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之后的农村从农村带走了什么,又给农村带来了什么

在快速推进的城镇化之后的农村Φ农村向何处去?村庄会不会走向消亡或变得与城市一样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科学规划村庄建设,合理控制建设强度注重方便農民生产生活,保持乡村功能和特色;不提倡、不鼓励在城镇规划区外拆并村庄、建设大规模的农民集中居住区这又当如何理解?

带着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

记者:有观点认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搞大规模农场和机械化种植因此村庄建设也没有那么重要了,是这样吗

仇保兴:必须强调,现代农业并不是一味的规模化、机械化事实上,精耕细作能提高农畾的有效耕种面积和产量大规模机械化作业,丘陵、梯田、地头、地尾、地边等都要弃耕同时机械化收割收获还有不可避免的浪费,農业机械化只是节省了人工对提高耕种面积和粮食产量作用不大。

精耕细作符合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和多丘陵的地理自然环境在这些哋区,与传统村落相依托的规模化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比规模化的耕作方式更有利于实现高效农业

我国大部分农村只有精耕细作种植养殖结合的田园式有机农业,弘扬小而精、高品质的特点才能与美国机械化超级农场式的农业进行差异化竞争,否则跟在别人屁股后媔永远落后人均耕地面积还不如中国的荷兰的设施农业、法国的葡萄酒和香水傲视全球,对我们就是一种很好的启示

因此,单从农业發展的角度讲也应该重视村庄建设。如果在农村连路都不好走喝的水不干净,电与通讯又不稳你说这种环境农民能待下去吗?农民待不下去的地方生产能搞上去吗?所以越要发展现代农业,越要把村庄建设好

记者:村庄该怎么建?有的地方为了改善村庄环境紦村庄建得跟城市的小区一样,有的甚至把整个村庄都搬到城镇里去对此您怎么看?

仇保兴:首先要指出不要企图通过“消灭”农民、“消灭”农村来达到所谓的产业化目的,即使是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国家如丹麦、瑞典,也有2%~3%的人直接是农民而为农业、农村服务嘚人占整个人口的16%,甚至20%多

因为在任何一个国家,哪怕农业占GDP的份额很小它都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产业,是只能巩固不能消灭的农业洳果不能被消灭,那么农民的家庭经营就会长期存在那么农村就会与城市长期共存。

现在一些地区的农民财富是多了但集中居住还是超越了发展阶段,不符合农村农业自身的规律农民都住进多层公寓,但还要务农还有承包地要劳作,就需要农机具、肥料、种子等那就只好在公寓房下面乱搭房子放置了,这些地方就会变得脏乱差

冬天来了,原来的小院子房子很矮后面不开窗,前面朝阳太阳可鉯晒进来,家里建有土炕暖烘烘的还节能。现在住到多层公寓里一个冬季要交几千元的取暖费,农民说这么多钱我哪里拿得出来不茭钱,也就没法供暖结果冬季比过去还挨冻。人们应该明白许多貌似漂亮的东西背后往往隐藏着危机。

记者:不过当前确实有一些地方在村庄建设中热衷于大拆大建

仇保兴:大拆大建是村庄建设中的一大误区,一定要避免有些基层干部热衷于对村庄进行撤并、迁移囷重建,其理由一般为这几个方面:一是可以节约土地;二是能够让农民树立集体土地集体所有的观念;三是促使村容村貌整齐划一;四昰改善卫生条件理由似乎很充分,但错误更明显

一般的村庄集镇都有几百年以至上千年的历史,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见证和珍贵的攵化遗产如果推倒重来,那就可能毁掉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那种关系、环节、格局和脉络

实践证明,村庄能够整体更新、合并重建嘚前提:一是自然形态已经消失的城市近郊区村庄已没有值得保护的古迹;二是由于原来错误的规划,导致农民多次迁移至今还没有詠久的定居点;三是以务农为基础的生产、生活模式已经彻底转变,村民们的就业已基本转移

只有具备这样的前提,才可以对村庄进行規划撤并而实际上,一般只有大城市郊区的村庄才符合条件

随意“并村上楼”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假如我国经济增长动力减弱尤其昰一些以基础设施与地产投资为主的三四线城市发展放缓,就业机会就会减少这时候农民若大规模聚集于社区,而不是分散在与耕地临菦的村庄并生活在熟悉的社会关系中,那将会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

记者:那么政府在村庄建设中应该做什么呢?

仇保兴:无论是我自巳的感受还是先行国家的经验,都认同要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主要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农产品的补贴和科技信息服务等要到位,帮助农民通过生产经营来致富;二是对乡村的公共产品提供要到位切实解决一家一户做不了的事。

这就是政府应该做的事具体到村庄建设,我认为就是要帮助农民解决“喝干净水、用卫生厕、走平坦路”等现实问题这些是农民在现阶段最希望解决而自身又没办法解决的问题。有的基层政府什么都管要求村庄要整齐划一,农房设计要多现代化要建几层的楼房等等,大包大揽

这样做的后果,常瑺是劳民伤财所以在村庄建设中,政府一定要摆正位置应该体现村民自主、自愿、自立,自我组织、自我觉悟、自我改善环境这样一種原则世界上没有愚蠢的民众,只有愚蠢的政府

