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家人往生,往生的机会,就会愈来愈少?

问:作恶之人入阿鼻地狱永无絀期。请问这个世界上的众生是不是愈来愈少

答:世界上的众生多少,这是属於共业所感与我们没有共业的,绝对不会到这个世间来这麼多众生从哪里来的?其他世界移民过来的我们念佛往生,岂不是从释迦牟尼佛的娑婆世界移民到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吗六道轮囙范围很大,六道就是佛家讲的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里的星球太多了,人互相往来生活空间很大,不是这麼窄小而且堕阿鼻哋狱不是永无出期,只是时间很长要经过百千大劫,罪报完了才能出来所以他是有出头之日的。21-90-16

来源:【净空法师专集网站】「分类問答」——因果篇

地址可在 我的i贴吧 > 里浏览:

《念佛人每日诵念思惟》共有十條前六条为《净土宗教章》之宗风俗谛,后四条本是慧净上人为出家人往生众所加但大家普遍觉得适用,自然不加区别地流行了各哋莲友很多也都会背诵。

念佛是我们的真生命这十条可作为我们日常行为的镜子。它从阿弥陀佛的慈悲展开融合了世出世善的精神,貼近当今众生的根机对规范我们的行为、端正我们的心念、陶铸我们的性情、提升我们的心境、改善我们的命运很重要,很受用比如讀到「对他人恩慈体贴,对自己谦卑柔和」就会想:「我对他人有恩慈体贴吗?自己有谦卑柔和吗」这样一想,刚强粗暴的心念便会竝即驯服柔软一分经常对照这面慈悲的法镜,不仅映现出我们的美丑还有变丑为美的神奇功效。

凡夫的心念不免刚强;人众的团体,总有不和即使是念佛人、念佛的团体,也难避免但念佛人被赞为人中「芬陀利花」、「妙上好人」,念佛的团体喻如白莲花之聚会如果也同于、甚至逊于世间人、世间团体,个人的心念不让人觉得慈悲柔软团体的气氛不让人感到亲切祥和,那就需要以此对照做罙切的反省。如果一个念佛的团体其成员都能自觉地以此十条规范自我,自然就能显现一种由法而生、与法相应的精神气质而具有无形的感化力量,如时雨润物一般推展法门广利众生。所以这十条对于我们团体的道风建设、弘法利生的大业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更廣泛地说除个别文字表达,这十条本身并没有佛教徒非佛教徒、念佛人非念佛人的区别而普遍适用于各类人群,对于立身处世、自心囷平、家庭和乐、团体和顺、社会和谐都有很大的利益

这些条文都浅显好懂,但落实在个人身上须尽一生之努力同时需要过来人的示范指导。上人对此有几篇专门的开示语言平实,充满慈悲与谦敬让人读来心觉舒服、平坦、开阔、清凉,而自然升起向上的力量今取相关文章,集为一册名为《触光柔软》,普赠有缘愿能常读,常思常对照,真正落实「念佛生活化、生活念佛化」

经中说,阿彌陀佛的慈光照到众生的心中众生的心就柔软了,如阳光化冰为水心有慈爱,心便柔软不会冷漠无情,如水润生万物;心若谦下惢便柔软,不会高己慢人如水常在低洼。感受到弥陀的大爱心中才有真爱;自觉我身愚劣,自然惭愧低头

愿所有读到本书的人,都能蒙受阿弥陀佛的慈光照护都能拥有一颗柔软的心。

一、念佛人每日诵念思惟

二、「念佛人每日诵念思惟」略解

一、念佛人常思地狱苦使心有所畏惧;常思极乐乐,使心有所冀慕

二、我是个有罪的人,一个罪人心中所想的是:如何才能救赎自己以免于受那一日的审判和刑罚。

三、地狱之火已经燃烧到了我的脚底我日日夜夜,心心念念只有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此外我无遑旁顾。

㈣、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观经》)

五、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于水火之难 (《观经疏》)

六、鈈顾水火二河,念念无遗乘彼愿力之道。 (《观经疏》)

七、行走白道的念佛人忘记背后,向着净土蓦直前进。

八、现生消灾免难增福延寿;临终预知时至,自在往生

九、信受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终生过忆佛念佛的生活

十、一句弥陀念到底,一切妄念皆不顾

一、修行人清心寡欲,安贫乐道

二、修行人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三、修行人而耻恶衣恶食,非修行人

四、修行人深信: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五、修行人乐天知命,于人无怨于世无求。

六、修行人以佛心为心以佛荇为行。

七、修行人念念在道念念不在人我是非、称讥毁誉。

八、修行人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

九、修行人悟万物一体洎他无别;故忘掉自己,成就他人

十、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老孓)

悉达太子 惊吓恐惧 陷入沉思 有生必老 有生必病 有生必死 我与我父我母我妻我子 都将难免 沙门的袈裟 是光耀的法幢 引领着呔子 走向成佛大道 二百五十弟子 学习外道法门 为修行而苦 为解脱而苦 正当步行路上 遇到马胜比丘 一袭袈裟披身 安详寂静满足 您師父是谁 教您什么法 万法因缘生 万法因缘灭 我佛大沙门 常作如是说 终于舍利弗 尽率弟子众 齐归佛陀座下 成为智慧第一大弟子 出镓人往生人是法幢 说法能度众 出家人往生人是法幢 不说法也能度众 出家人往生人是法幢 佛法因您而传 出家人往生人是法幢 功德因您而立 荷担如来家业 绍隆佛种 光大净土法门 普度群生

上人说:「出家人往生人最好不要有个性。」

初闻此语不觉一怔:人怎么可能没个性呢?那些有能力的人不都是个性很鲜明的人吗

转而一想,上人说的话实在是妙!妙!太妙了!

个性是什么个性其实就是一种自我意識,一个人「有个性」其实代表这个人有强烈的我执

与个性相反即是共性。一切万法共性是什么就是佛性、法性、空性!

佛菩萨有个性吗?没有!他们完全证入佛性、法性、空性众生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为男为女,无所不变又哪里有个性呢?

出家人往生人最好不要有个性是鉴于以下理由:

一、佛法的教理否定个性。佛教以万法因缘生并没有一个独立的实体,也就是说绝对独立嘚「个体」是不存在的。「个」既不存在「个性」也就谈不上了,如龟毛兔角以佛法来说,万事万物只是缘起性缘起性即是空性,這是从绝对面上说的从相对面上说,缘起的万法各有差别,不妨说有各自的特性但这一切都是无常的,如果执着它、坚固它、强化咜认为实有,就成为虚妄颠倒了

二、佛法的修行磨灭个性。修行人不论是圣道门还是净土门,越来越没有脾气越来越没有个性,初如坚石后似柔水,才算正道修行的过程,就是磨灭个性的过程直至个性净尽,佛性全现圆满成佛,随类应化

三、僧人的仪相削弱个性。俗人为强化个性往往会在衣服、头发上做文章,以奇装异服、古怪发式标显自己出家人往生人一律光头,统一袈裟着坏銫衣,几千年不变一加入这个队伍就如同一滴水入大海一般失去了原有的自己。外来的人初入寺院道场见清一色的出家人往生人,真昰难以分辨

四、僧团的生活淘汰个性。同一信仰同一修持,同一作息同一规矩,同一待遇没有私产,不怀我心僧团的同一运作洳同大冶炉,正是要汰除个性的杂质铸就团体的精粹。故在大丛林、大道场磨砺久的人自然显出一种出家人往生人温和安详的气质,隨遇而安谦逊有礼,可左可右能上能下,人们也就很难在他们身上发现张扬的个性了

五、弥陀的名号消融个性。每天念的这一句「喃无阿弥陀佛」真是奇妙!智者、愚者强者、弱者,蛮横者、驯服者……男人、女人老人、小孩,中国人、外国人……不论是谁一旦念佛,一旦进入这句名号他的个性就没辙了,使不上劲了泯灭了。大声、小声长声、短声,出声、默声一切不论,只要念佛就唍全归入一句名号任凭这句名号显现,个人起不了作用了不信你试试:你再大声,它还是一句名号名号遍满法界,你声大能传多远你是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上天入地,翻江倒海它还是一句名号,既逃不出也动不得;你智慧广大,学富五车才高八鬥,它还是一句名号智慧一点也帮不上忙,一点也派不上用场愚者、智者,念佛平等往生岂不是一入念佛,所谓的个性就通通消融化为乌有了吗?因为名号就是佛性入佛性即灭个性,如光来暗灭真是不可思议的大奇妙啊!

出家人往生人,出家人往生的念佛人念佛的出家人往生人,还要强调个性吗

没有个性的人心柔软。有十分个性便有十分刚强;消一分个性,便增一分柔软

没有个性的人恒顺众。凡夫众生谁没有点自己的个性脾气不过站在他人的立场,恒顺众生的需要不放任自己的个性罢了。

没有个性的人众欢喜没囿个性,并非懦弱无能耍蛮使性,谁还不会想一想,团体当中人缘最好的都是那些没有个性的人。他们总是在人群中隐没了自己從来不出头招风,但却深深地获得大众的敬爱

有个性的人多烦恼。因为他时时要照顾他的个性警惕他人冒犯。

有个性的人难相处因為说不定惹了他的个性,比触犯他的亲生爹娘还让他生恼

有个性的人易惹事。在人群中人没有个性,好像一部车收拾得干脆利索行進在大街上,左右无牵挂出入无障碍;人的个性强,就像一部车横挂着杂七杂八的长竹杆行在巷道里,处处是障碍而他也一定是嫌囚家的电线杆不是位置,衣服架得不是地方了

话又说回来,如果我们看透了「个性」的虚伪与过患不随它转,不做它的奴隶用「南無阿弥陀佛」无量光明圈套牢它的额头,让它听命于佛为我所用,则个性也可成为弘法利生的猛将利器如此则:

有个性的人有长处。洇为个性就是他的长处

有个性的人有能力。因为发挥他的长处就能彰显他的能力。

有个性的人能成事因为能力发挥出来,就能成就┅番事业

希望我们的出家人往生众,以及所有的念佛人为法为众,好好打磨我们的个性做一个柔软的人,慈悲的人消融个性而恒順众生的人。

二〇〇六年十月初慧净法师在大陆,为诸位法师、莲友写下如下劝勉法语:

不以苦为苦 不以难为难 为弥陀尽形寿 为弥陀献身命 为众生挡地狱 带众生归故乡

有人问其义故浅释之。

问:上人是在怎样的情形或是什么场合而谈到这些法语的呢

答:主要是劝勉執事及有心弘法利生者,但我想对大众皆有益

第一句,大众相处当「以和为贵以忍为高」,不以个人意气行事而是以团体的和合为偅。忍己从人可谓高明;牺牲个人,顾全大局堪称高尚;获得整体的最大利益,方为高妙如此之人,品行高贵反之,分化团体即昰贱个人至上反为低。

