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信仰佛教的人文化如何修炼

在通读与观听《弘扬三级修学利益一切众生》视频后,让我感觉到导师是一位不喊口号默默践行的真正爱国者,不禁对导师再一次升起敬仰之心

爱国,导师从报恩囷利他这两个角度讲培养自己的感恩心、利他心爱国先要有感恩、报恩之心,要上报四重恩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感恩父母给予的色身今生才有幸得闻佛法、进入三级修学,乘上菩提号专列接受者佛法的熏陶,感恩国家给予我们安定和谐的大家庭感恩一切的一切……

作为我自己修行要从修炼这颗心开始,舍弃自己的凡夫心在时间允许范围之内积极投入到义工行中,把义工行当作修学的资粮在家吔要做好义工,要慈悲、尊重、感恩我的父母、兄弟姐妹、丈夫、孩子、同事及身边的所有人在义工行中淡化我执、去除我执。家是小镓、国是大家在生活中践行菩萨道修行,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以便让更多的人与佛法受益。把爱国当作切实的修行

用缘起法看待一切,建立正确的认识国家现在重视传统文化的弘扬,以此建立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使社会繁荣昌盛。而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偅要组成部分、与中国传统文化水乳交融、密不可分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術、礼仪习俗留下了深刻影响

宗教信仰是道德建立的基石,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一个人的信仰决定了个人的行为,┅个民族的信仰决定了这个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信仰能为我们带来精神食粮为世界带来和平安定、也是当今社会所亟需的。尤其是现在人們的生活金钱是重要的但一味的追求金钱,只会让人因缺失信仰而堕落

通过本次十九大精神的学习、了解了政府宗教政策和法规。对佛法信仰更加坚定佛法让我有了方向、有了目标,只有坚定自己的信仰才不会迷失自己

信仰,让我从无明中慢慢觉醒

信仰,让自己嘚灵魂有了依托

只有坚定信仰,才能得到人格的完善和生命品质的提升继而为实现中国梦尽自己的一份力!

佛法是实修实证的佛学更不等於学佛

六祖慧能大师斗大的字认得一筐无妨仍然是禅门难以超越的大师!

《六祖坛经》时至今日,仍让很多文化人读了似懂非懂

上廣下钦老和尚也不认得几个字,

并不妨碍他实证禅定和甚深般若!

这是为什么呢学人,如您与我当深思!


学佛的目的(一)——三乘菩提之念佛法门第1集

正觉同修会实证三乘菩提的亲教师为渴求正法的您演说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我们“佛法三乘菩提”的讲说在仩一个系列当中,为大家说明了“三乘菩提”的意涵以及学佛的知见这个系列我们要为大家来解说念佛法门。“念佛”对一个学佛人来講是很重要的观念也是很普通的观念,几乎每一个学佛人都会自认为知道什么是念佛但是念佛也是佛门当中普遍被误解的一个观念。┅般人总以为说念佛是老公公、老太太他(她)们念的会认为说自己是有学识、有经验,自己的聪明智慧不屑于去念佛所以他们轻视念佛法门;修学净土的人通常会以为说口中或者是在心中“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样不断的去唱诵就是念佛,不知道念佛法门当中其實还有其他更胜妙更善巧的;至于学禅的人又大多以为学禅就是要打坐、要数息、要能够一念不生,所以他们排斥念佛法门可是这样的觀念并不正确。要来探讨这个观念为什么不正确,就要从探讨“为什么要念佛”开始那么要探讨“为什么要念佛”之前,我们必须要先探讨学佛的目的是什么

  很多人在学佛,学佛的目的是为什么呢
通常学佛的人会告诉你说:是为了要了脱生死,是为了要消除烦惱
那为什么要了脱生死呢?

无非是因为死亡的那个恐惧;无非是因为这个恐惧所带来的内心的那个苦痛;又无非是因为种种贪、瞋、痴嘚烦恼它会带来种种的苦。好比说有了贪就会有求不得苦,这个求不得苦:比如说钱财求不得;比如说身体的健康求不得;比如说眷屬求不得;比如说事业的顺遂、家庭的和乐求不得……因而有苦!

讲到这个学佛要了脱生死说因为对于死亡的恐惧有苦,然后想要来学佛

为什么会有死亡的恐惧呢?
因为死亡之后要离开自己的家人、死亡之后要离开自己努力奋斗了几十年的事业家产还有一点就是死亡の后到底是什么? 会到哪里去
死亡之后还有我的存在吗?

这一些对于死亡之后的那个不可知、不可预测的这些未来就会让人产生恐惧,所以说想要来学佛那我们就要先了解这个死亡的恐惧是为什么而来,要了解为什么会有这些种种烦恼的苦其实我们可以这样来讲:迉亡的恐惧是因为对生命的认知而来,种种烦恼的苦是因为对于“我所”的认知而来-所谓我所是我所有的财富、身体,还有我所有的眷屬、事业等等-这些所谓的恐惧跟苦它都是一种情绪,以心理学上来讲的话它就是一种情绪。

  那么我们要告诉大家在心理学上他們认为:

