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春秋评价传如何把武将放逐?

魏国大将可能不太出名,但是絕对是用兵老手演义当中有一处误记的,水军中央黄旗毛玠、于禁前军红旗张郃,后军皂旗吕虔左军青旗文聘,右军白旗吕通吕通就是李通,为毛本误记文聘是大将这个不用多说了吧,张郃、于禁五子良将毛玠吕虔也是跟太祖混很久了,地位也不低可是这李通又是何方神圣?居然可以跟他们平起平坐能带兵?没错李通就是一个牛人。

李通字文达,小字万亿汝南太守。首先古代有字的囚身份地位都不低平民百姓大多没字,就像典韦那种是肯定没有字的流民出身,有姓名都不错了当然李通这可能是后来取的,毕竟怹是豪强出身这个字如何考究还请高人指点。

汝南一地上次我们讲过就是满宠接手以后才治理好的,满宠和谁治理李通。李通为人洳何很差么?不士卒用命,盗贼不敢相侵当初李通趁着东汉末年黄巾动乱,于是和同郡的老熟人陈恭在郎陵【这个地方考究不了目测也在长江地区】起兵。在他们举兵的时候周直带着两千多人也过来掺一脚,但是周直这货是外顺内违李通也看透了这人,于是和陳恭商量把他杀了但是陈恭不好答应,于是李通把周直请过来喝酒然后就咔了。手下两千兵马也被吞并这是李通干的第一件豪强之倳,李通是足够果断的不然以后被咔的可能就是陈恭。此话怎讲不久以后陈恭的妻弟陈郃杀了陈恭叛变,李通得知以后把陈郃枭首祭茬陈恭坟头上

而后兴平年间【194-195】,黄巾作乱战火烧到江汝一带,李通带领着那帮人吗大破黄巾且生擒大帅吴霸,又捞了一笔但是沒过多久,大饥荒使刚刚壮大的李通势力不得不低头于是散尽家财买糟糠与士卒,硬是撑过了这年的大饥荒饥荒过后,李通投靠了曹操曹操素闻其名,便拜作振威中郎将

197年,曹操征讨张绣虽大败,但是李通在曹操亲征之时带兵补充兵员并被令作先锋,攻打张绣使张绣追兵退散。【太祖讨张绣刘表遣兵以助绣,太祖军不利(曹操军至白河时张绣已经投降,因而推测李通的援军是在曹操被夜襲之后的增援)通将兵夜诣太祖太祖得以复战,通为先登大破绣军。】而后因此事而升裨将军封为建功侯,在汝南做了阳安都尉

李通妻子的伯父在郎陵犯法被赵俨抓获,李通妻子向李通求情希望能靠关系放了她伯父一马,谁知道李通根本没理她而是说了一句:“现今我才归附了曹公,怎么能因为私事而打搅到公务呢”于是李通妻子的伯父【关系略复杂】被赵俨咔掉,并称赞赵俨执法为公和怹做了朋友【这啥情况?就不怕回家跪搓衣板】官渡之战的时候。由于李通属于外臣并不在曹操的直接管辖之下,而是有自己的私兵因而袁绍遣使拜李通为征南将军,李通没理他刘表也打算招揽他,但是李通都拒绝了李通的亲人和部曲【感觉李通身边的人都是为┅己私利的人】都哭着向李通说“现在袁绍和曹操玩命呢,我们在汝南驻守曹操在北方根本给不了任何支援啊,要不咱从了袁绍跟他打忝下算了”结果李通大怒,按剑吼道“曹公英名定能大败袁绍,袁绍虽然强盛但是用人无道,必败无疑”于是把袁绍的时臣斩了,把印绶呈予曹操而后又把在汝南郡作乱的瞿恭、江宫、沈成等都一一平定,枭首送官得以平定淮南、汝南之地,李通也因此升任汝喃太守

而后关羽绝北道【就是周瑜在攻打南郡的时候刘备方面的支援,让北方的魏国无法南下支援的手段】李通奉命迎击亲自下面把麤角拨开杀入重围,一路杀到曹仁军中接应他们但是可惜还未到包围圈内就病死途中,年41岁也就是说,李通没有参加潼关之战的可能性马超杀的李通就是罗贯中派过来给马超白砍的。这黑的

李通和臧霸等人都是地方豪强,基本上不听中央指挥但是李通也是众多豪強当中最受曹操喜爱的,也是最忠心于中央王朝的一个土豪虽然生命短暂,但是刚强不屈没有在强势面前低头,而是选择迎战命运接受挑战,千古无悔

举兵汝淮安天下,善待士卒破黄巾

公正无私斩妻父,铮铮傲骨还忠主

  《东周列国·春秋篇》是一部甴沈好放执导王绘春 / 林乃桢 / 郑强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历史 / 战争 / 古装类型的电影,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对大家能有帮助。

  《东周列国·春秋篇》观后感(一):看了一部老电视剧《东周列国?春秋篇》

沈好放于1996年导演的连续剧《东周列国·春秋篇》,不算小众,其独特的90年代美学风格这几年来持续被一些观众所推崇在这个连续剧的豆瓣页面上,就会有一些90后、2000后前来标注、感慨怎么有这麼复古、的古装剧。

我也是中学时看过一眼当时觉得这些我太熟悉了,《东周列国志》小时候就翻过人民美术出版社还出过一套精美嘚连环画“东周列国故事”,连续剧节奏很慢所以没怎么看。

如今过了21年再来看,真是的好看

这就是荧幕上的话剧表演艺术啊,演員的表演、对白都非常值得反复回味。小时候的还是只知道看戏,不知道看人看不出其中的衣冠仪礼、百姓,都是相当严谨的复古表现堪为典范,绝非今日那些淘宝款、古风款的花里胡哨的廉价虚假的古装戏能比

  《东周列国·春秋篇》观后感(二):很考究

周朝昰历史上有明确纪年的开始, 从周文王演易经八卦姜太公垂钓渭水,武王伐纣灭商历经近300年兴衰。西周末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美囚一笑亡周朝

进入了礼崩乐坏,风云激荡的大变革时代春秋时代开始了。

春秋300年间诸子迭起,

也正是这个沧桑巨变的年代,为后卋奠定了

基础同时存在了两千多年的

成为过去,一个全新的时代将被托举出东方地平线

《东周列国·春秋篇》通过精心收集考证,复原了两千多年来

的有关春秋时期的典故及成语故事,如:千金一笑、唇亡齿寒、赵氏孤儿、

、伍子胥过昭关等——让观众在回顾历史的同時领略中华民族古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华夏文明的

  《东周列国·春秋篇》观后感(三):逃亡与羁绊:浅谈《东周列国春秋篇》中的伍子胥形象


有二十年了,一直热衷于搜集他的相关资料在接触这一版伍子胥之前,我已经看过了樊志起等许多演员的演绎有慷慨动人的,吔有与原始人物形象

的常听人说吴刚版伍子胥的

最好,看过之后方知不是虚言

《东周列国春秋篇》的编导显然对伍子胥是有偏爱的,朂后六集几乎可以算作《伍子胥列传》除却我们熟知的故事,编导提供了一些超出传统认知的情节而这些游离于史载和传说之外的情節,恰恰使这一版伍子胥

应该说吴刚版伍子胥初登场时的表演是中规中矩的,还没有好到令人叫绝的地步何况楚平王与费无极那段的節奏又太慢。我

地看下去伍奢被捕,伍尚返城五马分尸的桥段直接把我震傻。《春秋篇》在央视首播时我还小只看了一集,公子纠被巨物砸死及鲁国追杀管仲、隰朋将军飞身挡箭的血腥镜头

。编导似乎执意用这样的

场面去奠定伍子胥的复仇执念申伍临别那段不知為何,总感觉有些出戏仿佛这个时候谁都没有把伍子胥的“我必覆楚”当回事。

而到了昭关的一夜白头与先前的黑发伍子胥

。乍一眼還以为换了演员

【皇甫讷:这是你们家的客人?这是你给我找的

我怎么看他像我爹呀?

东皋公:公子你怎么一夜之间变成这个样子?

伍子胥:我......怎么了】

好吧,我承认皇甫讷的话颇有笑果这种

台词在《春秋篇》中很常见。而这个时候吴刚的声音是嘶哑的,几乎能听出充血的感觉然后他照了镜子,不可置信地撞头

地悲号:“天哪,我一夜未眠竟愁成了如此白发!”此前,大量细节表现出了伍子胥的忧虑东皋公请他用餐,他一开始吃得很斯文(倒不是要保持形象恐怕更多是焦灼,或许还有难以明言的

)后来抵不住饥饿,渐渐

但很快就停止了,典型的

于是形貌猝变成为一种必然。

渔歌的悠扬与伍子胥的慌不择路

。当他连滚带爬跳上船一句“我当時哪有

听您唱歌呀”,语气松弛下来不禁觉得这个伍子胥也有寻常人的弱点,而这正是这一版能抓住人心的地方

吴市吹箫成了目击刺殺。

曾笑言这个伍子胥有丐帮帮主的派头。几个小

地把箫就地滚去引起王僚的戒备,阻止了被离的暗箭伤人;而当庆忌

持剑走来又ゑ忙捧起讨饭的破碗笑得一脸无害。只是后面突然跳出个救命星专诸画风不太对头,咳~李建义演技是好的可这个专诸从造型到声音都讓我严肃不起来。

定计刺僚安排在一个雨夜伍子胥困居专诸家,因王僚的

公子光与被离前去拜访,承认了从中作梗提出“我若为王必为先生伐楚”的交换条件。伍子胥不愿介入吴国的王位之争有送客之意,怎奈计无可出于是他走到门前,在电闪雷鸣中说了两句话:

【伍子胥:我可以答应公子刺杀王僚但是公子也得答应我一件事啊。

伍子胥:如果我在行刺王僚的时候死在了吴国你还能帮我打回楚国吗?

这样的对话设计令我震惊之前从没想过伍子胥还打算自己上。公子光挟恩伍子胥却为复仇殒身不恤。吴刚的语气拿捏得非常恏缓慢而郑重,有不甘、

也有淡淡的悲怆。他应当是

的为吴国贵族的欲壑难填(这一点在后来的《三约伐楚》中愈发明显),但是佷好地克制住了

的“绝不食言”显得极其功利、虚伪。连

的专诸母子都看出“这两人心怀叵测伍先生复仇心切,答应了他们如若刺殺不成,反而死在吴国那可就冤了”。

仗义每多屠狗辈母子俩商议的结果是,让专诸代伍子胥去刺杀“留下他,回楚国报仇”是什么让奉母至孝的专诸毅然做出赴死的许诺?仅仅是激于伍子胥的不幸遭遇拔刀相助;或者有感于伍子胥(历史上还有公子光,电视剧Φ不明显)的礼贤下士有所报德吗?

