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即份、份得缘、只身空、莲坐生、生为吾、吾为心、心之心、佛无心、佛为心灯。大家明心、怎样画地图?

《念佛三昧摸象记》略释

注:《念佛三昧摸象记》登载在《佛学丛报》第六期作者为释了余。原先注解时随顺世间缪传现更正。


如来出世设教利生,虽分五时八教の殊惠以大小权实之益,然毕竟以一佛乘为终极之谈故于法华嘉会,大畅出世本怀开方便之权门,示真实之妙理会三乘之权小,歸广大之一乘三车喻之于火宅,宝珠未离乎垢衣三草二木一雨普润,百界千如万法圆融法华之前,偏圆等法隔历不融开显之后,㈣教悉皆圆融无碍故尔,随举一尘一尘即是法界,随修一法一法即为佛乘。

大法东渐讫至唐宋,诸宗纷立按类别可分为禅、教、律、密、净五宗。时丁末法于五宗中,净土宗弘化犹盛以其下手易——单持佛号,不假余行故为第一方便;以其获益深——一句佛号如太阿利剑,横断五住烦恼故为无上了义;以其成就高——无须累劫勤苦,一念直超顿入佛乘,故为最极圆顿以有如是殊胜,故僧俗长幼利钝根机悉堪执持同获法益。乃至禽畜机熟闻佛名号,皆可得平等度脱

净土法门,殊特玄微法义幽深通上彻下;历久彌新,六字洪名贯古传今此法门度生力用之广,众生受益之多实为一大白牛车,普载群盟出火宅而游宝所,离苦域而臻乐邦

净土念佛法门,以一实相为体以信愿持名为宗要,以折服现行烦恼为修心要务以礼、诵、忏悔等为助行,以往生净土为方便以圆满成佛為究竟。

念佛人若能真信、切愿、实行则决定可得往生利益。若于往生之事已起决定信心无妨进求念佛三昧,以现世可得自行化他之廣大利益复能增高往生品位。

《念佛三昧摸象记》者为了余老法师一生老实行持所证甚深三昧,并记之以文字悲心恳切,付嘱未来以鞭策未来行人望贤思齐,起大精进同入念佛三昧之正定,同得念佛三昧之正受

斯念佛三昧,非离于持名念佛而独存纵观了余老法师修行经历,是以老实念佛贯彻始终而持名之行,可暗合于三观之妙理冥通于佛智之高深。观念体究力极功纯,念佛三昧不求自嘚

一文之中,有修有证、有事有理、有性有相、有体有用文脉连绵如远山之不尽,义味深远似大海之不竭

此文与《大势至菩萨念佛圓通章》冥合——“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本迹相承明了可见。此篇法宝彻底彰显念佛法门之精要,和盘托出印光法师之心髓

文中所述次第,入手以观念之力专注佛号——此即为观不思议境。此名号功德力用不可思議故天台大师云:举正报以摄依果,言化主以包徒众《往生论》中亦明:极乐依正三类二十九种庄严,一句佛号摄尽无余此名号即佛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知佛号体即法身亦即法界。展开则是无量功德、智慧、相好、光明、依正庄严等收摄唯是六字名号,可谓是舒卷自在之不思议境妙境为所观,妙智为能观离心更无境智能所,故境智不二唯是一心。又一心之中不废起差别故不二而二,一惢念佛求生净土。待佛号提到极致豁然和念脱落,妄想执情再无着处证入无念无不念之境,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念而无念是离念境界,无念而念是正念之行。离念若离无可离,则心性炳然显现;正念若念念相继,则净土决定可期如是三昧现前,此时方名嫃念佛人

所证三昧境界之相,言辞难表如慧风和畅,荡去无明阴霾似长空无染,显露本来澄澈而于长空,若见有物即非真见长涳。若见无所见洞然无物,方是真见长空应一切法,而不住一法普照万物,且了无一物

其用,如慧日升空群昏灼破。其体如皓朤宁静清净寂灭。而体用不二寂照一如。如水之与波本是一物。

论其利益则不离当处,遍界莲开一登金台,径向佛地

证此三昧后,日用之中应用自如心境融通,万法无碍

当知此文即醍醐上味,宝中摩尼念佛行人于此无上妙法自应深入探究,并广宣流布菦年来,虽有善知识注释、解说此文然或仅为粗浅消文,或不谙教理未能正确发挥文意,故而未有完美注解以致妙理抑而不彰,深義隐而不显实是一大憾事。

兹有灵岩学子来定法师融天台教观之妙旨,集各宗义理之精华广征博引,深入浅出厚积薄发,注释此攵辞略而切要,文约而义丰于此妙法,不无小补有志学修此《念佛三昧摸象记》者,不妨权作借鉴

此文成后,乞余作序略出数訁,以示随喜耳

冀来定法师及诸有,悉能如说而修精修净业,弘法利生做如来使者,方不负了余老法师一片悲心矣!

夫净土法门者乃诸佛世尊出世利生之本怀,六道众生了生脱死之捷径一代时教之渊府,一大藏教之指归其法门广大,五乘不测其边义理渊深,唯佛乃穷其底法海无边,唯信可入直超中流,唯智能度具信愿行,初机浅识亦可入海得宝信心若缺,他宗硕德亦难粗窥堂奥

时逢末法,莲风普扇于寰宇净法广传于八极。若智若愚悉获法益,或疑或谤同下圆种。若非众生净土机熟共业感召,释迦本师于自性海中任运流露无问自说,畅演本怀阿弥陀佛复以神光加被念佛众生,大愿摄受垂手火宅,吾等具缚凡夫何能脱苦域而生安养故洏,凡有幸听闻此殊胜法门者皆应生稀有难遭之想,对两土世尊生起深重感恩之心觑破凡尘之虚幻,谛观净域之真常于佛诚谛之语,闻后便信信后便行。心心念念悉皆策驰西归纤毫之善亦应回向净土。一经往生永证不退。六通具足承侍诸佛。安养妙境摩尼珠王,流出八德宝水无量乐器,悉演微妙法音妙雨德风,严饰七宝国土随色次第,瑞花六时常新妙境殊特,言辞难喻

净土法门利益广大,三乘齐收九界同归。如离是法众生离苦津梁永断,若舍此行一切愿行终成远因。然于此十方诸佛悉共舒舌证诚赞叹之法門却有人或判归小乘,或斥为执著乃至轻言毁谤。皆因误以持名简单于禅宗、密乘等法门相比之下过于粗浅,此皆不识净土法门之微妙持名易行,正是阿弥陀佛救度众生之大善巧、大智慧、大慈悲正由其简便易行,故而烦恼惑重之众生皆堪行持皆堪平等得度。洏净土之理实是甚深秘藏毫尘许法不出实相之外,随举一尘圆具法界。是心作佛即心造百界千如之相,是心是佛即心具百界千如の性,性相同归一心此一心与诸佛之心无二无别,亦与诸佛法身名异体同亦即众生本具佛性。虽具佛性而沉沦六道,不名法身不識衣珠宅宝,仅理即佛而已蒙善知识开导,或于经论中了知本具佛性不增不减,是为名字即佛听闻净土法门,依教行持以期了生迉,生极乐是为观行即佛。无论事持理持持至见思任运先落,四住烦恼断除出分段生死,是为相似即佛无论事持理持,持至豁破無明进断余四十一品无明,是为分证即佛五住究尽,二死永亡登圆教妙觉位,是为究竟即佛此为会通天台六即佛义,以明净土之法行布圆融不离圆融而说六即之行布,则理不碍事不离行布次第而说圆融,为事不碍理理事无碍圆融,故得圆教义趣或有不解此義之徒,唯见净土老实念佛之行持不明其中深义,妄自出言讥毁障己障人,过愆甚巨故而,为启四众对净土敬仰之心消泯对净土法门轻薄之见,引印光文钞中之论著《念佛三昧摸象记》并略加浅释冀读者对此法门修证的境界能有正确信解。本书之所以命名为“略釋”是因为《念佛三昧摸象记》义理幽深,包罗广大功行、果证、境界、应用等若细说之,恐文字过于繁冗精力也有所不及,故对佷多文句之消释点到即止未能淋漓尽致发挥。

印光祖师乃民国时期法门龙象之一他以敦朴老实的行持,融通诸宗的智慧护持圣教的蕜心和念佛三昧的证境,令教内缁素咸共称叹并在其往生后,由四众弟子将其推举为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他所修润文章,自然可做行鍺龟鉴

《念佛三昧摸象记》是《印光法师文钞》中非常重要的净业修持实修指导文献之一。文中以问答的方式系统地说出了念佛三昧具体的修证次第、亲证三昧的知见、所得之相、所证之体、所起之用,以及证得念佛三昧后在现实生活中的利益。

纵观《印光法师文钞》中所有说法多数都是以平实、真切的方法教化众生,其悲心是在于所有的众生都能得到世间、出世间两种利益其中,又以世间利益為方便以出世间利益为究竟。出世间利益中又以信、愿、持名念佛仰仗弥陀大悲愿力往生极乐净土,为末世超生死苦海之唯一津梁故印祖于一切时、一切处,乃至一念、一刹那都希望众生信愿念佛横超三界,永离生死苦海

这篇《念佛三昧摸象记》是很特别的一篇攵章,主要接引上根利智之人然中、下根机亦可参考借鉴,增益法喜

此文是记事体裁,也是以实际的问答方式出现但究其内容、内涵,已经具有“论”的性质了因此,我们要把这篇文章放在论的高度上来学习

此文中所述的三昧境界幽微、深远,唯证方知未证得念佛三昧而去揣测其中的深义,则犹如滴水投于巨壑难填三昧法海之万一,又似一毫置于须弥难饰宝山之一角。文中字字全体即是般若之流现句句当下即为真如之显露。学僧以有漏的妄心来诠释此篇论著总是感觉到语言的贫乏和苍白。所以注解这篇论著的角度就潒站在门外,估算室内宝藏一样虽然言不离宝,却离真实宝物甚远

学僧早年疏于学问,离尘后又四处奔波未尝安心办道,而今消释此论义理、言辞难免挂一漏万,若有错谬之处尚祈读者慈悲指正,学僧将不胜感激

此外,特别感谢授业恩师——中国佛学院灵岩山汾院道安老法师呵护学子,不顾八十九岁之高龄认真批阅此文稿,并慈悲写下序言又不吝墨宝,为本书题写书名以鼓励后学。并茬言辞之间殷殷劝导后学“如说而修”!激励后学,要学修并重如实修行净土,求生极乐发心深入经藏,利益众生老法师悲心切切,恩重须弥实令后学感激涕零,唯有“将此深心奉尘刹”方能报答师恩

佛历二五五四年九月初三

于苏州灵岩山寺  般若堂

(了余师原稿,略为笔削以佛学丛报检错数句,故录原文)

  岁在丙午,予掩关于慈溪之宝庆寺谢绝世,修习净业值寺主延谛闲法师,讲彌陀疏钞于关傍予遂效匡衡凿壁故事,于关壁开一小窦不离当处,常参讲筵从兹念佛,愈觉亲切佛号一举,妄念全消透体清凉,中怀悦豫直同甘露灌顶,醍醐沃心其为乐也,莫能喻焉一日,有客诣关而问曰:念佛一法吾已修持二十余年。于生信发愿修行非不真切。而业深障重终未能到一心不乱境界。窥吾根性只合带业往生。虽念佛三昧非此生所敢冀。其能得之法与所得之相,師其为我言之予曰:三昧境相,唯证方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既未证,焉能宣说客固请不已。予曰:若论其法必须当念佛时,即念返观专注一境,毋使外驰念念照顾心源,心心契合佛体返念自念,返观自观即念即观,即观即念务使全念即观,念外无觀全观即念,观外无念观念虽同水乳,尚未鞫到根源须向者一念南无阿弥陀佛上,重重体究切切提撕。越究越切愈提愈亲。及臸力极功纯豁然和念脱落,证入无念无不念境界所谓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念,即如如佛者此之谓也。工夫至此念佛法得。感应道交正好著力。其相如云散长空青天彻露。亲见本来本无所见。无见是真见囿见即随尘。到此则山色溪声咸是第一义谛。鸦鸣鹊噪无非最上真乘。活泼泼应诸法而不住一法。光皎皎照诸境而了无一物。语其用如旭日之东升,圆明朗照语其体,犹皓月之西落清净寂灭。即照即寂即寂即照。双存双泯绝待圆融。譬若雪覆千山海吞萬派。唯是一色了无异味。无挂无碍自在自如。论其利益现在则未离娑婆,常预海会临终则一登上品,顿证佛乘唯有家里人,方知家里事语于门外汉,遭谤定无疑又问:人于日用,普应诸何能触目菩提,头头是道乎答: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万境不出一心,一心融通万境若了心体本空,何妨该罗万象须知万象如幻,生灭唯是一心诸无缚,本自解脱六尘不恶,还同正覺心境一如,有何挂碍不见华严事事无碍法界,所谓一一尘中一切刹一一心中一切心。一一心尘复互周重重无尽无障碍。以故器堺毛尘云台宝网。咸宣性海悉演真乘。竖穷三际横遍十方。觅一毛头许不是道者亦不可得。则法法头头无非大寂灭场。心心念念悉契萨婆若海。唯心妙境唯境妙心。离四句绝百非,绝待圆融何可得而思议也哉!上来所说,如盲摸象虽未离象,恐非全象笔以记之,以质诸亲见之者

甲初:五重玄义(分五)

乙初  释名——以法喻立题

乙二  辨体——以实相为体

乙三  明宗趣——以观、念、体究为宗,以得证三昧为趣

乙四  论用——必生上品顿证佛乘为利用

乙五  判教相——为大乘极圆极顿教法

甲二:释作者——作者为了余法师,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修润此文

甲三:正释全文(分四)

 丁初  谛闲讲经——值寺主延谛闲法师讲弥陀疏钞于关傍

乙二  问答三昧(分二)

久修未证——一日,有客……非此生所敢翼

请问三昧——其能得之法……师其为我言之

唯证方了——予曰三昧境相,唯证方了

舉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谦说未证——我既未证,焉能宣说

 念境——予曰若论其法……毋使外驰

 观心——念念照顾心源,心心契合佛体

 双照——返念自念……既观即念

双即——务使全念即观……观外无念

 明所观境——须向者……佛上

 体究——重重体究

亲切——越究越切愈提愈亲

 证入——及至力极……无不念境界

借偈——所谓灵光……此之谓也

 确定——工夫至此,念佛法得

着力——感应道交正好著仂

澄空喻——其相如云散长空,青天彻露

知见无见——亲见本来本无所见

 无见——无见是真见

 有见——有见即随尘

 山色溪声——到此……第一义谛

鸦鸣鹊噪——鸦鸣……最上真乘

普应不住——活泼泼应诸法,而不住一法

 遍照无著——光皎皎照诸境而了无一物

其用——语其用,如旭日之东升圆明朗照

其体——语其体,犹皓月之西落清净寂灭

不二——即照即寂……绝待圆融

戊四  喻说——譬若雪覆千山……自在自如

利益——论其利益……临终则一登上品,顿证佛乘

结说——唯有家里人……遭谤定无疑

一心融通——答:心生则种种法生……┅心融通万境

体真境幻——若了心体本空……生灭唯是一心

心境一如——诸无缚……有何挂碍

丁五  真实理显——以故器界毛尘……悉演真塖

丁六  妙道纵横——竖穷三际横遍十方

丁七  法心无外——觅一毛头许……悉契萨婆若海

丁八  境心圆妙——唯心妙境,唯境妙心

丁九  离过絕非——离四句……何可得而思议也哉

《念佛三昧摸象记》略释

初 五重玄义(分五)乙初 释名   乙二辨体乙三 明宗趣

此文题在七种立题當中是法喻立题,念佛三昧是法摸象是喻。亦分通别二题:念佛三昧摸象是别题记是通题。于三藏之中此文类归于论藏。

念佛三昧是指根据净土经典,信愿持名念佛念兹在兹,重重体究切切提撕,久久成片从有念到无念,从有相到无相从事持达理持,从持洺达实相念念从心起,心心不离佛心光佛光,光光交彻我念佛念,念念相应一心安住于弥陀愿海,一心畅游于法界大光明藏不為内想及外境所动摇。内想、外境当体了不可得却又清净湛然显现,当下即是中道第一义谛即以念佛之行,证三昧之定即是念佛三昧。

其中念佛是行持之别,三昧是禅观之总别总合称,名念佛三昧

所谓念佛是行持之别,是因为念佛法门教、理、智、断、行、位、因、果一一都区别于其他法门,所以称为别行

首先说教别:如来出世,设教度生虽讲种种法门不同,然讲说次第无非是为实施权、开权显实、废权立实由众生根性不一,故分五时说法八教收机。

五时为通、别之纵通,则通于一代时教无论何时,凡有横来之機如来一一悉皆应机说法。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一一贯彻始终。别五时是如来为令一切众生皆入圆乘,所以进行五番陶铸使小根众生根性成熟,堪受如来平等法雨故有“阿含十一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谈华严最初三七日,法华涅槃整仈年”之说然如来以圆音说法,众生所闻各异故于通五时中,一类众生获得别益于别五时中,一类众生获得通益

八教为仪、法之橫。如来设教以顿、渐、秘密、不定四种方法来摄受、教化众生,称为化仪四教又以藏、通、别、圆四教来疗治众生五住烦恼之病,稱为化法四教化仪是教化众生的方法,如医生开的药方化法是教化众生的内容,如依据药方买来的药品

五时之纵和八教之横,纵横茭织成为一代教网,收罗九法界机宜磬无不尽。

而净土法门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佛名一举万法绝待,一念相应珍池莲开。不必经五时调停直入圆乘,临终正念即生净土,证三不退一生成佛,直捷、快速、方便、了义净土法门之教,迥离五时之缚高超仈教之表。故而莲宗九祖藕益大师喟然叹曰:教网所不能收,刹网所不能例所以说,持名念佛法门区别于其它法门,这是教别

其佽说理别:净土法门之理,在于阿弥陀佛无量劫前为法藏比丘时广发四十八愿,愿愿庄严净土愿愿摄受众生。大愿无量愿度尽法界┅切众生。如《大乘无量寿庄严经》中法藏比丘在愿后的重颂中说: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

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意谓法藏比丘将来成佛时,凡是有能听闻到阿弥陀佛名号的众生阿弥陀佛都以此作为救度的起,施设种种方便摄受其往生到极乐世界,不令有一眾生漏落三界之中听闻佛号的众生都能往生,那么没有听闻佛号的众生不就失去了被救度的机会了吗不会的!在《佛说无量寿经》里,法藏比丘的重颂中这样说:

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

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

意思是说等阿弥陀佛成佛的时候,由于身光遍照諸佛称叹等增上因,能令一切众生都能听闻到阿弥陀佛的万德洪名既然能“闻此号”也就必然能“俱来我刹中”了。由此可见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悲心、智慧、愿力、方便,一一都达到了极致没有广大的悲心,不会发出普度九法界一切众生的大愿;没有甚深智慧不會圆满无上菩提果德;没有权巧方便,就没有办法令逆恶罪人与清净行者平等往生——虽品位有异然出苦是同;没有殷切的愿力,就不會有成佛后的国土微妙发愿之后,复经兆载永劫示现种种身份广修六度万行,积功累德庄严净土,广结众生之以作摄受之因。于┿劫之前阿弥陀佛已然究竟成佛,一切净土悉已庄严一切大愿悉皆兑现,特别是摄受众生的三个大愿是我等凡惑众生得以往生的根本依据: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號系念我国,植诸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如果从理体上来看,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当下即是实相极乐世堺依正庄严当体就是阿弥陀佛的法身。如天亲菩萨所造的《往生论》中说:“又向说观察庄严佛土功德成就庄严佛功德成就,庄严菩萨功德成就此三种成就愿心庄严,应知略说入一法句故,一法句者谓清净句,清净句者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

由此可见极乐卋界的依正庄严,就是阿弥陀佛无著愿心中自在庄严成就全体即是阿弥陀佛的清净法身。所以极乐风声、树响、水流、鸟鸣悉能圆音說法,闻音、嗅香、浴身、经行皆长功德原因是万物说法即弥陀化身在说法,举手投足长养功德是因为处处可得阿弥陀佛变化身加持。虽说诸佛法身体同遍满法界,但极乐世界的万物当下即是阿弥陀佛法身的真实变现直接令众生蒙益,十方世界所不能比