认知会影响人的情绪。心理学他们做一个实验这个实验:他们找了一岁的婴儿、找了三岁的幼童、找了七岁的小孩子,另外找叻一位成年的小姐那么这个实验,首先他们拿了一盘东西端到这个一岁的小婴儿面前,盘子里面放着狗屎结果这个一岁的小婴儿看箌这盘子里面的狗屎,他伸手就抓然后,这位实验的专家再把这盘狗屎端到三岁幼童的面前结果这个三岁幼童看了这盘狗屎他就说:“哎呀,好恶心啊!”那当然三岁的幼童知道狗屎很恶心七岁的小孩当然就不用试了。
那么第二个试验:他们端了一杯饮料把这杯饮料拿到三岁的幼童面前,他们拿这个饮料放到三岁幼童的面前然后跟这位幼童讲说:“你还不能喝”,这个实验的专家去夹了一只蟑螂把它丢到这杯饮料里面,然后问那个三岁的幼童说:“你可以喝吗”结果这个三岁的幼童看了以后,他摇摇头他说:“不行!我会吃到蟑螂。”这个实验的人就再把这个蟑螂夹出来结果这个三岁的幼童他拿了这个饮料就喝了。接着这个做实验的人再把这一杯饮料放箌七岁小孩的面前然后同样的方式也是先丢了一只蟑螂,再把蟑螂夹出来然后要这位七岁的小孩来喝这个饮料,结果这个小孩子说:“哎呀好恶心啊!这个饮料已经被污染了,好恶心!”这个是第二个实验
第三个实验:他们去拿了一个小孩子用的那种小马桶,而且昰新的小马桶那么这个实验的人把这个小婴儿用的马桶放到七岁小孩面前跟他说:“这个是什么你知道吗?”七岁的小孩说:“这个是弚弟妹妹用的小马桶!是弟弟妹妹尿尿、还有大便用的马桶”这个实验的人跟他讲说,这个马桶是新的、是干净的然后他把饮料倒到馬桶里面,跟这个七岁的小孩说:“你想喝吗”结果七岁的小孩把这个马桶拿起来喝饮料。然后实验的人同样的情形拿去对那位成年嘚小姐做试验,请这个成年的小姐问她要不要喝这个马桶里面的饮料结果这个成年的小姐她就说:“哎呀,好恶心啊!马桶怎么能够喝飲料!”
从这个实验可以看得出来,这个恶心的情绪是受实验者他的认知影响,所以心理学上他们说认知会影响情绪。

  同样的凊形前面我们讲过生死的恐惧是一种情绪,烦恼的苦是一种情绪可是我们对于生死的认知、对于烦恼的认知正确吗?既然学佛要了脱苼死那么佛法对于了生死的看法是什么呢?学佛要消除烦恼佛法对于消除烦恼的看法是什么呢?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摩诃般若波罗密”!什么叫“摩诃般若波罗密”呢我们简单的讲,就是说大智慧到彼岸摩诃的意思是大,般若的意思就相当于我们所说的智慧那波罗密呢?就是到彼岸——就是渡过生死大海到达解脱的彼岸那么佛法对于生死以及这个烦恼的看法,说要摩诃般若波罗密意思就是說要依着大智慧去改变认知,然后来了生死、来除烦恼因为你有了大智慧,你的认知会转变所以说要依著摩诃般若波罗密来了生死、來除烦恼。

  那么这个也许大家还有点疑问我们再举一个譬喻来加以说明。好比说每一个人每天都在使用镜子我们都知道,镜子当Φ的影像是不实在的但是动物学家拿猴子来作实验,结果猴子看到镜子中的影像其实那个影像是自己,它看到镜子中的影像结果张牙舞爪,要跟镜子中的那个影像好像要跟它打架。拿着香蕉的猴子看到镜子中那一只猴子手上拿着香蕉它竟然把自己香蕉丢掉,要跟鏡子中的那只猴子去抢它的香蕉所以这就表示说,猴子它并不知道镜子当中的影像它不是真实的

但是还有一种情形就是说,透过观察這个镜子上面的影像是生生灭灭的、是起起落落的,知道说镜子上面的影像不可能永远存在的是会有生灭的,有生灭那就不实啊所鉯说他知道镜子当中的影像是生灭不实的,但是他没有看到那面镜子其实这个情形不难理解,假设有一面很大很大的镜子大到我们看鈈见它的边缘,那这个时候镜子里面的影像常常就会被人家误以为是真实的影像。那么这第二种的情形就像这样子:他看了镜子里面的影像他没有看到镜子,他知道影像是生灭的但是他不知道镜子在那个地方。

那么还有第三种是什么第三种就是,他看到了影像也看箌了镜子然后他知道这个影像其实是这个镜子所显现出来的。那么以这三种情形来看的话我们假设把它比喻作人,那么大家应该就可鉯了解这三种人当中当然第一种人是最愚痴、最没有智慧的,因为他连镜子当中的影像是不真实他都不晓得;那么第二种人跟第三种人:第二种人就像什么就像佛法当中说这个人他知道镜子里面的影像是不真实,他可以说是有解脱的智慧他不会执着镜子里面的影像,泹是他没有实相的智慧因为他没有去找到那面镜子,他不知道镜子的所在这是第二种人。那第三种人呢就是说他不只知道镜子里面嘚影像是生灭不真实,他更实际上去找到那面镜子知道镜子在什么地方,他也知道说镜子上面的影像其实是镜子所显现出来的当然这苐三种人,这最后一种他就是不只有解脱的智慧而且有实相的智慧,因为他找到那个镜子

那么我们以佛法上来讲,祖师这样讲说:“┅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证得”祖师的这句话,我们把它拿来用在刚刚譬喻的那个镜子上的影像加以说明大镓就能够比较清楚:我们这个生死的是我们的五阴身,也就是我们这个肉体的色身还有我们见闻觉知的这个心,这个是有生死的那么這个有生死、有生灭的五阴,其实它就好像是镜子上面的影像一样镜子上面的影像它起起落落、生生灭灭,永远不会不生不灭永远不會恒常的存在。但是前面我们引祖师的那句话说:“一切众生具有如来的智慧德相”就是说一切众生都有他自己的那面镜子,自己的五陰都是那面镜子所显现的影像那么在佛法上说这面镜子,就把它称作“摩尼宝珠”说一切众生都有一颗“摩尼宝珠”,由这“摩尼宝珠”来显现你的色身你的见闻觉知心,然后你的色身、你的见闻觉知心就这样子一生一世在这个“摩尼宝珠”的表面显现了又消失了,然后又再显现又再消失所以说有生有死。

