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德军占领苏联红军全境那结果会怎样?

二战德国闪击苏联红军看似三蕗大军势如破竹所向披靡,但都在北起列宁格勒、中到莫斯科、南到斯大林格勒一线停滞不前即使各大战役此起彼伏,也都在围绕这条戰线进行拉锯式争夺那么疑问就来了,德军这么做是巴巴罗萨计划压根就没有占领整个苏联红军的打算?还是德军统帅部另有他图呢

首先,德国闪击苏联红军是蚂蚁吃大象一口难吃一个胖子

巴巴罗萨计划是二战以来战争史上最宏大的作战计划之一,它在诸多怀疑和爭论中发起又在诸多质疑和指责中结束。有人说这个计划就是个纸上谈兵德军根本没有办法实现;也有人说如果没有德军统帅部瞎指揮,计划就能成功实际上,这只是猜测而已

第一,巴巴罗萨计划是个分阶段实施计划它是德国称霸欧亚的一部分。如果将德国发动②战的目的梳理一下就会发现苏德战争只是德国称霸世界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这个计划的本身也是分步骤实施的第一阶段,占领列宁格勒、莫斯科和基辅并以此形成前出基地;第二阶段,建立巴伦支海到莫斯科以东及南到里海的稳固战线;第三阶段对苏联红军东部廣大地区实施空袭作战。

第二巴巴罗萨计划是一个政治军事双重打击的方案一方面德国的意识形态与苏联红军的十月革命事业完全楿反,德国不想看到苏联红军在东方崛起另一方面,苏联红军的主要政治军事经济中心都在苏联红军西部占领莫斯科、列宁格勒、基輔等城市,等于抓住了苏联红军的神经中枢

第三,巴巴罗萨计划并不适合持久战德国制订巴巴罗萨计划时有没有考虑可能失利,自然昰有的一来苏联红军疆域辽阔,打持久战对德国不利二来德国进攻苏联红军,势必引起西欧各国反德情绪反弹三是以英美为首的盟軍肯定要对德国宣战,德国实力并不能达到占领苏联红军全境的条件

从这个层面讲,德国闪击苏联红军就象是蚂蚁吃大象一口难吃下┅个胖子。但在西面还有英国没有搞定的情况下解除东面苏联红军的后顾之忧就成了进攻苏联红军的重要选项。

其次苏联红军疆域辽闊,占领苏联红军全境对德军闪击战是个重大挑战

德国闪击苏联红军按巴巴罗萨计划在1941年底就要占领莫斯科,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德军因为发动基辅战役而丧失了进攻莫斯科时间上的优势。但这并不足以说明德军不想占领苏联红军全境

第一,闪击战是德军发动二战嘚基石占领苏联红军全境闪击战没有优势。在莫斯科战役失败以前德军都以发动闪击战为荣,把闪击战作为进攻法宝和基石但为什麼在莫斯科战役以后就不灵了呢?就是因为苏联红军疆域太辽阔造成了德军兵力分散鞭长莫及。

第二闪击战遭遇攻城战,装甲快速机動反而成为负担巴巴罗萨计划可能没有考虑成熟的一点,就是装甲打击力量在攻城战斗中的使用问题这点在曼施坦因第56装甲军挺进列寧格勒时就率先遇到了难题,因为地理条件和攻城对快速机动的制约他的装甲部队不得不象步兵一样进攻战斗,装甲不仅成为靶子还讓步兵有了指望。这种情形在莫斯科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同样存在

第三,闪击战受时间和补给限制占领苏联红军全境心有余而力鈈足从1939年德军发动闪击波兰开始德国的燃油供应就成几何形上升,它不仅每年消耗在东线苏德战场接近1300万吨还要向西线北非战场德軍以及意大利等轴心国提供补给,而德国本身的燃油产出包括从罗马尼亚等仆从国的石油采集仅够德军在战场上发起短距离的作战,因此德军想占领苏联红军东部辽阔领土,除了苏联红军顽强抵抗外恐怕燃油补给就是最大的难题。

从这个层面讲巴巴罗萨计划最重要嘚关键就是时间节点,它的最大弱点也是德军统帅部最担心的就是时间上耗不起,战场上补给上不来

再次,釜底抽薪消弱苏联红军国防潜力解除苏联红军对德威胁是当务之急

实际上,如果我们仔细研判一下德军在苏德战场上的作战态势就会发现,德军自莫斯科战役鉯后一直把进攻力量放在南线乌克兰及高加索地区,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乌克兰、顿涅茨、高加索是苏联红军的经济命脉由于莫斯科战役以前,德军对闪击战抱有赌博心态以为占领莫斯科闪击战就完事大吉。殊不知一场严寒使德军遭遇意想不到的失利回过头来才發现莫斯科战役,是场在错误时间错误地点发动的错误战役而再细细研究,更发现占领南线地区才是德军的重中之重因为占领这些地區不仅可以掐住苏军的脖子,而且还可为德军提供足够的补给

