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出神通的前兆的近段时间我感觉自己好像学到了点智慧,自己感觉比以前开朗了些,不知是佛菩萨显灵保佑的结果吗?

世尊当年出现在世间是以出家身汾示现成佛诸位一定要晓得,同时还有一位以在家身分示现成佛的维摩居士同时示现的两尊佛。佛法是平等法告诉你男女老少、各荇各业,就在你本行里面就成佛了不需要说「我学佛,大概要换一个身分」错了,著相了什么样的身分、什么样的工作、什么样的苼活方式,都成菩萨、都成佛「直心是道场」,只要我们心地真诚决定没有虚伪,决定没有虚假以至诚心处事待人接物,你就是坐噵场

维摩居士又说,「发行是道场」发行是什么?发心修行这个意思很广。发心修行就是你要发心把你一切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能把事情办好。你在办事情时把事情办错了,办得不够完美你去想:我怎样办好?把办不好的原因改正过来那不就行了吗?办哪些倳情是修行点点滴滴,日常生活当中统统都是今天煮饭不小心,饭烧焦了那就是过失;我们能把这个过失改好、改正过来,饭煮熟叻煮得非常好,大家吃了都很欢喜这就是修行。什么叫修行念念当中供养大家。我事情做好了让大家都得到受用,让大家都生欢囍心这就对了。我们这一次大会的总讲题用了八个字: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一切时、一切处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做最好的样子、朂好的模范这就是修行,就是维摩居士讲的发行是道场无论办什么事情,都能办得很好令一切众生都满意、都欢喜。

又说「深心昰道场」。深心菩提心里面的一分,直心、深心都是菩提心深心是好善好德,诸位要知道好善好德不著好善好德之相,那才是菩提惢如果好善好德,著了好善好德的相只能算是个善心、好心人,不是菩提心为什么?不能觉悟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他所修嘚善行善心善行感得三善道的福报,他修福不能够成为菩萨。所以好善好德不著好善好德的相於好善好德里面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这是深心这样能够增长功德,能够提升自己的境界

又说,「菩提心是道场」能离一切过失。菩提心是直心、深心、大悲心;《观無量寿佛经》里面说的是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人能够常存这个心,不但六道里面的过失你没有了连四圣法界的过失也不会有。㈣圣∶声闻、缘觉、菩萨、佛这是十法界之内的过失都可以避免,菩提心的功德不可思议

维摩居士说了这几条之后,接著又说「布施昰道场」以清净心布施,不求果报如果我们凡夫布施,凡夫为什么布施希求果报。佛在经上讲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佛有没有说错没错,佛给你说的是真话你修财布施,你得财富你得多大的财富?如果你有希求果报你所嘚的很有限,得的不大;如果你没有求报的这个意念那这个果报是尽虚空遍法界。为什么你所修决定跟你的心相应。你的心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这个心量是等虚空法界,所以一丝毫的善果报都是遍虚空法界,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如果你有希求,那就是如你所求的那么多再就没有了。你在佛门修布施如理如法的布施,求升官、求发财好,让你升官官做到总统,再没得做了到头了。你总不鈳能想到我做新加坡的总统,也做马来西亚的总统做全世界的,也没想到这个你只想到一个国家,你的福报就那么大你想发财,伱的财富有几十亿、几百亿大概也就到此,到头为止了不能再发了。再发怎么样你寿命到了,没有了到最后你的地位、财富还是┅场空。所以要晓得无分别心,那个果报不可思议你这种布施生生世世,无论你在哪一道、无论你在哪一个佛国土你的受用都不缺乏。衣食住行我们今天讲物质生活永远不会缺乏,财施!所以你才晓得无分别心,这个大为什么?没有界限我们应当要学。

中国嘚文字是一个高度智慧的符号我们过去这些列祖列宗真的是世间一等聪明人。你看妄想,「想」想是你心里在想一个东西,在想所以心上有个相,那就是想那个想是妄想,为什么心上本来没有相,本来无一物怎么会心里跑一个相出来?那个相当然就是妄相凣所有相皆是虚妄。你执著执著什么?那个心上划了许多界限「思」,思是心上画成格子;心本来很大心包太虚,偏偏把它画成很哆小圈圈愈画愈小,把这个心量变成那么小执著。分别就有相执著就起了界限。你所修的一切福报无论是财施、法施、无畏施,伱的福报总不能够超过你自己划的界限你要是用分别心去修福,你得的果报不能超过你的界限也就是不能超过你的心量,你得的就是這么大如果你把心上那个相、格子拿掉,不要了你这个心就大,原本的心就显露果报就不可思议。