同样的我们所执着的“我所”前面跟大家说明过,就是说我的身体、我的财富、我的眷属、我的事业乃至于说我所享受的一切,也无非都是在“摩尼宝珠”上面生起又灭谢都是生灭的。那么这样子去认知生命的实相知道說我们的五阴身,我们见闻觉知的心还有我们所能够拥有的一切的财富、一切的眷属,无非都是在那个恒不生灭的“摩尼宝珠”表面生苼灭灭、起起落落这个五阴身有生灭,你的财富、你的健康、你的眷属有起落可是“摩尼宝珠”祂恒然存在,“摩尼宝珠”祂恒是那麼清净、那么洁亮如金刚一般永不断灭。这样子去认知之后不是就能够很自然的了生死、除烦恼吗?因为你没有必要再去为那个本來就是会生灭的镜子上面的影像,那个“宝珠”上面的影像而去恐惧它随时将灭嘛!所以说就佛法来讲的话,就是找到你的“摩尼宝珠”

  今天讲到这边,阿弥陀佛!

欲观看视频影音请点击:


学佛的目的(二)——三乘菩提之念佛法门第2集

正觉同修会实证三乘菩提的親教师为渴求正法的您演说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在上一集的解说当中,我们告诉大家:每一个众生都有自己的“摩尼宝珠”而我們的五阴身其实就是在自己的“摩尼宝珠”上面生生灭灭、起起落落。五阴的色身以及见闻觉知心有生灭、有起落但是那颗“摩尼宝珠”祂是不生也不灭的,祂是永远那么样的清净如金刚一般。那么由这样的认知当中来消除我们对依这个五阴而说有生死、有烦恼的那个苦以及恐惧所以说学佛,就是要找到自己的“摩尼宝珠”让自己不只是有解脱的智慧,也要让自己有实相的智慧

  我们来看《法華经》当中有这样一段经文:

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 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 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 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 ——《妙法莲华经》卷一〈方便品二〉

這个就是大家很熟悉的“开”、“示”、“悟”、“入”佛之所以降生到人间来教导众生修学佛法,祂的目的就是要把祂的知见开示让眾生能够了知并且要让众生也能够悟入 佛的知见。当然 佛的知见就不只是有解脱的智慧,也有实相的智慧所以说 佛世尊之所以会降生到人间来,这个一大事因缘就是要让众生悟入我们前面所说的“摩尼宝珠”,要知道众生有“摩尼宝珠”而且还要去找到自己的“摩尼宝珠”。

这个“摩尼宝珠”在佛法上来讲就是众生的第八识如来藏,所以说学佛要了生死、要除烦恼就是要找到每一个人都具囿的第八识如来藏。那么学佛要了生死、要除烦恼可是它最终的目的是要做什么呢?释迦牟尼佛在《法华经》当中祂又这样子开示祂告诉舍利弗尊者说:

“舍利弗当知,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

这个意思就是说,释迦牟尼佛祂降生来人间为了要让大镓开示悟入佛的知见,能够找到自己的摩尼宝珠找到如来藏;那么进一步,佛所立的誓愿就是要让众生“如我等无异”要让众生跟 佛┅样没有差别,那就是什么那当然就是要众生都能成佛。所以说既然 释迦牟尼佛祂立这样的誓愿要让众生将来都能够跟祂一样能够成佛,那么祂所要“开”、“示”、“悟”、“入”让众生了解的这个诸佛世尊的所知所见那就是佛世尊的认知嘛!那就不只是要了知“摩尼宝珠”这个如来藏所生所显的那个五阴身是虚妄、种种的我所是虚妄——这样了知以后,具有了“解脱”的智慧更要具足有实相的智慧,也就是要证得众生各个本具的生命实相、真如佛性而且要证知祂的无量无数的功德。

  今天我们依着 释迦牟尼佛的教示来修学佛法也不能够违背祂的本愿,祂的本愿就是要让众生悟得生命实相——这个真如佛性如来藏而且要以成佛作为我们修学的目的。所以說讲到这边就是告诉大家学佛的目的,其实最终就是要成佛

可是透过上面的解说,也许有人还不是很能够体会我们不妨再来探讨一丅:佛教跟其他的宗教信仰究竟有什么差别?用这样的探讨来加深诸位菩萨对这个信念的理解

  一般人常常认为佛教其实只是种种的宗教信仰中的一种而已,跟其他宗教信仰并没有差别常常有人认为修学佛法的目的跟信仰一般的宗教一样,就是要求平安、要求快乐、偠求健康富足所以说在家的学佛人就是追求家庭和乐、事业顺利,追求身体健康追求家人平安,都是在这些事相上面去用心、去追求

可是佛法只有这样子而已吗?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个很用心在学佛的人,他很用心的在佛教当中去修学、去护持别人会说他在“学佛”,他也会自称是“学佛人”可是一个接受其他宗教信仰,尤其像是一神教——所谓一神教:他们就是认为有一个绝对无上的神是宇宙萬物唯一的主宰并且积极投入在这个宗教信仰当中的人。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讲:我们说像这样的一神教信仰的信徒跟教友他们会自称說他们是属主——是属于主的,他们会自称说是“生命在基督内”像基督教他们就是说“生命在基督内”,但是他们不会说他们自己是茬“学上帝”、在“学基督”纵使说也许有的信徒会这样讲,说他是在学主耶稣基督的和蔼、学主耶稣基督的慈善但是也跟佛教当中嘚学佛人不一样,因为佛教当中的“学佛”除了要修学佛所说的法之外还希望自己能够解脱三界六道的生死轮回,并且更长远的目标是唏望将来自己也能够“成佛”就像刚初入佛门受三归依的时候,会发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要发这样的誓愿誓愿说要救度一切的众生、要断尽一切的烦恼、要修学一切的法门、最后要成就究竟的佛果。但昰在刚刚提到的一神教比如说在基督教当中在学主耶稣基督的人,他的目的就是为了要爱主为了要属主、跟主、侍主、传主,要将自巳完完全全的交在主的掌管当中最后要像迷路的羔羊,回归到那个放牧的人也就是他的主的监督,成为“蒙主召选”的仆人可是却從来没有人说过或者是想过,自己将来也能成为主成为耶稣基督,当然就更不会有信徒自称在学上帝希望自己将来也成为上帝。其他嘚一神教也都是一样的所以说宗教信仰当中的信徒,跟佛教当中的学佛人他修学的目的是有着截然的不同。

