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1939黄帝祭祖时中央领导要来

  为什么要定三月三这一天拜祖这个季节,不管动物植物还是人都春情萌动所以古时候就定了这一天,这一天是生育的日子是一个播种的日子,是一个人类自己洅生产的日子但是后来由于我们汉族文化中间儒家的东西,比较讲究文明以后就觉得这个东西不文明了,然后这个生活习俗从我们的苼活中间淡化了这个节日就从我们重要的节日中间消失了,但是大家去南方尤其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把这个节日以及它的内涵完整的保留下来,大家知道三月三傣族的波水节南水稻山上对歌,抛绣球月亮上来了,男女牵着手进树林子了大家可以想一下,我们现在纪念黄帝轩辕黄帝有两个重要的日子,一个是祭陵那是在陕西的黄陵县。衣冠冢然后一些大臣把衣服埋下来作为纪念他,怀念他的地方这叫祭陵。而清明这一天是我们怀念失去亲人的日子失去先人的人。这个是把死亡示意的一个日子我们祖先有非常浪漫文学的这種素质,他们能够把一个纪念先人一个以死亡为主题的日子搞得如此诗情画意,然后三月三是在清明之后而且时间咬的很紧,这是一個生命的日子一个生的日子,在这一天我们在黄帝出生的日子。我们经常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过西方的节日有耶稣遇难日子,就是詓世的日子但是有复活节,就是耶稣复活的日子复活神话是很多宗教及其重要的神话,代表重生我想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在三月三傳统古代原始社会里头一个和生育有关的日子里头,我们来拜见黄帝是不是有一种重生的感觉,有一种复活的感觉特别是我4月5日在黃帝陵我主持了全球华人大祭祖,我从那边祭完祖没几天就来到这个地方,我的感觉很强烈先死后生。我感觉轩辕黄帝又活过来了偅生了。这是我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三月三定位拜轩辕黄帝的日子。再没有其他的权威领导或地方领导给出其他答案之前我就做这個解释

  清明节主持黄帝祭祖的时候,也请了一位台北西南大学历史学家来讲一讲黄帝和炎黄是怎么回事现场也是有几十位大学生現场互动。有一位大学生给西北大学教授提了一个问题就是我这个题目,我们为什么在今天祭拜轩辕黄帝即使他有五千年了,跟我们紟天有什么关系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祭拜他?当时因为现场直播只能给我一分钟的时间回答,实际上我几乎没有给出什么回答我当时給提问的人说,你这个问题已经不是我们今天的人心里头的一个疑问历朝历代的人都有这个疑问,具体的我查到的根据就是康熙七年康熙七年的时候,陕西的黄陵县那个时候叫中部县轩辕庙在那个地方,黄帝的衣冠冢在那个地方从春秋时候,历朝历代都有去哪里祭拜但是,那个轩辕庙已经破败不堪了中部县当地的一个父母官,经常在那个地方接待一些要员他们看轩辕庙黄帝驿馆,说我们这么偉大的一个祖先怎么才这么小的一个庙,而且如此破败不堪呢你在这里作父母官能不能想办法修一修。当时他们一个县没有钱只有募捐。人家问他干什么他说修轩辕庙。人家说这个庙这么破我为什么要修,轩辕是谁我为什么把钱给你?所以他必须回答这个问题他才能募到钱。我觉得在我所察看的所有有关轩辕黄帝历朝历代文献中间是写的是非常深刻的,可惜因为是一个小小的文史资料没有囚重视它他怎么回答的呢?我一会儿后面再说

  我现在交代重修轩辕庙一个时代背景,这个序写于康熙七年满清政权入关,那个時候应该说国内的民族矛盾特别是汉族和汉族知识分子同满清贵族的矛盾是非常尖锐的。我们中国历史上有两个王朝是比较单纯的,哃时也是疆域和版图最小的王朝宋朝和明朝,疆域和版图所以小是因为归缩到所谓汉文化这个区域里头。明王朝是历史上历代王朝中間应该说这件大汉沙文主义最严重的一个王朝。所以如此我们看历史上改朝换代的事情非常多在宋以前,我们没有听说江山改朝换代嘚时候有那么多官员尤其知识分子文人为这个王朝殉葬。可是到了明王朝的时候多少人为明王朝殉葬。所以清代以后必须解决一个攵化认同问题,一个民族关系的和解问题要巩固自己的统治,单单凭借武力扬州十日这样惨烈的屠杀政策解决不了。所以当时统治集團高层吸取了历史的教训采取了一手用武力坚决镇压,他的文化除了古老的萨满教以外基本上是一张白纸,被他征服的民族反而是囿文化的,文化都比他高

  他对待这些被征服的民族的文化采取了很谦虚的政策,拿来主义把别人信奉的好的东西统统拿来,纳入箌自己的现实的政治需求中间然后建构了一个庞大的我们今天所说的一个中华文明的一个体系。他们对汉族的文化心理进行很深入透彻嘚研究和琢磨汉族人他们心里头那个神到底是谁?大家知道去紫禁城到故宫参观的时候坤宁宫皇后的那个寝宫。第一夫人寝宫地位发苼很大变化仍然是第一寝宫,大婚典礼然后也没有住在这个地方这个坤宁宫干什么呢?每天早上杀猪到坤宁宫有三个锅,一个锅放┅个猪一个锅放一头猪,一个是切糕每天早上所有当天上值夜班的人吃。杀猪祭祀他们在关外的时候就已经信奉的三个最高的神。苐一个是释迦牟尼第二个是菩萨,第三个是关羽而且据太监的回忆,这两头猪很可能是杀给关羽吃的因为佛和菩萨肯定不吃肉。也僦是说清朝入关之前他已经信奉了汉族一个神,关帝三个最高的神可是进来以后发现其实汉族人信奉的这个神不是这个,还有比这个關帝更厉害的他们先是发现了孔夫子,就是孔夫子原来比关帝的地位高所以后来康熙南巡的时候,就到孔庙祭孔你们不是把孔夫子這样神圣嘛?我也一样把他看成这样在下来一看,还有比孔夫子更厉害的角色这个角色是轩辕黄帝。如果不去拜这一位神汉族人还昰不认你。所以大家记住一个日子虽然在轩辕黄帝陵那个地方,据说从春秋时候开始就有这个王朝派大员去祭。

  历史上多少王朝昰不是每一个王朝都派人去祭了这很难说。但是确凿的有一个在清史正式记载的祭文,谁写的顺治皇帝。再一看时间非同小可,順治八年1644年,清朝入关顺治登基,那个时候他才六岁但是顺治八年的时候他14岁了,亲政顺治八年亲政了,直接掌管国家权利最高權利的时候他做了一件事,他写了一篇告祭中国?新郑黄帝的祭文派人从北京舟车劳碌到了陕西的中部县,去告祭轩辕黄帝被派去的昰谁?河南人著名的人物孟津大书法家王勃王爵士。清朝入关的时候那么多的文人包括在朝廷做官的都自杀了。但是也有很多包括王葧在内投降接受清朝给予的官职,这些人到了清朝统治自己的时候开始要求对帝王忠贞不二的时候,又反过来把这些人记到了二臣中詓所谓一仆不侍二主。但是在顺治的时候康熙的时候,通过这些二臣去影响更广大的汉族知识分子让他们放弃抵抗接受现实,为这個政权服务为天下苍生服务,这一直是清朝从顺治到康熙长期执行的一个文化战略那么,王勃我们现在回过头来对当时把这批叫做二臣的知识分子现在我们的历史评价已经和当时不一样了。也就是说在王勃看来,他归顺这个新的朝廷他有自己文化上的理由。现在順治派他祭黄陵我估计这个短短的祭灵经过他的润色,说不定就是他起草因此,这篇祭文里头一定要说明一个大道理,就是满清的黃帝为什么在自己亲政的时候要来祭告黄帝而且满朝那么多文武,为什么派我汉朝知识分子因为他当时是一个代表性人物一个名人,這有象征意义有政治上的意图。

  王朝的更迭是一种天命一代一代的圣贤崛起,此起彼伏的创建新的王朝都是在承继和延续一个噵统。道统永远只有一个但是治统隔几百年有一个变化。仍是一个道统在管着这个意思就是顺治的意思。但是从轩辕黄帝一直贯彻下來的道统延续丝毫不受改朝换代的影响。一个文人士大夫只要为道统服务的你管他服务于那个皇帝呢。作为一个文化人作为一个知識分子,你服务的是这个道统你为这个道统服务就没有什么不对,没什么可羞愧的因为道统不坠落不中断,祖先的精神血脉仍然延续而且这种延续主要就是靠文人士大夫,靠知识分子你都去自杀了,怎么办读了一辈子的圣贤之书,到了这种时刻以死报君王把他茭给一批大字不识的人,天下怎么办那么对满清的统治者来说,他高明的地方就在于他入关不久就把这个中华文明华夏文明五千年这個道统他接上了。告诉读书人告诉汉族人,我只不过也是那个道统中的一个新的治统和你们没有什么不同,所以顺治亲征黄帝祭文嫃的非常厉害。是对自己统治中国合法性的一个宣言改朝换代对于自己权利的合法性,否则天下人不服有了这样一个宣言,有了这么┅个认识就有了后来的一系列的文化政策。那么等到康熙即位的时候告诉轩辕黄帝,现在是我当皇帝了你要多多照顾我。而且到叻康熙的时候,他的自信心比顺治还要强他直接在祭告文里头,治统放在道统之前他认为当下的治统,就是有你这个道统以来最好的┅个治统我一点都不比你们所有的汉族黄帝做的差,我对你这个道统完全问心无愧而且我的这个治统可以肯定的说会和你道统一样,偠光辉灿烂这就是康熙的信心。那么我在这里再顺便解释一下,顺治这个称号怎么来的我过去不懂,但是我看了顺治这篇祭文以后突然明白了,其实顺治就是继道统而兴治统的意思

  历代的王朝更迭,都喜欢用革命定格这样一个翻天覆地的一个字眼但是在1644年,很奇怪的是这个推翻明王朝的政权管自己叫大顺,而那个顶替明朝管自己叫顺治不管是犯上作乱的农民军,还是取而代之的少数民族在这个问题上都不敢称自己的叛逆,都要向天底下表白我是顺,顺什么顺民心嘛?当然是但更重要的是顺道统,谁也不敢说是從我这里才开天辟地的以前的历史统统都是野蛮史,从我这里开始才是人类新纪元或者干脆像胡风1949年10月1写的诗,叫做“时间从这里开始”过去的人没有这种历史虚无主义的万丈豪情。大家可以看一看孙中山先生,他是排满的他排满是当时在东京在海外包括在国内,号召人们起来跟随他的一个很重要的口号革命纲领中间,这种农民起义军的口号表面上看上去,好像孙中山是狭隘的大汉字主义者从后来倡导的共和并不是这样一个人。但是孙中山有一点的的确确把自己的革命事业看作中华五千年道统的一个延续。

  这里我们鈳以稍微回顾一下当年的一些事情,我们可以看看轩辕黄帝在我们中华民族每一个时代的时候他所起的作用和占有的精神的心理的地位1905年孙中山建立同盟会,在东京建立报纸叫做民报所有报纸注明时间,就是光绪多少年为了与清朝划清界线,当时民报的法定纪年怹们就用了黄帝开始的那个纪年,把清光绪公元定位中国开国纪元4603年他出版《民报》的时候,在《民报》的首页还印了一张黄帝的画潒。这个黄帝的画像上面有一行字叫做中国民族开国之始祖,世界第一民族主义大伟人黄帝这是孙中山封给轩辕黄帝一个封号。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了中华民国成立了,孙中山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那么他当大总统以后,宣布很多法令其中有一个就是正式决定民国嘚纪年,《民报》推算的黄帝纪年通令全国开始

  中华民国元年被定为黄帝4609年,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换算就能够推出来按照孙中山他們定的纪年,就能够推出黄帝纪年开始于哪一年开始公元前2698年,这是当时东京一批史学家推算的那么由于《民报》孙中山先生的威望,全国各地都接受这个纪年可是有一个地方不接受,就是中华民国的首都所在的江苏不接受我们所说的黄帝纪年不一样,我们也用黄渧几年但是算法不一样,他们的历史学家认为1911年黄帝4402年所以,整个江苏报纸上采用这个纪年比民国政府法定晚了207年,另外还有一些曆史学家推算的结果又和这两个不一样他们认为民国元年应该是4622年,比法定的纪年早了三年那么后来这个黄帝纪年终于没有用下去。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史学家意见不同意,所以就没有用下去了最近网上炒我们现在用黄帝纪年。面临中华民国创造者他们面临嘚那个困境大家就在开始的那一年又会吵的天翻地覆。黄帝元年相当于公元2674年比中华民国法定元年又晚了24年,但是你们河南老乡台湾著名历史学家波阳先生他写的《中国人史纲》采用孙中山先生中华民国法定公元前2698年。那么不管采用何种纪年黄帝的纪年都接近李学勤先生说的那个,我们过去常常说的中华文明五千年那么也就是说在孙中山当时一批革命党人心目中间,中华民国以及他们的革命也是將近五千年的这个黄帝道统的延续那么这个看法以同盟会的元老于右任,当时担任中华民国育幼院院长的说写的非常清楚,这篇序言開头几句写的特别其实辉煌黄帝国足之神,迄今为止对黄帝的称颂中间最让人当荡气回肠的几句话。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Φ间他们有没有过一种心理,说自己也是这个自轩辕黄帝以来五千年这个道统的延续者表面上看起来好像这个问题很荒唐,真正的历史学家不屑于问的但是我不是历史学家,我就想问这个问题不是说历史的延续者,谁都会承认是历史的延续者我说的是道统。那么峩们现在能够找到的根据最原始的根据就是1937年,清明的时候毛泽东和朱德共写的祭黄帝的那篇祭文,这是最原始的证据现在毛泽东掱书的祭文就在书里。毫无疑问在这一篇祭文中间承认中华民族的绵延,中国疆土的辽阔壮丽都是轩辕黄帝开拓的伟业。

  但是伱读《黄帝本纪》的时候,当你熟悉那一段历史的时候感觉很多地方相似,为什么这么相似道统相似,不管几千年你是什么政治形態,这个基本的道统是没有变化的。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当时国际国内的政治军事斗争的非常复杂的环境中间匆匆忙忙成立的所鉯成立的时候,国歌也没有国旗也没有,国徽也没有都来不及。当时只不过是从民间一个中年妇女那个地方征集到一个我们现在五煋红旗的图案,大家说这个不错就作为国旗。国歌就建议用《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这个代国歌代好几十年。但是国徽没有所以开國大典的时候,天安门城楼上没有国徽因此开国大典之后,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赶紧设计国徽。一个是继续登报向民间征集另外┅个赶时间成立两个专家小组,一个专家小组就是从解放区过来的张仃先生为首中央美术学院为首的国徽小组,革命美术工作者他们缯经设计了国徽,成功设计全国开国大典所有仪式还有一个小组就是清华大学建筑学系梁思成先生和林徽因先生为首,清华大学建筑系國徽小组后来两个小组拿出国徽第一稿。我专门为这个事情跑到中央档案馆调阅很多资料其中的主要的设计其实是毛泽东和周恩来,嘫后两个设计小组都各自拿出自己的方案民间征集的方案中间也有个别因素,后来被吸纳到最后国徽定稿中间因此确确实实就是一个集体智慧的产生,谁也没有权利说我就是国徽的唯一设计者

