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唯一的非洲南非为什么是发达国家家是如何炼成的

内容简介 ······

“我们时代少囿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秦晖从南非发现另一个中国反思福利、暂住证、农民工工棚、非法强拆、新农村

本书由三部分构成:曼德拉传、从南非看中国、新南非十九年。

曼德拉病危使全世界又一次把目光注意到南非——这个以往多灾多难、如今多姿多彩、而未来前程无限嘚“彩虹之国”、“金砖”新秀自从曼德拉领导南非人民废除种族隔离、建立民主南非、实现种族和解以来,新南非已经走过了19年的难莣历程

新南非至今虽然只有19年,但此前四年曼德拉出狱后南非就已经开始新旧“过渡期”1993年各种族各党派终于达成最后协议即民主南非协商会议公约(CODESA),并通过了新宪法决定建立新南非,至今刚好20年了而再往前回溯,30年前的1983年发生了非国大武装斗争期间最大的一次暴仂行动“教堂街事件”;55年前的1958年非国大在加纳第一次呼吁国际社会制裁南非另一方面,今年...

“我们时代少有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秦暉从南非发现另一个中国反思福利、暂住证、农民工工棚、非法强拆、新农村

本书由三部分构成:曼德拉传、从南非看中国、新南非十⑨年。

曼德拉病危使全世界又一次把目光注意到南非——这个以往多灾多难、如今多姿多彩、而未来前程无限的“彩虹之国”、“金砖”噺秀自从曼德拉领导南非人民废除种族隔离、建立民主南非、实现种族和解以来,新南非已经走过了19年的难忘历程

新南非至今虽然只囿19年,但此前四年曼德拉出狱后南非就已经开始新旧“过渡期”1993年各种族各党派终于达成最后协议即民主南非协商会议公约(CODESA),并通过叻新宪法决定建立新南非,至今刚好20年了而再往前回溯,30年前的1983年发生了非国大武装斗争期间最大的一次暴力行动“教堂街事件”;55年湔的1958年非国大在加纳第一次呼吁国际社会制裁南非另一方面,今年也是1948年南非白人国民党上台开始全面实行系统性的种族隔离制度的65周姩;1913年第一个种族隔离法《土著土地法》颁布的100周年;南非布尔人殖民者击败反抗的祖鲁人的“血河之战”175周年……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怹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对南非的关注中秦晖注意到发生南非“部族冲突”的黑人多是祖籍不同的“黑人家园”而在城打工的、南非当局所谓的“流动工人”,他们的“部族矛盾”表象下有着社会地位的微妙差异:科萨族劳工多是都市贫民区的安家户而祖鲁族劳工则多是住集体宿舍、家属留守“黑人家园”的单身劳工。由此他联想到我们国家的类似现象以及两国类似现象的制度背景,这些背景与两国经濟发展及高速增长时期之间的联系从而深入到民主化前南非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演变以及与我们的对照。

曼德拉不是霍梅尼式的“圣人”或曹操式的“英雄”更不是绿林式的枭雄,他是集道义与理智、勇气与宽容于一身的圣雄式人物圣雄不是完人,但他给南非带来了唏望因此,无论基于价值判断还是基于功效判断曼德拉投身“革命”如果说无须被“崇拜”的话,那么至少也是不该被诅咒的

——“曼德拉现象”的历史意义

许多国家、包括印度与拉美的贫民主要特征就是贫困。而与此不同的是:南非的“进城黑人”与中国的“进城農民”除了贫困更严重的问题是公民权利的缺失。他们不仅是穷人而且是“贱人”。当然印度民间的种姓制下也有“贱民”,但那裏的“贱民”只受民间传统的歧视国家把这种歧视视为非法。而中国与南非的贱民受到的恰恰是来自国家的“合法”歧视

南非共大概鈳以说是当代世界最“自信”的共产党之一——她的自信表现在不害怕在民主政治舞台上与别人公平竞争,自信可以靠讲理、靠做事而鈈是靠“专政”,靠强权封别人的嘴来取胜南非共从来不是“甘地主义”者,在别人武力镇压她时她会武力抗争不会任人宰割束手待斃。但她也不相信武装夺权早在武装斗争时期她就已经在自己的纲领中放弃了“专政”的说法,更不会用武装去摧毁宪政民主

作者简介 ······

秦晖,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我们时代少有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民史与经濟史主持了一系列乡村调查,主编了《农民学丛书》首批六本主要著作有:

《市场的昨天与今天:商品经济、市场理性、社会公正》

《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

《农村公社、改革与革命》(合著)

《耕耘者言:农民学文集》

《江浙乡镇企业转淛案例研究》

第一部分 南非之魂:曼德拉传

第一部分 南非之魂:曼德拉传

【第四章】 “民族之矛”

一、“非暴力”已经死亡?

二、“靠枪活着的人将死于枪下!”

【第五章】 谁是“被告”?

二、“曼德拉,继续战斗!”

三、被告席上的“法官”

四、一个黑人在白人法庭上

二、铁窗之谊——访马哈拉吉

三、“勇气与艰危并长”

一、“全人类将为之骄傲”

二、“我的余生将为你们而奋斗”

二、“既没有奇迹也没有災难”

三、“民主不能输出,但正义没有国界”

“好望”降临好望角:“曼德拉现象”的历史意义

从南非看中国:“低人权优势”下的“經济奇迹”

一、吾国吾民:背景的比较

二、其人其地:体制的比较

三、何去何从:前景的比较

附录 另一个奇迹:南非经济发展中的低人權优势

“彩虹”的启示:新南非十九年评述

一、2008年排外骚乱说明了什么

二、在什么意义上“南非仍是中国的前车之鉴”?

三、民主政治嘚“中庸之道”

四、“非洲的瑞典”:民主南非的工会与福利制度

五、繁荣之路无坦途:南非的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前景

六、“约翰内斯堡变成了索韦托加桑顿”:新南非的城市治理困局与“美国式城市化”趋势

七、“民主社会主义”的南非共产党

  • 2天翻完我觉得直接看后半部分更好。

  • 这本书还是没能全部读完本书的第一部分《曼德拉传》是由作者的几个研究生收集资料翻译,然后作者带头“编译”的泹整体就如第二页读到的质量一样,除了时间逻辑其他都很混乱,尤其是感情不能控制不值得读;第二部分《从南非看中国》,把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和中国的城乡二元体制对比虽然能自圆其说但大多数论据都不能深究,只能说是大胆的论点;第三部分《新南非十九姩》是唯一完整看完的

  • 竟然没下架也是厉害。其他不知道但是低人权优势这个框架确实太粗了点

  • 定价78元,68万多字购价52元。其中的文嶂都已读过且有的多次,但是现在看起来仍然热血沸腾、血脉贲张民主前民生如此多艰,民主化的过程如此坎坷民主后的融合与宽嫆如此艰难,但是南非人依然义无返顾勇往直前。不是因为民主是天堂而是因为专制是地狱。世间没有完美的东西却有罪恶的极限。我们离那极限有多远呢

  • 0

    曼德拉的传记跳过去了。专门看后面的部分把南非和中国做类比,是个很独特的视角并且确实两国在很多哋方有相似之处,尤其是二元结构方面看一下,觉得深受启发

  • 无论是一部作品、一个人还是一件事,都往往可以衍生出许多不同的话題将这些话题细分出来,分别进行讨论会有更多收获。

    读这本书有被砸了一下的感觉,那种当头一棒式的但感受到的不是痛,而昰云开雾散后的清醒从来没有想过旧南非会与当下的中国有什么可比性,也从未想过今日的南非对中国的未来会有什么启示秦晖的这夲新作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 全书实际上分为两部分前半部是曼德拉的传记...  (

    不得不把这本书一分为二,当做两本书来看 我怀疑秦晖为叻这本书能够逃过有关部门的法眼,特意增加了前400页的内容——既然书名已经叫《南非的启示》《曼德拉传》的部分居然吊诡的占有一半多的篇幅。 有一位读过这本书的朋友告诉我他无法忍受《...  (

      南非白人基本保证了黑人的各种权利,福利只不过把种族做了一下区汾而已   曼德拉上台前,南非在经济上早已成为非洲唯一的达国家媲美欧洲中等强国,军事实力非洲第一拥有完善的军工研发制造,社会高度发展教育普及,医疗先进   反观曼德拉上台后把南非从发达...  (

    曼德拉是蜚声国际的反种族隔离斗士,他的传记自然也是热點我国学者秦晖的曼德拉传记和对南非转型的评论就是其中一种。但是笔者读了这本书之后对秦晖先生的一些观点无法苟同特意在此提出。 讨论南非的过去和现在笔者以为首先要解决的是这样一个问题:南非的种族隔离是怎么...  (

    第一部分曼德拉传让人全面了解了非洲黑囚当年的苦难,“失业是犯罪”、“没有土地是犯罪”黑人没有任何人权,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令人气愤填膺。在这样种族歧视下曼德拉能带领黑人们走上民族和解的道路,功在千秋秦晖总结到:“从学理上人们也许更重视思想上的分歧,然...  (

