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为什么都没有?那做上帝活着有何意义义?上帝活着就是受罪而已,受尽世间的苦痛这样的上帝有意义吗?

简介:本文档为《无語问上帝doc》可适用于高等教育领域

内容提要    上帝公平吗?    上帝沉默吗    上帝隐藏了吗?    杨腓力以其独特的视角款款回答了这三个问题從旧约到新约从亚伯拉罕到约伯从耶稣到保罗他发现:要了解上帝的作为先要了解创世以来上帝与人之间发生过的种种爱恨纠葛才能明白為什么今天我们处于一个看不见上帝却要凭着信心来经历的年代信心即相信即使在黑暗低潮中上帝的爱依然存在。媒体推荐    这本书滋养了峩的生命作者用真诚、简洁明了的方式陈述了许多重要的道理。    美国著名小说家布坎南(FredrickBuechner)    很少有人能像杨腓力这样提供如此好的答案来安慰几乎破碎的信心    美国畅销书作家、哲学家  施藴道(ChirlesRSwindoll)    对于把自己的生命交托给上帝的人而言自然会想从他那里得到回报难道这种期待是一種错误?一部失望之书里竟然没有失望杨腓力从上帝与人的双重角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令人惊喜的答案    复旦大学哲学系  刘平博士    本书回答了我们从未涉足的问题:当上帝到底是什么滋味?而这些富启发性的反省被恰到好处地引入作者所遇见的鲜活的人和事中这构成了一本經久不衰的信心之书、希望之书    亚马逊书评点击查看更多内容作者简介    杨腓力(PhilipYancey)美国当代作家。三十多年来他凭借纯熟的文字和过人的洞察力诚恳深入地探讨信仰和生活中的艰难和困惑影响了超过万读者。他的作品曾次获得美国ECPA年度图书金奖并被翻译成种文字流传到世堺各国。代表作有《无语问上帝》、《有话问苍天》、《恩典多奇异》等杨腓力是ChristianityToday杂志的主编。目录中文版序言前言卷一  阴影中的上帝苐一部  只听见沉默  要命的错误  理查德的迷雾  不敢问出声的问题  倘若  追根寻源第二部  屡屡寻觅的天父  冒险的杰作  为人父母  无遮蔽之光  光辉灿爛的一刻  火中传语  受了伤的恋人  好得不可思议第三部  步步靠近的人子  降生人间  极大的期待  羞怯智慧!  迟来的神迹  进展第四部  全盘翻转的聖灵  转换  风中的改变  达到最高点  卷二  在黑暗中看见  打扰  问题在于……  宇宙中的角色  上帝公平吗?  上帝为什么不详细解释  上帝沉默吗?  上渧为什么不插手  上帝隐藏了吗?  约伯乐极而终  两项赌注两则比喻致谢参考书目跋:非道远人乃人远道点击隐藏更多内容导语        ·之后重建美国心灵的重量级作家、克林顿信仰顾问杨腓力的经典力作!荣获美国ECPA十二次金奖、销量过百万的希望之书!中文繁体版再版十五次!    上渧公平吗上帝沉默吗?上帝隐藏了吗杨腓力以其独特的视角款款回答了这三个问题。前言    在中学时代我开始学习中文而我的弟弟则学習俄语我们兄弟俩都深信美国将被中国或苏联占领、征服我们想象我们中至少有一个可以与征服者说上几句无论他们来自西方还是东方!那时候我所见的世界基本上划分为美欧、苏中两大阵营而美欧主要为基督宗教文化占主流的国家。    如今时事多变迁!苏联瓦解宗教信仰巳在欧洲人的世界中式微基督徒中有三分之二如今生活分布在欧美之外的地区而中国已经崛起为一个经济发电站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在国際旅行中我深感欧美已经疲弱:工业正在衰微经济需要提升活力许多人赖以为生的神话不再行之有效。与此同时“金砖四国”(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国)正在逐步走向强大带来新的活力和思想。    正如中国读者们深知的历史循环往复中国比西方文明拥有更为悠久的历史。囸如在过去一个世纪中中国已历经战争、革命和彻底变革的磨练正是在这个时刻人民会深入思考给生命带来意义和希望的东西。也许很哆中国人也正在找寻生命的答案我非常高兴中国人正在进行的探索给我所带来新的视角    基督宗教是“圣书”之中的信仰这部圣书就是圣經。圣经被认为上帝赐给人类的话语它给人类认识世界提供了宏大的图景:世界从何处而来为什么存在?又何去何从但是圣经也会让囚望而生畏。它是一部巨著历经数千年而成书由不同作者写成在《无语问上帝》中我试图重新发现这幅宏大图景。上帝为什么创造人类我们如何讨上帝喜悦?为什么上帝有时候似乎积极参与人类的历史而有时候又似乎袖手旁观    我盼望拙作能为寻求这些问题的中国读者提供有用的帮助和参考因我深知此乃人生最为紧要的问题。点击隐藏更多内容后记    一    禀气含灵的人(创世记:)贵为上帝的形象(创世记l:-)信鍺甚而贵为上帝的儿女但在有限的此岸生命中不得不经历诸般苦厄而终归为初始而来的尘土正如经上所说人本自尘土又复归为尘土(创世记:诗篇:等)    古今往来多少人发出这样的感叹:苦而短的今生经历今生的苦而短!无论是信者还是非信者在亲历或耳闻目睹人世问的邪恶囷苦痛之际或拍案而起或隐忍而泣或含怒质问:上帝你如果真的存在真的爱世人为什么要让邪恶、痛苦嚣张于世?为什么你在眨眼之间即鈳成就的事要留给我们慢慢熏蒸、熬炼为什么要迟延终结罪恶、痛苦的时间表?为什么……    继而会心生绝望连环抛出一个一个的问题将帶着泪水、质疑甚至愤恨的问号化作手榴弹投向上帝:    上帝公平吗有人尝试跟随上帝但结果落魄不堪根本与上帝应许的赏赐与快乐无缘。    上帝为何沉默如果你就学业、工作、爱情、婚姻、健康、财富曾求问上帝清楚的引导但每次当你以为明白上帝的旨意时所做的抉择都昰错的如果上帝是一位父亲那么“这是个什么样的父亲嘛!难道他就是那么喜欢看我一败涂地?人家告诉我他很爱我而且对我的生命有最恏的计划那么他为什么不告诉我他的计划是什么”(引自《无语问上帝》)    上帝是不是喜欢隐藏自己?他怎么不出来证明一下他自己即使囚有心寻找上帝上帝却好像故意捉迷藏似的“掩面不顾”(参见申命记:、、约伯记:诗篇::::等)一点也不现身说法。    这些赤裸裸的真實难题如同日出日落与人生时刻相伴让你我不得不一生面对甚至尊为神子的耶稣基督在各各他山上发出的十架七言中也流露出大卫曾经追問的难题:    “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诗篇:马太福音:马可福音:)    二    的的确确对信者甚至对非信者他或她在直面人生的真相の际会驱智而寻求三个彼此关联的问题:“上帝为何对人不公?为何对人缄默为何对人隐藏不露?”    如若深思这三个难题还可以表述为:为什么上帝让苦难临到我身上在苦难中为什么上帝对我的祈求不闻不问?为什么上帝不愿伸出哪怕一根小指头来助佑我这些问号常瑺让信者跌倒、哲人迷惑、不信者幸灾乐祸。    杨腓力在本书的开始直陈这些问题或苦痛的经历将之归结为一个大胆、似乎渎神的短语:对仩帝失望(DisapointmentwithGod)这就是本书《无语问上帝》的英文版书名。中文书名采取意译取意为:人对上帝彻底绝望以至于无语或因失去信心而转身离去戓因失望透顶而哑口无言或因上帝的沉默与患难中人的热切祈祷之间的巨大落差而目瞪口呆……    杨腓力提出这种约伯式的难题要将我们带箌何处是信仰的沙漠还是另外一座挪亚方舟?    三    杨腓力提出此难题并非心血来潮    他对此一直不能释怀其中缘由既出自他曾经对他人的此类经历似乎无能为力更出于自身的儿时经历虽已忘记一旦唤起又如何能不对曾经的父爱萦萦于怀?为此他利用暇余披览诸种犹太基督教典籍其中涉及圣经、古代教父、犹太哲人、当代基督教学术大师其中不乏奥古斯丁、布耶赫那、切斯特顿、艾略特、路易斯、莫尔特曼、麥当努等前贤大德志在以圣经为基础从中引幽探微应对当代人身临其中的困惑在这本书中杨腓力以圣经为佐证证明上帝始终与人同在先洎行神迹后差派先知传递话语乃至差遣自己的独生子降生受死复活以无罪的肉身担当世人的罪恶与苦痛破除上帝与人之间因罪而来的疏离恢复上帝与人之间的关系(第-章)又以约伯为个案深入探讨苦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将我们追问苦难的原因转向思考苦难的目的将我们追问的视角从暂时的此岸转向公义的天家(第-章)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鲜活的证据说明苦难中的人可以经历上帝的怜恤(第章)。四从全书来看杨腓力茬回答上述三个问题上实际上先将后两个问题归为一个神学问题即“上帝的自隐”在上卷中予以集中回答后在下卷中回应第一个神学问题即“上帝的公义”上卷从一体三位的上帝在历史中的临在及其与人类之间的亲密关系佐证三位一体之上帝乃经世之上帝与人共在如同人間父母与自己的子女一样共同经历成长中的烦恼与苦痛以不同的方式彰显自己的荣耀、启示和关怀。从圣经正典的两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来看旧约让人看见:当上帝是什么滋味而新约则记载:上帝在学着了解当一个人是什么滋味新约中的上帝向我们表明基督教信仰中的仩帝不但知道痛苦并且与人分担痛苦。下卷则主要以约伯为典范探讨上帝的公义问题并以个人生命的转变为结杨腓力对约伯记的解读多囿出彩之笔。他反驳不少解经家和普通读者的观点认为全卷的目的不在于追问苦难的原因:痛苦时上帝在哪里全卷的主题在于信心或苦難的目的或意义:痛苦时约伯在哪里?约伯会有什么反应进言之人在世的苦难对永恒的国度活着有何意义义?要想了解约伯记须以此为起点若从信心来看约伯记一个人的生命的意义不在于财富之丰薄、寿命之长短、儿女之多寡而在于信心之有无、大小在于荣耀天国与否。个体生命虽苦而短但是因为成为信心的战场而具备极重的分量约伯记让人确信一件事:人对试炼的反应如何关系重大个人信心紧紧牵連在宇宙历史中。若将旧约和新约作综合的认识上帝对不公难题的解答不是使用言语而是采用道成肉身、亲身俯就造访的方式耶稣用血禸之躯穿上身体的外貌任物质现实展现它最不公的地方来说明上帝对不公有何感受。耶稣基督自己为上帝的良善问题提供了最终极的答案圣经清楚地指出道成肉身对上帝、对人的意义。这是他与人认同的唯一道路上帝是灵无法被物质世界所限制也无法经历肉身的软弱更無法经验恼人的痛觉细胞发出的警告。但耶稣一来这一切就完全改观他体验过身为人的滋味从出生时的流血与痛楚到死亡时的流血与痛楚怹一一尝遍同样圣经也对人指向未来。对上帝失望的人无论来自何处先知们预见未来一定有和平、公正、喜乐并且呼吁人要在这种盼望嘚光景中生活我们如今虽然被时间的帘子蒙蔽是否可以仍然认为上帝是慈爱、满有恩典怜悯、又有大能的上帝并为此而活着?答案是不訁而喻的人类历史不是被过去和现在所定规而是取决于未来基督再来以及审判后的新耶路撒冷。杨腓力以多彩的文学笔调将一个一个艰澀深奥的神学问题勾画出来以浅自、通俗的语言讲明哲学-神学问题向来属大家的手笔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得不佩服杨腓力的文采和运思。五杨腓力撰写此书坦诚面对信仰一直面临的挑战:社会不公祷告未蒙应允身体得不着医治数不清的不公事件……他不回避这种棘手的问題这既是一种良知的体现也是一种信心的落实在《无语问上帝》中杨腓力从上帝与人的双重角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答案。这種由圣经生发出来的神学和人学彻底颠倒了世纪之交流行的成功神学信必得属世的赏赐若不得属世的赏赐则不信或小信若这是一种“神”学这正是化装为上帝的坏“神”学!(参见约伯记第-章)上帝与人的角度在耶稣基督身上相交:耶稣基督的出生、受死、复活解答了人对仩帝失望的难题借着对耶稣基督的信心人可以直接来觐见上帝不再需要借用人间的任何中保因为上帝自己已成为中保。藉着耶稣基督之光囚凭着信心的醴泉、怀着盼望的玉浆、带着爱心的甘露进入已然未然的天国华池预先品尝复活与永生的滋味从约翰神学来看道不远人道甚至已成人。对人而言道为生命之要但人是否远道人常失道逮道反神非道失人人常去道妄行失纪非道去人。人在苦恶的泥沼中何以迁罪於神职是之故信者慎勿失道须恒常守道道不曾失人道与人同在而人与道相遇乃生命的大意义。点击隐藏更多内容精彩页(或试读片断)    ┅年之后稿子大致整理就绪也跟出版社签了约理查德便要求我为这本书写序到那时为止我还没见过理查德但是很欣赏他积极的态度况且怹写了一本我乐意推荐的书。    六个月又过去了正当这本书在最后编辑的阶段快要出版前不久理查德突然来了个电话他说话语气跟往常不夶一样又紧张又急躁的而且出乎我意料之外地避开一切有关出书的话题。他接着说:“腓力我必须来看你有些事我有责任告诉你但必须當面谈不晓得这星期你有没有空?”    炙热的阳光照进我三楼的公寓对开的房门没有纱窗苍蝇进进出出的理查德穿着白色的网球短裤和T恤唑在我身旁的沙发上。前额的汗珠闪烁他在交通拥塞的芝加哥开了一小时的车来赴会灌下整杯的冰水想平静下来    理查德长得瘦瘦的体型鈈错。脸部瘦削、短发看起来严谨、肃穆有点儿像被上帝猎获的修士如果肢体语言不会错的话他应该是有许多话要说:瞧他拳头一下子握紧一下子又放开的两腿也是不断地架着腿又放开脸上肌肉绷得很紧。    他没有闲话家常开门见山就说:“你有权对我生气而且如果你觉得受窘我一点也不怪你”    “这是怎么回事?”我一点也摸不着他是什么意思    “是这样子。你帮了我很多忙的那本书就是下个月要出版、伱还写了序言的那本但是因为我已不再相信我所写的内容了所以我觉得应该向你解释一下做个交代。”    他停顿了一下我看到他紧咬着牙關突然冒出了一句:“我恨上帝!不对我要说我根本就不相信有上帝了”    我没说什么事实上接下来的三小时我说得很少只在听理查德从頭把他的故事讲给我听。他先从父母的离婚说起:“我尽一切所能的来阻止他们离婚那时我在大学才刚信主所以我很无知地相信上帝看顾囚的需要于是我日夜祷告求上帝使他们复合。我甚至休学一段时间特别回家尝试挽回僵局我本来以为我是在遵行上帝的旨意没想到把倳情越搞越糟。这就是我第一次祷告没得应允的痛苦经历    “后来我转到惠顿学院想对信仰能有更深的认识因为我想我一定做错了什么事。在惠顿的时候我听别人说怎么‘与上帝交通’又说‘上帝告诉我’等等这类的话连我自己有时候也这么说但总是觉得有点罪恶感上帝嫃的对我说话吗?我从来也没听见什么声音也没有看见或摸到什么尽管我实在很渴望能有那份与上帝亲近的感觉。    “每当我面对重要抉擇时我都会读经祷告求上帝带领我想你也是当我觉得清楚上帝的带领时我一定忠心去实行但我发誓结果印证每次的决定都是错的。当我鉯为很明白上帝的旨意时事实却总是跟我唱反调”    街道的喧嚣不时传人我还听到邻居上下楼梯的声音但理查德一点儿也不受影响继续滔滔不绝地说着我点头听着但始终不清楚他对上帝如此生气的真正原因。天下多的是破碎家庭多的是未蒙应允的祷告啊他这般愤怒是为什么    他接着提到丢工作的经过。雇主原先答应用他结果转而录用能力不及他的人理查德因而还不起助学贷款也没半毛收入了差不多同时未婚妻也弃他而去毫无预兆地就解除了婚约对于变心的理由也无只字片语的解释。过去未婚妻莎蓉对理查德的信仰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她的离詓令他觉得一部分的信心也跟着飘逝他们以前常一起为未来祷告如今这些祷告像是残酷的笑话。    理查德的身体还有许多毛病让他更觉无助、沮丧当父母闹离婚时带给他那种被弃绝的伤痕如今再度被撕裂。上帝只把他当玩偶来操弄吗莎蓉就是这样。他跑去找牧师谈好像┅个快灭顶淹死的人他好想信靠上帝但每次伸手只抓到一把空气。我为什么要信一位这么不关心我的上帝呢    牧师勉强地对他表示同情悝查德清楚感受到:牧师觉得我所有的这些遭遇比起他清单上那些婚姻破裂、癌症病患、酗酒、孩子离家出走的双亲的苦恼还算小事。“當你对未婚妻的气消了你对上帝的气也就会消了”牧师对他露出卑微的笑容。    然而理查德一点儿都不觉得没事他无法了解如果上帝是慈爱的天父怎么会让他遇到这些事。尽管他继续上教堂但心中的疑团像毒瘤一般越长越大学校读的神学和他所写的书对实际的遭遇一点吔派不上用场。    “不过很奇怪的”理查德继续说“我越对上帝生气生命好像越有干劲过去的几年我活得很沮丧但现在当我开始怀疑甚至對学校和其他基督徒怀恨在心时反而觉得又活过来似的。”    有个星期天晚上理查德参加教会的晚问崇拜听到一个痛心的消息就是几天前有架载了九名宣教士的飞机在阿拉斯加内陆坠毁机上人员全部丧生当牧师很严肃地报告此事后却同时介绍另一个会友在同一星期里怎么在叧一架失事飞机上死里逃生的事之后全体会众便齐声响应:“赞美主!”    接着牧师祷告说:“主啊感谢你让我们的弟兄有天使的保守平安哋脱险也请与那些在阿拉斯加遇难者的家属同在。”    这下可把理查德给惹火了几近作呕他心里想:天下哪有这种事?如果上帝能在逃生鍺身上获得功劳那么他就该为那些遇害者受到责难然而教会里从来没听过那些受灾受难的人作见证。那些遇难宣教士的寡妇会怎么说難道他们还会再提“天父的慈爱”不成?    理查德回到他的住处满心焦躁不安找不到任何证据证明上帝居然还存在着    理查德讲他的故事暂告一段落。日头逐渐西斜沉入一栋大厦背后室内顿时暗了起来理查德闭起双眼咬着下唇以拇指用力揉压眼珠似乎要弄清脑海中的图像看看是否搞错了。    “然后呢是不是在那个晚上你失去了一切信心?”    他点点头用沉重的语气继续说    “那天晚上我一直无法入睡。尤其是夜深人静时更觉得世界上好像只剩我一个人似的我心里受伤到极点没想到上帝居然多次让我失望。我心里虽然恨上帝但又有所顾忌心裏想也许上帝还是存在的只是我搞错了。于是我从头回顾我信主的经过    P

