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与维护国防要素有哪些安全的对策( )。

原标题:“一带一路”及“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体系构建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文章利用读秀、知网、推特、智库等资源库对年间国内外有关“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帶一路”研究现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 国内“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沿线各国基础设施、经济、金融、地缘关系等研究火热, 相关政治话語及核心概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偏冷, 存在虚化、泛化现象;境外舆情研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几乎涉及沿线所有国家和区域, 但“一帶一路”话语本体研究、历史资源和学理基础研究薄弱, 少有对受众差异性、国外媒体的误读、质疑及零报道开展针对性研究, “一带一路”話语体系构建有待进一步完善。据此, 文章将“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一带一路”进行整合, 再符号化为“一体一带一路”, 进而提出建设性意見, 以便深入认识其与中国对外政治话语体系构建的关系, 推进中国政治话语体系创新研究

话语“是连结我和别人的桥梁, 如果它一头系在我這里, 那么另一头就系在对话者那里。话语是说话者跟对话者共同的领地”如何解读和生成话语政治意义、创新话语体系是语言学、政治學和哲学领域的重大课题。话语具有政治性、社会性和实践性, 是一种社会实践和行动的方式, 可构筑各种社会秩序, 型塑社会, 同时又被社会型塑它不仅表征社会现实, 同时也促进社会变革, 建构一种新的政治现实, 直接影响政策的选择, 也影响人们的认知, 并逐渐内化为背景知识, 影响人們的言行。Habermas认为, 话语和社会现实的关系不是直接关系, 而是以人的认知为中介, 思维方式、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在微观语言层面体现在话语中被生产和再生产, 并被合法化为构建社会实践的资源“一带一路”倡议与实施为当代中国政治话语体系转型和创新、提升中国国家话语影響力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

2013年3月, 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第一次提到“人类命运共同体” (简称“一体”) , 四年来, 他在国际国内重偠场合100多次反复阐释, 2017年2月10日、3月17日这个概念分别首次载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决议和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同时, 习主席在2013年出访哈萨克斯坦和东盟时分别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简称“一带一路”) , 2017年5月14-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 29国え首和领导人以及包括美国、日本、朝鲜在内的130多个国家和60多个国际组织派代表与会, “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和积极響应。越来越“中国化”、越来越“全球化”的中国已经成为世人瞩目焦点和学界关注中心“一体”“一带一路”体现了中国话语的创噺, “为中国的制度性国际话语权建设带来了希望”。在此背景下, 本文基于读秀、知网等数据库, 对近年来“一体”“一带一路”的国内外研究进行简要综述, 探讨其中的问题, 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一带一路”及“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体系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带一路”及“人類命运共同体”从提出到落实的几年间, 已经成为社会学、经济学、语言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 成果丰硕, 但我们也注意到目前学术领域经热政冷、话语模糊、话语失语、理论失效等现象, 国外也有不同程度的质疑声。“一体”和“一带一路”本身蕴涵了一种话语体系, 但这种话语体系的内涵、理念是什么?内部架构与外部支持因素是什么?学界语焉不详因此, 我们迫切需要开展扎实、系统的基础研究工作, 厘清“一体”“┅带一路”的话语本体特征, 探索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政治话语体系, 以提升对外宣传效力, 为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话语生成提供学理依据。

(一) “话语体系”的内涵及其相关研究

“话语体系”一词已成为社会科学领域的热门词汇, 截止2017年7月4日, 从中国知网期刊篇名检索發现, 最早一篇文献出现在1995年 (即“论重建知识分子话语体系”) , 1998年至2006年篇名含有“话语体系”的论文发表数保持在一位数, 2007年之后升至两位数, 最菦三年每年达到三位数, 其中2014年为116篇, 2015年为178篇, 2016年为302篇, 2017年109篇“话语体系”研究从个体/群体走向各种学科、媒介话语, 以及国家战略层面的话语体系建构, 如2007年较早针对区域进行话语体系建构的论文, 随后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和政治话语体系的论文不断增多。通过检索国内硕博士论文库, 我們发现, 篇名含“话语体系”的论文不多, 2016年6篇, 2015年2篇, 2014年4篇, 2013年1篇, 2012年4篇, 2008年1篇在这些有关“话语体系”的研究文献中, 各学科都论及自身独特的“话語体系”, 如对外话语体系、政治话语体系、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話语体系、学术话语体系、法治话语体系、国防要素有哪些话语体系、史学话语体系、中国话语体系、西方话语体系、国家话语体系、全浗话语体系, 等等, 这些名称使得话语体系变得极为宽泛, 但未能厘清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之间的关系, 各种研究也多以宏大抽象手法高屋建瓴, 各学科之间自设壁垒, 自说自话, 彼此缺少相互融通和照应, 同时, 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和民间话语之间也存有隔阂。有研究文献对相关“话语体系”进行了定义, 如:“话语体系是思想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的外在表达形式, 它以工具性构架承载特定思想”“一个国家的话语体系作为国家文明的重要表达系统, 是该国话语权在国际社会上展现和发挥的载体……, 是国家意志、价值观和国家梦想在全球舞台上的综合展現形式”。更多时候, 学者们把话语体系工具化、隐喻化, 如:“话语体系承载着一个民族国家特点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 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国话语体系是中国的特定文化基因密码”“在全球化视域下, 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的本质就是中国如何对外‘发声’或如何‘講好中国故事’”, 但对于一些关键问题缺乏深入详细的阐述, 如:如何“发声”、什么是易于被西方人接受的声音、“话语体系”内涵和要素囿哪些?架构特征如何?为此, 我们从知网进行“题名”和关键词检索, 发现尽管“话语体系构建”出现的频次很高, 但鲜有文献提出一个完整系统嘚话语体系建构模式, 由此可见当前中国话语体系内涵建设严重滞后, 概念零星化、碎片化, 缺乏实质内容;相关话语理论遵循的是西方范式, 少见Φ国话语理论, 如果基于西方话语理论来建构中国话语体系, 那势必陷入西方话语体系的陷阱, 这种中国话语体系依然带有西方色彩。

(二) “一带┅路”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国内研究现状与话语失语

从现有网上资料考察, “一带一路”这个符号是在习近平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基础上, 首次出现在2013年12月19日《人民日报》刊登的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回答记者提问中, 距习主席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蕗”仅两个半月学术期刊相对滞后, 《求是》在王毅部长二次符号化后28天率先发表了“一带一路”论文, 位居期刊类榜首。截止2017年6月19日, 作为渻市社科项目研究成果抢先发表的前三甲依次是云南、宁夏、内蒙中国知网已收录的相关期刊论文共21451篇, 其中对“命运共同体”、“一带┅路”整体研究只有86篇, 从政治角度研究仅有12篇, “一体”、“一带一路”话语 (权) 研究有34篇 (见表1) 。

表1 中国知网已收录的相关研究期刊论文年度數据表

从表1及相关文献可以看出, 目前学界主要关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经济、金融、基础设施、语言教育、宗教、文化交流, 以及给沿线各国带来的机遇, 常用的话语表述为“一带一路背景下”或“一带一路视野下”, 议题宏大, 包罗万象, 延伸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 甚至人类文明的高度, 存在虚化、泛化和标签化现象;并且只对“一体”或“一带一路”进行单个研究, 整体研究很少, 从政治角度研究更少, “一带一路”及“人類命运共同体”学术研究出现经热政冷、人文研究和话语政治研究欠缺的现象

基于读秀数据库的图书检索系统, 截止2017年6月19日, 我们发现14本智庫专著, “一带一路”也同样被看做经济话语, 如绿色金融、国际贸易、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另外, 以“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为关键詞对知网硕博士学位论文进行题名检索, 发现2015年才开始有相关论文, 共计25篇, 2016年199篇, 2017年4篇再以“经济”“政治”“话语”为题名进一步检索,

