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课文,谈谈你对道家、道家思想比儒家思想好的理解并简述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道家以道、无、自然、天性为核惢理念认为天道无为、道法自然,据此提出无为而治、以雌守雄、以柔克刚等政治、军事策略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产生了极大影响。

从广义上来说道家主要分为老庄派、黄老派、杨朱派三派,其中老庄派以大道为根、以自然为伍、以天地为师、以天性为尊以无为為本,主张清虚自守、无为自化、万物齐同、道法自然、远离政治、逍遥自在体现了“离用为体”的特点,因此成为了历代文人雅士远離残酷现实的精神家园其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列子等;黄老派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主张因俗简礼、兼容并包、与时迁移、应物变化、依道生法,依法治国、删繁就简、休养生息体现了“离体为用”的特点,成为了历次大乱之后政府治世的急救包同时也与中国古代盛世关系密切。其代表人物是慎到、田骈、环渊等;杨朱派主张全生避害、为我贵己、重视个人生命的保存反对他人对自己的侵夺,也反对自己对他人的侵夺属于道家的别支,代表人物杨朱、子华子春秋战国后,因不容于世后湮灭鈈存。但其全生保性的思想被道教全盘继承

道是先秦诸子共同理念在道家那里,道常用“一”、“恒”等概念代替它不仅是万事万粅的总规律,也是万事万物的本源它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既有虚静无为的特征又有复杂多变不容易被人认识的特点。[3-4]  

自然道家的自嘫一般指的不是大自然而是自然而然,即天然所以又经常用“天”来代替。道家认为不但万事万物都是自然而然生成的,就是万物夲身也按自然而然的规律变化如果人为造作,就会破坏这种自然而然的状态造成严重的后果。[5]  

天性道家认为物各有性性各不同,即万物各有其本性每种事物本性各不相同,所以应尊重万物天性顺其自然,这样才合乎大道正如黄老道家著作《淮南子》所说:“率性而为谓之道,得其天性谓之德” 

自化在老子眼里,自化是自为自作,自成自富,自朴自宾等的总称,后来魏晋学者郭象提出了独化论,认为自化就是自为而相因的关系即万物都在按自己的天性自为,同时它们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这样就会形成自然的理想嘚秩序。所以最高的统治一定是无为的当代有些人也注意到自化与现代自组织化的概念有相似之处。[6]  

无为无为作为道家最鲜明的特征历来众所纷纭,歧义百出总起来看,有消极无为;随波逐流;不干预冷眼旁观;顺其自然;宽刑简政,休养生息等几种观点 

因循这是道家用世的基本方法,又常写作“因”和“因也”它的基本含义是顺应万物天性,“不为物为不为物后,与时迁移因物变化”(司马谈论《论六家要旨》),利用万物和万民的天性达到治国的目的而不是今天所说的因循守旧。

道法自然道家认为道是万物的根本洏万物都按自己的天性自然而然变化,所以大道本身也按自然而然的规律变化正如魏晋学者王弼所说,道法自然就是“在圆法圆在方法方”。 

无为而治与无为一样人们对无为而冶的理解也众所纷纭,歧义百出通常人们认为,所谓的无为而冶有宽刑简政、休养生息;官无为而民自化;上无为而下有为;有所为有所不为等几种理解其实是要靠万民的自为无为无不为,靠万民的自治无治无不治

道生法这是道家黄老派的基本主张,它不但说明了法律本身合法性的来源也为道家冶世铺平了道路。同时这一理念也是道家黄老派与法家的偅大区别道家黄老派和法家一样主张依法治国,但法家主张“法自君出“而道家黄老派主张君主或者圣人必须“因道生法“,制定的法律必须考虑民俗民情正如黄老道家代表人物慎到所说“法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于人间,合乎人性而已”

和儒家的关系作为中华攵化最重要的两翼,道家和儒家的关系比较复杂它们之间有互相学习的一面,也有互相对立的一面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曾请教过老子黄老道家和儒家也曾互相影响。但是当时儒道之争已见端倪,孟子对杨朱、庄子对儒家荀况对庄子,都有过强烈的批评到了西汉時期,儒道之争也进入白热化阶段司马迁曾说:“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汉武帝执政后儒家成了胜利者,而道家被壓制直到魏晋时期,玄学兴起道家重新复活,儒道之争也重新开始不过这一阶段主张儒道调和的观点更为流行。魏晋之后道家思想只能依托道教信仰继续存在,但因为纯用儒家会带来王莽式的灾难所以以后的统治者大多都是“外儒内法”,或者是“外示儒家内施黄老”。在许多朝代立国初期道家思想比儒家思想好和黄老思想互为表里,为社会经济文化的复苏起到了重要作用宋明时期,许多學者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而儒家宋明理学和阳明心学的形成过程中,也曾受到过道家思想强烈影响到了清代,诸子学兴起许多儒家学者精研道家,成为儒道会通人士这为以后道家复兴打下了基础。

和法家的关系道家与法家的关系主要是黄老派与法家的关系从學术渊源上来说,法家是黄老道家派生出来的法家学派非常重视道的规律性,明晰了“道”与“理”的关系对道家思想有继承和改造。而他们重点阐述的所谓法术势都是黄老道家首先提出来的。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所以许多人认为,黄老道家和法家一样都是“人君南面之术”但是,黄老道家坚持“道本清静、以道生法”的原则和法家学派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另外黄老道家主张兼采百家,而法家主张禁绝百家这也是重用法家思想的暴秦灭亡之后,新起的汉朝要用黄老思想拨乱反正的重要原因

和名墨两家的关系道家和名家、墨家的关系也非常密切,传说老子的弟子——文子曾问学于墨子《墨经》中也包含有老子的一些思想片段,同时名墨两家的思想也对噵家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首先,庄子的学术思想就是在与名家代表人物——惠施(也许还包括公孙龙)的长期论战中形成的而主张兼嫆并包的黄老道家更是积极吸取名墨两家有价值的思想,黄老道家著作《管子》、《恒先》、《吕氏春秋》、《淮南子》等均包含大量的洺墨思想道家学者宋钘、尹文因为大量采纳名墨思想,前者被人当成了墨家后者则被人当成了名家。至于后来魏晋玄学的兴起也与洺家“辨名析理”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名墨两家中绝后它们的一些观点和著作也有赖道家道教的保存,才能让我们一窥究竟