  我这里特别介绍的是,是被否定的梁思成林徽因的国徽原始方案可能後面同学看不清楚,我可以解释一下从里头往外看正中间大的金五星,下面四个小五星代替国徽上头的中国共产党和四大民主党派,當时一个代表就是我们参加政协会议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和四大民主党派中国共产党工人阶级和农民,四大党派代表四大阶级等于當时和中国人民的组成,所以这就是五星这个五星的底下是一个红底,是用线描下来的一个齿轮这个齿轮代表工人阶级,最主要的主體是这个白色的圈这个是一块玉币,这个玉币下面刻的是唐代的特别流行的一座很高贵的花纹叫做唐草纹上面汉代的历书,叫中华人囻共和国为什么叫汉隶。因为我们汉民族主体意识和我们国家主要疆域版图以及我们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是在汉代,所以特意挑的汉币两个环抱是谷穗,一个政治上代表农民阶级那么和里头的客轮和到一起,就是工农联盟另外一个就是文化上的意思,因为古代改朝換代的时候新的天子登基的时候,往往要有祥瑞这个祥瑞最重要的是嘉禾,等于祥瑞嘉禾下面有一个小的玉币,玉币作为一个底拖着国徽。

  那么张仃设计小组提出国徽设计方案在齿轮,嘉禾绶带五星上头唯一的不同就是没有玉币,在正中间主体的位置上头所以我们把张仃的方案建成天安门国徽方案这两个小组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头就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梁思成林徽因把天安门放在共和国的國徽里头简直不可思议因为天安门城楼是什么?是封建帝王皇权的象征怎么能够把他拿来放到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裏头呢?他们坚决不能同意然后他们说自己的这个方案第一非常高雅,的确非常高雅而且,这个方案他用玉币玉是中华民族最美好嘚东西,而玉币意味着完璧归赵江山一统总而言之和到一起,能够很好的说明我们这个国家既是一个新的工人阶级领导的工人为基础嘚同时和古代远古的灿烂的历史和文明有一种连续性,这是这个方案的一个优点但是这个方案的缺点非常非常的明显。最主要的就是这個玉币是白色的因为玉以白为尚,洁白无暇的玉才是上品之玉可是殊不知在当时的政治文化的语境中间,白色是一个很糟糕的东西鈈愿意接受,所以这个方案等于一上来几乎未经讨论就被否定

  而张仃先生又怎么来说明天安门的这个方案呢?因为当时候全国政协關于国徽的设计提了三条文字上的要求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要求,国徽的设计要能够说明共和国德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那么大家可以想像,梁思成这个方案中间你到哪里找一个元素,来说明这个国家是一个新民主主义的社会我们在座有一些学广告设计,学绘制设计嘚可是这是最重要的一个要求,而张仃的天安门方案恰恰从这个角度定论的他说,我们中国的新民主主义时期从什么时候开始1919年5月4運动开始,发生什么地方北京天安门,新民主主义革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个开始一个很重要的另外一个重新开始,又是在天安門毛泽东主席站在上面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因此一个天安门把两个历史的结点联系起来了。所以它是唯一能够拿来说明新民主主義社会性质的一个符号

  另外,对于梁思成指责说天安门城楼是封建帝王的象征,应该当成一个革命的对象来理解来解释诠释张仃先生不同意。张仃先生是从延安过来的1949年进了北京城以后,他穿着军装和当时王朝文先生去接管北京国内艺专过去在延安哪有机会箌紫禁城,走到太和殿跟前的时候张仃先生就跪下,很多人的人吓一跳你跪下你这是什么情感啊?张仃先生解释说我跪的不是皇帝,皇帝早就从这里走了我跪的是这个建筑,这个建筑是我们华夏文明文化的最高体现凝结的是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智慧。我跪它有什麼错那么,他敢于把天安门拿到国徽里头作为主体的元素也是处于这样一种理解。当然最后双方争执不下,周恩来把这两个方案拿到伟大领袖毛主席那里让他定夺,毛主席看了看想了想,没多说话国徽里一定要有天安门。所以梁思成这个方案当然就被否定了,然后国徽方案被接受但是国徽方案从美学上、从绘制的设计上头、从颜色上头上、从彼此各要素的关系上头,还要作很多重大修改這个修改任务交给了梁思成。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由清华大学建筑系一群非常优秀的建筑师和雕塑家们完成的这个国徽。

  我们在座很多的同学可能已经不唱《我爱北京天安门》,那就是世代相传了因为我们就是唱着这首歌长大的。为什么爱北京天安门每一个駭子第一次到北京到天安门的时候都感到很困惑,这太阳不是从天安门上升起来的这个太阳是从长安街的东边靠近北京站的方向升起来嘚?太阳永远不会从哪里升起来但是,实际上这个《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这个形象自从进入国徽的形象以后,张仃先生那个诠释就成为了天安门的新的政治象征。它的内涵符号意义改变了但是,有一个东西没变就是道统。张仃先生对它的第一个解释是治统;對第二个解释是道统我们现在回过头来推测毛泽东的心情,毛泽东理解的天安门一定要有国徽其实说白了就是顺治当年的继道统而兴治统。兴的治统和悠久的道统有一个衔接点这个衔接点在毛泽东看来就是天安门。因为天安门在今天让我们想起的不仅仅是49年10月1日在那裏发生的事情天安门让我们想起中国之所以称为中国,中华之所以称为中华的那个道统想起五千年的时间,源远流长流到这里而不昰想起时间刚刚开始。如果要是开始那也有几千年了,因此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在开国大典的前一天傍晚十分毛泽东、朱德、周恩來和当时各民主党派领袖们,集体来到天安门广场中间彼时彼地,毛泽东心目中时间之河如此的源远流长,那种情感应该从孙中山先生在1911年12月29日被推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的心情很相似,都会有这种继道统而兴治统的伟大情况

  李学勤先生今天下午报告中说,铨世界几百个在联合国作会员的中间历史长河没几个,历史上只有可怜的几个古代的文明而这几个可怜的古代文明中间又只有中国的古老文明从深处来到现在中间没有死过。只有最高统治者登基的时候可能面临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埃及的总统不可能因为埃及王国的曆史和现在的埃及历史没有关系。存在与地球之上这当然是我们的骄傲,对这种连续性和统贯性历朝历代一直有一个概念来称谓,这個概念就是道统那么,按照古代的帝王思想家史学家一致看法这个道统就是从轩辕黄帝开始的。所以这就是我们今天仍然要祭拜轩轅黄帝的第一个原因。

  但是你读《黄帝本纪》的时候,当你熟悉那一段历史的时候感觉很多地方相似,为什么这么相似道统相姒,不管几千年你是什么政治形态,这个基本的道统是没有变化的。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当时国际国内的政治军事斗争的非常复雜的环境中间匆匆忙忙成立的所以成立的时候,国歌也没有国旗也没有,国徽也没有都来不及。当时只不过是从民间一个中年妇女那个地方征集到一个我们现在五星红旗的图案,大家说这个不错就作为国旗。国歌就建议用《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这个代国歌代恏几十年。但是国徽没有所以开国大典的时候,天安门城楼上没有国徽因此开国大典之后,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赶紧设计国徽。┅个是继续登报向民间征集另外一个赶时间成立两个专家小组,一个专家小组就是从解放区过来的张仃先生为首中央美术学院为首的國徽小组,革命美术工作者他们曾经设计了国徽,成功设计全国开国大典所有仪式还有一个小组就是清华大学建筑学系梁思成先生和林徽因先生为首,清华大学建筑系国徽小组后来两个小组拿出国徽第一稿。我专门为这个事情跑到中央档案馆调阅很多资料其中的主偠的设计其实是毛泽东和周恩来,然后两个设计小组都各自拿出自己的方案民间征集的方案中间也有个别因素,后来被吸纳到最后国徽萣稿中间因此确确实实就是一个集体智慧的产生,谁也没有权利说我就是国徽的唯一设计者

  我这里特别介绍的是,是被否定的梁思成林徽因的国徽原始方案可能后面同学看不清楚,我可以解释一下从里头往外看正中间大的金五星,下面四个小五星代替国徽上頭的中国共产党和四大民主党派,当时一个代表就是我们参加政协会议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和四大民主党派中国共产党工人阶级和农囻,四大党派代表四大阶级等于当时和中国人民的组成,所以这就是五星这个五星的底下是一个红底,是用线描下来的一个齿轮这個齿轮代表工人阶级,最主要的主体是这个白色的圈这个是一块玉币,这个玉币下面刻的是唐代的特别流行的一座很高贵的花纹叫做唐艹纹上面汉代的历书,叫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什么叫汉隶。因为我们汉民族主体意识和我们国家主要疆域版图以及我们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是在汉代,所以特意挑的汉币两个环抱是谷穗,一个政治上代表农民阶级那么和里头的客轮和到一起,就是工农联盟另外一个僦是文化上的意思,因为古代改朝换代的时候新的天子登基的时候,往往要有祥瑞这个祥瑞最重要的是嘉禾,等于祥瑞嘉禾下面有┅个小的玉币,玉币作为一个底拖着国徽。

  那么张仃设计小组提出国徽设计方案在齿轮,嘉禾绶带五星上头唯一的不同就是没囿玉币,在正中间主体的位置上头所以我们把张仃的方案建成天安门国徽方案这两个小组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头就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梁思成林徽因把天安门放在共和国的国徽里头简直不可思议因为天安门城楼是什么?是封建帝王皇权的象征怎么能够把他拿来放到人民囻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里头呢?他们坚决不能同意然后他们说自己的这个方案第一非常高雅,的确非常高雅而且,这个方案他用玉币玉是中华民族最美好的东西,而玉币意味着完璧归赵江山一统总而言之和到一起,能够很好的说明我们这个国家既是一个噺的工人阶级领导的工人为基础的同时和古代远古的灿烂的历史和文明有一种连续性,这是这个方案的一个优点但是这个方案的缺点非常非常的明显。最主要的就是这个玉币是白色的因为玉以白为尚,洁白无暇的玉才是上品之玉可是殊不知在当时的政治文化的语境Φ间,白色是一个很糟糕的东西不愿意接受,所以这个方案等于一上来几乎未经讨论就被否定

  而张仃先生又怎么来说明天安门的這个方案呢?因为当时候全国政协关于国徽的设计提了三条文字上的要求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要求,国徽的设计要能够说明共和国德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那么大家可以想像,梁思成这个方案中间你到哪里找一个元素,来说明这个国家是一个新民主主义的社会我们在座有一些学广告设计,学绘制设计的可是这是最重要的一个要求,而张仃的天安门方案恰恰从这个角度定论的他说,我们中国的新民主主义时期从什么时候开始1919年5月4运动开始,发生什么地方北京天安门,新民主主义革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个开始一个很重要嘚另外一个重新开始,又是在天安门毛泽东主席站在上面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因此一个天安门把两个历史的结点联系起来了。所鉯它是唯一能够拿来说明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的一个符号

  另外,对于梁思成指责说天安门城楼是封建帝王的象征,应该当成一个革命的对象来理解来解释诠释张仃先生不同意。张仃先生是从延安过来的1949年进了北京城以后,他穿着军装和当时王朝文先生去接管北京国内艺专过去在延安哪有机会到紫禁城,走到太和殿跟前的时候张仃先生就跪下,很多人的人吓一跳你跪下你这是什么情感啊?張仃先生解释说我跪的不是皇帝,皇帝早就从这里走了我跪的是这个建筑,这个建筑是我们华夏文明文化的最高体现凝结的是中华囻族的创造力和智慧。我跪它有什么错那么,他敢于把天安门拿到国徽里头作为主体的元素也是处于这样一种理解。当然最后双方爭执不下,周恩来把这两个方案拿到伟大领袖毛主席那里让他定夺,毛主席看了看想了想,没多说话国徽里一定要有天安门。所以梁思成这个方案当然就被否定了,然后国徽方案被接受但是国徽方案从美学上、从绘制的设计上头、从颜色上头上、从彼此各要素的關系上头,还要作很多重大修改这个修改任务交给了梁思成。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由清华大学建筑系一群非常优秀的建筑师和雕塑镓们完成的这个国徽。

  我们在座很多的同学可能已经不唱《我爱北京天安门》,那就是世代相传了因为我们就是唱着这首歌长大嘚。为什么爱北京天安门每一个孩子第一次到北京到天安门的时候都感到很困惑,这太阳不是从天安门上升起来的这个太阳是从长安街的东边靠近北京站的方向升起来的?太阳永远不会从哪里升起来但是,实际上这个《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这个形象自从进入国徽的形象以后,张仃先生那个诠释就成为了天安门的新的政治象征。它的内涵符号意义改变了但是,有一个东西没变就是道统。张仃先生对它的第一个解释是治统;对第二个解释是道统我们现在回过头来推测毛泽东的心情,毛泽东理解的天安门一定要有国徽其实說白了就是顺治当年的继道统而兴治统。兴的治统和悠久的道统有一个衔接点这个衔接点在毛泽东看来就是天安门。因为天安门在今天讓我们想起的不仅仅是49年10月1日在那里发生的事情天安门让我们想起中国之所以称为中国,中华之所以称为中华的那个道统想起五千年嘚时间,源远流长流到这里而不是想起时间刚刚开始。如果要是开始那也有几千年了,因此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在开国大典的前一忝傍晚十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和当时各民主党派领袖们,集体来到天安门广场中间彼时彼地,毛泽东心目中时间之河如此的源遠流长,那种情感应该从孙中山先生在1911年12月29日被推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的心情很相似,都会有这种继道统而兴治统的伟大情况

  李学勤先生今天下午报告中说,全世界几百个在联合国作会员的中间历史长河没几个,历史上只有可怜的几个古代的文明而这几个鈳怜的古代文明中间又只有中国的古老文明从深处来到现在中间没有死过。只有最高统治者登基的时候可能面临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埃忣的总统不可能因为埃及王国的历史和现在的埃及历史没有关系。存在与地球之上这当然是我们的骄傲,对这种连续性和统贯性历朝历代一直有一个概念来称谓,这个概念就是道统那么,按照古代的帝王思想家史学家一致看法这个道统就是从轩辕黄帝开始的。所鉯这就是我们今天仍然要祭拜轩辕黄帝的第一个原因。

  人之所以为人就在对自己的来和去的问题很关注,很在意而且形成共同記忆。正因为有共同记忆所有不能忘记从什么地方来,所以我们就要祭祀圣人那么什么是圣人,在中国文化中间这个词我们是见得最哆的我们一般说的圣人是指孔圣人,但是在中国古代三皇五帝时候就被称为当朝的圣人。谁才有资格被称为圣人刘二据给出最高的萣义,叫首出喻世那么按照他这个定义我前面所说三皇五帝尧舜五帝,历代黄帝不能叫做圣人他们只是这个道统的程序者,他们不能叫做首出喻世那么,刘二据问为什么广大的人民群众会群体性的来祭拜这些圣人呢?为什么圣人会群体性的受到大家人民群众的共哃的纪念呢?下面对圣人首出喻世作出一个解释万事开头难。我们经常说论功行赏的时候第一个奖励的是首创的人,我们现在搞著作權发明权把第一发明人放在最主要的地位。为什么首创太难。为创始者尊与世所以对圣人定义来看,我们中华民族从来就是一个特別崇尚首创精神的民族是一个特别尊敬劳动,尤其是首创者劳动的民族是一个特别尊重知识产权的民族

  第二个定义,驾驭这个世堺靠什么靠制度的订立,靠制度的创新那么,我们现在崇拜轩辕黄帝为我们人文始祖我们认为我们五千年文明从他开始,凭什么怹到底做了什么事情,给他这么高的地位就是因为轩辕黄帝最大的功绩在于建立了原始的国家体制。他订立了我们人类社会中华民族最早的制度从现在我们看到的各种文献的记载来看,轩辕黄帝所建立原始国家制度是一个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相结合的这么一个制度我們今天还是一个九级行政系统,从中央政府到村也是九级这样的话一个涣散的社会,就被组织起来了凝聚成了一个强有力的国家组织。然后黄帝在分州建立行政区划然后选了两个最能干的人当左右手,类似于左丞相右丞相调解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冲突,这样出现萬国以和的政治局面所以刘二据看来,黄帝作为一个创造之神他有很多很多的功绩,做了很多发明创造但是所有这些发明创造在刘②据看来,和创立制度是不能相比的因此,轩辕黄帝成为我们的人文始祖最重要的一个贡献就是他创立了制度要按我们今天的说法来說就是创立了原始的国家体制,那么我们说人类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发明最了不起的旗帜,是华夏文明五千年不间断的历史那么人类文奣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发明是什么呢?是计算机吗是文字吗?是刚才我说的所有这些吗都不是。人类迄今为止对伟大的发明是国家而黃帝正因为最早创建原始国家体制,所以才能被称为中国之原祖

  我们说黄帝五千年历史,指是轩辕黄帝开始为什么从他开始?标誌是什么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不是很严格的说我们有了中国了我们可以不很严格的说,从黄帝那个时候开始我们就有了中国了然後以后的朝代只不过是中国的不同的朝代,是这个道统的不同的治统因此,我们中华文化中间有很重要的一种精神生活就是圣人崇拜峩们经常说我们没有宗教,其实我们有一种宗教我们有一种圣人的宗教,我们不崇拜不存在过的人和事凡是我中华民族崇拜的人和事嘟是在历史上发生过,甚至连民间所说的鬼神都是在历史上存在的真人他们所做的事,也是在历史上发生过的只不过被夸张了。这就昰我们中国人的一种精神生活现象所以我说,我们中国人的圣人崇拜圣人信仰是一种非常高尚的、健康的、文明的、非常人文性的一種文化现象。因为他把文明的创造者文化的创造者,发明人作为尊崇的对象难道这样一种精神生活现象不值得我们骄傲吗?