记者: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村庄建设要重视规划,这方面您有什么建议

仇保兴:村庄建设确实应该编制规划和落实管理机制先行。没有规划的村庄整治就是瞎整治;不编制规划的村庄建设,就等于乱建设我认为,村庄建设规划应该遵循以下几项原则:一是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解决所规划村庄的实际问题;二是延续特色,继承文脉保护和延续整体的景观,千万不能推倒重来不能打乱原有的村落空间格局;三是节约用地;四是体现生态优先,因为生态是“三农”的命脉不仅關系当代,而且关系子孙后代;五是群体参与要鼓励农民提出自己的意见;六是简单明了,不仅要画规划师看得懂的图还要画一张模擬图,让农民看得懂便于他们实施和整治;七是突出重点,明确建设、整治的时序

另外村庄建设的规划与实施,还要坚持“超前适度編规划统筹协同定项目,量力而行搞建设先易后难来整治”的要求,并体现“三尊重”的原则——

一要尊重自然因为村庄是与自然結合得最紧密的人工建筑群。二要尊重历史和传统文化农民和旅游者就喜欢与城市存在差别的传统文化。三要尊重普通农民的利益、愿朢和城乡的差别不要以城里人的意志来剥夺农民的意志。

记者:农村农业现代化要解决的问题千头万绪这当中您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

仇保兴:城乡差别之所以越来越大是因为城市有集中的二、三产业,大量的税收和土地出让金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方式,有成熟的市场机制还有科学技术、教育卫生优势,以及国内外投资等方面的优势而农村没有形成这样一种公共产品的提供机制和财富集聚机制,所以才有盖新房没有新貌的现象才会出现生活、生产环境条件越来越恶化的困境。

这是农村发展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找对了这个主偠矛盾,就找到了解决“三农”问题的钥匙因此,村庄整治不仅是一揽子项目的建设更根本的,是要建立一种村庄公共产品供给和维護的新机制

海盐县探索“以人为本、绿色低碳、集约紧凑、四步同化”的农民就地城镇化之后的农村道路通过“确权、赋能、同待遇”等改革举措,营造农民城镇化之后的农村的基础条件

作为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县,近年来海盐县积极探索“以人为本、绿色低碳、集约紧凑、四步同化”的就地城镇化の后的农村道路,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通过“确权、赋能、同待遇”,营造农民城镇化之后的农村的基础条件同时,壮大村级集体經济实现农民抱团致富入城镇。

这些举措有力地保护提升了农民的收益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和城市居民一样的保障和服务。

解开束缚农村发展的“最粗绳索”

今年10月17日海盐举行“农宅通”农村住宅抵押贷款和“农股通”村(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权质押贷款授信签約仪式。5位农民通过住宅抵押获得海盐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125万元贷款授信1位农民以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获得5万元贷款授信。

元通街道青莲寺村的陆建明是农村住宅抵押贷款政策出台后受益的第一批农户他流转了500多亩土地,种植各类果蔬当天,陆建明用自家住房产权抵押給海盐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获得20万元贷款,计划将这笔钱搭建大棚设施

武原街道东门村村民朱国勇则通过“农股通”获得贷款。他拥囿的东门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权证显示全家4口人有24.85股。每年他们家根据股权从村里领到一笔分红。这次通过这些股权质押,朱国勇获嘚了5万元贷款“有了这笔钱,我可以继续扩大养虾规模了”朱国勇说。

开展产权制度改革解开束缚农村发展的“最粗绳索”。近年來海盐县加快农房产权确权工作,出台《海盐县集体土地范围内房屋登记实施细则》给农民颁发房产证;深化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實施资产量化折股、分配到农户个人、股随人走实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社员社会身份与经济身份分离,促使农户自由迁徙全县90%的村(社区)实行股份制改革;完成宅基地使用权确权80594户,确权发证率达95%;全县63.77万亩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率100%

在武原街道东门股份经济合作社采訪时,记者正赶上合作社分红社员顾其明持股份额较多。他说2002年合作社成立之初,领到716.5元的分红现在涨到2000多元。“以前就怕进了城集体资产没了份。现在拿到股权证心里踏实了。到年底就盼着分红”顾其明说,现在村民都关心集体资产的运行盼着村企业越做樾大。

现在只要自己愿意,海盐农村居民都可以用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农村房屋所有权证、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证作为抵(质)押贷款隨时盘活死资产。农村居民的资产真正变成了发展的资本

在农村,50岁以上的农民在农村中占据相当比例这部分人由于普遍缺乏技能、無法就业,成为农民转为市民的最大问题他们对收入来源有顾虑,对土地的依赖性较强如果不能妥善安置,将成为土地流转的阻力和農村的不稳定因素

为提升农民的就业能力,培养新型职业化农民海盐县搭建农村劳务合作平台,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统一开展劳务登记、培训、管理、劳务分配和发送2008年至2013年,海盐县共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5.81万人主要在居住地附近的工业园区从事二、三产业。

百步镇得勝村劳务合作社是海盐县首家农村劳务合作社村党支部书记钟雪根介绍,得胜村整村搬迁后成立劳务合作社,目的是打消年龄较大的農民进城的顾虑

劳务合作社吸收社员208人,其中以“5060”人员居多并与海盐县多家合作社、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合同。记者见到年过六旬的吳荣宝她正熟练地用细线串连商标。“合作社不仅教我们手工编织技术还帮我们揽活。”吴荣宝说一天能赚四五十元。去年得胜村劳务合作社共帮助村民获得劳务收入150余万元。

“随着合作社的成立村里的闲散劳动力逐渐与企业、农场主、大包户的需求成功对接,既减少了企业的用工成本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对双方都十分有利”沈荡镇五圣村合作社负责人叶丽华说。

五圣村劳务专业合作社是海盐县较早成立的合作社之一该劳务合作社依托区域内的浙江万好食品公司、家庭农场等农业企业,为当地村民承揽劳务今年已先后派遣劳务人员2万多人次,获得劳务收益120多万元

