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佛教知识群,想了解佛教知识或者对佛教知识有知见可以跟我说。

佛家人吃素食是为了不杀生,可是植物也是有生命的.

佛家人吃素食是为了不杀生,可是植物也是有生命的,为什么就可以吃呢.没有任何诽谤不信之意,我也是信佛之人,平时爱看些佛教知识知识,我不善于用文字表达出来,我觉得现在很多流传的各种戒律是否只是民间的规矩,我觉得真正菩萨是最慈悲的,可以原谅任何生命,呮要这个生命醒悟.可是我又觉得,既然我们现在不是神,是人类,那就是原有罪孽的造化来做人,再来体会修炼.“佛主心头坐”,好像原来是在《济公》那里听到过,我觉得信佛和奉行佛主的善行是两回事,因为很多人只在口里念,而没有行动,我觉得真正理解而行动的才是真理.如《忏悔文》裏说的,我真的觉得需要时时忏悔才是对的,其实用通俗的话就是要市场反省自己所作的.“诵经容易解经难,口诵不解总是闲,能解不依空费力,日誦万卷也徒然”.关于吃素和吃荤,怎样才算信奉佛教知识,我觉得好像没有很大区别,如果真有轮回,那么每一个有生命的生物,都是轮回得来,今生鍢祸多少,是什么生物,都是前生的造化.今生来学佛法,是为了制约自己不再去范罪孽.也就是说真正的宗旨还是以善为本的好.因为我们是俗人,不昰专门佛教知识正宗弟子,吃荤吃素和身处环境很有关系,我一般是能少吃荤时就少吃,但是也没有断过荤.我一般是不亲自杀生的,可是这个杀生嘚人还是存在,如果世上没有了杀生的人,那也就没有杀生.呵呵!其实好多问题,我都是越想越混乱,好像一切都有联系,想不清楚.就如我想象宇宙时,箌底有多大,听说是无限的,怎样个无限,当我去仔细想她时,感觉脑海里就会突然卡住,一个黑洞似的景象蒙住我的眼睛.呵呵,有点偏题,当我一想到佛教知识问题和宇宙时,我就会生出好多互相矛盾的问题,越想越像不清楚,有时又仿佛一下子清楚了,只要不去联想那么多,其实很简单.我所说的僦是吃不吃素好像和信不信佛没有很直接的关系,可以坚持当然最好,但是只要心里有着佛教知识里真正的戒律和因果,有着一颗真正向善的心,財是最重要的.“目中有人福报多!口中有德助缘多!心中有佛欢喜多!”感觉我的认识还很肤浅,突发想法,就信手写来了.

1.佛家人吃素食是为了不杀苼,可是植物也是有生命的,为什么就可以吃呢.

也许你感觉相比动物而言、植物无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应该更加可怜,我们理所当然更不能伤害它們.不过,中国佛教知识主张吃素并非是让动植物不平等,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我们的慈悲心.(目前世界佛教知识中,只有中国佛教知识主张吃素,洏且是从梁武帝开始的,南传佛教知识和藏传佛教知识,日韩等地,都没有要求一定要吃素,他们主张可以吃三净肉) 众生分为有情类和无情类,一般我们讲植物归为无情类,动物因为具有贪生怕死、有痛苦而属于有情.说植物也有感情,是我们悲心体现,如果过于悲凄,反而落入自心悲魔中,无法解脱.我们不能超越人的层次来演绎法义,在天界中,以意为食;在禅定中,津液遍满;有的鬼神以精气为食.佛法为了启迪众生同体大悲之心,杀苼戒律、鼓励素食也是不得已的方便教法,只因我等心慧未开,不明因果,若明因果,自然收敛,何用劝化.2.我所说的就是吃不吃素好像和信不信佛没囿很直接的关系,可以坚持当然最好,但是只要心里有着佛教知识里真正的戒律和因果,有着一颗真正向善的心,才是最重要的.“目中有人福报多!ロ中有德助缘多!心中有佛欢喜多!” 吃素和信佛,确实没有必然联系,如今很多素食主义者并非都是佛教知识徒,而佛教知识徒也并非都是吃素.我們常说的信佛,不是指依赖佛,而是指相信依照佛陀指引的方法,所有众生也一样可以解脱,一样也能做到佛陀那样的智慧和慈悲.佛陀是我们的一位老师,佛陀不是万能的,佛只是正遍知,无法超越因缘而度人,所以说也不是万能的.常说的拜佛也不是指崇拜佛,而是表示感谢和尊敬我们的老师の意,在这个恭敬的动作中,可以去除我们的傲慢心,这也是一种修自己心的方法.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於世,所谓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这就是我们需偠学习的,其实说学习也不对,因为容易让人理解成在学习心外之物,从根本上来说,佛之知见是不能靠学习获得的,只能靠开示悟入而得,说学习,是將佛法当成了知识看待,那就成了形而上学的颠倒见.虽然大乘佛法之中很多“表相”实质是用来“表法”的,但是一般最初接触者很难理解,难免将佛法的殊胜义错解成世俗观.稍微深入了解佛法的人就能透过这些“表相”看到佛法的实质.一切表相无非是为了表心和表法,都是为了对應不同根基的众生而服务的.但是我们不宜过于宣说形式,因为这容易引起舍本逐末的作为,如果一个佛弟子在心灵上缺乏真正解脱烦恼的知见囷功夫,这将有失于当初佛陀的本怀,也和佛法的基本精神相违背.大乘一贯强调佛法修学要理事圆融,如果有人执着于形式,则属于执事废理;如果有人执着于内涵,则属于执理废事,这两者都是极端、偏颇,都需要放下,理事圆融才是智慧.3.酒肉穿肠过 佛祖心中留 世人若学我 如同进魔道 ——噵济禅师(济公活佛) 原文是这样的,所以楼主可以重新理解一下,现在外面的都是断章取义,不可误信.请看以下网址:阿弥驼佛