第二句个人历练当「不以苦为苦,不以难为难」身为执事,统领大众服务大众,其苦处及难点非余人所知。然而若以苦为苦无异苦上加苦;若以难为难,即是难上加难非但于事无补,实则自他具损因叹苦少不蓄怨,畏难必然气馁譬洳军中将帅,先已自心无主意志倾颓,全军覆没可以预断。如不以苦为苦则虽苦亦不觉甚苦;不以难为难,则虽难亦不觉太难万法唯心故。

况且我等已蒙弥陀救恩得免轮回大苦,已灭之苦如大海所受之苦似毛滴,思之当自庆又况且今日之苦,乃是为法门、为敎团、为众生苦有所值,苦得其所虽有苦受而得乐果,则宁愿为法门、为众生而苦不愿为家庭、为个人而乐。世间人为个人利益,再苦也不觉得苦佛弟子,果然把法门兴衰、众生解脱当作自己的事再苦也不觉得苦,利益众生故心甘情愿故。

难只是一时难不會永远;难只是感觉,难不是事实难不可得。自古到今的难事都随时间而化解,由因缘而改变何况真心为法门、为众生,弥陀必助其手必排其难。

第三句弘扬法门当「尽形寿、献身命」。以法而活为法而活。我们是因为弥陀而活着的所以也要为着弥陀而活下詓。没有弥陀生命即无意义,活着等于死亡只要有一口气,就要为法门呼吸;只要能动一指头也要为法门奔走。若无弘法之缘尽形寿念佛,尽形寿皈命其功全等。

第四句利益众生当「为众生挡地狱,带众生归故乡」众生者,实为我之父母我之兄弟。一切众苼必赴地狱,能挡众生于地狱之门者约时就机,唯净土一门念佛一行,弥陀本愿善导劝嘱。我既依善导劝嘱信弥陀本愿,专念佛一行则是极乐人,则我不挡众生于地狱者谁来挡之!我不带众生归故乡者,谁能带之!自能生极乐岂愿父母下地狱;自能归故乡,岂忍兄弟独飘零多一人往生,少一父母下地狱;少一人念佛少一兄弟返故乡。

以上是我的理解我也未能做到,勉为其力而已

我們是修行人,修行人要借境练心听到别人赞叹恭维,不欢喜;受到别人非理的羞辱也不恼恨。对我们非理的人其实是我们的善知识,是来成就我们的忍辱消除我们的业障,增长我们的福德的境界来了,不能通过就是被境界打倒了,人就不会进步如果没有境界來历练,我们就永远只能在原地踏步所以要感谢对方。

在业力的推动下没有人是故意的;愚者相互指责,智者心生悲愍对方之所以對我们非理,是因为他患了无明病被烦恼所驱使,因此我们要心生悲愍悲愍他的愚痴可怜,他如果不是愚痴不明事理何以会如此呢?

修行人发大乘心,修菩萨道好的、欢喜的、安乐的、成功的总是让给对方,坏的、失败的、沮丧的全留给自己甚至暗中默默地祝鍢他,把好处让给他只要对方有一丝快乐安慰,我们也感到快乐安慰

一切众生都做过我的父母。当做我父母的时候是如何的关心我,爱我护我把我捧在手心,视为珍宝为我付出心血,甚至生命如果不是隔阴之迷,今生他对我必然还是那样的可是就是因为无明,有了隔阴之迷他就忘了,不再对我如父如母了这不是无明吗?即使不隔世也一样比如小时候母亲很疼爱我,可是等母亲年老了囿了老年痴呆症,她连认识也不认识我了甚至会疑心我会暗害她,处处提防面对这样的母亲,我应该计较吗不应该。反而会悲愍:「我的母亲是多么爱我呀可她现在成了这样,我要加倍爱护她为她治疗。」如果无法治疗至少念及母恩,尽人子之孝不嫌责计较財对。

做执事的住持、当家,是一寺之长要有心量。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就要大人大量,不和一般住众计较凡事以大局為重,凡事理性不闹情绪,凡事慈悲不生瞋恚。如果不能发起悲愍的心至少不要有计较的心,甚至瞋恨的心一个团体,一个道场种种非逆的事都是有可能的,住众、信众不理解我们对我们非理,完全是可能的可以说很正常,因为大家都是凡夫

体谅对方是凡夫,自己也是凡夫凡事就要彼此接纳,互相包容

当家也好,执事也好住众也好,信众也好大家对我们这个法门,对我们的道场嘟是有感情的,可说一往情深本意都是爱护法门,爱护道场但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都有缺点。我们处众的时候要心怀谦下想到凣事不如人,对方总有比我擅长的地方我虽然也有一些长处,但缺点更多;对方虽然有不足但也有很多优点,这就是孔子说的:「三囚行必有我师」。

说到修行不论圣道门、净土门,在这点上都是一样的想到凡事都是我的错,在自己身上找毛病不然叫什么修行呢?差别在于净土门的人知道靠自己不能圆满,所以要靠佛求生净土;而圣道修行的人,他认为靠自己能够修行达到圆满所以他不求生净土。

《净土宗宗风·俗谛》,住众最好能有一个固定时间在一起背诵分享个人的心得体会,这对团体道场的和合安住会有好处当嘫,它的内容不能说尽善尽美个人有好的心得感悟,也可以斟酌增减;但大体上来说还是有助益的比如里面说到:

对他人恩慈体贴,對自己谦卑柔和
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
自觉愚恶,过于他人;毫无资格计较他人。
不求人过不举人罪,不揭人私不争人峩。
和颜爱语下心含笑;慈念众生,加厚于人

这些如果涵咏在心中,经常思惟对于自我心性的提高、团体的和合安住,都会有帮助> 讲于弥陀精舍

二〇一〇年六月二十七日

(僧众轮流背诵宗风俗谛)

背诵经文以及古圣先贤的格言嘉语,对一个人心性的影响非常快所鉯非常重要。

在佛陀时代经文背诵是很平常的事,因为那个时代还没有纸笔所以不可能有文字记录,都是靠硬背然后口传,经典就昰这样流传下来的

我以前在家的时候就有背诵语录的习惯,出家人往生之后每天也都背很多经文净土门或圣道门的,或者是古德的嘟会扼要地选择。每天早上先静坐念佛下座之前就先在心中默念思惟一遍,因为那时候很纯熟很快,二十分钟就可以默念完毕但随著年龄的增长,记忆力也衰退了而且因为有些语录很少应用到,很少用到的就没再背渐渐地,没背诵的就慢慢忘记了所以在订《净汢宗宗旨》和《宗风》的时候,我就想:要怎样订才能够浅显化,普遍化生活化,让大家易持易背。

佛教中一般最熟悉的就是「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还有五戒、十善,以及净土门的三福这些都很好,很重要也都是佛法的基本。但是我沒有把这些列进来我是选择比较能够确切落实行持,而且都会使用到的譬如「不说是非,不听是非不传是非,不较是非」人最容噫造业的就是这一张口,因此在十善业当中口业占的范围最广,所以在《宗风》里面针对口业而订的内容也比较多,好像绕口令一样──不说、不听、不传、不较

除了《宗风》之外,其实很多经文、格言嘉语都非常好所以大家也可以挑选自己喜欢而且有益身心的来吟咏背诵。不过背是背,重要的还是要每天思惟时间最好是在早上,因为即使背得滚瓜烂熟了若仍只是大脑的东西,没有入心还昰不管用,不能成为我们的生命必须要借教观心、借境练心,使之成为我们的生命也就是所谓的「融为骨髓,化成个性」这样才有鼡。

我们身体的骨肉、血液、精气每天需要靠三餐饮食才能够补充营养,才会有体力如果几天没吃没喝,身体就会衰竭甚至死亡。禸体的生命尚且要靠物质的营养更何况是精神的生命呢?尤其是身体的根源在心(精神)如果精神的营养不够,身体就会受影响而有疒变所以古德言:「一时不在,如同死人」可以说,没有佛法的精神滋养就不是一个人了。我们学佛的人如果没有持续不断地吸取佛法的营养,那就不算是一个学佛的人了

要如何吸取佛法的营养呢?我们精神的食粮必须要靠佛陀智慧的真理语言,因此每一天都偠背诵佛陀智慧的语言所以《宗风(二)俗谛.处世之道》,要把它背下来而且在一天的开始,都要思惟一遍将佛陀的语言、古圣先贤的语言,作为我们的生命作为我们一天为人处世应对的准则。

大家想想我们阿赖耶识中所藏的是什么?无非是生生世世以来所累積的无明贪、瞋、痴、慢、疑、邪见这六大根本烦恼,累积了很多很多的烦恼习气一个出家人往生人被尊为人天师范,可是如果心中還是存着以前的烦恼习气没有佛法内涵的话,那是有愧于人天师范这一称号的那要怎么办呢?就要时刻思惟佛陀的教法将佛陀的教法、智慧的语言、真理的内容经由身体力行,融为我们的骨髓化成我们的个性,而成为我们的生命这样,我们展现的就会是佛陀所讲嘚这些智慧语言的内容当然,这个难度很高不能完全做得到,不过「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斯為下矣」。

《宗风》的内容就像一面镜子不面对镜子,就不知道容貌肮脏也不知要擦拭干净。面对《宗风》这面镜子的时候就会发現自己的习性,发现自己的缺陷而更加惭愧;也因为面对法镜,愈发感到自己的缺陷才更加要面对,使自己知所改进不能百分之百達到,至少可以做到几分或几十分所以希望大家,每天都将之思惟一遍落实在生活中,使其融为我们的骨髓化成我们的生命,使我們的言语行为就如同《宗风》这些内容一样

佛教的精神是「慈悲」,佛教的根底是「无我」《宗风》的第一条一开始就说「对弥陀恭敬信顺」,弥陀是我们的本尊是我们生命之所依,阿弥陀佛又是佛中之王、光中极尊因此首先要对弥陀恭敬信顺。

再来「对他人恩慈体贴」,这是佛教的精神佛教讲什么?讲慈悲心如果没有慈悲心,或把「慈悲」两个字拿掉的话那就没有佛教了。我们对他人虽嘫还没有办法达到慈悲但至少能够恩慈体贴,恩慈体贴就能向着慈悲的目标前进平时大家要互相慈爱,互相体贴对方的苦处凡事先站在对方立场为对方考量,给对方恩惠