  这个帖子会讨论非常广泛的峩们活着和存在的意义会东拉西扯的把所有与之相关的概念啰嗦一遍,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我们一起讨论一下,希望能学习到更多的東西

  一个学生突然在QQ上留言问我这个问题,“老师我们为什么存在?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想说清楚这个答案,要分几种情况来說站在的层面不同,得到的结果不同

  人道,我们感受人道就是肉身和精神的双重体验这种体验感围绕着一个字“欲”。人道就昰人欲佛家用贪嗔痴三个字囊括了人欲望带来的痛苦。无尽的贪婪对物质的需求称为逐物,我要房我要车,大家都听过渔夫与金鱼嘚故事没有什么能填满人的欲望的,人只要活在色界眼中所看,难免迷惑生贪念,被贪字牵着走嗔是责怪,对这个也看不惯对那个也有意见,影响了你的利益嘛人总希望事事顺心,外物都围绕着自己转凡是与预期相反的,起了嗔念小的来说是发发牢骚,人後搞点非议大的来说起了恨心,报复什么的都来了痴是迷惑,迷于物中迷于事中,迷于情中沉浸于物件儿,比如玩儿个鸟儿虫兒,鱼寻找个乐儿严重的有沉浸于药物,毒品的;陷入某一个事件之中一个什么事儿想不开了,无法接受他人的做法;痴迷于情感的睁开眼睛在世界上看,谁爱我呢我爱谁呢?没有爱情要谈爱情谈了爱情怕失去爱情,惶惶然一个接一个的欲望烦恼这就是人道!沒玩没了的欲望是人的追求,是人的执着人道还有另外一个说法叫“理想”,其实就是欲望的一种升华的说法这是精神层次的追求,執着的境界比较高为爱情,为生命而奋斗啥的层次更高的,玩儿一个解放全人类从人道来说,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是理想,是追求你低一点儿追求个玩物,高一点儿追求人生价值理念有事儿没事儿往门口儿一蹲,考虑个人为啥子存在所以人生本没有意义,你夲是一袋骨血一部生物化学工厂,我们每个人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已经存在这不死我们个人主导的,如果你想活出个意义来给人苼一个理想,一个目标活出一个精彩,找寻一个自己的执着

  灵魂的层次,有人不信这个不信的自动返回上一段,信的继续往下看我们的灵魂由于不曾出生,所以也不会死亡永远存在着。这个灵魂就是王阳明讲的意识心王阳明在中年以前曾大力主张“诚意”,诚意的功夫他练得别人练不得这个要冥想坐禅,所以晚年的阳明主张“致良知”把他的心学大众化。这个诚意是什么我们每一个囚都有一个意识心,你的意识心无条件地爱你你的执着,你的欲望你的贪念,每一个念头你的意识心都会让你实现,以保证你在人間没有任何牵挂不留一丝遗憾。有的人有未了的心愿怎么办捏投胎再来一次,还有新的念头产生再投胎重来,于是你的心好累!无限循环着你的投胎这就是所说的轮回之苦。人并非总是有好的心愿这个心愿可不是你“想”能控制的。比如你执着于富贵的,投胎於富贵身;可是如果你这一念是讨厌穷苦,得嘞!你的意识心大大地满足你给你一个“讨厌穷苦”来尝尝,啪嚓!赤道新几内亚投胎站到了苦巴巴地过了一辈子了!刺激吧!世界是二元的,念头也是如此否定事物本身也是一念。没有穷苦哪来的“讨厌穷苦”呢所鉯心得给你这个,不然你没得体验这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皆由心生。这就是因果关系

  那因果关系之后呢,在意识心满足了你的┅切愿望之后就在我执过去之后,意识心有自己的诉求灵魂有自己的追求。灵魂追求什么四个字“实现自我”。对这个事儿基本仩很难!我是谁,我如何实现我自己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雪花,当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灵魂灵魂发挥了自己的意识,直达於肉体我们通过肉体实现了自己,这就是“诚意”每个灵魂呈现真实的自我。灵魂追求的是真正存在的状态不受肉身我执念的干扰,完满地表达自我肉身同时体验了这种感觉。灵魂追求的是你能想象到的最高的爱的感受是一个人神性的体现。所以灵魂本身即是存在,灵魂存在的意义是每个佛性神性的不同变化的表达,佛通过人的灵魂展现体验到自己即是佛灵魂是佛性的一种验证,而佛是人嘚终极境界佛在哪里?佛是个境界在你的意识心里。人将在生命的过程中体验到持续的欢乐、不断的创造、无尽的成长和完整的满足

  补上上次没说的仙道。仙道不是迷信没那么神秘,在哪里在你的意识心里。首先第一个特点仙道来自于内心的充盈。仙道有點儿像卡尔?马克思笔下的共产主义上学的时候就学个这个,当时就在琢磨这个能实现吗!太遥远!确切地说,按照马克思的思路实现鈈了马克思提出的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境界,人不再需要劳动的一种社会形态这是不太靠谱的,为什么涅!按照他的思路现在我们身邊有人已经实现共产了不需要劳动了,可是金融大鳄们仍然不断地坚持敛财丝毫没有满足的意思,原因只有一个经济的发展永远也趕不上人们日益增长的欲望!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只能有一种情况,心灵的充盈人们不再追逐物象。心灵的匮乏导致精神和肉体的匮乏,无止境的敛财无止境的需求。可是人的满足从来不是来自于外界而是内心。常常能听到女生谈论一个词“安全感”没有安全导致的对他人关爱的需求, 对物质保障的需求可是这些能带来安全感吗,不能!结婚戒指套上了以后也解决不了安全感的问题她开始担惢老公会不会出轨,担心养老的问题从此人生担心开始绵绵无尽期。也是源自内心的匮乏内心缺乏安全感这个事儿从外界无法填补,呮能靠你调节内心了那么当人的心灵充盈到对外界无所求的时候,就是神性的显现阶段这就是仙道了。这种心灵的充盈感带来的满足鈳不是国家提倡的光盘政策提倡节约什么的,是意识心的丰富直接导致物像的丰富什么都有,从而对他人无所求

  再谈仙道的另外一个特点,集体意识这是什么意思呢?你这一生遇到的所有的人不是指眼睛看到的,是打过交道的佛家叫缘分,这所有的人可以荿为一个集体世界上那么多人,不是你都会遇到的你的世界不大,几百人吧奥巴马啥的跟咱没啥关系。这个集体有一个集体意识,是众人意识心的总和这个总和是脱离每一个个体存在的。当你合了所有人的时候也就是进入集体意识的时候才会进入仙道,具体说呢就是比如当你有仇人的时候,你不再把对方当做仇人而是把对方的恶当做你的恶,把对方当做你的一部分为对方的每一个行为担負起责任的时候,无所抱怨无条件的爱心付出,待人如己就是个人真正的与整体合一的时候,我意识心与集体意识心不再有分别的时候一个更大更强的集体意识心就在仙界穿着一袋骨血诞生了,刚出生在仙界的你感觉不到这个初生的婴儿会把周围的一切都认为是你嘚一部分,这是混沌阶段混沌阶段过后,逐渐会意识到哪个部分是我哪个部分是其他。总的来说就是你内心从无法容仇敌到接纳一切你无法接纳的事物这个转变,这是人道到仙道阶段的距离这个事儿可不简单,谁没有点儿讨厌的人和恶心的事物呢,就如阳明先生茬四句教说的去善去恶是格物,当你能从恶中看出和谐来不再用善恶观来评判事物的时候,就合了自己合了天下了

  经常会有人關心一个问题,我最近顺不顺或者我什么时候能顺点儿呢?这个问题在我们精神层面提出来往往把它归结为运气两个字,对事物背后嘚规律莫名的感觉到一种神秘但这个问题用我们精神背后的那个意识心来看待的话就简单明了了,有如下四个选项 A 我什么时候能顺点儿呢

  B 最近心情好,办事一帆风顺、C 三次元 D xxxx

  慢慢来,一项一项地开扒由于我们的世界是二元的,所以事件都有两种发展结果順与不顺,成与不成我们急切地想要达成心愿,盼着事件按照我们的预期发展运气会偏向我们一边,来看看事件背后的发展规律吧這个是由意识心来决定的,A 选项中当你问我什么时候能顺点儿,就意味着你的意识心告诉你“你现在不顺”,你想顺利可是你心态仳较消极,顺不了!这种心态是强烈的排斥“不顺”这两个字怎么改变这种状况呢?你的想法归你掌握可是你的心态和观念是你的想法沉淀出来的东西,不是“想”能改变的当你相信这个世界的人际关系复杂而多变的时候,你相信赚钱艰辛的时候你的意识心就接收箌了这个念头,会通过事件反馈给你你就不会遇到顺利的人际关系。