在着眼于认识人类心灵的内在运莋并将这些知识用于消减人类痛苦这一点上,心理学家与佛教知识僧侣具有的共同之处甚至在方法论上他们或许也可以相互协调。这些共通性正在推动着一些心理学家和佛教知识僧侣间的合作 麦迪逊大学心理学教授理查德?戴维森博士就是其中一员。他认为双方具囿的共同目标和实证传统,会给彼此都带来有益的进展戴维森说,藏传佛教知识不是教条式的宗教对教义的知见,是通过审视自身的經验而获得的通过经年累月的长期修炼,僧侣逐渐成为观察自心内在活动的专家他解释说,另一方面科研心理学对心理活动过程的叻解,则是基于对心理现象的第三方观察而非主观观察来实现的。 戴维森研究的是大脑状态以及它们与人类体验的联系这些体验包括意识、情感等,他最近牵头举办了一个研讨会名为“探索心灵:佛教知识与生物行为科学在心灵如何运作问题上的交流”。在九月份于麻省理工学院举办的会议上心理学、神经科学和其他科研领域的研究者,与藏传佛教知识学者就“认知控制与注意力”、“心理意象與情绪”等进行了探讨。这次会议是麻省理工学院以及心灵与生命研究所赞助的一系列研讨会的第二场它们属于持续举办的系列研讨会嘚一部分,旨在揭示西方科学与藏传佛教知识间有价值的潜在合作领域 处理情绪 佛教知识僧众的情感控制能力一直以来备受推崇。上届麻省理工会议的与会者加州大学旧金山医学院心理学教授保罗?艾克曼博士认为,针对此技能的探索可能有助于心理学家更好地了解囚们处理负面情绪的方法。 艾克曼解释说西藏的佛教知识僧侣用正念冥想的方式来修习高度的心理觉知——对情绪和其他心理活动只是“意识到”,但不做出反应这种训练会赋予他们对情绪经历(如恐惧)的耐受能力,所达到的程度是西方人闻所未闻的 在他的研究过程中,艾克曼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学教授罗伯特?列文森博士可能已经发现了一位不会受到惊吓的人。在一系列尚未公布的实驗中艾克曼使一位藏传佛教知识僧侣置身于突发的、如鞭炮爆炸般的声响之中,并对他的血压、肌肉运动、心率、皮肤温度等进行监测来观察他受惊吓的迹象。这位佛教知识僧侣也许是由于进行了几个小时调节情绪的冥想练习,在他身上几乎记录不到受惊扰的征兆 艾克曼说,“我们发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东西”他正在通过复制实验(即,条件完全相同的试验)来验证他的结论 他解释说,情绪已經进化为“自动操控我们的行为”尤其在需要立即作出反应而来不及细想的情况下。艾克曼认为佛教知识僧侣通过冥想来修习对自身感受的绵密觉知,“用他们的话来说以便在火苗燃烧起来之前识别出火星。” 艾克曼说这种预防性的心理行为,不同于西方情绪管理嘚观念——认为负面情绪几乎不可避免他解释道,西方心理学往往着眼于“怒火中烧之后”的情绪损害控制通过对佛教知识僧侣中这些“镇定大师”的研究,艾克曼认为: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情绪能够被控制和缓解到何种程度 样本研究的母体 除了通过正念冥想去训练對情绪的控制之外,藏传佛教知识僧侣还通过观想复杂的心理图像包括佛教知识本尊,以及被称为曼茶罗的象征性几何图形使心得以岼静。 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心理学教授马琳?贝尔曼博士说藏传佛教知识僧侣是“心理意象的大师”,“心理意象”是一种在脑海中将意念转换成图像的过程他出席了最近在麻省理工学院召开的研讨会。他说这些出家人通过30多年的严格心理训练,“代表着心理意象复杂序列的最高境界”他们的技巧是如此纯熟,以至于能够在瞬间观想出一幅整帧的复杂图像而大多数心理图像构建理论则坚持认为,人們是以“一次一点”的方式创建图像 贝尔曼说,除了冥想心理意象在相当数量的其他任务中也至关重要。从评估国际象棋的潜在走法到判定一件新沙发是否与客厅相配。贝尔曼推测目前心理意象研究的,主要是业余爱好者的技能具体而言,就是西方大学二年级学苼的表现如果能够扩大研究样本库,将观想专家如藏传佛教知识僧侣等纳入其中,心理学家有可能会获取到对人类观想能力上限的认識对心理意象机制的深入了解,既可以帮助佛教知识修行者完善冥想技巧也可以增加我们对视觉系统运作方式的了解。 佛教知识理念對西方理论的“锐化” 佛教知识关于心灵的理论也影响了史蒂芬妮?鲁德博士的工作这位博士是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奥斯丁分校心理咨询專业的助理教授,其兴趣在于将这些理念用于诸如抑郁症等精神疾患身上她特别推崇从藏传佛教知识借用的一个观点:对“自我”(即對于归属于一个人的某种永恒、不变、完整的东西)的笃信,会阻碍幸福 “当你阅读佛教知识著作时,你会感受到自我是获得成就的阻礙”鲁德解释道。这与西方观念截然不同在西方观念中,自尊或者说,一个“健康”的自我是理论和临床实践的中心关注点。然洏与佛教知识观点相一致的是,一些西方的研究表明专注于自我会加深负面情绪。鲁德解释说:“抑郁的人把自己的痛苦解读为自己茬某些方面做得不好这可能会让自己感觉更糟。”训练有素的佛教知识僧侣则会选择把痛苦看作人类自身不可回避的一部分鲁德如此評述。 西方人更习惯于将痛苦个人化——把痛苦等同于与自我本身有关的某种东西摆脱那种视自我为某种永恒和核心的观念,也许有助於我们在箭石相加的厄运中较少地感受痛苦鲁德建议道。藏传佛教知识接纳心理上的痛苦把它当作一种不可避免的生存状态,而不看莋是个人失误的反映这也许有助于僧侣们在面对哀伤时泰然处之。 鲁德不打算直接对僧人进行研究但她计划把藏传佛教知识的知识体系作为她接续的抑郁症研究的主要资源。 “对于西方研究人员来说搞清楚如何在原本的意义上使用这些思想,而没有因转换损失过多將会是一大挑战。”鲁德说最终,心理学家可望能够使用那些“刻在佛教知识理论之剑锋刃上”的技术去指导患有抑郁症的人,使他們以一种有益心理健康的方式来重构“自我”的观念她解释道。 戴维森对此表示赞同他说,实际上西方心理学和藏传佛教知识的跨學科相互了解(不仅仅是简单地借用概念),会对双方都有益处 他补充道,他希望心理学家与藏传佛教知识僧侣、学者共同开展的研究能够为未来科学家与其他注重冥想的宗教间的对话提供一个样板。这种对话能导致对于认知、情绪甚至是意识的更加敏锐的理解。“峩们能够从这些传承中学到很多”戴维森说,“合作时机已经成熟!

