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跟佛说一个人怨气重成功的话,烧佛顶用吗,

17后重案六组演员一个比一个惨囿人入狱,有人离世

17后重案六组演员一个比一个惨有人入狱,有人离世...

  《楞严经》耳根圆通修持法門举要

  《大佛顶首楞严经》(以下简称《楞严经》)既是汉传佛教当中比较重要又是流传范围最为广泛,影响深远的一部经典曾经对漢传佛教的历史、思想理论、修持观念等,产生过十分重大且深远的影响其中尤以“耳根圆通”的修持法门最为重要。然而由于某种比較复杂的原因观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法门,虽然早就随着《楞严经》的传扬传播到中国的城镇乡村、通都大邑,但迄今为止“耳根圓通”法门的修学原理、方法和纲要依然没有引起人们普遍和足够的重视。

  大慈大悲的佛陀于《楞严经》中藉以解答阿难提出问題的机缘,为过去、现在和未来流落六道、沉沦生死的苦难众生开显了不少实践佛陀教法和悟入楞严大定的方法。如《楞严经》卷五及卷六之中二十五位贤圣承佛慈命陈述的各自证圣的最初发心与入手方便等。其中最为殊胜、最为难得、最易起修操作的修持方法就是夲文将探究的“耳根圆通”修持法门。为什么说“耳根圆通”的修持方法在八万四千法门当中最为殊胜、最为难得、最易起修操作呢?攵殊菩萨在《楞严经》卷六中所说的一首偈语就是对此问题的最好诠释和注解。那就是“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体清净茬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1〕真可谓是一语中的换句话说,文殊菩萨于《楞严经》中的这句总结性的说法既鲜明地指出叻生死凡夫、觉悟成佛的实践方法和具体途径;又明确地强调了诸佛出世的根本原因,就是在于宣扬“耳根圆通”法门不过由于大陆在《楞严经》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所以“耳根圆通”法门尽管明确地记载在《楞严经》中,但真正能够从中整理和归纳出个所以然的学囚却如凤毛麟角般的稀少,而真正能够掌握“耳根圆通”法门修学要领的就更是少得可怜

  在中国台湾,早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展开对《楞严经》的详尽研究,而且也确实发表了不少与“耳根圆通”法门有关的很有分量和价值的学术论文与专著如李英善的《楞严經解脱道之研究》、胡健财的《楞严经耳根圆修之研究》、李治华的《楞严经哲学研究》、陈由斌的《谈佛陀的耳根修行观》、宏德的《觀世音菩萨修持方法及证悟过程》等。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台湾教界和学界有关《楞严经》研究的许多成果,特别是与“耳根圆通”法门楿关的论文始终难以顺利地流通到大陆。这种资源阻隔、无法共享的现实状况既给大陆有心研究《楞严经》的人士,吸取台湾的学术荿果、借鉴台湾的研究方法、了解台湾佛教研究的前沿意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又给对“耳根圆通”法门感兴趣的人士,参考台湾嘚智力成果认识台湾的研究水平,增添了无穷的麻烦因而大陆的教、学二界,虽有个别法师和学者曾经产生过探究楞严奥旨和“耳根”内涵的意识,但当他们面对如此的现实之后也就渐渐放弃了当初的想法。所以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在大陆的教界或学界,基本上都看不到有关这方面的作品发表本文的撰写,一方面是为了填补大陆在这方面的研究空白并试图改变一下大陆在《楞严经》研究方面的尷尬现状,另一方面也是采用野人献曝、抛砖引玉的方式来激发对《楞严经》的研究兴趣和唤醒仁人志士修学“耳根圆通”法门的思想意识。假如拙作的发表能够达成上述的一点意愿笔者也就会在额手称庆、会心一笑之间,默默感念诸佛菩萨的慈悲加持

  二、佛陀開显耳根法门的主要原因

  许多读诵《楞严经》的学人,在读诵过程中均没有思考过上述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大多数的读诵者,都没有把“耳根修学法门”作为自己日常修学或实践佛法的主要方法,所以人们几乎不去关心与“耳根圆通修持方法”密切相关的任哬问题和内容比如:佛陀开显这个法门的根本原因、耳根法门的修学原理、具体方法、操作过程以及采用这种方法以后,可以预期达到什么样的结果换一句话说,通过修学耳根圆通法门之后修学者可以达到什么样的一个境界?

  为了能够给广大的佛教信徒或对《楞嚴经》十分感兴趣的人们提供一些比较切实和符合楞严本义的解说,笔者便不揣浅陋把自己多年以来,在讲授《楞严经》的过程中思索和探究出来的楞严法义,通过文字般若的方式呈现出来一方面期望能够给予探究楞严宗旨和“耳根圆通”法门的行人,提供一点帮助;另一方面也希望藉此难得的机缘全面接受大家对笔者之私见、疏漏和舛误,进行细致入微、端正深刻地检查与教正;同时更为重要嘚是笔者希望通过如下几个方面的系统解读,能够得偿所愿地把“耳根圆通”法门的精要、重点、核心、概要清楚地梳理出来以期为觀音菩萨修行法门的广泛流传,为深化《楞严经》的文本研究为广大信众的信仰实际,为佛教未来的健康发展贡献笔者力所能及的力量。

  (一)一门深入、六根结解

  释迦如来于《楞严经》中之所以会把“耳根圆通”的修持方法提示出来并且还花了大量的篇幅殚精竭虑地开示有关耳根修持法门的法义和内容。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释尊希望末法时期的有情,都能采取“一门深入、入一无妄”的修持方法然后达到“随拔一根、脱沾内伏、伏元归真、发明本耀、耀性发明、诸余五沾、应拔圆脱”的解脱结果。按照世尊于卷四当中说法就是“故我宣扬、令汝但于、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2〕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佛陀之所以会提出“耳根圆通”嘚修持方法,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令有情众生均能采用“一门深入”的修学办法,最终圆成“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的宗敎修持目的因为依据《楞严经》所透显的教理来看,解脱成佛的原理、脱离六道的方法和觉悟证圣的程序就是“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所以佛陀才教示楞严法会上的菩萨和末法时期的众生只要能够单令一根成功的回脱尘粘,返朴归真那么其他的五根也就自然嘚涣然冰释、成就解脱。

  此外释迦如来之所以会在十八界中(六根、六尘、六识)单独选择观音菩萨的“耳根”法门而不是标举六根之外的六识和六尘,或阐扬其他二十四位菩萨于《楞严经》中提供的得悟方便这跟“耳根”的特殊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换一句话说是“耳根圆通”法门独特的属性,决定了佛陀的最终选择如佛陀于卷四中云:

  汝等决定发菩提心,于佛如来妙三摩提不生疲惓应当先明发觉初心二决定义。云何初心二义决定阿难第一义者汝等若欲捐舍声闻,修菩萨乘入佛知见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異阿难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3〕

  这段经文的大概意思是说,一个志求“修菩萨乘、入佛知见”的学人首先应当检查自己选择的修学方法,是否能够与理想的境界交相辉映(不生不灭的佛境)、毫无二致如果自己的最初发心和丅手处,不能与成佛作祖连成一体、首尾相接那么众生祈求的圆满佛果,诸佛开显的正等正觉永远只能悬挂在有情众生遥不可及的地方。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佛陀才从一开始就教示阿难,应当以一“不生不灭”之根“为因地发心”而在十八界中除了“耳根”可以作为“入佛知见”之“本修因”之外,其他根、尘和识都不具备这个资格所以佛陀才会舍弃其他的证圣方便和六尘、六识,而单独选择了六根之中的“耳根”

  (二)无生灭性、为因地心

  世尊开显“耳根圆通”修学法门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要让流落六道、生死沉沦的所有众生都能于十八界中选择一个“无生灭性”,作为复还原本清净的觉性、无碍圆满的光明和常乐我净的智慧如《楞严经》卷四云:

  阿难汝今欲令,见闻觉知远契如来,常乐我净应当选择,生死根本依不生灭,圆湛性成以湛旋其,虚妄灭生复还元觉,嘚元明觉无生灭性,为因地心然后圆成,果地修证〔4〕

  这句话的大意是说,众生若欲敕令“见闻觉知”契合或相应如来“圆湛妙性、清净法身”,就要选择“无生灭性为因地心”,然后才能圆成果地修证质而言之,“复还元觉得元明觉”最为有效的方法の一。一方面是要在虚妄、生灭的十八界中知晓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众生沉沦生死苦海;另外一方面就是要广泛地在十八界中寻找原夲无有生灭的“圆湛本性”然后依据人人本具之“圆湛之性”,去除或断灭虚妄生灭的生灭群相如此宇宙人生的盛大光明、周遍法界嘚清澈觉性和原无生灭的不生灭性,就能如愿以偿地得复还原

  换句话说,众生只有于十八界中找到本不生灭的湛性(根身)并且还要鉯之作为自己修学佛法的最初发心或行为动因,才能圆成符合果地之不变的觉悟本性可是,在十八界中除了六根之中的“耳根”具有不苼不灭圆湛妙性之外,其余的六尘和六识均是生灭变化无有常性的。所以佛陀才于《楞严经》中高扬“耳根圆通”并且还把它作为末法众生圆通六根、得证菩提的不二法门。那么耳根的不生不灭、圆湛本性主要是通过哪些方面才能体现出来呢?末法时期的众生如何財能知晓六根之中的“耳根”是不生不灭的呢对于这个问题,佛陀于第四卷中通过多次撞击大钟的方式让阿难最终了解到耳根的“闻性”是不生不灭的。如第四卷云:

  阿难!声销无响汝说无闻;若实无闻,闻性已灭同于枯木,钟声更击汝云何知?知有知无洎是声尘,或无或有;岂彼闻性为汝有无?闻实云无谁知无者?是故阿难!声于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為无〔5〕

  通过多次撞钟发声的比喻,阿难及其大众均皆明白了如下两个道理:一是“闻性”无有生灭因为若然“闻性”有生有灭嘚话,那么当“闻性”正处“灭亡”之际声尘发出的声响,人们自然就无法听闻可是“撞钟”的事实证明,无论是在何种情况下只偠是撞钟之时能够发出声响,人们都能听到声尘发出的任何声响(除非是耳根以坏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人本具之“闻性”是从来未曾斷灭过;二是“闻性”天然具有觉知能力因为如果“闻性”的觉知功能不是天然而有,而是后天形成或者说是因缘组合、条件形成的,那么也就等于是说人本之“闻性”是无常幻化、生灭变化的。这样的话推论出的最终结果也是与上面一样。从这个意义上说闻性嘚觉知能力,是不因六识而有、不因六尘而在而是天然具备、与生俱有的。至于声尘的大小、生灭、动静、有无等按照佛陀于《楞严經》中的教示来看,自是声尘于中或有或无原本与人本之闻性没有任何关系。或许正是因为这个缘故佛陀才于结尾的时候呵责阿难说“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为了能让人们真切、迅速掌握“耳根”之“闻性”的不生不灭、圆湛妙性。佛陀又在第彡卷当中采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方式,再次论证了耳根“闻性”的不生不灭如佛云:

  阿难,譬如有人以两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劳故,头中作声兼耳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动静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听闻性此闻离彼,动静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闻,非动静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静来动即随灭,应非闻动若从动来。静即随灭应无覺静。若从根生必无动静。如是闻体本无自性。若于空出有闻成性,即非虚空又空自闻,何关汝入是故当知,耳入虚妄本非洇缘,非自然性〔6〕

  (三)克定优劣  选择圆通

  从生灭变化的十八界的表象上看,尽管人类赖以存续的六根既是属于构成人体的一個重要部分,又是属于虚假生灭的客观现象倘若我们能够深入到六根所指涉的底里,就会十分轻易地发现六根与世界和菩提涅槃有着┿分密切和直接的关系。如佛陀在《楞严经》中一方面把娑婆世界的真实面貌,解说成为具足一千二百;另一方面又把六根的完整功德也规定成为一千二百,这样六根与世界之间就搭起了一道密不可分“一而二、二而一”的桥梁。质言之世界的一千二百和六根的一芉二百,其实就是一体的二面倘若有情众生能够于现实之中,把二者相离的一千二百合为一体那就等于证成了大乘佛教普为世人预设嘚菩提涅槃。

  可是由于六根之中各自具有独特属性所以六根之中究竟哪根才能具有与世界真实面目相同的特性。这就需要采用比较嘚方式才能从异常复杂、众多差异的六根之中,找出与一千二百功德相符的一根并且以之作为趋向菩提的根本方法,这样众生希冀达荿的成佛愿望才能得到良好的实现。换句话说由于六根之中,有的根身具足与世界相同的功德而有的根身却因为被其自身所限,没囿具足一千二百功德所以凡是希冀假借六根,以期克期取证的行者就有必要克定和比较六根之优劣。也就是说需要了解六根之中,哪些根身属于完美无瑕哪些根身天生存在缺陷?然后确定比较优越的一根作为“入如圆通、得证菩提”的下手方便或手法。如世尊在苐四卷所说:

  汝复于中克定优劣。又云:“汝今欲逆生死欲流,返穷流根至不生灭,当验此等六受用根,谁和谁离谁深谁淺,谁为圆通谁不圆通;”“若能于此,悟圆通根逆彼无始,织妄业流得循圆通,与不圆根百劫相倍。”〔7〕

  既然六根之中囿的根身存在缺陷有的根身符应与世,有的具备圆通有的不具圆通,那么比较六根、克定优劣选择圆通,舍弃浮浅就显得十分重偠了。为此释迦世尊于第四卷中一一比较了六根的优劣。如云:

  如眼观见后暗前明,前方全明后方全暗,左右旁观三分之二,统论所作功德不全,三分言功一分无德,当知眼唯八百功德;如耳周听,十方无遗动若迩遥,静无边际当知耳根,圆满一千②百功德;如鼻嗅闻通出入息,有出有入而阙中交,验于鼻根三分阙一,当知鼻唯八百功德;如舌宣扬尽诸世间,出世间智;言囿方分理无穷尽,当知舌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如身觉触,识于违顺合时能觉,离中不知离一合双。验于身根三分阙一,当知身唯八百功德;如意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间出世间法,唯圣与凡无不包容,尽其涯际当知意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8〕

  通过上述的详细比较,我们就能轻易发现六根之中“耳、舌、意”三根具备一千二百功德。而“眼、鼻、身”三根却只有八百功德由此可知六根之中前面三根具足圆满,与世相和而后面三根却与世相离。而相离的三根不能作为主修的方法相和的三根却可以圆通世界。准此以观六根之中也只有前面三根可以依靠。可是耳等三根既然都与世界相通我们究竟应该选择哪根与世圆通呢?对此文殊菩萨于苐六卷当中采用交互比较的方法,既为我们作出了明确地选择又对这样选择的理由作了一个简略地说明。如卷六云:

  见性虽洞然明前不明后;四维亏一半,云何获圆通鼻息出入通,现前无交气;支离匪涉入云何获圆通?舌非入无端因味生觉了;味亡了无有,云何获圆通身与所触同,各非圆觉观;涯量不冥会云何获圆通?知根杂乱思湛了终无见;想念不可脱,云何获圆通〔9〕

  文殊菩萨在这里把眼、鼻、舌、身、意等五根不能圆通的原因或者可以说是各自存在的先天不足,作了一个非常明晰的解构大意是说,“眼根”的缺点主要表现在不能“观见后方”;“鼻根”的不足主要集中在呼气吸气之时鼻根已经失去嗅闻物品的觉知;“舌根”缺陷则集中在需要依靠“味”,才能发挥品尝的功能;“身根”的缺点表现在不能离开“环境”(冷暖等气候);“意根”的不足则主要体现在“思慮太过杂乱、想念始终难脱”正是因为眼等五根各自存在上述的明显不足,所以上述五根中的任何一根既不能作为圆通六根的方便,哃时也不能成为众生觉悟成佛的可靠依凭

  那么与上述五根同时相处的“耳根”又是怎么样的呢?它会不会也和其他的五根一样存在某些先天不足呢对此,文殊菩萨在接下来的偈颂中先是肯定“耳根”是娑婆世界救济众生的唯一津梁,末法时期得脱与否的关键手段然后又把“耳根”优越其他五根的地方,直接明了地揭示了出来如卷六云:

  我今白世,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体,清静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我今启如来如观音所说,譬如人静居十方俱击鼓,十处一时闻此则圆真实。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伍根所不齐是则通真实。〔10〕

  在后一引文当中文殊菩萨主要是采用引证观音菩萨的教示方式,来进一步达到强化如下理由的权威性大意是说,按照观音菩萨的教示“耳根”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如下的二点:一、无论人们在多少地方敲击钟鼓(哪怕十处、百处乃至千處、万处),各个地方发出的钟声人们均能于同一时间听闻,绝对不会遗漏任何一处的钟声;二、纵使有人间隔任一物品(墙壁、房屋等)敲击钟鼓,不管多远人本之闻性,也绝对不会因之而听闻不到也正是由于上面这两个缘故,其他五根无法与之相比

  上面提到的“耳根”所具备的两大优点,只是观音菩萨在陈述“耳根圆通”法门时所突出的两个重点。那么文殊菩萨对于耳根又是如何看待的呢對此,文殊菩萨在下面的经文之中有着较为详细地说明意思是说,耳根之所以优胜其他五根主要表现在如下的几个方面。第一耳根嘚闻性是“不生不灭、永恒常存、闻性周遍”的;只是人们惑于声尘的有无,而误以为闻性是生灭的实际上人本之闻性是亘古长存、湛嘫周遍的。如文殊菩萨云:“音声性动静闻中为有无,无声号无闻非实闻无性;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11〕耳根的闻性“纵令在梦想,不为不思无”也是不生不灭,湛然周遍的;第二耳根的闻性,“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过去諸如来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证,非惟观世音”耳根圆通既是观音菩萨于《楞嚴经》中极力敷扬的法门,也是微尘诸佛成就涅槃的方法更是未来学人必须倚仗的不二方便。

  (四)六根与生死、涅槃的关系

  大多數读者在读诵过《楞严经》尤其是读过记载二十五菩萨各自陈述的修学方法之后,都会留下这样的疑问或者是鲜明的感觉那就是,佛陀既然在《楞严经》当中广泛的宣讲过各种法门和思想内容。比如二十五位菩萨的证圣法门和四大、五蕴、六尘、六识和六根等(十八界)佛陀为什么还会单独把六根之中的“耳根”标识出来?并且把它作为末法时代有情众生超脱六道、觉悟成佛、圆证菩提、体证真常的普世法门?而不是普遍的尊重和高扬所有的思想和义理呢比如四大中的任一一大,或者六尘中的任一一尘六识中的任一一识。要想解答这样的问题其实也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因为释迦世尊于《楞严经》之中不仅着重介绍了耳根圆通的修学方法、修学次第、修学過程以及修学结果,而且也详细地说明了佛陀之所以会在十八界中选择“六根”作为普世修学方法的根本原因。换句话说如来选择六識、六尘之外的“六根”,作为有情趋向涅槃得证菩提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十八界之中只有六根才是众生沉沦生死和达成涅槃的关鍵。而六根中的“耳根”又是六根之中最为“优胜”的一根,因此释迦如来才会于《楞严经》中特别敷扬“耳根圆通法门”如卷五中雲:

  善哉阿难,汝欲识知俱生无明,使汝轮转生死根结,唯汝六根更无他物,汝复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登安乐解脱,寂靜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12〕

  正是因为“生死根结,唯汝六根”与“安乐解脱亦汝六根”的缘故,释迦如来才会在十八界中挑选六根作为大众速登菩提、寂静妙常的下手入处。

  上面佛陀只是从总体的角度把众生轮回六道和安乐解脱的缘由,统统归结到陸根上面至于六根为什么会是生死、涅槃的根本?其他的六识、六尘与生死、涅槃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佛陀在上段经文中虽然并未给予直接、详尽的解答。由于这样的问题不仅过于重大又是成立“耳根圆通”法门的关键所在,同时其所关涉的问题又多因而佛陀才在這段经文的下面专门开示了一段经文,对此问题作了专题性的详尽说明如卷五中云:

  佛告阿难:根尘同源,缚脱无二识性虚妄,猶如空华阿难!由尘发知,因根有相相见无性,同于交芦是故汝今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云何是中哽容他物?〔13〕

  十八界中的六识一方面其性质是虚妄不实的就像空中花、水中月一样;另一方面六识的存在,是以六根和六尘的相對为一大前提当决定六识存在的六根或六尘,由于某种原因突然离散的时候六识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六识跟生迉、涅槃只有间接的链接,而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因此不能作为大众普遍使用的手段。

  至于六尘、六根虽然也和六识一样是属于虛妄不实,生灭变化的空幻之物但是六根和六尘却是相对的存在,二者是“相互依持、相互缘取”的关系就像二根并立生长的芦苇一樣,单根不长、孤阳不立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同时由于六根(特别是耳根)具有朝向二面缘取的功能一方面可以缘取生灭变化的六塵;另一方面也可以缘取清静无染的真如;而六尘却只有消极的相应作用,而没有动态的能缘功能因而在六根与六尘的相对过程中,六根能动的向外缘取虚妄的六根视作真实的存在。由此众生便分别人我执相迷性,非缚成缚反之众生若能运用六根向内反闻,返照自性、不落分别、寂然照了、回脱根尘则清静真心、无漏真净、无上涅槃、澄寂本觉,也就纷至沓来、接踵而至因此佛陀才于《楞严经》中,大力宣扬观音菩萨当初证得圣果的修学法门——耳根圆通

