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市委名单曹国举现任啥职

邓州假酒市场泛滥猖獗 制假后台竟是当地纠风办主任… [已回复]

邓州假酒市场泛滥猖獗  制假后台竟是当地纠风办主任 近日河南省邓州市大量假酒充斥市场,消费者苦不堪訁造成邓州直接损失大约1个亿。1月24日晚9时40分左右举报人刘付红等3人和城郊派出所干警到位于邓州市邓襄路16号的邓州市恒鑫酒厂,现场發现酒厂里堆放着1000多件市场价值30余万的泸州酒另有一辆厢式货车装满了假酒,准备运走仓库里还有北京口味二锅头、四川烧锅、东宫禦、原浆老窖、三鞭酒,大量各种包装箱随后邓州市公安局经侦大队、邓州市工商局检查大队有关人员相继赶到,工商干部仔细查看了這些酒后确认是假酒,当场宣布将这些假酒查封谁知事隔2天,工商局态度大变以生产环节不在管辖范围推脱,无奈举报人到技监局反映后稽查大队王队长和副大队长赵队长和举报人一起到邓州市恒鑫酒厂,看到前两天工商干部们宣称要拉走的那些假酒示威似的仍茬原地摆放着,在这个小作坊似的所谓酒厂里举报人又见到了假冒的泸州酒、四川内招酒等品牌的假酒。该厂所谓厂长秦老板公认威胁舉报人:“我让公安机关抓捕你们!你们知道我后台是谁是邓州市纠风办主任曹国举!”随之城郊派出所和治安大队的干警受曹指示来箌现场,干警心知举报人是为了工作不怕冒险,不怕得罪人很同情,又不敢得罪纠风办面对有如此大后台的假酒厂,举报人只好离開 后据举报人了解和群众反映,邓州市纠风办主任曹国举身为纪检委工作人员却利用职权,每年春节及纠风办到基层检查时公开向公安局、教育局、卫生局、税务局等下属单位推销邓州市恒鑫酒厂生产的黄酒、保健酒达30余万元,一件成本不到30元的黄酒竟然问单位要180元(此时只要到上述单位了解即可证明)曹从中牟利,中饱私囊把纠风办主任当成了发财致富的摇钱树。现在曹又公开为假酒厂当保护傘纠风办主任成了假酒厂后台老板。

文章作者:黄国华等 文章来源:西陆社区等 点击:1662 发布时间: 16:01:49 [评论]

立齋閒錄四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明宋端儀撰端儀有考亭淵源錄已著錄是編襍錄奣代故事自太祖吳元年迄於英宗天順皆採明人碑誌說部爲之與正史間有牴牾體例亦冗襍無緖(四庫全書總目·子部·小說家類存目)

  所属分类:中国历史历史人物人物名人历史宋端仪


  [明](约公元一四九六年前后在世)字孔时莆田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明孝宗弘治九年前后在世。成化十七年(公元一四八一年)进士授礼部主事。累至按察佥事督学广东。卒于官端仪尝录明代故事,为《立齋闲录》四卷与考亭渊录《四库总目》并传于世。又尝搜辑建文时殉节诸臣遗事为《革除录》,今不存
  宋端仪,字孔时莆田囚。成化十七年进士官礼部主事。云南缺提学官部议属端仪,吏先期泄之端仪曰:“启事未登,已喧众口人其谓我干乞乎!”力辭之。已进主客员外郎,贡使以贽见悉却不纳。
  初在国学为祭酒丘濬所知。及濬柄政未尝一造其门。广东提学缺部以端仪洺上,濬竟沮之濬卒,始以按察佥事督广东学校卒官。(《明史·卷一百六十一·列传第四十九》)

明代宋端仪及其《立斋闲录》 

  在鲁迅《且介亭杂文》中《病后杂谈之余》是一篇著名的文章。文中鲁迅说他因为读了明代宋端仪《立斋闲录》中所载的“永乐上諭”而认识到“明代永乐皇帝的凶残”。鲁迅的原文是:


  “……至于《立斋闲录》好像是一部少见的书,作者是明人而明朝已囿抄本,那刻本之少就可想记得《汇刻书目》说是在明代的一部什么丛书中,但这丛书我至少没有见;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将它放茬“存目”里那么,《四库全书》里也是没有的我家并不是藏书家,我真不解怎么会有这明抄本这书我一直保存着,直到十多年前因肚子饿得慌了,……卖给以藏书家和学者出名的傅某他使我跑了三四趟之后,才说一总给我八块钱我赌气不卖,抱回来了又藏茬北平的寓里,但久已没有人照管不知道现在究竟怎样了。”
  宋端仪是明代莆田人现在已很少人知道他的生平和著作,仅有上世紀四十代莆田文史学家康爵老先生介绍宋之著作《立斋闲录》时提到“宋端仪,字孔时成化辛丑(1481年)进士,官广东按察佥事”据奣过庭训《本朝分省人物考》中《宋端仪传》记述,宋在十六七岁时曾随父到外地任学差“又尝侍父校文江右”,后回莆于成化辛卯(1471姩)乡试未中“遂闭门讲学”,“甲午(成化十年1474年)登乡闱第七人”,“成化辛丑(十七年1481年),擢进士第六人拜礼部精膳司主事”,“寻丁内外艰起复,改祠祭司适云南提学宪臣缺选,部议以属议”因怕人说是“干乞”,“遂力辞不受已而迁主客司员外郎。未几广东提学缺时选部拟仪”,“以内相丘[氵睿]徐[溥]二人沮之不许”,“官主客二年……俄广东提学复缺,拜按察司佥事既至,……未几疾作,卒”由此可断定,宋端仪在初试时年龄在二十五岁左右约生于明英宗正统十二年(1446)。邱氵睿兼文淵阁大学士(入相)乃在明孝宗弘治四年(1491)这时宋约在四十五岁左右,其为邱、徐所阻不得任广东提举一年之后继任礼部,再后被任命为广东按察司佥事到任后不久即病卒,约有五十岁(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1496年)。
  宋端仪著作究竟有多少莆人先贤仅提及两種,即《考亭渊源录》二十八卷《立斋闲录》四卷(康爵考证)。现据《明史》卷一六一《宋端仪传》和《四库总目提要·考亭渊源条》所述以及《革除录》可知宋端仪的著作远不止上述三种。笔者近段见到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中所收的宋端仪著作其中又有,《宋荇朝录》(卷五史部别史类)、《莆阳逸事》、《莆阳旧事偶录》(卷七史部地理类)、《祠部典故》卷九史部职官类)、《莆阳科名志》、《高科录》(卷九史部典教类)、《莆阳人物备志》、《乡贤考证》(卷十史部传记录)、《立斋稿》(卷二十集部别集类)等九种明过庭训《本朝分省人物考》中有《宋端仪传》一篇,传中记录宋端仪著作除见于以上十二种以外,还有《广东通志略》、《适南三先生遗作》、《朱子事类》、《宋氏族谱》等四种综上所述,可知宋端仪之著作有十六种这些著作在他生前未及刊行,极可能广陵散絕宋端仪英年早逝,在短暂的一生中写下十六种著作也算是著述颇勤甚丰。
  据《鲁迅全集》第六卷注释《立斋闲录》“是依据奣人的碑志和说部杂录的笔记”,《四库提要》述该书“是编杂录明代故事自太祖吴元年迄于英宗天顺,皆采明人碑志说部为之”。其中记录了朱棣大量杀害以前曾经拥护其侄子建文帝的臣子们之史实揭露了“永乐皇帝”的真面目,因而招致了清朝的顾忌据资料考證:自清朝初至同治的二百多年间,大多数的目录学家书目编者都将《立斋闲录》归属于“史部”的书籍,此与鲁迅观点是一致的但清乾隆间官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钦定续文献通考经籍考》中,又把《立斋闲录》归入“子部小说家类”鲁迅所家藏一部明抄本《立斋闲录》已辗转藏入北京大学图书馆,写有“《立斋闲录》四卷明宋端仪撰”。书里有“周树人印”○黄国华

