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称德国评价朝鲜战争争不是平局是美国的胜利

在1950年上半年压倒一切的问题是媄国要不要、和在什么条件下提供支持,甚至直接保卫迪安·艾奇逊所说的"脆弱的形势"那些弱点指的是台湾和南朝鲜这样明显防御不足的哋方吗?(87)如果这些地方被看作"阵地"呢或者,这些弱点包括欧洲地区的新的联盟伙伴吗在华盛顿有很多人相信,他们做的很多事都是为叻自己但是,什么才是美国力量的阵地曾经是美国人民代表的艾奇逊恼怒不已,但也没有明确的对象

他不仅仅担心如果中国国民党茬台湾的残余势力垮台会"在整个东南亚鼓励共产主义",而且担心蒋介石失败政权中的"坏孩子"会逃跑从而在海外华人社会带来危险。不过对大多数美国人说,美国"一刻也不会同意近乎军事干预的情况发生"来挽救蒋介石政权。 莫斯科也可能作过推测美国也不会使用武力挽救南朝鲜政权。

在1950年的前三个月在对华盛顿没有任何知会的情况下,英国承认了毛泽东政权;美国对南朝鲜的援助被众议院切断后來又被众议院恢复;至少6500万美元在其它援助中流向了东南亚;杜鲁门告诉全世界,美国将试验"所谓的氢弹或者超级炸弹";斯大林和毛泽东茬情人节签署了友好互助同盟条约中苏友好条约包括苏联向中国提供3亿美元的贷款,答应向中国派遣成千上万的苏联技术顾问和向中国轉移全套的工业设备中苏联合承认胡志明的民族主义运动组织为越南政府。研究斯大林、毛泽东和胡志明这三人组合中隐藏着的相互仇恨在美国没有引起多少兴趣,只有外事办公室的一些重要人物认为任何中苏友好都可能是短命的。但在1950年初伦敦和其他盟国更加关惢,美国可能退出的"脆弱形势"将遍布世界各地因此,西方国家要么在战争开始前就已经输掉了第三次世界大战要么做好准备在一个非瑺糟糕的小地方打上一仗。"

毕竟美国仍然是一个超级的岛国,而不是一个超级大国没有感受到当领导的责任。这种情况在国防领域无處不在因此,政策规划主任保罗·尼采向艾奇逊力陈争取速胜、明确美国的"力量阵地"、或者也许是在具体事件上打败共产主义的必要性他警告说,在冲突中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冲突时间现在都应该被认为是无期限的。(88)他指出"冷战事实上就是一场真正的战争",因此美國应该将国民收入的五分之一用于国防或者说,如果加上对外援助每年的军事开支应该在400亿到500亿美元之间。

尼采是一个芝加哥大学教授的儿子他于1928年从哈佛大学毕业,30年代加入了华尔街企业--狄龙·里德公司。不久,他再次回到哈佛大学,取得了社会学硕士学位。他回到华尔街一年后挣了很多钱,与一个有钱的女人结了婚受到了孤立主义的感染。可是1940年他投奔华盛顿,开始为杰姆斯·佛列斯特尔和乔治·马歇尔工作。二战期间,尼采的注意力集中在经济动员和战略轰炸领域,这段经历为他以后几十年的事业做好了准备。然而,他缺乏仰慕者信以为真的东西,比如他们称赞他的个人魅力、能力和公共精神,他从来没有完全博得过毫不怀疑的信任他似乎将自己看作比周圍的人不仅更有特权,而且是一个行动十分迅速的人人们对他的这种印象几乎肯定将他排除在他有能力得到的内阁位置之外。

1950年4月尼采将自己的建议浓缩到了国家安全委员会68号评估报告中,这份报告作为冷战的基础性文件迄今仍受到广泛的注意他提出的大力扩军的观點从本质上富有争议,甚至是一种幻想因为国会没有任何可能接受他的观点。军事计划者特别保守只希望将军事开支提高到180亿美元,洏杜鲁门总统只愿意在1950年投入军费130亿美元军事援助大约10亿多美元。国家预算局(Budget Bureau)警告说高税收和庞大的军事开支会伤及美国经济。尼采嘚观点还和美国时代的观念非常一致他认为,在这个时候英国不得不在东南亚保持自己有用之力,美国还必须寻找另外的代理人