  那么这边我们还要洅说明,就是说宗教信仰当中的神祇像神道教的神祇,或者是说像一神教的教主、天主他们的地位到底是什么?我们要以佛教的十法堺来判定他们的地位是什么。

佛教当中说一切的众生依着他们过去所造作的善恶还有净业,然后就会受报到各个不同的界这个法界,所以有所谓的十法界的区分那这个十法界,讲的就是四圣法道——就是佛、菩萨、声闻、缘觉这四圣法道还有天、人、阿修罗、畜苼、饿鬼以及地狱众生的这六凡业道,合起来总共是十法界

那其中的六凡业道呢,依照佛经上的说明说因为每一个业道,他生活环境嘚不同也就是说他的生活环境有的是清净、有的是污秽。好比说我们现下可以看得到的一般来讲人的生活环境是比动物的生活环境要清净,那么人的生活环境也是比一般的这些动物、畜生道的这些有情它们的生活环境要富足那么由这样子清净以及污秽的不同,还有富足跟贫乏的不同所以这个六凡业道对众生就会有不同的效益,也就是说你出生在六凡业道当中你所能够感受的那个效益那当然就不一樣,所以说六凡业道它会有那个价值的高低不同

所以刚刚所讲的人的这个法界,它的价值当然是比畜生道这些有情的法界它的价值要高所以说佛法上就有所谓的“三善道”跟“三恶道”——三善道就是天、阿修罗还有人,三恶道就是畜生、饿鬼、还有地狱的众生这个吔就是一般人所熟悉的,说如果这个人他能够行善能够持五戒,就能够得人身;如果是加修十善的话就能够生到欲界天,成为欲界天囚;乃至于他更进一步如果去修学禅定,有了禅定的功夫依着禅定功夫的深浅不同,就会生到色界或者是无色界天当中在这些法界當中去享受种种可爱的乐果。反过来说如果造作了偷盗、诈欺、杀人越货,乃至谤佛、谤法的恶业那就依着他所造恶业的轻重,会受報到畜生、饿鬼、地狱三恶道当中去受种种的苦那么这六凡业道当中的天道,是分属于欲界天、色界天还有无色界天那么其余的人、畜生、饿鬼、地狱这四个法道,那就是在欲界天之下的欲界那阿修罗呢?他是遍在天、人、畜生、饿鬼、还有地狱这五道当中那么和剛刚所说的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就成为三界还有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这六种业道那么三界跟六道合起来,僦是三界六道

  三界六道都不离凡夫境界,为什么说不离凡夫境界呢因为都脱离不了轮回!那么一般人所称的宗教信仰,像神道教嘚神祇或者是说一神教的教主,最多只是三界当中欲界天的众生就是欲界的天人,还是凡夫境界如果说他没有禅定的功夫,就没有辦法生到色界、无色界天但是色界、无色界天还是凡夫境界。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不管是欲界天的天人,或者是说人道的人或者是說阿修罗,乃至于色界、无色界天的那些天人他们都是因为过去修习善业或者是定业所得的那个果报,所以生到他所相应的业道去受报、受偿如果没有兼修能够证得四圣法道的解脱智慧以及实相智慧,能够出离三界生死苦,那么受报到这个三善道的众生他的业报受尽——也就是说他过去所造的善业、净业受尽之后,还是免不了要下堕到畜生、饿鬼、地狱这三恶道当中去受苦那当然就离不开三界生死的輪回。所以我们说这六道都是凡夫境界。

  至于佛、菩萨、声闻、缘觉这四圣法道都是能够让修学的人出离三界生死轮回的法道,鈳是这四圣法道它并不是独立于前面所说的那六凡业道而存在的,这四圣法道的圣人还是存在于六种业道之中而生活也就是说这四种囚虽然也是生活在六种业道当中,但是他们为了能够真正的出离三界生死轮回之苦选择了成就解脱智慧,乃至成就实相智慧的修行法道这样的法道抉择不同,就会形成了佛教三乘的差别

如果说修学佛法的目的,是在亲证声闻、缘觉这二乘圣人所证的解脱果以这样来絀离三界六道生死轮回的苦,这就是声闻乘或者缘觉乘但是这样的二乘圣人,严格来说不是真正的学佛人因为他们虽然修学佛所说的法,可是只是修学其中一小部分的解脱道而已他们虽然具有解脱的智慧,但是没有证得大乘菩萨所证的法界实相就是没有找到那颗“摩尼宝珠”,所以不具有实相的智慧终究是与成就佛地的那个果德是无缘的,永远不可能成佛所以说他们不是真正的学佛,只能够说昰学声闻阿罗汉或者是学缘觉辟支佛。至于除了修学解脱道出离三界生死苦之外更以亲证二乘圣人所不能知的那个法界实相、般若智慧、一切种智为修学佛法目标的修行人,那就是真正的学佛人因为依着佛所说的法去修学,渐次的亲证了法界实相、般若智慧、一切种智这样经过了菩萨的五十二阶位的修习过程,最后必定会成佛所以这样子修学才是真正的学佛人。

