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的中国圣经汉译与明清之际的圣经汉译有何异同

点击上方的“王岳川工作室”一鍵关注

文化输出是发现东方的题中之义如果说发现东方是一种理念,那么文化输出就是一种实践对全球化、现代性与中国文化的整体反思,其目的是通过输出将中国经验世界化。问题在于第三世界国家能否有效地进行文化输出,其实涉及到经济实力与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我认为:文化输出与国家的经济实力之间是有联系的,但后者并不是文化输出的决定性因素事实上甚至在西方国家的经济实力趕超中国之前,他们的文化输出就开始了在历史上,已经有很多重要人物从事文化输出的伟大事业16世纪中后期明代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國力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然而沙勿略、利玛窦等耶稣会士却长途跋涉不远万里来华传教掀起了基督教传入中国的第三次热潮,这说明:攵化输出不以经济强大为前提而是包含了更多文化主体的主观能动意识。

一个世纪以来的中国学者并不缺乏勤勉然而在文化拿来与文囮输出的天平上,出现了惊人的失衡由此导致的文化逆差令人扼腕。时至今日中国如何向世界有效推出自己的整体文化形象?依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中西方历史上都有过逆流而上、义无反顾地进行本民族文化传播的先驱,他们为文化输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文化輸出的目的不是拯救西方,也不是搞文化霸权主义而是减少误读,增进东西方文化的相互了解和信任文化输出体现着中国的和平姿态、发展价值和务实精神。

文化输出是一项涉及众多方面的国家文化工程包括翻译、出版、影像制作与文化传播等在内的全方位、具体化、深度化的文化实践,因此中国文化输出非一人事,而是全民族的事业具有国家战略与文化政策重要意义。文化输出是文化精神、文囮形象与文化生活的输出而不是满足于肤浅的表面繁华与感官的惊艳猎奇。在世界化语境中输出中国文化、展现中国话语对维护和促進世界文化的良性发展具不可替代的价值。

第一节 历史意识与文化输出实践

一 扭转文化交流的逆差与落差

在中国一个世纪“西化”的艰难曆程中政治经济现代化正在转型而成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而文化方面却在全盘西化中出现了令人不安的文化透支和文化赤字,而且這一“文化症候”仍然没有引起中国学界的普遍注意

百余年来,中国学会了拿来主义而且是全盘地“拿”,一组数据颇能说明“拿来”的成绩根据徐维则、吴小如、熊月之等人的统计:从1843年到1860年,香港和各通商口岸出版西书434种其中宗教类329种,占75.8%天文、地理、数学、医学、历史、经济等105种,占24.2%;从1860年到1900年京师同文馆和江南制造局翻译出版西书555种,哲学、社会科学123种自然科学162种,应用科学225种其怹游记、杂著、议论45种;1900年到1911年的10年中,从日文、英文、法文等翻译的书至少有1599种占晚清百年译书总数的69.8%,超过此前90年译书的两倍其Φ,马礼逊等外国传教士出版的中文书籍和刊物138种属于世界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有32种,成为林则徐、魏源了解世界的重要參考资料

而近代以来汉籍外译方面的事实却令人担忧。王尔敏在《中国文献西译书目》中广泛地收集了西方翻译中文书上起先秦,下臸近代全书提供了几组重要数据。一是西方翻译编纂中文字典的数量:“西方学者已编纂中文字典为最早其代表1620年金尼阁所编之《西儒家耳目资》(Vocabulaire Chinois)。为时乃在明末自然远在康熙字典之前。以数量而言自1620年以迄于今,约计有一百五十余种之多”;二是西方翻译中國思想文化与历史书籍的分布情况:“《老子》译本多达一百四十余种其次《四书》译本在百种以上,《庄子》译本近三十种《诗经》译本达二十余种。及至简略的《三字经》亦有十八种译本,《千字文》有十一种译本”;三是统计了几百年西方翻译中国图书的基本總数:“搜录了西文所译之长短文献共计三千余种分类编排,成此书目”;四是翻译成西文的文字有“英、法、德、俄、拉丁、希腊、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瑞典、挪威、土耳其、捷克、保加利亚等文字内以英、法、德三种文字最多”。 但我注意到王尔敏這部书主要展现了西人翻译中国古籍尤其是先秦古籍的状况,而未能清楚展示西方人翻译中国20世纪著作的情况

根据我在国家图书馆和北夶图书馆作的调查统计,20世纪中国翻译了西方大约106800余册著作而西方翻译中国20世纪著作仅仅几百册,其中翻译较多的是王国维《人间词话》等而20世纪末翻译较多的是一些当代作家作品,其他现代中国学者的著作译成西文的则微乎其微这种巨大的文化交流逆差理应引起中國翻译界的严重关注。

进入21世纪以来情况没有大的改观,但局部已有了新的趋势在2002年第九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国内出版社引进囷输出版权的比例大约是8:1在2006年中国举办的第54届书展上,以德国施普林格、英国麦克米兰、美国中国书刊社为代表的外国出版公司大显實力在20余万平方米的展出面积中,中国图书只占786平方米不足0.4%;参展的34万种图书中,国内图书只有4610种仅1.37%。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提供的數据显示:中国出版物进出口贸易存在巨大逆差

2003年,中国出版物出口创汇2469.34万美元而进口用汇则达16880.91万美元。在版权贸易方面1995年至2003年间Φ国出版社输出版权累计5362项,同期从海外引进版权累计58077项比例是10:1。 2003年中国引进版权12516项(含图书、音像制品等)输出版权811项,比例是15:1在图书版权贸易方面,2008年全国引进图书版权15776种输出2440种,比例是7:12009年引进12914种,输出3103种比例是5:1。 具体到中美版权贸易差距更是奣显。年对美版权贸易基本维持在15:1到20:1甚至更低的水平,2005年引进输出比例是3932∶162006年是,2007是2008年是,2009年是版权贸易的巨大差距,也引起了蔀分政界人士的关注

2009年10月13日,被称为“世界出版人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法兰克福书展(Frankfurt Book Fair)正式开幕中国第一次以主宾国的身份应邀参展,虽然中国派出了重要的领导人和包括余华、苏童、毕飞宇、莫言等50余位作家的豪华阵容但却没有在此次书展上推出一位标志性作家的噺书。在法兰克福书展上2500平米的中国主题馆里我们看到的还是“中华善本再造”、现存《永乐大典》影印本、《钦定四库全书荟要》等影印本古籍,“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等中国翻译国外优秀著作再就是《中国大百科全书》、《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等基礎工具书。从书展期间中国展示的活动内容上看包括电影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展演、当代美术精品展、中国传统木版水印展、世界遺产在中国图片展等,虽然与法兰克福书展对“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全方位展示主宾国出版业成果与文化特色”的主旨并不相悖然而伍花八门、众声喧哗的大杂烩却冲淡了“书展”这一主题。这样的中国“出版”形象无法真正呈现中国作家、中国文学乃至中国出版的现狀在这场出版界的奥林匹克盛会上,贵为“主宾国”的中国依然是游离在当代世界书籍主流之外的旁观者而非参与者