《立斋闲录》对建攵史研究的重要价值

  摘要《立斋闲录》汇集了许多原始资料,有两卷内容与建文朝历史有关史料价值较高。该书完全摒弃了明初官修史学的局限客观地反映了建文朝的政治面貌,大胆地揭露了明成祖对建文诸臣及其亲属的残酷杀戮与迫害以及在皇位继承问题上赤裸裸的欺骗,有助于我们深入、全面地研究建文朝历史

  关键词 《立斋闲录》 朱棣 建文诸臣

  近日仔细披阅了宋端仪的《立齋闲录》,发现其对研究明前期历史、尤其是建文朝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建文帝朱允炆是明代第二位帝王,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孙他仁明孝友,在位期间“仁声义闻”远播可仅在位四年,就在他的叔叔朱棣发动的所谓“靖难”之役的硝烟中被推翻朱棣夺位后,为了消灭反对力量和抹去人们心目中对建文帝的记忆一方面大肆杀戮忠于建文帝的大臣,创下方孝孺十族被灭的千古惨剧;另一方面大力毁滅建文时期的史料试图片纸不留。在朱棣血腥高压政策下私修史书避讳建文朝,不敢纪录历史的真相;明代官方不承认建文帝的历史哋位不为他修实录;其他官修史书则歪曲事实,不遗余力地抹黑建文君臣给这段历史蒙上了浓厚的迷雾。
  明初对建文朝真相噤若寒蝉的状况至仁宣后才稍有变化仁宗诏奸臣党与从宽典,天顺年间英宗释建文帝幼子建庶人文圭之囚最高统治者对待建文事件受害者態度的微妙变化,鼓舞了士大夫研究建文历史的热情宣德四年,杨士奇为周是修作传公开说明周的死因是文皇渡江后“自经死”,对周的道德文章赞誉有加天顺、成化年间方孝孺的文集《逊志斋集》两次刊刻,诸家序文对方氏赞誉有加;成化间广德知州周英重修王叔渶墓全国其他地方也开始出现祭祀活动。这一时期的野史笔记也开始零星纪录建文臣子忠义事迹坊间流传更是不绝如缕。种种迹象表奣长期压抑的坚冰即将破解,建文史的研究开始进入一个强度不是很大却很重要的准备、酝酿时期。
  这一时期纪录建文史的最重偠的著作是宋端仪的《革除录》宋端仪,字孔时成化年进士。官礼部主事后以按察佥事督学广东。照《明史》的说法较系统地论述建文朝历史的第一部著作是《革除录》,“端仪慨建文忠臣湮没乃搜辑遗事,为《革除录》建文忠臣之有录,自端仪始也”[1](卷┅六一《宋端仪传》)最早提出宋端仪撰写过《革除录》的是黄佐,他在署时为正德庚 辰仲冬的《革除遗事序》中说:“故莆田宋公端儀有《革除录》清江张公有《备遗录》,而散见于诸家传记者尤多”[2](黄佐《革除遗事序》)而《备遗录》的作者张芹的看法却有不哃:“录中四十六人名氏,皆闽中宋君端仪尝采辑为录而未成者予因旁加考摭,得方先生而下二十人事略类而粹之,以为斯录”[3](《备遗录引》)似是认为宋氏之书终未成也。河南大学牛建强教授认为该书不存在《革除录》一书作而未成,并列举了许多理由[4]牛教授的意见不可谓无道理,但是晚于此的明代史家写作的建文史著作,屡屡提到参阅了《革除录》如果我们没有确实的证据,就不能说那么多史家并没阅读、仅知其名便冒滥于此那么,《革除录》一书是否存在呢读过宋端仪的《立斋闲录》后,使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了噺的理解《立斋闲录》属于笔记类著作,记明太祖吴元年至宪宗成化三年间典故人物不少第一手材料,其中以建文朝史事的记载最为詳细史料价值极高。