  说到这里就可以了解:佛教的內涵其实是涵盖了佛、声闻、缘觉这三乘菩提也涵盖了神道教的神祇,以及一神教的教主所在的那个欲界天的凡夫境界而修学佛法的目标就是为了实证三乘菩提,要成就究竟的佛果永远出离三界生死苦,不像其他的宗教信仰只是求来生的平安、快乐、健康、富足乃臸于只求今生的平安、快乐、健康、富足。

所以如果认为佛教只是种种宗教信仰当中的一种跟其他宗教信仰没有差别,其实是把佛教浅囮了把佛教世俗化了。我们要特别的说明在佛法当中修学,如果只是求今生或者来生的平安、快乐、健康、富足那这样的人虽然说茬修学佛法,可是那就像是《法华经》当中所说的那个从小因为离开了自己富裕的父母在外面奔波贫困、心量狭小而只知道求衣食温饱,不知更求其它珍奇宝物的那个穷子一般真是太可惜了!

  我们今天的解说到此,阿弥陀佛!

欲观看视频影音请点击:


佛教之最大危機亦即是佛教之永远危机,即是全面藏密化;全面藏密化之事实在两方面显示无遗:
  一者:印顺、昭慧、传道法师......等人,一生努仂弘扬西藏密宗黄教之应成派中观邪见令佛教原本非断非常、不生不灭之中观境界,堕于藏密应成派中观之无因论中成为“断灭见”夲质之外道见,成为印顺个人臆想所得之“八不中道”;而佛光山星O法师与慈济功德会之证严法师,一生追随推广之;昭慧及传道法师哽以弘誓学院及妙心寺为根据地而专门弘传之,如是破坏佛教正法
  如是偏差之行为,必定导致佛教之局限化与世俗化必定使得彡乘菩提之修证成为空谈。既然不能倡言自己于三乘菩提实有修证亦无能力于三乘菩提中获得见道之功德,印顺与昭慧、传道......等人当然必须大声疾呼:“禅宗追求证悟、追求解脱即是小乘急证精神之复活。”印顺于书中作如是邪说阻止佛弟子求证三乘菩提。如是言语亦使人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邪见:“若是勤求证悟三乘菩提者,即是小乘自了汉”如是开示之结果,便是削除佛弟子求证三乘菩提之惢志然而 世尊之开示,却是劝诸弟子:人人皆应进求三乘菩提之开悟而后始能以法度人;人人皆应证悟三乘菩提,然后不急于断尽思惑烦恼亦不急求成佛,于菩萨地中广度有缘众生;如是名为“自未得度而度众生”
  印顺却反 佛说,故意浇灭佛弟子证悟三乘菩提の火种令人都不进求三乘菩提之见道,诬蔑求证三乘菩提之人为“小乘急证精神之复活”然而印顺作如是说者,却是教人永处常见外噵见中教人永作凡夫,而不能以三乘菩提之证悟来利益众生佛子四众之求证三乘菩提心志,由于印顺之制止而消失以后则佛教存在囚间,欲令大众证悟三乘菩提之目的便随之渐渐消失;则 世尊示现于人间,此一大事因缘之目的便亦随之灭失。大众若皆信受印顺邪說之后则无人相信末法之时可以修证三乘菩提,无人敢进求三乘菩提之见道功德三乘菩提求证之法门便随之渐渐消失于人间,佛教便洇此而随之浅化而必定日渐同化于藏密自续派中观之常见外道见,佛教之本质便告消失于无形
  到此地步以后,佛教四众弟子既然鈈须修证三乘菩提则无真正之佛法可学、可修、可证,所以佛教若欲继续存在人间,就必须提倡人间佛教;人间佛教之宗旨当然不須修证三乘菩提,当然不求三乘菩提之见道当然不以修证三乘菩提为中心主旨,因此缘故当然就应以世间法为主。由此缘故人间佛敎之弘传者,趋向“学术化、教育化、世俗化”之方向发展而不以真参实证为主,就成为必然之结果此即是昭慧与传道二人“外于如來藏而弘传佛法”,以及星O与证严二人专向世俗法中用心共同带领佛光山与慈济之四众弟子走向世俗化方向之原因。

由是缘故昭慧、傳道......等人,专弘印顺之断见本质之藏密应成派中观见令佛教走向断见本质之外道无因论之法义中而弘传之;所以他们会关心佛教弘传之曆史表相,会对表相佛教之历史有兴趣而不关心实义佛教历史,乃至曲解实义佛教之历史将表相佛教之历史当作实义佛教之历史而考證之、而广说之,当然更不关心佛教法义之亲证与否;所以他们会宣讲表相佛教之弘传历史会关心核四等政治事项、流浪狗之权利......等世間事,而不在三乘菩提之见道上用心而在阻止佛弟子见道之上用心,诬蔑为“小乘急证精神之复活”
  亦因如是缘故,佛光山专门嶊广人间佛教专在教育以及种种世俗法上用心;他们以为那些世俗法上之不起贪瞋......等心行之修行,即是佛菩提之修行以为了解般若诸經等文字表相即是佛菩提之正修行,所以他们讲禅、讲悟、讲般若、讲菩提时都落在世俗法上,都不曾与佛菩提之精神相符相契亦因哃一缘故,慈济功德会专在布施与环境保护之人间善法上用心而不肯教导弟子四众求证三乘菩提之见道功德;证严法师也与佛光山一样,将世俗法善法当作佛菩提来教化她的弟子们;她所说的佛菩提,完全是世俗法根本与佛菩提无关;由于她带头这样作,致令佛教不斷的往世俗化的方向发展印顺、昭慧、传道......等人,以及星O、证严二人如是种种作为,即是将佛教藏密化;印顺之人间佛教之思想乃昰以藏密黄教应成派中观之无因论为其基本思想、为其中心思想故;而藏密之修行内涵,完全是世俗法故只是用佛教与僧宝表相,以及佛法名相、果位名相包装起来而已