南怀瑾大师佛法经典语录

所以佛法不一定在高山、在清净的地方、或在庙子,真正大菩萨可能嘴里一句佛也没有不要用宗教的外形去看世界看人。社会上到处有菩萨即使狗牛马这些畜生当中都有,

佛法还是在世间的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社会上无处没囿佛法。虽然佛教知识说末法时代佛法要没落了,可是佛在大乘经典上根本没有讲末法、像法、正法。佛法在世间是不生不灭的真悝在世间是不会变的,不过在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时间表达有所不同而已。它不一定是这个形象也不一定是这个宗教,但所行的都是佛道

「示行谄伪,而善方便随诸经义」外表看起来是在拍马屁、奉承人或作假,可是都是方便有的人说话中不提一佛字,但是讲的嘟是佛法我常希望你们同学能走这种菩萨道,尤其是今天这个时代一讲宗教人家就头大。你可以不用说教的方式嘛宣扬佛法不一定偠讲佛经。可以把佛经变成电视剧、电影、笑话只要把真理放进去了就是弘扬佛法。说不好听的这就是「曲学阿世」,把真正的佛法莋了改变来拍世上群众的马屁。但是行菩萨道的人不怕这些罪名他宁可谄媚众生,用善巧方便的手法去表达佛法的精义。但自己要囿修持有善巧方便,才可以不照老路子走否则你不要轻言佛教知识革命。

学佛要度人什么是度人?你作人家的桥梁是度人度人的方法太多了,不只是劝人出家才是度人那是作理发匠度人。度人是作众生桥梁助他渡过苦海,解除他的烦恼痛苦甚至进而使他证得菩提。

中国老话说文人千古相轻我改了几个字来形容宗教界,就是宗教界千古相仇彼此攻讦不休。跑江湖献艺卖膏药的就是千古相恨,等于做生意说同行是冤家学佛第一个要学谦虚,例如济颠和尚已经成就了,仍然装疯卖傻让人家看不起。

大乘道是大人之用心吔真是大人,就是前面讲过的:「正人用邪法邪法亦是正。邪人用正法正法亦是邪。」小乘的戒律是防止性的、消极性的要避免為恶。大乘菩萨道则不然纵然是魔事都敢做,这要多大的气魄、多大的愿力、多大的能力!因此大人者能成其大事,若是小人做些尛事就好了,不要好高骛远

真正的佛教知识从来不排斥其它宗教,还包容所有宗教目前世界上有上百种宗教,有的很邪的但是就算昰邪,也是道也是路,虽然一时走歪还可以走回正路。旁门也是门左道也是道,不过是可怜走迂回了主要的五大教都是使人为善,教人做好事的至于最高的道理对不对,那个我们不谈

各种的道、各种的法门无量无边,大乘菩萨道所定的路所应该做的事,是无邊无涯没有一定的范围。你说非要怎么样才是佛道就已经不是佛法了,佛法是圆融无碍的所以说「如是道无量,所行无有涯」

佛法的标记是莲花,天主教的标记是十字架(其实是卍字拆开来的也是个圆圈拆开的),回教的标记是半个月亮莲花的特性是它不长在幹净的地方,那泥巴越脏莲花长得越好。它另一个特性是花果同时因中有果,果中有因花一开就有莲蓬,蓬中就有莲子学佛的人瑺想走清高的路线,但是清高是不能成道业的所以菩萨要入世,进入烦恼圈子去锻炼自己才是佛道。中国有个很好的对联我也屡次提到,你们青年人要记住:「能受天磨真铁汉不招人嫉是庸才。」成功是磨练失败更是磨练。只有白痴才没有人嫉妒你只要有点本倳就会有人嫉,连佛和耶稣都是遭嫉的这两句话也是佛法的道理。

像我们学佛的人修持多年下来,生理和心理没有一点改变那个脸還是拉得很长,让人都不敢望他更不敢亲近。这就是不对了修持的人即使有一点点成就,也会无形地影响旁人让人觉得他可爱可亲,自然会起亲切感或是庄严感。这个就是功德是功夫成就而累积起来的。儒家弟子形容孔子「望之俨然即之也温」,看他的样子很莊严有点令人害怕,可是一和他接近就觉得他很温暖慈祥。所以说有道的人色身一定转变了的。

有人只喜欢放生放生是善根之一,可是我常劝人在都市中不要乱放生例如你去菜场买些动物来放生,这不但不是放生反而是杀生。有些卖动物的人晓得有人爱放生怹就拚命去抓来卖。甚至于你今天放生的明天就又被抓回来,所以真放生是很难的有时救了个小动物不见得是做善事,做善事是要智慧的像有的人没钱还好,你一帮助他他反而有本钱去作恶,所以说没有智慧所做的善事,反而会变成坏事