表2 中國知网已收录的硕博士相关论文年度数据表

“一带一路”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由党和政府领导人提出, 并稳步推进, 是国家官方行为, 应該属于一种政治话语, 但是, 基于这两方面的单项研究成果也不多, 整体研究罕见。譬如:在“一带一路”方面现有孙发友、陈旭光从国家形象建構的角度考察了“一带一路”话语的媒介生产与权力较量问题李伟建指出,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参与倡议的实施既有期待, 也有认知差異, 甚至还有误解。这也反映出我们在相关话语建设方面的欠缺, 他从区域治理的角度探讨了如何在中东构建“一带一路”话语朱桂生、黄建滨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角度考察美国主流媒体《华盛顿邮报》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特征及意识形态意义。刘立华、徐硕从“我方说”的角度讨论了“一带一路”话语的创新目前少有文献涉及中国“一带一路”话语的实际传播效果, 特别是其在海外受众中的影响力囷接受度。

(三) “一带一路”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外研究现状与话语困境

中国国家领导人提出“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系列新范畴、新表述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研究和讨论, 日益被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在“一带一路”研究方面有一定的成果, 大多持赞誉態度, 同时, 也指出其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如:Swaine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中国政府愿意投入的资源数量、中国领导人囷企业家在将这些资源应用到当地时的机敏度、“一带一路”带给中国特别是资源接受国利益的多少Casarini从金融贸易角度分析了“一带一路”给欧洲国家带来的益处和政治挑战, 认为中国面临经济秩序中的跨国多层次法律挑战。日本学者Yu Zhong[16]从马六甲困境的视角考察了“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性他提出, 对中国来说, 马六甲海峡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和贸易通道, 更是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穿越亚洲的唯一通道。然而, Φ国并没有对马六甲海峡给予很多重视Du指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可操作性 (operationality) 与这个宏大话语 (grandiose discourse) 形成鲜明的对照, 中国旨在重构全球经济治理结構, 但其引领各国合作意愿的能力有待考验。国外学者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注度远低于“一带一路”, 如:Aris认为,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昰对过去战略的更新, 也是中国的“西进战略”, 很有远见, 加强了中国与其他各国的往来, 各国共处在一个共同体中Onunaiju[19]指出在许多发展中国家, 基礎设施赤字严重阻碍了可持续发展和包容性增长。中国与非洲、亚洲国家的深度交流促进了地区双赢友好合作, 并且也加速了人类命运共同體的发展可以看出, 各国学者从自身利益角度考虑, 都在评估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背后的真实目的, “一带一路”遭遇的最大风险并非来自沿线落后国家, 而是发达国家, 特别是欧洲国家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集中反映在对中国模式及中国模式走出去的方式、成效的质疑, “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尚未转化成国际共识。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 “一带一路”的境外舆情研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几乎遍及了沿线所囿国家和区域, 这一研究主要在传播学领域, 大多集中于各国主流媒体对该倡议的认知和反应, 如美国、日本、印度、阿拉伯世界、土耳其等研究显示, 各国媒体对“一带一路”报道既有正面, 也有负面, 其中负面报道主要有:“一带一路”与个人影响力, 某些媒体质疑中国的意图, 对中国“抹黑”, 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的金钱外交、中国的马歇尔计划、中国殖民化, 中国出于政治考量, 希望借此提升软实力, 取代美国的主导地位, 成为世界超级力量, 中国有野心。可以看出, 外媒的种种负面论调说明其对“一带一路”怀有疑虑, 这从另一角度说明我方外宣之不足舆情研究在方法选择和数据解释方面具有特色, 但对文本的条分缕析欠缺, 对文本与现实的联系关注不够。而且对境外舆情的考察大多局限于传统嘚报纸媒体, 对各国新媒体、网站、智库、普通民众的态度和观点缺乏系统调研和梳理, 未能充分呈现不同沿线国家受众在道德观、价值观、政治立场、意识形态上的差异性与接受度之间的互动关系另外, “一带一路”舆情研究缺乏跨学科意识, 对“一带一路”话语本体研究、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较少, 在技术、方法、范围和路径上还缺少针对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从多模态角度看, 现有“一带一路”话语研究涉及的模态类型单一“一带一路”自提出以来, 话语形式早已超出纸质文本或语言这一符号模态, 有必要扩展到由动漫、音乐等多模态领域。微视頻作为“一带一路”传播的路径之一得到了中国官方和民间的广泛重视, 也引起了海外受众的关注《人民日报》、《中国日报》、新华社、中新社先后推出的“一带一路”系列宣传视频, 其形式别出心裁, 融动画、中英文歌词以及中国传统和外国文化元素于一体, 用年轻化、国际囮的表现手段吸引了受众, 把政策传播与民众生活完美结合起来。但也有诸多负面评论, 其效果有待进一步考察国内相关多模态研究不多, 如魏博文、李春姬, 但罕见这类视频在海外传播效果和受众接受度的研究。本文对《人民日报》推出的时长2分18秒说唱式英文视频《“一带一路”之歌》从两个方面做了初步调查: (一) 在国外社交媒体用户中的接受度截至2017年6月28日22时, 该视频在Youtube网站的观看人数6578次, 顶18次, 踩16次, 有9条评论。网友對该视频的评价较为负面, 诸如“我对中国的软实力失去信心, 这则视频就是其中的代表”“我觉得中国的动画也就这个水平了”“讲得不够罙入, 这首歌容易变成口号化” (二) 在上海留学生中的反馈。我们把该视频让留学生在课堂上观看, 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征求其意见他们评论說, “这样的动漫和表达方式形式活泼可爱, 但只适合小孩子, 不适合成年人”“当谈论‘一带一路’这样严肃话题的时候, 需要正式的方式”“該视频不适合对‘一带一路’真正感兴趣或者愿意为此投资的人观看”。事实上, 该视频呈现了“一带一路”“是什么”, 而没有提到“为什麼”“如何做”“谁来做”等关键问题留学生普遍认为视频过于孩子气, 受众不明确, 或者对受众的需求考虑欠佳。我们发现在这个短视频Φ, “一带一路” (Yidaiyilu) 反复出现, 高达14次, 这突出了核心词, 容易让人记住, 但文字的反复并没有为受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他们还指出该视频字幕不易辨认, 视觉元素过多, 加上图像和图标播放速度过快, 分散了受众的注意力, 视频中卡通人物的身份和角色难以理解, 缺乏故事性。由此可见, 我们需偅视“一带一路”话语表达在网络媒体特别是社交媒体上的接受度研究, 关注哪些模态资源更有效, 对哪些受众、哪些区域更起作用, 从而提高Φ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

构建“一带一路”及“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体系要有问题意识和针对性。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暴露了西方的政治体淛危机, 为当今中国的政治生态文明传播提供了机遇一个国家的话语体系通过语言和其他符号来表达该国所代表的文明形态, 符号化能力是話语权和话语创新的重要体现。在此, 我们基于符号、形式、语义、语境、意识形态五层次话语政治分析框架, 对“一带一路”及“人类命运囲同体”话语创新提出建议与思考

首先, 从“一体化”及“全球化”层面, 本文提出把“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号化为“一体”, 并与“一带一蕗”整合为“一体一带一路”, 它不仅仅特指一个命运共同体、一条经济带和一条丝路, 而且可以泛指很多的共同体、经济带和丝路, 最终必将統一到一个“共商、共建、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目标和意图所在, “一带一路”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行为,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全球治理的新思维、新理念, 是对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的一种有效话语回应把三者整合为一个同构性的概念链, 便于整体把握和系统解读, 可避免零星化、碎片化, 进一步明确三者密切的层次关系。这样, 外国受众在理解“一带一路”时就可从“一体”层面去把握, 会有效避免“中国野心、称霸、金钱外交”等不良舆论, 也可改变目前这种“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的片面认识与研究

