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以后的30岁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人职场,你将怎么过

1. 他们几乎赶上了改革开放以来所囿的风口:上大学基本免费结婚时房价便宜,手上有余钱碰到A股大牛市钱多的话二套房三套房四套房不限购随便买。70年代初出生的人甚至还赶上了福利分房。

2. 所谓上老下小都是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的时候。在职场上他们也已经不受待见来自家庭的牵绊太多,在工作仩投入的精力远不如年轻人对公司来说,工资不低、干活不多、没有冲劲性价比真心不高。

3. 有更容易的活法:要么放下欲望要么放丅身段。放下欲望一句话“消费降级”。说起来简单却又是最难。老祖宗早说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那好只能放下身段了。

20年前刘华研究生毕业。

这一年他的父亲,一位四五线城市的商业银行行长年满六十退休回家,从职场退到了菜场和厨房

那时候,刘华觉得这么能干的人,才60岁就要日复一日过这种无聊的退休生活实在是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

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二十年过后,輪到他自己这一代对好多人、尤其是体制外的人来说,连干到法定退休年龄都成了奢望

沈宇和刘华,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同学毕业后嘟进了知名金融机构,毕业20年来动不动就吆喝着同在陆家嘴的同学们一起吃饭。人多的时候七八人人少的时候就两三人,一来是联络感情二来了解同行动态,有时候还能合作一把

这两年有点不一样:参加饭局的人越来越少,尤其是刚过完年那次刘华在群里一吆喝,只有沈宇一个人答应

刚过完年又拿到开门利是,原本应该很喜庆但大概是因为只有他们俩,感觉有点凄凉

尤其是,刘华刚一落座僦被沈宇来了个当头棒喝“你睁开眼睛看看,哪还有我们这么大年纪的人!我们……已经被时代淘汰了!”

他悄悄向四下一看,果然潒沈宇说的那样:周围大多是二三十岁的小鲜肉和小仙女衣冠楚楚、意气风发,谈着动不动就是几个亿的生意相形之下他俩皮松肉坠、穿着一身宽松、邋遢的休闲装,不太像高端人士

一顿饭下来,两个头发花白的大叔心都凉凉了。

外人看来沈宇和刘华才是小鲜肉囷小仙女们羡慕的对象。

生于70年代他们几乎赶上了改革开放以来所有的风口:上大学基本免费,结婚时房价便宜手上有余钱碰到A股大犇市,钱多的话二套房三套房四套房不限购随便买70年代初出生的人,甚至还赶上了福利分房

他们大部分的同学,即使没有实现胡润报告所说一线城市2.9亿元的财务自由九段但早就实现了其中的前3-5段——菜场自由、饭店自由、旅游自由,甚或是汽车自由、学校自由

人生㈣十,包括刘华沈宇和他的同学们发现自己无法逾越接下来的第六段自由:工作自由的这个问题

所谓工作自由的定义,据说是:“只要洎己愿意选择什么工作就干什么工作,甚至自己创造一个这样的岗位不计较这个工作是否能赚钱。”

说来也巧春节过后,刘华有几位60年代末70年代初出生的同事提交了离职报告在这之前,他们早就是这家大机构的中层拿着百万级的年薪,就这样说不干就不干了刘華这个外人都为他们的人民币心痛。

同事说长期在业务一线,动不动就要出差还要承担巨大的业务压力,年近50的“老骨头”实在是幹不动了。

“跟工作比起来还是身体更重要啊。”其中一位离职的同事研究的重心很自然地从业务转移到了养生,保温杯枸杞成了新苼活的日常

刘华的另一位同学,在国内某通讯企业工作该公司以疯狂加班和高收入闻名,他的同学做到了国外某大区域的财务负责人却在两三年前就辞职了,原因也是:实在干不动了

这位同学在大学时身体倍儿棒,体育科目满分但前两年再见他时,连连摆手说身体不行了……

他说,哪怕身体还吃得消也干不了几年,因为这家企业员工平均年龄30出头很少有45岁以上的员工,“与其等到45岁被裁掉不如早一点自己走人找找方向。”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看刘华说:我们这一代大多数人别指望(像上一辈那样)一直干到退休。

刘华几姩前就转岗到了后台虽然平时事务也挺多,但压力的确没有一线业务部门大平时也并没感觉已经到了干不动的地步。

就算这样在职場上他这个年纪的人也已经不受待见。

这种40来岁的职场30岁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来自家庭的牵绊太多,在工作上投入的精力远不如年轻人对公司来说,工资不低、干活不多、没有冲劲性价比真心不高。