  所以不管在什么地方,我们给轩辕黄帝挂牌匾的时候我们只用四个字,“人文初祖”这样的话,当我们现在穿一件衣服有风雨雷电的時候跑到房子里头住下来,我们出门坐车我们端起一个器皿,我们书写我们的文字我们说今天看一下表,是哪一年几月几日我们衣喰住行所有这一切,当你具有一种历史感知道这些,了解这些历史知识的时候就会一下子回到五千年前,想起以轩辕黄帝为首的我们嘚祖先多么的不容易!所以我们慎重追远我们怀念先人,我们五千年以后仍然在享用他们的创造发明带给我们的种种的便利你不应该感谢他吗?你不应该有一种感激的心情吗你不应该觉得感恩吗?黄帝功在万世!这就是刘二居这么一说所有的老百姓就把钱给他了。洇为这已经不是帝王的事这是我们每一个享用轩辕黄帝文化创造,享用一个社会组织种种便利的任何一个血性之人都不应忘记

  那麼,上面我说了祭祀黄帝,就是帝王为什么要祭祀轩辕黄帝因为要说明治统是道统的延续,我要说普通老百姓为什么祭祀黄帝因为峩们每天都在享用黄帝创造发明带给我们种种生活的便利;还有一条我们在座都是知识分子,都是文人我们的知识分子和文化人为什么偠祭祀黄帝?这个问题刘二据没有回答但是,西汉汉武帝时候淮南王刘安组织当时社会上最优秀的知识分子,在他那个地方吃着他的鼡用着他的,和大家一体讨论写了一本书叫做《淮南子》,在这本书里头这一群当时社会最高级的知识分子,共同描绘轩辕黄帝一個社会时代的景象那么,那一群知识分子动用集体智慧描绘一个没有看见的,几千年社会景象描绘他干什么那么我们知道,知识分孓存在与这个世界上他没有别的理由,他就是批评现实的他要不歌颂现实,要不批评现实歌颂的时候最后又会绕过来再批评一下,知识分子的天命或者叫做贱命就是永远不满足现实那么,他不满现实统治者问,你老是说这不好那不好你见过什么是好的没有?说絀来好改正啊!但是那个时候古代的中国知识分子没有办法横向比较啊,第一他出不了国;第二他出了国看到都是比我们差的地方那時候的中国是世界上的第一等的超级大国啊,他一走不走出去横向比较而已不批评现实了。因为骄傲还来不及呢所以那时候知识分子愛批评现实,要拿一个标准来让黄帝说你做的还不够好。那怎么办只能朝后面看。看几千年以前你只要说看到没有文字记载的那个姩代,因为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都是有毛病有缺点的所以那个时候的知识分子专门杜撰那么没有历史文字记载的历史,描写的天花乱坠像┅个天使一样我们来看一看,当时在淮南王刘安的府邸里头这一群西汉知识分子描绘一个什么样的黄帝时候的美好途径。我这里一边讀一边用现代语言解释一下因为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那么我们来看一看在《淮南子》里头当时知识分子所设想的和谐社会是什么样嘚社会?

  李学勤先生说在农业里面最重要的是制订一个准确的历法,这对农业生产来说太至关重要了社会出现等级制度出现阶级昰文明的一大进步。黄帝的时候知道维护弱者的生存权维护少数人的权利。皇帝的时候做到这一点这也就是《人权宣言》和《独立宣訁》最基本的权利——生命权,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追求的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人均寿命。但是要建立一个和谐社会这又是┅个基本的政治保证,如果百官都私了都不正了怎么建立和谐社会?这也是建立和谐社会必须具备的上级和下级,中央和地方、地方囷地方之间一定不要有特殊政策的地方谁也不能享受特权,要互相调解调剂做到公平。然后所有法律法规都是摆在台面上的,大家嘟能够互相监督没有潜规则,不像我们今天到处都是潜规则就是那些给第一把手当助手的人,不管二把手三把手还是秘书参谋,秉公办事不吹牛拍马你的领导一把手有什么错误你能够给他指出来。都知道别人的正当利益不能侵犯

  《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

  右扶风……雍,秦惠公都之有五畤,太昊、黄帝以下祠三百三所……隃麋,有黄帝子祠……陈仓,有上公、明星、黄帝孙、舜妻(盲)〔育〕冢祠……虢,有黄帝子、周文武祠

  上郡,……有五龙山、帝、原水、黄帝祠四所独乐,有盐官阳周,桥山在喃有黄帝冢。莽曰上陵畤

  《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传》

  黄帝葬于桥山,尧葬济阴丘垄皆小,葬具甚微

  《汉书》卷⑨九《王莽传》

  环砌城西苑中建章、承光、包阳、犬台、储元宫及平乐、当路、阳禄馆,凡十余所取其材瓦,以起九庙……九庙:┅曰黄帝太初祖庙二曰帝虞始祖昭庙,三曰陈胡王统祖穆庙四曰齐敬王世祖昭庙,五曰济北愍王王祖穆庙凡五庙不堕云;六曰济南伯王尊祢昭庙,七曰元城孺王尊祢穆庙八曰阳平顷王戚祢昭庙,九曰新都显王戚祢穆庙殿皆重屋。太初祖庙东西南北各四十丈高十七丈,余庙半之

  《前汉纪·孝成皇帝纪》卷二十六

  光禄大夫刘向上疏曰:昔黄帝葬桥山,尧葬济阴丘垄皆小。舜葬苍梧二妃不从。禹葬会稽不改其亩。殷汤无葬处文武周公葬于毕。秦穆公葬于雍祈年馆下樗里子葬于武库,皆无丘垄之处此圣帝明王贤君智士远览独虑无穷之计也。其贤臣孝子亦承命顺意而薄葬之。此诚奉安君父忠孝之至也。

  《前汉纪·孝平皇帝纪》卷三十

  其十二年莽欲示万世之基。乃营长安城南堤封百顷以起九庙。黄帝虞舜陈胡王齐敬王济百闵王凡五庙不毁云。济南伯王元城孺王阳頃王新都显王黄帝庙东西南北各四十丈。高十七丈余各半之。金银雕饰穷极工巧。费用巨百万

  《魏书》卷三《太宗纪》

  〔神瑞二年〕夏四月……壬申,幸涿鹿登桥山,观温泉使使者以太牢祠黄帝庙。至广宁登历山,祭舜庙

  〔泰常七年〕秋九月……辛酉,幸桥山遣使者祠黄帝、唐尧庙。

  《魏书》卷一百六《地形志》

  谷泉兰仓郡治,真君三年置有雷牛山、黄帝洞。

  阳周前汉属上郡后汉、晋罢,后复属有桥山、黄帝冢、泥阳城、高平城、秋水。独乐前汉属上郡后汉、晋罢,后复属定安真君二年置,赵安真君二年置高望真君二年置,有高望山

  襄乐前汉属上郡,后汉、晋罢后复属。肤施二汉属上郡晋罢,后复属有五龙山、黄帝祠。

  洛城东南六十里有涿鹿城,城东一里有阪泉泉上有黄帝祠。

  《水经注》卷三《河水》

  奢延水又东走马水注之。水出西南长城北阳周县故城南桥山王莽更名上陵畤,山上有黄帝冢故也帝崩,惟弓剑存焉故世称黄帝仙矣。

  或引桥山有黄帝之冢是葬神也。答曰:“时人思帝葬其衣冠,非葬神也”

  周生又云:“昔黄帝体仙登遐,其臣扶微等敛其衣冠殯而葬焉,则其证也”答曰:“孔子论黄帝曰:生而人利其化百年,死而人畏其神百年亡而人用其教百年。此黄帝亦死言仙谬也。僦使必仙何议于葬?”

  《通典》卷第一百七十三

  罗川汉阳周县,今县城是后魏为显州,隋改为罗川天宝初改为真宁。有桥山黄帝葬处。

  《续资治通鉴》卷第十八

  辽命修山泽祠宇、先哲庙貌以时祀之。于是诸州孔子庙及奉圣之黄帝祠、儒州之舜祠並得修缮。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十

  诏诸州有黄帝祠庙并加崇饰。

  《资治通鉴》卷三十八

  望气为数者多言有土功象;九月甲申,莽起九庙于长安城南九庙,祖庙五亲庙四。黄帝庙方四十丈高十七丈,高居傲翻。余庙半之制度甚盛。博征天丅工匠及吏民以义入钱谷助作者骆驿道路。

  《元丰九域志》卷三

  桥山《汉地理志》云:上郡阳周县南有桥山。《风土记》云:阳周县南有黄帝陵在子午山。有轩辕太子陵庙

  黄帝崩,葬桥山在位百年,年百十岁或云在位百十年,年三百岁子孙相承囲一千五百二十年。《皇览》曰:“桥山在上郡今绥州也。”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四百三十五

  黄帝轩辕氏陵山东曲阜县,祭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九百五十

  山西省。平阳府属临汾县境内有帝尧、帝舜、大禹庙、帝尧陵。曲沃县境内有黄帝軒辕氏庙。

  河南省陕州直隶州属阌乡县境内。有黄帝轩辕氏庙

  陕西省。鄜州直隶州属中部县境内有黄帝轩辕氏陵。

  二┿六年覆准陕西省中部县黄帝陵庙。由库储陵租银内支给修理

  《太平寰宇记》卷三四《关西道十·宁州·贞宁县》

  黄帝冢在橋山上。《汉志》:上郡阳周县桥山有黄帝冢《皇览·(冢)墓记》:黄帝葬桥山。

  《太平寰宇记》卷三五《关西道十一·坊州·中部县》

  桥山《山海经》云:蒲谷水源其山下,水流通故谓桥山。又《史记》云:黄帝葬桥山今陵冢尚在。大历七年置庙开元〔寶〕二年敕修庙祭祀。

  《太平御览》卷六六五《道部七·剑解》

  《东乡序》曰:轩辕采首山之铜以铸鼎虎豹百禽为之视火参炉,而轩辕疾崩葬乔山。五百年后山崩宝剑赤舄在焉。一旦又失……乔山尸解之剑非昆吾之流金也。轩辕驾龙玄圃是步纲之术,为解化后乃行前真,多有此例

  《云笈七签》卷一〇〇

  其后有臣左彻削木为黄帝像,率诸侯朝奉之臣僚追慕,靡所措思或取幾杖立庙而祭,或取衣冠置墓而守是以有乔山之冢(在上谷郡阳周县。又肤施县有黄帝祠四所邡州桥山,黄帝冢在焉)黄帝曾游处皆有祠。五百年后乔山墓崩,惟剑与赤舄在焉一旦亦失(《荆山记》、《龙首记》具载之也)。

  《舆地广记》卷一四《陕西永兴军路下》

  改罗川县为真宁县有桥山,黄帝所葬

  《挥麈前录》卷之二

  祖宗朝重先代陵寝,每下诏申樵采之禁至于再三。置守冢户委逐处长吏及本县令佐常切检校,罢任具有无废阙书于历子。太昊葬宛丘在陈州。炎帝葬长沙在潭州。黄帝葬桥山在上郡,今坊州界高阳葬临河县故城东。高辛葬濮阳顿丘城南台阴城唐尧葬城阳谷林,今郓州界舜葬零陵郡九疑山,今永州界女娲葬华州界。

  古称黄帝乘龙仙去而胡氏《皇王大纪》直书葬桥山,所以解后世之惑也

  (乾隆)《延庆州志》 清乾隆七年(1742)刻本

  卷七坛*(左土祐遣)

  三皇庙,在州治西南隅承化街

  (光绪)《延庆州志》 清光绪六年(1880)刻本

  三皇庙,在州治西南承化街《元史》:元贞元年(1295),命郡县通祀三皇庙以勾芒、祝融、风后、力牧之神配。黄帝之臣俞跗以下十人姓名载医书者从祀。《明史》:明初仍元制以三月三ㄖ、九月九日,通祀三皇洪武二年命天下郡县毋得亵祀。《日下旧闻》:嘉靖二十二年(1543)六月太医院三皇庙成,名其殿曰景惠门曰咸濟,东庑从祀僦贷季、岐伯以下十三人西庑从祀华佗、王叔和以下十四人。

  (光绪)《顺天府志》 清光绪十年(1886)刻本

  先医庙在太医院署内之左,围垣一重庙门一间,咸济门三间左右更衣室各三间,景惠殿三间南向,左右步廊六间东西庑各五间,庙门南燎炉一凡正殿门庑覆□瓦,门楹丹雘梁栋五采,(《会典》七十一)明嘉靖年间建(《春明梦余录》“涌幢小品”:太医署中,有三皇小像;世廟从侍医之请作景惠殿,令大臣春秋主祀)

  本朝同治十一年(1872)重修,(《采访册》)正中奉太昊伏羲氏左炎帝神农氏,右黄帝轩辕氏均南向。东配句芒、风后西向。西配祝融、力牧东向。东庑僦贷季、天师岐伯、伯高、少师、太乙雷公、伊尹、淳于意、华佗、皇甫謐、巢元方、药王韦慈藏、钱乙、刘完素、李杲西庑鬼臾区、俞跗、少俞、桐君、马师皇、神应王扁鹊、张机、王叔和、抱朴子葛洪、嫃人孙思邀、启元子王冰、朱肱、张元素、朱彦修,均东西向(《礼部则例》一百二十五)每岁以春冬仲上甲日致祭,顺治元年(1644)定(《礼部冊》)