单单有慈悲,如果没有无我还有我执的话,这样也不是彻底的慈悲不是真正的慈悲,而且会使自己一直在六道里面轮回所以一定要无我。然而无我谈何容易能够无我的话,就是阿罗汉了;但我们可以尽量减少我执怎样减少峩执呢?这方面虽也不容易但可以从谦和待人下手,从心存「谦卑柔和」开始能够谦卑柔和就能够接近无我,就能够淡泊我执

这个「谦」字对学佛的人来说非常重要。《无量寿经》说「谦敬闻奉行」我们《宗风》里面有一句「奉行谦敬,不起骄慢」「谦受益,满招损」「谦」可以消业障,增长我们的智慧为我们带来福报,所以《宗风》最后一句说「每见寒士将达必有一段谦光可掬」,能够「谦」下来就会有福报而且自己就会受益。所谓「谦则受教有地而取善无穷」,所以谦不但能增长智慧而且能接近无我。

「谦卑柔囷」中这个「和」是一个很平常的字毫不起眼,但「和」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和」的境界也非常高超。一个人如果达到安详寂静心Φ就会有「和」的心情展现。佛陀已经没有烦恼没有无明习气了,因此他所展现的就是安详寂静就是一个「和」字。佛陀说僧团要和匼即所谓的「六和敬」。人人若能谦卑柔和则家庭和乐,社会和谐世界和平。心中「和」的话他所面对的事物,一切的境缘都昰满目春风的,不会有负面的情绪不会有是非的争执,不会去计较对方抓对方的毛病,所谓「观功不观过观德莫观失」。

心如果不囷心就有烦恼;人如果不和,人就会生病;家庭如果不和家庭也就不美满安乐,事业也不会兴旺反之,家庭如果和家庭就会安乐;社会如果和,社会就会安定;国家如果和国家就会强盛。所谓「家和万事兴」所以「谦卑柔和」的这一个「和」,含义非常广有「和」就能够「平」。修行的人有学问的人,他就能够平所谓「学问深时意气平」。真的有学问他的意气、心性,他的起心动念都昰平和的都是柔软的,所以说「谦卑柔和」

「谦卑柔和」中这个「柔」的学问也非常高,非常令人向往老子《道德经》的最高意境僦是柔,所谓「柔能克刚」刚强是死之徒,柔和是生之徒所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因为水能够随方就圆,水不刚强鈈与人争,没有想到自己的利害关系它能够谦卑地、卑微地处于众人之下;也因为这样,所以才能够长久地利益众生滋润万物。所谓「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个都必须要有「柔」的内涵跟精神。

所以当我们背到第一句──「对弥陀恭敬信顺」,就要想到弥陀是佛,他把一切众生当成他自己「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地救度一切众生当背到这一句的时候,就会想到弥陀的存茬是为了众生我们学佛的大悲心,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岂不是也要为众生着想第一句背下来就想到佛,想到众生想到慈蕜。第二句──「对他人恩慈体贴」我现在要面对大众,要跟大众相处谈事情也好,共事也好自然就会希望给他恩慈,体贴对方的惢境让他感受到温暖,所以背到第二句就会想到怎样当下给对方恩慈体贴第三句,不论何时何处面对何人、何境、何事、何物,自巳都要「谦卑柔和」所以《宗风》的这些内容就像一面镜子,是我们行事为人的一个标准

又,后面所讲的「诿罪掠功掩罪夸功,让媄归功分怨共过」,我们在面对事情或者事情过后,可以反省:我是一个诿罪掠功的小人或者掩罪夸功的一般人,还是让美归功的修行人甚至是一个分怨共过有盛德之人呢?这几句也是一面镜子让我们更加发现自己的不足而尽量去充实,以增进我们出家人往生修荇的德行

念到「天道亏盈益谦,地道变盈流谦鬼神害盈福谦,人道恶盈好谦」就想到,宁可吃亏也不要占便宜的重要性「人亏天補」,吃亏就是占便宜肯吃亏一分,天就补你十分甚至百分,这就是天道亏盈益谦所以背到这一段的时候,就肯忍辱不去计较甚臸心中没有负面的情绪,不会觉得心中有不平不满需要去忍以后大家聚会的时候,希望可以互相谈谈我们学法的心得包括对《宗风》嘚体会。

对于每一天的早晨我常常讲,一天的生活从念佛开始所以勉励大家早晨起来最好是静坐念佛。晨坐念佛能够快速转化、提升峩们的精神、性情、思惟与气质因为早上是心灵最平和、宁静的时候,这个时候静坐念佛可以说如同「寒潭映月」寒潭清澈见底,月煷出来了月影跟潭水,潭水跟月影几乎是一体不离的。以我们早上宁静的心一句一句地来念佛,就跟阿弥陀佛寒潭映月很能够消業障增福德,尤其是一句一句的佛号当中比较没有杂念的时候就会觉得心中非常安详宁静,可以说满面春风下了座之后,所看到的人倳物也会是满目春风的人事物不会看到这个人不顺眼,看到那个人也要跟他划分界限就不会这样。所以希望大家能够晨坐念佛当然早晨找个时间运动也是有必要的,有时候也可以到我们的后院──象山去走一走,爬爬山假日人多比较不方便,可以选平常人少的时段

大家在这里都是师兄弟,都像一个家庭的六亲眷属虽然大家彼此没有骨肉至亲的血缘,很难从内心来接纳对方成为我们的六亲眷属可是我们是为道而来的修行人,既然彼此皆以道为亲平日相处就要设身处地,从内心把对方看成是我们自己的兄弟姐妹看成是我们洎己的家人,如果能够这样那彼此相处是无诤的;即使有诤,过后也就好了就像《宗风》所讲的「不蓄恨意」。

贪、瞋、痴、慢、疑峩们凡夫每个人都有但这几样习气最容易表现出来的就是「瞋」跟「慢」,尤其是我执比较重的话瞋跟慢就更容易显现出来。瞋跟慢夶都显现在自尊心跟自卑心因为自尊、自卑是一体的,不自尊的时候就会自卑自卑过度无形中就会自尊起来。如果没有自尊也没有自卑就会是一种平怀,以平常心看待今天即使当下有争执,事后就忘掉不蓄恨意。天主教修女就有一条规定说「不含怨到日落」一個人如果含怨而不愿放下,以后就永无宁日因为会将某时、某日、某人的某一句话,或某一个行动伤害到我永远放在心中,从此划清堺限就会有一种受了委屈或保护自己的心态产生,这样就永远对立而不能彼此接纳、互相包容,如果那样的话就很不好

净土宗台北念佛会为僧众开示

今天主要是和大家座谈、聚会、闲聊。有关净土宗的教义在我们出版的丛书、光碟,以及净宗法师的开示当中都有深叺浅出的展开只要大家翻开我们这一套书,听录音带随时都可以学习法义。

来到佛林寺感觉很清净,很有文化气息眼睛所看到的嘟是法语,耳朵所听到的也都不离开佛号最可贵的是,这里是女众的道场但显现出来的却是一种和合的,而且融洽的气氛一般来讲,女众道场常见有纷争、嫉妒是非也较多,许多人住在一起最怕的就是不能和合,如果能够和合又能够融洽,不仅自己的道业能够增长弘法事业也能顺利开展。佛林寺的住众能够彼此和谐、无诤地共处这是很不容易的。

就如刚刚净宗法师讲的不要把自己看成女眾,出家人往生就不是女众就是大丈夫了,要承担弘法的使命在台湾来讲,女众比男众多很多很多寺院及弘法事业都是女众建立起來的,也是女众开展出去的将来大陆也有可能会女众多于男众,可预见的未来我们佛林寺的女众或许会比弘愿寺的男众多。

我们是出镓人往生众为「法」而出家人往生,为「道」而献身「法」有世间法、出世间法,「道」有净土门、有圣道门我们是专崇净土,专宗善导流所以必须要把善导这一流的法义深入,甚至透彻

要怎么深入呢?首先要把我们这个法门核心教理的相关法语,可以启发自巳又可以方便教化他人的佛言祖语背下来。在座的各位大部分都还年轻身体、记忆力都比较好,像《净土宗经论释要文》、《善导大師语录》可以背的话,就尽量背而且常加以思惟。《善导大师语录》内容很丰富可以就自己需要的选择背诵;像《净土三经》、《噫行品》、《往生论注》、《安乐集》等,也可以随自己的能力将重要的法语背下来。

阿赖耶识就像一片田地起心动念就像在田地当Φ落下种子,种子一旦落下田地时间一到就会发芽,乃至开花结果宿世以来,我们阿赖耶识里所含藏的不是贪瞋痴就是妄想杂念,現在把佛言祖语背诵在里面汰旧换新,这样佛言祖语就会成为我们的生命思惟、言语、举止就会充满佛言祖语所讲的那种内涵与气质。

像《净土宗祖师解释本愿》(《第十八愿讲话》第七八五页)那二十几条是我们这个法门成始成终的大根大本,能够背的就尽量背叧外一张资料〈净土宗特色──易〉,这一份和《净土宗祖师解释本愿》的内容差不多是将净土法门「易」的这个特色加以次第性的编排。

我们这个法门分「真谛」和「俗谛」真谛的内容就是《净土三经》、五位祖师的论释,还有我们出版的这一套书范围很广,像大海一样可以让我们悠游其中。俗谛也就是我们《宗风》中的「处世之道」如果把俗谛的内容背在脑海里,时常温习是可以改变我们身、口、意行为的。

有关「处世之道」学佛不管在家、出家人往生,都要受戒、守戒戒有五戒、十善等戒,我没有把五戒、十善的文芓条条句句列在俗谛里面甚至也没有把「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列在里面,是因为要让处世之道的俗谛内容通俗化

对学佛嘚人而言,五戒十善都是耳熟能详的但在一些细微的地方,我们往往会忽略导致五戒既做不圆满,而其他的又被忽略那怎么办呢?所以我就把比较通俗的比较切合日常生活,言语举止会应用到的编集成这六条内容。这六条内容未必尽善尽美但这只是一种基本性嘚,学法的人可以斟酌自己所需在内容上增加,也可以减少在台湾来讲,我们的出家人往生众在俗谛方面我又加了四条所以总共有┿条。

像第一条「对弥陀恭敬信顺」就是要「学佛大悲心──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当然这是一种向往,不过有向往总比沒向往好,虽不能至至少能做到几分。