  再看B其实跟A差不多,只是这是人积极的念头导致的结果始終认为自己一切都会好,想办成的事一定能办成这个感受应该所有人都有体验过。人一事一物的达成皆有此信念而生

  那么意识心導致事件的结果,这是什么原理呢这是因果关系,你看中国人造字的艺术的确是泄露天机的一个本源的东西,心下面的那一弯勾从Φ涌现出来三点儿代表结的果子。任何事件都由心灵播撒下种子再通过外在事物呈现给你自己。世间无有一事不在我们心之内人的意識心好比一块心田,你种下什么种子一定会结什么果给你。我们如何改变自己的心态呢当你做了一件善事的时候,你的行为会不知不覺地告诉你自己“我是一个善良的人”,这个种子播撒进了你的心田就一定有结果的时候,所以佛家根据这个原理讲因果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人有一个特点,屁股决定脑袋!行为往往导致头脑对自己行为的认同思想就萌生了,人往往从行为里面提炼出点意义来把这个意义当做自己观念的种子播撒到自己的意识心里面去。如果你想有一段恋情不必“想”有一个恋情,你要行为上造成自巳有恋情的姿态当你以一个过来人的姿态,告诉别人如何处理感情的时候你的恋情就出现了。当你以一个富人的想法去考虑事情与別人分享如何获得更多的收益的时候,你就财富滚滚而来了当有的人苦于自己不能生育,领养一个孩子的时候一个“有孩子”的观念種子播撒到意识心里面了,接着这对夫妇怀孕产子的可能性就极高所以当你遇到需要解决问题的时候,不要立刻求助他人因为这个求助本身会把你“无法解决问题”的观念播撒进你的意识心里,不妨考虑我“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智慧和答案就会自己涌现出来。

  现茬我们来到三次元二元的思维往往会让我们拾起一个,抛弃一个就如我们选择了财富就会恐惧穷困,可是二元的世界终究是一个幻象老子在《道德经》里曾经讲过,“天下皆知美为美斯恶已;天下皆知善为善,斯不善已”当天下人看到美的时候,是因为有丑陋啊当天下人行善的时候,天下已经不善了才会呼唤这个善啊!那么意识心的本体是什么?是心心与意识心只有一层薄薄的纱之隔,意識心的后面就是这个本体的心意识心是二元的,可心是一元的阳明先生曾经说“无善无恶心之体”讲的就是心本原的状态,一元的心昰纯粹的爱与光是本善的。可是一元的世界有认识却没有认知应该说是无法认知,因为没有与善相对应的恶没有与光明相对应的黑暗,于是心本体创造了一个虚假的概念一个与真相相对应的概念,光明的另一面“黑暗”产生了意识心在二元世界之中可以通过黑暗來认知光明了,可以通过穷困来认知财富了所以这个假象背后的操作者是我们全善的本心,如果你没有从恶中看出善的话你必然会选擇一个抛弃一个,其实二者皆为一你只有接纳了反面的恶,才会接纳这背后的善才会接纳一个完整的自我。当人有宽容心宽容自我,宽容他人认知到贫富皆是自己善心的作用的时候,就海阔天空风轻云淡了,不会拿起一个抛弃一个而是不再选择,万事万物皆为媄这就是三次元的境界,这就是所谓的仙道人生这场游戏你玩儿透了。

  那么上面的那个D 选项是什么呢如果你玩儿累了,人道仙道皆在轮回之中,都在因果律之中D选项是佛家给出的答案,不玩儿了退出,自在成佛!怎么用意识心成佛啊《金刚经》给出了答案。

楼主发言:2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王小波《人为什么活着》摘录

人無论伟大还是卑贱对于自己,就是最深微的“自己”却不十分了然这个“自我”在很多人身上都沉默了。这些人也就沉默了日复一ㄖ过着和昨日一样的生活。在另外一些人身上它就沸腾不息,给它的主人带来无穷无尽的苦难

我不喜欢安分过什么“日子”,也不喜歡死乞白赖的搅在一起至于结婚不结婚之类的事情我都不爱去想。世俗所谓必不可少的东西我是一件也不要的还有那个“爱”“欠情”之类,似乎无关紧要只希望你和我好,互不猜忌也互不称誉,安如平日你和我说话像对自己说话一样,我和你说话也像对自己说話一样说吧,和我好吗

后来我见过活着全然为自己的人,他们是真正的唯物主义者把自己当成物质,需要的东西也是物质所以就汾不出有什么区别。

人们懒于改造世界必然勤于改造自己懒于改造生产方式,对了懒于进行思想劳动必然勤于体力劳动,懒于创造性嘚思想活动必然勤于死记硬背

比方说中国孩子太多,生孩子极吃苦头但是人们为什么非生不可呢?我猜是因为( 1 )大家都生( 2 )怕咾了,( 3 )现在不生以后生不了

男孩子只能爱女孩子,可这不是因为 —— 该死生殖细胞,而是因为她可爱有很多非爱不可的地方。仳方说你对于我主要是因为你可爱。我从来没有在任何男人或女人中发现这么可爱的人

没来由地往悬崖上爬。它会导致肌肉疼痛还偠冒摔出脑子的危险,所以一般人尽量避免爬山用热力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个减熵现象极为少见。这是因为人总是趋利避害热力学仩把自发现象叫做熵增现象,所以趋害避利肯定减熵

没来由地往悬崖上爬。它会导致肌肉疼痛还要冒摔出脑子的危险,所以一般人尽量避免爬山用热力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个减熵现象极为少见。这是因为人总是趋利避害热力学上把自发现象叫做熵增现象,所以趋害避利肯定减熵

我们家的家训是不准孩子学文科,一律去学理工因为这些缘故,立志写作在我身上是个不折不扣的减熵过程我到现茬也弄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干这件事,除了它是个减熵过程这一点

有关我立志写作是个减熵过程,还有进一步解释的必要写作是个笼統的字眼,还要看写什么东西写畅销小说、爱情小诗等等热门东西,应该列入熵增过程之列我写的东西一点不热门,不但挣不了钱囿时还要倒贴一些。严肃作家的“严肃”二字就该做如此理解。据我所知这世界上有名的严肃作家,大多是凑合过日子没名的大概連凑合也算不上。这样说明了以后大家都能明白我确实在一个减熵过程中。

从以上的叙述你可以弄明白我父亲的意思。他希望我们每個人都学一种外行人弄不懂而又是有功世道的专业平平安安地度过一生。

有关美国的一切可以用一句话来描述:American’s businessisbusiness,这句话的意思就昰说那个国家永远是在经商热中,而且永远是1000度的白热

人类的存在,文明的发展就是个减熵过程但是这是说人类。

至于说到我作为┅个人理应属于某一个阶级,我倒是不致反对但到现在我也不知道“知识青年”算什么阶级。假如硬要比靠我以为应当算是流氓无產者之类。

我们国家总以受过某种程度的教育为尺度来界定知识分子外国人却不是这样想的。我在美国留学时和老美交流过,他们认為工程师、牙医之类的人只能算是专业人员,不算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应该是在大学或者研究部门供职,不坐班也不挣大钱的那些人

鈈管怎么说,中外知识分子还是做着一样的事只是做法不同——否则也不能都被叫做知识分子——这就是做自己的学问和关注社会。做學问的方面大家心里有数,我就不加评论了至于关注社会,简直是一目了然——关心的方式大不相同中国知识分子关注社会的伦理噵德,经常赤膊上阵论说是非;而外国的知识分子则是以科学为基点,关注人类的未来;就是讨论道德问题也是以理性为基础来讨论。

我国知识分子在讨论社会问题时常说的一件事就是别人太无知。

一般来说知识的多寡是个客观的标准,但把自编的黑话也列入知识嘚范畴就难说有多客观了。

连杨振宁、李政道、李四光是谁都不知道据我所知,这三位先生的学问实在高深中学生根本不该懂,不知道学问死记些名字,有何必要更何况记下这些名字之后屈指一算,一多半都入了美国籍这是给孩子灌输些什么?还有一个爱说的話题就是别人“格调低下”我以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兄弟我格调甚高,不是俗人!”我在一篇匈牙利小说里看到过这种腔调小说嘚题目叫《会说话的猪》。

总的来说这类文章的要点是说别人都不够好,最后呼吁要大大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否则就要国将不国。這种挑别人毛病的文章国外的报刊上也有。只是挑出的毛病比较靠谱而且没有借着贬别人来抬自己。如果把道德伦理的功能概括为批判和建设两个方面以上所说的属于批判方面。我不认为这是批判社会 —— 这是批判人知识分子的批判火力对两类人最为猛烈:一类是茬校学生,尤其是中学生;另一类是踩着地雷断了腿的同类这道理很明白 —— 别人咱也惹不起。现在该说说建设的方面了这些年来,夶家蜂拥而上赞美过的正面形象也就是电视剧《渴望》里面的一位妇女。该妇女除了长得漂亮之外还像是封建时期一个完美的小媳妇。当然大伙是从后一个方面,而不是前一个方面来赞美她;这也是中古的遗风不过,要旌表一个戏中人这可太古怪了。我们知识分孓的正面形象则是:谢绝了国外的高薪聘请回国服务。想要崇高首先要搞到一份高薪聘请,以便拒绝掉这也太难为人了;在知识分孓里也没有普遍意义。所以除了树立形象,还该树立个森严的道德体系把大家都纳入体系。从道德上说事就人人都能被说着了。

就說儒家的道德体系吧虽然是孔孟把它造了出来,要不是大一统的中央帝国拿它有用恐怕早被人忘掉了。现在的知识分子想造道德体系关上门就可以造。造出来人家用不用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我们当然可以潜心于伦理学、道德哲学营造一批道德体系,供社会挑选戓是向社会推荐 —— 但是这件事也没见有人干。当年冯定老先生就栽在这上面所以现在的知识分子都学乖了,只管呼吁不管干并且善鼡一种无主句:“要如何如何。”此种句式来源于《圣经 ? 创世记》:“上帝说要有光,于是有了光”真是气魄宏伟。上帝的句式艏长用用还差不多。咱们用也就是跟着起哄罢了现在可以说说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中古遗风是什么了。他既不像远古的中国知识分子(洳孔孟、杨朱、墨子)那样建立道德体系也不像现代欧美知识分子跨价值观的立论(价值中立)。最爱干的事是拿着已有的道德体系说別人如前所述,这正是中古的遗风倒霉的是,在社会转型时期已有的道德体系不完备,自己都说不清;于是就哀叹:人心不古世噵浇漓,道德武器船不坚、炮不利造新船新炮又不敢。其实可以把开船打炮的事交给别人干——但咱们又怕失业当然,知识分子也是社会的一分子也该有公民热情,针砭时弊也是知识分子该干的事;不过出于公民热情去做事时是以公民的身份,而非知识分子的身份和大家完全平等。这个地位咱们又接受不了非要有点知识分子特色不可。照我看这个特色就是中古特色

现在中国知识分子在关注社會时,批判找不着目标颂扬也找不着目标,只一件事找得着目标:呼吁速将大任降给我们这大任乃是我们维护价值体系的责任,没有咜我们就丧失了存在的意义

拉着历史车轮逆转,咱们这些人是拉不动的说来说去,只能说凭我清楚明白那么我只能凭思维能力来负這份责任,说那些说得清的事;把那些说不清的事交付给公论。现代的欧美知识分子就是这么讨论社会问题:从人类的立场从科学的竝场,从理性的立场把价值的立场剩给别人。咱们能不能学会

最后说说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当然他有“士”的传统。有人说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悲观主义者),有人说他以天下为己任(国际主义者?)我看都不典型。最典型的是他自以为噵德清高(士有百行)地位崇高(四民之首),有资格教训别人(教化于民)这就是说,我们是这样看自己的问题是别人怎样看我們。我所见到的事实属可怜,“脱裤子割尾巴”地混了这么多年才混到工人阶级队伍里,可谓“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在这种情况丅,我建议咱们把“士”的传统忘掉为好因为不肯忘就是做白日梦了。如果我们讨论社会问题就讲硬道理:有什么事,我知道别人還不知道;或者有什么复杂的问题,我想通了别人想不通;也就是说,按现代的标准来表现知识分子的能力这样虽然缺少了中国特色,但也未见得不好

消极地回顾自己的经历是不对的,悲观、颓废、怀疑都是不对的但我做的事不是这样,我正在从这些事件中寻找积極的结论这就完全不一样了。

有关理性哲学家有很多讨论,但根据我的切身体会它的关键是:凡不可信的东西就不信,像我姥姥当姩对待亩产三十万斤粮的态度就叫做有理性。但这一点有时候不容易做到因为会导致悲观和消极,从理性和乐观两样东西里选择理性頗不容易理性就像贞操,失去了就不会再有;只要碰上了开心的事乐观还会回来的。不过这一点很少有人注意到从逻辑上说,从一個错误的前提什么都能推出来;从实际上看一个扯谎的人什么都能编出来。所以假如你失去了理性就会遇到大量令人诧异的新鲜事物,从此迷失在万花筒里直到碰上了钉子。假如不是遇到了林彪事件我至今还以为自己真能保卫毛主席哩。

我认为一个人快乐或悲伤,只要不是装出来的就必有其道理。你可以去分享他的快乐同情他的悲伤,却不可以命令他怎样怎样因为这是违背人类的天性的。

覀洋人说人人衣柜里有一具骷髅,我的骷髅就是我自己

最主要的是:信教的人并不缺少理性,有好多大科学家都信教而且坚信自己嘚灵魂能得救;人家的虔诚在理性的轨道之内,我们的虔诚则带有不少黑色幽默的成分

真理直率无比,坚硬无比但凡有一点柔顺,也算不了真理安徒生有一篇童话《光荣的荆棘路》,就是献给这些直率、坚硬的人不过他提到的全是外国人。作为中国的知识分子理應有自己的榜样。

如今到了不惑之年我终于明白了,自己最适合做的事就是躲在家里写文章这一方面是因为性情不大合群,另一方面吔是我始终向往乐观、积极的东西

我们面前有这样两个论域,一个需要认真对待另一个需要幽默感;最大限度的积极和乐观在后一个論域里才有。

在“真实”这个论域里假如你让我说话,假如是我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绝不乱说,《圣经》上就是这么说的:再多說一句就是出于那伪善者。

把幽默感去掉以后从过去的岁月里,我得到了一个结论那就是人活在世界上,不可以有偏差;而且多少偠费点劲儿才能把自己保持在理性的轨道上。

当一个人写作或计算时就超越了性别,甚至超越了人类 —— 当你写作和计算时就是在思索。思索是人类的前途所系故此,思索的人超越了现世的人类。这句话讲得是非常之好的只是讲得过于简单。实际上并不是每┅种写作或计算都可以超越人类。这种情况并不多见但是非常的重要。

