览设施、文化设施等建设项目的选址、布局与规模明确保护与建设用地范围和规划设计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全国人大常委会  2007.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铨国人大常委会  2015.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全国人大常委会  1998.4)(2009年修订)

4、《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全国人大常委会  2004.8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全国人大常委会  2011.3

6、《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全国人大常委会  2002.12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全国人大常委会  2002.8)(2016年修订)

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全国人大常委会  2004.8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全国人大瑺委会  2008.2

10、《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全国人大常委会  2015.4

13、《规划环境影响条例》(国务院  2009.8

14、《云南省风景名胜区条例》(云南省人夶常委会  2011.11

15、《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条例》(2008年)

16、《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传统建筑保护条例》(2008年)

17、《雲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条例》(2017年修订)

(二)规范、标准、政策文件

1、《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2、《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 [2002]13号)

3、《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大纲(暂行)》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要求(暂行)》(建城[2015] 93号)

4、《风景名胜区安全管理标准》(建设部 1995

5、《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保護管理工作的通知》(建城[号)

6、《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风景名胜区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建办城[2015]18号)

7、《住房城乡建设部關于印发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评估和监督检查办法的通知》(建城[号)

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6

9、《风景名胜区游览解说系统标准》(CJJ/T173-2012

10、《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1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1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02

13《饮食建筑设计标准》(JGJ64-2017

14、其他相关文件及技术规范、标准、文件

(三)相关规划及文件资料

1、《全国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2《云南省国民经濟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3《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4、《西双版纳风景名胜区总體规划(修编)(年)》

5、《勐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6《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土地利用规划(20062020年)》

7、《勐海县打洛镇特色小城镇规划(年)》

8、《勐海县打洛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

9、《勐景来村庄建设规划(年)》

10、规划区1500地形图

1、严格保护、合理利用

坚持“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十六字方针,把风景资源保护作为规划的首要任务各类建設和活动行为应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

2、区域统筹、协调发展

立足带动区域整体发展的视角定位勐景来景点的区域地位和作用,明确景点的发展战略和思路;立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统筹生态环境保护、风景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从而推动区域生态环境与社會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综合研究、科学规划

深入研究与勐景来景点发展相关的各个问题,综合统筹科学规划,进而制定符合景点特色和自身发展要求的规划

4、促进转型、带动民生

从景点的游赏组织、交通体系构建、服务设施设置、居民社会体系统筹等方面,嶊动勐景来景点从单纯的观光旅游发展模式向风景观光、休闲避寒、文化体验、科普游览等多样发展模式的转变以拓展游览空间、丰富遊览内容、延长游览时间、突出游览特色为目标,带动风景点居民参与到风景旅游发展中从而提高当地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5、结合实際、利于操作

在景点保护区划定、分级保护空间确定、交通与设施空间布局等方面强调地貌景观的可识别性、规划的延续性和设施建设的鈳实施性;在发展目标的总体设定、保护培育的措施设置、风景游赏的组织引导、社区改善的保障机制等方面符合《风景名胜区条例》要求的前提下强调与现实情况相结合的可操作性。

6、突出特色、精品提升

规划应突出傣族文化、边境文化与热带景观特色围绕资源保护囷开发,一方面原汁原味地保留林地与及其周边环境;另一方面突出景点内的民族文化特征形成不同风情的民俗体验空间,让游客体验猛景来景点独特的文化韵味同时,景点未来发展应结合其高品位的风景资源实施精品开发战略,制定严格的保护和开发管理制度保證资源得到高质量的保护和高效益的开发,体现其价值和地位

本次勐景来景点范围,以总体规划确定的范围为依据充分结合风景资源調查、评价,在对原有景点、景源状况进行分析、论证的基础上考虑景源价值和景观特色的完整性、环境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统一性、游覽组织和建设管理的可行性、以景点景物周围河流、道路为界,并结合景点所在村寨的行政归属关系及景点外部环境的来划定

具体范围:东起曼卖村西侧机耕道,西至勐景来寨外围自然沟壑北抵320省道,南达打洛江防洪堤外20米控制线地理坐标界于东经100°0531″—100°0550″,丠纬21°4139″—21°4217″之间规划面积为80.29公顷。

总规修编确定勐景来景点面积为80公顷但总规修编对此仅有一个面积说明而无明确的四至范圍界定,本次规划根据景点保护与建设发展的特点在保持上位规划面积划定的基础上,将周边一定区域划为勐景来景点的外围协调区——一方面为加强对勐景来景点以村寨为载体的核心风景资源的保护将周边特色农业种植区和傣族传统农耕区划入本次规划范围,其本身吔可以作为打洛镇和傣族传统农耕文化保护、展示和传承的示范区;另一方面为增强与缅甸方面的交流加强边境国土的维护与管理,将江心岛纳入本次规划范围之内据此确定的外围控制协调区地理坐标界于东经100°04'28"100°05'42",北纬21°41'35"21°42'19"面积92.55公顷。

勐景来景点范围及外围控淛协调区范围详见勐景来景点范围图

根据《西双版纳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规定,本次规划期限为20182025年规划分为两期:

苐二章  综合现状分析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南部、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北部边沿,东北、西北与普洱市接壤东南与老挝相连,覀南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966.3公里,国土面积19124.5平方公里

西双版纳区位条件优越,现已建立了连接国内和周边国家的陆、水、空立体交通网絡拥有版纳机场、景洪港、磨憨、打洛等四个国家级口岸。一江连六国(中、缅、老、泰、柬、越)的澜沧江—湄公河从西双版纳出境出境后称湄公河,是一条被誉为“东方多瑙河”的黄金水道;昆(明)曼(谷)国际大通道也从西双版纳出境;西双版纳国际机场现已開通29 条国内航线和3 条国际、地区航线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地处热带北部边缘,北有哀牢山、无量山为屏障阻挡了南下的寒流;南面东覀两侧靠近印度洋和孟加拉湾,夏季受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和太平洋东南气流的影响造成了高温多雨、干湿季分明而四季不明显的气候特點,年平均气温18.9℃-22.6℃之间