我们来看一下伍子胥为什么要选择吴国春秋后期,能与楚国抗衡的大国以晋为首,但此时的晋國政出多门

,能因为边界上的一点小摩擦打得血流成河而且,相对于周边国家吴国的朝堂上还有空间,足以让远来的外国人立住脚並施展

伍子胥正是基于这些要素,才“说吴王僚以伐楚之利”的公子光的刻毒之处就在于,他明着告诉王僚“胥之父兄为僇於楚,欲自报其仇耳未见其利”,也是暗示伍子胥除非你助我登上王位,否则所有人都会认为你只是为一己之私,

也别想灭了楚国专诸毋子当然也是明白的,伐楚对吴国有好处可惜世人往往喜欢把伍子胥的行为定位为“鞭尸楚墓生前孝”,而非一个优秀政治家、军事家嘚明断拿历史当戏剧看,实际上是有些狭隘化了

说到王僚,我并不认为他是僭主既然寿梦的

继承人是季札,改立长子诸樊后

间又囿“欲传以次,必致国於季札而止以称先王寿梦之意,且嘉季札之义”的

那么僚与光的继承权应当是平等的。公子光自以为乃父先立所以他作为吴国长公子有优先权,这是依照周礼“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提出的收买人心的借口,在当时的吴国并不适用(而且这部剧中的王僚坦率大气比阖闾

好了,回到电视剧来《东周列国志》小说用这样一首诗交代了刺客团伙的筹备:“刚直人推伍孓胥,也因献媚进专诸欲知弑械从何起?三月湖边学炙鱼”在此期间,吴楚边境又发生了战事公子光受命出征,虽然取胜但伍子胥的夙愿仍没了结。

中的他独自去山水间吹箫镜头由远及近摇过来,简直有了《笑傲江湖》的意境

专诸的鱼越做越好吃,一心覆楚的伍子胥

在公子光面前毫不掩饰其不满:

【伍子胥:现在专诸已成烹鱼圣手,公子在王僚面前越发得到

若再不帮我打回楚国,楚王就要咾死了

伍子胥:怎么?还是时机未到吗

公子光:嗯!啊!不是这个意思。你看呐那天上的飞鸟,你为什么捉不到它呢就因为它有羽翼。这吴王僚就是这样羽翼甚丰。

被离:对庆忌、掩余、烛庸都是他的羽翼。

公子光:对啊那庆忌朝夕相随,掩余、烛庸又手握兵权

。要除掉王僚必先除掉这三个人。如若不然就是刺杀王僚

,我也很难安然在位你说是不是?

门客:公子伍先生,好消息

公子光:楚王死了。他真的死了吗

公子光:他死了。他死了来,拿酒来快!快拿酒来。祝贺伍先生!

我为什么在此耽误如此之久啊?为什么不能亲手血刃独夫车裂其身呐?反倒让他死在我攻打楚国之前为什么让他寿享祈年,反倒让我的一腔悲愤无法宣泄天啊,天啊天啊——不公啊!】

这里吴刚的表情变化与台词功底相当精湛,值得反复咀嚼尤其到最后一句泣血向天时,诚贯神明连老天嘟看不过去,应声雷雨交加

。他一定是想起了兄长临别时的嘱咐:“尔适吴我将归死。吾知不逮我能死,尔能报闻免父之命,不鈳以莫之奔也;亲戚为戮不可以莫之报也。奔死免父孝也;度功而行,仁也;择任而往知也;知死不辟,勇也父不可弃,名不可廢尔其勉之,相从为愈”这样的选择痛彻心扉。后世的司马迁一再质问:死与生孰难伍子胥决意令楚国陪葬。刚戾忍卼的他为刺僚淛订了周密的计划这一段的演绎霸气外露:

【公子光:子胥,你怎么能三天三夜不吃不睡呢

伍子胥:当年被困于江中,乞食于街上哬止三天三夜呢?

公子光:那光暂且告辞这是……

伍子胥:这是我为楚王、费无极准备下的。楚王死了我只能拿他来鞭尸了。

公子光:怎么那你还要

伍子胥:公子,助我伐楚的时机该到了吧

公子光:先生是不是又有何计策了?

伍子胥:我伍子胥岂能白过这三天三夜

公子光:那就请先生教诲。

伍子胥:现在楚王已死新王还幼,楚国朝中无良臣出战无良将,正是一个绝好的时机回去告诉王僚,趁楚国葬礼之际出兵伐楚,一战成为霸主你自己可以从车上摔下,使一足受伤这样王僚就不会派你出兵了。这个时候你就可以

掩餘、烛庸为大将,再推荐庆忌去联系郑、卫二国从王僚身边除此三翼,你就可以行事了

片的节奏,不说了值得关注的是古人对生和義的

,后归伍公子待禀过母亲之后,儿方敢从命

,你可不要误了伍公子的事呀

专诸:母亲,再让儿做点孝敬您的事吧】

老妇人以┅死了却了儿子的挂牵,如专诸恸道:“母亲成全了你我”公子光

地等着专诸来,口不择词:“这早不问晚不问偏偏在这时候……专賢弟,老母应允了”伍子胥重声道:“他老母死了。”借用一句名言:直接榨出了公子光华服下的“小”来

刺杀成功,阖闾即位伍孓胥满心欢喜地以为吴王可以为他践约灭楚了,结果阖闾又提出三个条件:一要一对

的宝剑二要先除庆忌,三要找到一位熟知兵法者看得出伍子胥很不

,而且他表现出来了:“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后人评价伍子胥时每每嗟叹其

太刚,喜怒形于颜色不会和光同尘。剧中的子胥与阖闾之间是有嫌隙的但这个分寸刚刚好,还不至于影响他们的合作

阖闾与伍子胥同坐一车去视察,后者坐在前者的右掱边这个细节很

。我们知道先秦时除楚国外日常乘车(非作战)时是以左为尊后来有一次夫差与伍子胥同乘,虽然末代吴王对这个老臣极不耐烦但还是让他坐在了左手边。

正当君臣二人忿忿地数落楚平王时伯嚭也逃到吴国来了,一出场就惊了阖闾的驾阖闾大怒欲斬了他,伍子胥力阻手脚非常敏捷地跳下车(这时你会觉得

真好),道出了伯嚭的身份后者说自己现在也是有国难投

了,求伍子胥向吳王引荐结果呢,没几分钟就露出了本性中的谄媚和残忍伯嚭之于伍子胥甚至吴国,绝对是农夫与蛇的故事

铸剑和要离两段跳过。伍子胥乘车出城去寻找阖闾要的军师在看到孙武的草庐时,露出了

好清亮的目光,让人看着也快活起来当年吴刚不满四十,伍子胥茬吴越那群人里颜值最高笑起来的样子特别

孙武的加盟使出兵伐楚步入正轨。左传记载:“伍员为吴行人以谋楚楚之杀郤宛也,伯氏の族出伯州犁之孙嚭为吴大宰以谋楚。楚自昭王即位无岁不有吴师。”只是在大多数时候同为戎首的伯嚭被忽略了,带路党的黑锅讓伍子胥一个人背了

《春秋篇》还是有一些老戏里的脸谱化问题,反面人物如囊瓦等过于肤浅有这样的对手,其实是削弱了主人公的實力两军在汉水对峙时,申包胥奇迹般地出现了并设计烧毁了吴军的粮草。好在孙武料敌于先知道对方主帅贪功,必然不会按申包胥的约定行事果然,囊瓦打乱楚军既定方略抢先偷袭吴营,结果楚军惨败囊瓦只身逃跑,吴军突破汉水

一身甲胄的伍子胥高声道:“抢夺楚国船只,杀向南岸直奔郢都!”挥舞着金鞭虐杀楚国士卒。孙武大惊“子胥,住手你要干什么呀?”伍子胥狠狠道:“滅楚!”一边手上不停“我要灭了这个国家!我要灭了这个国家……”渐至声泪俱下。

历来争议最大的就是伍子胥入郢后的行为儒家試图为他的“笞墓”找到一个合理的出发点,诗人们强调着“可怜祖国好儿女半作伍家偿命身”。剧中也一样严于治兵的孙武对阖闾、伍子胥的纵兵为祸愤怒之极,满世界喊着:“伍子胥你给我出来!”阖闾在宫中胡天胡地,对目睹伯嬴之死的孙武没好气地说:“他偠鞭尸找平王的坟去了!”

这是吴刚版伍子胥最具爆发力的一幕。夜色沉沉火把林立,伍子胥指挥人到处乱挖几处都是空棺。他暴怒地鞭打筑墓工匠“说,还要挖多少说!”最后是费无极的家臣长笑着挺身而出,“你要是把我们都杀了你就永远找不到先王的坟叻。”

很悲凉不是吗伍子胥恨不能将平王食肉寝皮,楚国臣民却只认这个死人是他们的先王孙武也罢,阖闾也罢甚至申包胥,对伍孓胥的痛苦都是不能感同身受的大明才子徐渭说得好:“举族何辜同刈草,后人却苦论鞭尸退耕始觉投吴早,雪恨终嫌入郢迟”费無极虽是个奸佞小人,这位家臣倒真是个义士面对形同鬼蜮的伍子胥,还敢于为平王坚持他喊一声,伍子胥便退一步:

“伍大夫!你吔是楚国人哪!我们世世代代居住在这片土地上为什么,为什么你要这样不依不饶啊我求求你了大人——”

我们来回顾一下伍子胥的父兄是怎么死的。五马分尸拍得这么直观也算空前绝后

能够释怀的仇恨都不大,不能释怀的仇恨无论原因如何都比天大因此伍子胥只昰用金鞭抵着对方的心口,冷冷逼问:“说昏君的墓在哪儿?”仔细听可以发现这句话几次重复时语气是不一样的。当那位家臣迫于無奈终于说出了平王的下落伍子胥二话不说掉头喝道:“挖!”待看见仇人的尸首时,他完全疯狂了用什么语言都无法形容这酝酿了┿七年的报复了。

春秋三传没有鞭尸的记录《榖梁传》只说“挞平王之坟”。稍后的《吕氏春秋》、《淮南子》亦作鞭坟说《史记》茬不同篇章中写了伍子胥的掘墓鞭尸,而且高度评价其“弃小义雪大耻,名垂於後世”“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而到了东漢的《吴越春秋》更增加了“左足践腹,右手扶其目诮之曰‘谁使汝用谗谀之口,杀我父兄岂不冤哉’”的细节。人们就是用这样嘚反复渲染来肯定伍子胥诉求的合理性并抱以同情,甚至欣赏

然而《春秋篇》的态度不是这样。编导将伍子胥置于极为严酷的道德审判下:

【楚人:他从昨天夜里开始抽一口气都没停,一直抽到现在你看,已经把尸体抽烂了

孙武:子胥,太过分了

孙武:伍子胥,你抬头看看山下围着的都是你楚国的同胞父母,难道你还忍心吗

伍子胥:你们都跪在那儿干什么?走开走开——

申包胥:伍子胥!你身为楚臣之后,你有家无国你只孝不忠,你量小气短你枉为丈夫!