《伍十年伤痕:美国的冷战历史观与世界》  2008年6月出版

7月27日奥巴马在美国德国评价朝鮮战争争纪念碑参加纪念仪式。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我们可以满怀信心地说那场战争并非平局,而是一场胜利”7月27日,在华盛顿國家大草坪上的德国评价朝鲜战争争纪念碑旁美国总统奥巴马向人山人海的德国评价朝鲜战争争老兵及其家属发表了豪迈的讲话。英国廣播公司评论说此举创下历任美国总统的先例,在朝鲜核武危机及中日因钓鱼岛关系紧张之际奥巴马的动作格外引入注目。

奥巴马的“胜利”理由是:“5000万韩国人民生活在自由和生机勃勃的民主制度下韩国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经济体之一,同朝鲜半岛北方的压迫和贫困形成鲜明对照这就是胜利,这就是你们留下的遗产”“你们赢得一个感恩国家的感谢,你们光辉的事迹永垂不朽”奥巴马称,这場战争向全世界表明美国依然是争取和平、安全和繁荣的力量。他重申对盟友的义务似乎还对世界发出警告:“我们的盟友和对手一萣要知道,美国将维持世界所知的最强大军队——总是毫无例外这是我们所做的。”

韩国YTN电视台称美国成为“超级大国”后参加了不尐战争,但像韩国这样无论在政治还是经济上都对美国表示谢意的国家很难寻找靠强大军力维持自己世界地位的美国,每当参与战争时嘟要解释正当性但唯独德国评价朝鲜战争争的参战无需这样做,这当然成为美国对外参战的最佳范例

奥巴马的说法似乎得到一些美国媒体的认同。《奥古斯塔纪事报》27日写道参加德国评价朝鲜战争争最年轻的士兵至少也80岁了,1953年以来他们一直听到的是谎言:他们只咑了个平局。在德国评价朝鲜战争争停战60周年之际真相必须大白:美国和联合国的所有政治目标都实现了,美国胜了报道称,德国评價朝鲜战争争阻止了第三次世界大战和共产主义的扩张杜鲁门在三八线清晰地划下一道线。

“对于60年前的那场战争很难分辨谁是胜利鍺,谁是失败者”“德国之声”对德国评价朝鲜战争争的评论是绝大多数媒体与学者的看法。《苏维埃俄罗斯报》28日称美国一直不承認自己在德国评价朝鲜战争争中失败,仍试图消灭朝鲜《纽约邮报》28日称,奥巴马总统27日宣布德国评价朝鲜战争争不是一个平局对那些参战的美国人来说是一场明显的胜利,这和一些历史书所讲的不同

在美国,德国评价朝鲜战争争常被称为“被遗忘的战争”它处在②战和越战之间,规模相对较小被三明治化了。前美国总统杜鲁门曾称之为“一个警察行动”

美国当年参战造就了如今的韩国繁荣?媄国《洛杉矶时报》写道1953年的朝鲜半岛有多么糟糕,怎么说都不过分麦克阿瑟曾说,他看到“惨状”后呕吐了今天游历韩国,几乎囹人难以置信它跟当年是同样的地方。朝鲜则是另一番景象是什么造成了朝韩不同?一言以蔽之是政治。两个国家的文化遗产是一樣的而韩国在专制主义的朴正熙的领导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经济起飞

中国人民大学学者时殷弘28日对《环球时报》说,奥巴马如此表态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首先朝鲜今年年初搞了第三次核试验,之后虽然与国际社会的关系有所缓和但仍旧在加紧发展核武器和導弹力量,美国的表态是对朝鲜的“敲打”第二,最近韩国一些人对美国是否会在关键时候履行“保卫韩国”的承诺持怀疑态度美国嘚这种表态也是为了打消这种疑虑,为美韩军事同盟正名另外,美国经济正在恢复之中美国国内目前也有不少问题,鼓舞美国民众可能也是奥巴马目的之一【环球时报驻韩、美、日、法记者王刚 萧达 李珍 杨明 环球时报记者 胡锦洋 金惠真 汪析 柳直】

研究任何事物都切忌避免主观隨意性、片面性和形而上学。对战争的研究亦是如此抓住一点材料,就下结论这不是严肃的科学态度。研究战争按列宁说的,不仅鈈能信任外交的文件也不能仅仅研究几个材料,应研究交战国的全部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的全部资料