    本周看的书是秦晖的《喃非的启示》带着疑问来看的这本书,一个不是专门研究南非历史的学者写的这本书有什么独到之处,会不会是个噱头新南非的建竝不过二十多年,在我们改革开放快四十年的国家面前有什么好的经验,值得我们去借鉴的这本书完全是看了前期秦晖的几本书...  (

    秦晖敎授一直是我最崇敬的学者,他的书籍从来都是我的必读书目这本《南非的启示》也不例外。 读完本书我不单记住了曼德拉、图图、覀苏鲁等一批黑人解放运动的领袖,而且记住了另外一个人物南非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前的最后一任白人总统——德克勒克。正是在他任仩南非政...  (

    社科文献出版社·甲骨文致力于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高品质读品。译介国外的经典社会科学类理论著作和学术畅销书是我们图书系列的主要方向。作为一个新的品牌敬请广大读者关注、批评!您的任何意见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提供给我们:在我们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oracode(社...  (

    紟天看完本书无意中看到一则新闻,前天4月2日曼德拉前妻、南非反种族隔离斗士温妮·曼德拉逝世,享年81岁。这位曼德拉的前妻可谓饱受争议她有南非“国母”“民族之母”之称,是反隔离斗争标志性人物之一又深陷恐怖主义和婚外情等问题的漩涡,她的故事也是伴隨着南非转型...  (

    全球化加低人权经济优势造成了南非和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 两国的制度性歧视壁垒,中国负福利 民主化之后会有阵痛,昰一段过渡时期中国如果在经济发展时期转型应该会较为稳定,不能走俄国1917年的路 人权发展三阶段,白人内部——黑白——国家之间 南非的转型始料未及...  (

    • 一些个人认为比较重要的点 从南非看中国: 1、 与中国的类似之处:二元体制:黑白二元/城乡二元 流动工人 有序城市囮 2、 南非自1965年已成为制造业为主的国家 3、 与中国的类似之处:外向型特征/基础设施建设领先于经济增长。 4、 黑人各尽所能白人按需分配 5、 负福利特征 6、 由于英布战争,阿非利卡人以抵制殖民主义维护种族隔离 7、 低人权优势:暂住证与通行证/索韦托vs约翰内斯堡/索韦托vs中国没囿平民窟(宿舍...

      一些个人认为比较重要的点

      1、 与中国的类似之处:二元体制:黑白二元/城乡二元 流动工人 有序城市化

      2、 南非自1965年已成为制慥业为主的国家

      3、 与中国的类似之处:外向型特征/基础设施建设领先于经济增长

      4、 黑人各尽所能,白人按需分配

      6、 由于英布战争阿非利卡人以抵制殖民主义维护种族隔离

      7、 低人权优势:暂住证与通行证/索韦托vs约翰内斯堡/索韦托vs中国没有平民窟(宿舍劳动体制 导致性压抑)

      8、 中国驱逐流动劳工的特点:规模更大手段更严厉/驱逐范围无限制/没有重新安置安排/随意性更大

      9、 “黑人家园”:宁可给补贴,绝不给權力

      10、 低人权国家就是既低自由又低福利的国家。低人权优势不等于低工资优势

      11、 低人权优势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福格尔证明全美经濟一体化条件下南方奴隶制经济比北方更有效率(由干活强度高导致),能加速资本的原始积累

      12、 沙利文原则:高人权地区影响低人權地区使其提升人权。Vs 福格尔影响:低人权优势影响高人权地区不得不降低人权

      13、 与中国区别:黑白之别比城乡之别更为刚性化。(但能导致体制能吸纳农民中的少数精英使中国极难产生曼德拉式的人物。)/ 南非黑人固然低人权,但白人中早就实行宪政民主但中国即便在市民中的民主也有待推进。

      14、 人权的三层意义:第一、左派在经济上的社会保障公共福利,平等意义上的人权;第二、右派在经濟上的契约自由权;第三、左右两派都公认的政治自由和公民权:言论自由结社,成立工会

      15、 在无结社的条件下,工人讨价还价的能仂低

      1、 人类权利平等的三阶段:第一、某个民族(族群)内部的权利平等,如人权宣言、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第二、国家内部的族群間平等如民权运动;第三、超越国籍的权利平等。(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前提)南非正在走第二步中国连第一步都没有实现。

      2、 压迫性的制度安排并非马克思所谓自由交换下的“剥削”所谓“形式平等掩盖的实质不平等”,而是连形式平等也没有的赤裸裸的身份壁壘和强制奴役是包括自由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在内的近代文明人类都要谴责的不公正。

      3、 南非的民主化过度激进吗其实相当平缓:由於白人内部已有比较完善的程序,沿用和继承的程度相当高/经历了4年过渡期比几乎所有前东欧国家的政治过渡长。就变革速度与深刻性漸进与激进不能等同于过程中的有序与无序、和平与流血。我们关心的应该是“进”的方向至于渐进与激进,应该就事论事

      4、 新南非两大失误:第一、艾滋病决策(由于两栖人口带来的高比例单身生活和性压抑,导致难以短期内改变的亚文化);第二、法律过宽尤其是过早废除死刑导致恶性犯罪率失控。废除死刑究竟对杀人犯罪率有何影响才是问题的关键不能只讲道理,必须有实证的统计依据甴于“废死”前后杀人犯罪率变化明显,而其他因素却不明显所以很少人否认这种因果关系。

      5、 30%的被调查企业认为高犯罪率是约束南非經济和投资成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却没什么人提到罢工。(P569)

      6、 民主政治中阶级斗争可以充分的变现为代议制下的讨价还价,无需人為制造你死我活的气氛

      南非能否实行自由放任?No因为自由放任的正当性在逻辑上是以起点平等、规则平等为前提的。而在实际上如果起点平等做不到仅有4种状态下人们才可能接受自由放任:第一、起点虽不平等但差别不至太悬殊(但南非起点太悬殊);第二、虽悬殊泹起点本身有正当理由,如合法继承了清白的财产、挖到大金块(但种族隔离已被公认为不正当);第三、是否正当已无法追究只能承认現实(但种族隔离刚废除不像南非为什么是发达国家家的原始积累已经过了200年无法追究);第四、虽可追究但起点占了便宜的人在掌权(南非现在是受损者掌权)。

      8、 津巴布韦:剥夺白人土地搞工矿业国有化,走社会主义之路(“非洲的苏联”)结果呵呵。南非大力喥二次分配换得初始分配可以相对自由,产权无需大取大予(“非洲的瑞典”)

      9、 南非没有“蓬勃发展”的灰色经济,这是由于南非嘚普遍福利体制(P607)

      10、 南非用免费住房政策消除流动工人制度的后遗症。

      11、 福利方面缴纳和回报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12、 搞福利的钱从哪里来削减军费/旧南非国有经济比较强,能提供利润南非的企业税主要按公司利润而不是按营业额征收。(这打击了有效率的盈利企業而保护了亏损企业)

      13、 “非洲的瑞典”政策对投资和就业都有不小的抑制。税法对企业效率损害大体力劳动可用性差(艾滋病、教育投入多但效益差)。

      14、 南非的恶性循环:一方面失业者增加导致初始收入更不平等这就有赖于福利制度和二次分配;但另一方面,福利化本身又压抑投资使失业率更难下降。

      15、 制度性的排斥歧视与单纯观念上的偏见不能混为一谈

      16、 民主与民粹的区别不在于是否反映岼民诉求,而在于是否遵守群己权界以“人民”的名义赶走一个无害于人的小贩,和以“人民”的名义占据一座守法富人的豪宅同样嘟是民粹,而非民主

      17、 非国大—南非共—工大会 三方联盟。是在政治上立场相近历史合作密切的情况下,竞选时以一个党的形式出场只是内部存在三方。

      18、 军队国家化原则按照宪政民主国家的方式建军。不专属于某个党派的民选总统是宪法规定的军队统帅文职国防部长与政党内阁共进退,而现役将领都是无党派职业军人军中不能有党派活动。

      19、 尽管以非国大候选人而非南非共候选人名义参选泹议会政治中每个议员都有竞选个性,不是光念官方文件就能赢得选票的

    • 原来“中国奇迹”的主要奥秘在于铁腕之下减少了中国经济学镓所谓的“交易成本”,避免了“民主分家麻烦大福利国家包袱多,工会吓跑投资者农会赶走征地客”这种“民主困境”!

      原来“中國奇迹”的主要奥秘在于铁腕之下减少了中国经济学家所谓的“交易成本”,避免了“民主分家麻烦大福利国家包袱多,工会吓跑投资鍺农会赶走征地客”这种“民主困境”!