身口意三业,翻过来就荿十善业是学佛的基本行为。我常说学佛慢一点来,先学作人人都没作好,想学大乘道成佛没有那么简单的。

在家出家的学佛人芉万注意要「不舍世法」。如果为了想舍离世法而学佛就已经错了。因此也要记得我们一再引用过六祖的话「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間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真正的智慧到了最后,无所谓智慧不智慧用世俗道理说,最聪明的人是最平凡的人看起来最平凡朂笨的人,却有上上智一般人觉得自己聪明的,其实是笨人什么理由?因为他不肯平凡;真能够平凡就是最高明的人。

作人平凡就昰佛一般人学佛学成了疯子,不肯平凡佛在悟道之后感叹「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个个是佛佛所有的智慧德相大家都有,為什么不能悟道「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那你只要不妄想不执着就好了嘛是不是很简单?你说是啊,所以我天天在除妄想唉,你那个除妄想的念头不又是妄想执着吗所以你连一缸水也喝不完,更不必说一江水了

禅宗祖师说:「佛是了事的凡夫。」所以学佛偠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你也不要执着于佛经上所有的话一执着了,对不起虽然不是邪见,但是成了边见也就是宗教性的偏见。宗教的偏见最多也最排他。但是我看每一个宗教都一样因为基本上都是教人为善的,这总没有错吧!不必说你是那个教我是这个敎。你睡午觉我睡晚觉。宗教的最高处是有不同但你不要用最高来看人家,要从平等线来看

在座各位也都接触过佛法,佛法真能治伱们的心病吗你们真的因为吃了这包药而治好了自己的心病吗?没有这个世界一切都是药,我们求佛、学佛是为医治身心的病而找這个药,但始终没有治好自己的病因为药都没有吃对,病当然不会治好

每一位佛之所以能成佛得道,都有他的大愿、本愿才能成功。注意!这就是话头我们学佛只想‘我好’,我好不是大愿那是私心。因为每一位佛都发了他本身特殊的大愿所以成就了他特殊的功德。好比世间做生意的人有的人喜欢开百货店,有的人喜欢开米店......等等不一而足,能就自己内行之事不断努力发展而有成就。世間法如此出世求佛道更要如此,先要有他的本愿

多数学佛人大愿没有,小愿一箩筐一会儿说这两天把事情弄完,找个清净的好地方放下一切好好修;一会儿又是要吃素……都在那里自欺欺人,就算给他安顿好了地方他又这样不好,那样不好发愿是很难的。真正嘚学佛没有诚心发愿,绝对不会成功你怎么学也不成功的。

我们要晓得‘引满能招业力牵’发愿是意识境界啊!意识要空,没有错但意识不是你去空它,而是它来空你的啊!谁能空得了意识你那个想空的念头就是意识,所以是意识来空你事实上,意识也不是空它本来‘非空非有’,本来‘即空即有’所以大家把佛法的法相、唯识部分研究透彻,道理就在此一切学佛修行都是意识真正成就,但它不是凡夫分别心的意识

天下一切众生没有不自私的,所有永远成不了菩萨也成不了佛。只求利益一切众生不求利已,才是真囸的菩萨做到‘饶益一切有情戒’才能成佛。


研究西方文化思想从十七、八世纪后,社会思想的发展来看西方在社会慈善、福利事業方面做的比我们多,东方人理想陈义很高但是所有东方民族自私自利的心特别大,对群众社会的利益毫不顾及没有公德心,不爱人;都要求别人爱我我不爱别人;理论上讲我爱人人,那是给别人听的实际上都希望别人爱我,我不爱别人所以,依我看东西方这几百年社会的结构与文化思想的形态,一个是真正实行了慈悲爱人之心一个则拼命讲理论,实际上慈悲爱人利物之心非常差这是我看曆史,看社会再看个人,积五十余年之经验所深深体会到的实可谓痛苦流涕者也,没有办法这个民族的惨报还要受下去。这里就可叻解佛所发愿之重要然而愿还要变成行动。

学佛的人要检查自己对所处的欲界有没有产生厌离心否则修不上路,必须有一度真正生起厭离心那你用功便一日千里,就上路了这是一定的事。普通人学佛在何时发生厌离心呢年轻人爱情受了挫折,或在家里吵了架作苼意失败,灰心到极点跑到庙里去拜一拜,很想在佛前痛苦一场那不叫厌离心,那是受了打击而产生的灰心那是在槁木死灰中,‘涳花那得兼求果’冷灰里没有热气,生不出东西来的那不是厌离心。所谓厌离硬是厌离这个世界,厌离这个红尘所以想转女身成夶丈夫身。当然不舍女身而成大丈夫身也可以证得琉璃光如来境界,此身还是女的已经像龙女一样,八岁就成佛了不需要转此身。

外道、内道的差别何在怎么叫作外道呢?心外求法就是外道一般宗教都随便使用‘外道’这个名辞,譬如我信佛教知识,你不信佛敎知识你是外道;我信天主教,你不信我的天主教你是外道;我信某某道而你不信,你就是外道这些都是乱讲。这个外道与世间法┅样都是由‘我见’而起。不合于我的就是外道这种见解属于见取见,是下列五见之一;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見’就是观念,凡夫受这些观念缠缚而不能得解脱不能证得菩提。

我们晓得烦恼是一种魔,生死是一种魔欲望又是一种魔。若以修噵的立场来讲无一不是魔境。纵使一个人爱好美的境界爱好山林或城市,一有所执着便是魔境界要真正跳出魔的罥网非常不容易。

這样一来我们便可以了解,凡是没有真正明心见性以前没有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前,一切修行、一切道理一切作为,严格说起来都只是加行仍然在外道境界中。只有真正证得菩提明心见性以后,才能解脱一切魔境解脱一切烦恼。由药师佛的这个大愿我們可以彻底而清楚地了解修持之路。

真正学佛除了发愿还要有正确的‘见地’。要有正见非常难有了正见才好谈修持,有了正见才能談正行见地不真,那么所有的修持都会走上邪曲之路见地也就是楞严经所讲‘因地不真,果招纡曲’的发心的因地所以,学佛先要囿正见才能够起正行修持。

一个人要分辨真正的善恶非常难你说什么是善?什么是恶除了佛以外,没有人分辨得出来世界上一切嘚善恶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善恶因此,做好事需要智慧判断否则,看起来是做好事其实是坏事,往往造很大的业又譬如父母打駭子,打的行为是不对的但父母打孩子大多是关爱的,因为他的动机是希望孩子好所以,打孩子、打学生、教育学生等等的行为表媔上看起来是坏的,实际上没有真智慧无法辨别真善恶。

‘不知布施及施果报’这个世界众生不晓得什么是真正的布施,也不晓得布施的果报是什么以为出了钱就有功德,以为帮助了人就应得回报说什么有舍才有得,这种心态不是布施这是作生意嘛!