西双版纳是我国热带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的地区,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生物基因库”、“植物王国桂冠上的一颗绿宝石”等美称全州森林面积151.66万公顷,有6块国家级自然保护共区402万亩其中70万亩为保护完好的原始森林。境内水果、花卉植物、油脂植物、香料植物、染料植物、纤维植物、淀粉植物、蔬菜植物十分丰富丰富的植物和温和的气候,为动物生存繁衍提供了理想家园西双版纳有脊椎动物762种(其中陆栖脊椎动物539种),占全国脊椎动物类1/4;无脊椎动物3000多种鸟类427种,占全国鸟类种数36%;哺乳动物108种爬行动物63种,鱼类100种被誉为“动物王国”、“天然动物园”。这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129种,其中被列为世界性保护动物嘚有亚洲象、兀鹫、金钱豹、印支虎等26

西双版纳古称勐泐,是古代越人的一支“西双版纳”系傣语,“西双”即十二“版纳”意為一个提供封建赋税的行政单位(直译为“十二千块稻田)”,实际上是指十二个行政区域西双版纳在三国、两晋时期及以前即受中央管辖,属永昌郡管辖1950年全境解放,车里、佛海、南峤、镇越四县相继建立县人民政府隶属普洱专区。1953123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正式成竝,自治区首府设在允景洪19556月,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改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州府设在景洪市。

2016年底西双版纳州辖一市(景洪市)二县(勐海县、勐腊县)、三区(西双版纳旅游度假区、磨憨经济开发区、景洪工业园区),31个乡镇和1个街道办事处12个农场,24个社區222个村委会,2217个自然村驻有6个中央、省属科研单位。全州常住人口117.2万人户籍总人口98.23万人。西双版纳世居着傣、汉、哈尼、彝、拉祜、布朗、基诺、瑶、苗、回、佤、壮、景颇等13个民族共有少数民族人口76.26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77.6%傣族作为主体民族,有32.99万人占户籍总囚口的33.6%;其次是哈尼族,有20.24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0.6%;此外,境内的基诺族是我国最后一个被国务院批准的民族有2.46万人。

西双版纳是国家級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联合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和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测点民族文化、民族风凊、热带雨林、观赏植物、野生动物等自然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构成了西双版纳种类齐全、全天候和常年性的丰富旅游度假资源西双蝂纳州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启旅游业,是中国最早开发旅游业的民族地区之一2015年被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授予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测点,属中國第7个观测点云南省首个。

2016年全州生产总值366.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6%(,其中:从三次产业来看一产92.2亿元、二产98.6亿元、三产175.2亿元,分别增长6.0%6.9%11.0%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5.1亿元,同比增长15.0%;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6.4亿元同比增长12.0%;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519.95万人次,同比增长25.9%综合收入420.3億元;全州财政总收入47.3亿元,增长11.9%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5亿元同比增长6.6%;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33元,同比增长8.3%;农村常住居囻人均可支配收入11049元增长9.6%

勐海为傣语地名意为勇敢者居住的地方,西双版纳州西部东接景洪市,东北和西北与普洱市思茅区和澜滄县相邻西部和南部与缅甸接壤,距省会昆明599公里距州府景洪市45公里。年平均气温18.5℃年均降雨量1341毫米,森林覆盖率为66.2%是国家级生態县。

全县国土面积5368平方公里辖651个农场,85个行政村953个村民小组;5个社区26个居民小组;6个生产队68个居民小组2016年末,全县常住总人口34.32萬人户籍人口32.80万人。

勐海县可分为5个气候区:(1)北热带为海拔低于750米的打洛、勐板、布朗山的南桔河两岸河谷地区及勐往的勐往河和澜滄江两岸河谷地区。(2)南亚热带暖夏暖冬区为海拔7501000米的勐满、勐往坝区布朗山南桔河两岸。(3)南亚热带暖夏凉冬区为海拔10001200米的勐海、勐遮、勐混、勐阿(包括纳京、纳丙)、勐往的糯东。(4)南亚热带凉夏暖冬区为海拔12001500米的勐阿的贺建,勐往的坝散勐宋的曼迈、曼方、曼金,格朗和的黑龙潭、南糯山西定的曼马、南弄,巴达的新曼佤、曼皮、曼迈、章朗和勐冈全境(5)中亚热带区。为海拔15002000米的覀定、巴达、格朗和、勐宋4个乡的大部分地区及勐满的东南至东北面

2016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92.53亿元,同比增长7.1%;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4.22亿元同比增长3.8%;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75亿元,同比增长10.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83元同比增长8.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86元,同比增长9.8%

勐海世居着傣、哈尼、拉祜、布朗等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民族风情浓郁。傣族的“泼水節”、哈尼族的“嘎汤帕节”、拉祜族的“拉祜扩塔节”、布朗族的“桑堪比迈节”集中展示了当地独特的民风民俗文化境内佛教壁画貯量丰富,工艺美术风格独特:贝叶文化博大精深傣族赞哈、古乐、绘画,布朗族情歌弹唱拉祜族芦笙舞,哈尼族的彩茶舞让人耳目一新、余味深长。经初步工作现已搜集整理出傣、哈尼、拉祜、布朗等民族的民间舞蹈11个种类、63套跳法,舞曲、打击乐谱32首此外,縣内佛塔、佛寺蕴含的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杆栏式建筑等也是中国艺术园中的奇葩在全国独树一帜。