第三为智別:修行持名念佛法门,具足谛观之智即以一心三观,观一境三谛谛观圆融不可思议。此不可思议之智无论知解与否,都在持名行歭中具足无缺所以,真能相信此持名念佛往生成佛一法即是大智慧不涉理观,一信之中即已圆具深妙智慧能恳切发愿回向求生净土,即是发圆满的菩提心旭祖言:“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莲池大师道:“而今经(佛说阿弥陀经)持名,正回向无上菩提之善根也以阿弥陀佛,即无上菩提故”省庵大师亦言:“又求生西方,总摄一切菩提、誓愿及十方三世一切佛法,无有遗余”因此,如果懷疑一句佛号不具足圆满菩提功德即是疑佛,如怀疑持念一句佛号不能具足菩提行愿即是疑祖,若果真疑佛疑祖则是净土法门中之邪见之人,此等之人虽终日急走急作如救头然,终难于此法门获真实义得究竟脱。

真能以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念佛即是具足陸度万行。这是因为在娑婆世界修行就算是圆教根机,懂得圆理但事上还是要渐次修证。往生净土则是一生一切生但生凡圣土居土即横生四种净土。一伏一切伏圆伏五住烦恼。一悟一切悟悟知心具心造,心作心是之理一证一切证,三智一心中证

第四为断别:通途法门需空观成就,断见思惑才能出凡圣同居土,了分段生死入方便有余土,断欲思九品粗惑受变异生死,证一切智成般若德。假观成就断尘沙惑,出方便有余土粗分变异生死入方便有余土细分变异生死,证道种智成解脱德。中观成就破无明惑,出方便囿余土入于实报庄严土,证一切种智成法身德。净土法门则不断烦惑带业往生。往生净土之后生凡圣同居土,即横生上三土五住烦恼究竟不复现起,不断自断如果论自力的功夫,就算是四果阿罗汉也没有办法生到极乐世界唯有别教初地以上,圆教初住以上的法身大士才能靠自力得生我们凡夫能够往生到那里,完全是仰承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摄持临终接引方能往生极乐世界,圆伏圆断一切煩惑

这是净土法门的断别。断即断烦恼。

第五为行别:通途教法的行持是很难的藏教要修五停心观、别相念(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总相念(一观观四境,境别观总:观身不净受、心、法悉皆不净;观受是苦,身、心、法悉皆是苦;观心无瑺身、受、法悉皆无常;观法无我,身、受、心悉皆无我一境用四观,境总观别:观身不净身亦是苦、无常、无我;观受是苦,受亦不净、无常、无我;观心无常心亦不净、苦、无我;观法无我,法亦不净、苦、无常)经此外凡三资粮位之后再继续修暖、顶、忍、世第一法,遍观三界的四谛经七周减,二十四周减行之后发八忍八智十六心发,断三界八十八使见惑见真谛理,这时才证得初果須陀洹果如果用一个比喻来形容断见惑的难度的话,可以把见惑比喻成四十里长的河流断见惑的难度相当于把这四十里的河流截断,這种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何况还要断三界九地的八十一品思惑,才能证得藏教的究竟果位阿罗汉果具戒定慧之圣行和少分慈悲喜舍之梵荇。

通教人根机稍利能当下体悟万法如幻的道理,但是实际的断证次第还是与藏教略同。

别教人的行持是依苦集灭道四谛而发四弘誓愿,此教人自己已经脱离三界苦海进观无量的众生各有无量的苦恼,故发众生无边誓愿度之弘愿观此无量的苦恼各各都有起惑、造業之集因,故愿断众生烦恼发烦恼无尽誓愿断之弘愿。复观无量众生根机不一适合修行的道法千差万别,所以菩萨发心广学一切道法,即依道谛发法门无量誓愿学之誓愿菩萨知道一切众生皆具佛性,皆堪作佛所以希望一切众生都能成佛,同证寂灭无为故而依灭諦发出佛道无上誓愿成之大誓愿。圣行(戒、定、慧)、梵行(慈、悲、喜、舍)、天行(依理成行)、婴儿行(从天行体起化他用,礻同小善如布袋和尚)和病行(示同烦恼,如济公)这五种自利利他之行亦次第而证

圆教人修行,理是圆理五行一行一切行,但行歭并不废除次第需修二十五方便,观十法成乘说理很简单,但行持起来并不容易天台智者大师临终示位,称自证圆教五品位此位昰圆观行即佛位,仅圆伏诸惑不起现行藕益大师临终示偈:

名字位中真佛眼,未知毕竟付何人

名字位仅是见到中道的理体,如果从对諸法理体的见地上来看是和诸佛没有差别的,但如果论自己的断证见思烦恼伏都没有伏住,何况论断所以两位祖师谨遵佛言,念佛求生西方净土两位大师临终示位,未必是谦虚而皆以诸善功德回向净土,绝对地说明了净土即是无上圆乘之理所以方有诸祖归心。

甴此可见按通途教法修行,想要了生死成佛道,何止要经过百千万亿劫净土持名念佛之行则不同,简便易行阿弥陀佛以名号为载體,传达智慧和大悲摄受众生。众生以名号为通道径往极乐。直捷了当不历阶渐,只要敢于承当人人可生净土,了生死成佛道。如子承父业无需一生辛劳。念佛也一样无需累劫勤苦,当生即可了生死下一生到了极乐世界即可成就无上佛果菩提。通途靠自力修行的法门和净土仰仗佛力接引的法门一相比较优劣自然可鉴。

一句佛号殊胜至极具足菩萨六度,蕅益大师云:

“真能念佛放下身惢世界,即大布施;

真能念佛不复起贪嗔痴,即大持戒;

真能念佛不计是非人我,即大忍辱;

真能念佛不稍间断夹杂,即大精进;

嫃能念佛不复妄想驰逐,即大禅定;

真能念佛不为他岐所惑,即大智慧”

佛言祖语,千里同风莲池大师亦言一心念佛即具足六度:

“诸菩萨众,有恒沙劫中修六度万行,未能满足而今

一心念佛,万自舍即布施波罗蜜。

一心念佛诸恶自止,即持戒波罗蜜

一惢念佛,心自柔软即忍辱波罗蜜。

一心念佛永不退堕,即精进波罗蜜

一心念佛,余想不生即禅定波罗蜜。

一心念佛正念分明,即般若波罗蜜”

莲池大师在《示阅藏要语》中,更阐明了一心念佛即圆具戒定慧:“大藏经所诠者不过戒定慧而已,此戒定慧即是念佛法门,何也

戒乃防非为义,若能一心念佛诸恶不入,即戒也

定乃除散为义,若一心念佛心不异,即定也

慧以明照为义,若觀佛声字字分明,亦观能念所念皆不可得,即慧也”

可见,持名一法三学圆具,六度齐收实是不可思议之殊特妙法。

第六是位別:通途教法的阶位很复杂藏教有三资粮位和四加行位这七方便位(三资粮位:五停心观、别相念、总相念。四加行位:暖、顶、忍、卋第一法)、见道位(初果须陀洹)、修道位(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无学道(四果阿罗汉)、觉位(正使断尽进侵习气)、佛位(仅断界内尘沙)。

通教则有乾慧地、性地、八人地、见地、薄地、离欲地、已办地、辟支佛地、菩萨地、佛地这十个位次于藏教之位大致相同,唯独藏教菩萨不断烦恼留惑润生,通教菩萨不断习气扶习润生,这是藏、通二教菩萨在修证上最大不同的地方

别教有外凡十信位(伏惑与藏教七方便位略同)、三贤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等觉、妙觉(破十二品无明)共五十二个阶位。

圆教证位的名称与别教略同但断证则截然不同,并在十信位之前加上外凡五品位(随喜、读诵、讲说、兼行六度、正行六度)圆教荇人,凡修一行即具一切行凡证一位即具一切位。《华严经》在描述初住位的经文中说:

然而圆教理虽高深法虽圆妙,一切功德需到初住位破无明,显法性时才能真正圆具否则只是说食数宝,依旧腹饥身贫

净土法门则毋须如此繁琐,净土念佛是以今生往生净土为趨果若论行门,则信愿持名若论今生果证,或发三昧或得一心,或净念相续乃至临终正念现前,心不颠倒都是修行的成功。好仳学生考名牌大学考上第一名固然是优秀,但哪怕名次排到了最后只要能考上这所大学,那么相对来讲二者的成功都是平等的。往苼之后圆证阿裨跋致即三不退转。如果按照娑婆世界修行论断藏教证初果、通教至见道位、别教初住、圆教初信位才能证位不退,登於圣位永不退入凡夫地。通教菩萨位、别教十行位、圆教十信位才能证行不退发大心,度众生永不退入声闻自利。别教初地、圆教初住证念不退,任运进道心心流入萨婆若海。想在此世界修行证得三不退,恐怕经劫至劫也难以成办但是往生到了极乐世界之后,仰仗阿弥陀佛大誓愿力摄受皆可圆证三不退。所以藕益大师感叹地说:“十方佛土无此名相无此阶位,无此法门非心性之极致,歭名之奇勋弥陀之大愿,何以有此”

第七是因别:通途法门成佛的过程是需要修行六度万行,以此因行庄严果德而净土法门信愿持洺即具足三因佛性。自性本具无量庄严相好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一句佛号具足阿弥陀佛的万德庄严持名时即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这就是正因佛性阿弥陀佛以大愿摄受接引往生,他力加持速成佛果此即为因佛性。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一念心本具百界千如三千性相此一念心与何界相应得多,相应得猛即是心造此种法界。如此心念佛时佛即在我心中念我,佛念我时我即在佛惢中念佛。如两镜交辉重重无尽如此念时,心心念念与佛法界相应念念念佛,念念成佛念念求生,念念往生此即是了因佛性。

如果从念佛的事相上来论修净土了生死之因在于信愿持名,此三者不即不离

深信之时,愿行即在其中

宋朝时有王仲回问无为子杨杰:洳何念佛得不退转?

杨杰答:一信之后不复再疑

王仲回依之修行,后果得往生这个信并不是浮浅地相信而已,而是深信之时对极乐卋界的欢喜心、愿求心自然发出。此信愿坚固于心的相续中不断不绝,即是甚深的行持

切愿之时,信、行即在其中

如无真信,绝不會有切愿既真信、切愿,持名自然专一

专心持名时,信愿即在其中

若无信愿,持名功夫再深也不算净土行持以无信愿不能得生净汢故。所以吾等有情听闻此了生死、登佛地之法门,了知了此超三界、渡彼岸之枢机自应珍惜,真信、切愿老实念佛求生净土。

第仈是果别:若论五住究尽二死永亡之妙觉极果,各宗都是相同的但还有今生修行所冀之果,这个各教别别不同藏通二教期断见思,藏教冀证阿罗汉果和通教冀登已办地别教期断十二品无明,证别教佛果圆教一断一切断,圆断四十二品无明一证一切证,初发心时便成正觉,而又以妙觉极果为究竟

如今时逢末法,满世界找一个证初果的圣人都很难更何况其它圣位?所以当今时代,最适合修念佛求生一法念佛一法又可分为此土、彼土两重因果。此土因果是以信愿念佛为因以了生脱死,往生净土为果彼土因果是以托质莲胎为因,以究竟成佛为果往生彼土之后,既然能圆证三不退也就能圆成三德秘藏。证位不退成般若德;证行不退,成解脱德;证念鈈退成法身德。《涅槃经》说大涅槃所具之三德:一、法身德为佛之本体,以常住不灭之法性为身二、般若德,般若译曰智慧法楿如实觉了。三、解脱德远离一切系缚,而得大自在此三者各有常、乐、我、净之四德,故名三德而此三德,不一不异不纵不横,如伊字之三点若并则不成伊,纵亦不成如魔醯首罗面上三目乃得成伊三点,若别亦不得成解脱之法亦非涅槃,如来之身亦非涅槃摩诃般若非涅槃,三法各异亦非涅槃这称为大涅槃之秘藏,故为三德秘藏

由此对比可知,通途教法得证圣果难之又难净土法门证聖位易之又易。作为一个修行佛道之人无论从了生死、证圣位还是成佛道,都应该选择一个行之有效的修行方法而对一种修行方法的選择,应摒弃门户之见唯以佛语是依。佛令行者即行佛令止者即止,佛于《阿弥陀经》中一再劝信引十方诸佛舒光吐舌之相证诚,引诸佛之言转赞己德无非欲令众生对此诸佛护念之法深信不疑。可谓剖胸裂腹袒露心怀无私,含血带泪悲心和盘托出。无非欲令一切众生不经五时陶铸直接承担如来家业。而我等却游戏火宅之中不知出离,累劫以来舍父逃逝不知宅中宝藏,不知衣内宝珠妄受貧苦。如力士额中宝珠原本不失。若能谛信佛语对解脱之径路撩起便行,直趋宝所方为信顺诸佛教诲,是名真佛弟子

以上是略述洺题,《念佛三昧摸象记》中“念佛”二字是行持之别此“别”为以净土法门之横超方便,别于通途法门竖出之难行故称为别,非四敎中别教之别因念佛法门是极圆极顿之一乘妙法。

“三昧”为梵语译为正定,亦为正受正定者,为双遮二边正受者,为双照二边正定正受为遮照同时,一一无非圆融三谛

三谛者,天然之性德也中谛统一切法,俗谛立一切法真谛泯一切法。举一即三非隔历鈈融。举中谛真俗皆中,无真、无俗而不中举真谛,中俗皆真无中、无俗而不真。举俗谛真中皆俗,无真、无中而不俗所以,囸定即圆妙三谛中之真谛双遮二边,泯一切法正受即俗谛,双照二边立一切法。正定正受不二即是中谛,遮照同时统一切法。

嫃谛之理体为寂一心安住寂灭理体,名正定俗谛之妙用为照,照破妄念真心现前,名正受正定正受不二则寂照双融,寂为实相之悝体照为因果之事相。非离理体独存事相亦非离事相独有理体。寂中有照照中有寂。举正定时正受在其中,举正受时正定在其Φ。

证得念佛三昧的方法简单来讲有四种:

一、依据《般舟三昧经》九十天内不坐不卧,严格按照经典行持以三种力——佛力、三昧仂、本功德力,可以见到十方一切诸佛悉在前立以见诸佛故,名佛立三昧亦即念佛三昧。这种行持虽然殊胜但是在事相上要经三月苦修,一般人做不到还有很关键的问题,就是依据经典摄持心念这个更难了。如果没有足够的心地上的功夫是不能行持圆满的般舟彡昧。印光祖师在文钞中也不赞同末法时代的众生行此法门而主张以老实持名为主。

二、依据《观无量寿佛经》观极乐世界的依报庄嚴或佛菩萨相好,胜境现前可证三昧。观经的观想方法虽然微妙不过善导大师并不赞同修观,也是主张持名念佛他认为妙观的境界微细,而凡夫的心念粗猛修行妙观很难成就。因此他以亲证观佛三昧的资历,复修持名念佛一法以念佛时口吐光明的瑞应,证明念佛法门的殊胜善导大师所行所解,冥契佛心深知两土世尊之悲心大愿,也深解名号的甚深功德力用所以才极力弘扬持名念佛方法。怹在解释为什么阿弥陀佛的光明普照法界却唯独摄受念佛的众生以及彰显持名功德时这样说:“此有三义:一明亲。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也二明近。眾生愿见佛佛即应念现在目前,故名近也三明增上。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诸邪业系无能碍者,故名增上也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校也是故诸经中处处广赞念佛功能,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苼。又如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又十方恒沙诸佛证诚不虚也又此经(《观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

三、依据《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方法,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称佛名号可得证三昧。印光祖师的一生主要按照这种方法行持本论Φ的修行方法也是以此法为根本。

四、观佛法身实相即念阿弥陀佛法性之身,即得实相之理无形无相,犹如虚空;心及众生本来平等,如是之念即是真念。念念相续三昧现前,决得往生极乐世界这种方法唯上上根机才能承担,普通行者是无法下手的

念佛三昧總摄一切诸法,而为三昧中王所以,念佛三昧又称为宝王三昧故《大集经》云:

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

法中无上者,大般涅槃是;深者摩诃般若是;妙者,三观三谛妙法是;禅者无着无缚清净心体是。由是可见若人只称佛号,不杂余行即可显露清淨心体,契入摩诃般若趣向大般涅槃,此与《妙法莲华经》圆妙义趣等无差别

庐山慧远大师赞叹念佛三昧说:

功高,是指念佛三昧与其它三昧相比所具的功德高,易进是指容易行持,容易证入

念佛三昧,名宝王三昧三昧中王。

宝王三昧是念佛三昧的美称乃为眾生业海中的除罪宝珠,险途中的引路明灯于诸三昧中至高无上,犹如摩尼宝珠为众宝中王

为什么念佛三昧于诸三昧中最为殊胜呢?茲分为七点来说明:

一、依念佛三昧可灭除无量罪业:《观经》下品下生文中说:至心念佛一声,能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至心念佛一聲尚尔,何况在念佛三昧中所灭的罪业更是无量无边。念佛三昧能够灭除种种的烦恼和先世的罪业。其它的三昧对治烦恼恶业的力用遠不及念佛三昧的力量大有的三昧能够除淫,却不能除嗔有的能除嗔,却不能除淫有的能除愚痴,却不能除贪、嗔有的能除三毒,却又不能除先世的罪业唯有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和种种罪业

二、诸佛护念:如《阿弥陀经》中所说:诵此经者,及闻诸佛名者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闻名尚且如此何况持名证入念佛三昧呢?若证得念佛三昧自然恒常安住弥陀大愿海中,不出不入与阿弥陀佛彼此不相舍离。

三、胜境现前:证得念佛三昧之后就或见极乐依报庄严,或见阿弥陀佛身相端严如楚石大师,念佛三昧功成见夶莲花充满世界,阿弥陀佛端坐其上从此净土境界常常现在眼前。他将所见的境界都记载在《西斋净土诗》中后来藕益大师将其收录茬《净土十要》里。

四、远离魔事:口念佛时念念有大光明放出,魔外不近——这个古今都有实例另外,持名念佛时不但诸佛护念,尚有观音、势至等诸大菩萨为其胜友如《观经》中说:“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分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勝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另有天龙众等隐形守护所以能远离魔事。持名尚且如此何况证得念佛三昧,一心安住于正定正受之中魔事岂能坏乱?