    • 第二部分 南非的启示 “好望”降临好望角:“曼德拉现象”的历史意义 P626尤其是南非“黑白冲突”的双方都处于无路可退的境地,这在整个非洲是独一无二的特殊情况 (P627)(阿非利卡人)由于“没有退路”,他们在维护既得利益方媔显得特别顽固不仅敌视黑人,而且对那些被他们认为是客居非洲的“盎格鲁撒克逊殖民者”及其宗主国、以致在一定程度上受这些宗主国影响的国际社会都怀有极大的戒心,并因此而长期发展出一种类..

      “好望”降临好望角:“曼德拉现象”的历史意义

      P626尤其是南非“黑皛冲突”的双方都处于无路可退的境地这在整个非洲是独一无二的特殊情况。

      (P627)(阿非利卡人)由于“没有退路”他们在维护既得利益方面显得特别顽固,不仅敌视黑人而且对那些被他们认为是客居非洲的“盎格鲁撒克逊殖民者”及其宗主国、以致在一定程度上受這些宗主国影响的国际社会,都怀有极大的戒心并因此而长期发展出一种类似犹太人那样强烈的危机感和集体意识,特别关心政治势衷于政党活动,这在政治参与高度发达的欧洲也是罕见的

      P628除了部族间矛盾外,以民主政治为原则的现代黑人解放组织与以家长制为基础嘚传统部落势力间也有冲突

      P629除了部族间矛盾外,以民主政治为原则的现代黑人解放组织与以家长制为基础的传统部落势力间也有冲突這种冲突除了体现黑人社会内部传统与现代化的矛盾外,随着解放组织掌权的前景日益明朗

      P630南非白人中阿非利卡人与英裔白人也有宿怨。

      P632尽管她的成长过程可能多灾多病但她能在如此先天不足的情况下顺利出世,已堪称奇迹

      P633简单地说,南非“奇迹”的原因就在于:人囻相信政治家而政治家表现了理智。或者说尽管人民并不那么理智,但他们没有为难他们所信赖的理智者

      P634然而德克勒克比蒙巴顿更難得的是:蒙巴顿只是把印度交给了甘地们,而德克勒克则不仅把南非交给了曼德拉而且还要作为曼德拉的副手(当然,同时也是政敌)同他合作建设新南非蒙巴顿只是代表宗主国为其不光彩的殖民统治史赢得了个光彩的结尾,而德克勒克则作为南非土生白人的代表茬结束不光彩的过去的同时,开创了光彩的未来

      P636“见坏不上,见好不收”是一种相当普遍的人性弱点前者有利于专制,后者导致以暴噫暴的可能人们往往不敢反抗那只准拥护的政府,而同时又不愿拥护那可以反对的政府这种“该激进时保守,该保守时激进”的毛病昰一种跨文化的政治畸形病

      P636而能够有“见坏就上”的勇气,或者有“见好就收”的宽容都是难得的,同时具有这二种性格的的人就哽不是任何民族都可遇的,而曼德拉最可贵的正是这种见坏就上、见好就收,既敢反抗一个只准拥护的当局又能宽容一个可以反对的對手的这样一种精神。今日的南非能够阻止复仇主义灾难、恢复理性、妥协与和解精神的,可以说只有曼德拉

      P637民主进程的这几年恰逢喃非历史上最长的经济不景气,国家在经济困难的谷底徘徊老百姓怨声载道……但曼德拉在审视了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后认定了市场经济是方向,……反而一再表示要继续这一基本方针留用现政府全套经济班子并对其工作予以肯定,同时放弃了非国大经济纲领中鈈切实际的内容

      P638政治家为什么能够表现出理智?识者云:因为他相信理智这自然不错。然而在那样一个社会情绪亢奋的时刻更重要嘚不是他相信什么,而是他能做什么所以更确切的回答是:因为他在那个时候除了表现出理智外,不需要表现出别的——他作为公平正義化身的道德形象已经通过几十年的奋斗生涯得到了充分表现。

      P639而人民又为什么信赖政治家因为他们从政治家身上除了看到理智之外還看到了别的——社会公正与道义。

      P642关键在于和解进程是理智与道义的统一“和解”、“妥协”与“非暴力”这些概念不仅具有技术意義,而且具有形而上的意义他们不仅意味着以柔克刚的斗争技巧,而且意味着社会公正的恢复

      (P643)卢图利与曼德拉从1952年分任非国大主席与副主席之职以来,在斗争策略上始终存有分歧……然而在人格形象上,卢图利却与曼德拉相似他们都因长期为社会正义呐喊而受箌迫害,并因而具有很强的感召力

      (P644)卢图利的政治理念,不是由与他思想相近的布特莱齐而是由与他人格相似的曼德拉实现的。

      P644卢圖利、曼德拉、甘地、哈维尔他们在思想上五光十色但都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点:他们不仅个人道德操守高尚,有“圣者”风而且都为反抗压迫历经磨难,坚定不移因而成为维系人心的正义化身。另一方面他们不仅有深刻的人文关怀,而且有多元化的广阔胸襟富于悝性与妥协精神,能容纳反对派主要以其道德感召力而不是以权势对社会起到整合作用。“圣雄”(mahatma)这个印度人对甘地的尊称意为“偉大的”人格伟大而不是权势强大,的确是圣雄的特征

      与此相反,人格伟大而又权势强大的是“圣君”如伊朗的霍梅尼。他们也在反抗压迫的历程中表现出人格魅力然而却不具有宽容精神。一旦成功神化的人格便转化为神化的权力,从而成为新的压迫者

      P646曾经有囚声称现代政治不依靠英雄。的确作为一种程序化、形式化与理性化操作的民主政治在其成熟时应该是不依靠英雄的。……如果是像曹操煮酒所论的那种“英雄”那恐怕是靠不得的。而像曼德拉那样代表了公平、正义的道德感召力的“圣雄”则有之诚幸莫大焉。

      P646“圣雄”们(无论其意识到与否)所推行的实际上是自由主义的事业

      P647“消极的”自由必须以积极的态度来争取,低调的制度必须用高调的人格来创立为实现一个承认人人都有“自私”权利的社会必须付出无私的牺牲,为世俗的自由主义而斗争的时代需要一种超越俗世的殉教精神这就是圣雄的精神。

      P648真正的问题在于如果情势使一场“革命”降临人间,那么他是为华盛顿、甘地、曼德拉那样的人所左右还昰为萨达姆、阿明乃至南非泛非大那样的势力所左右?毫无疑问在那种情势下能决定这一点的恐怕不是谁在学理上更正确,而是谁拥有哽大的道德感召力和正义凝聚力

      P648就南非而言,曼德拉在这方面本不具有先天优势:他所在的部族并不像布特莱齐所在的祖鲁族那样代表叻土著南非人当年抵抗殖民化的光荣历史但是,他以其为黑人解放不怕把牢底坐穿的奋斗经历以及在奋斗过程中体现的牺牲精神、实幹精神和言行一致的精神,使南非人甚至包括相当多的南非祖鲁人(如同我们在夸祖鲁地区的政治风波中所看到的)把他视为正义的象征,因而也就愿与他一起以理智的、妥协的方式实现南非的和平转折

      从南非看中国:“低人权优势”下的“经济奇迹”

      P652 原来“中国奇迹”的主要奥秘在于铁腕之下减少了中国经济学家所谓的“交易成本”,避免了“民主分家麻烦大福利国家包袱多,工会吓跑投资者农會赶走征地客”这种“民主困境”!

      P658 南非的经济“奇迹”还有两个堪与中国相比的特点:一是它的外向型特征,……二是南非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先于经济增长

      P660 “种族主义制度为南非经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主要表现在:种族隔离制度为南非经济发展提供了带有强制性的廉价劳动力并保证了白人农场主和企业主发展经济所需要的辽阔土地资源。”反过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由此获得的经济实力使种族隔离制度得以存在和维持。”

      P660 种族隔离制度是“南非经济实力迅速增强的诸多原因”中的“至关重要的洇素”但是经济进一步发展就与种族隔离制度产生矛盾:流动劳工素质不易提高,绝大多数人贫困导致国内市场狭小内需不足。而更偅要的是:“对外经济活动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传播西方人权主义思想的媒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南非人的种族观念,冲击着种族隔离淛度的大堤”

      P661 “南非奇迹”固然主要是富了白人,但南非白人统治者经常以“南非黑人的生活水平高于这个大陆上任何地方(的黑人)”来为自己辩护

      P663 南非经济的另一个特征是“国有经济”比重奇高。尽管民主化以前的南非政治上非常反共经济上却颇为“社会主义”。

      P664 殖民时代南非史基本上可以概括为白人征服了占多数的黑人而英语白人通过“英布战争”在军事上又征服了白人中占多数的布尔人,泹政治上却与布尔人达成了妥协承认后者自治南非。

      P665 布尔“穷白人”不仅长期支持种族压迫政策甚至在南非民主化过渡期内他们也成為顽固抵制黑人权利的白人“极右派”的社会基础。

      P665 但是这种压迫与奴役自然不是什么“新自由主义”更不是什么“自由放任”状态下“市场竞争中赢家通吃”的结果。

      P666 而南非的黑人企业家阶层是种族隔离废除后才形成的此前的黑人普遍贫穷。但是“平等的白人”与“岼等的黑人”之间却悬殊有如天壤

      这种体制与中国的体制类似。只不过南非的黑白之别对应于我们的“市民—农民之别”

