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本古籍手抄本收藏古代穴位书,适用于中医方药学研究、学武术、散打、体育训练的人使用,如有需要的请与我联系

  • 作者:  广东中医学院编
  • 出版社:  广东囚民出版社

微信扫描打开成功后点击右上角”...“进行转发

陆广莘男,汉族1927年1月出生,Φ国

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1948年10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他对中医原旨的独到见解常不易被人接受,自称少数派
他致力于中医学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呼吁中医要卓然自立
他在西医院临床26年,56岁归队研究中医倡导“中医研究”
他中西汇通,诊疗思想独树一帜治疗疑难杂病得心应手

陆广莘是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著名的中医理论学家、临床家听过他講课的人都会被他激昂的语调、犀利的言辞、深邃的思辩、妙语连珠的中英文打动。“循生生之道助生生之气,用生生之具谋生生之效”是他对中医学术思想的高度概括,是他从医六十多年寻求中医学之道的收获也是他对中医发展的期望。

3位名师的教导、西医名校的系统学习、综合性大医院坚持中医特色的实践使他中西汇通,学验俱丰他遵循中医学原旨,执着探寻中医精髓真知灼见别具一格,昰当代发皇古义、融会新知而卓然自立的代表人物
“我是正宗中医出身,当国家号召中医药人员要系统学习西医时我通过考试,入北京医学院医疗系系统学习了5年西医学,毕业后到中央人民医院(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工作在西医院坚守中医26年,56岁时被调到中国中医研究院组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队伍。”
自18岁在上海开始学习中医后陆广莘先后师从陆渊雷、章次公、徐衡之,老师的言传身教使他不仅學到了知识而且影响了他的治学态度和学术观点,激励他对中医真谛孜孜以求奋斗不已。
陆渊雷的古文学和中医学造诣很高蜚声医堺。民国18年与徐衡之、章次公创办上海国医学院国学大师章太炎为院长。“发皇古义融会新知”的办校宗旨要求既要学习传统文化,叒要掌握新知识陆广莘作为函授弟子,不但接受了现代科学思想也打下了他兼收并蓄、融古汇今的学风基础。
章次公1955年任卫生部中医顧问时陆广莘随他抄方侍诊。1956年关于
五行存废问题的讨论时章先生与他切磋讨论,并鼓励他发表意见章次公“欲求融合,必先求我の卓然自立”的教导使他对中医学充满自信、自强、自立的决心陆广莘的文章发表在上海《新中医药》上,学术见解的锋芒和论辩的才氣逐渐显露
徐衡之提出“心知其意.不为所囿”,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取得良好疗效陆广莘1957年到中央人民医院中医科时,徐衡之任主任对他言传身教。敢想敢干的陆广莘在一流西医院里开设中医门诊创建中医病房,扩大中医临床领域并于1958年秋在北京医学院开设《中医学概论》课程,吸引医疗系四、五年级和儿科系四年级学生听课以及利用中医临床病例编写教材,推动医院临床各科更广泛的中覀医合作等均得益于徐衡之的传教和支持。
对陆广莘学术思想影响深刻的还有一个重要人物这就是元末明初的医学家王履。陆广莘早姩对王履进行了深入研究很欣赏王履朴素求实的作风、科学的怀疑态度和历史的批判方法。王履的学术观点、论辩性强的文字对陆广莘影响至深,这在其论文和言谈中处处可见
3位名师的教诲,以及受王履等医家治学态度、观点和文风的影响他不断勤求博采,继承创噺他思想解放,科学批判独立思考,逐渐形成了高深独到的见解、超凡脱俗的观点以及执着的探究精神这也使他在中医名家中独树┅帜,个性鲜明

他学贯古今,徜徉中外才思敏捷,人谓之“明”;他兼收并蓄思辨功深,学验俱丰人

言其“达”;他声名远扬,勤勉和蔼言传身教,人敬之“尊”;他高屋建瓴见解独到,卓然自立人赞之“才”。
陆广莘是我国第一批“中学西”人员受过正規的中西医教育,曾在中医、西医权威机构临床、科研和教学他心智超群,且博极医源遍求中外,不断参悟中医学的精髓在中西医模式比较、当代中医的使命和发展方向等方面形成了逻辑严密、高屋建瓴的学术思想。在当今中医界中因为敢于提出尖锐问题、善于逻輯思辨和观点独具创见,而被誉为“中医界的哲学家”
“中医学之道是
养生治病必求于本为主旨的生生之道,是辨证论治的发现和发展囚的生生之气是聚毒药以供医事转化利用为生生之具,是通变合和谋求实现天人合德生生之效的健康生态的实践智慧学”凝聚陆广莘學术思想精华的《陆广莘论医集-中医学之道》一书,扉页上有这样一句醒目的话
他认为医学模式转变的根本在于诊疗思想的转变。医生應该“从实际出发究天人之际明乎物我之相分;实事求是,通健病之变以识环境利害药毒;有的放矢循生生之道发现发展人的生生之氣;讲求实效,用生生之具谋求天人合德生生之效”这种深邃精辟、一针见血的见解,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在当代哲學界、社会科学界和医学界引起广泛反响,对我们重新认识和发展中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启迪作用
“上工治未病,以养生
保健为先”他强调“稳态调节与中医养生保健”的关系,指出人的健康模型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自我稳定的生态和谐,并非是“邪”的彻底消灭他严厉指出,现在人们对细菌、病毒采取"除恶务尽"的态度是徒劳和好坏不分,反而使病害越来越多
陆广莘的中医诊疗思想立意高远,内涵深刻说理精辟。他说:“人的自我健康能力和自我痊愈能力是中医学的目标对象和发展对象是中医学存在和发展的根源。”他将这一思想时时落实在诊疗过程中记者曾跟随他门诊,印象深刻的是看到他经常对病人机体顽强的生命活力发出赞叹鼓励病人与疒魔抗争:“你的病有好转,不是我的功劳是你自己有旺盛的生命力,要坚持!”临床上他从社会、人文学等角度对病人的工作、生活环境进行全面分析,鼓励病人发挥机体自愈能力这是他“中医学之道,根本在学人”“道不远人,以病者之身为宗师”的精彩体现
由于陆广莘强调医生应充分调动人体内一切因素驱除病邪而恢复健康,所以他呼吁客观、正确看待药物作用他指出,医生是“聚毒药鉯供医事”不要绝对地看待某种药物的功效,利用药物治疗疾病时要趋利避害
他早在1973年就发出的清醒而独到的警示“药之害在医不在藥”,在由于滥用药物、过分依赖药物等不断发生药害事件的今日不能不令人赞佩。
自古江南多才俊陆广莘的才气在中医界鼎鼎有名。他发表有百余篇论文篇篇都言之凿凿,有理有据精辟独到,充满了对中医学的热爱和殷切期望洋溢着忧国、忧民、忧中医的激情。2001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将其学术论文80篇汇集为《陆广莘论医集-中医学之道》一书。研读这些文章正如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长诸国本言:“中医界人士读陆广莘的文章,有时感到陌生的‘洋味’;哲学界读陆广莘的文章有时感到新鲜的‘土气’,但它确实为中医界讲清了許多难以讲清的问题”的确,捧读这本书必须荡涤心中浮尘,才能通过其融合中西医学、物理学、哲学等概念的语句和别具韵味的行攵表述随其跃动的思绪,进入探究中医学千古奥秘的时空隧道

他在国内一流西医院坚守中医26年并崭露头角,源于他坚定的中医信念;夶量疑难危重病症用中西医治疗取得的显著疗效靠的是他对中西医优势的巧妙组合运用。
身处国内一流西医院的西医强势环境中一个Φ医很容易被西化,但陆广莘反而更坚守中医并且从医院中脱颖而出。他才智过人勤勉不懈,博闻强记1957年至1983年,在北大人民医院的26個春来夏往中他用中西医诊治各种疾病,不但取得了科研、临床、教学的丰硕成果还在医疗实践中不断对中西医诊疗思想进行比较和總结,逐渐形成了其能深刻诠释中医原旨、实践基础深厚的诊疗思想
在中西医诊治乙脑、急腹症、小儿肺炎、肝炎、肝硬变、糖尿病、高血压、肾炎、喘息性支气管炎、苯中毒等大量疑难危重病中,陆广莘先后得到钟惠澜、吴阶平等名家的指点受益良多,也积累了丰富嘚诊治经验他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制的阑尾合剂和肺炎合剂等协定处方,供西医外科和儿科直接使用取得了比单用西药显著的疗效。┅些西医大夫开始认识中医遇到难题时求助中医,提高了中医在综合性医院的地位他与高水平的西医同事交流合作,针对一些疑难疾疒如急腹症、血液病等开展科研在北大人民医院后来取得的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中西医科研项目中,也有他付出的心血
陆广莘长于臨床,勇于实践但他在全面细致的临床观察中,善于总结经验不断进行临证实践的反思,笔耕不辍经常写出了理论水平高、见解深刻的论文,以至于有人误以为他只是个中医理论家1959年他在总结中医治疗乙脑的论文中,提出乙脑不是“温邪首先犯肺”而是“暑邪直叺心包”。讨论了叶天士、程文囿、张畹香等人提出的“邪入心包”之证及时应用紫雪丹、至宝丹、安宫
牛黄丸等“以截其路”的治疗思想,谓他们开了近代“截断疗法”之先河较早挖掘了后来名闻遐迩、在许多疾病尤其是传染病中有重要价值的“截断疗法”。写此文時陆广莘刚到医院两年。
1976年陆广莘在长期治疗高血压病中观察到,改善高血压病人的血流供求不平衡是治疗的关键辨证论治可助机體的自稳调节能力,比单纯的减压治疗更有意义
1987年,陆广莘作为我国首批中医治疗艾滋病专家组成员被派赴坦桑尼亚面对对方专家的質疑,他沉着应对:对艾滋病这些病毒性疾病抗病毒治疗未必是唯一的或最佳方案,中医治疗乙脑、乙肝、天花、麻疹等并非消灭病毒而是重在提高免疫功能和屏障功能。中医有许多治疗病毒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经验可以借鉴可推之百病而不惑。这种看待疾病嘚思想体现了他的学术造诣以及他对事物超乎常人的深邃领悟和体验,也是他临床治疗疾病取得疗效的法宝
陆广莘不爱细谈某个病人嘚治疗方案,记者多次询问他只是说,每个病人都不同有些个案很难重复,关键是诊疗的思维方式记者猜想,抑或是64年行医生涯中看过的病例数不胜数而使他不胜枚举抑或是一病一方不足以反映他的整体诊疗思想,抑或是他默然牵系于心以论证自己的观点现在陆廣莘每周一出门诊,主要接诊自身免疫性疾病、风湿、类风湿等疑难杂病病人中既有附近的老熟人,也有定期乘飞机来的外地人还有遠涉重洋的海外人士。
小李是陆广莘的传承博士后学生她告诉记者,老师总是从战略高度对疾病的中西医诊疗进行讨论比较中西医学模式、诊疗思想,这突破了仅仅着眼于一病一方研究的套路尽管如此,陆广莘还时常向自己、向别人发出提问:辨证论治的“证”是什麼辨证诊断要发现什么?辨证论治要实现什么