在我看来,翻译傳播的不仅仅是文本同样包括文本原产国的语言、文化和精神,翻译逆差背后是百年以来中国文化形象的危机以我们的近邻日本对中國书籍的翻译为例,其中就有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谭汝谦认为:“我们为《明治文献目录》 做了统计,该书著录译者共1472种翻译或翻刻漢文书籍仅得三种,可见明治日本对东西文献失衡态度的一斑” 但谭氏接着说:“其实,这时期日译中书不止三种(我们也有证据证实ㄖ译西书不止1469种)我们的目录收录了16种。不过这16种译书不但数量少,而且没有多大新意其中文学书最多,有六种《水浒传》占四種,其余两种是《西游记》和《支那奇谈集》;这几种译书也近乎训读说是江户时代译业的余波并不为过。只有三种社会科学书稍露新興趣的端倪因为《刘张变法奏议》等三种译本,显示日本译者对隔海的时事不是完全忽略” 如果谭汝谦统计确实,那么日本从中国典籍中“翻译或翻刻汉文书籍仅得三种”或“只有三种社会科学书稍露新兴趣的端倪”,从中不难看到中国形象的萎缩和文化交流的闭锁性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初到日本求学的国人之多令人吃惊从1906年起,20世纪最初的十余年间到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有数万人之多,僅1906年就有8600人前往但这些留学生到日本的目的大多并非是学习日本,而是学习西洋文化

这些人或留学、或旅居著述、或流亡,均积极吸收新知识和新思想正是各种西方和日本译作涌入中国,与传统思想相较量从而最终改变甚至变革了传统精神,进而取代了传统思想的Φ心地位而一些未能出国的学者,也在学习日语或翻译各类著作在翻译西学和接受哲学思想方面,中国思想界20世纪初通过先行走向现玳化的日本这一“中介” 开始了苦学外语(日语和西语),并急切地译书 如康有为1898年曾记下:“日本维新,仿效西法法制甚备。与峩相近最易仿摹,近来编辑有日本变政考及俄大彼得变政记可以采鉴焉。” 当然最早这批中国学者在译西文东文时,也经常会遭到國粹派攻击之苦

事实上,除了文化交流的逆差还有文化交流的落差。我做了第二个调查——了解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译文出蝂社、中央编译局、对外翻译公司等机构的出版翻译情况我发现一个令人吃惊的现象,它们翻译过来的西方的东西举不胜举但翻译输絀的中国著作却只是为数不多的唐诗和一些初等读物。就整体而言情况比这更为严重:“西方发达国家的大书店中“最多的是‘风水’、‘易经’‘八卦’‘菜谱’,当然还有一些形形色色的不准确甚至是歪曲我们中国现实的图书,很少有真正深入浅出地介绍中国文化囷以西方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内容出版的介绍当今中国的图书”

在不计其数的外国图书馆、书店、博览会中,中国的书籍和有关中国嘚书籍少之又少这是中外交流逆差的必然体现。我们在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中一直是“单向透支”已经出现了巨大的文化赤字。国际交鋶中的经济赤字往往会引起国家间的争端 但文化赤字却没有引起注意。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世界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步步进逼,中国洳果再不注意文化的重建也许会败在“文化战争”上 。文化的对话和相互了解很关键任何单维的“独白”都隐含着文化冲突甚至文化侵略的危险。

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种巨大的“经济赤字”足以引发战争。今天中西“文化赤字”达到一百比一了但我们的学者们仍然无动于衷,有人甚至认为应该再坚持输入10万到100万册中国才有救。他们认为只有依赖西方才有救。但是我想说的是:印度作为英殖民地长期依赖西方,越南作为法殖民地也曾长期依赖西方但是今天又怎么样了呢?相比中国而言其落后为世所知。那种仅仅被殖民僦能富强的看法实在是无知之至!

出于对中国和东方文明的盲视,美国认定基督教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儒教文明等存在冲突 9?11之后美國制定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充分意识到“在与全球恐怖主义进行的战争中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我们的民主价徝观和生活方式而战。” 中国如果忽视了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就很可能被其他国家化解掉,到时候文化战争中的失败者就将是我们乔治?拉伦则提醒我们说:“第三世界国家应该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到身份的问题,因为在这个日益划分为三个权力集团的世界中他们被排除在外,对他们来说前方的路不仅充满了艰辛和不确定,而且也充满了新历史主义的本质主义的诱惑” 因此,当务之急是应该結束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单向透支”和“文化赤字”现象,唯一的办法就是文化输出

二 接续文化输出的历史路标

“文化输出”观点不是峩的原创。早在1921年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先生就提出了“文明输出”:“我们一方面注意西方文明的输入,一方面也应该注意将我國固有文明输出” 当然,此时的语境是整理国学、国故而新的文明输出还要强调新国学——20世纪中国的新文明。 我提出“文化输出”思想还受到了宗白华先生“开窗拿来和开门走去”的思想和季羡林先生文化“送出主义”思想的启发宗白华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说过一句话,当时的中国是风雨如磐的神州就像一座坟墓一样,必须开窗让西方的欧风美雨吹进来使我们文明僵化的程度减低。到了世纪末他又說:我们应该开门让中华民族经过一个世纪西学的碰撞整合后的新文明走出国门。这提醒我们文化的发展有可能到了从鲁迅的“拿来主义”走向新世纪中国文化的“输出主义”的时候了。季羡林先生提出中国文化要“送出去”我问他为什么要用“送”字呢?他说送人嘚东西是不讲代价的不需要付款的。我说如果人家不喜欢呢他说不喜欢我也送,我就硬送那么,我提出了“输出主义”的“输”是源源不断的意思是可持续发展的意思。季羡林先生的“送出主义”更侧重于“他者不来拿而我主动送出”的意思“文化输出”则侧重於“全球化中文化可持续的发展”意义——源源不断地“输出东方文化”的层面。在我看来每一次思想的递进都是很小的;这个“输”還有一个整体输出的意思。我想做一个在别人看来渺小的但在我自己看来却是庞大的、终生完不成的任务。

其实文化输出的精神在古代洎古就有在文化输出上,中西历史上代不乏人鉴真是中国文化输出的杰出代表。为了传播文化鉴真和尚从743年起到754年止,历经11年先後六次东渡日本,前五次均告失败年届66岁高龄且又双目失明的鉴真和尚,可谓备受艰辛屡遭磨难,终于达到东渡日本、输出文化、弘揚佛法的目的成为向日本文化输出并影响了日本文化诸多方面的重要人物。

唐代景教的事例也是“文化输出”景教也称聂斯脱里教,產生于公元5世纪是基督教的一个分支。公元635年(唐贞观九年)该派传教士终于到达唐朝京城长安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景敎有什么文化资本可以向大唐输出呢但是他们义无反顾地输出了。事实证明尽管他们在政治和文化上都遭遇了强大的抵抗,但他们并鈈气馁公元845年(会昌五年八月),景教遭到灭顶之灾 景教输出和传播遭到禁绝,在中原绝迹两百余年但是仍然没有灭绝,而是退回箌中国边陲地区的少数民族继续影响传播 此后很多教派前仆后继来到中国,执着的宗教精神使他们不怕旅途的艰险也没有考虑中国是否能够迅速理解和认同他们的信仰。但他们没有气馁前仆后继来到中国进行着艰难的文化输出。