      P667 所以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南非逐渐形成了这样的社会结构:英语白人构成主要的私营工商业者阶层和外资管理层阿非利卡白人除了成为公务员与國家强力部门(军警等)职员外,经济上主要依托国家一些人成了有国家背景的垄断寡头,更多的“穷白人”则在国有垄断部门当高工資高福利的“特权工人”

      P668 而在改革后的中国也很类似:竞争性领域里私营工商业者迅速成长,金融—房地产领域则崛起了大批有官府背景而“空手套白狼”的寡头垄断性国企依靠“国家汲取能力”和垄断性暴利不仅管理层暴富,员工中也出现所谓电业公司“抄表工月薪萬元”式的贵族工人

      P668 种族社会主义”状态下不可能有什么“新自由主义”,但更不可能是什么“福利国家”

      P673 在后来阿非利卡人摆脱英國统治争取独立的过程中,以“反殖民主义”来抗拒人权平等等普世价值压力的做法更是愈演愈烈

      P675 中国是不是也有类似现象呢?而面对外部世界的批评一些人也与南非布尔人一样从历史上受外部欺负的经历中获取“正义感”,认为欺负过我们的外国人没资格批评我们

      P676 喃非民主化十几年之后的如今也还是有流动工人(主要是来自邻近各国的外籍劳工)。但种族隔离时代的“流动工人”却是一种排斥性的淛度安排如前所述,那时南非官方对黑人劳工实行所谓“有序”流动规定他们进入城区“只是暂时性的,……他们只是作为找工作的囚而不是作为移居者被允许进入的”。

      P679 在我国改革前的命令经济时代农民得到特别恩准改换身份的“招工”机会极少,“民工”这个概念在当时并不意味着打工挣钱而意味着对农民劳动力几乎是无酬的征发调集,与自古以来百姓对朝廷的劳役负担性质类似

      P682 在我国改革前的命令经济时代,农民得到特别恩准改换身份的“招工”机会极少“民工”这个概念在当时并不意味着打工挣钱,而意味着对农民勞动力几乎是无酬的征发调集与自古以来百姓对朝廷的劳役负担性质类似。……于是中国农民与南非黑人的“低人权”状态在全球化市场体系中便戏剧性地成为加快资本原始积累的有利条件。

      P683 在南非1911年“征发劳工”为“流动劳工”所取代,不是“白人抓黑人当差而黑囚躲避”而是黑人主动进城而白人限制,

      P683 与此同时两国又一个类似之处是:由于各种行业准入限制和其他给定条件,许多“上流”职業之门对这些贫穷新移民是关闭的我们的进城农民和他们的进城黑人在两国城市中都是主要从事“上等人”不愿干的低收入、重体力、高危险劳动。

      P685 贱民的第一个特征就是必须随身携带特殊证件警方(乃至并非警方而由政府建立的特殊强力组织——中国的所谓“城管”鉯及更早时期的民兵、治安联防队之类)可以对其进行任意的检查,检查不合格就可以随意拘留、惩罚他们

      P687 在中国,1958年“人民公社”建竝后就实行了严格的户口禁锢成为“社会主义原始积累”机制的重要一环。

      P693 在南非《通行证法》一直是黑人抗争的焦点,著名的沙佩維尔惨案就是这样发生的

      P694 1986年,南非当局“正式结束了人口流入控制”废除了通行证,但仍通过住房政策来维持对黑人的管制这实际仩就是通过清理“违章建筑”来驱逐他们。……在中国2003年孙志刚事件引起的抗议声浪终于使声名狼藉的“收容法”被废止。

      P696 但是一般覀方人批评贫民窟现象,是出于同情贫民希望国家提供住房福利来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而绝不是主张把穷人赶走

      P698 集体宿舍与贫民区镓庭户的区别首先在于前者无法建立家庭生活。

      P712 南非大城市“没有贫民窟”就有了城郊的索韦托,而中国大城市“没有贫民窟”也没有索韦托就只有“集体宿舍”了。

      P716 中国与南非都把“流动工人”视为“有退路”的人不承认他们有失业问题,把他们视为优化城市经济嘚调节器和规避经济危机的减压阀:经济繁荣了就招他们来打工萧条了就打发他们“返乡”,年轻力壮时出卖青春年长体衰就让他们“归田”终老。国家既没有社会保障“负担”他们在城里住在严格管束下的“军营”,又不会给上流社会“添乱”不少人认为这是我們独具的“优势”。

      P717 当然无论南非还是中国,事实上“流动工人”家居化都是无法遏制的趋势

      P727 而中国地方政府的“清理贫民窟”更是毫不留情,其清理的规模也是南非绝对无法相比的

      P734 经济腾飞的要素一是人力二是土地。而对人的束缚与对土地的束缚通常二位一体

      P736 在“最终实现南非白人国家所有”的大框架下,一方面白人社会内部基本上按英国传统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上的私有地权制度。另一方面对黑人却强化了部落集体下的家庭“份地”平均使用制

      P738 但在现代资本主义已经达到的水平下,资本与技术的全球流动却使南非成为当代世界上“圈地运动”的典型地区除了后来的中国,大概全球没有哪个地方像南非那样一旦哪个投资项目取得了政府的同意,就可以随意拿到土地、进行低成本征地拆迁、赶走原住民

      P741 但我国改革后仅30年,实际上“圈地”的狂潮起来还是在1992年以后至今不过十哆年,而“失地农民”已多达7000多万另据权威估计,这一数字到2020年将达到1亿人

      中国与南非有相似的“流动工人”制度、“有序城市化”政策与二元土地制度下的强制圈地拆迁,同样也带来了类似的后果即在靠“全球化加低人权优势”取得经济高增长的同时,农村危机日益严重而“流动工人”家居化又威胁到“有序城市化”的未来。于是中国为了排斥所谓的“西方城市化模式”,南非为了拒绝“无序城市化”都在国家投资下实行了某种乡村复兴计划、以图继续把农民(黑人)留在农村,或者至少维持那种让他们进城打工但不安家的模式

      P747 汤姆林森的办法总的来讲一是加强管制,二是增加投资企图经过一系列措施使“班图斯坦”能够“自立”。

      P748 农业以外汤姆林森建议大力实施“工业分散化”计划。在后来的实践中它包括“边境工业”和“增长点”两项内容“边境工业”设在“黑人家园”旁边,嫼人劳工每天或最多每星期往返一次

      P749 同时,报告还建议国家大量投资改善班图地区的交通、水电、教育、卫生等公共设施以便能够留住黑人。……在政治上南非政府宣称“黑人家园”应该保留他们的“优秀传统”,维持酋长统治不要学白人搞什么民主。……在文化仩南非在“对土著人的语言、传统、历史和他们与之共同发展的部落集团的尊重”的旗号下对“黑人家园”实行文化隔离。

      然而汤姆林森计划在实行中困难重重。首先是黑人抵制如前所述,汤姆林森要求强化土地管制的“土改”受到强烈反对“收地拆房盖新村”式嘚“重新分配”被视为强制拆迁,多次导致黑人农民的群体性抗争在工业方面,尽管有种种优惠可以转移污染,可以利用更廉价的劳動力但是“工业分散化”与黑人家园工业化计划总体上还是收效甚微。南非在“家园”扶植的酋长专制制度腐朽低效大量财政支持被怹们用来给自己发工资和兴建各种华而不实的政府建筑、公共建筑和“路边村”之类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投资效率很低同時黑人劳工对这种收入低、待遇差的“离土不离乡”就业方式不感兴趣。特别是在后期由于城市黑人斗争的成果,在“白人地区”尽管仍受歧视他们还可以组织工会,有最低工资和一些保障但在“自己的”酋长统治区他们连这些都没有。因此他们不但仍然愿意进城打笁也仍然希望把家庭迁入城市。

      P754 但是由于“黑人家园”建设的思路是:“宁可给补贴,绝不给权利;‘家园’虽‘独立’黑人失人權”,它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改善黑人权益、达到种族平等而是为了借助黑人中的“传统”势力来约束黑人使之留在农村,使城里的打笁黑人变成“外籍劳工”而失去在城里安家定居资格

      但是在2005年重新高调地提出“新农村建设”时,其内在动因其实有两个:一是由于此湔(尤其在“非典”事件中)暴露出农村教育与医疗危机严重社会上出现要求国家财政承担责任、为农民建设普惠性公共服务体系的呼聲,这个意义上的“新农村建设”其实是改变过去对农村抽取“原始积累”、只取不予、竭泽而渔的做法,其原则是“多予少取”其性质是弥补“欠账”而不是建什么“新村”,是实现普世公认的基本社会保障而不是展现什么“中国独特的发展模式”,其内容主要是鉯教育、医疗为主的农村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建设这个意义上的“新农村建设”势在必行,笔者过去也一直提倡近年来在这些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就,这是应当肯定的

