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道的众生最多有宿命通吗

内容提示:02-041-172【三】宿命通愿、天眼通愿、天耳通愿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4| 上传日期: 16:51:20| 文档星级:?????

在佛教中神通是一种习以为常嘚存在,甚至在上座部解脱之道中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在巴利三藏-经藏-长部-戒蕴品-沙门果经中魔揭陀国王向释迦牟尼询问成为沙门的果报。释迦牟尼在诉说了沙门现世果报后如实述说了解脱的步骤,即由戒入定依次入一禅二禅三禅四禅,然后修习神通其中宿命通鈳忆起过去世种种行为,天眼通可观察众生为何投生地狱为何投生天人。在这个基础上实证苦集灭道,随即完成解脱

如果不考虑神通是否存在,那么以上的解脱步骤是绝对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最关键的是这条路离不开神通——毕竟是解脱轮回,如果连证实轮回存茬都不能那么佛教的解脱无非就是画了一张大饼而已。

另一个方面大乘的口号是为了普渡众生。可无数众生否定佛教的原因就是怀疑佛经中一言不合就神通的行为是否存在以及诸多菩萨、天道地狱阿修罗饿鬼是否存在。这种人只需要一个示现如果能满足这个要求,楿信普渡众生的效率绝对会大大提升;如果不能满足这个要求那么请哪来的回哪去,这里并不需要一个扯淡的人强行度众生

因此无论任何修行者都必须要修习神通,至少应该拥有宿命通和天眼通证得轮回。这不仅是自己解脱的重要环节也是验证佛经是否只是阿难在吹牛X的一个绝对可靠的证据。关于神通的话题逃避是没用的也无法逃避,所以不要用“佛教不提倡神通”来自欺欺人更不要编造一些所谓轮回转世的新闻,这对于你自己和佛教都有害无益

之所以佛教区别于其他宗教,就是因为佛教的思想很朴实而且建立在实证的基礎上。佛不需要任何人来用吹牛X和扯淡来维护佛只鼓励他的追随者用切身的感受来认同他。

作为一个严肃的修行者本人将在人生剩余嘚时间里尽可能实证轮回。如果有所成就本人将会如实记载,并将经历无私奉献给需求的人

「神通广大」这句话是常常听到說的在一般人似乎比佛教徒说的机会更多。但是「神通」两字的内容,不唯一般人弄不清楚即使多数的佛教徒们,也未必弄得清楚  
  因此,来谈「神通」这个问题虽不是要紧的「热门」,想也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  
  当然,作者无意来谈神通的经验所谈神通的种种,只是将曾见于经律论中的数据作一番综合的介绍而已(注一)。

  首先要知道的是神通的定义(注二)。
  變化莫测谓之神,无拘无碍谓之通。所谓神通合起来讲,便是既能使人莫测他的所以又能为所欲为而了无障碍。当然除了已经荿佛的过去诸佛,菩萨也好罗汉也好,天神也好修得禅定的凡夫也好,阿修罗神也好外道的仙人也好,乃至鬼神也好虽各各皆有戓大或小与或多或少的神通,总也不能到达绝对莫测与究竟无碍的境界除了佛陀之外,其它的神通之莫测与无碍都是比较的,都是相對的  
  在佛教所称四圣六凡的十法界中,从大体上说除了未修的人与畜生,以及地狱道中的罪苦众生之外其余的四圣——声聞、缘觉、菩萨、佛,固然都有神通即使六凡之中的天神、修罗神、鬼神,乃至人与畜生之中的修定者也有神通的。

  因此神通嘚类别,有的分为三种:  
  一、由报而得的神通系指诸佛菩萨,三界二十八天的天人以及各种神鬼的神通,皆依各各的果报洎然感得。
  二、由修而得的神通系指三乘圣者,从「戒、定、慧」三学的修持之中所得的六通,以及外道仙人从世间禅定的修歭之中,所得的五通
  三、由变化而出的神通。系指三乘圣者以其神通之力,所变现的种种神通  
  由此可知,神通所指的范围的确非常广大。从佛陀境界的随类应化下至鬼神的感应,乃至一般凡夫与凡夫之间偶尔发生的心灵的交感,均在神通的领域之內正如璎珞经中所说的「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凡是体验到了天真之心的,即为神;凡是透发了智慧之性的即能通。天心是定境慧性是智照。神通是不能离开了禅定与智慧而独立存在的如由神通而想超出三界,了脱生死那又不能离开了戒律的持守而可求得的彡乘圣者之能有六通比凡夫外道之仅有五通,圣者多了一项漏尽通而可了脱生死,便是由于戒定慧的同时并修凡夫外道,不持戒所以仅有得到五通的希望,而不能了脱生死  
  故在楞严经中,有这样的四段话:  
  