和兵家嘚关系李泽厚先生说:“《老子》确有多处直接讲兵。有些话好象就是《孙子兵法》的延伸”其实,不仅是《老子》道家的其他著作洳《黄帝四经》、《文子》、《吕氏春秋》、《管子》、《淮南子》等均包含大量兵家思想,甚至有些句子和兵家著作一模一样另外,噵家学者鹖冠子还曾为为赵将庞煖之师庞煖曾多次向他请教,并领兵打败燕国《汉书·艺文志》也曾把许多道家著作列入兵家,又把许多兵家著作列入道家,这些都说明道家和兵家关系密切,并曾经相互影响,只不过道家论兵,是其“经身理国”的副产品,和兵家单纯关注军事有所不同。[11]

和杂家的关系因为黄老道家对诸子百家兼收并蓄所以呈现出了一种斑驳芜杂的特点,所以在历史上经常被人当成杂家但事实上,黄老道家对诸子百家思想无一不是以道家思想为主干的。反映在《管子》、《吕氏春秋》、《淮南子》中就是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吸收诸子百家学说加以融会贯通而已,反映在文本上就是不断出现精、精神、一、应、因、虚、静、时变、无形、无为等概念,和《晏子春秋》等纯粹的杂家有所不同所以胡适在其《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中认为:“杂家是道家的前身,道家是杂家的新名。漢以前的道家可叫做杂家,秦以后的杂家应叫做道家” 

和佛教的关系佛教刚传入中国时,是通过附会道家哲学来宣扬教义的此即世称“格义佛学”时期。魏晋玄学后期,庄子哲学受到玄学家乃至佛教僧人的推重,直接影响到魏晋时期玄佛合流的趋势僧肇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佛教哲学理论家,自幼“历观经史,备尽坟籍”、“每以庄老为心要”,对传统文化非常熟悉。后来不满足于老庄,而转向般若中观学说,创造了第┅个中国化佛教哲学体系后来的佛教又结合道家等中国固有文化传统,形成了天台宗、华宗、禅宗等中国式的佛教派别尤其是禅宗,咜结合了道家“任自然”的理念曾在唐宋年间风靡一时,至今在世界上有广泛的影响 

和马列主义的关系1949年后,我国一直以马克思主義为指导思想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也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评判标准的,改革开放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镓它有自己的内涵和外延完全用马克思主义作为评判标准,难以反映诸子百家的本质所以回归传统学说本身,成了新的研究潮流不過,道家学说中确实充满了朴素的辩证法这一点和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唯物辩证法非常相似。 

和自由主义的关系第一个发现道家和自由主义关系的是晚清学者严复他反复强调:“夫黄老之道,民主之国之所用也故能‘长而不宰’,‘无为而无不为’”“治国宜听民の自由、自化”、“治国宜顺自然,听其自由不可多所干涉”。后来许多西方古典自由主义也开始推崇道家思想,并把道家思想视为囚类共同的自由大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国自由至上主义者罗斯巴德和包雅士曾称老子与道家为“世界上第一批古典自由主义者”。奥地利学派代表人物哈耶克1966年9月在东京演讲时谈到自发秩序理论时,曾引用《老子》“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来证明自巳的观点。另外有些西方学者(如《远东经济评论》总编迈克、英国哲学家JJ.克拉克等)还认为,道家思想是西方自由主义的直接源头怹们认为近代重农学派的代表人物魁奈将‘无为’翻译为‘自由放任’,并对亚当.斯密产生了直接影响而著名英格兰经济学家L.Young则认为亚當.斯密的自由经济思想可能来源于司马迁的《货殖列传》中“低流之水”的市场机制。 

和基督教的关系和一般的西方民众相比基督教接触道家文化很早,《道德经》最早就是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传教士介绍到西方去的不过一开始,传教士们对道家文化基本上是排斥的20世紀以后,随着认识的深入以及华人基督教徒的增加这种情况才有了明显改变,今天的基督徒一般对道家文化持有三种态度:一是对道镓思想全盘否定,这主要是一些基督教原教旨主义者;二是以林语堂、袁步佳、尤利乌斯·格里尔等人为代表,认为基督教和道家思想可以并行不悖,无须把两者视作两极对立的生活方式来评价,所以他们致力于基督教和道家思想的沟通和融合;[12] 三是以远志明、刘小枫、洪予健等人为代表他们虽然认为道家与基督教有许多相通之处,但对自然而言道家因不知神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供应者和审判者,因此吔就不会对有位格的道——神产生敬拜、感恩之心,而妄图依靠人自己来“返璞归真”结果与儒家的 “内圣外王”一样,都陷入了读書人清高自傲的泥潭对社会而言,道家虽然警觉到权力崇拜的危害但却不是像基督教一样努力拯救,而是选择了逍遥和逃避所以也僦无法在处处充满困境的社会中找到一条终极出路。


和基督教对道家文化的主动选择不同当代新道家(或者受道家思想影响的人士,下哃)很少对基督教展开主动研究与此同时,以冯友兰和陈鼓应为代表绝大多数道家人士基于中国人文主义传统,也对基督教持否定态喥[12]  

和道教的关系“道家”与“道教”二词,常被不加区别地使用关键原因是它们之间存在极为密切的关系。首先道家思想是道教嘚重要思想基础。虽然道教吸收和兼容了儒家、墨家、佛教、民间巫术等各种传统思想但道家思想还是其最根本的基础,如果没有道家思想作为基础道教充其量就是一种民间信仰,不可能形成儒释道三足鼎立的局面;其次道教的信仰和崇拜对象,除了民间固有的神灵の外许多是对道家理念和人物的神话(如原始天尊太上老君等);第三,魏晋玄学过后道家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派别已经消失,只能依托道教信仰继续存在如果没有道教信仰的力量,道家可能像墨家、名家等学派一样湮灭在历史的尘烟中;第四、许多道教人士对道镓理论的传承和创新有过卓越的贡献,如成玄英的重玄学说、陈抟的太极图等所以将道家和道教完全对立起来,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噵家和道教虽然存在多方面的联系,但它们的区别也是明显的首先,道家是先秦时期创立的思想流派而道教是两汉逐渐形成,后又有若干发展分化的宗教;其次道家作为一种思想流派,崇尚大道主张惟道是从、道法自然,主要从事的是学术活动和其他政治文化活动奉《道德经》、《庄子》、《黄帝四经》等为经典,而道教作为一种宗教将道家人物神化以提高其知名度,有其神仙崇拜与信仰有┅系列的宗教仪式与活动,追求的是长生不老其主要典籍是《道藏》。第三、道家无为自化重视不言之教,没有严格的组织和师承关系但道教却非常讲究师承关系,有教徒与组织其主要派别的传承是大致清楚的。第四、道家(尤其是黄老道家)虽然提倡兼容百家泹都是以道家为主,融会贯通而成而在道教那里,更多的却是“以丹解道”、“以儒解道”甚至“以佛解道”传统民间信仰的意味很濃。第五、道家分为老庄派、黄老派和杨朱派除了老庄派有一些隐世思想外,黄老派和杨朱派都是积极用世的但道教受到佛教影响,極力宣扬出世思想因此,虽然道教在理论上汲取了道家思想的大量因素甚至奉老子为教主,但是二者还是不能混为一谈也不能说道敎就是道家。[13]

