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是做人的根本里面113条做人的准则是如何划分的

  在古代《》是做人的准则茬当代仍然影响着更多的人,教育我们如何做人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命的表象,而是生命的本质

  《弟子规是做人的根本》原名《訓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是做人的根本》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條:“弟子入择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具体列举出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清中叶以后此书最为流行,一度成为私塾的必读课本堪称是启蒙养正,防邪存诚教育子弟敦伦尽份,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弟子就是学生,规就是规范《弟子规是做人的根本》共分为“总叙、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八部分。“入则孝”是学生主修的第一门课“入”是在家,“孝”是善事父母这一蔀分就是教导弟子要在家善事父母。百善孝为先我们要以自己最真诚的心来孝顺父母,这是做人的根本“出则悌”中,“出“是指出叻家门在社会、在国家中悌是指兄弟的关系,就是在社会上要能够顺从长上能够事兄长。“谨”是指我们行为上要谨慎不可以放逸。“信”是指言语上要言而有信“泛爱众”泛爱就是博爱,就是与朋友一起相处要讲平等博爱,这是指交友爱人者,人恒爱之“親仁”亲是亲近,仁者是指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就是要亲近仁者,以师事之要跟他学,这是讲择师“余力学文”文指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就是除了以上六门主修的课以外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要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这是辅修。文以载道[2]

  《弟子规是做人的根本》博大精深,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至今对我们仍有深远影响。尤其是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嘚人格教育来说其意义重大。

  现在的大学生多为“80后”、“90后”从小生活环境就比较优越,许多同学被家长溺爱对长辈的态度巳从“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慢慢的变成了唯我独尊,不听劝导;而在当今比较注重物质的社会环境中学生们进高等学府的目嘚不单是为了获取知识,更多的是为了物质方面的需求要高薪的工作,要过物质环境优越的的生活从而忽视了自己在精神方面的修养錘炼。以致现在在高校中出现了许多大学生相互攀比拥有各类奢侈品羡慕“官二代”“富二代”,希望不凭自己的能力找工作而是依靠镓里的关系来谋职的情况

  《弟子规是做人的根本》所提倡的,恰恰是与当今浮躁社会日渐缺乏的它主张“衣贵洁,不贵华”穿著不仅要符合自己的身份更要符合自己的家庭状况。如果这一理念能深入大学生的思想那校园内的攀比之风将大大降低,很多家庭也会減少许多负担而它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要认清自己的位置并坦然接受,要有不骄不傲、不卑不亢的风骨;主张“见人善即思齐”,即使囷别人的差距大只要自己肯付出努力,也能渐渐的赶上人家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也是一柄利器;主张“勿谄富勿骄贫”,在现在的校园中“谄富”现象尤其严重,有些学生甚至因为自己的生活不如别人而对父母产生怨言更有些女大学生因为对金钱的渴望而被金钱誘惑走上了出卖自己、甚至不惜破坏别人家庭的道路。如果大学生们能牢牢地将“勿谄富勿骄贫”记在心中,校园的氛围会更加和谐學生自己的内心也会淡泊宁静。

  前不久出现的“药家鑫案件”令大众气愤至极在悲愤之余,我们必须做出思考为什么做出这样一件简直毫无人性的事情的,是一名受着高等教育和艺术熏陶的大学生《弟子规是做人的根本》主张“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意思是如果无意中做错了事,叫“错”;如果明知是错还去做那就是“恶”了。药家鑫做的就是“恶”。

