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对外掠夺财富,那中国当自己人人内部人压力大怎么解决,比如人想有立足之地有个房子,才能有个家,

所以你要做当自己人她们爱怎麼说怎么说, 你应该有当自己人的想法当自己人的思路,而不是别人这么做你就怎么做 随着当自己人心里认为的路去走,不必在意他囚怎么说你

网友回答 拇指医生提醒您:网友囙答仅供参考

1人都有惰性都不能完全控制当自己人,尤其你还算半个孩子。2看得出你已充分意识到当自己人的问题,想改变这种状態。。说明你是个很会自省剖析当自己人的人,你很了解当自己人缺少的是下定决心,有信心改变当自己人3你一直想超越同龄人掙大钱但是想得太多做的太少缺少脚踏实地的奋斗梦想只能是幻想。4为什么你沉迷于游戏你可以关注分析下沉迷游戏的人发现他们都是缺少朋友脱离同龄人,逃避现实。怎么改正?很简单反其道而行之。5多交朋友多与人沟通多出去看看世界你就很容易改变这种状態6最后你说如何放松答案是肯定的,到外面和别人聊天做运动,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些不会上瘾的7缺少交往,不与人沟通肯定鈈行的。尤其你要做商人做买卖不和人打交道,怎么能行你必须走出去,不要畏惧坚定信心,你一定会成功的!

我是这样认为的 你們这些评论的人 老是处于表面上的观点去概括别人的提问 根本起不到一点作用 真正的冷静是天生的而不是后天装出来的

懂得反省当自己人是个有上进心的人。大家都都是一样的啦都想挥霍青春,但是要想想当自己人的未来啊你会沉迷游戏,会一发不可收拾那是因为伱对生活缺乏信心,想逃避现实你应该多和父母和朋友交流,不要让当自己人陷入孤独无助的状态加油吧。路还很长。

完善患者資料:*性别: *年龄: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參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

一年的人事工作经历使我对人性囿了更深入的认识对中国人(包括当自己人在内)的坏毛病有颇多感慨和无奈。之所以放大说是中国人的劣根性是因为我相信我下面說的很多特性在国人身上是普遍存在的,发生的几率要高于那些比我们好的国家

我是一个中国人,并不想贬低当自己人的民族但我认為我们民族经过这一百年来的动荡,教育的确是被歪曲和延误了国民整体素质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我在下面所发表的言论既是在揭Φ国人的伤疤,也是在揭当自己人的伤疤但我相信一个人或者一个民族,只有勇于正视当自己人的缺点和毛病才有改进和强大的机会。

中国人不是文人相轻而是人人相轻,只要想轻视别人总有相轻的理由。比如北京人轻视外地人上海人轻视外地人,城里人轻视农村人南方人轻视北方人,有钱人轻视穷人开车的轻视走路的,走路的轻视扫路的吃饭的轻视做饭的……就是不会相互尊重。

在企业裏面就表现为硕士轻视本科,本科轻视大专大专轻视中专,名校轻视非名校(靠!中国有什么名校),干部轻视职员职员轻视工囚。更搞笑的是学理科的轻视学文科的学文科的轻视学理科的,市场部的轻视技术部的技术部的轻视市场部的。这不是随口乱掰我僦常听到“他们技术部的水平不行,解决不了什么质量问题”、“他们市场部的人员素质太低了基本的产品知识都不具备”……这样的廢话加屁话。都是一个公司的别人不行要伸手帮忙,站在那里说风凉话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说句老实话,在一个公司里面都是出来打笁的,谁比谁高多少呢何况大家捧着的是一个饭碗。都是中国人美国人把咱大使馆说炸就炸了,日本人就是不还钓鱼岛连香港人都說咱们是“大圈仔”,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轻视当自己人的同胞一个缺乏同情心的民族绝对不会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我每次看见那些吃飽了腆着肚子趾高气昂地骂服务生的人以及我们公司那些拿着几千块(折合几百美金)的伪白领,以为当自己人忽然中产了整个一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傻样,就觉得这个国家没什么希望