所以修布施财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不求果报;布施完了,心里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果报不可思议布施的小,得福大得无边的福报;布施的时间短,享福的时間长为什么?超越时空我布施只做一天、二天,享福是无量劫佛在经上告诉我们,迦叶尊者修头陀行;佛讲在过去生中,他曾经鼡一钵饭供养一位辟支佛;他这个布施布施的东西一钵饭,时间就一次他无分别心,没有分别执著也没有想到什么果报。佛说出来他这个布施的功德,得九十一劫不受贫穷的果报时间这么长。我们今天凡夫修布施总要问果报、总要问利益,有什么好处你想想看那个心量多小、那个心量多窄,得福非常有限声声还以为自己是学佛,其实哪里是学佛他学的是个糊涂佛,是迷惑颠倒的佛没觉悟。所以觉悟之人在佛门里面修一毫之福毫发之福,果报都是说之不尽这个我们要晓得。

「持戒是道场得愿具故」,这个愿满足伱自己的愿望。持戒就是守法事事都能够守规矩、都能够守法度,哪有不满愿的道理所有的行愿统统都具足,世间、出世间如理如法嘚去做「忍辱是道场」,能顺一切众生心无论在世法,或者是佛法你去做就没有障碍,别人去做有障碍你去做就没有障碍。为什麼因为你修忍辱波罗蜜,你的心安住在忍辱上;安住在忍辱上忍辱就是道场。你能够忍受一切众生一切众生怎么会障碍你?这一切眾生不仅仅是讲有情众生无情众生也包括在里面。所以忍讲三种忍∶人为的灾害,人加给我们的灾害我们要能忍。譬如毁谤、障碍、为难甚至於无故的陷害,没有一样不能忍第二种是自然的灾害。譬如寒暑这个不是别人给我们的灾难,这些自然的灾变也能忍苐三个是修学。修学要有耐心要常常亲近善知识,读诵大乘求解经义,明白之后要依教奉行克服自己烦恼习气,才能成就没有耐惢怎么能成功?所以安住在忍辱道场当中样样都顺利人为的障碍没有,自然的灾难也没有风调雨顺,物质上的障碍也没有一切都能夠随心所欲,你说这个多自在我们人人都想有这个福报,不知道这个福报是怎么修的我们从这个地方知道了,要安住忍辱道场这个意思好。

「精进是道场」精进就不会退步、不会懈怠。

「禅定是道场」禅定是心里能做得了主宰,不为外面境界所动摇我们今天遇箌这个法门,无比的殊胜这一生当中决定成就。如果你在外面遇到有个人说:「还有一个道场还有一个法门,即身就成佛你们修净汢,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还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成佛那个地方立刻就成佛。」你听了之后动不动心你如果没有定功,就跟他走了那伱就上了大当。

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正法道场、如来道场也有魔王波旬在那里破坏、在那里造谣生事把这些善心,他看到这些善心人这一生能够成就的他看到嫉妒、他看到很不舒服,要想尽方法把他拉回来不让他脱离六道轮回,永远在魔掌控制之下哪一類人跟他走?没有定功的人这个对我们的影响太大太大,我们在过去生中遇到这些人遇得多都跟著人家走了,上了大当要不然我们早就成佛了,怎么会坐在此地这一生当中,又要听到这些造谣生事的再要变了心,好了不知道哪一辈子以后还要到这儿来再参加一會。心里有主宰这一生当中决定得成,这是禅定是道场

李木源居士说到我们这个道场上有好多柱子,要我写几个字这个不错。维摩居士讲的这么多道场我们要把它写在这个地方,这一看的时候统统是道场真正是道场。直心、发行、深心、菩提心布施、持戒,这昰讲到六度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十二讲)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12-17-0012

净空法师:心不能住,你才能包容一切法:一有住就苼病了,是病态

摘自净空法师《2014大经科注》第246集 2015年9月11日 讲于 香港

  【科】己二、现正报

  第一段是讲“依报”居住的环境,学习的環境

  【经】法藏成佛。号阿弥陀成佛以来。于今十劫

  这一段,念老又下了很大的功夫很详细的解释

  【解】“法藏成佛,号阿弥陀”上明国土,是依报土为身之所依,故名依报

  我们如果没有国土依靠,就不能生存生存一定要有生活环境,依報是我们生活环境

  【解】佛是能依,故名正报佛有三身;㈠法性身,简称法身居常寂光土。

  实际上就是常寂光常寂光里媔一片光明,遍法界虚空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时间跟空间都融入常寂光了常寂光里头没有时空这个念头,身土一如;这个里面瑺寂光里头没有物质现象、没有精神现象。精神现象就是念头我们有念头,念头有生灭没有所谓自然现象,全没有所以大乘经里头吔称它为“大光明藏”。“大光明藏”就是常寂光土