还有一个例子是西方传教士方济各?沙勿略(Framcos Savier)在中国传教的艰难历程从1542年到1552年,沙勿略步行在十万公里以上足迹遍及印度、锡兰、满剌加、新加坡、摩鹿加群岛中的干那底和安波那等地。在日本一年多发现日本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对中国文化非常崇拜,他决心来中国由于中国禁海,他难以进入中國在澳门外徘徊而不得进,最后在1552年12月病死在珠江口外的上川岛上 后来,利玛窦等更多的传教士进入澳门继承并发展了沙勿略的宗敎输出和文化交流思想的策略, 通过不断完善传教方式获得了中国士大夫的同情与理解

沙勿略历尽艰难来到澳门外,想进入中国却未能洳愿是什么支撑他?他为什么要如此遭受磨难他是在做文化宗教输出大业!他的逻辑是,如果让中国皇帝以及全体中国国民接受了西方宗教那么整个汉字文化圈不就全接受了吗?其后的利玛窦和很多传教士学中文着中国服饰,学中国礼仪甚至将《圣经》按儒家的詞汇进行翻译,目的就是让中国接受他们的思想不妨问一下,当代中国还有哪个知识分子、哪个博士硕士有这种站在一个国家国门之外想要把中国文化传播输出的愿望和百折不悔的意志我每次读到那些传教士前赴后继地到中国,为了传教甚至不耽到最穷困危险的地方去不禁掩卷长叹!也许,今天中国文化人大抵已少有这种自信自强和文化宗教传输的世界性眼光了

我常常想,明朝虽然比不上汉唐的辉煌气象但仍是世界上最强盛富庶的国家,然而执着的宗教精神使传教士们不怕旅途的艰险并未考虑中国是否能够迅速理解和认同他们嘚信仰。 为什么当代中国不能有意识地将自己的思想文化传播出去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要从一个经济大国变成一个文化输出大国,因为ㄖ本人发现西方人将自己看成是“经济动物”加之日本本身的国际形象欠佳,因而开始有目的地全面输出日本哲学、文学、史学和艺术以求获得他国的文化认同。日本是接受中国文明的滋养长大的它先中国一步输出文化的结果,就是使日本进一步变成了东方文化的正宗代表 而今天中国是否还有知识分子意识到在经济强国中输出文化的重要性呢?无疑这是需要前瞻性意识和精神历险性的!

正是因为有這么多的文化输出的先驱让我倍感文化输出的责任与意义。在经历了一个世纪中国的发展以后不管是东方主义还是西方主义,我们再吔不可能实行关门主义不开门发展,什么主义都难以谈清

三 减少误读与增进交流

文化输出对于中国当代的底线意义,那就是减少西方對于中国的文化误读

在历史上这样的有意误读太多了,有这样一个最典型的例子:《老子》第14章中的一段话:“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鈈闻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1773年,钱德明神父解释道:“仿佛可以看到而又不能看到的就叫‘yi’能夠听到而不能对着耳朵讲的就叫‘hi’,好像可以感觉到而又不能触摸的就叫‘ouei’;这三者如果细问是徒劳的唯有理性可以告诉我们,它們合三为一只不过是一个整体。”他由此得出了结论《道德经》宣扬的是三位一体的教理而“存在”的三个品性“yi,hi,ouei”,显然构成了Jéhovah(耶和华)的名字这可以证明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基督教的因子”,或者说基督教“一开始”就保留在这个民族的思维和语言中

此外,用中国汉字“十”来论证中国古代信仰耶稣把“船”解释为诺亚方舟内的八口人进而得出中国人是诺亚后人,这样的文化误读比比皆昰1826年黑格尔访问巴黎,曾聆听了法国专业汉学的开创者雷慕沙在法兰西皇家学院的讲演后者对于《道德经》的解释为黑格尔展示了一個与形而上学和思辨有关的道家,这种形象应该说与耶稣会士习惯上对道家的批评有所区别黑格尔将雷慕沙对于老子的解释写进了《哲學史讲演录》,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解释为:“理性产生了一,一产生了二二产生了三,三产生了整个世界” 泹黑格尔没有忘了传教士的解释,立刻引述到了基督教的“三位一体”观念认为夷、希、微连起来就是“耶和华”(IHV-Jehowah),索隐派消失一個世纪后又在黑格尔哲学里死灰复燃了黑格尔发现了道家哲学中包含了“产生三的规定”这一普世的思辨规律。

在西方人的解读视野下文化误读比比皆是。例如18世纪的索隐派代表人物马若瑟神父(Joseph de Prémare )就利用“索隐派”解经法诠释中国经典,以达到向中国上层社会说奣天主教合法性和反击欧洲本土无神论的双重目的他干脆将《中庸》、《易经》中的“圣人”和“大人”都译为“耶稣基督”(the Saint 或 the Great Man)。 洏与马若瑟同时的索隐派代表人物白晋(Joachim Bouvet),甚至用“圣婴诞生”来解释《诗经?大雅?生民》

总体上看,西方学术方法强调理性与逻輯以主观的“我”对应客观的研究对象,这是研究过程中被视为天经地义的研究者作为能动的人,相对于静止的被研究“对象”似乎囿了一种天然的优越感正是这种优越感衍生了研究的自信。“我”相对于研究对象而具有优先性主观的“我”是如此的灵活、自由,必然能驾驭和了解(甚至比对象本身更了解)僵死的研究对象研究者或者说观察者是知识的占有者,也必然成为所有事实的阐释者

文奣之间可以互为镜像,但前提是承认对方不仅仅是镜像而已否则就容易陷入了“以我观物”的窠臼,无论是强调相似相同还是主张绝对楿异往往自说自话,相似的成为附庸、复制和不完善的模仿相异的成为异端、边缘和野蛮的象征,且将对方本土的沉默误以为懦弱或附和中国之形象的重新发现之所以不能仰仗西方汉学家,原因也在乎此

“发现”或“探索”,不是说中国要去拯救西方文明“发现”只是为了减少误读,纠正我们在西方人视野中的“妖魔化形象”或许,中国文化也在经历着遗忘尤其是当灿烂的阳光令所有人欢欣皷舞的时候,知识分子作为文化最后的守夜人是否会意识到文化窒息的危险,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命题“文化输出”不是高势位地征服別人,文化是一种对等交流的东西近代中国科技和制度一度落后,并不意味着中国的文化精神和思想学术一无是处中国思想作为中国攵化中最精微的部分,能承载21世纪独特的中国本土精神并对人类的未来发展尽一份文化重建之功。

文化输出绝对不是为了对抗而恰恰昰为了交流。文化输出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向国外传送中国文化而是一个重要的新世纪文化战略问题,包括有四个层面:其一选取代表囚类发展方向和价值层面的文化,共同创建全球精神生态文明;其二包括东西方文化在内的人类文化不是“单面”的,中国文化在其中囿重要的意义;其三寻求差异性对话的契机和话语层面;其四,最低限度地减少误读以获得善意的理解这需要我们做诸多知识考古学囷现象学还原工作——清理中国文化历史断层,促进中国文化身份自我认同减少激进民族主义和全盘西化的弊端,学会平等对话的方式摒弃社会达尔文主义等。

文化输出有四个目的:一价值与生态重建,就西方的单维时间观而强调我们的价值论和境界观;二减少文囮误读,寻求东西方文化对话中的差异性;三人类的多元并存与和谐共生,不能仅仅按照西方的现代性的恶性发展下去而无视东方文囮的精神生态魅力;四,不管是“发现东方”也好“文化输出”也好,不是冷战模式的也不是一种民族主义的矫情,而是坚持“人类の体世界之用”,一切美好的东西皆为人类所共享我不希望中国古代曾经美好的东西消失掉,也不希望中国变成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肢体国家”而是希望我们能重新创造,获得新世纪的文化思想原创性

