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巴拉太空计划2运输机与车辆分离后总是莫名爆炸,分离力度已调至最低值

在坎巴拉太空计划2中所有的飞行器、车辆都是在总装车间和机库中进行总装车间中装配是沿上下方向,机库中则是沿前后方向今天给大家分享下各种组件深入分析,唏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Vehicle Assembly Building,简称VAB直接翻译的话,是载具组装大楼Vehicle这个词,平时多用来指车辆不过在KSP这里,Vehicle这个词的含义非常的广包括了卫星、飞船、火箭、飞机、车辆以及一切你能够用组件拼装而成的物体。因此Vehicle这个词翻译作载具会比较合适。

点击航天中心中间的VAB嘚大楼就可以进入组装页面页面内的所有按钮我都将其用中文标注出来,方便阅读

图中,右上角一排五个按钮主要是系统菜单中间仩部是零件与操作组及航天员页面的切换以及航天器命名和旗帜选择,左侧是零件的列表左下是组装的辅助功能按钮,右下是载具的分級设置通常来说,一般的设计过程就是新建然后用左侧的零部件组装出火箭,保存以后点击右上将火箭移送发射台发射。

之前如果囿玩过0.20的玩家应该会发现VAB的内部装饰有了很大的改变按键也增加了航天员选择。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不同的零件

零件是用来组装成火箭的部分不同分类的零件用途不同,相同分类的零件参数不同设定明确的目标,遵循正确的工程学理论使用合适的零件,选择最佳嘚结构是设计出好的载具的重要因素

如上面的图中所示,零件(Parts)下属七个子分类分别是指令(pods)、推进(propulsion)、控制(control)、结构(structural)、气动(aerodynamic)、功能(utility)和科研(science)。每一个子类下面还有更细的分类不过是非官方的分类。

下面会就这七个分类分别进行说明

指令分三個子类一个是上方的载人舱,一个是下方的无人舱还有一个是左下角的座椅。故名思议载人舱就是里面塞了小绿人的,无人核心就昰完全由计算机控制的座椅是0.20新加进去的零件,一般用于建造车辆当然也有不少人拿到0.20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绑一个小绿人在火箭外媔然后打上去。0.21版出来以后指令舱的设定有了很大的变化,载人舱自带ASAS功能并且预装有动量轮,无人舱则没有预置ASAS功能0.21的另一个很偅要的改变是,利用指令舱的扭矩对船体进行方向调整由完全的不耗费能量变为需要电力支持因此在0.21版本以后,电力供应变得更为重要也就是说,以前只有在使用无人舱的时候才需要配备供电设备但是现在不管有人还是无人,都需要安装一定的供电设备对于无人舱來说,有持续的供电才能让其运转对于有人舱来说,有持续的供电才能让其产生扭矩控制飞船

推进部分,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也可鉯分几个子类。按照用途来分就是三类,燃料箱发动机和输送管;按照燃料的种类来分,也是三类固体、液体和RCS。火箭发动机同时燃烧氧化剂和燃料喷气发动机通过进气道吸入空气燃烧燃料(Fuselages),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需要从外部获得空气因为火箭燃料自带氧化剂,所以可以不需要从大气吸入氧气也可以燃烧因此可以在大气层外使用。

现代火箭发动机技术分固液两类这在KSP中也得到体现。故名思議两种燃料最直接的不同在于其储存状态。相对应的两种燃料也使用不同的发动机。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菜单里只有液体发动机却没囿固体发动机。这是因为固体燃料罐和它的发动机是一体的合称固体火箭助推器(Solid Rocket Booster)。固体燃料在注入到燃料罐中的时候已经将燃料和氧化剂混合好了直接点燃即可产生推力。而液体燃料在燃料箱中是分别储存的使用的时候需要液体发动机将两者混合然后再燃烧。

固嶊的优点在于其结构简单保存容易成本低但其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固体发动机一经点燃即要完全燃烧完所有燃料才会熄灭,期间推仂不可调节现实中,可以通过精细设计固体燃料的形状来实现多次燃烧但是在KSP中,这一技术不存在所有的固推在点燃以后一次性燃燒完所有燃料。因此固推在游戏中更多的是作为助推器而使用。相对于固推液推的好处是明显的。首先它是可控的,不仅发动机的嶊力可调在需要的时候,发动机也可以完全关闭并重新点燃对于精确的轨道控制来说,这一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发动机的参数可以通過阅读游戏中的介绍来获得,也可以去查询wiki上的记录一般来说,发动机有两个重要的参数推重比(TWR, Thrust to weight ratio)和比冲(Isp, Specific impulse)。

1)推重比顾名思義,即使推力除以重量只有在推重比超过1的时候,火箭才能离地有不少发动机具有优秀的效率,是星际飞行的良好选择但是其推重仳很小,故不适宜用于火箭发射

2)比冲是衡量一个发动机效率的一个参数,定义为: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推进剂所能带来的力比冲越高玳表效率越好,亦即可以用相同质量的燃料产生更多的动量在携带同样的燃料量的情况下,使用比冲高的发动机可以为飞行器带来更高嘚速度一个重要的例子是核动力发动机,其推力远小于普通化学能发动机但是其比冲要高很多,因此它是星际旅行的优秀伴侣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比冲越高越好这里有另一个例子,游戏中有一种发动机叫做离子发动机俗称电推,其比冲远远高于其它发动机但是其推力只有0.5kn,这让加速时间变得长得无法容忍

这几天新人潮冲击KSP吧,我稍微看了下帖子也去B站看了几个新的教学视频,其中有┅个很大的误解就是喜欢拿固推和液推来比推力大小。有这么比的吗液推下属那么多种发动机,你用哪个来说话

KSP中也虚构了些东西,比如那个核动力发动机现实中的确曾经有过核动力发动机的设计,通过裂变的能量加热燃料产生推力在有的设计中也有打算通过有計划的核爆来产生逆向推力的计划。

这里把RCS燃料单独的作为一个分类独立出来RCS全称Reaction Control System,通过定向喷出RCS气体RCS产生推力来为飞行器提供额外嘚力量控制器姿态。RCS燃料罐和RCS喷嘴配合使用

最后就是燃料输送管。通过管道连接可以在不同的燃料箱中建立燃料输送渠道。在KSP中利鼡巧妙的燃料管道设计,有时候可以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相较于0.20及以前版本,0.21里的控制组件的功能有了很大变化所以有必要重新写說明。左上的两个零件是ASAS模组,不仅可以提供扭矩也可以帮助锁定航向,右上的尖头的是航空包用于辅助控制飞机,本身不提供扭矩左下的是动量轮,用于提供额外的扭矩但不会能提供ASAS功能。右下的两个是RCS喷嘴需和RCS燃料罐搭配使用。

上面所说的ASAS模组、航空报和動量轮在运行中都需要消耗电能所以必须要和供电设备配合使用。

ASAS模组可以为飞船提供ASAS功能启用的时候,可以帮助飞船锁定方向这茬加速或者着陆过程中很重要。动量轮则可以为飞船提供额外的扭矩控制力原先一个小小的无人舱扭不动庞大的火箭,但是增加了几个動量轮以后就变得可以了。一般来说ASAS模组只需要一个,但是动量轮可以安装多个

结构这个分类没啥好说的,基本上就是各式各样的組件帮助你搞出一些复杂的飞行器需要深入说的是这里头的两种分离器(Decoupler)。

分离器的用途是分离火箭的不同部分一般而言,一枚成熟的火箭有数个分级燃烧一部分燃料使火箭升空并达到某个速度,然后分离空的燃料箱减轻火箭的重量使加速更快要注意的一点是,並不是分级越多越有利分离器和发动机也是有重量的。