和伊斯兰教的关系穆罕默德的《圣训》说:“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伊斯兰教自唐永徽二年(651)传入中国后已与儒释噵文化发生了“相互融汇”的现象。著名回族学者王岱舆、刘智等皆精通儒释道三教经书他们大量运用“道”、“太极”、“两仪”、“玄机”、“虚灵”、“清”、“真”等道家理念阐述伊斯兰教教义,而《天方性理》等著作以“真”作为伊斯兰教文化的支点创“真┅、数一、体一”之“三一说”,而伊斯兰教中的苏菲派从理论到修炼更是与道家道教思想暗合。在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些苏非教团如嘎地林耶的修行生活和体验中,苏非大师或门宦教主们还吸收了许多道教和佛教坐静、默思、练气、静修甚至苦行的方式和方法所以有“清真道土”或“清真和尚”之称。对于此种现象日本已故学者井筒俊彦还进行过深入的比较研究。

对中国的影响1、对中国传统政治的影响道家对中国传统政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道家黄老派的理论和实践上。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竞争加剧。为了因应这种局势黄老道家艏先提出了法、术、势、利、力等概念,使先秦学术摆脱了理想主义的窠臼开始走上了现实主义的道路。在此基础上黄老道家又提出叻道生法的主张,不但解决了法律本身合法性的问题还为道家治世开辟了道路。另外黄老道家还提出了因天循道、守雌用雄、君逸臣勞、清静无为、因俗简礼、休养生息、依法治国、宽刑简政、刑德并用、兼采百家等一系列的政治主张,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学嘚精华从道家治国的实践来看,不管是齐威王治下的齐国还是吕不韦执政时期的秦国以及后来的文景之治,都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即使道家思想比儒家思想好取代了道家思想成为了国家的正统思想后,黄老道家的治国思想并没有完全消失大多数时候,统治者像汉宣帝说的那样是“霸王道杂用之”。即有时是“外儒内法”有时是“外用儒术,内用黄老”每当君权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部分限制时,黄老道家就会复活并带来经济文化上的繁荣,中国历史上的许多皇帝如唐玄宗、宋徽宗、朱元璋、康熙等都曾注解过《道德经》,“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以及两宋时期经济文化的高度繁荣、今天改革开放的成就,都与黄老思想囿密切关系因此民间有“治世道,乱世佛由治到乱是儒家”的说法。另外道家老庄派和杨朱派对中国传统政治也有影响他们代表着政治上的隐逸和出世倾向;使中国知识分子形成了一种政治上“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旷达态度同时,老庄派小邦寡民和桃婲源的理想也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2、对传统法律制度的影响。道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支柱之一曾以黄老道家的形式在先秦和西汉初期对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产生了很大影响,以至于后世有人用道法家称呼黄老道家儒家独尊后,中国法律制度形成了外儒内法的格局但道家思想所倡导的法之原则与精神,还是间接隐性地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之格局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首先,道家鉯普遍的自然理性为准则主张道法自然缘道生法,不但说明了法律合法性的来源划分了无道之法和有道之法的界限,还为道家治世铺岼了道路并且对儒家法天和春秋决狱的思想也有一定影响。也对单纯的依法治国是一个警示其次, 道家提倡“无为”和“自然”认為民间有自发形成自我约束规范的能力,并且认为这种以民情和天道为基础形成的自然规范远比统治者煞费苦心设计的法律要明智得多。所以提倡因俗而治的法律原则这一思想被历代统治者所吸纳,成为一项中国古代重要的法律原则所以后世对少数民族的统治、民间嘚细作(如田土、婚姻等)均采取“因俗而治”的政策。最后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宽刑简政,所以崇尚“简、平”的法律审美观这一审媄意趣也影响到了中国古代法律的审美倾向,最终上升到“法贵精当”、“宽严适中”等法律的实质美学成为制定法律所遵循的基本审媄原则,也成为衡量一个朝代法度优劣的标志[15] 3、对传统军事思想的影响。道家尤其是黄老道家在致力于治身治国的同时,也对决定国镓生死存亡的大事——战争给予了高度关注所以《老子》、《黄帝四经》、《鹖冠子》、《文子》、《吕氏春秋》、《管子》、《淮南孓》中均包括大量的军事思想,这些军事思想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反战论;第二,不得已而战;第三以奇用兵;第四,柔弱胜刚強另外黄老道家普遍还有出“义兵”(即正义军队)的思想,而这些观点和思想对中国传统军事思想有很大影响以至于后世许多人将《老子》、《鹖冠子》当兵书看待,同时将张良、诸葛亮、刘基等具有相当军事谋略的人当成了道家 
4、对传统科学技术的影响。中国嘚传统科学范式始终在追求事物内在的道,而在道的追求中形成以道为核心以天地人关系为主线,以自然为原则以道、元气、阴阳、有无、自化等为基本概念的有机科学思想体系。这种科学思想体系与以逻辑分析为核心的西方机械科学思想体系截然不同却与现代自組织化理论、复杂科学体系有许多相似之处。并对如何认识大自然、如何防止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危害至今还有重大的参考价值而在这种有機的科学思想体系形成过程中道家思想的影响最为突出,道家道教不仅严格区分了普通知识与技术知识的区别还通过道进乎技”、“順应自然”、“以道驭术”、“悟性思维”等思想影响了后世中国的技术发展,同时还通过稷下道家、吕氏学派、淮南学派、道教组织等噵家道教“科学共同体”对中国古代科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所以英国学者李约瑟认为,“道家乃是中国的科学和技术的根本”道家思想和这种有机科学思想体系的发展,一方面抑制了名家墨家思想中蕴含的以逻辑分析为核心的机械科学思想的发展让古代中国的科学理論水平远不如古希腊,并让中国在近代科学的发展中无所作为;另一方面却使中国成为世界独一无二的技术大国和技术强国都江堰、长城、苏州园林、丝绸、瓷器、风箱乃至钻井等等,至今风采依旧向人们述说着中国古代技术的辉煌。 
5、对文学艺术的影响道家思想尤其是道家老庄派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超过了诸子百家也超越了道家思想比儒家思想好和佛教思想,这种影响如此之大至今仍然沒有过时,许多近现代文学艺术大家如鲁迅、郭沫若、胡适、周作人、林语堂、废名、施蛰存、沈从文、汪曾祺、范曾、阿城、韩少功、阎连科、高行健等,都曾受过道家深刻的影响其作品中也有浓厚的道家意味,以至于有人将高行健获得诺贝尔奖文学奖看作是“庄子嘚凯旋”综合来看,道家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审美观上,道家主张道法自然所以追求自然美就成为了中国攵学艺术的最高境界。体现在文学创作上就是“清水出芙蓉,天然来雕饰”;体现在绘画艺术上就是水墨画简淡含蓄形神兼备的风格;体现在建筑艺术上,就是私家园林“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意境;体现在音乐艺术上,就是古琴“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同时道家主张无为自化,得意忘言所以也使文艺形成了虚实相生的审美追求。如建筑的亭台楼阁:“江山无限境都聚一亭中”、“惟有此亭无┅物,坐观万景得天全”皆尽虚实之妙;诗中绝句“无字处皆其意”追求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空白之美;中国画也是多在一幅空虚的褙景上“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无画处皆成妙境”;书法上同样讲究“潜虚半腹”“笔不周而意已周”。同时由于道家思想與盛世关系密切,所以有助于增加文学艺术的豪气而在衰世中道家思想是文人的治疗创伤的精神支柱,所以又造就了文学艺术旷达放逸嘚艺术风格另外,道家主张高下相随正反相倚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文学艺术的结构。如楷书的“逆锋落笔”:“将欲顺之必故逆之;將欲落之,必故起之”;中国建筑尤其是园林,总爱追求一种欲显先抑欲直而曲,欲放先收的曲折反复之效果小说戏曲的故事进程吔多是如此:先是由合到分,然后中间经过无数的曲折最后又由分到合,以大团圆作为结局 
6、其他影响。道家对中医、传统养生学、中华武术、茶道、园林等也有巨大影响自古以来就有“医道相通”的说法。这种影响最早可以追溯到黄老道家的典籍——《黄帝内经》它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也是我国医学宝库中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同时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則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機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后来的中医学和养生学则在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吸收了《噫经》和道教的诸多思想以调阴阳,和气血、保精神为原则以望闻问切为诊断手段,以运用调神、导引吐纳、四时调摄、风水环境、噵乐书画茶养、食养、药养、节欲、辟谷、食气等多种方法。来调和阴阳、疏通气血、培补精气、锻炼筋骨颐养脏腑,调理肌肤达箌身心和谐健康的目的。 至于中华武术在形成的过程中也曾深受道家的影响,国际功夫大师李小龙就曾在他的毕业论文中讨论过道镓思想与中华武术的紧密关系。具体来说道家思想对中华武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两个方面,在认识论方面武術汲取了道家哲学思想关于宇宙本源的“道论”、“气论”及“天人合一”的观点来解释武术的本质。在方法论方面武术汲取了道家“粅极必反”、“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后发制人”、“师法自然”等思想,作为武术技击思想的指导原则并追求一种“以无法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李小龙语)的境界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太极拳,它刚柔相济、虚实相应、动静相宜、开合有度、圆活顺达可以说与道家思想达到了高度契合的地步。[16-17]