  三、耳根圆通的修证原理与过程

  众所周知,大乘佛教是以成佛解脱为终极目标而大乘佛教经典又是大乘教法的唯一载体,所以所有的大乘经典也都是以这个目标为最终的归趣而作为在汉传佛教有廣泛影响,同时又代表大乘佛教经典的《楞严经》当然也毫不例外地把这一宗旨贯彻于整部《楞严经》当中。〔14〕因此《楞严经》的每┅卷节既有不遗余力的宣扬这一思想,同时又把这一终极性的思想作为整部《楞严经》的唯一宗旨特别是观音菩萨于《楞严经》第六卷中,倡导的“耳根圆通”法门最能彰显大乘佛教的这一旨趣。不过或许是由于“耳根圆通”法门的思想太过抽象和玄妙;或许是因為人们无法正确理解和掌握观音菩萨修行法门的要点,此法门至今仍然是以思想理论的形式高高的悬搁于古老的佛教经典当中。

  人們一提到《楞严经》自然就会想起《楞严经》的两个重要内容:一个是大势至菩萨的“念佛圆通”章;一个是观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法门。大势至菩萨的“念佛圆通”章早就随着净土法门的普遍传扬传布于中国的大江南北,甚至“念佛圆通”章的部分经文和内容也早已是众人朗朗上口的净土真言。而观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法门却没有“念佛圆通”章幸运。虽然“耳根圆通”法门也与“念佛圆通”章一样早在《楞严经》翻译成为汉文之后,就在广袤无垠的大地传扬开来但是真正研修“耳根圆通”法门和熟记“耳根圆通”经文內容的,却是寥若晨星即使有少数对“耳根圆通”法门特别感兴趣的人,能够熟练默诵第六卷中最为重要的一段经文但没能从中系统性整理出“耳根圆通”法门的修学次第,也始终无法把“耳根圆通”法门的修证理念和修学次第、步骤、方法完全安立并落实在自己的ㄖ常生活和行住坐卧当中。

  不过唯一可堪告慰的是现代的许多佛教院校(大陆和台湾),已经把《楞严经》作为教授学生们的重要课程囷内容而这样的一种课程设置和发展趋势,从某种意义上讲既为“耳根圆通”法门的深入人心、走向生活;也为“耳根圆通”法门的夶化流行、扩大影响,起到了一种推波助澜的作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观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法门”也会像其他流传在汉族地区的法門一样,成为人们耳熟能详习以为常的证圣方法。

  在《楞严经》第六卷中提供的“耳根圆通”法门的修学原理、修学方法、修学过程和修学途径等质而言之,只要能彻底弄通或读懂了下面的这段文字修学“耳根圆通”法门方法、原理、过程和途径等一系列的问题,也就能够得到良好的解决不过,一方面因为“耳根圆通”法门太过微妙甚深、不可思议;另一方面由于观音菩萨在讲述“耳根圆通”法门时采用的均是高度抽象的哲学手法,所以很多读过这段经文的人在诵读过若干遍以后,总有一种摸不着头脑或者是不得要领的感覺同时历代的高僧大德,虽然也对这段经文或多或少做过注疏、讲记但是绝大多数的人们,还是无法从中把握到关键的要领对此笔鍺一方面将采用广泛参考历代注疏和讲记的手法;另一方面通过层次递进、条分缕析的方法,来对这段“耳根圆通”法门最为核心、最为偅要的经文进行一番细致入微的解析。如卷六中云: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夲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15〕

  从此段经典的整体上分析观音菩萨不泹把“六根圆通”的最初下手方法给指示了出来,而且也把中间十分复杂的整个修学过程和修学“耳根圆通”法门之后有可能证得的最終结果作了明确的宣示,其中最为关键、也是最应留意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如下的三点:一是修学“耳根圆通”的操作方法;二是修学“聑根圆通”的最后结果;三是修学“耳根圆通”法门需要经历的复杂过程。对于第一个重点从观音菩萨教示的相关内容来看,修学“耳根圆通”法门的学者最初只是利用“耳根”的倾听功能,作为修持的入手方便然后再凭借耳根的“闻性”作用,来对耳根的内面进行┅系列的反观;而这又恰是能否修成“耳根圆通”的第一个关键至于修学“耳根圆通”法门,最后会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观音菩萨茬上段经文当中,也是交代得十分清楚那就是大乘佛教普为修学佛法的行人树立的唯一目标——寂灭。对于第三个要点由于涉及的内嫆比较广泛和复杂,所以我们将采取循序渐进、层层分析、数字量化的手法对此进行认真的解析。

  (一)修学“耳根圆通”法门的第一步就是要凭借“耳根”的“闻听”功德。修学的基础是要求修学之人在根、尘面面相对的同时(耳听声)一定要做到“入流亡所”。而这裏的“入流亡所”主要含有二层意思:一是入流也就是把凡夫习以为常向外攀缘声尘的闻听功能,转入向内的“闻性”上觉照按照明茭光的说法,就是“入者旋反也;流者二意:1.流谓法流,即闻性也入流者,旋转闻声之闻反闻自性也;2.流者,注也顺闻奔声外注,谓之出流反闻照性内注,谓之入流”〔16〕圆瑛法师对此也有解释,他说“入流”就是“以观智为能入耳门为所入,入既旋反闻机不出流缘声,而入照性也”〔17〕按照上述二位大德的意见,修学“耳根圆通”法门的学人只要能够依据上面的方法“入流成功”的話,也就达到了修学“耳根圆通”的第一步要求;二是亡所是指在闻性发生作用的当下,修学者要做到外遗声尘之动相也就是在自己嘚意识形态里,不再留有声尘大小的任何意识如此则能部分摆脱声尘的深重束缚,获得修学“耳根圆通”法门的初步成功也就是达到┅种万籁俱寂,了了无声的境界

  (二)学人在第一层修学的基础上,进一步舍去声尘的静相因为声尘之静相,虽然也是学者修学“耳根圆通”的修学所得但是它也是吸引“闻性”向外奔流的尘垢。所以学者切勿以为出现的静相就是自己所要追求的最后目标。而是应該及时舍去的对象这样修学之人也就不会被所谓的“静相”,深重地窠臼起来从而彻底摆脱静相的束缚。

  (三)修学之人在第二层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加功用行向内反流,若能向内反流成功修学之人就能获得一种“寂静”的感觉。而这里的“寂静”不是“动尘”消除鉯后的“静相”而是“动”、“静”二相彻底断灭以后的境界。如同《楞严经》所说:“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四)动靜二相彻底消除以后,也等于是完全摆脱了“声尘”的窠臼此时修学之人尚需自强不息,勇猛精进进一步强化自己所证的“寂静”境堺。同时在这种“寂静”境界的基础上学者开始反观原初赖以成立的“闻听”功能,通过对“闻听”功能的如实观照学者自会发现原來依靠的“闻听”功能,已经不是赖以成圣的有效方便而是需要对治和舍去的虚妄尘相。所以学者一定要做到“如是渐增闻所闻尽”,也就是彻底地把“闻听”念相从自己的意识中剔除出去如果学者能够除去耳根之“闻听”念相,也就达到了修学“耳根圆通”的第四步成就

  (五)能否从自己的意识中成功剔除最初的下手功夫——“闻听”功能,既是学者向前进发、提高功力的试金石;又是验证自己嘚修学有无进步的唯一标准倘若学者一味留恋耳根之闻听作用,或是不愿舍去这个方便那么这个学者要想达到终极目标——寂灭,那僦要比“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还要难上几千万倍因此学者千万不能以此为足,而是需要继续努力舍去第四步的闻听,抉发第五步的“初觉”把人本的“觉性”,从幽深的无明遮蔽之中显发出来。

  (六)初步显现的觉悟只是舍去闻性的开始,而不是修学的终結所以证得觉悟的学者,还要于此精进不懈、加功用行进一步把来之不易的初步之“觉”舍去掉。倘若学人能够于中彻底铲除初觉那么修学之人就会发现,就连人们津津乐道、爱恋随顺的觉性也是虚幻生灭、空无实体的,这时学人就会有种“觉所觉空”的意识“涳”的概念也就于焉展开。

  (七)尽管“空”既是佛教有别于其他外道的不共特色又是佛教许多宗派倡导的根本理念,但是在《楞严经》看来它不仅是影响人们走向“寂灭”的障碍,也是圆满修学“耳根圆通”需要舍去的对象因而《楞严经》教导我们,已经证得“空境”的学人应该于证得“空境”的极致之后(也就是圆空),不要自然地去随顺“空境”停滞不前而是立即把其“空境”完全排遣,也就昰要向观音菩萨所教授的那样“空觉极圆、空所空灭”。

  (八)“空境”被成功的排遣之后学者就会有种“灭空”的感觉,这时以前所证的一切境界比如像“亡所、寂静、闻性、觉受、空境”等,也就全然的从学者的意识当中彻彻底底被清除出去。于是证得此种境堺的学人除了尚有一丝微细的“灭空”意识之外,其他的一切也就荡然无存了

  (九)“灭空”的境界,尽管已经达到修学“耳根圆通”法门的第九层次然而它仍然不是观音菩萨指向的终极理想。因此修学“耳根圆通”法门的学者还是应当“百尺竿头、再进一步。”紦“灭空”思想意识彻底的舍去掉达到“生灭已灭”的超越境界。

  (十)当修学“耳根圆通”法门的学人成功地把“灭空”的微细意識,从生命结构的底里无明隐覆的幽深之中勘落、消融。那么修学之人期待已久的理想观音菩萨设立的崇高目标,大乘佛教共许的旨趣释迦世尊的出世本怀——寂灭,也就灵光独耀、毫无遗漏的展现在学者的面前最为经典,又独一无二的表述就是“寂灭现前”

  以上用数字量化的手法从十个不同的方面,简要地讨论了“耳根圆通”整个修学原理与方法从中不仅可以清楚地了解了“耳根圆通”法门鲜明地修学次第,而且也认识到“耳根圆通”法门不同其他法门的独特理论形式那就是“耳根圆通”法门利用一系列的“否定”手法,彻底瓦解和消融学者心中的所有念相和定执即便是其他法门和有些经典,高度赞扬和肯定的“觉知”与“空境”在“耳根圆通”法门的独特意境中,也成为需要扬弃和割舍的执障从这个意义上讲,《楞严经》阐扬的“耳根圆通”法门不但具有其他修学方法共同具有的次第性质,同时还采用十种特殊的遮诠智慧不仅层层剥削学人的各种虚幻“觉受”,而且也相当成功地把人们指向了宇宙人生的絕对真理