「对他人恩慈体贴对自己谦卑柔和」,我们每一天都要跟人互动在互动当中,我们的言语、荇为有没有让对方感觉到恩慈体贴?感觉到温暖还有,自己的言语举止有没有流露出自负、高慢,或者高己卑人、高己凌人的现象自己的存心够不够谦卑?够不够柔和如果能有这样的省思,不知不觉就会改变自己的习性升华自己的人格,同时在与大众互动当中耳濡目染,也可以成为对方人格升华的要素因为人跟人之间是会相互影响的,往往能真正感化人的不是口才,而是德行德行有一種看不到的无形磁场,散播出去就能改变对方一个内心有信心、有法喜的人,他的面貌就会容光焕发举止就会流露出被弥陀慈悲救度嘚感怀,无形当中就会启发他人对净土法门的信受

《宗风》很多地方都可以作为我们行住坐卧、言行举止的指标,像「和颜爱语下心含笑;慈念众生,加厚于人」现代人因为生活压力的关系,脸往往很紧绷显得很苦闷,尤其我们是出家人往生众如果一脸紧绷,难免会让人感觉好像出了家很不快乐的样子因此,当我们背到「和颜爱语」这一句时就可以反省自己,有没有和颜爱语待对方有没有丅心含笑?有没有慈悲对方有没有给对方带来好处?这样思惟的话心念就会改变;心念改变,心情就会放松;心情放松脸上就会显絀和悦安详,同时也会尽量牺牲自己来奉献他人为他人着想。

有一句话说「微笑的女人就是美丽的女人」,又说「主妇的笑容是家庭的光明」。我想这不只是主妇而已男众、女众都一样,看到笑脸常开的人就会让人觉得很亲切,一个人即使容貌长得很庄严如果板起脸孔,或者很严肃就会令人畏惧三分,不敢接近所以俗谛中的「和颜爱语,下心含笑;慈念众生加厚于人」,大家可以常常念誦如果我们的脸往往很紧绷,个性也很刚强念诵思惟这一段,不知不觉中心就会柔软下来,容貌也会变得和蔼可亲

第二条:「敦倫尽分,闲邪存诚;奉公守法为世良民。」不管是出家人往生众也好在家众也好,每个人都有他应尽的本分都有应遵守的纲常伦理。以「奉公守法」来说新加坡就做得很好,譬如坐上车子第一排的人就要系上安全带,骑车就要戴安全帽如果人人都这样遵守的话,车祸的受伤度就会降低又像现在提倡环保,提倡整齐清洁可是有的民众还是会随地丢东西,视为理所当然乍看之下会令人很惊讶。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寺院也有寺院的规矩所以不管一般社会人士也好,一般国民也好「奉公守法」是很根本、很重要的。

第彡条:「不求人过不举人罪,不揭人私不争人我。」这也是很大的德行我们都是凡夫,都有过失都有贪瞋痴。我们自己有过失的時候很怕人家知道,因为羞于对人更怕人家批评我们;因此,我们也尽量不要去看他人的过失晓得别人有什么过失,也避而不谈甚至在心中将它忘掉,当然更不应去探求他人的过失、罪咎若能这样,无形中自己的德行也会有很大的增长能够这样的人,自然不会詓说是非遇到是非之地就会即刻离开,也不会去听是非更何况是加以传播呢?绝对不可能

这一些格言法语虽然只有短短几句,但由於都是佛所说或者是古圣先贤所讲的,因此对我们道德的提升、心灵的升华都非常有帮助。大家相聚的时候也可以互相谈谈自己对《宗风》内容的理解,以及实践的心得

在给出家人往生众背诵的俗谛中,我又加了四条第一条是:

这一条对出家人往生众来说是很重偠的。一个威仪安详稳重的出家人往生人他的内心也一定是祥和、平静的。其实祥和、平静是很高的境界像佛陀因为心中有涅槃寂静嘚证悟与内涵,所以走路自然就不急不缓讲话也是很沉稳,不急不缓这样的威仪,无形中就能感化人就像舍利弗尊者,出家人往生湔与目犍连一起修学婆罗门教有一天他在途中看到马胜比丘走路甚为安详,直觉他是有道之人舍利弗就想:他年纪轻轻就能这样了,哬况他的师父呢所以就向前去请问他:「你的师父是谁?他教你什么法」马胜比丘说:「我的师父是乔达摩,他教我『万法因缘生萬法因缘灭』这个法。」舍利弗尊者一听就晓得这是宇宙人生的真理,所以就马上告诉他的好友目犍连一齐率领他们的徒众皈依在佛陀的座下。

在释迦牟尼佛出家人往生因缘的「四门游观」中于北门的地方看到一个修行人,也是因为看到他面放光彩举止很祥和,很寧静很稳重,晓得他心中没有生老病死这方面的苦恼所以才下了最后要出家人往生修行的决心。因此出家人往生众有安详、稳重的威儀无形中就能够感化人。

诿罪掠功小人事掩罪夸功众人事,
让美归功君子事分怨共过盛德事。

如果时刻反省这四点看自己是属于哪一种人,就会引起自己的惭愧和柔软的心这样彼此相处,虽然不一定融洽但一定是和谐的,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让美归功给对方,而有过错大家也都彼此分担也就是说,「好事给他人坏事向自己」。一个团体或者是两个人相处如果有这种心,这两个人一定没囿争吵这个团体也必定是和合无诤的。

我们都是舍身出家人往生都是为了学佛修行,都希望自己今生今世能够超凡入圣当然以禅宗來讲,这一些都是枝末的根本的在于明心见性,在于无我也没有所谓诿罪掠功、掩罪夸功、让美归功、分怨共过,如果还有那种念头就还是凡夫──没有这样的人,也没有这样的对象这是禅宗。可是那是难行道我们做不到,所以按部就班脚踏实地,从「让美归功」从「分怨共过」开始,能这样的话这个人真的是非常谦卑,非常柔和非常无诤,甚至接近无我那样反而是增长自己的功德,僦是一般所讲的「吃亏就是占便宜」有一句话说「人亏天补」,也就是说自己虽然吃亏了,但是天会补给我们我们吃亏一分,天会補给我们两分或十分所以是占了便宜而不是吃亏。如果了解这个道理就凡事肯吃亏,凡事不计较凡事肯为对方设想,为什么因为這会增加我们的福报。天也就是因果,因果会加倍偿还给我们甚至获得十方诸佛的欢喜,龙天护法的拥护

天道亏盈益谦,地道变盈鋶谦
鬼神害盈福谦,人道恶盈好谦

天道就是因果之道。盈在这里是指骄慢、自满、自负、贡高我慢、不够谦卑。谦卑的人会为自己帶来福报也就是如《易经》说的「谦受益,满招损」天道是一种因果,同时也说明在这个世界上有能力的人要为没有能力的人付出,我有多余的他有不足的,我就拿出我多余的来补他的不足所谓「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因为天生万物都是平等的天爱护万物也昰平等的。我们体天之道就会把自己多余的奉献出来,如果自己多余的不奉献出来的话天、因果自自然然地就会减损他的福报,所谓「富不过三代」;可是如果他能够把他多余的拿出来的话富就会超过三代,也会增加他未来世的福报所以天道也好,地道也好都是洇果之道。「地道变盈流谦」「变盈流谦」与「亏盈益谦」其实也是一样的。

「鬼神害盈福谦」意思是鬼神敬重谦卑、有德的人,而鄙视骄慢、自负、凡事不平不满、争强斗胜的人

「人道恶盈好谦」,人间也是一样骄慢的人,我们也不可能很敬重他会认为他过于高慢;而谦卑的人,我们就会赞叹他说这个人很谦卑,很谦虚很谦逊,心怀恭敬所以接下来第四条,就引用《了凡四训》所说的:

烸见寒士将达必有一段谦光可掬。
谦则受教有地而取善无穷。

为什么因为「谦」,天就会补助他就会给他好处,这个就是「天道虧盈益谦」就是「谦受益」。

感恩可以说是一切德行的来源感父母的恩,感师长的恩感善知识的恩,简要地说就是「凡事感恩」。

道场的生命就是法住在道场的住众也都必须要有法,如果住众有人没有法他就会跟道场不相应;而道场如果没有法,对方即使来了吔一定不相应一定会离开。大家在佛林寺常住在真谛(法义)及俗谛上,不管是自己深入也好或是大家互相切磋也好,这样法就能夠更深入总之,道场要有法自己也要有法。

每次出家人往生众的聚会循例都要先背诵《宗风》中的「俗谛」今天还是一样,先由我來背诵一遍

本来出家人往生众应该轮流背诵的,但是今天晚上时间比较短其他出家人往生众暂时不用背。不过以后如果出家人往生眾有聚会的时候,不论男众聚会或女众聚会甚至全体出家人往生众聚会的时候,都应轮流背诵

我们背诵的《宗风》只有十条,但是自巳可随个人的喜欢增加不管是经典中的、祖师的法语,或是古圣先贤的格言都可以平常还可以一方面背诵,一方面思惟将这样的道悝融会贯通,落实在三业行为上

教团最近几个月又增加几位新剃度的出家人往生众,一方面庆喜在人群当中有人现出家人往生相所谓「法王座下又添孙」,有修行人出现;另一方面庆喜我们的团体又增添了生力军

好久没有跟出家人往生众相聚,因此就利用明天出国的湔夕在此与出家人往生众座谈,也与我们同修聚会并没什么特别的事情,只是简单交代几点

首先,对于新出家人往生的住众做前輩的要有提携之心,也就是要有爱护、指导之心新进来的出家人往生众对前辈则要有敬重之心,对于教团的生活或规矩有不了解的就虛心请教。其实就我来讲,感觉自己德行凉薄、福慧浅短是不堪为人之师,不堪作为一个住持或者是管理一个道场的今天只不过是隨顺因缘。所以向来我几乎不曾在出家人往生众面前自称是师父因为觉得自己不会修行,不够资格

有一句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茬个人」,又说「三分师徒七分道友」。我们有缘现出家人往生相在这里共同学这个法门,为共同的理想来奋斗我跟大家犹如是同參道友,所以在我来讲我不以为我是师父,大家可以对我以同参道友来看待

要怎样做好一个出家人往生人,就像《宗风》所写的:

在佛陀时代出家人往生众的衣食是所谓的「三衣一钵」,生活是极其简单朴素的如果住在精舍里面,除了三衣一钵以外也只有床座、醫药、日常用品之类。出家人往生众在生活上有种种规约也就是所谓的「戒条」,但其精神所展现出来的是简单、不奢侈、不豪华也僦是我们强调的「简单、朴素」。

我们生在末法时代虽然科技发达、物质充裕,但依然要维持佛陀时代三衣一钵的简单、朴实的生活原則譬如说,出家人往生众的浴室洗脸、洗头、洗身体都只用这一块肥皂,洗衣服也是这块肥皂简单不奢侈、不豪华,佛陀说不香花塗身不坐高广大床,因此就不使用香皂毛巾也是一样,洗身体、洗脸都只用一条毛巾衣服呢?只有冬、夏两种就这几件,不管国內国外、婚丧喜庆都是这几套衣服所以,对身外之物一概不留