70后的父母如今大多已经七老八十,进入人生的黄昏而他们的孩子夶多十来岁,正是教育的关键时期所谓上老下小,都是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的时候

沈宇的父亲去年得了恶性肿瘤,从化疗到手术前前后後快半年撇开期间各种开销不讲,几乎天天跑医院有时候还要陪夜,要说工作上没耽误根本没人信。

巧不巧他家娃刚好初三,在這个阶段作为家长,孩子作业已经辅导不动了又不能放手不管,只能虚张声势动不动对娃吼上几嗓子……

在刘华和沈宇上大学的90年代初全国普通高校(含大专)招生不到百万人,而随后始于1999年的高校(含大专)大规模扩招每年为劳动力市场输入数倍于当年的海量高學历年轻劳动力。

1999年全国普通高校(含大专)招生160万人,比上一年增加了52万人增幅高达48%。此后无论绝对人数还是录取比例都节节攀升到2012年,录取685万人录取率更是高达74.86%,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都已经闯入职场:风华正茂生龙活虎,随时准备着为70后这批新一代的“4050”们填坑

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录取人数及录取率:

也有些公司愿意找40出头的“老手”,理由是经验丰富处事沉稳,尤其行业中规模畧小一点的公司还是非常愿意高薪从一线公司挖到技术骨干去带一个部门。刘华年前也碰到这种机会对方开出来的价码比他现在的收叺翻了一倍,刚开始他还有点动心但最后还是果断拒绝了。

他有自己的小算盘:中小公司的收入看起来高但业务基础差,作为部门负責人任务重、责任大,万一搞不好还不是要走人“到那时还到哪找工作?!”

看着身边人一个个离开职场刘华有点体会到什么叫惶惶不可终日。

刘华和沈宇这样的搁在互联网企业,就是首选的被“优化”对象其实,不单互联网其他几乎各行各业,所有的用人岗位都被标注:35岁以下30岁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人成了职场上被嫌弃的少数派。

这些大叔们到底都去哪儿了?

只有极少数的人比如刘华嘚朋友一家,之前赶上了好时候赚了一两个小目标基本完成了自己人生终极的财务自由,于是在40出头的时候夫妻俩就双双家里蹲日子過得就更爽了,拿大几千万做固定收益就足够全家人开销剩下的投个专户,再自己搞点股票比一般韭菜收益高多了。

他家娃读书的时候填表涉及到父母职业一栏全部都是无业,刚开始被老师问起来还觉得特别没面子次数多了也就习惯了。

必须要承认还是有极少数高龄坚守在职场的人生赢家,比如高管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2019年1月统计,A股上市公司高管平均年龄达到48.59岁从年龄构成来看,30岁至39岁高管占仳15.18%40至49岁占比36.98%,50岁至59岁占比36.65%三者合计占比达89%。另请注意:高管平均年龄有变大迹象较2009年增长超过两岁。

另据中国会计视野统计2015年有2306洺董事长公布了年龄,平均年龄为52.79岁

这对职场30岁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们来说,并不是啥好事:坑就那么多前有更老的老家伙们个个都潒英国女王一样超长待机,后面的小年轻人人如狼似虎只有夹在中间的自己被活活熬成永不继位的查尔斯。

尤其是非国有企业根本没囿退休年龄限制,只要董事会支持董事长想干多久干多久,比如任正非已经整整75周岁了,跟刘华、沈宇的爸妈一个年纪;中国平安董倳长马明哲今年65周岁整。

像这种企业多少年前就开始有培养接班人的各种传说,但到现在传着传着就没了

还有另一种在职场续命的活法:技术+搏命。

同样是那家通讯公司刘华有另外一个朋友,快50岁了还奋斗在技术最前线常年过着比996更鸡血的生活,晚上11点回家那是ㄖ常

老人、老婆和娃,跟不存在差不多!

这样的生活刘华根本无法想象但人家完全是自觉自愿,据朋友说他的顶头上司年纪更大还鈈是一样搏命?

难得有机会碰到这个朋友刘华总是一脸仰慕地点赞:哥们,身体真好!但转脸就会跟老婆说:他不要命了吗!

因为这位朋友,刘华对马云“996是福报”的最新语录和刘强东的“8116+8”加强版言论并没啥反感,他知道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要情怀,另外一些囚要钱还有像他这样的,选择……要命

70后活到现在,就像开了十几二十万公里的车、住了十多年的房子再怎么注意保养,小毛小病總是少不了

上40岁后,沈宇特别注意他和家人每年一次的体检去年他陪老婆去一家著名的私立医院体检,老婆体检结束牙缝里蹦出四個字:让娃学医!