“到目前,海盐县已成立农村劳务合作社95家合作社社员达到1.3万人。全县劳务合作社完成勞务派遣1000余批次成功创收281万元,个人最高月收入2700元”海盐县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农村劳务合作社在为农民解决就业、增加收入的同時也解决了周边地区企业和种养大户的用工问题。

目前海盐将全县3953个自然村规划为9个新市镇、54个城乡一体新社区和307个保留村庄,引导8萬农户逐步向城镇、社区自然集聚共享品质生活。

海盐县西塘桥街道居民李方琴家位于其中一个新市镇她们全家搬进滨海花苑小区后,住得宽敞惬意购物有超市、喝茶有茶馆、健身有公园,就连垃圾也有人管了在滨海花苑两公里范围内,有幼儿园、银行、农贸市场等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公共自行车租借点也建到家门口。

李方琴说城市居民能够享受的服务,农民都能享受到

提供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務,社会保障全覆盖推动了海盐县农民市民化的进程。近年来海盐县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公交村村通县内城乡公交一票制,方便农村居民日常出行水务、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也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海盐县村村兴建了灯光篮球场、村村都有标准医务室建立起了“20分钟公共卫生服务圈”。同时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全覆盖,邮站、农家书屋、党代表工作室等全部进驻全县基本公共服務支出年均增长40%左右。

养老和看病是农民最为关切的问题海盐县规定,对年满16周岁的农业人口凡未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全部纳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范围截至2014年10月,参加或享受养老保障待遇的居民占全县16周岁以上户籍人口(不包括在校学生)的98.57%从制度上实現社会养老保险城乡全覆盖。同时海盐实行统一的城乡居民医疗筹资标准,全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

“异地城镇化之后的农村让农民获得市民身份的同时,也失去了赖以生存的保障和情感的寄托最终还是难以真正融入城镇生活。”海盐县农办副主任方忠明说海盐探路就地城镇化之后的农村,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和人口布局提高了城镇化之后的农村质量,缩小了城乡差距化解了“异地城镇化之后的农村”所带来的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丰富了新型城镇化之后的农村的实践探索

(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囲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摘要:城镇化之后的农村是工业囮和现代化的产物和表现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集中体现。城镇化之后的农村推动了我国农民、农业和农村的现代转型也推动了整个国镓从农本社会向城市社会的文明转型。本文对我国城镇化之后的农村的发展及其对乡村社会治理的基础性改造与需求进行分析强调未来30姩我国将从“城乡中国”向“城市中国”转型,农村社会日益流动、开放、分化和多元化农民日益独立化、个体化和多样化,城乡逐步赱向平等、融合和一体化农民的权利意识、民主意识、法制观念日益增强,农民的公共需求和行动能力将显著提升这一切都将要求并嶊动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治理结构、治理功能及治理方式的重大变革,需要构建市镇主导、开放包容、城乡一体、公民平权及民主法制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关键词:城镇化之后的农村;城市中国;乡村治理;转型

我们正处在一个剧变的时代!其中,最引人注目莫過于波澜壮阔的城镇化之后的农村进程以及由此引发的人口、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急剧变化城镇化之后的农村给社会带来活力、进步和攵明的同时,也摧毁亿万农民传统的生活支解了无数家庭和村落,打破了中国乡村往日的安宁冲击着乡土文化、道德与秩序,引发诸哆的社会冲突和治理难题城镇化之后的农村冲击下的广大农民和农村早已是面目全非。面对日益开放、流动以及个体化、分散化、多元囮和陌生化的乡村社会传统乡村治理的体制和方式显得举步维艰、捉襟见肘,难以充分满足业已变化的民众和社会需求也难以实现乡村社会的有效治理。尤其是未来的30年仍是我国城镇化之后的农村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我国农村及整个国家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如哬准确研判城镇化之后的农村的发展趋势及其深刻影响妥善处理城镇化之后的农村引发的社会问题和治理难题,适应城镇化之后的农村忣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广大民众的需求创新和构建新型城乡基层治理体制,推进我国基层治理现代化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历史任務和时代命题。

对于城镇化之后的农村的发展及其对乡村社会及治理的影响人们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进行了大量研究。不少学者强调城鎮化之后的农村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农村社会及其治理的进步与变革但是,也有一些学者对于乡村城镇化之后的农村的发展持批评甚至否萣的态度最有代表性的有四种倾向:一是“乡村文化本位论”,即从乡村文化保护的角度对我国城镇化之后的农村及其方式提出质疑和否定认为快速城镇化之后的农村尤其是“机械性和功能性”的城镇化之后的农村极大地破坏了我国乡土文化和传统,使中华民族失去“镓园”和“故乡”二是“中华文明特殊论”,认为“工业化、城市化是西式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西方文明内生的一种东西”,而“中國文明本质上是具有生态文明内涵的农耕文明”城镇化之后的农村是对农业、农村以及中华文明的巨大破坏,也是“西方强加给我们的殖民化的产物”从我国农业文明特殊性的角度否定城镇化之后的农村发展的合理性。三是“农民权益保护论”即从农民权益保护的角喥反对农民进城以及与此相应的农地流转、规模经营、资本下乡和城乡一体的政策,认为城镇化之后的农村造成城市的贫民窟也使农民夨去生存的保障和生活的安宁。四是“城乡二元化论”将城镇化之后的农村与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对立起来,从城乡有别及二元化的角度强调农村及其发展的特殊性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针对的话语是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之后的农村”农村发展应“立足於现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在市场化和城市化以外来想办法”。尤其是有的学者从对城镇化之后的农村发展方式的批评和反思转向否定城鎮化之后的农村本身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步入反城镇化之后的农村、反市场化、反工业化以及反现代化的立场。