五、亲见佛心:《观经》上说:“见此事已(阿弥陀佛相好)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作是观者,名观一切佛身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慈,摄受众生”

六、往生净土:证得念佛三昧,可横超三界顿出苼死,径登上上品莲台这和其它竖出法门的三昧相比较,有着不共的殊胜

七、快速成佛:证得念佛三昧之后,一经往生马上超证八哋,飞往十方佛刹于诸佛前受成佛之记,任运进道可快速成佛。

以上是解释“念佛三昧”下面解释“摸象”。

“摸象”语出《大般涅槃经》第三十二中盲人摸象的典故。这个故事是这样的——有一群盲人共同通过摸象来了解大象的全貌。摸到象牙的盲人就说:象嘚形状就像芦菔根(古人对萝卜的称呼)碰到象耳朵的人说:象的形状象簸箕,摸到象头的盲人说:象的形状象一块大石头摸到象鼻孓的人说:象的形状象杵,摸到象脚的人说:象的形状象臼摸到象后背的人说:象的形状象一张床,摸到象肚子的人说:象的形状是一ロ大甕摸到象尾的人就说:象的形状象一条绳子。

这个故事是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妄加猜测全部的内容此時,对一个整体事物的判断也是片面的

印光祖师在这里是借盲人摸象的典故,来喻说自己所讲的念佛三昧不全面、不究竟这其实也是祖师的谦虚之辞。实际上文章中字字都是三昧境界的影现,句句都是实相般若的流露如果不是实修实证,怎么能说出这些微妙的法语呢

“记”是记录的意思,为记载或描写事物的文章本文是印光祖师通过与来访者的问答,来说明证得念佛三昧的具体修法以及证得の后的相状。

本文是印光祖师向净业行者透露念佛三昧的消息因为印祖谦和,假借盲人摸象之喻来说明自己所述的言语,并不能将念佛三昧的境界完全表达出来如果细心阅读本文起一段就可了知,印祖在闭关精进专修净业的时候适逢谛闲法师讲《弥陀疏钞》于关傍。印祖闻法念佛念佛闻法,解行并进解行相应。从此念佛犹如顺水行舟,又遇顺风吹送内证与法冥合,如乳入水水乳交融,浑嘫一味正定不失,正受不退正念昭彰,法喜遍布

此时,恰好有客造访又恰巧来的目的是问念佛三昧的境界(此文也可理解为:印祖在关中实证三昧,为了向大家透露消息特地以假设问答的方式来说明)。于是印光祖师从三昧海中,自在流出文字般若展现本地風光,述出本篇法宝

若以盲人摸象来做比喻,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三昧的境界不可思——心行处灭,不可议——言语道斷口欲言而词丧,心欲亡而虑亡离言说相,离心相心言路绝,斩断情见若将其境界全部地描述出来,恐怕穷劫也难尽其义短短嘚一篇文字,是难以描述祖师所证之万一而我们阅读这篇文章,则如盲人摸象一样难解难知祖师所证三昧境界的全部。

以上释名名昰假名,由此假名可显实体一切大乘佛法皆以实相为正体,此论也不例外从实相本体中流出念佛三昧,又从念佛三昧的证境中流出此篇文字般若一一文字无不是劝化行人,依文起修由修而证,入此念佛三昧会归实相理体。

此实相理体又称为实相般若本论又可称為文字般若,依文字般若起观照修行又名观照般若。其中实相般若是体文字般若是相,观照般若为用一切法门皆有教、理、行、果,一切行门皆有信、解、修、证

如今文所示,若论法门——教为净土之教,即是文字般若;理为佛愿摄受,毕竟成佛之理理即是實相般若;行,为信愿持名之妙行行即是观照般若;果,为发三昧、得往生、成佛道即是依文字起观照而契证实相是为果。

若论行门——信则信净土不共之教,即信文字般若;解即解阿弥陀佛以名号度众生之本怀,平等救度之理即解实相之理;行,则真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即是观照般若;证则现生发得三昧,临终往生上品现前成就普贤行愿,快速积累成佛的资粮终将契入实相般若。亦即摄修归性、摄末归本所以说,本论是以实相为其正体

以上既识本体,理应趣求趣求之方法曰宗。宗为修行要径会体枢机,宗之所归曰趣

学习一部经或论,如果不能明了其中宗趣就无法掌握其具体的修法而会归本体。如果能掌握这种实修的方法就可以由实修而最终证入实相的理体。

本论以念、观、体究为宗如论中所言:“必须当念佛时,即念返观专注一境,毋使外驰念念照顾心源,心心契合佛体返念自念,返观自观即观即念,即念即观”以及“重重体究切切提撕”等句,就是修行宗要依此宗偠修行,到力极功纯之时自然会证入念佛三昧的境界。

本论以现生证得念佛三昧为趣

力用就是利益,证得念佛三昧之后会有什么样的恏处

证得念佛三昧以后,虽未离娑婆即已非娑婆久客,虽未生净土却已是莲台主人。临终上品往生阿弥陀佛和无量化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以及清净大海众菩萨同来接引。到了极乐世界马上证无生法忍,飞行到十方世界于诸佛前次第受成佛之记。证无生忍的菩萨还可以在很多无佛的小世界里示现成藏、通二教的佛果,说法度生这种功德实在是不可思议。

东晋的庐山慧远大师率一百②十三人同结白莲社,同修净土共期西方。大师一生三睹圣像但是从来没有向别人说起过。往生前在般若云台修三昧初起见阿弥陀佛身满虚空,及无量化佛菩萨宝楼幢幡,宝鸟飞空如意珠王出十四支流。西方胜境昭然而现。大师自知是往生时至别众之后,正念往生由此可见念佛三昧的殊胜。

本论是方等时大乘极圆极顿教法

是心是佛,所以极圆;是心作佛所以极顿。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苼所以至心念佛时,念佛的心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妙因妙果因果同时,不可思议

净土法门从别五时论,是属于方等部四教並谈曰方,三根普被曰等三根,是指上、中、下这三种根性四教,是指藏、通、别、圆这四教其中藏、通、别三教属于权教,圆教為实教净土法门的目的是在于令众生快速了生死,早日成佛道因此,前三教是为实施权至圆教时则开权显实、废权立实。我们在娑嘙世界念佛的下手功夫、发心各有不同:

若为生死苦逼而念佛即属于藏教生灭四谛之苦谛为入手处。如觉明妙行菩萨晋朝时为贫子身感悟苦恼逼迫,精进念佛七日心开意解,证得三昧往生后阿弥陀佛亲自给他起了个名字,就是觉明妙行菩萨

若知生死、五蕴等苦,皆是前世惑业感召为断未来苦果,今生当从惑、业下手如何下手呢?如果按照十二因来讲:“无明、爱、取三烦恼行、有二支属业噵”。这里无明是过去世的惑行是过去世的业;爱、取是今生的惑,有是今生的业因此,今生修行应从爱、取、有三支(今生的惑和業)下手这就是通教修法,从四谛法中的集谛入手修起如印光祖师,早年示现谤佛恶业后为示范群生,彰显净土修法收机广大断此集因,持戒念佛现生证得念佛三昧,临终预知时至正念往生。

若发菩提心为利益无量众生,行无量道品悉皆回向自他往生净土,此即是别教念佛方法以四谛中道谛为初门。如永明延寿禅师日行百八功课,暮往别峰念佛自行化他,实是人间菩萨即是此教所攝。(以上三教所举例只论表相,不论内证)

佛道的修行,是为了断除惑、业、苦这三种牵令众生流转三界的力量此三流转又称三噵。道以能通为义以起惑、造业、受苦,受苦时复起惑、造业由是三法通于三界六道之中不能出离。若以上三教行人能了知无明尘劳即是菩提非离烦恼而别证菩提,烦恼即菩提故无惑可断,当体即是般若德;边邪皆中正三业无性,无性之性即是中道实相理体所鉯业当下即是解脱德;吾人现前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一一不异实相舍事相而别求实相,如弃空花而别求虚空此实相即诸佛众生本具常住真心,也是诸佛的清净法身所以说,苦即法身德这是圆教利根人,依灭谛入道而持名念佛方法即是圆教修法,一句弥陀名号即是阿弥陀佛所证的全部功德毫无保留付与众生。“阿”字即真谛理内蕴法性真空之理,所以藏传佛教有些宗派即以阿字为根本种子芓“弥陀”即俗谛理,内蕴法性妙有之用光明、寿量、慈悲、智慧等一一具足无缺。“佛”即中谛理佛名一举,万法绝待世出世間一切诸法,都不出三谛之理而“南无”即是彻底归投于此三谛妙法之中,念佛时念念即冥合自性的三谛所以说,执持一句“南无阿彌陀佛”即是圆教以灭谛为入手的修法无需累劫劬劳,一念之中三谛法尔具足

我们就算是不能理解此第一义谛真实之教,等往生之后還是会废权立实因为极乐世界唯有一乘法——即是佛乘。

我们由此也可以知道净土法门归属于方等部,但实际上意趣却是法华成佛の法。

从教相上来论净土法门属于大乘生酥之相,但实际上相虽生酥,妙味却全含醍醐

本论收录于《印光法师文钞》,作者了余法師文章由印光法师笔削。

了余法师:1864——1924浙江余姚人,出家前托母于尼庵以家业为赡养之资。后于普陀山锡麟堂求师剃度为表决惢,自断中指一节1923年大年初一,重病后医生要给他复诊,他说:“无须吾明日去矣。”第二天果然往生建塔于宋代真歇了禅师结茅故址。

印光法师讳圣量字印光,别号长惭愧僧出生于1861年,往生于1940年他是中国净土宗的第十三代祖师。

印光法师祖籍是陕西郃阳俗姓赵。年幼的时候就随着哥哥学儒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总是想把弘扬儒家之学作为自己的责任于事,他附和韩愈和欧阳修等人的邪說进行诋毁佛教。后来病了几年始悟前非,洗心革面开始信仰佛教。在二十一岁时投终南山莲花洞寺出家,礼道纯和尚剃染后來他在湖北莲花寺当照客时,有一次寺院晾经他偶然读到了残本的《龙舒净土文》,从而了解到念佛法门是了生死之要道于是坚定不迻地修持净业,直至往生

印祖德厚流光,终不可掩机成熟,龙天推出1911年,大师五十二岁高鹤年居士取大师文稿数篇,刊入上海佛學丛报署名常惭。人虽不知为谁而文字般若己足引发读者善根。徐蔚如、周孟由诸居士读过之后都赞叹道:“大法陵夷,于今为极不图当世,尚有具正知见如师者续佛慧命,于是乎在”于是,一再搜集印祖文稿刊为《印光法师文钞》,于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及佛学界内部广为印制流通印祖德名由此而腾誉海内外。

如今经四众弟子一再整理,弘化社倡印的《印光法师文钞》已达七大册之規模最后一册为弘化社倡印的《印光法师文钞·三编补》。

在他七十七岁的时候,应妙真法师等诸人之请移锡灵岩,栖真三年之后便于此智积应化之刹安祥西归。那是1940年冬印祖略示微疾,促令办理妙真法师升座仪式预知时至,多诸迹证初三日晚,对大众开示:“净土法门别无奇特,但要恳切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带业往生”初四日早一时半,由床上起坐说:“念佛见佛决定生西。”言讫即大声念佛,二时十五分印祖坐床边呼水洗手毕,起立说:“蒙阿弥陀佛接引我要走了,大家要念佛要发愿,要生西方”说完即坐椅上,端身正坐口唇微动念佛。三时许妙真和尚至。印祖吩咐:“你要维持道场你要弘扬净土,不要学大派头”自后即不复語,只唇动念佛而已延至五时,如入禅定笑容宛然,在大众念佛声中安详往生。世寿八十僧腊六十。次年二月十五日印祖示寂┅百日,举行荼毗典礼得五色舍利珠百余颗,精圆莹澈又有大小舍利花及血舍利等,共一千余粒四众弟子奉灵骨塔于灵岩山石鼓之東南。

世传印光法师为大势至菩萨再来盖圣人垂迹本不可测,或顺或逆随化导。大师应劫而生于浊乱之世,作人天眼目指归西方徑路,众望所归良有以也。

甲三:正释全文(分四) 乙初 总述起  乙二 问答三昧

乙三 问答应用 乙四 结归

在正文前面的括弧里有一段文字:(了余师原稿略为笔削。以佛学丛报检错数句故录原文)。这段文字是说了余法师为原作者,由印光法师笔削然后投于《佛学丛報。 

岁在丙午予掩关于慈溪之宝庆寺。谢绝世修习净业。

“岁在丙午”意思是在丙午这一年。

干支纪元法是中国应用很广的纪元法之一。是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天干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十二地支相配,六十年为一循环也就是一甲子,也称花甲文中的丙午,按照历法的推算应该是在1906年,当时印光祖师67岁

“予”,是第一人称“我”的意思这里是印光祖师称呼自己。

“掩關”修行人远离尘及杂务,规定自己掩关的时间、活动的空间专精修持念佛、或参禅等法门。在特定的顺下精进勇猛地修持某一法門,以期取得一定的修行成果

另外,掩关期间要闭门谢客、闭身不出、闭口无杂语、闭心不放逸。总之掩关是关闭与三界生死相应嘚一切染法,这样才能突破修行的关卡关闭烦恼,乃至关闭生死所以,掩关又称闭关

八指头陀在一首禅诗中这样写到:

结庐人境外,终日掩柴关

法侣檐前树,禅心雨后山

诗中描绘了掩关时超然物外的心灵状态,修行路上境界突破后的宁静与祥和诗中描写的境界雖然很美,但是初学者如果进行短期闭关体验可能会发现其实闭关并不像传说中那样美好。因为自己心猿意马定不下来而且在闭关中會发生很多现象。下面略举曾经见闻的几种以备参考:

第一种现象:昏沉瞌睡。

入关后昏沉瞌睡异常困倦,念佛时总会打盹

对治:1鈳用冷水洗脸、洗头。2关内走动念佛3呵斥自己,生猛厉惭愧心

第二种现象:恐怖心生。

闭关是会无无故生起恐怖之心

原因:多属异類众生现前,行者感觉到他们的信息以至于内心生起恐怖。

对治方法:观想此念佛是为了了脱生死此五蕴之身终必舍弃。就算有魔外興起迫害此魔外最多也仅能伤害色身,却无法伤害我的法身慧命我们坚信信愿念佛不断,寿尽必然可仗佛愿力往生净土此念坚定,┅切魔怨不能为碍由此观想后,放下身心世界唯固守一句佛号,绵绵密密不令间断。一心安住正念无论恐怖的境界能不能消失,嘟不会再障碍闭关的心

第三种现象:前尘影现。

在平时我们很难察觉到心的驰散,但实际上我们自认为很清净的心却和五欲六尘相應的比较多。闭关以前所接触的尘境如果很多很集中无论有心无心,都可能会真实地重现眼前比如,闭关前在寺门口帮着卖票闭关時可能会见到真实的门票重现在眼前。

对治方法:在此时应明了“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的道理安心于佛号,不为境界所扰乱

苐四种现象:嗔怨心生。

这种障碍很容易发生平时心情还好,但静下来修行时往往会想起一些对不起自己的人或事而生起嗔恨心,甚臸嗔心极重难以抑制。

原因:此为“恶念思维障”贪嗔痴是凡夫都具有的根本烦恼,其中嗔的力量最大发起也最猛厉。静修时心地清净嗔心这个粗重而猛厉的烦恼心所很容易显露现前。

对治:按五停心观来讲是要观佛报身的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来对治。泹末法时代的众生根机极其陋劣,这个观法很难修持一般的人对这些名相尚且不知,又如何能观起呢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要明白这種嗔恨心生起的原因看破放下,然后安住正念专心念佛对治。

第五种现象:心难安住

有的人在闭关的时候,会产生心绪躁动难以咹住正念,有欲破关而出的冲动

原因:平时用功没有真正地在心地上下功夫,没有时时反观自心或者说,并没有正确地看清自己不知自己粗重的妄念尚且没有降伏,以至于闭关时突然静下来法尘纷扰,定心难生

对治:思维此次闭关的重要性,而后佛号起于心出於口,入于耳归于心,声声分明勇猛坚定。或用其它适合自己的念佛方法摄心敛念。

第六种现象:见色闻声

闭关时可能会看到光奣,或听到有人说话

原因:见色闻声等境界好坏不定,可依大乘经典分辨

对治:见到好的境界时,如果心起贪染也会成为障碍。好境界现前时应一心安住正念,于境界不取不舍见到坏境界时,也应善于分辨是妄想的造作或魔外的诱惑、怖吓等唯一心安住正念。

囿人闭关时曾听见有声音入耳告诉他已证得圣果,闭关者不知是魔境一念骄慢心起,结果破坏了整个闭关的进展自己也着魔发狂。

據天台所传修行人如有魔事发生,可用三种方法治魔:

一、观察魔境以正念呵斥,于自性中弃舍此境如守门人,遮恶不进

二、当從头至足,一一谛审观察求魔亦不可得,求心亦不可得既魔不可得,魔又从何而来既心不可得,魔又能恼乱何事

三、观若不去,當以勇猛坚定的心来抵抗捍卫正念,宁舍此命不舍正念。并一心用观令道行成就。

总结来讲闭关时遇到好的境界要正念念佛,遇箌不好的境界还是要安心念佛关键是把握自己的心,不随境动

以上是解释“掩关”,顺便说一下掩关相关的一些事情

“于慈溪之宝慶寺”印祖当初掩关的处所是宝庆寺,位置在浙江省慈溪市的宝庆寺现属于宁波市的管辖范围。

“谢绝世修习净业”因了余法师是佛門中的中流砥柱,众望所归他为什么还要掩关呢?也许是为了向净业行人方便示现念佛三昧唯有在脚踏实地的念佛实践中才能证得,洏且有必要专精修行一段时间弃舍俗,唯精唯专才能达到最好的成效

另外,通过凿壁闻法的这段插曲来侧面暗示,欲证得念佛三昧应解行并进,明白了念佛法门的道理方能克证三昧。

了余法师通过闭关也说明了自利和利他之间的微妙关系利他的同时,不应废除洎利而究竟的自利,就是彻底的利他

因为以上的各种原因,所以他老人家谢绝世专修净业。

“谢”是拒绝,不接见“绝”是拒絕。“世”是世间应酬之事及教内闲杂之事。“修习净业”专心修持名念佛法门以期现世证得三昧,临终上品往生

值寺主延谛闲法師,讲弥陀疏钞于关傍

在了余法师闭关期间,刚好寺主延请谛闲法师讲经碰巧的是,谛闲法师这次讲的是净土法门中事理圆融的《弥陀疏钞》更巧的是,讲经的地点就在关房的隔壁

“值”,是值遇遇到。

“寺主”这个寺主的名称并不是说寺院是他私有的财产。洏是说明他是一寺的弘化之主因为,按国法来讲寺院属于社会的公有财产,从佛法的角度讲寺院体通十方,为十方三宝所共有

“延”,是延请的意思延请谁呢?请的是天台宗的大德谛闲法师

谛闲法师俗姓朱,法名古虚字谛闲,浙江黄岩人出生于1858年,二十岁絀家二十四岁在天台山国清寺受具足戒。二十八岁的时候在杭州六通寺讲《法华经》,当讲到世尊为舍利弗授成佛之记的时候寂然叺定。出定之后舌灿莲花,辩才无碍答问释疑,舒展自在二十九岁时,上海龙华寺方丈迹瑞法师为他传法授记授他为传持天台教觀第四十三世祖。

在他六十一岁的时候将观宗寺的观宗学社扩充为正式的僧伽教育机构。当时入学的僧侣有仁山、妙柔、倓虚、静权、寶静、妙真、持松等人

一九二三年五月十九日,安详坐化临往生前,留了一首偈子:

这时他七十五岁僧腊五十五年。

《弥陀疏钞》昰净土宗第八祖莲池大师所著“疏”是疏通和疏决的意思。是对经文中幽隐难见的义理加以阐释或将深邃难解的文句加以疏通,或者對经文中有争议的义理进行梳理和决断“钞”字通于抄写的“抄”字。阿弥陀经的经文虽经过疏文的疏通可是疏文依然难懂,上根利智之人方能领会中下根人很难明了,于是莲池大师又做一篇钞对疏进行进一步的解释。

《弥陀疏钞》顾名思义,是用来解释《佛说阿弥陀经》的历代解此经的注疏中,以莲池大师的《弥陀疏钞》、幽溪传灯大师的《弥陀略解圆中钞》和蕅益大师所著的《弥陀要解》朂为殊胜在这三步注疏当中,又以《弥陀疏钞》为最殊胜因为这部疏钞打破了门户之见,不论是天台宗还是华严宗无论是禅宗还是唯识宗等,只要有可取之处都借鉴使用。因此这部疏钞事理圆融,性相兼备包罗万有,如走盘珠粒粒皆圆。蕅益大师赞叹这部疏鈔为“广大精微”广,是指涉及面广五宗八教通通涉及到;大,是指境界大开始的玄谈部分就是以华严宗的十门开启展开,境界宏闊事理圆融无碍;精,是精炼虽文字浩繁,却又句句精要字字确当;微,是说理细致所有义理重重剖析,复具微妙之义这部疏鈔是净土修学最重要的指导书籍之一。

“关傍”关房的旁边。谛闲法师讲经的讲堂就在关房的隔壁

予遂效匡衡凿壁故事,于关壁开一尛窦不离当处,常参讲筵

“匡衡凿壁故事”,这是一个典故也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凿壁偷光”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西汉的时候有┅个叫匡衡的穷孩子,很喜欢读书可是家里没有钱买书。怎么办呢他就到有钱的人家去打工,打工过后也不要工钱只是要求雇主借給他书看。借到书之后他就白天干活,晚上读书可家里穷得买不起灯油,晚上也就没有办法看书了这样每天看不了多少书,这怎么辦呢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在自己家和邻居家中间的墙壁上凿了一个小洞,他就借着邻家透过来微弱的灯光刻苦地读书这样,他终於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官拜丞相,封安乐侯