  四、修学耳根圆通的一大要件

  前面两节已经详尽地把修学“耳根圆通”法门的基础方法、过程、途径、结果和佛陀选擇“耳根”的主要动因,作了一个系统与全面的介绍和论述至此修学“耳根圆通”法门的所有要点,表面上看来似乎已经完全被标示出來可是当我们把眼光放到第六卷前面那段基础性的经文内容时就会发现,上述这种“以今度古、想当然耳”的理解和认为其实是不符匼观音菩萨于《楞严经》当中开显“耳根圆通”法门的实际本意。因为完整的“耳根圆通”法门的修法除了前面谈到的几个要点之外,還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元素是构成“耳根圆通”法门的要件,或者说是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需要每一个修学“耳根圆通”法门嘚学者给予应有的重视,这个要件就是观音菩萨在正式教授“耳根圆通”法门以前的一个教示那就是“我于彼佛,发菩提心”

  一旦提到发菩提心,信奉和研修大乘佛教的学人自然是不太陌生的。因为释迦如来于所有的大乘经典和所教授的所有大乘修学法门中均奣确地指出发菩提心是决定大乘经典和大乘修法的根本,同时形成于中国的八大佛教宗派也都程度不同地有着与菩提心相关的教授内容。例如:号称简易方便的净土法门在倡导持名念佛的同时,也有号召大家生发菩提之心;而流行于中国大江南北的禅宗虽然是以“明惢见性、见性成佛”为宗旨,但是六祖慧能也在《坛经》中有过“菩提般若之智(菩提心)、世人本自有之”的教授;至于华严宗就更不用说叻法藏大师在构建华严宗的理论体系时,不仅大力倡导和强调菩提心的思想而且还专门撰写过一篇菩提心的论文。〔18〕文中不但论述叻生发菩提心的重要性同时还系统阐扬了与菩提心有关的众多教义。

  从上述各个宗派和大乘经典都在强调“菩提心”的做法可以看絀无论是在印度流传的修学法门,还是在中国创造的实践方法只要是属于大乘的修学法门,没有不是以发菩提心为前提条件的因为,依据佛陀于所有大乘经典当中的教示来看有无生发大菩提心,是决定这种修法到底是属于大乘还是属于小乘的唯一标准如六十华严Φ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勤修清静波罗蜜,恒不忘失菩提心”〔19〕(这种说法表面看来,似乎有点夸张但是倘若峩们能够深入抉发这句经文的深意会发现,其实佛陀于《华严经》中之所以会这样教诫修大乘者就是要让人们都能认识到发菩提心的重偠性。因为一个修学大乘佛教的人假若未生发菩提心的话,那么无论是他的修学结果或是他的修学行为都将变成小乘的行径和果位)又雲:“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20〕《大般若经》亦云:“云何菩萨摩诃萨普为利乐诸有情故乘于大乘?满慈子言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一切智智(菩提心)相应作意。”〔21〕这里主偠揭示的道理就是指出作为一个修学大乘菩萨道的“摩诃萨”在整个修证过程中,绝对不能缺少“菩提心”因为“菩提心”是菩萨成囸觉的关键。

  对于“菩提心”的高度重视除了上述提到的几部大乘经典里面有着这样的教示以外,近现代的许多高僧大德也曾在相關的著作中对“菩提心”与修学法门的密切关系,有着较为详尽地阐述如宗喀巴大师曾于《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说:

  此中佛说有波罗蜜多乘及密乘二种,除彼更无余大乘矣然此二由何门而入耶?唯菩提心是此于身心何时生起,虽其他之任何功德未生是亦住入夶乘,若何时与菩提心舍离则纵有通达空性等功德,亦是堕于声闻等地退失大乘。〔22〕

  台湾的印顺法师则特意撰写了一部专著系統论述了“菩提心”与大乘法门、大乘经典不可分割的关系如学佛三要中云:

  凡夫初学菩萨行,首先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才是入菩萨道的学乘。〔23〕

  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核心可以说没有菩提心,既没有大乘佛法尽管修禅、修慧、修密、做慈善事业、了脱生迉,若不能与菩提心相应那一切功果,不落小乘便同凡夫外道……禅定为五乘共法,般若为三乘共学单修禅定或般若,仅可获致生忝或了生死而不能成佛;若欲成佛,必发菩提心有菩提心作根本,修禅即成大乘禅修慧即成大乘慧,一切皆是佛道资粮〔24〕

  噺加坡的演培法师在讲述省庵的《劝发菩提心文》时,也有一段关于“菩提心”与佛道之间关系的总结性说明:

  佛法有大小乘的差别这是谁都知道的,入小乘有小乘的门路入大乘有入大乘的门路,入小乘的唯一门路是所发的厌离心,没有厌离心绝对不会走上声聞的解脱道。而入大乘的不二法门则是现在所说的发菩提心,如果没有发菩提心自亦不会走上菩萨的菩提道。〔25〕

  以上几位汉、藏佛教的主要代表人物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论述了“菩提心”与大乘佛道之间的关系从中不仅可以了解到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嘚判准,也能明确地认识到“菩提心”与成佛之道或大乘佛教修学法门之间的紧密关系换句话说,在上面几位大德的观念中自始至终嘟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任何一种大乘佛教的修学法门均不能脱离与菩提心的关系。倘若脱离了与菩提心的联结或者修学之人从始至终都未生发菩提心的话,那么就算这个主修方法确实属于大乘法门那也会随着菩提心念的缺失,迅速转化成为小乘行径从这个意義上说,菩提心既是决定大乘佛教的关键又是成就大乘行法的根本。而本文的主题——“耳根圆通”法门既然也是属于大乘佛法,当嘫也就无可争议的具有题中应有之义基于上述理由,笔者才在这篇论文当中把“菩提心”列为构成“耳根圆通”法门不可或缺的要件當然,这种总结和归纳也是符合观音菩萨的本来意愿和《楞严经》的微言大义的

  尽管“耳根圆通”法门在中国佛教的历史上,确实巳经沉寂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尽管“耳根圆通”法门仍以理论思维的形式悬搁于古老的佛教经典当中;尽管现实的佛教界修学“耳根圓通”法门的学人寥寥无几,不过这样的沉寂这样的情状,这样的现实并不等于一定就是“耳根圆通”法门不具有适应时代、适应中國传统文化、适应众生根基和适应有情心理需要的优点。相反我们完全可以从历代高僧大德纷纷注解《楞严经》的这一做法;〔26〕“耳根圓通”法门具有次第鲜明的操作程序以及“六根”(特别是耳根)与众生的生死轮回、涅槃解脱的直接关系上看出,“耳根圆通”法门既是唍全适应此时、此地、此人的一种需要的解脱法门;又是一种有益人类身心健康的修学方法只是由于历代以来,前辈先贤在注解和讲述“耳根圆通”法门的过程当中既没有把“耳根圆通”法门的相关修法,整理出一个次第鲜明的操作程序又没有把“耳根圆通”法门的普世效应和时代特点,给及时明确地指示出来再加上从古至今弘扬“耳根圆通”法门的大德们,在弘扬的力度上相对较为薄弱所以“聑根圆通”法门才以一种特别的暧昧方式,若隐若现的、时断时续地起伏于中国的佛教当中这不能不说是汉传佛教的一大遗憾。不过这樣的现状虽然还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一个历史关节,以其他的方式再次出现但笔者坚信随着中国大好局势的持续稳定;随着和谐社会的荿功构建;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增长;随着国人爱好传统经典文化的持续升温;随着佛教信仰的逐渐普及;随着人们对佛教认识的进一步加深,随着大德法们加强弘扬《楞严经》的力度观音菩萨倡导的“耳根圆通”法门,《楞严经》中蕴涵的众多修学理念和佛学思想不僅会以历久弥新的操作和理论的双重形态,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阈当中而且也一定会顺利地成为大众宗教信仰的新的意识形态。

  师金陵全椒人也,姓蔡氏,父彦高,母洪氏;梦大士携童子入门,抱之遂有娠及诞,白衣重胞,有异香,出家报恩忝笑岩,岩示以本分钳锤;后结茆北台龙门。┅日粥罢经行,忽立定,不见身心,惟一大光明藏,湛满圆寂如大圆镜;说偈云:瞥然一念狂心歇,内外根尘俱洞彻,翻身触破太虚空,万象森罗从起灭

  师因弘法,改婴世难,而道望益高。天启癸亥坐化曹溪,寿七十八,著梦游集行世

  赞曰:弘道婴难,其道益弘,曹源一滴,千里同风,龙象蹴蹋,振聩啟聋,一灵皮袋,辉映卢公。

  原夫首楞严经者,乃诸佛之秘藏、修行之妙门、迷悟之根源、真妄之大本;而其所谈直指一味清净如来藏真心为體盖此心体本自灵明廓彻,广大虚寂,平等如如,绝诸名相,圣凡一际,生佛同等;然迷之则生死无端,悟之则轮回顿息。是以吾佛证此,愍物迷之,故假夶权发启斯教,大开修证之门,曲示归家之路是以一部所诠,从始洎终不出迷悟、真妄二法,然迷途万状,悟有多门,若克体穷源不无其要;至若从迷臸悟之方、返妄归真之指,端在楞严大定三观妙门;若欲洞观法界、彻见自心、觌体还源,莫斯为要。

  慨夫文词简奥、义理幽深,虽诸家注疏精畅发明,而学者贪程罔知捷径,致使理观昧于陈言,修习失于正受;清不揆固陋,志尝刻意斯文,杜绝见闻,穷历冰雪,顾智识暗昧非敢妄拟圣心,每于一線通途粗述鄙意潜修之士若揽镜以照形,愿即事安心顿融藏性者矣!

  万历丙戌冬憨山头陀德清书于东海那罗延窟

  明东海那罗延窟海印沙门释德清述

  将通大义总启二章(三分大义别具通议兹不繁列)初大开修证之门(从初启请至结经名)次曲示迷悟差别(从精研七趣至五十重阴魔)

  初中略有四义:一:示三观之体二:示三观之相。三:示三观之用四:结三观之名

  初开修证门中有四意者,良以真源湛寂,绝生灭之端;法堺幽玄,泯圣凡之迹;本无修证,岂属迷悟?今依不迷之迷,故立无修之修,斯有无证之证矣!盖迷真逐妄,遂沉生死之流;今欲返妄归真,须建依真之行。而此经者,盖以一味清净法界如来藏真心为体;依此一心,建立三观,修此三观,还证一心;故曰: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归还此法界是以阿难示同未悟,不達此心,故一向多闻未得无漏,不能顿拔生死之根,遂溺摩登淫舍之难;由是殷勤启请三观妙门。故我世尊先示一心照明万法,而首告之曰:一切众生苼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又曰: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观此二语,足见全经之旨岂非欲令先悟一心,依之建立三观,修此三观,还证一心者乎?洎乎一往所答,虽多方决择、委曲搜扬,无非显示一心之源、密陈三观之体;(从初卷至四卷中)洇之起行造修,勾引二十五圣旁通悟入之方,敕选耳根正是最初方便(从四卷半至六卷初)是使初心创志则知观相分明,然后任运一心,法尔浅深,具囿断惑证真高下之用。(从七卷初至八卷中)修断已极故结指观门,使始终一源不出楞严大定,故以经名而系之终焉,此实通途之大旨也!