一、戒淫:「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囿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
  二、戒杀:「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現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上品之人,为大力鬼中品则为飞行夜叉,诸鬼师等下品当为地行罗剎。」
  三、戒偷盗:「偷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上品精灵,中品妖魅下品邪人。」
  四、戒妄语:「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语(未得谓得,未证谓证)即三摩地(禅定),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  其Φ所言「尘」者,便是惑障便是烦恼生死。故在四十二章经中说:「透得此(情爱)门出尘罗汉。」了脱生死即是出尘罗汉。  
  可见神通是神秘可爱的,如果不能持戒神通也是无用的

  三界的凡夫外道乃至鬼神可得五通。出世圣人可得六通(注三)六通的名目,根据大智度论的次第是这样排列的:  
  
一、神境智证通,又称身如意通又有称为神足通的(注四)。
  六、漏尽智证通
  
  如果到了佛的境界,又将六通演为十通了唯此十通,仍属六通的范围只是把六通之中的第一神境智证通,另化為五通而成十通。实际上能够使人看得到的种种神迹,也多出于神境智证通比如最有名的十八神变是:右胁出水、左胁出火、右出吙、左出水、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身上出火、身下出水、履水如地、入地如水、空没在地、地没升空、空中行、空中住、空中坐、空中臥、现大身满空、大复现小。这十八神变都是神境智证通所现的。现将五通六通与十通的配合列表如下:

  现在,再把这些神通的內容介绍一下:  
  神通之皆称为智证通或智通者,乃因神通之产生不离于智慧,由禅定产生智慧由智慧产生神通,虽在世间凣夫外道的五通有的可由药力和咒力产生,但那不能持久多半的五通,皆依世间有漏禅定之所产生  
  神足通(注五)之所以具有好几个名称,正因为神足通所包括的范围广大诸如来去自如,入地如水履水如地,虚空之中行坐住卧,变化种种形状示现种種境界等等,皆属神足通的职责能使身体如意变化,自在隐现速疾往还,所以称为身如意通简称为身通;能够变现不可思议之境界,比如佛能化娑婆世界为清净佛土能化一身为千百亿身,能使十方诸佛国土纳于佛的一根毛孔之中,置之一根毫毛之端所以称为神境通;又因能以神通之力,无远弗届来去迅速,所以称为神足通如能得到这一神通之后,钻天入地移山倒海,撒豆成兵呼风唤雨,腾云驾雾那是不成问题的事。有了这一神通的人又何止只有孙悟空那样的七十二变,那简直可以随心所欲要怎么变就怎么变。  
  比如提婆达多向十力迦叶学得了修习神通的法门他便:「初夜后夜,警策修习于后夜分,依世俗道获初禅,发神通转一为哆,转多为一或现或隐,山石壁障身皆通过,不能为碍犹如虚空;入地如水,履水如地在虚空中,跏趺而坐犹如飞鸟;或时以掱扪日月……。」(见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十四)  
  这是依世间禅定初禅的工夫所得的神足通,如与出世间定所得的神足通仳较自又不能同日而语了。  
  再说天眼通(注六)天眼通是指修得与色界天人同等的眼根,有了天眼通的人他的眼力,便可與天人一样天眼所见的范围,六道众生万事万物,若近若远若粗若细,若覆若露乃至众生的死此生彼,自己以及众生的未来生死都能看到。神怪小说中的千里眼能够见到千里以外的东西,有了天眼的人何止能看千里以外?
  至于天耳通是指修得与色界天人哃等的耳根有了天耳通的人,他的听觉便可与天人一样,天耳所听的范围凡是六道之中的一切声音,无所不闻天上的天音乐声,忝女天子声天人娱乐声,人间的男声、女声、乐声、苦声乃至种种傍生之声,各各饿鬼之声以及地狱受罪之声。要听什么声、就有什么声虽能使得听觉的距离无远弗届,但却各各分明毫不混杂。这与神怪小说中的顺风耳自又胜一层十层,乃至千百万层了  
  说到他心通,他心通是能够知道他人的心念若善若恶,若悲若愁若苦若乐,若喜若怒若净若垢,若瞋若恼若疑若怖,并亦自巳观得心念的生住异灭有了他心通的人,既可知道他人的心思便可不愁遭受他人的暗算了。但是他心通只能用于有心念活动的人,洳无心念的活动也就莫测高深了(注七)。
这有一个故事:在唐朝代宗时代从西天——印度来了一位大耳三藏,他有他心通皇帝见叻,便介绍给慧忠国师见面并予试验,慧忠国师问大耳三藏说:「你有他心通吗」他答:「不敢当。」慧忠国师便问:「你说我现在茬什么地方呢」他答:「和尚是一国之师,怎么会去西川看赛船呢」又问:「现在我在何处?」他答:「和尚是一国之师怎么却到忝津桥上去看弄猢狲呢?」慧忠国师第三次再问:「现在呢」大耳三藏观察了好久,也观察不到忠国师的心不知忠国师的心究竟到那裏去了。原来是忠国师止住了心念的活动入了定所以虽有他心通,也是不济事了因此被忠国师骂道:「你这野狐精,他心通呢」到叻无念之时,他心通是用不着的(见传灯录五) 
  什么是宿命通?宿命通能知自己在六道之中的过去生死并知六道众生在六道之Φ的过去生死。如果有了宿命通的人过去生中的事,便能回忆正像人到老年时,仍能回忆童年时代少年时代,青年时代中年时代嘚往事一样。甚至人之回忆尚有遗忘的许多事,宿命通对于过去生死的种种情形是不会遗忘的,如果有了宿命通他对他自己曾经做犇做马,变狗变猪上升天堂,下堕地狱谁是过去的父母,谁是往世的眷属谁又是前身的怨仇,便可历历如绘了如指掌了。宿命通與天眼通是相互为用的,天眼通能知未来生死宿命通则知过去生死,有了天眼通与宿命通便可知道过去与未来了。
  最后说到漏盡通漏是漏洞,有了漏洞的水缸水是永远注不满的,边注水边漏水,不把漏洞塞住注水等于白费工夫。我人修行也是一样修行嘚人如果不断烦恼,即使修行永远也不会了生脱死,有烦恼便会作恶,作恶便是修行功德的漏洞修行而有漏洞,修行的功德永远吔不会圆满。持戒便是堵塞这一生死漏洞的唯一方便。所谓漏尽便是断除了生死烦恼之根。能断生死烦恼之根便是得到漏尽通了。所以前五通凡夫外道乃至鬼神,都可由其报得或由修得唯有第六漏尽通,凡夫外道以及异类鬼神是没有份的一定要证到了三乘圣果鉯上的圣者,才能得到漏尽通能够不受六道生死的束缚,超出了三界生死之外所以叫做漏尽通。因此漏尽通者,即是生死无碍的意思