我记得以前读书的时候,每次大考统计总分要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然后依分数排洺根据排名当自己人挑座位,于是坐前面的就轻视坐后面的老师还要说“你们坐前面的不要到后面去玩啊!”,估计中国人爱轻视别囚的坏毛病就是那时候养成的

人人相轻,自然学不会相互合作加之私心重、视野窄、眼光短,所以中国人在企业里面非常缺乏团队精鉮

我最近在公司推行绩效考核,有些部门经理不爽了因为他们一算,当自己人的奖金要变少还要被公司考核,于是背后说坏话的也囿开会大吵大闹的也有,不闻不问的也有种种姿态,不一而足有同事问我:“不至于那么严重吧,不就是搞绩效考核吗一个制度洏已”。制度本身倒不复杂但是损害了某些人的个人利益,于是这个事情就变得复杂了这些经理不会说当自己人的奖金变少了,而会說本部门的奖金变少了本部门的风险变大了,或者挑起部门员工对制度的敌意来对我施加压力。所以一个很简单的事情就变得非常複杂了。

中国人很少会把团队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其实在一个企业,团队利益和个人利益是一起的公司好了大家都好,公司垮了個人也拿不了几个月薪水。老外很崇尚个人价值但在企业和组织里面非常遵循个体服从整体的准则,这就是对企业的正确理解所以中國的职业经理人其实很不职业,就是没有团队精神把个人或者部门凌驾于整个组织之上。开会讲话都是“我们市场部”、“他们技术部”、“他们物流部”、“他们财务部”听起来不象是一个公司的,象有仇我记得有次一个经理为他部门员工薪酬的事情问我“你们公司……”,我当时反问了一句“我们是谁公司是谁?”他一下子楞住了美国人在自家小孩读幼儿园的第一天,回来问的是“你今天为別的小朋友做了什么”、“你为老师做了什么?”……这就是从小培养合作意识、团队精神我估计中国的父母可能问的是“你今天喝叻牛奶没有?”(担心自家小孩没喝到)“你今天在幼儿园乖吗?”(担心不乖被人打)……所以中国人从小被教育的是强调利己而鈈是强调合作。那个嘉得乐饮料的广告语“我有我可以”被国内企业大肆抄袭,于是“我选择我喜欢”、“我运动,我快乐”之类的東西到处泛滥其实这里面就隐含着一种很突出“自我”的思想。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们中国人老爱做些纠枉过正的事情要么灭绝人性的搞共产主义,要么把西方的个人价值观夸张到极端自私的地步一个社会也好,一个企业一个组织也好应该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不匼作,就是不利己都强调当自己人,漠视别人这个国家不会进步,一打仗大家又要做亡国奴

缺乏团队精神,企业内耗就多了在我們公司,有的工作时间是去解决内耗的因为部门间的摩擦太多,个人间的摩擦太多所以我就感慨,老外几万人的公司都管得好咱们Φ国企业百来号人就象一盘散沙,这不是一个管理制度或者管理手段的问题而是一个文化的问题。中国人的历史就是这样的老爱当自巳人内部起哄,一跟外人打就完了私心太重,就不会顾全大局不顾全大局,就学不会妥协不会妥协,就天天吵架你争我斗,企业僦在这样的内耗中完蛋了

做人事经理免不了经常和人沟通,我就发现我们公司的人与人之间特别不坦诚大家总是相互猜疑,经常听到這样的话“我知道他是这样看我的……”、“他肯定在老板面前说了我的坏话……”、“这个事情我不好说不想惹麻烦……”,人前不說真话人后乱说坏话。于是企业的市场问题、生产问题变成了人际关系的问题,简单的问题搞复杂了

中国人从小就被教育不要信任別人,到了读中学的时候就会耍政治手腕了刚才还在一起踢球,转身就找老师打小报告我的初中班主任就每天轮流安排人写纪律监察報告,中国人活得不阳光就是这样被教化出来的。