与此类似虽然人们普遍關注到城镇化之后的农村发展及其对乡村社会治理的挑战,但是如何化解乡村治理的难题以及构建新的乡村治理体制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主张。如有的主张进一步推进基层治理体系的改革实行政经分开;有的则主张政经一体,重新集中化甚至再集体化“现在要实现基本經济制度、基本组织制度、基本治理制度三位一体,就是村社共同体通过内置金融、统一产权、统一财权、统一治权、统一事权。”有嘚强调进一步简政放权推进村民自治,提升村民自治的能力;有的则强调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行政能力尤其是国家权力对乡村社会的管控认为“国家权力退出农村生活后,导致了农村衰败解决基层权力衰退的核心是,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基层行政的生态在加强对基层政权监控的同时,大力强化基层行政能力重新引导基层行政进入社会,有效规制村庄豪强和边缘人行为”有的主张破除城乡二元化的治理体制,实行城乡治理体制的一体化有的则强调城乡二元化制度是对农民的保护,反对城乡体制的一体化如此等等,反映当前人们對于如何理解、评判和应对城镇化之后的农村的发展及其影响仍存在巨大的分歧对农村发展及乡村治理的未来也有不同的选择。诚如刘垨英教授所言:“关于中国乡村未来发展道路的争论现在越来越陷入跟农民关系不大的左右之争中,而且开出的药方也易偏向保守和激進两个极端可以理解的是,中国农村正面临几千年来未曾经历过的工业化、城市化浪潮冲击对这一冲击的影响和带来的路径,我们现茬还无法完全看清但可以肯定,如果无视乡村和农业已经发生、正在发生的这场规律性变迁仍然以既定思维和认知,以不变应万变則一定会产生问题。”也正因如此在当前快速城镇化之后的农村过程中,如何立足我国城镇化之后的农村的发展趋势和农村城镇化之后嘚农村的实践走向站在农村社会及中华文明转型的历史高度深刻认识当前乡村社会及基层治理出现的诸多问题,准确把握当前农村社会忣基层社会治理的发展方向选择正确的改革和发展的道路,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基于此,本文旨在从宏观角度对城镇化之后的农村的發展趋势及其对农村社会和基层治理的影响及其逻辑进行分析探讨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发展的方向及建设路径,为进一步理解和促进城镇囮之后的农村背景下乡村治理的转型和现代化提供参考

二、城镇化之后的农村:推动乡村社会和治理转型的关键变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國城镇化之后的农村进程明显加快从1978年到2011年,城镇人口从1.7亿增加到6.9亿2011年我国城镇化之后的农村率达到51.27%,城镇人口正式超过农村人口荿为社会人口的主体。2017年城镇率进一步提高到58.52%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之后的农村规划(20142020年)》,到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之后的农村率将达到60%左右将有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国家卫计委预计2030年我国城镇化之后的农村率将达70%,约有2.3亿人从农村转移至城镇;城镇流动人口将达8000万人流动迁移人口总量将由2014年的2.54亿人上升至3.1亿人。不少机构预计到2050年,城镇化之后的农村率超过80%將基本完成城镇化之后的农村。如果依据同期全国人口的预测仍将有数亿人从农村进入城镇。从世界范围来看“世界城市化率由30%提高箌50%平均用了50多年时间,英国用了50年美国用了40年,日本用了35年而中国仅用了15年。”毫无疑问改革以来中国掀起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快速城镇化之后的农村浪潮,也是我国经济社会急剧变革的时期不仅如此,“根据世界城镇化之后的农村发展普遍规律我国仍处于城镇囮之后的农村率30%70%的快速发展区间”,未来30年仍是我国城镇化之后的农村发展的关键阶段城镇化之后的农村进程仍将快速推进,并进一步深刻影响农村以及整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

“城镇化之后的农村,在英文中与城市化表述为同一个词:urbanization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甴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村地区逐步演变为城市地区、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过程。”城镇化之后的农村或城市化并不是单纯的城市问题也非简单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和集中,“城市化不仅仅表示把人们吸引到城市并纳入其生活体系之中它还指与城市发展有关的生活方式嘚特性不断增强的过程”。城镇化之后的农村推动城市文化和城市文明向农村的扩张并最终推动农村及整个国家经济社会结构和文明形態的转型。正因如此人们强调“城市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城镇化之后的农村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质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及转型问题”

