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读书成绩不怎么好,成绩差长大后怎么样反而赚得钱更多的3大

不同的人不同的影响有些人有沒有都无所谓,对大部分的人的影响肯定是自卑;还有因为没钱导致无法了解和体验当时的一些新鲜事物导致见识比其他人少;还有很哆。

对我的影响是毁一生,这三个字不是玩笑

先说一下我家情况,父母本来住农村后来某4线小城市航运公司扩张需要工人,我爸因為当过民兵被选中当时据说村里面人都很羡慕。我有两个姐姐农村嘛总是希望有个儿子 ,然后我在80年代初出生了我对五岁以下没有什么记忆,说是我在农村生活了4年后来一家人搬到了城市一家人住在一个公司建的小平房里,然后在我开始认知的时候发现我爸是在碼头开那种运输集装箱的大型起重机,我们那叫龙门吊机我妈是用缝纫机帮别人加工制作一些成衣成裤的,他们的工资多少我不知道?我问过他不说。为什么不说因为我数学好。为什么我数学会就不说呢因为我问他要零用钱,他说没钱我说怎么个没钱法我来算算看,他努而不答

我的小学阶段,人生最快乐最辉煌的阶段

先说下零用钱在这个时期对我来说影响不大(有当然更好),一方面是因為当时还小所有孩子都不会认为钱很重要还有就是当时改革开放的效果还没有显现,即使钱多可能也没什么可花的地方还有一个就是峩自己的原因了,我从认知开始就什么都喜欢做到最强所以当时在所有的小伙伴里面,我的各个方面都是很强大的打架对同龄人没败過,玩当时小孩子游戏都玩的很好打乒乓球罕逢敌手,后来学会下象棋也经常能胜就说当时小孩爱玩的拍粘粘纸,弹珠砸铝游戏,峩赢了好多我本金五毛买了一张大粘粘纸(可以裁出10张小的),后来赢了几百张弹珠不记得买过,反正后来我箱子里面赢了几十个砸铝游戏也赢了很多,这些可以卖钱铜和铝价格挺高的,记得以前每年我卖一次能得10几块钱后来五六年级这样,小孩都不玩了这种游戲了后来去电子游戏室玩游戏也玩的很好,经常一个币爆机人送外号”电神“,这个拉升了我在班上的人气这个时期,一年有10-20元钱嘚压岁钱还有那个卖铜铝的10几块,还有一些和小伙伴一起去赚的小钱感觉勉强够用,这个时代有五分钱的雪条

我的学习成绩中等偏仩,在经常玩的小伙伴里面绝对碾压啊我也和他们一样天天玩,上课不听课我不听课不代表我不爱学习,我以前一直有个习惯每次學校新书发下来我都会仔细的看一遍。这种对知识的渴望不知道哪里来的也可能是当自己懂得多了以后,小孩子们更服自己吧学校曾經强行要每个小孩买了一套小学生十万个为什么,我很感激学校因为只有这样我才有机会看这套书,平时问家人钱买课外书是不给的峩有一次问了很久他们同意给我买一本漫画了,那天他们上街玩说回来给我我别提多期待了,回来后我问书呢我妈说街上遇到土匪了,你爸把他们打跑了但书被他们抢走了。我当时觉得书是小事父母平安就好。再说那套十万个为什么因为里面有好多东西不可能一丅子看懂,所以对我来说是常读常新拿到书第二年的时候书都被我翻旧了,那个书封面是硬纸皮的无薄膜翻了太多有两本封面都断了,我用透明胶粘好了这年有一天我去一个小伙伴家,看到了放在墙角有一套书小学生十万个为什么好新,那个书的封面就没什么翻动嘚痕迹我想这个细节和他成绩很差是有点关系的。后来我成绩下降了我家人都说是玩电子游戏造成的,其实原因有二第一语文忽然囿了作文这个试题,而且100分还占30-35.我的作文经常0-5分这样以前一直不懂为什么,后来才知道因为没有读过什么课外书所以根本不会写,虽嘫前面试题大多都对了但失去了作文分数最后也只能拿60多分了。第二是数学换了个老师本来不想多说,但是还是简单说一下这个老師一来就开家长会对所以学生家长说你小孩智力不行需要辅导,晚上来她家补课之后所有补课的同学都有福利,平时优待考试前夕给答案,不去补课的就倒霉了她没来之前我数学90多分的,因为没去补课经常找点小理由叫我站墙角,所以她来后我数学出现了经常不及格的情况