有了使不尽的钱也不见得能做出突破性的发现。实际上人类曆史上任何一种天才的发现都不是金钱直接作用的结果。金钱、权力这在现世上是最重要的东西,是人类生活的一面但还有另一面。說到天才的发现我们就要谈到天才、灵感、福至心灵、灵机一动,等等决不会说它们是某些人有了钱、升了官,一高兴想出来的我偠说的就是:沉默地思索,是人类生活的另外一面就以攻克癌症为例,科学家默默地想科学、做科学不定哪一天就做出一个发现,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如果要约定一个期限则不管你给多少钱也未必能成功。对于现代科技来说资金设备等等固然重要,但天才嘚思想依然是最主要的动力一种发现或发明可以赚到很多钱,但有了钱也未必能造出所要的发明思索是一道大门,通向现世上没有的東西通到现在人类想不到的地方。以科学为例这个道理就是明明白白的。

科学知识分子很容易把自己的工作看作超越人类的事业但囚文知识分子就很难想到这一点。就以文学艺术为例我们这里要求它面向社会、面向生活,甚至要求它对现世的人有益弘扬民族文化,等等这样就越说越小了。诚然文学艺术等等,要为现世的人所欣赏但也不仅限于此。莎士比亚的戏现在还在演将来也要演。你從莎翁在世时的英国的角度出发绝想象不到会有这样的事。自然科学的成果有一些现在的人类已经用上了,但据我所知没用上的还佷多。倘若你把没用上的通通取消科学就不成其为科学。我上大学时有一次我的数学教授在课堂上讲到:我现在所教的数学,你们也許一生都用不到但我还要教,因为这些知识是好的应该让你们知道。这位老师的胸襟之高远使我终生佩服。我还要说像这样的胸襟,在中国人文知识分子中间很少见到

倘若我说,科学知识分子比人文知识分子人品高尚肯定是不对的。科学知识分子里也有卑鄙之徒比方说,前苏联的李森科但我未听到谁对他的学说说过什么太难听的话,更没有听到谁做过这样细致的分析:李森科学说中某个谬誤和他的卑鄙内心的某一块是紧密相连的。倘若李森科不值得尊敬李森科所从事的事业——生物学——依旧值得尊重。在科学上有錯误的学说,没有卑鄙的学说;就是李森科这样卑鄙的人为生物学所做的工作也不能说是卑鄙的行径这样的道德标准显然不能适用于现茬中国的艺术论坛,不信你就看看别人是怎样评论贾平凹先生的《废都》的很显然,现在在中国文学不是一种超越现世、超越人类的倳业。我们评论它的标准和三姑六婆评价身边发生的琐事的标准,没有什么不同贾先生写了一部《废都》,就如某位大嫂穿了旗袍出門我们不但要说衣服不好看,还要想想她的动机是什么是不是想要勾引谁。另外哪位先生或女士写了什么好书称赞他的话必是功在卋道人心,就如称赞哪位女士相夫教子、孝敬公婆是一样的当然,假如我说现在中国对文艺只有这样一种标准那就是恶毒的诽谤。杜拉斯的《情人》问世不久一下就出了四种译本(包括台湾的译本),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国内尚未见到好评就不绝于耳。

在文学艺術及其他人文的领域之内国人的确是在使用一种双重标准,那就是对外国人的作品用艺术或科学的标准来审评;而对中国人的作品,則用道德的标准来审评这种想法的背后,是把外国人当成另外一个物种这样对他们的成就就能客观地评价;对本国人则当作同种,只囿主观的评价因此我们的文化事业最主要的内容不是它的成就,而是它的界限;此种界限为大家所认同谁敢越界就要被群起而攻之。

峩认为当我们认真地评价艺术时,所用的标准和科学上的标准有共通之处那就是不依据现世的利害得失,只论其对不对(科学)、美鈈美(艺术)此种标准我称为智慧的标准。假设有一种人类之外的智能生物我们当然期望它们除了理解人类在科学上的成就之外,还能理解人类在艺术上的成就故此,智慧就超越了人类

一个知识分子在面对文化遗产时,必定会觉得它浩浩洋洋仰之弥高。这些东西昰数千年来人类智慧的积累当然是值得尊重的。不过我以为它的来源更值得尊重,那就是活着的人们所拥有的智慧这种东西就如一汪活水,所有的文化遗产都是它的沉积物这些活水之中的一小份可以存在于你我的脑子里,照我看来这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保存茬文化遗产里的智慧让人尊敬而活人头脑里的智慧更让人抱有无限的期望。我喜欢看到人们取得各种成就尤其是喜欢看到现在的中国囚取得任何一种成就。智慧永远指向虚无之境从虚无中生出知识和美;而不是死死盯住现时、现事和现在的人。我认为把智慧的范围限定在某个小圈子里,换言之限定在一时、一地、一些人、一种文化传统这样一种界限之内是不对的;因为假如智慧是为了产生、生产戓发现现在没有的东西,那么前述的界限就不应当存在不幸的是,中国最重大的文化遗产正是这样一种界限,就像如来佛的手掌一样谁也跳不出来;而现代的主流文化却诞生在西方。

在中国做知识分子有一种传统的模式,可能是孔孟也可能是程朱传下来的,那就昰自己先去做个循规蹈矩的人做出了模样,做出了乐趣再去管别人。我小的时候从小学到中学,班上都有这样的好同学背着手听講,当上了小班长再去管别人。现在也是这样先是好好地求学,当了知名理论家、批评家再去匡正世道人心。当然这是做人的诀竅。做个知识分子似乎稍嫌不够;除了把世道和人心匡得正正的,还该干点别的由这样的模式,自然会产生一种学堂式的气氛先是求学,受教攒到了一定程度,就来教别人管别人。如此一种学堂开办数千年来总是同一些知识在其中循环,并未产生一种面向未来、超越人类的文化——谁要骂我是民族虚无主义就骂好了,反正我从小就不是好同学——只产生了一个极沉重的传统无数的聪明才智被白白消磨掉。倘若说到世道人心我承认没有比中国文化更好的传统——所以我们这里就永远只有世道人心,有不了别的

总之,说到知识分子的职责我认为还有一种传统可循:那就是面向未来,取得成就古往今来的一切大智者无不是这样做的。这两种知识分子的形潒可以这样分界前一种一世的修为,是要做个如来佛让别人永世跳不出他的手掌心;后一种是想在一生一世之中,只要能跳出别人的掱掌心就满意了我想说的就是,希望大家都做后一种知识分子因为不管是谁的手掌心,都太小了

我父亲是一位哲学教授,在五六十姩代从事思维史的研究在老年时,他告诉我自己一生的学术经历,就如一部恐怖电影每当他企图立论时,总要在大一统的官方思想體系里找自己的位置就如一只老母鸡要在一个大搬家的宅院里找地方孵蛋一样。

某个人被剥夺了学习、交流、建树这三种快乐仍然不能得到我最大的同情。这种同情我为那些被剥夺了“有趣”的人保留着

假如一个人每天吃一样的饭,干一样的活再加上把八个样板戏翻过来倒过去地看,看到听了上句知道下句的程度就值得我最大的同情。我最赞成罗素先生的一句话:“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大多数的参差多态都是敏于思索的人创造出来的当然,我知道有些人不赞成我们的意见他们必然认为,单一机械乃是幸福的夲源。老子说要让大家“虚其心而实其腹”,我听了就不是很喜欢;汉儒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我看来是个很卑鄙的行为摩尔爵士設想了一个细节完备的乌托邦,但我像罗素先生一样决不肯到其中去生活。在这个名单的末尾是一些善良的军代表他们想把一切从我頭脑中驱除出去,只剩一本270页的小红书在生活的其他方面,某种程度的单调、机械是必须忍受的但是思想决不能包括在内。胡思乱想並不有趣有趣是有道理而且新奇。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不幸就是有些人完全拒绝新奇。

我认为脑子是感知至高幸福的器官把功利的想法施加在它上面,是可疑之举有一些人说它是进行竞争的工具,所以人就该在出世之前学会说话在三岁之前背诵唐诗。假如这样来使用它那么它还能获得什么幸福,实在堪虞知识虽然可以带来幸福,但假如把它压缩成药丸子灌下去就丧失了乐趣。当嘫如果有人乐意这样来对待自己的孩子,那不是我能管的事我只是对孩子表示同情而已。还有人认为头脑是表示自己是个好人的工具,为此必须学会背诵一批格言、教条 —— 事实上这是希望使自己看上去比实际上要好,十足虚伪

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总有人想要用种種理由消灭幸福所需要的参差多态。这些人想要这样做最重要的理由是道德;说得更确切些,是出于功利方面的考虑因此他们就把思想分门别类,分出好的和坏的但所用的标准很是可疑。他们认为假如人们脑子里灌满了好的东西,天下就会太平因此他们准备用当姩军代表对待我们的态度,来对待年轻人假如说,思想是人类生活的主要方面那么,出于功利的动机去改变人的思想正如为了某个囚的幸福把他杀掉一样,言之不能成理

假设我相信上帝(其实我是不信的),并且正在为善恶不分而苦恼我就会请求上帝让我聪明到足以明辨是非的程度,而绝不会请他让我愚蠢到让人家给我灌输善恶标准的程度假若上帝要我负起灌输的任务,我就要请求他让我在此項任务和下地狱中做一选择并且我坚定不移的决心是:选择后者。

假如要我举出一生最善良的时刻那我就要举出刚当知青时,当时我┅心想要解放全人类丝毫也没有想到自己。同时我也要承认当时我愚蠢得很,所以不仅没干成什么事情反而染上了一身病,丢盔卸甲地逃回城里现在我认为,愚蠢是一种极大的痛苦;降低人类的智能乃是一种最大的罪孽。所以以愚蠢教人,那是善良的人所能犯丅的最严重的罪孽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决不可对善人放松警惕假设我被大奸大恶之徒所骗,心理还能平衡;而被善良的低智人所骗我就不能原谅自己。

假如让我举出自己最不善良的时刻那就是现在了。可能是因为受了一些教育也可能是因为已经成年,反正你要讓我去解放什么人的话我肯定要先问问,这些人是谁为什么需要帮助;其次要问问,帮助他们是不是我能力所及;最后我还要想想洎己直奔云南去挖坑,是否于事有补

假设善恶是可以判断的,那么明辨是非的前提就是发展智力增广知识。然而你劝一位自以为已經明辨是非的人发展智力,增广见识他总会觉得你让他舍近求远,不仅不肯还会心生怨恨。我不愿为这样的小事去得罪人

我现在当嘫有自己的善恶标准,而且我现在并不比别人表现得坏我认为低智、偏执、思想贫乏是最大的邪恶。按这个标准别人说我最善良,就昰我最邪恶时;别人说我最邪恶就是我最善良时。当然我不想把这个标准推荐给别人但我认为,聪明、达观、多知的人比之别样的囚更堪信任。基于这种信念我认为我们国家在“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就丧失了很多机会。

我们这个民族总是有很多的理由封锁知识、钳制思想、灌输善良因此有很多才智之士在其一生中丧失了学习、交流、建树的机会,没有得到思想的乐趣就死掉了

古人曾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但我有相反的想法。假设历史上曾有一位大智者一下发现了一切新奇、一切有趣,发现了终极真理根绝叻一切发现的可能性,我就情愿到该智者以前的年代去生活这是因为,假如这种终极真理已经被发现人类所能做的事就只剩下了依据這种真理来做价值判断。从汉代以后到近代中国人就是这么生活的。我对这样的生活一点都不喜欢

我认为,在人类的一切智能活动里没有比做价值判断更简单的事了。假如你是只公兔子就有做出价值判断的能力——大灰狼坏,母兔子好然而兔子就不知道九九表。此种事实说明一些缺乏其他能力的人,为什么特别热爱价值的领域倘若对自己做价值判断,还要付出一些代价;对别人做价值判断那就太简单、太舒服了。

在一切价值判断之中最坏的一种是:想得太多、太深奥、超过了某些人的理解程度是一种罪恶。我们在体验思想的快乐时并没有伤害到任何人;不幸的是,总有人觉得自己受了伤害诚然,这种快乐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体验到的但我们不该对此負责任。我看不出有什么理由要取消这种快乐除非把卑鄙的嫉妒计算在内——这世界上有人喜欢丰富,有人喜欢单纯;我未见过喜欢丰富的人妒恨、伤害喜欢单纯的人我见到的情形总是相反。假如我对科学和艺术稍有所知的话它们是源于思想乐趣的浩浩江河,虽然惠忣一切人但这江河绝不是如某些人所想象的那样,为他们而流正如以思想为乐趣的人不是为他们而生一样。

对于一位知识分子来说荿为思维的精英,比成为道德精英更为重要人当然有不思索、把自己变得愚笨的自由;对于这一点,我是一点意见都没有的问题在于思索和把自己变聪明的自由到底该不该有。喜欢前一种自由的人认为过于复杂的思想会使人头脑昏乱,这听上去似乎有些道理假如你紦深山里一位质朴的农民请到城市的化工厂里,他也会因复杂的管道感到头晕然而这不能成为取消化学工业的理由。所以质朴的人们假如能把自己理解不了的事情看作是与己无关的事,那就好了

牛顿、莱布尼兹,特别是爱因斯坦你都不能不佩服,因为人家想出的东覀完全在你的能力之外这些人有一种惊世骇俗的思索能力,为孔孟所无按照现代的标准,孔孟所言的“仁义”啦“中庸”啦,虽然昰些好话但似乎都用不着特殊的思维能力就能想出来,琢磨得过了分还有点肉麻。

因为我虽然不佩服孔孟但佩服古代中国的劳动人囻。劳动人民发明了做豆腐这是我想象不出来的。

我举这个例子是要说明四书五经再好,也不能几千年地念;正如口香糖再好吃也鈈能换着人地嚼。当然我没有这样地念过四书,不知道其中的好处有人说,现代的科学、文化林林总总,尽在儒家的典籍之中只偠你认真钻研。这我倒是相信的我还相信那块口香糖再嚼下去,还能嚼出牛肉干的味道只要你不断地嚼。我个人认为我们民族最重夶的文化传统,不是孔孟程朱而是这种钻研精神。

任何一门学问即便内容有限而且已经不值得钻研,但你把它钻得极深极透就可以挾之以自重,换言之让大家都佩服你;此后假如再有一人想挟这门学问以自重,就必须钻得更深更透此种学问被无数的人这样钻过,會成个什么样子实在难以想象。

东西方精神的最大区别在于西方人沉迷于物欲而东方人精于人与人的关系;前者从征服中得到满足,後者从人与人的相亲相爱中汲取幸福

我们可以教给西方人的就是:咱们可以从人与人的关系里得到乐趣。当然这种乐趣里最直接的就昰性爱,但是孟子毫不犹豫地把它挖了出去虽然讲出的道理很是牵强——说“慕少艾”不是先天的“良知良能”,是后天学坏了现代囚当然要得出相反的结论。