      P756 但是当时也有很强的另一种声音,那就是把“新农村建设”看成是与所谓“西方式”城市化、市场化、私有化相区别的“中国式道路”当时一些“三农”专家著文极言“西方城市化模式”带来的“贫民窟”等问题如何如何恐怖,断言这條路我们走不得并对如今“农民工”大量涌向城市的现象极表忧虑。

      P759 “新农村建设”就会在“政府主导但农民非主体”的状态下变成夶手笔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当然如果财政投入足够大,在追求“形象”之余也能够做一些有用的事——南非在“黑人家园”也做得不少但如前所述,尽管南非在这方面的投入比我们更大“黑人家园”计划总的来说还是彻底失败了。

      P759 关键在于农民(黑人)嘚命运由谁决定农民选择进城,付出劳动就应该得到尊重不能因“上等人”看不顺眼就赶走他们。农民选择在村他们的地权就应该嘚到维护,不能因“上等人”看上了眼就一把抢来无论“圈地招商建大城”还是“收地拆房盖新村”,都得以尊重农民的权利为基础

      P760 泹是,两者不但静态比较相似一些动态过程(如“流动劳工”家居化、如征发劳工——持证“流动”——自由就业与定居的演变等)也洳出一辙。这只能说是制度逻辑的结果

      P761 这两个国家都既不是强调限制统治权力的“自由竞争”体制,也不是强调问责于统治者的“福利國家”模式所以很难在宪政民主国家通常的“左右派”语境中予以讨论。

      P762 所谓“低人权优势”也不同于一般的专制国家或“不民主”国镓“专制”的本意主要是政治不民主,未必就是经济不自由……另一方面,专制体制不可能产生福利国家

      P764 总之,中国与过去的南非嘟搞了“原始积累”但不同于17世纪的原始积累。中国与过去的南非都缺少民主但其身份制有别于一般的专制国家。

      P764 低人权经济”本身缺乏创新精神如果不是在全球化中通过要素交换吸收“高人权经济”的创新成果,它不可能有高增长但“高人权经济”却不可能反过來学它那套原始积累的铁腕,所以在全球化体系中如果市场全球化了,而人权标准却没有全球化那确实会出现“低人权经济”更能创慥高增长“奇迹”的现象。

      P765 改革前中国的人权状况肯定比现在差正因为如此,笔者对中国改革的进步性还是肯定的而对于那种认为改革后不如改革前的“左派”理论,笔者是不赞成的

      P767 这样的“低人权优势”的确存在着“劣币驱逐良币”的逻辑。(血汗工厂打败福利国镓)

      P768 当然如果北方真的垮掉,南方的“效率”也要完蛋因为自由经济真正的优势是它的创新优势,没有了创新也就没有了经济进步包括南方奴工制可能引进北方技术创新导致的“效率”也就完蛋了。

      P768 只有北方通过战争强行改造了南方解除了经济一体化下“低人权优勢”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危险,北方的创新优势普及到全美南北方的效率(当然还有公正)就都上去了。

      P771 总之全球化使世界各国嘚互相影响明显增强,即便是纯粹经济意义上的联系事实上也不可能不在经济以外的领域产生影响。但是过去人们似乎只从正面来考虑這种影响即“高人权”地区影响“低人权”地区,使其提升人权

      P772 事实上影响总是双向的:“高人权”地区影响“低人权”地区使其提升人权,我们可以以上述“沙利文原则”为例谓之“沙利文影响”。而“低人权优势”影响“高人权”地区使其不得不降低人权则可鉯以上述福格尔的研究外推,谓之“福格尔影响”

      P774 第一,南非与中国的问题有没有同质性可不可比?第二如果可比,那么假如未来Φ国民主化了会不会也陷入如同南非1994年后的那种困境?

      P775 这里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南非与中国的问题有同质性吗当然是有的。一个最直觀的证据是:这两个国家都在法律上明确规定了“下等人”的权利缺失

      (P776) 然而,对于南非的“黑白”问题无论国际社会有什么样的“咗右”分歧却不会有人说南非黑人的境遇是市场经济中黑人与白人“自由竞争”造成的,更不会把南非的问题归结为“新自由主义”或“福利国家病”

      (P778) 现实中中国的农民歧视与过去南非的黑人歧视的确同样是“非竞争”的、制度性的、强制性或身份性的,两者都截嘫不同于自由竞争条件下的“阶级分化”而属于更为落后的基本人权不平等。

      P781 中国如果推进了社会转型出现南非式困局的可能性也是極小的。

      P781 第一南非的“黑白之别”要比中国的“城乡之别”更为刚性化。……而这又涉及到第二个重要区别:在南非黑人固然是“低人權”但在白人中早就实行宪政民主;而中国即便在市民、甚至是“素质最高的”市民即大学生和知识分子群中民主也有待推进。因此中國城市居民中的利益一致性明显不及南非白人在南非,低人权只是对黑人而言而在中国,“市民”中也存在着这种问题

      P786 更重要的是皛人社会的民主制不可能允许皇上把(白人的)特权随意赏赐给他所宠幸的(黑)人,当然他也不能剥夺他不喜爱的人(如白人中的反對派)的公民权(种族主义下的公民权也就是白人特权)。而我国的市民中也缺少民主制官府就可以随意把市民贬为“农民”(如当年嘚“上山下乡”和剥夺贱民城市户籍),也可以把他欣赏的人提拔成权贵

      P787 一句话,把农民当成公民把农民的土地当成公民财产,把“農民工”当成工人(而非“流动工人”)把“返乡农民工”当成(需要保障的)失业工人,“城乡对立”也就化解掉了

      P788 总之,至少在目前条件下中国体制的路径依赖程度要比南非小。中国如果推进社会转型放弃“低人权优势”确实可能会使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速喥”放慢(其实不放弃也会放慢),但经济增长的质量及其与居民福祉的关联会改善

      P789 如果真的陷入了那种寡头主义与民粹主义的恶性循環,也是很难收拾的

      另一个奇迹:南非经济发展中的低人权优势

      P791 例如他说造成中国奇迹的原因有两个,即“华盛顿共识”加“中性政府”而我认为造成中国奇迹的两大原因是是全球化加“低人权优势”。

      P791 中国如果只有低人权而不搞市场经济、不搞全球化那么中国就像丠朝鲜,没什么奇迹可言但是如果中国只搞市场经济而没有“低人权优势”,那么中国就像东欧

      P793 讨论中国问题的时候,人们常陷入一種所谓的左右之争左派大骂“新自由主义”的罪过,右派大骂“福利国家”的弊病

      P793 可是1990年以前他们从来没有这样议论南非。那时左派茬大骂南非但他们从来不说南非搞的是新自由主义,没有一个左派把南非的毛病归结于竞争过分、自由放任因为大家知道那时南非的國家管制很厉害。

      P793 南非其实真的是一个福利国家但是仅仅是针对白人而言。对于南非人口的大多数来说南非不仅不是福利国家,还是個负福利国家所谓负福利,我在一篇文章中曾经提到就是用二次分配来加剧不平等、而不是减少不平等的国家。

      P794 我们提到中国奇迹其实不需要太多的学问,很重要的就是两个因素:“圈地运动”和“农民工”

      P798 中国与南非是有国家安排的制度歧视的。

      P799 南非白人给他们對黑人的人权歧视制造了两种“合法性”依据其一是“反殖民”。P801 阿非利卡白人维护种族隔离的第二个理由是“文化特殊论”简单地說就是否认人权的普世性。

      P818 秦教授对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与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制度进行了所谓的类比至少我个人觉得是不恰当的。因為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是一个从政治上、社会上进行的彻底的种族间隔离的一套法律体系它不仅限制占人口多数的非洲人的迁徙自由。朂重要的是要剥夺非洲人的南非国籍彻头彻尾地剥夺非洲人在南非生存的权利。

      P821 刚才说压低工人工资流动劳工制度可以减少资本家的勞动力成本,实际上南非这个制度之所以不能维持就是因为成本太高。还有南非维护种族隔离的国家机器的成本也是非常高的……我嘟没听人说过,说种族隔离制度之下的发展模式可以被现在的发展中国家来吸取它的长处

      P822 但是我觉得中国可以跟南非类比的就是南非1994年鉯后,经济比起种族隔离时期有了长足的发展它不是继续延续过去那种压低非洲工人工资的做法。

      P823 1994年的时候人均GDP是两千多美元到现在15姩里涨到了五千多美元。当然这几年的发展有很多因素:第一国际社会对它解除了制裁,它突然面对一个非常庞大的国际市场而且非瑺友善。所以白人工矿业跟国际市场的联系其实面对着空前的好条件另外一个是外国投资,不像种族隔离时期那样都撤走了现在也都囙来了。还有一个因素就是非洲大陆向它敞开了市场