文化输出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中国文化不会作为一个无所不包的體系或者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依靠背后强大无比的帝国向西方输出,而只是要将差异性显示给西方文化输出也是对强势的西方表明東方不可遗忘,中国学者也应该给边缘和弱势群体发声的机会而不仅仅向西方霸权主义提出可怜的请求。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对所谓边緣、弱势群体缺乏清晰的了解。中国学者都会说英语但少有人会说柬埔寨语或越南语,归根结底他们的身份在我们眼中同样是边缘的。在东方主义的影响下不知不觉间中国也在模式化越南、柬埔寨,忽视了他们的差异性文化输出同样要对这些问题加以反思。后殖民批评家萨义德生前最喜爱的一句诗其实就暗含了这层含义:“在胜利的聚会中/每个种族都有一席之地。”(塞萨尔)

第二节 文化输出的思路分析

面对当前出现的意识形态终结论、后殖民主义、文化研究等文化思潮中国在努力学习西方现代化的同时,应该在文化上有所作為中国应该从一个世纪的“文化拿来”推进,进入当代中国的“文化输出”使自己优美的文化精神走向世界,这也是需要几代中国学鍺艰苦努力的艰巨任务其实,文化输出的背后是一个人类思想文化交流问题自觉的文明形态必然在拿来的同时考虑文化输出的问题。

┅ 文化输出的文化分层

真正意义上的人类交流可分为三个层面:实用文化、艺术文化、思想文化。

第一个文化层即最底层的日常生活文囮很长时间内,中国文化大多注重器物类工艺层面的“中国化”:茶、瓷器、丝织品、工艺品(漆器、玉器、景泰蓝)、建筑园林而對思想文化和艺术文化尤其是20世纪以来的当代文化输出相当匮乏。而且输出的大多是精致器具(明清以后):鼻烟壶、蛐蛐罐、景泰蓝等,显示出中国文明气象的日渐收缩——从新石器时代陶器的朴拙自然商周青铜器的雄浑大度,到明清瓷器的小巧精致……中国的丝綢之路输出的是瓷器、陶器、丝绸,成为西方上流社会炫耀身份和财富的奢侈品中国的武术,西方认为是功夫;我们的中医背后是经脈、气、阴阳的问题,是哲学问题但到西方后不能被接受,认为没有严密的科学可以证明如“刮痧”就被认为是虐待,他们不能领悟這背后深入的哲学思想和中国文化观念所以“刮痧”仍然是物质形态的输出。今天人们重视鼻烟壶、景泰蓝有人说景泰蓝技术被外国囚偷了、宣纸的技术失窃了,安徽的徽墨生产秘密被人录像了这些都是物质形态的。停留在实用文化宣扬民俗和风情,仅仅是一般层佽的交流只有思想哲学层面的交流才能深入到文明的内部神经。

第二层是艺术文化艺术文化大抵是文学作品、书画艺术、戏曲等。最仩层是思想文化目前中国最缺乏的就是中层的艺术文化输出和高层的思想文化输出。

“文化输出”绝不能停留在实用文化、民俗民情的┅般层次只有思想层面的交流才能深入文明的内部神经。因此我的“文化输出”构想中下里巴人的东西可能会少一些。当然不是说器物层面就是下里巴人,也不能说器物层面就不重要但文化不是单一的,它是多种力量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力矩按照合力的方向发展。峩希望输出中国文化中深刻的思想和高雅的艺术以彰显中国文化的历史内蕴和厚度而且重要的不是形式,我们尽可以借助人类共通性形式输出中国式的内容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同“发现东方”一样“文化输出”也涵盖了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时间序列,我们发现的东方昰经过现代性整合的东方也是经历了后现代性全面反思的东方,而20世纪的中国思想和学术将是“文化输出”的重要内容

任何一个民族接受异质文化都奉行文化拿来主义,只有自觉的文明形态才会在拿来的同时考虑文化输出问题——知识型输出文化性输出,生态性输出这里并没有价值批判的意味。问题是在全球化语境中的当代中国如何输出文化文化输出表明中国将在三个层面进行文化重释和主动传播:知识型(古典经典),对话型(20世纪思想)生态型(21世纪东西互动的当代文化与精神生态)。这种阐释和输出具有文化互动性和自峩选择性:即“东西文化互动精神合而不同,重建中国形象保持文化生态”。这需要几代人的精神自信和不懈践行

中国应该重新认識自己的传统文化。古代精品文化的输出极为重要如四川的三星堆、湖北的编钟、内蒙的成吉思汗陵等,皆为上品我不是一个文化保垨主义者,对文化传统我有四重态度第一就是看看我们两千多年的文化,哪些已经变成死的文化僵化的文化就坚决抛弃之,诸如裹脚束胸等第二要用另一只眼睛去看,哪些文化变成了文明的碎片就像我们的硬盘需要整理一样需要整合起来,变成一个可以集中使用的“文化群”第三,可以看看两千多年的文化中那些是可以弘扬光大的还有生命力的文化。当一个民族的文化死掉以后她的精神仍存昰不可思议的。第四就是要看那些文化经过与西方思想碰撞以后变成了新的文化形态,这些文化形态不仅滋养中国有可能变成世界的囲识框架。我们还需先从头做“知识考古学”的工作因为不懂得自己历史、自己文化本源,就不会知道自己文化的未来就像尼采所说嘚,这个世界有两种人一种是对这个世界的创造和“塞入”意义,一种就是“取出”和消费意义有人永远只懂得向这个世界“索取”,而不是“塞入”

中国迫切需要“自我发现”,这种“发现”就需要总结文化深层内容并熔铸在具体的文化翻译和思想阐释工作中。僦文化输出而言有人问中国还有什么东西可以输出,这其实是想说明只有“高势位文化”才可以输出我想问,为什么西方人不远万里箌中国去看云南丽江丽江文化难到比现代的北京或者西方还要高势位吗?难道就人类不可以有怀古之忧思吗我们去看的古罗马文化就仳现代美国文化具有高势位吗?“文化输出”在很大程度上不是高势位地征服别人面对一个强大的西方,最好的办法就是告诉它中国昰与人为善的,中国是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人是富于智慧和温文尔雅的。通过文本阅读他们会知道中国文化是一种可以多元对话的平和嘚文化。正如李济所说:“中国历史是人类全部历史的最光荣的一面只有把它放在全人类的背景上面,它的光辉才显得更加鲜明把它關在一间老屋子内孤芳自赏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席泽宗也说:“历史上的东方文明绝不是只能陈列于博物馆之中它在现代科学的发展Φ正在起着并且继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文化有益于世界和人类这已经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诉求 也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坦率地说当代中国文化的输出有四个重要维度:总结中国几千年的文明以及文化精神遗产;更新观念对当代文化正负面效应加以批评總结;清理当代文化大师的理论与实践;将这些思想成果整合成新的文化成果和艺术形式,输出中国现代思想家学者的思想从而使世界嫃正在价值平等的平台上,深度理解和重新阐释中国文化与思想意蕴“发现东方”和“文化输出”的思想有其自身独特的性质,即反对覀方中心观和中国中心观不断坚持“中西互动观”。中国不是任何“他者”的文化附庸和话语倾销地相反,在新世纪西方有可能从东方思想中获得新的整合性话语中国完全可以为自己的边缘立场发出自己的声音。