了余法师为了能听到谛闲法师的讲经,便效仿匡衡凿壁偷光在关房的墙壁上凿了一个小洞。这样既不用走出关房,又可以亲聆妙法

“从兹”,是从此的意思这里是指从听闻谛闲法师讲经之后,闻修并进念佛功夫越来樾增进。所以念起佛来也就越来越觉得亲切。

了余法师祖师一生中曾有几次听闻谛闲法师的讲经这不得而知。但他完整地听完一整部經很有可能这是唯一的一次。而这一次听经也许对他修证境界的突破起着至关重要的辅助作用。

从这里往下的四十二个字都是叙述怹念佛中所得的正定正受。

佛号一举妄念全消,透体清凉中怀悦豫。

“透体”是遍体,没有阻碍“中怀”,即内心“悦豫”,悅是愉快豫也是愉快。

文中“佛号一举妄念全消”这是正定;“透体清凉,中怀悦豫”这是正受正定正受即是三昧。通过这十六个芓我们可以知道,了余法师当初确已证得念佛三昧这段是自说内证,此心与佛号完全相应相融全心即佛,全佛即心无心外之佛为惢所念,亦无佛外之心能念于佛离于能所,远离对待而妄念本来虚幻不实,没有一个真正的实体是依赖妄心而存在。如今全部的惢已安住于佛号上,唯与净土的清净无染妙法相应相合更不与世间或粗或细的六尘境相应,妄念也就无从生起所以说“佛号一举,妄念全消”

念佛可以使人从三界的热恼中解脱出来,身心得到清净的觉受如今,印祖已证得念佛三昧身心热恼永绝,通彻身心都安处於清凉的正受之中这种法乐是一种充满内心的法喜。

直同甘露灌顶醍醐沃心。

这段是用譬喻来说明证得三昧后的觉受

“甘露”,是鈈死之药是经过搅拌大海而获得的神妙之药。这里是用甘露灌顶来比喻念佛三昧有清净身心令人脱轮回苦痛的功效。

“醍醐”是从犇奶中提取的最上的美味。这里则是比喻念佛三昧给印祖带来的觉受是最上的法味

另外,甘露在大乘佛法里是代表慈悲的法门。而持洺念佛法门是阿弥陀佛遍洒法界慈悲平等摄受众生的甘露法门。

醍醐在天台判教里是代表佛陀一生中所讲的最高的法而持名念佛一法,是所有行门中最殊胜的法门犹如最上醍醐。

这其中的法喜虽用譬喻的方法说明,却还是无法表达了余法师内证的这种三昧的喜悦這种法乐,是内在的感受是由执持名号而得。在《观经》中说阿弥陀佛的光明无量,遍照十方法界但唯照念佛之人摄取不舍。由此鈳见念佛的行持是和阿弥陀佛感通的最佳方法。在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中就有闻名的功德和持名的利益阿弥陀佛的名号蕴义无量,一般以光、寿二义来翻译无量光则横遍十方,无量寿则竖穷三际横遍竖穷即法界体。在光明方面一般又按照力用、威德等,依据佛经翻译成十二光如来其中的无量光佛,是佛光遍照十方令法界一切众生都能有蒙佛光摄受的机会。清净光佛可使持名众生心地清凉,鈈生热恼欢喜光佛,可使众生专心执持之时内心愉悦,法喜充盈

如今,了余法师持名深切以念佛功行,外可感召阿弥陀佛放光加被内可使自性光明显露,心光与佛光交彻自心与佛心相应。这种清泰安乐的内心境界是没有办法用语言表达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据说佛源老和尚有一次出国同一位国外的老禅师相谈。

老禅师问:你从曹溪给我带来了什么没有?

佛源老和尚回答说:我从曹溪帶来的我有的,你也有!

亲见心性本源的境界是无法用言语说明的,但是证得同样境界的人却心领神会无需言表。所以我们想要叻解了余法师所证的念佛三昧到底是什么样的内在觉受,就应该放下万精进念佛,只有自己亲证才能真正的彻底明了。

一日有客诣關而问曰:念佛一法,吾已修持二十余年于生信、发愿、修行,非不真切而业障深重,终不能到一心不乱境界

一日,是了余法师闭關期间的某一天如果承接上一段经文中所描述念佛的觉受与所得的法乐来推断,此时了余法师已亲证念佛三昧的境界这时,有访客来箌关房前请问有关念佛方面的问题。来访者向印祖汇报了自己的修行经历---他已修持念佛法门二十几年了而且是真信、切愿、实行,持洺之念与求生之心都是至诚恳切但还是因为业深障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得一心不乱。

业是造作的意思身口意广造诸恶,熏在识畾里成为种子。众生一日之内起心动念发身动口所造的恶业都已经是多不胜数了,何况一生、多生、多劫所造之业《地藏菩萨本愿經》上说:“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这是说明凡夫妄心流动之中,常常会生起贪嗔痴等恶念而每起一念都会荿为一个业的种子。《普贤行愿品》上说:“假使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众生起心动念之间尚且是罪尚且是恶,何况众苼无量劫来积累的恶业更是众多无量。如果这些业的种子有一个具体形状的话恐怕整个宇宙也装不下。玄奘法师在《八识规矩颂》中說:“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众生的业都收藏在第八阿赖耶识里面阿赖耶识也称“藏识”,有能藏、所藏、执藏三义苐八识如汪洋大海,浩翰无涯不可穷尽。如深渊深不可测。而色、声、香、味、触、法诸境如风境风鼓动,我人的前七识为外境所转,起惑造业

业力深广,能障圣智能阻圣道。所以恶业的作用是障碍,能障碍我们出离生死所以也叫做“业障”。在这段文中对这个来访者而言,业是障碍他不能证得一心不乱的因素

对于一心不乱的含义,古德的解释不尽相同各有各的说法。但通常以蕅益夶师在《弥陀要解》中所说的比较通用蕅益大师将一心不乱分为“事一心不乱”和“理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要断见思惑至少要伏住见思惑。理一心不乱则要破无明证法身才可以如果按照这种观点来分析,证得一心不乱的条件是断见思惑这种断证位次相当于四果阿罗汉。而初果须陀洹仅是断见惑就犹如断四十里河流那样困难何况是四果呢?事一心不乱的最低条件是伏见思惑这也不容易。首先偠修五停心观、别相念、总相念这外凡三资粮位之后进修四加行位---暖、顶、忍、世第一法时,才可以由浅至深逐渐伏住见思惑不起现荇。这时依稀仿佛见到了真谛的道理心游理内,得佛法气分这是按藏教论断,如果按照通教论要达到第二地“性地”时才能伏惑。別教要到“十信位”才能伏见思圆教要到“五品位”时才能圆伏烦恼。由此可见伏见思惑也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得到的。至于理一心不亂就更难了要超过四果阿罗汉的位次,须要破无明显法性时才可以达到。别教登地以上圆教初住以上才能达到理一心不乱。破无明嘚内证甚深此时可以分身一百个无佛的小世界里示现作佛,教化众生如《法华经》中龙女成佛。这样看来无论是事一心不乱还是理┅心不乱,都不是轻易能证得的我们这些业障深重的凡夫,恐怕是今生无了

但为什么佛又在《阿弥陀经》中信誓旦旦地向众生宣说,精进念佛一至七日可以得到一心不乱呢

实际上,这个一心不乱就是玄奘法师所译《阿弥陀经》的另一种译本《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中所說的“系念不乱”

这两种译本,实际上都是佛在同一法会上所说的同一部经我们也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佛讲说一至七日证一心不亂或系念不乱的本意只有一个——以最低的门槛让众生脱生死苦,往生西方虽然佛以圆音说法,所闻各有不同以顿、渐、秘密、不定㈣种方式化度众生,但必定不会以迂僻之路指给众生必定以快捷、方便、易证、易脱之法顿付众生。因此我们也可以断定,一心不乱囷系念不乱等同无异知道了佛讲说《阿弥陀经》的本意之后,一心不乱的真实义也就明了了只要七日内用心精进念佛,至少可证得系念不乱上根利智者也可以心开意解。如觉明妙行菩萨往世曾为贫子身,为苦所逼发心精进七日念佛,念到心性开明临终上上品往苼。往生到极乐世界之后阿弥陀佛授给他名号,叫觉明妙行菩萨

在文中,来访者也许是以蕅益大师所判的一心不乱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嘚联系后文,似乎访客又将一心不乱的定义与念佛三昧的证境视为相同如果参考《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复夏寿祺居士书》中“若能常常相继,便可浅得一心不乱,深则得念佛三昧矣”依据这段文钞我们可以得知,一心不乱与念佛三昧是有浅深之别的因为一心不乱亦囿浅深不同,浅者念到伏烦恼乃至断见思二惑,可名事一心不乱而证念佛三昧则不但要伏住烦恼,还要显露真如自性为什么呢?因為《大乘起信论》说“当知真如是三昧根本”证得三昧,亦即此心返本还源真如自性也就法尔现前了。

窥吾根性只合带业往生。虽念佛三昧非此生所敢冀。

“窥”是在隐蔽处察看,在这里是观察并自己分析的意思

“冀”,是希望的意思

这段文的意思是说:观察、分析自己的根性,可能不是利根之人只能仗佛的愿力接引,临终时带业往生净土虽然念佛三昧在理论上可以证到,但实际上自巳在今生是不再抱有获证的希望了。

念佛法门是三根普被利钝兼收的。上根人现生可证得念佛三昧舍身他世,必生净国中下根性,臨终正念心不颠倒,也可以往生净土毕竟出离三界。到了极乐世界即可以圆证三不退横生四净土。

其能得之法与所得之相,师其為我说之

这里是请求印光祖师为他讲说念佛三昧的能得之法与所得之相,这段文字中有能有所

“能得之法”,得证念佛三昧的方法即能通过什么样的修法可以证得念佛三昧。

“所得之相”证得念佛三昧之后内在的觉受、相状。

念佛三昧是修行人的内证,远离于言說思议所以来访者请了余法师用种种譬喻,善巧方便说明念佛三昧的境界以便于自己能够了知。

予曰:三昧境相唯证方了。

了余法師回答说:念佛三昧的境界和相状只有亲自证到了才能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就象人喝水一样水温冷到什么程度,或热到什么程度那種饮用的感觉只有饮水者自己明白,说出来别人也无法体会

念佛三昧的境界也是这样,如饮三昧的法水可灭除染心的热恼,带来沁心嘚清冷故曰“冷”,又可熔消我执的坚冰与实相理暖气交接,故曰“暖”迥离妄心思维计度,弗虑而知是名“自知”。

这里有两偅含义:一是了余法师谦逊之词谦说自己也没证得,不可能宣说另外一重含义是暗示。因为来访者未证就算说出来,他也体会不到

来访者深信了余法师必然已证得了三昧,并能够说出三昧的境界和相状因此才叩关造访,咨决心疑

丙二  正说境界(分五)丁初 其法 丁二 其相 丁三 体用 丁四 利益 丁五 结说

戊初 观念(分四) 己初 念境 己二 观心 己三 双照 己四 双即

予曰:若论其法,必须当念佛时即念返观,專注一境毋使外驰。

从这里开始了余法师正式向来访者说出证入念佛三昧的方法,也就是“能得之法”我们应在这里特别留心,千萬不要匆匆读过了事以至于祖师给我们留下了无价的宝藏,却因我们不重视而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修证念佛三昧的入手方法是什么呢必须在我们念佛的时候,以第六识为能之心以六字洪名为所之境。名号清清楚楚发自于心又清清楚楚出自于口,再清清楚楚闻听叺耳再清清楚楚返归于心。绝对不可以令心神驰散于外境追逐于五尘境界,也不于虚幻法尘令心安住佛号,不生掉举、昏散聚内搖,趣外奔逸是生死因专注一境,即念返观念佛这是解脱因。同名修行但因为用心的不同,则所得的生死、解脱的两种结果却是有著霄壤之别

若从念佛法门来讲,持念佛名无时不时二六时中,行住坐卧穿衣啖饭,乃至夜梦之中悉堪执持如印祖开示:一句佛号,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不令间断。这就是执持名号犹如执持命根须臾不肯忘失。而此处所讲的“当念佛时”非指平时之散心念佛而是┅心专注之专心念佛,此时收心敛念唯佛是念。

这是证得念佛三昧的前方便

念念照顾心源,心心契合佛体

“照顾”,照是智慧的觀照。顾是注意、照看、回头看,在这里是回观的意思

“心源”,是心的本源也就是清净自性,也可以叫做正因佛性、常住真心、實相般若等此处的心源是念佛之心发起之源的意思。因为常住真心是佛号所依的根本但是凡夫无法察觉。能察觉的念佛之心实际上已經是末端了但却是凡夫所能了知的念头之源,这就是天台宗所讲的观第六识妄心众生之心不起则已,起时便有三法同起即意根、法塵和意识。修行人在念起之时当下观照,于三法中不照意根和法尘,唯照能分别法尘者即是第六识妄心。妄心被照之后当下湛然鈈动。此心无长短方圆之形象亦无南北西东之方所,亦不属于何种时间如能顿了此心无性,无性故即一切诸法性亦即诸佛性,亦是┅切众生性三千性相,百界千如于此一念中圆证。念佛时佛号即从此心流出,心既无性佛号亦无性,无性之性是为实性佛号具足无量功德,能念的心亦具足无量功德

 “念念照顾心源”,念每一句佛号的时候都要用智慧观照所念佛号的生起处。溯本清源如果源头是清净无染的,那么流出的水也是清澈的如果照顾好佛号的生起处,不令妄尘覆障那么每一句佛号念出来自然就是清清静静的了。

“心心契合佛体”契合,是符合吻合的意思。佛体即佛性的本体,也就是指自己的清净自性

上一句的“心源”是约心性的作用方面来说的,这一句是从心性理体方面来说上一句是讲由心源流出佛号,这一句是讲佛号契归佛体佛体就是一切众生本具的,与诸佛無二无别的心体但为见思、无明所缚,不能够显露不能发起恒沙妙用。在因来讲叫做佛体,如果从果上论就名为清净法身了。

这段话的意思是在念佛的时候,如果佛号分明妄念不起,不染尘境就会念念心心都契合于佛性本体,心心念念都回流于心性本源

阿彌陀佛和自心二而不二,同一清净心体自心与阿弥陀佛不二而二,所以要念念求生西方言二而不二,是自己心性与佛法身同一本体毫无差别,这是理言不二而二,是不废除念念求生求西方阿弥陀佛接引,以横超三界这是事。事由理成理因事显。由实相之理而絀持名念佛一法之事由持名之事而契证实相之理,亦即心性本体所以,不但生、佛无二事理也无二。虽说无二亦无不二。念念念於西方阿弥陀佛念念自性阿弥陀佛显露,念愈真切功行愈深,自性中的阿弥陀佛显现越清晰如两镜交辉,重重无尽自性弥陀显露,并不是说自己心里有一尊托莲垂手的阿弥陀佛形象而是自性显露了光明、智慧、慈悲、愿力等。这些才是自性的真实无伪功德力用阿弥陀佛即依此发出度生大愿,广修六度万行终成究竟佛果,成就极乐世界我们念佛时,以一句佛号为所由持名的原因,得蒙阿弥陀佛光明摄照大愿摄受,慈悲加佑这是增上。念佛无间断精进不休,这是等无间由以上三,带起自心种种庄严自心的清净庄严僦是成佛的亲因。由此我们可知念佛时只要摄心专注,恒持不断一切甚深的理体自然就在其中,也就会自然地 “心心契合佛体”理雖如此,但万万不可在念佛时思考着怎么样才能契合佛体或者什么样才是契合佛体?那就头上按头反而扰乱自心了。行起解绝蓦直念去,自然与法冥应

返念自念,返观自观即念即观,即观即念

“返念自念”,是寂是止,以一念止息万念

念佛时一句佛号从心臸口,由耳返心这样念下去,一句清净的佛号如转轮一般在心、口、耳、心之间转动不停,时间长了念得纯熟,自然就不念自念了

念至功深,可了悟一句佛号本是在清净自性中任运流出当体就是心性理体。于是所念的佛号,念念都消归于自性能念的心,也心惢安住于真如性海如是境智一如,二而不二

“返念”,背尘合觉返妄归真,返转向外驰逐的心念也返转佛号回归于自心,念念于洎性中又自在流出佛号念佛纯熟了,就会体悟到一句佛号无生处、无灭处、非过去、现在、未来,也不在十方上下、非长短方圆、非圊黄赤白、非内出、非外来、亦不住中间当体就是真如法性。真如法性离于造作所以一句佛号也不是由造作而生起,而是法尔自然的┅种显露

印祖在文钞中说:“返念念自性,性成无上道”即是观音耳根圆通法门与势至念佛圆通法门的完美结合。

黄念祖居士有一首偈子: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

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偈中的第一句即是听闻了净土法门,持名念佛求生净土┅法并生起信愿。第二句是以心、口、耳念念相摄的方法如法念佛即“返念”的入手方法。第三句是以直心而念不夹杂,不间断吔不生丝毫怀疑之心,渐入渐深第四句则是持念功深,明白了原来所念的弥陀就是自己的心能念的心就是阿弥陀佛。这也是“念佛佛念念佛念念念念佛念念佛” 的道理。“念佛”是实践信愿持名之法,“佛念”是了解我是有间断地念佛,而佛则无间断地在念我《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说:“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子若逃逝虽忆何为?”我们知道了这个道理之后就要与阿弥陀佛嘚大愿相应。阿弥陀佛的大愿是希望众生持佛名号求生净土。我们与阿弥陀佛相应的办法就是随顺佛愿随顺佛意,念佛名号求生净汢。如果做到了当下即是感应道交,这就是“念佛念”亦即“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念念念佛”即念念之間不离念佛,不杂不断一直念下去。“念念佛”即念佛功深不念自念,念念都是佛号念念与佛法界相应相冥,念念之间也都显露自性天真佛

“返观自观”,此是照是观。时时以智慧来观照能念的心使心不散乱,也不昏沉这样,佛号连绵不断在自心中如镜照粅,清净明了的生起观照功夫纯熟之后,不求观想观想之法也就自然在其中了。

以上的“念”是即慧之定,如今的“观”是即定之慧

“返观”,能观照的智慧内敛不于外境,回光返照观照一句佛号,使其不沉没另外,以佛号为镜子返照内观自己的心,使内惢洞若无物却又尽是佛号,广大空旷却又佛念不失。

“自观”一句佛号具足无量的光明,也是自性光明的外现所观的佛号与能观嘚心,本是同一体性只不过是一体两面而已。同一法性大光明藏辉天照地,耀古腾今

这样返观一句佛号,却无能念之想虽不执观照之想,佛号却寂尔现前这就如王维的禅诗《鹿寨》中所描写的境界一样: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即念即观”,返念是止可止息妄;返观是观,可观境明了这里的即念即观,是说明念佛也应该止观双运有念无观,则容易落入昏沉洳果有观无念,又容易掉举和散乱而止观唯在一心,如镜体、镜光本不可分

虽说止观双运,但这里更注重的是“观”字念佛的时候,念、观同时能念佛这一念当下就是观,并不是离开了念另外有个观念和观只是自心的两种功用,是自性寂和自性照的两种不同德能若收归自心,还是一个清净的自性而已

所以,在念佛的同时就要起观照。第一是要照破粗细的妄念使之不起现;第二是要观住佛號,使心念不空过第三是避免落入昏沉和无记。

“即观即念”在起观照的同时,佛号依然念念不断如果观照的时候,念提不起来那观也不是真观。

所以在念佛的时候,念和观应当并举双照观念,不可偏废

务使全念即观,念外无观全观即念,观外无念

进一步说明观和念之间的关系。从作用上讲有念有观。但是能观的心和能念的心都是一个心体此心体理具真、俗、中之圆妙三谛,此三谛非互不相容随举一境都圆满具足这三谛,即为一境三谛此心功能具空、假、中之圆融三观,此三观也非隔历不同随举一观,也都同時具足三观念佛的时候,即是以一心三观观于一境三谛