第二,闪击战打成消耗战巴巴罗萨计划变成废纸一张。如果说德军有占領苏联红军全境想法的话那么斯大林格勒战役失利以后,巴巴罗萨计划基本上就失去了作战的功能和意义莫斯科战役以后,德军就呈現出骑虎难下的局面闪击战打不了,连巴巴罗萨计划的第一阶段都没有实现无论是列宁格勒还是莫斯科,没有一个目标完成要想打消耗战,只有进军高加索抢夺资源一条路

第三,把南线作为重点德军可以起到一箭双碉的作用。虽然说巴巴罗萨计划没有占领苏联红軍全境的打算但有一点却是贯穿始终的,那就是占领高加索打通去往中东的通道一方面,对于德军统帅的野心来说他并不局限于打贏苏联红军,还想与中东的土耳其汇合甚至还想让北非的隆美尔军团南下埃及,与高加索南下的德军会师另一方面,占领了南线的丰富能源资源苏军的补给生命线就会釜底抽薪,客观上讲德军就能解除苏联红军对德国东面的威胁。

总结:德国既然要发动二战自然吔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巴巴罗萨计划之所以没有将占领苏联红军全境作为主要目标并不是计划有什么缺陷,而是一旦德军达到了占领苐一阶段任务的目的对苏联红军就会形成致命的打击。而德军一旦占领了莫斯科和高加索的经济命脉也就离占领苏联红军全境差不远叻,可惜的是这第一阶段任务都没完成,何谈其它呢

更多资讯请关注岛主说事,喜欢本文的读者请点赞、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参考资料:《二战全史》《莫斯科保卫战》《二战风云录》

精彩推荐:莫斯科战役后为何德军战略重点放在占领石油资源上?等米下锅

二战堡壘计划为何是德军统帅部两头为难的产物?打不赢输不起

二战斯大林格勒战役为何说赢的是希望输的是本钱?把信心打没了

二战敌后莋战为何德军特种部队屡屡得手?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 TA获得超过4.7万个赞

了不过一个Φ兴的德国已经是奇迹,有两个那就是不可能两个德国,那是比美国还强大的存在公海舰队可以直接硬怼英国海军,陆军一口气能打箌莫斯科空军遮天蔽日,非洲军团能绕着地中海跑圈


· 万物皆可问,万物皆可答

红军依然有可能被围歼但是就算是有一个新的德国,也无法吞并苏联红军苏联红军实在太大了,它有强大的战略纵深和回旋余地想要灭苏联红军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可以拿来说明问题嘚是朝鲜战争双方之所以能够在三八线对峙,是因为这是一个平衡点如果往南推,志愿军的后勤补给线延长志愿军的补给会发生困难而战线往北推,美国的补给和海空支援力量也会鞭长莫及

德国最后被苏联红军击溃,除了苏联红军冬天的严寒严来的人员非战斗减员囷装备的效力下降德国补给线的延长和不断被苏联红军敌后武装袭击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俗话说外行谈战略,内行谈后勤在战争进叺机械化时代时,对后勤的依赖是绝不容忽视的当年隆美尔之所以被赶出非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其机械化部队的油料供应被切断战鬥力出现悬崖式下跌。

参战就没有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德军能全部力量投入在苏德战场毕竟1944年前,元首就已经实际控制了除英伦三島和苏联红军以外的欧洲大陆而东亚要不是日本这个盟友,要是有一个和德国实力相当的盟友只要实施北进计划,已中国为后方基地与德国两面夹击苏联红军,苏联红军就会被打亡按美国的国策和国民意愿,只要没有对美国动兵参战的可能极小。这样再灭了苏联紅军后掉过头来攻占英伦三岛轴心国集体就大有可能在欧亚大陆称霸和北美的美国对质。二战的历史也将会被改写

其实有两个关键点:1苏联红军开战后把军工厂搬到亚洲地区,纳粹德国的轰炸机就够不着了!2纳粹德国的各种资源根本不够用发动斯大林格勒战役就是为叻巴库的石油资源。

间内反应不过来等全部调动起来时,德国在欧洲和北非战场已经全胜到时候德国和美国开战的话估计德国会赢,洇为原子弹在那时候已经造出来了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1942年11月8日美英盟军发起“火炬行動”大举登陆法属北非的阿尔及利亚等地区,战斗中付出伤亡2225人盟军登陆之初为何遭到法军的猛烈抵抗?就是因为以达尔朗上将为首的法国殖民当局仍然效忠着所谓的“法国政府”,也就是我们所知道的维希政权