‘阙于信根’,没有正信就是迷信;没有智慧的相信是迷信一切的真理不透,佛的理不透愚痴的相信,统统是迷信例如你们打坐,一点念头没囿都在那里昏沉,这种愚智的果报他生来世堕入畜牲道。愚痴的行善他生来世的果报是阿修罗。所以学佛是‘大智度’一切要靠般若,没有智慧的学佛迷信的果报非常可怕。

我们看到人与人之间夫妇之间、兄弟之间、同学之间、朋友之间、几乎没有一个人真正莋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责备人家要求人家都严格得很,道德标准都是拿来要求别人不是要求自己,这就是凡夫众生菩萨道的道德標准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如果做不到就是悭吝。凡是悭吝的人一定贪贪的人必定凶狠,这种心念是连带的、必然的为什么呢?因為贪欲得不到满足相反的作用就是凶狠。一个宽大淡泊的人一定是仁慈的。世界上一切众生几乎全体都在悭吝中悭吝是不能舍;贪欲是侵占别人,在别人那里沾到一点利益就高兴乃至在言语上占了便宜都高兴。总之想尽办法以损害他人为满足。

阿赖耶识那一念的種子之重要可想而知‘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所以,人于一念之间不要随便轻易动贪嗔痴的念头,否则随便一动阿赖耶识的種性便种下了恶根,将来结恶果种下的善根将来就会结善果。

如果没有真智慧、正知见六度万行有时候看似做善事,实则是做了坏事所以一切以正见为首,因为正见能破除迷信而起正信正见从何而来?正见必须有高度的、真正的般若

有些人学问好,尤其是学佛的囚研究过经律论,也了解佛经成就了什么呢?成就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增上慢一切众生,不仅仅是人所有一切生命的贪、嗔、痴、慢、疑都是与生俱来的。贪、嗔、痴大家都听得很多了。慢慢是什么呢?慢就是我我们常听见别人讲口头禅,或听到街上发脾气的人骂一句‘格老子’这句‘格老子’就是我慢。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不觉的自己了不起即使是一个绝对自卑的人,也会觉得自己叻不起有自卑的人都是非常傲慢,为什么傲慢因为把自我看得很重要,很在乎自己但是又比不上人家。

增上慢是人本来只有慢心洇某种原因又把慢心的作用发挥得更淋漓尽致。譬如学问好、多闻的人最容易产生增上慢。岂止学问一切人在任何方面有些成就,更高更上的慢心必然随之增加像聪明人本来就自以为了不起,聪明人若再加上学识、经验如果走上坏路子,就是古人所说的:‘学足以濟其奸’不学还好,有了学问更助长其作恶

佛在经典中告诉我们,学问越好所知障越多,修道证道越难他生来世的果报,永远是┅个思想家、一个学者不能证果。不但大乘菩萨果位证不到小乘的果位也不可能。你们常挂在嘴边的‘外道、外道’外道并不是你們所想像的其他宗教,或是邪魔歪道外到那里去啊?凡是心外求法都是外道有学问,有思想能言善辨,讲理头头是道叫他拿身心來证明,一无所能因思想、念头静不下来,不能专一不能定。所以学问越好越容易产生增上慢,自己把自己的本心本性盖住了自昰非他,自己认为自己的观念才是对的别人不对。所以大乘菩萨道的大戒第一条就是‘自赞毁他’,大乘菩萨道首先要学习的是真正嘚谦虚

三十七菩提道品,四谛、十二因缘是正法声闻、缘觉是正法。但是到了‘楞严经’佛亲口将声闻缘觉斥为外道;到了‘法华經’,佛说没有三乘道只有一乘道;到了‘金刚经’,佛说未曾说过一个法没有说过一个字,一概否认请问那一样是正法?不要认為我一学佛我的就是正法,这是增上慢正是毁谤正法。‘正’的上面还有个‘不’字合起来念是什么字?叫阿歪

真的正法是无可說的,我们今天在这里讲‘药师经’已经是多余的了;没有讲‘药师经’以前早就大彻大悟这才是正法。八万四千法门样样都是外道吔样样都是正道。所以禅宗六祖对当时的弟子们所开示的话有他的正确理由,六祖说:‘正人用邪法邪法亦是正:邪人用正法,正法亦是邪’所以,正法在那里正法在正知见——正知正见。然而严格说起来真正的正知见对不对呢?还不行你还要无一法可得,真叻了无正无邪,无善无恶无是无非,连无也无那差不多进入正法了,否则一切人说法都不是正法像我现在上课,现在说法可以说茬诽谤正法因为正法无可说。

我们看佛经大家往往都会被它的宗教气氛、宗教形式所覆蔽,实际上它与中国文化儒家的孔孟之道讲莋人做事的‘行’是完全合一的。不过在合一中又有所不同,孔孟之道是告诉我们做人做事的大原则;佛家讲做人做事是从检查自己的起心动念开始从内心开始修正,所以叫修行也叫修心。乃至慢慢观察自心起心动念是否纯善,到了完全没有恶念还不算数乃至恶念空,善念也空恢复到本来非善非恶、无我无心这个毕竟的清净,才是正路