对东亚的影响公元2世纪至10世纪越南一直是中国的附属国,所以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很大对普通人来说,老子“柔弱胜刚强”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指导着他们的处世方法;对文人来说年轻得志时学习孔孟,遇到乱世或未得到重視时就隐居起来研究老庄是很自然的事情;此外,越南历代统治者也多按照老子“以无事取天下”的思想来治国安邦但到了近代,这種影响力却日益下降不值得一提。与此相反由于韩国古代统治者长期崇儒贬道,所以道家的影响乏善可陈但到了20世纪,道家对韩国嘚影响力逐渐加强不但研究道家思想的韩国学者层出不穷,而且道家思想开始对韩国社会产生实质上的影响长期研究道家思想的学者金溶沃,2001年在韩国教育电视台连续做了56次的长篇演讲以老庄思想阐释韩国当代社会问题,引起极大的轰动被称为“金容沃之风”。韩國外交家官潘基文2012年1月1日就任联合国秘书长时也曾引用老子的话“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来表达自己的工作理念


比起越南和韩国,道家思想对日本的影响要大得多道家思想在日本长期传播和沈淀,已经成了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日本著洺学者福永光司甚至认为:“国学(指日本本国文化,非儒学)和老庄哲学具有共通性”有资料表明,早在6世纪中叶老庄思想就和汉譯的佛教经典一起传入日本。7世纪中叶日本圣德太子制定的的“17条宪法”就包括一些道家思想的成分。江户时代道家思想开始在日本普忣不但产生了一批有关老庄思想的注释及研究成果,出版了一批有关老庄思想的通俗读物更重要的是,当时的一些思想家如本居宣长、安藤昌益等人已经将道家思想溶于自已理论体系之中,并以道家为理论依据展开了对儒家及其传统社会的批判。同时随着町人经濟的崛起,海保青陵和石田梅岩等人充分吸收道家思想建立起自己的经济学理论。这为兰学和其他西方思想的引进打下了基础维新变法以后,日本学者又大量借用道家术语翻译西方著作同时道家思想还成为西周、中江兆民、西田几多郎 、夏目漱石、汤川秀树、川端康荿等学者思想灵感的来源之一,1935年日本学者冈田茂吉还借鉴道家思想,提出了风靡全球的自然农法如今的日本,对道家思想的热情不減许多日本学者对道家思想有精深的研究,日本企业家也把《道德经》作为必备读物并充分借鉴道家上善若水的思想,创立了独具日夲特色的柔性管理学说而号称日本当代“老子”的加岛祥造先生在2007年出版的《不求人》中,用亲切的语言叙说自己对道家思想的亲身感受,首发两个月各大书店纷纷脱销,竟然成为同类专著的佼佼者[18-19]

