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酷的现实让90后房奴连做房奴的资格都没有

  不久前热播的电视剧《蜗居》,让大家感慨万千,海藻那说不清、道不明,让人同情,又让人鄙弃的“小三情结”让人动容;海萍因为买楼而心酸付出的坎坷经历,更让同为房奴的大家沉重的共鸣。   纠结之余....

背景:今年以来,大蒜,绿豆,土豆价格持续暴涨,随后玉米、棉花、小麦等价格也呈现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态势,农产品价格上涨几乎上演着“击鼓传花”的游戏格局。“蒜你狠”、“豆你玩”、“玉米疯”、“辣翻天”等网....

超级舞者 CGWR 得分CGWR:131 位CGWR介绍)全新好友买卖功能即将上线,让你做新式奴隶,在“....

  房子,不仅是身份的象征,更是一种归属感。过去的一年,这种归属感在房价的不断攀升中,逐渐成为国人的心结,于此相关的词汇也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了现今最受关注的焦点。   翻开百度百科,....

近日,在百度百科中,蜗居、蚁族、房奴、裸婚、刚需等词汇关注度一路飙升。其中“蜗居”浏览量高达300多万次,“蚁族”浏览量达50万次,“房奴”也达10万余次。 ....

  楼价高企,现实中大多数80后打工仔就算天天加班,10年内要博得一套郊区的房子也相当吃力。近日,不堪残酷现实的蜗居一族扎堆迷上了一个SNS网上游戏,在这个游戏里几分钟就可以轻易成为“....

“2010·中国新视角高峰论坛”于2010年2月3日在北京隆重召开。我们借互联网新媒体之广泛传播,以百年视角,展望刚刚度过60年大庆的新中国未来。以1949为起点,我们置身于人类历史长河,站在2049回望新中国。中国人,....

  80后,这个名词几年前刚出现的时候,就与个性、张扬等词汇联系到了一起。它所代表的一代人的是是非非被人们热议到现在。如今,这一代人也到了结婚生子的年龄,成为中国社会最年轻的小夫妻。面对家庭生活,他们又会是怎样的态度?2009年11月,北青网《北青行动》从住房的角度,对北京的一些八零后小夫妻进行走访,希望能从一个侧面揭示出他们的真实生活状态。他们的观念与状态,将直接决定中国社会未来10年甚至更久的发展方向。

  北京80后小夫妻住房状况调查(一)

  现实版《蜗居》更加残酷白领无力要孩子

  时下,电视剧《蜗居》正在热播,这个关于都市白领的写实记录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白领们光鲜的工作与收入的背后,是压得喘不过气的住房、育子问题,是心力交瘁的病态……通过采访我们看见,现实并不会比《蜗居》轻松。本期我们一起走进处于还状态中的小夫妻的生活――

  受访夫妻一:月入1万8也要苦上两年

  年龄:男1980年;女1980年

  教育:男硕士;女硕士

  工龄:男3.5年;女1.5年

  收入:家庭月收入18000元

  刚刚加入房奴大军的小牛和小华都是山西人,10年前因为从山西考入北京的同一所大学而相识相恋。今年,两人的感情终于修成正果,同许多在北京的80后小夫妻一样,他们也要筹划自己未来的生活。考虑到将来还要把父母接来同住,所以房子不能太小。算算两个人的收入,要买个大一点的房子,就只能在位置上做出妥协了。

  小牛和小华见证了今年初北京的疯狂状态,刚刚看过的一套房,转眼就5万10万的提价。一面后悔当初没及时出手,一面又犹豫着不敢追高,心理上不断受到冲击。犹豫到了7月,两人听说霍营有一个新,去年降价潮时没降,这次涨价潮里也没涨,价位从心理上还可以接受。经过实地考察,楼盘的位置虽然离城铁站远了些,但附近有规划城铁,其他条件也还算满意,更重要的是,担心房价再涨下去,小牛决定这次一定要出手了,他们最终定下来的的房子是133平米,总价130万。

  小牛和小华大学毕业后又先后读了硕士,从事IT业的他们家庭月收入有18000元,在80后的小夫妻里算得上高收入家庭,但因为平均工作时间不到三年,两个人只存下了20万。从父母那获得20万的支持,两个人又从亲戚朋友那里借了10万元,才凑齐首付款。小华说:“把钱交给开放商的那一刻,我就已经想到,接下来会过什么样的日子了。我们每个月要供4000元的房贷,因为我们的工作加班是常态,所以基本不会在家做饭,偶尔再跟朋友聚聚,每个月的饭钱就要3000元,交通费两个人200元已经是很省了,再扣除每个月要还亲戚的钱,也就剩下500元用来购物和娱乐了。”

  原定十月末可以入住的房子要延期交房了,小华在焦急等待的同时也算了一笔账。办入住、、添置家具家电,又是一笔不小的花销,估计小两口要苦上两年,才能把亲戚朋友的借款还清。然后就该攒钱买车、计划要宝宝了。“房贷是30年的,不知道哪年才能翻身呢。”