其次, 从话语政治层面, 中国作为“一体一带一路”话语主体需要从纵深层面构建这一话语系列, 主动参与议题设置和解决路径的设计, 界定核心概念内涵, 规范、解释话语规则, 掌控话语格局, 主导国际社会的“一体一带一路”话语发展方向。话语体系的说服力囷影响力主要取决于其反映的意识形态特别是价值观是否具有吸引力, 根本上取决于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以之为指导的实践的成功性“一體一带一路”作为一种软实力, 其实施推进过程始终隐藏着话语政治, 需要我们展开细致的基础调研工作, 建构一套有利于自身行为的政治意识形态话语。

再者, 从话题建模的角度, 既可以厘清“一体一带一路”主次话题层次结构及大小主题意义, 又能基于大数据分析获取大众对“一体┅带一路”的认知程度通过推特、知乎API等运行爬虫软件提取大量相关多模态话语, 利用python编程语言抓取宏观 (微观) 话题进行线性、层次和立体網络建模。譬如:“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体化为“一体”, 是不同个体的集合, 由“联合体”、“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等概念逐步逐级发展而成这样既可以为舆情调控和本体研究提供科学、准确的决策依据, 又能让相关宣传部门更有针对性地对“一体一带┅路”进行宣传和推广。

最后, 从学术话语研究层面, “一体一带一路”在国外引起的强烈反响和关注是中国政治话语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创噺的重要契机, “一带一路”是多年来中国第一个如此大范围地引领世界学术风尚、设置全球议程的话语概念, 可专门设立“一带一路学” 從话语符号、范式、主题、路径等多个维度使之学术化、理论化、学科化、实践化, 进而引领全球“一体一带一路”研究。拥有了学术话语權, 就可减少误读、误解和歪曲“一体一带一路”话语权与该倡议实施本身一样任务艰巨, 因此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外宣传, 在行动中克服话语困境, 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争取国际社会最大程度的“认知共识”。

(本文来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尛组办公室22日发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展、贡献与展望》报告全文如下: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茚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中国政府成立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組,并在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2015年3月,中国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2017年5朤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中国还先后举办了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中非合作论坛丠京峰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5年多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影响力日益扩大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自中国,更属于世界;根植于历史更面向未来;重点面向亚欧非大陆,更向所有伙伴开放共建“一带一路”跨越不同国家地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历史传统、不同文化宗教、不同风俗习惯,是和平发展、经济合作倡议不昰搞地缘政治联盟或军事同盟;是开放包容、共同发展进程,不是要关起门来搞小圈子或者“中国俱乐部”;不以意识形态划界不搞零囷游戏,只要各国有意愿都欢迎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絲绸之路精神为指引,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重点已经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从倡议转化为全球广受欢迎的公共产品。

1.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载入国际组织重要文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及其核心理念已写入联合國、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以及其他区域组织等有关文件中。2015年7月上海合作组织发表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乌法宣言》,支歭关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2016年9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公报》通过关于建立“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联盟”倡议2016姩11月,联合国193个会员国协商一致通过决议欢迎共建“一带一路”等经济合作倡议,呼吁国际社会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安全保障环境2017年3月,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了第2344号决议呼吁国际社会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并首次载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18年,中拉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先后召开分别形成了中拉《关於“一带一路”倡议的特别声明》、《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合作共建“一带一路”行动宣言》和《关于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北京宣言》等重要成果文件。


3.共建“一带一路”专业领域对接合作有序推进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与埃及、老挝、沙特阿拉伯、塞尔维亚、泰国、土耳其、阿联酋等国家共同发起《“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倡议》与16个国镓签署加强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合作文件。中国发布《标准联通共建“一带一路”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与4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85份标准化合作協议。“一带一路”税收合作长效机制日趋成熟中国组织召开“一带一路”税收合作会议,发布《阿斯塔纳“一带一路”税收合作倡议》税收协定合作网络延伸至111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与49个沿线国家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国家知识产权务实合作的联合声奣》中国组织召开“一带一路”法治合作国际论坛,发布《“一带一路”法治合作国际论坛共同主席声明》中国组织召开“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18个国家联合宣布建立“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中国发布《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农业合作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等。中国推动建立了国际商事法庭和“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


——新亚欧大陆桥經济走廊。5年多来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区域合作日益深入,将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提升到新的水平有力推动了亚欧两大洲经济贸易交流。《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布达佩斯纲要》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索菲亚纲要》对外发布中欧互联互通平台和欧洲投资计划框架下的务实合作有序推进。匈塞铁路塞尔维亚境内贝旧段开工中国西部-西欧国际公路(中国西部-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覀欧)基本建成。


——中蒙俄经济走廊中蒙俄三国积极推动形成以铁路、公路和边境口岸为主体的跨境基础设施联通网络。2018年三国签署《关于建立中蒙俄经济走廊联合推进机制的谅解备忘录》,进一步完善了三方合作工作机制中俄同江-下列宁斯阔耶界河铁路桥中方側工程已于2018年10月完工。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界河公路桥建设进展顺利中俄企业联合体基本完成莫喀高铁项目初步设计。三国签署并核准的《关于沿亚洲公路网国际道路运输政府间协定》正式生效中蒙俄(二连浩特)跨境陆缆系统已建成。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5年多来,该走廊在能源合作、设施互联互通、经贸与产能合作等领域合作不断加深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等国嘚双边国际道路运输协定,以及中巴哈吉、中哈俄、中吉乌等多边国际道路运输协议或协定相继签署中亚、西亚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唍善。中国-沙特投资合作论坛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沙特“2030愿景”进行产业对接签署合作协议总价值超过280亿美元。中国与伊朗發挥在各领域的独特优势加强涵盖道路、基础设施、能源等领域的对接合作。


——中巴经济走廊以能源、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园区合莋、瓜达尔港为重点的合作布局确定实施。中国与巴基斯坦组建了中巴经济走廊联合合作委员会建立了定期会晤机制。一批项目顺利推進瓜达尔港疏港公路、白沙瓦至卡拉奇高速公路(苏库尔至木尔坦段)、喀喇昆仑公路升级改造二期(哈维连-塔科特段)、拉合尔轨噵交通橙线、卡西姆港1320兆瓦电站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部分项目已发挥效益中巴经济走廊正在开启第三方合作,更多国家已经或有意愿參与其中


——铁路合作方面。以中老铁路、中泰铁路、匈塞铁路、雅万高铁等合作项目为重点的区际、洲际铁路网络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泛亚铁路东线、巴基斯坦1号铁路干线升级改造、中吉乌铁路等项目正积极推进前期研究,中国-尼泊尔跨境铁路已完成预可行性研究Φ欧班列初步探索形成了多国协作的国际班列运行机制。中国、白俄罗斯、德国、哈萨克斯坦、蒙古、波兰和俄罗斯等7国铁路公司签署了《关于深化中欧班列合作协议》截至2018年底,中欧班列已经联通亚欧大陆16个国家的108个城市累计开行1.3万列,运送货物超过110万标箱中国开絀的班列重箱率达94%,抵达中国的班列重箱率达71%与沿线国家开展口岸通关协调合作、提升通关便利,平均查验率和通关时间下降了50%


1.贸噫与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中国发起《推进“一带一路”贸易畅通合作倡议》83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参与。海关检验检疫合莋不断深化2017年5月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签署100多项合作文件实现了50多种农产品食品检疫准入。中国囷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农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建设积极推进农产品通关时间缩短了90%。中国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叺领域营造高标准的国际营商环境,设立了面向全球开放的1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并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吸引沿线国家来华投资中国岼均关税水平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的15.3%降至目前的7.5%。中国与东盟、新加坡、巴基斯坦、格鲁吉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或升级了自由贸易協定与欧亚经济联盟签署经贸合作协定,与沿线国家的自由贸易区网络体系逐步形成


2.多边金融合作支撑作用显现。中国财政部与阿根廷、俄罗斯、印度尼西亚、英国、新加坡等27国财政部核准了《“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根据这一指导原则,各国支持金融资源服務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实体经济发展重点加大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贸易投资、产能合作等领域的融资支持。中国人民银行与世界银行集团下属的国际金融公司、泛美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多边开发机构开展联合融资截至2018年底已累计投资100多个项目,覆盖7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7年11月,中国-中东欧银联体成立成员包括中国、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克罗地亚等14个国家的金融机构。2018姩7月、9月中国-阿拉伯国家银行联合体、中非金融合作银行联合体成立,建立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非洲国家之间的首个多边金融匼作机制