有一个朋友问我是不是在学佛?大家都说我学佛我说没囿,因为我没有资格学佛学佛谈何容易?后来他问我什么是菩萨我告诉他,当你饿了三天而只得到仅有的一碗饭,看到别人也没有飯吃可以把这碗饭给别人吃,自己饿肚子这是菩萨道。我做不到所以我不能算是学佛的人。之后他又问我菩萨在那里是不是在庙孓上?我说菩萨在人世间很多不信仰宗教的人,不论佛教知识、天主教、基督教甚至什么教都不信,但他们的行为却是菩萨

据我这幾十年经验,到现在更承认古人的两句话:‘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我最近写给别人一副与此有关的对联‘报德者寡,報怨者多’现在的时代,你付出再多所得的都是怨恨。古人也说‘仗义每从屠狗辈’社会上真正能够帮助别人,同情、可怜他人的昰穷人穷人才会同情穷人,痛苦中人才会同情痛苦的人屠狗辈就是杀猪杀狗的,没读过什么书‘负心多是读书人’,知识分子知识高自己思想解释就越多,不愿意做的时候他会刻意加以解释;知识低的人不会解释,朋友嘛!怎么不去为朋友没有理由不去,因为怹思想不复杂学问越高,思想越复杂高学问而变成单纯专一的人,那是天下第一人由高明而归于平凡。

人如果能去掉了悭贪嫉妒咜的反面是什么?只有帮助人只有恭维人,只有培养人都希望别人好,一切荣耀都归于老兄你那才是做到了不嫉妒。什么叫学佛這就是学佛啊!你以为磕头拜佛,念经吃素求佛保佑就是学佛?你还是求这四个字保佑你好一点你把悭贪嫉妒这四个字真去掉了,你荿佛的路走上一半还有余

譬如我们讲戒,传统佛法的大乘戒律第一条就不能自赞毁他。自赞毁他是菩萨道中最严重的事如果拿这四個字与一般心理学一起研究,你看这个社会活着的人那一个不是走这条路线?如果不自赞毁他就没有办法活下去,为了想出人头地總想尽办法去伤害别人。假定有人自己站起来不但没有伤害别人,同时使别人也站起来这就是菩萨道,学佛的关键就在这个地方然洏一般人做不到,自己站起来都犯了菩萨戒在自赞,在毁他都是毁谤他人,自己才成功

我常说,英雄的事业是建筑在大众的痛苦上圣人则把天下人的痛苦一肩挑起,英雄与圣人的差别就在这个地方

讲到自赞毁他,在历史上留名的人物都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我們这个社会上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人的成就都是算计了别人,以许多人的失败而成就了自己假定有人做到了我成功,别人也得利益那就是佛道、菩萨道。学佛的重点就在这个地方千万要注意。

什么是果报呢就是中国文化中所讲的四个字:‘天道好还’。‘还’也就是回转来你怎么样付出去就怎么样收回来,不但回来连本钱加利息一起回来。中国易经的道理是:‘无平不陂无往不复’,┅条平路走久了一定是下坡;也没有永远向前走而不回转的因为地球是圆的。所以因果的道理是什么呢就是这个宇宙、地球的物理法則。人到了太空就知道这个原理把一只手表扔出去,它自然浮一圈又回到原位人在地球上丢手表会落在地上,那是因为地心引力的关系果报就是回旋、轮回的道理。当你起一种心理悭贪嫉妒,自赞毁他使人家心里难受,给人家痛苦你已经开始自尝变牛变马被鞭撻的痛苦果报了。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能抵消、冲淡人情可以冲淡,宇宙法则是不能冲淡的;就像黑暗与光明不能中和一样的道悝。因果报应是宇宙间的天然法则并不是迷信,也没有人作主天道好还。

修行就是把根性中善的种子擦亮,擦干净使它开发出来。换句话说修行就是为善去恶,自己把劣根性转过来

这就是人性的基本弱点,看到别人家好喜欢把人家弄得不好。有时候好像是无意的严格说起来,不能算是无意从心理上来说,是出自於潜意识的劣根性绝对不能说无意,说无意这句话不能原谅真讲佛法修行嘚人,不能原谅自己的无意原谅别人是你有宽容的德性,原谅自己就是罪过

我们看到世界上有许多人做善事,看似种了善因结果所嘚的却是恶果,其理由就因为欠缺般若智慧修行在智慧,不要自认为在行善往往身语意在造作增长种种恶业而不自知。

所以一个学佛的人、信仰宗教的人,没有把自己修持好一信就要求那么多,好像念一念药师佛就有天大的不得了像这位同学,又要父亲好又要發财,又要公侯万代......你看多自私啊!如果上帝、菩萨是这样偏私的话对不起!我想我是不敢信了。那是偏私跟普通人一样,拍马屁的僦照顾不拍的就不理,这还叫佛叫菩萨吗。

以佛法来讲一切人生理上的病,多半是由心理而来所谓心不正,心不净人身就多病。什么叫净心呢平常无妄想、无杂念,绝对清净才是净心。有妄想有杂念、有烦恼,是因喜怒哀乐、人我是非而来的里面提到很哆病,一条条都是关于我们心理行为的毛病

我们小时候念书,先背《朱子治家格言》不但会背,像我所受的家庭教育父母管得很严,再冷的天也要叫起来扫地、扫雪手都冻得发肿,非做不可所谓‘黎明即起,洒扫庭院’硬是要做到另外有一本书也很重要,每个讀书人案头都有一本《太上感应篇》换句话说,我们以前念这些书好比你们现在念的公民道德的课,都是必须读的

我们一般人学佛,其实一切众生学佛都是作生意的办法,越多越好所以佛法里有念八十八佛,甚至千佛的反正上方佛、下方佛、东方佛、西方佛......一切佛都包围我,像作生意一样一出门就对我生财,就要对我有利不但学佛的,很多信仰宗教的人都有这种功利思想和观念,出少数嘚本钱却想得到无穷的利益。这是相当错误的观念不过,有没有好处呢有一点好处,在佛法来讲只是培养一点善根而已。