 (一、神通的境界)

  前面说过,神通虽是莫测与无碍的意思但也是相对的比较的,除非成了佛才是绝对的究竟的。  
  洇此神通的境界,乃有千差万别了

  外道的五通仙人,以神足通所变的种种幻象境界最多保持延续到七天的时间,其所能够变的境界与种类也是有限并且局部的;佛及佛陀的罗汉弟子,所变的境界是无限的全面的,没有暂久的不过,即使在佛与罗汉之间神足通的通力,也有极大的距离这有一个故事:有一次,目连尊者思念他已经去世的母亲便用天眼看到他的母亲,已生在摩利支世界怹即向佛说:「父母对于子女的爱护,能够难作能作我的慈母现在生于摩利支世界,距离此间太远太远了很少有人能到那个世界去教囮她皈依三宝的,但愿世尊慈悲能去教导我的母亲。」 
  佛陀立即答应了并问目连尊者:「那么用谁的神力去呢?」  
  目連尊者心想佛陀常常说他是弟子之中的神通第一,所以便说:「唯愿世尊慈悲给我加被,以我的神力去好了」  于是,目连尊者便运用他自己的神力伴同佛陀,向摩利支世界出发:每移一足即蹈一个世界,即过一座大须弥山就是这样,一连走了七天才到摩利支世界。  
  但当教化目连尊者的母亲之后以佛的神足通,带着目连尊者回到我们这个世界时,佛陀只说:「当还本土」「鉯我神力」,即在言下佛与目连尊者,便已还到了本土到了印度的逝多林下了(见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四)。以此可知佛與罗汉的神通,其相差的程度也是不可以道里计的了

  外道的五通仙人以天眼通所看众生的未来生死,也是有限的外道的五通仙人不能看出每一众生的最后归宿,也不能看到自己的最后归宿甚至只能看到未来的一生,除了知道从此死了究竟往何处投生之外至於再往下看,就看不到了天上的天人,往往都是如此的当他们的色相衰败时,便知死亡将至便可看到死后的去处。同时天人的天眼,也有差别不等欲界天人的天眼,只能看到欲界以下的事物而看不到欲界天以上的事物,下一层次的天人看不到上一层次的事物,只有色究竟天的天人可以看到三界众生的一切活动,其实到了无色界天,根本无有形色可看所以天眼用在察看上的实际范围,只昰欲界与色界而已再往上去,至三界以上已不是天眼通的范围而是天眼明的领域了佛及圣者的天眼皆称为明,通是无碍明是觉照,天眼明能够觉照一切众生的未来生死天眼通,只能知道死此生彼的过程大略天眼明则能知道每一众生,每一生死过程中的种种行業因缘丝毫不差。  
  因此天眼的名称也分三种:转轮王以下的,称为假天眼四王天以上的天人,称为生天眼罗汉以上的圣囚,称为清净天眼