气动主要是飞机服务的但是在火箭设计中也会应用到,比如说在火箭的下面级仩就可以增加一些气动面来辅助稳定航向。这里特别提到鼻锥和进气道现实中鼻锥的作用是使结构流线型减少空气阻力,但是因为KSP中涳气阻力是按照非常坑爹的方式计算的所以安装鼻锥并不会使你的火箭减少阻力。

进气道是为喷气发动机提供空气的KSP中设计飞机的常見错误就是没有安装进气道。

功能性配件也不需要细说很多分类顾名思义,看到名字即可明白其用途

电池一般为飞行器储存电力,而呔阳能板和同位素电池则可以为电池充电KSP中,很多的零件都需要消耗电力无人舱、SAS模组,照明车轮和电推等都要消耗电力。

电池选鼡的时候可以留意一下电量/重量比,越高的数字说明电池单位重量存储的电能越多越高效

太阳能板选用的时候也是类似思路,可以留意一下供电量/重量比最大型的折叠式太阳能板虽然提供的电量高,但是其比值确实最低的而相反的,最便宜的固定式的太阳能板则拥囿最高的比值所以设计的时候不要贪大,只要能够提供足够的电能就尽量选用小的。

对接口这里也分了几种白色的是自带了盖子的,使用时右键打开为了实现对接功能,两个参与对接的物体都必须安装对接口而且方向要相反。

起落支架的使用要注意其长度和抗冲擊能力安装的时候要确保展开以后能够触地。一个常见的新手问题就是着陆支架安装太高展开以后仍高于发动机的,登月的时候发动機屁股着地出人命

降落伞方面要注意区分橙色的和蓝色的两种,橙色的开伞高度高但是阻力小,一般用于前期减速飞船降落地面以後,可以让小绿人出舱右键点击重新装填伞包

要注意区分轮子和飞机起落架。轮子的速度有一定上限超过了就爆胎,所以不要在飞机仩安装轮子来代替起落架破损的轮子可以让小绿人修复。

这里特别说明一下离子发动机也就是俗称的电推。其具有非常高的比冲值這让它的效率变得非常的好。它作为小型探测器的推进器是称职的因为即使是少量的燃料,也足够支持其使用很久但是因为其推力及其的低,所以不适合作为大型航天器的推力来源特别是在星际飞行中。在行星际飞行中有一个捕捉窗口的问题,如果航天器能够在规萣时间内抵达目标星体的引力圈内就可以被该星体捕获。但是由于电推贫弱的推力加速时间变得的漫长,很有可能导致航天器错过捕捉窗口另一个阻碍电推使用的重要因素是电力需求。游戏中在Kerbin轨道,一块最大规模的折叠式太阳能阵列可以让一台电推全功率运行泹是这带来的额外的重量削弱了电推的优越性,让其引以为傲的高比冲变得相对鸡肋

在现实中,电推是一种先进的推进方式广泛的应鼡于深空探测上。但是在游戏中电推的表现并不是那么让人满意。作为入门请无视电推。

KSP中科研组件没什么实际作用,更多是拿来賣萌的现实中,为了对飞行器进行控制需要发送和接收控制信息。为了让信息能够无阻的发送和接受需要建立一定的通讯中继点。鈈过在KSP中没有这个问题即使你没有全球测控站,没有中继卫星即使探测器处在星系的最边缘,你还是可以通过你的测控中心无时间延遲的控制你的飞行器所以这里的两种天线没有任何用途,唯一的功用就是美学其它四个是四种传感器。有兴趣的玩家可以把这几个仪器绑在飞行器的上面在登录其它星体的时候进行测量。

零件方面的说明就到这里具体的使用要到真正设计飞行器的时候才要涉及到。雖然说并不是一定要把wiki上面所有零件的参数都看一遍并记熟才能玩这个游戏,但是预先了解一定的知识可以减少你犯错误的机会新手瑺见的错误如下:在固推下面装液体发动机,在航空燃料罐下面装火箭发动机飞机上漏装进气道,在火箭上面级里使用固推……

很多朋友第一次进入游戏肯定怀揣各种梦想想起小时候时常仰望星空对宇宙充满好奇心,真想坐着火箭去看一看然而现实一次次的将梦想踢碎,在这场与现实的比赛Φ感觉自己悲催的像中国男足,更悲催的是对手竟然是泰国队

好吧,先来看看火箭到底需要什么东西才能起飞?

红色字体是重要组件偠是没装这些东西飞上天恐怕有点困难。

重要:远程控制模块+高级SAS+电池

次要:RCS油箱和喷嘴+液体油箱和喷嘴+发电设备

一般:固推+发射架+鸭翼

凣事都有第一次你准备好了吗?你知道我说的不是纸巾!!!

大家不要这么着急,先看看界面吧

了解完界面还等什么?按空格键发射吧骚姩。记得调整发射的程序顺序

飞行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就可以进行转向操作了,我一般是在10KM开始做转向的转向幅度不要太大。推力足够嘚话优先考虑出大气层后转向

看着自己的火箭成功起飞,是否很兴奋?别高兴的太早还没进轨道呢,哈哈哈哈哈哈......

我知道上面那行字的後面几个“哈哈哈哈哈哈......”有违本篇教学的严肃性不过呢....why are you so serious?

环地低空轨道是70KM,所以起飞开始转向后看地图模式AP(远地点)至少应该高于70KM。然后可以减速也可以不减速。

然后点击Ap(远地点)调整轨道就是变轨啦。

本来全是红色字体但是看完后我自己都吓尿了,所以换叻一下字体颜色

白色:下方螺旋仪的信息

选择变轨点后,需要调整轨道使其Pe(近地点)高于70KM前提是你的变轨点高于70KM。然后调整飞行器方向对准预设轨道的方向(螺旋以上的蓝色标记)

接近变轨点后加速(最好是蓝点进入加速圈后再加速),注意飞船的方向加速后的凊况可能好预设的不太一样,只要变轨后最低点高于70KM就可以说是进入轨道了

关于轨道的调整,应该尽可能在Ap或Pe进行以节省燃料抬高轨噵(扩大)在Ap加速,压低轨道(缩小)在Pe减速注意螺旋仪飞行器要对准加速点或减速点。

火箭登月详细图文攻略教程

阿波罗11号(Apollo11)是美國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阿波罗计划中的第五次载人任务是人类第一次登月任务。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成为了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

还是老樣子先来看看登月需要什么。

登月舱:装人用载人航天嘛。

着陆架:我有次忘了放下着陆架成功登陆。

灯:想象一下在月球阴暗面登陆没有灯是什么情形

梯子:其实可以跳进登月舱的。

降落伞:你肯定不想回来的时候摔一跤

记得留几罐燃料,离开月球回来的时候會用到调整好火箭发射程序就可以出发了。

主帆引擎温度过高会爆炸一定要注意调整输出功率。

先进入地球轨道再点击月球轨道,看一下水平夹角DN和AN然后在交汇点调整水平夹角至0.0°。具体方法请参照第一章。

就这样我们的准备工作完成了,准备和地球说再见吧骚年

向月球问好吧,马上就要往月球去了

首次尝试在绕地轨道任意位置变轨,观察飞行器与月球的位置如果没有交错的话,更换加速位置、加速或减速、更改轨道方向(抬升货压低)直到被月球捕获

被捕捉后,记得在近月点减速进入绕月轨道如果你的轨道看上去要撞朤球了,记得调整轨迹直到Pe(近月点)出现然后再尝试绕月。

虽然说捕获时直接将轨迹砸在月球上既方便有省燃料但是我不建议新手這么做。以后你会发现直接砸在无大气低引力行星上会比先绕轨好

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我知道大家很激动,但是要冷静因为接下来的操作会让新人手忙脚乱。你需要一个好的心态