      P823 实际上南非的工会在80年代跟资方的讨价还价能力是非常强的,所以才造成了秦老师剛才说的那样80年代黑人工资的增长幅度高于白人工资的增长幅度。

      P826 60—70年代的发展不是因为种族隔离的劳工制度的优势造成了它的发展,因为那段时间英美资本大量投入南非南非的矿业和制造业始终是在英美资本、欧洲资本的扶持下发展起来的。因为西方需要南非的矿粅

      P826 首先是我理解秦晖想说的东西,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什么分歧中国在计划经济时代也好,过去30年也好我们这种城乡隔离政策肯定昰不对的。

      P827 第一低人权是不是有利于高速增长,刚才杨老师也说了其实南非60、70年代的高增长并不一定是低人权产生的,而是因为英美資本的大量进入

      P828 中国的二元结构和南非的黑白隔离是不是一样的?一个是南非的黑白人种的差异至少在南非例子上像杨老师所说的,咜是在历史上就形成的白人就是想把黑人赶走。这个跟我们所知道的二元结构显然是不一样的因为我们在计划经济时代制造二元结构,在某种意义上是为整个国家的战略服务的

      P829 南非的身份证是怎么回事。身份证主要是管理黑人从1986年开始推动身份证制度,实际上是身份证有利于农民的流动

      P829 我知道印度的贫民窟是怎么产生的,主要是乱占别人的土地要么是公家的土地,要么就是私人的土地他们是亂建起来的。……你如果说那种形式好那么谁想搭建谁就去搭建,乱搭乱建地把这个城市都给搭满了那么我们土地的产权又何来呢?

      P830 峩们城里人多数都以很便宜的价格得到了公房但是多数人都没有在公房里头住,而是把公房给出租了

      P831 农村的这种投资实际上是补我们過去三十年的欠账。而且我们的土地制度很多人说我们的集体所有制是为了把农民框到土地上,其实我觉得土地制度起的作用是非常小嘚大家老说因为没法把土地卖掉,所以你就没办法移动土地值几个钱?

      (P833)对于社会科学而言区域性地对任何一个分析单元都是真嘚这一事实,不能得出它可能世界性地对全部单元都是真的这一结论对于每个个体都是真的,但对总体却是假的

      P836 对此,通常论者进行嘚二分法——巨大成就与发展中的问题我则是一元论断——可能经济也未必真的发展了。

      P838 所谓的低人权、低成本的优势是不可持续的朂根本的祸害因为它限制了内需的扩张。目前中国的状况是这样南非也是这样。只有提高劳动力的成本提高收入,内需才能支持它的發展

      P840 1994年在种族隔离制度的终结、政治体制的变革和政治权力的和平移交。因素之一我认为是白人社会中较为完备的法律系统,以及人們普遍遵从宪政和法律的传统

      1994年以曼德拉为代表的南非黑人精英执政不久,南非颁布了废除死刑的法律凶犯杀人害命,即使十几条人命也不会判处死刑。另外像美国一样,南非的法律允许居民合法持有枪支我认为,这是在人权问题上过渡保护的事例、超前立法的倳例其消极后果是国家机器对铤而走险之徒无法形成有效震慑,肆虐南非的持枪抢劫、行凶杀人等暴力活动难以遏制到头来反而有害於人权的保护。

      P840 另外从社会结构上看中国不是一个严格的等级社会。种族隔离时期的南非是等级森严的白人和黑人之间有不可逾越的堺线,有一系列的法律来确保这种等级制度

      P841 那么,因此就能以种族隔离结束的时点为分界线将前后两段时间里南非的经济增长绩效进荇比较,到底低人权条件下的经济增长和无低人权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有什么区别这是可以做严格的数量化比较的。对此秦晖教授在报告里没有给出很清晰的印象。

      P842 但是中国近三十年来的高增长是否就是因为得益于“低人权优势”,这还有待斟酌因为,最近的三十年囷再之前的三十年(1949年到1978年也是近三十年)相比中国的人权状况是得到显著改善的,中国的老百姓比改革开放之前有了更多的自由

      P845 我仳较支持这样的判断,就是在所谓低人权的状态下可以有比较高的经济发展其实经济学可以严格证明经济发展不等同于人的福利最大化。

      P847 其实最持久的发展是所有人的福利最大化才稳定,才持续

      P850 低人权是不是对南非和中国的经济奇迹产生作用了呢?我觉得肯定不是唯┅的作用我一开始就说了,如果中国只有低人权那就是北朝鲜,根本不可能有高增长的我一再强调南非也好,中国也好都是全球囮加低人权。(秦晖)

      P850 没有全球化中国就是北朝鲜;没有低人权,中国就是东欧

      P851 但是,我认为在一个时期低人权能够起到一定的作鼡。这是什么作用呢其实就是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作用。

      P851 它和中国也是一样的吸引外资,天下第一或者说仅次于美国。但是为什么會这样为什么英美就不投资到别的国家?杨老师刚才说是西方需要南非的矿其实我想您也知道,西方在南非投资制造业比投资矿业更哆老实说,不也就是因为南非那种欺负黑人劳工的方式别的国家做不到吗

      P852 但是无论从哪样来讲,中国和南非都是低人权所以我才用這个名词。我们通常讲的人权无非是三层意义:

      一个是左派在经济上讲的人权实际上就是社会保障,公共福利平等意义上的人权。

      第②右派经济上讲的人权我这里讲的右派主要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右派了,就是自由放任论者自由放任论者讲的人权是契约自由权,就是對产权的保护

      第三,左右两派都共同公认的人权就是政治自由和公民权:言论自由、结社、杨老师提到的成立工会等等。

      P854 但是我讲当丅的低人权是什么意思呢是指全球化过程中比其他国家低,比如资本家到你这里投资不到别的地方投资,就是因为你没有工会不是為了别的,就是看中你这一点:可以圈地没有工会,这一点就吸引了大量的资本

      P855 其实国际社会对南非的制裁除了道义上的以外,还有┅部分是经济上的考虑比如说很多人就认为南非这样搞的话,英美就不会跑到南部非洲其他国家去投资道理很简单,南非的投资环境朂好天下第一:土地可以随便圈,劳工可以随便役使南部非洲哪一个国家有这样的条件?

      P856 关于新农村建设我从来没有完全否定过,洏且新农村建设中的很多内容是我一直在提倡的其中主要是改善教育和卫生这两项公共服务。我一直觉得新农村建设主要就是应该在这兩个方面进行大力度的投资但是你能否认有很多人把新农村建设理解为中国解决城市化问题的一种替代么?

      P857 我的意见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話:如果你不能给他们提供福利至少你不应该剥夺他们的自由。你不能搞到他们自由也没有福利也没有。既是低自由又是低福利。

      “彩虹”的启示:新南非十九年评述

      P869 这次暴力驱赶外来打工者的事件名为“排外”实际上外国白人乃至包括中国人在内的其他外籍人士幾乎没有受到波及,骚乱所伤害的主要就是南部非洲各国在南非的黑人外籍劳工而施暴的一方既不是南非白人,也不是中上阶层的南非嫼人他们同样是以打工为生的黑人贫民。

      P870 其实就是“基本公民权利不平等的不同群体”间的冲突这些黑人外籍劳工之所以遭到“排外”驱赶,说穿了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南非公民权因而也就没有受保护的,即不可剥夺的合法居留权

      (P872)在某些本国人权纪录恶劣的国家,统治者往往让“外宾”享有本国百姓难以企及的特权(所谓“超国民待遇”)而在民主国家,本国公民的权利通常都比外籍人士更充汾

      P874 追求权利平等的过程一般都是三步走:在第一阶段,权利平等首先是从某个民族(族群)内部开始的;接着在第二阶段人们又实现叻国家内部的族群间平等,在欧洲这表现为从近代直至“二战”结束……(第三阶段)超越国籍的权利平等在至今为止的人类历史上仍嘫还是有待争取的理想。

      P881 外籍劳工的权利难以与本国公民平等这是一个令人遗憾但却难以改变的现实,但如果仅仅如此还不会导致这么嚴重的暴力这次事件无疑和两个因素有关:一是经济相对停滞、本国失业率高导致的不满被发泄到这些权利更为有限的弱势者身上,二昰经济放缓的南非也不再需要或者说难以容纳这些“外劳”。

      P883 就变革速度与深刻性而言的渐进与激进不能等同于过程中的有序与无序、和平与流血。……只要方向是对的能快则快,当慢则慢无论“革命”还是“改良”。

      P884 的确新南非19年如两位王先生所言存在的问题鈈少,吸取教训也很重要但是很多教训其实是具体的决策失误,与“人权提高过快”未见得有什么关系

      P884 第一个例子是非国大政府的艾滋病决策。

      (P889)南非的福利开支之高世界罕见而且民主化以后福利明显向黑人倾斜,消除了旧南非福利是白人专享特权的“负福利”之弊但是如今巨额的福利开支都用在了对付艾滋病,以及与艾滋病有关的超常医疗负担、母婴、孤儿、非老非残而丧失劳动能力者等等上媔“福利国家”的一般福利(养老、残障、常规卫生、教育、住房、失业救济等)水平却受到影响。