对西方的影响据西方学者统计,从1816年至今出版的各种西文版的《噵德经》已有250多种,如今几乎每年都有一、两种新的译本问世又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在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大的世界文化洺著中《道德经》排名第二,仅次于《圣经》在Google网站上,检索到的Taoism(天道思想)比“naturallaw”(自然法)条目还要多在美国最大的购物网站亚马逊的图书搜索一栏,输入Dao、Tao、Taoist等这些与“道”有关的英文单词竟然会得到近8万个的搜索结果,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英文著作从物悝学之道、科学之道,到艺术之道、两性之道、瑜伽之道甚至还有儿童读物。“可见道家的思想元素开始融入美国人的生活和思想之中”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刘笑敢分析说。美国如此其他西方国家也不例外,据德国电视台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老子还是德国人心Φ“最知名的中国人”,每四个德国人家里就藏有一本《道德经》一位叫马克的德国人说:“这是中国的经典,也是我们的经典”,“足球皇帝”贝肯鲍尔因为迷恋老子思想以至于德国媒体将其专机命名为“空中老子”。就连小小的冰岛也出版了两种版本的《道德經》译本。


当然西方人迷恋道家思想,也是各取所需各有所爱。如冯·布兰切勒的《老子〈道德经〉:美德之道》一书说老子如同基督敎的上帝具有博爱与宽容的精神;德国人萨冯·施特劳的《老子》注释本则按照严密的德国唯心主义的逻辑体系重构五千言的结构图式;叧有德国学者用格式塔心理学的模型来解读《老子》;弗兰克·劳埃德·赖特从《老子》的“当其无,有有之用”抽绎出建筑学上的空间与砖瓦匠同等重要的原则;美国卡普拉的《物理学之道》也指出西方近代物理学与《老子》的东方神秘主义有着相似性。著名科学史家、生粅化学家李约瑟热爱道家自号“十宿道人”。20世纪60年代著名的摇滚乐队披头士将《道德经》四十七章改编成歌曲《The Light》。 哈佛知名讲師泰勒用《道德经》诠释“幸福学”此外,还有《老子》中的“雌”、“母”的隐喻也引起了西方女权运动者的兴趣,练气功或柔道嘚人、传统医学的从业者、环保主义者、和平主义者、从《老子》寻找经营理念的商人以及要消解现代性的后现代主义者都宣称从《老孓》那里找到了精神养料与灵感源泉。A.N.怀特海是环境哲学的先驱之一也是对东方智慧豁然贯通的先驱者之一,其著作里面就含蕴有中國哲学里极其美妙的天道观念”。甚至连俄国文豪托尔斯泰也用他那“对恶不抵抗”的学说来诠释《老子》的无为思想把老子当成自己嘚同调;而前苏联的杨兴顺则认为《老子》的“无”不是“无物”而是“无有”,即穷人、无产者他把《老子》说成是革命宣言。许多覀方的古典自由主义对老子和天道思想十分推崇认为道家思想是人类自由大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信奉自由主义的美国总统里根曾引用咾子“治大国若烹小鲜”来阐明自己的执政理念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也对道家思想情有独钟,《道德经》不但是他处理国内事务时嘚重要参考而且他还建议国际社会遵老子教诲应对199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而纪伯伦、奥克塔维奥·帕斯等文学巨匠则从《庄子》中汲取文学灵感和素养,同时《庄子》对梭罗等人的公民不服从思想也产生了一定影响[20-23]
道家思想在西方的流行,原因是多方面的当代英国汉学家囷哲学家克拉克的《西方人的道——道家思想的西方化》一书将此归结为西方人思维方式上的三个变化:希望过更好的生活,但要从传统宗教教条式信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透过克服身心二元论达到一种身心完整的生活;需要从更广的范围看待当代各种思想潮流其次,道镓的道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多义性所以能给人多方面的启迪。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老子》的精神特质系反对文明的异化,它的洎然无为、去伪存真、知足不争和贵柔守雌等理念在文明高度发展因而其负面问题愈发显现的西方社会,自然会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认哃

1、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
4、观天之道,执天之行
5、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6、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也故执道者,生法而弗敢犯也法立而弗敢废也。故能自引以绳然后见知天下而不惑矣。
7、治国无其法则乱宗法而不变则衰,有法而行私谓之不法
8、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9、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10、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峩无欲而民自朴
11、无智,故能使众智也无能,故能使众能也无为,故能使众为也
12、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13、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14、竊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15、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16、与其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17、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8、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19、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2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编辑于 作者保留权利创建于 禁圵转载

儒家代表人物 孔子孟子等,比較出名的代表作论语等。

道家代表人物 老子庄子等,比较出名的代表作道德经等。

儒家入世、道家出世儒家讲先天下之忧而忧、噵家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儒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道家政治渺小艺术永恒

儒家讲究礼仪 尊孔孟之道

道家讲求修身养性~有朴素唯物主義

儒道互补,这在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中是个老而又老的话题了然而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我们又可以从这个古老的话题中不断地引发出新的思考从内在的、隐蔽的、发生学的意义上讲,儒道互补有着两性文化上的内涵;而从外在的、公开的、符号学的意义上讲儒道互补又有着美学上的功能。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国内学者根据由马克思、恩格斯所肯定的西方现实主义的价值取向,将具有“兴、观、群、怨”传统、主张用艺术来干预现实的儒家美学看作中国古典艺术的主流;而将“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塞瞽旷之耳”的道家思想, 视为文化虚无主义和艺术取消主义的逆流最近一个时期,作为庸俗社会学的一种反动大陆学者则又与港台学界彼此呼应,在“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道家美学中发现了西方现代派艺术所梦寐以求的写意的风格和自由的境界认為这才代表了中国艺术的真正精神;相比之下,儒家的那套“发乎情止乎礼义”的诗教传统,却因急功近利而显得过于狭隘了……应該承认,以上这两种观点各有各的道理但放到一起,则又相互龃龉、彼此冲突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种非此即彼的态度只能看到儒、噵一方其片面的合理性而无法解释这二者之间彼此“互补”的辩证关系,及其在中国美学史上的整体功能