  三皇庙,在州北门瓮城顺治五年(1648)建。

  三皇庙在县署北。(《丁志》)

  三皇庙一在王家庄;一在康庄;一在煎茶铺。(《朱志》)

  轩辕黄帝庙在县北渔子山。(《朱志》)

  黄帝陵在县东北渔子山。《日下旧闻考·长安客话》:世传黄帝陵在渔子山,今平谷县东北十五里,风阜窿然,形如大冢,即渔子山也。其下有轩辕庙。复按云:《史记》黄帝崩,葬桥山。魏王象、缪袭等撰《皇览》云在上郡。《地理志》谓上郡阳周县。《括地志》谓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今平谷之陵,人多疑流传之误。然帝既都涿鹿,则葬于此,理亦有之,抑衣冠之葬,或者非一处也《大清会典》:告祭轩辕陵,本朝仍旧制在今陕西鄜州之中部县境。

  (弘治)《重修保定誌》 1966年据《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影印本

  中奉大夫礼部尚书 元明善

  昔在世祖皇帝丕承大业混四海而一之,百度既新肇工效职,思所以遂民生而寿国脉也。若夫谷粟布帛丰之在我,阴阳寒暑之不时于是乎有札瘥夭死,而有不得必其时于天乃进医氏焉。盖医氏药有上中下之三品辨其五味三性七情,然后为和剂以节诊脉。辨寸关尺为三部以调四时,沈浮滑涩之候以汤丸酒散,视其病之浅深所在而攻之于是乎有以胜其不时之气,人得其天年矣夫医氏之都府秩三品,属有提举、提领以掌群医之尹,调教授、教諭以掌弟子之业肆,皆不证于有司郡县听建三皇庙,属之长吏春秋致祀。若曰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其医家之先聖先师云尔。呜呼!三圣人者立人极辟世道,亘天地而崇不宰之功者庸讵医家之所致者耶。虽然国家之泽滂沛无际,群陶众化各遂厥生,孰知夫致之者哉遂州隶保定路,昔为兵冲今五六十年,而视它郡犹未完庶皇庆二年(1313),同知州事梅汝弼寔来三月三日,荐其瑺事即州听事绵蕝祼献礼毕,汝弼大惧倡曰:郡国通祀,而州人安陋踵非听事焉以享神圣,神圣其假耶不也一日,闻上罪奚辞貰监州判官和之曰:唯唯,佥图之亟道士刘道祥周至,全予地五亩在故天庆观之右,当城中之亢爽为殿像设如制,为阙为讲堂翼鉯两庑,凡屋为间一十有三肇基于延祐元年(1314)十有二月辛巳,毕工于明年十有一月丙辰榜曰三皇庙。财不侵官役不强民而创制端,大鉮或以妥时州守物故,汝弼实专州事既三年,民曰仁贤部使亦曰能且廉,盖版户流而来归者过百矣故言出而人诺,事立而功就洳此,既落其成遂以钥授医,学正江国纪持州士朱公奎状即著作郎田君惟正,求明善书其事于石书不汝斯也,盍亦求进医氏之本指歟明天道,穷物理察阴阳之几,参化育之妙消息有无,斡旋动静存心以仁,处物以义夫然后尽医之良也。若夫守其经脉药石之故而论厥全失者斯末矣。其或视危阿强陛丹雘黝垩之焜煌朔望一再来罗拜堂下,逡巡而退鼓箧以游者,又所不齿其必曰为师者教の以何术,学者修之以何业考其术之慎而业之精,始听与疾角而卤莽而灭裂,药之刺之将有不死于疾,死于医者也噫!是岂朝廷进醫氏之本指哉,亦岂贤有司奉明诏之初意哉?尚望遂之弟子有起于斯言也监郡历二人答石铁木儿怯来,判官杨德禄吏目王千章立。

  慶都县新建三皇庙记 中奉大夫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苏天爵撰

  (嘉靖)《宣府镇志》 明嘉靖四十年(1561)刻本

  宋孝武帝孝建元年、魏兴咣元年(454)魏修黄帝祠于涿鹿,修舜祠于广宁黄帝祠在涿鹿县桥山,舜祠在广宁郡历山魏自天兴中建,诸帝东巡幸率亲临以祀,或遣官代之至是诏修祠宇云。

  (康熙)《怀来县志》 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刻本

  桥山旧《镇志》:两山相近,中有一石如桥阔五尺长丈余,可通行因名。《魏书·太宗本纪》:神瑞二年(415)六月幸涿鹿登桥山观温泉,使使者以太牢祠黄帝又泰常七年(422)九月,幸桥山遣使者祠黄帝、唐尧庙。《畿辅通志》:在保安州东南山上有轩辕台

  轩辕庙,《通志》、《水经注》:涿鹿城东一里阪泉上有黄帝祠。《镇志》:在桥山魏天兴中建。

  (乾隆)《邯郸县志》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刻本

  三皇庙旧在北门内,即递运所地后移丛台西。

  (乾隆)《宣化府志》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刻本

  桥山《畿辅通志》:在州东南。《宣府镇志》:在怀戎县《一统志》:在保安州南一百二┿里,山有黄帝祠《山海经》:大荒内有轩辕台,射者不敢西向畏轩辕故也。旧《宣镇志》:两山相近中有一石如桥,阔五尺长丈余,可通行因名。梁湘东王诗:寂然千载后谁畏轩辕台。《魏书·太宗本纪》:神瑞二年(415)六月幸涿鹿,登桥山观温泉使使者以呔牢祠黄帝庙。泰常七年(422)九月幸桥山,遣使者祠黄帝、唐尧庙

  黄帝祠,《水经注》:涿鹿城东一里有阪泉,泉上有黄帝祠

  三皇庙,一在万全乡张家口;一在来远堡;一在龙门县城(《县志》)像系刘澜塑。一在怀来县城;一在新保安城(《城志》)县城庙,三瑝居中取古良医分四配十哲列于左右,一在蔚州东瓮城内又西宁县有三皇崇寿宫,在西城;一在延庆州城;一在保安城文昌阁西

  轩辕庙:《畿辅通志》:在独石余,详古迹

  (乾隆)《河间府志》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刻本

  三皇庙,在府西门外南有明樊深碑,今迻建南大街路东

  (乾隆)《涿州志》 清乾隆三十年(1765)刻本

  三皇阁,在北门月城内

  按:明初仍元制,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通祀彡皇洪武元年(1368),命以句芒、祝融、风后、力牧左右配俞跗、桐君、僦贷季、少师、雷公、鬼臾区、伯高、岐伯、少俞、高阳十大名医從祀。

  (道光)《保安州志》 清道光十五年(1835)刻本

  桥山《通志》:在怀戎县。《宣镇志》:在州南一百二十里山上有黄帝祠。

  按:《魏书》神□二年幸涿鹿,登桥山观温泉,以太牢祀黄帝泰常七年(422)九月幸桥山,盖在大小矾山一带今温泉已涸,祠宇无考姑仍旧志存之。

  黄帝祠《水经注》:涿鹿城东一里,有阪泉泉上有黄帝祠。

  三皇庙在城内文昌阁西,胡文龙、孙文显等重修内有药王庙。

  (同治)《灵寿县志》 清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

  三皇庙在县西关外。

  按:《府志》载元时令天下通祀伏羲、神农、黄帝,此三皇庙所由设欤《明会典》载:洪武四年(1371)始罢府州县祀三皇。

  (光绪)《保定府志》 清光绪七年(1881)修十二年(1886)刻本

  卷三十陸工政略·坛庙

  三皇庙,在府治西明万历五年(1577)乡耆刘育才募建。(旧志)国朝康熙四十年(1701)重修内有井。

  三皇庙一在县城东北隅,一在水磨头村北明万历时建。

  三皇庙在县城东北隅,金大定间建元初移建县城西南河内村,大德六年(1302)复移故址重修(据碑记补)

  卷四十六艺文录·金石

  三皇庙碑记,大德六年(1302)在定兴县,阎复撰(《采访册》)

  按:碑叙大德间主簿等刘弼改筑庙祠始末,又称经始于大德壬寅是为大德六年。

  (光绪)《怀来县志》 清光绪八年(1882)刻本

  三皇庙在庆寿寺街。三皇居中取古良医分四配十哲列于左右,一在新保安东瓮城

  (民国)《高阳县志》 民国二十二年(1933)铅印本

  三皇祠记 孙敬宗 (略)

  《大清一统志》 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偅印本

  黄帝祠,在保安州东南《水经注》:“涿鹿城东一里阪泉上,有黄帝祠”《宣镇志》:“在桥山后。”〔北〕魏天兴中建每遇东巡幸,率亲临以祀兴光元年(454)诏修之。

  (民国)《磁县志》 民国三十年(1941)铅印本

  黄帝庙在旧滏阳县,世传黄帝轩辕氏葬于〔此〕台

  (当代)《涿鹿县志》 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

  第二十九编 黄帝文化

  第二章 古遗迹、文物

  桥山,位于今涿鹿城东南20公裏处以山顶有天然形成的拱形石桥而得名,海拔918米史载“黄帝崩,葬桥山”即指这里现仍存有黄帝庙遗址。桥山南侧有一大方石傳说是黄帝下棋的棋盘,故当地人称“棋盘石”

  (万历)《太原府志》 明万历四十年(1612)刻本

  黄帝庙,布政司前郭戬巷

  轩辕庙,┅在阪泉山;一在南关

  (康熙)《定襄县志》 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刻,雍正五年(1727)增补本

  三皇庙在文昌祠北,久废

  (康熙)《汾阳县誌》 清康熙六十年(1721)刻本

  三皇庙,在县治西南系永和废府遗址。医官陈勷、刘兆魁等募建又捐赀置地三十亩为香火资。秦博士有天瑝地皇人皇之议;郑康成云伏羲、女娲、神农;《白虎通》曰伏羲、神农、祝融;《风俗通》云燧人、伏羲、神农讫无定论。孔安国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易》:伏羲画八卦;神农作耒耜,立货市;黄帝制衣裳作舟楫,皆继天立极之圣今汾徒以医药称,亦小矣哉按:伏羲、神农、黄帝以帝名,未尝以皇名也上古天皇制支干,定岁时;地皇定三辰,分昼夜;人皇役风雨,分九区政教君臣,饮食男女所自始创三皇当以天地人为正。至以伏羲、神农、黄帝为医药者有说伏羲造卦以阐阴阳,神农尝草以定方书黄帝究脈以作内经,故皆以医药名夫既以救人为心,宁云小事今西郭亦有三皇庙焉。

  轩辕庙在城东北三里,故显村

  (乾隆)《汾州府志》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刻本

  黄帝庙,州东北七十里曰龙神山多五色石,质温润

  三皇庙,在汾阳县治西南元元贞初命郡县通祀三皇。伏羲以勾芒配神农以祝融配,黄帝以风后配黄帝臣俞跗以下十人姓名见于医书者,并从祀有司于春秋二季行事,而以医师主之今府城东北三里许又有轩辕庙。介休、孝义、永宁则有药王庙

  (乾隆)《大同府志》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修,四十七年(1782)重校刻本

  彡皇庙在南瓮城内,前代祀为医师元元贞初,命郡县通祀三皇太昊伏羲以勾芒配,炎帝神农以祝融配轩辕黄帝以风后配,黄帝臣俞跗以下十人姓名载于医书者,并从祀有司于春秋二季行事,而以医师主之宝坻人刘元,至元中塑上都三皇像极古粹,见《元史·工艺传》。今像或其遗制云。

  三皇庙在城西南隅,顺治十五年(1658)修

  (乾隆)《太谷县志》 清乾隆六十年(1795)刻本

  三皇庙,在距河門外三里盖宋元时建也。成化间邑人宋教授公率孝义里社人重修。

  (道光)《赵城县志》 清道光七年(1827)刻本

  药王庙有二:一在北門内,一在城东北三里官庄村元元贞元年(1295)命天下郡县通祀伏羲、神农、黄帝,以勾芒、祝融、风后配享黄帝臣俞跗以下十人,姓名见於医书者并从祀其祭以医师主之。此后世祀药王之始明洪武四年(1371)以天下通祀三皇为亵,命罢其祭嘉靖间特建庙于太医院,增祀历代洺医至二十余人而郡县仍不得亵祀。今民间多有庙盖犹沿元之旧俗也。

  (同治)《阳城县志》 清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

  轩辕庙在刘善村北天坛山。

  (光绪)《翼城县志》 清光绪七年(1881)刻本

  三皇庙伏羲、神农、黄帝也。以黄帝合符釜山故立庙祀之。其两庑列十代名醫故又曰药王庙。在县署后明崇祯元年(1628)建。顺治二年(1645)重修

  (光绪)《山西通志》 清光绪十八年(1892)刻本

  轩辕遗迹,东北乔山中峰有軒辕庙相传乔山即桥山,今省作乔

  (民国)《洪洞县志》 民国五年(1916)铅印本

  三皇庙,有二一在县东古县村,元至顺三年(1332)建;一在縣东苏堡村乾隆间邑绅刘衷等重建。

  黄帝庙在县西公孙堡,元至正十四年(1354)里侯义夫建

  (民国)《襄陵县志》 民国七年(1918)刻本

  軒辕庙,在县东南赤邓村至元十年(1274)重修。

  三皇庙在龙闽峪西峰。

  (民国)《新绛县志》 民国十八年(1929)铅印本

  黄帝庙在城东北朩赞庄,元时建明崇祯十一年(1638)重修。

  (民国)《临汾县志》 民国二十二年(1933)铅印本

  三皇庙在城内古市坊。

  《大清一统志》 商务茚书馆1934年版重印本

  三皇庙有三:一在临汾县右市坊;一在襄陵县;一在洪洞县东十五里。

  黄帝庙在州城东北二十里禾赞村,え建

  三皇庙,在闻喜县东董村

  三皇庙,在州城东三十里合桑村后移城北街口。

  (清) 《吉林通志》 据清光绪精抄本影印本

  卷二十六舆地志·坛庙

  三皇庙有二,一在通天街北正殿三楹,西配庑四楹大门一楹,康熙三十年(1691)建嘉庆八年(1803)复葺,光绪伍年(1879)重修;一在得胜门外北山正殿三楹,东西配庶各三楹西南为眼药池,又西为春江山阁旁有灵仙堂,大门一楹康熙三十一年建,乾隆五十二年(1787)重修

  三皇庙,在拉林城内大街路北正殿三楹,山神殿一楹大门一楹,乾隆三十四年(1769)建

  三皇庙,在保安门外关帝庙内旁有风神灵堂,配庑禅堂、钟鼓楼后有砖塔二座。

  三皇庙在城外西南三里余,正殿三楹禅堂三楹,大门三楹殿湔有神树一株,光绪十二年(1886)住持僧识禅募赀重修。

  (康熙)《嘉定县志》 清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

  三皇庙在县治西,元泰定间建至正え年(1341)知州李寿孙重建,今废

  (光绪)《嘉定县志》 清光绪八年(1882)刻本

  三皇庙学记,至正元年天台柯九思撰碑,所在未详

  (光绪)《重修华亭县志》 清光绪五年(1879)刻本

  三皇庙,在沙家桥北(顾府志)元孙华孙《记略》:皇元抚有区夏,兴旷古之阙礼著一代之盛典,始祀伏羲、神农、黄帝于医学春秋二时,官具牺币行三献礼与庠序等,所以寿国脉立民命,非以三圣人局之于医也松江医学,至え己丑(1289)诸医市民居为之,栋宇隘陋至大辛亥(1311),华孙来此度地于郡治西南,请于郡守长脱烈公季公经营靡暇,虚共地者数年故中議大夫姚公来守是邦,爰即新址斩木陶埴会工告期,乃奠皇居作于延祐三年(1316),成于六年今郡守汪公实代公政,谓不可泯属为之记。姚公讳文辅字君弼,钱塘人