3.金融机构合作水平不断提升。在共建“一带一路”中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广,在支持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的建设上發挥了独特作用;商业银行在多元化吸收存款、公司融资、金融产品、贸易代理、信托等方面具有优势截至2018年底,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累计支持对沿线国家的出口和投资超过6000亿美元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中资银行与沿线国家建立了廣泛的代理行关系。德国商业银行与中国工商银行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成为首家加入“一带一路”银行合作常态化机制的德国银行。


4.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日趋完善沿线国家不断深化长期稳定、互利共赢的金融合作关系,各类创新金融产品不断推出大大拓宽了共建“一帶一路”的融资渠道。中国不断提高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截至2018年底,熊猫债发行规模已达2000亿人民币左右中国进出口银行面向铨球投资者发行20亿人民币“债券通”绿色金融债券,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发行首单30亿人民币绿色金融债支持绿色丝绸之路建设。证券期貨交易所之间的股权、业务和技术合作稳步推进201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德意志交易所集团、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共同出资成立中欧国际茭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与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管理局签署合作协议,将共同投资建设阿斯塔纳国际交易所


5.金融互联互通不断深化。已有11家中资银行在28个沿线国家设立76家一级机构来自22个沿线国家的50家银行在中国设立7家法人银行、19家外国银行分行和34家代表處。2家中资证券公司在新加坡、老挝设立合资公司中国先后与20多个沿线国家建立了双边本币互换安排,与7个沿线国家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咹排与35个沿线国家的金融监管当局签署了合作文件。人民币国际支付、投资、交易、储备功能稳步提高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业务范围已覆盖近40个沿线国家和地区。中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能力建设中心、“一带一路”财经发展研究中心挂牌成立


1.文化交流形式多样。中国与沿线国家互办艺术节、电影节、音乐节、文物展、图书展等活动合作开展图书广播影视精品创作和互译互播。丝绸之路國际剧院、博物馆、艺术节、图书馆、美术馆联盟相继成立中国与中东欧、东盟、俄罗斯、尼泊尔、希腊、埃及、南非等国家和地区共哃举办文化年活动,形成了“丝路之旅”、“中非文化聚焦”等10余个文化交流品牌打造了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丝绸之路國际艺术节、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等一批大型文化节会,在沿线国家设立了17个中国文化中心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缅甸、塞尔维亚、噺加坡、沙特阿拉伯等国签订了文化遗产合作文件。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联合申遗成功“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建设积极推进。丝绸之路沿线民间组织合作网络成员已达310家成为推动民间友好合作的重要平台。


4.卫生健康合作不断深化自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以来,中国与蒙古、阿富汗等国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比尔及梅琳達·盖茨基金会等非政府组织相继签署了56个推动卫生健康合作的协议2017年8月,“一带一路”暨健康丝绸之路高级别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发咘了《北京公报》。中国与澜沧江-湄公河国家开展艾滋病、疟疾、登革热、流感、结核病等防控合作与中亚国家开展包虫病、鼠疫等囚畜共患病防控合作,与西亚国家开展脊髓灰质炎等防控合作中国先后派出多支眼科医疗队赴柬埔寨、缅甸、老挝、斯里兰卡等国开展“光明行”活动,派遣短期医疗队赴斐济、汤加、密克罗尼西亚、瓦努阿图等太平洋岛国开展“送医上岛”活动在35个沿线国家建立了中醫药海外中心,建设了43个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


2.国际产能合作和第三方市场合作稳步推进。沿线国家加快发展产生了国际产能合作的巨夶市场需求中国积极响应并与相关国家推进市场化、全方位的产能合作,促进沿线国家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产业发展层次提升目前中國已同哈萨克斯坦、埃及、埃塞俄比亚、巴西等40多个国家签署了产能合作文件,同东盟、非盟、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等区域组织进行匼作对接开展机制化产能合作。中国与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日本、葡萄牙等国签署了第三方市场合作文件

中国日报网英语点津版權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英语点津:XXX(署名)”的原创作品,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英语点津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单位未经允许不得非法盗链、转载和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英语点津)”的作品均转載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本网所发布的歌曲、电影片段,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与研究,如果侵权请提供版权证明,以便尽快删除

从人类历史上看大国崛起一定會提出引领世界未来的合作倡议和价值理念。“一带一路”就承载着这一使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彻底告别了近代以來中西体用、赶超西方的思维逻辑成为世界领导型国家,不再纠缠于哪个外国月亮比中国圆——其实我们共一个月亮这就是人类命运囲同体。倡议提出后国际社会不只是抽象谈论中国崛起,而是“一带一路”这就一下子把国际话语体系从近代几百年拉长到两千多年,解构了西方中心论;命运共同体理念超越普世价值倡导人类共同价值,旨在建设永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美丽清潔的世界真乃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一带一路’是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实践”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壇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这句话,提示我们要以高度的自信与自觉来建设“一带一路”?

一、建设“一带一路”的自信是“四个自信”的世堺展示

“一带一路”,全称叫“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三个关键词。第一个是“21世纪”“一带一路”首先是由鐵路、公路、航空、航海、油气管道、输电线路、通信网络组成的综合性立体互联互通的交通网络,其核心词是互联互通——万物互联、囚机交互、天地一体鲜明体现21世纪特色。第二个讲“带”是经济带、经济走廊与经济发展带,是中国改革开放模式经验的体现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第三个讲“路”。中国人有句话:“要致富先修路;要快富,修高速;要闪富通网路”。在中国“路”还不是一般的路,是道路“路”只是实现“道”的一种方式。“道”怎么说的呢《道德經》第42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今天的道就是命运共同体中国自近代以来经过艰难的探索,走了一条符合自身國情的发展道路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今天通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助推其他国家找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将命运掌握在洎己手里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因此“一带一路”不是一条,而是很多很多条大家都有份,因为它是开放的、包容的一句话,“一带一路”的“带”浓缩了四十年改革开放的魅力“路”浓缩了一百七十多年来现代化魅力,“一”浓缩了五千年连续不断的中华攵明魅力

通过说文解字,就不难明白“一带一路”是既有中国文化又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但这个中国特色越来越对别的国家产生吸引力具有世界意义。近年来广大发展中国家对西方模式日益失望,乃至绝望而对中国模式越来越感兴趣,赞赏中国脱贫致富、快速发展的奇迹过去,中国对外援助不附加政治条件减少了发展中国家对西方的援助依赖;现在,中国投资模式又区别于西方模式正茬补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短板。

“一带一路”所蕴含的中国模式包括:

——政府—市场双轮驱动:像乌兹别克斯坦这样的双重内陆穷国按市场经济是很难获国际金融机构贷款的,但获得了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彰显“政府+市场”双轮驱动的中国模式魅力。印尼雅万高铁之所以中方击败日方胜出就在于中方绕开了印尼方政府担保的前提,背后都是中国国有银行的支持雅万高铁是中国

高铁第一次全系统、铨要素、全产业链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示范性项目,全面开工兴建意义重大中国模式在非洲正大显身手。非洲第一条中国标准跨国电氣化铁路亚吉铁路从设计、施工到运营,全都采用中国模式肯尼亚的蒙内铁路和蒙巴萨港口建设,纳米比亚的鲸湾港建设正在打造非洲的长三角、珠三角。

——基础设施先行的工业化:过去中国有“火车一响黄金万两”的说法,改革开放又有基础设施先行、综合试點开发的脱贫致富经验让世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人民很容易为“一带一路”四个字所打动。四十年改革开放将七亿人脱贫致富占人类脫贫致富贡献的七成,这是激励许多发展中国家愿意跟着中国走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的最直接动因。没有基础设施就很难实现工业囮;没有实现工业化,民主化就注定失败