首先要减掉平移,要减掉平移飞行器方向的角度要大于减速点注意看图,现在飞行器的方向是90°,开启引擎反推,直到减速点位于0.0°的位置(如左下螺旋仪),这时候可以说飞行器是垂直下落的(没有平移)。按“G”打开/收起着陆架按“U”打开/关闭所有灯。

调整方向至0.0°如左图,最后开始反推减下落速度至5m/s左右你可能需要同时使用液推囷RCS,RCS的操作如下:

飞行器停好后再关闭RCS和SAS,鼠标移到下方的宇航员头像点选EVA(舱外行走)就可以出舱啦,人物控制与传统RPG类似

按“R”可以开启喷气背包,右键点击宇航员可以插旗(别离飞行器太近)

一次成功的登陆任务自然少不了返航。

从月球起飞很轻松首先绕朤然后在地球与月球后面的轨道进行变轨,直至被地球捕获在进入地球轨道后(别管多大),进行减速直到Pe消失在地球上

注意观察月浗,千万不要在返航时再被月球引力捕获回来的时候记得打开降落伞。

空间站对接详细图文攻略教程

1966年3月16日“双子星座8号”飞船,与無人飞行器“阿金纳”对接 实现了两个航天器之间的首次交会对接。

除了普通火箭的组成部分空间站到底还需要什么呢?

首先我们需要兩个带有对接端口的飞行器,上面两个是模型大家可参考一下首先要有一个带端口的飞行器在轨、

以上两枚火箭存档我会在底下附件留絀,仅供参考与练习

太空舱大家可以换成载人的。

点击速度显示框可以更换速度显示模式有两组交汇点,显示的颜色不一样大家注意分辨。

正向标记对准时飞行器正对目标。

反向标记对准时飞行器背对目标。

平移模式(LIN)操作:

空格切换转向模式0.18.0

转向模式(ROT)操莋:

空格切换平移模式0.18.0

想对接自然要先调整轨道

大家按上图的方法调整好后应该能得到下图的效果

等两各飞行器接近(还没到)交汇点時,再进入对接模式

就是下图的情况,进入对接模式吧

这时候一定要注意相对速度

这个时候你需要让飞行器对准目标(看螺旋仪),慢慢向目标靠近注意:请看第一节的操作说明!

在十分接近的时候,需要减速至0.2m/s之下再调整对接端口使其对齐,此时螺旋仪上的正反標记已经不需要看了

对接好后马上把SAS和RCS关掉。如果空间站在晃按"F5"快速存档,然后快进散架了再长按"F9"载入,然后脱离空间站重新对接。

最后调整左边的顺序将多余部分脱离(也可以保留),扔大海里吧

登月攻略教程 详细心得技巧

看了论坛登月视频后深受启发,回詓重新设计了火箭按照视频的步骤,经过多次失败终于成功登上月球,总结了一些视频里没说到的经验

首先直观的解释一下几个常鼡数据及图标:

陀螺仪:就是屏幕正下方那个旋转的圆球,中心点表示你飞船船头所对的方位陀螺仪包含了你飞船行使过程中90%的信息,偠习惯看

陀螺仪乱转说明你飞船也在乱转,按t开启sas稳定模块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旋转(取决于你飞船重心结构)用wsad可以控制飞船方向,哏飞机游戏差不多只要记住一点,你长期暴露在失重状态下没有动力你就算转出无敌风火轮也改变不了爆菊的轨迹。

黄点:陀螺仪上嘚黄点表示目前轨道正在行进的方向对准黄点加速能最快速度增加轨道椭圆的长半径以及你的轨道环绕速度。

绿点:在黄点的背面表礻行进轨道的反方向,对着这个点加速可以最快速度增加轨道椭圆的短半径并降低你的轨道环绕速度

紫色点:你所选定目标行星的位置,离目标星球很近时一直往这个点加速可以忽略变轨繁琐操作无脑插入。

紫色三角:目标行星反方向无脑坠入目标行星时可以对准这個点加速以降低着陆速度避免炸得满球都是屎。

蓝色点:如果你当前预设了变轨轨迹朝这个点加速可以最快速度把目前轨迹向预设轨迹看齐。

经纬轴:依据地球标准轨道制订的刻度依据火箭发射后一直保持纬线上左右平移可以让发射后的轨道跟月球以及其他大多数行星漂亮地水平一致,省却很多角度调整的繁琐操作

T点:自定义变轨点,打开m星图鼠标划在你天蓝色的当前移动轨迹上时,有一个圆点點一下可以确定为T点,并出现三维6方位箭头按住拖动可以以T点为基准设定你的预设轨迹弧线。

白色烧瓶一样的东西(其实是返回舱):忝蓝色轨迹线上的代表你当前控制的飞船其余灰白色轨迹上的是你身上脱离的部件(卫星,空间站分离的燃料罐,天空垃圾等)

A点:遠地点就是你当前轨迹线上离目标星球最远的一点,如果是地球就是ap如果是火星就是ad,eve就是ae接行星首字母表示,以此类推

N点:近哋点,就是你当前轨迹上离目标星球最近的一点经常移动鼠标上去看看alt垂直距离,如果地球轨道NP点小于40Km恭喜你,你过了这个点就再也離不开地球引力的怀抱了

天蓝色轨迹线:你当前的轨迹路线。行星是有引力的当一群行星在一起,这条轨道就是各种引力博弈的最终結果没有推进器的外力作用,你的轨迹将万年不变

黄色轨迹虚线:你设定T点并拖到方位向量箭头时,黄色虚线从你当前的轨道脱离出來表示你的预设变轨线路。

紫色轨迹虚线:参考环绕轨迹比如你预设的地球到月球变轨线路恰好接近某个合理的轨道,这个紫色线会顯示在附件作为你预设变轨线路的参考

绿色轨迹虚线:引力捕获轨迹线,如果你从地球到目标星球的预设轨迹线变为绿色表示这条轨跡会和目标行星交汇并受到目标行星引力影响。

当预设轨迹设定完成后陀螺仪右侧会有两组重要数字,上面一个表示从当前轨迹变轨到預设轨迹的预计时间如果是几个小时那么熊孩子不要挣扎了,你目前的引擎永远不可能能变轨到你想要的轨迹

下面一个表示距离你到達你所设定的T点的时间,因为预设轨迹以T点为基准所以从这个点开始加速可以事半功倍,-1m50秒表示时机不成熟再等1分50秒,+10s表示熊孩子你錯过站了变轨效果大打折扣。这两个数据很重要是你精确变轨的重要依据,用心体会

陀螺仪右侧的速度条:加速到预设轨迹需要3000ms速喥,而你当前有 2000ms则这里会显示1000ms,表示变轨到预设轨迹还需要的速度随着你速度提升而减少,到0表示你当前轨迹已经跟预设轨迹重合了快关掉引擎打开大地图看看成果。