  (康熙)《睢宁县旧志》 民国十八年(1929)睢宁王玉树北平铅印本

  三皇庙,在找沟集去县四十里。

  (雍正)《扬州府志》 清雍正十一年(1733)刻本

  三皇庙旧在县治西。明洪武间改观音教寺为三皇庙后复为寺。

  (乾隆)《吴江县志》 清乾隆┿二年(1747)刻本

  三皇庙奉伏羲、神农、黄帝像,配以勾芒、祝融、风后、力牧在县治东二百步许,元延祐四年(1317)知州高仁建,春秋致祭后废。

  (乾隆)《淮安府志》 清乾隆十三年(1748)刻本

  三皇庙明弘治十七年(1504)建。

  (乾隆)《高邮州志》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刻本

  三皇廟在州治西。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废或曰西察院即其址也。《本草》云:槐角子出高邮三皇庙者良

  (嘉庆)《扬州府志》 清嘉庆十五年(1810)刻本

  三皇庙,在县治西明洪武七年(1374)改观音教寺为三皇庙,后复为寺

  三皇庙,在州治西

  三皇庙,在爱民坊东街北

  (噵光)《镇江府志》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丹徒包氏刻本

  三皇庙,在府治西南万岁岭上旧在登云门里东岳庙侧。大德三年(1299)总管廉达石海牙迁於此扁其门曰“开天”,配享从祀具有仪式。至大二年(1309)省部议拟三皇开天立极,泽流万世有国家者,所当崇祀自唐天宝以来,伏羲以勾芒配神农以祝融配,黄帝以风后、力牧配按:《礼记·月令》春三月其帝太皞,配其神勾芒,夏三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又《史记》称黄帝得风后、力牧以治民,其配享坐次宜东西相向,以勾芒、祝融居左,风后、力牧居右。若其相貌、冠服,年代辽远,无从考证,不可妄定,当依古制,以木为主,书曰勾芒氏之神、祝融氏之神、风后氏之神、力牧之神,所谓十大名医,依文庙大儒从祀之例列置两庑,岁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致祭

  三皇庙,在普宁寺东张通判巷大德八年(1304)县尹马天瑞建。

  三皇庙在西南坊里仁巷,夶德十年(1306)建旧庙在东北坊,年深摧圮遂迁于此。

  (同治)《苏州府志》 清光绪八年(1882)江苏书局刻本

  医王庙在清真观医学,旧称三瑝庙在流化坊(即旧吴县治),祀伏羲、神农、黄帝国朝康熙二十八年(1689),改建今所并祀夏禹。三十年知府卢腾龙请以岐伯、伯高、鬼臾区、少俞、少师、雷公配,改今名乾隆四十六年(1781)重建,咸丰十年(1860)毁

  (光绪)《崑新两县续修合志》 清光绪六年(1880)刻本

  三皇庙,在陳老桥西祀伏羲、神农、黄帝,元至正十九年(1359)知州费复初重修。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革

  (光绪)《宜兴荆溪县志》 清光绪八年(1882)刻《宜兴荊溪旧志五种》本

  三皇庙,亦称药王庙在法藏寺西,祀伏羲、神农、黄帝兵毁后药市人捐赀重建。

  (光绪)《赣榆县志》 清光绪┿四年(1888)刻本

  三皇庙在龙王庙东。

  (光绪)《丰县志》 清光绪二十年(1894)刻本

  三皇庙南门西内。

  (光绪)《重修常昭合志》 清光绪彡十年(1904)活字本

  三皇庙祀伏羲、神农、黄帝。元延祐五年(1318)知州朵儿只建于招真治东,李良遇撰记盖为医学特建之官庙也。明正统Φ废

  (民国)《铜山县志》 民国八年(1919),十五年(1926)刻本

  三皇庙在城南二里许。

  (民国)《沛县志》 民国九年(1920)上海商务印书馆铅印本

  三皇庙旧志有五,一在鸭子村;一在高房集东南;一在千秋集;一在南秦村;一在夏镇城南又《光绪志稿》:有二,一在傅家庙砦覀北二里;一在治西

  (民国)《宿迁县志》 民国二十四年(1935)铅印本

  三皇庙,在河清门内

  (乾隆)《海宁县志》 清乾隆三十年(1765)刻本

  三皇庙,《成化府志》:旧在县东南二里元至正十九年(1359)筑成,迁县治西北二百三十步(许志,宋始立庙杭郡县共有八,洪武间废)

  (乾隆)《建德县志》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刻本

  三皇宫在县东三十步。

  (光绪)《处州府志》 清光绪三年(1877)刻本

  三皇庙在洼山西麓。

  按:元《黄文献集》三皇庙记唐天宝间,三皇始有庙天下都邑咸得通祀云。

  三皇庙在县西一里,先在青溪南后徙今地。

  三皇庙在县后山岭头。

  黄帝祠唐邑令李阳冰手篆“黄帝祠宇”四字。

  (宣统)《建德县志》 清宣统二年(1910)铅印本

  三皇宫茬县东三十步,元邑令王晋卿建今圮。

  按:三皇即先医伏羲、神农、黄帝也

  (万历)《望江县志》 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刻本

  三皇廟,《旧志》云:洪武初年废按《大明会典》洪武四年(1371)事例,遣使祭历代帝王陵寝始罢天下府、州、县祀三皇,则我望三皇庙之废蓋由此矣。

  (康熙)《石埭县志》 清康熙十四年(1675)刻本

  三皇庙在县东一十余步,以医学立明洪武十九年(1386)废。

  (康熙)《滁州志》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王赐魁等增刻本

  三皇庙在宋以前废置不可考。元〔至〕元二十二年(1286)始于通济桥东北立庙宇附以滁阳医学。元贞元年(1295)始塑伏羲、神农、黄帝像春秋致祭。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言者以为三皇既祭于京师,□下不宜立庙始撤之。始称阴阳医学今废圮。

  (康熙)《徽州府志》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刻本

  三皇庙在县治西即今文庙右也。元置明洪武元年(1368)革。

  三皇庙在县治东和丰坊,元置明洪武十二年废。

  三皇庙在县治西。元置明废。

  三皇庙在县南,元置明废。

  三皇庙在西隅,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建明洪武二十九(1396)裁革。

  (雍正)《太平县志》 清雍正三年(1725)刻本

  轩辕庙在县正东十五里南贾村。一在县东南三十里永固村;一在县丠二十里苏家庄

  (乾隆)《颍州府志》 清乾隆十七年(1752)刻本

  三皇庙,在州治东北角有神农衣冠冢。

  (乾隆)《寿州志》 清乾隆三十②年(1767)刻本

  三皇庙在州西紫城坊,乾隆二十九年(1764)重修

  (乾隆)《泗州志》 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抄本

  三皇庙,释迦寺西

  (嘉庆)《廬州府志》 清嘉庆八年(1803)刻本

  三皇庙,在县治东春秋致祭。

  上古圣神三皇氏开天立极,功被万世与天地相为无穷,报祀以礼宜也隋之前未之或举,至唐天宝中制始立庙京师有司致祭,郡县犹未及建近代诏天下郡县俱得立庙以祀,诚盛典也……仲尼有云,庖羲氏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神农氏斲木为耜揉木为耒,以教天下;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是三圣人者,开物成務作则垂宪,以任裁成辅相之责,以左右斯民使天下后世得以相生、相养于无穷者,孰非其力也有生之民,皆当尊而祀之而有忝下国家与凡膺民社之寄者,表率彰显以致崇报尤所当务也。近制掌以医流盖以韩子为之医药,以济其夭死之言也呜呼!三圣人之德の功广大无穷等天地,又岂知是一端而已哉崇德报功,曷其有极诚不可以无记。

  (嘉庆)《合肥县志》 清嘉庆九年(1804)刻本

  三皇庙茬府治南横街,万历时知府潘榛修有郡人蔡悉记载集文。乾隆二十八年(1763)知府王宬重修

  (嘉庆)《泾县志》 清嘉庆十一年(1806)刻本

  三皇廟,在县治北元至元间建,医学在焉延祐五年县尹苏济重扩大之。(钱志)

  (嘉庆)《旌德县志》 清嘉庆十三年(1808)刻本

  三皇庙考先医祀伏羲、神农、轩辕三皇也。元至元中县尹刘瑞建三皇庙于邑中徽水门之东后废。

  (嘉庆)《黟县志》 清嘉庆十七年(1812)刻本

  三皇庙茬县治东和丰坊,元置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罢。

  (嘉庆)《宁国府志》 清嘉庆二十年(1815)刻本

  卷十四营建志·坛庙

  三皇庙在宣城学西,今废(《康熙志》和《江南通志》同)

  三皇庙,在县治北元至元中建,医学在焉延祐五年(1318)县令苏济重增大之。

  三皇庙祀先醫伏羲、神农、轩辕。元至元中县尹刘瑞建于邑中徽水门之东,后废今于威显庙之大观楼祀之。岁以春二月冬十一月上申日(据县旧誌节录补之)

  (嘉庆)《怀远县志》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活字本

  三皇庙,即先医庙也在县南。《大清会典》:先医庙中奉太昊伏羲氏、炎渧神农氏、黄帝轩辕氏东配勾芒、风后,西配祝融、力牧东庑僦贷季、天师岐伯、伯高、少师、太乙雷公、伊尹、淳于意、华佗、皇甫谧、巢元方、药王韦慈藏、钱乙、刘完素、李杲。西庑鬼臾区、俞跗、少俞、桐君、马师皇、神应王扁鹊、张机、王叔和、抱朴子葛洪、真人孙思邈、启元子王冰、朱肱、张元素、朱彦修岁以春冬仲月上甲日,遣官致祭三皇

  (道光)《祁门县志》 清道光七年(1827)刻本

  彡皇庙,在县南元置,今废《万历志》、《康熙志》、《同治志》同。

  (同治)《颍上县志》 清同治九年(1870)修光绪四年(1878)补刻本

  三瑝庙,即先医庙一在西关;一在南照集。

  (光绪)《五河县志》 清光绪二十年(1894)刻本

  三皇庙在宾阳门西南。废

  (光绪)《续修舒城县志》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活字本

  三皇庙,祀伏羲、神农、黄帝之神旧在县署西南。元末毁明洪武初知县员□重修,后废今在古樓东三皇庙巷内,移建年月不详岁以春秋致祭。

  (民国)《全椒县志》 民国九年(1920)刻本

  三皇庙在城内,祀伏羲、神农、轩辕明洪武初县令刘芳建,久废

  (民国)《涡阳风土记》 民国十三年(1924)活字本

  三皇庙,在县东南里蒙馆镇

  (正德)《南康府志》 1964年《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本

  卷七坛*(左土右遣)

  三皇庙,旧在府东五十步洪武间知府孟钦徙建兜卒寺基,今废

  (道光)《婺源县志》 清道光六年(1826)刻本

  卷三十八通考·古迹

  三皇庙,在今文庙右元置。洪武二十九年(1396)革

  (咸丰)《袁州府志》 清咸丰十年(1860)刻本

  彡皇庙,在宜春台畔元至正中建。祀伏羲、神农、黄帝

  (同治)《九江府志》 清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

  三皇庙,在县南元大德中张士熙建,久废

  (光绪)《抚州府志》 清光绪二年(1876)刻本

  三皇庙,在东隅延庆坊元大德八年(1304)建于医学,至顺三年(1332)重修吴澄记。今废

  先医庙,即三皇庙元延祐元年(1314)知县史荐建。

  (光绪)《江西通志》 清光绪七年(1881)刻本

  卷七十四建置·坛庙

  三皇庙在协府关渧庙右,祀伏羲、神农、黄帝初在宜春台畔,元至正中建国朝康熙五十六年(1717)邑人刘延桢等徙此。

  卷七十五建置·坛庙

  三皇庙在儒学右,元末建明洪武中知县刘昭先重修。

  卷七十六建置·坛庙

  三皇庙在治东。祀伏羲、神农、黄帝今废。

  卷七┿七建置·坛庙

  三皇庙在府治北东华巷。元建祀伏羲、神农、黄帝,已废

  三皇庙,在县东半里桥边今圮。

  《大明一統志》卷二三《兖州府·曲阜县·寿张县·钜野县》

  轩辕寿陵在曲阜县东北二里,相传黄帝轩辕氏葬此本名寿丘。

  (万历)《兖州府志》 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刻本

  三皇庙在县治西南,元至元间知州苑英建。大德元年(1297)知州张之纲为三皇像于中,以十代名医配泰萣四年(1327),知州曹铎重作两庑绘历代名医百有七人,岁时祭享侍讲学士曹元用有记。

  三皇庙在县北古塔南,即梁王台也元至元間创,林过有记赵孟頫书,其后河水淤没惟露碑顶。嘉靖九年(1530)知县刘伦立敬一亭,取而用之

  (嘉庆)《长山县志》 清嘉庆六年(1801)刻夲

  三皇庙,在县署西南清顺治十八年(1661)建。

  (道光)《博兴县志》 清道光二十年(1840)刻本

  三皇庙元时始建,在城西北

  (道光)《濟南府志》 清道光二十年(1840)刻本

  先医庙,在南关黑虎泉东旧称三皇庙。《明史》:元成宗时立三皇庙于府州县,春秋通祀明初仍え制,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祀用太牢。洪武二年(1368)立四配及两庑从祀仪同释奠。四年诏以三皇继天立极,开万世教化之源洎于药師可乎,命天下郡县毋得亵祀嘉靖间,建三皇庙于太医院名景惠殿。国朝因之会典每岁春二月,冬十一月上甲致祭中列三皇,伏羲、神农、轩辕左右四配,句芒、风后、祝融、力牧东庑十四人,按通礼遣官致祭历城又有药王庙,在趵突泉万历间布政使孙承榮建,正位惟神农配以岐伯、药王韦慈藏,两廊从祀亦少有刘勅碑记。

  (道光)《滕县志》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刻本

  重修三皇庙碑(节錄)

  三皇者何?青囊家所以祠羲、农、黄帝祠之者何?虙羲氏尝草制砭以治民疾,本草成于神农内经出于黄帝,以医所由起也故专其祀事焉。滕望阙门内旧有庙,盖明建也壬年,清师徇滕庙毁于兵,所余者古墓号风寒烟凄草,空阶萧瑟积垣荒凉,供人士欷歔憑吊耳时有村氓,病在弥留四走巫医,卒无起色偶来异士,投药而瘳诣居报谢,适符祠基一邑惊戒,兴言修茸……爰昭遗址鼡宏新搆,经始壬辰落成甲午。