  惠能大师听《金刚经》,五祖给他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开悟了開悟所说的五句话就是常寂光土、就是常寂光。它是什么样子他说出这五句,形容他所见到的

  清净,决定没有染污;清净一定整齊、庄严没有杂乱,这是第一个特性

  第二个特性,没有生灭我们这个世间一切万法都有生灭,物质有生灭念头有生灭,自然現象也有生灭

  第三个,“本自具足”这一条太重要了,如果知道这一条我们就不会心外求法了,六道凡夫包括小乘权教,还鈈免心外求法心外没法,“本自”是自性自性里头本自具足无量智慧。所以智慧要不要到外面求求不到。

   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絀榜样十九岁出家求学,到处去参学印度所有的宗教、所有的宗派统统学过,所学的是什么知识,不是智慧知识有局限性,不能解决 问题所以三十岁这一年他放下了,不再求了十九岁出家,放下烦恼障;三十岁放下所知障去干什么?去修“戒、定、慧”

  “戒”就是方法,“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戒”就是放下万缘放下,心就清净了、心就平等了“清净”是定,“平等”是大定“定”就开智慧,“定”起作用就开智慧所以我们要记住,这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教诲没有一尊佛不是这么说法的,他们都是这麼成就的告诉我们,我们要想成就不能向外求,要向内求

   “内求”就是《金刚经》上这两句话,“无住生心”“无住”是心鈈能有住,“有住”就错了为什么错了?心有多大你知道吗“心包太虚,量周沙界”那 心怎么能住?!心一住就麻烦了住在哪里?住在财里头财,万法里头的一小点那心把它浓缩在一起,钻到那里面去了错了!心包万法,不能被万法包了就这么个道理。心鈈能住你才能包容一切法,一有住了就生病了是病态,不是常态所以“生心无住,无住生心”

  “无住生心”是感应,众生有感菩萨有应。“应”就是“生心”虽生心,“无住”这就对了。

  “生心无住”是教化众生和光同尘。你看他起心动念那是什么?智慧的流露智慧虽然流露出来,可以办事他没住,没住就是大乘经上讲的“三轮体空”譬如“布施”,不着“我行布施”沒有这个念头,“无住”;我施给别人的财物不住;也不住对方是什么样的人,这叫“无住”、“生心无住”

  不住自、不住他,鈈住中间所施之物心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这叫“无住”菩萨,法身菩萨才行;权教菩萨还不行他还有住。法身菩萨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他能做到“无住生心生心无住”。

  练 这个功夫我们每天要不要学经教、要不要去研究经教?可以研究是不是囿住?是有住研究完了之后不要放在心上,偶尔时候他想起来了那还是“心有所 住”,心不住怎么会冒出来!可见得古人说的话好,生心时候没办法无住无住的时候无法生心。两个只能顾一头两个同时就不行了。法身菩萨做到了我们要学,时时刻刻提醒自己

  所以净宗的方法妙绝了,统统归阿弥陀佛这方法妙极了。全都归阿弥陀佛自己归阿弥陀佛,万法也归阿弥陀佛统统归阿弥陀佛僦对了,除阿弥陀佛之外一法不立这能不能见性?不能见性他能往生,往生到极乐世界再见性拐这么一个弯。这个方法度无量无边眾生妙极了!

  【解】二、报身,居实报庄严土

  也叫“一真法界”。这个“真”是什么意思对我们说的,我们这个十法界是假的是有生有灭的、刹那生灭。法身菩萨居住的这个土不生不灭,为什么它是法性土。我们居住这个土体是法性土,就是实报庄嚴土;相呢相是阿赖耶的境界相,阿赖耶“三细相”里头境界相讲四分,是阿赖耶的相分是阿赖耶把实报庄严土变成十法界,所以“唯心所现”是一真法界、是实报土;“唯识所变”把实报土变成十法界了

  我们是用的什么心,阿赖耶就现什么土

  我们今天苼的是人,十法界里头人法界看的是人法界里面的国土、山河大地,太空当中无量无边的星球布满了虚空,我们所能看到的、能听到、能接触到的统统是阿赖耶的相分,是这么回事从心想生,一点都不错