如果到0你还不减速这个值会变负并且继续负增加,表示你当前轨迹已经超过预设轨迹并且正在往鈈可控制的方向发展,赶紧掉头往陀螺仪绿点方向加速可以挽回

原则就是越简单越好,简单意味着可操控可操控意味着精确变轨,精確变轨意味着一次成功我膝盖中箭以前和你一样以为集束手雷型火箭才是真正的狂酷拽霸屌,后来发现用这种火箭抖来抖去得火箭能登朤是不可能的

所以保险点,你飞船依次从上往下必要组件为降落伞、电池、指令舱、sas、着陆架、变轨助推器及一小坨燃料一级火箭及引擎、三角翼、二级火箭及大量燃料、捆八个固态火箭。具体设计论坛很多基本上这个不难。

发射时注意调整引擎和分离顺序实在不慬的看看基础视频,相信一遍就会原则上shfit引擎推力越大越好,但时刻注意喷射机过热时候减速

发射前按t开启sas平衡。垂直上升到10km后按住f加ad微调火箭姿态注意始终让陀螺仪保持在纬线上,这样升空后的轨迹会跟月亮轨道平行变轨简单很多。

如果火箭升空后抖来抖去重噺设计吧少年,或者直接用预设火箭模型很好用。40km后(一般是2级火箭脱离以后)可以把火箭调整到跟地平线平行的方向加速加速到一級火箭用完。如果你火箭正常这个时候90%你已经成功进入环地轨道了,并且NP点大于100km

先关掉引擎,环地球一周等飞行器走到你感觉能够箌月球的位置,在当前轨迹前方找一个T点不要太近免得你来不及操作。

点T点上的右侧绿色箭头拖动,这时轨迹会向月球轨道延伸等AP點到达月球轨迹后停住,缓慢拖动蓝色的箭头把轨迹圆周向月亮靠近近到一定程度时候会出现绿色和紫色虚线,表示这条轨迹会刚好和經过的月球重叠继续微调,直到轨迹经过月球的一小段变色并且产生额外弧度表示飞船走到这一段时会被正好到达该位置的月球的引仂吸引,变成月球卫星这个弧度还可以微调,不过对于无脑冲锋流一般这轨迹出现就十拿九稳了。

设好轨迹后返回太空界面把飞船船头对准陀螺仪蓝色加速点,看陀螺仪右侧到达T点的计时还差多少可以快进微调,等时间倒数到0后shift推满引擎开始全速变轨,时刻关注陀螺仪右侧速度条还差多少速度适当减慢引擎来进行微控,并且始终对准陀螺仪加速点右侧速度条趋近0的时候可以关闭引擎,打开星圖确认下轨道是否和预设轨道一致如果差距不大就开加速吧(别开最快不然一秒直接坠毁月球)。

正常情况下你已经到月球身边了正瑺的做法是环月一周然后反推减速直到轨迹落到月球上,但我们不是科学家最方便的做法是只要轨道接进月球到一定程度(月球上的环形山已经清晰可见),就可以抛开一切世俗的条框开足引擎直接往月球飞直到轨道变成一条你飞船到月球地表的线段。

(这样做的好处昰即便没有被月球捕获只要轨道差距不是十万八千里,哪怕有个八九万公里都可以轻易登月)

轨迹变成飞船到月球的线段,表示你的飛船会直挺挺地坠落到月亮上这样其实很方便,你只要菊花对准月球**对准陀螺仪方向加速点,等到月球100km处稍微放几个屁把速度减到300咗右,然后在5000m高度再放几个屁把速度控制在50以内,然后G打开支架最后着落速度当然是越小越安全,自己调整至此你的一大步就算完荿了。

一般来说我没那个闲心还要回家不过如果你的引擎里还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燃料,基本上回家是没有问题的月球引力极小,随便嶊几下就进轨道了绕到合适的位置设定个能套住地球的轨道,加速变轨个把星期就回去了。

到达NP点以后全速向地球冲刺,耗光所有燃料把变轨舱也扔掉就算这时候轨道还是没能撞地球,只要调整后的近地点小于 110km多绕几圈就被强大的地球引力吃掉了。

最后一步到米高度时候,打开降落伞有一次我居然直接掉回发射中心了,奇葩啊

火箭飞船卫星等载具的零件组装图文教程

截至到刚更新的0.21.1版本KSP原蝂中一共有165种零件。受篇幅限制显然一一介绍其名字及特性是不可能的,所以本文中仅会列出组件清单中的零件分类方便玩家选择。泹至于具体选用哪一种零件还要玩家自己去查询具体的参数进行比较。

KSP中所有的飞行器、车辆都是在总装车间和机库中进行这两者的堺面类似,不同之处只是在于搭建的方向不同总装车间中装配是沿上下方向,机库中则是沿前后方向这里只会对总装车间进行说明,洇为大同小异

Vehicle Assembly Building,简称VAB直接翻译的话,是载具组装大楼Vehicle这个词,平时多用来指车辆不过在KSP这里,Vehicle这个词的含义非常的广包括了卫煋、飞船、火箭、飞机、车辆以及一切你能够用组件拼装而成的物体。因此Vehicle这个词翻译作载具会比较合适。

点击航天中心中间的VAB的大楼僦可以进入组装页面页面内的所有按钮我都将其用中文标注出来,方便阅读

图中,右上角一排五个按钮主要是系统菜单中间上部是零件与操作组及航天员页面的切换以及航天器命名和旗帜选择,左侧是零件的列表左下是组装的辅助功能按钮,右下是载具的分级设置

通常来说,一般的设计过程就是新建然后用左侧的零部件组装出火箭,保存以后点击右上将火箭移送发射台发射。具体的过程会在丅一章中说明

之前如果有玩过0.20的玩家应该会发现VAB的内部装饰有了很大的改变,按键也增加了航天员选择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不同的零件

零件是用来组装成火箭的部分。不同分类的零件用途不同相同分类的零件参数不同。设定明确的目标遵循正确的工程学理论,使鼡合适的零件选择最佳的结构是设计出好的载具的重要因素。

如上面的图中所示零件(Parts)下属七个子分类,分别是指令(pods)、推进(propulsion)、控制(control)、结构(structural)、气动(aerodynamic)、功能(utility)和科研(science)每一个子类下面还有更细的分类,不过是非官方的分类

具体到每一个零件嘚功用,这里提供两个地址作为参考:

KSP的官方维基内容已经部分翻译成中文了 点此进入

KSP吧内的精品,内容已经写得挺详细的了 点此进入

丅面会就这七个分类分别进行说明

指令分三个子类一个是上方的载人舱,一个是下方的无人舱还有一个是左下角的座椅。故名思议載人舱就是里面塞了小绿人的,无人核心就是完全由计算机控制的

座椅是0.20新加进去的零件,一般用于建造车辆当然也有不少人拿到0.20以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绑一个小绿人在火箭外面然后打上去。

0.21版出来以后指令舱的设定有了很大的变化,载人舱自带ASAS功能并且预装有动量轮,无人舱则没有预置ASAS功能

0.21的另一个很重要的改变是,利用指令舱的扭矩对船体进行方向调整由完全的不耗费能量变为需要电力支持因此在0.21版本以后,电力供应变得更为重要

也就是说,以前只有在使用无人舱的时候才需要配备供电设备但是现在不管有人还是无人,都需要安装一定的供电设备对于无人舱来说,有持续的供电才能让其运转对于有人舱来说,有持续的供电才能让其产生扭矩控制飞船

推进部分,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也可以分几个子类。按照用途来分就是三类,燃料箱发动机和输送管;按照燃料的种类来分,也昰三类固体、液体和RCS。

火箭发动机同时燃烧氧化剂和燃料喷气发动机通过进气道吸入空气燃烧燃料(Fuselages),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需要从外部获得空气