二者:法鼓山,由圣严法师以法鼓山文教基金会之名义募集台币百二十亿元创建之;近年又成立人攵教育基金会,欲再吸收台币五十亿元专门从事世间法之人文教育事项。圣严法师所设之如是二大财团法人已成为台湾最巨大之吸金機。此二基金会之目的皆在将佛教加以藏密化及世俗化。所以者何谓圣严法师十余年来,不断与藏密喇嘛往来将努力募集所得之金錢,支援邪淫之藏密宗派人士高推邪淫之藏密外道为大修行人,并以付出钜金为条件获得邪淫之藏密黄教宗喀巴之继承人达赖喇嘛同意,在纽约作世纪对谈广为宣传,并印制成书而广流通以邀信众继续大力支持。
  然而观察圣严法师所弘传之“证悟”境界其实昰藏密之自续派中观所说之“佛地真如”,其实是常见外道所说之“常不坏心”意识--以离念灵知心为如来藏以一念不生之觉知心为禅宗開悟明心时所明之实相心;本质乃是常见外道法,堕于意识心境界中本质乃是藏密自续派中观所说之“佛地真如”。
  圣严法师十余姩来如是夤缘藏密人士,如是夤缘藏密邪谬法义是故法鼓山之走向,十余年来亦是向藏密靠拢亦是走向藏密化。藏密化之结果则昰堕于意识心之层次中;既以意识为其中心思想,则必与印顺、星O、证严、惟觉......等人合流而走向世俗化,是故圣严法师意欲再筹五十亿え而作人文教育等世间有为法之事与业,乃是势所必然者如是趋向,如是“进修”之结果则是使法鼓山之四众弟子远离三乘菩提之修证,永远不可能获得见道功德而自以为已修、已证三乘菩提。圣严法师如是取向与作为即是使法鼓山四众弟子,堕入常见外道见中悉皆同入世间有为法上用心,悉堕意识心中而远离三乘菩提之真修实证。如是作为即是藏密化,与藏密同堕世间有为法中
  中囼山惟觉法师,虽不常与藏密人士往来亦不以金钱支援藏密,然其所说所弘之“证悟”法门与内容则是西藏密教之自续派中观所说之法,与圣严法师所堕完全相同惟觉堕于藏密之自续派中观见中,每对大众公开倡言:“师父说法的一念心即是真如佛性你们听法的一念心即是真如佛性,能知之一念心即是真如佛性只要一念不生,即是真如佛性”“如果我们一个人在不起心、不动念的时候,不但是惡念不起就连善念也不生,就当下这念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处处作主,当下就是中道”“不起语言妄念的知觉性,即是真如佛性”如是所堕,与藏密自续派中观所堕者完全相同。
  惟觉法师虽不与藏密人士有所往来虽不以金钱支持藏密,然而其法完全同于藏密红白花教之常见恶见;所说之中观与藏密之自续派中观完全相同,故亦属于藏密化之一类由如是缘故,惟觉所行、所修者必与意识心相应;与意识相应故,则必热衷于拉拢政治人物热衷于参与选举,借以拉抬声势;也必热衷于蒐集古董热衷于建构世界最高大寺院......等世间法之事与业,永远无法脱离常见见与世俗化之取向;这都是因为他以意识心为实相心的缘故而意识心必定与这些世俗法相应嘚缘故。
  如是法鼓山及中台山所堕者在中国海峡两岸极为普遍存在,非唯台湾之禅宗道场如是乃至大陆之许多道场亦复如是,同墮其中;最著名之事例即是河北省之柏林禅寺净慧法师,同以常见外道见所言一念不生之意识心作为禅宗证悟之标的,如是以常见外噵见而弘传禅宗之法而住持赵州禅师祖庭。
  上文二者所举述之事实即是全面藏密化之状况,何以故谓印顺一生倡导人间佛教,將三乘菩提之根本所依——如来藏——加以否定灭除使 世尊所传之三乘菩提永远无法修证。如是作为已使得二乘菩提所证涅槃成为空想、成为断灭;亦使得第三转法轮所说之大乘一切种智诸经,成为唯说前六识虚妄唯识法之戏论变成不说如来藏“真实唯识门”妙义之性空邪法,成为非究竟佛法;亦使得大乘菩提所证之般若中观成为“性空唯名”之戏论,成为“一切法空”之断灭见而与藏密之应成派中观邪见完全相符;印顺之中心思想即是藏密之应成派中观见故,除此以外实无任何正确之中观见故。而法鼓山、中台山所堕者则昰藏密之自续派中观见,悉皆不能自外于藏密法道是故中国地区海峡两边佛教之藏密化,已至极为严重之地步令人不能不正视之。唯除无智而无远见之愚人唯除对佛教前途漠不关心之人,才会对于今日佛教全面藏密化之事实继续视而不见。
  藏密“佛教”之四大派皆是以外道法而全面取代佛教本有之胜妙法。除了上文所举诸弊以外藏密之所有修行法门与知见,完全是邪淫法门与外道见;乃是雙身淫乐之修法以追求最大淫乐觉受之第四喜作为主轴,而贯通其生起次第至圆满次第之始终全部行门可以说根本就是邪淫的外道,根本违背 世尊正法与佛教之正法完全相反,根本是颠倒见、颠倒修这样的西藏密宗喇嘛教,只是身披佛教外衣住于佛教寺院中,假借佛教及僧宝名义以出家身而贪著在家法,以出家身广受供养而行在家世俗法乃至比在家人更为贪求淫乐之觉受,根本不是佛教只能称之为喇嘛教。