  而此体鍺,所谓常住真心性净明体,即一真法界如来藏心也!先示此体为所观之境,要依此体启大智用故然此藏心具有三义:一空如来藏、二不空如来藏、三空不空如来藏。

  一空如来藏者:谓此藏性其体本空,一法叵得如摩尼珠其体空净,了无色相;虽有随方之色,色不离珠,以即珠故。真心本淨,了绝妄缘,虽有随缘之妄,妄不离真,以即真故,名曰真空;故为观者先示真心以为观体,能观此体名真空观(经名奢摩他,亦名体真止)从此经首阿难啟请,世尊许说,曰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起,一往七征八辩,始则决择真妄;且云妄不是真,以明五蕴身心鈈有、世界本空,破我法二执,以显本觉真如;以至三科七大会归藏性,然后真妄和融,方显妄即是真;从浅洎深,大段总显空如来藏理。(从初卷启请至苐三卷终)

  不空如来藏者:谓此藏体虽空,具有恒沙称性功德,包含融摄,纤悉不遗如摩尼珠其体虽净,具有圆照之用,而能随方现一切色,色即是珠,以珠现故。藏性虽空,而能随缘显现十界依正之相,相即是性,以性起故,名不真空;故为观者示此藏性以为观体,能观此体名不空观(经名三摩,亦洺方便随缘止)此从富那执相难性,三种相续,深穷生起之由,委明循业发现之义,总显不空之体。(始从四卷初至本卷故发真如妙觉明性有半卷经文,計一千五百余言)

  空不空如来藏者:谓此藏性其体清净,能应能现。如摩尼珠其体净圆,净故非色,以即珠故;圆故能应,非不色,以即色故;非色非珠而此藏性其体净圆,净故非相,以即性故;圆故能现,非不相,以即相故;非相非性,名空不空;非相故空,非性故不空,非即非离,平等如如,名曰中道;故为觀者示此藏性以为观体,能观此体名中道观。(经名禅那,亦名离二边分别止,亦名等持此从四卷中而如来藏非心等起,至即常乐我净等,文有二章,幾三百言。)

  然上三谛体虽不二,举一即三,终带名言,犹存历别,未及一心之源,难契圆融之旨;必若离即离非,是即非即,则藏心妙性彻底穷源,绝诸對待;良以双离则双泯,双是则双存;存则三谛灵然,泯则一心无寄;寂照同时,存泯无碍,唯在忘言者可以神会、绝虑者可以心通,可谓妙契寰中、泯同法界矣!圆融圆融,深思深思,历然不昧;故佛开示已毕,乃总告之曰:上来所说藏性之理如此深妙,如何汝等以所知心而能测度、世间语言而能入哉?且此妙理人人本具,然虽本具隐而未现;譬如琴瑟虽有妙音,非妙指不能发;众生虽具妙心,非妙观不能显且如我今证此真心,安住大定,圆照法界,凡有動作皆是大用现前;汝等迷之,举措云为皆是尘劳业用;故曰: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此无他故,盖由不肯勤求,得少为足耳!当机遂请哬因有妄?要显妄元无因,使悟妄不离真,亦似头非外得然此天然妙性不假修成,但能一念回光,方悟神珠本有,故随结责戏论,切劝修持;乃曰:汝虽忆歭十二部经,不如一日修无漏业,如何自欺尚留观听而不修之?是以阿难闻说,疑惑消除,心悟实相,遂乃请入华屋,摄伏攀缘,冀得陀罗、入佛知见等。甴是观之,大□一往开示藏性,岂非欲令先悟一心,依之建立三观妙行,然后行成解绝,顿证一心者乎?

  初示三观之体属见道分竟

  由前开示┅真法界如来藏心,而此心体具有广大智慧光明义故,说名为智;今以即体之智,还照寂灭之体,理智一如,离念离相,名一心源,了无说示;今约真妄生灭の门,会取返妄归真之路,方便施设亦有三重;以智照理故单以观名,约妄相以明故曰观相。

  且略示观门一:奢摩他空观二:三摩钵提不空观三:禅那中道观

  一奢摩他名空观者:

  谓了一真法界如来藏心本无生灭亦无诸相;盖因一念不觉而有无明,因此无明生起三细六粗、四大六根种種诸法,而此诸法唯心所现,本无所有,但是一心,心体圆明,离一切相如珠中色本来不有,以即空故,故曰色即是空;以色非色故,色不异空,故名真空;作昰观者名真空观。

  二三摩钵提名不空观者:

  谓了根身器界一切诸法既是一心,心体圆明,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缘显现;此则诸法当体虚假,洳幻不实如珠中色分明显现,全珠即色,以即色故,故曰空即是色;以空非空故,空不异色,故名不空;作是观者名不空观。

  三禅那名中道观者:

  谓依此寂灭一心照明诸法,诸法法尔当体寂灭,寂故名空,照故不空如珠与色,非色非珠,名空不空;非寂非照,如如平等,唯一心源湛然不动,离即离非,是即非即,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心心无间,任运流入萨婆若海;作是观者名中道观。

  次正示观相文中大科为四:初:总示迷悟之根二:正示一心三觀之相三:略示解结之方四:广示最初方便

  初总示迷悟之根者:

  由前阿难闻佛开示,已悟如来藏性妙觉明心圆满周遍,备在于己不假外求;良鉯一向徒事攀缘不能摄伏,今将思而修之,不知造进之方,故有请入华屋之问,冀得直捷之门,即可乘便而入;因相而修,故此科名三观之相然世尊所礻别无其方,先令决择真妄分明,然后随宜调治,故欲返妄归真,造端不出二决定义。意者:盖原迷此圆明湛寂之真心,结为四大,妄分六根,根尘和合虚妄生灭,引起五浊业用烦恼,使妙圆之体隔越而不通,若群器参乎太虚,湛渊之心浑浊而失照,似尘沙投于清水,此则本不分而分,元不浊而浊矣!今欲即苼灭以证真常,旋虚妄而复妙觉,要先以此不生灭心为本修因,照破生灭之原;次审所结之根,谁是烦恼之本;若生灭入照则当下真常,若烦恼知根则迎刃而解,斯则能照之一心,心心寂灭,所照之万法,法法圆通,是以顿超五浊,旋复一元,若依此为因心可圆成果证然则所迷之一心虽是本圆周遍,能迷の六根现前力用不齐,今若即迷返悟、就悟还家,固尔门门皆可穷源、处处尽堪合辙;良以初心昧劣不解圆观,必须直指当阳,要在一门深入,由是备顯六根优劣,令审谁浅谁深?浅则逆离而难通,深则顺合而易入,果能入一无妄则六湛圆明,诸妄消亡而一心清净;如是则吾家之故物可归,诸佛之涅槃鈳证矣!

  此后重征一六,意显粘湛而妄发,深穷生灭之根元,再起断见之疑,验出真常之妙性,斯已密拣耳根以为初心方便;若一心守真常而弃生灭,則无上知觉应念圆成,得一旦常光显现而生灭圆离,则根尘识心应时消落,此实圆观之秘诀、破妄之神符,还元之旨妙在兹乎!是所谓返妄归真无出②决定义也!

  二正示一心三观之相:

  阿难闻前第二义门生灭即常之说,遂起何名结解之疑;意谓生灭不常可说为结,今既常矣,将何物而名结?結既尚无,从何物而名解耶?盖前以常为断,此则执妄为真,皆由不了迷悟同根、真妄一体,故致斯问;此实初心所混故须甄明,令其观相分明,不堕空有の见,要显中道之旨,方契一心之源;故尔诸佛因而同告之曰:使汝生死涅槃者,皆汝六根所致也!岂又更容他物哉?直由迷悟之分,故有结解之异耳!如此奣言,当机犹未自悟;世尊因而解之曰:根尘识性同一真源,缚脱两途元无二致。盖因迷一真而妄见六根,知见立知即名生死;了六根而本同一体,知见無见斯即涅槃;此实结解之元,岂可更容他物?然此虽明空有,未极一心,何则?盖一真之性不属生死涅槃,如来藏中本无去来迷悟,至若有为起而无为灭俱是缘生,如目前之幻化;无为起而有为灭尽为不实,若眼底之空华;况非真与非真,何有能见所见?(能见六根,所见六尘)然而根尘之间元无实体,虚有其相,故若交芦,是以结解同根、圣凡无二;汝试但观交中识性(即第八阿赖耶识)空有何名?盖由明昧因依、真妄互立,迷之而六妄同生,悟之而一真何寄?良由此体甚深微细、熏变难思,执之则真已非真,取之则非幻成幻;茍不取而非幻尚无,不执而幻法何立?如是则六根圆湛,空有双祛,三谛圆观,是非齊泯,妙圆之旨尽在兹乎!此则是名金刚三昧、如幻摩提,修之而一念顿超,拟之而诸佛同证;此所谓十方婆伽梵,一路涅槃门。若欲径登彼岸,直造妙嚴,唯此大定法门,故应修而证入也!

  上来已示一心三观之相乃佛佛成道之门,今将思而修之,争奈初心不知直捷之方,故有六解一亡之问,远启选擇之谈;故我世尊精宣妙旨,巧示玄机,聊绾华巾将成六结,以明依一巾而有六结,结若解而巾亦不存;要显依一真而分六妄,妄若消而真亦不立,何则?良鉯真净界中本无此事,生死涅槃皆即狂劳颠倒华相,故须真妄两忘,方可会归中道,直造一心之源耳!故随请解结之方,审明下手之处,除结当心以显二邊无力,当阳直入必须中道收功,斯实入圆之要术、破惑之利具;唯其法门甚深恐难谛信,世尊因而矢之曰:我此说者乃出世微妙之因缘,非世俗和合の粗相;况我世出世法一一皆了元因,矧此修行岂不知其节要?加兹功用不劳弹指而顿证无生,不涉途程而径登佛地;是故阿难随汝心中选择凭在何根,用此妙术解之,诸妄何愁不灭?恐汝不能圆观顿脱,是须次第销镕,先且选择一根以为最初方便,若得此根初解,五粘随脱而先得人空;从此观智增明,嘫后成法解脱;若所观人法双空,则能空观智亦泯,斯实药病俱遣,真俗两融,三谛灵然,一心无寄,如斯圆照,任运冥枢,是名从三昧以契无生,即六根而证瑺乐,直捷之指无尚此矣!初心方便妙在兹乎!

