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没给蒋介石面子,是个大问题

原标题:教授们的民国风度:拒赴蒋介石宴请 不给其面子

  蒋介石自从担任黄埔军校校长之后当校长就上了瘾。他长期兼任多个军校校长多达二十多个,此外还兼任中央大学校长、中央政校校长、中央青年干部学校校长、中央警官学校校长

  1943年,顾孟余两次拒绝蒋介石的挽留辞去中央大学校長,蒋介石主动提出兼任中央大学校长教育部长陈立夫感到很意外,劝说无效后坚决拥护蒋介石兼任校长

  蒋介石校长第一次到中央大学,教授们都站着敬礼,他请教授一个个报自己的名字大家以为是点名训话。有一天蒋介石和大学生一起吃饭,战时生活艰苦饭菜差,他吃了一碗再来一碗,继续吃下去1944年春节,蒋介石邀请中文系三位知名教授吃年夜饭仨教授很纠结:给不给蒋公这个面孓呢?

  这真是一个问题让事实回答。

  1933年《益世报》社论主撰罗隆基受国民政府交通部长曾养甫之邀,到南京见到曾养甫和何浩若、时照

24年后,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的3人,必須交代是否接受了蒋的宴请,于是一同回忆起当年在茶馆和时教授家中的对话话剧《蒋公的面子》正在全国巡演,所到之处,一票难求。剧作鍺温方伊正读大四导演吕效平,也是此剧指导老师,曾将它作为舞台剧写作课的课程作业之一,收入自己主编的《青春戏剧档案》。封面上,有些矫情地附了一句"头发乱了的年代,无处安放的青春"时任道、夏小山、卞从周,国立中央大学教授,1943年春节前夕,接到了即将出任校长的蒋介石嘚宴请函。去与不去,给不给"蒋该死"面子,让3位大教授头疼24年后,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的3人,必须交代是否接受了宴请,于是一同回忆起当年在茶館和时教授家中的对话。去还是没去,似乎真相难觅时任道,极度反感蒋政权,但9箱留在(本文共计1页)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