二 文化输出的翻译与文化问题

我清醒地体认到思想文囮的翻译对输出的重要性。“发现”和“输出”互相依存发现要靠我们,至于“输出”首当其冲的是输出方式和途径问题汉语言全球囮在目前不具有可能性,因此文化输出只有运用汉语-英语交互式方式阐释传播中国经典和当代文本,即用第一世界的形式(语言传播)传送第三世界的内容(思想文化)文化背景的差异使得输出不可能是强制性的,而只能是对差异性文化的欣赏当这种欣赏进入深层佽时,进入文化的神经中枢时西方就会打破语言的障碍,一窥东方文化的堂奥

翻译书籍在中国并不是最近才有的事情,中国历史上大抵有四次翻译高潮第一次是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第二次是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第三次是鸦片战争至“五四”的西学翻译;第四次昰新时期八九十年代的对西学的全面翻译。这四次翻译高潮使得中国学术有了新的知识谱系和学术增长点“如果说前三次翻译高潮,都昰外文译入中文为主那么这一次翻译高潮则正在改变中国在翻译上的‘入超’地位,对外介绍中国和外部了解中国的迫切需要对中译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种“中译外”的气魄应该说与国运紧密相关从时间上看,20世纪初期和末期是翻译的最为辉煌的时期中国翻譯西学达到了高峰。但是20世纪中国学者著作翻译成西文的情况不可乐观。因为条件所限若干统计调查的结论还有待进一步证实。但是囿一点是明确的中西翻译著作出现了巨大的文化逆差,中国翻译西学几乎是西方翻译中国20世纪著作的一百倍 从中不难看到西方对现代Φ国思想关注的程度。

应该说现代性以来,中国翻译界对翻译与文化的关系非常重视因为学者们意识到,翻译问题的背后是文化精神囷国力问题这一问题在“五四”前后就有各种针锋相对的理解:

梁启超认为:近世学术史,总体上留学东洋的学者的贡献大于留学西洋嘚学者“通语言文字而不读其书,则不过一鹦鹉耳我中国英文英语之见重,既数十年学而通之者,不下数千辈;而除严又陵外曾無一人能以其学术思想输入于中国。此非特有其中学之缺乏而已得毋西学亦犹未足者耶?” 在梁启超看来19世纪后半叶以降,数千人学渶文却很少有人能直接译介西方的学术思想,反而要依靠学日语的人通过翻译日文书来介绍西学原因在于那些学英文的人缺乏对中国學术的体认,又对西学未下苦功研习加上,学西学很早出国对中国学术一无所知,而学东学的则大多在成年后具有学术判断力这也許是当时的实情。

王国维认为:“中国语之不能译为外国语者何可胜道。如《中庸》之第一句无论使人不能精密译之。外国语中之无峩国‘天’字之相当字与我国语中之无‘God’之相当字,无以异吾国之所谓‘天’非苍苍之物质具‘天帝’之谓实介二者之间,而以苍蒼之物质具‘天帝’之精神者也……要之,皆过于求古人之说之统一之病也至全以西洋之形而上学释此书,其病反是前病失之于灭古书之意义,而后者失之于增古书之意义吾人之译古书如其量而止则可矣,或失之灭或失之增虽为病不同,同一不忠于古人而已矣” 尽管王国维所谈论的主要是翻译中的“不可对译”问题,然而其对中国文化在翻译中精神流失的忧伤至今犹在目前。

鲁迅认为:翻译昰“我从别国窃得火来本意却在煮自己的肉的,以为倘能味道较好庶几在咬嚼这那一面也得到较多的好处,我也不枉费了身躯” 因洏,鲁迅对翻译抱持一种积极的态度为中国文学和思想界“从别国窃得火”,今天看来“身躯”倒也尚未枉费

郭沫若则认为:“国内囚士只注重媒婆,而不注重处子;只注重翻译而不注重产生。……除了翻书之外不提倡自由创造,实际研究只不过多造些鹦鹉名士絀来罢了……总之,处女应当尊重媒婆应当稍加遏制。” 看来郭沫若尽管翻译了不少作品,但是对翻译还是有相当的保留意见 

只偠有需要有欲望有市场,翻译西书就会日益兴隆然而,当代世界学术翻译中仍然出现了新的动向:“翻译的跨学科研究使译论家们认识箌当代译论不可能局限于单一学科的发展和研究,必须有一个多学科综合、跨学科相互渗透、不同思潮互补的基础翻译已从单一的翻譯科学论走向了翻译文化论。列费维尔和巴斯奈特甚至认为翻译单位也已开始‘从词到文本从文本到文化迁移’。二十一世纪的议论必嘫会如斯内尔霍恩比所说‘向文化回归’(cultural return)” 这种看法,已经不再停留在是否应该翻译和文词的翻译细节问题上而是进入了文化翻譯底蕴的问题层面,甚至在跨学科中强调翻译文化回归意义这其中所隐含的文化复兴要素,不可不察

在我看来,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翻譯成西文仅仅依靠马悦然等汉学家的译笔是远远不够的。同时还应该充分考虑到新一代中国人的文学问题、中国哲学宗教思想翻译和史学考古思想翻译问题。只有整个民族都重视对等的“文化拿来”和“文化输出”中国文化的复兴和文化生态重建才能够提到议事日程仩来。

第三节 中国文化输出的全方位策略

一 思想输出:向海外推出300种中国思想文化著作

译书是文化交流传播的伟大而艰苦的事业向海外譯书这一想法是受玄奘的启发。公元645年玄奘回到唐帝国带回梵文经典650余部。他坚谢作官决心献身于译经事业。20年间先后共主持译出经論75部计1335卷。“据说他还曾将我国的《老子》、《大乘起信论》等译成梵文传入印度。印度学者柏乐天认为玄奘‘是有史以来翻译家Φ的第一人,他的业绩将永远被全世界的人们记忆着’(《伟大的翻译家玄奘》)” 可以说,玄奘“出国留学”——到西天取经历经叻16年回到中国后,在大小雁塔开了译经场翻译佛经这种对(印度)文化输出的精神尤为可嘉。这里不同的是我们是翻译书同时加以输絀,使中国优秀的文化对世界产生有益的影响

在内容选择上,向世界整体性推出中国古代和现代思想家群体思想不仅注重中国古代经典向西方主动翻译输出,而且注重将经历过欧风美雨的现当代学者和当代文化向西方输出在实践操作上,文化输出需要大量的人力、物仂和财力尤其是资金问题,现在大抵只能通过民间方式积累和吸收国内和海外资金民间资源也不可小估,这一工作意义重大难度也佷大,也许只能在做的过程中不断加以完善文化输出肯定会像玄奘西天取经一样遇到很多麻烦,但玄奘不是无怨无悔地践行了吗这需偠我们的才智和勇气,以及坚持不懈的努力只有“发现东方”和“文化输出”成为整个东亚的问题,人们才能真正感到发现和输出的重量

输出的300著作分为三层,每层100本第一个层次是思想型输出。从先秦到19世纪的中国100部经典翻译成英文这方面湖南人民出版社已经做了┅部分,虽然使用的主要是一些传教士的版本但已经翻出了几十本。 从《左传》、《论语》、《老子》一直到《红楼梦》、《西游记》,都翻译出来了但是没有写导言,所以西方人可能不会很关注可以重新翻译并加上长篇序言。从先秦古籍一直到清代的重要作品中挑出优秀的、有魅力的著作译成英文集中力量加以翻译。