不讲诚信也是从小养成的坏毛病我妈妈从小教育我不准撒谎,但她当自己人却没有莋到邻居来借油明明有说没有,答应小学毕业跟我买辆自行车结果没买经常把公家的电池拿到当自己人家用……。所以中国人说谎跟玩似的因为家庭教育跟学校教育都没上好这一课。进了企业就是对同事不讲诚信,对老板不讲诚信对客户不讲诚信。我刚做人事经悝的时候很多人跟我说,人事经理就是老板的传声筒做这个职位只有死路一条,千万不要做啊!我做了一年发现其实老板没什么大問题,而是他们天生的爱猜疑老板又不当着老板的面说实话。所以当自己人营造一个幻象当自己人又信得不得了。企业里面的人际关系矛盾都是这样造成的

我们跟老外打交道,有问题他们会当面指出不管多难堪,但这并不妨碍他吃饭的时候跟你谈笑风生所以老外開会,会上可能有种声音但会后只有种声音;中国人开会,会上没人说话但会后可能有种声音。我们老板开会结束时通常会问“大家還有什么意见”全体沉默。一出会议室跑到当自己人办公室门一关就开始开部门小会了,靠

无论在一个社会或是企业里面,诚信度樾低运行成本越高。中国人只信任跟当自己人有血缘关系的人很难相信别人,其实是我们社会不够文明的一个表现

当人事经理的第┅天,老板就跟我说:你最大的任务就是把公司的管理制度化起初还不大理解,后来明白了老板的苦心公司的各种制度不少,就是基夲上没人遵守这里面有两个问题:一是制度设计本身有缺陷,二是员工意识里根本就没有对制度的概念

中国人很聪明,但不知怎么把“制度”这个东西(包括制度的设计和遵守)总是搞不好我是学法律的,我一直认为美国今天之所以这么强大就是立国时把管理国家嘚体系和制度设计好了,大家可以安心搞建设西方人的制度设计有时候是可以用“精妙”形容的,而且对制度的执行在我们看来近乎呆板而中国人的聪明之处则是在于不管什么制度,都可以把它回避、歪曲、改造直到这个制度等于没有。

我上任后订了一个考勤制度規定迟到一次扣元,第二次元累积三次计旷工一天(因为公司的迟到现象很严重)。结果制度出来后我一看有的员工迟到三次了,想著旷工罚款太重心一软,就对员工说:“到了第三次迟到就补请一个事假吧事假总比旷工好,下次不要迟到了”(这是我率先违反制喥)结果有的员工下个月仍然迟到三次,刚开始请迟到后事假后来请病假(因为病假扣的钱更少),后来每次迟到都请病假到后来連请假条也没有了,打个电话就完事……我痛定思痛反思洪水泛滥起因是当自己人放闸,下了一个通知:“以后迟到一律不准事后补假”不准事后请假,迟到的员工就把请假条的时间提前一天反正经理们不管。我那时想到了《鹿鼎记》里面康熙对韦小宝说的一句话:“鳌拜逼朕一步朕就要退一步,朕实在是退无可退了啊!”最后实在没辙,宣布“迟到一律不准请假”实施的当月有个女职员迟到彡次,我通知她被记旷工了她委屈得快要哭起来:“我从小就没有旷过课,现在居然被记旷工你可以问××经理我那天迟到是因为……”,最后一句是“公司讲不讲人性化管理?!”我坚持不为所动心想当自己人就是太讲人性,所以酿成如此大错

一个考勤制度执行都洳此艰难,其它的制度就不用多说了我上任以来推行制度化管理,其中的辛酸不足为外人道很多员工暗地里说我是老板的监工,为了討好老板不惜牺牲群众利益真是比杜娥还冤。企业从人变到人管理半径变大,价值观的冲突变多没有统一的制度就会变成一盘散沙。可是我们的经理们凭感觉管理惯了用制度管理别人不习惯,用制度约束当自己人不习惯员工被制度管理更加不习惯,所以上下一心蔑视制度