在以前城市人可是非常看不起农村人的,大人是这样那么就会无意识的影响小孩,我看到好多农村来的孩子被无情的奚落當一个孩子叫出”你这个乡巴佬(农村佬)"的时候,边上的孩子就会跟风一起叫并一起去奚落那个农村孩子我当时时非常害怕自己会遇到这種情况,一方面自己确实是农村来的无力反驳,另一方面一大堆跟风的孩子真的很难处理还好我没有遇到这种情况,或者说是我自己避免了这种情况发生在我身上前文说了我什么都喜欢做得比别人好,我的人缘也很好玩的好的城市小孩肯定不会做这种事,即使有时候有冲突了也说不出口,因为我各方面比他们强太多了弱者奚落强者是没有意义的。记得有一次有一个同学好像说了我一句乡巴佬旁边一个同学叫他滚,他跑了他不滚的话我的拳头也有话对他说。有段时间我的人缘之好很多其他班的同学也认识我的名字,我到不認识他们他们想和我做朋友。

这个时期可以说无比的自信融入社会并站在同龄人的上端。

真可惜那时候电话还没有普及很多朋友同學上了初中就没有了联系,出社会后人脉是如此的重要请大家珍惜读书时的朋友,以后难再有

我的初中阶段,恶梦般的人生翻转

上初中后,小学同学各奔东西搬家了,以前的小玩伴也走了人生要重新开始。这时候是90年代中期五分的东西没有了,雪条变两毛了妀革开放带来的变化这时候开始显现,有钱可以消费很多东西娱乐或者知识,或者兴趣有同学买了个滑板,很拉风有同学去当时的電脑游戏室玩红警,还说他终于学会了电脑关机有同学aa制一起去烧烤,晚上喝啤酒有同学去漫画书店租书看,有同学去迪斯科跳舞囿同学去溜冰,有同学买beyond的磁带。

我当然还想和以前一样,但是我的强项乒乓球没人玩了都玩足球和篮球了。象棋也没人玩都看漫画听歌追明星了,拳头硬也没用了这个时期可能是小孩古惑仔看多了,校门口一大堆的带刀无业青年认识他们的同学才牛比。优势沒有了就重新找了就像以前一样他们玩的东西也去玩并且玩的比他们好,他们讨论的东西也接触并了解得比他们跟深入好的上文小学階段说过我一年的资金来源,现在只剩下了10-20的压岁钱因为时代变化出现的新事物太多,不可能全部深入了但是做到某一两样专精也不錯的,但是上段举例的那些事情20元有些碰不了有些也就碰一两次就完了,怎么了解深入啊于是我发现刚入学时有几个特别喜欢找我玩嘚同学在慢慢的疏远我,因为我太与时代脱钩了聊什么都不懂,很无趣

在此危急存亡之秋我终于向父母提出了给我零用钱的想法,答複一般是“乱花钱会变坏”“给钱你又去打游戏”“家里困难没有钱”之类的我一开始想要每月30(我观察到的最低平均值),要不然15我吔可以力挽狂澜最后妥协到10元包早餐(早餐一直是我妈早上做面条,一般同学是花5毛买个面包有钱同学的花1元吃个粉面,我决定隔天婲3毛买个馒头这样的话一个月可支配应该还能有7元这样),最后被统统否决我当时可以说把该说的都说了,当时的情况包括我当时能預见的未来也说了我爸就说没钱。我就问他工资他记得我以前心算很快所以没说。我就举例小区的几个小伙伴人家家里也有几个兄弚姐妹,父母工作和我们家差不多的,他们就有零用钱我爸说他们家长工资高,工资问题他不说我也没办法了但是其中一个小伙伴特别提到过他爸才是个看门的保安,工资比我爸低多了人生开始渐渐的变灰暗,我用了最后的大招我说”每餐我少吃一碗饭,菜也少吃紦省下来的钱给我,你不要另掏钱““吃不吃随便你钱不给”他答复。苦苦请求了差不多一年看到他这样回答我也放弃了。最糟糕的昰没零用钱就算了我问买所有东西都被否决,我观察到当时只要篮球打得好人气就不会差,即使这个人其他方面很渣我就想买个篮浗练练,观察到最便宜60元一个被否决。我是真的穷途陌路了变得自卑,被朋友疏远很难想象这发生在那种脆弱的人身上会怎么?但我能想到毁也不过三年,还有未来吧(当时的见识以为只影响初中三年)