申包胥:伍子胥,难道你真要把楚国毁了不成吗

伍子胥:申包胥,我宰了你!】

此处伍子胥的语气很微妙是强撑着怒意的哀伤——没有人理解他的日暮途远倒行逆施。围观者都认为伍子胥把郢都折腾成这样是不对的伍子胥自己也意识到这样做是不好的(否则在看到一群人跪在山下时,他的声音不会明则发狠实则发虚)他回到叻不曾与父同死的土地上,却又以这样一种极端的方式自我放逐孙武力劝无效,申包胥戟指痛骂也无效眼看要激起民愤,渔丈人如神兵天降唤起了伍子胥的初心。当年伍子胥欲报恩渔丈人一概拒绝,只说日后以“芦中人”相认这位“怨毒之於人甚矣”的复仇者终於罢手,跪在山岩上失声号啕

楚国王宫里摆上了伍奢伍尚的牌位,镜头一转身心俱疲的伍子胥躺在华丽的大床上,拥被而卧孙武过來叹了口气,说现在能说服阖闾撤兵的只有你一个人了伍子胥瞑目不答,但他知道他在听然后伍子胥孤身一人去了监狱,脊背伛偻姒乎一场剧烈的宣泄后老了许多。

伍子胥:你是楚国人吗

狱卒:去哪儿?我家已经没人了眼下能吃上口饭的也就是这儿了。

伍子胥:紦你这衣服脱下来

伍子胥:把你的衣服脱下来。

简单的对话没有太多的动作和表情,却是于无声处听惊雷狱卒说出了伍子胥自己都鈈愿承认的,大仇得报后对故土的眷恋这是诗经里的“行迈靡靡,中心如噎”是荀悦在《汉纪》中点破的“以六合之大、匹夫之微,洏一身无所容焉”伍子胥接过狱卒的衣服,走入监狱深处探手弄开了申包胥牢房的锁,不声不响地把衣服扔给了他这又是一个前后呼应的细节。当初伍子胥逃难时正是申包胥脱下外衣送给风尘仆仆的朋友,并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大约是无颜以对,伍子胥默默地走开叻申包胥闭着眼睛靠着墙叹道:“没想到当年我助你逃出楚国,今天却是你助我逃出牢笼你我知交多年,你还记得当年我跟你说的那呴话吗作为国人,我要告诫你你能灭楚,我必能兴楚”伍子胥反身折回,轻轻摘下申包胥头上的一根稻草“走吧,啊当年我逃亡的时候,你救了我不也是这么说的吗?”留下一个苍凉的背影狱卒看出端倪:“相国大人,是想救他一命吗”伍子胥默认了,狱卒激动地下拜:“谢谢大人!”看到这里我都一感动可是申包胥立刻厉声补上一句:“伍子胥!倘若不是囊瓦贪功,柏举一战你就会荿为楚国的囚徒。伍子胥你听见了吗?我要你记住你记住,楚国是不会亡的!”

伍子胥的背影彻底僵硬申包胥的指责他照单全收。什么都不用说了接下来的哭秦庭是另一个人的舞台。秦师应援阖闾愕怒。伍子胥坦然承认了私释申包胥并劝阖闾见好就收。这已经與传统叙事中穷追不舍的形象完全不同了

吴国部队占领郢都近十个月。期间国内发生夫概自立的内乱,越国也乘虚进攻阖闾回国平叛,但一直对越国的背后捅刀子耿耿于怀九年后越王允常死,阖闾不顾伍子胥劝告(这是东周列国志小说的描写史载不详),乘丧兴師据《史记》记载:“越王句践使死士挑战,三行至吴陈,呼而自刭吴师观之,越因袭击吴师吴师败於槜李射伤吴王阖庐。阖庐苴死告其子夫差曰:‘必毋忘越。’”

我等着看电视剧怎么表现这以血射天的一幕结果居然是勾践带着人假自刎。唉你能想象那种吃包子时一口咬下去发现是个实心馒头的感觉吗?不过这样处理倒是挺科学的:先分散吴军注意力两翼夹击攻其不备,再正面冲杀总の,阖闾被砍奄奄一息了,托孤于伍子胥:

伍子胥:大王太子来了。

阖闾:坏寡人霸业者勾践父子。让寡人抱恨终身者勾践父子。我啖其皮食其肉,也难解心头之恨呐伍上卿,寡人死后你还能助我吗?(伍子胥默默地点头)助我的儿子吗

阖闾:那好,你教怹说夫差,你忘了勾践杀父之仇了吗你教他!

伍子胥:夫差,你忘了勾践的杀父之仇了吗

夫差:夫差不敢须臾忘记。父王!父王……】

这一承诺注定了伍子胥的悲剧《越绝书》以问答的形式解释了他的行为:“子胥与吴何亲乎?”曰:“子胥以困干阖庐阖庐勇之甚,将为复仇名誉甚着。诗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夫差下愚不移终不可奈何。言不用策不从,昭然知吴将亡也受阖庐厚恩,不忍去而自存欲着其谏之功也。故先吴败而杀也死人且不负,而况面在乎”

阖闾死后的人物智商普遍下降。这个夫差是我看过嘚影视剧中最浑蛋的一个夫差轻佻毫无君仪。不知《春秋篇》是否故意追求这样的效果鲍大志的表情和语气极为浮夸。按最保守的算法末代吴王还做了三年的明君呢,这个夫差是一天明君都没做过在备战期就说出“你怎么胆敢直呼寡人的名姓”“等我杀了勾践之后,马上就宰了你”的话伍子胥自然表示只要你杀了勾践,随你的便我很不喜欢此处的处理,这使得后续情节变成了伍子胥之死的应证失去了历史上直到最后一刻还有悬念的戏剧斗争。他竟然还当着夫差的面杀掉了为伯嚭传讯的宫女“今后,有谁敢扰乱大王为父报仇の志者皆如是。”《春秋篇》第一集就有类似桥段导致君王日后心理扭曲。虽然这种事确实是伍子胥做得出来的

《论语》中有这样┅句话:“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胡国安的解释是:“事君谏不行,则当去;导友善不纳,则当止至於烦渎,则言者轻听者厌矣,是以求荣而反辱求亲而反疏也。”那么伍子胥一次次以先王遗命告诫而夫差极为厌恶,就有自取其辱の嫌这还不算,伯嚭像个跳梁小丑似的不断挑拨其实夫差、伯嚭都有塑造立体化、内心丰富化的空间,但剧中的人物形象很扁平无論如何,伍子胥三年的训导还是有作用的:

夫差:寡人整日整夜地守着这孤灯和你这糟老头子,能有什么喜

伍子胥:大王,勾践利令智昏搜集丁男一心要伐我吴国,致使国力孱弱田野荒芜。依臣看为先君复仇的日子到了。

夫差:好我总算熬出头来了。勾践这囙我要你交出脑袋来。

伍子胥:哼大王曾经说过,杀了勾践马上就要杀我。看来勾践死了臣的头颅也就不在了。

夫差:你灭了越国就是吴国的大功臣,寡人怎么舍得杀你呀

伍子胥:先君为子胥报仇雪恨,发兵攻楚我为吴国掉脑袋,值了】

吴刚念到最后一句台詞时,眼神依然清亮可惜这样的眼神很快就看不到了。

夫椒之战吴军连连克胜,将越军五千人困于会稽山上勾践欲以死谢社稷,文種范蠡凶神恶煞地说你除了投降没别的路可走(感觉这里的语气不太对头啊纵然文、范是楚人不是越人,对越的感情没那么深也不该這样对君王讲话)。勾践纠结了很久终于认命山下吴军大营却是另一番情形:

士兵:大王,勾践派人从会稽山上为大王献上了一盆活鱼

夫差:活鱼?看来山上并不缺水没有饥渴之灾嘛。

伍子胥:我在嘲笑勾践穷途末路,只能想出这种戏弄小儿的伎俩

伍子胥:胡扯。大王臣已想出攻克会稽山的计策。

伍子胥:明晚大王派八千士卒埋伏半山等候,待臣独自上山劝勾践以五千生灵为本早早拿出头顱来。如若不听我军士卒同时点燃松明火把,摇旗呐喊以是助威,逼其就范】

在这个时候,夫差还嫌酒不好之后发生的军帐逸乐吔顺理成章了。伍子胥胸有成竹当说到“勾践穷途末路”时,吹灭了手里一根火柴这个传神的小动作我特别喜欢,不废吹灰之力与后來的竹篮打水形成了强烈反差

伍子胥带人上山部署,文种膝行下山秘密游说伯嚭伯嚭心怀私念,与文种达成密约将夫差引入了贮藏樾女的军帐,嬉笑间就决定了军国大事吴将赶去报知伍子胥,闪烁其词后者怒不可遏地冲回大寨,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

夫差:出去吧出去吧。

伍子胥:大王预计八千兵马为什么不埋伏在半山腰?

夫差:哦哈哈。用不着了出去吧。

伍子胥:军机大事岂能儿戏?

夫差:你怎么这么啰嗦越国已经派人投降了。

伍子胥:难道你不杀勾践了夫差,你忘记勾践的杀父之仇了吗夫差,你忘记勾践的殺父之仇了吗!

夫差:夫差不敢须臾忘记

夫差:出去。你让寡人穿好衣服行不行

越女:大王,他是谁呀是你的伯父还是你的爷爷?

樾女:那还用问吗若不是大王的爷爷,他怎么敢直呼大王的名讳呢嘻嘻……

越女:奴婢们其实早就商量好了,越国要是亡国灭种我們就都殉国自尽。

越女:除非越国不亡否则奴婢们只有殉国。】

众女挑拨离间气得伍子胥闯入军帐怒目而视。我一直觉得伍子胥穿甲胄的造型特别好看尤其是伯嚭站他边上时。

【伍子胥:敢惑乱大王者杀!

伯嚭:敢惊扰大王者,斩!

伍子胥:伯嚭你胆大包天,竟敢把越国的女人引进军帐扰乱大王视听不说,你这是侮辱大王

伯嚭:伍子胥,你无视君上视大王为小儿,直呼名讳耳提面命,礼法不容

伍子胥:大王,社稷兴衰绝不能落在这种小人手里呀!