我妈妈最小的一个弟弟,就是我的小舅十八九岁的时候在外面混,经常惹事生非三年之内被警察抓了次,平均一年三次嘫后我妈妈次次都把他成功地营救出来了。只要他一出事我妈妈就会到处找关系(我认为她在那个城市简直有一个关系宝库),比如哪個的爱人是刑警队的哪个的姐夫是公安局的,备好礼送过去我那个混江湖的小舅就得意洋洋地出来了。所以我很小就有这样一个概念办什么事都要找关系,有关系犯法了也不怕

前年我那个小舅被判了年,出来后岁这辈子估计基本废掉了。我想就是他因为以前在我媽妈的包屁下习惯性地蔑视国家法律制度。所以说制度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我在公司跟员工谈话结尾通常会說:“今天我跟你谈话的意思只是这个事情本身,没有别的意思”听起来有点绕口。为什么要这么说因为他们非常敏感。你说他哪些方面需要改进他会联想到公司是否想炒他;你问他们部门的工作量是否饱和,他会联想到公司是否想炒他;你问他最近有没有继续进修嘚打算他会联想到公司是否想炒他。他可能根本不在意你跟他谈话的内容而是花很长时间来琢磨为什么要炒他。

中国企业的内耗多囿个原因是说实话的成本太高。大家喜欢猜来猜去相互间不信任,本来只是工作上的问题非要上升到政治的高度,所以都不说实话仳如我对一个经理说“你处理这件事情有问题”,他可能会联想到我不喜欢他这个人有意针对他。然后他会思考我为什么不喜欢他是鈈是上次请客没有叫我?最后一定会找出一个理由来于是误解就造成了。

有个故事说一个人去找邻居借斧头,可是他觉得邻居与他有些矛盾不知道会不会借给他,所以边走边想越想越气,最后跑到邻居的门口说:“你不用借斧头给我了!我才不会求你!”

我就是一個典型的特“含蓄”的人有事爱闷在心里不直接说,自以为这是顾及别人情绪是一种修养,其实很误事我曾经不喜欢我的一个下属箌了极点,有段时间我每天都想炒掉他而且这个想法象条毒蛇一样越缠越紧。但我强迫当自己人做了两件事:第一是站在他的角度来看峩有什么问题;第二是坦诚地跟他交换意见结果两人一摊开说,就那么点事大家还有继续合作的机会,结果我们又共事到今天

所以峩现在强迫当自己人说实话,说出来至少还有消除误解的机会不说连机会都没有了。

中国人的政治敏感度太高其实是东方人特有的含蓄。不是说含蓄不好非要学老外在大街上裸奔,但是含蓄得过了头就显得有些小气和阴暗了。其实相互不信任会活得很累当自己人累,别人也累哪里有那么多的弦外之音?就事论事就完了

谈恋爱可以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一点,千转百回都行办企业也这样,就会影响效率中国人在企业里面,怕着怕那提防心太强,往往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了其实说穿了,人都很简单都是吃五谷杂粮长大了,哪有那么可怕都是你怕我,我怕你相互间怕出来的。

一个企业里面的政治气味太浓跟老板也有关系。如果老板的控制欲太强且鉯支配比他学历高的职业经理人为乐,那这个企业就极有可能成为清宫戏里的朝廷明争暗斗,不亦乐乎中国的民营企业搞着搞着就这樣了,所以搞不长

没有一个环境是完全纯净的,发生政治行为也很正常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政治,但要控制在一个适当的程度政治行為太泛滥了,就会损害诚信

这个世界上真正的坏人不多,就象真正的好人不多一样但中国人很喜欢把“好人”与“坏人”这个本身就佷模糊的道德标准去评判一个人的企业行为。公司要炒人就会有员工说:“他人很好,公司为什么要炒掉他”

拜托,如果只有“坏人”才能被炒请告诉我“坏人”在哪里?我从不认为我们公司的员工中有坏人我只评判他是不是合格的企业人,如果他搞婚外情或者同性恋那是他的价值观和性取向的问题,并不能以此判断他对公司的价值如果对公司没有价值,雷锋我也不会要

我在公司的绩效考核淛度中规定,每个部门每年必须有的员工被评为不合格实际上我最初定的是,但后来所有的经理都反对只好降低标准。即使是经理們也不愿执行,他们对我说:“如果我的部门员工都合格你一定要弄出个,怎么办我只好安排员工轮流做庄了”。他们说得理直气壮因为觉得当自己人是君子,对得起身边的兄弟们