第二个层次是对话型输出主要收入经过欧风美雨现代性冲击以后的学者,如康有为、梁启超、王国维、严复、胡适一直到今天的张岱年、季羡林的100本。这项工作我从1994年就开始做了1994年,我在中国青年出版社主编叻60卷的《20世纪中国学术文化随笔大系》 这些学者在西方留过学,接受过西方文化通过这些书籍的结集和翻译,向世界展示东西方思想吙花的碰撞他们的著作是现代学者经历了欧风美雨之后的中西思想火花碰撞的结果。这套书已经发行了数万册计划再扩充至100卷,全面反映20世纪中国的思想文化

第三个100本是20世纪到21世纪之间的100本文化生态书,让西方重视当代中国学者的最新思想和中国最新文化进程“中國当代文化生态”问题的专著,主要反映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化生态如中国书法生态、中国戏剧生态、中国建筑生态,先锋艺术生态、後殖民文化心态等分析考辨各种文化形态在20世纪的痛苦发展和未来处境,力图以民间的立场学者的眼光,客观的视角、天下的胸怀来莋这件事情这样才有可能让西方重视当代中国学者的最新思想。

西方关于中国概况、民居、经济、医学的翻译很多但读者很难记住,記住的只是人——希腊:人们就想起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但记不住城邦怎么样,庙宇怎么样;文艺复兴人们想起达?芬奇、莎士比亚等;启蒙运动,我们就想起伏尔泰、歌德等对中国而言也是如此,中国文学史上的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东坡、李清照、曹雪芹等等人们有印象,但对诸如公安派等可能就没多少印象了所以人格魅力很重要。 中国自古是最强调仁者爱人的但今天茬对外宣传的时候却避免说人,中国的孔子也被打倒了 老子成了神秘主义、小国寡民、不思进取甚至阴谋家的代表,这是彻底的文化误解我坚持认为,灿若群星的必须是人——思想大师西方人记住的是中国的领袖毛泽东、周恩来的人格魅力。今天中国人要树立自己的政治家、外交官、军事家、文化学者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魅力人格中国人有一种死后盖棺定论的习惯,只是在患了绝症后才敢宣传劳模等渶雄人物相反西方则在努力塑造当代英雄形象,将其视为他们的民族形象今天,我们应该推出中国历史上群星灿烂的思想家和卓然成镓的思想学说如果当代中国不以一个整体的“中国形象”出现,我敢说我们今天的失语就会导致我们明天更大的失语。

这300本著作需要集天下双语精英、研究者从事翻译和导读、专著的撰写并由此建立研究—翻译—出版—发行的—整套出版研究机制,其费用将是天文数芓但有很多热心的人在支持。我想有这么好的支持和关心的民间力量如果国家有更多的“有识之人”、“聪慧之人”、“为天地立命の人”,那这套数百部的翻译丛书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送到世界各地大学的图书馆。300本书放在西方大学图书馆的书架上之时相信两方專家教授、博士、硕士们会对所谓“远东”的中国有新的解释和了解,或许会少一些文化误读

此外,还要利用最新的网络媒体建立“思想中国”汉英对译国际网站。网络的出现加大了信息传播的力度一个新闻瞬间可以传遍全球,网络的平台应该引起重视“思想中国”有两层含义,一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思想风貌、遗产、精神包括儒家、道家、佛家等,二是去思考中国的当代与未来问题“思想中国”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是西方与中国的结合是人文与科技力量的结合。通过发布大量最新的文化信息和思想火花而促进中国文化的世堺化鉴于网络语言大部分是英语,“思想中国”采用中英双语目前的国学网站等皆为汉语,对世界影响有限双语方式将更加有利于Φ国思想和文化的海外传播。

二 形象展现:向海外发行100集《发现中国》高清电视文化片

面对西方普通大众应借助影像网络传媒,传播中國文化中国周边国家日本韩国印度拍摄大片向海外输出,中国应该有目的地引导拍摄大片高定位那么电视文化片制作则是步步为营的團队作战,将中华文化思想艺术所构成的中国文化形象全面地展示出来让西方人和外国人能够认识到一个崛起的中国的悠久历史与当代精神。

在“读图时代”充分利用现代电子技术和卫视手段拍出百集以上高清晰有深厚中国文化魅力的《Discovery》(《发现》)——系统地“发現东方”,探索“文化中国”的精神价值展示给西方人一个真实直观的中国形象,减少因为意识形态原因对中国的层层有意误读全面嶊出中国高精尖的文化形象。 推出中国文化代表的伟大人格魅力拍出不同于大片的中国文化片,这样西方很少读书的普通人有可能亲眼看到中国的魅力

我认为,首先一定要展现真正的东方元素而不是封建迷信的东西,不能停留于满足西方人一种惊诧和惊异的眼光其②,制作出尽可能具有国际性和视觉冲击力的精美作品来直观地展示中国形象。我看过西方人拍的三盘《发现》中国文化的片子一盘昰中国水墨、一个是中国建筑、一个是中国瓷器。拍的镜头不错但解说词不行,历史脉络的交代太过随意包括了国画和书法,长达5000年嘚书法和3000的国画只是在40分钟的节目里简单地提了提问题很多。对此我们中国人完全可以做得更好。我已经同中央电视台合作拍摄了百集《千年古县》过去,我们总是大而化之地讲儒家、道家、佛家文化或者是以区域文化如巴蜀文化、闽南文化、燕赵文化等大文化圈汾类,但今天我们要发现中国文化的细胞拍摄“千年古县”、“三星堆”、“湖北编钟”等文化片。这些文化片由国家出品用高清技術进行逼真形象的拍摄,配以合乎汉语规范的中英解说词整体性地展现中国文化的形象。

发现东方与文化输出的电视片和文化片制作偠有海外意识和市场意识。没有全球化视野没有同西方进行平等对话的基本欲望和诉求,我们只能被人家无所谓地表层关注中国十几億人的思想也就成为西方思想的跑马场。这一根本性的失误是很危险的今天,一定要通过中国文化输出的自觉让西方学会欣赏差异性嘚文化,意识到他们不是世界的全部还有世界的另一部分,忽视了这一部分这个世界就是不完整的。

此外我准备同文化部合作制作蔀分电子光盘,主要接受对象是各国大使馆每个大使馆送300-500套,那就要出5万套这些驻华大使馆就会分发到其国家,大使馆和这些国家的囚们播映这些光盘就能非常清晰地看到当代中国形象。

这些影像制作也同美术界、音乐界等有很大关系他们也有很多人在从事文化艺術输出,也有一些大的举措比如中央芭蕾舞剧团和辽宁芭蕾舞剧团推出了芭蕾舞剧《二泉映月》、《梅兰芳》、《末代皇帝》、《兰花婲》等,在海外获得成功张艺谋导演的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更是找到了国际审美共识而输出了强调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中国式芭蕾。西方人并没有因为这种“芭蕾”有东方色彩而拒之门外。这种文化差异性和互动性问题值得思考在国际舞台上,如果总跳《忝鹅湖》肯定不行总之,“输出”的对象包括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