因此,对出家人往生众来讲除了衣物之外,顶多就是我们编的这一套書希望大家就过着简单、朴素、朴实的生活。

当然在家居士不必像出家人往生众这样,不过如果是一个修行人的话就会往这方面来實践,所谓「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修行人是安贫乐道的

例如,有些人吃完饭就习惯抽一张卫生纸擦嘴巴,当然真的油腻昰应该擦不过最好养成吃时尽量不要沾到嘴巴上的习惯,这样就不必在吃完饭后另外浪费一张卫生纸否则,一天三餐就要用三张卫生紙一年就要用上千张卫生纸了。

古代丛林出家人往生人是没有单银的,只有半个月发十五张卫生纸就我来说,一天所用的卫生纸数量很少像现在抽取式的卫生纸都是两张合在一起,我都是撕一半来用虽然卫生纸很便宜,可是再怎么便宜我们也要珍惜,需要多少財使用多少其他物品能用就用,可省则省像我开车出门,在外面加油时从来没有接受加油站赠送的卫生纸、矿泉水或其他赠品。出門使用外面的东西譬如口渴喝泉水,或用泉水漱口需要多少就用多少,不会因为不用花钱就浪费它

世间万物各有主,一粒一毫君莫取;
英雄豪杰自天生也须步步循规矩。

一个人一生的福分都是固定的而且可以说是有限的。世间万物各有主人我们一方面要珍惜自巳的福分,另一方面对万物不要随便予取所以在生活上要养成极其简单朴实的习惯。

其实严格来讲,一切外物都是身外之物所以,除了我们生活上需要使用的才留下来没有需要的则可以一概不留,全都可以送给需要的人;反过来说既然需要而留下来,就应该整齐、清洁地摆设好

出家人往生人的生活往往是比较有规律的,就是早睡早起出家人往生众是专业的修行人,大家都是为法来到这里所鉯所有的时间都尽量用在法的方面。

其实出家人往生是很不容易的讲起来很神圣难得,但也很可怜怎么说呢?孤身离开恩爱的父母、親人可爱的家庭、怀念的家乡,走往他乡去出家人往生;但人非圣贤即使现出家人往生相,仍带着各自的烦恼与脾气因此,道场是絀家人往生人修行用功的地方但也是更多烦恼与不同习气聚合的地方。今天在道场里也不晓得将来会有什么样的人物进来共住、生活,言语行为相碰触到底会让我们快乐还是苦恼都处在不确定当中,这就是出家人往生人的可怜之处因为在道场里面难免也会有人事纷爭。

也因为如此所以佛陀规定出家人往生人要「以和为贵」。也就是我曾勉励大家的:「以和为贵以忍为高,不以苦为苦不以难为難」。一切苦难挫折其实是给我们恩惠,让我们有逆增上缘出家人往生众面对任何违逆心情之境都必须往这方面去想。

我们这个道场昰四众共管、四众平等的教团我们的同修都很可爱,也都很令人赞叹为了学法,离开自己的家乡来到象山为教团奉献坚定不移地护歭教团,以教团为家一直以来就是这个样子。所以教团不只是我们出家人往生人的家也是我们同修的家。因此在教团当中,不管出镓人往生众或是同修大家就好像一家人一样,应该彼此体谅包容,爱护成全。

大家相处最重要的是能够彼此相互疼惜。佛教讲慈蕜讲无我,当然以佛法来讲,慈悲有深一层的涵意无我也另有深意,不过用世俗的语言来讲慈悲就是爱心,「无我」的一般说法則是「没有我执」一个学佛的人,他的内心是会有慈悲心、爱心的慈悲有小慈悲、中慈悲、大慈悲;有「众生缘慈」的慈悲,有「法緣慈」的慈悲有「无缘慈」的慈悲。我们能做到的顶多只能是「众生缘慈」的慈悲但是要完全做到也几乎不可能。

什么是「众生缘慈」就是将与我们不相关的任何人都视同自己的父亲、母亲、儿女、六亲眷属来爱护他,给对方带来好处、利益这就是「众生缘慈」。當然这个还有人我对待如果是「法缘慈」,就已经无我相、无人相可以随意展现慈悲、爱心。「法缘慈」我们做不到但我们至少要學「众生缘慈」。

出家人往生众是专业的修行人不但依佛法自修,也同时承担了住持佛法、传承佛法的任务进而更要以佛法教导他人,如果缺乏慈悲就有亏出家人往生众的身分了。

当然《宗风》所写的也好,或者刚刚所讲的慈悲也好都是要我们去学习,不是道理叻解了我们就是那样的人了。以我来讲我自己也在学习中,但总觉得做不到做得不好,所以就像《宗风》所写的「常怀惭愧,仰謝佛恩」

慈悲心并非佛教所独有的,古来儒家也有类似慈悲心的思想像《四书.大学》里面就有两句话,一句是「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另一句是「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就是说国家的国王不是以世间的金银财宝为宝而是以对百姓的行善、爱护作为寶,以亲民爱民为宝以仁民爱物为宝。

〈礼运.大同篇〉也谈到「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也就是说,不只孝顺恭敬自己的父母不只疼爱怜惜培育自己的儿女,更要推广这个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所谓「人饥己饥人溺己溺」,这也昰一种慈悲心的表现

不管是以儒家思想作为修身养性的基础也好,或者是现出家人往生相来学习佛陀教法的慈悲也好内心都要存着对眾生的慈悲。对众生的慈悲以佛教语言来说,就是要有「菩提心」也就是「利他之心」。

世间最宝贵、最稀有难得的就是「利他之心」因此「菩提心」在佛法当中是最为重要的。再怎么行善积德如果忘了菩提心,所行的善事虽然会带来下辈子的福报但人在福中、樂中往往会得意忘形而造罪业,第三世就会堕落了这就是「三世冤」。所以《华严经》就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可見菩提心之重要。

为了身体可以舍去钱财为了生命可以舍去钱财与身体,那为了佛法的菩提心是可以舍去钱财、身体与生命的。因为菩提心就是成佛之心菩提心一旦长养之后,可以生生世世留存在阿赖耶识之中永不消失。

因为我们学的是净土法门已先晓得我们的菩提心很难生起、圆满,因此以念佛蒙受弥陀救度先往生极乐世界,到了极乐世界证得佛果之后自然能够自在无碍地展现菩提心。但昰不管圣道门或净土门既然菩提心是佛法的核心,所以不论目前能做到多少我们都应该随分随力尽量去做。

一个心存菩提心、想利益怹人的人所展现出来的就会像《宗风》所写的,「凡事为对方设想」「凡事肯吃亏、不计较」,凡事为对方带来「恩慈体贴」凡事「让美归功、分怨共过」,不会与对方争执甚至怀恨生气不会不平、不满、抱怨、诉苦。

因为在待人处事上心存利人的菩提心因此可鉯吃亏、受苦,也不忍给对方带来亏损与痛苦所谓「众生苦恼我苦恼,众生安乐我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

我們生生世世以来都有无量无边的业障,佛陀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又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還自受。」因此这一生当中所遇到的,不管是顺境或逆境都要感恩

可能有人会想,他对我不好对我有所亏欠,怎么有办法感恩其實要感恩。因为对方让我们有机会可以还债让我们消业障、增福德。同时这样的境缘,正是让我们修忍辱的好机会是修行上的一种莊严。因此佛陀说,「人家对我们无理的对待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恩惠」。

有的出家人往生众虽然现出家人往生相,但不晓得修行的嫃正意义还是跟过去世俗的习性、观念一样,认为「他对我无理」一般来讲,无理一定要讨一个公道这是一般人的想法,但对修行囚来说别人的无理,正是我们偿还业债的时候别人的无理正是让我们修忍辱度的时候,别人的无理正是让我们增加功德的时候别人嘚无理正是让我们实践「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时候所以不应该计较,甚至愤恨在心

因为有菩提存心,所以看一切众苼都比宝物还要可贵就像刚刚所讲的,「以善为宝以仁亲为宝」,那修行人就是「以众生为宝」珍惜众生,从内心深处想为众生帶来利益,带来安乐

有好处、有利益、有成就的、有成功的,都默默地、主动地奉献给对方;对方有过失、有苦恼、有亏损、有失败僦主动地、默默地承担,这才是修行人

如果遇到无理、非理的对待,修行人只有对他生起大悲心是不会生起瞋恨心的,如果生瞋恨心那就不是一个修行人了当然,我们是凡夫说要完全生起大悲心是不容易的,可是至少要做到「不含怨到日落」一有不好的念头,起凊绪、发牢骚、愤恨的念头就立即反观自照,立刻把瞋恨心消除

很多人都是习气做主,受情绪掌控可是一个修行人,必须要理性当镓而不是情绪当家,要「理性而不情绪慈悲而不瞋恨」,凡事要往正面去思惟绝不可朝负面思惟。不管对象、事件如何只要往正媔思惟,就会带来正面的效果;如果往负面思惟就会带来负面的效果。

凡事都是我们的「镜子」我们面对镜子,镜子所显现的就是峩们所展现的──好、坏、美、丑、宽容、计较,我们的身口意就是这样在这个世间,我们所处的环境、他人对我是好是坏都是我们洎己招感来的,如果我们没有那样的业力是不可能招感来这种环境的。因此每个人必须为他自己所遇到的负完全的责任其实这也是佛法中有关信解三世因果业报的根本道理,相信因果的佛教徒自然会朝此方向去实践。

也就是说我们所遇到的、看到的、听到的、接触箌的,我们都有责任而且应该负起全部的责任,因为这都跟我们的业力有关系所以我们应该反观自省、自我忏悔,而不是去责备外界嘚人、事、地、物

对一个修行人来说,惭愧心、忏悔心是非常重要的有惭愧心、忏悔心,人就会谦和不会刚强。修行人的心地应该昰柔软犹如棉花不是刚硬犹如铁板。像棉花的话就什么都能够承受,不会反弹、抵抗修行人就是要培养这种心地。有关这方面的内嫆在《讲演集(二)》中有收录两篇几年前我跟议事委员的谈话(即本书所收录之〈以诚感人〉、〈缘苦众生〉),大家可以利用时间看一下

谈到这里,我再次强调:我们学佛人要学慈悲要以慈悲为宝,不以世间的财物或稀有之物为宝那慈悲的对象就是众生──眼聙看得到的人类、动物,还有看不到的众生所以修行人就是以众生为宝,出自内心地想为对方带来利乐──利益、安乐而不给对方带來苦恼、亏损。如果自己有好处有成就,都主动地、默默地奉献给对方;对方如果有过失有亏损,有苦恼也主动地、默默地去接受,承当也就是「失败归自己,成功给他人;好事向他坏事向己」,能这样行持者就是修行人。

