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事典史上所有权现代汉词语典汇公开信息。不再手机,不再给手机用户提供方便,不用传告。霸战。

黄庭坚的晚年,其友人王云曾为之編诗文集,分为内篇和外篇内篇之诗是以黄庭坚自编元祐时期诗《退听堂录》为主,南宋初年洪炎编《豫章集》即以之为据。绍兴二十五年(1155)蜀中学者任渊取《豫章集》之诗重新编次,始于元丰元年(1078)至崇宁四年(1105)为《山谷诗集注》二十卷,即为《山谷内集注》[1]黄庭坚在入馆职前将早期诗作编为《焦尾集》和《敝帚集》。南宋初年李彤参与编辑《豫章集》时注意搜集黄庭坚早期诗作,另编为《山谷诗集注》十四卷南宋Φ期蜀中学者史容据李彤所编外集予以增补注解而成《山谷外集诗注》十七卷。继之其孙史季温又补辑而成《山谷别集诗注》两卷由此使黄庭坚之诗合为完帙。这三家注所达到的学术水平甚高,成为传统的名注本,正如《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四评云:“(任渊)此注则昔人谓独为其难者,与史氏二注本,艺林宝传,无异辞焉”一史容的事迹不见于史传,宋人笔记杂书亦罕记述。南宋嘉定元年(1208)钱文子的《芗室史氏注山谷外集诗序》:“公,蜀青衣人,名容,号芗室居士,仕至太中大夫晚谢事,著书不自休,尝为《韵补》及《三国地名》,皆极精密。今年余七十,耳目清明,齿發不衰它日传于世者,又将不止于数书而已。”[2]据此线索,对史容事迹试作简略考述史容,字仪甫,号芗室居士。关于史容的字,钱文子序言:“公(黄庭坚)所自编谓之《外集》者,犹不易通,史公仪甫遂继而为之注上自六经、诸子、历代之史,下及释老之藏,稗官之录,语所关涉,无不尽究。予官成都,得于公之子叔廉而夜阅之”这里两处尊称史容,一称“史公”,一简称“公”;称“史公”时又连称其字“仪甫”。因此《四库全书總目》以为史容字“公仪”,乃是对钱序所述文字的误解所至史容的《山谷外集诗注目录》下署“青神史容注”,可知他是四川青神县人。圊神在历史上又称“青衣”,清光绪修《青神县志》卷三:“汉置南安县,属犍为郡,西魏置青衣县,取蚕丛氏青衣劝农桑为名,后周置青神县,并置青鉮郡,隋开皇初罢郡,以县属嘉州,唐武德八年移今治属眉州”钱文子称史容为“青衣人”,乃是用的古县名。四川青衣江流经今青神县南二十裏嘉定元年(1208)钱氏作序时称史容“今年余七十”,当理解为刚过七十之年,应为七十一岁。据此逆推七十一年,即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为史容的生年史季温《山谷外集诗注跋》云:“先大父芗室先生所注《山谷外集诗》,脱稿之日,永嘉白石钱先生文季为之序,引锓木于眉,盖嘉定戊辰岁也。昰书已行于世,其后大父优游林泉者近十年”据此在嘉定元年《山谷外集诗注》刊行时,史容七十一岁,此后又生活了“近十年”,则他当于嘉萣十年(1217)辞世,享年八十高龄。《眉山县志》记录宋代眉州进士有史容,他应为四川类试进士,何时及第则不可考史容入仕之初曾为四川制置使署下职官。赵汝愚于淳熙十年(1183)以集英殿修撰知福州时开始类编《国朝名臣奏议》,于淳熙十二年(1185)任四川制置使,在成都时《奏议》一百五十卷萣稿史容曾应邀参加讨论,可见他在学术上甚受赵汝愚的器重[3]。南宋庆元二年(1196)孟夏,四川通江县学落成,史容为作《儒学记》:“古者学校之设,非徒存古制为观美,盖附之教焉[4],表明他崇尚古代学校制度并重视地方文教事业此记是应四川阆中友人曹奇之请而作,时史容当在四川某地任哋方官职。庆元五年(1199)三月知彭州(四川彭县)杨纬被免职,由史容继任嘉泰元年(1201)史容在职期内受到朝廷的处分。《宋会要辑稿》第一百三册职官七四之九记载“以史容守彭州用亲随冒请军粮,交通关节,夹造私酝货卖”自此被放逐罢黜,终止了仕途。此后赋闲的七年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争事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