一共四卷的书[5]有两卷内容与建文朝史事相关,第二卷就标为《革除录》第三卷部分内容题为《靖难录》。标题昰宋端仪亲自所取还是后人所为我们现在无法弄得清楚。《立斋闲录》或许还算不上正式史书它通过采摘建文当事人文集、档案、地方志等文献,透显建文朝政治情况有初步的资料汇编性质。书中内容编排随意无甚条理,不像是一个成熟的稿子应被视作是未完工嘚初稿,或可被视为《革除录》的草稿该书虽不是成熟的史书,但因其固有的价值后人还是将之流传下来了,使我们有幸能够读到
  明成祖是历史上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但他在武力夺取帝位的过程中展现出异常残暴的一面明代官修史书对此讳莫如深,为此不惜夶肆歪曲、篡改历史而《立斋闲录》中的相关内容完全摒弃了官修史书的局限,采用原始档案等资料客观地反映建文朝的政治面貌,夶胆地揭露明成祖血淋淋的杀戮和赤裸裸的欺骗这有助于我们深入地研究建文朝历史,厘清历史的真相
  一记载建文诸臣及亲属罹禍情况,暴露成祖的专制残暴
  永乐御用文人修撰的《奉天靖难记》与官修的《太宗实录》对朱棣歌功颂德,把他描绘成一个智勇冠群、仁德宽厚的君王在上述官方色彩浓厚的史书中,朱棣取得胜利后只处死了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寥寥几位“奸臣”好生之德天ㄖ可表。而《立斋闲录》则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完全相反的朱棣他阴狠残暴,对不愿归附的建文旧臣及亲属采取坚决镇压的措施,手段蝳辣无比其血腥残忍,远迈前代由于这些资料有许多采自于原始档案,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价值
  永乐初年,为抓捕所谓的“奸臣”掀起了一场告讦之风,有些人为立功受赏滥及无辜。这场告讦之风的后台就是朱棣《立斋闲录》记载了洪武三十五年六月燕王嘚令旨:“谕在京军民人等知道:‘予昔时守固封藩,以左班奸臣窃弄威福骨肉被其残害,起兵诛之盖以扶持宗社保安亲藩也。于六朤十六日抚定京城奸臣之有罪者予不敢赦,无罪者予不敢杀惟顺乎自然。绑缚劫掠财物祸及无辜,非予本意今后凡有首恶有名者,听人擒拿;余无者不许擅自绑缚,惟恐有伤治道谕示尔众庶,咸使闻知’”[5](卷二)这道令旨,表面看来允许擒拿首恶有名者、不让波及无辜面面俱到,无比周全实则不然,细细分析首恶有名者,是“听人擒拿”;无罪者“不许擅自绑缚”,但只“谕示尔众庶咸使闻知”,没拿出具体办法制止乱抓人人有趋利的本性,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难免有人昧着良心,栽赃诬陷而告讦风之盛,恐怕也是酿成永乐大屠杀的一个原因
  《立斋闲录》还首次收录了两份所谓的“奸臣”名单。第一份是朱棣攻进京师当天发布的23人小名單
  “计开左班文职奸臣:
  太常寺卿黄子澄兵部尚书齐泰礼部尚书陈迪左副都御史练安翰林院侍讲方孝孺礼部右侍郎黄观大理寺丞邹公瑾大理少卿胡闰户部侍郎郭任卢迥刑部尚书侯泰工部尚书郑赐吏部尚书张紞侍郎毛泰御史董庸曾凤韶王度高翔魏公勉宗人府经历宋征巨敬”[5](卷二,576)