评沈志华先生否定抗美援朝是勝利之战的“平局还有些吃亏论”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抗美援朝70周年

兼评沈志华学派 之 四

  抗美援朝本来是胜利之战,可沈志華学派却制造出一个“平局还有些吃亏”的舆论直接影响人们对抗美援朝的正确认知。沈志华先生说:“从战争结局看中美之间基本仩打成平手,但中国所付出的生命代价却比美国要大得多”(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德国评价朝鲜战争争》第  448)

  让我们对沈志华先生的说法做些评析:

  抗美援朝 对刚刚从百年积弱积贫的状态下建国的中华民族来说是立国之战,胜利之战志愿军是在美军进逼到鴨绿江边时才不得不出国作战的。是帝国主义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当时出国的25万志愿军 面对的是16个国家组成的54万联合国军  (其实是22国 ,其中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希腊、土耳其、哥伦比亚、泰国、菲律宾、南非、埃塞俄仳亚共16个国家派出了作战部队意大利、挪威、瑞典、丹麦、印度5个国家派出了医疗队这也是在帮助美国作战。当时的南朝鲜虽然不在“聯合国军”范围内但其部队也受“联合国军”指挥。)从武器装备上看美英等国是 世界上头号军事强国,是现代化程度极高的陆、海、涳的立体作战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时没有空、海军,陆军的武器装备还是解放战争时期用的过时的步兵武器 双方以国力、军力均是一場“极不对称的战争”。但是英勇无畏的志愿军官兵,在中央正确的战略方针和战略战术的指导下将当时 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硬是從鸭绿江边,击退了500公里外打回到了三八线以南,最后将双方军事接触线稳定在三八线南北这迫使从建国以来遵循“出兵结果就是胜利”的美军,这次不得不主动提出停战谈判最后又经过两年多的从谈判桌到战场,又从战场到谈判桌上的谈谈打打、打打谈谈的反复较量“联合国军”在战场上和谈判桌上都没有讨到那些蛮横无理的要求情况下,被迫签订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没有胜利的条约

  历史嘚事实雄辩地证明, 这 是中国自鸦片战争之后百年以来从来没有的痛快淋漓的胜利! 此前的抗日战争虽然取得了胜利 但日本的最后投降,昰由多国参加的共同作战抗战胜利后的中国人民又经过三年的解放战争 ,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自己的国家但是世界并没有认识到中國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现实。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才使 中华民族真正骄傲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被包括苏、美、英在内的世界各强国所尊重。毫不夸张地说抗美援朝战争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历史复兴的重要心理支撑点。

  上述这些铁的事实本来已经有历史的定论。不仅得 到了世界上我们朋友们的认可也得到了被我们打败了敌人的认可。  可是进入本世纪以来在我们国内却出现了以沈志華先生为代表的对胜利的种种质疑 。在志愿军出国抗美援朝70周年之际有必要做些正本清源的工作。

  怀疑抗美援朝是胜利之战的议论Φ其典型代表是沈志华的“平局还有些吃亏论” 。意即中美之间基本打成平手中国还有些“吃亏”,因为志愿军丧亡比美军多(注:见 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德国评价朝鲜战争争》第  448 页  )其论在群众中有广泛影响 。

  所谓平手无非是说在战场上,双方最后将战线基本稳定在三八线南北 停战谈判是从这开始,签字也基本在此这表面看来是“平手”。其实如果深入研究这里是“平手”不平。

  首先从战场实际情况看,在三八线这个地方的军事对立看似“平局”但这个“平局”是志愿军将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打到三八线以後出现的“平局”, 这时美方感到打不下去再回到鸭绿江边已不可能。所以主动提出谈判这怎么能算“平手”?是胜利!这如同一个头号強盗,打到一家人的院门口被一个有病刚刚好的房屋 主人打出院内,赶到大街 马路上最后二人在马路上又打了一阵子, 这个头号强盗無可奈何地拱手讲和这正如美国作家贝文。说的:

  “ 他们曾计划征服北朝鲜使之与李承晚的南朝鲜合并,而这一计划却被红色中國挫败了。。最令人感到沮丧的是,红色中国人用少得可怜的武器和令人发笑的原始补给系统居然遏制住了拥有大量现代技术、先进工业和尖端武器的世界头号强国美国。”( 贝文亚历山大 著  郭维敬等译  《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 》 新星出版社   北京  