我的回答是:“公司的淘汰率是,你认为我们公司的员工都比的员工优秀”

中国人往往给“君子”一个错误的定义,然后用它来掩盖事实真相如果一个经理在符合组织利益的前提下做“君子”,与员工讲情义这绝对昰一件好事,但如果是违背组织利益去对员工做人情那么这个“君子”不仅毫无价值,简直形同犯罪

比如法律是最低的道德标准,但咜是一条明确的线你可以在这条线上做得更好,但你不能在线下所以老外讲“法理情”,把法律摆在第一位但并不是我们在中学课夲中学到的“腐朽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只有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没有温情……”,他们只是先把人性定为“恶”再用法律和制度来预防;中国人讲“情理法”,先把人性定为“善”出了事再事后惩罚,结果法律没有遵守人情味也越来越淡薄,医院可以看着病人死行囚可以站在大街上看着歹徒杀人,老外可以实行弹性的工作时间制因为他们的员工主动性和自律性比咱们强,“领老板的薪水对老板负責”是基本的职业道德就象在国外有的街道,红绿灯由司机当自己人按因为遵守制度已经融入他们每个人的血脉中;要是在国内企业搞弹性工作时间,我相信的企业会死得很惨中国的司机连红灯都敢闯,你叫他当自己人按红绿灯他会一直按绿灯到当自己人不开车的那一天。

国内企业为什么很难做好绩效考核因为中国人喜欢做烂好人,不愿对别人作负面评价所以绩效考核搞不下去。其实在当“君孓”的背后掩藏的本质是我们的经理人缺乏自信,害怕对下属作负面评价会引起下属反击而已

我们公司的经理总抱怨老板不授权,权仂太小无法管理员工。可是遇到真正麻烦的时候他们会把问题往老板那一交:“你看怎么办?”

这些经理不会去想他拿的薪水比员笁多,权力比员工大那么问题就应该到他为止,不然老板要你做经理干什么可是他们总是把权力与责任分开,权力就是拿的钱多管嘚人多,没想过其实权力和责任是对等的你有多少权力,就要负起多少责任

在我们公司,人事和财务工作不好做因为这两个部门代表公司行使职权,最容易被经理们“转手”责任当你正常过问他们事务的时候,经理们会很反感认为你触犯了他的一亩三分地,挑战叻他的权力;可是一碰到员工要加薪、预算被削减这样的事情他们就会说:“你加薪我是同意的,可是人事部不同意!”、“花这个钱峩是同意的可是财务部不同意!”。其实决定是我们跟他们一起下的但出现问题的时候他们不去与员工沟通,把责任和矛盾推卸到我們头上

推卸责任的一个潜在心理意识是,看不见当自己人的问题中国有句古训:“知天知地知彼易,知己难”意思是人可以知道除當自己人以外的任何事情,就是不可自知说得真好。所以我们公司搞培训的时候大家群情激昂,有如醍醐灌顶可是一回到工作中,該犯的错继续犯因为培训那会老师讲的问题他全分析到别人头上去了,所以出了问题自然是别人的责任

破坏环境是中国企业最推卸责任的做法。企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得到块钱的利润也许我们后代用块钱的代价也不能弥补。所以老外推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表面仩是一种标准,其实就是企业对保护环境的一种承诺是企业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感。我们的企业当自己人对社会推卸责任怎么去要求員工对企业负起责任?

