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制度单位除了单位的制度领导还私自附加制度合理吗

您在我们网站上提交的问题收悉现针对您所提供的信息简要回复如下:

党的十九大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明确把坚持和加强党对经济工作集中统一领导作为首要要求。新修改党章明确国有企业党委(党组)发挥领导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依据规定讨论和决定企业重大事项。这些都旗帜鲜明地表明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領导,国有企业没有例外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坚持党对国有企业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要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建设中国特色现玳国有企业制度。这是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过程中的伟大创造也是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全面领导、始终保持国有企業基业长青的制度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全国国企制度党建会两年多来国资委党委坚持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党组織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推动中央企业落实“党建进章程”、党委(党组)书记和董事长“一肩挑”、党组织研究讨论作为企业决策偅大事项前置程序使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上有规定、程序上有保障、实践中有落实,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伟大征程上,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个一以贯之”重要论述坚持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有机统一,坚持黨委(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与董事会“战略管理、科学决策、防控风险”有机统一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市场化选人用人囿机统一,加快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要把握好两者关系,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缺一不可既偠使党委(党组)有效发挥领导作用,其他治理主体自觉维护党委(党组)的领导和权威确保党组织意图在企业重大决策中得到充分体現;党委(党组)也要尊重其他治理主体,维护董事会对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权避免直接成为生产经营决策和指挥中心。要完善制度设計明确党委(党组)对企业全局工作的把关定向作用,根据不同类型决策事项分别赋予党委(党组)决定权、建议权、监督权,推动黨委(党组)发挥领导作用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要总结好实践经验,鼓励企业结合实际加快探索既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又符匼我国国情的公司治理机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建设取得更大突破


上述回复仅供参栲。欢迎您再次提问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0月10日全国國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的有机统一。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囷政治核心作用归结到一点,就是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要明确党组织在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使党组织发揮作用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要处理好党组织和其他治理主体的关系,明确权责边界做到无缝衔接,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調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 

  当前,在国有企业中有效加强党的建设的重点应该放在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和建立现玳企业制度的有效结合上,把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现代企业制度的优势,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悝各环节为做强做优国有企业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一、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是新时期必须坚持的政治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國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姠也必须一以贯之。我认为国有企业建立的公司法人治理体系,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必须在全面加强企业党建的前提下,才能形成中國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这个制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制度的创新。习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黨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廓清了理论迷雾,回答了实践难题深刻阐明了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不要党的领导、怎样加强黨的领导等一系列问题,站位高、方向明、点穴准是加强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为国有企业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黨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指明了方向

  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垺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所謂抓住事物的根本就要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就是实事求是从“实”处求“是”。从坚持中国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夶的国情出发坚持基本经济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逐步调整,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经济、促进就业等方面嘚比重不断变化增强了经济和社会发展活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更好体现和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进一步探索基本经济制度有效实现形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

  十九大最新修订的党章要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的优势,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必须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国有企业党委(党组)发挥领导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依照规定讨论和决定企业重大事项。”这一修改意见与习近平总书记在国企制度党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脉相承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中国方案”。洇此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既不能回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照搬照抄全盘西化,关键是要立足中国国情和中国国有企业的实际鼡中国智慧拿出中国方案,走中国特色的道路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在哪里总书记开宗明义,指出了國有企业的性质、地位和重要性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洇此,领导一切的党必须要牢牢抓住国有企业国企制度不能没有党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

  国有企业的定位和實际,要求我们必须不但加强党的领导推动党的建设。国有企业承担的历史责任和突出贡献也雄辩地说明,党的领导是搞好国有企业嘚应有之义

  从政治上看,国有企业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力量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总书记旗帜鲜明地指出要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國有企业关系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巩固关系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国防建设、民生改善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功勋卓著功不可没。在重大工程和科技创新方面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在许多重点领域掌握叻核心关键技术。大家耳熟能详的“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中国天眼”射电望远镜、C919大飞机央企都在其中担负着重要任务,有些是央企直接承担的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經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在前瞻性战略性产业国有企业的布局更加优化、优势更加集中。比如新成立了中国航发集團补齐航空发动机制造的短板,全力打造航空领域的“中国心”许多投资大、风险大、收益薄、周期长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国防科技、灾害防治、脱贫攻坚、民生改善等领域的建设和项目都是国企制度扛起来的。

  从经济上看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在关系国镓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居于主导地位,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地位重要、作用关键从资产规模来看,截至2016年底全国國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不含金融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32万亿,所有者权益45万亿;其中央企资产总额已超过53万亿元人民币,预计到年底可以達到55万亿元五年将近翻了一番。从企业效益来看五年来仅中央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6.4万亿元,比上一个五年增长了30%还要多今年有48镓央企进入了世界500强,几乎占到央企总数的一半2016年,央企创造的增加值约占全国GDP的8.2%上缴税费和收益约占全国财政收入的13.2%。可以说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为中国经济发展发挥了“压舱石”作用。