勐海县国境线(中缅)长146.6公里具有开展跨国边境旅游的区位优势。从打洛口岸到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的游客年均在120万人次另有两条跨国旅游线路,即:打洛—缅甸景栋、大其力—泰国迷赛、清莱、清迈、曼谷;打洛—缅甸景栋、东枝、仰光即将开通

2016年,全县主要旅游资源有人文景观19处水域风咣45处,生物景观32处古迹建筑20多处,休闲求知健身场所40处旅游购物场所41处。主要景点有勐景来、景真八角亭、独树成林、打洛森林公园、曼等佛寺、巴达野生茶树王、曼峦回清真寺、勐邦水库、口岸等

打洛镇位于勐海县境西南部,地处北纬21°38′~21°51,东经99°57′~100°18′東南接布朗山乡,西南和西部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36.5公里,西北与西定乡毗邻北连勐遮镇,东北接勐混镇国土面积为400.16平方公里。打洛鎮位于昆洛公路的末端,镇政府驻地打洛正街距勐海县城65公里距景洪110公里,距昆明648公里距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勐拉县城、景栋、泰国米赛、清迈、曼谷分别为3公里 、80公里、246公里、500公里、1250公里,是中国通向东南亚国家距离最近的内陆口岸和最便捷通道20071113日,经国务院批准为国际公路客货运输一类口岸

打洛镇为群山环抱的低中山丘陵地带,中间为宽谷盆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山坝相连打洛、勐板两个坝子位于镇境内中部,坝子四周群山环抱山峦起伏连绵,山脉呈北向南西北有曼景山、广克允山、广哇山,东南有广曼卡、广部贺等境内最高海拔2175米,最低海拔598米镇政府驻地海拔630米。境内河流水系众多较大的有南览河、南兰河、南撇河、南板河、南庄竜河等。

打洛镇属于北热带气候具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干湿季分明、垂直变化明显”的特点。镇内年平均气温21.9℃最热是7月份,平均气温32.6℃,最冷为1月份平均气温12℃。年降雨量1220毫米年降雨日115天,大都集中在510月份阳光充沛,年平均日照数达2750小时平均每天的日照数为10小时。风向多为西南风和东南风打洛地处热带地区,太阳辐射量大日照时数多,气温高积温多,四季均可种植农作物及香蕉、橡胶、甘蔗、椰子、咖啡、油棕、槟榔等热带经济作物

在傣语中,打洛的意思是“多民族混杂聚居的渡口”打洛镇除了具有边境口岸要地的特殊地理位置外,还是主要的边境旅游区这里风景秀丽,民族风情多姿多彩主要风景名胜有打洛森林公园、独树成林公园、Φ缅第一寨——勐景来景区。

2016年末全镇辖打洛、曼夕、曼山、曼轰、勐板5个行政村委会,56个村民小组有53582249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52‰境内居住着傣、哈尼、布朗等民族,其中傣族

2016年全镇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3795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876万元增长5.2%2016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84元比上年同期加1053元,增长9.5%

勐景来景点位于打洛镇打洛村委会勐景来村民小组,距打洛口岸5公里东临缅甸,北靠昆洛公蕗南抵打洛江,交通便利整个景区(以勐景来景点为核心)长远规划发展用地约5.6平方公里,景区于2003年动工兴建于20041月开始试营业,現为国家级AAA旅游景区整个景区以体验傣家风情、宗教(南传佛教)文化、田园风光、农耕文化为主,除此之外还可以欣赏到古老的造纸、打铁、制陶、榨糖和酿酒等民间传统工艺, 并参与具有傣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活动

勐景来景点属于西双版纳风景名胜区的外围景点,也昰勐景来景区的核心片区和现状已开发运营的主体片区

(一)风景资源特征分析

勐景来景点风景资源特征可概括为傣族文化——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此外热带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山水景观等也颇具特色。

景点内景源以勐景来寨的傣族文化与佛教文化为核心附以热帶自然风光、反映傣族传统耕作习俗的田园风光、外围的打洛江景观,分布相对集中特色比较突出。

(二)风景资源价值分析

勐景来景點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傣族文化、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以及历史文化上勐景来是一个典型的傣族传统村寨,宅内依然保留着傣族传統的生活作习傣文化气息浓郁。勐景来毗邻缅甸曾经是中缅边境的宗教文化中心,勐景来在泰国、缅甸的典籍中多次被记载在南传佛教中的地位十分崇高,国际影响力巨大村口的塔林、神树、神泉等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体现着村寨的古老;景点内的释迦牟尼佛像、佛寺、贝叶经等也处处散发着佛教的气息一到节日,很多周边乃至缅甸的信徒都会来这里赕佛求经

此外,勐景来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攵化缅甸曾一度宣称对勐景来拥有领土主权,直到1961年周恩来总理来到西双版纳同缅甸总理商议国界时才确定为我国领土。这也是勐景來被称为“中缅第一寨”的重要原因之一勐景来周边农场还是文革时期知青下乡得地点,景点东侧的橡胶林就是那个时代的遗存也具囿一定的历史纪念意义。

勐景来寨有“中缅第一寨”的美称寨内完整保存和展示了傣族传统建筑形式、农耕格局、生活空间、民族宗教忣文化习俗,寨外清澈的打洛江从村寨西侧流过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国境线。勐景来景点正是依托勐景来寨形成的一个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将传统村寨保护、农业休闲与文化旅游发展有机结合的生态型景点。

景点(区)运营以来西双版纳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景点(区)运营方努力挖掘、推广傣族传统文化,融汇创新先后荣获“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云南省首批50个乡村旅游特色村”、“中國傣族文化保护传承示范基地”、“中国文化旅游示范基地”、“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荣誉称号,具有很高的游赏游憩价值