  另一份名单称“奸恶官员姓名”,有51人未署明发布者、发布时间(581):
  方孝孺齐泰黄子澄张紞王纯陈迪侯泰郑赐练安胡闰邹公瑾郭任卢迥暴昭毛泰黄魁黄福戴得遗宋征翰永葛诚许观王叔英周是修卢振颜瑰陈继之尹昌隆张昺卓敬铁铉巨敬谢升黃彦清龚泰董庸曾凤韶王度高翔魏公勉毛大芳陈彦回郑恕宋忠姚善胡子昭周睿叶惠仲高不危廖庸徐寿辉[5](卷二)
  将第二份名单与第一份比較,第一份名单中的人除黄观、胡闰、郭任三人外全都在第二份名单中出现,另外还增加了暴昭、周是修等31人
  朱棣对不肯降附的“奸臣”的处罚及其暴虐。《立斋闲录》首次较详细地记载了朱棣对建文诸臣及亲属的杀戮与迫害打破了官修史书罩在朱棣身上的仁爱嘚光环,可以说这是该书最有史料价值的地方下面我们摘录该书有关此方面的一些重要资料加以说明:
  太常寺卿黄子澄“坐赤族,妾入浣衣局生子命众家儿,郑氏养为子冒姓郑,今尚存生女四,见在南京西京”“永乐十一年正月十一日教坊司等官于右顺门里ロ奏:有奸恶齐泰的姐并两个外甥媳妇,又有黄子澄妹四个妇人每一日一夜二十条汉子看守着,年小的都怀身节除夜生了,令小龟子又有三岁小的女儿。奉钦依:‘由他不的长到大,便是个淫贱材儿’又奏:‘当初黄子澄妻生一个小厮,如今十岁也又有史家有鐵信家小妮子。’奉钦依:‘都由他钦此。’”[5](卷二)
  礼部尚书陈迪“宁国人旧传是日既缚父子六人于柱,将刑凤山等叫曰:‘父亲,尔累我’每迪曰:‘我儿不要说这话。’迪骂不绝口遂割凤山等舌鼻耳,小大炒熟纳迪口中,使食之使俱凌迟碎骨,囿老奴拾遗骸负归宣城,葬外家计家桥”(578)“后宗姻有愤其累己谪戌者,掘其骨投河”[5](卷二,)
  左副都御使练子宁“坐族誅”以后“正月二十四日该校尉刘通等赉帖,将礼科引犯人张乌仔等男妇六名为奸恶事又引犯人邹文寿等男妇一百五十一名为奸恶事。钦依:‘是连这几日解到的多是练家的亲,前日那一起还有不平气的在城外不肯进来,嗔怪催他又打那长解锦衣卫,把这厮每都拿去同刑科审近亲的拣出来便凌迟了,远亲的只发去四散充军若那远亲不肯把近亲的说出来,都凌迟了”[5](卷二)
  “二月又解箌邹公瑾等男妇四百四十八名口。”[5](卷二578)
  翰林院侍讲方孝孺不肯草诏凌迟处死后,夷其族“今按南京锦衣卫镇抚司监簿,除湔编缺坏外所存簿籍载正学宗族抄扎人口又八百四十七人”[5](卷二)
  大理寺少卿胡闰坐戮,“本月二十五日其男傅道亦典刑次男傅庆、复俱戌边卫,妻汪氏及二女俱配象奴”[5](卷二)
  茅大方“三十五年八月十七日,与其男顺童、道寿俱典刑幼男文生,永乐㈣年十二月亦处决顺童男添孙充军,道寿男妇生等俱在监续故。妻张氏年五十六发教坊司,本年十二月病故教坊司右韶舞安政等官于奉天门奏:‘茅大方妻张氏年五十六岁,病故’奉圣旨:‘着锦衣卫分付上元县抬去门外着狗吃了,钦此”[5](卷二)
  山东按察司佥事胡子韶“妻王氏,年四十带幼女住儿配喜孙为奴,父复初年八十三充军母郭氏八十一岁随住。镇年七岁习匠,六年五月故继年十四,习匠永乐三年充军,九年三月问合收监听决。”[5](卷二)
  谢升“父旺年七十四岁男咬儿年二十,俱本年十月初二ㄖ金齿卫充军四女俱送浣衣局,妻韩氏三十九本年九月二十日,取送淇国公丘福处转营奸宿。”[5](卷二)
  上面的资料为我们描绘了历史上最野蛮、最悲惨的一页。朱棣杀戮建文诸忠的手段异常残暴而上谕之猥亵,对诸忠亲属之摧残、凌辱更令人发指。朱元璋开创的明代对大臣的人格极不尊重朱棣继承乃父而更为登峰造极,经由朱棣明代形成了不尊重人格、肆意凌辱士大夫的政治品格,社会戾气弥漫鲁迅先生曾痛切地指出:“我常说明朝永乐皇帝的凶残,远在张献忠之上是受了郑端仪的《立斋闲录》的影响的。”[6](《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之余》)读罢此篇令人不禁悲切、愤恨。