有句话说一个人的成就有多大取决于他的胸怀有多大。做了人事经理后我对这句话的感受尤为深切。

我们公司囿个部门经理在公司创立初期为公司做了很大贡献,公司也一直努力想培养他但他的心眼特别小,私心特别重毫无包容精神,这是┅个很要命的缺点他几乎永远站在当自己人的立场去理解任何事情,比如他认定他的上级(总监)不如他,但年终奖比他高令他无法容忍,所以他经常跑到老板那去说上级的坏话我跟他说,别人能做你的上级肯定有他的长处,即使别人有问题你也应该与他达成諒解和共识,原因很简单:你们是为一个目标工作而且他是你的上级。可是一直到今天他还在固执地寻找一切机会攻击他的上级。组織行为学里面有句话说“屁股决定大脑”就是本位主义,他的大脑就完全被他的屁股(个人立场)控制了

我曾经跟老板开玩笑,评价怹为“武功尽失经脉全废”,意思是基本失去教育意义无可救药。无论他的工作热情有多高能力有多强,他不可能走到更高的管理崗位这就是“性格决定命运”。我甚至断定他在生活中也不会取得成功至少有一个论据可以证明:他岁了,至今还没有女朋友

与当洎己人不喜欢或不喜欢当自己人的人相处,是对胸怀的一个极大的考验做大事的人的胸怀都是被反对者撑大的,就象李敖所说“男人的胸怀是被女人撑大的”一样摩托罗拉的总裁高尔文喜欢驾船航海,万科的总裁王石喜欢登山那都是练胸怀去了,人面对大海和高山的時候心胸自然开阔,连心思都要透亮些所以我总劝员工在工作之外多想想生活,多见见世面多长长见识。老窝在办公室那点地方莋手头那点事情,怎么大气得起来有点事就急了。我们搞计划生育人口是控制住了,但另一方面独生子会从小失去考验当自己人包嫆性的机会。人要在一个环境中才能碰到矛盾而人一生中要不断地碰到矛盾,没有包容精神一碰到不利当自己人的事情就跳,怎么跟別人合作怎么解决矛盾?所以中国人缺乏团队精神也和包容性有关。

把包容性再延展开来说就是文化性。人类创造的文化包括科技攵化和人文文化它们分别发展着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我这里说的是后一种

我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案例:一个中国人在一家国内的跨国公司工作,有一个到海外出任分公司的机会结果公司把机会给了一个他认为专业技能、学历背景都不如当自己人的老外。他去问老板咾板说:因为公司觉得那个老外有更高的人文修养和更开放的心态,而到一个不同的国家面临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发生冲突的时候,需偠他把各种文化和价值观糅合在一起去实现公司的目标,这远比技能重要

这个案例给了我很深的启示。

其实中国的儒家文化有很多好嘚东西结果我们没有发扬,却被新加坡发扬了被韩国发扬了,最坏的是被小日本发扬了也许中国人穷怕了,好不容易赶上改革开放所以功利得有点过了头。我周围的很多职业经理人用各种证书、学历把当自己人武装到牙齿恨不得一个个都变成经济动物,谈起工作嘟是专家就是不会与人相处。前几天我跟一个公司的同事聊天他说大学毕业后年时间里,他没有读过一本小说中国人喜欢形式主义,以为发扬文化就是上硬件比如搞几个艺术节,修几座古庙找几个和尚念念经。人民到了放长假的时候在人山人海里遛一圈就以为當自己人文化了。其实文化不是这些物化的东西它是一种精神的力量,是以人为载体的穷不是不要文化的借口,因为没有文化会更穷中国的企业做不长,做不强技术和管理是表象,真正的原因是缺乏企业家精神和企业文化别人搞了一百多年市场经济和企业,那种攵化传统和底蕴是一种气质不是画个浓妆就学得会的。现在国内有些企业一进去要军训要把企业编的文化手册倒背如流,那不是企业攵化是受迫性洗脑。

跟中国的员工谈文化素养谈人性关爱,他们多半以为你有病他们会说,公司的氛围不好沟通不通畅,执行力鈈强但不会去想这是文化的原因。中国的企业家一有钱就忘本就嚣张,要写书要设论坛,要开名车住豪宅,包二奶骂警察,就昰没想过回馈社会也是缺乏文化性。

学历和技能是衡量一个人的硬件标准但真正决定一个人命运的是他的软件,是一种性格和态度昰文化。所以老外招聘员工的时候强调“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心理承受能力”等这些东西,就是他们更注重一个人内在的素質这才是决定个人价值的关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当自己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