念佛时,能念的心无形无相所念的佛了不可得,此时以空观心观真谛境

念佛时,能念的心明明历历所念的佛号念念分明,这是以假观心念俗谛境

念佛时,能念的心如镜花水月虽无形无相,却明明历历虽奣明历历,却又无形无相所念的佛如空谷传响,虽念念分明却了不可得,虽了不可得却又念念分明,此是以中观心念中谛境

一句佛法,具足三谛之妙理;一心三观具

《念佛三昧摸象记》略释

注:《念佛三昧摸象记》登载在《佛学丛报》第六期作者为释了余。原先注解时随顺世间缪传现更正。


如来出世设教利生,虽分五时八教の殊惠以大小权实之益,然毕竟以一佛乘为终极之谈故于法华嘉会,大畅出世本怀开方便之权门,示真实之妙理会三乘之权小,歸广大之一乘三车喻之于火宅,宝珠未离乎垢衣三草二木一雨普润,百界千如万法圆融法华之前,偏圆等法隔历不融开显之后,㈣教悉皆圆融无碍故尔,随举一尘一尘即是法界,随修一法一法即为佛乘。

大法东渐讫至唐宋,诸宗纷立按类别可分为禅、教、律、密、净五宗。时丁末法于五宗中,净土宗弘化犹盛以其下手易——单持佛号,不假余行故为第一方便;以其获益深——一句佛号如太阿利剑,横断五住烦恼故为无上了义;以其成就高——无须累劫勤苦,一念直超顿入佛乘,故为最极圆顿以有如是殊胜,故僧俗长幼利钝根机悉堪执持同获法益。乃至禽畜机熟闻佛名号,皆可得平等度脱

净土法门,殊特玄微法义幽深通上彻下;历久彌新,六字洪名贯古传今此法门度生力用之广,众生受益之多实为一大白牛车,普载群盟出火宅而游宝所,离苦域而臻乐邦

净土念佛法门,以一实相为体以信愿持名为宗要,以折服现行烦恼为修心要务以礼、诵、忏悔等为助行,以往生净土为方便以圆满成佛為究竟。

念佛人若能真信、切愿、实行则决定可得往生利益。若于往生之事已起决定信心无妨进求念佛三昧,以现世可得自行化他之廣大利益复能增高往生品位。

《念佛三昧摸象记》者为了余老法师一生老实行持所证甚深三昧,并记之以文字悲心恳切,付嘱未来以鞭策未来行人望贤思齐,起大精进同入念佛三昧之正定,同得念佛三昧之正受

斯念佛三昧,非离于持名念佛而独存纵观了余老法师修行经历,是以老实念佛贯彻始终而持名之行,可暗合于三观之妙理冥通于佛智之高深。观念体究力极功纯,念佛三昧不求自嘚

一文之中,有修有证、有事有理、有性有相、有体有用文脉连绵如远山之不尽,义味深远似大海之不竭

此文与《大势至菩萨念佛圓通章》冥合——“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本迹相承明了可见。此篇法宝彻底彰显念佛法门之精要,和盘托出印光法师之心髓

文中所述次第,入手以观念之力专注佛号——此即为观不思议境。此名号功德力用不可思議故天台大师云:举正报以摄依果,言化主以包徒众《往生论》中亦明:极乐依正三类二十九种庄严,一句佛号摄尽无余此名号即佛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知佛号体即法身亦即法界。展开则是无量功德、智慧、相好、光明、依正庄严等收摄唯是六字名号,可谓是舒卷自在之不思议境妙境为所观,妙智为能观离心更无境智能所,故境智不二唯是一心。又一心之中不废起差别故不二而二,一惢念佛求生净土。待佛号提到极致豁然和念脱落,妄想执情再无着处证入无念无不念之境,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念而无念是离念境界,无念而念是正念之行。离念若离无可离,则心性炳然显现;正念若念念相继,则净土决定可期如是三昧现前,此时方名嫃念佛人

所证三昧境界之相,言辞难表如慧风和畅,荡去无明阴霾似长空无染,显露本来澄澈而于长空,若见有物即非真见长涳。若见无所见洞然无物,方是真见长空应一切法,而不住一法普照万物,且了无一物

其用,如慧日升空群昏灼破。其体如皓朤宁静清净寂灭。而体用不二寂照一如。如水之与波本是一物。

论其利益则不离当处,遍界莲开一登金台,径向佛地

证此三昧后,日用之中应用自如心境融通,万法无碍

当知此文即醍醐上味,宝中摩尼念佛行人于此无上妙法自应深入探究,并广宣流布菦年来,虽有善知识注释、解说此文然或仅为粗浅消文,或不谙教理未能正确发挥文意,故而未有完美注解以致妙理抑而不彰,深義隐而不显实是一大憾事。

兹有灵岩学子来定法师融天台教观之妙旨,集各宗义理之精华广征博引,深入浅出厚积薄发,注释此攵辞略而切要,文约而义丰于此妙法,不无小补有志学修此《念佛三昧摸象记》者,不妨权作借鉴

此文成后,乞余作序略出数訁,以示随喜耳

冀来定法师及诸有,悉能如说而修精修净业,弘法利生做如来使者,方不负了余老法师一片悲心矣!

夫净土法门者乃诸佛世尊出世利生之本怀,六道众生了生脱死之捷径一代时教之渊府,一大藏教之指归其法门广大,五乘不测其边义理渊深,唯佛乃穷其底法海无边,唯信可入直超中流,唯智能度具信愿行,初机浅识亦可入海得宝信心若缺,他宗硕德亦难粗窥堂奥

时逢末法,莲风普扇于寰宇净法广传于八极。若智若愚悉获法益,或疑或谤同下圆种。若非众生净土机熟共业感召,释迦本师于自性海中任运流露无问自说,畅演本怀阿弥陀佛复以神光加被念佛众生,大愿摄受垂手火宅,吾等具缚凡夫何能脱苦域而生安养故洏,凡有幸听闻此殊胜法门者皆应生稀有难遭之想,对两土世尊生起深重感恩之心觑破凡尘之虚幻,谛观净域之真常于佛诚谛之语,闻后便信信后便行。心心念念悉皆策驰西归纤毫之善亦应回向净土。一经往生永证不退。六通具足承侍诸佛。安养妙境摩尼珠王,流出八德宝水无量乐器,悉演微妙法音妙雨德风,严饰七宝国土随色次第,瑞花六时常新妙境殊特,言辞难喻

净土法门利益广大,三乘齐收九界同归。如离是法众生离苦津梁永断,若舍此行一切愿行终成远因。然于此十方诸佛悉共舒舌证诚赞叹之法門却有人或判归小乘,或斥为执著乃至轻言毁谤。皆因误以持名简单于禅宗、密乘等法门相比之下过于粗浅,此皆不识净土法门之微妙持名易行,正是阿弥陀佛救度众生之大善巧、大智慧、大慈悲正由其简便易行,故而烦恼惑重之众生皆堪行持皆堪平等得度。洏净土之理实是甚深秘藏毫尘许法不出实相之外,随举一尘圆具法界。是心作佛即心造百界千如之相,是心是佛即心具百界千如の性,性相同归一心此一心与诸佛之心无二无别,亦与诸佛法身名异体同亦即众生本具佛性。虽具佛性而沉沦六道,不名法身不識衣珠宅宝,仅理即佛而已蒙善知识开导,或于经论中了知本具佛性不增不减,是为名字即佛听闻净土法门,依教行持以期了生迉,生极乐是为观行即佛。无论事持理持持至见思任运先落,四住烦恼断除出分段生死,是为相似即佛无论事持理持,持至豁破無明进断余四十一品无明,是为分证即佛五住究尽,二死永亡登圆教妙觉位,是为究竟即佛此为会通天台六即佛义,以明净土之法行布圆融不离圆融而说六即之行布,则理不碍事不离行布次第而说圆融,为事不碍理理事无碍圆融,故得圆教义趣或有不解此義之徒,唯见净土老实念佛之行持不明其中深义,妄自出言讥毁障己障人,过愆甚巨故而,为启四众对净土敬仰之心消泯对净土法门轻薄之见,引印光文钞中之论著《念佛三昧摸象记》并略加浅释冀读者对此法门修证的境界能有正确信解。本书之所以命名为“略釋”是因为《念佛三昧摸象记》义理幽深,包罗广大功行、果证、境界、应用等若细说之,恐文字过于繁冗精力也有所不及,故对佷多文句之消释点到即止未能淋漓尽致发挥。

印光祖师乃民国时期法门龙象之一他以敦朴老实的行持,融通诸宗的智慧护持圣教的蕜心和念佛三昧的证境,令教内缁素咸共称叹并在其往生后,由四众弟子将其推举为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他所修润文章,自然可做行鍺龟鉴

《念佛三昧摸象记》是《印光法师文钞》中非常重要的净业修持实修指导文献之一。文中以问答的方式系统地说出了念佛三昧具体的修证次第、亲证三昧的知见、所得之相、所证之体、所起之用,以及证得念佛三昧后在现实生活中的利益。

纵观《印光法师文钞》中所有说法多数都是以平实、真切的方法教化众生,其悲心是在于所有的众生都能得到世间、出世间两种利益其中,又以世间利益為方便以出世间利益为究竟。出世间利益中又以信、愿、持名念佛仰仗弥陀大悲愿力往生极乐净土,为末世超生死苦海之唯一津梁故印祖于一切时、一切处,乃至一念、一刹那都希望众生信愿念佛横超三界,永离生死苦海

这篇《念佛三昧摸象记》是很特别的一篇攵章,主要接引上根利智之人然中、下根机亦可参考借鉴,增益法喜

此文是记事体裁,也是以实际的问答方式出现但究其内容、内涵,已经具有“论”的性质了因此,我们要把这篇文章放在论的高度上来学习

此文中所述的三昧境界幽微、深远,唯证方知未证得念佛三昧而去揣测其中的深义,则犹如滴水投于巨壑难填三昧法海之万一,又似一毫置于须弥难饰宝山之一角。文中字字全体即是般若之流现句句当下即为真如之显露。学僧以有漏的妄心来诠释此篇论著总是感觉到语言的贫乏和苍白。所以注解这篇论著的角度就潒站在门外,估算室内宝藏一样虽然言不离宝,却离真实宝物甚远

学僧早年疏于学问,离尘后又四处奔波未尝安心办道,而今消释此论义理、言辞难免挂一漏万,若有错谬之处尚祈读者慈悲指正,学僧将不胜感激

此外,特别感谢授业恩师——中国佛学院灵岩山汾院道安老法师呵护学子,不顾八十九岁之高龄认真批阅此文稿,并慈悲写下序言又不吝墨宝,为本书题写书名以鼓励后学。并茬言辞之间殷殷劝导后学“如说而修”!激励后学,要学修并重如实修行净土,求生极乐发心深入经藏,利益众生老法师悲心切切,恩重须弥实令后学感激涕零,唯有“将此深心奉尘刹”方能报答师恩

佛历二五五四年九月初三

于苏州灵岩山寺  般若堂

(了余师原稿,略为笔削以佛学丛报检错数句,故录原文)

  岁在丙午,予掩关于慈溪之宝庆寺谢绝世,修习净业值寺主延谛闲法师,讲彌陀疏钞于关傍予遂效匡衡凿壁故事,于关壁开一小窦不离当处,常参讲筵从兹念佛,愈觉亲切佛号一举,妄念全消透体清凉,中怀悦豫直同甘露灌顶,醍醐沃心其为乐也,莫能喻焉一日,有客诣关而问曰:念佛一法吾已修持二十余年。于生信发愿修行非不真切。而业深障重终未能到一心不乱境界。窥吾根性只合带业往生。虽念佛三昧非此生所敢冀。其能得之法与所得之相,師其为我言之予曰:三昧境相,唯证方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既未证,焉能宣说客固请不已。予曰:若论其法必须当念佛时,即念返观专注一境,毋使外驰念念照顾心源,心心契合佛体返念自念,返观自观即念即观,即观即念务使全念即观,念外无觀全观即念,观外无念观念虽同水乳,尚未鞫到根源须向者一念南无阿弥陀佛上,重重体究切切提撕。越究越切愈提愈亲。及臸力极功纯豁然和念脱落,证入无念无不念境界所谓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念,即如如佛者此之谓也。工夫至此念佛法得。感应道交正好著力。其相如云散长空青天彻露。亲见本来本无所见。无见是真见囿见即随尘。到此则山色溪声咸是第一义谛。鸦鸣鹊噪无非最上真乘。活泼泼应诸法而不住一法。光皎皎照诸境而了无一物。语其用如旭日之东升,圆明朗照语其体,犹皓月之西落清净寂灭。即照即寂即寂即照。双存双泯绝待圆融。譬若雪覆千山海吞萬派。唯是一色了无异味。无挂无碍自在自如。论其利益现在则未离娑婆,常预海会临终则一登上品,顿证佛乘唯有家里人,方知家里事语于门外汉,遭谤定无疑又问:人于日用,普应诸何能触目菩提,头头是道乎答: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万境不出一心,一心融通万境若了心体本空,何妨该罗万象须知万象如幻,生灭唯是一心诸无缚,本自解脱六尘不恶,还同正覺心境一如,有何挂碍不见华严事事无碍法界,所谓一一尘中一切刹一一心中一切心。一一心尘复互周重重无尽无障碍。以故器堺毛尘云台宝网。咸宣性海悉演真乘。竖穷三际横遍十方。觅一毛头许不是道者亦不可得。则法法头头无非大寂灭场。心心念念悉契萨婆若海。唯心妙境唯境妙心。离四句绝百非,绝待圆融何可得而思议也哉!上来所说,如盲摸象虽未离象,恐非全象笔以记之,以质诸亲见之者

甲初:五重玄义(分五)

乙初  释名——以法喻立题

乙二  辨体——以实相为体

乙三  明宗趣——以观、念、体究为宗,以得证三昧为趣

乙四  论用——必生上品顿证佛乘为利用

乙五  判教相——为大乘极圆极顿教法

甲二:释作者——作者为了余法师,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修润此文

甲三:正释全文(分四)

 丁初  谛闲讲经——值寺主延谛闲法师讲弥陀疏钞于关傍

乙二  问答三昧(分二)

久修未证——一日,有客……非此生所敢翼

请问三昧——其能得之法……师其为我言之

唯证方了——予曰三昧境相,唯证方了

舉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谦说未证——我既未证,焉能宣说

 念境——予曰若论其法……毋使外驰

 观心——念念照顾心源,心心契合佛体

 双照——返念自念……既观即念

双即——务使全念即观……观外无念

 明所观境——须向者……佛上

 体究——重重体究

亲切——越究越切愈提愈亲

 证入——及至力极……无不念境界

借偈——所谓灵光……此之谓也

 确定——工夫至此,念佛法得

着力——感应道交正好著仂

澄空喻——其相如云散长空,青天彻露

知见无见——亲见本来本无所见

 无见——无见是真见

 有见——有见即随尘

 山色溪声——到此……第一义谛

鸦鸣鹊噪——鸦鸣……最上真乘

普应不住——活泼泼应诸法,而不住一法

 遍照无著——光皎皎照诸境而了无一物

其用——语其用,如旭日之东升圆明朗照

其体——语其体,犹皓月之西落清净寂灭

不二——即照即寂……绝待圆融

戊四  喻说——譬若雪覆千山……自在自如

利益——论其利益……临终则一登上品,顿证佛乘

结说——唯有家里人……遭谤定无疑

一心融通——答:心生则种种法生……┅心融通万境

体真境幻——若了心体本空……生灭唯是一心

心境一如——诸无缚……有何挂碍

丁五  真实理显——以故器界毛尘……悉演真塖

丁六  妙道纵横——竖穷三际横遍十方

丁七  法心无外——觅一毛头许……悉契萨婆若海

丁八  境心圆妙——唯心妙境,唯境妙心

丁九  离过絕非——离四句……何可得而思议也哉

《念佛三昧摸象记》略释

初 五重玄义(分五)乙初 释名   乙二辨体乙三 明宗趣

此文题在七种立题當中是法喻立题,念佛三昧是法摸象是喻。亦分通别二题:念佛三昧摸象是别题记是通题。于三藏之中此文类归于论藏。

念佛三昧是指根据净土经典,信愿持名念佛念兹在兹,重重体究切切提撕,久久成片从有念到无念,从有相到无相从事持达理持,从持洺达实相念念从心起,心心不离佛心光佛光,光光交彻我念佛念,念念相应一心安住于弥陀愿海,一心畅游于法界大光明藏不為内想及外境所动摇。内想、外境当体了不可得却又清净湛然显现,当下即是中道第一义谛即以念佛之行,证三昧之定即是念佛三昧。

其中念佛是行持之别,三昧是禅观之总别总合称,名念佛三昧

所谓念佛是行持之别,是因为念佛法门教、理、智、断、行、位、因、果一一都区别于其他法门,所以称为别行

首先说教别:如来出世,设教度生虽讲种种法门不同,然讲说次第无非是为实施权、开权显实、废权立实由众生根性不一,故分五时说法八教收机。

五时为通、别之纵通,则通于一代时教无论何时,凡有横来之機如来一一悉皆应机说法。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一一贯彻始终。别五时是如来为令一切众生皆入圆乘,所以进行五番陶铸使小根众生根性成熟,堪受如来平等法雨故有“阿含十一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谈华严最初三七日,法华涅槃整仈年”之说然如来以圆音说法,众生所闻各异故于通五时中,一类众生获得别益于别五时中,一类众生获得通益

八教为仪、法之橫。如来设教以顿、渐、秘密、不定四种方法来摄受、教化众生,称为化仪四教又以藏、通、别、圆四教来疗治众生五住烦恼之病,稱为化法四教化仪是教化众生的方法,如医生开的药方化法是教化众生的内容,如依据药方买来的药品

五时之纵和八教之横,纵横茭织成为一代教网,收罗九法界机宜磬无不尽。

而净土法门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佛名一举万法绝待,一念相应珍池莲开。不必经五时调停直入圆乘,临终正念即生净土,证三不退一生成佛,直捷、快速、方便、了义净土法门之教,迥离五时之缚高超仈教之表。故而莲宗九祖藕益大师喟然叹曰:教网所不能收,刹网所不能例所以说,持名念佛法门区别于其它法门,这是教别

其佽说理别:净土法门之理,在于阿弥陀佛无量劫前为法藏比丘时广发四十八愿,愿愿庄严净土愿愿摄受众生。大愿无量愿度尽法界┅切众生。如《大乘无量寿庄严经》中法藏比丘在愿后的重颂中说: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

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意谓法藏比丘将来成佛时,凡是有能听闻到阿弥陀佛名号的众生阿弥陀佛都以此作为救度的起,施设种种方便摄受其往生到极乐世界,不令有一眾生漏落三界之中听闻佛号的众生都能往生,那么没有听闻佛号的众生不就失去了被救度的机会了吗不会的!在《佛说无量寿经》里,法藏比丘的重颂中这样说:

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

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

意思是说等阿弥陀佛成佛的时候,由于身光遍照諸佛称叹等增上因,能令一切众生都能听闻到阿弥陀佛的万德洪名既然能“闻此号”也就必然能“俱来我刹中”了。由此可见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悲心、智慧、愿力、方便,一一都达到了极致没有广大的悲心,不会发出普度九法界一切众生的大愿;没有甚深智慧不會圆满无上菩提果德;没有权巧方便,就没有办法令逆恶罪人与清净行者平等往生——虽品位有异然出苦是同;没有殷切的愿力,就不會有成佛后的国土微妙发愿之后,复经兆载永劫示现种种身份广修六度万行,积功累德庄严净土,广结众生之以作摄受之因。于┿劫之前阿弥陀佛已然究竟成佛,一切净土悉已庄严一切大愿悉皆兑现,特别是摄受众生的三个大愿是我等凡惑众生得以往生的根本依据: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號系念我国,植诸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如果从理体上来看,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当下即是实相极乐世堺依正庄严当体就是阿弥陀佛的法身。如天亲菩萨所造的《往生论》中说:“又向说观察庄严佛土功德成就庄严佛功德成就,庄严菩萨功德成就此三种成就愿心庄严,应知略说入一法句故,一法句者谓清净句,清净句者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

由此可见极乐卋界的依正庄严,就是阿弥陀佛无著愿心中自在庄严成就全体即是阿弥陀佛的清净法身。所以极乐风声、树响、水流、鸟鸣悉能圆音說法,闻音、嗅香、浴身、经行皆长功德原因是万物说法即弥陀化身在说法,举手投足长养功德是因为处处可得阿弥陀佛变化身加持。虽说诸佛法身体同遍满法界,但极乐世界的万物当下即是阿弥陀佛法身的真实变现直接令众生蒙益,十方世界所不能比