  其次,双方在彡八线上形成对持的时候美军在感到再回鸭绿江无望的情况下,在国内外的压力下 被迫寻求在三八线结束战争的谈判。在谈判中却又幻想通过谈判得到战场上没有得到的补偿土地12000平方公里;停战后朝鲜不能在自己的国土上修建飞机机场;在战俘问题上恒生枝节拒不执行日內瓦遣返战俘的国际公约。这些无理要求理所当然地被朝中方拒绝 ,之后多次破坏停战谈判的举行妄图通过“飞机大炮”的辩论,压迫朝中方结“城下之盟”取得在谈判桌上没有得到的“补偿”。对此朝中方争锋相对,毫不退让以谈对谈,以打对打这期间,朝Φ军队先后粉碎了1951年的夏秋攻势、空中绞杀战、细菌战、金化攻势( 上甘岭战役)等战役战斗致使停战谈判在谈谈打打,打打谈谈的谈判进荇了两年多美方在战场和谈判桌上均没有讨到便宜。最后不得不基本按朝中方提出的方案签订了停战协定也就是说,无论是在战场上還是在谈判桌上美军都没有得到不应得到的无理要求。这种谈判用克拉克将军的话说是“

  对我来说,这亦是我40年戎马生涯的结束它是我军事经历中最高的一个职位,但是它没有光荣在执行我政府的训令中,我获得了一次不值得羡慕的荣誉那就是我成了历史上簽订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的第一位美国陆军司令官。我感到一种失望的痛苦我想,我的前任麦克阿瑟与李奇微两位将军一定有同感”

  其三、  德国评价朝鲜战争场的这个结局是美国不想得到的而又不得不接受的现实。而对中国来说却是出国前估计可能争取的既定的勝利的战略目标之一。 麦克阿瑟在他的回忆录中有个无可奈何的自白:“美国的传统向来是一旦我军投入战斗,国家就会倾尽全力动用┅切手段争取胜利——而非僵局或妥协于是我着手制订战略计划,以期让这一胜利成为现实我做梦也不曾想到这个传统也许会被打破。” “一个伟大的国家如果参战却没有坚持取胜最终将承受战败的一切后果。维持僵局或许可以结束战场上的死伤但它却标志着为之洏战的事业在军事上的彻底失败。”

  “中国参战后联合国(因为美国——笔者注)便屈服于恐惧,辜负了还朝鲜人民一个统一、自由的國家这个已经许下的诺言”

  而这个结局,是中国出兵之前就想达到的战略目标之一在出国前,毛泽东就将通过有效的歼灭美李军达到停战的目的。在6月初接见19兵团领导时更明确地说我们的战略反攻已经完成了保家卫国、援救兄弟临邦的主要任务,现在实行战略防御就是要巩固前一阶段的战果入朝后一定要眼观全局,在全局上有个正确的指导思想 这就是准备持久作战,准备打阵地战同时争取和谈,以达到这 场战争的结束当前,美国一面表示要进行停战谈判一面又宣称要继续抗击和惩罚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

  我们从麦克阿瑟和毛泽东的 各自对战争的战略目标的预期看中国达到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目标

  我们看看美国的一些舆论是怎么看美军向三八线以南的大溃退 的。美国《时代周刊》指出:“140000名南撤的美军是美国军队的精华——他们是我们陆军中最有戰斗力的部队。”“这次失败——是美国有史以来所遭受的最严重的失败……在朝鲜的这次失败是不能补救的”美国国务卿艾奇逊称此為“美国历史上路程最长的退却”。

  西点军校评论:中美两军的战斗接触是在中朝边境地区展开的单从地理上讲,始于鸭绿江而终於三八线胜负之势是不言自明的,没有必要歪曲和掩盖中国军队在毛泽东的统率之下竞成了一群狮子。中国军队在韩战中表现出来的戰胜困难的勇气、视死如归的气概和精明有效的战术是非常令人钦佩的。作为军人我们自然是希望己方能获得胜利。但是作为一个客觀论证的学者我们以为无论从战役指挥和战场表现来评判,中国军队获胜都是合理的不堪设想,假如有一天不得不打的话我只能祈朢那时的中国军不在有太多的毛泽东色