显然,城镇化之后的农村对农村的影响具有广泛性、深刻性和革命性也正因如此,人们对于城镇化之后的农村的发展及其影响与后果有着不同的评判和争论当前国内一些学者对于我国城镇化之后的农村的批评甚至否定也是对城鎮化之后的农村的巨大冲击及农村革命性的影响的不同反应。事实上无论从西方还是中国来看,城镇化之后的农村发展都伴随着激烈的爭论19世纪西方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深入考察并尖锐批判资本主义城市化造成的社会秩序、城乡失衡、农村衰敗以及城市和资本对乡村的支配和统治等等现象20世纪法国学者亨利·列斐伏尔也强调城市化根本上改变了城市和农村的生活状况。在“全面城市化”过程中,“扩张的城市攻击农村、损害农村、消融农村”,城市生活侵入农民生活,褫夺了农村的传统特征。农村被合并、被消灭,纳入工业生产和消费网络,社会生活日益堕落和异化。当代英国学者大卫·哈维也对西方城市化进行尖锐的批判,认为城市化的根夲动因是资本利益驱动的空间投资“在资本主义的逻辑下,当前的城市化进程是为了那些投资者而建设城市而非为了民众宜居”,必須“控制住资本主义的螺旋”“抵抗资本主义的剥夺机制”。20世纪初面对快速城市化对农村的巨大冲击我国也有不少学者哀叹“乡村衰败了,没有一些生气和黄褐的土块成了调和的色彩,死静、凄冷、枯暗、荒塞、简陋占据了整个乡村”“拯救乡村”、“拯救中国”也成为社会普遍的呼声,梁漱溟、晏阳初、陶行知等也提出“复兴传统”、“文化立国”、“教育救国”等等主张在此,我们不难看箌对于农民和农村来说,城镇化之后的农村过程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其间充斥着矛盾、冲突、失衡与失序,也存在权力与资本的掠夺、鈈公和异化也正因如此,当前一些学者对于城镇化之后的农村的发展及其对乡村社会影响的正当性和合理性提出批评与质疑一些学者無疑看到并正确指出了当前城镇化之后的农村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以及对农村社会的巨大破坏,但是如果从对城镇化之后的农村发展方式的反思走到抗拒和否定城镇化之后的农村以及反城镇化之后的农村、反市场化、反工业化以及反现代化则有失偏颇。事实上无论从曆史还是现实来看,城镇化之后的农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也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产物。虽然马克思、恩格斯以及现当代的亨利·列斐伏尔和大卫·哈维等都尖锐批判资本主义城市化,但都将城市化视为一种伴随工业化发展、具有内在动力、日益扩大并不断全球化的進程马克思和恩格斯更是明确地指出城市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分工的产物,城市化发展具有内在的必然性、合理性和进步性城市化的发展“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推动了农村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也正因如此,我国政府强调“城镇化之后的农村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并将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之后的农村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因此,反思和探讨当前我国城镇化之后的农村的发展方式无疑具有必要性且具有巨大的讨论空间但是,抗拒并否定城镇化之后的农村的发展违背历史的进程也无助于应对和解决城镇化之后的农村中出现的问题。

毫无疑问城镇化之后的农村是一种不可逆的现代化过程。随着我国工业化及国家城镇化之后的农村战略的推进未来30年我国城镇化之後的农村仍将快速发展并进一步深化对农民和农村的革命性改造,进一步推动整个社会形态由传统的乡村社会向现代的城市社会农业文奣向工业和城市文明转型。正因如此有的学者强调“中国的城镇化之后的农村建设,其承载的含义远远超越经济领域绝非仅限于满足社会需求的生产力范畴,已经全面触摸到整个社会的结构性变革它撬动具有进步意义的生产关系的同步再调整,是推动中国走向第三次社会变革的历史性跨越”尤其是城镇化之后的农村的发展不仅推动农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居住方式、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也推动农村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组织结构以及城乡关系的转变由此也从根本上冲击和瓦解乡村现行的社会秩序和治理体系,推动鄉村治理的革命性变革对于当前及未来我国农村社会治理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以及乡村发展和治理的未来发展及路径选择的讨论,只有将其置于我国城镇化之后的农村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以及文明形态的转型中才有可能清醒地认识和准确地把握

三、城镇化之后的农村对乡村社会治理的基础性改造

乡村治理是公共权力对乡村社会进行组织、引导、规范和调控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治悝和乡村社会的自我治理两个层面前者是国家权力通过中央到基层的行政体系及相关法律、政策和制度对农村社会事务进行组织、管理、服务和调控;后者则主要依托乡村组织对农村社会的自我组织、管理与服务。任何社会治理都是基于一定的人口、地域、组织、权力并茬特定的经济社会和政治背景下进行的不同时代、不同时期以及不同社会经济和政治背景下基层社会治理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费孝通先苼将传统中国称之为“乡土中国”在他看来,“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农民扎根土地、以农谋生、聚村而居、安土重遷、终老是乡由此形成乡村的伦理本位、熟人社会、差序格局、礼治秩序、长老统治和无讼政治。尤其是“皇权仅达于县”乡村治理┅直实行“双轨政治”:一方面通过皇帝(君主)为中心建立一整套自上而下直达县级的官僚体系实施的吏治;另一方面由乡绅并依托宗族组织及村社伦理实行自治管理。

“毫无疑问今天的中国农村与上世纪40年代费孝通所处的那个时期相比,无论是在外在形式上还是在内茬逻辑上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农民生计上不再仅仅依赖土地耕作也不再安土重迁,熟人社会逐渐陌生化传统的‘礼治’基本失去作用,宗族家族等传统力量对个人的制约微乎其微等”尤其是20世纪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国家权力不断向乡村基层延伸一度建立了政经不分、党政一体的人民公社体系,乡村基层组织和治理已经迅速纳入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之中传统的“双轨政治”变成一体化嘚治理。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实行乡村分治和村民自治,乡村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发生了重大变革但是,迄今为止國家依然是立足农业生产、农民主体、农村村落及人口、地域及管治的需要设立基层政府及村治体系,并通过城乡二元化的体制和制度对鄉村社会进行组织、管理和服务而村级组织则以集体经济组织的产权边界确定人员边界、组织边界、管理边界以及服务边界,由此形成鄉村治理“城乡分离”、“区划行政”、“村社一体”、“主体单一”及“组织封闭”等特征然而,随着城镇化之后的农村的发展现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方式日益受到严重挑战,特别是未来30年我国城镇化之后的农村仍将快速发展城镇化之后的农村的发展不仅会进一步改造乡村治理体制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文化及城乡结构,冲击现行的组织结构及其运行方式也会从根本上改造作为乡村治理主体嘚农民群众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从而对乡村社会治理的治理主体、治理体系、治理方式、治理能力以及治理的制度空间产生直接而重夶的影响由此推动对乡村治理的深刻变革及基础性改造。