因为火箭燃料自带氧化剂,所以可以不需要从大气吸入氧气也可以燃烧因此可以在大气层外使用。

现代火箭发动机技术汾固液两类这在KSP中也得到体现。故名思议两种燃料最直接的不同在于其储存状态。相对应的两种燃料也使用不同的发动机。

但是我們可以看到菜单里只有液体发动机却没有固体发动机。这是因为固体燃料罐和它的发动机是一体的合称固体火箭助推器(Solid Rocket Booster)。

固体燃料在注入到燃料罐中的时候已经将燃料和氧化剂混合好了直接点燃即可产生推力。而液体燃料在燃料箱中是分别储存的使用的时候需偠液体发动机将两者混合然后再燃烧。

固推的优点在于其结构简单保存容易成本低但其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固体发动机一经点燃即偠完全燃烧完所有燃料才会熄灭,期间推力不可调节

现实中,可以通过精细设计固体燃料的形状来实现多次燃烧但是在KSP中,这一技术鈈存在所有的固推在点燃以后一次性燃烧完所有燃料。

因此固推在游戏中更多的是作为助推器而使用。相对于固推液推的好处是明顯的。首先它是可控的,不仅发动机的推力可调在需要的时候,发动机也可以完全关闭并重新点燃对于精确的轨道控制来说,这一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发动机的参数可以通过阅读游戏中的介绍来获得,也可以去查询wiki上的记录一般来说,发动机有两个重要的参数推偅比(TWR, Thrust to weight ratio)和比冲(Isp, Specific impulse)。

1)推重比顾名思义,即使推力除以重量只有在推重比超过1的时候,火箭才能离地有不少发动机具有优秀的效率,是星际飞行的良好选择但是其推重比很小,故不适宜用于火箭发射

2)比冲是衡量一个发动机效率的一个参数,定义为:单位时间內使用的推进剂所能带来的力比冲越高代表效率越好,亦即可以用相同质量的燃料产生更多的动量

在携带同样的燃料量的情况下,使鼡比冲高的发动机可以为飞行器带来更高的速度一个重要的例子是核动力发动机,其推力远小于普通化学能发动机但是其比冲要高很哆,因此它是星际旅行的优秀伴侣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比冲越高越好这里有另一个例子,游戏中有一种发动机叫做离子发动机俗称电推,其比冲远远高于其它发动机但是其推力只有0.5kn,这让加速时间变得长得无法容忍

这几天新人潮冲击KSP吧,我稍微看了下帖子也去B站看了几个新的教学视频,其中有一个很大的误解就是喜欢拿固推和液推来比推力大小。有这么比的吗?液推下属那么多种发动机你用哪个来说话?

KSP中也虚构了些东西,比如那个核动力发动机现实中的确曾经有过核动力发动机的设计,通过裂变的能量加热燃料产生嶊力在有的设计中也有打算通过有计划的核爆来产生逆向推力的计划。

这里把RCS燃料单独的作为一个分类独立出来RCS全称Reaction Control System,通过定向喷出RCS氣体RCS产生推力来为飞行器提供额外的力量控制器姿态。RCS燃料罐和RCS喷嘴配合使用

最后就是燃料输送管。通过管道连接可以在不同的燃料箱中建立燃料输送渠道。在KSP中利用巧妙的燃料管道设计,有时候可以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这一技术会在第四章中说明。

相较于0.20及鉯前版本0.21里的控制组件的功能有了很大变化,所以有必要重新写说明左上的两个零件,是ASAS模组不仅可以提供扭矩,也可以帮助锁定航向

右上的尖头的是航空包,用于辅助控制飞机本身不提供扭矩。左下的是动量轮用于提供额外的扭矩,但不会能提供ASAS功能右下嘚两个是 RCS喷嘴,需和RCS燃料罐搭配使用

上面所说的ASAS模组、航空报和动量轮在运行中都需要消耗电能,所以必须要和供电设备配合使用

ASAS 模組可以为飞船提供ASAS功能,启用的时候可以帮助飞船锁定方向,这在加速或者着陆过程中很重要

动量轮则可以为飞船提供额外的扭矩控淛力。原先一个小小的无人舱扭不动庞大的火箭但是增加了几个动量轮以后,就变得可以了一般来说,ASAS模组只需要一个但是动量轮鈳以安装多个。

结构这个分类没啥好说的基本上就是各式各样的组件帮助你搞出一些复杂的飞行器。需要深入说的是这里头的两种分离器(Decoupler)

分离器的用途是分离火箭的不同部分。一般而言一枚成熟的火箭有数个分级,燃烧一部分燃料使火箭升空并达到某个速度然後分离空的燃料箱减轻火箭的重量使加速更快。

要注意的一点是并不是分级越多越有利,分离器和发动机也是有重量的

气动主要是飞機服务的,但是在火箭设计中也会应用到比如说在火箭的下面级上,就可以增加一些气动面来辅助稳定航向

这里特别提到鼻锥和进气噵。现实中鼻锥的作用是使结构流线型减少空气阻力但是因为KSP中空气阻力是按照非常坑爹的方式计算的,所以安装鼻锥并不会使你的火箭减少阻力

进气道是为喷气发动机提供空气的。KSP中设计飞机的常见错误就是没有安装进气道

功能性配件也不需要细说,很多分类顾名思义看到名字即可明白其用途。

电池一般为飞行器储存电力而太阳能板和同位素电池则可以为电池充电。KSP中很多的零件都需要消耗電力,无人舱、SAS模组照明,车轮和电推等都要消耗电力

电池选用的时候,可以留意一下电量/重量比越高的数字说明电池单位重量存儲的电能越多越高效。

太阳能板选用的时候也是类似思路可以留意一下供电量/重量比。最大型的折叠式太阳能板虽然提供的电量高但昰其比值确实最低的。而相反的最便宜的固定式的太阳能板则拥有最高的比值。所以设计的时候不要贪大只要能够提供足够的电能,僦尽量选用小的

对接口这里也分了几种,白色的是自带了盖子的使用时右键打开。为了实现对接功能两个参与对接的物体都必须安裝对接口,而且方向要相反

起落支架的使用要注意其长度和抗冲击能力,安装的时候要确保展开以后能够触地一个常见的新手问题就昰着陆支架安装太高,展开以后仍高于发动机的登月的时候发动机屁股着地出人命。

降落伞方面要注意区分橙色的和蓝色的两种橙色嘚开伞高度高,但是阻力小一般用于前期减速。飞船降落地面以后可以让小绿人出舱右键点击重新装填伞包。

要注意区分轮子和飞机起落架轮子的速度有一定上限,超过了就爆胎所以不要在飞机上安装轮子来代替起落架。破损的轮子可以让小绿人修复

这里特别说奣一下离子发动机,也就是俗称的电推其具有非常高的比冲值,这让它的表面效率变得非常的好它作为小型探测器的推进器是称职的,因为即使是少量的燃料也足够支持其使用很久。

但是因为其推力及其的低所以不适合作为大型航天器的推力来源,特别是在星际飞荇中在行星际飞行中,有一个捕捉窗口的问题如果航天器能够在规定时间内抵达目标星体的引力圈内,就可以被该星体捕获

但是由於电推贫弱的推力,加速时间变得异常的漫长很有可能导致航天器错过捕捉窗口。另一个阻碍电推使用的重要因素是电力需求游戏中,在Kerbin轨道一块最大规模的折叠式太阳能阵列可以让一台电推全功率运行。

但是这带来的额外的重量削弱了电推的优越性让其引以为傲嘚高比冲变得相对鸡肋。

在现实中电推是一种先进的推进方式,广泛的应用于深空探测上但是在游戏中,电推的表现并不是那么让人滿意作为入门,请无视电推正确的电推使用方法可以看这里:点此进入

电推的正式名字是PB-Ion Electric Propulsion System,离子电力推进系统近期遇到很多新手抱怨说电推是废物,这个其实是一种误解新手的一个常见误区,就是死盯着一种参数不放有时候只懂得推力,有时候执迷于推重比又囿时候为比冲所痴狂。

环境变更改用不同的推进方式才是正确的配件选择方式。有人单单看见电推的4200s的比冲却完全无视其0.5kn的推力,在飛行器上堆一大堆东西焉能不吃亏?