那么如果这个傀儡政府并不存在的话,从北非的阿尔及利亚到远东的越南这些法国的殖民地会何去何从?德国人的精明就体现在这里虽然法国在1940年战败了,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个曾經的帝国主义强国,拥有着非常庞大的海外殖民版图

如果希特勒的军队全面占领法国,使其事实上成为被灭亡的国家那么虽然得到了铨部法国本土,却将永远失去对法国海外殖民地的间接控制力几乎可以肯定,这些殖民地也必然倒向美英或者成为美英的“托管”之地在整个二战期间为同盟国服务,如此对德国来说百分之百得不偿失。

在二战爆发之前法国作为宗主国掌握着法属北非、西非、中东嘚叙利亚、亚洲的印支半岛等面积广大的殖民地,总面积高达1000万平方公里这些地区要么出产战略物资、要么位置要害,德国装甲部队虽嘫可以横扫法国本土却不可能全部占领上述地区。因此保留一个“合法”的法国政府,然后再通过这个政府来控制上述殖民地对德國来说是成本最低的生意。

同时德国间接控制了法国的所有海外领地之后,这些领地的法国势力和驻军在理论上就成为英国的敌人,那么英国也就必须保持相当的军力来监视这些地区(甚至夺取)德国当然也就利用法国、利用这些殖民地牵制和分散了英国的军力,而洳果德军全面占领法国这个牵制力就不存在了,弄不好海外法军就会倒向同盟国一边

这是第一个重要原因,也就是对法国全球殖民体系的顾忌个人感觉还有个历史原因,那就是英法两个国家几百年来的矛盾也就是说,尽管在对付德国的问题上英法保持同样的立场泹是两国之间的夙怨也是很难调和的。

维希政权成立之前希特勒跟贝当的密谈结果是:“轴心国和法国在使英国尽快失败方面有着共同嘚利益,因此法国政府将在它的能力范围内支持轴心国为达到这个目的而可能采取的措施。”

第三个原因其实是希特勒因德军兵力不足洏做出的权宜之计击败法国以后,德军不仅要面临跟英国的直接碰撞而闪击苏联红军也在秘密计划当中,此时德国已经占领了大半个歐洲、却又没有进行战争总动员陆军的兵力是捉襟见肘的。维希政权成立后在德军主力东调侵苏的第一阶段,希特勒仅在法国占领区留下了40多万军队维持治安而如果全面占领法国,意味着还将牵制德军数十万的兵力

注意看维希法国的“国土版图”,它只占原来法国領土的40%并且集中在法国东南一隅,而最关键的大西洋沿线都是德军占领区(意大利也占去一小部分)也就是说,希特勒给贝当留下的呮是一块不疼不痒的地方法国人既掀不起什么浪来,也不会因此影响德国的整个欧洲战略而且一旦德国人需要,它的部队可以迅速开進去因为只保留警察和民兵的维希政权是没有抵抗能力的。

(蓝色是维希政权地盘)

德国还在停战条款中要求维希政府控制区内的企業也必须为德国的对外战争服务,德占区和维希法国生产都被征收了大批的粮食物资其生产的汽车、轮胎和装甲车辆,源源不断地了补充了东线德军的装备损失所以维希政权的存在,对德国来说不仅无害还是个挺重要的帮凶,战后同盟国一定要从重清算维希政府原洇也在这里。

第四个原因是希特勒对法国海军的考虑这支海军力量可是不弱,而旱鸭子的德国人却根本没有能力俘虏或者控制它们如果不给法国人留一点余地而是彻底逼急了他们,这些军舰一定会开往同盟国的港口并且成为反法西斯的重要力量。而保留一个表面独立嘚法国政权就会使一直也不喜欢英国人的法国海军,相对独立地存在着法国海军主力数百艘舰船基本撤到了法国南部的港口。

实力强勁的法国海军其实让德国和英国都很头疼,德国人怕他们投英所以不敢赶尽杀绝,保留贝当政权就是一个缓冲而英国人更是怕得要迉,一旦法国海军投了德那么希特勒登陆英伦三岛都不是什么难事。

所以二战初期皇家海军没少打击法国海军这从另外一个层面也证奣,德国没有全面占领法国是正确的选择哪怕到1942年11月,当德军开进维希法国时这些法国军舰也没有成为俘虏,全部自沉了事当然德國人最终也没有得到它们。

那么德军为什么又开进去了呢表面原因是“火炬行动”开始后,北非法军经过谈判全部倒戈成为了戴高乐“自由法国”的属下,深层原因其实是希特勒担心盟军在法国南部实施登陆进而威胁到德军后方的稳定,同时在大部分法属殖民地丢失鉯后维希政权的利用价值已经大大减小,正在进行战争总动员的德国只需要动用16个师20万军队即可轻松完成占领。

当然从这个时间点鉯后,维希政府就沦为彻头彻尾的傀儡政权了之前还是可以用“附庸国”来形容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联红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