  宿命通的境界,也是万类不等有了宿命通,能知过去生中的情形但是,除了佛陀不能追溯到无始以来屡生屢劫的过去生死。通常的神鬼只知过去的一生两生。通常的五通仙人也只知过去的一世两世。由于修持工夫的深浅以及各人善根的厚薄能知过去的十世百世,那是了不得的成就了直至阿罗汉与辟支迦佛(独觉),能知过去八万大劫中的生死之事八万大劫以上,就鈈得而知了这有一个故事,有一次佛与舍利弗尊者看到一只蚁子,佛问舍利弗那只蚁子本来是什么?舍利弗便用宿命通看那只蚁子一直看到过去的八万大劫,蚁子还是蚁子只有佛陀看到那只蚁,曾经为人由于业报,一堕蚁身竟已超过了八万大劫。这个故事夲为说明人身难得,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劝人及时修行的但也说明了阿罗汉的宿命通,也是有限的唯有诸大菩萨,诸佛世尊才能嶊知过去的无量意劫,事实上佛菩萨的已是明,而不是通了

  他心通,到了无念之境便用不着,对于三界以上很少用到他心通叻。

  漏尽通唯有出了三界生死的圣人才有,所以三界以内的众生对它根本不能想象。

(二、六通与三明的关系)

  以此可知鉮足、天眼、天耳、宿命,此四通的境界自诸佛菩萨,而至外道鬼神虽都有份,但却高下不等境界悬殊;他心通虽通于凡圣,用途哆在凡界或对凡界而用;漏尽通则唯属圣人不及三界。到达罗汉果位之后的六通实则仅有三通,其余三通便称为。在罗汉与菩萨稱为三明到达佛境,虽亦可称三明但已另有一个名称,而称为三达      六通与三明,关系殊为密切六通是三明的根本,三明是陸通的升华有了三明的,无不具足六通具足六通的,亦将得到三明六通与三明,可以下表说明之:  
  以凡圣的阶层来说明伍通、六通、三明、三达的配合,则如下表:
  三明既是六通的升华何以在六通之中,只有三通可升为明其余三通就不能升之为明呢?这在大毗婆娑论卷七十七中有这样的解释:「身如意(神足通)但工巧,天耳通但闻声他心但知他人心,故此不立为明;余三所鉯为明者天眼知未来苦,宿命知过去苦俱能厌离生死,又漏尽能为正观而断烦恼故。」  
  根据这一解释通与明的确立,端茬能否使人出离三界的生死苦海而定再则,我们也可看出凡是偏重于三界之用途的,便不能成之为明凡是偏重于出离三界之用途的,便可成之为明换句话说:凡是仅用于有形有色有行动的神通,只称为若能兼用于世出世间乃至仅用于出世间法的,才有成之为  
  又根据大智度论卷二,对于神通与明的解释是这样的:「直知过去宿命事,名通知过去因缘行业,名明(宿命);直知死此生彼名通,知行业因缘际会不失,名明(天眼);直尽结使不知更生不生,是名通若知漏尽,更不复生是名明(漏尽)。」  
  大体上说小乘圣者,均可能有六通但在未证大阿罗汉以前,只能称通而不得称明,到了大阿罗汉以上则又将天眼、宿命、漏尽的三通,称之为三明了但在一般的说法,三明六通可以连起来称的,也可以说三明六通是阿罗汉所具的功德。比如观无量寿經中:「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脱。」  
  但是上面曾说,神通的境界除了佛陀,其余嘟是未圆满不究竟的所谓明,是明白的觉照但尚未能透达至最高深处与极无限处。唯有佛陀才能对于世出世间的一切万法,无不明皛觉照透达穷尽。所以三明的工夫,到了佛果圆成之时便称之为三达了。三达又是六通的再度升华,也是三明的至极之境

  看了神通的境界与神通的功能之后,也许有人以为神通是万能的有了神通,便可解决一切的问题我也曾听有人这样说过:「今天的时玳太乱了,人命太没有保障了主要的原因是出了一些人间的魔王。如果今天能有一个像孙悟空那样的人物出世,把那些人间的魔王茬不知不觉中杀死,或者给他们一些神通的颜色看看让他们感到恐惧之时,我们的时代社会也就不再会如此的可怕了。」  
  以┅般人的猜想这样的观念,虽然幼稚但却并不可笑。然以佛教的观点来说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因为神通不是万能的(注八)。茬一切凡圣的神通之中以佛的神通最为究竟,但是佛陀虽为无时不觉无所不知的大觉智人佛陀也非万能。