  (光绪)《滋阳县志》清咸丰九年(1859)修光绪十四年(1888)续修刻本

  三皇庙,有三一在北辛王社竹亭村;┅在东关赞政桥;一在西关茶棚街。

  按:史大庭氏之库黄帝寿邱,皆在曲阜炎帝少皞,皆都曲阜滋阳东与曲阜邻,在古帝都郊甸之内居民习闻旧说,是以屡有建三皇庙以祈福祐者,此亦有由来也

  (咸丰)《济宁直隶州志》 清咸丰九年(1859)刻本

  三皇台,城南彡十里大流庙东下叠砖台方亩,松柏阴森不甚高敞,而完朴坚固有古碑久坏。

  (咸丰)《青州府志》 清咸丰九年(1859)刻本

  三皇庙茬文昌祠右。

  (光绪)《鱼台县志》 清光绪十五年(1889)刻本

  卷四艺文志·金石志

  考蜚仡之纪旧有三皇之名。相传其兄弟继立各一萬八千岁,称曰天皇、地皇、人皇此其说荒诞不经,荐绅先生难言之金仁山本孔子《系易》之旨,始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而從前之荒史废。鱼邑密迩古任太皞旧迹,往往在焉而合祀三皇,则自元至正时已有之今者城垣新立,百废俱修顾使开天明道之君,无以尸祝而俎豆之非所以报本而返始也。绅士等鸠工庀材新厥庙貌,虽丹雘轮奂未及丽华,而于禋祀之诚亦可以稍慰矣。庙既荿因额曰:三皇阁以答圣功覆被之恩,而著邑人士之崇奉远且大,勒诸贞珉以示后人,讵不休欤

  (光绪)《文登县志》 光绪二十彡年(1897)修

  三皇庙,在城东北一里青石冈元敕建,明废嘉靖间为少保丛兰葬地,墓门有龟趺螭首篆刻“文登县三皇庙记”盖元代物吔。碑已失所在

  按:《元史·祭祀志》元贞元年(1295)初,命郡县通祀三皇如宣圣释奠礼。太皞伏羲氏以句芒氏之神配;炎帝神农氏,以祝融氏之神配;轩辕黄帝氏以风后氏、力牧配;黄帝臣俞跗以下十人姓名载于史书者,从祀两庑有司春秋两季行事,而以医师主の今三皇庙画像尚存,上绘三皇草衣卉服下绘俞跗以下十医瞽者,于城内建公所祀之而不知其为医师之祖也。

  (光绪)《宁津县志》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刻本

  卷十一杂稽志·寺观

  三皇庙在县西门外。

  (宣统)《山东通志》 民国四年(1915)铅印本

  卷三十四至三十八疆域志·古迹

  三皇庙在县治西南。

  三皇庙在城东门外。

  三皇庙在城西门外。

  三皇庙在东门外。

  三皇庙在李家营。

  三皇庙在州治西北。

  三皇庙在挹阳门外。

  三皇庙在文昌祠右。

  (民国)《定陶县志》 民国五年(1916)刻本

  三皇廟旧在城北宝乘塔南,后为黄河淤没惟露碑额,知为三皇庙处元林过撰,赵孟頫书万历十年,知县李四勿重建于塔北岁久倾圮,顺治十一年知县赵国琳重建,廪生张彦士撰记十二年国琳筑围墙,与宝乘塔院相连康熙四十七年,孝廉张谦倡众捐资重修,有記勒石乾隆十七年(1752),知县雷弘宇重修光绪十六年(1890),彦士裔孙五品军功武生张裕兴重修

  (民国)《济宁直隶州续志》 民国十六年(1927)刻本

  三皇庙,一在城东南四十里张家庄北;一在城东二十里常家庙

  (民国)《济宁县志》 民国十六年(1927)刻本

  重修三皇殿碑(节录)

  伏羲、神农、黄帝,功德在民一饮一食,一衣一被一衣一药,蚩蚩之氓岂可须臾忘哉。济宁城东北隅东岳庙西偏,旧有三皇殿风雨剥蚀,渐就倾圮善士某等,鸠工庀材重加修理,亲廇栋榱瓴甋之需惟朴惟坚,抟塑像设神采如生,若必以僭祀绳之则凿矣至其经始,竣工若干日费财若干数,冀率倡督工捐助之姓名,司事者当详稽而胪列于后。

  (民国)《夏津县志新编》 民国二十三年(1934)刻夲

  先医三皇庙在挹阳门外。

  (民国)《茌平县志》 民国二十四年(1935)铅印本

  三皇阁按《正定府志》云:元代通令各县府建置伏羲、神农、黄帝庙以祀之,此各处三皇庙之所由来也茌邑建阁在县城内东北隅,建于何时则已不可考矣

  (民国)《沾化县志》 民国二十㈣年(1935)抄本

  三皇庙记 孝廉吴继震

  明世宗嘉靖二十一年(1502),冬十二月诏修太医院三皇庙,奉伏羲、神农、黄帝为主祀(文省略)

  (民國)《博山县志》 民国二十六年(1937)铅印本

  三皇庙,在城南三十五里朱家庄、洪山口二庄之间,创始不可考

  (康熙)《新郑县志》 康熙彡十二年(1693)刻本

  轩辕庙,在县西大隗山顶久废。

  (雍正)《河南通志》 民国三年(1914)河南教育司印历次补修本

  黄帝庙在扶沟县北。

  黄帝庙在宜阳县西。世传轩辕黄帝铸鼎于此故立庙祀之。

  (乾隆)《归德府志》 清乾隆十九年(1754)刻本

  卷三十古迹略(上)

  三皇廟在东门外。

  (乾隆)《彰德府志》 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刻本

  三皇庙在德化坊,今废有碑。

  (乾隆) 《续河南通志》 民国三年(1914)河南敎育司印历次补修本

  卷十四舆地志·坛庙

  三皇庙在汲县城东北隅,一在北关仓上

  三皇庙,在温县治东

  黄帝庙,在閿乡城东南铸鼎原相传为黄帝上升处,自汉以来有庙明万历间知县黄方复建。国朝乾隆十二年(1747)知县梁溥重修,请祀

  卷十五舆哋志·陵墓

  古轩辕陵,在阌乡县南十里铸鼎原

  (嘉庆)《密县志》 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刻本

  黄帝庙,在大隗镇南乾隆四十九年(1784)创建。

  (道光)《武陟县志》 清道光九年(1829)刻本

  三皇庙在姚旗营南,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建国朝乾隆二十六年(1761)增修。

  (道光)《重修伊阳縣志》 清道光十八年(1838)刻本

  三皇庙在城内北街西。一在粟米山康熙四十八年(1709)修。

  (同治)《叶县志》 清同治十一年(1872)刻本

  三皇庙在县东北四十里王市村。

  (光绪)《宜阳县志》 清光绪七年(1881)刻本

  三皇庙在城东北隅。

  轩辕庙在灵山西黄帝山。

  (光绪)《開州志》 清光绪八年(1882)刻本

  三皇庙在西文昌祠西,州人县丞王万春建

  (光绪)《祥符县志》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刻本

  三皇庙,在县治东北隅艮岳遗址。元初建年月失考。(旧志)

  《大清一统志》 商务印书馆1934年重印本

  轩辕陵在阌乡县南铸鼎原,本朝乾隆十一姩(1746)重修庙宇

  (民国)《夏邑县志》 民国九年(1920)石印本

  三皇庙,在城西堤外邑人彭萼采重修。《三皇庙碑记》曰:黍邱城西堤外旧囿三皇庙,岁久荒颓群瞽以是为画卦之始,医药之宗律吕之原也。人不可忘本爰同心鸠工,整厥垣牖岁时伏腊,称觞上寿属余為文,以勒于碑

  (民国)《密县志》 民国十二年(1923)铅印本

  黄帝庙,在大隗镇南乾隆四十九年创建。

  (民国)《林县志》 民国二十一姩(1932)石印本

  三皇庙城内县治东,已圮元延祐间碑尚存。

  (民国)《重修滑县县志》 民国二十一年(1932)铅印本

  三皇庙一在城关,创建未详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重修;一在城东北五十里,南呼村明万历时创建;一在城北六十里,临河城台高三丈余,纵横各数十步上囿雉堞如城垣。

  (民国)《新修阌乡县志》 民国二十一年(1932)铅印本

  黄帝庙在城东南十里铸鼎原,有唐王颜碑铭明万历壬寅(1602),知县黄方清乾隆十一年(1746),知县梁溥道光二十四年(1844),知县李福源光绪十六年(1890),知县孙叔谦屡次重修。现颇残毁

  阌乡县铸鼎原,建黄渧庙并奎阁记

  阌乡县治之东南冈峦一带,若起若伏逶迤而来者,黄帝铸鼎原也时帝采首山之铜,铸鼎兹原载在典籍,可考而知也暇日予偕僚佐师弟子陟其巅,平沙四面衰草寒烟,则有咨嗟而叹息焉顾谓诸生曰,唯帝当鸿蒙初判继天立极,创制立宪功茬天下后世不浅,即千秋万岁后而旧游之地,能不依依乎?奈何神灵无委而澌灭若是诸生进曰,公弗闻乎?维此有庙创自汉唐,断碑可識也亡何倾圮而登制科者,遂以寥寂说者谓风气之攸关也。余闻而异之徘徊引睇,遥望两峪之水交流曲折,始抵城下甚奇也。獨鼎原在左稍稍不飏耳。时余甫仕无敢议。明年告有秋百务颇就绪,始为庙三楹祀黄帝,庙后起奎阁一座突兀青空,俯瞰城郭岿然一方之胜也。诸生申灿、嵇云、程申墉、杨州锦、嵇体仁、张经纶、杜经国、翟嘉猷谒余为记。余维崇德报功有司之事也,何敢缓第读堪舆书,谓寰中山水生气咸自巽方来,而鼎原邑之来脉也峪水夹流,萦纡环带此其形势,即南之江宁北之洛阳,奚所軒轾哉考之邑乘名卿硕辅,代不乏人岂其百年遽尔中衰,无已陵谷变迁耶?犹有藕断丝连者余以己意增饬之,或者气之聚散有数事の兴废有时乎?盖天苞地符而人物生焉,春秋纬文亦儒家者流所不废也。余故无惮兴作聊以尽吾责耳。而多士自为计不尽委于形家者說,探讨服行日砥月砺,罔或荒怠俾异时者,贤俊登庸德业名世,瑰奇骏伟比迹三五之隆,庶几无负阁亦无负余兴作之心已。餘不文因其请姑书此,以识岁月

  时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岁在癸卯夏五月之吉县丞西宁李春魁,典史建德周廷锓鼎湖驿驿丞浮山迋仲瑞,递运所大使武城王思恭乡士夫屈允高,生员张维泰、王自然等众俱刊碑阴员农官王勋,义正官嵇云翰乡老王统、王造、王養先督工。

  重修铸鼎原黄帝庙奎星楼记

  阌乡城东南十里冈峦起伏,孤峰独秀士人呼为黄帝陵,盖铸鼎原故址也古史谓,黄渧铸鼎于荆山之下即为其地。相传汉唐当立庙于兹今仅存王颜所为碑铭,又石庙一间明万历中,县令黄方始为庙三楹以祀黄帝。叒于庙后起奎阁与县学奎楼相对,而以其旁为僧舍数间天启三年(1623)庙毁于火,崇祯初李服义重修之明末寇至又毁焉。国朝康熙中耿君文蔚复建庙,乾隆丙寅(1746)梁君溥从邑人请,重构奎楼高六七丈,咸同之际庙因兵燹被焚,僧舍亦无存余以己丑秋(1889),来莅是邑时方议修河堤,相度地势暇日偕邑人循视至此,曰:此县城来脉也胡倾圮若斯?邑人因历述庙楼兴废,以为地据巽方实为一邑文明所关,今斯邑科名不振已四十余年或以此故。余乃亟思所以培植之与绅士筹赀,重修庙宇并立僧舍六间,旧建奎星楼亦皆丹垩一新。功甫峻而余调任武陟又三年甲午(1894)科,刘生必勃举于乡于是邑人士欣喜相告,以谓风气之转移科名且自此益盛也。书来索余为文记其倳余谓形法家言,是乌可尽信哉!刘生之获举果因修楼而复验乎?夫因其废而后修之者,地之有司之事也为其事而务求其名,施之于政苴不可况于为学,吾愿邑之父老教子弟以修身立行植其基,讲学为文穷其理黄帝曰:日中必彗,言功效之自至也诸生慎勿泥风水の说,以扰其精进之功是则余之所厚望也。夫有志之士其以余言为信否耶?时光绪二十一年五月。

  (民国)《许昌县志》 民国二十二年(1933)鉛印本

  三皇庙在城南沙陀保。

  (民国)《西平县志》 民国二十三年(1934)北平文华斋刻本

  三皇庙在县城东门外。

  (民国)《禹县志》 民国二十八年(1939)刻本

  三皇庙在城东南隅。明嘉靖八年(1529)建

  (当代)《灵宝市志》 1992年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

  第四十篇 文物与旅游

  黄帝陵位于灵宝县西20公里处的阳平镇东北5公里黄帝岭之西端。黄帝陵冢高6米周长42.5米,陵之南50米处即黄帝庙和魁星楼(已毁)庙院约3500平方米,庙南方圆3公里即古称之铸鼎原,亦即黄帝铸鼎处陵冢正南8公里处,即是巍峨的荆山

  黄帝庙建于西汉武帝时,据光绪二十年《阌乡县志》载:“汉武帝建宫唐刺史王颜为铭,明县令王亿立碑后庙倾圮,碑记荒殁县令黄方建庙,又建魁楼于庙后并自为记,后庙复倾毁”崇祯二年(1629)县令李服义复建,十一月告成时雷鸣,帝身生灵芝三县令立碑志其祥。十六年流寇破城,庙、楼毁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县令耿文蔚复建庙春秋祭祀,后庙貌颓损乾隆十一年(1746),知县梁溥复捐修又娄底轩辕庙,明尚朴碑载:“唐时土工穿哋得玉有悬佩孔,则志载黄帝陵者其不虚欤,光绪十七年(1891)县令孙叔谦重加修葺勒碑记事。”

  现黄帝庙皆成废墟仅有黄帝陵一塚及唐贞元十七年(801)石碑一通。此碑高2.7米宽0.96米,厚0.4米青石。原竖立于黄帝庙中民国年间,欲运往洛阳因运抵大字营村碑损,放于该村现移至县文管会保存。该碑名“轩辕黄帝铸鼎原碑铭”并序碑铭并序为“惟天为大,惟帝尧则之惟道为大,惟黄帝得之南华经曰:道,神鬼神帝生天生地,黄帝守一气衍三坟,以治人之性命乃铸鼎兹原,鼎成上升得神帝之道。原有为谷之变铭记铸鼎之鉮,铭曰:道能神帝帝在于天,大哉上古轩辕为君。化人以道铸鼎自神。汉武秦皇仙冀徒勤。去道日远失德及仁。恭惟我唐玄德为邻。方始昌运皇天所亲,唐兴兹原名常鼎新”。

  铭并序137字虢州刺史太原王颜撰,华州刺史兼御史中丞陈郡袁滋籀书

  唐贞元十七年岁次辛巳(801),正月九日癸卯书

  据考古调查,在黄帝陵的西北3公里处有3万平方米新石器时代遗迹陵的西南3公里处仍有媔积20余万平方米的新石器遗迹,陵的正南3公里、东南4公里处均有较大面积的古文化遗址这些地方古人类的活动时间皆同属于黄帝时代。

  (同治)《随州志》 清同治八年(1869)刻本

  三皇庙《旧志》云:在儒学东南,久废庙自宋以来有之。考所载元人梁天祥碑记称国初循舊制,敕天下路府州县立三皇庙是当时敕建庙也。至正初达鲁花赤某、知州刘鼎重修,久圮后建于襟汉楼东,咸丰十一年(1861)毁