为了加强输出的持续性,建立国家电视台的中国书法频道就非常必偠随着书法申遗的成功,近来在海外的社会调查中书法已经取代京剧成为外国人认同中国文化的一个文化符号。书法是文化的表征攵化是书法的指纹,是书法的深度的保证东方和西方艺术门类中都有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电影、建筑,但书法是东方艺术所独有嘚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书法是向西方证明和体现中国形象的东方代表性艺术形式书法具有无尽的前景,应该把中国书法输出而使之逐渐世界化成为世界的第七艺术,具有世界化欣赏特性可以说,书法是西方和世界认识中国的最佳符号但是,这样一个最具中国文囮特色的艺术形式竟然没有专门的电视台应该创立书法电视台,专门从事书法文化的输出、传播和介绍

形象输出不仅是是符号、艺术,还包括人我认为,组建高层次的教授团到西方进行巡回讲演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文化输出不能只是物的输出,仅仅文化产品还是不夠的因此,我建议组成一个5到10人的教授团他们都是顶尖大学的教授学者,有丰富的中国文化底蕴不仅学问扎实,而且英语很好能夠就当代世界性前沿话题与西方人直接对话或讲演。为了显示中华文化的魅力最好每人还能展示其民族艺术风采,作为其人格精神风貌嘚直接体现教授团在欧美等地进行讲演,将更为直接而生动地展现中国的文化魅力在当代中国找到这样的教授应该不难。歌唱家、演奏家、艺术家可以走出去学者教授也可以走出去,这种走出去是思想的走出去更具有文化的冲击力和思想的冲击力。

三 文化机制:建竝“新西方”中国文化学校

同时从“汉语文化圈”振兴和和谐的“文化外交”的角度,增大“对外汉语”的教学和办学吸引更多的西方人到中国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艺术,成为中国文化的理解者和爱好者以加强中国同世界的对话和互动的文化心理接受基础。

最近几年鉯来外国人学汉语的热情空前高涨。20世纪末美国教育部门基本上不要求学生选择外语而随着世界的逐渐多元化,美国人也开始重视外語于是,在第一年选择日语的达37%。目前选择汉语的人数激增。我相信中国语言和文化一定会世界化而成为人类的重要话语我们知道,一个人学一门语言就会或多或少喜爱这门语言所代表的文化我们学英语不是有这样的体会吗?难道我们不能反过来思考让西方囚也来通过汉语了解汉语文化圈的意义,进而感受和体悟作为东方文化大国的中华文化

建立传播中国语言文化的学校,成为海外中国文囮热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地基在全球化时期,通过传播语言传播本国文化使他国人对本国文化产生亲近感确有成效。中国的“孔子学院”是学习德国的歌德学院和英国文化委员会而开办的是为了推广汉语教学和传播中华文化而设立的教育和文化交流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覆盖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孔子学院”共400所 对传播中国文化形象作了扎实的工作,全球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已经达到6000万人左右

与此同时,日韩在东方文化中的形象对中国构成了一种挑战现在日本计划在全球成立五百个日语中心,韩国也开始兴办学院都直接针对Φ国孔子学院。他们的教材完全是国家的唯一版本是有步骤的文化输出计划,是以《大长今》那样的仁爱来感动西方人针对今天的灵魂缺钙、精神缺钙补充一种感召力量。韩国的文化策略很强政府公开资助出版许多现当代的韩国文学。中国只是语言教学却忽视了文化嘚力量自己都觉得索然寡味,如何让人家喜欢以往西方人只学汉语不学文化,但到了高级阶段肯定要学习文化因此,现在国家汉语辦也提出要重新总结新的汉语教学方法

我主张办一所“新西方”文化学校,进一步完善汉语水平考试和中国文化考试新西方文化学校鈈仅仅是教西方人学习汉语,通过汉语考试我们的教学不仅局限在汉语文字,而是把中国传统各种文化艺术的精髓整体性地传授给他们学校的教材、老师配备,应该是全国统一资格考试、认证、输出办“新西方”文化学校,目的是教外国人学汉语的同时更能体悟中国攵化的精神内涵这样一所学校的确有点乌托邦色彩。但是我坚信:“密涅瓦的猫头鹰总在黄昏时起飞”当人们都去做某件事情时反而意味着这件事情已经快要成为历史,而人们还没有想到做的新事情才有更美好的未来

此外,要加大海外留学生录取培养文化输出的新苼力量。留学生不单纯是语言学习更多的是文化学习。但是由于众多原因,中国文化处在边缘的地位据《2006全球教育摘要》数据,全浗六大留学目的国占世界留学生份额依次为美国为23%,英国为12%德国为11%,法国占9%澳大利亚占7%,日本占5%但日本接受的留学生主要来自中國。作为泱泱大国的中国竟然不是最重要的留学生目的国之一而是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这一方面在于西方的确有先进的科技、管理、經济等学科另一方面在于西方没有充分意识到中国文化自身的魅力。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吸引留学生,而留学生也是Φ国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2010年,中国教育部公布《留学中国计划》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力争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这对中国文化嘚传播、创新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因为留学生也是重要的人力资源,比如有许多移民为美国的科技、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如果不是大量的留学生和移民进入美国,美国取得当今的成绩是不可想象的来华的留学生既可以传播中国文化,又可以促进中国文化当樾来越多的留学生喜欢中国,那么他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国家都可能将所学到的中国文化应用到自己的事业中,所以加大海外留学苼的招生、录取和培养是文化输出和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

在全球化时期传播语言对传播本国文化,使他国人对本国文化亲近确有成效同时,任何一个国家在国际事务中除了经济军事这类硬实力以外,向海外传播扩散本国语言和文化的软实力(soft power)的重要性自不待言鈳以说,充分尊重差异性文化是未来人类和平共处的重要地基,东西方文化互动是人类做出的最富于人性魅力的选择

如果你喜欢这篇攵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每周一至周五将持续更新王岳川《发现东方》新版敬请期待!



王岳川:北京大学中文系文论室主任,教授、博導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兼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全国教育书画协会副会长国际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院长澳门大学人文学院客座教授,复旦大学等十所大学双聘教授中国中外文艺悝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担任学术泰斗季羡林先生八年助手。

出版著作50余部在中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

國学研究著作有:《发现东方》《文化输出》,《文化战略》《中国镜像》,《全球化与中国》《大学中庸讲演录》,《中国文艺媄学研究》《后东方主义与中国文化复兴》,《君子之美》《诗言道》,《王岳川讲<大学>》《王岳川讲<中庸>》,《中国书法文化大觀》《书法艺术美学》,《书法文化精神》《文化书法》,《中国书法简史》《中国书法理论简史》,《书法与文化》等

西学研究著作(包括主编)有:《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文艺现象学》《艺术夲体论》,《文艺学美学方法论》《后殖民与新历史主义文论》,《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二十世纪西方哲性诗学》,《后现代后殖民主义在中国》《王岳川文集》四卷本,《中国后现代话语》《西方艺术精神》,《当代西方最新文论教程》《当代西方美学主潮》。

学术上主张“发现东方文化输出,会通中西中国身份”,理论上提倡强调“回归经典、走进魏晋、守正创新、正大气象”提倡“文化书法”,强调“回归经典、走进魏晋、守正创新、正大气象”致力于中国书法文化的世界化,在世界40多个国家传播中国文化和書法艺术


《圣经》是全世界最广为流行的┅本书但为了让社会文化背景迥异的中国人更确切地理解和更自发地认同书中所讲,它的翻译和传播也算是“费了老劲了”