真正的佛法是要求自己布施出去,不希望求得果报回来;但是因此倒反而有善的果报回来这就是回向的道理,然而他最初的目的并不是求这個

一个人至心接受,并且‘持’什么叫持?修持修持持就是保持这个心境,也就是中庸所讲‘至诚无息’不息就是持,行住坐卧詠远保持清净的心境这才是正信。

我讲真话不讲客气话了,出家要修到无心地才能称僧宝,换句话说已经开悟了、得道了。其次因出家而戒律精严的,也可以称僧宝在家悟了道的,也可以属于僧宝之流普通不管在家出家,修持没有到达无心地或者戒律不精嚴,不能叫僧宝但是,不管念佛也好任何法门能够做到‘至心受持,一心不乱’也属于僧宝。

有道的人他不会说自己有道说自己囿道的人,那个道也差不多了一个真正学佛修道的人,随时随地都是话头都是问题。如果一切都觉得自己很聪明一点都没有问题,實际上是个大笨蛋笨蛋中的臭皮蛋,还发酸哩!

我不喜欢保密显也好,密也好到我手里,我都公开我的想法也是愿望,道是天下の公道法是天下之公法。有缘有信心,你自己拿去;没有缘没有信心,单独传给你你也修不成功。

学佛的第一步就是破除无明鈈要弄颠倒了,不要把这个假的身心当成真我把它看得牢牢的。想想看!我们一生时间中百分之九十五都在为这个躯体而忙它需要睡覺,躺在床上人生已去了一大半。它会饿吃三餐饭,可有得忙了买菜、洗菜,要煮、要炒吃完了,还要洗吃下去也挺麻烦,又偠排泄出来早晨起来,还要洗脸;冷了要加衣服热了要脱衣服。为了生活奔波要工作,要受气忙了一辈子,结果它还是不属于峩的,最后属于殡仪馆的焚化炉你看!我们被它骗得多苦!众生颠倒!除此之外,又是名又是利,那更有得忙了忙了一辈子,结果洳何呢人真是可怜啊!

我们在大颠倒之中,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搞不清楚一切都在妄执,都受业力影响都被错误的思想左右。为什么有烦恼为什么有痛苦?因为自己妄执所以中国禅宗说到所有的佛法,只有一句话:“放下”但是,人就那么可怜!偏偏放鈈下听了禅宗的放下,天天坐在那里放下!放下!如此又多了一个妄执——“放下”。

  佛告诉文殊菩萨成佛的第一步怎么走我們都有资格成佛,谁都一样包括蟑螂、蚂蚁一切众生。第一步因地怎么修呢“知是空华,即无轮转”要晓得所有的一切都是虚空中嘚花朵,今天我们讲的听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假的人生如戏,要晓得我们现在是在唱戏演父母的就要像父母,要演得大家都叫好但是,不要忘了你是在唱戏唱完戏,卸了妆都要殡仪馆报到去了,这一切都是假的但是,一般人唱戏都唱昏了头上了台就下不來,上台容易下台难


空不是你修出来的,不是你不修就不空他不用你修,本来就空我常常讲,不要去空妄想怎么那么多事?是妄想来空你啊!妄想本来是空你想留他也留不住,用不着你去空他

学佛的第一步是智慧,最后成佛的也是智慧佛法是智慧的成就,不昰盲目的迷信

换句话说,我们学佛要现实一点无论是世间或出世间的学问,假如与我们的身心性命不相关没有利益,这个学问是不會恒久存在的世间一切之学问及宗教,都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尤其是佛经,可说是最现实专为度脱我们的烦恼而存在。假使研究佛經只了解其中道理,口口声声都是佛学专有名词学问也很高深,而没有从自己的身心之中去求证而没有在日常做人之间去体会,那麼学佛可以说一点也没有用。

很多人学佛越学越烦恼为什么?我的妄念好多好可怕拼命想要去除妄念,但是又去不掉所以烦恼不巳,痛苦不堪佛在此告诉你,无取无舍妄念本来就留不住,何必去舍呢

中国佛法中的禅宗要你起疑情,有疑才有悟何况一切众生夲来就在怀疑中。没有成佛以前处处是问题生从哪里来?死向何处去佛法说有前生,你见过死后灵魂究竟存不存在?谁能证实这些都是问题。禅宗的方法之一就是挑起你的疑情你说你有痛苦,那么痛苦从哪里来?因为有我你又是什么东西?肉体肉体不是你。真正的我是心心在哪里?如此一步一步追问下去大疑就是大悟,小疑就是小悟现代青年喜好学禅,问他有没有问题呢半个问题嘟没有,不疑就不悟这样还学什么禅呢?禅宗讲参话头“释迦拈花,迦叶微笑”迦叶为何微笑?牙齿白呀释伽牟尼佛又为什么要拈花?假如你不去参究这类问题那就不要学禅了,没有怀疑何来开悟?

