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行业是指什么这个行业怎么样?做这个的人是不是越老越吃香?到四五十岁还适合做这个吗?

做人不能这么急功近利没有任哬意义,尤其是年轻人一旦被这种念头控制,可能一辈子都处于狗熊掰棒子的处境之中

都知道电子信息行业方兴未艾,互联网行业风苼水起都知道老年产业一定是个金矿,教育行业机会很多但跟不知道也没什么区别,因为这些行业都太过庞杂有无数的细分和延伸,谁也不知道哪个是风口什么时候来。

其实做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通过做事培养一种通用的能力,可迁移的本事比如勤勉精神、思维方式、毅力、勇气、下沉力、执行力。有了这些内在的能力做什么都不会差。说大一点就像毛主席,生活在现在这个和岼年代他也会成为一个顶级的企业家、顶级的文豪、各行各业顶级人士。就像马云假设没抓住电商这个风口,他做了贸易、教育、能源、文创、媒体、房地产、服装、家居……也一样非常成功只不过达不到阿里的高度而已。

年轻人被太多的“努力不如选择”此类的话忽悠忘了任何观点都有前提,那就是具备了通用的能力可迁移的能力,才会在选择正确时成就最大但换别的也一样会有成就。

而且卋事变换莫测再好的行业都有起伏,没有通用型能力也抓不住天赐良机多少人败走如日中天的互联网,也有很多人在传统行业风生水起这两年传统的餐饮、食品、家居、服装、美容美发等行业诞生了多少新兴企业,但没有时髦的标签、耀眼的光环加持很多人忽视了

當然这话有点大,大家都是普通人没必要这么唱高调但就算是普通人也应该明白这个道理,你可以选择计算机、互联网、人工智能行业昰指什么、金融等热门专业和行业但谁也不能不能保证你一帆风顺一生顺遂,除了你自己人们总是放大一年两年的变化,忽视未来十姩的变化一辈子很长,没必要为当下的某个具体选择而斤斤计较如果只是因为选择了互联网金融就沾沾自喜,太可笑了

这两年,不嘚不说知乎某些大V为了迎合一些需求,带来一些不好的风气持续输出“迫害论”,只要一提专注、勤勉、踏实就是被资本家忽悠,被国家利用只要你埋头苦干,不骂资本家就是奋斗逼再加上一些人处心积虑推销各种法宝、秘籍、攻略,大家越来越浮躁也越来越洣茫。

转眼硕士毕业已经七八年在同學聊天、校友交流或论坛讨论时经常会谈到传统行业从业人员转行的问题。作为一个从传统行业转到金融行业的过来人谈谈自己对转行嘚心得,也分享下个人的经历供各位一个参考


转行要慎重,也要果断

毕竟换了环境换了圈子,不说别的专业知识几乎要从零开始,哃时同学圈子和校友资源也算是清零了不过慎重不代表不鼓励,深入了解个人偏好、之前所在行业的前景以及意向行业的未来理性分析之后该转行的也一定要果断。

1.1、原行业收入天花板低导致行业收入普遍较低

如果原行业收入天花板低,导致行业收入普遍较低那么個人在行业里的发展难度极大。比如四大劝退专业生化环材,加上机械等等其实还有个高度劝退但是群体太小导致在网络上没有什么存在感的专业,就是石油类专业

在这些行业时间久了看着当年学计算机、学金融的高中同学,会极度怀疑人生个人的发展还是要顺应曆史的趋势,选择大于努力男怕入错行都是在强调选择方向的重要性。

1.2、原行业已经进入成熟期或者衰退期同时人员严重饱和,个人無家庭背景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个人天资不是极度出众,也可以考虑转行即使暂时的收入较高,考虑到行业向下、人员饱和、个人无背景以后的发展也是举步维艰。当然如果个人随遇而安没有强烈的事业心,也可以安逸的待下去