更多的情况是新手玩家对配件的说明不仔细阅读,无视电推同时需要大量电力供应和Xenon燃料供给的要求想当然的以为电推和一般的化学推进火箭类似或者反过来只需要电力供应。

安装的时候要不就缺少供电设施要不就缺少燃料箱。心急洳焚的玩家敲烂了空格键却不见卫星有一点动静。

之所以电推有鸡肋的说法是因为虽然其拥有无与伦比的比冲,但是却只有弱鸡的推仂另外其对电力的渴求也削减了其优势。

在kerbin的轨道上一块最大型的折叠式太阳能板Gigantor XL Solar Array可以满足电推全功率的需要。但是一块这种板子的偅量是0.35t比电推自己还要重(0.25t),挂上这样的死重能快才奇怪。

一个重要的事实是越靠近太阳,辐射越强烈太阳能板供应的电力越充足。所以如果在离太阳较近的地方就可以使用较少的太阳能板来获得相同的电能。因此电推非常适合于kerbin以内的行星探索。

尽可能的減去不需要的东西使用最轻质的无人控制核心,天线也只安一根

但是作为一个科研卫星,还是装上了所有能装的科学仪器

在靠近太陽的轨道上,可见Energy Flow达到了19以上而在kerbin轨道上,这种太阳能板只有2的Energy Flow一块顶过去十块。全功率运行下可以提供0.1m/s^2的加速度,对于小型卫星來说足够了。

事实上这个设计还可以更为简化,只需要一块OX-4B Photovoltaic Panels就足够满足电推全功率运行的供电需求了所以说,没有无用的零件只囿不会用的玩家。

KSP 中科研组件没什么实际作用,更多是拿来卖萌的现实中,为了对飞行器进行控制需要发送和接收控制信息。为了讓信息能够无阻的发送和接受需要建立一定的通讯中继点。

不过在KSP中没有这个问题即使你没有全球测控站,没有中继卫星即使探测器处在星系的最边缘,你还是可以通过你的测控中心无时间延迟的控制你的飞行器

所以这里的两种天线没有任何用途,唯一的功用就是媄学其它四个是四种传感器。有兴趣的玩家可以把这几个仪器绑在飞行器的上面在登录其它星体的时候进行测量。

零件方面的说明就箌这里具体的使用要到真正设计飞行器的时候才要涉及到。

虽然说并不是一定要把wiki上面所有零件的参数都看一遍并记熟才能玩这个游戲,但是预先了解一定的知识可以减少你犯错误的机会

新手常见的错误如下:在固推下面装液体发动机,在航空燃料罐下面装火箭发动機飞机上漏装进气道,在火箭上面级里使用固推……

航天器设计入门图文教程

我们会用这里头的一部分尝试组装一枚最简单的火箭

这裏虽然写着最简单的火箭,但是也是五脏俱全的某些前提下,会追求极致的简约完全省略不必要的部件。不过这些在教程里不会考虑我们要造的是一枚完全意义上的,具有正常功能火箭这枚火箭,能够把一颗小型卫星送到Kerbin的低轨道上去

VAB就是KSC正中央的那栋方形建筑,很有可能是玩家在KSP里会接触得最多的地方

进入VAB的界面以后,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空的火箭建造界面页面内的按钮请参阅上一章里的說明,这里不再复述

点击上方正中的文字输入自己火箭的名字,下面弹出的框里可以输入对火箭的说明

在pod的分类下面选择这个OKT02的无人控制核心

单击以后,这个OKT020就会出现在车间的正中间了在早期的版本里,0.19及以前玩家必须先选择一个pod作为第一个零件,不过到了0.20这个偠求被取消了。但是习惯上我们还是选定一个pod作为第一个零件。

左键单击零件可以让其粘附在鼠标上移动鼠标就可以在车间里上下左祐移动零件。我们把这个pod移动到更高的位置方便组装下面的东西。移动到合适地方以后再单击一下左键就可以固定住了。

车间里的视角控制可以通过鼠标和键盘的控制来变换按下鼠标右键并拖曳鼠标可以改变视角,鼠标滚轮可以上下移动视角按下shift再使用滚轮可以缩放。

KSP中电力是非常重要的资源,无人舱的运转需要电力支持载人舱、ASAS模组和动量轮需要电力来产生扭矩,照明需要电力电推也需要夶量的电力。这里选用一个Z-200的电池在utility分类下面。

在左侧的零件列表里左键单击了零件以后零件就会附着在光标上,将其移动到pod的下面就会自动粘连到pod的下面,并以绿色透光的模式显示可能的安装位置这个时候只要再单击一下左键就可以将零件安装到位。

一个卫星通瑺有其自身动力供变轨我们在这里为其安装一个燃料罐和一个发动机。因为我们的卫星很小所以不需要很大的燃料箱和发动机。

前面峩们安装了电池但是电池总是会耗光的,所以需要供电设备为其充电KSP中有几种电力来源,太阳能、化学能和核能

太阳能板通过安装呔阳能板来吸收阳光提供电力,火箭和飞机发动机工作时可以提供一定电能同位素电池通过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提供热量来发电。

太阳能板是最普遍使用的供电设备只要有阳光,它就可以提供稳定的电力来源要注意的是,卫星有可能会在背阳面运转而接触不到阳光为叻保证其运转,必须要有足够的电池来维持其基本电力消耗

发动机的电力供应一般不作为常用的电力来源,因为发动机在很多时间下是絀于关机状态的无法补充电力。

同位素电池可以全天候供应电力是一个非常稳定的电力来源。它的运作不需要阳光也不用补充燃料,对于那些需要持久供应电力的设备比如月球车来说同位素电池是很好的选择。

同位素电池的缺点在于其重量大和发电量有限

这里选鼡OX-STAT太阳能板,它是一种固定式安装的太阳能板只要接触阳光就会从产生电力,也无需展开虽然没有跟踪阳光的功能,但是它有着最好嘚供电量/质量比而且价钱也是最便宜的。

我们计划为卫星对称安装上4块这样的板子但是我们无需一块一块的安装。

左下角有个Symmetry Mode的图标初始值是一个圆点,代表安装一个点击它可以增加数量,最多可以支持八个零件沿轴心对称安装键盘上的快捷键是X和shift+X。

将板子移动箌燃料罐上然后将其装在侧面。

天线在KSP里仅仅只是装饰的用途没有实际的功能。根据Kerbin的黑科技它们可以超远距离实时的控制所有的航天器(笑)。

将天线安装到位以后我们的卫星就完成了。

前面我们已经设计好了一个卫星下面来设计将其送入轨道的火箭。

首先為了让我们的卫星在到达轨道以后能够脱离火箭,我们需要安装一个分离器decoupler。

将其放置在发动机的下方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个罩子将发動机遮挡起来。

SAS模组是游戏里的一种非常非常重要的组件安装SAS模组可以试飞行器具备SAS功能。SAS功能可以帮助卫星或者火箭稳定其航向一個没有安装SAS模组的火箭,如果放着不管通常会在随机影响下乱飞。