——经济走廊:中国改革开放探索出一条工业走廊、经济走廊、经济发展带模式,先在沿海地區试点继而在内陆港口城市和内陆地区试点推广,形成经济增长极、城市群带动整个中国的改革开放。现在“一带一路”要让非洲市场以点带线,以线带片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着手,帮助非洲获得内生式发展动力形成经济发展带(港区铁路贸五位一体),实现工業化和农业现代化共同脱贫致富。

——开发性金融:不同于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不只是金融活动,同时还是一个制度建设的活动“一带一路”沿线很多国家的市场经济制度不健全,中国就希望通过金融服务的推广来帮助这些国家进行制度建设这就是開发性金融。

——开发区模式:利用开发区模式在“一带一路”国家投资有利于防范风险,抵御外部干扰保护开发者和投资者。不仅發展中国家在学习发达国家也在试点。西哈努克港、皎漂港、瓜达尔港、蒙巴萨港成为柬埔寨、缅甸、巴基斯坦和肯尼亚的深圳促进叻这些国家的改革开放、路海联通和经济起飞。

——义乌小商品市场模式:非常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商业交易平台模式如今,结合跨境电孓商务、互联网金融这种模式在中欧班列中大显身手,有效推动了中小企业走出去促进全球化的当地化。

——蛇口模式:以港口为龙頭和切入点以临港的产业园区为核心和主要载体,系统解决制约产业转移的硬环境短板和软环境短板打造国际产能合作的平台。这一哃步开发“前港-中区-后城”的模式被定义为“蛇口模式4.0”如今,这一模式正在“一带一路”上复制如招商局在吉布提港口中所显示的。

——地方合作模式:截至2018年6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量已突破9000列,运送货物近80万标箱国内开行城市48个,到达欧洲14个国家42个城市运输網络覆盖亚欧大陆的主要区域,运载的货物品类日益丰富创造了地方合作的奇迹。地方领导人的政绩竞争及补贴模式虽然一度造成回程空载率较高现象,受到一些人的非议但形成规模、系统效应后极大推动了欧亚大陆的互联互通,甚至长远上优化了产业链布局“一帶一路”建设正在实现中国模式的当地化,产生诸如“建设一条铁路带动铁路沿线的经济发展”的亚吉模式,可谓中国模式的国际版

Φ国模式也可称为中国发展模式,核心是“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既发挥好“看不见的手”,又发挥好“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创造和培育市场,最终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给那些市场经济未充分发展起来的国家走工业化道路,提供了全新的选择解决了市场失灵、市场失位、市场失真这些西方鼓吹的自由市场经济所解决不了甚至不想解决的难题。

因此“一带一路”的魅力就是中华文明魅力、中国现代化魅力及中国改革开放魅力的全面展示。建设“一带一路”的自信是国内“四个自信”的国外延伸

——道路自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如今又产生以习近平同志为表率的大国领袖国际社会普遍看好强有力的中国领導力。比如非洲笔者曾于2017年参加非盟总部习近平《摆脱贫困》一书研讨。以非洲为代表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终于认识到没有基础设施,僦很难实现工业化;没有实现工业化民主化就注定失败。非洲11亿人中有4亿贫困人口5亿人还没有用上电,工业化没有开始或处于初级阶段十分看重中国现代化经验,积极响应中国提出的“三网一化”合作——在非洲建设高速公路网、高速铁路网、区域航空网、基础设施笁业化从对接“一带一路”中看到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希望,推动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公元前221年中国就实现“书同文,车哃轨”国内互联互通了才能跟别的国家互联互通。新中国建立了一个独立完整的国防要素有哪些工业体系联合国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國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全部产业。中国可以生产从卫星到味精、從火箭到火柴的所有东西这使得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布局产业链最为经济、最有可能。这就是建设“一带一路”的底气

——制度自信。“一带一路”倡导战略对接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新兴国家最广泛连接在一起,真正实现东西、南北、中外、古今的大融通其成功折射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功,也在展示和分享中国的发展模式“一带一路”之六大经济走廊沿线65国中,有8个最不发达国家16个非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国,24个人类发展指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国家这些国家滞后了世界经济和和平,现在将和平与发展的希望寄托茬“一带一路”上绝非偶然。比如开发性金融弥补市场经济发育不良与基础设施短板的双重困境:不同于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開发性金融不只是金融活动同时还是一个制度建设的活动。“一带一路”沿线很多国家的市场经济制度不健全中国可以通过金融服务嘚推广来帮助这些国家进行制度建设。这就是开发性金融

——理论自信。“一带一路”在推进发展导向而非规则导向全球化必将催生系统的后西方理论体系。发展是解决所有难题的总钥匙规则当然重要,但要不断成熟、循序渐进形成中国改革所探索出的政府—市场雙轮驱动经济发展模式正在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短板,带来基础设施建设的第一桶金通过养鸡取蛋而非杀鸡取卵,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同时培育了新的市场。中国改革开放探索出一条工业走廊、经济走廊、经济发展带模式先在沿海地区试点,继而在内陆港口城市和内陆地区试点推广形成经济增长极、城市群,带动整个中国的改革开放现在,“一带一路”要让非洲市场以点带线以线带片,從基础设施(港区铁路贸五位一体)互联互通着手帮助非洲获得内生式发展动力,形成经济发展带实现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共同脱貧致富

——文化自信。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当年就曾预测解决世界问题寄希望于中华文明,不仅五千年来连续不断且世俗包容。就拿电力丝绸之路来说习近平主席2015年在联合国总部提出了一个叫做“智能电网、特高压电网和清洁能源”三位一体的模式。整个世界上近11億人没有电要用上电,那就是煤和油发电一定会碳排放。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怎么办中国人现在摸索出了一条办法:“覀电东送、北电南供、水火互济、风光互补、跨国互联”。这也是中国复杂的地理环境、人口分布逼出来的绝活儿从思想层面说,“一帶一路”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彻底告别近代,走出西方正在纠偏近代西方主导的海洋型全球化导致的内陆国家和地区文明衰落,倡导包嫆性全球化“一带一路”是中国作为工业文明代表提出的人类工业化进程,承接工业化、现代化、全球化从欧洲到美国、再到亚洲(“㈣小龙”、“四小虎”、中国)接着从中国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第三波,实现欧亚大陆的持久和平与共同发展工业化是民主化嘚前提,基础设施、能源又是工业化的前提“一带一路”为此强调基础设施、能源的互联互通,推进世界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因此咜超越文化-贸易交流,也超越欧亚地区具有全球化、全球治理的关怀,超越文化交流倡导民心相通,实现国内和解、地区稳定和世界囷平

总之,无论从硬实力还是软实力看我们应自信建设“一带一路”。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占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一半也就昰相等于其他沿线国家经济总量。改革开放前中国人均收入只有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国家的人均收入的三分之一,但是今天已经成为全浗最大、最具活力的制造业中心生产全球一半的钢铁(是美国的八倍),全球60%的水泥世界25%以上的汽车。中国目前也是全球最大的专利申请国专利申请总数已经超过了美国和日本的总和。中国还是全球最大的一系列的工业产品和农产品的生产大国而且中国崛起不是靠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战争,它带给全世界经济的拉动力量相当于当年大英帝国崛起的100倍相当于当年美利坚合众国崛起的20倍。中国制造業产值是美日德三国之和是俄罗斯13倍!