长期没有使用钱,让我在后来产生了一直诡异的阴影我买个东覀就很紧张,满头冒汗也不会砍价,有一次家里给了钱买个衣服小店开120,我说只有100老板勉为其难的说成交,其实会砍价的话这个鈈到50块就能拿下的。

我父母好像一直是与世隔绝的工作之外对这个社会什么都不懂,我两个姐姐也是一直内向的没什么朋友,我在初Φ被迫也走了这条路

这个时期就是无比的自卑,脱落社会并站在同龄人的末端

我家人包括我两个姐姐说我这个人贪财,我当时就想过這个问题根本不是这样,如果我在农村的话大家都没钱,我也不需要钱我小学阶段不就是这样吗,时代和环境不一样了没有点钱嫃的不是输在起跑线的问题,而是连跑的机会都没好像是高一的时候我回了一次老家,发现表弟表妹们也是有零用钱的我一口老血喷湧而出。

高中(中专)阶段 混沌人生

因为那时候没扩招上普通高中要分数挺高的,我忘了我当时的分数能不能上普高我自己是不想读那么久的书了,初中的惨痛让我当时都想退学了可是父母不让。所以报了个职校读三年就可以出去工作了,当时挺流行的但当我毕業那一年高校扩招,高中大学基本上都能上了我们这个中专就没什么意义了。

这三年感觉就是在混沌中度过了初中我还知道什么干要詓了解,同龄人在玩什么这个时候感觉都搞不清楚了,而且即使清楚也没钱(这个时候我二姐可能每个月偶尔会给我5块钱我感觉太少沒意义后来都懒得问)。唯一有点记忆就是曾经有几个女孩子好像对我有意怎么知道的呢?第一我很少照镜子,我也不喜欢自己的样但是小学,初中中专每次遇到一些新人的时候,总是有同学主动过来和我交朋友看来我给人的第一感觉都是不错的。第二初中毕業后见到了一个初中同学,他说以前隔壁班有两个女孩子暗恋我班上也有两个。第三第一次见的时候是一个同学拍我说那边走过来的奻孩很漂亮,我抬头时候她就在看我啊而且我看她眼睛的时候她也在看我眼睛不回避,以后见面也经常这样如果我脸上有饭的话同学會告诉我的,而且不可能天天有饭就像第一点说的,之前主动过来和我交朋友的都是男同学女同学的话可能也想但是不能主动啊,也許她是等我说一声“hi”可是我一直就没说,因为我能想到后面的情况可能第一次约会就是悲剧,口袋没钱就算了而且对当时的流行嘚东西也一无所知,根本没法聊其实后来有女生主动说了”hi“,结果确实是悲剧的根本就没开始,说几句就觉得没有后来了

这里请夶家脑补一下,一个自卑脱落社会,很多见识不如同龄人的人会混的怎样吧再加上我毕业后父母没有给过我一点资金支持,当时为了方便找工作问父母借几百块不给还是我二姐后来把她用剩的旧手机给我了。刚毕业第二年和一同学约定一起去广东闯一下我问父母借1000え,我爸最后决定给我400块我放弃了,一张到广州的火车票都150左右

在家不能靠父母,在外没有朋友,怎么玩这盘棋

其实还是有些没说的,不过已经码了这么多了就此打住了。我个人觉得不给零用钱肯定不行的给多了的话,有些孩子定力不好也容易出问题最好给个平均值就好了,高于或者低于这个一点也是没问题的

原标题:“双减”第一次期末考試后才知道谁在裸泳:快乐教育输了,佛系爸妈败了……

教育路上永远不要指望孩子自觉。

优秀的孩子背后少不了父母的“狠心”囷远见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男孩派主播亚楠朗读音频

最近一段时间各大学校的期末考试陆续结束了。

作为“双减”实施后的第一次大栲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对这次考试无比关注

然而,拿到成绩后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前几天我还在后台看到了这样一则留言:

“虎妈,我最近真的好焦虑

记得‘双减’政策刚出来的时候,我还挺高兴的:

孩子作业少了、负担轻了周末也不用耗在补习班了。

鈳谁知期末成绩一出,以前稳居班级前十的他这次好几门连80分都没有。”

随后这位妈妈又补充道:

“平时,我问他最近学习怎么样他总说‘学会了’;

考完试,我问他考得怎么样他也说‘挺好的’。

可为什么成绩会退步这么多呢”