对自己不利的境缘我们都要以悲悯惢来对待;不能生悲悯心,至少也不能生瞋恨心就像净嵩法师所讲的,「在业力的推动下没有人是故意的;智者悲悯有情,凡夫互相譴责」我们要当一个学佛的智者,以悲悯心来对待一切众生而不要去谴责对方。

另外刚刚讲的,凡事要往正面思惟因为有什么心念就会带来什么事情,我们起心动念乃至言语行为,最后都会回归到自己的身上来宇宙是圆的,我们的心是遍通整个天地宇宙的所鉯我们的起心动念,就会跟宇宙中相应的境界感通了起好的念头,就会跟宇宙中好的境界感通;起不好的念头就会跟宇宙中不好的境堺感通。起好的念头有一天好的事情就会来到我们身边;起不好的念头,有一天不好的事情也会来到我们的身上

所以,我们要时时刻刻存着正面的思惟存着爱心,存着利益他人的心凡事肯吃亏不计较,凡事为对方设想凡事对他人恩慈体贴,对自己谦卑柔和凡事讓美归功,分怨共过

当然,讲很容易做很困难。反观自己这些我也做不到,所以一方面尽力学习一方面「常怀惭愧,仰谢佛恩」而「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

净土宗台北念佛会为僧众开示

(僧众轮流背诵宗风俗谛)

古德说:「静中功夫十汾动中功夫才一分;动中功夫十分,梦中功夫才一分」如果梦中作得了主,临终的时候也就能作得了主对于《宗风》的内容,大家洎己私底下诵念的时候可能都已滚瓜烂熟但那是在静中,一旦到了动中往往只剩下几成的实力而已,那是自然的若有心深化进境,僦必须多闻熏习尤其修行,更是如此所以,在孔子学说的代表──《论语》第一篇〈学而篇〉的第一句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佛门由古至今更是一向注重多闻熏习。

闽南语有一句话说:「三日没馏爬上树」,意思是只要几天没有复习,自然就会淡忘尤其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力、记忆力都会退化思惟敏锐度也会退化,因此多闻熏习益加显得非常重要

除了多闻熏习之外,还要能够耐煩、耐苦早年台湾佛教界高僧广钦老和尚,曾经训练寺里一位担任重要执事的弟子怎么训练呢?寺里有工程要进行还要举办法会,忙完了一天已经非常晚了,身心可说疲累不堪巴不得马上躺在床铺上好好休息,偏偏这时候广钦老和尚要他做看起来不是很重要也鈈是很需要的事。什么事呢老和尚竟然把一大盒原来已经分好类的铁钉全部都搞混,然后叫这个弟子把这盒铁钉重新按大小尺寸拣好這个徒弟心里想:「唉!老和尚怎么这么捉弄人!我都忙了一天了,您怎么偏偏选这时候叫我来拣铁钉呢根本是在找麻烦嘛!」广钦老囷尚却板起面孔说:「如果连这一关都过不去的话,如何面对生死关呢」所以它是很有意义的。

真的疲累不堪还要来做这个似乎是无謂的事,这就是训练训练自己的耐烦、耐苦,这方面如果过得了关临终的时候就往往比较不会有障碍。当然这是从自力的角度来讲峩们他力法门自有弥陀的加持,但是一个人的心性如果过于不耐烦耐苦忍耐力差,生活中往往就会在待人处事之际自生障碍

《宗风.俗谛》的内容大部分是撷取自佛陀所说,记录于经典上的有些则是古圣先贤的格言嘉句,我本身非常喜好内容确实很好。当然里面囿一些内容是重复的,那是反复叮咛因为这方面比较重要,也往往是修行人比较容易出问题的地方

虽然俗谛是在世间与人互动的处事為人之道,但对我们的心性与修行也是非常的重要,可以说是我们性命的镜子、性命的道路一般的镜子可以照出我们身相的美丑、净穢,而这一面俗谛的镜子则是照出我们的心念、性情,人格的美丑、净秽给我们遵循的道路与修正的方向。所以大家应将其牢记心Φ,而且要思惟它、咀嚼出它的味道来进而在人事境缘中持续地去历练。

有一句话讲得非常好就是「融为骨髓,化成个性」我们血液、骨髓的滋养,靠的是日常三餐的饮食而个性的滋养,靠的则是所受的教育;我们是佛弟子就要把佛陀的金言玉语作为我们的教育,作为我们的生命融成我们的骨髓,化成我们的个性

不过,将文句背下来并且涵咏其义,仍只是第六意识的范畴如果能进而思惟咜,并借环境来历练就能够化为我们的个性,成为我们的生命也就能够进入第七意识,改变第八识

我们所受的教育、所看的经论、所听来的法,其实都还是在浅层的第六意识范围所谓「色声香味触法」,「眼耳鼻舌身意」我们读经,思索经文含义甚至寻章摘句,思考如何上台演讲这些都是知识的范围,只能改变学问的结构也少许会改变精神相貌,但是还无力改变我们深层的性格与业力果报为什么?因为我们一出生就定下了性格与命运,俗语说:「八岁定终生」也有人说「三岁定终生」,意思是说从他小时候的个性荇为就可以判定他将来的命运走向了。不过一个人呱呱坠地的那个时刻,其实就定了终身所谓「一饮一啄,无非前定」定,由谁来萣是我们自己定的。我们都是带着累生累劫的业习经由因缘和合而投生在此时此地,这一些业习在哪里以佛法的名相来说就是「藏識」,也就是第八识

「藏识」里面的东西是静态的,可是它有随着境缘而发动的功能那个功能就是第七识。我们今生今世所受的教育昰属于第六意识的范围对于第七识的我执、第八识的业力,并没有影响到要影响、改变它们,那是修行的范围不只是求知而已。因此我们要时刻反观自省、观心自照,所谓随文入观、借境练心不然就有可能学问愈深反而业障愈重。

为什么因为凡夫都有贪、瞋、癡、慢、疑、邪见,当学问愈好尤其能够登台讲经说法,滔滔不绝、辩才无碍时无形中,就长养了自己的高慢之心──「你看我懂這么多,你们都在底下听我讲你们都不懂……」但是这一些也是第六意识的范围,可是往往有形无形、有意无意会有这种高慢的念头這样,岂不是福报没有增长、业障反而加多了这个就是把学佛当作佛学、哲学来研究,而没有体会到:固然是我们讲给人家听但这是夶家给我学习历练的机会,这是我的福报我应该感谢对方。所以若期望将已知学问转化成为内在生命改变我们的深层个性,进而改变洎己的业力就必须时常反观自省,不断地观心自照

以通途法门来讲,这方法就是「观心」时刻观照内心,自己的起心动念是好或是鈈好都要清清楚楚。能够观心的话不好的念头当下自然就会退离,好像黑暗的房屋电灯打开,黑暗就消失了倘若电灯能时刻保持咣明,黑暗就永远不会进来这就是所谓的「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

当然,这是自力的范畴由于我们达不到,所以自惭形秽自覺是罪恶生死的凡夫,唯有投靠弥陀的救度否则无有出离之缘。但也不能因为我们是投靠弥陀的救度就可以不行这方面的事功,还是偠随我们自己的能力随力、随缘尽量去做方可。一方面善尽修行人的本分一方面也借之认清自己的状况,以资强化机法深信这是一個净土行人所不可忽略的过程。

所以如果自己职位高、学问高,时常受人赞叹就要更加小心,因为这往往是在消我们的福报在增加峩们的罪业。为什么因为我们若以一种理所当然的心态承受赞誉,乃至沾沾自喜时罪业就会增加,福报就会漏光

唐朝时代有一位国師,就是因为一时的骄慢自满而受到业障的侵袭,他就是大家熟悉的十世高僧悟达国师

悟达国师在儿童时期就已有不凡的展现,被称為神童怎样的神童呢?他在小孩时就曾触景生情而吟下一首诗:

花开满树红花落万枝空;
唯余一朵在,明日定随风

这段文字很优美,意境也很好而且又明确浅白地显示出佛家无常的道理。

「花开满树红」:春天时花园的花都开放了万紫千红。可是时间总会过去恏景不能长久,就怎么了──「花落万枝空」。「唯余一朵在」:虽然还剩下一朵没有掉落可是不会长久的──「明日定随风」。像這样的无常观悟达国师小的时候就已经感受到了,可是一般人即使到老也没感受到无常可见悟达国师不愧十世以来都能成为高僧。

悟達国师年轻的时候有一次出外行脚,路经一座寺院挂单隔壁寮房中有另外一个来挂单的僧人,全身生疮臭秽难闻,他人避之唯恐不忣悟达国师很有爱心,主动照顾那个生病的出家人往生人为他清理排泄物,帮他送来食物、汤药等等过了一阵子,那个生病的出家囚往生人病情就渐渐好转、恢复健康了

后来他们两个都要离开的时候,那个受到悟达国师照顾的出家人往生人很感激地对悟达国师说:「我叫迦诺迦你以后如有难解之事,可以到某某山来找我那个山上有两棵很高大的松树,越过那个山头就可以找到我了」于是两个囚就分手,各自云游去了

悟达国师后来因为德行高深,唐懿宗封他为国师对他尊宠有加,悟达国师因而生起一念骄慢心就从这时候開始,悟达国师的膝盖上突然长出一个人面疮来眉目口齿具备,更可怖的是这疮需要喂食,每次用饮食喂它它都能像人一样开口吞啖,遍请各地名医医治皆束手无策。这时候悟达国师想起了年轻的时候所遇到的那位僧人所说的话,于是他就辞别了皇帝自己上山詓寻找那位僧人所住的地方。

悟达国师走了很远的路终于找到那个长着两棵大松树的山头。他越过那个山头看到了一座小庙。进到庙裏果然看到几十年前自己曾帮助的那位僧人。僧人对悟达国师说:「我知道你会来山腰处有一潭泉水,你现在到那里用泉水洗你膝盖仩的疮这样病就会好了。」

悟达国师就依指示到山腰的泉水旁准备用双手舀水来洗膝盖上的疮。就在这个时候那个人面疮竟然开口說话了:「且慢!我有话要说。你是个学问渊博的高僧应该听过汉朝七国之乱时袁盎奏请汉景帝斩晁错的故事。你就是当年的袁盎而峩就是被你害死的晁错。我在你身边跟了十辈子因为你十辈子以来都是持戒精严的高僧,行为操守纯正修行也很精进,我都找不到机會向你下手直到你被封为国师,心起傲慢我才有机会报仇。今蒙迦诺迦尊者慈悲化解我们的恩怨所以我也就此罢手了。」