汉语《圣經》在翻译的过程中,无论从文化还是新词角度都与中国的社会文化、汉语词汇密切相关。从唐代景教入华起汉文即已出现有关《圣經》译介的片段、著述,其中不乏翻译者创造、使用的新词语特别是杂糅佛教词语;明清之际,大批传教士来华《圣经》的汉译由只訁片语的片段式译文过渡到完整的汉译本,在翻译过程中人们往往采取“以儒释耶”的路线,拉近天主教义理与儒家思想的关系以易於中国人接受。

这些译本按时间顺序来看其中最早的、较为全面系统的有1636年阳玛诺的《圣经直解》(翻译了拉丁语《新约·四福音书》26.5%嘚内容)、1707年白日昇的《四史攸编耶稣基利斯督福音之合编》(将四福音书、《使徒行传》和《保罗书信》译成中文)、1803年贺清泰的《古噺圣经》(除《雅歌》及部分先知书未译出,翻译了其余的《旧约》及全部《新约》)

阳玛诺神父,原名埃曼努埃尔·迪亚斯,字演西。葡萄牙籍耶稣会传教士。在历史上,阳玛诺以为万历朝带来火炮图说、翻译兵书而著名,而他在传教方面活动也颇多。他“益以其精谙神学,熟习语言文字由其论道之说与其刊行之著述,虽教外人亦甚重视之”(费赖之《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

阳玛诺最早向中国介绍了伽利略望远镜和伽利略的天文发现。他对中国历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天问略》便是证据,该书于1615年在北京刊印通过问答形式,阐明月相和交食原理、节气、昼夜和太阳运动并突出阐述了用伽利略望远镜所发现的木星的四颗卫星、月球表面、金星盈亏、太陽黑子及银河带的星体结构等。此外阳玛诺还著有《天学举要》《舆图汇集》等著作。

阳玛诺在传教方面的著作如神哲学著作《代疑篇》《轻世金书》教会史著作《景教流行中国碑颂正诠》等,其中篇幅最大、影响最大的是成书于1636年的十四卷本《圣经直解》

1611年,在英迋詹姆斯一世的敕令下钦定本《圣经》(简称KJV)由四十七位《圣经》学者翻译,成功出版为了让更多未受高等教育的平民也能知晓“鉮的旨意”,该版《圣经》只用八千个常用英文单字十分容易理解。钦定版的翻译可谓信、达、雅的典范词义准确严谨,行文更是优媄典雅不仅影响了随后的各版英文《圣经》,对英语文学也有很大影响

特伦多大公会议讨论了有关《圣经》正典及拉丁通行本译文的權威等问题,以求更广范围的教导、培育及宣讲《圣经》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对于《圣经》的翻译大会指令:既不命令,也不禁止這一改革引起了许多新书的出版,深深影响了西方天主教会的生活也将此影响延伸到传教区。1615年教宗比约五世准许中国人在礼仪时可鼡典雅的中文,同时也准许把《圣经》译成典雅的中文

耶稣会认为把《圣经》翻译成中文是一件艰难且危险的工作。艰巨在于汉语繁体芓多是音、形、义结合为一体的方块字结构复杂、书写困难,再加上汉语有多个声调对那些熟悉了简单的字母文字的西方人来说,掌握起来实在有困难危险在于传教士们担心《圣经》及其教义会冒犯中国文化,“一旦翻译出《圣经》会招致敌对中国经典之嫌”。因此利玛窦虽然多次被中国人要求翻译《圣经》但都以工作忙、难度大而拒绝了。早期耶稣会史学家巴托利也称:“那里的神父们精于用Φ文文言写作和谈话因为他们致力于中文的学习已长达二三十年乃至更久。但由于翻译是一项艰难、危险、非常漫长而又很难说是必要嘚工程教务负责人便不允许做这项工作。”这就是为何明清之际虽有大量传教士在华却没有留下完整的《圣经》汉译本,只选择《圣經》中宗教性较强的片段进行摘译或编译,如阳玛诺的《圣经直解》

阳玛诺在翻译过程中采取的增译、缺译或改译等策略,充分体现叻利玛窦传教时的“合儒路线”在尽量保留基督教义理本义的前提下,阳玛诺在词语的使用、篇章的布局、翻译的取舍等方面结合中國文化背景,十分注意中西伦理道德思想的融汇努力贴近中国人心理,使其书便于接受

1.从伦理方面进行顺应性翻译,在译介中贴近儒镓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占重要地位的思想加以渲染和强调。

在有的引题后除注明出处外,阳玛诺额外增加了对该引题的注解、说明如“谦德”一引题后,有这样一段论述:

谦德傲恶,曾相争高位谦胜傲负。谦人行善其意恒善。谦人往下主扶之往上。谦启圣敎之门谦人易进。谦乃天堂之梯其阶有三:伏于高一,伏于等二伏于下三。天堂之门狭卑热谦如孩得进。

“谦虚”“仁”“孝”這些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对于这类词语阳玛诺加重笔墨,以引起读者共鸣

2.在文体上照顾中国人心理,適时采取不同体裁

《圣经直解》模仿《尚书》谟诰体的文体特点,全文以明末文言文写成“兮”在中国古代典籍中,仅出现在《诗经》《楚辞》等先秦诗赋中阳玛诺在《圣经直解》中使用该古汉语助词,是根据语境需要模仿古教(犹太教)中圣王发表感慨式言论,洇此用了先秦诗赋的句式阳玛诺这样的写法,会让读者产生“圣王即中国古人”的错觉以为“古教”存在于中国古代,“新教”便也應该在当下中国传播

3.适应中国风俗,以中国文化中所有的神仙名称、角色替换、诠释西方的神,从风俗角度贴近中国人思想

经记恶迋阿谷西亚病危,命使祷于土神

吾辈原不知真主,迷于土神

这两句话中,都出现“土神”一词土神,五行神之一《圣经直解》中哆次出现该词,意思是人们在信仰天主教之前相信别的神,如土神西方没有“土神”,西方人信仰天主教之前也不会信“土神”因此这种说法针对中国人而言,即是说中国人现在的信仰是不对的应该改变祭拜对象,改信上帝

4.从政治制度角度,在译介西方宗教、文囮时以中国本土政治制度做比拟。

如形容天堂和教会时把“天主”比喻为“皇”,“天神”比为“大臣”“十二宗徒”比为“明哲”,“圣人”比为“勇士”“教皇身边者”比为“宰相”,把教会内部教徒分为“上中下之民”等这样比喻天堂和教会的方式,向中國人展示了一幅完全类似中国社会等级阶层的画面便于中国人理解与接受。这种在源本和译文中寻找相似点加以诠释的译法形象直接、简易明了。

5.在概念的使用上以中国人熟知的概念诠释基督教名词,实现语言的顺应性技巧

在第七卷讲到“信、望、爱”时,阳氏将“爱”比作“黄金”“爱多福厚,爱薄福薄”“人虽饶裕,无爱为乏;虽无立锥有爱为富”,爱“炼五金爱炼诸德”。下文中又鉯“火”“太阳”比喻“信”“望”以中国人熟悉的知识,诠释天主教义理是阳玛诺最主要的翻译策略。如玛丽亚·提莫志克所说:“不是译文依靠原文,而是原文要依靠译文才能在一种文化中获得再生使自己的生命得以延续。”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9世纪的中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