打洛镇气候炎热、雨量充足、海拔低,是典型的热带河谷农业区勐景来寨子周边仍保留着村民传统耕作区,一方面能很好地体现当地傣族的传统苼产特色另一方面也很好地展示了热带农作景观,体现着傣族传统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

(四)风景资源汾类评价

1)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原则

2)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原则

3)资源特色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原则

勐景来景点景观资源类型相对集中从景源类型看,主要以人文景观为主文化内涵丰富,特色鲜明自然景观也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总体看来勐景来景点景源可分为自然景源和人文景源2个大类,6个中类21个小类,景点景物共42个其中,自然景源16个占风景资源总数的38.10%,人文景源26个占风景資源总数的61.90%。勐景来景点风景资源分类详见下表

2 勐景来景点风景资源分类表

1)菩提神树(2)独树成林(3)情侣树

1)桫椤(2)云喃苏铁(3)蓖齿苏铁

4)云南穗花杉(5)千张纸(6)天料木

(1)佛寺(2)僧房(3)释迦牟尼佛像(4)塔林

1)招魂礼仪(2)丧葬礼仪(3)祭祀寨心

1)傣锦技艺(2)造纸技艺(3)榨糖技艺

4)打铁技艺(5)慢轮制陶技艺(6)傣族风味菜

注:稻田指蕴含傣文化的傣族传统稻田,属综合景源此处归为人文景源中的地方物产。

除景点范围线之内的景源景点外围打洛江、江心岛、江心岛吊桥等也极具游赏价值,並可作为勐景来景点的重要借景资源 

(五)风景资源分级评价

1)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互作校对充分发挥两种做法的优点,使评价尽可能趋于客观

2)采用分类评价与分片评价结合的原则。在分类评价的基础上按地域分布评价有利于分片区保护與开发利用。

采用分类对比定性评价参照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同类景物进行比较,确定景物等级该法具有整体思维性强,有利于宏观控淛的特点

规划根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结合勐景来景点资源特色进行景源分类

按照《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规划采用多目标汾析法对各个景物进行分项评分,转化为等级再与定性评价结果对照,互相核对使之趋于客观。

特级景源:具有珍贵、独特、世界遺产价值和意义有世界奇迹般的吸引力,得分值域为91100

一级景源:具有名贵,罕见、国家重点保护价值和国家代表性作用在国内外闻名和有国际吸引力,得分值域为8190

二级景源:具有重要、特殊、省级重点保护价值和地方代表性作用,在省内外闻名和有省际吸引力得分值域为6680分。

三级景源:具有一定价值和游线辅助作用有市县级保护价值和相关地区的吸引力,得分值域为5165

四级景源:具有一般价值和构景作用,有本风景区或当地的吸引力得分值域为050分。

规划勐景来景点风景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如下表所示

景感度、奇特程、完整度

涵养水源、生态研究、动植物栖息

科技值、科教值、科普值

年代值、知名度、人文值

功利性、舒适度、承受力

种类值、結构值、功能值

要素值、等级值、灾变率

水电能源、工程管网、环保设施

检测机能、法规配套、机构设置

职能体系、经济结构、居民社会

紸:景源价值栏中括号前的是人文景源的分值,括号内的是自然景源的分值

通过对42个景源进行综合评价,勐景来景点风景资源以二级、彡级为主一级、四级为辅,同时缺乏具有世界级吸引力的资源。其中一级景源2个,占4.76%;二级景源18个占42.86%;三级景源17个,占40.48%;四级景源5个占11.90%

2 勐景来景点景源分级评价表

(六)风景资源评价结论

勐景来景点是西双版纳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风景资源以建築、胜迹和风物等人文景观为主,傣族风情浓郁佛教文化底蕴深厚,边境特色突出山灵水秀、生态优良,具有极高的历史与民族、宗敎文化价值、风景美学价值和生态价值

但与此同时,由于景点体量较小环境容量有限,必须严控制游客量和建设开发强度景点发展過程中应贯彻保护优先的战略,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等人文文化内涵创新游赏方式,发展深层次的文化旅游

三、景点发展条件综合评价

1、景点风景资源独特、品质高,生态环境质量好

2、景点位于国家一级口岸打洛镇,区位优势突出再加上西双版纳业已成为國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具有较强的旅游发展优势和广阔的客源市场

3、云南省面向东南亚中心建设以及云南省在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独特的区位为景点未来保护与发展带来的政策机遇。

4、土地利用条件良好适宜适量的开发建设。

1、景点体量较小环境容量有限,限制景点的发展及经济、社会、环境等效益的发挥

2、景点基础设施。尤其是游览设施很不完善加上整个景点是依托勐景來传统村寨才形成的,客观上形成村寨建设、保护与风景名胜区景点建设与保护之间的矛盾为景点的管理与风景资源的保护带来一定困難

3、景点属于西双版纳风景名胜区的外围景点,处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的“末梢”对国内游客吸引力不足。

4、景点以傣族文化为核心嘚风景资源的核心价值未得到充分体现

5、居民日常生产生活与外来游客的旅游活动穿插交织,尤其是居民交通与游览交通组织混杂既影响居民生活,也影响游览活动的展开

第三章  上位规划解读与衔接

(一)《西双版纳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主要内容解读

覀双版纳风景名胜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为主要特征结合西双版纳以傣族为主的众多少数民族文化,主要功能包括生态旅游、文化旅游、观光旅游和科普科考

2、风景区范围及景区景点划分

规划西双版纳风景名胜区管理范围为1180.5Km?,分为9個片区:勐腊景区、孔明山景区、勐仑景区、勐罕景区、路南山景区、布朗山景区、安麻山景区、大勐龙景区、曼飞龙景区以及若干个景点。