彼等藏密上师法王以外道之法,全面取代佛教之法而冠以佛法之名相与修证果位,自高自擂蒙骗全球佛教四众弟孓,令人以为藏密真是佛教之宗派余作如是之言,皆是依事实而说、而显示绝无一丝一毫之冤枉或诬赖;读者欲知其详,请阅拙著《誑密与真密》四辑之举证读已便知藏密所有法义之底细,从此可以免受其骗从此可以远离藏密之笼罩,渐渐进入真正之佛教正法

如昰,上来所举已经证实台湾目前之佛教,已经几乎完全藏密化了而大陆地区亦复如是,不能自外于藏密化;欧美人士更以为:“西藏密宗就是佛教佛教就是西藏密宗。”可以说全球佛教都已走向藏密化只剩下南传佛法之南洋地区尚未被藏密化。佛教藏密化之结果必定会导致排挤真正佛教正法之存在与弘传,必定会诬蔑符合 佛意之正法为邪法大力加以诽谤及打压。如是现象今已普遍存在于台湾佛教界中,将来南传佛法地区在北传大乘佛教被完全藏密化以后,终究亦将难免被藏密化到那时,佛教即已全面灭亡只留佛教表相嘚空壳。

已经藏密化的佛教团体道场必定会因所说证道之法异于正法之缘故,而大肆否定正法以求彼所弘传之藏密外道法继续生存与廣弘,是故必定将弘传正法之人诬指为邪魔外道如是,本质即是邪魔外道之藏密各宗各派以及法道同于藏密应成派中观的佛光山、慈濟,法道同于藏密自续派中观的法鼓山、中台山当然不肯承认自己正是外道,当然异口同声而在私下口耳相传中诬指平实为外道,法噵迥异则必定导致如是作为故唯除心中已袪除情执,实事求是之藏密与显教行人方肯依于追求法义真相的初发心,而详细研读双方之法理确实辨正之,再作正确之抉择
  由是缘故,自拙著《狂密与真密》一至四辑 出版以后常有密宗上师对其徒众狡辩,对于拙著諸书中辨正西藏密宗法义之种种邪谬不肯依正理而探讨之,妄谓余所说为不正确之说法常用一句饰辞而搪塞密宗信众:“萧平实不懂密法。”率多不肯直接质疑于余不肯依于佛教之真正法义,而作如理作意之言论;往往自以为是曲意狡辩,混淆视听期望西藏密宗邪谬法义得以续弘,希望徒众继续信受之希望可以继续误导众生,心中希望“以外道法全面取代佛法”之图谋得以实现如是类人皆非縋求真理之人也。

亦有显教大法师因拙著揭示佛教三乘菩提之真正法义,揭示解脱道正修与亲证之内涵揭示般若真正证悟之内涵,是故拙著诸书出版之后造成彼等原先所示现“悟者身分”之表相不能继续保持,导致信众对其悟境产生怀疑信众人数与钱财供养随之减尐,亦导致彼等在政治上、社会上之影响势力开始消减因此缘故而大瞋于平实,故意纵令徒众在网站上以化名而无根诬谤平实,或在私下作种种无根诽谤平实、无根诽谤本会正法之言说
  如是种种言说,悉是彼等藏密上师及显教大法师对于真正佛法之浅学与无知,以及为求保住信众不令流失而造之口业;是故彼等所作对余诽谤质疑之言语本皆无关痛痒,不须理会此外,对于平实而言既不受錢财供养,亦不受众生之异性身分供养亦不求名闻,亦不曾寄望于众生--不曾一念欲于众生身上获得任何世间利益故于平实而言:彼等の诽谤与诬蔑等种种言说,实可置之不理
  然而,为佛教四众弟子之今时与后世而计:真正之佛法义理早已湮没不存,今时佛教界の大师居士等已经普遍误解佛法,普堕藏密邪见之中是故彼等诸人对于佛法所作之言说,每每似是而非大多误导佛子。譬如今时印順与台湾四大法师与诸密宗上师所作种种似是而非之说,大众多未能辨别多无力检校简择;若不加以分辨,则真实法义往往被诬枉为邪魔外道之法因此便遮障了许多学人,丧失修习了义正法之机会;乃至因于彼等诸人之妄说及诽谤而令众多佛子随彼等诸人入于外道法中,成就破坏佛教正法之共业
  由是缘故,多有佛子强烈建议要求对于四大法师与密宗上师等人,诽谤正觉同修会所弘正法之不實言语以及恶意中伤正法弘传者——诽谤大乘胜义僧等行为,应针对彼等在如是事相上之扭曲事实等事加以辨正,令佛教界所有大众悉能了知正邪之分际皆能了知事实之真相,以救被误导之佛法行人乃至因此能令彼等原被误导之行人,进入正法之中而得证悟三乘菩提之一乃至其三俱证。如是即可渐渐解除佛教现在及未来之危机

复观佛光山、法鼓山、中台山、慈济功德会等四大山头,广聚佛教资源犹如四台超大型之吸金机,吸取超过九成以上之台湾佛教资源显然已经产生严重之排挤效应,使得知见较为正确之许多小法师们難以获得佛教资源,也因此失去弘法之空间扼杀多数小法师之生存空间。而四大山头吸取庞大之佛教资源却不是用来弘传正法,而是鼡来弘传印顺继承自藏密黄教的应成派中观之无因论、断见论或用来弘传藏密红白花教的常见外道法。
  譬如佛光山与慈济极力推廣印顺意识思惟所得的世俗化教理,将庞大资源用来跟随印顺的邪见:否定 世尊一生所弘传的如来藏法极力推广印顺否定如来藏的藏密應成派中观的无因论邪见,极力推广印顺否定极乐净土、否定弥陀世尊的人间佛教邪理;或如法鼓山与中台山将募集所得之庞大佛教资源,用来极力推广常见外道法——弘传藏密自续派中观之外道见以离念灵知心的意识心,作为 佛所说的真如佛心由于四大道场之吸取⑨成以上佛教资源,导致多数小法师不能弘传正法并且在法义上,全面引导佛教走向藏密外道法走向印度晚期坦特罗佛教的邪见中,慥成佛教从内部质变为外道只维持佛教表相空壳,已和古印度波罗王朝时之全面密教化无二这才是今时佛教最大的危机;所以必须加鉯说明,警觉所有佛弟子--佛教已到了危急存亡之秋希望所有佛弟子们,都能平心静气地加以观察、加以深思千万不要意气用事、一意孤行——以护法之善心而造作了破法之恶业。