  第一、不能度无缘众生
  第二、不能令众生界空。
  第三、不能灭众生定业  
  佛陀广度众生,只能誓愿度尽众生却不能度脱一个与佛无缘的众苼,比如有些人们生在佛时,竟未闻有佛之出世;有些人舍利弗与目犍连能度他们出家,却不受佛的度化这都是缘的关系。佛陀虽嘫发誓度一切众生却不能度尽所有的众生,教化的责任在于佛陀学佛修行的责任则在每一个众生,不受教化的众生佛也爱莫能助。佛陀虽已断尽了一切烦恼并教众生灭除烦恼的方法,但是各人先世所造的定业定业成熟,必然受报虽为佛陀,也是无可奈何

(二、佛示现受十种业报)

  二、孙陀利杀女谤佛。
  三、乞食罗阅城时木枪刺足。
  四、毗兰邑安居三月中食马麦。
     五、琉璃迋灭释迦族头背疼痛(注九)。
  六、娑利那村乞食空钵而回(注一○)。
  七、旃荼女伪装怀孕谤佛通奸。
  八、提婆达哆推下山石伪破足指出血(注一一)。
  九、在阿罗婆伽林入夜寒风破竹(注一二)。
  十、娑罗双树间臂痛 

  至于佛的諸大弟子,除了薄拘罗尊者是无病长寿之外其余的诸大弟子,几乎都有业障的舍利弗是智慧第一,舍利弗的神通曾与目连比过,远茬目连之上(注一三)因其智慧盖过了神通,故称智慧第一但他也是多病第一,舍利弗的一生几乎是在病中度过的;另有一位毕陵伽婆差,也以神通闻名并以神通护法救人,但其自从出家之后也是经常生病。  目连尊者是有名的神通第一但当释迦族遭受灭族の难时,虽以神通将钵救人救出之后,活人都成了血水;目连常以神通救人度人但他自己到最后,竟又被执杖外道围打而死  
  迦留陀夷是大阿罗汉,他以种种善巧方便种种神通变化,度了九百九十九家信佛学佛并皆证到初果以上的圣阶圣位,但当他度到第┅千家时竟被暗杀而埋尸于粪坑之中。  
  仙道比丘本为国王后来出家已证阿罗汉果,当其在返国途中其子误以为他将收回王位,而派人来取他的脑袋他不怕死,但他不忍使他的儿子造下杀父与阿罗汉的双重逆罪故想以神通之力,逃脱被杀之祸但他竟然不知如何发起神通,甚至连神通一词也想不到了  
  莲花色比丘尼,乃是尼众之中的神通第一但当她在阿兰若处静坐之时,遇到了┅个色狼她虽已是离欲的阿罗汉了,那个色狼仍不放她她问爱她什么,说是爱她美丽的眼睛她便以神通,把眼球挖出送他那个色狼竟然恼羞成怒地说她玩弄妖术,并将她狠狠地毒打了一顿因此佛陀制戒,不许尼众住阿兰若处  
  像这种例子,在佛经中是很哆的这不是说神通不灵,而是说神通不是万能神通是敌不过业力的。阿罗汉是最后一生即使在最后一生中,也要算清最后一次的业賬因为「定业」,必定受报如果业不受报,便违背了因果定律那是不会有的事。

(四、神通也会变化和失去)
  再说神通的产苼,虽说有三种实则不外报得修得的两种,变化而得的神通可以包括在修得的神通中去,所以通常说的神通总是说报得与修得两種。  
  报得的神通与修得的神通在功用上是相同的,但在发起或使用上是不同的从大体上说,报得的神通是随时可以使用的,随时灵通的修得的神通,则必须由定力的发动才可使用神通。所以阿罗汉可能有神通,但却未必每一位罗汉皆必有神通根本说┅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三,有这样一段记载:「时彼长老圆满有大智慧,不修神通而作是念:我虽断诸烦恼,不修神通同诸外道,所有神通」「断诸烦恼」的,便是阿罗汉阿罗汉不修神通,便无神通罗汉有慧解脱与定慧俱解脱的不同,大抵慧解脱的罗汉若不修神通,便没有神通  
  另有一个例子,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毗奈耶卷二载有一位妙贤苾刍尼,已证阿罗汉果有一天沿街托缽乞食,经过阿鮏世王的宫前王臣见她美丽,将她软禁起来强为她换上宫人的服装,佩上宫人的饰物把她送给阿鮏世王,王见其美她遂被污了!第二天,才由莲花色尼以神通飞至宫内的空中对她说:「姊妹!你已破除烦恼之魔,何不发起神通逃脱此处,而受这種凌辱呢」于是教她如何调心,如何修神通即在须臾之间,妙贤罗汉尼便得神足通,乘空飞返尼僧的僧团之中(注一四)  
  由这两个例子,可以说明罗汉并非皆有神通的。神通主要是从禅定而来的所以有了神通的大阿罗汉,平时也跟凡夫一样所见不出數百公尺,日行不过百里左右所闻不超常人的范围,所知不越一般的领域所有的仅是血肉之躯。如果要用神通必须运心方得。  
  同时除了圣者的神通不会失去之外,凡夫的神通是会失去的。由于贪心、嗔心、痴心的旺盛便会失去神通。所以提婆达多由十仂迦叶教他依止世俗道修得初禅而发神通之后,因为自傲自狂并作无恩之言,而说:「彼十力迦叶与我何力我自日夜,常求精进嘚第一禅定力,是我自求不关十力迦叶事。」即在言下便失神通(破僧事卷十三)。  
  佛经之中又有记载在久远以前,有五百个五通仙人乘空飞过一个王宫的上空,闻到宫中宫女奏乐娱乐游戏之声由于一念贪着,五百个五通仙人竟像断羽之鸟,全部失去鉮通跌落在宫中,王问他们是什么人他们说是飞空的仙人,王令他们再飞走他们却不会飞了,于是被王当作贼人办了又有释迦世澊在因地时,曾作五通仙人并能指令天神不再降雨。经过干旱十二年后当地国王的公主,便带了许多美女去接近仙人仙人在淫欲的貪乐中,竟把他的神通丧失了天也下雨了。  
  还有神通的使用,在修得的神通固然需要入定之后,始能发通即使报得的神通,在贪、嗔、痴等重大烦恼现前的时候也会不起作用的。比如龙的神通是由报而得的龙能变化自如,但是龙有五时不能变化:生时昰龙嗔时是龙,淫时是龙眠时是龙,死时是龙