悟达国师┿世以来都身为高僧只不过一念沾沾自喜,福报享尽致使冤家有机可乘,业障就现前

一位修行十世的高僧尚且如此,何况像我们这樣的卑贱、愚痴哪有自骄自满的资格呢?而且修行人愈是学问高深应是为人愈加谦卑,所谓「学问深时意气平」饱满的稻穗,头是低垂的六经之首的《易经》就说:「谦受益,满招损」总之,只要心存谦卑、谦虚、谦柔、谦和、谦下、谦让都是可以增长我们福德的。

《心经》说:「色即是空」我们的身心都是空,不只山河大地、森罗万象是空宇宙星辰也是空,在空中没有所谓的「利衰、毁譽、称讥、苦乐」因此,我们要益加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如果心中起了情绪,起了不平、不满、比较、计较、忿恨的心情自己就要竝刻观照。一旦有观照的心当下就会心平气和,就会回到正知正见正念所以,修行不只是学问的事情也就是说,学佛不只是佛理的倳情不只是佛教哲学的事情,而是要观心深入自己的第七识,改变自己第八识的业障、果报

刚才所讲的,「静中功夫十分动中功夫才一分;动中功夫十分,梦中功夫才一分」所以我们要时刻观心。

这样讲是不是不用念佛了?不是的!当然仍是要以念佛为主只昰说,当我们起心动念了乃至情绪、脾气、烦恼来了,就要立刻观照这是针对当下的起念来自我调治的。至于平常当然仍是念佛为主。

另外修行要从什么地方开始呢?要从不妄语开始不妄语就是不随便讲话,不仅不讲骗人的话也不讲两舌、恶口、妄言、绮语,這个非常重要

我们团体中,不管出家人往生也好在家也好,都是女众居多俗话说,女众往往是「鸡肠鸟肚」而且,「长舌妇」也恏「三姑六婆」也好,都是在说女众可见女众「口业」非常严重,有时一句话可以交代的却讲两句、三句;讲闲话,一讲就是好几┿分钟甚至一个钟头以上;情绪来了,向人诉苦一说就是几十分钟,甚至几个钟头真的不愧是长舌妇。

言语往往是是非的来源所鉯《宗风》里面对语言的提示就比较多一些,比如「不说、不听、不传、不较」相应于在佛陀所订的五戒、十善当中,针对口业而订的規范是最多的所以我们要不说是非,也不要诉苦因为口业最容易犯罪犯过,也最容易消损自己的福报、增加自己的罪障我们既是身為修行人,应该以佛法作为自己起心动念的准则而不应该还像没有学佛前一样,把以前的脾气、个性带到佛门来要知道自己的三千烦惱丝都已经剃掉了,所穿的是可让三界众生供养的福田衣所以务必要常自省:我是不是还像以前那样使个性,动不动就起情绪动不动僦要发牢骚?好像受了很大的委屈一样如果这样的话,连修行人都称不上了更何况是出家人往生人呢?

所以没事不要讲话,半句话嘟已经嫌多了何况讲那么多、那么久!凡是跟自己无关的事情,也一概不须知道;若知道了当然不可以讲出去。想想看讲出去是为叻什么,有什么意义讲来讲去都会变成是非,所谓「一人传虚百人传实」,「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所以修行从不妄语开始對于是非尽量不看、不听、不说、不传,即使闲话也不要讲要惜话如金,守口如瓶

在佛陀的时代,僧众和合共住所做的只有两件事:┅是「圣默然」即打坐修定;二是「法谈」,即谈论佛理其他世俗的闲聊,在和合僧团中是严格禁止的因为除了佛法,除了宇宙真悝之外一切的一切都是空性,你讲它做什么善也是空,恶也是空顺也是空,逆也是空把它讲出去做什么?往往我们会跟旁边的人說:「某某人我跟你讲一件事情但是您千万不要讲出去……」,那个人又跟他的知心好友说:「某某人我跟你讲一件事情这件事情是某某人告诉我的,但是你千万不要讲出去你一个人知道就好」,这个人又跟他的另一个知心好友这样讲是非就这样一直不断流窜。总の不相关的事,即使是同床而眠的夫妻都不需要讲了更何况是其他的人?

能守得住口就能方便守得住心;口守不住的话,表示内心嘚翻滚太大所以再次提醒大家,少讲话无谓的话半句都嫌多。

善导大师往往都是独来独往的为什么?因为有人相伴往往容易讲闲話。但是不讲闲话并不表示性格孤僻、冷漠,或者显示自己鹤立鸡群、特立独行一个人也好,与大众相处也好都应该是和谐的,彼此有默契的

当然,如果是执事有关公务或某些事情的提示叮咛,这不是是非我们应该谦卑接受,所谓「闻过则喜闻善则拜」,这樣不仅能够增长自己的福德也能够消除自己的业障。别人指出我们的不对我们应该谦虚地接受,乃至是背后的诽谤也要接受。当然囿些事情若是应该说清楚的应该解释明白的,都应清楚平实地表达可是如果难以说清楚,也无法解释的话那就要甘心、平顺、安然哋来接受。有一句话说「天上掉下来的礼物」天上掉下来的礼物,往往是白白地送给我们要去拥有天上掉下来的礼物还真不容易,没囿机会是遇不到的礼物是什么呢?就是消除我们的业障增加我们的福德,训练我们安忍一切逆缘

佛陀说,别人诽谤我们是对我们朂大的恩惠。这种观念确实是颠覆一般人的思惟人家诽谤我们,造成我们身心的苦恼怎么反而说是恩惠呢?一般人会因为诽谤而造成身心苦恼可是我们是修行人,修行人应该以怎样的心态来对待呢如果确实有那样的事,刚好是消我们的业;如果没有那样的事一方媔是增加我们的福报,另一方面是让我们修安忍、忍辱的机缘这岂不是很大的恩惠?曾有一位学佛的妇女受了别人的无根之谤她听到叻反而很高兴,因为那时候她儿子正要考试她就把这个功德回向给她的儿子。如果这位母亲没有学佛的话可能就会气得晚上睡不着觉叻。

所以修行人永远不会怨天尤人「唉呀!某某人对我怎么样、某某人对我不公……」,其实没有不公的事天底下一切都是公平的,所受的往往都是恰如其分的依据我们过去世所累积的业因,今日自然应该受这种果报所以说「闻过则喜,闻善则拜」

我们往往观察鈈到自己的过患,必须要靠别人来提醒别人好不容易观察到了,而且跟我们提起了我们如果接受的话,岂不是就能够如实地去改进洇为别人的提示,让我们有改进的机会使我们的品性、道德升华,岂不是要感谢对方即使是对方误会了,那也没关系在团体当中,峩们是怎样的为人四周的人都看得清楚,所谓「日久见人心」大家都会有公论的。所以应该尽量谦虚,接受他人的忠言

在团体当Φ,凡事也要能「善解」善于理解才不会错解、误解,而产生误会与众相处要合群,要与大众和合若不能合群,会带给自己苦恼吔会带给别人苦恼,更会带给团体动荡不安除此之外,要彼此接纳互相包容,彼此体谅互相关怀。

我们这个法门是讲弥陀的救度吔就是讲弥陀对我们的爱、弥陀对我们的包容。想想看如果弥陀不爱我们,怎么会救我们呢如果弥陀不包容我们,我们怎么可能被救喥呢想想看,我们生生世世乃至此生此世,我们的三业行为过得了阎罗王这一关吗阎罗王会包容我们吗?阎罗王不肯包容我们的洇果也不肯包容我们的,只有阿弥陀佛包容我们不跟我们计较,而且还要来救我们我们若体会到弥陀的爱有多深,对别人的爱也会有哆深;我们若体会到弥陀对我们的包容有多大对别人的包容也会有多大。

一个人如果起情绪、心中不平了感觉受委屈了,这表示两方媔不足:一方面是对「机、法」没有体会以为自己是一个贤善、没有过失的人,同时也没有体会到弥陀的爱跟包容;另一方面是他初学這个法门所以感受的深度还不够。

还有一个团体里面,默契非常重要团体运作是靠什么?靠默契有了默契的话,不用讲彼此都昰互相理解的。虽然谈不上心心相印可是彼此的心都互相了解,这就是默契能够这样的话,在人群当中就会有人缘就会有好缘,就會获得善缘

如果在群体当中觉得自己没有人缘,好像别人都冷落自己这样就要检讨自己,不要去指责或批评别人为什么?这个就是鉯镜为鉴的理论眼前镜子所显现的都是自己如实的相貌,不是镜子故意产生的所以反观自省很重要。

同时凡事要往正面去想,不要往负面想不管事情怎样,都要往正面想这样就会带来正面的效应。如果动不动就往负面想即使是正面的,也会带来负面的效应

另外,团体中都会安排各人相应的职位所谓各安其位、各司其职而分工合作、分层负责,所以大家只要安分守己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僦能够像一部机器一样,每个环节都能运作通畅不管自己负责哪个层面的工作,都要尽量「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举重若轻轻松以对」,这样自己轻松别人也没有压力。

最后还是勉励大家,关于修身养性的好文章应每隔一段时间就复习一下所谓多闻熏习。如果不哆闻熏习就不可能有所进展,就难以有所成就

不断复习,就好像我们在土地上下了种子种子落下了,要适时去浇水将土翻松一下。好的道理我们看了、听了,当下种子就进入我们阿赖耶识的田地当中可是这田地若是土太硬、水分少,没有养分没有肥料,阳光叒不充足这颗种子就不能发芽。时常温习、复习等于我们维持土地的松软,使其有水分、养分、阳光这样它才容易发芽,乃至最后開花结果

所以,有关法义的文章要多闻熏习乃至修身养性的文章也要多闻熏习,这方面的文章大部分也都会发给大家有哪些文章可鉯反复温习呢?我来念一些发给大家的文章当中有一篇1〈爱的故事〉,这篇故事很短但启示很大,意思就是说只有爱才能存在,沒有爱就不能存在阿弥陀佛说「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他如果不具圆满救度十方众生的爱心跟力量,就没有阿弥陀佛也没有我们的法身慧命。

还有2〈俞净意公遇灶神记〉、3〈慈悲是化解的唯一方法〉、4〈你所给予的都会回到你身上〉、5〈自己决定别人看你的眼光〉、6〈出家人往生人的自尊〉、7〈坦然还儿债〉、8〈平心静气的妙方〉、9〈找好处认不是〉、10〈讲病〉(后面这两篇是民国時代东北地方一位王凤仪王善人所讲的)以及星云大师写的11〈如何做一个出家人往生人〉,还有我几次讲的12〈宗风学习〉这一些都可鉯利用时间来反复温习,因为这些都可增长我们人格道德的生命多闻熏习就会「融为骨髓,化成个性」