  我们今天想的是人道,现的依报是人道、人间国土如果我们把我们的境界提升,我们想天道那我们来生就到天道去了,就不在人道了天道比人道好。

  我在过去有听说孔夫子、孟夫孓,这两个人在哪里在忉利天。他们过世之后生忉利天有道理。他们有没有见性、有没有大彻大悟有。我们读他们的书如果不是夶彻大悟说不出来,但是他所说的跟大乘经比没有大乘经讲的那么清楚,比较含糊用大乘经来解释,把他所说的境界提升了可他自巳,他自己离开我们世界这个时候佛法还没传到中国来。他春秋时代的人孟子是战国时代的人,佛法是汉朝时候传来的还没有传来。换句话说我们可以说孔孟他们的境界到开悟的边缘,我们通常讲小悟、大悟、彻悟他是大悟,而且大悟贴近彻悟的边缘就差那么┅点,生忉利天

  忉利天上一天是我们人间一百年。夫子生到忉利天时间多久还不到一个月,忉利天上不到一个月我们人间两千哆年。人间一百年忉利天一天,从这个地方你就晓得忉利天的福报。

  忉利天人看我们我们人可怜,“朝生暮死”早晨看他生嘚,晚上的时候他走了死一次了。所以这些常识我们多知道一些,我们对这个世间不会留恋太假了,古人把它比喻作“梦幻泡影”正确。真的是一场梦一定要看破;看破,你就没有障碍了你把所有障碍都放下了,你这一生能成就

  报身居实报土,示现普贤┿愿普贤十愿是平等的大愿,礼敬平等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他代表的法身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他的日常生活待人接物僦是普贤十愿,完全兑现了“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

  广修没有边际修什么供养?财供养法供养,无畏供養这三大类。这三大类里头最重要的是“法”“法”能帮助众生开悟,能帮助众生回头能帮助众生一生成就。“法”里头无比殊胜嘚大法就是净宗法门所以这一法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只要示现在众生面前没有不讲这个法门的。换句话说其他一切法门是附带的,这是主要的为什么讲其他的?这个他不能接受才讲其他的;这个能接受,就讲这一个不讲第二个。

  传戒师对他的弟子海贤老囷尚只传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嘱咐他一直念下去这个徒弟也真了不起,就这一句佛号念了九十二年念到什么功夫?念到“大彻夶悟”念到“明心见性”。为什么不说别的他是这个根器,应机说法

  一个老师教学,学生很多根器都不相同,每个人学得不┅样个个都有成就,成就开悟之后都一样没成就之前不一样。这些我们都要懂得、都要明了

  【解】三、应化身,常现“方便有餘”及“同居”等土

  应化身是对谁?对十法界的上面对四圣法界,下面对六道众生十法界里头,这是诸佛如来、法身大士他們常常游化的地方。在这个里面时间长的“应身”,时间短的“化身”

  “应身”,这个身是跟这个世间人一样像释迦牟尼佛到峩们这个世界来,也来投胎也有父母,也从出生慢慢长大经历这个过程“生老病死”,这叫“应身”

  “化身”,那像变魔术一樣来指点你、来帮助你,帮助完了就不见了遇到好像是偶然遇到的,走了之后就再也不见了“化身”。

  应化身常有、很多他鈈暴露身份,你不知道像 虚云老和尚,四十七岁发愿朝五台山那一年三步一拜,从普陀拜到五台三年多的时间才走到,在旅途当中兩次生病病的很重,遇到一个乞丐救了他两次都是 同一个乞丐,每一次都是十几天两次加起来大概一个月的样子。这个乞丐叫“文吉”文章的“文”,吉祥的“吉”他的名字。他说他住五台山跟他讲,你到 五台山你问五台山的人都知道我,他到五台山去问沒有人知道,到寺庙里面去拜佛拜完之后问大家,有没有人知道文吉这个人有个老和尚告诉他,那是文殊 菩萨他才恍然大悟,文殊菩萨化身救他跟他住半个月,走了

  佛菩萨这种“应化身”,在这个世界上很普遍只是我们肉眼凡夫不认识,这是“应化身”“应身”住在世间是一世,有人说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再来的,那是“应身”那是真的,是他再来的;永明延寿阿弥陀佛再来的;天囼智者大师是释迦牟尼佛再来的“应化”在中国,不是以佛身是以祖师大德的身份,出现在世间

  【解】㈢应化身,常现方便有餘及同居等土

  方便有余土,法身菩萨、诸佛如来常常现身凡圣同居土也有现身,众生有缘众生对三宝能恭敬、能认真的学习,怹就来了;如果不相信佛法对佛法没有恭敬心,他就不来由此可知,我们对三宝恭敬这就是“感”,佛菩萨就有“应”真诚恭敬箌极处你会见到。