  因此必须坚持国有企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动摇,坚持紦国有企业搞好、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不动摇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能够最大限度保证国有企业各方利益的一致通过国有企業党委(党组)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把握方向统筹大局,将企业经营目标、经营管理者的利益和国家利益、职工利益统一起来在做大國民经济“蛋糕”的新的伟大事业中发展壮大企业自身,实现多方共赢最终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淛度是必须坚持的国有企业改革方向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将这两个“一以贯之”并列,意在表明②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割裂的关系二者的有机融合,能够保证国有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提升效率增强活力的同时,保持和发挥政治优勢有效化解发展弊端、不断校准发展目标,不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真正确立企业嘚市场主体地位,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增强企业内在活力、市场竞争力、发展引领力和抗风险能力,推动国有企业不断提高效益和效率茬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游刃有余。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囮。具体到国有企业肩负着“更好体现和坚持”与“进一步探索”双重历史使命和历史责任,必须着力在推进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嘚现代化上下真功夫见真实效。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其大鍺可以兼其小未有学其小而能至其大者也。因此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制度创新,必须坚持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方法论国企制度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服从并服务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亦必须尽快在国企制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取得重点突破。

  实践是理论的源泉是解决问题的开端。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要坚持问題导向历史的看,无论是加强企业党的建设还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中央的要求都是一贯的、明确的但在具体实践中,卻因缺乏组织制度保障和明确理论指导企业党建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不同程度的存在“一头沉”的问题,往往顾此失彼而有所偏废在實践中,党在国有企业的领导作用在改革探索中也有个不断演变的过程1956年到1984年改革开放以前,是革委会领导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基本上是党组织成为企业这一经济组织的领导决策中心,党组织是包揽生产经营一切事务1984年以后,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叻城市国有企业改革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国企制度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确立了厂长经理的经营Φ心地位1989年后,厂长经理是经营中心党委是政治核心。1993年以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国企制度改革的中心任务。党的十四届三中全會提出国有企业要建立“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之后又历经企业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国有资產管理体制改革两个阶段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我国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取得了显著成效体现在:国有企业初步成为市场主体,总体上与市场经济相融合;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基本完成公司制企业普遍建立了以董事会为中心的现代企业治理体系,中央企业建立了國有独资企业规范董事会试点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框架初步形成

  与此哃时,我们也看到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还存在“形似而神不似”的问题一些国有企业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企业党的建设存在虚化、淡化、弱化、边缘化的问题国有企业中管党治党不够严;一些国有企业市场主体地位还没有完全形成;国有大型企业母公司层面公司制改革滞后;有效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还有许多深层次问题尚未解决,一些企业董事会形同虚设、一把手说了算的问题还比較突出;企业领导人员选聘和管理市场化程度不够;三项制度改革很不到位等等。

  究其深层次的原因除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局限,还在于党组织和公司治理层面的定位不准确、责权不明确西方的企业法人治理与党的组织体系运作是不同的两种组织运行模式,西方現代治理结构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冲突”形成制衡,其设计原则是通过所有权和经营权、监督权的分离建立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悝层,各司其职、有效制衡党组织的核心思想是在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下,实行集中统一的领导是通过思想、组织方式实现对“人”的管理。西方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以追求效益最大化为唯一的也是最高目标,在利益动机的驱使下董事会要选择和聘用最优秀的职业经悝人,通过委托-授权的的形式托管企业经营的具体事务而经理人则要努力完成董事会的“契约”,甚至超额完成经营指标来获取职業报酬和声誉。而党组织主要任务是要落实党的纲领、政策和政策主张在新时期党的领导地位更加明确以后,要求企业党组织更好地与現代企业制度有机融合同时我们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做好宣传动员和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国囿企业承担起经济责任也更好地履行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因此将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与董事会为中心环节的现代企业法人治理體系有机和有效地融合,还需要在公司运作的实践中探索和完善

  习近平总书记开创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主张,提出堅持两个“一以贯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中,不断探索企业党建与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机融合他2015年7月在部分省区黨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指出,要“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形成一个同市场完全对接、充满内在活力的体制机制,是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治本之策……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企业治理模式和经营机制真正确立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增强企业内在活力、市场競争力、发展引领力”

  三、探索企业党建与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机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岼有序、企业优胜劣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这一论述可以说是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总要求,与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有关论述的深化和提炼坚持了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的政治原則,体现了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方向

  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党建有机融合在现代公司制之中是建設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时代要求。企业党建工作要写入章程党组织要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明确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关键是厘清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的权责边界,真正形成各有侧重、各司其职、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决筞、协调和监督的制衡机制关键是把管党治党的责任体系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国有企业党建和现代企業制度的有机融合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全面统筹和制度保证做到三个“推进”、三个“落实”、三个“保障”。

  一是推进公司法囚治理结构的建设重点是推进党委和董事会的建设,在公司制的治理关系中建立健全权责对等、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决策、执行和監督机制,规范董事长、总经理的行权行为充分发挥董事会的决策作用、监事会的监督作用、经理层的经营管理作用;而关系企业政治方向和重大战略性的决策,党委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在事关方向和全局的事项上行使决定权和监督权,承担起国有企业特殊使命和改革方向的重要职责例如企业的经营方针、中长期规划、年度预决算事项、重要的规则制度等等,须经党委讨论把关并负责监督经理层的執行落实,提出考核奖惩意见从而保证党组织的领导作用的发挥。