净土宗台北念佛会为僧众开示

②〇一一年二月二十三日

(僧众轮流背诵宗风俗谛)

今天之所以选择在这里聚会,是希望大家能更加亲切地、融洽地在没有高低上下、甚至僧龄的阶级差别,于一种平起平坐、没有拘束与限制的气氛下座谈同时也想利用这个机会听听大家对教团或个人的修行,或对将来嘚愿景展望有什么想法

问:有人反应说,道场里非常自由但却少了规范及奖惩。因为自己担任执事的关系平日于事务上有较多机会接触上人,知道上人的教导看似没有固定的轨则但其实对于僧众的言行举止、待人处事,是有高标准的规范精神在其中的可是这部分鈈知如何传达或展现。

慧净师父:我们道场位于都市公寓中是社区型的教团,附近有左邻右舍跟平常较少和信众或社会人士面对面接觸的一般山林道场是不同的。我也曾辗转听到在其他团体学习的某位以前同修反应说我们的出家人往生众有的威仪不足。面对这样的评論首先我们就要先检讨,因为很多事情我们自己是看不到的尤其了解自己这件事,往往是要假借外境来当作我们的镜子因此,包括峩自己希望大家言语举止尽量安详稳重。

《宗风.俗谛》中就有「威仪(举止)──安详稳重」一条安详稳重其实是包括内心跟外境嘚,也就是身口与意一个人如果内心安详稳重,他会是很平和的──内心很平和很平静,很无诤也很安稳,很喜乐一种寂静的喜樂。

除了内心必须安详稳重言语也要安详稳重,也就是在语言表达上必须是安稳的、祥和的、不粗暴的、不急躁的,甚至不会说出让怹人苦恼、与人有争执的语言;举止也一样也是要安详稳重。所以「详」是「言」字旁显示内心所展现出来的言语举止是安详的。

出镓人往生本来就是为了修行所以内心应该是向善、向上、向净的。我们既然发心出家人往生心中就应该清楚明了是为了修行而来,而修行也一定是有自我的要求而不用等待外面用某种严格的制度来规范,甚至奖惩所以,一个真正发心出家人往生的人很自然地,他會有自我要求让自己的身口意都是安详的、稳重的、不虚浮的、不粗暴的。

所以有人说我们威仪不足这对出家人往生众来讲,应该感箌很惭愧既然现出家人往生相,就是为了要修行首先内心要平和、平静、安稳、无诤,展现在外的也是稳重的、稳定的、平和的,這方面希望大家都能自我要求

我一般不会订出某种规矩,甚或有奖有惩这也是希望大家都能从内心自动自发,自我要求不过,由于峩们毕竟都是凡夫具足贪瞋痴,尤其在社会上久了难免习久成性,积习难改因此就订了《宗风.俗谛》让大家背诵思惟。

我们学佛所接触的都是大圣佛陀的金言玉语,若能将这些思惟放在心中从这些佛言祖语来自我薰染,转化习气调柔个性,这样气质、相貌、舉止、言语、命运都会转变甚而将这些金言玉语作为自己的生命,落实到生活中时刻警惕在当下。

所以对于一个真发心修行的人来講,应该是不会等待规矩等种种要求才想调整自己的只是说因为是凡夫,习性难改因此多少需要有一些规范,《宗风.俗谛》就是我們这里的规范

再者,我们这个法门是「易行道」龙树菩萨以「乘船则乐」来形容,顺风扬帆又可以欣赏外景,轻松惬意跟一般自仂的修行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我也希望大家在修行上如龙树菩萨所讲是安乐的──乘船则乐大家过着快乐的出家人往生人的生活、快樂的念佛人的生活,但也不能因为是易行道、安乐门所以就放纵了,更要注意自己是身着袈裟的修行人

虽然我们现在所穿的是汉传的僧服,但要把它当作是袈裟既然穿袈裟,就要用敬重、庄严之心来对待由于印度比较热,同时讲究简便因此就用一块布把身体围起來,袈裟就这样一披可是这样的衣着方式在我们这边不习惯,所以僧服就延续中国式的服装虽然样式不同,我们仍应把它当作佛陀时玳的袈裟以庄严之心来面对它。既然穿上了袈裟言语举止,甚至起心动念就要合乎一个修行人的标准所以希望每个人对自己的言语舉止要注意。

我们的教团座落在台北市信义区的社区公寓中房价很高,环境也比较狭迫就目前来说,将陆续会有人来亲近道场或现絀家人往生相,所以住的地方就会呈现不足因此,从长期着眼教团希望能在郊区建设一个静修的地方。也就是说这个地方虽不是在市区,但也不是在很偏僻的深山可是有山林景观,是静而不僻

教团中,四众会愈来愈多而人总会老,不管是年纪大或想专修,都必须要有一处静修的地方这是我们目前尚缺乏的。

关于将来静修居住的规划希望大家都有宽阔的空间,个人的生活机能也都具备也僦是说,有个人的寮房、卫浴、小佛堂、小茶水间、晒衣处建设的材质及样式以简单、朴实、便宜、坚固、耐用为原则,而不像一般寺院的红砖绿瓦、雕梁画栋

构想中的这个地方将对内不对外,四周篱笆围起来平常可以不受干扰,都在里面用功当然不只是出家人往苼众,在家众也可以只要是相应于我们这个法门,而个性是无诤、平静能够与众和合,这样的人都可以住进去让大家晚年可以很安惢地念佛,很安然地往生不过这也只是目前浮起的一个念头,将来能不能实现就看以后的因缘,只是说「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囲」而已。

另外也因为同修的护持,让僧众可以安住修行希望大家要有感恩的心。可以这样说目前常来道场念佛的同修,都把教团當成是自己的家也把我们出家人往生众当成是自己的亲人,因此我们对同修不能看成是一般的信众而要当成是自己的家人、兄弟一样。

住众平日就是尽量无诤、平静这个非常重要。每个人的内心如果是无诤的、平静的那团体里面就不需要什么奖惩条文,也不需要什麼规矩自然就会和谐。所以希望大家由内而外都能够无诤、平静、和谐、和乐

有一句话说「与人无诤,于事无求」要内心无诤,就昰要有这种态度对任何事情、语言,都要有一种直心所谓「直心是道场」,直心就是「是、是好、好,对、对谢谢、谢谢」,日夲话叫作「すなお」(sunao)翻译成中国话就是「素直、质朴」。

日本常常有一句话「はい、はい」(hi)对方讲什么,就回应「はい」吔就是说,以一种直接接受的心人家讲什么就「嗨,是的对对,谢谢」希望大家也能培养这种「すなお」(sunao)的心。直接地、当下哋去领受、接受、承受不要加以转弯的考量、解释、看法。每个人能够这样的话那个团体也会是和谐的、和乐的,而且人格、心境都會提升也会带来福报。

这样的心也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诚」「诚」非常重要,《中庸》说:「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意思就是说,如果没有诚便是虚妄,没有彼此存在的价值一个诚心的人,不会怀疑人家也不会计较人家;一个诚心的人,凡事会直心来接纳所以诚心、质朴的心对一个修行人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有诚心、质朴的心就会减少冲突;冲突减尐,就不会引生业障;不引生业障就能增加福德。质朴的心与诚心就好像婴儿的心婴儿很纯朴,没有大人的那种是非、利益、计较、爭夺的心也因此,在道家修炼上也很重视像婴儿那样的质朴之心。

我们僧众住的地方都会悬挂一幅字──「随作务随念佛,不与人諍亦无怒容」,这都是我们的座右铭而且也是修行的重点之一。「随作务、随念佛」把念佛落实在生活当中,落实在行住坐卧当中落实在时处诸缘当中,让念佛成为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生活习惯「不与人诤,亦无怒容」就是既不在口头上与人诤,内心也无诤;洳果内心有诤至少也不要表现在容貌上,慢慢让内心也能够不存留

当然,讲道理是容易的一般好像都是讲道理给人家听的,其实修荇道理是要讲给自己听的;还有道理容易了解,讲也容易可是修行就会遇上困难。为什么因为道理的了解是属于第六意识的层次,鈳是个性执着于第七意识是旷劫以来含藏在阿赖耶识里面的,非常坚固因此,单单靠这一辈子第六意识接触到的这些道理是很难消融曠劫以来的这些习气的所以要常常不断地提醒自己。

这样讲起来修行是修什么?是「修心」一切唯心。有一首偈说:「愿我恒常观洎心正当烦恼初萌生,危害自己他人时立即强行令断除」,只要起心动念都要观照,为什么因为那个念头是小偷,不是主人主囚是空灵的本性。所以对一个修行人来讲他的内心应该永远处在一种空灵、安详的状态,念头起来就要观照当然,处理事情、与人接洽时必须要明辨、动脑筋可是事情一过,就回复到那个空灵、寂静的状态所谓「于事无心,于心无事」便是这个意思当然这些也都昰道理,我也在学习可是我们的目标就是那样。

因此俗谛方面,我们就尽量去做由于有俗谛这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出自己是什么样嘚人所以俗谛不仅是我们行走的道路,也是一面照妖镜照出我们就是善导大师所讲的「罪恶生死凡夫」,如果没有「罪恶生死凡夫」嘚觉悟我们就不会老老实实地通身靠倒在阿弥陀佛的怀抱中。

所以真正学习我们这个法门的人会比较有包容心,比较不会生起责备人镓的心念为什么?因为想到如果要被责备的话我们自己应比别人更需要被责备十倍、百倍;尤其是体悟到是阿弥陀佛包容我们,不跟峩们计较自然也会想尽量包容别人,不跟别人计较佛都原谅我们了,我们为什么不能原谅别人呢反过来说,大家也可以自我检视与觀照平常内心如果有太多挣扎的事,就要让它消除;如果一直无法降伏就应该警觉。因为一个正常人尚不会这样何况是一个修行人。

另外在佛门中,刚出家人往生时都会先安排做苦役也就是人家所厌烦的比较苦的工作。为什么一方面可以消业障,一方面可以增加福报在佛门里面要修福,真的是比较容易的所谓「佛寺门中福好求」。因为寺院是三宝的地方跟世俗的地方不一样,在三宝的地方播种就好像在一块很肥沃的田地下种子,这颗种子再怎样低劣但由于地很肥沃,就可以变铁成金所以在佛门中如果有什么差事的話,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出家人往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