  “这国际上只要两种人,一种是房奴,一种是想做房奴而不得的人”。如果我们还没有成为房奴,那是由于我们正走在“成为房奴”的路上。

  近来,英国汇丰银行的一项查询显现:我国七成“千禧一代”(1981年至1998年生)名下有房,份额居全球首位,而在无房者中,91%往后5年内有购房方案。查询还发现,年轻人的买房驱动力更多来自爸爸妈妈,购房首付也大多来自爸爸妈妈和老一辈的支撑。

  依据这份查询,每10个80后、90后中,就有7个人有房。并且,即使剩余的3个人暂时没房,在未来也几乎注定是要买房的。

  为什么那么多人宁肯辛苦做房奴也要买房子?看完这些“房奴”的答复,也许你会有所感悟。

  感悟:日子质量略有下降,但安全感提升了。

  刚做房奴大半年,90后女生,商贷(公积金藏着,预备存多点再混合贷),房贷现在是自己一个人还。

  *深的感触有几点:1、薪酬的一半用于还房贷,压力山大。化妆品衣服大餐都得省着点,日子质量有所下降,不敢请假不敢旅行。由于自己三年的存款都用来付首付了(自己存了四分之一首付,爸妈资助四分之三),过得略艰苦,但幸亏每月薪酬刚刚能搞定房贷加根本日子。

  2、我决定做房奴的主要原因:不必再租房子。租房的环境我就不说了,大部分人都懂。导火线是有一个夏天三伏天,由于房东要卖房,所以限几日内搬出去,其时自己就像一只被扫地出门的落魄汪。

  买房往后安全感增加了许多,不再有流浪感,不必惧怕被扫地出门。尽管现在还在租房(买的期房,还未交房),可是流浪感少了许多,由于我知道有块属于我的地方,没人能赶我走。

  3、自住的一同也算是出资,大半年现已涨了40%。可是我是为了自住才买房,所以涨多少对我来说仅仅一个数字了。

  感悟:我仅仅一个有房贷的人罢了。

  本人坐标上海,五年前入手一套两室一厅的房产,均价2万元,总价180万元,借款120万元,月供7000元。

  收入:年薪税后30万元,公积金封顶交纳(现在4300元/月)。我比较不同意房奴的说法,其实能从银行借到低息借款,是多么合算的工作啊!

  问我有压力吗?实话说,没有。顶多就觉得自己还有欠款。可是4.2%左右的商业借款利率,3.25%的公积金借款利率是多么低啊,根本就是存贷倒挂的利率,不借是傻子吧。

  嗯......如同答复的跟一般的房奴苦逼的感觉不一样嘛,可是我身边的都是我这种的。所以归根结底我仅仅一个有房贷的人罢了吧。

  月供:14000元

  感悟:买房前后那两三个月*苦,熬过来就好了。

  其实就是首付难,两个人一同还房贷真没多大压力,我刚刚买了新房,月供将近14000元,可是公积金两个人有将近9000元,每个月就只需要4000元多,付完首付榜头个月过得挺难的,由于首付里还有一部分是信誉卡里透支的。

  现在买完房半年,房贷还了两个月,即使还没把公积金提出来,但也根本上该吃吃该喝喝,和买房前没啥差异,有差异的可能只要买房前后那两三个月,熬过来也就好了。

  感悟:懊悔房子买的太小,贷的太少。

  懊悔,特别懊悔,懊悔房子买的太小,贷的太少。其时买房的时分,本来想组合贷200万的。由于卖家着急用钱,不接受组合贷,所以只贷了120万元的公积金借款(北京),30年,一个月还6000元。

  现在我跟我老婆一个月到手的公积金就8000元多了,其时就算贷200万元的商贷也没有任何压力(一个月还10000元左右)。如果其时略微有点气魄买个更大、户型更好、位置更好的房子,涨幅绝比照现在的房子更大。

  有些人总是喜爱说只要一套自住的房,涨多少都没有意义。这要么是目光短浅要么是掩耳盗铃,一般这么说的都是没房的或许单身的。我现在是100平方米的两居室,有了孩子就有点紧张了,必定考虑换三居或许更大的。这个时分本来的房子涨涨幅更大,换房就愈加轻松。也能够考虑换更好的*或许位置。所以,谁能不关心自己房子的涨幅呢?

  跑题了,总归一句话,现在的房奴,早就不意味着苦哈哈的节衣缩食。特别是现在通胀这么凶猛,加上收入的增长,一个月就算还10000元,十年往后也根本就是毛毛雨。我身边供房的,日子水平根本没有受太大影响。没上车的,并且往后也很难上车的,才是真苦。

  10年前,房奴仍是一个透着痛苦的词语,10年后,房奴成为了一个阶层的自豪。在京沪深,“有房”和“无房”正日渐成为两个平行国际。有房的人,能够让自己的房子变大,而没房的人,正在为脱离无房阶层而尽力。有人说,买了房,就成为房子一辈子的奴才,但更多的人说,当你真的到了签合同的那一刻,你会有种翻身奴农把歌唱的感觉。

  挑选做不做房奴就是在挑选一种日子方式,你是先苦后甜仍是先甜后苦?由于究竟买房仅仅人生阶段性的一件事,总有*你会还完。而租房却是一辈子如影随形。不想做房奴,其实现已为奴,房东的房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90后房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