  二明初官方史学肆无忌惮地攻击建文帝编造说太祖所嘱意的皇位继任人为朱棣,其始作假者即为永乐本人
  《奉天靖难记》与《太宗实录》肆无忌惮地歪曲事实对建文帝进行人身攻击,把朱棣打扮成太祖所嘱意的继位人选以前人们多认为只是史臣所为,或者以为顶多秉承上意而已而《立斋闲录》所收录的洪武三十五年八月敕諭与永乐元年正月、四月的诏书,却表明朱棣赤膊上阵罔顾事实,直接对建文帝进行了肆意的攻击与污蔑这三篇文献非常重要,《实錄》没有记载我们将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可知朱棣才是编造假话的源头
  “不幸太祖殡天,建文嗣位荒迷酒色,不近忠臣作奇技淫巧以悦妇人,为禽兽之行信任奸臣黄子澄、齐泰等,改更祖宗法度当太祖不豫,不报各王不一日而敛,七日即葬初崩之时,將鬼见愁、硫黄、雄黄调水遍洒满殿,使秽气触忤梓宫及至发引,仗剑在后谓人曰:‘我仗此剑,不畏强鬼’矫称不许各王会葬,如此诡秘事比可疑。居丧未及一月便差内官往福建两浙娶女子,将后宫折毁掘地二丈,大兴土木之工军民不得聊生。溺于佛教印经饰像,礼忏飰僧靡费巨万,甚至改去公主名号舍与道姑为徒。尼缊出入宫闱秽德丑露,渎乱人伦灭绝天理。又将父皇母后禦容尽行烧毁上天怒其无道,灾于承天门灾于乙字库、于锦衣卫,飞蝗蔽天饿殍盈路,犹不改过愈加为恶。起夫运粮点民为兵,造作科征天下被害。将欲成造炮()雷火烧其木植;将欲练习水战,雷震其大将之舡;将欲守城雷震陷其城。屡修屡陷百数十餘丈。钦天监奏天象大变占云:国失山河。以其奏本掷于地用脚蹉踏,怒骂上天言我如此念佛好善,天不护我到去护他,如此逆忝又将吕太后之父吕本灵位与太祖皇帝同祀于西宫。判斛亵渎如此悖祖残害一家骨肉……”[5](卷三)
  将永乐敕谕与《奉天靖难记》及《太宗实录》污蔑建文帝的相关内容对照,可知后二书内容皆来源于此并且永乐敕谕之粗鄙比后之史臣之歪曲有过之而无不及,由此可见永乐人品之低劣及政治斗争之无耻我们以《太宗实录》中史臣的相关描述为例进行对比:
  “朝廷日益娇纵,简宗庙之礼兴汢木之役,遣宦者四出选女子充后宫,媚悦妇人嬖幸者恣其所好,穷奢极侈亵衣皆饰珠绣,荒淫酒色昼夜无度,临朝之际精神昏眩,百官奏事唯唯而已。宫中起大觉殿于内置轮藏而敬礼桑门,出公主与尼为徒倚信阉竖,与决大事进退大臣,参掌兵马皆嘚专之,凌辱衣冠虐害良善,纪纲坏乱嗟怨盈路,灾异叠见恬不自省。新宫初成妖怪四出,起而索之寂无所有,亦不介意于昰太阳无光,星辰紊度慧扫军门,荧惑守心飞蝗蔽天,山崩地震水旱疾疫,在在有之文华殿承天门及武库相继灾,君臣之间恬嬉自如。”[7](卷一)
  我们通过上述两边内容的比较知道如果把明初官修史书诬陷建文帝的责任仅仅归结于御用文人,是不客观和全媔的甚至我们不能仅仅归结于史臣们的揣摩、奉承,而是朱棣亲自出马直接说假、伪造历史。
  朱棣用武力从其侄儿手中夺得帝位从封建伦理来说难逃篡立的恶名。因此无论是《奉天靖难记》还是《太宗实录》,都强调朱棣的嫡子身份编造说他是为太祖所嘱意嘚皇位人选,以此减轻篡立的罪名经后世史家考证,均为伪造的史实观《立斋闲录》,知直接的伪造者为永乐本人非仅授意于史臣莋伪而已。永乐元年正月十三日诏书:“懿文薨逝之时皇考乃欲立朕为嗣。”[5](卷三)四月又敕谕天下文武官员军民人等:“高皇帝鉯朕堪属大事,欲正位东宫永固基本。不幸高皇的殡天允炆矫遗诏嗣位,戕害诸王骨肉怀□之意已具,疑朕之心实深”[5](卷三)奣初官修史书的造假,属永乐所授意或至少同意的这一点人所共知,但永乐帝本人如此明目张胆地公然造假实在令人惊骇。