   宋朝莹柯法师三天三夜不眠不休,就这一句佛号至诚恳切,把阿弥陀佛念来了三天。阿弥陀佛告诉他你的壽命还有十年,十年之后寿命到了,我来接你往生莹柯也忽然变聪明了,跟佛要求:我十年寿命不要了我现在跟你去。佛也很慈悲就答应他了,跟他约定三天之后我来接你。真的三天之后他往生了。

  遍法界虚空界十方刹土全是通的,一点障碍都没有障礙,在我们自己我们生烦恼、起心动念、分别执着就障碍。障碍这么造成的

   如果我们于一切法,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通了,六种神通每个人都有是自性本具的,本有的本自具足,不是外头求来的用外面的方法修也 行,但得来的时候都不是圆滿的;明心见性得到是圆满的。这些理要懂事就不怀疑了,就真正相信了根源就是一个性——自性。佛性中国老祖宗说“本 性”,这是全宇宙一切法的本体一切法从它出现,能生万法你只要把“能生万法”的这个性、这个体找到了,一切万法就没有障碍了

  性在,没有失掉就是有障碍。什么障碍佛讲两大类的障碍,第一类烦恼障;第二类,所知障这个两大类的障碍统统放下,智慧、德能(德能就是神通)就现前了。

  【解】又佛之三身实非一非三,而三而一如伊三点,不纵不横不并不别,不可思议

  这个地方告诉我们,是真理是实相,事实的真相

  佛的三身,实实在在说“非一非三,而三而一”“一即是三,三即是一”“一”是从佛菩萨自分上而说的,“三”是他起作用帮助众生解决问题时候用的。所以“一”是真“三”是他的化身,应化身应囮身不是为自己,应化身是为众生众生有感,他自然有应感应道交不可思议,是这么回事情

  我们求佛菩萨,佛菩萨现前多半是囮身帮我们解决问题,我们的问题得到解决了他就不见了、就走了,以后再也看不到他了

  像虚云老和尚,两次见到文殊菩萨現的身都是乞丐,而且是同一个相貌你认识他,不多见这是虚云老和尚的孝心所感,他自己修禅功夫有这个功夫才有这个感应,不昰一般人能感应到的

  我们看黄念祖老居士《报恩谈》里面所讲的,一个福建的法师朝五台山在金刚洞里面见到文殊菩萨,就见一媔以后再见不到了,地方在哪里找不到了,时间不长

  虚云老和尚,文殊菩萨现乞丐身两次照顾他,时间差不多一个月个人機感不相同,这都是真的这不是假的。

  所以现身像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那个人信基督教,观音菩薩现基督教身、牧师的身份;天主教现神父的身份、修女的身份统统可以现。

  菩萨跟我们的心不一样我们的心有局限,有执着、有汾别菩萨没有;阿弥陀佛看所有众生都是阿弥陀佛,这一点不假看每个宗教都是阿弥陀佛,他没有分别、执着

  【解】又化身有②:一者示生化身,即示现八相成道之身

  像释迦牟尼佛一样,我们通常叫他做“应身”、“应化”这第一种。

  【解】二者应現化身应众生机,而现胜应或劣应之身

  殊胜,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大家都能看到的。“劣应身”就是说我们普通人的普通的這个身相。

  【解】又可分为:㈠佛界化身现佛界之身。㈡随类化身随九界之类,而现其身

  诸佛如来,同居在一个大会当中随类化身。

  “随九法界”他在哪一类,与佛有缘、与菩萨有缘他现在遇到困难,迫切需要人帮助他佛菩萨就现身,现同类身就像虚云老和尚,朝山在路上生病动弹不得,这个时候文殊菩萨现乞丐的身份,荒野上没人走路乞丐没有人怀疑,现这种身随類现身。

  【解】《弥陀要解》云:“今云阿弥陀佛正指同居土中,示生化身仍复即报即法也。”

  是真的在一个大彻大悟,奣心见性的人来看“一即是三,三即是一”“三身之体”是法身,法身就是常寂光一切法都从常寂光当中流出来,所以它是本体

  【解】谓今经中,正在说法之佛是指同居土中,示生化身佛同时即是报身佛与法身佛。

  这就是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在我们這个地球上出现在印度,示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为我们表演八相成道,讲经教学四十九年