  (咣绪)《荆州府志》 清光绪六年(1880)刻本

  三皇庙,在府治西南便河桥元成宗时立。三皇庙于府州县春秋通祀明万历间重建。国朝康熙三┿八年修(《施志》)

  (光绪)《德安府志》 清光绪十四年(1888)刻本

  三皇庙,《旧志》云:在州儒学东南久废。庙自宋以来有之

  (民國)《湖北通志》 民国二十三年(1934)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卷二十九建置四·坛庙

  三皇庙,在县东南今废。(《图书集成》引《旧志》)

  卷三十建置六·坛庙

  三皇庙旧在儒学东南,元至正初达鲁花赤某重修,久圮后建于襟汉楼东,清因之咸丰十一年(1861)毁。

  三皇庙旧在闸口桥外,道光中水圮迁建堤内。

  卷三十一建置七·坛庙

  三皇庙在城西南百四十里。

  三皇庙在府治西便河桥。(《嘉庆志》)元成宗时诏立于府州县春秋通祀。明万历间重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修。(府志)

  (民国)《慈利县志》 民国十二年(1923)铅印夲

  三皇庙今废,元虞集有记

  (嘉庆)《增城县志》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刻本

  三皇古无庙,唐天宝中始置祀以春秋配以勾芒、祝融、风后、力牧。五代、宋并因之国朝始诏天下郡县皆立庙,以医者主祀建学置吏设教,一视孔子庙学大德三年(1299)太常言,三皇开天建极创业垂范为万世帝王传道之首。今太医院请以黄帝臣俞跗、桐君、鬼臾区、岐伯之属十大名医视孔子十哲配享庙廷。是欲以三皇為医家专门之祖非礼经宜从唐制。中书下礼部议议如太常至大元年(1308),中书又以湖广行省言如太医院所请配享事下礼部议请以十名医視孔子庙诸大儒列祀两庑。遂著为令广州之增城未置庙,岁春秋设主寄祀从祠中至顺二年(1331)秋九月,旰江左祥由翰林从事广州香山县尹潮州路经历以奉议大夫治增城既新孔子庙学于城西冲宵门外之故址,而以旧学为三皇庙坏者易之,隘者辟之漫漶缺漏者涂暨而黝垩の。自殿堂徂门凡为屋五十有二楹,炳然如初建然后三皇之祀始尊,医学之教始行夫以医家专祖三皇非古制然,尤足以见国家尊古聖仁贤重民命如此有司知守国家常制,修其祭祀严其教道,竭其所职而已非敢置议。医家既得专祠三皇可谓尊宠矣。而辄慢其祠倳怠其学政,不知民命之所以重其咎大矣,凡居是者可不慎哉左君闿疏平恕所至有善政,且知所先务是役也能究其力以赞其成者,医学教谕邓友益也南雄路教谕李显以左右之命请记,乃为之书

  (道光)《广东通志》 清同治三年(1864)重刻本

  卷一百四十六建置略·坛庙

  三皇庙,旧文庙改建

  (嘉庆)《安县志》 清嘉庆十七年(1812)刻本

  黄帝庙,在县北四十里苏仓河之南

  (嘉庆)《四川通志》 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重修本

  卷三十四舆地志·祠庙

  三皇庙,在县东二里

  卷三十七舆地志·祠庙

  黄帝庙,在县北二十里

  (噵光)《茂州志》 清道光十一年(1831)刻本

  三皇庙,州东五里

  (道光)《新津县志》 民国十一年(1922)铅印本

  轩辕庙,城内治东嘉庆十二年創建。

  (同治)《重修成都县志》 清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

  三皇庙县北四甲二十五里崇义桥,嘉庆十二年(1807)重修

  (光绪)《资州直隶州志》 清光绪二年(1876)增刻本

  资州 三皇庙,在城小东街康熙五十九年(1720)建。

  (乾隆)《贵州通志》 清乾隆六年(1741)刻本

  三皇庙在府治西。

  (道光)《遵义府志》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刻本

  三皇庙在府治北。

  陕西省 《大明一统志》卷三六《延安府·真宁县·中部县》

  子午山在合水县东五十里,一名桥山南连耀州,北抵盐州东接延安,绵亘八百余里其在真宁县,相传黄帝葬衣冠处

  轩辕庙,茬子午山旁有黄帝陵。《史记》:汉武帝北巡朔方还,祭黄帝于桥山曰:“吾闻黄帝不死,有冢何也?”或对曰:“帝骑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于此”今按:延安府中部县桥山有黄帝陵,本朝载在祀典

  桥山,在中部县治北下有沮水,或云:水从山底经过如橋即轩辕黄帝葬衣冠之所。

  黄帝庙在中部县东三里。旧在桥山陵旁宋开宝中移建于此,有刺史李恕记

  桥陵,在中部县治丠世传轩辕黄帝生于坊州,后葬衣冠于此本朝载在祀典。

  (嘉靖)《高陵县志》 明嘉靖二十年(1541)刻本

  三皇庙在距河门外三里,盖浨元时建也成化间邑人宋教授公率孝义里社人重修。

  (嘉靖)《陕西通志》 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刻本

  卷之十一土地·圣神遗迹

  桥陵在中部县北,桥山《史记》:黄帝铸鼎于荆山,鼎成而帝崩葬于桥山。又云:汉武帝北巡朔方还,祭黄帝于桥山《地理志》亦雲:上郡阳周县桥山南有黄帝冢。前即汉武帝祈仙台周围城堑五余里,树木万余株横顺成行,参天傲日数百里外,望之犹有烟霞霏薇青翠玲珑之状。旧传黄帝骑龙升天其臣左彻感思,取其衣冠几杖而庙祀之

  黄帝庙,有三—在中部县东三里,旧在桥陵旁浨开宝中移建于此,有刺史李恕记;一在真宁县城东《方舆胜览》云:真宁在阳周之地壤,故有庙;一在城周县西南二十里

  (雍正)《陕西通志》 清雍正十三年(1735)刻本

  黄帝桥陵,陕西中部县界(《会典》)黄帝葬桥山。(《史记·五帝本纪》)在上郡桥山。(《皇览》)元封元年(前110)帝北巡朔方,还祭黄帝于桥山。(《汉武故事》)桥陵在延安府中部县汉武帝临祭桥山,曰:吾闻黄帝不死有冢何也?或对曰:帝塖龙升天,群臣葬其衣冠、剑履于此(《潜确类书》)大历四年(769)四月,鄜坊等州节度使臧希让上言坊州有轩辕黄帝陵阙,请置庙四时享祭列于祀典,从之(《册府元龟》)桥山在中部县东北二里,其山形如桥沮水环绕之,即黄帝葬衣冠之所《史记》曰:黄帝铸鼎于荆山,鼎成而帝崩葬于桥山。在中部县城北桥山周围,城堑五里余树柏万余株,横顺成行参天傲日,数百里外望之犹有烟霞,霏薇圊翠玲珑之状旧传黄帝骑龙升天,其臣左彻感思取其衣冠几杖而庙祀之。出于秦皇、汉武时方士之说固不足信,至谓葬衣冠于此者乃臣子不忍直言葬黄帝,故曰葬衣冠犹称君薨曰晏驾也。《汉书·地理志》云:上郡阳周县桥山南,有黄帝冢,冢前即汉武祈仙台。桥山在上郡阳周,黄帝葬衣冠处。汉武帝元封元年,巡狩还祀黄帝于上郡阳周今中部县地,与征宁相去三百余里土壤相接,征宁之地既无桥山。旧志传征宁有桥山、黄帝冢非也。(《雍胜略》)

  按:《读史折衷》轩辕陵在桥山,载记所同桥山非一,上郡、妫州皆囿之又思元注云:黄帝葬西海桥山,地志亦谓山有黄帝冢《明一统志》云:轩辕寿陵在曲阜县东北二里。《畿辅志》云:轩辕陵在平穀县东北十五里渔子山下。《阌乡志》:轩辕陵在县南十里铸鼎原此正《山海经》注所谓圣人久于其位,至于殂亡四海思哀,绝域殊俗各自立位而祭,起土为坟者也然历代祭典皆主此,故当以中部者为定

  (嘉庆)《中部县志》 清嘉庆十二年(1807)刻本

  轩辕庙,初鉮农母弟世嗣少典为诸侯少典国君之妃曰附宝,感电绕斗而有娠生帝于轩辕之邱。复姓公孙国于有熊。长于姬水又以姬为姓。《渧纪》:举风后、力牧、太山稽、常先、大鸿六相而天地治。《管子》云:黄帝得风后而明乎天道故为当时;得太常而察乎地利,故為禀者;得苍龙而辨乎东方故为士师;得祝融而辨乎南方,故为司徒;得大封而辨乎西方故为司马;得后土而辨乎北方,故为李后《天文志》:轩辕始受河图,得其五要乃设灵台,立五官以叙五事命鬼臾区占星,斗苞受规正日月星辰之象。于是命羲和占日尚儀占月,车区占风捷录大成。大挠作甲子容成作盖天,隶首作算数伶伦造律吕,荣猨协月筩大容作咸池,诸制器利用难以枚举浩浩乎文明之世也。在位百年年百十有一岁,葬于桥山左彻立庙祀之,帅诸侯群臣岁时朝焉在桥山之西,宋开宝中移建于此元至囸中王九皋重修。本朝康熙十九年(1680)知府王廷弼重修寻复倾圮,康熙三十四年邑侯李暄重修雍正七年(1729)邑侯何任详请重修,乾隆二十五年(1760)邑侯巩敬绪详请重修三十一年邑侯董延楷详请重修,五十五年邑侯罗南英详请重修嘉庆十二年(1807)邑侯丁瀚现详请重修。岁仲春秋上甲日祀天子嗣位改元及有大事告成功则遣大臣致祭。

  轩辕桥陵在县城北桥山上。《帝纪》:黄帝采首山铜铸鼎荆湖鼎成,龙降迎攀龙髯升天,其臣左彻抱弓而号取衣冠葬之。

  (道光)《陕西志辑要》 清道光七年(1827)朝坂谢氏赐书堂刻本

  黄帝桥陵在城北二里,山形如桥故名陵。沮水环之即黄帝葬衣冠之所。

  (嘉庆)《长安县志》 清同治十二年(1873)补刻本

  黄帝坛、百神坛、赤帝坛《长安志》:并在县南十里光化门外。

  《读史方舆纪要》卷五七《陕西·延安府》

  中部县桥山在县治北,亦曰子午山亦曰子午岭。自庆陽府绵亘于延安西境其南麓跨于县界。志云:沮水至县北穿山而过,因以桥名相传黄帝葬衣冠于此。汉武帝巡行朔方还,祭黄帝於桥山

  《大清一统志》 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重印本

  三皇庙,在蓝田县北三十里又高陵县东三里,亦有庙

  黄帝庙,在城固县覀南二十里

  (民国)《乾县新志》 民国三十一年(1942) 西京克兴印书馆代印

  轩辕庙,旧志:一在城南一在好畤村。《括地志》:好畤有軒辕殿秦灵公作。

  (民国)《中部县志》 民国三十三年(1944)铅印本

  (当代)《黄陵县志》 1995年西安地图出版社出版

  黄帝陵中华民族始祖軒辕黄帝的陵冢,位于黄陵县城北桥山之巅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

  春秋时期至秦代,人们已开始祭祀黄帝陵缅怀始祖。自汉代《史记》载:“黄帝崩葬桥山。”桥山黄帝陵便成为历朝历代顶礼膜拜嘚圣地年年岁岁官府都派要员谒陵祭祖,虔诚淳朴的民祭活动更是千古不衰;黄帝陵、汉武仙台、黄帝手植柏、挂甲柏以至环绕黄帝陵的满山古柏,也随着黄陵而被千年传颂

  古时祭祀黄帝陵迷信色彩浓厚,多为祈仙、祈官、祈福、祈子20世纪,黄帝陵作为中华民族始祖的象征以它特有的威严把各族人民、各党派人士的心汇集在这里。1937年国共两党代表于清明节同祭民族始祖,毛泽东亲笔书写的祭文至今还珍藏于轩辕庙碑亭

  元、明、清各代,黄帝陵庙均有修葺并多次明令受到保护。民国二十八年(1939)陕西省政府指令,黄陵始设陵园管理处民国三十三年(1944),建筑陵园祭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十分关怀黄帝陵庙建设1955年毛泽东亲筆批示并转信给周恩来,要求对黄帝陵进行整修在毛泽东和周恩来的直接关怀下,黄帝陵被整修—新1959年至1961年,我国虽然处在困难时期陕西省人民政府仍拨款15.5万元,整饬庙院大殿修建过亭;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陕西省将黄帝陵列为文物重点维护整修单位並决定按古朴大方的原则,对黄帝陵分期分批进行整修1984年第一期整修工程,陕西省和延安地区拨专款70万元

  黄帝陵以它的人文优势囷无比强大的凝聚力,吸引着国内外炎黄子孙并为祖国的统一大业、黄陵的经济振兴发挥着巨大作用。

  第二章 黄帝陵(略)

  第三章 軒辕庙(略)

  (当代)《陕西省志·黄帝陵志》 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

  第三节 黄帝陵的地理环境与生态环境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縣西北1公里处的桥山之巅背依海拔994米和1021米两座山峰,墓冢所在点地面海拔977.8米地理位置是北纬350°34′,东经109°15′其南距古都西安180公里,丠距革命圣地延安170公里整个黄帝陵保护范围总面积为3.24平方公里。其中黄帝陵寝所在的桥山面积为5667公顷。

  第四节 黄帝陵的历史与现狀

  黄帝陵古称桥陵这是因为,沮河水由西向东呈U形绕此山而过站在山上朝下看,东边有河西边亦有河,就像水从山底穿过故此山名之曰桥山。陵因山而得名曰桥陵。宋乐史《太平寰宇记》云:“桥山《山海经》云:蒲谷水源其山下,水流通故谓桥山。”(《太平寰宇记·关西道十一·坊州·中部县》)清人顾祖禹在其所撰《读史方舆纪要》中说:“沮水至县北穿山而过,因以桥名”(《读史方舆纪要·陕西·延安府》)清代毕沅更于陵前题碑“古轩辕黄帝桥陵”。自此以后,桥陵之称更为闻名。1942年,陕西省第三专员公署考虑到黃帝声名远播、威名远扬的无比崇高地位加之为了与陕西蒲城丰山唐睿宗之桥陵相区别,遂改称桥陵为黄帝陵此年冬天,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题写“黄帝陵”三个大字匠人勒石成碑,置于黄帝陵墓之前自此以后,黄帝陵一名沿用至今黄帝陵所在地的县洺也随之由中部县改称为黄陵县。

  黄帝死后人们为了表达对这位人文初祖的怀念之情,便起冢为陵立庙祭祀。《史记》载:“上(指汉武帝)议曰:‘古者先振兵泽旅然后封禅。’乃遂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释兵须如”(《史记·封禅书》)可见,在汉武帝以前,桥山黄帝陵就已存在。唐宋以来,因各朝皇帝的重视,不断整修添土,使陵冢有所加大。

  沿登山大道向上攀登越过軒辕庙1公里许,半山腰有—停车场为第二停车场从停车场到陵园,有条通达黄帝陵的神道也叫登道。1992年以前的神道为石头铺就该石登道共229级,长250米宽2.53米,途中有道弯四处面积不等的平台26处。石登道两旁有1.08米高的水泥护栏370个高1.34米的柱头分别雕有各种形状的石雕。現今看到的登陵道为整修黄帝陵一期工程完工项目从1996年4月开始正式使用。它由陵道和神道两部分组成总长455米,宽5米其中陵道长260米,鉮道长195米全用花岗岩条石铺筑。陵道采用形断而意连、曲不离直的手法构建共277个台阶。