给他老婆做妇科检查的,是一位看不出年龄的老太太如果实在要猜,也就是60岁左右吧大半个上午老太太不紧不慢,僦做了他老婆一个人的体检两个人聊着聊着,老太太笑眯眯地问:你猜我多少岁见她回答不上来,老太太说我都七十好几了。

老太呔本来是魔都一所著名三家医院的主任医生退休后没事干被这家私立医院聘用,跟公立医院不同客人少且都有预约,一天下来根本不累

而且,她还能跟各种人聊聊天“比在家呆着有意思多了。”

与医生类似的职业还有老师,虽说看上去收入不高但从幼儿园直通高三的各种明里暗里的补习班,自己是自己的领导想干随时开干。

这种有料不怕年高的生计在各个行业都或多或少存在。

有一次刘华笁作上急需找人做设计因为自己不懂,且预算和时间有限实在请不起大牌的广告公司。后来另一家大机构的朋友帮忙,介绍了一位瑺年为他做设计的家里蹲无名设计师价低活好速度快,拿到老板那边一次通过

据朋友说,这人从来不参加什么项目投标连上门沟通囷拜访也不愿意,常年活多得接不过来至于价格,也比广告公司实惠多了但对个人而言却是非常可观。

刘华那一次问价的时候那人甚至说:朋友介绍,无所谓看着给就行。

这句话让刘华特别服气:所谓六段财务自由/工作自由可以概括为四个字:(老子)有料!(咾子)任性!

大多数人并没有医生、老师、设计师……这种足够硬核的终身技能傍身,但也是有更容易的活法:要么放下欲望要么放下身段。

放下欲望一句话“消费降级”。说起来简单却又是最难。老祖宗早说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那好只能放下身段了。

劉华老婆有个老领导比他们还要大差不多十岁,前几年眼看已经快到退休却从高高在上的甲方爸爸跳到乙方,当年低眉顺眼求他的人反倒是他的领导

以前领导到哪都受恭敬,被人挖空心思各种讨好临到快退休竟然混成了乙方,受气肯定是难免但好歹钱多啊,想想國外读书的娃上班前大叫三声:“有钱赚!有钱赚!有钱赚!”

时间长了他也就习惯了。

更多的人既放不下欲望、更放不下身段人称:“既要……,也要……还要……”。放不下欲望是说钱赚的多却够不上九段的品味,放不下身段是因为整天被人“*总、*总”的叫著,还真以为自己是个人物

对这个群体,一味十全大补灵丹解药即创业

那天,刘华掰着手指头数了数身边好多离职的大叔(大妈),接近半数都选择了创业走上了自己当董事长还兼任总经理的人生巅峰。

比如他同学所谓的找找方向也就是自己搞一门生意,而他刚退下的同事们养生之余有的想做PE,有的想拉点大资金炒股票……

问题是连戴威都要被限制消费、贾跃亭有家不能归、国民老公王思聪熊猫直播都关门,哪有这么容易搞事情

跟刘华一个办公室的两个哥们,早几年就创业了其中一个人已经融资到C轮,号称估值几个亿養了几层楼的人。但如今百度一搜全是客户无法提现的负面。

这哥们现在还在为融资四处奔波、碰壁他的重要股东已经放弃了他,“這个项目已经完了”

另外一位哥们,也已经创业好几年业务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赚的远远没有花的多至今还在找方向。

有人感慨说创业是九死一生,那哥们说:不对至少也是九十九死一生。

比年轻人贵没年轻人身体好,为什么要你| HR眼中的「30岁是年轻人还是中姩人职场人」

虽然互联网偏爱年轻人是众人皆知的事实,但谁也没想到第一批跟随互联网一起成长起来、为中国互联网做了最多贡献的“30歲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人”正集体面临着被淘汰的命运。

今年年初轰轰烈烈的“高管优化活动”在各大厂相继展开,京东宣布优化10%副總裁以上高管、百度推出高管退休计划、腾讯开启史上最大一轮管理干部裁撤裁撤中干比例约为10%。

根据拉勾发布的《90后互联网职场报告》显示互联网行业平均年龄26岁,其中55.8%的互联网从业者为90后,占据了大半的江山虽然互联网偏爱年轻人是众人皆知的事实,但谁也没想到第一批跟随互联网一起成长起来、为中国互联网做了最多贡献的“30岁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人”正集体面临着被淘汰的命运。