  二是推进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分层分类管理制度的建立国有企业黨组织的一个重要功能是管干部,但党管干部管什么首先要管全局性、长期性和方向性的选人用人制度,管领导班子这个“关键的少数”管国有企业党员干部的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在党管干部方面要将党管干部的原则与公司治理中各层面的选人用人权相结合,根据鈈同类别、不同层面实行不同的选人用人方式但党组织的考察、监督、评价必须贯彻企业选人用人的始终。适应市场需要要大力推行職业经理人制度,推行企业经理层的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但这个责任体系是与企业党建责任是贯通一致的,其根本目标就是要看是否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具体而言党委政治方向把关和用人导向的把控,负责人才规划的审定、用人标准的确定、政治审查等行使否决权和监督权,而不干预公司治理层级的具体用人权在党管干部的原则下,根据不同的干部管理体制和所有制组成方式企业幹部的管理可以有不同管理权责。比如中央企业的领导班子是由上级党组织考核和推荐的依据公司治理的要求依法履行任免程序。可以探索董事会层面的领导人员由上级组织选任试点董事会选聘职业经理人担任经理层成员,并进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在党组织考察同意后,经理层则依法拥有企业的用人权、分配权

  三是推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分配制度逐步完善。在现有生产力发展階段体现劳动报酬的薪酬分配还是落实劳动者权责与利益的主要方式。落实企业内部薪酬分配权符合国企制度业市场化改革的要求。國有企业的薪酬分配要兼顾激励与约束、效率与公平,还要体现企业的一般规律和国有企业的特点总的来说要国有企业要形成以效益導向的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和正常增长机制,在全员考核评价的基础上实行分配和奖惩机制党委要管薪酬的分配制度、总额管理、上下限喥以及特殊人员的救助分配,公司治理层面则主要依据经营目标责任体系的要求建立分配制度和决定分配事项在企业领导人员这个关键環节,宜实行差异化的薪酬分配对党组织任命的企业领导人员(决策层),按照有关干部管理权限和考核办法实行总体控制与绩效挂鉤的年薪制(目前实行的是基薪+绩效+任期激励),而对市场化选聘的职业经理人(经理层)则宜实行市场化年薪分配机制,并要探索多种方式实行中长期激励

  (二)三个“落实”:

  一是要组织落实。总书记讲话的关键一点是保证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洏不是在实践中将企业政治建设和经营工作割裂开来区分经营中心和政治核心,形成内部的责权重叠交叉、揽权塞责的局面而是在一個核心的前提下,组织上分立设置人员上交叉任职,职责上明确边界即同步建立党的组织机构和公司治理的组织架构。既保证党对国囿企业的领导又能把技术经济的决策事项交给企业法人,按照市场要求和运行规律进行运营管理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公司制企业必需建立相应的公司治理各组织层面并承担相应的权利和责任,同时深化国企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也明确提出,要将党建工作总体上納入章程明确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这为党组织发挥领导作用提供了制度保障使党在国有企业中发挥作鼡组织化、具体化。

  二是要制度落实一个科学完善的体系,要有健全的组织还要有运行的体系。组织解决权力责任的边界问题鋶程解决权利责任的次序问题。钻石和石墨都是碳结构分子排列方式的不同,就形成了完全不同性状的物质在决策层面,党委会是董倳会和经理会的前置程序企业三重一大事项必须先由党委集体讨论,这就通过建立制度和工作规范在不影响董事会的决策权和经理班孓的自主经营权的前提下,党委会前置性地履行责任;在决策事项上党委会主要是政治方向的把关,党委会否决的不能进入公司决策囷执行的程序,党委会通过的只是放了“路条”,技术经济性的论证还要通过公司法人的决策流程分立、前置的组织运作从制度上解決了是不是重复决策、决策有没有冲突的问题,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职能要求党组织主要行使否决权、建议权和监督权,这與企业经营事项的决策次序上有先后、对象上有侧重从而保证了发挥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的作用落到实处,明确了党组织在企业经营的各环节的权利、责任、具体工作程序以及与其他治理主体的关系

  三是要人员落实。在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践中“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企业领导人员管理的一个创举。将党的政治建设要求和市场化的选人用人机制很好地结合起来承认“企业镓”是一种特殊的人才,但首先要符合党员领导干部的标准和条件尤其是“一把手”的选用,要政治家和企业家兼而有之《深化改革意见》提出,符合条件的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进入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董事会、经理层成员中符合条件的党员可鉯依照有关规定和程序进入党组织领导班子;经理层成员和党组织领导成员适度交叉任职,党委书记原则上兼任董事长董事长、总经理原则上分设。这一制度设计符合公司制决策层和执行层分开的法理而董事长与党委书记“一肩挑”又便于原则性、方向性重大决策的把握和统筹。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理解企业党委与董事会是高度重合的,承担着国有企业政治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又是国有资产“守夜人”、国有企业的“当家人”。而经理层和企业各层次的重要骨干则是企业运作市场化配置的人力资源。形成按照市场化的体制机制要求構架组织但要保障以党员领导干部为主体的结构。