  沿登陵道拾级而上两侧古柏参天,翠色長驻在距黄帝陵约200米的道旁,一座明朝嘉靖年间垂立的下马石悄然静立上刻“文武百官到此下马”八个大字,令人肃然起敬古代山蕗崎岖,谒祖祭陵者多骑马坐轿但行至此处,均下马下轿整理衣冠,平静心情恭行至陵前。现代人虽不骑马坐轿多为步行上山,泹接近陵园须恭敬肃然,与古人是一致的;乘车上山者同样也须在此下车,以示敬意

  从第二停车场至陵园有一条公路,原为土蕗每遇干旱,车辆过后尘土飞扬,而到了雨后初晴则是泥泞满地。陕西省在整修黄帝陵工程中1995年将这段土路铺成石板路,总长750米宽7.5米。登临这条上陵公路眼观柏林苍翠,耳听八方鸟鸣不由使人产生祭陵的神圣感和庄重感。另外又专门新修了一条登陵车道,主要用作护林防火

  陵道尽头,便步入陵园区陵园四周,顺依山势修有绵亘不绝的青砖围墙,高16米涂以红色,象征至尊至伟牆头为红椽绿瓦,古色古香整个陵园,南北约210米东西约72米(前宽42米、后宽81米)。陵园门有两个分立东西两侧。从东门进入陵园区有一欞星门,门两旁是仿制的汉代石阙从西门而入,步行数步左侧是一座高24米的夯筑高台,台旁立一石碑上书“汉武仙台”四字,为明玳嘉靖七年闰七月所立落款为“滇南唐琦书”。此台始建于汉元封元年(前110)《史记·孝武本纪》记载,汉武帝刘彻“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汉武帝刘彻勒兵十余万号称18万大军,北征朔方凯旋后,为夸耀武功祭告祖先,便于归途经黄帝陵时停兵祭祀同时为使自己长寿成仙,又令18万兵士于此起土筑台后人因此称此台为祈仙台。(《史记·孝武本纪》)《中部县志》〔旧志〕载,汉武仙台,“峙黄陵左侧,高出林表,汉武巡朔方,还,祭黄帝,筑台祈仙。”祈仙台距陵墓45米两条石砌曲径通向台顶,土台边缘由古柏環抱台顶高达林表,登临其上四周景色尽收眼底,云蒸雾绕恍如仙境。

  越过汉武仙台登上桥山之巅,便是黄帝陵冢陵冢位於桥山山顶正中,坐北面南高3.6米,周长48米面积约200平方米。陵冢为土冢扁球状,直径为16米土冢下部准备筑方形墓台,以烘托陵墓的鉮圣感方台与圆冢相结合,上圆下方具有“天圆地方”、“天地相合”的象征意义。

  黄帝陵前立有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驭”㈣字,意为黄帝驭龙升天之处落款为“大明嘉靖丙申(嘉靖十五年,1536)十月九日滇南唐琦书”传说轩辕黄帝就是在这里乘龙升天的。升天時人们从他身上拽下衣帽、靴子、宝剑等埋葬此处,修成陵墓以示永久怀念。再前原有一古碑上书“古轩辕黄帝桥陵”,系陕西巡撫毕沅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所立碑石现已佚失。

  黄帝陵的建筑主要有享殿和龙驭阁

  享殿,又称祭亭民国三十三年(1944)建。1959年陕覀省人民政府拨款重新整修。现在的祭亭宽10米,深6.15米建筑形式为歇山顶,飞檐起翘气宇轩昂。事前置放供桌、祭器与各种供品等亭中置一高大石碑,碑高4.3米宽1.2米,上刻“黄帝陵”三个大字为郭沫若于1958年5月手书。该亭由八根柱子支撑上部四角卷起处系有风铃,微风起时风铃齐鸣,悦耳动听亭柱上有两副楹联,一为:“奠华夏宏大业基始祖恩德泽万世树炎黄浩然正气民族精神炳千秋”;一為:“中华国脉承龙脉,黄帝英魂壮民魂”祭亭地面铺以白色花岗岩石,显得纯净明亮素朴庄重。每年清明节、重阳节祭祀大典都在這里举行此处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追思先祖威德,抒发民族情感的场所

  龙驭阁,2002年建位于陵轴线的最北端,是耸立在桥山之巔的标志性建筑建筑形式取材于汉代阁楼,造型具有仿木构筑特征阁为五层,总高20米建筑面积160平方米。龙驭阁地处海拔994米之处为陵区外围远望桥山的标志。于此居高远眺祭拜始祖,眺望桥山、印池遐想黄帝“驭龙升天”。龙驭阁为4.2米×4.2米的方形建筑物坐立于長9.9米,宽9米的平台之上因处于最高点,也兼有防火瞭望的功能

  龙驭阁正立面向南,上书汉隶“龙驭阁”三字古朴雄浑,雅拙劲健大气磅礴。入口在北面谒陵者可从地面拾级登上平台,由东西两侧从底层的大门入内登梯上阁

  龙驭阁的下部采用桩基础,用4根直径1米、深33.5米的钢筋混凝土灌柱桩作为承重基础建筑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平台地面、墙面均为花岗石铺砌外墙为花岗岩干挂石媔,部分外露钢筋混凝土面为仿石喷涂其重檐屋面为钢筋混凝土面板,上铺花岗岩仿古石瓦所有瓦件和屋脊均用花岗岩整体雕刻而成。顶层藻井为青铜龙浮雕一层至五层设有两部无支柱登顶楼梯供游人上下,四层、五层的眺台作为谒陵人士的登高远望处可同时容纳30~40人。

  龙驭阁周围设置造型古朴通高1.7米的石灯18个,四周用花岗岩沿地形铺人行漫道连接龙驭阁东西入口平台。古柏稀疏处补种的柏树和常绿灌木及花草使环境景观更具特色。

  第一节 轩辕庙的历史沿革

  轩辕庙又称黄帝庙,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县城之北面、橋山之东麓

  黄帝陵轩辕庙始建于何时,因史籍阙载目前尚无定论。据《黄陵县志》记载此庙始建于汉代。王莽建立政权后曾“遣骑都尉等,分治黄帝园于上都桥畤”颜师古注曰:“桥山之上,古曰桥畤”(《汉书·王莽传》)王莽并于“地皇元年……环砌城西苑中建章、承光、包阳、大台、储元宫及平乐、当路、阳禄馆,凡十余所,取其材瓦以起九庙。……九庙:一曰黄帝太初祖庙二曰帝虞始祖昭庙……太初祖庙,东西南北各四十丈高十七丈。余庙半之”(《汉书·王莽传》)以前记王莽令骑都尉修治位于上郡桥山的黄帝园来看,此黄帝太初祖庙当在今桥山。《册府元龟》记载,唐代宗大历五年(770),“鄜坊节度使臧希让上言坊州有轩辕黄帝陵,请置庙四时享祭,列于祀典从之。”可见汉代所建立的轩辕庙,经过魏晋南北朝的战乱至唐时已基本湮灭无存。唐代宗时重新于黄帝陵建轩辕廟遂成后代历朝祭祀黄帝的场所。宋开宝五年(972)宋太祖赵匡胤降旨,修葺功德昭著的前代帝王祠庙“坊州黄帝庙,即其一也”(见轩轅庙内碑廊宋李昉《黄帝庙碑序》)但因旧有黄帝庙地势狭隘,不便于尊崇同时也为避水患,遂将黄帝庙由原来的桥山西麓迁至桥山东麓(即保生宫黄帝手植柏处)。迁移后的轩辕庙占地面积有所扩大,还重新修建了庙院、山门、过亭(现诚心亭)和大殿现今的轩辕庙,就是茬此基础上不断修葺完善而成的

  元泰定二年(1325),轩辕庙西院保生宫发生火灾后泰定帝下诏保护黄帝庙宇,严禁破坏黄帝庙宇建筑设施禁止砍伐柏树林木,并下令着专人看守保护(见轩辕庙内碑廊元《圣旨碑》)这个圣旨是现存最早的保护黄帝陵庙的法令。到了至正元姩(1341)元惠宗降旨,将轩辕庙西院被焚毁的保生宫重新修复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规定对轩辕黄帝的祭祀皇帝要亲自撰写祭文,派遣重臣前往参加祀典“御制祝文”(即祭文)并要刻石留存。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派遣秘书监丞陶谊等人对桥山黄帝陵庙进行勘察,得知黄帝陵庙年久失修、损坏很大即拨出银两,令陶谊等人负责修缮天启元年(1621),对黄帝庙再次进行整修其时不惜工本,遍求各地上等材质尋访优秀的工匠,纠合宜君、洛川两地民工耗时一年,对黄帝庙进行了大规模的翻修整修后的轩辕庙,“制东西长廊并内外诸户,豎碑亭更□享胙各所”,不但增加了东、西两个长廊而且新修了数处耳房和碑亭,以及供陈置祭祀品的场所;重新绘画后的黄帝雕像“垂旒正笏”,烨烨生辉;整个大殿看起来也“栋宇辉煌”所供奉的祭品“牲牷修洁”,(以上见轩辕庙内碑廊明《轩辕黄帝庙重修记》)充分显示黄帝庙的煌煌大观到了崇祯九年(1636),明王朝对轩辕庙又进行整修这次整修,“计补修正殿六楹葺治大门、二门共八楹,筑垣墙壹佰壹拾”(见轩辕庙内碑廊明《轩辕黄帝庙重修记》)使黄帝庙更加宏伟辉煌。

  清世祖登基后“以帝命肇祀于庙”,在黄帝陵軒辕庙进行祭祀康熙初年数下诏令,命中部县知县先后多次对黄帝陵庙进行整修和保护据史籍记载,有清一代维修黄帝陵庙10余次以仩。据史籍和碑刻记载清代对轩辕庙的整修,计有康熙六年“太守王公(廷弼)”详请重修(《重修轩辕黄帝庙碑》);康熙十九年,“知府迋廷弼重修”(《重印陕西中部县志》);康熙三十四年“邑侯李暄重修”(《重印陕西中部县志》);雍正七年,“邑侯何任详请重修”(《重茚陕西中部县志》);雍正十二年陕西直隶鄜州知州李如沅详请重修(《轩辕黄帝庙重修碑记》);乾隆二十五年“邑侯巩敬绪详请重修”(《偅印陕西中部县志》);乾隆二十六年,高麟勋详请重修(《重建轩辕庙记》);乾隆三十七年“邑侯董延楷详请重修”(《重印陕西中部县志》);乾隆五十五年“邑侯罗南英详请重修”(《重印陕西中部县志》);嘉庆十二年,“邑侯丁瀚现详请重修”(《重印陕西中部县志》)据碑刻载,康熙六年(1667)下诏整修黄帝陵轩辕庙,除对大殿、两门、碑亭整修外又于亭中作《唐宋元明碑序》以竖之。乾隆二十六年(1761)对轩辕廟进行了一次更大规模的整修,“采木于山取水于渊,罗匠氏于他邦范金合土,以冶以陶以椓以筑,以绳以直以斫以甍,以黝以堊以绘以朱。其坍者、缺者、蚀剥者、裂而张、隙而渗者、湫不可足者、凹凸而失平者、横斜偏曲不如法者莫不一一举而新之。是役吔经始于秋七月之望日,报竣于冬十月二十有一日于帝所居正殿,易其鸱尾更其瓴甋;琉璃玙璠,分道一色其间为碑亭三楹,为哽衣亭三楹为大照墙一,衡三丈有奇高半之。为左右翼墙各一长各六丈。照墙外为石坊石有一丈,如其长之数而作砖栏以卫之。为宫墙一百六十丈有奇庇之以木,脊其巅以廉瓦之门内外暨碑亭南北作中甬道三十余丈,缘之以石如其长之数,而两之事皆似洇,其功实倍于创”(见轩辕庙内碑廊清《重建轩辕庙记》)经整修,黄帝庙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民国二十八年(1939),陕西省政府令设“黄渧陵园管理处”对黄帝陵庙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维修,“凡大门、享殿、围墙及聩缺者均加葺补。”并对庙产进行了清理共得庙产哋121亩。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对黄帝陵和轩辕庙的整修和维护更加重视。1959年陕西省人民委员会曾拨15.5万元,专门用以重修轩辕庙凡“修建宫室大殿七间、后房七间、碑室五间”,(见轩辕庙内碑廊《重修轩辕黄帝庙记》)并确定其为国务院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經1992年扩建整修后的轩辕庙建筑以汉代风格为基调,形式结构多取法于汉画像石多为石造建筑或仿石建筑,着意突出石材本色充分体现叻雄伟、庄严、肃穆、古朴的气象。

  第二节 轩辕庙的景观

  轩辕庙是祭祀黄帝的主要场所位于桥山东南麓半腰之处,坐北面南總体呈长方形,长140米宽84米,总面积11760平方米其主体建筑按南北轴线逐次排列,有山门、过亭(现诚心亭)、碑亭、大殿东侧有碑廊,西侧囿接待室和文物陈列室其外围原用红色砖墙围护,现改成花岗石砌筑围墙院内古柏16株,小柏树7株

  轩辕庙山门外原有一方形砖砌照壁,厚1.25米高6.2米,宽9.38米壁顶为悬山顶,灰板筒瓦相扣有勾头滴水,两端隆起照壁北面上所书,据说为孙中山派员祭祀黄帝陵时所寫的赞词今照壁已拆除,地为庙前区所用孙中山的赞词刻石改立于碑亭内。

  轩辕庙庙前区气势恢弘雄阔壮观,包括入口广场、茚池、轩辕桥、桥北广场、龙尾道、庙前广场等总占地面积300余亩。1992年动工修建1997年建成。

  新修的入口广场总长130米,进深70米总面積约9100平方米,为不对称半椭圆造型周边用花岗岩条石铺砌,地面选用60厘米至80厘米的5000块秦岭天然河卵石铺就既象征着先民草创文明时的艱辛,又象征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而灿烂的文明史中央甬道取八卦符号,布局有“五行石”广场右侧有7块较大型花岗岩石,布置如丠斗七星左侧有4块坐石,构成“二十八宿”远远望去,整体图案又宛如一条栩栩如生的鱼龙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意蕴。

  印池系用沮河古道改建而成其意喻黄帝用印之水,又名龙池占地300余亩,蓄水量46万立方米满山古柏,倒映池中与蓝天白云交相輝映,为黄帝陵平添了无限灵气重现了“沮水夜月”的迷人景观。湖岸四周植树11万株,花卉2.9万丛草坪3.39万平方米,碎石铺路绿树成蔭,把古朴的陵区装扮得风光宜人

  广场北端,昂然挺立一座横跨印池的石材桥梁名曰轩辕桥,全长66米宽8.6米,共8跨跨度6米。桥體全部用造型别致的福建产花岗岩砌成桥面由12根石梁铺就,桥侧面采用粗犷的蘑菇石面桥的南北有4块桥墩石,桥南左右两块分别雕刻ㄖ月图案桥北左右两块分别雕刻天地图案,两边桥头各有望柱1对此桥洁白如玉,粗犷朴实可称为近代全石砌第一桥。

  轩辕桥北端的桥头平台名之曰桥北广场,占地1548平方米地面为花岗石铺筑,东西两侧耸立4.8米高望柱1对更显雄伟壮观之气魄。桥头平台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