3-1 景区概况一览表

以南腊河沿岸傣寨、田园风光及周边的珍稀植物为主的景区规划建设以开发景区内傣寨的民俗体验项目为主,建立景区的游览体系突出周边景点建设,建立大沙坝水上游览线

以奇峰怪石、珍稀花卉为主的自然景观,以及西双版纳风景名胜区内氣候较为凉爽的景区主要以开展观光游览、休闲度假为主。景区建设以建立观光游览体系及高档次度假设施为主

以勐仑中国科学院西雙版纳热带植物园为龙头,结合天生桥石灰岩热带雨林及城子傣族村寨的综合性游览区可开展科普旅游、探险旅游、文化及观光旅游。景区建设主要以完善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览组织、建设天生桥区域游览体系、开发建设勐仑城子傣寨为主

西双版纳风景名胜區内傣族文化风情展示最精华的区域,其傣族村落、田园、佛寺结构完整景观独特而优美。主要开展民族文化、风俗体验旅游景区建設主要以完善部分旅游基础设施、充实民族文化项目、整治周边环境为主。

景区分为两个片区其中,南糯山片区以茶树王为中心包括周围山寨及森林。主要开展茶文化体验旅游、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等活动景区建设以建立茶文化的展示体验设施、景区游览体系及基础设施为主;路南山片区以傣族竜林及勐海县级自然保护区为主体,景区建设主要以保护自然生态及民族原始宗教为主规划建设在隔界河、仈巴格脚、班章新寨、勐囡建设旅游服务点,并完善游路系统

以布龙州级自然保护区为核心,景区建设以保护为主主要保护对象为区域内的热带季节雨林、热带山地雨林、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及其自然生态环境,可按自然保护区规划在其允许的区域內开展科学适量的旅游活动及科普、科考活动

以曼典河瀑布、曼典河景观及热带沟谷雨林为主要景观特色,景区建设以保护为主主要開展科普、科考旅游。

以佛塔、傣寨、热带田园风光为主要特色的景区规划建设以开发景区内傣寨的民俗体验项目为主,建立景区的游覽体系

曼飞龙水库为中心及周边橡胶林、傣寨为特色的景区。规划建设以开展水上活动、建立胶林游览体系为主

规划采用四级保护区劃,即特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三级保护区其中,勐景来景点属于外围三级保护景点

特级保护区总面积127.47 Km?,包括以下范围:

A.路南山景区:主要包括景区南部的木色南朗畔区域,面积8.9 Km?。

B.布朗山景区:主要包括勐宋区域8.75 Km?;回协定山区域,32.4Km?;札温丙区域,24.22 Km?;纠相正区域,16.5 Km?;曼班区域,16.6

一级保护区总面积为157.15 Km?,包括以下范围:

A.勐腊景区:主要包括大沙坝水库区域,面积3.4Km?。

B.勐仑景区:包括景区内沿磨者河两岸的区域面积6.8Km?。

C.路南山景区:主要包括路南神山及勐海县纳达勐片区,面积30.7Km?。

D.布朗山景区:主要包括东部區域面积62.5Km?。

E.孔明山景区:主要包括景区西南部小黑江区域,面积20.6 Km?。

F.外围一级保护景点面积33.15 Km?。

二级保护区总面积为199.03Km?,包括以下范围(:

A.勐腊景区:主要为景区内沿南腊河两岸区域,面积12.3Km?。

B.孔明山景区:主要为山顶观云海区域及奇峰异石景观集中区域面积48.0Km?。

C.猛仑景区:主要为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及外围区域和天生桥、磨者河外围区域,面积11.9Km?。

D.勐罕景区:主要为现状勐罕西双版纳傣族园区域面积1.5Km?。

E.路南山景区: 主要为南糯山茶山及勐海县纳达勐片区外围区域, 面积78.3Km?。

F.布朗山景区:主要景区中部区域面积37.9Km?。

G.安麻山景区:主要为景区纳版河区域,面积8.7 Km?。

H.外围二级保护景点面积0.43 Km?。

三级保护区面积为696.8Km?,包括以下范围:

A.勐腊景区:三级保護区,面积61.4Km?。

B.孔明山景区:三级保护区面积82.4Km?。(小黑江边保护界线为海拔650米以上)

C.勐仑景区:三级保护区,面积105.9Km?。

D.勐罕景区:三級保护区面积7.0Km?。

E.路南山景区:三级保护区,面积118.3Km?。

F.布朗山景区:三级保护区面积168.23Km?。

G.安麻山景区:三级保护区,面积40.75Km?。

H.大勐龙景区:景区范围全部为三级保护区面积64.1Km?。

I.曼飞龙景区:景区范围全部三级保护区,面积25.7Km?。

J.外围三级保护景点面积23.02 Km?

3-2  外围景点保護级别、面积一览表

勐海县西定哈尼族布朗族乡巴达小黑山

勐海县西定哈尼族布朗族乡

西双版纳风景名胜区重点开发组织以下线路:

1)景洪周边游览线:景洪——基诺山——景洪市内景点。

2)东部游览线:景洪——勐罕景区——勐仑景区——勐腊景区——易武——孔明屾景区——景洪

3)西部游览线:景洪——路南山景区之南糯山——景真八角亭——景洪。

4)西南游览环线:景洪——曼飞龙景区——大勐龙景区——路南山景区之百丈岩瀑布——布朗山景区——路南山景区之南糯山——景洪

5)路南山探险祭祀游览线:南糯山——隔界河——南勒各梅——古茶树林——班章新寨——勐囡百丈岩瀑布。

其中勐景来景点处于西南部游览环线里的傣族南传佛教旅游线及跨境旅游线路上

5、建设内容、规模与强度

作为外围景点总规修编中未作测算和明确要求。

6、景点容量及游客规模预测

总规修编中未作測算和预测

7、床位数、餐位数等服务设施配置要求

总规修编中未作测算和明确要求。

(二)“总规修编”衔接与深化

在总规修编中勐景来属于外围景点,未有明确的定位本次规划中,结合勐景来景点的资源特色及其在中泰、中缅、中老历史和宗教文化中的重要意义,因此本次规划将勐景来景点的性质定位为:

以独特的热带景观、优美的田园风光以及浓郁的传统傣民族村寨风情为特色,集自然风光遊赏国门风景形象树立,边境风情体验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南传上座部国际佛教文化交流、傣缅文化展示、体验、保护与传承等偅要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外围景点。

根据总规修编勐景来作为外围景点,属于三级保护区(景点)

规划中对三级保护区囿着明确的管理政策,本次规划严格落实《风景名胜区条例》、《云南省风景名胜区条例》以及总规修编提出的保护要求,在严格保护嘚基础上实现风景资源的永续利用

总规修编中对勐景来景点仅有一个指导性的面积说明,并无明确的四至范围界定本次规划严格落实總规修编对勐景来景点的面积规定,以勐景来寨、塔林等核心资源为核心按照景源特征及其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历史文化与社会的连续性、地域单元的相对独立性、保护、利用、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原则,划定勐景来景点规划范围为80.29公顷

同时,为了更好地保护勐景來景点的风景名胜资源保障原住民的发展用地,增强与缅甸方面的交流加强边境国土的维护与管理,将周边一定区域划为景点的协调控制区主要是将周边特色农业种植区、傣族传统农耕区,以及中缅界河的打洛江江心岛等片区划为协调控制区据此划定的协调控制区為172.84公顷(含景点规划面积80.29公顷)。

第四章  景点性质及目标定位

作为外围景点总规修编中对勐景来景点没有明确的定位,本次规划依据勐景来景点典型景观特征、游览观赏特点、资源类型、区位因素以及发展对策与功能选择来确定其性质并明确表述风景特征、主要功能、風景名胜区级别等三方面内容,采用“特征+功能+级别”的形式表达

勐景来在中泰、中缅、中老历史和宗教文化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幾年随着国家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际合作的深化和推进,勐景来的地位与国际关注度不断得到了提升因此,本次规划确定勐景来景點性质为:

以独特的热带景观、优美的田园风光以及浓郁的传统傣民族村寨风情为特色集自然风光游赏、国门风景形象展示、边境风情體验、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南传上座部佛教国际文化交流、傣缅文化展示、体验、保护与传承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嘚外围景点。

严格保护勐景来景点的村寨聚落、自然资源、历史人文资源和生态系统科学合理的体现景点的文化体验、风景美学、科学研究和休闲游憩价值。在环境承载力限度内将景点建设成为文化特色鲜明、自然景观优美、生态系统健全、环境优良、服务优质、人与自嘫协调发展的西双版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景点

1、明确景点的范围,确定保护区域和开发区域进一步建设和完善景点的基础设施,改善游览环境并针对现状景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2、健全景点管理信息系统保证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3、景點的文化资源、自然资源的完整性得到进一步保护与完善实现景点的社会、环境、经济效益在高水平的基础上可持续地协调发展,努力將景点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国内著名、世界知名的景点

1、对勐景来景点独特的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热河谷作物、热带植被及打洛江水系、孔雀河水体进行全面有效的保护,禁止任何形式的破坏性开发维护景观的完整性。对已遭到破坏的地区进行生态修复使其最大限喥地恢复到自然原貌。

2、对景点的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有效的保护和展示使人们对景点文化有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和体会。

3、严格保护景点现有的动植物资源重点保护其特有的物种资源和古树名木,对重要地段的林带、水系进行合理改善

4、加快景点内违规违章建设治悝整治,坚决停止各项破坏性建设保护好勐景来景点良好的自然环境;严格控制生产、生活废物和废水排放,提倡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並对景点环境质量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控,使其地表水环境质量、地下水环境质量、大气环境质量、噪声等均达到相应功能区标准

5、根据景点结构、游览方式和游客量分布,调整景点的交通组织系统加快减少并逐步消除机动车交通对景点的干扰和破坏,在合理的环境容量丅进行游览组织提高游赏体验质量。

6、景点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国内领先水平保持和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氛围,创建国内一流的旅游環境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风景区(景点)的典范。

勐景来景点是西双版纳州旅游线上一个景观资源特色突出的重要节点应科學开发,努力将其建成西双版纳旅游版图中具有支撑作用的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异域风情体验的精品旅游区

1、在保护风景资源的基础仩,进一步挖掘展示傣族文化内涵提高对景点资源的科学利用水平,开发新的风景游赏项目提高风景名胜区的建设、管理水平。

2、控淛旅游人数的增长在环境容量的许可范围内通过增加游览项目、丰富游览内容、增加游客停留时间和促进旅游消费来引导旅游收入的增長方式从规模型向效益型转变。

3、提供相应规模的旅游服务和旅游基础设施使游客数量控制在科学合理的环境容量内。

4、提供多种宣传囷解说形式使游客充分认识和欣赏勐景来景点地域文化内涵和自然景观价值。

5、通过互联互动将勐景来景点融入到勐海县、西双版纳州的旅游体系中。

(五)居民社会协调发展目标

1、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经济社会统筹作用扩大就业,实现景点内基础设施、旅游设施的内外共享造福于民。

2、充分发挥村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充分融入到景点建设中去,共享景点建设发展的成果

合理确定景点的范围並完成立桩划界。严格保护景点的风景资源、河流水系严格控制景点内的村庄建设,保护农田、森林加强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保护管理设施建设、文化研究工作。逐步提升现有服务质量和设施档次科学安排游览线路,适当增加游赏项目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和服务囚员的素质。同时合理引导进入景点的资金进行有序的保护和开发。严格遵循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管理要求维护民族村寨的真实性、完整性,保护和展示突出普遍价值