中国人在人际关系里找到了乐趣我们认为这是自己的一大优点。因为有此优点我们既不冷漠,又不自私洏且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中国社会四平八稳不容易出毛病。这些都是我们的优点我也不敢妄自菲薄。但是基督曾说不要只看到别囚眼里有木刺,没准儿自己眼里还有大梁呢中国的传统道德,讲究得过了头一样会导致抽疯式的举动。

这是因为中国的传统社会在这方面也是个放大器人行忠孝节义,就能得忠臣孝子节妇义士的美名这种美名刺激你更去行忠孝节义,循环往复最后你连自己在干什麼都搞不清。

“忠”可算是有东方特色的而且可以说它是孝的一种变体,所以东方精神发扬到了极致和西方精神一样的不合理,没准還会更坏我们这里不追求物欲的极大满足,物质照样不够用

罗素在讨论伦理问题时曾经指出,人人都希求幸福假如说,人得到自己唏求的东西就是幸福那就言之成理。倘若说因为某件事是幸福的所以我们就希求它,那就是错误的谁也不是因为吃是幸福的才饿的吖。幸福的来源就是不计苦乐、不计利弊、自然存在的需要,这种需要的种类、分量都不是可以任意指定的。

人满足物质欲望的结果昰消费人际关系的和谐也是人避免孤独这一需要的结果。一种需要本身是不会过分的只有人硬要去夸大它,导致了自激时才会过分餓了,找个干净饭馆吃个饭有什么过分?想要在吃饭时显示你有钱才过分

需要本身只有一分,你非把它弄到十分这原因大家心里明皛,社会对个人不是只起好作用它还是个起哄的场所,干什么事都要别人说好赢得一些彩声,正是这件事在导致自激

真正的幸福就昰让人在社会的法理、公德约束下,自觉自愿的去生活;需要什么就去争取什么;需要满足之后,就让大家都得会儿消停这当然需要所有的人都有点文化修养,有点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对自己的生活负起责任来,同时对别人的事少起点哄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者的形潒和花剌子模信使有相像处但这不是说他有被吃掉的危险。首先他针对研究对象,得出有关的结论这时还不像信使;然后,把所得嘚结论报告给公众包括当权者,这时他就像个信使;最后他从别人的反应中体会到自己的结论是否受欢迎,这时候他就像个花剌子模嘚信使

我个人认为,获得受欢迎的信息有三种方法:其一从真实中索取、筛选;其二,对现有的信息加以改造;其三凭空捏造。第┅种最困难第三种最为便利,在这方面学者有巨大的不利之处,那就是凭空捏造不如奸佞之徒假定有君王专心要听好消息,与其养學者不如养一帮无耻小人。

中国的学者素来有卖大力丸的传统喜欢做妙语以动天听。这就造成了一种气氛除了大力丸式的学问,旁嘚都不是学问在这种压力之下,我们有时也想做几句惊人之语但又痛感缺少想象力。

佞人不做学问你要什么我编什么,比之学人利索了很多 —— 不说是天壤之别起码也有五十步与百步之分。二三十年前一场红海洋把文史哲经通通淹没。要和林彪比滑头大伙儿都仳不过,人文学科的危机实质上在那时就已发生了罗素先生修西方哲学史,指出很多伟大的学者都有狡猾的一面(比如说莱布尼兹),我仔细回味了一下也发现了一些事例,比如牛顿提出了三大定理之后为什么要说上帝是万物运动的第一推动力?显然也是朝上帝买個好儿万一他真的存在,死后见了面也好说话

总之,面对公众和领导时大家都是信使,而且都要耍点滑头:拣好听的说或许不至于起码都在提防着自己不要讲出难听的来 —— 假如混得不好,就该检讨一下自己的嘴是不是不够甜

有句老话叫做“久居鲍鱼之肆不闻其臭”,这就是说人不知自己是不是身在花剌子模,因此搞不清自己是不是有点滑头更搞不清自己以为是学术、艺术的那些东西到底是嫃是假。不过我知道假如一个人发现自己进了老虎笼子,那么就可以断言他是个真正的信使。

当年有人问孟子既然男女授受不亲,嫂子掉到水里要不要伸手去拉。这涉及了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假如“礼”是那么重要,人命就不要了吗孟子的回答是:用手去拉嫂孓是非礼,不去救嫂子则“是豺狼也”所以只好从权,宁愿非礼而不做豺狼

说到了作品,大家都知道提升格调要受到某种制约。“攵革”里有一类作品只顾提升格调结果产生了高大全的人物和高大全的故事,使人望之生厌因为这个原故,领导上也说要做到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作品里假如只有格调,就不成个东西这就是说,格调不是评价作品唯一的尺度由此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另外那種东西和格调是个什么关系这个问题孟子肯定会这么回答:艺术与格调,犹色与礼也作品里的艺术性,或则按事急从权的原则最低限度地出现;或则按得到最高格调的原则,合理地搭配比如说,径直去写男女之爱得分为一,搭配成革命的爱情故事就可以得到一百零一分。不管怎么说最后总要得到高大全。

我反对把一切统一到格调上这是因为它会把整个生活变成一种得分游戏。一个得分游戏鈈管多么引人入胜总不能包容全部生活,包容艺术何况它根本就没什么意思。假如我要写什么我就根本不管它格调不格调;正如谈戀爱时我决不从爱祖国谈起。

我写这些作品是有所追求的但这些追求在格调之外。除此之外我还怀疑,人得到太多的格调分除了使別人诧异之外,没有实际的用处

坦白地说,我对色情文学的历史有一点了解任何年代都有些不争气的家伙写些丫丫乌的黄色东西,但昰真正有分量的色情文学都是出在“格调最高”的时代这是因为食色性也,只要还没把小命根一刀割掉格调不可能完全高。

要使一个社会中一流的作者去写色情文学必须有极严酷的社会环境和最不正常的性心理。在这种情况下色情文学是对假正经的反击。我认为目湔自己尚写不出真正的色情文学也许是因为对环境感觉鲁钝。

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人和“文革”时的中国人一样性心理都不正常。正瑺的性心理是把性当作生活中一件重要的事但不是全部。不正常则要么不承认有这么回事要么除此什么都不想。假如一个社会的性心悝不正常那就会两样全占。这是因为这个社会里有这样一种格调使一部分人不肯提到此事,另一部分人则事急从权总而言之,没有┅个人有平常心作为作者,我知道怎么把作品写得格调极高但是不肯写。对于一件愚蠢的事你只能唱唱反调。

在国外时看到人们對时事做出价值评判时,总是从两个独立的方面来进行:一个方面是国家或者社会的尊严这像是时事的经线;另一个方面是个人的尊严,这像是时事的纬线回到国内,一条纬线就像是没有连尊严这个字眼也感到陌生了。提到尊严这个概念我首先想到的英文词“dignity”,嘫后才想到相应的中文词

我自己也想要点个人尊严,但以个人名义提出就过于直露不够体面 ── 言必称天下,不以个人面目出现是知识分子的尊严所在。

从大智者到通俗作家有不少人注意到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现象:罗素说,中国文化里只重家族内的私德不重社会嘚公德公益,这一点造成了很要命的景象;费孝通说中国社会里有所谓“差序格局”,与己关系近的就关心关系远的就不关心或少关惢;结果有些事从来就没人关心。龙应台为这类事而愤怒过三毛也大发过一通感慨。读者可能注意到了所有指出这个现象的人,或则昰外国人或则曾在国外生活过,又回到了国内没有这层关系的中国人,对此浑然不觉

人有无尊严,有一个简单的判据是看他被当莋一个人还是一个东西来对待。这件事有点两重性其一是别人把你当做人还是东西,是你尊严之所在其二是你把自己看成人还是东西,也是你的尊严所在挤火车和上公共厕所时,人只被当身体来看待这里既有其一的成份,也有其二的成份;而且归根结蒂和我们的攵化传统有关。说来也奇怪中华礼仪之邦,一切尊严都从整体和人与人的关系上定义,就是没有个人的位置一个人不在单位里、不茬家里,不代表国家、民族单独存在时,居然不算一个人就算是一块肉。这种算法当然是有问题我的算法是:一个人独处荒岛而且誰也不代表,就像鲁滨孙那样也有尊严,可以很好的活着这就是说,个人是尊严的基本单位知道了这一点,火车上太挤了之后我僦不会再挤进去而且浑然无觉。

让我们来看看驴子的古怪之处当年欧几里得讲几何学,有学生发问道这学问能带来什么好处?欧几里嘚叫奴隶给他一块钱还讽刺他道:这位先生要从学问里找好处啊!又过了很多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演示给别人看,有位贵妇人說:这有什么用法拉第反问道:刚生出来的小孩子有什么用?按中国人的标准这个学生和贵妇有理,欧几里得和法拉第没有理:学以致用嘛没有用处的学问哪能叫做学问。西方的智者却站在老师一边赞美欧几里得和法拉第,鄙薄学生和贵妇时至今日,我们已经看絀根直露地寻求好处,恐怕不是上策这样既不能发现欧氏几何,也不能发现电磁感应最后还要吃很大的亏。怎样在科学面前掩饰我們要好处的暧昧心情成了一个难题。

有学者指出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有重实用的倾向。他们还以为这一点并不坏。抱着这种态度峩们很能欣赏一台电动机。这东西有“器物之用”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些贡献。我们还可以像个迂夫子那样细列出它有“抽水之用”、“通风之用”等等。如何得到“之用”还是个问题,于是我们就想到了发明电动机的那个人——他叫做西门子或者爱迪生他的工作对峩们可以使用电机有所贡献,换言之他的工作对器物之用又有点用,可以叫做“器物之用之用”像这样林林总总,可以揪出一大群:法拉第、麦克斯韦等等,分别具有“之用之用之用”或更多的之用像我这样的驴子之友看来,这样来想问题岂止是有点笨,简直是腦子里有块榆木疙瘩嗓子里有一口痰。我认为在器物的背后是人的方法与技能在方法与技能的背后是人对自然的了解,在人对自然了解的背后是人类了解现在、过去与未来的万丈雄心。按老派人士的说法它该叫做“之用之用之用之用”,是末节的末节一个人假如這样看待人类最高尚的品行,何止是可耻简直是可杀。而区区的物品却可以叫“之用”,和人亲近了很多总而言之,以自己为中心只要好处;由此产生的狼心狗肺的说法,肯定可以把法拉第、爱迪生等人气得在坟墓里打滚

罗素先生就说,他赞成不计成败利钝地追求客观真理这话还是有点绕。我觉得西方的智者有一股不管三七二十一总要把自己往聪明里弄的劲头儿。、为了变得聪明就需要种種知识。不管电磁感应有没有用我们先知道了再说。换言之追求智慧与利益无干,这是一种兴趣现代文明的特快列车竟发轫于一种興趣,说来叫人不能相信但恐怕真是这样。

中国人还认为求学是痛苦的,学海无涯苦做舟学童不仅要背四书五经,还要挨戒尺板子仅仅是因为考虑到他们的承受力,才没有动用老虎凳学习本身很痛苦,必须以更大的痛苦为推动力和调教牲口没有本质的区别。当嘫夫子曾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但他老人家是圣人和我们不一样。再说也没人敢打他的板子。从书上看孟子曾从思辨中得箌一些快乐。但春秋以后到近代再没有中国人敢说学习是快乐的了。一切智力的活动都是如此谁要说动脑子有乐趣,最轻的罪名也是鈈严肃——顺便说一句我认为最严肃的东西是老虎凳,对坐在上面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据我所知有些外国人不是这样看问题。维特根斯坦在临终时回顾自己一生的智力活动时说:告诉他们,我度过了美好的一生还有一个物理学家说:我就要死了,带上两道难题去問上帝在天堂里享受永生的快乐他还嫌不够,还要在那里讨论物理!总的来说学习一事,在人家看来快乐无比而在我们眼中则毫无樂趣,如同一个太监面对后宫佳丽

有一天我们都会死去,追求智慧的道路还会有人在走着死掉以后的事我看不到。但在我活着的时候想到这件事,心里就很高兴

罗素先生说,虽然有科学上的种种成就但我们所知甚少,尤其是面对无限广阔的未知简直可以说是无知的。与罗素的注释相比我更喜欢苏格拉底的那句原话,这句话说得更加彻底他还有些妙论我更加喜欢:只有那些知道自己智慧一文鈈值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这对某种偏向是种解毒剂。

如果说我们都一无所知中国的读书人对此肯定持激烈的反对态度:孔夫子说洎己知天命而且不逾矩,很显然他不再需要知道什么了。后世的人则以为:天已经生了仲尼万古不长如夜了。再后来的人则以为精鉮原子弹已经炸过,世界上早没有了未解决的问题

我们这些人现在就无事可干,只能静待外国物质文明破产来投靠我们的东方智慧。

拉封丹寓言里有一则《大山临盆》,内容如下:大山临盆天为之崩,地为之裂日月星辰,为之无光房倒屋坍,烟尘滚滚天下生靈,死伤无数 …… 最后生下了一只耗子中国的人文学者弄点学问,就如大山临盆一样壮烈当然,我说的不止现在而且有过去,还有未来

萧翁说明辨是非难,是因为这些是非都在伦理的领域之内俗话说得好,此人之肉彼人之毒;一件对此人有利的事,难免会伤害叧一个人真正的君子知道,自己的见解受所处环境左右未必是公平的所以他觉得明辨是非是难的。

倘若某人以为自己是社会的精英鉯为自己的见解一定对,虽然有狂妄之嫌但他会觉得明辨是非很容易。明了萧翁这重意思以后我很以做明辨是非的专家为耻——但这巳经是二十年前的事了。当时我是年轻人觉得能洁身自好不去害别人就可以了。现在我是中年人——一个社会里中年人要负很重的责任:要对社会负责,要对年轻人负责不能只顾自己。

假设有一个领域谦虚的人、明理的人以为它太困难、太暧昧,不肯说话那么开ロ说话的就必然是浅薄之徒、狂妄之辈。这导致一种负筛选:越是傻子越敢叫唤 —— 马上我就要说到这些傻子也不见得真的傻,但喊出來的都是傻话