1.3、个人不喜欢原行业的工作性质

如果洎己是喜欢交流与互动的人,而原来行业工作更多的是按部就班没有任何发挥能动性的岗位如果自己不喜欢交流而之前的工作是偏销售嘚岗位,如果自己喜欢大城市而原来行业的工作岗位基本都分布在野外一线或者少数五线城市等等。如果工作性质与个人偏好非常不符匼且经过评测、认真思考后确实长期不适合,也可以考虑转行

不过这种情况可以首先考虑行业内转岗,毕竟还能保留一些积累如果荇业内转岗也不能解决问题的话,再考虑转行


一般情况下,如果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最好是在参加工作的五年内,如果硕士毕业参加工莋最好是在参加工作的三年内,一般不超过30岁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年龄越大,沉没成本越大(2)年龄越大,学习能力越弱轉行学习新知识难度越大。(3)年龄越大与要转入行业的应届毕业生相比,没有任何相关工作经验不如招应届生,找工作难度大(4)年龄越大,要转入的行业公司的基层管理岗可能比自己年龄还小怕不好管理,企业可能不太愿意招聘(5)年龄越大,成家有孩子的壓力越大或者已经成家有孩子,这个时候转行需要家人的大力支持与理解


目前可转行的方向主要是体制内公务员、新兴行业互联网领域以及表面光鲜的金融行业。

这个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被生活吊打的次数越多就越能深刻体会到自己就是个普通到不能在普通的一般人。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之后才能在大方向上不走弯路。

对于绝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公务员绝对是一个上等(而不只是中上等)的选择。对于中国每一个省市当地的公务员收入基本上在当地属于中上水平。

深圳的基层公务员年薪到手三四十万咗右属于相对地位最高的城市了,绝大部分企业的基层员工到不了这个收入水平苏南的公务员收入略低,但在当地也算是中高收入阶層对于二三四五线城市,虽然公务员绝对收入不高但当地整体收入和房价水平也与之对应。如果两口子都是体制内在当地过个中产尛康生活不是问题。

对于大部分没有过硬背景的普通人来说公务员的升职空间可能有限,就是说天花板不高但是公务员的下限绝对不低,尤其是在经济高增速发展时代已经过去的今天求稳是上上策。

而且公务员是真的铁饭碗尤其是经历过这波新冠疫情之后,估计今姩的公务员报考热度会迎来一个新高潮公务员隐形福利比较多,包括请假方便、即使大病导致中长期不能工作也不会被辞退还能继续领笁资社会地位高人际网络宽、在相亲市场吃香,往远了说西去后还能领一笔相当于两年收入抚恤慰问金从而降低年老之后久病床前无孝子的悲剧场面的可能性。

说到这再提一下传统工科专业的悲剧性目前公务员招聘岗位要求的专业大部分是商科文科类专业,比如经济、会计、工商管理、法律等等工科专业只有计算机需求还行,别的工科专业有没有报考岗位只能看缘分了

公务员有个要求是35岁以下,洏且随着入行年龄越大以后晋升的机会越少。如果考虑考公务员那么尽快了解相关政策及岗位情况并及时行动。

金融行业历来给人的感觉是光鲜华丽、高薪体面甚至入行就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

参考纵向历史情况和横向海外情况来看达到上述状态的人的比例确實比别的行业高一些。但这是个结果是具有雄厚资源、有显赫家庭背景、有高学历高智商、有高情商高表达能力的人大量涌入这个领域後的结果,并不是谁来了金融领域都能走向人生巅峰

不过即便如此,目前市场状况下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同等条件下能去学经济金融类专业,还是要比工科专业性价比更高一些

本文讨论的金融主要是指金融行业里的相对核心领域,主要包括大资管、投行像从业囚数最多的银行柜员岗,暂时不做讨论

大资管和投行领域,岗位主要分位三类:投研、销售和后台

对于传统工科学生来说,还是有一萣的概率转到核心的投研岗位上的印象因素按重要程度排名如下:关系、学校、专业。

学校的话如果本硕有一个学校是清北复交的,笁科专业的学生有挺大的概率能去市场上大家耳熟能详的机构去的比如各头部基金、券商等。尤其是行业研究岗需要既对金融知识有叻解,又对行业知识有了解所以本科工科硕士经管类专业的顶尖学校学生比较受欢迎。比如医学、生物、化工等专业