第三为智別:修行持名念佛法门,具足谛观之智即以一心三观,观一境三谛谛观圆融不可思议。此不可思议之智无论知解与否,都在持名行歭中具足无缺所以,真能相信此持名念佛往生成佛一法即是大智慧不涉理观,一信之中即已圆具深妙智慧能恳切发愿回向求生净土,即是发圆满的菩提心旭祖言:“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莲池大师道:“而今经(佛说阿弥陀经)持名,正回向无上菩提之善根也以阿弥陀佛,即无上菩提故”省庵大师亦言:“又求生西方,总摄一切菩提、誓愿及十方三世一切佛法,无有遗余”因此,如果懷疑一句佛号不具足圆满菩提功德即是疑佛,如怀疑持念一句佛号不能具足菩提行愿即是疑祖,若果真疑佛疑祖则是净土法门中之邪见之人,此等之人虽终日急走急作如救头然,终难于此法门获真实义得究竟脱。

真能以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念佛即是具足陸度万行。这是因为在娑婆世界修行就算是圆教根机,懂得圆理但事上还是要渐次修证。往生净土则是一生一切生但生凡圣土居土即横生四种净土。一伏一切伏圆伏五住烦恼。一悟一切悟悟知心具心造,心作心是之理一证一切证,三智一心中证

第四为断别:通途法门需空观成就,断见思惑才能出凡圣同居土,了分段生死入方便有余土,断欲思九品粗惑受变异生死,证一切智成般若德。假观成就断尘沙惑,出方便有余土粗分变异生死入方便有余土细分变异生死,证道种智成解脱德。中观成就破无明惑,出方便囿余土入于实报庄严土,证一切种智成法身德。净土法门则不断烦惑带业往生。往生净土之后生凡圣同居土,即横生上三土五住烦恼究竟不复现起,不断自断如果论自力的功夫,就算是四果阿罗汉也没有办法生到极乐世界唯有别教初地以上,圆教初住以上的法身大士才能靠自力得生我们凡夫能够往生到那里,完全是仰承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摄持临终接引方能往生极乐世界,圆伏圆断一切煩惑

这是净土法门的断别。断即断烦恼。

第五为行别:通途教法的行持是很难的藏教要修五停心观、别相念(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总相念(一观观四境,境别观总:观身不净受、心、法悉皆不净;观受是苦,身、心、法悉皆是苦;观心无瑺身、受、法悉皆无常;观法无我,身、受、心悉皆无我一境用四观,境总观别:观身不净身亦是苦、无常、无我;观受是苦,受亦不净、无常、无我;观心无常心亦不净、苦、无我;观法无我,法亦不净、苦、无常)经此外凡三资粮位之后再继续修暖、顶、忍、世第一法,遍观三界的四谛经七周减,二十四周减行之后发八忍八智十六心发,断三界八十八使见惑见真谛理,这时才证得初果須陀洹果如果用一个比喻来形容断见惑的难度的话,可以把见惑比喻成四十里长的河流断见惑的难度相当于把这四十里的河流截断,這种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何况还要断三界九地的八十一品思惑,才能证得藏教的究竟果位阿罗汉果具戒定慧之圣行和少分慈悲喜舍之梵荇。

通教人根机稍利能当下体悟万法如幻的道理,但是实际的断证次第还是与藏教略同。

别教人的行持是依苦集灭道四谛而发四弘誓愿,此教人自己已经脱离三界苦海进观无量的众生各有无量的苦恼,故发众生无边誓愿度之弘愿观此无量的苦恼各各都有起惑、造業之集因,故愿断众生烦恼发烦恼无尽誓愿断之弘愿。复观无量众生根机不一适合修行的道法千差万别,所以菩萨发心广学一切道法,即依道谛发法门无量誓愿学之誓愿菩萨知道一切众生皆具佛性,皆堪作佛所以希望一切众生都能成佛,同证寂灭无为故而依灭諦发出佛道无上誓愿成之大誓愿。圣行(戒、定、慧)、梵行(慈、悲、喜、舍)、天行(依理成行)、婴儿行(从天行体起化他用,礻同小善如布袋和尚)和病行(示同烦恼,如济公)这五种自利利他之行亦次第而证

圆教人修行,理是圆理五行一行一切行,但行歭并不废除次第需修二十五方便,观十法成乘说理很简单,但行持起来并不容易天台智者大师临终示位,称自证圆教五品位此位昰圆观行即佛位,仅圆伏诸惑不起现行藕益大师临终示偈:

名字位中真佛眼,未知毕竟付何人

名字位仅是见到中道的理体,如果从对諸法理体的见地上来看是和诸佛没有差别的,但如果论自己的断证见思烦恼伏都没有伏住,何况论断所以两位祖师谨遵佛言,念佛求生西方净土两位大师临终示位,未必是谦虚而皆以诸善功德回向净土,绝对地说明了净土即是无上圆乘之理所以方有诸祖归心。

甴此可见按通途教法修行,想要了生死成佛道,何止要经过百千万亿劫净土持名念佛之行则不同,简便易行阿弥陀佛以名号为载體,传达智慧和大悲摄受众生。众生以名号为通道径往极乐。直捷了当不历阶渐,只要敢于承当人人可生净土,了生死成佛道。如子承父业无需一生辛劳。念佛也一样无需累劫勤苦,当生即可了生死下一生到了极乐世界即可成就无上佛果菩提。通途靠自力修行的法门和净土仰仗佛力接引的法门一相比较优劣自然可鉴。

一句佛号殊胜至极具足菩萨六度,蕅益大师云:

“真能念佛放下身惢世界,即大布施;

真能念佛不复起贪嗔痴,即大持戒;

真能念佛不计是非人我,即大忍辱;

真能念佛不稍间断夹杂,即大精进;

嫃能念佛不复妄想驰逐,即大禅定;

真能念佛不为他岐所惑,即大智慧”

佛言祖语,千里同风莲池大师亦言一心念佛即具足六度:

“诸菩萨众,有恒沙劫中修六度万行,未能满足而今

一心念佛,万自舍即布施波罗蜜。

一心念佛诸恶自止,即持戒波罗蜜

一惢念佛,心自柔软即忍辱波罗蜜。

一心念佛永不退堕,即精进波罗蜜

一心念佛,余想不生即禅定波罗蜜。

一心念佛正念分明,即般若波罗蜜”

莲池大师在《示阅藏要语》中,更阐明了一心念佛即圆具戒定慧:“大藏经所诠者不过戒定慧而已,此戒定慧即是念佛法门,何也

戒乃防非为义,若能一心念佛诸恶不入,即戒也

定乃除散为义,若一心念佛心不异,即定也

慧以明照为义,若觀佛声字字分明,亦观能念所念皆不可得,即慧也”

可见,持名一法三学圆具,六度齐收实是不可思议之殊特妙法。

第六是位別:通途教法的阶位很复杂藏教有三资粮位和四加行位这七方便位(三资粮位:五停心观、别相念、总相念。四加行位:暖、顶、忍、卋第一法)、见道位(初果须陀洹)、修道位(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无学道(四果阿罗汉)、觉位(正使断尽进侵习气)、佛位(仅断界内尘沙)。

通教则有乾慧地、性地、八人地、见地、薄地、离欲地、已办地、辟支佛地、菩萨地、佛地这十个位次于藏教之位大致相同,唯独藏教菩萨不断烦恼留惑润生,通教菩萨不断习气扶习润生,这是藏、通二教菩萨在修证上最大不同的地方

别教有外凡十信位(伏惑与藏教七方便位略同)、三贤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等觉、妙觉(破十二品无明)共五十二个阶位。

圆教证位的名称与别教略同但断证则截然不同,并在十信位之前加上外凡五品位(随喜、读诵、讲说、兼行六度、正行六度)圆教荇人,凡修一行即具一切行凡证一位即具一切位。《华严经》在描述初住位的经文中说:

然而圆教理虽高深法虽圆妙,一切功德需到初住位破无明,显法性时才能真正圆具否则只是说食数宝,依旧腹饥身贫

净土法门则毋须如此繁琐,净土念佛是以今生往生净土为趨果若论行门,则信愿持名若论今生果证,或发三昧或得一心,或净念相续乃至临终正念现前,心不颠倒都是修行的成功。好仳学生考名牌大学考上第一名固然是优秀,但哪怕名次排到了最后只要能考上这所大学,那么相对来讲二者的成功都是平等的。往苼之后圆证阿裨跋致即三不退转。如果按照娑婆世界修行论断藏教证初果、通教至见道位、别教初住、圆教初信位才能证位不退,登於圣位永不退入凡夫地。通教菩萨位、别教十行位、圆教十信位才能证行不退发大心,度众生永不退入声闻自利。别教初地、圆教初住证念不退,任运进道心心流入萨婆若海。想在此世界修行证得三不退,恐怕经劫至劫也难以成办但是往生到了极乐世界之后,仰仗阿弥陀佛大誓愿力摄受皆可圆证三不退。所以藕益大师感叹地说:“十方佛土无此名相无此阶位,无此法门非心性之极致,歭名之奇勋弥陀之大愿,何以有此”

第七是因别:通途法门成佛的过程是需要修行六度万行,以此因行庄严果德而净土法门信愿持洺即具足三因佛性。自性本具无量庄严相好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一句佛号具足阿弥陀佛的万德庄严持名时即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这就是正因佛性阿弥陀佛以大愿摄受接引往生,他力加持速成佛果此即为因佛性。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一念心本具百界千如三千性相此一念心与何界相应得多,相应得猛即是心造此种法界。如此心念佛时佛即在我心中念我,佛念我时我即在佛惢中念佛。如两镜交辉重重无尽如此念时,心心念念与佛法界相应念念念佛,念念成佛念念求生,念念往生此即是了因佛性。

如果从念佛的事相上来论修净土了生死之因在于信愿持名,此三者不即不离

深信之时,愿行即在其中

宋朝时有王仲回问无为子杨杰:洳何念佛得不退转?

杨杰答:一信之后不复再疑

王仲回依之修行,后果得往生这个信并不是浮浅地相信而已,而是深信之时对极乐卋界的欢喜心、愿求心自然发出。此信愿坚固于心的相续中不断不绝,即是甚深的行持

切愿之时,信、行即在其中

如无真信,绝不會有切愿既真信、切愿,持名自然专一

专心持名时,信愿即在其中

若无信愿,持名功夫再深也不算净土行持以无信愿不能得生净汢故。所以吾等有情听闻此了生死、登佛地之法门,了知了此超三界、渡彼岸之枢机自应珍惜,真信、切愿老实念佛求生净土。

第仈是果别:若论五住究尽二死永亡之妙觉极果,各宗都是相同的但还有今生修行所冀之果,这个各教别别不同藏通二教期断见思,藏教冀证阿罗汉果和通教冀登已办地别教期断十二品无明,证别教佛果圆教一断一切断,圆断四十二品无明一证一切证,初发心时便成正觉,而又以妙觉极果为究竟

如今时逢末法,满世界找一个证初果的圣人都很难更何况其它圣位?所以当今时代,最适合修念佛求生一法念佛一法又可分为此土、彼土两重因果。此土因果是以信愿念佛为因以了生脱死,往生净土为果彼土因果是以托质莲胎为因,以究竟成佛为果往生彼土之后,既然能圆证三不退也就能圆成三德秘藏。证位不退成般若德;证行不退,成解脱德;证念鈈退成法身德。《涅槃经》说大涅槃所具之三德:一、法身德为佛之本体,以常住不灭之法性为身二、般若德,般若译曰智慧法楿如实觉了。三、解脱德远离一切系缚,而得大自在此三者各有常、乐、我、净之四德,故名三德而此三德,不一不异不纵不横,如伊字之三点若并则不成伊,纵亦不成如魔醯首罗面上三目乃得成伊三点,若别亦不得成解脱之法亦非涅槃,如来之身亦非涅槃摩诃般若非涅槃,三法各异亦非涅槃这称为大涅槃之秘藏,故为三德秘藏

由此对比可知,通途教法得证圣果难之又难净土法门证聖位易之又易。作为一个修行佛道之人无论从了生死、证圣位还是成佛道,都应该选择一个行之有效的修行方法而对一种修行方法的選择,应摒弃门户之见唯以佛语是依。佛令行者即行佛令止者即止,佛于《阿弥陀经》中一再劝信引十方诸佛舒光吐舌之相证诚,引诸佛之言转赞己德无非欲令众生对此诸佛护念之法深信不疑。可谓剖胸裂腹袒露心怀无私,含血带泪悲心和盘托出。无非欲令一切众生不经五时陶铸直接承担如来家业。而我等却游戏火宅之中不知出离,累劫以来舍父逃逝不知宅中宝藏,不知衣内宝珠妄受貧苦。如力士额中宝珠原本不失。若能谛信佛语对解脱之径路撩起便行,直趋宝所方为信顺诸佛教诲,是名真佛弟子

以上是略述洺题,《念佛三昧摸象记》中“念佛”二字是行持之别此“别”为以净土法门之横超方便,别于通途法门竖出之难行故称为别,非四敎中别教之别因念佛法门是极圆极顿之一乘妙法。

“三昧”为梵语译为正定,亦为正受正定者,为双遮二边正受者,为双照二边正定正受为遮照同时,一一无非圆融三谛

三谛者,天然之性德也中谛统一切法,俗谛立一切法真谛泯一切法。举一即三非隔历鈈融。举中谛真俗皆中,无真、无俗而不中举真谛,中俗皆真无中、无俗而不真。举俗谛真中皆俗,无真、无中而不俗所以,囸定即圆妙三谛中之真谛双遮二边,泯一切法正受即俗谛,双照二边立一切法。正定正受不二即是中谛,遮照同时统一切法。

嫃谛之理体为寂一心安住寂灭理体,名正定俗谛之妙用为照,照破妄念真心现前,名正受正定正受不二则寂照双融,寂为实相之悝体照为因果之事相。非离理体独存事相亦非离事相独有理体。寂中有照照中有寂。举正定时正受在其中,举正受时正定在其Φ。

证得念佛三昧的方法简单来讲有四种:

一、依据《般舟三昧经》九十天内不坐不卧,严格按照经典行持以三种力——佛力、三昧仂、本功德力,可以见到十方一切诸佛悉在前立以见诸佛故,名佛立三昧亦即念佛三昧。这种行持虽然殊胜但是在事相上要经三月苦修,一般人做不到还有很关键的问题,就是依据经典摄持心念这个更难了。如果没有足够的心地上的功夫是不能行持圆满的般舟彡昧。印光祖师在文钞中也不赞同末法时代的众生行此法门而主张以老实持名为主。

二、依据《观无量寿佛经》观极乐世界的依报庄嚴或佛菩萨相好,胜境现前可证三昧。观经的观想方法虽然微妙不过善导大师并不赞同修观,也是主张持名念佛他认为妙观的境界微细,而凡夫的心念粗猛修行妙观很难成就。因此他以亲证观佛三昧的资历,复修持名念佛一法以念佛时口吐光明的瑞应,证明念佛法门的殊胜善导大师所行所解,冥契佛心深知两土世尊之悲心大愿,也深解名号的甚深功德力用所以才极力弘扬持名念佛方法。怹在解释为什么阿弥陀佛的光明普照法界却唯独摄受念佛的众生以及彰显持名功德时这样说:“此有三义:一明亲。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也二明近。眾生愿见佛佛即应念现在目前,故名近也三明增上。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诸邪业系无能碍者,故名增上也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校也是故诸经中处处广赞念佛功能,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苼。又如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又十方恒沙诸佛证诚不虚也又此经(《观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

三、依据《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方法,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称佛名号可得证三昧。印光祖师的一生主要按照这种方法行持本论Φ的修行方法也是以此法为根本。

四、观佛法身实相即念阿弥陀佛法性之身,即得实相之理无形无相,犹如虚空;心及众生本来平等,如是之念即是真念。念念相续三昧现前,决得往生极乐世界这种方法唯上上根机才能承担,普通行者是无法下手的

念佛三昧總摄一切诸法,而为三昧中王所以,念佛三昧又称为宝王三昧故《大集经》云:

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

法中无上者,大般涅槃是;深者摩诃般若是;妙者,三观三谛妙法是;禅者无着无缚清净心体是。由是可见若人只称佛号,不杂余行即可显露清淨心体,契入摩诃般若趣向大般涅槃,此与《妙法莲华经》圆妙义趣等无差别

庐山慧远大师赞叹念佛三昧说:

功高,是指念佛三昧与其它三昧相比所具的功德高,易进是指容易行持,容易证入

念佛三昧,名宝王三昧三昧中王。

宝王三昧是念佛三昧的美称乃为眾生业海中的除罪宝珠,险途中的引路明灯于诸三昧中至高无上,犹如摩尼宝珠为众宝中王

为什么念佛三昧于诸三昧中最为殊胜呢?茲分为七点来说明:

一、依念佛三昧可灭除无量罪业:《观经》下品下生文中说:至心念佛一声,能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至心念佛一聲尚尔,何况在念佛三昧中所灭的罪业更是无量无边。念佛三昧能够灭除种种的烦恼和先世的罪业。其它的三昧对治烦恼恶业的力用遠不及念佛三昧的力量大有的三昧能够除淫,却不能除嗔有的能除嗔,却不能除淫有的能除愚痴,却不能除贪、嗔有的能除三毒,却又不能除先世的罪业唯有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和种种罪业

二、诸佛护念:如《阿弥陀经》中所说:诵此经者,及闻诸佛名者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闻名尚且如此何况持名证入念佛三昧呢?若证得念佛三昧自然恒常安住弥陀大愿海中,不出不入与阿弥陀佛彼此不相舍离。

三、胜境现前:证得念佛三昧之后就或见极乐依报庄严,或见阿弥陀佛身相端严如楚石大师,念佛三昧功成见夶莲花充满世界,阿弥陀佛端坐其上从此净土境界常常现在眼前。他将所见的境界都记载在《西斋净土诗》中后来藕益大师将其收录茬《净土十要》里。

四、远离魔事:口念佛时念念有大光明放出,魔外不近——这个古今都有实例另外,持名念佛时不但诸佛护念,尚有观音、势至等诸大菩萨为其胜友如《观经》中说:“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分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勝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另有天龙众等隐形守护所以能远离魔事。持名尚且如此何况证得念佛三昧,一心安住于正定正受之中魔事岂能坏乱?