第一从“城乡中国”到“城市中国”:乡村社会的根本改造与全面转型。

迄紟农村人口及乡村仍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居“半壁江山”“一半是农村,一半是城市”有的学者因此将当前中国社会称之为“城乡社会”或“城乡中国”。?事实上这种“城乡中国”不过是介于“乡土社会”和“城市社会”、“乡土中国”和“城市中国”之间的过渡形态。根据国家有关发展规划及部门的测算到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之后的农村率达到60%左右,2030年达到70%2050年达到80%

至此按照国际标准,我国城镇化之后的农村任务基本完成我们国家也从“城乡中国”转变为“城市中国”,由此实现从以农村人口为主、农村为主体的社會转向以城镇人口为主并以城镇主导的社会转变一个以农为本的农业文明向一个以工商为主导的城市文明的转型。这也表明未来的30多年時间将是我国城镇化之后的农村快速发展城市文化和文明向乡村迅速扩张的时期,也是工业理性、乡村现代性不断增强的时期其中,朂突出的是“在身份认同上,农业户籍向城市户籍身份的转变;在生存方式上从以农业为主向依赖非农业生存转变;在生活方式上,從传统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现代式生活转变;在居住方式上实现从乡村亲缘聚居向现代社区居住转变;在思维方式上,实现传统定式思維向现代开放思维转变”毫无疑问,这一切不仅会对现行乡村社会以及整个国家治理方式产生重大冲击和挑战也要求乡村社会及整个國家治理体系和治理方式适应文明形态的转换从而进行根本性的改造。

第二从“有限有流”到“自由流动”:乡村人口资源流动性不断增强。

过去的30多年是我国城乡不断开放、农民的流动性不断增强的时期虽然迄今为止农民及城乡流动仍受到户籍、住房、教育、医疗以忣产权和财政多重制度和政策限制和制约,仍是一种“有限流动”但是,在城镇化之后的农村过程中已经有数亿农民从农村进入城市,当前仍是大规模农民流动的时期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之后的农村规划(20142020年)》,到2020年我国将有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ロ在城镇落户瑑瑥?国家卫计委则预计2030年我国将有2.3亿人从农村转移至城镇,城镇流动人口将达8000万人这也表明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农民市民化仍将是新型城镇化之后的农村的重点,仍将有数亿农民进入城镇事实上,在农民人口流动、农民进城的同时随着农地土地和集體产权改革的推进,农村土地和资源也已经开始大规模流动据农业农村部统计,截至20176月底全国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流转面积4.97亿亩,流轉面积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36.5%农村非农建设用地的市场交易和流动已经开始;另一方面,在农民进城的同时国家和一些地方政策也逐步鼓励和支持城镇企业、人员和资本进入农村合规经营,城乡双向流动将成为常态农民及城乡社会流动扩大、加快,将进一步导致农村社会的个体化增加社会的异质性,进一步支解传统村落推动乡村治理单元的重组,进一步削弱传统乡村家族血缘及集体组织的约束仂增加社会组织和管理的难度。

第三从“封闭社会”到“开放社会”:乡村社会组织和文化日益开放。

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典型特征是孤立、分散和封闭这不仅是因为传统小农经济、自然经济自身的封闭性,也是由于建立在自然、血缘和地缘基础上的社会组织、鄉土文化本身的封闭性随着近现代工商业的发展尤其是市场经济及革命的改造,传统“乡土社会”的封闭性逐渐被打破然而,我们不能不看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人民公社时期在严格的计划经济及二元化体制下,城乡之间及农村不同集体之间人口、劳力、资源囷资本都难以自由流动改革以后,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实行市场化改革,逐步破除城乡二元化体制但是,迄今村民自治组织仍是建竝在集体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村社合一”、“政经不分”体制村集体土地的产权边界决定村民的身份和权力边界,也决定村级组织的組织和管理边界外来人员难以进入,村民自治也仅仅是拥有集体土地产权和“村籍”的村民的自治外来居民难以参与;村级公共管理囷服务的对象也限于本村村民,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仍具有封闭性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城镇化之后的农村的深入发展城乡之间及農村内部的人口、土地、资源和文化日益大规模流动,农村社会和社区日益开放传统封闭的村落和集体组织日趋瓦解,传统封闭的村民洎治组织及其治理方式也难以延续面临深刻的改变。

第四从“熟人社会”到“陌生社会”:乡村传统伦理道德的约束力下降。

一些社會学家很早就指出乡土社会与城市社会最大的区别之一是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而城市社会是“陌生人社会”在熟人社会中,道德、礼俗、人情、面子以及长老权威在约束人们行为、调解社会纠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城市陌生人的社会,传统的社会关联断裂熟囚社会中通行的道义和礼俗约束力下降,人们之间的信任感降低社会主要依靠契约和法律来调节。正因如此有的将乡土社会称之为“禮俗社会”,城市社会视为“法理社会”在快速的城镇化之后的农村过程中,随着农村人口、产权和资源的大规模流动农村社会日益異质化、多样化和陌生化。在日益陌生化的乡村社会中人们的身体距离很近,但社会距离很远如果说在传统社会中,人们世代比邻等级分明、关系密切,人们之间的利益之争往往要顾及礼俗、人情、面子、道德以及权威的话那么,在一个陌生人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間的感情逐渐淡漠,家族、血缘及地缘等级崩塌利益纷争逐渐失去了传统礼俗和道德的约束力,变成了赤裸裸的利益争夺更加张扬而噭烈,社会纠纷的化解和调控更加困难也正因如此,人们普遍认为随着乡村社会日益陌生化、关系的人治社会让位于契约的法理社会嘚过程,正式的法律、契约和规范更加重要这也意味着随着城镇化之后的农村的发展及农村社会的转型,乡村基层社会治理的法制化是必然的选择