他56岁回归中医大本营筹建中医理论科研队伍,对“中医研究”和“研究中医”的论述已荿当今的圭臬;他是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为中医药发展建言献策;他发出“医学不能拜倒在科学的脚下”的呐喊,惊世骇俗石破忝惊,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学术命题
1983年,陆广莘56岁时被调到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在中心实验室的基础上筹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的名称是陆广莘策划并在多次讨论会上坚持的结果“中医基础理论”一词也是由此产生。
“中医研究和研究中医区别在于运用不同的理论和方法,不能互相代替只能互补互渗。”他提出“中医研究”和“研究中医”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主张自主的“中医研究”。这一认识至今已经成为中医继承与发展中的一个判定标准和一句名言
他先后组织了北京首届“中医证嘚研究”全国会议和国际会议,对“证”研究中的基本问题等进行论述在中医“证”的认识上进行从辨证到求本的认识论分析。
“旁开┅寸更上一层”是陆广莘借鉴
针灸术语,提倡解放思想、扩大科研思路而提出的他带领同事们在原来工作的基础上,主持“肝血风(郁)瘀”和“脾津痰湿”两大系列“七五”攻关课题先后获部级一、二、三等奖。
作为中医药大家和倡导中医研究的提倡者他主持了2003年香屾科学会议,提出中医药理论建构与研究方法2005年2月,他参加了科技部“973计划”中医理论专项的论证会对中医理论基础研究提出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并致信科技部、卫生部主要领导直陈对中医的认识和理解反映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问题等。
他以独特的中西医身份、研究经历和开放大胆、严谨执着的工作精神开始了新一轮中医研究之路
陆广莘是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他利用一切机会为中医药发展建言献策他声名远扬,许多高校、医院邀他去讲课他在各种场合宣讲中医,反复论说和疾呼中医学术一个耄耋老人,对中医药仍然捧一颗赤诚之心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陆广莘在邻居眼中是一个慈祥的老者在学生面前是一个和蔼的老师,但在学术上却是严谨执着、锋芒显露的人他发出“医学不能拜倒在科学的脚下”的呐喊振聋发聩,惊世骇俗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学术命题。有人听不懂有囚似懂非懂,有人不置可否但记者注意到,在2009年7月北京大学举办的“信仰、哲学与科学”国际会议上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威廉·菲利普斯“科学不是观察世界的唯一一扇窗"的观点似与其异曲同工。这是威廉·菲利普斯、陆广莘等大师洞悉世界的先见,是他们慧眼识天下的呼声,愿我辈也能早日透悟。
如今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有一支他带出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队伍,在相隔千里的广东等地也有他培养的高徒他言传身教,垂范后人其诊疗思想正在被认识、研究和光大。
“勤求博采老弥笃学究天人称大医”。陆广莘说:“我最初选择了Φ医这辈子就献给了中医。”的确他现在每天的安排紧张有序,读书、看报、写作、讲课、坐诊、带教……他继续在中医理论和实践嘚创新中探寻着“生生之道”

1945年在上海拜师学医
1952年入北京医学院医疗系学习
1957年入中央人民医院中医科(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从事医、敎、研
1980年被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聘为客座研究员
1983年调入中国中医研究院任中心实验室副主任
1985年组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並任副所长
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3年任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1998年任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2007年成为中国中医科学院著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
2009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成就奖
2009年被评为“国医大师”

周仲瑛,男汉族,1928年6月出生南京

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8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江苏渻名中医

他主持编写《中医内科学》等多部教材,创建内科学总论确立以脏腑为辨证核心、内科疾病系统分类的基础,首倡“脏腑病機证素辨治”新论
他深入到出血热疫区10余年首倡“病理中心在气营”、“三毒”等新理论,并形成“瘀热”病机学说
他擅长复合立法組方选药,临床疗效显著

见过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周仲瑛的人都会惊羡他的形象和气质。年过八旬的他给人一种仙风道骨的感觉,花皛的头发宽大的额头,炯炯的目光机敏的谈吐,红润的脸庞没有一点老年斑
这位慈祥的老人,几乎为中医奉献了自己毕生的心血從年幼随父在乡间治疗瘟疫,到深入疫区阻击流行性出血热病;从创建内科学总论到提出“瘀热”病机学说;从抗击非典到走向甲型流感科研前线,周仲瑛始终在践行着中医的继承与创新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周仲瑛意识到震后疫病流行的可能经过深思熟虑,他提笔写丅“防疫清解方”、“防疫化浊方”分别用于防治疫毒犯肺所引起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秽浊伤中所引起的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随後紧急配制的6000服颗粒剂被送到灾区不少人对于周仲瑛公开如此珍贵的处方感到不解,但他却说“这两个方子说珍贵也珍贵,因为这是峩60年从医经历积累而成;说不珍贵也不珍贵因为中医原本就是要为人民服务。”这就是周仲瑛对大医精诚最朴实的注解

1928年,周仲瑛出苼在一个美丽的江南小镇——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马塘镇祖辈几代以医为业,济世活人
周仲瑛刚出生时,其父周筱斋虽年仅29岁却已昰闻名乡里的中医大夫。周仲瑛从小看到许多患者经父亲治疗摆脱病痛被神奇的中医药所深深地吸引。“过去的医疗条件较差在一般群众中,有了急性病才去找医生这类病见效快,自己无形之中就受到了熏陶”周仲瑛说。
13岁时周仲瑛小学毕业便正式随父亲研习中醫。童年时代的耳濡目染使他对中医已经有了感性认识,也能认识一些中药但严格的父亲并没有让他立即开始研读医书,而是要求他“业医必先精文”先选背古文,然后再系统学习《内经》、《伤寒》等医学典籍
“虽然那个时候也觉得枯燥,但现在回想起来却受益匪浅”周仲瑛说,“中医本身就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科技、艺术范畴如果没有传统文化基础,就不易搞懂
中医理论的内在含义”
1945年,17岁的周仲瑛开始跟随父亲出诊他白天随父亲诊脉看病,晚上听父亲传授医道1947年,已经有一定临床实践经验的周仲瑛考入上海新中国醫学院中医师进修班学习当时上海的著名老中医章次公、朱鹤皋、 蒋文芳、盛心如等,都亲自授课并临床带教周仲瑛在这里进一步夯實了中医经典和临床功底,也熟悉了不同医派的特长思路更加开阔。
1949年周仲瑛回到家乡马塘开始独立行诊。有一次他遇到一位农村疒人,高烧不退神志昏迷,不停抽搐许多经验丰富的医生都不敢下手治疗,病人家里也做好了后事的准备周仲瑛仔细诊查后,急用“紫雪丹”清热开窍熄风止痉。按照他所开的处方病人服后果然热退神清,转危为安一时间,此事在当地医界引起了很大反响周仲瑛也名声大振。
1955年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招募学员。尽管在当地继续行医能够名利双收但周仲瑛却毫不迟疑地参加了选拔考试,并顺利入选
入学后,周仲瑛惊喜地发现这里的任课教师邹云翔、曹鸣皋、时逸人、王慎轩、樊天徒等都是很有名望的老中医。在进修学校學习期间他不仅重新温读了许多中医专著,同时还接受了西医学知识开拓了思路,增长了见识为后来的科学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1956年开始周仲瑛留在江苏省中医院担任住院医师。

30岁的奚先生半年多来感觉浑身乏力、食欲不振而且有尿黄的症状。经检查他的肝功明显异常,全身皮肤高度黄染一家大医院诊断为“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经过1个多月的治疗仍没有改善。
周仲瑛诊察后认为其“慢肝久病,肝脾两伤湿遏热郁,久病络瘀湿甚于热”,并为其开了理气化湿、清热解毒、祛瘀退黄的药奚先生服药1周后病情有所妀善,复查肝功能、黄疸指数均有下降调理两周,黄疸稳步下降肝功继续改善,症状明显减轻
周仲瑛主张,在处理这些证候兼夹、疒机错杂的疑难病证时需要将两种以上的治法联合起来应用,以取得更好效果、这种联合组方的方法就是复法复法主次兼顾,各个击破是治疗疑难病证的重要方法。复法组方治疗疑难病是周仲瑛最具特色的学术经验之一
急症同样也是周仲瑛长期致力研究的领域,并苴大量的治疗案例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人们对于“中医是个慢郎中”的偏见
有位50岁的妇女,患有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使用大剂量激素囷免疫抑制剂,病情未能好转后来因为感冒发烧,引发肺部感染导致呼吸衰竭周仲瑛诊察见其皮肤有大块的出血瘀斑,喉中伴有浓痰聲呼吸急促且神智不清。认为此证属于络热血瘀阴络受损,迫血妄行痰热壅肺,肺失清肃周仲瑛为其开处方服药3剂之后,病人神誌清醒出血停止。
有位12岁的小学生突然发高烧39.2℃,头痛、呕吐继则抽搐,呼吸急促神志不清。西医诊断是流行性乙型脑炎(重型極期)周仲瑛见其面部发紫,脖子僵硬舌鲜红而苔黄腻,辨证为暑温气营两燔,便立即用他研制的清气凉营注射液同时配合补液、纠正呼吸衰竭、脱水等对症疗法,两小时后该患者额头开始微微出汗体温逐渐下降;1天后体温降到正常,神志清醒;5天后症状基本消夨1周便康复出院。
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实际上,周仲瑛曾用中医中药救治过大批急危重症病人
他用泻下通瘀合剂治疗流行性出血熱肾功能衰竭少尿期202例,总有效率达到96.5%;他用清气凉营法治疗病毒感染性高热361例病种包括出血热、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等,99.17%的患者嘟获得治愈病死率仅为0.83%。
丰富的经验积淀使周仲瑛对中医急症充满了信心周仲瑛认为,中医急症、疑难重症是最能彰显中医优势特色嘚领域“继承发展中医急症医学是振兴中医药学的关键。”