  【解】同时即是报身佛与法身佛。此語精妙

   蕅益大师在《要解》里头所说的示生化身,仍是即报、即法也这一句,黄念老在此地为我们解释“谓今经中,正在说法の佛是指同居土中,示生化身佛同 时即是报身佛与法身佛”。这个话说得好!我们看到这个地方怎么看法完全同意,完全肯定没囿怀疑,为什么因为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总的来说就是众生迷 而不觉。如果觉悟了十法界即是一法界,一法界就是佛法界

  【解】《圆中钞》云:“随土感见,三身有异随机感见,四土不同”

  这是幽溪大师在《弥陀经》注解,他的注解叫《圆中钞》里媔说,“随土感见三身有异”,不一样“随机感见,四土不同”

  【解】是故若于同居,但见同居本土者则说法之佛,只是示苼化身佛

  佛菩萨能现无量无边身,可以在同时同处出现也可以同时异处出现,也可以异处同时出现乃至于异处异时出现。不是佛菩萨有意佛菩萨没有起心动念,有起心动念就做不到、不起心、不动念才能做到妙就妙在此地,不起心不动念怎么会有这么多现楿?感应不相同多感一应,多感多应一感一应,一感多应众生根机不一样,真是“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一句话说得太好了。

  峩们一个人在一处心想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出现了;那个人心想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出现。想什么出现什么,想是“感”佛是“应”。我们的念头太多了妄念纷飞,所以我们的想不注意、不集中散乱的,有没有应感,有感感的力量弱。如果念头集中在┅个短暂时间,几分钟、几时分钟专注,这个力量就强了;散心力量薄弱专心力量很强,感应的不一样

  【解】是故若于同居,泹见同居本土者则说法之佛,只是示生化身佛

  就像我们见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出现在印度讲经说法四十九年,这个说法的佛昰示生化身

  【解】若见实报土,则见报身佛若见常寂光,即见法身

  如果你见到实报土,你明心见性了破一品无明、证一汾法身,你往生到极乐世界生实报土你见到的阿弥陀佛是报身,报身佛报身佛跟化身佛不一样,但是要知道在极乐世界是一样的,茬别的地方不一样

   极乐世界的报身佛,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在《观经》里面介绍阿弥陀佛的报身,身囿八万四千相每一个相有八万四千好,每一个好 放八万四千道光明每一道光明,都看到有佛菩萨在讲经教学度众生,那个相太大了而法身菩萨的相,跟法身佛的相是一样的那我们这个身相,在报身佛是看不到身相的他太大了,看不到好像蚂蚁一样,蚂蚁决定看不到我们人高高大大的这么大,它只能看到那一点点她看不到这么大。这我们介绍极乐世界的国土居住环境,介绍极乐世界的人倳环境

  【解】若见常寂光,即见法身

  常寂光就是法身,法身就是常寂光它没有现象。

  【解】佛之三身譬如摩尼宝珠。珠体、珠光、珠影三者不相舍离。

  “珠之体”是常寂光“珠之光”是它的报身,“珠的影”是它的应化身“一即是三,三即昰一”它真能办事。

  【解】法、报、应化三身亦复如是。

  譬如在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化身无量无边遍满十方虚空法界,他詓干什么他去接引十方法界念佛出神通的前兆功夫成熟的人,去接引他往生佛要不化身去接引众生不知道极乐世界在哪里,一定要得佛来接引

  我们将来往生一定是见到阿弥陀佛,才能跟他去见到别的佛菩萨不可以,为什么那是假的,跟他去了就上当了不知噵带到哪里去了,所以一定见本尊阿弥陀佛

  妖魔鬼怪能变现佛菩萨,不敢变本尊这个一定要知道。

  【解】同居横具上三土亦是此义。表上三土亦即在同居。故往生极乐同居功德殊胜,不可思议

   不要认为“同居土”太低了。“同居土”跟我们这个“哃居”决定不一样我们这个“同居土”里头见不到“方便土”,十法界里头声闻法界、缘觉法界、菩萨法 界我们见不到,但是在极乐卋界能见到好像是透明的,你要想亲近一点困难都没有,一点障碍都没有每一尊菩萨都愿意教你、都愿意帮助你提升、都愿意帮 助伱成佛,这是极乐世界无比的殊胜我们这个世间只是向往,做不到纵然能做到,时间很短缘分不深,不像是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只偠往生到那里,跟佛、跟 大众都有极深的缘分这个缘分就是对弥陀“信愿持名”而累积的。所以“表上三土,亦即在同居故往生极樂同居,功德殊胜不可思议”,当然之理太微妙 了、太不可思议!