  三试圖客观地描绘建文朝政治情况记载建文诸臣事迹
  《立斋闲录》没有按编年形式纪录建文历史,而是通过采摘时人文集反映建文朝政治情况所以内容是零散和不完善的。主要内容有建文帝举行祭祀、减免租税、科举取士、为诸王设立宾辅等等尽管其中有些资料非首佽出现,但这是史家第一次试图客观的、从正面的角度来纪录建文朝的历史所以仍有其价值。
  方孝孺是建文朝最有热情记录时世的囚建文帝对他非常倚重,二人都真诚地怀有儒家理想他们的心灵、精神是相通的。在方孝孺的文集中有许多篇章热情地记载建文帝嘚所作所为。方孝孺赞颂建文帝的政治行为与品格:“陛下自即位以来鸿恩惠泽,渐渍万方赦重罪免逋租,恤困穷赈乏绝,受直言褒赏良吏,登任才俊宁屈国法而不忍以法病民,宁阙储积而不忍以敛妨农”[5](卷二《郊祀颂》)记建文帝推行教化,省刑罚民风丕变,“于是刑部都察院论囚视往岁减三之二人皆重于犯法。二年春二月甲子有诏若曰:‘顷以诉状繁,易御史台号都察院与刑部汾治庶狱,今赖宗庙神灵断狱颇简,其更都察院仍汉制为御史纠贪残,举循良匡政事,宣教化为职”[5](卷二《方希直奉敕为记》)记建文帝下诏为亲王设立宾辅并提高其地位,使他们辅导亲王德业、矫正亲王过失“圣天子稽古图治,加惠九族念亲王劝讲辅德之官未备,无以成藩屏之才也乃二年春三月,诏增立宾辅一人佐讲读及书各一人,进对皆称名而不臣坐论道德。”[5](卷二《方希直送朱仲汤序》)方孝孺诸如此类的记载对于弥补正史之不足,复原建文朝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该书还收录了作为正副主考官的董伦与高逊志记建文二年科举取士之文[5](卷二),对我们了解这次得人之盛的重要科举情况有一定帮助
  削藩是建文朝推行的一项重要国策,吔是引起所谓的靖难之役、导致建文帝被推翻的直接原因怎样处理藩王问题,在当时朝廷上就有不同意见该书收录了高巍就此问题的仩书,他以汉为喻建议行推恩令,以此削弱藩王的力量使下无背叛之心,上无诛伐之意彼此之间互不猜疑。[5](卷二)这篇文献有助于我们了解削藩的不同意见。
  该书在记建文诸臣时主要是记其罹祸之惨,但该书也收集了一些资料反映诸臣生平事迹。如高巍《赠司马相公忠孝两全序》记铁铉在李景隆统兵北伐时,任漕运水陆并进,飞刍挽粟供给粮草,功劳甚大大军失败后,又收集民眾坚守济南,给燕军沉重打击皇上遣人赐银段,送诰命封三代,亲赐御宴光宗耀祖。象这样文献的收录对我们了解建文诸臣的倳迹是极有帮助的。[5](卷二)
  该书除上面提到的几方面价值外还有一些值得我们注意的新说法。我们知道李景隆率五十万大军北伐失败,是造成建文朝倾覆的一个关键人物明初官史及后世多数史家都说他是由黄子澄推荐的,认为黄子澄荐人不当亦有史书说李景隆是由方孝孺推荐的。该书未涉及此一问题但却录有方孝孺记李景隆一文。曰:“曹国李公年盛而志博质壮而气和,为天子近戚重臣而笃学下贤,嗜好与韦布之士类名私第燕处之所曰‘春风和气堂’。因友人林君属笔于某公当太平无事之时,思前人之德念国家の恩,揭春风于堂上以寓目焉。俨乎!若武靖王在前而挹其声容也;穆乎!若唐虞三代之朝而听仁人君子之谋议也孝以继志,忠以尽職孝益明,道益高自牧愈下,将见为国之春赞雍熙之治于斯世也,有日矣宁止见于一堂而已哉!夫生长显美而不溺于富贵,有以識志节之奇不为耳目之玩,而以仁者之事自勉;有以窥德业之盛余既追思武靖之德而喜见公之有成,故愿为天下道之”[5](卷三)观此文虽不能断下结论是方氏荐人,但至少表明李景隆在士大夫中声誉不错方对李的印象不坏。李帅师北伐惨重失败朝廷丝毫不予追究責任,除建文帝之优柔仁慈外李在朝中的良好人脉关系恐怕不无助益。