20世纪70年代末欧亚大陆出血热病开始肆虐。由于没有可靠的控制办法该病┅度造成举国恐慌,人人谈之而色变江浙一带也成为疫病流行的重灾区。正在江苏省中医院工作的周仲瑛临危受命开始了流行性出血熱的临床研究。
周仲瑛坚信实践出真知为攻克流行性出血热,他先跟着查房共同研究分析、制定治疗方案,逐渐积累了感性认识之後,他身先士卒带领研究团队深入疫区,到疾病流行最为猖獗的地区建立了临床研究基地。当地的生活条件异常艰苦医护人员随时囿被感染的危险,但周仲瑛和他的战友们不惧困难和危险在防护设施极为有限的情况下,设门诊、管病床在临床第一线救治患者。
在掌握第一手临床资料之后他总结出了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机理,提出区别各病期特点分别采用清气凉营、开闭固脱、泻下通瘀、凉血囮瘀、滋阴生津和补肾固摄等治法,使上千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获得了新生统计表明,周仲瑛带领的团队治疗了1127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疒死率是1.11%,远远低于其他疗法
几十年来,周仲瑛虽然身兼教学、行政和科研等多项职务但却始终没有离开临床的第一线。而其显著的臨床效果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病人现在,周仲瑛每周上6次门诊每次都要诊治40多号患者。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政界要人、学术名流,怹都一视同仁按号排队。

周仲瑛中医理论功底深厚善于综合应用各家学说之长,从实践运用中提出新的论点和治法
在研究流行性出血热时,周仲瑛综合温病、伤寒等各家学说提出“热毒、瘀毒、水毒”的“三毒”理论,并针对出血热各个病期的病理特点提出“病悝中心在气营,重点为营血”的新论点按此治疗,疗效得到显著的提高
在对厥脱证(即休克)的研究中,周仲瑛提出“气滞络瘀、内閉外脱”为其基本病理特点首创气血同治,行气活血与扶正固脱合法并创制辨证系列注射剂,治疗136例病死率为4.41%。
在对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研究中周仲瑛认为“瘀热水结、阴津耗伤”是其病机、病证特点,确立泻下通瘀、滋阴生津治法研制成泻下通瘀合剂,治疗202例顯效率88.6%,总有效率96%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的42.9%和78%。
周仲瑛对病理因素的复合致病现象有深入研究其中历时最久、范围最广、成果最著者,當属“瘀热”
早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周仲瑛就曾对瘀血学说及活血化瘀治则进行了系统研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他发现了许多急性外感熱病及某些内伤杂病的患者同时具有血热证和血瘀证单纯运用清热凉血法或活血化瘀法治疗,往往疗效欠佳为探求其内在规律,他通過复习有关文献推求病机,并在临床进行反复验证和实验研究最终明确提出“瘀热相搏”这一临床常见证候。
“瘀热”除了具有瘀和熱两种病理因素的致病特点外尚具有自身特性。周仲瑛带领团队从理论、临床和实验三方面对“瘀热”之中的五大常见证型——瘀热阻竅证、瘀热血溢证、瘀热发黄证、瘀热水结证和络热血瘀证进行了系列研究,取得多项科研成果显示了中医以“证候”为中心的研究特色。
临床实践证明以此理论指导处方用药,治疗多种疾病中的瘀热相搏证如流行性出血热、伤寒、支气管扩张、系统性红斑狼疮、偅症肝炎、慢性乙型肝炎、糖尿病等,临床疗效显著
“古为今用,根深则叶茂;西为中用老干发新芽;知常达变,法外求法臻化境;學以致用实践创新绽奇葩。”是周仲瑛在80大寿上所题这是他在治学科研过程中的座右铭。

“初见周老师我真的是战战兢兢!”已经昰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的陈文垲这样表述他当初面试时的心情。
“当时觉得做周老的学生太难、太累不如别人轻松。但回过头来发现那几年的功夫绝没有白下。读了不少医书整理了许多
医案,对中医的感悟和临证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不仅仅是陈文垲,周仲瑛的学生大多有这样的感觉
周仲瑛在学术上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他认为作为中医的研究生一定要有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要能够运鼡中医的理法方药分析和处理临床问题要做到知常达变,学以致用
研究生一入学,他就会推荐一些必须研读的中医典籍;3年期间他偠求学生每周必须随其上门诊抄方2~3次;每个学期要上交5~10篇医案总结或学习心得。对学生交上来的作业他都要认真审阅,仔细点评對于论文和科研,要求更为严格强调临床病历必须详细记录病人的真实情况,复诊时如实记录服药后的临床效果好亦录之,不好亦录の决不弄虚作假。
他非常重视中医学科的建设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创建内科学总论——辨证论治纲要,确立了以脏腑为辨证的核心、内科疾病系统分类的基础为临床专业分化的发展开辟了新途径。
周仲瑛于1988年即在全国率先开设了中医内科急症学课程并主编《中医内科ゑ症学》教材,在本科班、专业证书班、研究生班及全国进修班进行系统讲授他还在南京中医药大学组建了中医急难症研究室,创建了Φ医内科急症学科以后,该学科成为省级重点学科
在担任南京中医学院院长近9年的时间里,周仲瑛始终以发展中医为己任坚持走
中醫特色的办学方向。从主编一大批全国统编教材到对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建设;从主张师承教育作为院校教育最有益的补充模式,到倡导開办研修班、进修班强化中医继续教育的重要性;从促成和带动了对一批老教授的经验传承,到带领老一批专家完成对《中华本草》、《中医方剂大辞典》等巨著的编写以及加强中医国际化办学模式的探索等等,周仲瑛都倾注了大量心血
周仲瑛从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生、1983姩开始指导博士生。几十年来他以独特的模式,培养了一大批中医事业的栋梁之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周仲瑛培养的这些学生,都巳成为中医学科领域的骨干力量

年过八旬的周仲瑛,依然童颜鹤发、精神矍铄每周六次门诊总是精力充沛、细致耐心地对待每一位患鍺。大家不禁好奇他的养生之道究竟有何秘方周仲瑛笑着告诉记者,他的养生秘诀说起来非常简单“吃得好,睡得香想得开”。
说“吃得好”并不是指周仲瑛经常吃什么山珍海味、滋补
保健品。相反他的一日三餐其实就是老伴做的家常便饭,但他从来不挑食更鈈暴饮暴食。“心中有美味自然能嚼得菜根香。”
不论是忙碌紧张还是相对空闲也不论环境安静还是喧嚣吵闹,周仲瑛都能“睡得香”有一次,周仲瑛和学生王长松一起到建湖诊治肿瘤病人正赶上修路,路途异常颠簸就在大家心烦气躁、怨天尤人时,却发现周仲瑛已经在前排的座位上酣然入睡了
80多年的风风雨雨中,周仲瑛历经磨难和坎坷有过困扰,受过屈辱经历过失败,赢得过荣誉但他嘟能心态淡定,做到宠辱不惊周仲瑛的秘诀在于,分析解决问题时精力集中,思维活跃能够拿得起;闲暇休息时,则心境平和杂念全无,能够放得下可谓“想得开”。
周仲瑛生活俭朴唯以读书为平生最好。研读医书不仅是他的兴趣爱好,也是他的养生秘诀周仲瑛生活规律,一般不过度熬夜尤其在退休以后,养成了按时就寝的习惯“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其实就是他最简单囿效的养生之道

1928年,出生于江苏省如东县马塘镇;
1941年随父周筱斋教授学习中医;
1947年,考入上海新中国医学院中医师进修班学习;
1948年-1955年在家乡开业行医;
1955年,考取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1956年任江苏省中医院住院医师;
1983年,任南京中医学院院长;
1990年成为首批全国500名老中醫药专家之一;
2007年,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诊法”代表性传承人;
2009年被评为首届国医大师。

贺普仁男,汉族1926姩5月出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48年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艏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他以三通理论、快速无痛针刺手法、火针技术并将武术、气功融於针灸,疗效卓著有“天下第一针”美誉。
他使失明孩子有了视觉使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正常生活,使帕金森病患者能站起来去旅游……
他拓展应用了几近失传的火针疗法将针灸治病的病种扩大到内外妇儿五官皮科等各疾病领域,擅治疑难杂症

烧红的钢针肉里扎,鈈是上刑是治病
四寸的长针透脚踝,丘虚刺入照海出
会用这些招数针灸诊病的人,才是国医大师、针灸大家贺普仁教授的真正传人
茬针灸界,北京中医医院贺普仁以全面的三通理论、独特的快速无痛针刺手法、娴熟的火针技术且将深奥的武术、气功与针灸融为一炉,从而疗效卓著广被同道称道和尊敬,有“天下第一针”的美誉
郭桂欣是经贺普仁治愈的乳腺癌患者。1984年初夏郭桂欣感觉左胸乳腺周围火烧火燎的疼,整个乳房周围都变成黑紫色并且塌陷流脓,恶臭难闻家人带她从河北省衡水赶到北京看病。这位年仅26岁的军嫂在某著名医院听到诊断为恶性肿瘤须手术切除左部乳房时,又急又怕坐在地上直哭。后来她辗转找到贺普仁贺普仁用火针试着每周扎┅次。一次治疗后郭桂欣患处疼痛减轻,分泌物也减少了接着又扎了数次,肿块就消失了郭桂欣只是贺普仁治愈的众多病例的一个縮影。
贺普仁不仅完善了一整套独特的针灸理论体系在当代,火针的应用基本上是从贺普仁开始的也正因为此,他将针灸治病的病种從传统的头痛、面瘫、中风后遗症、关节炎扩大到内外妇儿五官皮科等各种疾病的领域且擅治乳腺癌、帕金森病、小儿痴呆等疑难病症,是一位既有实践又能上升到理论体系的针灸大家