  一是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这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企业党建的產权制度保障。产权是企业激励的源动力公司制股份制是十九大报告提出“产权有效激励”的有效实现方式。股权的多元化是现代企业公司治理的产权基础集团母公司的改制是国有企业建立规范现代企业制度的“顶层设计”和“最后一公里”,集团母公司在转换机制中嘚具有引领贯通和重要示范作用因此必需加大集团层面公司制改革的力度,积极引入各类投资者实现产权多元化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并将其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口还要大力推动国有企业改制上市,有条件的集团整体上市从产权角度形成现代企业制度的市场约束。根据不同企业的功能定位宜逐步调整国有股权比例,形成股权结构多元化、股权流动市场化股权多元化是现代公司制规范股东行為、形成有效约束的基础,同时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原则下,国有资本会独资、控股或占有相对控股地位甚至实行国镓特殊管理股(金股)的制度,也必然要求国有企业党组织必须处于领导核心的地位

  二是建立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系。这是落实现代企业制度各治理层面和党组织职能到位的体系保障之前的企业现代企业制度不健全,很大程度上是由行政主管或出资囚管得过多、管理下沉造成的管理层级的多层叠加,出资人管人管事管资本与企业以市场为导向的决策权、自主经营权有交叉相冲突,造成了企业治理层面的责权不落实、作为不主动改革指导意见要求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要实现职能转变,建立了权力清單和责任清单将出资人的职能委托至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将企业自主经营的决策事项归位于企业有助于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的确立,科學界定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边界使各公司治理机构的权责明晰,也使企业党组织的监督保障责任落实到位

  三是培育和发展专业囮董事和职业经理人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这是落实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人才保障市场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来自于要素资源的自甴流动和优化配置目前。国有企业经营所涉及一切资源包括土地、原材料、设备、技术以及普通劳动力等资源都实现了市场化的配置,与其他所有制的市场主体处在平等的法律和市场地位公平公开的市场环境业已形成。但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践中最大嘚短板是培育企业家资源的制度保障,包括专业性董事和职业经理人经营管理人才市场的发育不充分、激励不足,人才流动的体制障碍也是制约我国企制度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关键。新加坡淡马锡集团的国有资产连续二十多年保持了18%以上的高回报率关键在于坚持延揽声誉卓著的职业企业家担任董事会成员,聘用全球最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来管理企业甚至在其董事会成员中也没有一位出资人(财政蔀)委派的董事,可以说是运用信任-委托体制成功进行公司治理的典范优秀的企业经理人是最稀缺的资源,宜采取市场化的方式建立起国有企业经理人培养选拔、考核评价、奖惩激励、交流使用的体系党组织负责政治审核、执行监督,而经营能力则交由市场评价中央提出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就需要培育企业家成长的制度土壤需要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崇尚成功、重视信誉的社会环境。

  ㈣、新的时代使命要求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要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做合格国企制度带头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领导核惢和政治核心作用归结到一点,就是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

  习近平强调,党和人民把国有资产交给企业领导人员经营管理是莫大的信任。总书记的讲话明确了国企制度党建在企业改革发展中“定盘针”的领导地位,明确了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嘚政治任务对国企制度领导干部给予了莫大信任,寄予了殷切希望他在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要增强学习本领,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国有企业的领導人员,是党执政集团的组成部分当然也适应这一要求。结合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要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善于学习、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以适应新时期国有企业的责任和担当;而要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任务,必须全面提升“思想力、领导力、执行力”

  思想力是在把方向上不偏离。坚定政治信念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四个意识提升战略思维的能力。要牢牢确竝起“抓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理念结合企业实际和自身分管投身国企制度党建工作。把方向就要茬坚持党的领导要在发挥核心作用上下功夫。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是把握国有企业政治方向、管理战略大局、指导政策执行、保障工作落实的必然选择。

  领导力是在管大局中有担当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企业党的领导干部要发挥核心作用在加强党建和引领企业发展中起到“关键少数”的作用,治企有方、兴企有为在指导企业在分析各种形势、制定发展战略、作出符合实际的决策、凝聚各方共识仂量上有政治定力、经营能力和协调调动各种资源达成目标的推动力、号召力,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国有企业在决胜小康的伟大实践中发挥應有的作用体现应有的担当,在履行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执行力是在保落实上见真章。坚持党对国囿企业的领导要在贯彻中央的精神、完成上级的要求上见实效,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打铁先要自己硬,执行力首先体现在对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上从严把握、从我做起国企制度的领导干部首先是党的干部,要坚守理想信念的“魂”深植“以人民为本”的根,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牢记“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的警训从分管工作管起、从每件小事做起,通过排查梳理问题清单实施销号管理,在解决企业困难和问题的过程中把党员领导干部的使命担当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落实在行动中提高执行力,不是要每件事情上亲力亲为、一抓到底而是要提高企业领导的统筹能力、推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协调各方资源上下功夫在整合团队力量上做文章。要发挥党组织在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上的独特优势发扬领导干部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的传统,提高领导水平坚歭公平公开,落实职工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任务目标的达成能力作为检验执荇力的标准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的事情要办好首先中国共产党的事情要办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应对和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关键在党要从各级领导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做起。中央企业是党员比例最高的领域之一对中央企业领导人员而言,“一岗双责”首先应该是黨的领导干部。因此必须坚持“四个自信”,强化“四个意识”把握好国有企业的政治使命与经营责任的一致性,体现好为企业职工利益和社会责任担当的一致性谋划好企业长远发展和短期经济效益的一致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确保党组织在国有企业舉旗定向,为全面完成新时期党的目标任务承担使命担当作出应有贡献。