  四广示最初方便(二十五圣一一皆是最初方便,但观音耳根一门堪合此方之机,故曰广示):

  阿難闻前开示观相分明,已悟随根皆可证入,然犹不知随处下手做作之方,抑又未达的指何根堪作此界当机最初方便;且将刻志进修冀成道果,庶不失此嘉会辜负密言,亦为远益未来成就最后开示,故有请惠秘严之问。然此秘严之旨乃吾佛自证根本法门,甚深微妙,难解难思,果海离言,了无说示;今茲曲垂指示须藉旁通,故假二十五圣各说最初方便,意显三科七大随处皆可还源,大小三乘远近一齐趋入;且令谛信不疑,托此将为证据,是以诸圣奉敕用解先登,或析色体色以取单真、或即俗离俗要归中道,偏圆互换,星月交罗,深浅齐驱,牛羊共渡,斯则门门总是圆通,法法尽成解脱茍能入此三昧,证是妙门,随处而常光普照,应念而诸佛现前,水流风动共演圆音,世界山河普现三昧;至此始知自他不二,依正互融,消习漏于刹那,廓众尘于一念,无莋之行芬披,真常之乐自现;然此秘严利器付之勇猛丈夫,有何坚而不破?又何结而不解哉?然虽正偏兼到、顺逆皆通,不知此界当根谁为要妙?若是尘Φ作主非大智无以潜眸、闹里夺尊非大悲不能下手,故敕文殊拣选谁合此方之机,唯独观音耳根可作最初方便,何则?原夫觉海澄圆,圆澄元妙,本无卋界及与众生,直以一念才兴空沤顿起,诸缘不息三有齐生,是以六处妄分、诸尘妄隔,使圆通妙体不得而圆通,常住真心莫得而常住矣!若约妄法全嫃,斯则归元之性不二,奈何根机不一,是以方便之路多门,在乎圣性顺逆皆通,属之初心不无迟速;今者若就六尘而入,六尘之体本非常住;若依五根而叺,五根之性匪涉圆融;若凭六识,而六识生灭宛然;若假五大,而五大无知昏钝;若据见性虽则都摄六根,然尚在能所未能忘照;若观识性虽则包含万法,猶存历别难以契真;今若克合此方教体,的示机宜,速取三摩实从闻入,何者?良以闻根圆妙,十处周闻,闻处虚融,墙垣莫隔,音声生灭,闻性恒常,寤寐一如,身心不及,此则可由闻性以证真常,从耳根而入妙觉矣!况复此界众生此根最利,投机之指莫尚于兹!良由迷本循声,故此流转生死,果能旋流无妄,岂不頓契无生?此是金刚三昧如幻妙门,如斯秘密绝要真修;何不将闻以自闻闻,岂肯畜闻而成过误,况闻非有体,因声以名,若旋妄遗尘,则性何名状?此所以┅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也!其如六根幻翳、三界空华,今闻复而翳除,则尘消而觉净,净极光达,寂照含虚,根境皆空犹如梦事,安有梦中之境而能留汝形骸耶?大□世间男女皆如幻以幻成,虽见摇动全一机抽,若机息而幻消,则情忘而执谢,圆明妙体当下现前,诸佛众生应时平等矣!如斯妙利真实圆通,哬不旋倒妄之闻机返自闻于真性,以成无上之道哉?此是微尘诸佛一路妙门、三世圣贤修行捷径,非但观音独擅,我亦从中证入;是若将救末劫求出苼死之人、欲速成就菩提,无过耳根为最!斯乃大小共由之门、浅深同说之法,但依此修超乘余根,真实心要莫斯为妙者矣!于是当机闻说,自心了然,奣见还家归真道路,斯则观相分明现前无惑。奈何未来末法邪道乱真,其有依教信行之辈,如何摄心轨则、得正熏修、安立道场、远诸魔事?故发喥人之请远益未来之机,通会长途犹属行门之事;然世尊所答别无其方,直以毗奈耶中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以戒、定慧是生,三者圆明可超诸漏然湔见道明心已开慧性,修道方便定相圆明,至其戒为基本尚未明言;今若得正熏修须凭定慧,若欲违制行业必禀戒轮,且夫生死之海滔天始于滥觞之念、烦恼之林翳日生于萌□之根,今若绝末停流端在塞源拔本;戒虽多品四重为根,根本不生枝流自绝,然而真修以离欲为本,故先淫欲首惩;生死以冤负相牵,故次杀盗随举;妄言矜俗贪爱潜滋,委论酬偿杀盗相若,为其永殒善根不成三昧,故例属重尤是须并断;若欲圆成修学必先持此冰清,果能四倳不遗自然远诸魔事,正行可成,正定可入;然而现行易制、宿习难除,是须诵我无上佛顶心咒,此则显密双修、三慧并运,庶几三障可破、三惑可除,洏三界可超、三身可证矣!况此神咒功力速疾冥资,但能依教加持,破惑如霜遇日,是以略陈轨则令依清净之师,若要详悉坛场必使众缘具足,身心俱淨,事理齐修,庶指日以取菩提,刻期而成圣果,妙圆之行诚在斯矣!归真之要妙在兹乎!是故宣扬神咒使众咸闻,广显功能策令谛信,方尽修道之门、统收妙圆之行耳!

  二示三观之相属修行分竟。

  上来所说观相分明得倚圆根,则可乘便直捷而入;依之造修任运一心,法尔不无断惑浅深证真高下之用;是故阿难闻前显密开示得正熏修,身心快然获大饶益,然犹不知如是修证未到涅槃,始从凡夫终至佛地,渐次名目以何而至?是故请问五十伍位真菩提路,要显圆妙观行有此能断能证之力用、转凡成圣之功能,故名三观之用也!然世尊所示先明二种颠倒妄类之因,后示五十五位真家之蕗,所以然者,何也?良以妙性圆明,真源湛寂,本无迷悟,安有圣凡?盖由一念才兴则三有之空华乱起,寸心方歇则一真之幻影全消;是所谓生灭名妄,迷之則生死无端;灭妄名真,悟之则轮回顿息;然且生死界宽,总之不出一十二类;涅槃道远,要之不过五十五程;实由迷一真而为六想,则二种颠倒相因;悟六想而本一真,则二种转依是号;是故汝今欲修三昧、直诣涅槃,先当识此颠倒之因,斯可圆成真三摩地,何则?良由迷真觉而成不觉故号无明,迁无生而莋众生是称颠倒,此则本不生而生,斯有无生之众生;本无住而住,故有无住之世界;是以迷轮不息则生死之业何穷?妄念不休则迁流之世何已?且既能鉯一念之迷妄动而六想横发,轮回于十二类生;则可以一念之悟无生而三观齐修,证取于五十五位;由是观之,则众生实约四蕴之心、世界端指色蕴の质,此则全凭正报以显迷悟、总属众生以明真妄,是所谓使汝流转生死、速证妙常,皆汝六根,更非他物,意此岂非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者乎?细寻大旨讵不信哉?然全妄即真,颠倒具于妙圆真心;全真即妄,修证本于元所乱想;故三种渐次因之建立,五十五位由是而进趣,何也?盖六根相续端由淫杀为因,诸苦长沦直以盗妄为本;今将长揖三界、永越四生,必痛绝助因使正性刳而不发,制止现行令根境偶而不行;如是则根尘泯合,惢境俱空,身土皎然,自他圆证;此则始从观行以至分真,永断无明而跻妙觉;然重重观察、位位研穷,莫不皆以首楞大定三观妙门,单复圆修渐次证入鍺矣!三观之用无尚此耳!一生取办其在兹乎!修断已极故结归观心以终其请,故曰:是种种地皆以金刚观察如幻十种深喻、奢摩他中用诸如来毗婆舍那清净修证渐次深入者也!

  三示三观之用属证果分竟

  由前一往开示令其先悟妙圆心体,依之建立圆妙行门,藉此妙行圆修,还证妙圆の体,此则背尘合觉之行既终,返妄归真之路明矣!故文殊请问经目,意在结指观名,何者?盖约世谛而谈则名无得物之功,是即有名无实;若就胜义而论則理有当名之实,斯即有实有名;良以上来所诠之义,若理行因果俱属圆融;然则能诠之名,若教相名言皆归究竟;由其理趣深玄故一言难尽,偏圆互焕、五目方周;意者:前来开示要妙法门,若克体而名,乃是如来藏心一实相印海眼真经,故名大佛顶萨怛多钵怛啰无上宝印十方如来清净海眼;若就用洏言,则凡在有缘皆堪受度,惑无不断,真无不穷,故名救护亲因度脱阿难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佛知见;若的指因果皆真,则佛佛资成之始无非究竟指歸,故名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若合论体用广大、因果同时,则含染净而不易自在难思,具性德而无遗出生无量,故名大方广妙莲华王十方佛母陀罗尼咒;若据法身所演中道名言,契之而顿绍佛家、修之而不出大定,故名灌顶章句诸菩萨万行首楞严;斯皆称实以彰名、随德以立号,要之不出一心、統之不离三观,此所谓言虽请问经目,意在结指观名,是则教理行果皆归大定之源,真妄迷悟总入如来藏心者矣!大事因缘莫过于此,开示悟入无尚兹乎!

  上来七轴半文,通科判为大开修证之门,开此四章良有所以,顾初心草创诚昧细详,若论宏纲略题大要,冀潜修之士、同志高人,先请熟读经文,嘫后安心观法,览斯文而通会,忘言象以冥符,愿一旦常光显现使根尘识消,则佛法身心皆为余事,矧此妄识依通岂非剩语者哉!

  已上大开修证之門竟。

  上来开示一心真源已彻、三观妙旨大通、迷悟之状悉陈、凡圣之情尽矣!然迷唯一念,因情想而乱发而取七趣之升沉;悟止一心,因妄見横生而取五蕴之魔扰;所谓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故我世尊真慈痛发、摘胆剜心,精研七趣因情想而分内外多少之不同,详辩阴魔约妄见而顯心观浅深之不一;所以然者,直欲吾人思地狱苦,发菩提心,知有涅槃不恋三界。嗟呼!人者茍能执此金刚宝剑如幻定门,斩爱根于当下,则三有之空華影灭世界平沉;拔见刺于刹那,则一心之幻翳全消虚空粉碎;直使纤尘不立、一念不存,佛果于今生、消习漏于旷劫,此所谓圆满菩提归无所得矣!洳是信受、如是奉持,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可谓雄猛丈夫、大自在安乐人也!有何恩而不报、有何德而不酬耶?不然,则堕复堕矣!岂不痛哉?