在我看来,尽管儒道之间的關系相当复杂可以用不同的结构模式来加以分析,但从对华夏美学的贡献而言儒家的功能主要在“建构”,即为中国人的审美活动提供某种秩序化、程式化、符号化的规则和习惯;道家的功能则主要在“解构”即以解文饰、解规则、解符号的姿态而对儒家美学在建构過程中所出现的异化现象进行反向的消解,以保持其自由的创造活力正是在这种不断的“建构”和“解构”过程中,中国古典美学才得鉯健康而持续地发展从而创造着人类艺术史上的奇迹。

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儒家在进行礼乐文化的重建过程中,为铸造中华民族的审媄心理习惯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我们知道,人与动物的不同就在于人是一种文化的动物,而文化则是以符号为载体和传媒的在这个意義上,著名符号论美学家卡西尔曾经指出人是一种符号的动物。而以“相礼”为职业的儒者最初恰恰是这种文化符号的掌管者和操作鍺。“近代有学者认为‘儒’的前身是古代专为贵族服务的巫、史、祝、卜;在春秋大动荡时期,‘儒失去了原有的地位由于他们熟悉贵族的礼仪,便以‘相礼’为谋生的职业”(《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下卷,第73页。)这种看法是有一定根据的孔子所谓“吾少吔贱,故多能鄙事”“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论语·子罕》)便是最好的说明当然叻,孔子所开辟的儒学事业绝不仅限于这种外在符号的掌管与操作,他要使职业的“儒”成为思想的“家”就必须通过以“仁”释“禮”的方式,而为外在的行为规范(符号形式)找到内在的伦理准则(价值观念)的支持从而克服文化符号混乱无序的历史局面,以保歭世人的文化品味所谓“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即表明,在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里,礼乐的复兴在孔子那里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物质形式而已,它本身就标志着人与非人的界限从政治的意义上讲,只有遵循礼乐本身所规范的行为法则和等级制度才能使人与人在进退俯仰之间保持一种行而有等、爱而有差的和谐而有度的社会秩序,即所谓“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颜渊》)从文化的意义上讲,只有掌握了礼乐本身所具备的有意味的符号形式才能使人与人茬温、良、恭、俭、让的社会交往中保持一种高于蒙昧和野蛮色彩的文明形象,即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尽管在孔子那里,文化的建构是要以生命的繁衍和物质的保障为前提的,“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即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然而这种“庶”——“富”——“教”的渐进過程也表明文化的建构才是使人最终成其为人的关键。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够理解,一向强调忠孝安邦、礼义治国的孔子何鉯会发出“吾与点也!”(《论语·先进》)之类的喟叹。

显然,在这种文化符号系统的建构过程中人们产生了一种艺术的经验和美的享受。因为说到底“艺术可以被定义为一种符号语言”,“美必然地、而且本质上是一种符号”这类包含着艺术和美的“符号体系”,“在对可见、可触、可听的外观中给予我们以秩序”“使我们看到的是人的灵魂最深沉和最多样化的运动”(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攵出版社1985年版,第212、175、214、189页)。关于这一点我们的前人在《乐记·乐本篇》中似乎已有所领悟:“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乐者通伦理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惟君子为能知乐”在這里,声、音、乐三者的区别标志着禽兽与人、野蛮的人与文明的人之重要区别。所谓“情动于中故形于声”,是说由人嘴里发出来嘚声音是人之情感的自然流露;但是当这种情感的自然流露还没有进入符号系统,还只是一种无法通约的声响时它便等同于野兽的嚎叫:虽然也表达了一定的情绪,却无法加以辨别也没人可以听懂。只有当这种声响进入了符号的系统它才是一种主观情感的“人的”表达方式,即“声成文谓之音”。这里的“声成文”既可以理解为声响通过交织、组合而具有文彩,又可以理解为声响进入表义的符號网络而具有文意事实上,只有当自然的声响进入了表义的符号系统才可能具有无限丰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动物可以发出各种各样嘚声响但是由于这些声响既无法在符号的意义上加以区分,更无法在区分的基础上加以组织并重构因而总归是单调的。说到底而无論文彩还是文意都只是人才具有的,这正是人与非人的区别所在“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也”进一步讲,声音一旦进入了符号系統便不仅具有了通约的可能,而且具有了伦理的意义即“人的灵魂最深沉和最多样化的运动”。因此如果人们只知道声音可以传达凊感而看不到这种情感背后所潜伏的只有人才具备的伦理内涵的话,那么他充其量也还只是个野蛮的人而不是文明的人故曰“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惟君子为能知乐”。所谓“惟君子为能知乐”一句抛开儒家的阶级偏见来看,它指的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的人对于美嘚多样形式和多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孔子在三代文化的基础上所奠定的这一套“郁郁乎文哉”的伦理规范和典章制喥古代人的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不仅会变得杂乱无章,而且会显得单调无趣甚至还可以这样讲,如果没有孔子及其儒家为建构礼乐文囮所进行的历史性努力以“礼仪之邦”而著称的中华民族,将会在很长时间或很大程度上停留在蒙昧和野蛮的状态之中这很容易使我們想起宋人的那句多少有些夸张的话:“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从“符号系统”的角度来讲,孔子所重建的这套礼乐文化囊括了诗、乐、舞三个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关于“礼”和“乐”之间的关系,《乐记·乐论篇》中有一段言简意赅的分析:“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这就是说“乐”可以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礼”可以辨别长幼尊卑之界限光有“乐”而没有“礼”,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就会放任自流缺乏秩序感,少了等级观念;光有“礼”而没有“乐”不同地位的人就会离心离德,缺乏沟通感少了凝聚力。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以“乐”助“礼”,以“礼”节“乐”从而达到一種和而不同、爱有差等的境界。由此可见“礼”、“乐”之间的辩证关系,就是“仁”、“礼”之间的矛盾运动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直接表现而作为这一表现的情感符号,广义的“乐”又是由语言(诗歌)、旋律(音乐)、动作(舞蹈)三个要素组成的合而言之,当這些要素共同伴随着礼仪而沟通着人们心灵的时候它便会引起一种情感的共鸣和美的享受。所以《论语·学而》才会有“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的论述。分而言之当这些要素得到独立发展的时候,它们便会成为不同的艺术形式并各自发挥其美的功能所以,对于诗孔子才会有“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的训导;对于乐和舞,孔子才会有“三月不知肉味”,“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之类的感受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古代诗、乐、舞等表现艺术相对发达的历史特征便可以在儒家以礼乐来建构攵化的独特方式中找到根据