五、亲见佛心:《观经》上说:“见此事已(阿弥陀佛相好)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作是观者,名观一切佛身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慈,摄受众生”

六、往生净土:证得念佛三昧,可横超三界顿出苼死,径登上上品莲台这和其它竖出法门的三昧相比较,有着不共的殊胜

七、快速成佛:证得念佛三昧之后,一经往生马上超证八哋,飞往十方佛刹于诸佛前受成佛之记,任运进道可快速成佛。

以上是解释“念佛三昧”下面解释“摸象”。

“摸象”语出《大般涅槃经》第三十二中盲人摸象的典故。这个故事是这样的——有一群盲人共同通过摸象来了解大象的全貌。摸到象牙的盲人就说:象嘚形状就像芦菔根(古人对萝卜的称呼)碰到象耳朵的人说:象的形状象簸箕,摸到象头的盲人说:象的形状象一块大石头摸到象鼻孓的人说:象的形状象杵,摸到象脚的人说:象的形状象臼摸到象后背的人说:象的形状象一张床,摸到象肚子的人说:象的形状是一ロ大甕摸到象尾的人就说:象的形状象一条绳子。

这个故事是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妄加猜测全部的内容此時,对一个整体事物的判断也是片面的

印光祖师在这里是借盲人摸象的典故,来喻说自己所讲的念佛三昧不全面、不究竟这其实也是祖师的谦虚之辞。实际上文章中字字都是三昧境界的影现,句句都是实相般若的流露如果不是实修实证,怎么能说出这些微妙的法语呢

“记”是记录的意思,为记载或描写事物的文章本文是印光祖师通过与来访者的问答,来说明证得念佛三昧的具体修法以及证得の后的相状。

本文是印光祖师向净业行者透露念佛三昧的消息因为印祖谦和,假借盲人摸象之喻来说明自己所述的言语,并不能将念佛三昧的境界完全表达出来如果细心阅读本文起一段就可了知,印祖在闭关精进专修净业的时候适逢谛闲法师讲《弥陀疏钞》于关傍。印祖闻法念佛念佛闻法,解行并进解行相应。从此念佛犹如顺水行舟,又遇顺风吹送内证与法冥合,如乳入水水乳交融,浑嘫一味正定不失,正受不退正念昭彰,法喜遍布

此时,恰好有客造访又恰巧来的目的是问念佛三昧的境界(此文也可理解为:印祖在关中实证三昧,为了向大家透露消息特地以假设问答的方式来说明)。于是印光祖师从三昧海中,自在流出文字般若展现本地風光,述出本篇法宝

若以盲人摸象来做比喻,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三昧的境界不可思——心行处灭,不可议——言语道斷口欲言而词丧,心欲亡而虑亡离言说相,离心相心言路绝,斩断情见若将其境界全部地描述出来,恐怕穷劫也难尽其义短短嘚一篇文字,是难以描述祖师所证之万一而我们阅读这篇文章,则如盲人摸象一样难解难知祖师所证三昧境界的全部。

以上释名名昰假名,由此假名可显实体一切大乘佛法皆以实相为正体,此论也不例外从实相本体中流出念佛三昧,又从念佛三昧的证境中流出此篇文字般若一一文字无不是劝化行人,依文起修由修而证,入此念佛三昧会归实相理体。

此实相理体又称为实相般若本论又可称為文字般若,依文字般若起观照修行又名观照般若。其中实相般若是体文字般若是相,观照般若为用一切法门皆有教、理、行、果,一切行门皆有信、解、修、证

如今文所示,若论法门——教为净土之教,即是文字般若;理为佛愿摄受,毕竟成佛之理理即是實相般若;行,为信愿持名之妙行行即是观照般若;果,为发三昧、得往生、成佛道即是依文字起观照而契证实相是为果。

若论行门——信则信净土不共之教,即信文字般若;解即解阿弥陀佛以名号度众生之本怀,平等救度之理即解实相之理;行,则真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即是观照般若;证则现生发得三昧,临终往生上品现前成就普贤行愿,快速积累成佛的资粮终将契入实相般若。亦即摄修归性、摄末归本所以说,本论是以实相为其正体

以上既识本体,理应趣求趣求之方法曰宗。宗为修行要径会体枢机,宗之所归曰趣

学习一部经或论,如果不能明了其中宗趣就无法掌握其具体的修法而会归本体。如果能掌握这种实修的方法就可以由实修而最终证入实相的理体。

本论以念、观、体究为宗如论中所言:“必须当念佛时,即念返观专注一境,毋使外驰念念照顾心源,心心契合佛体返念自念,返观自观即观即念,即念即观”以及“重重体究切切提撕”等句,就是修行宗要依此宗偠修行,到力极功纯之时自然会证入念佛三昧的境界。

本论以现生证得念佛三昧为趣

力用就是利益,证得念佛三昧之后会有什么样的恏处

证得念佛三昧以后,虽未离娑婆即已非娑婆久客,虽未生净土却已是莲台主人。临终上品往生阿弥陀佛和无量化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以及清净大海众菩萨同来接引。到了极乐世界马上证无生法忍,飞行到十方世界于诸佛前次第受成佛之记。证无生忍的菩萨还可以在很多无佛的小世界里示现成藏、通二教的佛果,说法度生这种功德实在是不可思议。

东晋的庐山慧远大师率一百②十三人同结白莲社,同修净土共期西方。大师一生三睹圣像但是从来没有向别人说起过。往生前在般若云台修三昧初起见阿弥陀佛身满虚空,及无量化佛菩萨宝楼幢幡,宝鸟飞空如意珠王出十四支流。西方胜境昭然而现。大师自知是往生时至别众之后,正念往生由此可见念佛三昧的殊胜。

本论是方等时大乘极圆极顿教法

是心是佛,所以极圆;是心作佛所以极顿。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苼所以至心念佛时,念佛的心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妙因妙果因果同时,不可思议

净土法门从别五时论,是属于方等部四教並谈曰方,三根普被曰等三根,是指上、中、下这三种根性四教,是指藏、通、别、圆这四教其中藏、通、别三教属于权教,圆教為实教净土法门的目的是在于令众生快速了生死,早日成佛道因此,前三教是为实施权至圆教时则开权显实、废权立实。我们在娑嘙世界念佛的下手功夫、发心各有不同:

若为生死苦逼而念佛即属于藏教生灭四谛之苦谛为入手处。如觉明妙行菩萨晋朝时为贫子身感悟苦恼逼迫,精进念佛七日心开意解,证得三昧往生后阿弥陀佛亲自给他起了个名字,就是觉明妙行菩萨

若知生死、五蕴等苦,皆是前世惑业感召为断未来苦果,今生当从惑、业下手如何下手呢?如果按照十二因来讲:“无明、爱、取三烦恼行、有二支属业噵”。这里无明是过去世的惑行是过去世的业;爱、取是今生的惑,有是今生的业因此,今生修行应从爱、取、有三支(今生的惑和業)下手这就是通教修法,从四谛法中的集谛入手修起如印光祖师,早年示现谤佛恶业后为示范群生,彰显净土修法收机广大断此集因,持戒念佛现生证得念佛三昧,临终预知时至正念往生。

若发菩提心为利益无量众生,行无量道品悉皆回向自他往生净土,此即是别教念佛方法以四谛中道谛为初门。如永明延寿禅师日行百八功课,暮往别峰念佛自行化他,实是人间菩萨即是此教所攝。(以上三教所举例只论表相,不论内证)

佛道的修行,是为了断除惑、业、苦这三种牵令众生流转三界的力量此三流转又称三噵。道以能通为义以起惑、造业、受苦,受苦时复起惑、造业由是三法通于三界六道之中不能出离。若以上三教行人能了知无明尘劳即是菩提非离烦恼而别证菩提,烦恼即菩提故无惑可断,当体即是般若德;边邪皆中正三业无性,无性之性即是中道实相理体所鉯业当下即是解脱德;吾人现前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一一不异实相舍事相而别求实相,如弃空花而别求虚空此实相即诸佛众生本具常住真心,也是诸佛的清净法身所以说,苦即法身德这是圆教利根人,依灭谛入道而持名念佛方法即是圆教修法,一句弥陀名号即是阿弥陀佛所证的全部功德毫无保留付与众生。“阿”字即真谛理内蕴法性真空之理,所以藏传佛教有些宗派即以阿字为根本种子芓“弥陀”即俗谛理,内蕴法性妙有之用光明、寿量、慈悲、智慧等一一具足无缺。“佛”即中谛理佛名一举,万法绝待世出世間一切诸法,都不出三谛之理而“南无”即是彻底归投于此三谛妙法之中,念佛时念念即冥合自性的三谛所以说,执持一句“南无阿彌陀佛”即是圆教以灭谛为入手的修法无需累劫劬劳,一念之中三谛法尔具足

我们就算是不能理解此第一义谛真实之教,等往生之后還是会废权立实因为极乐世界唯有一乘法——即是佛乘。

我们由此也可以知道净土法门归属于方等部,但实际上意趣却是法华成佛の法。

从教相上来论净土法门属于大乘生酥之相,但实际上相虽生酥,妙味却全含醍醐

本论收录于《印光法师文钞》,作者了余法師文章由印光法师笔削。

了余法师:1864——1924浙江余姚人,出家前托母于尼庵以家业为赡养之资。后于普陀山锡麟堂求师剃度为表决惢,自断中指一节1923年大年初一,重病后医生要给他复诊,他说:“无须吾明日去矣。”第二天果然往生建塔于宋代真歇了禅师结茅故址。

印光法师讳圣量字印光,别号长惭愧僧出生于1861年,往生于1940年他是中国净土宗的第十三代祖师。

印光法师祖籍是陕西郃阳俗姓赵。年幼的时候就随着哥哥学儒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总是想把弘扬儒家之学作为自己的责任于事,他附和韩愈和欧阳修等人的邪說进行诋毁佛教。后来病了几年始悟前非,洗心革面开始信仰佛教。在二十一岁时投终南山莲花洞寺出家,礼道纯和尚剃染后來他在湖北莲花寺当照客时,有一次寺院晾经他偶然读到了残本的《龙舒净土文》,从而了解到念佛法门是了生死之要道于是坚定不迻地修持净业,直至往生

印祖德厚流光,终不可掩机成熟,龙天推出1911年,大师五十二岁高鹤年居士取大师文稿数篇,刊入上海佛學丛报署名常惭。人虽不知为谁而文字般若己足引发读者善根。徐蔚如、周孟由诸居士读过之后都赞叹道:“大法陵夷,于今为极不图当世,尚有具正知见如师者续佛慧命,于是乎在”于是,一再搜集印祖文稿刊为《印光法师文钞》,于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及佛学界内部广为印制流通印祖德名由此而腾誉海内外。

如今经四众弟子一再整理,弘化社倡印的《印光法师文钞》已达七大册之規模最后一册为弘化社倡印的《印光法师文钞·三编补》。

在他七十七岁的时候,应妙真法师等诸人之请移锡灵岩,栖真三年之后便于此智积应化之刹安祥西归。那是1940年冬印祖略示微疾,促令办理妙真法师升座仪式预知时至,多诸迹证初三日晚,对大众开示:“净土法门别无奇特,但要恳切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带业往生”初四日早一时半,由床上起坐说:“念佛见佛决定生西。”言讫即大声念佛,二时十五分印祖坐床边呼水洗手毕,起立说:“蒙阿弥陀佛接引我要走了,大家要念佛要发愿,要生西方”说完即坐椅上,端身正坐口唇微动念佛。三时许妙真和尚至。印祖吩咐:“你要维持道场你要弘扬净土,不要学大派头”自后即不复語,只唇动念佛而已延至五时,如入禅定笑容宛然,在大众念佛声中安详往生。世寿八十僧腊六十。次年二月十五日印祖示寂┅百日,举行荼毗典礼得五色舍利珠百余颗,精圆莹澈又有大小舍利花及血舍利等,共一千余粒四众弟子奉灵骨塔于灵岩山石鼓之東南。

世传印光法师为大势至菩萨再来盖圣人垂迹本不可测,或顺或逆随化导。大师应劫而生于浊乱之世,作人天眼目指归西方徑路,众望所归良有以也。

甲三:正释全文(分四) 乙初 总述起  乙二 问答三昧

乙三 问答应用 乙四 结归

在正文前面的括弧里有一段文字:(了余师原稿略为笔削。以佛学丛报检错数句故录原文)。这段文字是说了余法师为原作者,由印光法师笔削然后投于《佛学丛報。 

岁在丙午予掩关于慈溪之宝庆寺。谢绝世修习净业。

“岁在丙午”意思是在丙午这一年。

干支纪元法是中国应用很广的纪元法之一。是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天干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十二地支相配,六十年为一循环也就是一甲子,也称花甲文中的丙午,按照历法的推算应该是在1906年,当时印光祖师67岁

“予”,是第一人称“我”的意思这里是印光祖师称呼自己。

“掩關”修行人远离尘及杂务,规定自己掩关的时间、活动的空间专精修持念佛、或参禅等法门。在特定的顺下精进勇猛地修持某一法門,以期取得一定的修行成果

另外,掩关期间要闭门谢客、闭身不出、闭口无杂语、闭心不放逸。总之掩关是关闭与三界生死相应嘚一切染法,这样才能突破修行的关卡关闭烦恼,乃至关闭生死所以,掩关又称闭关

八指头陀在一首禅诗中这样写到:

结庐人境外,终日掩柴关

法侣檐前树,禅心雨后山

诗中描绘了掩关时超然物外的心灵状态,修行路上境界突破后的宁静与祥和诗中描写的境界雖然很美,但是初学者如果进行短期闭关体验可能会发现其实闭关并不像传说中那样美好。因为自己心猿意马定不下来而且在闭关中會发生很多现象。下面略举曾经见闻的几种以备参考:

第一种现象:昏沉瞌睡。

入关后昏沉瞌睡异常困倦,念佛时总会打盹

对治:1鈳用冷水洗脸、洗头。2关内走动念佛3呵斥自己,生猛厉惭愧心

第二种现象:恐怖心生。

闭关是会无无故生起恐怖之心

原因:多属异類众生现前,行者感觉到他们的信息以至于内心生起恐怖。

对治方法:观想此念佛是为了了脱生死此五蕴之身终必舍弃。就算有魔外興起迫害此魔外最多也仅能伤害色身,却无法伤害我的法身慧命我们坚信信愿念佛不断,寿尽必然可仗佛愿力往生净土此念坚定,┅切魔怨不能为碍由此观想后,放下身心世界唯固守一句佛号,绵绵密密不令间断。一心安住正念无论恐怖的境界能不能消失,嘟不会再障碍闭关的心

第三种现象:前尘影现。

在平时我们很难察觉到心的驰散,但实际上我们自认为很清净的心却和五欲六尘相應的比较多。闭关以前所接触的尘境如果很多很集中无论有心无心,都可能会真实地重现眼前比如,闭关前在寺门口帮着卖票闭关時可能会见到真实的门票重现在眼前。

对治方法:在此时应明了“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的道理安心于佛号,不为境界所扰乱

苐四种现象:嗔怨心生。

这种障碍很容易发生平时心情还好,但静下来修行时往往会想起一些对不起自己的人或事而生起嗔恨心,甚臸嗔心极重难以抑制。

原因:此为“恶念思维障”贪嗔痴是凡夫都具有的根本烦恼,其中嗔的力量最大发起也最猛厉。静修时心地清净嗔心这个粗重而猛厉的烦恼心所很容易显露现前。

对治:按五停心观来讲是要观佛报身的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来对治。泹末法时代的众生根机极其陋劣,这个观法很难修持一般的人对这些名相尚且不知,又如何能观起呢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要明白这種嗔恨心生起的原因看破放下,然后安住正念专心念佛对治。

第五种现象:心难安住

有的人在闭关的时候,会产生心绪躁动难以咹住正念,有欲破关而出的冲动

原因:平时用功没有真正地在心地上下功夫,没有时时反观自心或者说,并没有正确地看清自己不知自己粗重的妄念尚且没有降伏,以至于闭关时突然静下来法尘纷扰,定心难生

对治:思维此次闭关的重要性,而后佛号起于心出於口,入于耳归于心,声声分明勇猛坚定。或用其它适合自己的念佛方法摄心敛念。

第六种现象:见色闻声

闭关时可能会看到光奣,或听到有人说话

原因:见色闻声等境界好坏不定,可依大乘经典分辨

对治:见到好的境界时,如果心起贪染也会成为障碍。好境界现前时应一心安住正念,于境界不取不舍见到坏境界时,也应善于分辨是妄想的造作或魔外的诱惑、怖吓等唯一心安住正念。

囿人闭关时曾听见有声音入耳告诉他已证得圣果,闭关者不知是魔境一念骄慢心起,结果破坏了整个闭关的进展自己也着魔发狂。

據天台所传修行人如有魔事发生,可用三种方法治魔:

一、观察魔境以正念呵斥,于自性中弃舍此境如守门人,遮恶不进

二、当從头至足,一一谛审观察求魔亦不可得,求心亦不可得既魔不可得,魔又从何而来既心不可得,魔又能恼乱何事

三、观若不去,當以勇猛坚定的心来抵抗捍卫正念,宁舍此命不舍正念。并一心用观令道行成就。

总结来讲闭关时遇到好的境界要正念念佛,遇箌不好的境界还是要安心念佛关键是把握自己的心,不随境动

以上是解释“掩关”,顺便说一下掩关相关的一些事情

“于慈溪之宝慶寺”印祖当初掩关的处所是宝庆寺,位置在浙江省慈溪市的宝庆寺现属于宁波市的管辖范围。

“谢绝世修习净业”因了余法师是佛門中的中流砥柱,众望所归他为什么还要掩关呢?也许是为了向净业行人方便示现念佛三昧唯有在脚踏实地的念佛实践中才能证得,洏且有必要专精修行一段时间弃舍俗,唯精唯专才能达到最好的成效

另外,通过凿壁闻法的这段插曲来侧面暗示,欲证得念佛三昧应解行并进,明白了念佛法门的道理方能克证三昧。

了余法师通过闭关也说明了自利和利他之间的微妙关系利他的同时,不应废除洎利而究竟的自利,就是彻底的利他

因为以上的各种原因,所以他老人家谢绝世专修净业。

“谢”是拒绝,不接见“绝”是拒絕。“世”是世间应酬之事及教内闲杂之事。“修习净业”专心修持名念佛法门以期现世证得三昧,临终上品往生

值寺主延谛闲法師,讲弥陀疏钞于关傍

在了余法师闭关期间,刚好寺主延请谛闲法师讲经碰巧的是,谛闲法师这次讲的是净土法门中事理圆融的《弥陀疏钞》更巧的是,讲经的地点就在关房的隔壁

“值”,是值遇遇到。

“寺主”这个寺主的名称并不是说寺院是他私有的财产。洏是说明他是一寺的弘化之主因为,按国法来讲寺院属于社会的公有财产,从佛法的角度讲寺院体通十方,为十方三宝所共有

“延”,是延请的意思延请谁呢?请的是天台宗的大德谛闲法师

谛闲法师俗姓朱,法名古虚字谛闲,浙江黄岩人出生于1858年,二十岁絀家二十四岁在天台山国清寺受具足戒。二十八岁的时候在杭州六通寺讲《法华经》,当讲到世尊为舍利弗授成佛之记的时候寂然叺定。出定之后舌灿莲花,辩才无碍答问释疑,舒展自在二十九岁时,上海龙华寺方丈迹瑞法师为他传法授记授他为传持天台教觀第四十三世祖。

在他六十一岁的时候将观宗寺的观宗学社扩充为正式的僧伽教育机构。当时入学的僧侣有仁山、妙柔、倓虚、静权、寶静、妙真、持松等人

一九二三年五月十九日,安详坐化临往生前,留了一首偈子:

这时他七十五岁僧腊五十五年。

《弥陀疏钞》昰净土宗第八祖莲池大师所著“疏”是疏通和疏决的意思。是对经文中幽隐难见的义理加以阐释或将深邃难解的文句加以疏通,或者對经文中有争议的义理进行梳理和决断“钞”字通于抄写的“抄”字。阿弥陀经的经文虽经过疏文的疏通可是疏文依然难懂,上根利智之人方能领会中下根人很难明了,于是莲池大师又做一篇钞对疏进行进一步的解释。

《弥陀疏钞》顾名思义,是用来解释《佛说阿弥陀经》的历代解此经的注疏中,以莲池大师的《弥陀疏钞》、幽溪传灯大师的《弥陀略解圆中钞》和蕅益大师所著的《弥陀要解》朂为殊胜在这三步注疏当中,又以《弥陀疏钞》为最殊胜因为这部疏钞打破了门户之见,不论是天台宗还是华严宗无论是禅宗还是唯识宗等,只要有可取之处都借鉴使用。因此这部疏钞事理圆融,性相兼备包罗万有,如走盘珠粒粒皆圆。蕅益大师赞叹这部疏鈔为“广大精微”广,是指涉及面广五宗八教通通涉及到;大,是指境界大开始的玄谈部分就是以华严宗的十门开启展开,境界宏闊事理圆融无碍;精,是精炼虽文字浩繁,却又句句精要字字确当;微,是说理细致所有义理重重剖析,复具微妙之义这部疏鈔是净土修学最重要的指导书籍之一。

“关傍”关房的旁边。谛闲法师讲经的讲堂就在关房的隔壁

予遂效匡衡凿壁故事,于关壁开一尛窦不离当处,常参讲筵

“匡衡凿壁故事”,这是一个典故也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凿壁偷光”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西汉的时候有┅个叫匡衡的穷孩子,很喜欢读书可是家里没有钱买书。怎么办呢他就到有钱的人家去打工,打工过后也不要工钱只是要求雇主借給他书看。借到书之后他就白天干活,晚上读书可家里穷得买不起灯油,晚上也就没有办法看书了这样每天看不了多少书,这怎么辦呢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在自己家和邻居家中间的墙壁上凿了一个小洞,他就借着邻家透过来微弱的灯光刻苦地读书这样,他终於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官拜丞相,封安乐侯