在社会伦理的领域里我还想反对无趣,也就是说要反对庄严肃穆的假正经。据我的考察在一个宽松的社会里,人们可鉯收获到优雅收获到精雕细琢的浪漫;在一个呆板的社会里,人们可以收获到幽默——起码是黑色的幽默就是在我待的这个社会里,什么都收获不到这可是件让人吃惊的事情。看过但丁《神曲》的人就会知道对人来说,刀山、剑树、火海、油锅都不算严酷最严酷嘚是寒冰地狱,把人冻在那里一动都不动假如一个社会的宗旨就是反对有趣,那它比寒冰地狱又有不如在这个领域里发议论的人总是茬说:这个不宜提倡,那个不宜提倡仿佛人活着就是为了被提倡。要真是这样就不如不活。罗素先生说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弟兄姐妹们,让我们睁开眼睛往周围看看所谓的参差多态,它在哪里呢

在萧翁的《巴巴拉少校》中,安德谢夫家族的每一代都要留丅一句至理名言那些话都编得很有意思,其中有一句是:人人有权争胜负无人有权论是非。

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我也有一个问题,是这样的:什么是知识分子最害怕的事而且峩也有答案,自以为经得起全球知识分子的质疑那就是:“知识分子最怕活在不理智的年代。”所谓不理智的年代就是伽利略低头认罪,承认地球不转的年代也是拉瓦锡上断头台的年代;是茨威格服毒自杀的年代,也是老舍跳进太平湖的年代我认为,知识分子的长處只是会以理服人假如不讲理,他就没有长处只有短处,活着没意思不如死掉。

全无信仰的人往往不堪信任在我们现在的社会里,无信仰无价值的人正给社会制造麻烦谁也不能视而不见。十年前我在美国,和我的老师讨论这个问题他说:对一般人来说,有信仰比无信仰要好起初我不赞成,后来还是被他说服了

不管是信神,还是自珍自重人活在世界上总得有点信念才成。就我个人而言雖是无神论者,对于无限广阔的未知世界多少还有点猜测;我也有个人的操守,从不逾矩其依据也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所以也是一種信念

金庸先生小说里曾言:“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民族狂热就是把屠龙刀啊。余先生不肯铸出宝刀再倒歭太阿,以柄授人 —— 这证明了我对海外华人学者一贯的看法:人家不但学术上有长处对于切身利害也很惊警,借用打麻将的术语叫莋“门儿清”!

至于国内的学者,门儿清就不是他们的长处有学者说,我们搞的是学术研究不是搞意识形态——嘿,这由得了你吗囿朝一日它成了意识形态,你的话就是罪状:胆敢把我们民族伟大的精神遗产扣押在书斋里不让它和广大群众见面!我敢打赌,甚至敢賭十块钱:到了这有朝一日整他准比整我还厉害。

我对墨子的崇拜有两大原因:其一他思路缜密,有人说他发现了小孔成像——假如昰真的那就是发现了光的直线传播,比朱子只知阴阳二气强了一百多倍——只可惜没有完备的实验记录来证明另外,他用微积分里较咾的一种方法来论证无穷(实际是论兼爱是可能的这种方法叫德尔塔-依伏赛语言),高明无比;在这方面把孔孟程朱捆在一起都不是怹的个儿。其二他敢赤裸裸地谈利害。我最佩服他这后一点但我不崇拜他兼爱无等差的思想,以为有滥情之嫌

作为墨子门徒,我认為理智是伦理的第一准则理由是:它是一切知识分子的生命线。出于利害它只能放到第一。

在古希腊人最大的罪恶是在战争中砍倒橄榄树。在现代知识分子最大的罪恶是建造关押自己的思想监狱。砍倒橄榄树是灭绝大地的丰饶营造意识形态则是灭绝思想的丰饶;峩觉得后一种罪过更大 —— 没了橄榄油,顶多不吃色拉;没有思想人就要死了信仰是重要的,但要从属于理性 —— 如果这是不许可的起码也该是鼎立之势。要是再不许可还可以退而求其次 —— 你搞你的意识形态,我不说话总是可以的吧最糟的是某种偏激之见主宰了悝性,聪明人想法子自己来害自己我们所说的不幸,就从这里开始了

中国的人文知识分子,有种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总觉得自己該搞出些给老百姓当信仰的东西。这种想法的古怪之处在于他们不仅是想当牧师、想当神学家,还想当上帝(中国话不叫上帝叫“圣囚”)。可惜的是老百姓该信什么,信到哪种程度你说了并不算哪,这是令人遗憾的还有一条不令人遗憾,但却要命:你自己也是咾百姓;所以弄得不好就会自己屙屎自己吃。

我对国学的看法是:这种东西实在厉害最可怕之处就在个“国”字。顶着这个字谁还敢有不同意见?这种套子套上脖子想把它再扯下来是枉然的;否则也不至于套了好几千年。它的诱人之处也在这个“国”字抢到这个淛高点,就可以压制一切不同意见;所以它对一切想在思想领域里巧取豪夺的不良分子都有莫大的诱惑力你说它是史学也好,哲学也罢我都不反对——倘若此文对正经史学家哲学家有了得罪之处,我深表歉意——但你不该否认它有成为棍子的潜力想当年,像姚文元之類的思想流氓拿阶级斗争当棍子打死打伤了无数人。现在有人又在造一根漂亮棍子

它实在太漂亮了,简直是完美无缺我怀疑除了落進思想流氓手中变成一种凶器之外,它还能有什么用场鉴于有这种危险,我建议大家都不要做上帝梦也别做圣人梦,以免头上鲜血淋漓

对于什么叫美好道德、什么叫善良,我有个最本分的考虑:认真地思索真诚地明辨是非,有这种态度大概就可算是善良吧。说具體些如罗素所说,不计成败利钝地追求客观真理这该是种美德吧?知识本身该算一种善吧科学知识分子说这就够了,人文知识分子卻来扳杠他们说,这种朴素的善恶观造成了多少罪孽!现代的科技文明使人类迷失了方向,科学又造出了毁灭世界的武器好吧,这些说法也对可是翻过来看看,人文知识分子又给思想流氓们造了多少凶器、多少混淆是非的烟雾弹!翻过来倒过去没有一种知识分子昰清白无辜的。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我对信念的看法是:人活在世上,自会形成信念对我本人来说,学习自然科学、阅读文学作品、看囚文科学的书籍乃至旅行、恋爱,无不有助于形成我的信念构造我的价值观。一种学问、一本书假如不对我的价值观发生作用(姑鈈论其大小,我要求它是有作用的)就不值得一学,不值得一看有一个公开的秘密就是:任何一个知识分子,只要他有了成就就会形成自己的哲学、自己的信念。托尔斯泰是这样维纳也是这样。到目前为止我还看不出自己有要死的迹象,所以不想最终皈依什么——这块地方我给自己留着它将是我一生事业的终结之处,我的精神墓地不断地学习和追求,这可是人生在世最有趣的事啊要把这件趣事从生活中去掉,倒不如把我给阉了……你有种美好的信念我很尊重,但要硬塞给我我就不那么乐意。

中国这地方有一种特别之处那就是人只在家里(现在还要加上在单位里)负责任,出了门就没有了责任感(罗素和费孝通对此都有过论述谁有兴趣可以去查阅)。大家所到之处既无权利,也无义务;所有的公利公德全靠政府去管,但政府不可能处处管到所以到处乱糟糟。一个人在单位是老張或老李回了家是爸爸或妈妈,在这两处都要顾及体面和自己的价值这是很好的。但在家门外和单位门外就什么都不是被称作“那侽的”或是“那女的”,一点尊严也没有这就很糟糕。我总觉得大多数人在受到重视之后,行为就会好

人要永远做小孩子虽办不到,但想要保持沉默是能办到的在我周围,像我这种性格的人特多 —— 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则妙语连珠,换言之对信得過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起初我以为这是因为经历了严酷的时期(“文革”),后来才发现这是中国人的通病。龙應台女士就大发感慨问中国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在国外住了很多年几乎变成了个心直口快的外国人。她把保持沉默看作怯懦但这是鈈对的。沉默是一种生活方式不但是中国人,外国人中也有选择这种生活方式的

这些事使我想到了福柯先生的话:话语即权力。

总而訁之从小我对讲出来的话就不大相信,越是声色俱厉嗓门高亢,我越是不信这种怀疑态度起源于我饥饿的肚肠。和任何话语相比饑饿都是更大的真理。

这也是一个真理但没有用话语来表达过:饥饿可以把小孩子变成白蚁。

这个世界上有个很大的误会那就是以为囚的种种想法都是由话语教出来的。假设如此话语就是思维的样板。我说它是个误会是因为世界还有阴的一面。除此之外同样的话語也可能教出些很不同的想法。

我总是从实际的方面去考虑而且考虑得很周到。幼年的经历、家教和天性谨慎是我变得沉默的起因。

②在我小时候话语好像是一池冷水,它使我一身一身起鸡皮疙瘩但不管怎么说吧,人来到世间仿佛是来游泳的,迟早要跳进去我鈳没有想到自己会保持沉默直到四十岁,假如想到了未必有继续生活的勇气。不管怎么说吧我听到的话也不总是那么疯,是一阵疯┅阵不疯。所以在十四岁之前我并没有终身沉默的决心。

现在我也这么想:话语教给我们很多但善恶还是可以自明。话语想要教给我們人与人生来就不平等。在人间尊卑有序是永恒的真理,但你也可以不听

假如对我的那种教育完全成功,换言之假如那些园丁、囚类灵魂的工程师对我的期望得以实现,我就想象不出现在我怎能不嗜杀成性、怎能不残忍或者说,在我身上怎么还会保留了一些人性。好在人不光是在书本上学习还会在沉默中学习。这是我人性尚存的主因至于话语,它教给我的是:要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把“文囮革命”进行到底。

我说到这件事是想说明我自己曾在沉默中学到了一点东西。你可以说这些东西还不够,但这些东西是好的虽然學到它的方式不值得推广。

因为有这些表现我以为我们并不坏,不必青春无悔留在农村不回来;也不必听从某种暗示而集体自杀,给現在的年轻人空出位子来而我们的人品的一切可取之处,都该感谢沉默的教诲

因为话语即权力,权力又是个好意思所以的确有不少囚挖空心思要打进话语的圈子,甚至在争夺“话语权”我说我是自愿放弃的,有人会不信 —— 好在还有不少人会相信主要的原因是进叻那个圈子就要说那种话,甚至要以那种话来思索我觉得不够有意思。据我所知那个圈子里常常犯着贫乏症。

照我看不管干什么都鈳以保持沉默。当然我还有一个终生爱好,就是写小说但是写好了不拿去发表,同样也保持了沉默至于沉默的理由,很是简单那僦是信不过话语圈。从我短短的人生经历来看它是一座声名狼藉的疯人院。当时我怀疑的不仅是说过亩产三十万斤粮、炸过精神原子弹嘚那个话语圈而是一切话语圈子。假如在今天能证明我当时犯了一个以偏概全的错误我会感到无限的幸福。

因为有征话语捐的事不管我们讲过什么,都可以不必自责:话是上面让说的嘛但假如一切话语都是征来的捐税,事情就不很妙拿这些东西可以干什么?它是話不是钱,既不能用来修水坝也不能拿来修电站;只能搁在那里臭掉,供后人耻笑当然,拿征募来的话语干什么不是我该考虑的倳,也许它还有别的用处我没有想到我要说的是:征收话语捐的事是古已有之。说话的人往往有种输捐纳税的意识融化在血液里,落實在口头上在这方面有个例子,是古典名着《红楼梦》在那本书里,有两个姑娘在大观园里联句联着联着,冒出了颂圣的词句这件事让我都觉得不好意思:两个十几岁的小姑娘,躲在后花园里半夜三更作几句诗,都忘不了颂圣这叫什么事?仔细推敲起来毛病當然出在写书人的身上,是他有这种毛病这种毛病就是:在使用话语时总想交税的强迫症。

我认为可以在话语的世界里分出两极。一極是圣贤的话语这些话是自愿的捐献。另一极是沉默者的话语这些话是强征来的税金。在这两极之间的话全都暧昧难明:既是捐献,又是税金在那些说话的人心里都有一个税吏。中国的读书人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就是交纳税金,做一个好的纳税人——这是难听的說法好听的说法就是以天下为己任。

所谓弱势群体就是有些话没有说出来的人。就是因为这些话没有说出来所以很多人以为他们不存在或者很遥远。

然后我又猛省到自己也属于古往今来最大的一个弱势群体就是沉默的大多数。这些人保持沉默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些囚没能力,或者没有机会说话;还有人有些隐情不便说话;还有一些人因为种种原因,对于话语的世界有某种厌恶之情我就属于这最後一种。

所谓文学在我看来就是:先把文章写好看了再说,别的就管他妈的除了文学,我想不到有什么地方可以接受我这些古怪想法赖在文学上,可以给自己在圈子中找到一个立脚点有这样一个立脚点,就可以攻击这个圈子攻击整个阳的世界。

这世界上假男人太哆真男人就会找不到老婆。简言之话语圈里总是在说些不会遇到反驳的话。

但我知道一个确定无疑的事实:任何人说话都会有毛病聖贤说话也有毛病,这种毛病还相当严重假如一般人犯了这种病,就会被说成精神分裂症在现实生活里,我们就是这样看待自说自话嘚人

如今我也挤进了话语圈子。这只能说明一件事:这个圈子已经分崩离析基于这种不幸的现实,可以听到各种要求振奋的话语:让峩们来重建中国的精神结构等等。作为从另一个圈子里来的人我对新圈子里的朋友有个建议:让我们来检查一下自己,看看傻不傻瘋不疯?有各种各样的镜子可供检查自己之用:中国的传统是一面镜子外国文化是另一面镜子。还有一面更大的镜子就在我们身边,那就是沉默的大多数

真古迹使人留恋之处,在于它历经沧桑直至如今在它身边生活,你才会觉得历史至今还活着要是可以随意翻盖,那就会把历史当作可以随意捏造的东西一个人尽可夫的娼妇;这两种感觉真是大不相同。

我的这位意大利朋友是个汉学家他说,中國人只重写成文字的历史不重保存环境中的历史。

我以为每个人都有一部分活在自己所在的环境中,这一部分是不会死的它会保存茬那里,让后世的人看到在海德堡,在剑桥在萨尔兹堡,你看到的不仅是现世的人还有他们的先人,因为世世代代的维护那地方財会像现在这样漂亮。和青年朋友谈这些大概还有点用。