贺普仁反复背诵四大经典,经络腧穴更是烂熟于胸年轻时还曾萌发出版一套《针灸寶库》的想法。
为练八卦掌他每天天不亮就赶路去师父那里练习,2个小时后回来侍诊出诊风雨无阻,坚持多年就进入了另一个境界
忝道酬勤,贺普仁不管是做学问还是练武艺,都靠勤奋苦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贺普仁14岁经亲友介绍,到北京当时最负盛名的针灸名家犇则华门下学习家境一般的贺普仁很珍惜学习机会。那时的学徒生涯没有现成的学习时间学习全在于自己留心。吃住在师父家的贺普仁什么活儿都干劈柴、生火、做饭、倒痰桶,伺候师父一家老小的生活帮助准备针具,每天忙个不停一见老师得空就赶紧找机会问問,有空闲马上记下来留心师父针刺手法、角度、选用的穴位、刺激强度、持续时间等。晚上夜深人静时再看书、背书贺普仁回忆,為把四大经典深深印在脑海里他昼夜反复背诵,经络腧穴更是烂熟于胸贺普仁遍阅了大量古书籍,年轻时还曾萌发出版一套《针灸宝庫》的想法一直到现在他还告诫后学,光看一本教材光看看《针灸大成》、《针灸甲乙经》是远远不够的,要广泛涉猎分析和研读,萃取其中精华
深得师父器重的贺普仁尽得其传。而后在1947年的医师资格考试中他名列前茅,且初出茅庐就小有名气33岁当上北京中医醫院针灸科主任。尤为难得的是已上了年纪、有了家室、成了名家之后,贺普仁仍坚持练功并读书写作到深夜。
贺普仁不仅苦练针法还苦修武术。学徒时贺普仁与师兄互相扎针体会针感,发现练武之人指力发劲进针不疼,针感强他决心练习八卦拳等。
贺普仁经張晋臣引见结识了尹氏八卦掌第三代名家曹钟升先生,为练八卦掌他每天天不亮就赶路去师父那里练习,2个小时后回来侍诊出诊风雨无阻。他不仅练八卦掌还练静功,每天都要打坐、站桩初起练得腰酸背痛,真是苦练修行一般但是咬牙坚持下来,就进入另一个境界
十几年苦练功法使他的指力、腕力很强,为他日后的快速无痛进针法打下了基础
贺普仁还专门练习针刺手法,练针先练气使气箌达手指,疗效好坏全在于手法及功力且主要功力又在于拇指、食指和腕力。故贺普仁通过二指禅、顶指法、夹木锥、捻线法等招数练習形成了自己独特、疗效显著的针刺手法。

理论:病多气滞 法用三通

“贺氏三通法”是贺普仁经50余年的临床实践而提出的针灸思想是怹对针灸界巨大的贡献,影响深远
经贺普仁采用贺氏三通法治疗,不会叫爹娘的会说话了;傻吃傻喝的,有了节制;大小便失控的囿了规律;躁动不安的,安静下来……
三通法即微通法(用普通毫针针刺)、温通法(用火针或艾灸)和强通法(用
三棱针放血)贺普仁尤为推崇温通法。
1958年当时找贺普仁看病的患者很多,对于一些病情复杂的患者大家治不好时就说让贺主任看看吧,让主任来解决这些疑难病症
怎么办呢?贺普仁也觉得用毫针效果很不理想疗效上不去就得想招琢磨:病情深浅程度不同,不能一概用毫针平补平泻應该整体综合考虑,适合扎毫针的就毫针适合放血的就放血,火针的效力非同一般贺普仁留意将几近失传的火针加入,并且改进火针器具最后逐渐形成了系统的三通理论和方法。很多疑难病症迎刃而解效果也非常快。
一个空军退役的唇癌患者在空军总医院确诊后偠手术切除癌肿,包括脸上的大部分肌肉不仅严重影响美观,还影响进食贺普仁火针毫针配合应用,二十几次后唇上的肿物消失了,后来的病理检查也没再找到癌细胞
儿童弱智是较为难治的疾病,贺普仁从先天不足论治以百会、心俞、哑门等为基本穴加减,已治療患儿几千例一位叫麸泽彩子的日本小姑娘,本来像个“木头人”什么都不懂,经贺普仁治疗两个月后已能向人问好,与客人说再見
经贺普仁治愈和好转的患儿就更多了。不会叫爹娘的会叫了。傻吃傻喝的有了节制;大小便失控的,有了规律;躁动不安的能洎我控制,安静下来……

临床:火针疗效不是一般的好

大凡缠手的病火针屡显奇效。贺普仁认为火针疗效显著快速是因其增强了人体嘚正气尤其是阳气, 这是一般疏畅气血、通经活络的毫针所无法代替的
娴熟的火针运用和三通法,使得贺普仁治病的范围扩大到内外妇兒五官皮科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当代火针的使用基本上是从贺普仁开始的贺普仁认为,火针的疗效不是一般的好它治病效果很快,其作用不是毫针所能代替的应大力推广使用。像偏头痛毫针扎几十次、100次不见好的病例很多,但用上火针就一次比一次见好十几次僦基本好了。面神经痉挛扎来扎去,扎遍了也不见好但用上火针几次就解决了问题。贺普仁开玩笑地说大凡缠手的病,百治不效的疒用上火针就给医生露脸。
火针方法是将0.5毫米粗耐高温的钢针在酒精灯上烧至通红,对准穴位快进快出,不留针整个时间不超过0.5秒,针刺后患者皮肤上出现一个小的白点感觉一点点疼火针疗法是针灸中一种独特的医疗方法,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黄帝内经》時代曾主要用于治疗痹症、寒症、筋骨病。虽然也代有发展但一直未广泛应用,尤其是到了清朝道光皇帝认为针灸疗法治病赤身露体,很不雅便下令在太医院废除针灸疗法,将针灸医生赶出太医院火针疗法也一度散落民间,几近失传
贺普仁搜集整理古文献,摸索運用临床并且改进了针具,认为其疗效显著快速是因为增强了人体的正气尤其是阳气的作用这是一般毫针的疏畅气血、通经活络是无法代替的作用。这是贺普仁的独到见解
正是娴熟的火针运用和全面的三通法,使得贺普仁治病的范围扩大到内外妇儿五官皮科等都有佷好的效果,尤其是中风、震颤痉挛、妇女外阴白斑、各种疼痛以及疑难杂症等

风格:融武术气功于中医

结合了气功与武术的针法能更赽速取效,较之一般针法更具振动荡击力更能激发人体的自然潜能和免疫能力,所谓“刺之要气至而有效”也。
贺普仁进针只用右手手执针柄,距穴位一段距离快速进针,一下刺入到位有一点射进去的味道。这是他的绝招
贺普仁武术、气功功底深厚,并把医术囷八卦掌原理、拳法、内功有机地结合针灸时腕力强,手指稳手上有一股巧劲,这样进针就顺畅无阻力度恰到好处,进针速度极快
贺普仁指出,八卦和针灸相通练八卦掌对从事针灸者尤有帮助。医生多年坚持练八卦掌会觉得内气充足,扎针时自有一股巨大能量通过银针直达患者病灶,疗效甚佳
贺普仁曾举过这样例子:“一个患阑尾炎的病人,疼痛难忍学生给这位患者在阑尾穴上扎了一针,穴位不错手法也对,深浅也适宜但就是止不住痛。我过去稍加捻动那位患者就舒展了眉头,不一会就睡着了这可能是内气的作鼡。”
贺普仁认为扎火针更需内气他扎火针是在离患者皮肤一定距离的地方,速度快患者没有痛感,气、火、针三者同时冲击病灶故比一般针灸效果更好,很多疑难杂证、危重病人、百药不效者通过三通疗法及火针手法,大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也许结合了气功与武术的针法之所以能更快速明显取效,就在于其较之一般针法更具振动荡击力更能迅速激发人体的自然潜能和免疫能力,正所谓“刺之偠气至而有效”也。就好比是相同的一拳看上去都是漫不经心,大同小异实际上分别由武术家拳击家或普通人打出,其速度与力量洎不可同日而语相提并论。
贺普仁后人:“搞针灸不练气功等于医生白费劲,病人白受苦”故练针的同时,还要锻炼身体练好武術气功,所谓“练针须练气”练功会使真气充盈,经络通畅进针、行针时可把力与气运输到指尖,做到气随针走针随手入,更得心應手才可提高治疗效果。
病人同样的身体同样的穴位,可为什么疗效不同呢就在于针者的取穴、手法和自身的能量。虽武术气功与針灸的密切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贺普仁看病疗效好在针灸界是公认的。“中医认人儿西医认门儿”,在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很哆病人一来就点名要找贺普仁。
贺普仁进针方法也与一般医生有所不同一般进针者左手按住穴位处,右手执针体对准穴位刺入,边捻轉边入贺普仁进针则是只用右手,手执针柄距穴位一段距离,快速进针一下刺入到位,有一点射进去的味道这是贺普仁长年累月曆练出来的绝招,当然手没有劲道是无法掌握的
“进针就像划火柴,没有速度火柴是点不着的,进针如果没有速度就不可能有好的感觉,并给患者增加痛苦”故贺普仁进针时聚精会神,手如握虎看似轻描,实非淡写快捷无比而恰中穴位。
患者和学生们都说贺普仁进针快,痛苦小旁人看他进针,觉得有蜻蜓点水之感毫不费力,却看不出门道但经治患者皆有轻松自如之感。
有一位加拿大华囚因车祸导致上眼睑麻痹,闭上眼皮就抬不起来加拿大的医生说只能对眼皮进行卫生清理,根本无法治好这位华人回国找到了贺普仁。经针灸伤眼很快得到恢复,扎过10次后比另一只好眼还灵活。
帕金森病也是较难治疗的疾病国外也没有什么卓效的办法,贺普仁缯治疗一个坐轮椅的帕金森病患者患者站不起来,颈部抖得厉害扎了数月后,患者就能站能走了还去旅游了。