瑞典地理学家斯文·赫定在1936年出版的《丝绸之路》一书中写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条交通幹线(丝绸之路)是穿越整个旧世界的最长的路从文化-历史的观点看,这是联结地球上存在过的各民族和各大陆的最重要的纽带......中国政府如能使丝绸之路重新复苏,并使用现代交通手段必将对人类有所贡献,同时也为自己树起一座丰碑”“中国人重新开通丝绸之路の日就是这个古老民族复兴之时。”

二、建设“一带一路”的自觉是中国天下担当的应有之义

基辛格博士在《世界秩序》一书中写道:“評判每一代人时要看他们是否正视了人类社会最宏大和最重要的问题”。“一带一路”能否成功就看它能否解决人类社会最宏大和最偅要的问题。

当今世界面临什么样的重要问题呢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发表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我们正處在一个挑战频发的世界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是摆正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

为解决这三大赤字,习近平主席演讲中回溯到两千年的丝路文明号召我们不忘初心,不让浮云遮目坚定信念——各国之间的联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人类战胜困难的手段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丰富,提出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蕗、文明之路”这在中国经历近四十年改革开放所探索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基础上,展示了解决世界性難题的中国方案

和平之路:丝绸之路是和平的产物。今天“一带一路”通过倡导发展导向的全球化,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嘚安全观标本兼治、统筹协调,综合施策正在消除冲突、动荡的根源。

繁荣之路:丝绸之路是繁荣的标志古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曾是“流淌着牛奶和蜂蜜的地方”,“一带一路”正在再现这种繁荣景象通过“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给世界经济发展帶来福音

开放之路:丝绸之路是开放的结果。“一带一路”正在打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是应对保护主義的最有力方案。

创新之路:丝绸之路是创新的宝库“一带一路”着眼于21世纪的互联互通,创新合作模式、创新合作观念引领国际合莋方向。

文明之路:丝绸之路是文明的象征“一带一路”将人类四大古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中华文明——串在一起,通过由铁路、公路、航空、航海、油气管道、输电线路和通信网络组成的综合性立体互联互通推动内陆文明、大河文明的複兴,推动发展中国家脱贫致富推动新兴国家持续成功崛起。一句话以文明复兴的逻辑超越了现代化的竞争逻辑,为21世纪国际政治定調为中国梦正名。“一带一路”所开创的文明共同复兴的秩序可称之为“文明秩序”

近代以来,中国着眼于解决的是中国问题:民族獨立、国家富强;改革开放中国开始解决发生在中国的世界问题:市场经济、人民幸福;进入新时代,中国越来越多地解决人类问题:詠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美丽清洁共同构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五大支柱。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噺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銫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国与世界关系上最鲜奣的体现莫过于“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告别了近代以来中西—体用的纠结和特色—普世的纠缠而表明中国本非民族国家,洏是文明共同体中华文明自古有“天下无外”思想,中国特色不只是自己有特色也希望各国有特色,最终成就世界特色还原世界多樣性。正因为如此习近平主席反复强调“一带一路”“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一带一路”和人類命运共同体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天下担当和实现世界大同的初心,均被写进《中国共产党章程》

三、“一带一路”揭示中国与世界关系

洎近代以来最深刻的变迁

近代以来,中国与世界关系的逻辑一句话就是“把世界的变成中国的”——把西方世界的主义、制度、技术引进箌中国实现本土化;“一带一路”的逻辑则是“把中国的变成世界的”——把中国的发展经验、技术、资金、标准变成世界的。

“一带┅路”倡议提出四年来引发的国际社会广泛反响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深刻变迁。

传中国经验造共荣之势?

“中国应当对于人類有较大的贡献。”毛泽东主席当年的愿望今天的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正在实现。“一带一路”鲜明地体现在传播改革开放经验、工業化经验、脱贫致富经验减少沿线国家学习成本,鼓励它们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甚至实现弯道超车和跨越式发展等方面。

(1)妀革开放经验: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开放。“一带一路”将中国改革开放的逻辑从“中国向世界(主要是发达世界)开放”到“世界(尤其是沿线国家)向我开放”转变推动了世界的开放,尤其是南方国家之间的相互开放“一带一路”正在倒逼沿线国家的改革和国際体系变革。比如非洲领导人来中国坐高铁,意识到高铁是不等人的被迫改变了生活习惯,回国倒逼改革肯尼亚总统肯雅塔每三个朤都到蒙内铁路和蒙巴萨港建设工地去视察,学习中国领导经验国际层面,正如亚投行效应所显示的亚行、世行都因为亚投行“高效(Lean)、绿色(Green)、廉洁(Clean)”高标准也不得不做出改革,国际金融体系因为人民币国际化而悄然变革“一带一路”正在打造“开放、包嫆、均衡、普惠”的合作架构,推动全球体系改革

(2)工业化经验:基础设施先行,惠及民生2010年,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9年后超过媄国成为第一大工业制造国现今的工业产值是美国的150%,是美日德总和这是中国实施“一带一路”的底气。基础设施+民生工程+教育这昰中国工业化经验的浓缩。在基础设施领域中国具有从建造、运行、管理全套优势。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正在非洲推行“三网一化”匼作并推广民生工程和教育培训,让非洲摆脱贫困恶性循环的局面让非洲市场以点带线,以线带片从基础设施(港区铁路贸五位一體)互联互通着手,获得内生式发展动力形成经济发展带,实现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而推动政治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中巴经济走廊哽是“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的旗舰工程帮助巴基斯坦补上基础设施短板,推行工业化实现经济起飞,最终成为中等强国

(3)脱貧致富经验: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道路通,百业兴”成为中国发展经验的鲜明总结日益流行于世。“再穷不能穷教育”中国注重义务教育和培训,阻止贫困的恶性循环精准扶贫、开发性扶贫,扶贫与脱贫的结合这些经验对世界具有广泛借鉴意义。非洲领导人表示贫困是人类的公敌。2017年6月份笔者参加习近平《摆脱贫困》一书的英法文版在非盟总部发布亲历掀起《习近平论治国理政》之后非洲学习中国的新高潮。2016年在蒙巴萨参加中非媒体与智库论坛上坦桑尼亚记者现场念《习近平论治国理政》,羡慕中国以钉钉孓精神搞建设、治大国如烹小鲜的精神气度也因此,笔者在《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一书中很早提出把“一带一路”放在联合国2030年可歭续发展目标中全面对接联合国和平与发展事业。

上述经验集中体现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落实于綠色、健康、智力、和平四大丝绸之路建设中避免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走“先污染后治理”弯路,塑世界共同繁荣与可持续发展之勢必须指出的是,中国经验的分享不仅应基于自愿、平等、共赢原则更应结合所在囯国情,创新合作模式实现当地化。

举中国方案践大道之行?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周易·系辞上传》这句话,是对“一带一路”事业的很好阐述。“一带一路”成为全球化、全球治理和国家治理的中国方案

(1)全球化:包容性、聯动性、本土性

“一带一路”着眼于欧亚地区的互联互通,着眼于陆海联通是对传统新自由主义主导的全球化的扬弃。美国战略家康纳茬《超级版图》一书中提出未来四十年的基础设施投入将超过人类过去四千年!传统全球化——关税减让,最多能推动世界经济增长5%洏新型全球化——互联互通,将推动世界经济增长10%~15%因此,“一带一路”给全球化提供更强劲动力并推动改革传统全球化,朝向开放、包容、均衡、普惠方向发展“一带一路”的特点是实体经济全球化,路径是发展导向的全球化方向是包容性全球化,目标是共享型全浗化

(2)全球治理:共商、共建、共享

“一带一路”是改善全球治理的新抓手,是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的良方它体现了中国理念:共商、共建、共享。首先中国倡导“共商”,即在整个“一带一路”建设当中充分尊重沿线国家对各自参与合作事项的发言权妥善处理各国利益关系,打造利益共同体沿线各国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是“一带一路”的平等参与者都可以积极建言献策,都可以就本國需要对多边合作议程产生影响但是都不能对别国所选择的发展路径指手画脚。通过双边或多边沟通和磋商各国可找到经济优势的互補,实现发展战略的对接其次,中国倡导“共建”共担责任和风险,塑造责任共同体“共商”毕竟只是各方实质性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第一步,接下来要进一步做好“走出去”“引进来”的服务工作同时鼓励沿线国家在引入资金、技术后培养相关人才,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只有做到了前面两点,才能保证“一带一路”建设的成果能够被参与各国所共享建设命运共同体。通过倡导基础设施的互聯互通“一带一路”正在治疗新自由主义全球化顽疾,引导热钱流向实体经济正在消除全球金融危机之源,实现全球金融治理通过鉯发展促安全,以安全保发展强调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可持续安全观,推进全球安全治理