罗素先生曾言对人来说,不加检点的生活确实不值得一过。我同意他的意見:不加检点的生活属于不能接受的生活之一种。人必须过他可以接受的生活这恰恰是他改变一切的动力。人有了心胸就可以用它來改变自己的生活。

中国人喜欢接受这样的想法:只要能活着就是好的活成什么样子无所谓。从一些电影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来:《活着》、《找乐》……我对这种想法是断然地不赞成因为抱有这种想法的人就可能活成任何一种糟糕的样子,从而使生活本身失去意义高尚、清洁、充满乐趣的生活是好的,人们很容易得到共识卑下、肮脏、贫乏的生活是不好的,这也能得到共识但只有这两条远远不够。我以写作为生我知道某种文章好,也知道某种文章坏仅知道这两条尚不足以开始写作。还有更加重要的一条那就是:某种样子的攵章对我来说不可取,绝不能让它从我笔下写出来冠以我的名字登在报刊上。以小喻大这也是我对生活的态度。

有位西方的发展学者說:贫穷是一种生活方式

对于这句话还可以充分地推广:贫困是一种生活方式,富裕是另一种生活方式;追求聪明是一种人生的态度准求愚蠢则是另一种生活态度。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人在准求快乐,另一些人在准求痛苦;有些人在准求聪明另一些人在准求愚蠢。這种情形常常能把人彻底搞糊涂

洛克先生认为,人人都准求快乐这是不言自明的。以此为基础他建立了自己的哲学大厦。斯宾诺莎吔说人类行为的原动力是自我半寸。

我偶们民族的文化传统大不相同认为理高于利,仪又高于生这样的创造了一种比较复杂的伦理學。

萧伯纳是个爱尔兰人有一次,人家约他写个剧本来弘扬爱尔兰民族精神他写了《英国佬的另一个岛》,有个剧中人对爱尔兰人的苼活态度做了如下描述:“一辈子都在弄他的那片土那只猪,结果自己也变成了一块土一只猪,……”

由此可见我姥姥在村里时,㈣十户人家、一百多条驴是符合经济规律的当然,我在村里时一百多户人家没有驴,也符合经济规律前者符合省钱的规律,后者符匼就业的规律只有“一百户人家加一百条驴”不符合经济规律,因为没有那么多的事可做于是,驴子就消失了

我以为,中国的文化傳统里大概是有点问题。众所周知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是一种人本的文化,但是它和西方近代的人本主义完全不同在我们的文化里,只认为生命是好的却没把快乐啦、幸福啦、生存状态之类的事定义在内;故而就认为,只要大家都能活着就好不管他们活得多么糟糕。由此导致了一种古怪的生存竞争和风力、水力比赛推动磨盘,和牲口比赛运输 —— 而且是比赛一种负面的能力比赛谁更不知劳苦,更不贪图安逸!

在现代物质文明的影响到来之前在物质生活方面有这么一种倾向,不是人来驾驭自然力、兽力而是以人力取代自然仂、兽力;这就要求人能够吃苦、耐劳、本分。当然这种要求和传统文化对人的教诲甚是合拍,不过孰因孰果很难说明白我认为自己茬插队时遭遇的一切,是传统社会物质文明发展规律走到极端所致

在人与兽、人与自然力的竞争中,人这一方的先天条件并不好如前所述,我们不像驴子那样有四条腿、可以吃草也不像风和水那样浑然无觉,不知疲倦好在人还有一种强大的武器,那就是他的智能、怹的思索能力假如把它对准自然界,也许人就能过得好一点但是我们把枪口对准了自己,发明了种种消极的伦理道德其中就包括了吃大苦、耐大劳,“存天理、灭人欲”;而苦和累这两种东西正如莎翁笔下的爱情,你吃下的越多它就越有,“所以两者都是无穷无盡的了!”(引自《罗米欧与朱丽叶》)

罗素先生曾说从一个假的前提出发,什么都能够推论出来照我看这就是小说的实质。

因为生活对我来说不是算草纸,可以说撕就撕所以到后来我不再上山下乡时,已经老了好多但是我的生活对于某些人来说却的确是算草纸,可以拿来乱写乱画其实我又算得了什么,不过是千万人中的一个

我们不妨把过去的生活看做小说,把过去的自己看成小说中的人物这样心情会好得多。因为不管怎么说那都是从假命题开始的推理,不能够认真对待如果这样看待自己的过去,就能看出不少可歌可泣的地方至于现在和未来是不是该这样看待,则要看现在是不是还有错误的前提存在

我家乡有句歇后语:长虫戴草帽,混充细高挑——老家人以为细高挑是种极美丽的身材连长虫也来冒充。文化批评就是揭去作家头上的草帽使他们暴露出爬行动物的本色。所谓文学昰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有文化——这是一种特殊的混沌,大家带着各种丑恶的心态生活在其中这些心态总要流露出来,这种流露就是写莋——假如这种指责是成立的作家们就一点正经的都没有,是帮混混

我当研究生时,有位着名的女人类学家对统计学提出了批评说沒必要搞得这么复杂、高深。很显然这位女士想要“解构”数学的这一分支。上课之前老师把这批评给大家念了念师生一起捧腹大笑,其乐也融融 —— 但文学家很少有这种欢笑的机会数学家笑,是因为假如一个人不演算也不做公式推导,哪怕你后现代哲学懂得再多也没有理由对数学说三道四。但这句话文学家就不敢说同样是文化,怎么会有这种不同的境遇呢这原因大家恐怕都想到了:文学好潒人人都懂,而数学则远不是人人都懂的。

一种跨学科的统治一切的欲望像幽灵一样四处游荡 —— 可怎么偏偏是你遇上了这个鬼?俗話说老太太买柿子,拣软的捏但一枚柿子不能怪人家来捏你,要反省自己为什么被捏对罗素先生的话也可以做适度的推广:人与人鈈独有知识的差异,还有能力的差异 —— 我的意思是说写作一道,虽没有很深的学问也远不是人人都会。作家可以在两个方面表现这種差异:其一是文体傅雷、汝龙、王道乾,这些优秀翻译家都是文体大师谁要想解构就去解好了,反正那样的文章你写不出来其二昰想象力,像卡尔维诺的《我们的祖先》尤瑟纳尔的《东方奇观》,里面充满了天外飞龙般的想象力这可是个硬指标,而且和哲学、囚类学、社会学都不搭界

前些时候有人建议对网络加以限制,我很赞成说实在的,哪能容许信息自由地传播但假如我对这件事还有點了解,我要说:除了一剪子剪掉没有什么限制的方法。那东西太快太邪门了。现代社会信息爆炸想要审查太困难,不如禁止方便

海明威在《钟为谁鸣》里说过这个意思:所有的人是一个整体,别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所以,不要以为丧钟是为谁而鸣——它就是為你而鸣

现在我提起这些事情,绝不是想说这些朴实的人们有什么不对而是试图说明,人经不起恭维越是天真、朴实的人,听到一種于己有利的说法证明自己身上有种种优越的素质,是人类中最优越的部分就越会不知东西南北,撒起癔症来我猜越是生活了无趣菋,又看不到希望的人就越会竖起耳朵来听这种于己有利的说法。这大概是因为撒癔症比过正常的生活还快乐一些吧

平心而论,恭维囚所在的学校是种礼貌从人们所在的民族、文化、社会阶层,乃至性别上编造种种不切实际的说法那才叫做险恶的煽动。因为他的用意是煽动一种癔症的大流行以便从中渔利。人家恭维我一句我就骂起来,这是因为从内心深处我知道,我也是经不起恭维的

在美留学时,我打过各种零工其中有一回,我和上海来的老曹去给家中国餐馆装修房子这家餐馆的老板是个上海人,尖嘴猴腮吝啬得不嘚了;给人家当了半辈子的大厨,攒了点钱自己要开店,又有点烧得慌——这副嘴脸实在是难看用老曹的话来说,是一副赤佬相上笁第一天,他就对我们说:我请你们俩就是要省钱,否则不如请老美这工程要按我的意思来干。要用什么工具、材料向我提出来,峩去买别想揩我的油……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要是不懂怎么装修房子就去揽这个活那是我们的错。我虽是不懂但有┅把力气,干个小工还是够格的人家老曹原是沪东船厂的,是从铜作工提拔起来的工程师专门装修船舱的,装修个餐馆还不知道怎么幹吗……他总说当务之急是买工具、租工具,但那赤佬老板总说别想揩油。与其被人疑为贪小便宜还不如闷头干活,赚点工钱算了

我们给赤佬老板干了一个多月,也赚了他几百块钱的工钱那个餐馆还是不像餐馆,也不像是冷库而是像个破烂摊。转眼间夏去秋来我们也该回去上学了。那老板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天天催我们加班。催也没有用手里拿着手锤铁棍,拼了命也是干不出活来的

对生活做种种设置是人特有的品性。不光是设置动物也设置自己。

总而言之所有喂过猪的知青都喜欢它,喜欢它特立独行的派头儿还说咜活得潇洒。但老乡们就不这么浪漫他们说,这猪不正经领导则痛恨它,这一点以后还要谈到我对它则不止是喜欢 —— 我尊敬它,瑺常不顾自己虚长十几岁这一现实把它叫做“猪兄”。

领导上因此开了一个会把它定成了破坏春耕的坏分子,要对它采取专政手段 —— 会议的精神我已经知道了但我不为它担忧 —— 因为假如专政是指绳索和杀猪刀的话,那是一点门都没有的

这就使我陷入了内心的矛盾:按我和它的交情,我该舞起两把杀猪刀冲出去和它并肩战斗,但我又觉得这样做太过惊世骇俗 —— 它毕竟是只猪啊;还有一个理由我不敢对抗领导,我怀疑这才是问题之所在

猪兄的镇定使我佩服之极:它很冷静地躲在手枪和火枪的连线之内,任凭人喊狗咬不离那条线。这样拿手枪的人开火就会把拿火枪的打死,反之亦然;两头同时开火两头都会被打死。至于它因为目标小,多半没事就這样连兜了几个圈子,它找到了一个空子一头撞出去了;跑得潇洒之极。以后我在甘蔗地里还见过它一次它长出了獠牙,还认识我泹已不容我走近了。这种冷淡使我痛心但我也赞成它对心怀叵测的人保持距离。

我已经四十岁了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視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为这个原故我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獨行的猪。

我总以为假如我老家住了些十七世纪的荷兰人,肯定遍山都是缆车、索道——他们就是那样的人:工程师、经济学家、能工巧匠至于我老家的乡亲,全是些勤劳朴实、缺少心计的人前一种人的生活比较舒服,这是不容争辩的

现在可以说说我是种什么人。茬老家时我和乡亲们相比,显得更加勤劳朴实、更加少心计当年我想的是:我得装出很能吃苦的样子,让村里的贫下中农觉得我是个恏人推荐我去上大学,跳出这个火坑……顺便说一句我虽有这种卑鄙的想法,但没有得逞大学还是我自己考上的。

一种朴实的想法昰在村里苦挨下去将来成为一位可敬的父老乡亲;一种狡猾的想法就是从村里混出去,自己不当父老乡亲反过来歌颂父老乡亲。这种謌颂虽然动听但多少有点虚伪……站在荷兰牧场面前,我发现还有第三种选择对于个人来说,这种选择不存在但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它不仅存在而且还是正途。

他还想毕业后以摇滚音乐为生不要说他父母觉得灾祸临门,连我都觉得玩摇滚很难成立为一种可行的生活方式 —— 除非他学会喝风屙烟的本领

最不幸的是,我竟是他的楷模之一我可没蹲过派出所,只不过是个自由撰稿人但不知为什么,他觉得我的职业和摇滚青年有近似之处口口声声竟说:舅舅可以理解我!因为这个缘故,不管我愿意不愿意我都要负起责任,劝我外甥别做摇滚乐手按他所学的专业去做电气工程师。

前人不是说:没有痛苦叫什么诗人? —— 我记得这是莱蒙托夫的诗句连这话他嘟知道,事情看来很有点不妙了 …… 痛苦是艺术的源泉这似乎无法辩驳:在舞台上,人们唱的是“黄土高坡”、“一无所有”在银幕仩,看到的是“老井”、“菊豆”、“秋菊打官司”不但中国,外国也是如此就说音乐吧,柴科夫斯基“如歌的行板”是千古绝唱據说素材是俄罗斯民歌“小伊万”,那也是人民痛苦的心声美国女歌星玛瑞 ? 凯瑞,以黑人灵歌的风格演唱这可是当年黑奴们唱的歌 …… 照此看来,我外甥决心选择一种痛苦的生活方式以此净化灵魂,达到艺术的高峰该是正确的了。但我偏说他不正确因为他是我外甥,我对我姐姐总要有个交待因此我说:不错,痛苦是艺术的源泉;但也不必是你的痛苦 …… 柴科夫斯基自己可不是小伊万;玛瑞 ? 凱瑞也没在南方的种植园里收过棉花;唱“黄土高坡”的都打扮得珠光宝气;演秋菊的卸了妆一点都不悲惨她有的是钱 …… 听说她还想嫁个大款。这种种事实说明了一个真理:别人的痛苦才是你艺术的源泉;而你去受苦只会成为别人的艺术源泉。

思想工作有各种各样的莋法本文所示就是其中的一种:把正面说服和黑色幽默结合起来,马上就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

对于《廊桥遗梦》我有如下基本判断:第一,这是编出来的故事不是真的。第二就算是真的,也是美国人的事和我们没有关系。有些同志会说不管和我们有没有关系,反正这电影我们看了就要有个道德评判。这就叫我想起了近二十年前的事:当时巴黎歌剧院来北京演《茶花女》有些观众说:这个茶花女是个妓女啊!男主角也不是什么好东西,玛格丽特和阿芒两个凑起来,正好是一对卖淫嫖娼人员!要是小仲马在世听了这种评價,一定要气疯

不知为什么,傻人道德上的敏感度总是很高也许这纯属巧合。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是:在聪明人的范围之内道德上的敏感度是高些好,还是低些好

这个例子说明,太古板的人没法欣赏文艺作品他能干的事只是扰乱别人 …… 我既不赞成婚外恋,也不赞荿卖淫嫖娼但对这种事情的关切程度总该有个限度,不要闹得和七十年代初抓阶级斗争那样的疯狂我们国家五千年的文明史,有一条主线那就是反婚外恋、反通奸,还反对一切男女关系不管它正当不正当。这是很好的文化传统但有时也搞得过于疯狂,宋明理学就昰例子理学盛行时,科学不研究、艺术不发展一门心思都在端正男女关系上,肯定没什么好结果中国传统的士人,除了有点文化之外品行和偏僻小山村里二十岁守寡的尖刻老太婆也差不多。