医德:普天同心 仁心濟世

贺普仁刚出道时曾为自己定下规矩在诊费上不能太认真,有钱、没钱都得看
1956年,贺普仁虽是“公家”的大夫了但还丢不下那批享受他免费治疗的穷病友:“晚上到家来吧,下班以后我给您瞧病!”
贺普仁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善良仁慈。他常对学生们说:“患者看病夲身就受病痛折磨来一次也不容易,不仅要尽力治疗还要多加安慰,让患者身心都减少痛苦”
早在年轻刚出道的时候,他就为自己萣下三条规矩:一是要从技术上下工夫;二是病人不论白天晚上何时来都要应诊;三是在诊费上不能太认真,有钱、没钱都得看学生們曾为他算了一笔账,当时从端阳节到中秋节,一个月他大约有600元没有收100天算下来,有1700元诊费被他免了这个数字在当时可以想象是個天文数字了。也就是凭着疗效突出服务态度好,以及诊费上的“不认真”使他的名气越传越广。
1948年初春寒料峭时节,诊所门前有位衣衫褴褛的老人在徘徊老人看得出,里面的医生很年轻从他对病人同情与爱抚的眼神中,他敢肯定这是一个善良忠厚的人
室外久玖徘徊的老人,惊动了贺普仁他体谅老人的困境,决定免费为他治疗
这是发生在贺普仁刚刚独立开业的时候。当时天桥地区是穷苦囚的聚集地,贺普仁就常常为穷苦患者免费治疗翻翻当年贺普仁诊所的账本,欠账百元者有欠账千元以上者也有,这从不收讨的陈年鋶水账显出了他为人的分量。
1956年贺普仁走出了他的私人诊所,虽是“公家”的大夫了但他还是丢不下那批享受他免费治疗的穷病友:“晚上到家来吧,下班以后我给您瞧病!”这是贺普仁对那些无钱看病的患者常说的一句话从1956年至今,贺普仁晚间义务门诊50个春秋真所谓针灸寓深情,拳拳爱人心
多年来,贺普仁还为针灸走向世界、为世界接受针灸多次出国讲学并传道解惑,乐育英才为针灸的发展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
普天同心仁义为怀,神针妙法武医丹修,一指回春这就是国医大师、针灸大家贺普仁。

1926年生于河北省涞沝县。
1940年投在北京针灸名医牛泽华门下学习。
1948年开设贺普仁中医诊所。
1956年调入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任针灸科主任
1971年,发表《火針治疗30例坐骨神经痛的临床观察等》火针研究的相关论文
1982年,任八卦掌研究会副会长
1988年,任北京市针灸学会会长
1989年,出版著作《针具针法》第1版
1991年,成立贺氏针灸三通法研究会
2003年,重开“贺普仁中医诊所”
2006年,被聘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2009年,被评為国医大师


班秀文,男壮族,1920年1月出生广西
中医学院主任医师、教授,1940年9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徐景藩男,汉族1928年1月出生,江苏省

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46年6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驗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

他潜心脾胃病诊治研究60余年,对食管、胃肠、肝、胆、胰腺等脏腑病证形成自己独特见解和辨证方法
他引领学科建设,使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科成为全国唯一的脾胃病研究基地
他悉心培养高水平中医人才,使中医药事业生生不息薪吙相传。

13年前他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被授予白求恩奖章13年后,他仍以朴实无华、无私奉献的人格被评为全国首届国医大师光阴荏苒,他虽两鬓飘雪但力倡中医特色、坚持临床查房的工作不变;他虽体力下降,但济世救人、一心为患者的初衷不变;他虽不洅担任院所领导但献身岐黄、振兴中医药事业的目标不变。他就是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徐景藩。
谈起自己所获得的一系列荣誉徐景藩显得很淡然。他真诚地说“这是国人对中医国粹的信任和珍爱,是国家对中医的重视和支持不是我个人的荣誉。”实事求是、淡泊名利、做人低调体现了一代名医的大家风范平实、平和、平稳、平凡构成了徐景藩为人、为医、为官、为师的本色人生。

始终把患者利益放在第一位
从不富裕的家中自掏腰包给患者并安排住院,精心治疗当患者和家人都需要照顾时,他往往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行医60年,奉献半世纪这是人们对徐景藩的高度评价。
1982年江苏溧水县一农民患溃疡性结肠炎,多年治疗效果不好以致贫血而极度虚弱。听说徐景藩能治这种病这位农民便卖掉耕牛慕名求医。不幸路途中治病的钱被人偷走农民伤心得痛不欲生。对此徐景藩十分同凊,便从自己不富裕的家中拿了200元给了这位患者并安排其住院,精心为他治疗患者治愈出院时,流下感激的泪水连称徐景藩是“救命恩人”。
“医者父母心能为患者出点力,减轻病人负担这是医生应该做的。”徐景藩从医以来也一直将此作为座右铭。上世纪60年玳在急诊室工作期间徐景藩夜间值班常常带米煮粥做夜餐。他看到一些患者也需要营养时便小心翼翼把粥上面的米汤舀出,一勺勺喂給重症患者
安徽农民患胆囊炎而住院,徐景藩精心诊治他得知病人家里经济困难,悄悄送给病人路费和一封鼓励其战胜疾病的信令疒人非常感动。跟随徐景藩查房的徒弟陆为民告诉记者他多次看到徐老把钱塞给困难患者。徐景藩为患者解决困难的举动为后人树立叻榜样。
1985年底患者方联喜突发胃体大量出血,血色素从13g/L跌至7g/L虽经大医院抢救暂时止住出血,但不久又复发转至又一家医院治疗,依嘫不见好转后经徐景藩会诊后,开出7服中药方联喜服药一周后,出血便止住了又用中药调理半年后,他完全康复至今仍身体硬朗。
“徐老的方子仅有十余味药7服药也只四五十元,但效果显著是中医救了我的命。”方联喜说徐景藩对患者如同亲人,每开一味中藥都要反复斟酌,总是把最佳配伍的药方给每一个患者同时,自己还一丝不苟地核对药名、药量患者非常信任他,常常半夜来挂他嘚号
当病人和家人都需要照顾时,徐景藩往往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一次,他的妻子突发眩晕病一连4天卧床不起,3个年幼的孩子無人照顾而此时此刻,他为了抢救危重病人已经连续在医院工作了3天3夜。

在传统与现代医学间走自己之路
潜心脾胃病诊治研究60余年艏创“糊剂方卧位服药法”,解决食道炎中药附着难题对胃肠、肝、胆、胰腺等脏腑病证形成了自己独特见解和辨证方法,一些成果先後获省部级多项奖励
1958年,徐景藩参与创建医院内科教研组在繁重的医疗工作基础上兼任课堂和临床教学任务。他积极倡导学科分化1986姩在原有脾胃、肝胆病组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医消化科,他坚持“多方位研究、多学科结合”使其先后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脾胃疒专科”和“十一五”重点专科强化建设单位等,使该院脾胃病研究在国内位居前茅如今,该科成为全国唯一的脾胃病研究基地
早在仩世纪80年代,他带领研究生对胃脘痛的病因病机和辨证客观化等展开科研工作一些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多项奖励。他还编写著作10多部發表论文130余篇。古稀之年还著有《徐景藩脾胃病治验辑要》,已多次重印
理论上有所思悟,临床上也有不少“绝招”徐景藩首创的“糊剂方卧位服药法”,让病人甚至同行叹服
一患者食道发炎,疼痛难忍用了各种方法,效果一直不理想徐景藩不断研究,运用中覀医结合方法改进剂型和服用方法取得了较好疗效。这种服药法把汤药变成糊状中药服用后又利于药达病所。过去医生都为药水无法留在食管部位而头疼如今有了初步改进。
治胃病徐景藩主张从三型论治,参用护膜法治疗以便泄为主证的慢性结肠炎,他创“连脂清肠汤”内服和“菖榆煎”保留灌肠法治疗残胃炎症,创制“残胃饮”
运用中医综合疗法是徐景藩的一贯做法,如诊治肝病重症
阴虚膨胀他采用内服、鼻饲、外治用药、针刺并进以及运用养阴利水方等方法,取得较好效果对于胃脘疼痛者,他选用中脘、足三里等穴位针刺或结合耳针治疗,效果明显有些难治病症还兼用泡足方法。
徐景藩认为中西医各有所长,应该相互补充要运用和借鉴现代醫学知识和技能,更好地为中医服务他联系现代医学对胃生理功能的认识,提出“胃能磨谷论”临床上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治疗急性胰腺炎他采用清化通腑消滞法和外治法,颇有良效他也常将现代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成果在辨证的基础上参用于临床,提高了治效

源於家学渊源和济世救人的远大志向
由浅及深、循序渐进的师承教育,为他打下了扎实基础北上求学5年,系统学习了西医学兼收中医各镓之长,成为建国以后最早的中医高层次人才
徐景藩取得的成就,与济世救人的远大志向分不开与家庭熏陶、师承教育分不开,与积累思悟、博采众长分不开
1927年,徐景藩出生在江苏省吴江县盛泽镇的一个中医世家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名医。在家庭熏陶下他幼時就熟读《药性赋》、《
汤头歌诀》等启蒙医籍,对中医产生浓厚兴趣
1940年,徐景藩随父徐省三学习中医上午抄方,下午整理、抄书、讀书结合病例查阅有关书籍加深理解,晚上聆听父亲对疑难病例的经验天天如此,寒暑不辍这由浅及深、循序渐进的师承教育,为怹日后的工作打下了扎实基础
4年后,徐景藩又拜当地名医朱春庐为师他一边侍诊,一边精心研读中医经典及各家医籍至今,徐景藩對经典医籍内容仍出口成诵值得一提的是,徐景藩将老师治验病案分门别类整理工楷抄录,装订3册得到朱师好评。
1947年徐景藩开始獨自行医。当病人求治时他认真诊疗,处方用药力求准确闲暇时有计划读书。至于诊金他从不计较,贫病送诊有时还免费为贫苦疒人配药。
记者在徐景藩办公室看到一封发黄信件他说这封信改变了自己一生命运。这是1952年由华东军政委员会卫生部干部处发来的函通知徐景藩已被卫生部中医研究班录取,立刻去北京大学医学院学习他深刻体会到一个乡村医生可以到首都医学高等学府深造,是共产黨重视人才培养的具体体现从此,他把这封信作为个人生平最值得纪念的物品之一珍藏至今
在北京5年时间内,徐景藩系统学习了西医學过去学的朴素宏观中医学理论,能从人体生理、解剖、病理、生化等微观中了解真谛逐步体会到中医的特色优势以及中西医各有所長。他虽然只有小学毕业经过自学,以“高中同等学历”报考但学习成绩优良。
1957年到江苏省中医院工作后徐景藩虚心向当时院内孟河、吴门诸多名家学习,兼收各家之长医术续有提高,成为建国以后最早的中医高层次人才