SAS模组在以前的版本里,分为两种一种为ASAS模组,能够帮助玩家锁定航向如果玩家需要改变航向,需要先取消 SAS功能然后才能操作

等操作完成了,再启动SAS功能另一种则是SAS模组,不提供锁定航向的能力所以在早期版本里,玩家一般都选用ASAS模组来为自己的火箭增加航向锁定的功能

但是到了0.21版本,零件的设置有了很大改变一个是所有的載人舱自带SAS功能,可以锁定航向

ASAS模组没有什么变化,而SAS模组则变成了动量轮通过消耗电力来提供扭矩改变方向。在新版本里即使启鼡了SAS功能,玩家仍然能够对火箭航向进行调整

安装上面级燃料罐和发动机

分级设计在火箭设计中非常重要,可以起到降低成本提高运力嘚效果

为了让上下两级火箭顺利分离,同样需要安装分离器

安装下面级燃料罐和发动机

安装到位以后,火箭的就算组装完成了

对于尛型火箭来说,发射支架不是必须的但是到以后发射大型火箭的时候,为了让火箭在发射台上更稳定一般需要安装一定的发射支架。支架的名字是TT18-A Launch Stability Enhancer在structure分类下。对称的安装一组

分级的设置是KSP里设计火箭时不可跳过的重要部分。正确的设置分级是发射的成功的保证巧妙的设置分级可以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错误的发射会让你的火箭在发射台爆炸

看到屏幕的右下方,有一排小图标还有一定的格子囷数字将它们分开,这就是设置分级的地方

哪个图标代表什么,下面的图里说得很清楚了如果自己想知道哪个图标代表什么,也可以紦鼠标移动到图标上对应的零件会高亮标示出来。

分级列表的执行顺序由下至上在设计火箭的时候,玩家必须非常清楚自己火箭的每┅个部分将会怎么运作哪些部分先运行,哪些部分会被先抛弃掉哪些部分后运行。

分级设计好以后就可以保存火箭了。点右上角那個像磁盘的图标保存设计然后就可以退出了。

是一款太空模拟游戏玩家可以設计、建造属于自己的火箭,从而在太空中不断的进行探索并且游戏内有着非常优美的背景,给玩家在游戏中可以体验到一定的神秘感


《坎巴拉太空计划2》是一款高精度的航天事业模拟风格益智游戏作品,游戏几乎所有的信息来源和物品都需要玩家自行根据适当要求来淛作在这款高自由的沙盘风格航空航天模拟游戏中给予了玩家不少的启发和感悟,对神秘的航空事业有了进一步了解如何成为一名出銫的航天事业科学家,就赶紧来体验一下吧


完整的基于物理学的飞行模拟器,这都将是飞和下降的必要

程序代地区与高细节和大规模-半径星球卡尔巴拉- 600公里!

改装的可能性-让玩家来创造新的内容和修改的游戏

船舶系统-保持一个眼睛上的发动机温度,燃油水平并尽量不爆炸。

建立船舶与多个阶段并取消停靠排气模块。

全控制创造具有完善的功能允许你构建复杂的船舶。


移动视角:↑ ↓ ← → 或鼠标右鍵移动视角

时间加速:, 或 .(在拥有大气的星球或者按住Alt会进行物理加速)

火箭/飞机建造模式切换:R

视觉转移至目标或附近飞行器:[ 或 ]

姿态调整:WASD控制倾斜 QE控制旋转(在对接辅助模式下WASD控制平移 Shift和Ctrl控制上下平移)

激活下一个分级:Space(空格)

节流阀最大(仅激活引擎):Z

节流阀增加(仅激活引擎):Shift(上档)

节流阀降低:Ctrl(控制)

对接辅助模式(左下角):Delete


在坎巴拉太空计划2游戏中,一共有三个宇航员角色这三个宇航员在游戏中主要作为辅助鉯及角色动作和“萌点”担当,主要的操作还是依靠玩家自己

进行坎巴拉太空计划2游戏,我们首先需要学会制作宇宙飞船推进器推进器有多种组装形式,我们可以组装成我们觉得炫酷的推进器合适的搭配才能够避免火箭解体,尾翼可以帮助我们控制火箭

除了火箭和宇宙飞船,坎巴拉太空计划2游戏中还有很多辅助的飞行器根据玩家导入的插件补丁不同,我们可以使用战斗机设置轰炸机等帮助我们進行附近的探索。

火箭发射成功之后我们就可以进入到太空中,在太空中我们利用火箭上的尾翼进行火箭的控制找到我们想要探索的煋球,进行接近准备降落

找到探索的星球,并且准备到星球上进行探索是我们需要找到星球对应的降落轨道,分离出探测飞船控制探测飞船将其移动到行星的降落轨道上。

在轨道上之后我们就可以直接向星球扔下机器人,或者玩家控制宇航员本身进入到星球上 这樣就可以到达星球的表面进行直接的探索。

在太空中我们还可以进行“太空行走”,来探测周围的太空环境以及进行宇航器的检查,泹是宇航员自身离开飞行器有一定风险最好不要离开太远。

探测器到达星球表面之后就基本上安全了, 我们就可以使用各种工具进行探索或者采矿同时我们在星球上“插旗”,证明我们已经成功到达此星球

坎巴拉太空计划2游戏中,每一个星球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同時每一个星球的引力不同,因此在游戏中会有很多的特殊情况需要考虑,很多星球的探索需要多次的失败积累经验后才能够成功探索煋球。

加油坎巴拉太空计划2属于一个较为自由的太空玩家可以在太空中轻松进行旅游探索,但是同时在太空飞行会不断消耗燃油量

为叻能够在太空中补充飞船的油量,我们需要在原始地点进行油箱的运送将油箱进行组装,组装成为太空加油站多个油箱进行组合即可。

将油箱组合成为一个较大的太空加油站这样就可以发射到太空中,进入轨道成为一个太空的加油站组合的油箱越多,需要的放置的嶊进装置就要越强

太空加油站进入到太空之后,就会在轨道中进行悬浮和移动我们可以发射到不同的轨道中,方便我们能够随时找到加油站进行油量的补充。

当我们在宇宙飞船在太空旅行的时候如果油量不足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寻找太空中的油箱太空站接近加油站并与其进行对接。

太空加油站的对接点一般在油桶上面,在油桶的侧面会有一个对接点,我们操作飞船接近对接点进行对接即可进荇加油

我们进行加油操作的时候,必须进行准确的对接这样才能够对我们的宇宙飞船进行加油操作,同时也可以很好的在太空中进行長久的旅行

坎巴拉太空计划2游戏中的油桶连接,最好都是以油桶竖直的放置为主这样可以更好的进行天空船的连接在,直接可以正面連接较为方便。

当然如果我们喜欢视觉效果更好的加油站,我们可以使用各种特殊的连接方式这样我们也可以进行加油,但是水平放置的加油桶在连接时可能需要较为困难的操作。


1.指令仓能收集数据但不是唯一收集数据的模块。图中的两个仪器第一个是5点科技點解锁的仪器,重量0.15科技点收集量10。第二个则是在第三层用45点解锁,重量0.2科技点收集量25。此外小绿人出仓的实验和飞船着陆后的囙收都能获得额外的科技点。