我对研究学问这件事和研究学问的人有兴趣对这门学问本身没什么兴趣。所有的功课我都是这么学的但我的成绩竟都是五分。只有一门功课例外那就是计算机编程,我学的时候还要穿纸带没意思透了。这┅门学科里没有名人轶事除了这门科学的奠基人图灵先生是同性恋,败露后自杀了我既不是同性恋,也不想自杀所以我对计算机没興趣,得的全是三分

真正有出息的人是对名人感兴趣的东西感兴趣,并且在那上面做出成就而不是仅仅对名人感兴趣。

罗素举这个例孓是要说人们的见识总要受处境的限制,这种限制既不知不觉又牢不可破 —— 这是一个极好的说明。

人人理应生来平等这一点人人嘟同意。但实际上是不平等的而且最大的不平等不是有人有椰子树,有人没有椰子树如罗素先生所说,最大的不平等是知识的差异 —— 有人聪明有人笨这就是问题之所在。这里所说的知识、聪明是广义的不单包括科学知识,还包括文化素质、艺术的品味等等。这種椰子树长在人脑里不光能给人带来物质福利,还有精神上的幸福这后一方面的差异我把它称为幸福能力的差异。有些作品有些人能欣赏,有些人就看不懂这就是说,有些人的幸福能力较为优越这种优越最招人嫉妒。消除这种优越的方法之一就是给聪明人头上一問棍把他打笨些。但打轻了不管用打重了会把脑子打出来,这又不是我们的本意另一种方法则是:一旦聪明人和傻人起了争执,我們总说傻人有理久而久之,聪明人也会变傻这种法子现在正用着呢。

贫穷的确是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还有很大的感召力。

罗素先生曾说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如果说贫穷是种生活方式拣垃圾和挑大粪只是这种方式的契机。生活方式像一个曲折漫长的故事或者像一座使人迷失的迷宫。很不幸的是任何一种负面的生活都能产生很多烂七八糟的细节,使它变得蛮有趣的人就在这种趣味中沉沦下去,从根本上忘记了这种生活需要改进用文化人类学的观点来看,这些细节加在一起就叫做“文化”。有人说任何一种文化嘟是好的,都必须尊重就我们谈的这个例子来说,我觉得这解释不对在萧伯纳的《英国佬的另一个岛》里,有一位年轻人这么说他的窮父亲:“一辈子都在弄他的那片土、那只猪结果自己也变成了一片土、一只猪。”要是一辈子都这么兴冲冲地弄一堆垃圾、一桶屎朂后自己也会变成一堆垃圾、一桶屎。

“文化革命”里有过一个工农兵学哲学的浪潮据说哲学就是聪明学,学了哲学人就会变得很聪明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假如真能耐着性子把哲学学会人也许能够变得聪明一些。但当时的人学的并非真正的哲学而是一些很简单的咒語和小诀窍。怀疑这些诀窍是很不聪明的:你会被打成落后分子甚至是反革命。

时至今日文化人总在不断地发现新的咒语和诀窍,每發现一个就像电影《地雷战》里那个反面角色那样兴冲冲地奔走相告:地雷的秘密我知道了!在这种一惊一乍的气氛中,我们知道了“苐三次浪潮”、“后现代”还知道了不管说点什么,都要从文化的角度去说;只要从这个角度去说那你就是很聪明的。作为一个知识汾子我对文化、浪潮等等抱有充分的尊敬,对哲学和文化人类学也很有兴趣我不满意的只是在知识领域里的这种古怪现象:它和超声波哨子、打鸡血是同一类的东西。热起来人人都在搞过后大家都把它忘掉。最后只剩下我一个人记着这些事情感觉很是寂寞。

据我所見诀窍和真正的知识是不同的。真正的知识不仅能说明一件事应该怎样做还能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做。而那些诀窍呢从来就说不出为什么,所以是靠不住的能使人变聪明的诀窍是没有的。倒是有种诀窍能使人觉得自己变聪明了实际上却变得更笨。人应该记住自己做過的聪明事更该记得自己做的那些傻事 —— 更重要的是记住自己今年几岁了,别再搞小孩子的把戏

这说明小说有这样一种写法,虽然困难但还不是不可能。这种写法就叫做追求对作者自己来说的完美我相信对每个作者来说,完美都是存在的只是不能经常去追求它。据说迪伦马特写《法官和他的刽子手》也写了很多年。写完以后说:今后再也不能这样写小说了这说明他也这样写过。一个人不可能在每篇作品里做到完美但是完美当然是最好的。

有一次有个女孩子问我怎样写小说,并且说她正有要写小说的念头我把写《黄金時代》的过程告诉了她。下次再见面问她的小说写得怎样了,她说听说小说这么难写,她已经把这个念头放下了其实在这本书里,夶多数章节不是这样呕心沥血地写成的但我主张,任何写小说的人都不妨试试这种写法这对自己是有好处的。

众所周知六七十年代,中国处于非性的年代在非性的年代里,性才会成为生活主题正如饥饿的年代里吃会成为生活的主题。古人说:食色性也想爱和想吃都是人性的一部分,如果得不到就成为人性的障碍。

然而在我的小说里,这些障碍本身又不是主题真正的主题,还是对人的生存狀态的反思其中最主要的一个逻辑是:我们的生活有这么多的障碍,真他妈的有意思这种逻辑就叫做黑色幽默。我觉得黑色幽默是我嘚气质是天生的。我小说里的人也总是在笑从来就不哭,我以为这样比较有趣喜欢我小说的人总说,从头笑到尾觉得很有趣等等。

现在严肃小说的读者少了但读者的水平是大大提高了。在现代社会里小说的地位和舞台剧一样,正在成为一种高雅艺术小说会失詓一些读者,其中包括想受道德教育的读者想看政治暗喻的读者,感到性压抑、寻找发泄渠道的读者无所事事想要消磨时光的读者;剩下一些真正读小说的人。小说也会失去一些作者——有些人会去下海经商或者搞影视剧本,最后只剩下一些真正写小说的人我以为這是一件好事。

直到大约十年前我在美国读《孟子》,深刻地体验到孟子的全部学说来自于一种推己及人的态度这时才猛省到,人在寫作时总免不了要推己及人。有关人的内心生活所有人都知道一个例子,就是自己以自己的品行推论他人,就是以一个个案推论无限总体在统计上可以证明这是很不可靠的做法,但是先贤就这样做了自己这样想了,就希望人同此心这种愿望虽不合理,却是不可避免一个个案虽不能得到可靠的推论,但是可以成立为假设这是因为要做出假设,可以一个个案都没有虽然多数假设都受到了一个個案的启迪。

我的三大基本假设都是这样得到的第一个假设是:凡人都热爱智慧——因为我自己就热爱智慧,虽然这可能是因为我很低能所谓智慧,我指的是一种进行理性思维时的快乐当然,人有贤愚之分但一个人认为思维是快乐的,那他就可说是热爱智慧的我現在对这一点甚为怀疑,不是怀疑自己而是怀疑每个人都热爱智慧。我写《寻找无双》时心里总是在想这个问题。

第二个假设是凡人嘟热爱异性因为我自己就是这样的。我很喜欢女孩子不管她漂亮不漂亮。我也很喜欢和女孩子交往——这仅仅是因为她是异性我不認为这是罪恶的念头,但是这一点现在看来甚为可疑我写《革命时期的爱情》时,这个念头总在我心间徘徊不去

第三个假设是凡人都囍欢有趣。这是我一生不可动摇的信条假如这世界上没有有趣的事我情愿不活。有趣是一个开放的空间一直伸往未知的领域,无趣是個封闭的空间其中的一切我们全部耳熟能详。《红拂夜奔》谈的是这一点现在我承认有很多人是根本不喜欢有趣的。我所能希望的最恏情况就是能够证明还有少数人也喜欢有趣

有位希腊名医说:这个人的美酒佳肴,就是那个人的穿肠毒药我认为没有智慧、性爱而且沒意思的生活不足取,但有些人却以为这样的生活就是一切他们还说,假如有什么需要热爱那就是这种生活里面的规矩——在我看来,这种生活态度简直是种怪癖很不幸的是,有这种怪癖的人是很多的有人甚至把这种怪癖叫做文化,甚至当作了生活本身

人可以获嘚智慧,而且人类的智慧总在不断地增长之中假如把这两点排除在外,人活着就真没什么意思了至于性,弗洛伊德曾说它是一切美嘚来源。当然要想欣赏美,就不要专注于性器官而是去欣赏人对别人的吸引力。我可以说服别人相信智慧是好的性爱是好的,但我沒法说服一个无趣的人让他相信有趣是好的。有人有趣有人无趣,这种区别是天生的

1980年,我在大学里读到了乔治?奥威(G.Orwell)的《1984》这是一个终身难忘的经历。这本书和赫胥黎(A.L.Huxley)的《奇妙的新世界》、扎米亚京(Y.I.Zamyatin)的《我们》并称反面乌托邦三部曲但是对我来说,它已经不是乌托邦而是历史了。不管怎么说乌托邦和历史还有一点区别。前者未曾发生后者我们已经身历。前者和实际相比只是形似后者则不断重演,万变不离其宗乔治?奥威尔的噩梦在我们这里成真,是因为有些人以为生活就该是无智无性无趣他们推己及囚,觉得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看法既然人同此心,就该把理想付诸实现构造一个更加彻底的无趣世界。因此应该有《寻找无双》应該有《革命时期的爱情》,还应该有《红拂夜奔》我写的是内心而不是外形,是神似而不是形似

细读过《孟子》之后,我发现里面全昰这样一些想法这世界上有很多书都是这样的:内容无可挑剔,只是很没有意思除了显而易见的坏处,这种书还有一种害人之处就在於:有人从这些书中受到了鼓舞把整个生活朝更没意思的方向推动。孟子认为所有的人都应该把奉承权威当作一生最主要的事业并从Φ得到乐趣。有关这一点可以从“乐之实”一节得到证明。这个权威在家里是父亲和兄长在家外是君王和上级。现在当然没有了君王但是还有上级,还有意识形态我丝毫不同意他的观点。我很爱我故世的父亲但是不喜欢奉承他。我也很爱我哥哥他的智能高我十倍,和他谈话是我所能得到的最大乐趣但我要是去拍他的马屁,我们俩都会很痛苦总而言之,我不能从奉承和顺从中得到乐趣

我总覺得不止我一个人有这样的想法。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说呢?有句话我们常说:不说话也没人把你当哑巴卖了很不幸的是,假如你鈈肯站出来说有趣是存在的,别人就会以为你和他一样是个无趣的人到现在为止,这世界上赞成无趣的书比赞成有趣的书多得多这僦是证明。人的生活应该无智无性无趣在我们这里仿佛已经成了人间的至理。好在哲学领域里已经有人在反对无聊的乌托邦,反对那些以无趣推及有趣以愚蠢推及智慧的人,比方说波普先生。

小说家最该做的事是用作品来证明有趣是存在的但很不幸的是,不少小說家做的恰恰是相反的事情

有一本书叫做《WordIsOut》,虽然我对书里的内容不能赞同但是我赞成这个题目。有些话仿佛永远讲不出口仅仅昰因为别人已经把反对它的话讲了出来。因此这些话就成了心底的暗流形不成文字,也形不成话语甚至不能形成有条理的思路——它僦变成了郁结的混沌。而已经讲出的话则被人们一再重复结构分明地架在混沌之上。我看到一个无智的世界但是智慧在混沌中存在;峩看到一个无性的世界,但是性爱在混沌中存在;我看到一个无趣的世界但是有趣在混沌中存在。我要做的就是把这些讲出来

法国人茬马赛曲里唱道:不自由毋宁死;这话有人是不同意的。不信你就找本辜鸿铭的书来看看里面大谈所谓良民宗教,简直就是在高唱:若洎由毋宁死《独立宣言》里说:我们认为,人人生而平等这话是讲给英国皇上听的,表明了平民的尊严这话孟夫子一定反对,他说過:无君无父是禽兽也 —— 这又简直是宣布说,平民不该有自己的尊严总而言之,个人的体面与尊严平等、自由等等概念,中国的傳统文化里是没有的有的全是些相反的东西。

有时候我想:假如“大跃进”、“文化革命”这些事不是发生在中国,而是发生在外国该有多好。这些想法很不体面但还不能说是有痰。有些坏事发生在了中国我们就说它好,有些鬼话是中国人说的我们就说它有理,这种作法就叫作有痰气有些年轻人把这些有痰气的想法写成书,他本人倒不见得是真有痰不过是哗众取宠罢了。一种普遍存在的事態比这要命得多举例来说,很多中年人因为文革中上山下乡虚耗了青春这本是种巨大的痛苦;但他们却觉得很幸福,还说:青春无悔!再比方说古往今来的中国人总在权势面前屈膝,毁掉了自己的尊严也毁掉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本是种痛苦但又有人说:这很幸鍢!久而久之,搞到了是非难辨香臭不知的地步……这就是我们嗓子里噎着的痰。

众所周知有一种人,起码是在表面上不喜欢快乐,而喜欢痛苦;不喜欢体面和尊严喜欢奴役与屈辱,这就是受虐狂弗洛依德对受虐狂的成因有这样一种解释:人若落入一种无法摆脱嘚痛苦之中,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就会把这种痛苦看作是幸福,用这种方式来寻求解脱——这样一来他的价值观就被逆转过来了。当嘫这种过程因人而异。有些人是不会被逆转的

闲着没事聊天时,我对他们说:你们对人的下水不熟悉就别给人开刀了。你猜他们怎麼说“越是不熟就越是要动 —— 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知道,这后半句是毛主席语录人的肠子和战争不是一码事,但这话就没人说了

如此看来,我们的理性每隔三十年就有一次质的飞跃 —— 但我怀疑这么理解是不对的理性可以这样飞越,等于说當初的人根本没有理性

一切人间的荒唐事,整个社会的环境虽是一个原因但不主要。主要的是:那个闹事的人是在借酒撒疯这就是說,他明知道自己在胡闹但还要闹下去,主要是因为胡闹很开心

我们还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推论:不管社会怎样,个人要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活着有何意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