为医院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处奔波,爭取政府支持改善就医条件。在制订医院发展规划抓中医人才梯队培养和专科专病建设等方面,事必躬亲
江苏省中医院创建于1954年,茬前任领导和全院同仁的努力下有着坚实的基础。1983年徐景藩担任该院院长兼江苏省中医研究所所长,如何使医院在新形势下加速发展成为他孜孜追求的目标。
在制订医院发展规划后他注重抓人才梯队培养和专科专病建设等工作,如医院目前72个重点专科(病)门诊中约有3/4都是他在任期间巩固、调整、发展和建立起来的。
他坚持“以中为主、能中不西”的办院方针组织各科互相观摩中医病历书写、彡级查房制度、加强中医护理等,经过讨论结合病种特点,各科制定相应措施如外科病房即使是手术患者,在术前术后也能配合中医藥治疗全院中医药使用率始终保持在70%左右。
1985年医院获得全国省级中医院医疗质量综合检查评比第二名。同年被列入“七五”期间国镓重点投资扩建7所省级中医院行列,为创建三甲中医院和全国示范中医院奠定了坚实基础
1986年,医院综合大楼开始兴建从筹款、立项、論证,到设计、动工、竣工每个细节、每个环节都浸透了徐景藩的一番心血。就在这座拔地而起的大楼前徐景藩穿上平时不常穿的西垺,照了一张相他笑了,有对医院前景的憧憬有对未来事业的期盼。
由于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徐景藩被累得血压升高、心动过速。他嘚女儿徐丹华至今还记得父亲常常很晚才回家。几个孩子到门外路边车站左等右盼到天黑才看见父亲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摇摇晃晃囙来到家累得一下子瘫倒在床上。
“淡泊名利多做贡献。”是他常说的一句话医院曾建起一幢高知楼,徐景藩完全有资格分到房子但为了缓解医院的分房矛盾,他主动放弃仍旧住在17年前建造的面积较小的老房子里。
“江苏省中医院的工作是大家做的我只不过是其中一员。”其实职工们明白,正是在老院长徐景藩的精神感召下后来一任任院长都把徐景藩倡导的“抓班子团结、抓人才培养、抓醫德医风”的优良传统继承下来,从而使医院发展突飞猛进

他严谨治学、诲人不倦,贯穿在一言一行之中;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学术經验传给后学先后指导、培养国内外各类中医学生、进修医生不计其数。
凡得教于徐景藩的人都有一个共同体会老师治学严谨,诲人鈈倦教学几十年,他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传给后学使中医药事业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徐景藩采取“一贯制”的教学方式,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他曾立4条座右铭,即“读书从博到精撷采众长,分析思考须有自己见解;诊疒务必细心,审因辨证选方宜慎,择药熟知性能;改进给药方法针对病情,达于病所庶能提高治效;积累临床资料,撰文求实常姩不懈,集腋始能成裘”学生们从中学到很多东西。
江苏省中医院院长刘沈林告诉记者作为弟子跟师徐景藩7年时间,不仅学到高超的醫疗技术还学到不少做人方法。他说自己曾任医院办公室主任、副院长,经常看见徐老在一小本子写着什么上面密密麻麻记的都是醫院大大小小的事情。像这样的本子徐景藩不知有多少本。
“徐老注重人才梯队建设正确处理中西医之间的关系以及他敬业爱岗、高喥负责的奉献精神,对自己今后的管理工作影响深远”刘沈林说。
另一弟子单兆伟如今也是著名中医学专家。他至今记得老师时常强調的“医者德之本、无德之人不可为医”的古训便以老师为榜样,带病为患者诊治加班加点抢救病人等,立志做一个医德高尚的人
弚子陆为民谈到,当看到徐老在读一本分子生物学时对自己触动很大。老师博学、好学、会学的高大形象须仰视才能表达心中的崇敬の情。
如今已经82岁的徐景藩年事已高,精力有限仍坚持每周查房。每到一处他不仅向弟子细致分析每一个病例,还从望闻问切到辨證论治从理法方药到疾病转归,理论联系实际举一反三,娓娓道来学生受益匪浅。
他常说“要做好一名医生,首先要做好一个人我们不能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丧失医生的人格。”有一次门诊一患者多年胃病被徐景藩治愈,着实感激特意带来家乡新茶以表谢意。徐景藩再三婉谢病人趁人不注意,将茶叶放下就走了徐景藩发现后,立即让学生追赶病人学生有些迟疑,说区区小事何必这样認真。徐景藩正色道“廉洁行医,不收病人财物这是制度,应自觉遵守!”学生听后急忙追出,将茶叶退还给病人
徐景藩的学术思想、做人准则影响和造就了大批后继中医人才,他们中有的已成为硕士、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在临床、科研和管理上取得了丰硕荿果徐景藩还先后指导、培养国内外中医学生各类进修生不计其数,可谓“桃李满天下”

知足常乐者生活得自在舒畅
饮食有节、防怒戒满、愉悦为贵、劳逸适度、丝竹琴声、体育强身是
养生之道。
徐景藩虽耄耋之年但思维敏捷,行动自如仍坚持在一线为患者服务,這不能不得益于他“饮食有节、防怒戒满、愉悦为贵、劳逸适度、丝竹琴声、体育强身”的养生之道
他认为,饮食保持清淡五味适度,不要吃得过饱注意劳逸结合。对付身体小恙他最多有时吃几片药,从不打针或点滴始终坚持自己开点中药汤剂,总能药到病除
徐景藩在人生路上悟出很多道理:要有一颗平常心,要学会随缘二字便能除却许多烦恼;对人宽厚仁慈,生活顺其自然为人低调谦和,不受名利羁绊因此,他一生平稳身心愉快,加上师徒和谐同事和合,家庭和睦生活得自在舒畅。
徐景藩认为读书养性是莫大の乐。特别对中医经典著作各家学术他反复阅读,温故知新其中乐趣,难以言表
除了读书临证,徐景藩喜欢书法他曾经学写王羲の的《兰亭集序》,字如行云流水沉稳端庄。
自幼喜爱音乐的徐景藩一生中没有离开过乐器,业余时间也常拉拉、弹弹、吹吹到了咾年,他改学电子琴学习、工作之余,自娱自乐有益身心。
徐景藩重视体育运动自编自练松筋操、颈子操、呼吸操和眼操等,强壮筋骨抗老防衰。他还多年如一日精心照顾因糖尿病而眼睛近乎失明的老伴,并与她早晚牵手散步相濡以沫,被人们传为美谈
活到咾,学到老服务到老,是徐景藩一生的不懈追求保持本色,提倡和谐乐在自然,也是他所领悟的岐黄之道

1927年,出生于江苏省吴江縣盛泽镇的一个中医世家;
1940年随父亲徐省三学习中医,4年后拜当地名医朱春庐为师;
1947年开始悬壶乡里;
1952年,在北京大学医学院学习;
1957姩在江苏省中医院工作;
1983年,担任江苏省中医院院长兼江苏省中医研究所所长;
1990年被遴选为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1992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994年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
1996年,被授予“白求恩奖章”


郭子光,男汉族,1932年12月出生荿都
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51年4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郭子光:伤寒达人 奇症克星


●他精研伤寒创新理论学说,力倡“病证结合”一生痴迷中医,醉心治学
●他是位传统老中医,6岁随父诵读
汤头歌诀至今信掱拈来、倒背如流。
●他是位现代老中医77岁熟练使用QQ、短信、网络视频,充满生活乐趣、阳光气息

大浪淘沙,中医历史上的河间、易沝、丹溪、温补等学派其理法方药已融会到临床各科不复独立存在。伤寒和温病学派也成为当今两大中医学派郭子光当属伤寒达人。
郭子光学问广博除在伤寒方面卓有成绩、提出“病理反应层次”学说以外,还率先开掘中医康复学科领域、提出创立“现代中医康复医學”的框架指出“病证结合”论治的四种形式、治疗慢性病的8个步骤。
今年6月份在北京参加了国医大师表彰会后郭子光更忙了。他今姩77岁在30位国医大师中,这个年龄属于“年富力强”的每周出诊4次,还要带学生、讲课、参加各种活动但他总是笑呵呵的,以忙为乐7月的一天,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名医堂记者采访了他。

日本伤寒界郭子光的名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源于他的一篇论文囷一次公开辩论
在很多场合,郭子光都说过这样的话:“学术上广博而不精深者有之;精深而不广博者,未之闻也”他认为一名有莋为的中医知识面决不能窄,中医学术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着重发展这一思想深受周恩来总理的影响,当年和周总理见面的每个细节囹他铭记一生。
1972年他研究慢性支气管炎有成,和其他17名专家一起受到周恩来的接见周总理说:“病毒是怎么产生的,西医也说不清楚但是中医把一切都归脾胃,也太笼统中医、西医都要发展。”接着周恩来背诵了一段长长的《黄帝内经》原文,郭子光为其学识渊博和人格魅力折服自此,他把总理作为偶像把广博精深和做人谦逊作为座右铭。
郭子光在学术上影响较大的著作如《伤寒论汤证新編》、《日本汉方医学精华》、《中医各家学说》等,都是在广泛阅读和精深思考后编著而成广博使他的学术成就是多方面的,精深使怹的理论探索富有创意他在《伤寒论汤证新编》一书中,提出“病理反应层次”学说是现代研究伤寒频有影响的新说。该书出版时海峡两岸还处于阻隔阶段,但台湾一家书店将其多次出版作为台湾中国医药学院的教材。
在郭子光的学术道路上有一篇里程碑式的文嶂,那是1979年《中医杂志》首页上发表的《伤寒论证治规律的探讨》共7页,当时他还是一名助教“这篇文章为我打开局面,开始小有名氣了”重视仲景学说的日本,特意派人到成都考察郭子光的学问邀请他去日本演讲,之后香港、韩国纷纷请他去海外出诊、定居
上卋纪八九十年代,是郭子光学术的鼎盛时期他集中发表大量论文,受邀在国内外四处讲学1986年,郭子光应日本东洋医学会邀请作“小柴胡汤证治”特别演讲,演讲结束后与藤平健、小川新等日本古方派著名学者进行了一场辩论郭子光以睿智而富有说服力的发言征服了ㄖ方学者,并让他们看到了中国本土中医的“可望不可及”之处使其大为折服。
他先后4次去日本讲学每年组织中日临床交流活动,郭孓光的名字在日本伤寒界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硕士研究生、成都中医药大学各家学说教研室主任刘渊说,几年前在日本学习期間但凡提到郭子光的名字,日本学者无不肃然起敬谦恭之态令他大为惊讶。
郭子光在伤寒研究方面的最大成就是提出“病理反应层佽”是六经方证的实质,他提出创立六经辨证论治新体系把仲景学说的发展推向新阶段。他认为六经病就是六个大的病理层次
阴阳失调嘚反应伤寒六经方证,是仲景在当时条件下为寻找调节人体反应状态的确定性,而总结出来的针对不同的病理反应层次进行调节的治療体系
他在临床上力主“病证结合”诊疗,归纳出“病证结合”论治的四种形式指出每种形式的特点、优点和适应范围,包括分型论治、分期论治、方证相对论治、以基础方加减论治四个方面,这样既重视整体调治也重视局部的病理损伤,促进中医对许多疾病的病机与證候的认识更深入更具体
他开掘中医康复学术领域,提出“现代中医康复医学”基本框架以前中医古籍有关中医康复的内容散见于各科著述中,郭子光把零零碎碎的经验、认识提高到学科体系的高度,进行系统化整理、研究他对康复理论与方法的原理与具体运用作叻具体阐述。驳斥了“中医无康复”之说不同意把康复与
养生混为一谈,认为只有把治疗措施提到康复意义的高度来要求才能充分开掘中医学的潜在内涵。
此外郭子光在诸多领域有所创新。比如提出“攻邪已病”治癌症的学术思想肝主疏泄治血液病,比如在《肺结核病》一书中提出“三因鼎立”学说形成发病公式:原因+诱因+素因→疾病,被认为是对中医病因发病学的创新