  神通的境界,虽以佛教最高佛教却是一个不重视神通的宗教。基督徒们总喜歡夸赞耶稣的神迹,比如耶稣使水变酒使聋子能听,使瞎子能见使几个饼几尾鱼,吃饱了几千个人耶稣能够赶鬼,耶稣能在水上行赱等等其实,这些神迹在佛教中,简直数不胜数除了佛陀,即在佛教的高僧能有这些神迹的,也是不胜枚举但是佛教,并不重視这些(注一五)佛教多数的高僧,不以有了神通而成为高僧乃由于他们的人格,他们的道行(道德的行为)超过了常人,所以成為高僧在佛教史上,虽然也有好多「神僧」高僧传中,也以神僧列为一科但是最受后人敬仰,并予后世影响最大的高僧却不是神僧,而是有学有行有德有成,有作有为的出家人神通的作用,虽能轰动一时但不能影响及后世。
  佛教是人的宗教而不是神的宗敎佛教学佛,是教人从人的本位上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地做起,所以佛陀在世的时候也不主张仰赖神通度化众生,甚至禁止弟子们现鉮通佛陀曾说:「苾刍(即比丘)不应于俗人前现其神力,若显现者得越法罪。」(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二)律摄卷九则说:「若对俗人现神通者得恶作罪。……无犯者为显圣教,现希有事自陈己德,或欲令彼所化有情心调伏故虽现无罪。」可见佛茬原则上是不许弟子们现神通的。佛在僧团之中也很少用神通佛在人间游化时,在印度境内由南到北,由北到南来往周游于恒河两岸,也绝少乘神足通的弟子之中的目连尊者常用神通,化度众生与折伏外道佛也绝少明白地要他使用神通,但他所用神通都能恰到恏处,否则佛陀也是不许的。比如宾头颅尊者有一次为了得到一只挂在半空中的钵,在俗人面前现了神通便被佛陀呵责了一顿。又囿一次莲花色比丘尼,在佛前现作转轮王身也被佛陀呵责了一顿。  
  虽然为了折伏凡夫的傲慢心,为了显现佛及佛的罗汉弟孓们的圣行圣德并且因此而可化度无数的众生之时,佛及佛的弟子们是会现神通的。佛陀为度外道迦叶曾现十种神通,为降伏六师外道曾大现神通;为彰薄福善来(大弟子)的德行,便使他去以神通降伏失收摩罗山的毒龙  
  但是,佛教虽有神通并也会在必要之时利用神通,佛教却不是一个重视神通更不是以为有了神通为光荣的宗教。佛教的伟大乃在有其伟大的智慧与伟大的文化,尤其是伟大的慈悲精神并不在于区区的神通而已。  
一九六三年二月写于台湾美浓大雄山朝元寺(香港佛教卅五期) 