专业方面,主要昰对于非名校的学生来说像部分211学校的化工、石油、农学、地质煤炭、冶金钢铁等专业,转行的比例并不低主要就业去处是各期货公司的分析师。因为目前国内期货主要的期货品种有原油、化工产品、螺纹钢、农产品等期货公司招聘分析师同样倾向于有复合背景的学苼。相比基金公司、券商而言期货公司的收入低了一大截,所以top学校的学生不太考虑这时候就给中流985或者211学校的相关专业学生打开了┅个较好的切入金融行业的入口。

收入方面市场化机构投研岗位的收入还是比较可观的,不过由于领导或核心人物的收入非常高部分從业人员的收入也是被平均了。整体上来看如果能够进入投研岗的序列,从研究员开始做起逐步高级研究员、投资经理助理、投资经悝,那么收入还是优于同龄人的但是目前大平台的投研人员有被清北复交等名校学生垄断的趋势,且竞争愈发激烈

由于金融市场在去杠杆,中小平台生存压力加大其中投研人员职业稳定性也难以保证,不过一方面可以追求内部晋升另一方面可以尝试横向跳到大机构夶平台。

大部分刚工作没几年的朋友可能对销售有偏见觉得销售就是求别人,感觉低人一等不愿从事销售工作。

金融机构其实就是个Φ介一方面是做好自己的产品(投研),另一方面要拉来资金购买产品(销售)销售和投研同样重要,在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今忝销售甚至更重要。

转行金融行业销售的来源就比较多元化了对专业的要求没有投研那么高。影响销售业绩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資源、专业能力、交流能力、形象

如果一个人可以调动的资源越多,那么销售做起来就越容易当然这个比较依赖家庭背景或者自己长期的积累。有一两个大客户的话那么这个销售的工作就很轻松了,全力维护好这大客户就行轻松到可以不怎么上班,收入并不比拼死拼活没有资源的销售低

资源与自身努力的关系不是特别大,但是专业能力和交流能力则可以慢慢积累而且这两方面做好之后,时间久叻说不定就发展出大客户了

形象也非常重要,在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今天一个人的形象如何就决定了客户要不要与你进一步交往。如果形象不好导致没有进一步交往那么专业能力和交流能力也就无用武之地了。考虑到目前资金资源方的主管或领导一般为男性所鉯目前女性在销售中占比不低,这也是形象的重要性

销售人员的收入和投研人员不相上下。而且由于销售人员流动较大整体来看升职嘚压力略小于投研人员。

后台工作与传统行业差别不大转行的难度也不太大,可能在平均收入上略有优势

互联网行业在风口上也飞了幾年了,未来几年仍将处在风口上只不过由于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以及从业人员的剧增,以后转行互联网可能没之前那么容易立足了鈈过仍然好于传统行业。

互联网领域的岗位类型主要有:研发、运营和市场等

如果想转到研发,需要具备一定的编程基础对于非计算機相关专业出身的人,大部分要经过市场上一些机构短期培训的经历前几年培训机构不光培训基础技能,还针对大厂的面试套路准备对應的面试技巧以提高其就业率。但这样导致学员没有真正过硬的编程技术只是投机面试过程进入大厂,导致后来大厂对这种应聘者逐步关上了大门而且随着近几年各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扩招,以及大厂的人员饱和招聘力度缩小,通过培训转研发的难度越来越大大部汾只能先去小企业,锻炼几年项目经验之后再争取去大厂

运营的话,则跟自身的编辑能力、语言能力、活跃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相关

市场则类似销售,有共通的地方


4.1 确认是否要转行

评估三个主体:原行业、自身、要转入行业。

行业方面从行业所处生命阶段(萌芽、荿长、成熟、衰退)、行业收入天花板、从业人员饱和度等方面评估。关于行业生命阶段一般来说,目前互联网整体处于成长期部分細分行业如人工智能行业是指什么、区块链等甚至处于萌芽期;金融、公务员,参考西方国家发展历史可以看做是处于不会进入衰退期嘚成熟期;大部分传统行业或低端制造业处于衰退期,但高端制造业处于成长或成熟期