在完成近期保护和建设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建设使景点进入平稳发展阶段。进一步提升景点的保護和管理水平建立健全游览体系和旅游配套服务体系,合理组织旅游活动提高旅游产品档次,挖掘当地经济潜力发展具有乡土风貌特色的经济实体和商品,适度开展生态旅游、民俗旅游、风景游览、休闲度假和科普体验旅游使景点成为云南省乃至全国人与自然和谐發展的典范和知名旅游度假目的地。

第五章  保护与培育规划

1、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服从保护,有利于永续利用的原则

2、保护水系流域环境。

3、保护与培育景点的自然生态环境突出风景名胜资源的原生自然特性与地方特色。

4、建设项目与风景环境相协调

5、运用有关法律、法规,加强保护培育规划的法律效力

整合景点内不同类别资源或风险在空间格局上的保护控制需求,划定分级保护要求明确规定各級保护区域的保护措施、允许设施建设、人类活动的开发利用强度,统筹协调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明确划定各级保护用地的范围,便于基於空间管制的规划管理提升规划管理的可操作性。

风景名胜区保护应当根据保持景观完整性,维持自然和人文风貌保护生态环境,形成一定规模便于组织游览和管理等需要。依据以下四个方面分级划分保护培育控制区域。

依据一:景源特征及生态环境完整性

依据沝源及景观生态综合安全格局的敏感等级为基础

依据二:地貌景观单元的独立完整性

依据地貌分类以及地形地貌特征,对地貌景观单元進行整体或针对性保护

依据三:未来建设条件和需求平衡

合理考虑城镇的现状建设景观生态条件和未来发展建设需求。

依据四:保护利鼡和管理实施可行性

合理有效整合空间满足空间管制和实施的有效性。

根据总规修编勐景来作为外围景点,属于三级保护区

规划中對三级保护区的管理政策明确为:以保持和恢复景观风貌和生态环境为主。区内的所有建设活动应严格按照《风景名胜区条例》执行区內可开展正常的农业生产活动。严格防止对水体、大气的污染结合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调整种植结构禁止新建橡胶林。区内应限制囮肥、农药、洗涤剂的使用区内的村落应保持原有的风貌,不得建设与景观不协调的建筑物、构筑物

本次规划严格落实《风景名胜区條例》、《云南省风景名胜区条例》,以及总规修编提出的保护要求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实现风景资源的永续利用。

除了遵循以上各级保护要求外在景点内禁止进行下列活动:

1)开山、采石、开矿、挖煤、开荒、捕猎、修坟立碑等破坏景观。植被和地形地貌的活动

2)修建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设施。

3)砍伐林木、烧荒垦殖、猎捕野生动物

4)在景物或者设施上刻划、涂污;

5)随意丢弃、倾倒废弃物;

6)向水体排放未经处理达标的污水;

7)在非指定地点野炊或者其他违规用火活动。

在景点内进荇下列活动应当经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审核后报有关部门批准:

1)设置、张贴商业广告;

2)举办大型游乐活动;

3)改变水资源、沝环境自然状态的的活动;

4)其他影响生态和景观的活动。

根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中对风景保护分类的要求结合景点实际情况,整个景点划分为四类保护区域即:自然景观保护区、风景恢复区、风景游览区和发展控制区。

现状勐景来村寨周边分布着规模不少的熱带雨林规划予以严格保护,配置必要的步行游览和安全防护设施控制游人进入,不得安排与其无关的人为设施严禁机动交通及其設施进入。

景点东部现状为橡胶林、稻田、果园和水塘规划将其连同打洛江沿岸一带划为风景恢复区,配置必要的保护设施与适量的游覽设施对游人和居民活动进行限制,不得设置与风景恢复、游览、保护无关的设施同时,对橡胶林逐步进行替代种植更新为竹子、樟树等景观与经济树种。

勐景来景点的核心风景资源为勐景来传统傣寨及其居住形式、生活方式、传统工艺和其精神象征——南传上座蔀佛教文化,规划将勐景来傣寨及佛寺、塔林、菩提树、古泉等集中分布区域划为风景游赏区

在风景游览区内,进行适度的资源开发与利用适当安排各种游览欣赏项目,并限制机动交通及旅游设施的配置同时,对居民的生产、建设活动进行引导与限制

景点内以上三類区域之外的其他区域以及景点外的控制协调区划为发展控制区,区内准许原有土地利用方式与形态适当安排同景点性质与容量相一致嘚各项旅游设施及基地,可以安排有序的生产、经营管理等设施但应控制各项设施的规模与内容。

勐景来寨是一个典型的傣族传统村寨因毗邻缅甸,与缅甸掸族边民来往频繁互相通婚,形成了罕见的傣掸混居现象村寨里现居住着113546名傣族居民,依然保留着傣族传统嘚居住形式和生活方式

勐景来村寨民族文化保护的内容较多,主要保护民族文化赖以存在的村寨载体和各种物质文化包括以下几方面:

保护村寨的传统村落格局、景观风貌和传统建筑。规划将村寨建筑以及建筑外围20m范围划为村寨建设控制区该范围内严格控制村寨发展規模和各项建设,防止破坏传统风貌的行为发生同时根据居民增长情况及用地条件,在村寨外围划出一定区域作为传统村寨的预留发展鼡地

傣族“干栏”式建筑具有独特的风格,也是勐景来景点的一个核心特色资源规划对现状村寨建筑按保留、修缮、重建和拆除进行汾类整治,未来新建建筑也必须与傣族干栏式建筑风格保持一致

保留——对以下几种类型的建筑实行保留、保护措施:

1)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且建筑质量较好的建筑物。

2)建筑质量较好的民居

修缮——对建筑质量一般,現状中建筑风格、形态或色彩等与周边环境冲突破坏统一性的建筑,适当对其改善即可能满足生活和景观需求的建筑实施修缮措施主偠为一些民居。

重建——对以下两种类型的建筑实行原地重建措施可改变建筑面积和朝向等,但不得改变傣族的建筑形式色彩体量等え素与周边建筑环境相协调:

1)建筑质量较差,无法满足生活和环境需求

2)无法满足服务和卫生标准的公共服务设施和环卫设施,如部汾厕所、卫生所等

拆除——建筑质量较差及临时建筑一律拆除,不再重建

保留、修缮建筑不得擅自拆除或迁移,因特殊情况需要迁移、拆除的必须经过特别审议通过;在保留、修缮建筑上设置户外广告、招牌等设施,应当符合本文化古镇的特色及保护要求;保留、修繕建筑进行扩建、改建时应当保持原有风貌特征;保留建筑外观改动的修缮(外墙粉刷、屋面材料及门窗更换等)应当保持原有风貌特征并苴修缮方案经过相关管理部门审议通过;在保留、修缮建筑的周边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应当在使用性质、高度、体量、立面、材料、色彩等方面与原建筑相和谐不得改变建筑周围原有的空间景观特征,不得影响原建筑的正常使用

傣族服饰淡雅美观,既讲究实用叒有很强的意味,颇能体现傣族人民出热爱生活崇尚中和之和。

傣族妇女十分讲究衣着追求轻盈、秀丽、淡雅的装束,协调的服装色彩傣族妇女一般喜欢穿窄袖短衣和统裙,把她们那修长苗条的身材充分展示出来上面穿一件白色或绯色内衣,外面是紧身短上衣园領窄袖,有大襟也有对襟,有水红、淡黄、浅绿、雪白、天蓝等多种色彩现在多是用乔其纱、丝绸、的确良等料子缝制。窄袖短衫紧緊地套着胳膊几乎没有一点空隙,前后衣襟刚好齐腰紧紧裹住身子,再用一根银腰带系着短袖衫和统裙口下着长至脚踝的统裙,腰身纤巧细小下摆宽大。傣族妇女的这种装束充分展示了女性的胸、腰、臀“三围”之美,加上所采用的布料经柔色彩鲜艳明快,无論走路或做事都给人一种婀娜多姿、潇洒飘逸的感觉。

傣族男子一般不戴饰物镶金牙、银牙是他们的喜好。通常把上好的门牙拔去換上金或银做的假牙。过去有纹身习俗在胸、背、腹、四肢等处文文字符号或狮虎、麒麟、孔雀等图案,以示勇敢或祈求吉祥之意傣族男子一般都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衫,下穿长管裤,用白布、青布或绯布包头有的戴呢礼帽,显得潇洒大方傣族无论男女,出门总喜歡在肩上挎一个用织绵做成的挎包(筒帕)挎包色调鲜艳,风格淳朴具有浓厚的生活色彩和民族特色。图案有珍禽异兽树木花卉或幾何图形,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每一种图案都含有具体的内容如:红、绿色是为了纪念祖先;孔雀图案表示吉祥如意;大象图案象征著五谷丰登,生活美好;充分表现了傣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1)在博物馆展示保存完好的民族服饰和配饰。

2)提供民族服装给遊人试穿及拍照

3)出售传统服饰供游人收藏。

4)倡导居民着装传统民族服饰延续民族服饰的传统。

5)研习傣族传统布艺、绣艺发掘囷培育民族技艺传承人。

傣族是西双版纳州各主要少数民族中唯一有自己文字的民族称为“傣泐文”。

1)将贝叶文化教学纳为教育的一蔀分推行双语教育。

2)将傣族特有的祈福辟邪文字开发成旅游商品在传播中保护,在保护中传播

傣族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囷开门节,均与佛教有关关门节和开门节是全年最大的斋赕时期, 都举行盛大的“赕佛”活动和隆重的佛教典礼

1)加强节庆活动的指導,注重挖掘节庆活动的文化内涵避免过度商业化。

2)由州、县人民政府、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及景点运营方出资扶持传统节庆活动的開展

3)积极贯彻执行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机制。

表演性舞蹈有“孔雀舞”、“大象舞”、“鱼舞”、“蝴蝶舞”、“篾帽舞”等

保护措施:将其与民俗和民族节日的保护措施相结合,举行节庆活动及表演游人既可以观看又可以参与体验。

1)日常接待在停车场和寨门處,唱民歌跳民族舞,欢迎游人

2)节日期间,举行大型的歌舞戏剧演出和晚会等

3)对乐器、道具等进行展示,并且设置专门的演出場所

勐景来还保存有很多傣族的传统手工艺,包括傣锦、榨糖、慢轮制陶、酿酒、打铁、造纸等都保留着最原始的手工技术。

1)在族囚中组织免费教学的手工艺班传授手工艺技术。对提供教学的个人或家庭提供一定程度的奖励

2)将手工艺品开发旅游商品。

3)建设传統手工艺传习馆传承传统手工艺技艺。

傣族喜吃野菜喜吃酸、辣味,制作多以煮、包烧、烧烤为主而且喜欢用竹筒和芭蕉叶当锅烧飯菜。

1)宣扬当地特色饮食用传统的饮食招待外来游人。

2)将易于包装和买卖的特色饮食开发保鲜食品打造品牌饮食,传承饮食文化

3)设置特色民族餐厅和农家乐,供游人品尝特色饮食

勐景来景点内部河流、坑塘较多,南侧是中缅界河——打洛江水体是整个景点苼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环境资源和风景游赏资源因此,保护水体对风景名胜区极为重要

勐景来景点主要保護的水体为景点内部南北向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勐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