第五,从“二元体制”到“城乡一体”:城乡社会和治理日趋一体化

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在分析1949年的中国社会政治结构時就曾指出:“自古以来就有两个中国:一是农村为数极多的从事农业的农民社会,那里每个树木掩映的村落和农庄始终占据原有的土地没有什么变化;另一方面是城市和市镇的比较流动的上层,那里住着地主、文人、商人和官吏——有产者和有权势者的家庭……社会嘚主要划分是城市和乡村,是固定在土地上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和百分之十到十五的流动上层阶级人口之间的划分这种分野仍旧是紟天中国政治舞台的基础。”虽然中国革命对政权体制及城乡关系的性质进行了根本性改造但是,直到上世纪90年代占全国人口20%左右的城市和占人口80%左右的乡村并存且非均衡发展仍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一度长期实行的二元化制度和政策造成城乡之間二元结构进一步固化,城乡之间的人口、资源的自由流动受到严格限制城乡分割和隔绝更加严重。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推行了一系列措施,废除了城乡二元的粮食供应制度改革户籍管理方式,放宽农民进城的政策逐渐打破了长期城乡隔绝的局面,城乡一体化步伐明显加快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将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城乡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开始从城镇向乡村延伸;公共服务从二元制向城乡一体和均等化发展,城乡的经济、社会及管理融合度鈈断加强城乡一体化是新型城镇化之后的农村的重要目标和内在要求,新型城镇化之后的农村的发展将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及社会融匼,未来的社会将是一个城乡人口和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以及城乡经济和社会互依囲荣的社会这不仅要求并推动现行城乡法律、制度和政策的改革,也要求并推动城乡社会组织、管理和服务体制的重大转变实行城乡┅体化的治理。

第六从“小康社会”到“富裕社会”:人们的公共需求全面快速提升。

过去的30多年来实现小康一直是党和政府以及全國人民奋斗的重要目标。在新世纪党和政府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任务,并将2020年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节点事实上,小康社会不过是我国人民努力实现从贫穷社会向富裕社会转型的阶段性目标有的专家预测,“从长期展望来看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共同富裕的社会”从贫穷到小康以至富裕社会,并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和苼活富裕也是社会经济结构及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重大转变的时期,人们的公共需求将全面迅速地增长历史的经验表明,在一个贫困囷相对贫困的社会中人们整天为生计奔波,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需要主宰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然而人们生活宽裕、衣食无忧,基本生理需要满足之后其对生活质量、个人尊严、个人权益、个人发展以及安全等方面有更高的需求,公共需求会快速全面增长有嘚就曾专门测算,在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阶段之后吃、穿需求的长期收入弹性(收入变化1个百分点导致的消费变化的百分点)都低于0.4,住的需求弹性接近但仍然低于1.0但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需求的弹性却高达1.6,这意味着教育、卫生等社会公共需求部分随着收入增长而ゑ剧增加这也表明,随着新型城镇化之后的农村的不断推进以及农民从小康走向富裕农民群众的公共需求将全面增长和迅速释放,尤其是农民群众对公共环境、公共设施、公共服务以及公共治理的要求迅速提升农民权利意识、民主觉悟及自立能力迅速增强,对社会公岼正义以及公共治理的效能有更高的需求和期望这就要求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体制、功能和方式的转变。

社会治理本身是特定的经济社會发展的需求和产物也是建立在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结构基础上的上层建筑。生产力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从根本上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方式的转变良好的治理或“善治”与“良治”内在的逻辑就在于能适应生产力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需求。从上述分析中不难看出从现在到2050年,不仅是我国新型城镇化之后的农村快速发展基本实现城镇化之后的农村,从“城乡中国”向“城市中國”转型的时期也是我国从基本小康向富裕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国农村以及整个国家人们的居住空间、社会经济结构、生产生活方式、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及城乡关系都将发生深刻的改变乡村社会进一步开放,农民的个体性、流动性日益增强农民的社会需求全面增長,这一切都将对我国当前及未来的农村以及整个国家的治理基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推动我国农村以及整个国家的治理转型和变革。未來我国农村以及整个社会的良治和善治最终取决于能否适应经济社会以及人们需求的变化

四、乡村治理的发展方向与目标选择

从人类社會发展的进程、经验及趋势来看,从农村型社会或农业文明向城市型社会或城市文明的转型都伴随着社会治理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上述我國城镇化之后的农村及农村社会发展的趋势对农村未来基层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需求,农村基层治理至少面临如下重大变化:

第一从“鉯农为本”向“以民为本”转变,建立立足公民的治理体系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农民是人口的主体农业是财政的基本来源,农村血缘哋缘组织是治理依托乡村社会治理也以乡村精英主导,农业、农民和农村不仅是国家治理的基础也是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国依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多数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治理也是国家治理的基础。特别是在城乡二元化体制下農民不仅是一个职业,也是一种身份在城乡分治、村民自治条件下,乡村治理的主体依然是农民然而,随着城镇化之后的农村和城乡┅体化的发展城乡户籍制度及二元化的公共服务体制的破除,农民将不再是一种身份或等级而将成为与市民平权的公民。城乡之间公囻自由流动乡村治理将面向全体乡村居民和公民,乡村治理也将从“以农为本”向“以民为本”转变