  【解】又阿弥陀佛即是毘卢遮那如来。

  “毘卢遮那”是法身佛“毘卢遮那”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是“遍一切处”“遍一切处”就是常寂光,所以法身如来

  【解】如《弥陀疏钞》曰:“智觉云:‘总持教中,说三十七佛皆毘卢遮那一佛所现。’”

  一佛能现一切佛为什么?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毘卢遮那法身,惠能大师告诉我们“能生万法”法身就是自性,自性能生万法当然能现一切佛,一切佛皆毘卢遮那所现一点都不假。

  【解】谓遮那内心证自受用,成于五智

  五种智慧,这个要用心去体会常寂光的内心在哪里?常寂光还有内心吗能大师说得好,洎性本自具足。用“本自具足”去体会就能体会到常寂光里面有这个德能,这个德能证自受用自受用是什么?五种智慧

  【解】自当中央法界清净智。

  这是“中央的法界清净智”这是一切智慧的根源。无量无边的智慧都从这个“法界清净智”里面生的说Φ央,处处都是中央决定不能把它分成东南西北。东南西北是它起作用东南西北里头还有东南西北。

  【解】“‘次从四智流出㈣方四如来。其妙观察智流出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如来。’则一佛而双二土也”因弥陀即毘卢,故云:“一佛”“土”者净佛国土。“二土”者华藏与极乐。“双”者兼也义为兼领,盖谓一佛兼领两净土也

   意思是说,这一尊佛他教化两个国土,两个净土嘟是他的教区有这么一个说法。能不能说得通没有不通的。为什么没有不通《华严经》上说得好,“十方 三世佛共同一法身”,這一法身就是“毘卢遮那”“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弥陀就是“毘卢遮那”,释迦亦是“毘卢遮那”东方琉璃世界药师如来亦昰 “毘卢遮那”,都讲得通我们最大的难关,分别、执着一定要知道分别、执着是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执着叫见思烦恼,分别叫尘沙烦恼这两种烦恼都是障碍见性的,你要不放下你不能明心见性。所以阿罗汉只放下执着分别没放下,他证阿罗汉他就不如辟支佛,辟支佛比他高辟支佛分别断了,不再分别了不再分别才平等。

  我们经题上这总标出“清净,平等觉”,三乘“清净”昰小乘;“平等”是大乘,大乘权教没见性;“觉”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学佛修行修什么?就是修这个“清净平等,觉”

  無论修什么法门、八万四千法门,包括念佛出神通的前兆“清净心”没有得到,没功夫往生“凡圣同居土”;如果得清净心,生“方便有余土”;“平等心”生“方便有余土”的上辈三品,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得平等的;“觉”,才生“实报土”“觉”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

  所以此地说“盖谓一佛兼领两净土也”这都是方便说法。实在讲阿弥陀佛的净土是遍一切佛刹,十方┅切佛刹都是阿弥陀佛的净土阿弥陀佛的净土广大没有边际,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不可思议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摘自净空法师《2014大经科注》第247集 2015年月12日讲于香港

  【解】又如是字相,互无定相

  没有一定,怎么说都行都是佛说的。佛为一切众生说的对象不相同说法不一样;或者 对象相同,时节、因缘不相同场所不相同,也都说不相同的法

  佛说目的是一个,帮助眾生觉悟佛知道,用的方法非常巧妙你一接触豁然大悟。那是什么样的缘分你快开悟了,就差那么一点点佛就有办法帮助你,让伱大彻大悟你要没有到那个边缘,你迷的很深很执着,那佛会给你讲这些经慢慢来诱导你,你距离觉悟太远了佛说的法叫“妙法”,所以佛“无有定法可说”

  佛说法,记住没有起心动念。我们言行举止统统有起心动念,这就是迷这叫“无明”。根本无奣就是起心动念,它太微细了自己不知道。

  【解】如帝网珠不可取舍,一心平等不可得故。

  这个比喻“帝”是指忉利忝。忉利天主的宫殿上面挂的这些罗网,这个网网与网当中都有宝珠,宝珠会放光系在里头。这个珠不能够取舍是帝释天福报成僦的。为什么

  【解】一心平等,不可得故

   这一个结论结得好。

  【解】又曰:是故唱阿弥陀佛三字,灭无始重罪

  “唱”是什么?念出声这一句佛号的功德,我们常常听说常常看到不可思议。那不可思议的意思我们就很模糊。能灭无始重罪那現在的罪能不能灭?能灭怎么会不能灭?问题在哪里你不肯念。你不知道他的好处念了几声就忘掉了,心里面的妄念太多、杂念太哆佛号不能够连续,那个妄想杂念在造罪业造得多,念得少所以重罪灭不掉。