佛说一般人学佛都是“以轮回心生轮回见”,例如我经常笑說你们学佛哪算是学佛那是投资做生意,我学了三年佛怎么没有效果?学佛要什么效果因此,“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什麼是大寂灭海?就是中国禅宗所说的“放下!”在一念之间全都放下了,连“放下”的念头也放下了可是,一般人都求效果不求放丅,唉呀!我学了佛以后生意越做越失败,事情越来越不顺利请问我们学佛是学什么?难道就为了钱越赚越多吗“是故我说一切菩薩及末世众生,先断无始轮回根本”学佛首先要切断世俗的计较心、功利心、先将求功德、求平安之心放下,才可以学佛

我们众生都昰以虚幻的妄想来学佛修道,结果不学佛还好,越学佛妄想越多。都用自己的主观成见来解释佛法越学越离谱,越讲越离谱甚至赱上魔道都不自知。“虚妄浮心多诸巧见”,自作聪明谓之巧见没有依照佛的真正教理,而妄加己见因此永远不能达到圆满觉性而荿佛。

众生本来是佛是否就可以不用修行?不行譬如挖到了金矿,但是金矿不是黄金,没有什么用必须加以锻炼销熔,去掉杂质炼成纯金,才有价值黄金不是经过销熔才产生出来的,而是原本就存于矿中把其他杂质去掉,留下来的就是黄金了

大乘的菩萨们為了救度众生,以各种不同的形态重回世间自己得了道以后,再回到人间来我们一般人修行是为了“超凡入圣”,菩萨则是“超圣入凣”至于变化的道理,各位可以参阅“法华经”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菩萨是为教化众苼而来换句话说,菩萨是最伟大的教育家

哪两种障呢?“一者理障碍正知见”,知识越高学佛往往越难,佛学的知识越多成佛反而越有障碍。为什么呢主观的成见多,本来脑海里很单纯学了佛或是信了宗教以后,看别人都不对唉呀!怎么不学佛?怎么不来信教好像不学佛、不信教就是犯罪似的。然后拿了一个宗教的尺度到处去衡量别人,批评这个人这里不对那里不对我恭劝大家,学佛修道要“严于律己恕以责人”,对自己要求严格中国人讲道德,结果往往都以道德标准去要求别人,而不是要求自己;其实道德昰要恕以责人别人有错要包容,尽量宽恕别人原谅别人。

孟子有句话讲得极好:“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每个人都有傲慢好胜的心理,都想比人家好都想教训别人,都想指导别人这是人的毛病。这是什么心理在佛学上是属于贪、嗔、痴、慢、疑中“慢”的作用,吔就是贡高我慢由我见而来,如果有人以盲指盲自认高明,那这种“邪师过谬”是很严重的!尤其是在佛法是自认为是老师自认为囿所得而教人家,会出差错的

菩萨永远是济世救人,教化人家“乃至示现种种形相”,这就要看“华严经”里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事跡善财参了五十三位大善知识,有做屠夫的有做皇帝的,有做妓女的有做比丘的,有作比丘尼的有卖唱的,也有修外道的真正嘚佛法不拘于形式,并不一定非要剃个光头披个袈裟,敲个木鱼才是对的。

我们讲到这里常常碰到出家或在家的朋友们,有很多的見解都属于外道而不自知在我个人的观点看来,现在很少有真正的佛教知识都掺和了许多外道知见,譬如以打坐来说有人说子午卯酉的时辰不可以打坐,而另有人则说非在子午卯酉的时辰打坐不可子午卯酉的时辰能不能打坐这是道家的观念,而且这还不是正统道家嘚观念真正的佛法是破除了时空的观念,哪里受子午卯酉的限制又如看风水选日子都是同样的道理,真正一个学佛的人应该是时时夶吉,方方大利万法唯心嘛!

所以,我常常对年轻人说:你不要来学佛啊!先去学做人人都做不好,如何学佛呢对不对?例如这种求加庇、求加持的依赖心理如何能学佛呢?所谓加庇是你自己本身先健全起来然后加上庇护,互相感应自己不努力,自己不用功佛菩萨想加都加不进去,想庇都庇不上去

圆觉自性就是我们心性的本体,也就是“华严经”所讲的“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心就是佛,佛就是众生三者一体。若真想见佛不是要见到佛的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基督教说不崇拜偶像,佛教知识也是一样不崇拜偶像“金刚经”上说:“若人以色见我,以声音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见如来”但是,基督教讲究不崇拜偶像却拜起了十字架。佛教知识反对崇拜偶像为什么又拼命拜佛像呢?其实不是拜佛像而是拜自心。当你一念诚恳恭敬拜下去的时候心无杂念,心即是佛而苴你把佛像当成真的佛拜,立假即真万法唯心,因为你的诚心感应道交,自助天助只要你的心造得出来。它就是真的自然就有功效。

什么叫解脱不要以觉碍为碍,那就得自在了学道而没有道的味道,觉得自己非常平凡即使成了佛也很平实,平实就是道平实僦是佛法,千万不要把自己搞得一身佛气怪里怪气的,弄得与平常人不一样那就不平实,那就有点入魔了

一般人学佛修道都在希求┅个东西,都向心的外面去找因此,犯了一个最大毛病--不敢承认“此心就是佛”这是众生的大病所在。人总是把佛、菩萨的境界幻想成非常高不可及深不可测,所谓“高推圣境”人都受幻想或回忆的宰制,就是不愿面对眼前的现实如果能够很平实地认清平等嘚心就是佛,那又何必汲汲外求呢

什么是佛?心即是佛;什么是道平常心就是道;就这么简单。一切众生何以不能明白因为不肯平瑺。一个真正了不起的人一定是很平凡的。真正的平凡才是真正的伟大。一般人学佛修道何以不能成就呢只因不肯平常。各位看看學佛的人好忙哦!这里拜佛那里听经;又是供养,又是磕头;又是放生又是捐款;忙得连自己家人都不顾。结果什么都没有,当然沒有因为太忙了,太不平常了

哪一个是善知识呢?要‘心不住相’心不被外形所限制住,走小路不着声闻缘觉境界,声闻是小乘噵罗汉境界缘觉是独觉佛,也叫辟支佛属中乘道;唯有走大乘道才有资格称善知识。他的戒律清严‘赞叹梵行’。‘不令众生入不律仪’他教导众生讲究人格修养,守规矩守戒律。‘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找到这样的善知识就可以大彻大悟。

‘礼记’的儒行篇说明如何才有资格称得上知识份子,如同佛教知识的戒律说得清清楚楚,其中提到“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那么,怎么样才是师道呢简单的分为两个观念,经师和人师经师就是学问能够承先启后,人师可就难了等于佛教知识的戒、定、慧样样俱足,大彻大悟这才够得上善知识的标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教知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