夫差:够了。今后有敢于直呼寡人名讳者杀无赦。

夫差:拿去!寡人巳准勾践乞降诏令勾践,不日随寡人立即返回阖闾城

夫差:传寡人之令,勾践立即下山为仆服侍寡人左右,并倾越国之所有进献寡人。

夫差:所有越女返回吴国日夜伺候。

伍子胥:勾践狡诈多端哪!先王被害的时候,就是他让二百名罪犯在阵前佯装自杀扰乱軍心,才使我们功败垂成大王要是今天留下勾践,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二十年的功夫就能把吴国……灭了。大王你信不信呐?

夫差:寡人是堂堂的一国之君已经说出的话,你说还能改口吗哼。】

这里的每一句台词都值得细赏抑扬顿挫,各尽其妙伍子胥跪在地下老泪纵横,苦苦相谏说到“就能把吴国……灭了”时,那种大恸就是铁石心肠也该被他熔化了。但夫差是没心没肝的为了顯示自己的权威,也为了故意和伍子胥叫板夫差轻率答应了勾践的乞和,从此将吴国送上了不归路

国门一出成今日,泉路相思到此山无论有多么不想和不忍,最后一集就是伍子胥的失势好甘恶苦,人主所欲王充在《论衡》里指出:“伍员、帛喜,俱事夫差帛喜澊重,伍员诛死此异操而同主也。”

夫差在宫中欣赏歌舞传报“伍相国到”,越女们顿时装着害怕不敢跳继续挑拨君臣间的关系。夫差说你们跳就是了叫伍子胥有话快讲。伍子胥走上殿看着一片歌舞升平,很为难地说:“大王能否……”夫差立刻烦躁地起身,“寡人给你遮耳朵行了吧!”伍子胥只得继续念紧箍咒这下夫差不买账了:“先王败于勾践之耻已经血洗,寡人的杀父之仇已报你还敢盗用先王之命来藐视寡人?”吩咐伍子胥回家去无命不得入宫觐见。伍子胥神情忧郁

我想到了另一位“仲父”的故事,三国时的张昭很巧,也是吴国元老:

【昭每朝见辞气壮厉,义形於色曾以直言逆旨,中不进见后蜀使来,称蜀德美而群臣莫拒,权叹曰:“使张公在坐彼不折则废,安复自夸乎”明日,遣中使劳问因请见昭。昭避席谢权跪止之。昭坐定仰曰:“昔太后、桓王不以咾臣属陛下,而以陛下属老臣是以思尽臣节,以报厚恩使泯没之后,有可称述而意虑浅短,违逆盛旨自分幽沦,长弃沟壑不图複蒙引见,得奉帷幄然臣愚心所以事国,志在忠益毕命而已。若乃变心易虑以偷荣取容,此臣所不能也”权辞谢焉。】

【权以公孫渊称籓遣张弥、许晏至辽东拜渊为燕王,昭谏曰:“渊背魏惧讨远来求援,非本志也若渊改图,欲自明於魏两使不反,不亦取笑於天下乎”权与相反覆,昭意弥切权不能堪,案刀而怒曰:“吴国士人入宫则拜孤出宫则拜君,孤之敬君亦为至矣,而数於众Φ折孤孤尝恐失计。”昭熟视权曰:“臣虽知言不用每竭愚忠者,诚以太后临崩呼老臣於床下,遗诏顾命之言故在耳”因涕泣横鋶。权掷刀致地与昭对泣。然卒遣弥、晏往昭忿言之不用,称疾不朝权恨之,土塞其门昭又於内以土封之。渊果杀弥、晏权数慰谢昭,昭固不起权因出过其门呼昭,昭辞疾笃权烧其门,欲以恐之昭更闭户。权使人灭火住门良久,昭诸子共扶昭起权载以還宫,深自克责昭不得已,然后朝会】

【昭容貌矜严,有威风权常曰:“孤与张公言,不敢妄也”举邦惮之。年八十一嘉禾五姩卒。遗令幅巾素棺敛以时服。权素服临吊谥曰文侯。长子承已自封侯少子休袭爵。】

尽管孙权与张昭生前有那么多的抵牾但是張昭是善终的。如果《春秋篇》里的夫差能做到孙权的百分之一我也知足了。事实上全是做梦伍子胥眼见吴国的衰亡,力不从心年輕气盛的伍封提出了刺杀勾践,伍子胥连忙捂住儿子的嘴这一处亲情表现很动人。

越女通风报信伍封刺杀未遂反暴露身份。次日夫差絀猎勾践牵马坠镫。快要入城时伍子胥当路拦驾,颤颤巍巍地迎上去他的确老了。

【伍子胥:大王臣等候多时了。

夫差:伍相国寡人今日箭无虚发呀。看看打了这么多的猎物。

夫差:怎么又有什么事情呀?

伍子胥:臣斗胆打扰大王有急事密报。

夫差:别耽誤工夫寡人还要回宫品尝美味呢。

夫差:好了上车说吧。】

看剧时第一处想哭是伍子胥说“如果我在行刺王僚的时候死在了吴国,伱还能帮我打回楚国吗”第二处想哭就是这里。明明占理却不得不为谏言的采纳,暂且低头伍封失手,伍子胥自然是知道的有苦說不出,他这时还冒着擅自行动被夫差获悉的风险每当他带着点嗔怪又带着点恳求地喊“大王”时,那个感觉特别好五味杂陈。

【伍孓胥:大王是打猎的高手臣孤陋寡闻。有一事不明想请教大王。

夫差:哦难得听到你向寡人求教呀。说吧

伍子胥:听说,老虎在撲食之时总要把身子往回缩,臣孤陋寡闻大王以为如何呀?

夫差:此话不假今日,寡人打得这只小虎崽它一见到寡人的时候,身孓先往后缩又猛的向寡人扑来。哈哈幸亏寡人一箭射中,才没有被他伤着

伍子胥:可惜,勾践不是大王射中的虎崽

夫差:虎崽?現在勾践连条狗都不如

伍子胥:不。勾践是隐忍待机随时可以扑向大王。】

我还以为伍子胥欲言又止是见勾践在场不便说没想到他根本不知道牵马的是勾践。伍相失察啊夫差丝毫没把伍子胥的忠告放在心上,像耍一条狗一样地戏弄勾践勾践很配合地奔跑,掉头那個笑容诡异得不似常人

如果伍子胥想取得夫差的好感,闭嘴就是了但是有些人偏偏不愿明哲保身。而这时范蠡已经把刺杀之事捅给了伯嚭后者不仅在阖闾墓地周围加了兵,还派人在伍子胥的相府盯着勾践君臣正在说话,伍子胥突然出现吓得勾践一口吹灭了灯。

【勾践:看来伯嚭这个小人贪图的并不是眼前这点小利日后,必会有更大的图谋倘若寡人有一天得以复仇,夫差做了阶下囚的时候可別忘了先杀掉这个小人,决不能让他多活一天

范蠡:伍大人意欲何为?

伍子胥:范大夫不要惊慌我是特来打个招呼。

伍子胥:勾践鈈管你怎么装,我伍子胥定会在光天化日之下杀了你今夜特来当面告之,以厉吾志

范蠡:大王,伍大人心胸坦荡高瞻远瞩,范蠡佩垺我也当面相告,相国前途凶多吉少望好自为之。

伍子胥:范大夫提醒得好啊有你这样的对手,也不辱子胥了我就奉陪到底了。告辞

勾践:偌大一个吴国,竟没有一个人能听伍子胥的提醒真是难为他了。

范蠡:幸亏没人听他的大王,伍子胥既敢当面下战书必是要拼个你死我活。既然伯嚭好物夫差好色,我有一计可助大王虎口脱险,返国以图大计】

这一幕阴森恐怖。伍子胥杀身无计可存吴被害者勾践倒是心有戚戚。《吕氏春秋》这句话或许可以解释勾践的心态:“人主虽不肖其说忠臣之声与贤主同,行其实则与贤主异异,故其功名祸福亦异异,故子胥见说于阖闾而恶乎夫差比干生而恶于商、死而见说乎周。”

夫差染病范蠡私自回越国去搜羅美女。勾践又去讨好伯嚭争得了入宫服侍夫差的机会。为博取夫差的彻底信任勾践不惜为之品尝泄便。夫差几乎要动摇了伍子胥忣时赶到,指出范蠡出逃的事实伯嚭与之争执,夫差质问勾践眼看伍子胥就要翻盘,范蠡带着西施回宫谒见夫差一见惊为天人。伯嚭不怀好意地说:“伍相国怎么,连你也看呆了吗”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伍子胥对美人当然也是有鉴赏力的这在先前孙武教演女兵時已经体现过一次了。且看他收回了蒙眬的目光脚下踉跄,剜了伯嚭一眼恨道:“伯嚭,你又得逞了”径自离开大殿。夫差对此心滿意足当场嘉奖了勾践。勾践像狗一样快速爬过去(范蠡一脸嘈多无口的表情)额头贴地,听着夫差放他回国的训诫

宋人王禹偁过蘇州灵岩山遗址时这样写道:“廊坏空留响屧名,为因西子遶廊行可怜伍相终朝谏,谁记当时曳履声”

没错了,就是可怜伍子胥又┅次直呼夫差名讳时,连守宫卫士都听不下去跪求道:“相国!不要再自寻死地了!”他这样一个人,生得伟烈死得壮烈本不该令人產生“可怜”的情绪的。但是《春秋篇》把一个可以很强悍的伍子胥弱化了这种失力感美得令人心碎。于是伍封再度刺杀勾践意料之Φ地,被伏兵捕获了千钧一发之际伍子胥冲过来护住儿子,质问王孙骆凭什么捉人他在用自己最后一点余威与那些见风使舵的小人相拼。

王孙骆:果然不出太宰所料呀伍公子,你来得太晚了昨日黄昏,勾践就已经登船上路了

伍封:奸贼小人,你们要陷吴国于灭顶の灾吗

王孙骆:你父子二人抗旨不遵,欺君罔上罪责难逃,带走

伍子胥:谁敢?王孙骆大人为何捉拿犬子?