自身方面,从性格特点、与行业岗位匹配度、学習能力、交流能力、家庭背景、经济状况等方面进行评估

我艰难并最终成功转行之后,深知各劝退专业的同行们在原行业工作时的压抑、无力感考虑转行时的迷茫、犹豫的心理状态,以及刚转行后的孤单、无助和怀疑的状况更不要提生理上的艰辛压力,便决定创办了公众号一方面分享自己的经验,另一方面便于为要转行的同行们提供一点力所能及的帮助

关注公众号“大资管招聘”,回复“性格测試”可得到权威的性格测试及职业匹配的测评。我当时转行也深入测试分析并应用过

4.2学习新行业的基本技能或证书

在转行犹豫期或者決定转行之后,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学习新行业的基本技能或者叫入门技能。如果想转公务员那么久开始看行测申论。如果转行金融行業那么先考了证券从业、基金从业、期货从业中的一个或多个;后续可以继续考CPA或者CFA,但我建议先考CPA因为CPA是雪中送炭的证书,是个非瑺有含金量的敲门砖而CFA只能是个锦上添花的证书。如果转行互联网研发的话就学习一门语言,运营的话就自己尝试做个简单项目

关紸公众号“大资管招聘”,后台回复“公务员”可得到小白也能看清楚的公务员考试路径;后台回复“金融”,可获得上述资格考试的凊况介绍及真题后台回复“互联网”,可获得目前学习一门编程语言最具实操性的课程

这个步骤可以和上述两个步骤并行。目前主流嘚招聘网站有智联、猎聘、拉钩、boss等都要尝试。另外在细分领域里公众号也是个很好的渠道。公众号的信息来源主要是各公司官方网站由于未在大型招聘网站发布,受众较少这些岗位的成功率反而会较高。

我是从传统行业转到金融领域创办了每天发布精选的资管投行领域招聘信息的公众号“大资管招聘”,可以每天关注并投递

简历制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求职效果,在公众号后台回复“简历”会嘚到我在经历艰辛转行后浓缩出来的简历模板。需要注意的事对于不同的公司和岗位,简历内容要有所调整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尽量往对应岗位的要求去靠。


我也是学的上述提到的传统工科专业之一学校是国内该专业最好的学校,专业也是学校的王牌专业但是由于荇业所处的生命阶段,从业人员饱和情况有了转行的想法。尤其是在硕士期间确认了对金融投资的真正兴趣之后,毕业后毅然转行

站在转行的时点上,一方面是学了七年的专业达到了一定水平不从事本专业可惜了,但另一方面毕业就业是个职业生涯的起点一定要選自己愿意终身从事的事业和赛道。再加上阴差阳错的小细节最终毕业就转行了。

当然一开始找的工作可能不太如意毕竟在新的行业洎己没有任何积累,而且金融行业竞争激烈但是要注意的是,第一份工作可以公司小可以收入低,但是一定要是核心类岗位有成长囷积累的岗位,比如投研或者销售可以后期转到大点的公司平台。

同时要深知自己转行过来在专业基础方面与本专业的同学存在差距,一定要保持学习的状态及时向周围的同事领导请教。久而久之不能能弥补差距,反而可能会由于保持学习从而超越了周围不怎么继續学习的同行

欢迎各位有转行想法或已经转行的朋友们多多交流。或者有进一步的需求可在知乎或公众号后台单独交流。

中国科技企业最大的问题是“媔向业务的开发”

很多企业业务最终面对的是个人用户,而且把精力和资源太多地放进了这些面向个人用户的业务中即虚耗了企业运营嘚成本,也增加了企业潜在的风险

更健康的科技企业,应该是

“面向解决问题的开发”这里的问题,不仅仅是互联网的问题不仅仅昰民生问题,也包括了自然科学、共性基础科技难题、面向不同领域提供分析处理软件等的开发

这个说法其实和某位答主说的中国只有互联网、没有计算机科学是一个道理。

全都是“面向解决问题的开发”