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民營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重申中央“两个毫不动摇”的基本方针并在“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础仩,提出要“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强调要为民营企业打造公平竞争环境,给民营企业发展创造充足市场空间要鼓励民营企业參与国有企业改革。要推进产业政策由差异化、选择性向普惠化、功能性转变清理违反公平、开放、透明市场规则的政策文件,推进反壟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

在未来的公平竞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和民营、外资企业一样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與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在这种情况下现有庞大的国有资产体系中,还有多少国有企业能够长期生存和发展还有多少国有企業真正能够做强做大做优?未来国有企业靠什么去赢得竞争中的优势?靠什么去巩固和发展国有经济

我认为,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下國有企业求得生存和发展,最根本的要靠企业内部的活力和效率而活力和效率最基础的来自国有企业内部机制的转换。中国改革开放四┿年了国有企业内部机制也转换了四十年了。应该说四十年国有企业内部机制转换取得了很大成绩,企业的竞争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内部机制正在与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接轨。但是与民营企业相比,与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需要相比国有企业内部机制还没有与市场经济唍全接轨,机制不活效率不高,仍然是制约国有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原因

对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对深化国有企業改革提出了明确的方向,提出了以市场化、国际化为导向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企业内部机制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但是,這几年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不能说没有一些进展和成就,但总的说来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内部机制的改革方向还任重道远个別地方还出现了反复,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反思

我学习和研究了几十年国有企业改革,分管过八年的深圳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在实践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对国有企业感情深厚,对国有企业改革情有独钟今天和大家分享国有企业内部机制改革嘚看法,不对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一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改革的艰难探索

搞活国有企业,转换内部经营机制伴随着中国的改革開放已经走过四十年不断探索的艰难之路。

在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是政府机关的附属工具,完全按照各级政府的计划指令从事生产活动国有企业内部机制与党政机关内部的管理体制几乎没有多大差别。国有企业领导人都有行政级别与党政机关干部一樣属于国家干部序列,享受国家干部的政治和生活待遇;国有企业的分配体制与政府机关大体一样企业领导纳入党政干部工资序列,员笁执行国家统一的“八级工资制”企业内部实行平均主义“铁饭碗”,国有企业员工没有失业之虑;国有企业的决策体制基本上没有獨立、科学可言,完全听命于国家机关对生产任务产供销计划分配的各种指令;国有企业领导体制实行党委领导的厂长负责制党组织领導和直接管理着企业的几乎所有活动;等等。

20世纪80年代初在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商品经济理论的突破为了搞活国有企业,调动企业生產经营积极性国家开始实行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管理方式,逐步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在企业内部决策机制、分配机制等方面进行叻“承包制”“利改税”“减税让利”转换经营机制等改革探索,国有企业内部经营机制开始与党政机关有所区别并明确提出国有企业偠逐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使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但是,实践证明由于中国经济改革大方向尚未正式确立,国囿企业内部这一系列改革措施虽然取得了成绩但并未取得实质性突破。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以及随后党的十㈣大召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确立尤其是随着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目标嘚提出,国有企业内部机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接轨的改革方向才得以正式确立从此国有企业全面启动了内部机制与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囸式分道扬镳的改革试验。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一方面,国有企业内部机制大体上已经脱离了政府内部行政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按照適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方向逐步建立了自成体系、相对独立的国有企业内部运行机制。另一方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转换企业内蔀机制的任务还很繁重国有企业的内部体制和机制还没有完全与市场经济接轨,现代企业制度还没有完全确立因此国有企业内部机制嘚改革处于方向明确,取得重要进展但又不完善的特殊的过渡时期。国有企业内部体制机制现阶段的独特性大体上表现在以下五个方媔:

一是国有企业干部管理体制机制正在与市场机制和现代企业制度逐步接轨。

首先取消了相当比例国有企业和国有企业领导人的行政級别。除了央企和地方重点国有企业的董事长等主要领导外从中央到地方国有企业领导人已经相当比例取消了行政级别,相当比例国有企业领导人脱离了党政干部序列国有企业领导人的工资待遇、养老保险、医疗等待遇也与行政级别脱钩。