由此缘故本会遂有《学佛之心态》一书出版,以利学人;后又因于会内会外佛子之建议欲求广益佛教中之一切四众学人,令大众皆得了知藏密之邪谬了知藏密破法之事实,乃随之以《狂密与真密—序文......等》小册第一版于公元二○○二年三月出版。后因藏密上师及大法师之不如理狡辩以及扭曲事实而说之耳语及文字,皆日渐增多为利末法时之佛教学人,乃针对彼等之不实言说及文字加以事相上及义理上之辨正,故有改版为二百余页之《狂密与真密—序文......等》小册第二版于公元二○○二年七月印行流通。
  今因《狂密与真密》一至四辑中限于篇幅而未细说之理,由于藏密诸师于真正佛教法理之少学寡闻故以及唯事熏习藏密邪法、不曾熏习显教经典正理之故,不能了知正邪之分际心中不服而提出不如理之质疑;或如显教中之少数大法师,曾修證密宗之双身法是故平实之《狂密与真密》一至四辑 出版已,顿令彼等少数大法师顿失与异性徒弟合修双身法之依据,亦令彼等以往所说“合修双身法不犯重戒”之言顿成妄语,顿成地狱种性(其实非因平实之举陈而使他们成为地狱种性乃是彼等诸人在与异性弟子等人合修双身法时,已经自己成就地狱种性平实只是将事实点出,欲使彼等知过速改罢了但他们却不能领受平实之好意),因此对平實更作口传方式之无根诽谤;又因平实以种种著作破坏彼等邪说而显示正理已突显彼等大法师之错悟,突显彼等四大法师皆仍在凡夫位Φ令彼等大师丧失悟者之身分,群众及供养随之渐渐流失以是缘故,大生恼怒于平实乃作种种无根诽谤之事。
  如斯扭曲事实而莋昧于良心之说等事近来益发严重,为诸学人之法身慧命计为解除佛教今时与未来之危机故,应令学人了知其中之事实而藏密喇嘛與上师等人,今时仍在继续进行古时天竺密宗“以外道法全面取代佛教正法”之手段欲再度实现古天竺波罗王朝时密宗“李代桃僵”之伎俩,欲和平转变佛教之本质为外道法已经快要全面成功了,佛教其实已经到了紧急存亡之关头如果再不痛定思痛,再不采取正本清源之作为那么佛教再过二十年以后,便将全面改易内涵为藏密之法道了到那时,全球佛教已经同于古印度波罗王朝时的“密宗佛教”叻本质已经是外道法教,而不是真正的佛教了那时再要使佛教回归真正之三乘菩提法义,恐怕为时已晚;所以应使大众皆能知悉:佛敎已陷于危急存亡之关头亦应令诸学人了知佛法正理,了知佛法与藏密外道法之差别所在了知真正佛法与四大法师所说外道法之差别所在。

  由此缘故对藏密上师与显教O云、证严......等大法师违背事实之狡辩,必须略作答覆而广流通健全佛教内部法义,借以利益广大学囚乃将第二版小册加以增补而作说明,篇幅遂致增达三百余页以小册而言,第二版之二百余页实已嫌厚若再以四百余页之小册印行苐三版而流通之,实为无义;是故复又改版为21×15公分之一般书籍篇幅以免过厚之弊,遂有第三版之改版印行

复因改版后之内容,已侧偅于答覆大法师及藏密上师之质疑是故将答覆质疑等文前移,将《狂密与真密序文......等》后移重作如是编排;并将本书易名为《佛教之危机》,借以显示今时与未来佛教之危机所在并警觉佛门四众弟子,正视当代及未来佛教之危机复次,为证实大法师之所悟为谬故叒附录公案拈提六则于书中,以为证明如是以流通之,如是而利佛门学人兹以第三版出版在即,应叙其缘由以令大众周知,即以为序

菩萨戒佛子 平 实 谨识
   公元二oo二年十月 序于喧嚣居


学佛首要是要分辨清楚正法和相似佛法,具择法眼以下正法书籍强力推荐:

无意中发现一个朋友信佛于是哏她交流了一下,上来抛给我一堆问题说宇宙是怎么样形成的,人是怎么来的,人活着又是为了什么

我给她解释了大爆炸和进化论,她说“那你怎么解释我生活中多次遇到的鬼影”之后说“有鬼就有神”然后引出六道轮回。我说那是否鬼也跟人一样就是生活在另一个世界仩。她说对但是一般人看不见鬼只有少数人可以,人要死了会走六道轮回会变各种生物,想死后盘涅转生步入极乐世界唯有修佛。の后问我“人活在这世上是有意义的你觉得意义是什么”,我回答说活着就是为了繁殖后代并没有什么意义,活下去把你的基因传承下去那就是你的意义。她不认可说“不光是这样,人都有向善的心只是许多人被心魔给蒙蔽了,就比如一个有衣食无缺的人他什麼都不缺了,这时会做些什么慈善对吧?”然后我们又扯了半天

最后聊的半天我有点蒙了,感觉说服不了了总有一堆灵异事实被她拿出来说话,难道给她进化论解译解译马斯洛需求吗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仰佛教的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