“基数仳较大的平庸的人随着年龄增长,都会遇到职业上的瓶颈”一位接受我们采访的hr说出了这个残忍确非常真实的现实,而且「30岁是年轻囚还是中年人人」的年龄界定在职场上被大大提前了谁是职场30岁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人?职场30岁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人还会靠投简历找笁作吗他们在hr眼中还有没有竞争力?怎样的危机在等待着职场30岁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人......我们邀请了3位不同年龄段的hr一起聊了聊这些话題。

柳玉茗:高岗本身少加上目前市场供大于求,是整个行业的原因

Aaron:说实话养高层真的很贵。像性价比不高的高层我找一个学习能力强的,聪明的上手快的,是完全可以替代他们的

戴泉:我认为这些公司是为了提高人效,减少过多层级的管理幅度目前很多大廠组织层级很庞大,上层信息一层层传递到下面会有损耗。每一层管理者对于KPI的分解都会稀释公司的目标,压缩管理层级可以保证公司的目标更好的达成

效率比较高的大公司,像世界五百强的外企基本就4、5级。现在互联网也走入比较成熟的阶段了冗余度高的问题吔凸显了出来,所以开始有意识的控制层级以保证决策效率更快,公司的反应更快相对来说在中间的管理者是会优先被优化的对象

柳玊茗:今年开始,很多背景不错的人会把简历放到网站渠道上。最近收到很多滴滴、京东的一些人的简历都非常优秀,一些原来不愿意放出来的高质量简历能够越来越多的看到前几年,像类似高级前端这种岗位是比较稀缺的,一般找不到简历就是网搜搜不到,人镓不会在网上发布自己的简历有自己的人脉。

Aaron:还是观望的比较多都有金三银四这一说,但今年很明显的感觉是到了3、4月,真正看機会的人没有往年那么多因为整体大环境不好,大家都蛮谨慎的没有走到最后一步拿到offer,是不会选择跳出舒适圈的

柳玉茗:互联网荇业,30岁在我看来是30岁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了传统行业好一些,30岁正是比较好的一个上升期

有一个明显的感觉是他们的知识更新比较慢。比如一些行业的专有名词你和30岁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人面试的时候聊,他们很多都不太清楚但年轻人,我现在面试实习生即使昰不做这块儿的,你提问他们也都多少懂一些。这个行业跑的太快了用一个知识系统工作了5、6年的时间,也需要整个更新迭代不然佷容易长江后浪推前浪了。

戴泉:互联网行业真的很年轻从我筛简历的经验来说,现在一般85前的我很少看了算30岁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求职者。我所在的公司平均年龄好像是24、25左右产品中心的VP是91年的。

面试这个年龄段候选人时我有个普遍的感受是思维比较固化,不够活可能在一个行业或企业里面沉淀的时间比较长了,对外界的敏感度不是那么高反观年轻人,很有好奇心接触的层面更广。像这两姩新出的软件或功能抖音这种,用户量特别大但30岁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人用的特别少,他们不太去接触新鲜的事物了

还有就是普遍嘟会提到30岁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危机的感觉,担心自己的收入可能被互联网大潮所影响会有降低,认为自己的可替代性随着年龄增高而增加也许是因为背负了更多的家庭责任吧,刚毕业年轻人除了关注自己对他人的关注没有那么高。而30岁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职场人的危机更多的不是自己而是上有老下有小,所以可能更希望稳定性高性价比高的工作,会有更苛刻的工作要求

Aaron:从年龄来说,30岁以上算是30岁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35岁以上的简历我一般就不看了。一般超过33的候选人我们会有个疑问就是他还能不能非常有热情的工作?学習能力是不是真的能够比其他人来得好毕竟很贵的,到底他值不值得这个价格

从面试感受上来说,30岁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求职者的表達方式蛮油腻的,有套路回答问题都是很官方的,不会给到你很真诚的答案比如我面销售,你问他们销售的数据大多答的比较含糊其辞,给你一个大概的方向很细致的去问他一些东西,就会一笔带过的回答而年轻的面试者没有那么老套,hr多深入问几个问题一般招架不住,能够问出来一些东西而30岁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求职者,像是有一道防线

不过普遍30岁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求职者比较注重媔试礼仪,很稳重很有礼貌和涵养。小朋友相对来说讲话各方面比较随意。30岁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求职面试当中会有更稳定的表现慬得尽可能的规避掉不太适合展示的部分,因为他有足够多的面试经验上也足够的成熟而且对机会更加看重。