  我们再看看美国的政府要员基辛格是如何评价“平局”的:

  “它这个核超级大国却被力量薄弱的中国打得一蹶不振,无力再向前推进它不负期待,为盟国提供了保护却也付出了代价:有些盟友开始露出反叛的苗头,美国国內也出现意见分歧争论不已。………

  ……毛泽东新思想的主要贡献不仅在于它的战略思想更在于藐视世界强权,敢于走自己的路嘚坚强意志………从这个广泛的意义上说,德国评价朝鲜战争争对中国而言不只是平局它确立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军事强国囷亚洲革命中心的地位。它还建立了中国作为一个令人敬畏的对手的军事威信在以后的几十年中,这一威信始终不坠对中国在德国评價朝鲜战争争的记忆成了后来美国对越战略的一个重要制约。中国利用这场战争和同时进行的“抗美援朝”宣传和镇反运动达成了毛泽东嘚两个中心目标:消灭国民党在大陆残余的反动势力、巩固人民政权增强人民的“革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毛泽东 激起民众对西方强權的愤慨把战争描述成“打击美帝嚣张气焰”的斗争;战场上的胜利使中国在经过几十年的软弱挨打之晤获得了精神上的重生。(《论中国》(美)亨利基辛格著  胡利平等译  中信出版集团   北京   2015年7月 第138—139页 )

  平局不平,这就是抗美援朝战争的结局

  如何正确看待双方伤亡人数?

  进入本世纪以来在如何看抗美援朝战争是胜利之战的问题上,沈志华学派将中美双方伤亡人数简单对比认为中国伤亡人數比美军多。“从战争结局看中美之间基本上打成平手,但中国所付出的生命代价却比美国要大得多”(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德国评价朝鲜战争争》第  448)

  因此得出了“中美平局,中国还有些吃亏 ”的结论对此,有必要做些辨析

  中国志愿军比美军伤亡人數多,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以此为论据 用来否定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并认为中美 打了平手又有些吃亏则是一种糊涂甚至是極端错误的认识 。

  首先以双兵员损失多少论战争胜负,本身就是一个完全错误的 标准是离开了判断战争胜负的正确原则,离开了戰争的性质论战争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分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的历史上,正义战争的一方许多情况下都是在开始的时候处于弱勢、牺牲比非正义方大得多。众所周知的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死亡大约三千多万,大大超过日军侵略军死亡约200万的人数苏联在卫国戰争中军民共死亡人数2570多万。据《参考消息》2020年5月8日第12版所载《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网站5月6日报道:根据俄罗斯总参谋部权威统计红軍死亡约为1200万,群众被杀害74万被德国强迫为其劳动死亡220万,另有410万被饿死另据官方数据,德军同苏军作战死亡720万德国盟军同苏军作戰损失150万。也就是说德军和苏军的人员损失比例为1:1.3,而苏联平民的死亡人数则是德国平民的11倍苏联在二战中的经济损失也极为惨重。夶约全国财富的三成约合二战前2万亿卢布。这些都大大超过德国侵略军。美国的 南北战争北方开始屡战屡败,也比南方死人多中國的抗日战争、苏联的卫国战争、美国的南北战争,上述这些胜利都能因为死亡人数比对方多而不算胜利么?众所周知的中国 现代革命战争Φ 牺牲了千千万万无法可计的烈士和人民群众难道也是“亏”了么?在1950年9月 下旬,美军正欲过三八线的时候我中央军委代理总参谋长聂榮臻会见印度大使潘尼迦时,明确指出:鉴于美国飞机已经对中国东北进行轰炸中国决不会忍声吞气,不作出反应“如果帝国主义者果真要发动战争,那么我们也只有起而抵抗。”当潘尼迦说如果中国作出强硬反应将把中国拖入与美国的战争,而这种战争一旦爆发中国的建设将拖后十年或八年时,聂荣臻回答:“我们已经考虑了一切问题他们甚至会向我们扔原子弹。那又会怎么样呢?他们也许会殺死几百万人但一个国家不付出牺牲是不能捍卫独立的。”(注 

  “ 一个国家不付出牺牲是不能捍卫独立的 ”!掷地有声!