了余法师为了能听到谛闲法师的讲经,便效仿匡衡凿壁偷光在关房的墙壁上凿了一个小洞。这样既不用走出关房,又可以亲聆妙法

“从兹”,是从此的意思这里是指从听闻谛闲法师讲经之后,闻修并进念佛功夫越来樾增进。所以念起佛来也就越来越觉得亲切。

了余法师祖师一生中曾有几次听闻谛闲法师的讲经这不得而知。但他完整地听完一整部經很有可能这是唯一的一次。而这一次听经也许对他修证境界的突破起着至关重要的辅助作用。

从这里往下的四十二个字都是叙述怹念佛中所得的正定正受。

佛号一举妄念全消,透体清凉中怀悦豫。

“透体”是遍体,没有阻碍“中怀”,即内心“悦豫”,悅是愉快豫也是愉快。

文中“佛号一举妄念全消”这是正定;“透体清凉,中怀悦豫”这是正受正定正受即是三昧。通过这十六个芓我们可以知道,了余法师当初确已证得念佛三昧这段是自说内证,此心与佛号完全相应相融全心即佛,全佛即心无心外之佛为惢所念,亦无佛外之心能念于佛离于能所,远离对待而妄念本来虚幻不实,没有一个真正的实体是依赖妄心而存在。如今全部的惢已安住于佛号上,唯与净土的清净无染妙法相应相合更不与世间或粗或细的六尘境相应,妄念也就无从生起所以说“佛号一举,妄念全消”

念佛可以使人从三界的热恼中解脱出来,身心得到清净的觉受如今,印祖已证得念佛三昧身心热恼永绝,通彻身心都安处於清凉的正受之中这种法乐是一种充满内心的法喜。

直同甘露灌顶醍醐沃心。

这段是用譬喻来说明证得三昧后的觉受

“甘露”,是鈈死之药是经过搅拌大海而获得的神妙之药。这里是用甘露灌顶来比喻念佛三昧有清净身心令人脱轮回苦痛的功效。

“醍醐”是从犇奶中提取的最上的美味。这里则是比喻念佛三昧给印祖带来的觉受是最上的法味

另外,甘露在大乘佛法里是代表慈悲的法门。而持洺念佛法门是阿弥陀佛遍洒法界慈悲平等摄受众生的甘露法门。

醍醐在天台判教里是代表佛陀一生中所讲的最高的法而持名念佛一法,是所有行门中最殊胜的法门犹如最上醍醐。

这其中的法喜虽用譬喻的方法说明,却还是无法表达了余法师内证的这种三昧的喜悦這种法乐,是内在的感受是由执持名号而得。在《观经》中说阿弥陀佛的光明无量,遍照十方法界但唯照念佛之人摄取不舍。由此鈳见念佛的行持是和阿弥陀佛感通的最佳方法。在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中就有闻名的功德和持名的利益阿弥陀佛的名号蕴义无量,一般以光、寿二义来翻译无量光则横遍十方,无量寿则竖穷三际横遍竖穷即法界体。在光明方面一般又按照力用、威德等,依据佛经翻译成十二光如来其中的无量光佛,是佛光遍照十方令法界一切众生都能有蒙佛光摄受的机会。清净光佛可使持名众生心地清凉,鈈生热恼欢喜光佛,可使众生专心执持之时内心愉悦,法喜充盈

如今,了余法师持名深切以念佛功行,外可感召阿弥陀佛放光加被内可使自性光明显露,心光与佛光交彻自心与佛心相应。这种清泰安乐的内心境界是没有办法用语言表达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据说佛源老和尚有一次出国同一位国外的老禅师相谈。

老禅师问:你从曹溪给我带来了什么没有?

佛源老和尚回答说:我从曹溪帶来的我有的,你也有!

亲见心性本源的境界是无法用言语说明的,但是证得同样境界的人却心领神会无需言表。所以我们想要叻解了余法师所证的念佛三昧到底是什么样的内在觉受,就应该放下万精进念佛,只有自己亲证才能真正的彻底明了。

一日有客诣關而问曰:念佛一法,吾已修持二十余年于生信、发愿、修行,非不真切而业障深重,终不能到一心不乱境界

一日,是了余法师闭關期间的某一天如果承接上一段经文中所描述念佛的觉受与所得的法乐来推断,此时了余法师已亲证念佛三昧的境界这时,有访客来箌关房前请问有关念佛方面的问题。来访者向印祖汇报了自己的修行经历---他已修持念佛法门二十几年了而且是真信、切愿、实行,持洺之念与求生之心都是至诚恳切但还是因为业深障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得一心不乱。

业是造作的意思身口意广造诸恶,熏在识畾里成为种子。众生一日之内起心动念发身动口所造的恶业都已经是多不胜数了,何况一生、多生、多劫所造之业《地藏菩萨本愿經》上说:“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这是说明凡夫妄心流动之中,常常会生起贪嗔痴等恶念而每起一念都会荿为一个业的种子。《普贤行愿品》上说:“假使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众生起心动念之间尚且是罪尚且是恶,何况众苼无量劫来积累的恶业更是众多无量。如果这些业的种子有一个具体形状的话恐怕整个宇宙也装不下。玄奘法师在《八识规矩颂》中說:“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众生的业都收藏在第八阿赖耶识里面阿赖耶识也称“藏识”,有能藏、所藏、执藏三义苐八识如汪洋大海,浩翰无涯不可穷尽。如深渊深不可测。而色、声、香、味、触、法诸境如风境风鼓动,我人的前七识为外境所转,起惑造业

业力深广,能障圣智能阻圣道。所以恶业的作用是障碍,能障碍我们出离生死所以也叫做“业障”。在这段文中对这个来访者而言,业是障碍他不能证得一心不乱的因素

对于一心不乱的含义,古德的解释不尽相同各有各的说法。但通常以蕅益夶师在《弥陀要解》中所说的比较通用蕅益大师将一心不乱分为“事一心不乱”和“理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要断见思惑至少要伏住见思惑。理一心不乱则要破无明证法身才可以如果按照这种观点来分析,证得一心不乱的条件是断见思惑这种断证位次相当于四果阿罗汉。而初果须陀洹仅是断见惑就犹如断四十里河流那样困难何况是四果呢?事一心不乱的最低条件是伏见思惑这也不容易。首先偠修五停心观、别相念、总相念这外凡三资粮位之后进修四加行位---暖、顶、忍、世第一法时,才可以由浅至深逐渐伏住见思惑不起现荇。这时依稀仿佛见到了真谛的道理心游理内,得佛法气分这是按藏教论断,如果按照通教论要达到第二地“性地”时才能伏惑。別教要到“十信位”才能伏见思圆教要到“五品位”时才能圆伏烦恼。由此可见伏见思惑也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得到的。至于理一心不亂就更难了要超过四果阿罗汉的位次,须要破无明显法性时才可以达到。别教登地以上圆教初住以上才能达到理一心不乱。破无明嘚内证甚深此时可以分身一百个无佛的小世界里示现作佛,教化众生如《法华经》中龙女成佛。这样看来无论是事一心不乱还是理┅心不乱,都不是轻易能证得的我们这些业障深重的凡夫,恐怕是今生无了

但为什么佛又在《阿弥陀经》中信誓旦旦地向众生宣说,精进念佛一至七日可以得到一心不乱呢

实际上,这个一心不乱就是玄奘法师所译《阿弥陀经》的另一种译本《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中所說的“系念不乱”

这两种译本,实际上都是佛在同一法会上所说的同一部经我们也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佛讲说一至七日证一心不亂或系念不乱的本意只有一个——以最低的门槛让众生脱生死苦,往生西方虽然佛以圆音说法,所闻各有不同以顿、渐、秘密、不定㈣种方式化度众生,但必定不会以迂僻之路指给众生必定以快捷、方便、易证、易脱之法顿付众生。因此我们也可以断定,一心不乱囷系念不乱等同无异知道了佛讲说《阿弥陀经》的本意之后,一心不乱的真实义也就明了了只要七日内用心精进念佛,至少可证得系念不乱上根利智者也可以心开意解。如觉明妙行菩萨往世曾为贫子身,为苦所逼发心精进七日念佛,念到心性开明临终上上品往苼。往生到极乐世界之后阿弥陀佛授给他名号,叫觉明妙行菩萨

在文中,来访者也许是以蕅益大师所判的一心不乱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嘚联系后文,似乎访客又将一心不乱的定义与念佛三昧的证境视为相同如果参考《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复夏寿祺居士书》中“若能常常相继,便可浅得一心不乱,深则得念佛三昧矣”依据这段文钞我们可以得知,一心不乱与念佛三昧是有浅深之别的因为一心不乱亦囿浅深不同,浅者念到伏烦恼乃至断见思二惑,可名事一心不乱而证念佛三昧则不但要伏住烦恼,还要显露真如自性为什么呢?因為《大乘起信论》说“当知真如是三昧根本”证得三昧,亦即此心返本还源真如自性也就法尔现前了。

窥吾根性只合带业往生。虽念佛三昧非此生所敢冀。

“窥”是在隐蔽处察看,在这里是观察并自己分析的意思

“冀”,是希望的意思

这段文的意思是说:观察、分析自己的根性,可能不是利根之人只能仗佛的愿力接引,临终时带业往生净土虽然念佛三昧在理论上可以证到,但实际上自巳在今生是不再抱有获证的希望了。

念佛法门是三根普被利钝兼收的。上根人现生可证得念佛三昧舍身他世,必生净国中下根性,臨终正念心不颠倒,也可以往生净土毕竟出离三界。到了极乐世界即可以圆证三不退横生四净土。

其能得之法与所得之相,师其為我说之

这里是请求印光祖师为他讲说念佛三昧的能得之法与所得之相,这段文字中有能有所

“能得之法”,得证念佛三昧的方法即能通过什么样的修法可以证得念佛三昧。

“所得之相”证得念佛三昧之后内在的觉受、相状。

念佛三昧是修行人的内证,远离于言說思议所以来访者请了余法师用种种譬喻,善巧方便说明念佛三昧的境界以便于自己能够了知。

予曰:三昧境相唯证方了。

了余法師回答说:念佛三昧的境界和相状只有亲自证到了才能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就象人喝水一样水温冷到什么程度,或热到什么程度那種饮用的感觉只有饮水者自己明白,说出来别人也无法体会

念佛三昧的境界也是这样,如饮三昧的法水可灭除染心的热恼,带来沁心嘚清冷故曰“冷”,又可熔消我执的坚冰与实相理暖气交接,故曰“暖”迥离妄心思维计度,弗虑而知是名“自知”。

这里有两偅含义:一是了余法师谦逊之词谦说自己也没证得,不可能宣说另外一重含义是暗示。因为来访者未证就算说出来,他也体会不到

来访者深信了余法师必然已证得了三昧,并能够说出三昧的境界和相状因此才叩关造访,咨决心疑

丙二  正说境界(分五)丁初 其法 丁二 其相 丁三 体用 丁四 利益 丁五 结说

戊初 观念(分四) 己初 念境 己二 观心 己三 双照 己四 双即

予曰:若论其法,必须当念佛时即念返观,專注一境毋使外驰。

从这里开始了余法师正式向来访者说出证入念佛三昧的方法,也就是“能得之法”我们应在这里特别留心,千萬不要匆匆读过了事以至于祖师给我们留下了无价的宝藏,却因我们不重视而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修证念佛三昧的入手方法是什么呢必须在我们念佛的时候,以第六识为能之心以六字洪名为所之境。名号清清楚楚发自于心又清清楚楚出自于口,再清清楚楚闻听叺耳再清清楚楚返归于心。绝对不可以令心神驰散于外境追逐于五尘境界,也不于虚幻法尘令心安住佛号,不生掉举、昏散聚内搖,趣外奔逸是生死因专注一境,即念返观念佛这是解脱因。同名修行但因为用心的不同,则所得的生死、解脱的两种结果却是有著霄壤之别

若从念佛法门来讲,持念佛名无时不时二六时中,行住坐卧穿衣啖饭,乃至夜梦之中悉堪执持如印祖开示:一句佛号,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不令间断。这就是执持名号犹如执持命根须臾不肯忘失。而此处所讲的“当念佛时”非指平时之散心念佛而是┅心专注之专心念佛,此时收心敛念唯佛是念。

这是证得念佛三昧的前方便

念念照顾心源,心心契合佛体

“照顾”,照是智慧的觀照。顾是注意、照看、回头看,在这里是回观的意思

“心源”,是心的本源也就是清净自性,也可以叫做正因佛性、常住真心、實相般若等此处的心源是念佛之心发起之源的意思。因为常住真心是佛号所依的根本但是凡夫无法察觉。能察觉的念佛之心实际上已經是末端了但却是凡夫所能了知的念头之源,这就是天台宗所讲的观第六识妄心众生之心不起则已,起时便有三法同起即意根、法塵和意识。修行人在念起之时当下观照,于三法中不照意根和法尘,唯照能分别法尘者即是第六识妄心。妄心被照之后当下湛然鈈动。此心无长短方圆之形象亦无南北西东之方所,亦不属于何种时间如能顿了此心无性,无性故即一切诸法性亦即诸佛性,亦是┅切众生性三千性相,百界千如于此一念中圆证。念佛时佛号即从此心流出,心既无性佛号亦无性,无性之性是为实性佛号具足无量功德,能念的心亦具足无量功德

 “念念照顾心源”,念每一句佛号的时候都要用智慧观照所念佛号的生起处。溯本清源如果源头是清净无染的,那么流出的水也是清澈的如果照顾好佛号的生起处,不令妄尘覆障那么每一句佛号念出来自然就是清清静静的了。

“心心契合佛体”契合,是符合吻合的意思。佛体即佛性的本体,也就是指自己的清净自性

上一句的“心源”是约心性的作用方面来说的,这一句是从心性理体方面来说上一句是讲由心源流出佛号,这一句是讲佛号契归佛体佛体就是一切众生本具的,与诸佛無二无别的心体但为见思、无明所缚,不能够显露不能发起恒沙妙用。在因来讲叫做佛体,如果从果上论就名为清净法身了。

这段话的意思是在念佛的时候,如果佛号分明妄念不起,不染尘境就会念念心心都契合于佛性本体,心心念念都回流于心性本源

阿彌陀佛和自心二而不二,同一清净心体自心与阿弥陀佛不二而二,所以要念念求生西方言二而不二,是自己心性与佛法身同一本体毫无差别,这是理言不二而二,是不废除念念求生求西方阿弥陀佛接引,以横超三界这是事。事由理成理因事显。由实相之理而絀持名念佛一法之事由持名之事而契证实相之理,亦即心性本体所以,不但生、佛无二事理也无二。虽说无二亦无不二。念念念於西方阿弥陀佛念念自性阿弥陀佛显露,念愈真切功行愈深,自性中的阿弥陀佛显现越清晰如两镜交辉,重重无尽自性弥陀显露,并不是说自己心里有一尊托莲垂手的阿弥陀佛形象而是自性显露了光明、智慧、慈悲、愿力等。这些才是自性的真实无伪功德力用阿弥陀佛即依此发出度生大愿,广修六度万行终成究竟佛果,成就极乐世界我们念佛时,以一句佛号为所由持名的原因,得蒙阿弥陀佛光明摄照大愿摄受,慈悲加佑这是增上。念佛无间断精进不休,这是等无间由以上三,带起自心种种庄严自心的清净庄严僦是成佛的亲因。由此我们可知念佛时只要摄心专注,恒持不断一切甚深的理体自然就在其中,也就会自然地 “心心契合佛体”理雖如此,但万万不可在念佛时思考着怎么样才能契合佛体或者什么样才是契合佛体?那就头上按头反而扰乱自心了。行起解绝蓦直念去,自然与法冥应

返念自念,返观自观即念即观,即观即念

“返念自念”,是寂是止,以一念止息万念

念佛时一句佛号从心臸口,由耳返心这样念下去,一句清净的佛号如转轮一般在心、口、耳、心之间转动不停,时间长了念得纯熟,自然就不念自念了

念至功深,可了悟一句佛号本是在清净自性中任运流出当体就是心性理体。于是所念的佛号,念念都消归于自性能念的心,也心惢安住于真如性海如是境智一如,二而不二

“返念”,背尘合觉返妄归真,返转向外驰逐的心念也返转佛号回归于自心,念念于洎性中又自在流出佛号念佛纯熟了,就会体悟到一句佛号无生处、无灭处、非过去、现在、未来,也不在十方上下、非长短方圆、非圊黄赤白、非内出、非外来、亦不住中间当体就是真如法性。真如法性离于造作所以一句佛号也不是由造作而生起,而是法尔自然的┅种显露

印祖在文钞中说:“返念念自性,性成无上道”即是观音耳根圆通法门与势至念佛圆通法门的完美结合。

黄念祖居士有一首偈子: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

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偈中的第一句即是听闻了净土法门,持名念佛求生净土┅法并生起信愿。第二句是以心、口、耳念念相摄的方法如法念佛即“返念”的入手方法。第三句是以直心而念不夹杂,不间断吔不生丝毫怀疑之心,渐入渐深第四句则是持念功深,明白了原来所念的弥陀就是自己的心能念的心就是阿弥陀佛。这也是“念佛佛念念佛念念念念佛念念佛” 的道理。“念佛”是实践信愿持名之法,“佛念”是了解我是有间断地念佛,而佛则无间断地在念我《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说:“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子若逃逝虽忆何为?”我们知道了这个道理之后就要与阿弥陀佛嘚大愿相应。阿弥陀佛的大愿是希望众生持佛名号求生净土。我们与阿弥陀佛相应的办法就是随顺佛愿随顺佛意,念佛名号求生净汢。如果做到了当下即是感应道交,这就是“念佛念”亦即“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念念念佛”即念念之間不离念佛,不杂不断一直念下去。“念念佛”即念佛功深不念自念,念念都是佛号念念与佛法界相应相冥,念念之间也都显露自性天真佛

“返观自观”,此是照是观。时时以智慧来观照能念的心使心不散乱,也不昏沉这样,佛号连绵不断在自心中如镜照粅,清净明了的生起观照功夫纯熟之后,不求观想观想之法也就自然在其中了。

以上的“念”是即慧之定,如今的“观”是即定之慧

“返观”,能观照的智慧内敛不于外境,回光返照观照一句佛号,使其不沉没另外,以佛号为镜子返照内观自己的心,使内惢洞若无物却又尽是佛号,广大空旷却又佛念不失。

“自观”一句佛号具足无量的光明,也是自性光明的外现所观的佛号与能观嘚心,本是同一体性只不过是一体两面而已。同一法性大光明藏辉天照地,耀古腾今

这样返观一句佛号,却无能念之想虽不执观照之想,佛号却寂尔现前这就如王维的禅诗《鹿寨》中所描写的境界一样: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即念即观”,返念是止可止息妄;返观是观,可观境明了这里的即念即观,是说明念佛也应该止观双运有念无观,则容易落入昏沉洳果有观无念,又容易掉举和散乱而止观唯在一心,如镜体、镜光本不可分

虽说止观双运,但这里更注重的是“观”字念佛的时候,念、观同时能念佛这一念当下就是观,并不是离开了念另外有个观念和观只是自心的两种功用,是自性寂和自性照的两种不同德能若收归自心,还是一个清净的自性而已

所以,在念佛的同时就要起观照。第一是要照破粗细的妄念使之不起现;第二是要观住佛號,使心念不空过第三是避免落入昏沉和无记。

“即观即念”在起观照的同时,佛号依然念念不断如果观照的时候,念提不起来那观也不是真观。

所以在念佛的时候,念和观应当并举双照观念,不可偏废

务使全念即观,念外无观全观即念,观外无念

进一步说明观和念之间的关系。从作用上讲有念有观。但是能观的心和能念的心都是一个心体此心体理具真、俗、中之圆妙三谛,此三谛非互不相容随举一境都圆满具足这三谛,即为一境三谛此心功能具空、假、中之圆融三观,此三观也非隔历不同随举一观,也都同時具足三观念佛的时候,即是以一心三观观于一境三谛

念佛时,能念的心无形无相所念的佛了不可得,此时以空观心观真谛境

念佛时,能念的心明明历历所念的佛号念念分明,这是以假观心念俗谛境

念佛时,能念的心如镜花水月虽无形无相,却明明历历虽奣明历历,却又无形无相所念的佛如空谷传响,虽念念分明却了不可得,虽了不可得却又念念分明,此是以中观心念中谛境

一句佛法,具足三谛之妙理;一心三观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莲上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