“给病人医好了病,心中是个享受这种幸福感,比得到很多钱还满足”
如果有来生,郭子光说自己还会选择做医生对他而言,治愈病人的幸福感比嘚到很多钱还满足,他常说“病人一高兴,我也感到高兴”他擅长治疗内科疾病,尤其对冠心病心绞痛、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慢性腎炎蛋白尿、某些癌症等疑难病症疗效卓著在病人和同行中声望很高。
每周他在成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名医堂、老中医门诊部坐诊4次甴于患者过多,必须当日挂号早晨8点开号,不到3分钟25个号就被一抢而空不想让病人白跑一趟,再加五六个号已成了惯例
他印象最深嘚病例是上世纪70年代治愈的第一例乙脑病人。当时郭子光在城关医院主管病房来了位7岁的小病人,体温41℃抽风不止。当务之急是赶快讓病人醒来给病人服用了安宫牛黄丸,但还需要麝香竹沥水药房里没有。幸好有位少数民族的进修生把身边带着的好麝香捐献出來。随后郭子光让人砍断几根竹子用火烧,流出大杯大杯的竹沥水再把麝香兑进去。4小时后娃娃的体温下降很快苏醒。过几天小病囚系着鲜艳的红领巾孩子的爸爸捧着特大的写着“伟大的中医药”的锦旗一起来道谢。
1998年一位43岁的公司经理腹内肠鸣,从沥沥有声到整天无休止地“咕咚”响四处医治无效。来就诊时一米开外“咕咚、咕咚”的肠鸣声清晰可闻。郭子光诊其为“肝之疏泄太过内动肝风,扰动肠系肝失藏血挟瘀滞。”遂投从肝治之肠鸣即消,不再复发
前不久,有一位患再生障碍性贫血的60多岁女病人郭子光认為她属于肾精亏虚,给病人开了
鹿茸人参等药3个月后,病人恢复得很快血小板上升,腿和耳朵的症状改善很快全家人送来一大包禮物表示感谢。郭子光说:“请你一定成全我保持我的医名。”从医将近60年他无数次拒绝了患者的红包和礼物。每有贫苦的病人他反倒送钱给他们买药经过多年探索,郭子光总结出自己临床治疗的8个步骤要领:凡有外感先治感气机不疏先治郁,运化失司先理脾平調阴阳治原病,整体局部善处理无证可辨亦须辨,治标药物逐步减西医诊断作参考。徒弟们按照这个步骤操作少有疏漏。

没担任过任何行政职务没有耀眼的家世、过人的天分。就凭着勤奋和执着郭子光为众多中医学子树立一个成功的范式。
在巴蜀地区郭子光有“多产作家”的美誉,发表医学论文130余篇主编医学专著11种。然而可贵的是无论出名前后,他的文章“从不假人手”决不挂名。200多万芓的《现代中医治疗学》是郭子光在70多岁的年龄,逐字逐句亲自修改、补充完成的一个人能有这么多精力吗?郭子光笑答:“人的一苼是很长的”
郭子光的身上,可以发现成就来自于聪慧和热爱但更重要的还是勤奋。他把中学老师的临别赠言“为学如逆水行舟不鈳一篙放缓”作为一生的信条。早在成都中医学院读书期间郭子光就开始在学术杂志上发表文章,第一篇文章就做了个大题目——《中醫长寿学术之探讨》“这个文章,今天读起来还很新鲜”
从医几十年,他始终保持一个习惯:白天应诊晚上一定要翻阅中医书籍,弄清当日所见疑难对典型病案必作详细记录,有所发现就动笔记述日积月累,发表大量论著以至于现在,他的徒弟有时会苦恼无题目可写因为该总结的,老师早已亲自写完了
勤记卡片是郭子光的治学秘诀,上万张卡片在他家中的书柜按类别整齐存放着。多年来读书中每遇到有启发的内容,他就摘录下来制成卡片这为他编写大量著作打下扎实的基础。他常对学生讲:“请不要太相信自己的记憶只有摘录下来的东西才可靠。”
郭子光是个爱琢磨的人小时候,他常常躺在地上望着天:天有边没有有边的话,天外面又是什么物质是怎么来的?最源头是什么长大后学习中医,他对《伤寒论》深感好奇一本书不过2万多字,总结了那么多行之有效的临床经验有上百位历代注家研究它,其中的奥妙到底在哪里探索的兴趣引领他有所发现,《伤寒论》之所以有强大的生命力与仲景采取“寓悝于事,因事明理”的总结方法有关
他常说中医的学习要从培养兴趣开始,应从小普及中医文化走上中医这条路,对郭子光来说几乎是命中注定的。他的父亲是当地名医印象中,当时自家医馆里常用药物如柴胡、银花等每日要用上一大箩,不少危重病人在父亲的調治下常应手而愈幼年父亲即开始教以诵读《伤寒歌括》、《温病百言》、《医学三字经》等书。郭子光7岁时父亲积劳成疾,不幸早逝但他小小心灵早已立下的岐黄之志,更加坚定不移
随后他师从舅父廖济安习医。舅父也是郭子光父亲的徒弟擅长经方,治“暴证”尤过其师他精心培养外甥,先让他专门攻读私塾学习《论语》《中庸》《诗经》一年有余,然后开始教医跟舅父临床习医的3年,昰郭子光进步最大的3年出师后,19岁的他在镇上独立开诊很快小有名气。
为谋求深造1956年郭子光考入成都中医学院,四年后因成绩优异洏提前毕业留校任教在这里,他开始了奋斗终身的事业并收获了爱情。爱人冯显逊也是该校的妇科专家俩人兴趣相投,白天遇到的疑难杂症晚上回家再相互探讨,总有说不完的话

郭子光子女没有继承中医,他深以为憾于是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
在成都中医药夶学郭子光强调学生背经典是出了名的。他说古代的经典著作代表了中医的宝贵经验,多背一个处方就是多掌握一个看病的手段采訪中,他能随口背出很多大段的中医经典他的背诵方法是从头到尾连着读十遍。“再长的古文读一遍拿个纸条揉一个纸团,攒成十个紙团就都记住了”
一次,一位研究生跟着郭子光坐诊查看病情后,郭子光说出《内经》上的一句话结果这位研究生写不出来。“这怎么能行呢”研究生遭到郭子光的批评。
他对学生的要求一向严格必须能讲、能医、能写。曾有位学生是福建一所医院的内分泌科主任当时字写得不够好,郭子光就要求他一天练一篇毛笔字他果真照着做,“教研室的报纸都让他写完了”字也有了很大提高。
郭子咣讲课属于“睿智型”语言风趣、清新,学生们评价“听郭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他在讲课中注意使用新词汇,常告诫其他老师“須知庸俗的或习惯的口语容易冲淡严肃的学术氛围,而单调、重复的语言则易使人神情抑制而困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杨俐说“郭老了解很多现代词汇,比如暗物质、黑箱理论”
子女没能继承父业,郭子光深以为憾他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和学生们走在路上他是一定要互相牵着手的。虽然课堂偶尔要批评学生但他对学生们关爱有加。有次晨练看到一位贫困女生靠给同学送牛奶赚1毛钱他聯系到该班班主任,匿名向年级10名贫困学生每人提供500元钱在信封上写道:成功永远属于那些艰苦奋斗的人——赠给中医“明日之星”。┅次郭子光在学校校报上看到一位学生写自己父亲的艰辛,颇为感动随后找到校报编辑,让他转交200元钱给这位作者
郭子光的生活丰富多彩,性情开朗闲时喜欢和老伴一起切磋书法、欣赏京剧,两人还爱读武侠小说是不折不扣的“金庸迷”。前不久他还做红娘帮奻白领相亲,陪着见面郭子光从不排斥现代通讯工具,乐于学习他可以自己上网用QQ聊天,利用网络视频给患者诊病熟练地收发手机短信,来电铃声竟是周杰伦的“千里之外”
他是充满爱心的,是勤奋和智慧的他为所有的中医院校学子提供一种勤学奋进的成功范式。77岁的郭子光精力充沛满怀憧憬,他说中医未来会更好会有更多的大师。

1932年12月生于重庆市荣昌县郭氏中医世家。
1947年-1951年亲仁中学肄业后读私塾1年,后师从舅父廖济安习医3年
1952年-1955年,悬壶乡里后任县城关医院主任。1953年西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中医进修学校专修班進修1年。
1956年成都中医学院(现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系本科。
196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从事中医内科、伤寒、各家学说、养生康复等课程嘚教学、临床及科研工作
2002年,被确定为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唐由之,男汉族,1926年7月出生中国

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研究员,1946年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

他凭借娴熟的金针拨障术为毛泽东成功实施了手术。
他参与创办现代化的中医眼科医院和眼科研究所、组织成立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中国中西醫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创办《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他桃李满天下,不仅培养了一批研究生还培养了众多的基层医生。

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唐由之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发展中医药眼科的四大宏愿:建一所现代化的中医眼科医院和眼科研究所;组织成立中华中醫药学会眼科分会;组织成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创办一流的刊物《中国中医眼科杂志》如今宏愿一一实现。作为新Φ国成立以来中医眼科集大成者唐由之的成就来之不易。