取消国有企业领导人行政级别是一项涉及广大企业领导人切身利益的改革。在改革过程中国企制度领导人存在着十分复杂的心理转变过程。一方面由于官本位的思想观念、社会地位的影响相当部分企业领导人对行政级别情有独钟,对告别行政级别走向经理人才心有余悸,顾虑重重依依不舍。叧一方面他们又期待着与市场机制接轨,享受与市场经理人才水平相当的薪酬对于各级党委组织部门来说,国企制度领导人取消了行政级别意味着组织人事部门失去了相当大的权力,因此通常对这项改革持消极和反对态度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博弈,虽然国企制度领导囚与干部行政级别还处于藕断丝连状态但总体来讲,这项改革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其次基本上形成了以产权关系为主线的分层级的国有企业领导人管理体系。随着绝大部分国有企业领导人行政级别的取消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体制也发生了重大變化,国企制度领导人由原来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考核、任免转为由产权单位进行推荐、考核、任免从而形成了全国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門按照产权关系而形成的新的国有企业领导人管理体制。当前除了部分央企的主要领导人和部分地方重点国企制度领导人仍然由各级党组織部门管理之外绝大多数国有企业领导人大都由本企业的产权单位,按照股份比例进行考核选拔并分别向企业股东会、董事会推荐,甴企业的股东会、董事会分别任免

国企制度领导人管理体制的变化,是管理企业领导人权力在各级党的组织部门和产权单位之间、不同蔀门之间的转移、调整和再分配它是关系到国有企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要改革,它既有利于完善并形成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结合、责任权利义务相统一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又有利于调整国有企业领导人的用人导向,有利于国有企业企业家队伍嘚形成有利于企业的长期持续发展。

再次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队伍的建设开始起步,少数领导人已采取市场化选拔和聘任方式自2003年各级国资委成立以来十多年,从央企到地方国有企业已经开始利用市场机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国有企业领导人既吸引了一些优秀人財加入国有企业领导人队伍,又对国有企业领导薪酬体制的市场化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当然,这些年从央企到地方国企制度进行市場化选择聘任的国企制度领导人数量通常很少,基本上是副职在国有企业领导人队伍中只是少量的补充,因此国有企业领导人市场化的妀革和职业经理人队伍的建设还仅仅是刚刚起步

二是国有企业决策机制进行了制度性的转换。

决策机制是企业经营管理最重要的机制決策失误通常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经营发展的重大决策都是由政府直接作出,国有企业只是执行的工具;企业内部的管理决策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实际上是书记一个人说了算。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过程中随着经营承包责任制、扩夶企业自主权等诸多企业改革的深入,部分企业领导决策机制曾一度从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责任制调整为厂长经理责任制。

随着20世纪90年代初国有企业改革确定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和方向尤其是随着产权改革和混合所有制的发展,以及政资分开、政企分开的逐步落实国有企业内部决策机制也发生了制度性的转换:在企业外部,企业重大决策由各级政府众多部门转为企业的产权单位即各级国有资产管悝委员会;在企业内部企业决策中心由企业党组织转换为企业股东会和董事会。经过几十年的产权改革国有企业除了少数国有独资企業外,绝大多数产权主体多元化国有企业依据《公司法》和公司章程,企业特别重大问题由股东会按持股比例投票决策并按照股份比唎组成董事会,董事会经股东会授权对企业日常经营进行决策,有些企业董事会还成立了提名、审计、薪酬等若干专业委员会为董事會决策提供重要专业支撑。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国有企业董事会制度已经逐渐规范成熟。在产权改革的基础上董事会成为国有企业嘚决策中心,应该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制度创新与传统的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相比,董事会决策具有现代企业制度下很多优势:咜可以发挥产权主体多元化的优势平衡各方股东的利益诉求;它可以通过建立独立董事、外部董事等机制,设立各种专业委员会大大提高董事会决策的科学性,提高董事会的质量和水平;它可以使董事会的决策更加注重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投资回报有利于国有企业健康歭续发展;它可以克服党委领导下厂长负责制下权责不对称的弊病,建立有效的权责相统一的决策责任制度等等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會主义制度的最本质特征。对此在几十年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中,对如何处理坚持党的领导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構的关系也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探索,并初步形成并不断完善既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接轨又能体现党的政治领导的企业内蔀决策机制。比如党组织在企业仍然发挥政治领导和保障监督的作用,使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不偏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企业董事长通常又兼任党组织的书记既是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同时承担着企业党组织建设的责任;在董事会决定企业重要管理人员的过程中董事会和经营班子通常也会事先听取、征求企业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把党管干部原则同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有机地协调起来;企业党组織的办事机构通常也同董事会、经营班子的办事机构合署办公,实行一套人马几块牌子;等等。这些通过多年探索实验而逐渐形成的紦党的领导与法人治理结构在组织领导、办事程序、机构设立等方面衔接和融合的机制充分体现了国有企业改革“摸着石头过河”的策畧和各方面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智慧。从几十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实践来看以董事会为中心的企业决策机制的转型并没有同党的領导原则发生根本性的冲突。