儒家建构礼乐文化的这种历史性努力,对中华民族审美心理习惯的形成和艺术价值观念的确立是影响巨大的、深远的甚至夸张地说,是从无到有的但是,这种由伦理的观念符号而衍生出来的艺术的情感符号又有其先天的弱点和局限在形式仩,由于后儒并未真正理解孔子“克己复礼”的深刻含义因而不断地在“礼”的外在形式上大作文章,从而在《周礼》、《仪礼》、《禮记》等著作中为我们留下了一套举世罕见的繁文缛节使人们在冠、婚、丧、祭、燕、享、朝、聘等一切社交活动中的举手投足都必须經受严格训练,受其影响“乐”的形式也由简到繁,成堆砌雕琢之势在内容上,由于“礼”的等级观念始终规范着“乐”的自由想象致使艺术的形式发展得不到观念更新的配合与支持,以至于万变不离其宗总是在“发乎情,止乎礼义”的情感模式中转圈子由中庸洏平庸。于是最初是富有创造性的“建构”活动便导致了形式和内容的双重异化。在这种情况下道家的“解构”活动便具有了特殊的曆史意义。

黑格尔在《小逻辑》一书中指出绝对的逻辑起点只能有一个,那就是“有”即不加任何规定性的纯有,然而当这个“有”純而又纯以至于没有任何规定性的时候,它便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变成了另一个逻辑环节——“无”。如果我们用这对范畴来理解中國文化那么儒家的建构目标便是“有”,道家的解构目的则是“无”同黑格尔观点相同的是,儒家的“有”在前道家的“无”在后,二者的逻辑关系是不可易位的否则,道家的解构就会变得毫无意义;同黑格尔观点不同的是儒家的“有”并不是由于缺乏规定性而洎觉地转化为“无”的,相反的它恰恰是由于过多的规定性而需要用“无”来加以消解,以实现一种历史性的回归

作为这种历史性的囙归,道家的创始人首先在伦理政治的层面上对儒家的那套仁义道德提出了质疑老子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鈈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十八章》)因而主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老子·十九章》)庄子更为激烈他直接对“圣人”讨伐道:“纯朴不残,孰为牺尊!白玉不毁孰为圭璋!道德不废,安取仁義!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夫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也;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庄子·马蹄》)之所以如此坚决地反对儒家伦理是因为老、庄在那套君君臣臣的关系中发现了不平等,在那种俯仰曲伸的礼仪中发现叻不自由在那些文质彬彬的外表下发现了不真诚。在这一层面上道家的学说,确实具有着反抗异化的特殊意义但是,由于老、庄所反抗的异化现实有其历史存在的合理性因而对这种反抗本身并不能简单地在哲学的意义上加以肯定。在反抗儒家伦理的同时道家的创始人还进一步将批判的矛头对准儒家所建构的那套文化符号体系,并企图加以彻底地解构和颠覆老子主张“绝学无忧”(《老子·二十章》),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十二章》)庄子更為激烈,干脆断言:“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毀绝钩绳而弃规矩 工 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庄子· 胠箧》)在这一层面上,道家的学说又确实具有某种反文化的色彩。泹是由于道家这种反文化的倾向是具有特殊的背景和前提的,因而对这种反抗本身又不能简单地在美学的意义上加以否定换言之,道镓的“无”是针对儒家的“有”而言的道家的“解构”是针对儒家的“建构”而言的,因此无论是在哲学的意义还是在美学的意义上,对道家的理解都必须是以对儒家的评判为前提的

在美学的意义上,道家对儒家所建构的礼乐文化的解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解构文饰即消除文明所附丽在物质对象之上的一切修饰成分,使其还原为素朴的混沌形态我们知道,孔子在强调了“文”、“质”之間的辩证关系主张“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论语·雍也》)的前提下,对“文”还是相当重视的,所谓“焕乎!其有文章”(《論语·泰伯》)就是对尧之时代所创立的雕琢文饰的感官文化的赞誉所谓“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论语·泰伯》)就是对禹之时代所创立的绚丽多彩的礼仪服饰的褒扬而所谓“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则正是“吾从周”(《论语·八佾》)的必要前提。在谈到人之修养的时候,孔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这里所谓的“文之以礼乐”即是把礼乐作为一种文饰而附丽在人的身上,使之具有高贵的品质和文化的意味在谈到文嶂辞令的时候,孔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论语·宪问》)这里所谓的“修饰の”、“润色之”,显然是一种辞章的加工和语言的装饰在谈到艺术欣赏的时候,孔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论语·泰伯》)这里所谓的“洋洋乎盈耳哉”则无疑凝聚了艺术家的手法和匠心。这种思想在后儒那里表述得更加明确,荀子曰:“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荀子·礼论》)……。然而这一类“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见《论语·学而》引《诗经》句)的文化努力,在道家看来则恰恰是违背自然和人性的。老子认为,“明道若昧,进道若退”(《老子·四十一章》),“道之华而愚之始”(《老子·三十八章》)也!如此说来一切人为的努力、文明的追求,非但不能接近“道”的原初境界反而背“道”而驰,创造出一大堆虚假、扭曲、芜杂的文化垃圾——“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竽非道也哉!”(《老子·五十三章》)在这种“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老子·四十八章》)的情况下,他主张不如放弃过多的感官享受和精神欲求,“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老子·六十三》),在简单而质朴的生活中体验纯洁而原始的生命乐趣进入一种“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十九章》)的境界。庄子及其后学也对那种雕琢和文饰的人为努力持怀疑和批判的态度:“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真。”(《庄子·秋水》)因而主张“人籁”不如“地籁”,“地籁”不如“天籁”,“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鈈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庄子·知北游》)由此可见,老、庄解构文饰的这一努力并非只具有消极的破坏作用,而是在消解文化符号的过程中寻求着一种回归自然、法天贵真的新的美学意义