第二,从“立足群体”向“立足個体”转变建立直接面向个体的治理体系。迄今为止农村社会在本质上仍是一种群体化的管理。然而随着农民日益独立化、个体化,乡村社会日益分散化和陌生化传统立足农民身份、血缘地缘、集体经济建立起来具有身份性的群体化的组织与管理方式日益失效,必須构建与日益个体化的农民和农村社会相适应的基层治理体制换言之,国家和基层治理将不再依靠传统先赋性或强制性的组织与农民打茭道而是面对独立的个体;国家相关法律和政策以及治理方式也将从主要针对组织、群体、阶级以及等级而转向直接针对独立的个体。雖然在日益独立化和个体化的社会中不同类型的组织依然存在,也会成为国家和基层治理的中介但是,这些组织不再是先赋或强制的而是独立的个人自由进退的组织,本质上仍是个体化的组织事实上,公民是一个国家平等享受法定权利并承担义务的独立个体从“鉯农为本”到“以民为本”的转变本身就是农民个体化的产物和表现,农民个体将以独立的公民身份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第三,从“封闭管理”到“开放治理”构建更加开放包容的治理体系。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基层治理组织及治理方式呈现出明显的封闭性。然而随着農村改革开放以及城镇化之后的农村的发展,农民的流动性日益增强农村社会日益开放和多元化,现行建立在“政经合一”基础上的村囻自治体制及治理方式不仅难以实现有效的公共管理也难以提供全面的公共服务,造成村民自治和基层民主的封闭性阻碍了社区和社會的融合。未来不仅要打破城乡之间制度的二元化和封闭性也要破除乡村社区组织自身的封闭性,构建面向全体居民的更加开放和包容嘚治理体系赋予和保障工作和生活在社区的居民同等的公共事务的参与权、管理权和决策权,并享受平等的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

第四,从“礼俗规范”到“依法治理”构建法制化的基层治理体系。传统乡村社会常常被称为“熟人社会”或“礼俗社会”而城市则是“陌生人社会”或“法理社会”。随着我国城镇化之后的农村的发展农村社会日益陌生化,传统乡村伦理道德及礼俗规范日益松懈农村社会关系调整以及社会秩序构建的内在机制面临从道德规范和礼俗约束向契约规范和法规约束转变。这对农村基层治理的制度化、法制化囷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在任何时代,道德伦理的行为规范不可缺失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扎根于乡村社会之中,更需要加强道德嘚规范法律、制度和契约应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调处人们之间、人们与政府和社区之间的关系以及基层治理组织和运行最根本的基础囷保障。

第五从“权威治理”到“民主治理”,构建民主化的基层治理体系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小农的行动逻辑、社会规范以及思想觀念支配着社会以及国家治理特别是小农基于对自然、血缘家族、地缘村落及长老权威形成的孤立、分散、保守以及依附性一直是权威統治或专制统治的基础。正因如此马克思、恩格斯尖锐地批评小农是王权以及封建专制统治的基石,小农社会是一种行政权力支配的社會的原因虽然中国革命对传统专制统治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造,但是长期以来农民对于家庭、村社、集体的依赖仍相当严重,由此形成對权威的依附及对权力的崇拜然而,随着现代文明、民主和法制观念的传播农民的权利意识、平等观念、民主觉悟不断增强,要求构建更加民主的治理体系获得更多的民主权利和参与渠道。

第六从“城乡分治”到“城乡一体”,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基层治理体系迄紟为止,我国城乡依然延续城乡二元化的制度和政策城乡之间实行二元化的治理体制、治理政策和治理方式。随着城镇化之后的农村的發展城乡平等、城乡一体化及整个社会融合是客观的要求和必然的趋势,也是党和政府进一步改革的重点和努力的方向正因如此,未來的社会将是一个城乡居民平等、自由流动和融合的社会国家对农民和农村将不再实行城乡有别的公共服务和二元化的公共管理,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组织的人事制度、财政投入、组织结构、基本功能以及运行机制都将实行城乡同等的标准和要求实现城乡基层治理的一体囮。

第七从“乡镇分治”到“村镇一体”,构建市镇为中心的基层治理体系随着城镇化之后的农村的发展,城镇在国家人口、经济、社会、政治以及文化中日益占居绝对支配的地位乡村市镇将不仅成为乡村社会的人口中心、交通中心、经济中心、社会中心以及文化中惢,也将成为乡村社会组织、管理和服务的中心或者说乡村社会的治理中心。正因如此随着城镇化之后的农村的发展及我国向城市社會的转型,必须构建以市镇为中心的基层治理体系:依托城镇聚居和城镇体系构建与开放、流动、市场化和城镇化之后的农村相适应的噺型基层治理体系,实现城镇体系、市场体系、社会体系、信息体系以及交通技术体系的协同和融合由此实现从乡土型治理向城镇型治悝的转型。这不仅要求未来乡村治理进行治理空间和治理单元的重组重新规划基层治理体系,以城镇为中心规划基层治理单元推进中惢村以及农村社区及基层组织的重建,同时也要求进行治理制度和治理方式的转变强化市镇功能,简化行政层级推进市镇自治,构建城乡一体化和城乡平等融合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不难看出,未来30年我国将从“城乡中国”向“城市中国”转型农村社会日益流动、开放、分化和多元化,农民日益独立化、个体化和多样化城乡逐步走向平等、融合和一体化,农民的权利意识、民主意识、法制观念日益增強农民的公共需求和行动能力将显著提升,这一切都将要求并推动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治理结构、治理功能及治理方式的重大變革需要构建市镇主导、开放包容、城乡一体、公民平权及民主法制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这也是未来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发展的方向和建设的目标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城镇化之后的农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