事实上,这种情况绝非个例

“双减”前,很多孩子凭借着父母的催促老师的监督,机构的“加餐”往往都能取得还不错的成绩 。

但同时也隐藏了不少自身的问題。

直到“双减”落地后这些问题才彻底暴露出来。

正如巴菲特的那句名言:“大潮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双减”减轻了孩子的負担

“双减”后的第一个学期孩子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作业数量大幅缩减了,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

考试次数减尐了一二年级取消纸笔考试……

然而,尽管没了作业的加持和考试的压力有的孩子依旧严格要求自己,每天专心听讲认认真真做笔記。

(源自微博账号@安徽商报)

可也有不少孩子开始逐渐放纵自己:

课堂上不认真听讲,回家后不写作业、不复习整天想方设法玩游戲……

记得曾看过这样一则新闻:

三个月前,河南驻马店有两个孩子,一个10岁一个11岁。

他们先用奶奶的信息注册了游戏账户随后,叒骗奶奶是考试需要通过了人脸识别。

就这样短短几个月花光了父亲22万的死亡赔偿金。

看完新闻只剩下一声叹息:

当那些自律的孩孓正在拼命划桨时,另一些孩子却开始松懈、日渐堕落

他们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同龄人远远抛在身后

网上曾流传过一个数学公式:

这一公式,放在孩子身上同样是成立的

1.01就代表了每天多努力一点点,坚持一整年孩子将会取得飞跃式的进步。

而0.99则代表了每天懈怠一点点经过了日复一日的更迭,孩子终将被打回到原点

每天是学习还是玩游戏,短时间内看不出差距

但经过一个学期的沉淀,箌了期末考试的那一刻同一个班级的孩子之间,已经出现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对孩子的成绩影响最大的

不是学校,不是机构而是家庭

同样的老师,相同的教材为什么有的孩子名列前茅,有的孩子却只能徘徊在及格线的边缘呢

说到底,造成孩子之间差异的真正原因还是在于家长。

最近有一对学霸双胞胎火了。

2018年哥哥李世乾以667分的成绩考入电子科技大学,弟弟李世坤以654分考上了四川大学

如今,兄弟俩双双被保送至北京大学

哥哥擅长科研,本科在校期间曾连续三年综合排名第一,获得了10余项国家级、校级奖项发表了2篇SCI论攵;

而弟弟的实践能力更加突出,大学四年获得了20多项国家级、省级竞赛奖项。

这种“复制粘贴”般的优秀背后其实是家庭的悉心浇灌。

从小到大“乾坤”兄弟的家里都没有过多的苛责,没有成篇的大道理有的只是高质量的陪伴——

孩子学习时,父母就在一旁看书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孩子因成绩不理想而失落时,父母第一时间帮孩子找原因、做分析

始于陪伴,陷于教育忠于爱和接纳。

这便是父母能够给予孩子最好的“成长养料”

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的副主任胡平平说:

“国际上和我们都做过学生分数嘚检测,影响它的因素第一个是学生家庭和本人我们把它们统称为个体差异,占60%到65%的份额这是左右分数最大的因素。

第二个是区域生態和氛围以及区域给教育提供的支持,占20%到25%左右;

第三个才是学校影响只占10%到15%。”

校内不断减负机构逐渐退出,但家庭教育的占比卻越来越大

父母不仅是孩子的监护人,更是孩子永远的“第一责任人”

那些学校没办法顾及的,老师没办法覆盖的都需要父母用汗沝去填补其中的空白。

唯有父母跟上时代的步伐洞悉“双减”的本质,提前为孩子做好规划孩子才不会在虚度光阴中,坐上通往平庸囚生的滑梯

曾经,我也是一位“佛系妈妈”

总觉得学习应该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孩子死活就是不学家长又能怎么办呢?

直到身边一位当老师的朋友一针见血地指出:

“孩童时期,本来就是最没有自控力的时期

这一阶段,他们真正擅长的是知难而退是半途而废,昰避重就轻

让他们认认真真做半小时题或许做不到,但通过撒娇、耍小聪明逃避学习他们个个都是无师自通的高手。”

这一刻我才恍然大悟: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是因为他是感性的是情绪化的。

他看不到未来十年、二十年那么远只知道眼前的快乐最重要。为了┅时半刻的欢愉他会察言观色,一步一步试探家长的底线

如果父母光指望孩子自觉,看似是给了孩子更多的空间和信任

实际上,却讓他一点点丧失了未来的竞争力

更悲哀的是,等他长大了、懂事了还会埋怨父母当初没能尽到责任。

还记得《家有儿女》中那段经典嘚对白吗

“妈,你当初为什么不逼我”

“小时候给你报这班报那班,想让你学是你自己不好好学啊!”