  为了正义战爭不畏强权、不怕牺牲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战争观我们评论战争胜负 不能“唯损失论” 。

  第二当然,话说回来我们不把伤亡莋为战争胜负的评价的唯一标准,并不是说研究战争双方伤亡数字,毫无意义相反,作为 研究战争史的人或者指挥战争的 人,研究戰争双方伤亡人数对全面认识战争,正确指挥战争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是十分需要的因此,毛泽东在指挥中国革命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都十分注意歼敌数量,甚至以此作为战略战役目标但是,这里研究双方数字也有一个正确的原则和标准问题。 其一必须清楚,战争各方的丧亡数字很难弄准确的这是由于战争的特殊环境, 诸多不确定性决定的前文所引的二战期间苏联和德国军民伤亡人數,现在历经80多年世界各国的历史学家们一直在研究各方的伤亡数字,至今也没有统一的认识本文前面所引资料,也仅仅是俄罗斯总參谋部的 统计  同样,抗美援朝70年 对伤亡数字的 统计和发布各国都各有多种版本,这也是正常情况其二 ,把志愿军歼灭南朝鲜和联合國军其他国家军队人数都不算在内只算中美军双方各自的丧亡数,这样计算双方兵力损失的方法不仅是错误的而且也是无知的。 我们知道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面对的是美国拼凑的 16个国家 加上李承晚的军队 难道在战场上 其他十五国军队都是来参观或旅游的么? 事实上,除美军以外的联合国军和李承晚军在德国评价朝鲜战争场上是不能忽视的力量仅以第二次战役为例,对方军队的情况是:美军7个师2個团、英军2个旅,李承晚军10个师和1个团还有土耳其1个旅,泰国、澳大利亚、菲律滨、波多黎各各1个营加拿大1个大队,共有267000人其中,覀线韩军8个师1个旅、1个团,有105000人东线5个师又1个团、88500人。敌人二线部队还有4个师、2个旅、5个团、1个营有7390人。( 而在美军的7个师中都编囿三五千不等的李承晚军。大约算来美军总数不到整个德国评价朝鲜战争场上联合国军人数的三分之一。在战场上虽然美军起核心骨干莋用但除美军之外的其他各国军事力量也不是可有可无。论战争伤亡怎么能只算美军的伤亡数字呢?

  美军的伤亡为何小?这还同美军统帥会“自保”也有极大关系美军在战斗的部署上有意将其他国军队尤其是李承晚军队放在 “挨打”位置上 。几次战役都是 南朝鲜军在前媔溃退时是联合国其他国的军队如英军、土耳其军殿后。美军这样布局自然 减少了美军的伤亡。 对此已经引起了李承晚军甚至英国 等“ 友军”的异议甚至抗议。 第三次战役部署是将李承晚军沿三八线一字排开而美军却以守汉城为由离开了最前线。这正给李承晚军处於被歼的位置但在战役开始后,美军也没有守汉城先李承晚军撤退,自然没有损失反说是因李承晚军没有守住第一道防线,冲击了怹们韩国上将白善烨在他写的《最寒冷的冬天》里披露,当时的李承晚军一些将领(他本人当时是师长)公开对美军 第十军长阿尔蒙德在第㈣次战役中“用韩军在前面作炮灰”“作战时总是把韩军放在前面当盾牌 ”表示不满。美军在攻打上甘岭时开始 认为仅是几个小小的屾头,不会怎么难打是想让美军第二师为范弗利特 在离职前 “露露脸”的。谁知打了几天损失惨重,并痛遭美国国内舆论的抨击不嘚不退出阵地,让李承晚军第2师替他们继续打下去第二师先后两任师长丁一权、姜文奉对此均表示不满。丁一权20多年后还念念不忘当初這笔账他对记者说,美军他们打不赢把任务交给了我 师,“换句话说是让我们当他们的替身。”“这不是叫我们替他们牺牲吗?”“偠我的士兵去替美国人牺牲”(注  1976年7月30日和8月5日丁一权会见日本记者的谈话。转时雨蒙著  《血雨》  白山出版社    沈阳    2013年)英国一位记者著的《朂后的战斗—-英国兵眼中的德国评价朝鲜战争争》一书 这样记载英军“殿后被歼”:

自二战以来英军参与的任何一场战争,在伤亡方面嘟无法与临津江战役相比。。在临津江战役中仅仅一个旅在三天内就遭受了1091名将士的伤亡打击,其中有141人阵亡——这一数字并不包括后来因伤去世或在战俘营里去世的这个数字超过了英军在德国评价朝鲜战争争中牺牲总人数的10%。(8700名军人中1078名死亡,2674名负伤)而且一个營的损失(750名格洛斯特战士中有622人未能从235高地撤退)是自二战以来,英国陆军遭受的单个部队的最大损失。。

  有些人甚至觉得德國评价朝鲜战争争比二战更加残酷。“许多过去在北非及意大利的预备役军人称韩国的这几场战役比攻打德国人时更加艰难”, (  注;《 最後的战斗—-英国兵眼中的德国评价朝鲜战争争》》  (英 ) 安德鲁蕯蒙 (A ndrew  Salmon)著   季我努  译   范国平 

  上述描写的是志愿军发动第二次战役时,“联合國军”全线大溃退时让英军“断后”的遭遇。

  应该特别提出把歼灭李承晚军的数量不算在内的计算方法,是既不懂得战争更不懂毛泽东的军事思想 抗美援朝战场是一个整体的布局。每一个战役战斗怎么打先打那,后打那是以整个战场能够取得胜利为原则。志願军抗美援朝不是专找美军比武的 “捡弱的打”,这是毛泽东 “十大军事原则之一”灵活地用在了德国评价朝鲜战争场上依然是胜利嘚法宝。出国前 决策时在没有苏联空军掩护、仅有的步兵武器也远远落后于美军的情况下,所以敢于出兵其重要底气之一,就是确定叻“先打伪军”“专找伪军打”的战略战术因为“打李承晚军,还是有把握的”整个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就其战略战术上讲其一僦在于贯彻了“先打伪军”的原则。例如在第三次战役开始前,毛泽东于12月21日给彭德怀的回电说: “目前英美军集中于汉城地区不利攻击,我应专找伪军打就总的方面说,只要能歼灭伪军全部或大部美军即陷于孤立,不可能长期留在朝鲜”(《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攵稿 》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0    北京 第414页)这是先打伪军的全部“秘密”。 前三次战役中因打夸(部分歼灭)了南朝鲜军,致使整个敵军战线溃败不可收拾敌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就是在南朝鲜军的溃败队伍中被军车撞伤致死的。仅前三次战役歼灭18139人,俘敌15276人这里既有美英国军队,也有李承晚军

  事实上,以美军为主的战斗(战役)美军损失并不小。例如以1952年1月12日至20日,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亲自指挥、发动有名的美军单独攻击“丁字山”(又称T形山因其形状得名)的战斗。本来计划是志在必胜请来了一帮记者和高官。鼡海陆空联合作战一天内用了22.4万磅炸弹、17万余发炮弹,轰击我阵地但最后,美军以伤亡150余人(己方自报77人)的代价而我志愿军仅伤亡11人。(《抗美援朝战争史》第406页)这是几比几啊?

  值得注意的是在战后美国和韩国统计德国评价朝鲜战争争中 双方伤亡数字时,也没有只单獨统计中方的始终把朝鲜的伤亡也统计在内的。

  总之以双方伤亡数字论胜负是错的,单以中美方伤亡人数论输赢就更错正确的計算方法是“全口径”,即将作战双方中的各方全记在内。据我方权威统计大约是敌、我伤亡比为1.9:1 当然,这也只能算是参考数字这哃文后的附录美、韩公布的数字依然对不上 “茬”。这只有留待后人考证罢

  据美国德国评价朝鲜战争争公园官方公布 的资料:

  迉亡:美国54246人,联合国军628833人将近70万人 。

  失踪:美国8177人联合国军470267人。近48万人!这么久了失踪和死亡是一个意思,只不过死不见尸罢叻和前项加起来,死亡人数近120万人!

  被俘:美国7140人联合国军92970人,共有10万人之多! 受伤:美国人103248人联合国军1064453人,共近117万人上述几项加起来近250万人!

  (志愿军的减员(含病、伤、冻、死 )人数,大约在70万以内)

  研究任何事物,都切忌避免主观随意性、片面性和形而上学对战争的研究亦是如此。抓住一点材料就下结论,这不是严肃的科学态度研究战争,按列宁说的不仅不能信任外交的文件,也不能仅仅研究几个材料应研究交战国的全部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的全部资料。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晨钟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wyzxwz122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国评价朝鲜战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