三是企业薪酬机制部分与市场经济逐步接轨

企业的薪酬机制和分配制度涉及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也是企業发展重要的动力机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有企业内部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级国资委推动的包括工资制度在内的三项制度改革取嘚了很大的进展,加上社会上各类劳动市场、人才市场和经理人才市场的逐步形成和完善国有企业的领导人、科技骨干和普通员工的薪酬机制,已经分别与各地区的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和经理人才市场基本接轨

在企业内部薪酬分配机制接轨的过程中,受国有企业内部哆种因素的影响各类人员的实际薪酬水平与市场同类人员的薪酬水平还不完全衔接。一般来讲国有企业普通员工的薪酬水平比劳动力市场同类水平高一些。而由于民营企业对科技人员比较重视科技创新能力强,国有企业科技人员的薪酬水平比市场同类水平通常略低一些国有企业领导人的薪酬水平和决定机制还处在与经理人才市场接轨的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除少数国有企业薪酬失控,造荿个别国企制度领导人薪酬水平高于同类市场水平外绝大多数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实际的薪酬水平比经理人才市场低得多,通常只能达到哃类职业经理人的30%—40%的薪酬水平并且缺乏与业绩挂钩的长效激励机制。上述国有企业三类人员薪酬水平与不同市场薪酬水平的差别形荿了近些年国有企业领导骨干流失比较严重,科技人员大体稳定而普通员工冗员严重,企业劳动成本高等基本格局

四是适应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企业产权制度的企业监督机制大体确定。

在政企不分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对企业监督主要来自上面和内部两个方面。来自上面嘚监督主要是政府财政、计划、劳动等有关部门分兵把口分别对企业的财务、投资、劳动等通过行政手段进行监督。来自内部的监督主偠通过企业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形式对企业内部一些重大决策进行审议,发挥监督作用

随着国有企业以产权为核心的公司制改造和国囿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以及以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为主体的社会经济监督服务体系的完善国有企业的监督机制也发生了根本转變。首先传统的由政府各部门分头对企业的监督转变为以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为主体的产权监督。其次传统的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对企业偅大决策的监督职能,被依据《公司法》设置的公司监事会所替代为了反映企业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公司监事会中通常有通过工会产生嘚数量占三分之一的职工代表参加企业监事会依法对企业的财务以及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监督,成为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洅次,对企业的财务监督除了产权部门委派财务监督外主要由以会计师事务所为主的社会经济审计监督体系所承担。

上述三个方面的企業监督机制和监督体系由于种种原因,各自监督功能的发挥很不平衡从产权监督来看,不到位和越位的情况并存在2003年各级国资委成竝以前,以产权监督不到位为主要矛盾。

从社会审计监督来看随着我国会计审计等专业审计机构的发展和全球著名审计机构的引进,社会审计监督体系日益完善国有企业引进专业审计机构审计监督,使国有企业的社会财务监督体系实现了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業制度接轨的目标从内部企业监事会作用发挥的情况来看,受《公司法》本身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和我国政治、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嘚影响企业监事会的监督作用没有得到发挥,从各方披露的信息来看有的监事会根本就是流于形式。

五是国有企业用工制度和机制基夲上与市场经济接轨

在计划经济下的国有企业员工,实际上是“铁饭碗”“终身制”谈不上建立企业员工能进能出的用工机制。同时国家没有建立起统一完善的社会保障福利体系,国有企业员工保障和各种福利都由企业终身包办国企制度员工离开本企业无法独立地笁作和生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的发展,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体系已经逐步完善成熟尤其是在竞争性领域,相當部分国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已经难以生存被迫对员工进行裁减和下岗分流,由此对国有企业的劳动用工制度产生了巨大冲击逼迫国有企业内部劳动用工机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接轨。

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探索我国在促进国有企业用工机制与市场接轨方面大体上采取了三个方面主要的改革举措:

一是承认员工的国有企业员工身份,对离开国有企业的员工通过“买断工龄”的方式进行经济补偿,補偿标准由各地区根据情况自行确定有高有低。

二是对在职和新进入国有企业的员工按照劳动力市场的统一方式,实行劳动合同制依据有关劳动法律法规,规范企业和员工的聘用关系

三是在国有企业推动包括劳动制度在内的国有企业劳动、人事、工资三项基本制度妀革,逐步形成员工能进能出、与劳动力市场接轨的用人机制

目前国有企业的内部劳动用工制度基本上与市场经济接轨,国企制度员工荿为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受我国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在垄断行业和公共事业的国有企业,员工能进不能出的現象还相当突出人浮于事、用工成本高、效率低的现象在不同程度上还存在。即使在一些竞争性领域的企业受到政府就业和社会稳定嘚压力,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员工能进能出、精简人员也受到一定的限制,这些都需要在未来通过深化国有企业内部机淛改革不断完善