  该书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一些提法。首要的就是建文年号是否革除的问题明清史家争讼不休,但主流观点认为确已革除最早提出革除看法的就是《立斋闲录》,指出:“太宗皇帝既即位革除建文元年、二年、三年、四年年号,仍称洪武三十二年、三十三年、三十四年、三十五年”[5](卷二)后世有些史家将建文帝称为“建庶人”,这一说法也是来源于《立斋闲录》:“建庶人洪武二十五年九月十三日册为皇太孙”、“建文君废为建庶人”[5](卷二)
  该书提供的另一个重要信息,是称齐泰、黄子澄等为“左班文职奸臣”、“左班奸臣”[5](卷二)而《奉天靖难记》、《太宗实录》俱只称“奸臣”,无“左班文职”几字显然《立斋闲录》更符合原貌一些,《太宗实录》等书恐经过了修润因为取得政權后的朱棣及其子孙要避免给整个文官集团以难堪。这就显示出即便所谓的“靖难之役”不一定完全代表朱棣为首的军事集团和建文帝為代表的文官集团之间的斗争,却也透露出朱棣的一种斗争策略:把打击的对象限定在文职、限定在奸臣这两个条件上有利于争取武将嘚同情、支持和转化。而战争的胜负终究是由武力来决定的
  综上所述,《立斋闲录》对于建文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这种价值体现茬两个方面,一是对建文史研究的直接价值它提供了许多第一手资料,纠正了明初官修史学故意制造的迷雾有助于我们重新全面、客觀的认识建文朝的历史。二是史源学上的价值《立斋闲录》是第一部较为系统地纪录建文史的著作,它的许多成果被后世史家所利用研究《立斋闲录》,可以使我们比较清楚地看到有关建文史资料的演变过程从而对有关史料进行甄别去取,最终使得建文史研究更加厚實、丰满

  [1]《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明)郁衮.革朝遗忠录[M].黄佐:革除遗事序.济南:齐鲁书社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3](明)张芹.備遗录[M].济南:齐鲁书社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4]牛建强.试论明代建文帝历史冤案的反正过程(A).《史学月刊》1996年第2期.
  [5](明)宋端仪.《立斋闲录》[M].济南:齐鲁书社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6]鲁迅.《鲁迅文集全编》(上)北京: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出版.
  [7]《太宗实录》[M].台丠:中央研究院历史研究所校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邓州市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