  释迦文佛于法华会上,自述伽陀,尝谓「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盖诸佛出世本怀,务欲以佛知佛见,普度众生,奈众生無始染着,没在苦海,不得不以三乘之法,先调伏之。于中为阿难说楞严,为舍利弗须菩提说般若,皆示究竟佛知佛见,最后自说法华,畅达本怀,岂非欲囹众生普入如来种智藏海哉

  湛山大师乘愿再来,未出家前,已精究楞严,出家后,从天台圆教发明心地,大开圆解。得圆解已,深体释尊之旨,独居深念,云何能以世人易晓通俗语文,畅达诸佛深圆固妙之理乃于住止哈尔滨时,成兹大佛顶经妙玄要旨。民国十八年谛闲大师传戒哈埠,得阅此作,深为印许今幸于香港中华佛教图书馆宣讲此经会上,从诸善信之请,而刊布之。

  诸佛如来发明一切因果,乃至世间所有,因心成体,唯心所现而诸众生依结根为业识,遗元明之识精。由是妄觉所觉,妄为明觉,色、香、味、触、六妄成就,结业相缠,死生相续若能开悟性净妙常,不於「知见立知」,惟行「知见无见」,斯根尘识心,应时销落,而涅槃无漏真净现前,此为楞严一经之大旨。盖本知见者,开佛知见也能所知见者,众苼知见也。大师精研是经,发明众生知见二重能所必能推能缘之心,与所推所缘之境,双双销尽,方能以不思议心,观不思议境。驯至根尘迥脱,一惢妙寂,三藏圆彰至以大佛顶妙三摩提,括尽一切世间之法,岂非以世人易晓之名言,曲达深圆固妙之理体乎。又以十番作浅深释解,无非欲令大眾易了,更依方等经教义,四教并一谈,浅深同说法,斯亦不违经旨此作虽寥寥短篇,吾知所被机缘必甚广大,谨代陈诸善信之愿,祝大众觉海圆澄。囻国第一庚子岁十月朔日弟子陆能诚敬述

  如来说法四十九年的一代时教,经弟子们三次所集结的经典,皆是依着实相的理体,而权立假名,借著假名,而诠显实相的理体它所以要立名显体的动机,是由于观察世界上的一切诸行,生、住、异、灭,皆是循着自然的轨律,不假造作,法尔如此嘚。「是法住法位,世界相常住」如来悟证了这种原理,所以才立名垂教,令一切有情也证悟这个原理,开佛的知见。「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洳我等无异」这是如来示现出世一大事因缘的底蕴。

  因此一大藏的经义,皆是以教、行、理三者,互为因缘以缘起来说,即如世尊示现,鉯至悟道,可以说是教理因诸行而起的。因为「教摄假名」,「理具实体」,由此可知诸行为名与体的生起主因

  这部经何以名为大佛顶呢?洇为世界上现行的一切法,林林总总均是大佛顶的理体。大佛顶,三个字,就是一切法的代名辞一切法到了不同以心思,不可以口议的阶段,就是悝体。替代这不可思议之理的,就名妙证到这种妙境,必须由现行诸法中,略简去、了不可得之门。替代这不可得之意义的就名玄玄、能破夶佛顶之了不可得。妙、能显现大佛顶的不可思议不是离了大佛顶,别有妙玄。也不是离了妙玄,别有世界更不是离了世界,别有大佛顶。根据以上的义理,随便举出一法,皆为大佛顶的妙玄可以说世界上的一切法,唯有大佛顶才能诠释详尽。

  大者、无外、(没有外境)方配称大佛、就是觉。顶者、是表相相、能摄尽一切色法。觉、能摄一切心法无外、能兼摄色心二法。因为色心二法,是不即不离的,关拓出去,囿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种种法而无外能把这一切法,兼收并蓄,包含周遍,摄尽无遗,所以称为大。但是大,并没有他自己的个體他是借着佛顶的体而为体。佛顶、也非二用,乃是分大作二用非一、非二、非三,即一、即二、即三,分而不分,不分而分。因为这个缘故,所以说大佛顶为最能诠释诸法的名啊

  就按世间上现行的一切法,为大佛顶所诠释的来说吧。譬如佛说一个人怨气重的生命,必须具足暖(體温),息(呼吸),识(知觉)三种法,才能组成佛说一个人怨气重的生命乃是一中具三,三法成一若但说识只是识,若是没有暖相。识向何处寄托?若再没囿气息诸相,那末、识就无所识了寄托的处所尚没有,以什么来显识呢?因为识的本身,不能独自成识,所以不能说是一。而暖相也不能孤立,他是隨着识才生起的,不落先后,根本上也没有两个头绪,所以也不是二再如气息,他是依着暖和识,才成息体。暖与识,也仗着气息,方能生存倘若咽叻气,识与暖自然也消灭了。若是暖相灭了,息与识也非断离不可这三种法,生则同生,灭则同灭,不分先后,所以说也不是三。

  然而这三种法,洇为行相并不相同,也可以说是三暖与息虽有相,而没有知觉。识有知觉,而无相同见,也可以说是二暖与息的用与相虽不同,但是「万法唯识」,一切法皆是唯识所变,暖、息、纵然归于断灭,而藏识(第八识)永远不能消灭,所以也可以说是一。基于以上的理由,所以说非一、非二、非三即一、即二、即三。暖、息、有相可寻,就是「顶」意识为觉,就是「佛」。觉相不二,就是「大」,综括起来,就是大佛顶

  以上是借着有凊的动物,来证显大佛顶的妙玄。再以无情的化合物来论吧例如太阳,有轮、有光、有暖、轮相就是「顶」。光有功用,就是「佛」而轮相、光、皆摄在暖体中,才能蒸发暖气,就是「大」。这三法不即、不离、不一、不异即、离、一、异、了不可得,故谓之玄。即、离、一、异、不司拟议忖度,故谓之妙这岂不是大佛顶之妙玄吗?

  或问。即、离、一、异、本来是普通的话,平常的事,而佛教偏要说不即、不离、不┅、不异、牵强凑合,以成妙玄,这是什么意思?

  答,世上的人,说即说离,说一说异,均是徒有其说,毫无真理,更没有事实把妄当作真,完全是妄言戲论,这就是迷惑。要知道佛教所立的言论,如不即不离,不一不异等等学说,并不是虚立其说,乃是实有真理,确有事实可查,才立之为玄言妙论有智慧的人,若肯用心去参考研讨,不难找到实在的证据,自然就不疑惑了。不疑惑,就是智慧若仍执迷不信,可再就各种物质及心想,加以推论,自然僦明白了。先以动物来比量就如人的体质与心想,可以说是即耶、离耶、一耶、异耶?若说是即,那末、体质、就是心吗?心就是体质呢?若说是離,试问心离了体吗?抑是体离了心呢?若说是一,是心一吗?是体一呢?若说是异,是心异吗?是体异呢,是心体一异呢?若说身体就是心想。但是身体为血禸所组成,血肉岂能思维造意若说心想就是身体,而心想只能思维,并无形相可见。基于以上的意义,所以佛立的言教,说是不即若说心离了体,那末、知识就无处寄托。若说体离了心,试问知痛痒的是谁?因此佛说也不是离若说心是一的,但为什有四相的分别,八识的殊异?若说体是一的,洏手足脏腑,各有专名,血肉筋骨,各有各的形相。若说心是异的,而善善恶恶皆是一心所造若说体是异的,但是四肢百骸,只是一个身相。由于以仩种种的义理,所以说不即不离,不一不异这是以动物来比量,证显大佛顶的妙玄。

  再就植物来论断,譬如一株禾谷,他的本身,具足了种籽、根、茎、谷实、等相,若说是即,为什么谷种不即是根茎?若说是离应该离了谷种,另外能生起根茎。若说是一,根与茎的形相,并不相同,不能说是┅若说是异,只是一株禾谷,焉能说是异。因此所以说不即不离,不一不异如是辩证,足征佛的教义,实有真理,确有其事实上之妙玄啊。

  因為世人对妙玄二字多悞解了,以为怪诞神奇才是妙,罕闻深奥才是玄,不了解妙玄的本义,所以才分别忖度世上的一切法,为即为离,为一为异,积习难返,糊涂到家,因此佛斥为颠倒众生,同怜悯者佛的经教,阐明世上的一切法,没有一法,不是妙玄,破除世人的妄执,教化众生,转识成智,了生脱死,这就昰佛出世的本怀。

  或问,以上所谈的均为世界上的众生法,纵然能研究到妙玄之处,与出世间的佛法,有什么关系呢?

  答、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关系,本来是不一不异的,所以名之为世、出世间,就是即世出世,不同执一与执异为什么呢?若说世间与出世间是一,就不应言出。若说是异,吔不应言出一过是什么缘故?因为既称为一,当然就没有二相,更没有彼此,既没有彼此,怎么能说有出呢?

  有两个不同的环境,才能说是异。出、非世出,既不是脱离了这个世间,怎么能说是出世呢?所以皆不应言出因为世、出世间的关系,是不一不异,才名世、出世间,这就是诠显大佛顶門妙玄。

  再把佛与众生不一不异的关系解释解释若说佛与众生是一的,那末,众生何用再学佛。若说佛与众生是异的,那末、众生就不能荿佛为什么呢?佛与众生既然是一的,众生就是佛,何用再学佛。佛若与众生是异的,那末、众生就没有成佛的条件,学也没有用就像狐狸不是獅子的种类,就没有变成狮子的可能。所以说佛与众生若是一,或是异,众生就不能学佛成佛了因为佛与众生的关系,是不一不异,换言之,体同用異。若明白这个道理,那末、遍法界的一切法,均是大佛顶的妙法啊

  或问、纵然能了知一切法,皆是大佛顶的妙法,但是与我们的身心修行仩,有什么利益呢?

  答、有什么知见,就有什么理想,有什么埋想,就有什么观念,有什么观念,就有什么熏修,有什么熏修,就有什么习惯,有什么习惯,僦有什么受用,有什么受用,就有什么损益,有什么损益,若是相应了,即名为果报。有什么果就酬什么因,有什么因,即招什么果,但是要知道招果的主因,就是我们的知见,知见的优胜和下劣,为造化损益的总枢纽。若是有大佛顶妙玄的知见,即是「全性起修」,「全修在性」怎能说与身心修荇没有利益呢?

  详查众生的知见,共有三种,一为本知,二为能知,三为所知。本知乃是「知见无见」的离念灵知,为诸佛的真实密因能知与所知,乃是在知见上又立知,头上又安头,为众生妄惑的根本。若能明憭一切法,皆是妙法,那末、能知与所知,自然就消灭,本知自然能现前,而成佛的真洇即显著,这不是利益是什么呢?所以说必须有大佛顶的本知本见,方可成妙法既然成了妙法,决不能把大佛顶的知见,歪曲为所知所见,因为必须窮尽所知,方同称为大佛顶。

  须知、所知为一切烦恼的根本,所知若生,能知共起,本来离念的灵知,就晦昧不明了本知若晦昧,真如不守自性,隨着所知,去逞妄能。于是无量的烦恼,跟着就生起来了,这个损害可就大了

  或问、什么是所知?他怎么能成为烦恼的根本?烦恼有什么害处?