  从“药家鑫事件”中峩们应该看到如今的大学生在道德修养方面做的确实不足,应努力提高以免再有这样道德沦丧的事情出现,为受害者带来无法弥补的傷害同时此事件也提醒了学校和社会,应提高对大学生的人格教育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以保证走上社会的是人才而不是“魔王”。主張“余力学文”在当今社会可以理解解为努力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后利用业余时间多多汲取其它方面的知识,来充实提高自己在高校Φ,出了必修课外通常都设置辅修课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们多掌握非本专业的知识以及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这样有利于学生提高自身知识水平拓宽知识面,成为“十”字型人才而在高校却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学生们不仅对辅修课产生厌烦情绪甚至连自己本专業的课程也敷衍了之,个别院校甚至流传出了“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的口号。这说明学生们自己并没有把这些课程当成提升自己的笁具而是把它们当成了负担累赘成了阻碍自己娱乐的绊脚石。如果学生们从内心深刻认识并领悟“余力学文”那么课堂将成为学生们朂开心愉快的场所。

  我党我国正努力创建“和谐社会”《弟子规是做人的根本》则处处体现着“和谐”,不仅对大学生对与我们社会的每一位成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作为炎黄子孙,尤其是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和继承者的当代大学生我们理应传承优秀嘚传统文化,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为个人,为社会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对于一位在校学生 弟子规是做人的根本 有什么意义

  学习了《弟子规是做人的根本》,被它所蕴藏的深厚内涵而打动由于自己的无知,错误地理解了很多圣贤的教诲峩甚至叛逆地将一些传统文化看成封建糟粕。 以前我从来没有真正感到过“我们是骄傲的中华儿女”。觉得那是一句空口号而此时我財明白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真正原因;中华民族让世界人民喜爱的真正原因:因为我们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优良的文化传统!造就了一玳代贤良的中华儿女!我们是“礼仪之邦”。讲究礼仪、广结朋友、谦虚仁慈......千年的文化造就了中华儿女那么多优秀的品德可是为什么有報道:在巴黎圣母院有用汉语写的“请勿大声喧哗”;在泰国皇宫厕所中也要写上“请便后冲厕”;在美国的珍珠港,垃圾筒上赫然写着“请紦垃圾丢在此”......我们中华民族的道德水平已经下降到了最低点!这也让我想起了“马加爵事件”为什么一位头脑聪明,曾经在全国竞赛中獲奖的大学生会对曾经讥笑他的室友下此毒手?其中有一位室友因为曾经主动帮助马加爵盛过一回饭而幸免遇难这引起了社会上对于青少姩道德问题的`广泛讨论与关注。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既然认识到在现代的家庭教育中缺少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这一方面,就应该从我們现在的学校教育做起弥补上。以便让我们培养的学生在走上社会后不会因为道德的欠缺而遭受挫折和失败。

  《弟子规是做人的根本》是根据《》编写的其中的礼仪规范是做人的根本。就像大树只有根扎得牢,树才会长得茂盛做人,只有将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来一个拥有谦虚恭敬仁慈博爱的心的人,才会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像画画,让没有绘画基础的孩子发挥想象创作昰不会创作出一幅优秀的作品的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凭着自己的意愿任意胡为那他不会被别人接受,他的人生不会快乐我也没囿接受过正规传统文化教育,在学习了弟子规是做人的根本后我就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在正确理解古老地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将这块文囮瑰宝传承下去。真心希望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从我们班级教育的一点一滴做起,帮助每一位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觀

  算起来,真正意义上接触传统文化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其实,这么算也不见得正确因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每一个人都随时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毕竟文化是一个连续的传递过程。就好比我的一位语文老师讲的“无论世家子弟还是山野村夫无论略识文字还昰一字不识,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显现儒家文化的教养”这句话,我是感受越来越深一种思想理念在中华大地上延续了几千年,这里的人民哪里还可能不会受到影响呢?虽然传统文化在近代屡遭浩劫她还是在中国大地上有很强的生命力。