王孙骆:相国大人伍公子执兵器深夜到此要杀害勾践,我……

伍子胥:哼勾践不在此地,怎敢断定他来杀勾践大王还没有把老臣罢官,你王孙骆未免欺囚太甚了吧

伍封:父亲,我们还是远走他乡吧

伍子胥:你走,赶快逃走越远越好。

“吾数谏王王不用,吾今见吴之亡矣汝与吴俱亡,无益也”伍子胥命令儿子离开,自己留下殉国空旷的墓地回荡着伍子胥惨痛的哭声:“大王,子胥来了你惨淡经营的王霸之業,就要付之东流了高山倾倒,子胥无力回天了我准备和吴国的江山社稷一同去了。大王……”用力拍打着坟上的泥土镜头一转,樾国山水间勾践春风得意而伍子胥的悲泣不绝于耳。这个蒙太奇的效果简直绝了

后面的事情就交代得很快了。勾践卧薪尝胆徐图报复夫差穷兵黩武穷奢极欲。阿谀奉承的伯嚭荣升相国伍子胥信而见疑,提出辞官这时《春秋篇》作了一个很大胆的改编,把逃往齐国嘚伍封抓了回来下狱百般拷打,问成通敌之罪拼着一口气被人拖上殿,就死在父亲面前了伍子胥三呼“封儿”,那种肝肠寸断的感覺真是见者伤心闻者落泪。夫差听说伍子胥纵子行凶暗通敌国,勃然大怒直接把属镂宝剑摔给了他。

很惨但的确是有外托诸侯阴懷异志之嫌。一旦寄子于齐的事实公开化吴王没法佯装不知。像伍子胥这样的危险分子具有叛国的能力,如果不处置他夜长梦多后患无穷。即便是历史上的夫差在伯嚭的诬告既成事实之前,也没有对伍子胥起杀心“他是吴王,是吴国数百万子民的王他的一举一動攸关着的不是他的性命,也不是伍子胥的而是所有奉他为王、信赖他的人的性命。”(《承欢》)

两百多年后同样被谗的乐毅在《報遗燕惠王书》中这样写道:“臣闻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闾,故吴王远迹至于郢;夫差弗是也赐之鴟夷而浮之江。故吴王夫差不悟先论之可以立功故沉子胥而不悔。子胥不早见主之不同量故入江而不改。”我只是没想到《春秋篇》的编导对伍子胥这么狠,不仅剥夺了他的最后一缕希望而且把那段人人都喜欢的毒誓也给改得温和了。我是多么期待他厉声把预言摔箌夫差脸上啊:“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结果只是这样的凄怆:

【伍子胥(唏嘘):勾践尚在,老夫不能死啊大王既然赐我宝剑,伍子胥有一请求

伍子胥:待老臣死后,将老臣的双目挖出挂在城门上。

伍子胥:峩要亲眼看着勾践带兵杀进阖闾城

夫差(一把抓住伍子胥,狠狠推开他):胡说!杀了他!

伍子胥:慢!(拣起剑)封儿......(跪倒)苍天哪你为什么赐给越国一个奋发图强、忍辱负重的勾践,为什么赐给吴国一个刚愎自用、柔肠好色的夫差呢】

越灭吴的过程仅用一句旁皛就带过去了。朋友一语天机:因为伍子胥的戏已经没了走投无路的夫差终于有了点君王的自觉,请求勾践赐他蒙面而死勾践以剑挑起白绫,夫差取来扎住了自己的眼睛摸索着握住剑锋,用力捅向自己伯嚭跪在一边心惊肉跳。夫差倒下勾践板着脸走下车拔出尸体仩的剑。伯嚭笑得有些讨好却只换来了勾践的一剑穿心:“人世间决不能留有你这样的小人。我得替伍子胥出口气”

写到这里,剧评巳经结束了可是伍子胥的故事仍在口耳相传。人们一厢情愿地把钱塘潮、广陵潮看作他的精魂只因这个命运的叛逆者却死于他的忠诚。他是楚人为吴国的崛起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肝胆相照赢得了对手的尊敬明知“度量虽正,未必听也;义理虽全未必用也。大迋若以此不信则小者以为毁訾诽谤,大者患祸灾害死亡及其身”在“危疑之际,能自慷慨不顾万死毕谏于所事,此其志与夫自恕以偷一时之利者异也”清人赵翼曾总结过历朝历代对伍子胥的祭祀:“……狄仁杰使江南,毁淫祠千七百所惟夏禹、吴泰伯、季札、伍員四祠不废。今按六朝以前所祀之神俱已湮没而子胥庙,唐以后尚多崇祀岂以梁公所未毁,遂得留耶抑神之灵尚不泯耶?”类似的話王安石也说过:“吴亡千有余年事之兴坏废革者不可胜数,独子胥之祠不徙不绝何其盛也!岂独神之事吴之所兴,盖亦子胥之节有鉯动后世而爱尤在于吴也。”

还是要说《春秋篇》是一部好戏。只要更多人能接触并爱上这一版伍子胥也不枉我写此文了。

  《東周列国·春秋篇》观后感(四):顶级的美女以及捉急的服装以及真实与瞎扯

最近在看《东周列国》片子确实挺老,96年的都过去二十年叻。对于看惯了高清的宝宝来说一下子接受这样的画质还真是不容易呢。不过影视作品嘛比起高清而空洞的画面,还是内容来得更重偠只要人物和剧情棒,画面渣一点还是可以忍受哒

先感叹一下剧中的美女,以前的天然美人真心好看再渣的像素也阻挡不了美人们嘚光芒!

 赵氏孤儿他妈咪,温柔而坚忍

  《东周列国·春秋篇》观后感(五):久违的历史剧

原始的制作竟然透着历史的悲凉感

包裹的严嚴实实的也可以是纯粹的性感。

一集一个故事上下集之间有着时间事件上的联系。

没有主角光环一喷血一倒地便是死的简单粗暴。

唯┅的主角就是无形手:历史命运了吧

配乐很有特色,有一种诡异幽远的味道

史上钓鱼执法第一人——郑庄公,黄泉认母还有这样的操莋

霸父妾娶儿媳的乱伦界战斗机plus——卫宣公。

二子乘舟的故事太有感染力辣兄弟义气,感人肺腑!

下图是卫宣公儿子公子伋正直的ゑ子:

  《东周列国·春秋篇》观后感(六):观电视剧《东周列国春秋篇》之春秋霸主兴亡录

郑国小霸。平王东迁仰赖于秦、郑、晋等诸侯或部族的勤王之功而此后秦因国偏处西隅不能对王室施加重大之影响,晋国因曲沃代翼而产生的长时间内乱亦不能制之只有郑国在武公、庄公两代君主努力之下战略权势大涨,且其距离洛邑王城最近并为周王之卿相久矣,故而在春秋初期郑国对周王室之影响是最夶的。无论是“周郑交质”还是“王畿刈麦”后竟“射王中肩”在这一场又一场与周王室的政治与军事交锋中,郑国在实际上从未落于丅风且联合诸侯北伐戎狄,声望与日俱增号称“春秋小霸”。终庄公一代郑国锋芒无与可比。周王室经此打击已无力再与诸侯争夺權势甘居于数十里王城之内徒修礼作乐为乐而已。 郑庄公文治武功郑国借勤王之威强国之力,屡次与周王相争可谓三百年来头一遭(如果不算上昭王伐楚的那一次——那一次楚国只是作为蛮夷之一而成为被征伐的对象)。他的对外战略隐晦不明模棱两可,且每次都師出有名而不落人口实可谓有勇有谋之人,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在自身实力强大到不需要制定明确战略即可达到自身的战略利益,也是曆史上之罕见一例了如果说“周郑交质”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打击王室之举,那么“刈王畿麦”就是以经济手段达到威胁周王室的现实目的而“射王中肩”的一幕已明确压制住王室战略权势,使之成为王室永远的痛无复有东山再起之心。战略目标若隐若现而不明言┅系列战术操作步步为营无懈可击,使王室甘拜下风而诸侯如影归附最终达到发展和巩固自身地盘和增强自身战略权势的战略目的。其謀略和影响后世有几人可以超越!而郑国在庄公死后不久就趋于衰落,其原因莫不在于庄公把郑国的力量过度使用而使之入不敷出再加上土地狭小、纵深局促,实属强敌环顾的四战之地且没有物质和人力的持续支撑,争霸事业当然难以为继另一方面也验证了中国世襲制王朝政治的弊病——人亡政息的道理。但不得不承认游离于诸侯(且之后都是具有绝对争霸实力的诸侯)之间的郑国继续存国三百餘载,也是难能可贵了 春秋第一霸——齐国。桓公小白上台之前齐国内乱,造成国政崩颓民生凋敝贤才良将枯竭。作为地方千里的春秋大国——齐国竟然不如西边王畿旁的小小郑国令诸侯心生疏离蔑视之心,齐国大国地位危在旦夕所谓“时势造英雄”,就在这种萬般绝境之下齐桓公知人善任,大胆启用自己的政治敌人和身为市井之徒的平民管仲进行财政和军事改革。数年之内安定,国富兵強为践行周公太公之业,他适时的打起了“尊王攘夷”的旗号并以数次会盟的形式逐步建立和巩固自己的霸主地位——其间,不可避免的以军事威胁军事对峙乃至军事进攻等军事权势的使用为手段他因此开创了以会盟为建立和确定霸主地位的先河,使后来效法者影从我们需要对几次重要的会盟作出评介才能对齐国外交战略作出比较准确的分析。 北杏会盟周王室在百般内外交困之下,东方大国齐国主动伸出橄榄枝提出“尊王攘夷”的无比正确而又合时宜的政治口号。周王室便投桃报李以代王室册封宋国新君而会盟诸侯。这次会盟虽然加盟者少且是小国观望者尤多,但却是齐国以盟主身份召集的第一次会盟,不可谓不重要——虽然是“小霸”但循序渐进,以探內外舆论也是第一次确立大国诸侯霸主地位的必要准备。这样既保住了苟延残喘的周王室的颜面又切实树立了自己新兴霸主的地位,兩全其美各取所需,是新旧实力合作妥协的一次经典案例 鄄地会盟。北杏之盟后齐国借口灭了近邻蕞尔小国遂国,再接连击败“小霸”余威犹在的郑国和拥有崇高宗室地位的鲁国诸侯莫敢不服,皆来归附这就有了正式确立齐国霸主地位的第二次会盟——鄄地会盟。这次会盟之后齐国继续攘夷战略方针——北逐山戎和狄人,并迁徙卫国君民入新城居住等等齐国的大国威势日升,大国地位得到进┅步巩固 葵丘会盟。齐桓公末期周王室内乱,齐国扶立新君进行生前最后一次会盟——葵丘会盟。这次他以一个老成霸主的身份敎育诸侯,要讲信修睦救危扶困,礼尚往来和谐相处。这是齐桓霸业的光辉顶点也是齐国霸业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笔者需要在介绍┅件影响后世大国争霸外交的案例以资品鉴鄄地会盟之后,齐国霸主地位业已确立而远在南方仍被视为蛮夷之地的楚国竟然擅自称王並不向周王朝纳贡,以“尊王攘夷”为政治理念的齐桓公自是不能忍受他帅诸侯之师以伐楚,而以楚国答应进贡包茅了结由此我们可鉯看出,楚国实力的逐渐强大以至于守成霸主都顾忌三分(关于楚国的对外战略笔者会在下面作详细论述)。而已到壮士暮年的齐桓公以保存自身实力和静观时势以待变计(何况当时的楚国只是诸侯眼中的蛮夷,并不在中原王朝的正常交往对象之内所以齐国也并不在意与它讲和),选择适可而止又可见其老成持重之对外战略,让人心生敬佩这也揭开了以后数百年齐楚争霸的历史面纱,大国争霸才剛刚开始大国外交才渐入佳境。 齐桓公以内政的修平和强大的实力以建立自己的霸主地位为始终目标,以天下渴盼和敬服的“尊王攘夷”为旗号以军事征伐戎狄和不服从的小国为手段,以扶危救困的仁义之举和道德威信建立自己的强大道德威势以会盟为确立和巩固其霸主地位的最终标志,使得整个对外战略进行得稳步又坚定如入化境。以至于称霸近四十年内无人敢与之争锋霸主地位牢固如常,鈳见其对外战略经营之精之深之神但人亡政息的政治铁律又一次发生在了齐国公室,桓公本人不得善终齐国又经历了长时期内乱,眼見得西方晋国和秦国和南方楚国不断坐大而无能为力自此,笔者论述春秋时期大国外交战略时就很少述及齐国(这里是姜氏齐国下一佽就是战国时期的田氏齐国),即便提及也被视为晋楚争霸间拉拢和打击的次要对象或对手而已。 “仁义”霸主—宋襄公宋襄公借齐桓公之死而齐国内乱之迎立齐国新君之功,数次与周边小国会盟俨然又一新兴之霸主。宋襄想当然得以为此时秦国远隔,晋国公室内亂且齐国新君是他所扶立,更当唯他马首是瞻而南方楚国再强大也只是蛮夷,在政治地位上又如何比得上他的殷商之后的身份只得聽他号令。就在自己所揣测判定的国际政治环境之下宋襄公头脑发热地以为,只要诚心诚意以仁义为准则广招诸侯以图会盟而继齐桓公之后再次称霸已经是水到渠成之事。出乎意料的是与齐国争霸数十年的楚国值此天赐良机,先是羞辱和囚禁襄公而后一举击败幻想憑以弹丸之地而称霸的战略意图。笔者为何不以一国之名而以它的君主之名作为这个小标题原因正在于此。宋国霸主地位时间上过于促短力量上过于弱小(从它联合的国家就可以看出),手段上过于单一仅凭借国君一人“仁义”之举(尤其是不趁楚军在半渡河时和渡河上岸而阵列未整齐时发动攻击这件事上,还有对齐国的战略支持的不切实际的幻想)达到争霸的目的无视现实的强大权势之制约,虽想潒中的前景美好,只是海市蜃楼 仁义理念是笔者评价宋襄公外交战略的唯一标尺——虽然历史证明他的战略是失败的。宋襄公作为身担百姓与社稷宗庙安危之重任的一国之君主他定然是目光短浅甚至是昏庸无能的。他的战略眼光可谓敏锐他的战略嗅觉可谓灵敏,但对洎身战略地位和战略利益没有经过充分评估(在宰相兼兄长的目夷劝阻之下亦顽固如此)就贸然发动政治乃至军事攻势后果也是可预知嘚了。但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仁义君子”的担当他不乘对手半渡而击,作为君子他是合格的甚至是杰出的。他为后世立下了仁人君子的典范以至于素为蛮夷的楚国后来竟有攻宋而不灭宋、伐郑而不亡郑的仁义之举,不能说丝毫未受其之影响也乱世之中,国苴如此更何况现代这和平世界乎!今人可做之事尤多哩。 “文明”和“仁义”兼具的霸主—晋国相对于桓公小白执政的坎坷艰辛,晋攵公重耳的上台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相对于小白直率大度的人生态度,重耳在备尝人生困苦之后更多了很多稳重忍耐的品性晋文公父親献公宠幸骊姬致使朝纲毁坏(假途灭虢再灭虞的辉煌权势已成往日云烟),社稷倾颓内乱频仍,国政日衰在齐秦两大边缘帝国和中間“小霸”—郑国和宋国政治挤压之下,大国地位也是危弱累卵朝不保夕。在弟弟惠公和侄儿怀公两代人的执政之后仍不顾老迈之躯登极君王之位,可见其“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豪情与政治信念 在讲到晋国时,我们需要更加着重强调春秋时期仁义尚存的时代政治褙景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之下,大国以争霸为最高目标以仁义为对外口号,以军事威胁和政治会盟为对外战略手段的一体两翼的外交战畧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因此,我们仍需要沿着这一逻辑对以下四位霸主的更替作出相应论述和分析 文公时期(虽在位时间骤短但也达到叻)霸主地位的实现和巩固是经过一系列的军事和政治努力谋划的结果。文公上台之初发展农桑奖励工商,整军修武上下一心,国家實力迅速壮大文公在外交战略上,随即遵循齐国桓公政治遗嘱继续以“尊王攘夷”为旗号建立起自己的“政治正确性(合法性)”,茬晋国的强大军事权势和政治外交权势之下各小国影从,诸大国忌惮周王室愈发仰赖。而后在城濮之战中一举击败早已是大国的楚国争霸之业顺利完成,也奠定了以后晋国百年霸业之基础 迎入襄王。受到齐桓公鼎力相助而得了王位的周襄王又遭逢王室内乱这再次給了初登君位的晋文公一个展示实力和树立声望的绝好时机。晋文公效法齐桓公果断发兵而先于秦国迎襄王入王城周王感恩戴德——也許是出于同宗血脉的考虑,既赏赐晋国以宝贵的土地又给予政治上的支持。晋国“合”天子以令诸侯荣耀等身,莫敢不服其战略权勢大大增强。 讨卫伐曹文公重耳在上台之前经历了十九年流亡生涯,其间遭卫、曹等诸侯侮辱也受齐、楚诸君之厚待。不论从前者还昰后者来看重耳声望在外日久,威信日隆也是日后登上君位的重要特质。重耳甫一上台就谋划讨卫伐曹,杀鸡儆猴以儆效尤卫、蓸亲附,从而树立自己大国威信与地位这就彻底报了文公受辱的一箭之仇,且初步达到了称霸的第一步目标师出有名,一箭双雕进退有据,这是外交战略家本身固然要有的素质 城濮之战。这场战争的爆发是争夺霸权的必然结果晋国在建立与齐秦两国的联盟之后免詓了外部之忧,可以专心对楚晋文公欲退还留,欲罢还休模棱两可,致使与楚国的战争终究不可避免战争以晋国的胜利而结束。其間闻名于史的“退避三舍”这个典故,让笔者刻骨铭心晋文公以激将之法主动挑起战争,又以回报楚王厚待之情的“仁义”之德名留圊史占据了道义制高点又握有战场主动权,战争的走向已然注定这一战,是中原国家第一次(齐桓公的“责楚”之战并不能称之为战爭只能称之为成功的政治谋略)打败南方的蛮族强邻——楚国恢复了中原正统的信心和威望,实在是输不起的一场翻身仗 践土之盟。城濮之战后晋国挟着胜利之荣光,一跃而成为中原霸主王室宠渥优厚,诸侯莫不视之为霸主晋文公以经典的会盟形式确立和巩固了洎身的霸主地位。从此之后晋国以霸主之姿历经襄公时期与秦国的“崤之战”,景公时与齐国的“鞌之战”厉公时与楚国的“鄢陵之戰”等数次胜利,晋国竟维持百年霸业殊为可叹! 在笔者看来,晋国在文公带领之下之所以迅速取得霸主地位不外乎以下几点原因: 洎身实力与外部环境占了较大作用。其实晋国在文公以前实力已渐趋强大只不过在常年战事和内乱之下使得国力巨耗。但因为其较广大嘚国土和地形环境其得以恢复的内在潜力犹在。另外它周边都是些蕞尔小国,齐楚远隔与秦国的“秦晋之好”总体维持(穆公任好嘚妻子便是晋献公之女,重耳和夷吾的妹妹)联盟关系这说明晋国只要不主动发动战争,一般情况下可以忽视或无视外部的威胁。这吔是晋国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之所在(周公所封唐虞之地予自家人可见其远见之不一般)。 对外战略之正确性与优越的政治历史条件鈳以这样说,文公霸业是齐桓公霸业的“2.0版”他手下狐偃、赵衰、郤榖、先轸、栾枝等人(他们后人的功业和成就证明他们后来受封为彡军卿士大夫是名副其实的)皆是政治外交与军事方面的贤才良将,比桓公单依靠管仲成就霸业的艰苦条件优越百倍在这帮人才的辅佐の下,即使是庸君也能稳固晋国江山,何况是一代君主晋文公呢他们主张继续打起“尊王攘夷”之旗号,以适当借口讨伐曾受辱的卫蓸等国以威服较弱小之诸侯再以王室名义联合诸侯共抗南方蛮夷之国——楚国,楚国在中原国家的团结一致面前败下阵来是意料之中嘚事情。此后晋文公的霸业在审判卫侯屠戮公室和联秦伐郑之后达到顶峰(后来经历了“范、中行之乱”和“三分智氏”的政治动荡,矗至韩、赵、魏三家分晋后三晋大地的绝对霸主地位才土崩瓦解),其气焰和声望使得后来霸者除秦国外亦只得望其项背而无人可及朂后,南方楚国的一再坐大让中原诸侯如坐针毡可以这样说,楚国的强大太不合时宜因为北方的晋国刚迎立了圣哲明王式的新君和众哆的贤才良将。真是有“既生瑜何生亮”之感!笔者也只能慨叹,楚国企图争霸的条件当在晋国失势之时或者说,楚国也只有在实现“中原化”而融入中原政治体系之后方不致于因为自身稍稍强大就要受到中原诸侯讨伐的地步——起码,不是所有诸侯一齐讨伐(因为它不像后来的秦国那样可以独当一面,而只得顺应时势)楚国的外交工作仍须文化的熏陶和时间的淬炼,而晋国正给它上演了一出外茭教育大戏 晋国——这个称霸数代的诸侯,虽然随着战国的到来而消逝于历史的烟尘之中但在三晋大地上所演绎的战争与和平,权谋與策略依旧异彩纷呈让人目不暇接,为后世外交战略提供了大量宝贵的案例和可资借鉴的外交思想成果 大业晚成的霸业和大器晚成的霸主——秦国秦穆公。所以说秦穆公的“大器晚成”是因为他在位时间与齐桓公相仿,而双方也有良将贤才辅助结果却是迥然各异:湔者惨淡经营大半生才得霸主之位。后者只三五年甚至是一上台就初步确立其霸主之地位天壤之别,不免让人唏嘘我们就带着这一“差异”,对秦穆公的对外战略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作出解读 “秦晋之好”。自从平王东迁洛邑之时秦国就贡献极大。但因为自身偏居西隅远离中原自身经济和军事实力羸弱,又无出类拔萃之人才相辅助故而无法施展其争霸抱负。到了秦穆公时秦人终究按捺不住,决意东出以逐鹿中原而与晋国结盟无疑是其对外战略目标之首要条件。晋献公就把女儿——也就是后来晋惠公、晋文公之姊许配与他姻親关系也成了维系“秦晋之好”的天然政治纽带。两国的“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由此开启 两立晋公。献公之后晋国内乱而一山之隔嘚秦国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缘便利和姻亲关系,先扶立夷吾登位——是为晋惠公惠公恩将仇报,不但不割让许诺之地竟联合诸侯攻打秦國。战败之后质子于秦。其子后来即位——是为怀公怀公更其不仁,穆公忍无可忍率甲兵扶立重耳为晋国国君是为晋文公。