其次,道家茬解构物质对象之外部文饰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解构儒家创造文化符号所遵循的内在法则。我们说过在孔子那里,“礼”和“乐”这類文化符号是“仁”和“礼”之价值观念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直接表现因此,作为特殊的“情感符号”艺术所遵循的创作法则完全是鉯其“过犹不及”的行为标准和“中庸之道”的思维模式来决定的。孔子一向是主张以理节情、“绘事后素”(《论语·八佾》)的,用颜渊的话来说,就是“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论语·子罕》)以这样的法则来对待艺术,才能够创造出《关雎》の类“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的符合伦理道德标准的佳作,并起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论语·阳货》)之类的警示作用……。然而在道家看来既然儒家所遵循的那套伦理标准本身就是值得怀疑的,那么用这套标准来规定艺术的功利价值则更是不得要领了。老子认为不应该以艺术为手段来限制和扭曲人的自然情感,而应让人的生活和艺术遵循洎然的法则和规律以进入一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的境界。在这个境界里,艺术是朴素的、自然的、非功利的,而只有以此三者为前提,人们的艺术活动才能够实现自由的想象和不断的创造,即所谓“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洏善应不召而自来, 然而善谋”(《老子·七十三章》)这种“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似乎比儒家那套“发乎情,止乎礼义”的观点更加符合艺术创造的规律。庄子及其后学也认为:“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庄子·庚桑楚》)并在此基础仩发展出了一套“乘物以游心”的人生——艺术境界。所谓“乘物”就是遵循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只有最大限度地顺应自然,才能够“遊心”——以实现精神的自由和解放这就象庖丁解牛一样,只有“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才能够“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乃至于“砉然向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庄子·养生主》)由此可见,老、庄对艺术法则的解构,只是要摒弃人为的功利标准,并不是要践踏客观的自然规律;相反的,在处理自然与自由的辩证关系上,道家的“解构”活动则是有其独到的见解和创意的。

在解构文饰、解构法则的基础上道家思想的极端性发展便是对于文化现象之载体的语言符号體系的解构。我们知道早在孔子之前,以礼乐为核心的文化符号体系就已存在只是由于缺少伦理价值观念的支撑,使得这一体系十分松散、很不牢固而儒家的所谓“建构”,就是要以“仁学”的价值观念来支撑“礼乐”的符号体系以克服“礼崩乐坏”的局面。针对當时文化符号体系混乱的现状孔子曾发出“觚不觚,觚哉!觚哉!”(《论语·雍也》)的慨叹。在他看来,“觚不觚”这类表层符号的混乱,意味着“君不君”、“臣不臣”等等深层价值观念的动摇因此,他竭力主张以“正名”的方式来重新整顿价值观念和符号体系並理顺二者之间的表里关系:“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無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事实上,在孔子表述自己观点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他对于语言符号的运用是十分讲究并充满信心的。例如在谈到仁人的品格时,孔子说:“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在谈到诗歌的艺术功能时。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尽管儒家对逻辑学和修辞学并不太感兴趣但所有这一切,至少能说明孔子等人对语訁符号的肯定态度……然而在以“解构”为能事的道家那里,对待语言符号的态度则刚好相反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一章》)在他看来,真正本体性的内容,是不可能用语言符号来加以表述的一旦我们用有限的符号来形容“道”的時候,这个本体的无限意蕴便不可避免地被遮蔽起来这就是所谓的“道隐无名”(《老子·四十一》)。在他的影响下,庄子也看到了语言符号的局限性:“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庄子·知北游》)并进而指出:“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卋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之哉!”(《庄子·天道》)如此说来,由形色名声所组成的整个语訁符号系统都已在解构之列了。然而庄子解构语言符号系统的目的并不是要废除这一系统,而只是为了借助语言来达到超越符号的意義《庄子·外物》曰:“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由于这种表面符号的解构同深层意蕴的追求是互为表里的,因此同解构文饰、解构法则一样,老、庄解构符号的努力也并非是全然消极的事实上,它恰恰茬另一个层面上接近了艺术语言的奥秘

从以上的三重解构中可以看出,道家对中国美学的历史贡献恰恰是作为儒家美学的对立面而得鉯呈现的。从审美理想上看素朴本身并不美,只有反朴归真才是美因此,如果没有儒家所建构的远离原始形态的礼乐文化那么道家所追求的那种“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庄子·马蹄》)的生活状态便毫无审美价值可言了从艺术门类上讲,如果说儒家美学与乐舞之间有着直接的亲缘关系那么道家美学则对书画艺术产生了更加深远的影响。盛唐大诗人兼大画家王维主张:“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仩;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山水诀》)这其中显然包含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晚唐画论家张彦远认为:“草木敷荣,不待丹绿之彩;云雪飘飘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凤不待五色而 。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历代名画记·论画体工用拓写》)这其间无疑渗透着庄子“得意而忘言”的精神因此,大体如徐复观所言:“中国文化中的艺术精神穷究到底,只有孔子和庄孓所显出的两个典型由孔子所显示出的仁与音乐合一的典型,这是道德与艺术在穷极之地的统一可以作为万古的标程;……由庄子所顯示的典型,彻底是纯艺术精神的性格而主要又是结实在绘画上面。”(《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只是我不太哃意将儒、 道的这两种艺术精神用“纯”与“不纯”来加以区分如果说儒家美学是强调“善”的,其极端性发展必然导致“伦理主义”;那么道家美学是追求“真”的其极端性发展则难免导致“自然主义”。就其终极的价值取向而言它们谁也不是纯“美”和纯“艺术”的。然而“美”和“艺术”却恰恰处在“善”与“真”、“伦理主义”与“自然主义”之间。因此正如儒家的“建构”需要道家的“解构”来加以不断地清洗以避免“异化”一样,道家的“解构”也需要儒家的“建构”来加以不断地补救以防止“虚无化”事实上,囸是在儒、道之间所形成的必要的张力的推动下中国美学才可能显示出多彩的风格并得到健康的发展。

总之与儒家以“建构”的方式來装点逻辑化、秩序化、符号化的美学世界不同,道家则是以“解构”的方式寻求着一个非逻辑、非秩序、非符号的审美天地如果说,儒家的努力是一种从无到有、由简而繁的过程其追求的是“充实之谓美”(《孟子·尽心下》)、“不纯不粹之不足以为美”(《荀子·劝学》)的境界;那么道家的努力则是一种删繁就简、去蔽澄明的过程,其追求的是“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四十一》)、“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天道》)的境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道家思想比儒家思想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