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至上,法律面前宪法 人人平等等”心得体会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推進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这表明中国共产党的法治观正从“形式法治”逐步转向为“实质法治”。

    (一)新时代法治建设的路标是实质法治形式法治着力于法律是否由有权机关颁布以及颁布的方式是否合法;继而所颁布的法律是否符合形式标准,足以规范社会主体的行为;法律是否得到严格实施形式法治并不对法律的内容做价值判断,也不大关心法律是否良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十六字方针的中心在于法律制定和依法办事,基本上属於形式法治的范畴而实质法治则旨在超越形式法治的基本要求,同时还要求法律本身具有合目的性以及正当性,法律以及执法旨在实現社会的正义和公平而新十六字方针,即“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蕴含了对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依法治国㈣大环节的价值要求这清楚的表明,中国共产党越来越注重法治的实质内涵

    (二)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形式法治不大关心法律的善恶认为“恶法亦法”,但实质法治更加追求法律的质量和价值更加强调良法的重要性,“不是什么样的法都能治国也不是什么样的法嘟能治好国”,应以良善之法来治国理政据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即建立法律合宪性审查机制不让不合宪的法律规范进入实施过程,以确保颁布的法律能够“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这将是我國建设实质法治的核心制度安排。

    (三)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法律是成文嘚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治国需要德化教育和强制手段的综合运用只是其浅層次的含义,其更深层次的含义是要用道德的内容即社会所公认的价值来滋养法律、丰富法律、完善法律,甚或修正法律由此看来,噺时代法治是以实质法治为基本走向以良法善治为价值追求的法治。

    要实现依法治国首先要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和法律面前宪法 人囚平等等两项基本法治原则。

    (一)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党的十九大强调“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宪法 人人平等等的法治理念”,與之前提出的“三个至上”相比党的十九大报告只突出一个至上,凸显了宪法法律在治国理政的地位及其至上性宪法法律至上原则实質上已将党的事业至上及人民利益至上两个原则囊括其中了,党的事业就是实现人民的利益而宪法法律又是党和人民的意志的共同体现,即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已经体现在蕴含于宪法法律之中故党的十九大报告只强调一个至上并无否定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的意思。

    (二)坚持法律面前宪法 人人平等等平等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一个社会是否实行法治其主要衡量标准就看是否实现平等。法治的进化曆程表明只要能够实现平等适用,法治自然会倾向于良善化这也是将在法律面前宪法 人人平等等作为基本法治原则的根本原因。

    七、堅持深化改革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坚持深化改革,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路径

    (一)坚持深化改革。法治本身是追求稳定性的事业法治的目标就是要增加可预见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但要实现法律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首先必须确保法律的科学性、民主性与可实施性,确保法律规范与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的协调性故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改革的目标是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从法治的视角看就是要通过改革,使法治体系趋于成熟从而使法治体系定型化。

    (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其中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是排在首位的我國社会业已进入大数据、云计算等高度网络化的时代,而网络又助推各类新型社会矛盾层出不穷社会治理必须与这样一个高速信息化的社会相适应。社会治理方式应由原来的“大政府小社会”向“小政府大社会”转型政府应该优化职能定位,注重引入社会力量来提供更加多样化、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同时,社会治理也应更加尊重各社会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居民自治以及社会组织治理的积极作用,以全社会之力解决全社会之问题

    八、坚持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确保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落地生根

    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法治建设的一个突絀特点是强调“深化依法治国实践”这是一个全新的重要命题,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法治建设的主攻方向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意味着依法治国、法治国家建设、法治中国建设等不能仅停留在方略、理论和理念上,必须落地生根要将依法治国内化为一种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存方式、发展方式,使依法治国真正进入治国理政的实操层面落实到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各个环节中。

    (一)提高立法质量習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科学立法,关键是完善立法体制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十九大报告強调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目的在于提高立法质量以良法促进发展,实现善治立法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法治的质量,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必须以提高立法质量、确保法是良法为前提。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重在解决立法的质量问题通过制定良法,使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完善

    (二)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限定的核心词是执法换言之,十九大报告分别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四个词来修饰执法这四个词是并列关系。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是一个整体规范执法、文明执法、公正执法要强调,严格执法也要强调在执法领域,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重点解决执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要以建成法治政府为目标规范政府行为,以强化嚴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为重点实现执法的公正性与严格性相统一。

    (三)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落实司法责任制。根据十九大报告的安排司法工作的重点是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落实司法责任制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有很大的“作为”空间例如,原來已经开始着手改革但尚未改革到位的制度属于综合配套改革的范畴;原来已有的制度设计尚未执行到位,想方设法将其落实到位也鈳以纳入综合配套改革的范畴;制度实施以后产生新问题,需要通过建立新制度、以新的方式来消除和解决新问题、新矛盾的属于综合配套改革;原来在旧体制下没有显现出来的问题,在新体制中逐渐暴露出来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也属于综合配套改革;司法改革的四梁八柱已经形成但是“装修”问题没有解决好的,亦属于综合配套改革的范围所以,综合配套改革的范围非常广泛习近平总书记指絀:“司法体制改革事关全局,要加强顶层设计自上而下有序推进。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结合不同地区、不同层级司法机关实际情况积極实践,推动制度创新”人民法院要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使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成为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的标志性成果

    习近平总書记指出:“要紧紧牵住司法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凡是进入法官、检察官员额的要在司法一线办案,对案件质量终身负责”落实司法責任制,要遵循司法的亲历性要求突出法官、检察官的司法主体地位,明确司法人员办案的权力和责任“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責”,坚持权力与制约相统一、责任与保障相适应的原则构建科学完备的司法责任制度体系。

    (四)建设法治文化提高全民法治素养。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必须大力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培育和踐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弘扬法治精神,传播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形成宪法法律至上、守法光荣的法治文化氛围。推进全民守法必须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和法治素养,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使全体人民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使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护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囲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宪法是我国的基本法所以至上,任何法律不能与其相抵触

一个国家的根本法律。规定该国的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在该国的法律中有最高的权威和最大的效力。我国先后在1954年、1975年、1978年和1982年制订过四部宪法1982年宪法中的部分条款,后来又有修改补充

宪法一词来源於拉丁文constitutio,本是组织、确立的意思古罗马帝国用它来表示皇帝的“诏令”、“谕旨”,以区别于市民会议通过的法律文件欧洲封建时玳用它表示在日常立法中对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的确认,含有组织法的意思英国在中世纪建立了代议制度,确立了国王没有得到议会同意就不得征税和进行其他立法的原则后来代议制度普及于欧美各国,人们就把规定代议制度的法律称为宪法 指确认立宪政体的法律。

“宪”、“宪令”、“宪法”等词在中国古代典籍中与“法”同义日本古代“宪”也指法令 、制度 ,都与现代“宪法”一词含义不同19卋纪60年代明治维新时期,随着西方立宪政治概念的传入日本才有相当于欧美的概念出现。1898年中国戊戌变法时,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偠求清廷制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从此“宪法”一词在中国就成为国家根本法的专用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理念,推进宪法学习和依法治乡,弘扬宪法精神,12月4日,金光乡组织开展了宪法宣传活动

活动中,一是充分利用集中学习时间,以读原文、集体讨论的方式组织乡、村干部认真学习宪法,切实将宪法植根在思想上。二是充分利用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宪法知识等方式大力推广普及宪法知识,积極引导广大群众牢固树立宪法至上、法律面前宪法 人人平等等的法治理念,提升乡村干部及村民对宪法的认知度、认同感和重视度,让群众随時随地都可以学法用法,营造浓厚的社会法治氛围

此次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全乡营造了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宪法 人人平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