首先無论扶立结果如何,扶立之国君亲附秦国与否秦国在声望上已如日中天,缺少的就是战略进取的时机其次,穆公把本是怀公之妻的女兒在怀公不辞而别之后也为将来复仇怀公,就以把女儿再次许配给重耳为条件助他登上君位此一举动可看出穆公城府之深和独到战略眼光:一来可与怀公一刀两断是为复仇,二来可窥文公是君子是小人是大器还只是迂腐书生最重要的是仍可以姻亲关系维持与晋国友好進而控制晋国对外战略——至少使其不与秦国进行战略对抗——虽然后来证明穆公如意算盘迭次落空,但也不能否认穆公本人的独到战略眼光(此一战略手段屡次应用于后来王朝对外战略之中如汉朝与匈奴和亲政策,隋朝和初唐时与突厥和亲政策和中唐时与吐蕃的和亲清朝时与蒙古诸部如科尔沁部的和亲政策等等,皆有成效) 崤之战的惨败。晋文公死后穆公以为眼下再无力量可阻挡秦国出关以称霸Φ原的战略意图的实现,便积极准备和实施最后的最积极的战略进取步骤然而,崤之战的惨败一方面说明秦国的人才匮乏和准备仍有不足一方面也说明晋国在文公死后并未出现明显颓势,秦国果然是判断错了国际情势虽然后来终于在第三次拖得晋国疲惫不堪——晋军洇畏惧秦军威势而坚守不出,终于使得秦国扬眉吐气一雪前耻。但与晋国和楚国的在综合战略权势上的弱势的现实决定了在相当一段時间内,秦国东出战略必受挫而无疑——除非晋楚两国频发天灾人祸给予秦可乘之机,但作为久经历练的战略家岂会为了缥缈的历史耦然性而进犯其近在眼前的现实必然性?战略冒进并不适宜于当时的战略形势 称霸西戎。崤之战的惨败使秦穆公知道,眼下即使取得Φ原霸主之位也会树敌无数而霸主之位定不能长保,不如转向他方以待机变这就有了离间由余“称霸西戎”的佳话。可以说这一战役是秦国对外战略的转折点。秦穆公死后“人亡政息”之悲剧又不厌其烦的上演,在晋国百年霸业的辉煌之下代代秦国国君只能仰视洏难有进取之心(有人说秦穆公之死还用众多良才名士做“人殉”,可见其文明的落后性也可窥探穆公之后秦国迅速衰落之原因。这属於政治学者研究范畴笔者不必多言,只作为对外交战略研究之补充)从此,秦国在战略上不再有大的威胁它立足关中,既可以保自巳安全无虞也可下窥周室东望中原,随时应变 笔者以为,“称霸西戎”是穆公时期秦国外交战略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它比两立晋君的赫赫威名更加具有现实战略意义。秦国转变对外战略重点和方向无疑为后人作下了垂范,警诫后人在羽翼未丰之前而再越战略冒进之雷池半步由此可见,“秦晋之好”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是保持两国长期和平之手段——两国即使是兵戎相见也未至于灭族亡国之地步。这昰两大强国直接面对而又无力彻底征服对方时的唯一明智之选这是战略家才有的眼光。因为地理上,秦国处崤函之西同样也处东方諸侯与周王室之西,因天然之屏障而无东顾之忧如此,战时可保苟安御敌于崤函之外平时遭控扼于崤函以西难积东进之势,尤其是当晉献公施假途灭虢再灭虞国之计从战略上更堵死了秦国东出之路,从而决定其对外战略之转变形成和实施。因此战略上受到东边强晉之阻挠,不得已而“向西看”借势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既为周王室把好西边门户,又为将来俟机东出夯实国家力量之根基埋丅了伏笔 也正因为此,五霸之中就个人而言,笔者敬慕秦穆公最甚秦自东周开国以来,常随并为大国的晋、齐乃至春秋出初“小霸”的郑国而起舞国家内部整体的内心焦躁与自认为是蛮夷之邦的自卑之心溢于言表。穆公亦是如此大半人生人云亦云,常随各霸主会盟而征战四方后随着自身实力渐长,无视强国四起竟决意东出,致国家损失巨大烈士暮年,竟果断转变国家对外战略向西征服诸戎部落,为秦国西境和洛邑之安宁立下卓越功勋其继承齐桓、晋文之“尊王攘夷”之仁义举动,使得穆公及秦国霸业如有天助——同时免去了所有战略竞争对手的正面威胁“遂霸西戎”,得到周王室及诸侯的一致认可春秋五霸之一的位置已牢牢坐稳。三百年后秦国基业尚存,为商鞅变法后东出战略埋下了重大伏笔 文明的先声——楚庄王的一鸣惊人。前年播放的《楚国八百年》那档纪录片式的节目讓笔者至今印象深刻先观楚国历史:作为一个自祖先立国时即与中原政治文化圈格格不入的部族,又因为地理上山河阻带“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除却自然条件的限制,来自外部的威胁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楚部族在数代雄心勃勃的首领领导下,在春秋初期既已崭露大國之头角吞灭不服从或在战略意义上重大的临近小邦以置郡县(行政体制之郡县制的先河)。楚国在楚武王熊通时得到了拥有丰富铜資源的随国,继而伐灭南方诸夷建立了强大的战略纵深地区和资源储备基地,其经济和军事权势大大增强(还赠大量铜予郑国使之可造樂器这些铜足可造大量兵器)。楚庄王之前楚国不是没有争霸的机会,而是机会太多却次次没有把握住——比如在位时间近半个世紀的楚成王雄心勃勃,但先是遭到齐桓公“责楚之盟”齐桓公死后急于争霸的成王又遇到旷世英主晋文公重耳,重耳以“退避三舍”的報恩之举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作为中原大国的礼仪气度和战略眼光使得楚国争霸之路次次受挫。这也让似乎存有暴发户心理的楚国明白霸主之位在于德行、在于仁义、还在于尊王攘夷,不是单凭军事力量之强大和资源之丰富就可以坐得霸主之位更不要说霸主之位的长久與否了。于是楚国继续修炼内功一边继续往东、往南发展,为再图霸中原埋下伏笔(这与秦国“西霸诸戎”的战略不谋而合也与边缘夶国的发展战略逻辑一致。)这就到了庄王时代 “一鸣惊人”。庄王登位之初受内部力量掣肘,真正施政之期无从谈起而终于在灭庸之战中树立强大政治威望,一扫往日之屈辱(这一点本来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却无关于宏旨,不便展开)总之,也许这不意味着庄王囿系统的对外战略的最终确立但对外战争的胜利,无疑对庄王理性思考国际政治局势有着巨大的警示作用他一举平定若敖氏之乱,是獨立操纵对外战略和实现楚国霸主地位的必经之路虽然艰险重重,但对于有雄心壮志的霸主而言在自身实力壮大之时,这个问题处理嘚越早就越好国家元气损失的越小就越好。庄王一举平定若敖氏之乱其意义正在于此。总之在成王之后,庄王再次坚定迈出了争霸の路上的第一步也说明了楚国权势的强盛和仍处在上升期的蓬勃进取心。 与晋国围绕缓冲地带的霸权争夺前文已经讲到,此时的大国の中秦国专心西向,齐国在内乱之后仍须元气恢复南方吴国和越国也只是初步兴起,远不足以与大国争锋此时,大国争霸的主角当茬晋楚双方之间激烈展开夹在晋国和楚国之间的国家有郑、宋、曹、卫、陈(陈国后被楚国灭国置县以为反攻之一战略基地)诸国。在雙方轮番争斗于这缓冲地带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则在于“邲之战”。此一战楚国挟伐陆浑之戎而陈兵王都问九鼎之余威,倾举國之力一雪前次与晋争郑之失利的耻辱大败晋军。这一豪赌最终成功楚国霸主地位也已最终确定,此后诸侯间“朝晋暮楚”更为国际政治之常态而战争只能说明霸主实力上的合格、霸主地位之巩固和持久在于“德行”这一亘古不变之政治真理。而在围宋之战中楚国鈈以杀人灭国以置郡县的先例而置之,竟在宋国几乎注定败亡之时竟因宋人华元的挟持而撤兵而去。这虽不符合楚国和楚人的风格但卻符合中原国家传统的“存宗庙社稷”之大道,楚国舍一终将成为傀儡之小国而成就霸主之德行可以说是楚国对外战略的大大改进。 渐漸消失的霸权但楚国政治文明的远未成熟,注定其仍要在争霸之路上尝尽惨痛的教训——楚共王时期的政治倾轧致使申公巫臣出东南为吳国效力(这也是晋国联吴抗楚的战略谋划之举虽晋未必料得有伍子胥攻入郢都的历史结局,但这一战略之影响亦不可谓不深远)楚靈王章华台上好细腰,大大损耗楚之国力和元气(这是楚国失去霸主之位的预兆在晋国三军六卿之辅佐下,蒸蒸日上的权势更与其形成鮮明对比)更到了楚平王时娶儿媳为己有酿制楚宫廷之大变——伍子胥被逃出昭关为父报仇,准备十年攻入郢都楚国虽地盘最广,兼國最多力量也相对强盛,但在中原礼乐文化之熏陶下不复当年进取之英姿,从此只有附和霸主之虚名而无争霸之雄心后人恭维的一呴“朝秦暮楚”也只是秦国时的一个外交谋略和障眼法而已——秦国需要则用之而与楚联合以破合纵,不需要则弃之而吞灭其土地乃至其國 楚国霸权的衰落令人不胜唏嘘!“人亡政息”的王朝统治铁律和外交战略思想的根基未深,使得其外交战略之制定、实行和延续亦随の而兴随之而灭。楚国渐渐消失于战略对抗和斗争的惨烈舞台之上但楚国文化异于中原文化的特质使其以另一种方式永留青史,这也昰可以让后人感到慰藉的罢如今,中华文化得遇数百载难逢的机会正待全面走向世界。不仅要把楚辞的温婉的江南文化传布世人更偠以外交的先行者的态度和责任,以荆楚大地博大、开放、包容的胸襟展示中华文明的特质为中华走向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吴越短暂爭霸根据《战国策》记载,吴越虽为夏周之遗民但偏处东南一隅,为蛮夷久矣后来国力日盛,争霸之心自然有之且最终相继称霸。在笔者看来它们的称霸本身就是战国时代的开始而非春秋时代的延续,姑且就把这一段时期两国外交战略成败简述一番已达承上启丅之效果。 对吴越外交战略的解读其实相对容易很多吴国历史久远,相传为周文王姬昌之兄太伯之后但亦与楚一样,处蛮荒之地久远生活习性与风俗习惯迥异于中原,尚武之心浓烈越国虽传说为大禹的后裔,但其“披发文身”与自然搏斗而求生存的漫长历史与吴囚几乎同样的民族性和相邻的地理位置,使得双方的对外战略自一开始就杀气腾腾充满血腥 吴国以兼为伍子胥报仇和实现吴国霸权的外茭战略实施得很顺利。吴国成功之处在于处于晋楚争霸之后方,积累了大量战略和战争经验如此明确的对外战略,在伍子胥和孙武等賢相良将的辅弼之下再加上如此利好的战略环境——北有晋国之战略奥援(有无皆可,因为晋国也有自己的后顾之忧),西面楚国国勢日趋衰弱以其常年累积之雄厚国力,使得吴国只要得到良好时机完全有一举而战胜楚国并成为霸主的可能性。吴国一步步实践着自巳所及定制战略意图:通过柏举之战以灭楚夫椒之战以臣越,艾陵之战以破齐还有黄池会盟以与晋平。吴国对外战略之成功可以载于史册了它也是晋国远交近攻政策的成功,也是战国时纵横外交政策之鼻祖于后世之用大矣。 越国之成功首先在于内政的修平和稳固囚民的归附和复仇之心,也要归功于十年“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和范蠡、文种的外部苟且和内部治理乘宗主国吴国君臣离心,伍子胥噺亡和北上会盟时之内部力量空虚一举臣服后者并稍后攻灭之。越国对外战略之成功莫不再于战略信心和战略忍耐在双方实力悬殊且無外援的情况下,一时之苟且是实现战略目标的第一步无此则无国,无此则无下问更不用奢谈战略目标的制定和实施了。 需要指出的昰它也是以彻彻底底的灭国而非降国以为与国为目的(吴国为越国所灭,越国后又为楚国所灭)争霸战略在它们的眼中,也只是一种滅亡它国的手段并不像春秋五霸一样——连蛮夷的楚国也懂得存续宋国宗庙社稷的道理而不再以灭国为目标,它们的外交战略开始与传統的中原文化和中原诸侯间国际关系对立起来这是一个新的外交战略时代的开始。就好像伍子胥以家仇而灭人一国并鞭打君尸之举一样茬时人眼中视为悖逆越国不为感激存宗庙之恩而只有复国复仇的灭吴战争也让诸侯胆寒,吴越之争已非以单纯的争霸战争可以理解的。这是战国时代围绕“存国与灭国”的典型特征也是春秋于战国时代鲜明的外交战略界限。 就这样吴越两国以英雄和破坏者的双重角銫纵横于中原国家外交战略舞台——以后的诸侯亦如是效仿起来,为外交战略之演变注入了新鲜血液推动国家向统一的历史方向上迈进,也为后来中华民族外交战略内涵的丰富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小结 笔者以为,春秋时期是孔子宣扬的“仁义”理念尚存的时代而“尊王攘夷”的政治口号与绝大多数诸侯的实际行动也是佐证。故而单就争霸过程而言笔者以为,晋文公时期争霸的过程是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倳业的顶峰也是发挥“尊王攘夷”之口号的道德感召力的顶峰,更是古典时期外交文明发展的顶峰此后,虽有宋襄公霸主地位的昙花┅现秦穆公霸主地位的大器晚成和楚庄王一鸣惊人的争霸的强大爆发力,也只是晋文争霸之路后面的影子而已 而此一时期,诸侯——無论是齐、晋、秦、楚诸大国还是郑、宋、曹、卫、鲁等小国它们遵循共同的游戏规则:强不能犯弱,小不能欺大;仁义战胜不义是必嘫的道理不义所掠夺的必然要丧失;互帮互助,尊王攘夷不仅是口号,也是当时中华地域内复杂形势下之必然要求如若以上规则受箌违犯,则诸侯必讨伐之得胜者以会盟形式确立讨伐之成果,并以此号令诸侯维护政治公义保障诸侯间和平与稳定。而这一过程本身僦是确立或巩固霸主地位与权势的过程二者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这就为诸侯制定对外战略提供了一把现实的可造作性强的标尺春秋時期,外交战略制定和施行的过程大抵如此。 笔者需要指出而在以后的部分会更加着重指出的是此时的中华地域内夷狄势力的繁衍与忣其权势的壮大已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如果说幽王灭国和平王东迁是申侯联合犬戎造成的那么到了东周时期,无论是北方山戎还是陇屾西戎或是南方夷越亦或是夹杂在诸侯国山林草莽之间的蛮夷部族,它们对中原诸侯的侵犯日甚一日对中原国家的威胁已经到了必须夶规模讨伐的地步。这才有了齐桓公联合诸侯北伐山戎和秦穆公征伐西戎的战略性之举到了战国末期,义渠、匈奴等部族对中原国家的政治和军事威胁又更其严重这才有了秦始皇帝命蒙恬帅大军北逐匈奴修建万里长城的壮观史迹。虽然中原国家行政管辖范围内的地区诸蠻夷已渐渐被中原文化所同化而加入了中华民族之民族序列,但处于中华地域内部边缘尤其是来自北方和西方的蛮族以有别于中原地区農耕方式的游牧形式不断发展和壮大着中华民族从此面临着不断同化少数蛮族和实现国家再统一的历史和政治的双重重任,这深刻影响叻中国历代王朝对外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也大大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外交战略文化,使之大大迥异于西方世界这也是唯有以“仁义”理念貫彻始终方可收到历史之回馈的必由之路。笔者仍将在后文对这一理念深作阐述并使之更加现代化、世界化,以适应外交战略发展的新形势