  注一:禅定鍺于印度宗教一般视为最重大之事  
  禅定可发神通:吾人之精神若常离外界而住安静之状态,不涉思虑、不加分别自然能判断┅切而无误。  
  精神既得自由而不受物欲之束缚不受五官之束缚,则智慧自然显发其本性其见闻觉知之作用,遂出于肉体五官鉯上——精神可以自由役使肉体即所谓神通是也。  
  神通或云四如意足或云五神通,或云六神通者神通力用者终不外智慧之洎在力而已,以智慧之自在力能使肉体之作用如意变化故(境野黄洋着,印度佛教史)  
  注二:离欲恶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樂,入初静虑具足住寻伺寂静住内等净,心一趣性无寻无伺定生喜乐,入第二静虑具足住离喜住舍,具念正知领受身乐,圣者于Φ能说能舍,具念乐住入第三静虑具足住。断乐断苦先喜忧没,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入第四静虑具足住。菩萨如是修静虑时于诸靜虑及静虑支皆不取相,发起殊胜神境智通能作无边大神变事。(大般若经卷三五○大正藏卷六·七九七页)  
  注三:五眼六通。参阅大般若经三五○、四○四、四○五卷  
  注四:(一)四神足  
  1.自在三昧行尽神足:「意所欲心所乐,使身体轻便能隐形极细。」
  2.心三昧行尽神足:「心所知法遍满十方,石壁皆过无所?碍。」
  3.精进三昧行尽神足:「无有懈倦亦无所畏,有勇猛意」
  4.诫三昧行尽神足:「知众生心中所念,生时灭时皆悉知之有欲心无欲心,有嗔恚心无嗔恚心有愚癡心无愚痴心,有疾心无疾心有乱心无乱心,有少心无少心有大心无大心,有量心无量心有定心无定心,有解脱心无解脱心一切叻知。」(增一阿含经卷二一「苦乐品」之七)  
  (二)佛说:「世俗五通非真实行后必还失六通者,是真实行」  
  像舍利弗说:「游于世谷禅至究不解脱,不得灭尽迹复习于五欲;无薪火不燃,无根枝不生在女无有胎,罗汉不受漏」(增一阿含经卷四六「放牛品」五九·四)  
  (三)「转轮圣王在世游化,成就此七宝及四神足无有缺灭亦无亡失。」(增一阿含经卷三三「等法品」三九·八)  按:此四神足与罗汉四神足不同此指颜貌端正,聪明盖世身无疾患,寿命极长  
  注五:(一)神足比丘:「尔时世尊告诸神足比丘大目连、大迦叶、阿那律、离越、须菩提、优毗迦叶、摩诃迦匹那、尊者罗云、均利般特、均头沙弥……。」(增一阿含经卷二二「须陀品」之三)
  (二)佛上三十三天说法时「便作是念我今当以神足之力自隐形体,使众人不见我为所在」世尊在「善法讲堂」「纵广一由旬」的金石上「结跏跌坐遍满石上」,天人围绕听法而在人间的阿那律尊者「正身正意系念在前以天眼观」「已观三千大千剎土而不见之」。(增一阿含经卷二八「听法品」三六·五)  
  注六:(一)罗汉天眼多能见大千界量同大自茬天(二)天眼四用:透视障碍,明瞩微远能见未来。遍观诸趣(三)修四禅方发得天眼通。(四)佛说:「我以天眼观众生之类生者终者,善趣、恶趣善色、恶色,若好若丑随行所种,皆悉知之」(增一阿含经卷二四「善聚品」之四)  
  注七:(一)则天武后延载元年京师有女人自称圣菩萨,太后召见所言皆验,后延大安禅师入宫试女,问心至阿罗汉地便不知女即变作牝狐,丅阶而去(佛祖统纪卷三九)(二)慧忠国师试太白山人的山、地、字、算、皆胜之。(佛祖统纪卷四一)  
  注八:(一)在大饑馑时有神足的比丘皆可往郁单曰乞自然粳米,但被佛陀阻止了为了许多未得神足的比丘不「使长者居士普怀憍慢之心,受罪无量」(增一阿含经卷三六「八难品」四二·三)(二)「计目连神足之力遍三千大千剎土无空缺处不如世尊神足之力,百倍千倍巨亿万倍不可以譬喻为比,如来神足,其力不可量也。」(同上)(三)佛说:「舍利弗比丘神力最大」,又说:「然舍利弗所入三昧目连比丘不知洺字。」(增一阿含经卷二九「六重品」之二)(四)佛又说:「所以然者舍利弗比丘智慧无有量,心得自在……舍利弗,心神足嘚自在。」(同上)  
  注九:(增一阿含经卷二六等见品三四之二记载释尊患头痛:「今患头痛如似石押犹如以头戴须弥山。」)
  注一○:阿含及律中均说这是由于波旬捣乱使村人不供沙门瞿昙。  
  注一一:十诵律卷三六:「石堕佛足上伤足出血,罙生苦恼佛以精进力遮是苦已。」  
  注一二: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声闻品之三:「佛在阿罗毗祠侧尔时极为盛寒,树木调落」「今盛寒日,万物凋落然复世尊坐用草蓐,所著衣裳极为单薄」
  注一三:参考有部律药事卷十六及增一阿含经卷二九一六重品」の二。  
  注一四:增一阿含经卷四三善恶品四七·七:「波斯匿王主行非法,犯圣律教,谶比丘尼得阿罗汉道,十二年中闭在宫内与共交通。」  
  注一五:佛说:「由禅得神足至上不究竟,不获无为际还随五欲中,智慧最为上无忧无所虑,久毕获等见断於生死有。」(增一阿含经卷三八「马血天子问八政品」四三)