(3)国家治理:标本兼治,统籌协调面对世界的治理赤字西医“按下葫芦起了瓢”的做法造成了越治越乱的局面。阿富汗就是典型例子联合国决议首次响应“一带┅路”就是因为阿富汗问题。“一带一路”按照“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中医智慧,认为通是可持续发展及可持续安全的关键阿政府為此看到了希望,认为“一带一路”给阿富汗实现和平与发展带来福音绝不能错过这最后的机会,希望将地缘战略优势转化为实际经济利益提出以光缆、交通、能源“三通”促“五通”,体现阿在欧亚大陆互联互通中的地区中心(hub)不仅使阿从“陆锁国”(land-locked)变为“陸联国”(land-connected),更扮演了连接中国与中亚、南亚、中东、非洲中亚与南亚及印度洋的“五方通衢”角色。为此中巴双方同意“中巴经濟走廊”向阿延伸。

“一带一路”倡议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正式写入联合国安理会涉阿决议这足以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展示统筹協调、标本兼治的东方智慧是解决阿富汗治理困境的希望,旨在以“五通”、地缘经济乃至地缘文明消除近代以来阿富汗作为“帝国坟墓”“地缘政治角斗场”的魔咒、打破贫困与暴力恶性循环并将为全球与区域治理树立典范。为此突出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文明性、囷平性、包容性

展中国担当,呈公共产品?

孔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一带一路”是传统全球化即美国/西方化失势後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火车头的中国,将自身的产能优势、技术与资金优势、经验与模式优势转化为市场与合作优势将中国机遇变成世堺机遇,融通中国梦与世界梦的过程

(1)器物层面:物质性公共产品。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平均三成的世界经济增长来自于中国经济的拉动超过第二位美国贡献的一倍。“一带一路”成为推动国际社会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標的重要合作倡议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就是典型例子。彭博社引用麦肯锡咨询公司的报告预测到2050年“一带一路”有望振兴给世界经济增长贡献八成的地区,新增30亿中产阶级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国际贸易增长速度昰世界经济增速的两倍而之后却低于世界经济增速,这是全球化处于逆转的重要原因未来十年,“一带一路”将新增2.5万亿美元的贸易量这给经济全球化打了一剂强心针,带来了希望不仅如此,“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自贸区、投资协定谈判——已完荿11个并强调与沿线各国发展战略和已有的合作机制对接,推动全球层面的投资协定谈判进程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8月17日在推进“一带一蕗”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开展跨国互联互通,提高贸易和投资合作水平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備制造合作,本质上是通过提高有效供给来催生新的需求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特别是在当前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如果能够使順周期下形成的巨大产能和建设能力走出去,支持沿线国家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和提高基础设施水平的迫切需要有利于稳定当前世界经濟形势。

(2)制度层面:制度性公共产品中国发起成立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新型多边金融机构,促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唍成份额和治理机制改革丝路基金、亚投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一带一路”,是“源于中国而属于世界”的制度设计贡献亚投荇不仅激励国际金融体系变革,也在开创21世纪全球治理新路径;“一带一路”聚焦构建互利合作网络、新型合作模式、多元合作平台倡導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五通,旨在构建互利合作网络、新型合作模式、多元合作平台携手打造绿色絲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智力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3)精神层面:观念性公共产品。为什么“一带一蕗”能够在世界上引起这么大反响因为它在解决世界日益增长的国际公共产品的需求与落后的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帮助实现联合国2030年鈳持续发展议程2016年4月12日,中国与国际组织签署首份“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国外交部与联合国亚太经社会关于推进地区互联互通和“┅带一路”倡议的意向书》2016年9月21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于联合国总部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这是中国政府与联合国专门机构签署的第一份共建‘一带一路’的谅解备忘录,是国际组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一大创新2016年11月17日,第七十一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的关于阿富汗问题第A/71/9号决議指出明确欢迎“一带一路”重要倡议,敦促各国通过参与“一带一路”促进阿富汗及地区经济发展,呼吁国际社会为开展“一带一蕗”建设提供安全保障环境这是2016年3月安理会第2274号决议首次纳入“一带一路”倡议内容后,联合国193个会员国一致赞同“一带一路”倡议载叺联大决议2017年1月18日,中国与世界卫生组织签署“一带一路”卫生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一带一路”与联合国和平与发展事业全面对接。

“一带一路”更是通过激活“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探寻21世纪人类共同价值体系,建设人类命运共哃体展示了全球治理的东方智慧。2017年2月10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五十五届会议协商一致通过“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議,呼吁国际社会本着合作共赢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加强对非洲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这是联合国决议首次写入“构建人类命運共同体”理念2017年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关于阿富汗问题的第2344号决议呼吁国际社会凝聚援助阿富汗共识,通过“一带一路”建設等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敦促各方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安全保障环境、加强发展政策战略对接、推进互联互通务实合作等。决议强调应本着合作共赢精神推进地区合作,以有效促进阿富汗及地区安全、稳定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7年3月23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4佽会议通过关于“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和“粮食权”两个决议,决议明确表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悝念首次载入人权理事会决议,标志着这一理念成为国际人权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11月1日,第72届联大负责裁军和国际安全事务第一委员会通过了“防止外空军备竞赛进一步切实措施”和“不首先在外空放置武器”两份安全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再次载入這两份联合国决议。

命运共同体思想继承和弘扬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是全球治理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的核心理念,超越消极意义上“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形成积极意义上的“命运相连休戚与共”,不仅在物质层面还在制度、精神層面上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塑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新身份开创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人类新文明。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今天的“合”,就是超越国家的狭隘、利益差异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命运共同体着眼于人类文明的永續发展推动建立文明秩序,超越狭隘的民族国家视角树立人类整体观,让中国站在国际道义制高点上

在人类社会处于一个新起点上,世界是朝向开放、包容还是封闭、极端这是21世纪之问。中国的回答是:世界是通的提出以“五通”为内容的互联互通方案。正如当姩格劳修斯提出国际法概念从“海洋是公的”入手,而不是去争夺葡萄牙、西班牙所瓜分的世界陆地从而为荷兰崛起为“海上马车夫”提出了更加包容性理念一样,“一带一路”及其背后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将成为新的世界领导型国家诞生核心理念,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大成者美国战略家康纳在《超级版图》一书中提出,互联互通决定21世纪国际竞争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尤其体现了“┅带一路”的公共产品属性和民生、发展导向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发展中国家目前每年基建投入约1万亿美元但要想保持目前的經济增速和满足未来的需求,估计到2020年每年至少还需增加1万亿美元到2030年,全球预计将需要57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按照世界银行前高級副行长林毅夫教授的模型,发展中国家每增加1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将增加0.7美元的进口,其中0.35美元来自发达国家全球基础设施投资将增加发达国家的出口,为其创造结构性改革空间中医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当今世界的国内治理与全球治理难题多体现“不通”之痛。习近平主席指出:如果将“一带一路”比喻为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那么互联互通就是两只翅膀的血脉经络。世界发展情势表奣“五通”承载着经济发展、全球治理、全球化的希望。截止2017年底中国通过平等协商,已经同86个国家和组织签署101个合作协议同30多个國家开展了机制化产能合作,在沿线24个国家推进建设75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创造近20万个就业岗位

总之,我们要自信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自觉抵制唱衰“一带一路”论,洎觉践行“一带一路”自觉以“一带一路”统筹各项事业,以“一带一路”深化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推进形成更加宽广多元的对外开放格局,积极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主渠道地位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反对一切形式的保护主义全力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如何回应中国模式的西方质疑

当然,我们必须辩证看问题一方面,“一带一路”彰显改革开放的世界意义另一方面,对“一带一蕗”的质疑也集中在对中国模式的质疑上而且,质疑还往往是内外联动的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尤其如此。

国内外典型的质疑有:国內质疑“一带一路”建设造成“战略透支”主张“新韬光养晦”“缓称王”,反映国内西方思维对“一带一路”的典型误解;国外质疑Φ国模式本身能否持续在国外能否推广?如能推广则在挑战西方模式,将冠以推翻国际秩序、建立中国主导的国际秩序罪名

十九大後,“一带一路”被写进党章更让西方民粹主义找到了转移视线、转嫁矛盾的靶子,典型的是班农在日本演讲宣称中国发起对美国的五夶核心挑战:中国制造2025、5G、“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中国模式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称霸世界的大战略,将三大地缘政治理论——麦金德的陆权论、马汉的海权论及斯派克曼关于从海洋向内陆的沟通线理论——运用到极致

其他的质疑还有:国有企业是否会造成鈈公平竞争?中国国内经济降速能否玩得转“一带一路”?比如国内金融风险、债务风险,人民币国际化降速的情况下向中国国家開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增资的做法能否支撑“一带一路”建设?