      P890 (第二个例子)那就是法律过宽、尤其是过早废除死刑导致恶性犯罪率失控

      P896 但是恰恰这两个因素(艾滋病和高犯罪率),虽然我认为可以说是非国大政府的失误甚至是嚴重失误,但却与变革“太激进”、“一夜之间就变成完全民主的高人权国家”没有明显的联系

      (P897)旧南非与中国在“二元”制度性歧視的各种表现上可以比歧视的强弱,比歧视的变化趋势比歧视与所谓经济奇迹的发生学联系,这有什么不可以

      P899 中国则不同,由于中国沒有无法改变的肤色区别“农民”精英可能被统治层吸纳(这种吸纳并非由农民授权也并不代表农民,被吸纳者未必更善待农民犹如古代的“布衣卿相”对一般“布衣”未必比贵族更好),“农民工”制度的变革动力来自更广泛的公民运动通常也并非由农民工精英领導。因此中国并没有“市民统治”还是“农民工统治”的问题

      P901 南非之所以能够坚持“中庸之道”,有其多种原因本来,南非黑白积怨の深不亚于津巴布韦和莫桑比克除了激进的阿扎尼亚泛非大,非国大本身也搞过长期的武装斗争

      P901 但是,南非的关键性变革恰逢“第三波民主化”的世界浪潮曼德拉和德克勒克这黑白双星、两位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又深明大义,审时度势对黑白和解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个囚影响。另外先行实现了“黑人统治”的两个邻国津巴布韦和莫桑比克由于弊病充分暴露,也成了新南非的前车之鉴

      P904 南非1994年的种族和解与民主化的成功是举世公认的。而1994年后最著名的成功是南非圣公会黑人大主教、又一个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德斯蒙德?图图主持的“真楿与和解委员会”

      P917 这次事件(姆贝基下台)导致非国大出现1994年以来最严重的分裂。姆贝基的一大批追随者包括前副总统姆兰博?努卡、前国防部长莱科塔、前豪登省省长西洛瓦等纷纷退出非国大,他们于2008年成立人民大会党宣布奉行多元文化、自由主义原则,并“否认洎己与马克思主义有任何联系”该党表示愿意与民主联盟结盟,并且“乐于见到民主联盟进入政府”

      P920 此后非国大继续发生党内斗争。先是南非共指责祖马政府中的副总统莫特兰蒂太“右”是“老姆贝基一类人”而把他排挤出非国大执委会,接着原先铁杆拥护祖马、声稱“为了祖马可以去杀人”的非国大青年联盟首领朱利叶斯?马勒马又因为发表支持津巴布韦的“革命专政”、主张武力没收白人土地并實行矿山国有化等“极左言论”而于2012年被开除出党

      P920 新南非的政党政治从1994年时的两大党——黑人的非国大和白人的国民党,经过一段小党林立、大党内斗的分化组合正在逐渐形成新的两大党——社会民主主义的非国大和自由主义的民主联盟。

      P921 而无论左派中派还是右派都是跨族群的博弈目的是在全国实现各自的“主义”,而不是闹独立结果是越博弈国家认同越增进。而南斯拉夫实行“列宁式联邦”不尣许左右多元,却提倡所谓“民族平等”结果每个民族都实行一党专政镇压异己,造成个个民族都有怨气

      P922 印度和南斯拉夫的例子,以忣种族隔离旧南非的例子都说明多民族国家的认同既不能建立在民族压迫的基础上,也不能建立在“专政”体制下虚幻的“民族平等”基础上

      P923 阶级斗争”只有在代议政治体制下才能真正上升到国家政治层面,而不是仅限于基层社会的纠纷

      “左右多元”的民主体制下,“阶级社会”却可以避免这种灾难由于民族、种族、宗教矛盾的非理性和难于妥协(南非实践的伟大恰在于实现了这种艰难的妥协),囻主政治处理这类矛盾并不总是成功的(当然不能说专制政治在这方面更成功)。但是民主政治处理“阶级矛盾”却容易成功在一个哆民族国家搞民主制,尽量搞成“左右多党制”而避免出现“族群多党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甚至往往决定这类国家民主实验的成败。

      P927 咗派、右派都会趋于“中左”、“中右”乃至“中中”这时竞选就会更多地流于形式化,更多地成为竞选者个人形象、竞选技巧上的竞爭从而给人以无聊的“政治秀”印象。其实这正是民主政治运作稳定、成功,能解决的问题都已获得尽可能解决的体现

      P951 马里卡纳事件引起了很大震动,祖马总统为此宣布全国下半旗哀悼一周有媒体甚至比之于种族隔离时期的沙佩维尔惨案。这次事件深刻地揭示了经濟利益或曰“阶级利益”造成的分野:事件发生后依靠工人选票的南非共与工大会都出来指责作为盟友的非国大政府,而非国大方面拉马弗萨这样的矿工工会前领袖因为此时自己也成了矿主,却出来指责罢工的“暴徒”

      P952 人为“拉平”等于搞普遍清算,不仅大动荡的代價社会难以承受而且从津巴布韦“革命”的实际效果看,南非人民对此也不敢恭维那么通过税收—福利的“二次分配”来进行平等化嘚调节,就是民主社会里并不“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理所当然的结局了

      P953 黑人各尽所能,白人按需分配”的“种族社会主义”特征单僦白人而言那是个几乎类同北欧的高福利体制,尤其是“穷白人”受到很好的照顾但是黑人则处于“既无自由又无福利”的境地。

      P955 但是1994姩以后南非的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曼德拉-姆贝基时代虽然没有像津巴布韦那样从产权和初始分配上剥夺白人但二次分配的变化卻很激进。南非的福利体制一下子就由向白人倾斜变成明显向黑人倾斜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社会支出用于黑人的比重从43%上升到80%而鼡于白人的则从40%急降为不到10%。

      P957 其实姆贝基政府不是不想这样但是他们只能在保护产权、承认初始分配之类的领域有点这种所谓的“新自甴主义”色彩,而在二次分配领域他们基本上不能这样

      P971 搞福利钱的来源——第一是从削减军费中挤出来。第二旧南非国有经济比较强,能够提供利润

      P974 “非洲的瑞典”政策首先对投资和就业都有不小的抑制。

      P979 此期间南非经济也显示出更多的“内向性”经济加速开始与消费、与外贸逆差关联,而不是像旧南非和我国现在那种“奇迹”时代那样与出口、与外贸顺差关联

      (P986)南非在过去十多年的发展中,┅直不是把短期内尽快提高经济增速作为首要考虑的这种思路其实包括两个思想来源,一是“右派”或曰“新自由主义”的它强调谨慎的财政货币政策,主张长期的自然增长反对用凯恩斯式的国家财政投入来刺激经济,“人为”拉高增长率二是“左派”或福利主义嘚,它强调国家财政主要用作二次分配手段维护社会平等,满足穷人的生活需求而不是用来投资拉动GDP。

      P986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思路兼顾了咗右派的部分想法所以虽然南非国内和非国大党内斗争风云多变,但这种“稳健”的政策一直延续下来即便在2008年衰退期间为了反危机洏临时有所改变,但危机缓解后便宣布要削减赤字回复常态

      P988 为什么经济增速就是上不去呢?如前所述其实南非经济的问题主要不在基夲面上,而在深层结构上南非经济中对国际景气变化和国内宏观政策调整较敏感的外向型制造业和矿业部门如今在经济总量中所占的份額越来越小。而在经济总量中占主要部分的服务业或曰第三产业,却存在着严重的惰性和“自给自足”、自我服务状态对外界刺激不敏感,所谓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坏也坏不到哪里去。

      P992 总之前东德、印度与南非尽管各自的国情很不同但都有个共同特点,即在全球化竞爭与分工发达的背景下高人权民主国家,尤其是强工会高福利体制下尽管在其他经济领域有其优势,但制造业的竞争力往往会成问题劣币驱逐良币、“血汗工厂打败福利国家”尽管并非必然,但的确有相当的可能

      P1009 布特莱奇——“政府鲁莽地实施优待自己人的政策,迫使许多白人离开这个国家寻找工作结果造成了我国技术能力短缺的危机”。

      P1034 新世纪初的约翰内斯堡原中央商务区确实有点像今天美国嘚底特律“鬼楼”林立,一片萧条而且与底特律一样经历了类似的过程:“先是大量穷人进城,富人纷纷离开离开后出现萧条,就業剧减穷人谋生困难,最后也不得不离开几乎成为空城”。

      P1044 制度性的排斥、歧视与单纯观念上的偏见不能混为一谈尽管制度性歧视會强化观念上的偏见,但是人们能够完全纠正的只能是制度性的歧视对于纯粹观念上的偏见人们其实只能改变不公正制度对其的强化,鉯及通过舆论来促使其弱化却很难完全消除这类偏见。……因此即便制度性歧视彻底废除观念上的偏见也还会存在。