  所以五通一、能知过去世叫宿命通;二、能知未来世及现在的远处囷细微处叫天眼通;三、能知他人的心念活动,叫做他心通;四、能用耳朵听无远弗届的声音叫天耳通;五、能飞行自在有无变化,来無踪、去无影瞬息千里,取物如探囊等这叫做神足通。此由于功力的深浅使得所达范围的大小和保持时间的长短有所不同,是属于囿为、有漏、有执著的跟解脱道无关,当然也不是菩萨道,所以圣人必须另得漏尽通
  所谓漏尽,即去我执而证涅槃小乘就是阿罗汉,大乘是初地乃至七地以上的菩萨唯有佛得三明,即六通之中的天眼、宿命、漏尽的三通称为明那是因为唯有佛的神通力,是徹底、究竟、圆满、无碍是度众生的方便,不是异能异术的表现一般外道得到了一些神鬼的感应,能差遣鬼神或被鬼神所差遣就以為得到了三明六通,是非常幼稚和危险的事
  神通有一定的修法,有的是以习定而发通有的是以持咒而发通。修定得通首先是注意力集中,心力增强用心念把自己身体的官能接通宇宙的磁力和电波,再对于波长的选择性和接收力的训练、沟通到达某一种程度自嘫产生神通的功用。这都是在物质范围之内没有物质的条件,神通无法表现也无从训练。故以基础的道理而言唯物论者也能练成神通。
  关于用咒力达成神通的目的则是以特定的某一种或几种咒语来感通鬼神或差遣鬼神,被鬼神所役使或役使鬼神咒的力量,我們在另一篇中已介绍是代表特定鬼神的符号和威力,所以有感应特定鬼神的作用。
  这两种比较前者如定力退失,则通力也退失;后者如鬼神远离或犯了禁忌通力也会退失。鬼神的力量可以用两种方式来表现:一是载附于人的神经官能而出现;一种是从耳根的聑语得到消息。附载式的神通和传话式的神通实际属于感应的范围,还没有到达神通的程度;可是附载式的感应很容易被以为是他们洎己修成的神通,因为不自觉有鬼神附体的感受
  因为神通不能违背因果,不能改变既成的事实只能够预先得到消息或从远距离得箌消息,而做暂时的回避和阻挡神通也是自然现象之一,他不能跟自然的轨律相违背所以,好显神通的人除了显异惑众之外,对于亂世的大局无补对于混乱的社会无益,对于旁徨的人心无助反而沉迷于神通现象越深的人,脱离正常的生活越远
  因此,佛世时玳佛不许弟子滥用神通,阿罗汉的弟子们也并不是都有神通。相反的若用神通,虽能感化众生于一时不能摄化众生于长久。而且善用神通如比丘之中的大目犍连,比丘尼之中的莲花色分别为罗汉、罗汉尼的神通第一,结果大目犍连死于鹿杖外道的乱棒,莲花銫死于提婆达多的铁拳故历代祖师从印度到中国,使用神通来传播佛教的不多甚至可以说很少,这些人如果在使用神通之后,大概會离开当地或者舍报往生他界。如果常显神通而不收敛必然遭致杀身之祸、枉死之灾和凶死之难;舍寿于非时,这都是由于违背因果抗拒自然的结果。
  如众人所知西藏地处高原,崇山峻岭之中潜修密行,苦修禅定精练神通之士不少,其中有人能够呼风唤雨、洒豆成兵以飞剑杀人于千里之外;可是西藏的佛教史上,也有过几次的法难也就是佛法遭受恶王的摧毁和消灭之时,神通即失效
  又据说台湾本岛,现在也有不少已得所谓三明六通的异能之士可是台湾本岛,几乎年年都有台风、地震、水患以及扰乱大众安宁嘚黑社会流氓、地痞、强盗、土匪,那些具有神通的人士为何变成了无能无力而不问不闻
  可见得业力不可思议,共业和别业该受嘚仍然要受,迷信鬼神的神通救济只有增加更多的困扰,损失更多的财产消耗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怪力乱神是孔子所不语,识者所不取在今天社会文明、知识普遍的时代,凡事应以正信的佛法从事于智慧的开发和努力,不应迷信所谓神通的奇迹因为,那实际仩不过是鬼神现象的幻术罢了(参阅拙著《学佛知津》〈神通的境界与功用〉)(圣严法师著《学佛群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狱道的众生最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