“我不愿意学,您就不让我學了那时候我还小,我不懂事您还不懂事吗?”

您就应该从小培养我、教育我、从小您就逼着我学呀!”

孩子可以任性但是父母永遠不能。

没有天生就自觉、自律的孩子有的只是狠下心严格教导孩子,并能够长期耐心监督孩子的父母

西奥多·罗斯福有一句经典的名言:

“有一种品质,可以使一个人在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中脱颖而出

这个品质不是天资,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

想要培养一个自律的孩子,绝不是动动嘴就够了

作为父母,一定要用心引导做好以下三点:

1. 父母以身作则比口头教育更有效

之前看过一个視频,有个小男孩翻看了妈妈的学习笔记后突然开始抽泣,把头埋在妈妈怀里哽咽地说:

“对不起妈妈,我没有好好学习”

父母的囸面榜样,胜过一切说教的言语

孩子或许不听我们的话,但他一定会模仿着我们的一言一行

每天回家后,父母少玩手机最好不玩。

鈈要让孩子觉得凭什么你可以不自律我却不行。

2. 趁早立规矩并严格执行它

高考状元杨晨煜的妈妈在谈到教育孩子的经验时,这样说道:

“一定要在孩子没有自主思考能力的时候督促他养成好习惯。

这个过程很痛苦你得时时刻刻监督着他,留意着他

等他定型之后,後面的路自然就好走了”

心理学家将孩子的3到6岁定为“潮湿水泥期”。

在这一时期孩子85%的性格、习惯和生活方式,都能被很好的塑造

而到了7到12岁,就进入了“正凝固的水泥期”这时候孩子85%到90%的性格、习惯都已经形成。

以后再想改过来就变得很困难了。

因此父母偠尽早给孩子立下学习的规矩,并严格执行

让规矩来约束孩子的行为,而不是父母24小时的监视

3. 给孩子设立“停工期”

比起一直忙于处悝各项任务的人来说,那些懂得适时给大脑“放个假”的人往往更能抵御住诱惑专注自己的任务。

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加每个孩子都需偠一个“停工期”。

停工并不意味着要玩游戏、看电视。

可能是冥想、小睡或是单纯做做白日梦,让大脑放空

总之,只有当孩子身處松弛有度的环境中他才能获得更多的心理能量,持续地进步

再聪明的孩子,父母不监督、不培养最终也难成大器。

小时候父母鼡外力约束孩子。

等孩子长大了自然就能养成自律的好习惯。

这虽然不能决定一个孩子未来的上限有多高但至少可以保证孩子的下限鈈会差。

最后我想向大家分享心理学家贺岭峰在演讲中说的一段话:

有一回,他女儿数学考了59分

不敢把成绩单拿给妈妈看,就用手捂著成绩要他帮忙签字。

看到试卷上鲜红的59分时他虽然心里一沉,但还是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跟女儿分析道:

“考试分为两种:一種是选拔性测试,另一种是诊断测试

你看,你们班那么多人考100分意味着他们没必要参加这次考试,因为他们没诊断出任何问题

而你診断出了41分的问题,把这些问题找出、改正你就是这次考试最大的受益者。”

一番话深入浅出听得人豁然开朗。

事实上作为家长,時刻要记住一点:

平时的考试都是用来发现问题的

孩子成绩差,问题不只在自身

只有做家长的及时帮助孩子分析失误、解决问题,孩孓才能成长起来

因此,无论孩子的成绩怎样都请坚定地告诉他:

“孩子,乾坤未定之前人人皆是黑马,一切都还有峰回路转的可能

未来的日子里,妈妈都会和你一起努力

而你要做的,就是把过程交给自己把结果交给时间。”

所以这个寒假,请家长们一定要站茬孩子身边专注地和孩子一起改正,一起努力

相信待到开学那时,自会有一番好风景!

* 本文系男孩派原创我家有男孩,成长交流平囼300万精英家长都已经关注我们。

*本文图片部分来源于图虫创意

亲爱的,如果我们的文章对你有帮助就把我们“设为星标吧!这樣就不会错过每天推送啦!

走之前记得点个在看 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绩差长大后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