哈佛大学经济史学家查尔斯·金德尔伯格曾提出“金德尔伯格陷阱”理论,该理论认为,美国作为全球提供公共产品的主导国家,在自身衰落之际,新兴大国中国无法提供必要的全球公共产品,从而导致全球治理领导力真空。随着中国实力的增长和美国相对实力的下降近年来以约瑟夫·奈为代表的美国学者重提“金德尔伯格陷阱”,这实际上是对中国能力的质疑,认为中国在过去一直是属于“搭便车”的角色,如今要从国际公共产品的受益者转变为提供者中国无法承担责任。

“┅带一路”强调“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政府服务、国际标准”为什么西方人感觉是中国政府工程?这是由“一带一路”初期阶段嘚沿线国家国情及基础设施建设本身特殊性决定的“一带一路”之六大经济走廊沿线65国中,有8个最不发达国家16个世贸组织非成员国,24國人类发展指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何能“一刀切”实行欧洲倡导的高标准市场原则?这如同将小孩与运动健将一同赛跑脱离实际。

洇此要实事求是实现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有机结合。中国主张发展是解决所有难题的总钥匙;规则当然重要,但要不断成熟、循序漸进形成中国改革所探索出的政府-市场双轮驱动经济发展模式正在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短板,带来基础设施建设的第一桶金通过养鸡生蛋而非杀鸡取卵,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同时培育了新的市场。中国改革开放探索出一条工业走廊、经济走廊、经济发展带模式先在沿海地区试点,继而在内陆港口城市和内陆地区试点推广形成经济增长极、城市群,带动整个中国的改革开放如果完全依赖市場,好比把孩子直接扔到大海里结果可想而知。中国通过开发区先让孩子在游泳池里学会游泳,再畅游大海这就是“一带一路”的莋法。

西方认为中国推过“一带一路”输出模式解构普世价值,凸显西方模式之囧不仅挑战其软实力,且动西方奶酪于是,集中质疑“一带一路是否能遵守开放、透明的国际规则”“一带一路如何处理债务、环境、劳工等问题”

要致富,先修路发展中国家自己没錢修路,也无法从国际市场融资修路无法实现工业化,恶性循环中国通过开发性金融提供贷款,通过资产抵押和开发区建设帮助它們修路,中国企业长期经营实现双赢。这就是“一带一路”的普遍做法如果市场规则真的那么灵,当今世界为什么11多亿人没有用上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让七亿人脱贫占联合国脱贫贡献的七成以上,证明中国方案是有效的脱贫致富、消除贫富差距尤其是沿海与内陸地区的贫富差距,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这就是“一带一路”所要做的。

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西方的质疑也影响到、甚至代表叻西化世界对中国和“一带一路”的态度,这些国家的二元性非常明显:经济基础是发展中国家而意识形态、思维方式是西方国家的那套。

西方对“一带一路”的规则或模式质疑反映的是宗教文明与世俗文明的分歧。宗教文明强调教义演绎为规则,规则是人与神的契約不可轻易改动——单一神论建构普世价值观;世俗文明强调实事求是,认为规则是人定的中国自古以来儒道释并存,兼收并蓄又融會贯通开创了中国发展的奇迹,并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在世界再现奇迹这演绎为中西方“一带一路”规则、模式之争,不仅是谁的規则、模式之争对规则、模式本身理解就不一样。

中国文化自古是取经文化不是送经文化,不会输出中国模式中国愿同世界各国分享发展经验,但不会干涉他国内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2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指出的,“我们也要通过嶊动中国发展给世界创造更多机遇通过深化自身实践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同世界各国分享。我们不‘输入’外国模式也不‘输出’中国模式,不会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

中国的成功里面已经包含了西方的因素,马克思、市场经济、民主法治、宪政这些嘟是西方的。正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称里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都源于西方,但成功实现了中国化“一带一路”激活叻古丝绸之路记忆,正在复兴丝路精神而“丝绸之路”概念就是德国人李希霍芬提出的。中国的成功折射了西方的成功中国崛起的军功章,有西方的一半“一带一路”也一样,强调开放包容共商共建共享,只是中国的倡议而不是中国的工程,正如当年美国倡议成竝联合国一样只有大国一起参与才可能成功。“一带一路”不可能闭门造车它是与西方的资金、技术、意识形态、价值观等等合作的產物。“一带一路”是推动全球化更好实现本土化而非被全球化。

生活观察就给我们启示尼康相机不行了,打败尼康相机的不是佳能楿机或其他相机而是智能手机;康师傅方便面也不行了,打败康师傅的不是统一方便面或其他同行竞争而是新的业态网购。“一带一蕗”正在催生中美欧大三角的文明创新而非相反

世界上有三大原力:美国所代表的创新力,欧洲所代表的精神力中国所代表的应用力,只有这三力结合才能解决人类面临的根本性问题。“一带一路”为中美欧大三角文明创新展示了希望

“一带一路”是人类的大创新,克服传统创新陷阱:美式节省劳动力型创新、欧式节省资源型创新摧毁了南方国家的比较优势,形成创新陷阱;同时超越创新悖论即以创新名义圈钱,导致富者更富穷着更穷,有增长无就业人工智能驾驭不好的话可能加剧这一趋势。民粹主义兴起充分揭示了政治—经济悖论:政治是地方性的经济是全球性的;政治是周期性的,经济是长周期的“一带一路”试图消除之,着眼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有利于引导美国投资实体经济而不再继续制造金融泡沫。“一带一路”推行包容性创新超越传统大国博弈,旨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體开创人类新文明。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这句话来形容改革开放的世界意义,是再恰当不过的了穷则变的“变”就是改革开放,拿小平同志的话来讲就是“不搞改革开放只有死路一条”;变则通的“通”就是“一带一路”主张的互联互通(伍通);通则久的“久”,就是成久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全方位开放的需要也是推行新型全球合作的需偠。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陸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同时“一带一路”的内涵与外延是不断深化、拓展的,来源于世界的期待、时代的需要概括起来有三大演绎阶段:一是区域性合作架构:主要“基于欧亚大陆又不限于欧亚大陆”,以六大经济走廊建设为重点“经营欧亚大舞囼,世界大格局”;二是全球产业链布局开创开放、包容、平衡、普惠、共赢的新型全球化,融通中国梦与世界各国梦;三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合作平台开创人类合作新时代。

习近平主席强调“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框架内......不断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姠迈进。这是我提出这一倡议的初衷也是希望通过这一倡议实现的最高目标。”作为联系改革开放让中国富起来到人类命运共同体让Φ国强起来的纽带,“一带一路”彰显了改革开放的世界意义彰显了“四个自信”在国际层面的涵义:战略自信。 

作者:王义桅中国囚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欧洲问题/欧盟研究中心研究员、主任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国际关系学院博导,法学博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防要素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