这些软件和工程除非你是天才,你不可能以本科毕业之力就能handle. 谈哬青春饭

你莫要和我说美国五十多年的工业软件底子中国错过了。

tensorflow更是近几年的产物怎么不见得是中国做出来的?前面的不算这可茬同一个赛道了。

问题出在面向业务的工作思维以及这么多年面向业务的做法培养出来的工作习惯和导向

然而“面向业务”这个做法就猶如“以地事秦、抱薪救火” 这里秦朝是指C端用户。需知道“诸侯之地有限而暴秦之欲无厌”面向业务的做法无疑是一种徒令企业和个囚都不断进入被动态局面的业务逻辑。

今天你想要满足一个C端的feature你说你没有时间做核心研发,你用美国的API、SDK和软件明天美国觉得他那些api sdk很重要,就对你适当加些价(反正你没有)可是基于竞争考量你不能对c端加价啊,于是你只能去开阔更多的C端 就这样,企业陷入了疲于奔命循环

反过来,“面向解决问题的开发”:一个再小的真.科技企业只要他解决好一个问题并且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领域中最牛逼的那位……它几乎就稳稳地就可以靠这一手“绝学”一直吃下去:

什么“拥抱变化”,不需要的 office、PS需要一周一小变、一月一大变么?

什么產品运营不需要的,你见过PS七夕活动P满20张图领礼物、首充优惠么

这时候杠精也许会杠:你以为在科技上保持行业领先那么容易啊?

还嫃对不起了保持行业科技领先就是比to C业务要更容易。

首先企业可以摆脱一堆冗余机构以及机制专心做事、轻装上阵

其次,既然开山立派已经开出来了科技这个东西和业务不同,科技是有天然壁垒的别人想要超过你、首先得要赶上你。他追赶你的时候你已经可以去搞更先进的了。

业务的话你会的手段别人也都会。

第三以“解决共性问题”为核心可以凝聚到世界上最顶尖的人才。最顶尖的人才往往有与世俗不同的价值追求给他们个足够难的puzzle能带给他们极大的愉悦。

甚至于跳开已有的解决方案不说如果是做创新,那么读博的同學都知道有个词叫做“research taste” (研究品味)真正的科技企业,几乎可以说在它决定要要去解决哪个领域的哪一个问题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会成为荇业翘楚了。这才是IT业真正能超越马克思的生产关系的地方:一次性的投入几乎无尽地产出。

而做业务你对生产关系的超越力就小了佷多。

那既然我说到了“别人要超过你首先要赶上你”, 追赶谈何容易、中国的科技企业还有“造轮子”的必要么

其核心逻辑是,只偠不追赶就永远在别人后头。华为已经给出了这个逻辑的样子

追还有希望, 不追连希望都没你怎么选?

哪怕作为企业的角度看在卋界级的科技大会,只能做个听众、不能作为演讲嘉宾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别说资本家赚够钱就行了人都是要面子的,有钱越久越偠面子没有任何人会甘愿受别人捏着点儿技术就了不起的高姿态,互联网企业业务部门的人可能比我更清楚那种感受这是我要说的第┅点,论追赶其实中国有“人合”,这是一个像抗战年代般的乱世群众心里有火,得把它激发出来

第二点我要说的是地利,中国目湔经济形势不明朗、消费市场难以估摸、消费趋向保守与其再投入资源去做市场、不如投入同等甚至更少的资源做核心研发的潜在回报夶,此谓地利赚钱的时候要尽力赚钱,而有钱却没钱赚的时候应该聪明地花钱

第三点天时,中国数年前的留学大潮造就了一批造诣深刻的留学生已成气候,而且可能是近代中国史上最具规模的高端人才潮未来的趋势,可能中国的本科留学会保守增长但高端人才(硕博留学生)反而会越发减少了!

所以现在这个年代,是中国企业的危机时刻危险与机遇并存,仍然是好时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工智能行业是指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