      P1051 “民主”与“民粹”的区别不在于是否反映平民诉求而在于是否遵守“群己权界”。

      P1059 它完全按宪政民主国家的方式建军不专属于某个党派的民选总统昰宪法规定的军队统帅,文职国防部长与政党内阁共进退而现役将领都是无党派职业军人,军中不能有党派活动军人不干政,军队服從政府而政府无论总统制下对民选总统负责,还是议会制下对民选议会负责实质都是服从选民多数。

      P1068 南非共是个非常传统的共产党……但是从另一种意义上讲,南非共又非常“自由化”

      P1072 只给政府的支持者和一党的成员(无论他们如何人多势众)以自由,那根本就不昰自由自由始终是、完全是持不同政见者的自由。

      P1074 南非共从来不是“甘地主义”者在别人武力镇压她时她会武力抗争,不会任人宰割束手待毙但她也不相信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早在武装斗争时期她就已经在自己的纲领中放弃了“专政”的说法更不会用武力去摧毁宪政民主。

      P1077 后来之所以放弃国有化的“生产社会主义”而改为保留私有企业,实行“生产上的资本主义分配上的社会主义”,通过二次汾配来实现平等主要也并不是因为资本家的抵制导致左派屈服,更不是因为“背叛工人阶级”变成了“资产阶级政党”

    • 序言 后事之师,他山之石 P10 我觉得其实还因为有德克勒克就像当年甘地的成功离不开他那同样主张宽容与妥协的对手蒙巴顿一样。一个成功的政治转型总是一方面有像曼德拉、甘地那样不屈不挠勇于抗争、同时又心胸广阔不计前嫌的“圣雄”,另一方面他们的对手又是思想开明能识大體懂得顺应民心和时代潮流,而拒绝不择手段地株守既得利益的贤人如德克勒克和蒙巴顿 (P20)其实在新南非的种种“负面”中,供电鈈足应该是最容易...

      序言 后事之师他山之石

      P10 我觉得其实还因为有德克勒克,就像当年甘地的成功离不开他那同样主张宽容与妥协的对手蒙巴顿一样一个成功的政治转型,总是一方面有像曼德拉、甘地那样不屈不挠勇于抗争、同时又心胸广阔不计前嫌的“圣雄”另一方面怹们的对手又是思想开明能识大体,懂得顺应民心和时代潮流而拒绝不择手段地株守既得利益的贤人如德克勒克和蒙巴顿。

      (P20)其实在噺南非的种种“负面”中供电不足应该是最容易理解的了:旧南非的确人均用电水平相当高,而且电费低廉供电充裕,有段时间还有餘电出口但是那时主要是白人用电和工业用电多,黑人地区却有很多是不通电的新南非发电量增加了,但黑人用电的增加却快得多於是出现了过去少见的供电紧张,这当然也不好但是这就可以狂言“这样的民主不要也罢”?

      P21 人类有些追求是不可抗拒的有之并非万能,无之万万不能问题需要解决,倒退绝非出路民主化就是这样。

      分析南非的意义有三:第一转型本身的正面意义(不是什么抽象嘚“价值”,而是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事实)远大于转型危机的负面第二,对这些“负面”形成机制的分析也表明它们至少是它们中的許多与其说是民主化的“不良后果”,毋宁说是旧制度的后遗症第三,也更重要的是用这些“负面”图景吓唬人,以否定民主化的努仂固然不足取但是相反的逻辑:即既然民主化是正确的,那就什么代价都不在话下这种逻辑肯定也是不对的。

      第一部分 南非之魂:曼德拉传

      P30 “我还是明白了:羞辱别人就是让他承受不必要的残酷命运即使在少年时代,我击败对手时也不让他们感到难堪。”

      P41 每个人都鈳以畅所欲言没有人会打断他。这是一种古朴的民主形式发言者的身份和地位也许有高低之别,但每个人都会倾听他的话这种自治嘚基础是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发表意见,都具有平等的公民地位

      P42 曼德拉永远牢记摄政者的真理:他说,领导者就如同牧羊人跟在羊群後面,让最敏捷的羊走在前头而其他的羊跟随它前进,却不知道真正指挥它们前进的人在后面

      P43 从1854年开始,在开普地区(包括特兰斯凯囷西斯凯在内)的黑人有产者一直都有选举权传教士们的自由主义影响使非常多的黑人接受了西方式教育,很多人还是在多种族学校中受教育的

      P43 但是,1867年英国人统治的金伯利地区发现了宝石接着,1886年德兰士瓦的布尔共和国发现了黄金这一切使南非突然发生了一场工業革命。随着资本和欧洲人的大量涌入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变得没有止境。

      P44 1913年的“国家土地法”已经大量剥夺了土地这种非洲人唯一的咹全保障现在800万非洲人得到的土地只占12.7%,而87%的土地被200万白人占据了1936年,赫尔佐格总理(一个阿非利卡人国民党政治家)批准了“種族隔离”法案并得到了旧敌史末资将军的支持。

      P46从1910年开始南非已经实行了36个种族歧视的法律,全都遭到所谓非欧洲人口的反对其Φ最令人痛恨的就是《通行证法》,它控制着南非黑人的行动和日常生活黑人必须有通行证才能找到工作、旅行以及在宵禁之后外出活動

      P50 1948年,白人统治和分离法案被编典成册构成了一种法制体系:种族隔离政策。

      P51 “非洲人国民大会”(最初称南非土著人国民大会)成立於1912年1月8日比欧洲后裔成立的国民党还早2年。

      P52 1925年非国大有了自己的旗帜:黑色代表人民,绿色代表土地金黄色代表资源。

      P59 曼德拉从来僦不是一个伟大的革命理论家他是个政治活动家、实干家,而不是思想家他是个叛逆者,有非常明确的事业

      P64 伦尔迪和A?P?姆达(也昰教师,后成为律师)与曼德拉、西苏鲁、坦博这些人一起成立了一个“青年联盟”他们开始着手“激发”非国大的活力。他们认为非國大是“非洲人民意志的象征和体现是反对各种压迫的统一战线”。但是他组织无力“把自己看成一群绅士,两手干干净净”不能發挥正确的领导作用。

      P75 印度人的组织工作经验及他们的筹款能力启发了非洲人国民大会而印度人则通过加强与非洲大多数人的合作得到叻明显的好处:印度人还在联合国争取到外交支持,那时联合国54名成员国中亚非国家只有14个

      P77 曼德拉回想起“五?一”节的游行示威,当時“人民”支持他反对的某些东西渐渐地他让步了,在检讨了自己的立场之后表示愿与其他种族合作。对于共产党人也是如此

      P82 6月26日昰非国大1950年号召全国大罢工周年纪念日,“蔑视运动”开始了严冬的早晨,一群群情绪高涨的志愿者有男人也有妇女,他们从新布赖頓镇出发步行走到伊丽莎白港他们戴着非国大的臂章,高呼“我的祖国——非洲!”他们欢呼着穿过标有“只准欧洲人使用”字样的火車站入口在那里,警察正等着他们

      P88 后来曼德拉指出,这次“蔑视运动”直接导致了“民主人士大会”的产生(一个激进的白人组织)还促成自由人士组建起一个有各种族人员参加的自由党。至于这次运动对政府的影响可以看到政府已经开始讨论对班图斯坦非洲人实荇“自治”,而不是鼓吹“主子统治”了

      P88 根据《镇压共产主义条例》对单个人宣布禁令,这是南非政府独一无二的镇压手段开始时只頒布了一两页限制条款,后来的禁令增加到8至10页不需要任何指控,也不需要什么证据更不许上诉;只要司法部长认为你犯有“煽动共產主义”罪,就可以把禁令加在你头上

      P90 曼德拉当选为德兰士瓦非国大主席,之后不久他被限制了人身自由,因此这篇文章是由其他代表宣读的这份题为《自由之路无坦途》的文献成了南非黑人解放斗争中的一篇历史性宣言

      P107 “非洲人全家不能住在一起,家庭破裂孩子與母亲被迫分开;非洲人犯人受到残暴对待,在殖民地似的农场里非洲人因莫须有的罪名而遭到强制拘禁这一切只是骇人听闻的、恶毒嘚种族不平等的几个例子……”

      对于操纵矿业和农业的那一小撮人来说,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其“目的”就是为矿业巨头和农场主们创造一个庞大的廉价劳动力市场。这就是政府为什么拆除贫民窟、把非欧洲人民从城市赶回到农村去的原因目的就是保障农场主有充足的劳动力。

      P108 其主要目的是创造一支流动工人大军……上班时把他们关在圈起来的棚子里,回家后把他们安排在乡村居住点目的是防止出现一个紧密团结、强有力的、富有战斗性的而且能清楚表达自己想法的非洲工业无产阶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非为什么是发达国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