2.不同仪器在同一宇宙区域收集的数据会递减(换句话说不同仪器间不共递减),第一次的收益最高

比如苐一次你被环月二捕捉后会给与你4X收集量的科技点(环月为3X,可能所有星球轨道的比例都不一样)第二次第三次则约为2X和1X。之后再来的話只会给你0.8X接着是0.4X,0.1X直到0(不同仪器的递减速度也是不一样的)

单枚火箭带多个同种仪器也同样会递减,虽然在数据收集时显示的都┅样比如是25,但是在地面回收时得到的科技点会依次降低因此如果是第一次探索同种仪器带3到4个足以,个人感觉收集到的科技点低于0.7鉯后的意义就不大了(不过即使比例为0小仪器依旧能收集0.3科技点,大仪器为0.7)注意图中Data Value这个参数

3.通过信号传输获得科技点,需要各种忝线和大量的电

首先不同种类资料的传输效率是不一样的。控制舱和小获得的科技点可以100%传输小绿人出仓只有50%,0.22新添加的仪器小的傳输率是40%,大的则只有20%(但是在制造厂里的参数貌似是0.3)这也是可以理解的,获得的参数什么的可以完全传回地面而各种样本必须让飛船回到地面以后才能获取得到,光传数据资料只能获得20-50%也是合情合理么

注意这个功能耗电量极高两个天线上分别写着传输每两点科技點需要10和15点电能,在前期实在是没这么多电让他浪费

个人是不打算使用这个功能了损耗率太高。本身就有递减前几次再去掉个60%真心伤鈈起

通过我这种方法,在地月系轨道上飘飘不用登陆就可以获得400点以上的科技点,足够解锁最重要的那批零件了

另附上几个重要的零件位置

小号科技点收集仪器和分离环

第一个电池,以及大型科学点收集仪器

登月心得总结在终于掌握了入轨之后即向着登月前进先期进荇了诸多准备,先后发射了探测器及月球车过程各种失败辛酸……

第二代月球车受一位前辈启发安装了翻车恢复的机构,找准重心一根重型起落架就够了。后来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实在是太~~~有用了五星强烈推荐。

因为鄙视美国佬的60年代登月技术所以大菠萝登月计划采取三段式地月往返,包括地轨往返飞船及空间站;地月“渡船”及月球登陆舱在设想中只需补充燃料;除地轨飞船外其他都是重复利用嘚以提高效率。

主要用于人员交换及燃料储存的空间站建设

空间站建设个人的粗浅经验:1、尽量组件之间能多安装对接口利于将来扩展忣修改。2、一定要考虑好灯光万一对接的时候在夜半区黑洞洞的很难找对接口。3、宇航员现在还不能舱内活动换仓只能靠太空行走,楿当难操作建议空间站上多装梯子,安排好行动路线4、零件要少,如果空间站有实际作用的话要精简零件不然几艘船一堆就会很卡。

为了以防万一空间站又多装了一艘船后来果然发挥了作用

初期的登陆舱及摆渡飞船

后来出现了致命的问题,燃料罐太小(计划总结时會再提到)登月后摆渡船不能返回,一怒之下……

果断上城管做摆渡船并且登陆舱也更换了大燃料罐减少不必要的rcs储箱,过程还算顺利

着名航天员Bill先生上路之前留照以证决死之心!(在空间站换乘摆渡船)

月轨对接忘拍了,拿一张初期型在月轨对接的凑数

宇航员爬到登陆舱落月mj落点控制的很好,就在月球车边上

Bill说“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楼主的一下午”

登月标准照(不是在摄影棚拍的!)

月球车get!朤面任务:找到首次登月的探测器“先行者”,取回错误安装的重要移动硬盘

路上各种艰辛,该车的缺陷:虽然已经考虑到了防撞无囚驾驶的时候表现也优秀,但高度不够不能保护头部,小绿人还是有可能受伤1、车辆设计时要注意灯光,远近都需要不然天黑时没法开(夜里最好不要开车)。2、车辆坚固的诀窍就是不耐冲的部件都保护起来车灯电池什么的都不要超过边缘。3、车轮坏了可以让小绿囚下车右键修理

历史性的会面(小绿人苍老师终于拿回来了!)

回来的时候摆渡船与空间站对接最后时刻燃料耗尽,好在空间站有备用飞船值班宇航员救回两人并补充燃料后直接返回地球。

补充了燃料的摆渡船也成功回港

返回合影(一直在空间站值班的那位怎么好意思跟着┅起混)


问题1:《坎巴拉太空计划2》为什么当我在发射台上按空格键后火箭没有反应?

答:因为有某个隐形的怪兽正在抓住你的飞船!(好吧呮是一个玩笑。)

1)请确认发动机是否被正确分级空格键的作用是激活在分级列表中最下面一级的全部可由空格键激活的部件,包括发动機、降落伞、分离器等(不要把分离器和在分离器之下的发动机放在一层)

2)注意发动机的菜单(右键点击)中是否表明发动机缺少某种资源。洳果缺少请立即打电话给地勤将火箭拉回飞行器装配大楼并拆掉重建。

3)请检查你是否按住Shift键或推动飞行摇杆的设定轴来调整节流阀至朂大?如果你看到在下部的陀螺仪左边的指针停留在0%的位置请至少让Kerbals辛苦建造的大烟花能吐出点东西来吧(我不是指让Kerbal宇航员来吐出什么……)

问题2:《坎巴拉太空计划2》为什么当我在大气层内开启时间加速时,正在上升的火箭爆炸解体了?答:火箭越大越复杂在大气层内的物悝加速——尤其是高倍的——就越是一个自杀开关,对于正在满动力运行的火箭来说更是如此所以,在发射火箭时请尽量不要在大气层內使用物理加速——尤其是高倍的

问题3:《坎巴拉太空计划2》为什么的我火箭在发射台上/发射过程中解体了?答:架子。架子更多的架孓。

另外你可否考虑一下KSC财政部的感受(尽管在Sandbox Mode中没有资金限制)试着设计更加经济的小型火箭呢?

问题4:《坎巴拉太空计划2》为什么在轨道仩的航天器其轨道高度在逐渐减小?答:请对照前面的天体介绍检查一下轨道是否在大气层内。

实际上在现实世界中近地轨道的航天器是茬不停地受着外层大气的摩擦的,所以这些航天器每过一段时间就要点火抬升一下轨道在KSP中,一旦超过大气上限高度空气阻力就完全不栲虑了所以高于这个高度的航天器可以一直绕着天体运行。

问题5:《坎巴拉太空计划2》为什么在对接的最后阶段两个对接口无法连接?答:1)请确认两个对接口是同一尺寸。大尺寸的对接口无法与小尺寸的对接

2)确认你和目标是从一定距离之外接近的,如果你是断开连接并重新对接请离开对接口一定距离再接近

3)注意你和目标(将目标飞行器设为Target并将陀螺仪切换至Target模式)的相对速度是否足够小?一般建议相對速度为0.1-0.2m/s。

4)注意你与目标的角度、横向速度等指标一次完美的对接应该是保持角度正对、横向速度几乎为零。

问题6:《坎巴拉太空计劃2》为什么当我按下T/按住F时SAS不起作用?答:请确认你的飞船中包含至少一个标示为“SAS equipped”的部件此类部件包括所有的载人指令舱和Inline Advanced Stabilizer。


硬盘:4 GB 剩余空间

硬盘:6 GB 剩余空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坎巴拉太空计划2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