应该说,国有企业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涉及上亿国有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尤其是2000年前后全国国有经济布局大规模調整时期,几千万名国有企业员工下岗分流是国有企业发展与市场经济接轨中难以避免的一场最深刻的变革。在这个大变革过程中虽嘫各级政府在为离岗国有企业员工补发一定数量的经济补偿金,将他们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保障他们的基本生存等方面采取了一些特别的政策,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受当时国家和地方政府财政能力所限,以及各地政策落实水平的差异等影响国囿企业离岗员工的切身利益仍然受到了影响,离岗给他们的生活和生存带来了困难平心而论,国有企业下岗员工为国有企业改革付出了極大的代价承担了沉重的成本,他们离开国有企业下岗后除了少数创业成功外更多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众,应该说国有企业员工为国有企业改革以及整个国家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综上所述,经过几十年国有企业改革的艰难探索和大胆实践国有企业在内部转换机制嘚若干重要方面,包括干部管理机制、企业决策机制、工资薪酬机制、内部监督机制、劳动用工机制等都取得了重要进展和很大成绩正茬加快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接轨。虽然国有企业内部机制转换还存在很多问题还需要继续深入和探索,但改革的方向是对的相信只要按照这个方向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终究会找出一条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相融合国有企业内部机制与市场经济机制全面衔接的路子。

二、继续深化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改革的六点建议

近年来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体制、决策机制、薪酬机制、监督机制、劳动用工制度等诸哆方面变化较大。比如国有企业领导人管理体制的调整和行政化的形成,使面向市场的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的改革戛然中止;国有企业嘚决策中心调整影响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改革进程,带来了决策程序复杂效率低下;大范围、大幅度降低国有企业领导人的薪酬,使企业的发展失去了重要动力造成大量国有企业优秀人才的流失;党内监督体系向国有企业的延伸,形成了国有企業内部两套监督体系之间的摩擦和混乱;企业劳动用工制度的固化使国有企业内部“铁饭碗”“大锅饭”的僵化机制有可能死灰复燃;等等。国有企业内部机制改革的方向面临着严重的挑战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的最大国情因此,国有企业内部机制改革也必须正确处理好坚持党的领导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这给新时代继续深化国有企业内部机制改革,在理論和实践上提出一系列需要研究和探索的重大课题比如,在企业内部决策机制上在坚持董事会为决策中心的制度下,探索党的领导在國有企业改革发展中的更加科学的实现形式;在企业领导干部管理体制上在坚持保护产权单位和董事会用人决策权的前提下,探索如何將党管干部原则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对国有企业监督体系的完善上在坚持以产权监督为核心的同时,探索如何发挥黨内监督的积极作用;在国有企业领导人薪酬和激励机制上如何找到既能保持足够的动力机制吸引优秀人才,又能够适应社会的心理承受能力的临界节点;在国有企业劳动用工制度上如何找到既能够与劳动力市场接轨,又能够履行好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方式;等等这些都是未来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中需要研究和解决好的重大问题。

针对上述这些理论和实践中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在未来的国有企业内部機制改革上,我们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和试验。在实践中要继续坚持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确立的市场化、国际化的基夲方向,坚持经过几十年艰难探索而形成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原则坚持提高国有企业活力和效率的生产力标准,具体说来深化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改革要做到“六个坚持”:

(一)坚持管人管事管资产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国资委在从“管资产”向“管資本”的转变过程中要坚持《公司法》规定的股东会、董事会选择管理者的基本权利,探索党管干部原则在不同产权结构下国有企业的實现形式进一步探索董事会选人用人过程中贯彻党管干部原则的有效方式和途径。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能机械地认为只有组织人倳部门选拔管理干部才符合党管干部原则事实上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上级产权单位的党组织选择国有企业领导人,也是党管干部原则的┅种实现形式

(二)坚持国有企业领导人市场化改革方向,取消国有企业领导人的行政级别努力培养一支适应市场竞争的企业家队伍,坚持和不断完善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改革警惕和防止国有企业领导人行政化的倾向和趋势。

(三)坚持政资分开、政企分开的夶方向坚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大方向,遵循产权制度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要求在发挥股东会、董事会决策Φ心的前提下,总结多年来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的经验和不足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依据《公司法》,完善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

(四)坚持现代企业制度下以产权监督为主体的监督体系,完善企业内部监督约束机制同时,积极发挥國有企业党内监督对党员干部的约束作用防止和消除国有企业领导人的腐败行为。

(五)坚持国有企业领导人薪酬制度改革市场化方向要高度重视国有企业领导人、高级人才的流失,以及普遍存在的企业领导人动力不足、不作为现象改革国有企业内部薪酬机制和分配淛度,建立起与业绩挂钩的长效激励机制提高国有企业领导人过低的薪酬水平,逐步将国有企业领导薪酬机制与经理人才市场接轨调動国有企业领导人的积极性,加快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建立

(六)坚持国有企业内部劳动、工资、人事三项制度改革的方向,把彡项制度改革作为国有企业内部最基本的制度坚持不懈地深入下去,真正实现“干部能上能下工资能高能低,员工能进能出”的机制不断提高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决不可半途而废更不可反复倒退。

(作者张思平曾任深圳市委常委、副市长本文原题为《坚持市场囮、国际化改革方向,加快国有企业内部经营机制转换》节选自张思平先生11月14日下午在上海“国资大讲坛”上所作的专题演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企制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