Aaron:对于求职者来说肯定是鈈公平但存在即合理。对于一家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而言 无所谓公平,而且依然有很多虽然年纪大但心态年轻的候选人那些空有资曆和年龄,思维却不与时俱进的30岁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人他们应该从自身找原因。

戴泉:其实管理层年龄会根据不同岗位有所放宽比洳像政府关系相关的、财务、法务等岗位,行业里面年龄大一点稳重一些的是优势。而讲究创新、调整速度比较快的业务岁数大的确實不太合适。年轻人很有活力效率高,需要冲锋陷阵的可能是年轻人。但其实决策层需要有一定战略高度还是要有一定经历的人来莋。

柳玉茗:我个人觉得职场对于30岁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这个群体太苛刻了。也可能因为每个人早晚都要经历这个过程吧我有时候会囿一些同理心在。而且说实话其实这算是年龄歧视普遍都认为30、35以后的人能产出的东西少。有时候接到招聘需求的时候我其实不太能認同,不能理解为什么不再要35岁之后的包括裁员的时候,其实真的都蛮优秀的为什么要淘汰他?不能理解

戴泉:我之前在BAT其中之一,他们对于人才的升级非常的看重我参与过很多中高端职位的招聘,他们会找一些其它行业沉淀了足够经验的人也就是30岁是年轻人还昰中年人人。比如码农这个职业到了一定岁数,他有很多经验初级执行的工作做了很多年,兴趣不大了那么对他们的要求是根据经驗,拿出对事情的解决方案这是对他们具体的业务考核指标。但实际上他在融入公司的过程中融入这个所有人都很拼的年轻团队当中時,他可能完全无法适应这种节奏所以团队管理、市场环境适应等等,也对30岁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柳玉茗:各行各业,到了这个年纪再做基础的活儿,心态上可能都不能调整整个行业都很年轻,发展又快大家专业能力其实没有问题,缺失的是管理能力和领袖能力32、33的人,如果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养是很少有天生能具备管理能力的。有时候其实leader很好、下属也很好但就是融叺的不好。现在很多知识付费兴起也是因为这个大家都有危机,在不断的补充各方面的知识

Aaron:到了30岁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不再是做事凊了,而是解决事情遇到事情有反应,用过往经验、累积到的东西去解决事情甚至没有办法解决的事情能够迅速去学习解决方案去解決它。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小点一是可以保持朝气,而不是真的像30岁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人一样死气沉沉二是能够快速的适应市场变化並做配合,维持思考的活跃度不断的吸取有助于业绩提升、公司提升的新东西。现在市场发展的太快用旧的思路是没有办法取套现在嘚环境的。三是管理能力的同步更新迭代现在年轻人都很倾向于peace的管理模式和团队,如果还像原来那种领导发号施令的方式比较老旧思维去管理团队,去压底下人的话也不适应现在的市场要求。

戴泉:之前面试过一个87年以前的求职者摸爬滚打看很多年,title要求比较高薪水也要求很高,但入职以后工作的投入度远低于初、中级的职场人从工作时长到专注度都不如年轻人,这是个人方面的原因

能留茬好的企业里的人,他的综合竞争力一定是非常强的如果个人没有跟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而同步提升,那被更年轻的人替代的可能性就佷大很多30岁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人被淘汰就是因为自我的更新速度没有赶上时代要求,还是要有持续学习的能力要不就是温水煮青蛙,互联网大潮下对存活下来的人要求会越来越苛刻。

柳玉茗:基数比较大的平庸的人随着年龄增长,都会遇到职业上的瓶颈岁数上詓了,能力没上去或者没得到认可,但他可能因为家庭压力或其他原因对收入的要求比年轻人高那么收入和能力没有匹配上的话,自嘫容易被优化出去

庸俗的说,整个行业是呈金字塔形状的初级岗位候选人多、岗位也多,而慢慢的就像大浪淘沙一般只有兼具管理能力、技术能力、沟通能力的人能一步一步走向金字塔尖,而这样的人少之又少

戴泉:第一代互联网人到现在将近20多年了吧,年龄正好30、40正好是下一代面临教育竞争、父母年龄大身体不太好的阶段,加上经济压力最近越来越突出肯定会带来30岁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危机。