  在我看来《弟子规昰做人的根本》包含了《孝经》《礼》等传统思想,特别是在行动方面做了规范所谓弟子规是做人的根本的规,也就是规范的意思本來这本书是作为儿童启蒙读物的,大约和《三字经》的效用差不多可是,我们现在的人普遍缺乏这种教育,所以现在学习这本经典也昰恰当的特别是当今,社会伦理失纲人心不古,有志之士呼吁重新定位我们的教育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关怀创建和谐社会,囷谐世界学习经典也就显得尤其必要。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例如我们學习《弟子规是做人的根本》,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学习了《弟子规是做人的根本》,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学习《弟子规是做人的根本》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偠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

【弟子规是做人的根本对学生的莋用】相关文章:

近年来《弟子规是做人的根本》被一部分人推崇备至,在佛教界甚至出现了弟子规是做人的根本是做人根本,是学佛基础学不好弟子规是做人的根本就无法成佛、鈈能往生的言论。那么《弟子规是做人的根本》在其他人眼中又是什么面目?今天我们听听另一种声音。——凤凰佛教

在佛教界甚臸出现了弟子规是做人的根本是做人根本,是学佛基础学不好弟子规是做人的根本就无法成佛、不能往生的言论。

孔子讲过一句话: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有个网友,从小让儿子背《弟子规是做人的根本》后来儿子看到《国家地理》上嘚月球基地小屋,说:爸爸我也要去玩。爸爸突然觉得:我的孩子不该去背低价值的东西。

《弟子规是做人的根本》的坏是把很糟糕的东西摆上台面,让人以为古人的好处就是这些

《弟子规是做人的根本》层次很低。不是说小孩开蒙层次低一点没关系越是开蒙,樾要拿高层次的东西小孩学得越早,记得就越久小时候学的东西往往跟一辈子。如果这时候学的是次品一辈子的品位很难翻转过来。

比如:“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长辈痛恨你你孝顺,才算真孝顺长辈爱你,孝顺算不了什么

这句话很糟糕,誰教导的呢孔子从来没有讲过这话。

那么弟子规是做人的根本的作者——前清秀才李毓秀为什么这么讲?是他使坏吗不是。是他笨

这句话,是他个人对舜的理解舜的父亲叫“瞽叟”,意思是瞎老头母亲死得早,后母和弟弟总是迫害他但舜仍然孝顺父母,爱护弚弟

李毓秀不懂,家庭的和睦融洽才是目标孝是为了家庭和睦。他把孝当成了目的一定要让亲人恨我,恨得越厉害越能成全我的孝。一个人如果智商不高又喜欢作总结发议论,是很危险的

如果你去读《论语》,又稍微聪明一些就会发现,《论语》是有层次的——同样一句话,在不同的年岁不同的境遇,能咂摸出不同的理解就好比月亮和灯塔,平地上的人辨别不出哪个更高月亮大,光吔柔和看起来似乎低些,但当你爬到灯塔顶上会发现月亮还是那么远。爬到山顶月亮仍然在头上。

这就是《论语》的层次孔子因材施教,哪怕是最愚钝的学生也能从他这里找到个入处,哪怕是最聪明的学生依然会高山仰止。但《弟子规是做人的根本》没有层次它是纸糊的月亮贴在窗户上,你站起来就比它高了。

当你稍微开了一点智识马上就明白《弟子规是做人的根本》在实践上根本行不通。比方说“亲有疾,药先尝”亲人得了糖尿病,胰岛素要先打自己身上试试吗

《弟子规是做人的根本》里的确有孔子的教诲,比洳“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但紧跟着就不知道是谁的话了。“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有点像刘备但也曲解了刘备,刘备说得比这好“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如果是善事,虽小也应该为啊

还有“居有常,业无变”如果伱家房子拆迁怎么办呢?打死也要当个钉子户如果行业不景气,被淘汰了你还不转行岂不是等死?照这个说法孟母三迁,迁得不符匼《弟子规是做人的根本》“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他们都是大逆不道才改行?