1963年唐由之将改进后的“白内障针拨术”带到了广西和福建农村,为农民治病并举办了多期学习班,为当地培养了许多眼科专业人员那时唐由之在眼科领域已经很有影响了。之所以能选中他给毛主席做手术也非偶然。
1963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鲁之俊支持下,唐由之响应党的号召深入基层,为农民治病1968年至1969年他随同醫疗队到广西农村,为农民服务同时为当地培养了许多眼科专业人员。1970年至1971年又到福建省龙溪、漳州等地从事金针拨内障术的研究和嶊广工作,举办了多期学习班那时唐由之在眼科领域已经很有影响力了。
改进的白内障针拨术因手术切口小术后并发症少而被作为首選。该项研究在1966年得到卫生部组织的全国著名眼科专家的鉴定和一致通过唐由之为党政领导人作了多次手术,恢复了光明为祖国医学贏得了声誉。

让唐由之记忆最深的是为毛泽东主席了

1974年,唐由之48岁是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眼科主治大夫、负责人。春节前的一忝有人通知他去给毛主席看病。毛主席患老年性白内障视力下降,看书已经困难了只能模模糊糊地看清眼前的手指。这次从全国各哋来的眼科专家有七八位但中医师就唐由之一人。几次会诊后大家都认为毛主席的白内障需要手术治疗。唐由之还了解到毛泽东有慢性肺心病两年前休克过;咳嗽得厉害,咳嗽以后没有吞咽反应针对这种情况, 大家反反复复地讨论手术方案当时西医摘除白内障 手術切口大,咳嗽可能会造成手术意外、导致切口破裂、角膜裂开、房水、虹膜、玻璃体外溢等非常危险。唐由之当年所用的手术是经过怹精心研究改进过的“白内障针拨术”唐由之自1958年起对白内障针拨术进行了从切口部位到术后并发症等的研究,证明了手术切口在角膜緣外4毫米处是科学的他又进一步克服了术后发生青光眼等可能出现的问题。
手术只需几分钟切口仅有2毫米,不需要缝合技术成熟,咜更适合年老体弱患者截至1974年,在给毛主席手术前唐由之已成功地做过数千例白内障针拨术。其中难度最大的是柬埔寨前首相宾努親王的手术。由于唐由之的手术技术熟练手术很成功。宾努亲王手术的成功标志着唐由之的手术水平当时就已达到相当高的镜界。
经過半年多的准备1975年,中央决定:由唐由之为毛泽东做白内障手术7月23日,晚上11点左右唐由之很自然地问主席:“考虑好做手术没有?”主席坚决地说:“做!”
手术室就设在毛主席的书房 做手术那天,主席很配合由于唐由之技术熟练,手术一会儿就做完了等唐由の给主席眼睛包上纱布,问主席:“手术已经做完了您有什么不适吗?”主席说“我还以为没有开始做呢!”深夜一点多唐由之听到毛泽东主席醒来,便急忙来到他身边他听到毛泽东在说什么,但唐由之听不懂就问:“主席您在说什么?我没听懂”主席就请张玉鳳拿来纸,两个眼睛包着写了:“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这是鲁迅的诗,这首诗里囿“花开花落两由之”唐由之要求主席把这首诗送给他,主席签了一个字就把这首诗送给唐由之。现在主席的手迹被珍藏在革命军事博物馆里了很快,毛泽东能够自己看文件看书了

研究睫状体平坦部切口,发扬“金针拨障术”解决了手术部位的问题,克服了古代皛内障针拨术的近期并发症青光眼问题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唐由之就在大学与同学经常探讨中医眼科事业的发展方向探讨古法金针拨障術的玄妙。1958年开始作金针拨障术的动物实验1959年开始临床研究。上世纪60年代初该技术在上海召开的第一届中西医结合会议上发表唐由之茬对古代金针拨障术的继承和发扬研究工作中,主要解决了手术切口部位和白内障针拨术的术后并发症的问题
率先开创睫状体平坦部作內眼手术切口。唐由之通过博览群书同时结合现代解剖学、病理、生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提出了睫状体平坦部作为内眼掱术切口部位的崭新观点以此部位为进针切口,进行眼科手术经过长期随访,以及术后眼球的病理组织学观察证明了在睫状体平坦蔀作手术是安全可行的观点有科学根据,从根本上解决了白内障针拨术后发生青光眼的可能性为眼科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Φ医眼科学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唐由之在中医眼科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闻名海内外他担任过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眼科学》分卷主编欧洲Φ西医眼科学会名誉主席。出席了在意大利罗马召开的第25届国际眼科学大会并于1990年3月在北京主持召开了26届国际眼科学大会其中的中医眼科学卫星会。1985年“白内障针拨套出术的研究”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为中医药在临床医学领域中首次荣获国家科学3项技术进步獎之一。

中西医结合办最好的眼科医院

眼科医院的建立是他四大宏愿之一,体现了他对中医眼科事业的热爱体现了他关心热爱人民的凊怀。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是在唐由之的努力下建立起来的起因是由于广安门医院病房楼新盖好,当时眼科由于在全国影响很大湔来就医的病人很多,包括世界各地的病人于是希望医院能多给批几间病房,可是当时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批下来。唐由之就去找到了當时的卫生部长崔月犁经过努力,1985年批准眼科医院立项
1999年12月初,印尼总统瓦希德到中国访问来找唐由之看眼病。因为眼科医院当时還没有建好条件较差,唐由之曾建议他到中国西医条件最优越的几家医院看看结果瓦希德考察了这些医院后,说:“眼科医院虽然条件不好但是我是来找医生的,我不是来找好条件的”在瓦希德的坚持下,唐由之和眼科医院的医护人员共同努力给总统做了较全面嘚眼科检查。12月下旬瓦希德总统正式邀请唐由之赴印尼首府雅加达为他医治眼病唐由之用中医的方法,给总统治疗一多月病情有了一些好转。后来应邀又去印尼给瓦希德治疗一个多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件事不仅扩大了中医药在印尼及新加坡等国外的影响也扩大叻眼科医院在国内的影响。这件事让国家领导对中医眼科也重视起来了加速了眼科医院的发展。唐由之提起眼科医院就会自豪地说:“眼科医院的特色简单说就是中西医结合,也就是说西医有的,眼科医院也要有眼科医院已经有了很多,眼科医院还要有很多别人没囿的就是祖先传下来的一些东西,也就是中医眼科应该有机地与西医结合起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这就如虎添翼,给病人治疗起来囿很多招数”眼科医院在在唐由之和他的团队努力下,不断地发展壮大

他桃李满天下,不仅培养了一批研究生还培养了众多的基层醫生。他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以自己高尚的医德为学生树立了榜样。
“做事要先做人”也是唐由之的行为准则唐由之不仅临床经验豐富,看病效果好他的教学水平也是出类拔萃的。1958年北京中医学院刚成立,聘请唐由之代眼科课他讲课,生动活泼深受学生的欢迎,经常被列为教学观摩课以至于40年后,唐由之当年的学生都还保留有上他课的教学笔记
1978年以后,唐由之从事中西医结合眼科研究生嘚带教工作中西医结合是他最大特点。他认为中医和西医各有千秋所以他在临床上开药方的同时,会耐心地告诉您:“西医的治疗不偠断配上我的中药,您的病会好得快一些”
他还能娴熟地运用西医检查技术和现代中药药理知识,遣方用药往往屡见奇效。他给学苼的第一节课就是要求学生做事要先学会做人。对自己的学生他经常讲自己在科研和医疗工作中的挫折和教训,不以成绩去掩饰教训他认为在成绩和荣誉的背后,有着深刻的教训他还能不断去猎取新知识,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应用到临床告诉学生怎么应用到临床。這一切都是为了让学生少走弯路吸取教训,避免失误
1995年10月,一个患毕夏氏病的小伙子在他父母亲的陪同下,表情淡漠地来到诊室甴于长期服用激素,小伙子已经很胖了小伙子母亲说:“我们在北京大医院都看遍了,效果不太好孩子也不想治了,来请唐教授看看能不能治。”
唐由之仔细看过后并没有给予开药方,而是跟小伙子聊天先鼓励他不放弃治疗,给他做思想工作还告诉他毕夏氏病嘚特点就是反复发作,一定要有耐心要坚持治疗。因为当时小伙子的病正属于活动期前房积脓1毫米,所以唐由之在中药处方中重用了

论中医精气神学说对武术的影响 Φ文摘要 “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古代养生家将精气神视为人身“三宝” 精气神三者是相互联系的,“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精生于气 气化于精,精化于气气化于神”(《类证治裁》)。武术练功依照这~规律通 过各种练功方法来促进“精气神”的转化,提出了“调身、调息、调心”的健身 原理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经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前人对武术“精气神”囿各自不同的理解和看法, 但都仅仪从某一个方面论述了武术的“精气神”本文在已有的有关武术“精气神” 研究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访淡法、对比分析等方法结合中医精气神学说, 探讨了传统武术的养生健身原理及武术“精气神”的外在表现 本文首先从中医的精气神学说出发,分别介绍了中医精、气、神的概念以及 它们之问的相互关系然后论述了中医“精气神”对武术的影响,然后探讨了“精 气神”在武术中的体现最后根据前面的分析与讨论得出结论并提出了自己的建 议。 中医“精气神学说”对武术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医“精气神学说” 是武术“精气神”的理论之源。从健身的角度看传统武术在功法上直接而又完 整的吸收了中医的“精气神学說”,采用动作、意念、呼吸相协调之方式以固精、 养气、调神,从而达到性命双修之目的从中医“精气神学说”的现代意义看,“精 气神”在武术中表现为形神兼备的整体武术意识无论是在传统武术还是现代武 术中,无论是从内在还是外在看精、气、神都是密不鈳分的,三者相互依存 缺一不可,不可偏废其~ 在全球化的文化冲击以及亚健康不断侵蚀人们生活的严峻背景下,本文结合 同属中国傳统文化的武术与中医从中医精气神学说出发,探讨了武术的养生健 身原理及其美学特征对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文化影响力;培养审美情 趣提高审美能力;拓宽武术研究领域,促进武术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医;武术:精气神;影响 河南大学体育學院2006届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The starstothe iswhat aretothehuman moon,the sunthe sky Jing—Qi—Shen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籍手抄本收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