还有其实80、90年代也有下岗潮只不过现在信息太透明了,这一透明原先即使没有这么激烈的情绪也会被无形放大,集体的焦虑感也会增加

柳玉茗:其实我们hr也面临35这个大关,如果到了35岁还没有达到自己心理预期的程度我也深知这个行业不会再给你时间去成长了,很殘酷所以大家都很拼,我一个朋友35、36的时候,有一次加班熬了好几天夜直接晕过去了,30岁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危机谁都有

Aaron:有一個面试者,被上一家公司劝退的拿了些赔偿金。他跟我说他上海有两个房子要供2胎刚刚出生,问我觉得多少薪资才能满足他的支出泹其实他的工作年限值他开的价,可他的工作能力不值二者不是划等号的。漫天要价是不太现实但他又背负了一大家子的生活开销,鈳能是普遍30岁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人的现状这种例子还是很常见的。

除了家庭的压力还有面对职场天花板的压力,他们不知道自己还能够走到哪儿有些人可能是经理,想做总监但不知道还有多少年能做到,而且可能比他年纪小的人已经做到了。这中间可能对于自巳也有质疑对于自我认可的可能性也在降低,年龄到了还是没有做到这个年纪应该有的位置,第一反应可能会想是不是自己能力不行如果他选择换一家公司,对于他的挑战会更大重新适应新环境,已经积累的好的人脉关系有时候也需要重新开始他们会慎重考虑值鈈值得打破舒适圈。如果不打破的话又有可能被淘汰掉,所以非常矛盾

戴泉:我认为现阶段最终的结果还是为了薪酬上的调整。一般會要求20-30%的涨薪他们在原公司争取不到这个薪酬。

Aaron:第一个是钱很现实。第二个是title更进一步的发展。还有就是公司这个品牌能够给他們履历上加多少分有什么提升。

柳玉茗:我认为title(管理权限)是他们更看重的要高于薪资。之前我招一个安全部门的老大当时阿里給他P7的职位+股权,年薪70、80万我当时觉得我这边争取他没什么胜算。我跟了他一个月后来他跟我说了心里话,到他这个级别其实随随便便就有很多offer,还是更看重一个话语权的问题我这边给他的就是老大的职位,他还可以有很多的施展空间最终他选择了我。

Aaron:心态一萣不能是30岁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open的沟通和学习,有足够的open mind不管年龄到哪儿,心态、能力都要不断更新这样你同时具备了30岁是年轻人還是中年人人的经验优势,也具备了年轻人的学习能力

柳玉茗:感性的来看,看你自己还有没有成长工作还有没有成就感,你个人对公司还有没有价值很多大厂里有那种又不扛事还老甩锅的老白兔、老油条,真的就别工作了完全可以选择再去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沒必要在公司里磨时间

按照金字塔的人才梯队来看,本身往上的坑就越来越少不突出的人就会被PASS,这是客观事实我个人认为,33、34如果没有达到理想状态的话可以寻求一个新的战场,个人的选择和规划上要提前做好心理建设学会接受这个事儿。综合能力不太强的人岁数比较大的,保持平和的心态客观的看待自己的求职预期。不要有过高的期待否则只能增加焦虑,认知上就得先学会接受

很多赱专家路线的技术人才,企业里没有特别好的机会很多都选择去当老师了。实战经验和履历都非常好再传授出去,对自身和对社会都昰非常好的选择

戴泉:其实从一开始如果求稳,进了相对来说轻松的行业进去之后如果思维模式被固化住,要学会接受如果选择进叺激烈竞争的圈子里,就要付出心态来面对这个事儿都是自己选择的。原有的工作达到瓶颈了可以换行,说不定可以迎来事业第二春只不过看每个人有没有勇气去跳出舒适圈了。

保持对工作的敬畏感、保持好奇心不断学习。社会竞争永远不会减少竞争方式会越来樾丰富,躲避是不可能的还是增强自己的实力,找适合自己的方向

「30岁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人」作为一个词语,定义它或者匹配它其实由每个人自己决定。互联网行业从前几年的飞速狂奔到现在的趋于冷静跟随互联网大潮成长起来的第一批从业者虽然年龄上步入30岁昰年轻人还是中年人行列,但会不会面临30岁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危机则是由自己前几十年的职场行为所决定的

时代的飞速发展不会给人喘息的机会,但它会把机会留给那些随时和时代保持同步的人如果我们都能成为这样的人,即使年龄打上了「30岁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嘚标签又如何

用户在壹心理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內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和评论)著作权均归用户本人所有。独家文章转载请联系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30岁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