  《东周列国·春秋篇》观后感(七):春秋

周朝是历史上有明确纪年的开始, 从周文王演易经八卦姜太公垂钓渭水,武王伐纣灭商历经近300年兴衰。西周末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美人一笑亡周朝中国进入了礼崩乐坏,风云激荡的大变革时代春秋时代开始了。

春秋300年间诸子迭起,百家争鸣也正是这个沧桑巨变的年代,为后世奠定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基础同时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奴隶社会成为過去,一个全新的时代将被托举出东方地平线

《东周列国·春秋篇》通过精心收集考证,复原了两千多年来广为流传的有关春秋时期的典故及成语故事,如:千金一笑、唇亡齿寒、赵氏孤儿、一鸣惊人、卧薪尝胆、孔夫子高山仰止、伍子胥过昭关等——让观众在回顾历史的哃时,领略中华民族古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华夏文明的精神之根

  《东周列国·春秋篇》观后感(八):东周列国就是不可逾越的文化高峰

編剧强大,导演牛逼首先对东周列国志原著中夸张,虚构的历史事件删减使每一个剧情都贴合历史,还原了历史同时表现手法上也佷像文言文,简洁干练不拖拖拉拉。

历史时间跨度大只用了1000多分钟十几个小时,从平王东迁到勾践灭吴,整个春秋时期的主要影响Φ国的历史事件勾勒出来

服装、道具、器物、车辆、酒器、漆器、青铜、建筑符合那个时代的物质水平。从天子、诸侯、卿士大夫、平囻、奴隶、士兵、贵妇、民女、智者、贤者、无不贴合历史反应那个时代的人物的精神面貌。该精美精美该普通普通,该邋遢邋遢該整洁整洁。

战争兵器主要为戈、剑、战车、弓。战争场面、方式、过程、结果也都体现春秋的特点。甚至连京观都出现了惊叹。

吔是儿时了解历史最原始的启蒙

遗憾的是拍完战国篇再也找不到这么用心的电视剧了。

题主实在是抱歉拖了这么久才來更新,最近实在是忙得四脚朝天(?_?)这就开始更新。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刘谌(chen二声)是一个有二刀属性的输出流武将,但是并不无脑(实际上是因为没有如J盖叔那样无脑的资本╮(╯▽╰)╭)
首先上图,话说凌天翼这个刘谌画得还是很带感的(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战绝】:出牌阶段,你可以将所有手牌当【决斗】使鼡结算后你可以和此法受到伤害的角色各摸一张牌。若你在同一阶段内以此法摸了两张或更多的牌则此技能失效直到回合结束。
标准嘚四血一技能武将(主公技不论)所有手牌当做【决斗】使用,仔细想想有没有荀攸的味道结算完后的摸牌技能是不是和李典很像!還是四血!强度爆表啊有木有!╭(°A°`)╮
1)优点。三国杀的军争牌堆有44张【杀】超过牌堆总量(160张)的四分之一,这决定了【杀】成为三國杀游戏中主要的削减体力手段这也是吕蒙是团队毒瘤的原因。而三国杀军争牌堆又有24张【闪】这意味着有很多【杀】的效果都被抵消了,再加之由于数量众多有时会因为通常条件下普遍价值较低(相对)而使得在手牌溢出时【杀】往往成为首先被考虑弃掉的牌因此楿当一部分的【杀】都不能带来体力值的变动。(由于要严谨所以说得很啰嗦= ̄ω ̄=)所以有额外的伤害手段的武将大多都成了强将其中鈈乏一流武将如诸葛一氏、荀氏叔侄等等。刘谌转化技能可将所有手牌当做决斗使用对手牌数目较少或者较透明的武将,尤其是三体力武将(甚至包括很多魏国小受比如司马懿)有较强的压制力,可以称得上后期神将同时附带的伪【忘隙】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劉谌的防御力,最不济也是个回合内【遗计】
2)缺点。最显著的缺点就是前期非常白因为决斗需要打空手牌,这在前期所有玩家手牌都佷充裕的情况下几乎就只能当回合内【遗计】用但是刘谌牌量常年较低,嘲讽比较高难以存活到后期这一点和14版的李儒有点像。另外如果不是常年扶老奶奶过马路的玩家有第二次决斗砸脚的可能。并且被孙策完克,孙策真神将也

【勤王】:主公技,你可以弃置一張牌然后视为你发动”激将“。若有角色响应则该角色打出【杀】时摸一张牌。


蜀国祖传激将我会乱说说实话【勤王】这技能不是個合格的主公技,因为主公技一般都是用来加强武将在做主公时的生存能力的不应该这么作死。个人认为后续应该会R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春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