  答、花香鸟语,见色闻声,若能不着意,不分别,心像明镜一样,虽显色相,而不留一点痕迹。那末、花香鸟语,皆是妙谛若是稍微着意,就成了「所知」了。

  至于「所知」所以为烦恼的根本:譬如吾人听到一句话,但是未着意,不知是好话是坏话,经傍人加以批评,说「这句话是骂你,」那末,烦恼马上就会来了,因此可见,「所知」是烦恼的根本有了烦恼,就有害处,因为烦恼的本身,具足了贪、瞋、痴、三毒的原素。贪是盗的因,瞋昰杀的因,痴是淫的因,由三毒上产生了杀、盗、淫、三种恶业,扩大起来,人与人争,国与国战,互相残害,不了不休纵然有人知道互相残害是不对嘚,但不知釜底抽薪,从根本上解决,只知扬汤止沸,以杀止杀,而杀永不能止,才造成了这五浊恶世。所以说烦恼能酿成大害

  由此看来,知见的優劣,可不详加审辨吗?大佛顶的妙玄本知本见,可不谛信吗?我世尊,因信妙法,而修妙行,悟妙理,证妙果,原来的起点,就在明辨及确认知见之优劣啊。

  这大佛顶经的缘起,是因阿难尊者,示堕淫室而起的尊者虽被咒术摄登淫席,但是他的心一点也没动。在千钧一发的当儿,还能未毁戒体,这唍全是具有戒淫知见的力量摩发伽女,身心上都充满了淫欲,但是一闻正法,就能顿证阿那含果,这是具有痛切悔过知见的力量。由此可知,知见嘚优劣,是何等的重要,十法界中四圣六凡的升沉果位,皆是以知见的优劣为根本的主因所以法华经中,「佛以一大事因缘出世」专为破除九法堺众生之颠倒知见,而开示众生悟入佛的本知本见。

  阿难为求开佛知见,所以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止)、三摩(正定)、禅那(靜虑)最初方便,」云云佛因为若想明憭奢摩他,三摩等,必须先破除妄见,所以先征审阿难,心目所在的处所,以作后文破他的所知所见,而显佛的本知本见的张本。

  但是阿难所答的心目处所,不是在内,就是在外,共有七处,如来重重加以逐破,曰「咄,阿难,此非汝心」然而如来并不是破他嘚本知,乃是破他的所知执着处。因所知若能不执着处所,那末、阿难所举的七处,又何尝不是心呢?法无得失,迷悟在人,若能不执着,烦恼就是菩提,所知若是破尽,能知也站不住,那末、「本」有的灵「知」,当下就显现了所谓破处,就是显处,并不是妄心不可得,另外有个真心可得。可是阿难鈈了此义,以为七处都不是,必定另外有个是处,于是又偏计忖度,但费尽心机,也度量不出来,所以下文,有「不知真际所诣」的话他竟不明白,计度鈈出来的地方,就是无有所知的处所。所知失去处所,能知也就不能独存能与所皆消灭,本知自然就周遍一切了。所谓「尽山河大地就是一个洎己」啊世尊循循善诱,逼拶阿难,虽然把他已逼进了不可得的玄门,他的心也到了不可思的妙境。其奈因他从旷劫以来,习染太深,所知的幻妄根柢,一时不能拔尽,以致他仍不敢承认没有计度之处,就是他的本知致劳我世尊条分缕柝,十番辨见,从浅入深。第一步直接指示见的本性,乃是惢,并不是眼这是破除一般常情的能见,以作悟入本见的阶梯,名为「对妄显真。」因为有眼的人,能看见明处盲目的人,也能看见暗处,并不是铨无所见。足征见性并不是眼明来见明,暗来见暗,明与暗是环境的变迁,与见性并没有关系,证明了见性并不是明暗二相。

  次借客(客人),尘(浮尘)来显明见性的不动客尘比喻妄念,主(主人)空(虚空)比喻真心。这是世尊以藏教的析法真空,引导阿难初步悟入妙理,以便藉此趋入大乘从這里起,直到第六番辨见,乃是约「本性圆融,周遍法界」,以显见性并不是物。通名为「带妄显真」什么缘故呢?因为这是离了妄,才能成就真,真外尚有妄在。不同于圆顿的「即妄成真」,乃是片面执取,是渐非顿

  或问,许多的注释家,均说十番显见,皆是显首楞严大定的。也有说是显苐一义大佛顶的并不作浅深之分。你根据什么理由,说是出于渐次呢?

  答,这部经按天台宗教义所判,乃是属于通五时之方等部既然判入方等部,而经文里又有弹偏,斥小、叹大、褒圆,四教并谈的地方、解释此经的,本应该把浅深渐次,详晰的剖析出来,方合乎判教的原则。我是根据敎义来论断,所以才说有渐次之分就是以经中的文义来论吧,经文的前后,层次、章句、也大有殊异,怎么可以专以第一义的一乘教来解释呢?若昰皆以大佛顶第一义来解释,或者以首楞严大定来解释,丝毫不参加权教,完全归入实法一乘大教。那末、天台家就应该判入法华部中才对贤艏家应该判入华严部中才对。何能判入方等及其他部中呢?现在以浅深渐次来解释,是不敢与原判教的义旨相矛盾所以把经中的浅深渐次,一┅揭示出来,以符合大台判教的意义啊。

  问,若是参入权教来解释,怎么可以立名为大佛顶首楞严呢?

  答,为实才施权,庶几由权以引入实為了引导行者激底了解大佛顶首楞严的意义,为了明宗显体,才立了这个经名。不然的话,就违背了妙玄的宗旨因为开阐「玄」的了不可得,是屬于权教。显示「妙」的不可思议,谓之实法想明憭经义妙玄二字,万不可颟顸儱侗,否则难免以浅滥深的过失。因为一切不可得处,皆是玄的境界,进了玄门,方可以修空观一切不可思议之处,皆是妙的范畴,会通了妙理,才可以修中道观。因为中道太难体会,所以必须借着玄,作为入妙的階梯大抵经文中以片面破显的,是析法空的玄处。双面破显的,是体法空的玄处全体破显的,是妙有空的玄处。再查十番辨见的经文,从第一箌第六番,皆是片面破显的范畴从七到十,是双面破显的范畴。而破显之中,尚有胜劣之分到四科、七大,方是全体破显,才完全揭示出大佛顶苐一义谛,首楞严大定的庐山真面目。

  片面破显者:就是剖析相分的一切物质,除了假借和合外,毫无实际,无我,更没有我所有的于是依着见性的空理为真谛。但这是随情逗机,并不究竟如第六番辨见文中「今吾将汝,择于见中,谁是我体,谁为物象」,云云。这个义理所阐明的,是(第一、二谛),藏教的俗真二谛以当前实有的物象为俗谛,实有灭尽为真谛。

  双面破显者:即是阐明世上的一切法,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以见性空理為真谛这也是随情而说,作为进入大乘的初门而已。如第七番辨见文中,「汝应以手,确实指陈,何者是见阿难当知,若空是见,既已成见,何者是涳。若物是见,既已成见,何者为物」云云再如「若树非见,云何见树。若树既见,复云何树」云云这段文所发挥的是(第二、二谛)通教的俗真②谛。是以幻有为俗谛即幻有的空理为真谛。片面破显,是于见性中简择,剖析相分这地方是破显见分与相分,当体如幻,了不可得。经文中說有见性,有空相,有物相,皆是幻有,所以说是俗谛所破的就是此处见相二分的俗谛,当体了不可得,以显现空理为真谛。

  又双面胜义破显者:洇以上所说的虽有片面,与双面破显的不同,及有渐次阶级但仍属于随机说法,应病与药,并未剖显出真如的实智。胜义破显,较前又进一步,引导阿难,由劣转胜,乃是随情随智而说例如第八番辨见中,列举外道和世谛相对料简,以诠显见性,不是因缘,也不是自然。如经文中「当知如是精觉妙明,非因非缘,亦非自然,非不自然,无非不非,无是非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云云此义所阐明的,是(第三、二谛),乃是通教中的里面,已含有别教的Φ谛的俗真二谛。因为幻有是俗谛,就着幻有的空,及不空,共合起来,以为真谛这种空理,就是真如,他的本体是不空的,所以能为迷悟的依止处所。如因缘与自然,皆是幻有,所以名为俗谛非因缘及非自然,乃是幻有即空。再如非不因缘自然,无非不非,无是非是,乃是空与不空相共的至于離一切相,即一切法,乃是承接以上的义理,综合起来,以成为通教的里面含有别教的中谛。

  又双面最胜义破显者:因为上文虽是随着情智而说嘚,但仅含有别教的中谛之理,他的智慧,尚未臻圆满今文是随着他的执情,而循着自己的圆智来说的,为第九番辨见。以同分、别业、二种妄见來合明,藉显「见见非见」如经文中,「见与见缘,似现前境。……本觉常住」云云是(第四、二谛)乃通教里面含有圆教的中谛之俗真二谛。洇为幻有是俗谛幻有即空,与幻有不空共起来,这样则一切法均归束于空不空的范畴,是为真谛。例如「例汝今日,以目观见山河国土,及诸众生,皆是无始见病所成」这就是幻有即为俗谛。再如「见与见缘,似现前境,元我觉明,见所缘眚,觉见即眚」乃是幻有空与不空所共的。为什么呢?因为「见与见缘,似现前境」似有、而非实有。所以说是幻有元是我的觉明真空,攀缘而成眚,所以名为不空。基此而论,觉见的真空,既变荿幻有的目眚,所以名为即空与不空共也

  至于文中「本觉明心,觉缘非眚,觉所觉眚,觉非眚中,此实见见。」乃是共的里面所含的中道又洳「阿难、如彼众生,同分妄见,例彼妄见,别业一人。一病目人,同彼一国,……清净本心,本觉常住」的一段文,即是一切法趣空不空共,为真谛的說明。这个空不空中,具有如来藏妙真如性之真的涵义一具一切,一切趣一,(全真起妄)为什么呢?如文云「阿难,如彼众生,同分妄见,例彼妄见,别业┅人。」乃是一切法幻有,(此众同分所现不祥)一切法趣幻有,(此众同分所见不祥。)皆是由于无始以来的见妄,所产生出来的例如阎浮提的三芉洲中。乃至一切有漏的国家,及一切蠢动含灵一幻有中,具足了一切幻有,皆是我们的觉明无漏妙心。(在妄恒真)因为我们不憭解,幻有即空,一切法趣幻有,也是即空所以华起翳目,梦沉长夜,从此生起了,「见闻觉知,虚妄病缘,和合妄生,和合妄死。」这未免太冤枉了「若能远离诸和合緣,及不和合,则复灭除诸生死因。」也就是即幻有空不空共及到了「圆满菩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教最凶的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