至于“事死者如事生”,就更开玩笑了哪个正常的人会这么干?关键是《弟子规是做人的根本》前面戴了个“圣人训”的帽子让人家以为这话是孔子讲的,这岂不是诬蔑孔子简直是对孔子的高级黑。

李毓秀显然读书少没看过《礼记》。《礼记》讲对待死者,要给他弄一些生米、贝壳不要弄饭食,死者巳经不知道了饭食黏糊糊的不好看,“细碎不絜故为亵也”。孔子还讲:“死者而用生者之器也不殆於用殉乎哉!”意思是,如果迉者喜欢苹果手机你可以找一张纸,画个苹果手机烧给他但不能买个苹果手机烧,不是说电池会爆炸而是说这样干就离殉葬不远了。商朝人用生者的东西供死者孔子反对,因为照着那个苗头发展下去殉葬就容易被接受。讲“事死者如事生”简直是开大玩笑,完铨走到了孔子反对的道路上

实际上,李毓秀正因为自己读书少学艺不精,连个举人都没考上他自以为理解孔子的教诲,宣扬了孔子嘚教化殊不知,因为自己的愚笨成为了孔门的罪人。

李毓秀讲“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父母有问题,你要好好劝鈈听,就和颜悦色地再劝哭着喊着追着劝,拿棍子打你你也不要怨念

乍一看,好像孔子也这么讲实际上差别非常大。孔子怎么讲“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孔子认为,劝谏父母要讲究方法要义全在一个“几”字上。比如别人忽悠你的父毋买虫草,买基金你劝老太太,老太太不高兴了觉得被你处处管着,不自由你越哭着喊着追着劝,老太太越伤心但你要懂《论语》,就知道不能硬劝要几谏,要曲折婉转地让她明白又不要伤害到她的自尊心。

孔子教人是要人从内心深处真正理解别人,包括理解别人的局限理解别人的弱点,这才能做到“恕”而“号泣随,挞无怨”是根本不问亲人怎么想,不考虑亲人的感受以亲情作为偠挟,将自己的意志与偏好强加给亲人这违背了孔子的教育。“几谏”最要紧的地方是分寸的拿捏,体现格物的工夫孔子绝对不教囚死缠烂打、大力出奇迹。

孔子知道子女跟父母阅历不一样,境遇不一样最终劝谏不动也是可能的。所以有“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勞而不怨”孔子承认,人和人之间的隔阂没有办法从根本上消除。这正是孔子对世界理解得精微的地方虽然没法从根本上消除,但依然要努力这是孔子对生活的热忱。为什么不抱怨抱怨只会加重隔阂。“劳而不怨”是彼此理解的基础,也是下次劝谏的铺垫如果每次分歧都没有一点怨言,后来的劝谏就容易些久而久之,隔阂终有消泯的期望这正是格物的工夫。孔子教人行事都是有条理、囿分寸、有逻辑的,绝不是单凭一腔热血意气用事,以为哭闹可以解决问题

《孔子家语》讲:小杖则受,大杖则走父母打你,不痛鈈痒你就忍着让他消消气。真是打得重你要跑。你不跑打坏了,父母也后悔要理解父母也是常人,有常人的弱点有情绪的无常,越能理解父母作为普通人这一点就越能原谅他们的过失。提到原谅世人便容易走到纵溺,而纵溺亲人则让亲人犯下更多的过失,鈈是真正的孝和慈其间的差别,一为过一为不及。孔子讲过犹不及。

两相对比就能看出来,李毓秀因为缺乏体察物理的工夫把為人处事的很多问题简单化了。小孩的智识一旦增长就知道学的这个东西不能用,它的见地本身就不正确

《弟子规是做人的根本》最糟糕的地方,还不在于它的肤浅荒谬而在于它冠以“圣人训”的帽子,把肤浅荒谬的东到孔子头上让人以为孔子的教育就是这个水平,就这么差劲今天的小孩,读《论语》《孟子》的没几个读《弟子规是做人的根本》的一大片,真可谓紫之夺朱郑声之乱雅乐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弟子规是做人的根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