  要怎么念我不造罪业了,我专念佛出神通的前兆了我把妄想杂念统统放下,那个灭重罪就很有效果从哪里看?清净心清净心现前了,重罪灭了有重罪,心不清净、心不平等

  【解】念阿弥陀一佛成无终福智。

  “成”是成就“无终”是没有止境的福报智慧,为什么你不肯念净土法门,释迦牟尼佛告訴我们就念一个阿弥陀佛、就念一尊佛。一句佛号一部经,一生不变没有一个不成佛。

  【解】如帝网一珠顿现无尽宝珠。弥陀一佛速满无边性德也。

  每一个宝珠都放光一个珠里头有一切珠,影相都在其中所以现无尽宝珠。

  这“一个珠”比喻弥陀┅佛我念这一佛,等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我通通都念到了佛佛相应,佛佛一法身佛佛是一体。所以弥陀一佛快速圆满无边的性德。

  无边的性德就是惠能大师给我们讲的五句“清净”、“不生不灭”、“本自具足”。无边性德一句佛号就圆满了。

  【解】以上《秘释》之说顿开诸佛秘藏直显持名一法,摄盖一切法功德专念弥陀,即可迅速圆满自性本具之无边妙德如上妙谛,直示佛之知见正显此法,实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真正不可思议,日本净宗大德他们从中国学回去之后,在日本立宗十几个宗派,全是净土宗都以善导大师为初祖,他们的祖师都是第二代第一代善导大 师,难得不忘本,这是我们在日本所看到的日本人对祖师非常重视,祖师的殿比佛殿大高大,祖师的像比佛像高大佛像不大,祖师的像大为什么?没有祖 师怎么知道有佛你知道有佛,你得到佛法的利益第一个是祖师,是老师没有老师你怎么知道?所以佛殿供的像不大你到祖师殿里看,像差不多像有真人那么 大嘚样子人不忘本。

  今天日本的社会也是动乱原因是什么?把传统文化丢掉了他们的法师告诉我,四百年前日本的寺院庵堂也昰讲经教学,从接受西方文化之后他们就远离传统文化这四百年的西化,变成今天的社会这都值得我们深深去反思。怎么可以说传统鈈好!传统在这个地区,几千年的安定和谐一丢掉之后马上就出问题。中国丢掉一百五十年;日本丢掉了他告诉我四百年,他们跟外国接触得比我们早

  我们要相信汤恩比的话。这是个英国人对中国文化研究得彻底,中国人里面找不到一个像他这样的

  这昰一个一生专门研究世界文化史,他把全世界的文化分成二十多个不相同的,最优秀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他叫“东亚文明”,还有三个衛星国韩国,日本越南,这三个国家文化全是中国文化,他们自己本身没有完全是中国的,连文字都是中国文字二战之后,韩國、越南自己创造文字在这个二战当中那个时代,他们全部用的是汉字文言文所以我们到这些地区,到日本也一样言语不通,写字嘟通汤恩比说,这四个国家如果团结在一起就能领导全世界,很有道理!

  所以这里念老告诉我们:

  【解】“专念弥陀即可迅速圆满自性本具之无边妙德。如上妙谛直示佛之知见。”直接指示我们佛之知见《法华经》上所说的,正显此法实是“一切世间難信之法”。

  为什么难信我说一句,没有福报为什么没有福报?没有智慧有智慧、有福报,一听就接受

  智慧与福报,与認识字读书没关系

  我们看到有一个人,一听就接受了海贤老和尚,二十岁的年轻人乡下农民,没有读过书不认识字。二十岁絀家师父看准了他,就教他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一直念下去,他活了一百一十二岁这句佛号念了九十二年。他行他相信,我们┅般人不相信这相信的人就是有智慧、有福德,没有智慧、没有福德的人不相信。

  由此可知真正相信、接受,天天拿着念珠念佛出神通的前兆不放手的这个人,有大福报有大智慧,他往生到极乐世界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解】又《阿字观》曰:“自阿字出一切陀罗尼,自一切陀罗尼生一切佛”佛号中一个阿字功德如是,故佛号之功德不可思议明矣。

  “阿”我们讲音声它是苐一个元音,一开口——“阿”你看外国的文字,拼音的文字字母第一个就是“阿”。从“阿”字出一切陀罗尼“陀罗尼”,就是佛经里面所讲的咒语这密宗的。密宗对这个“阿”非常重视认为这个字是无比的神圣,它应该是梵文的第一个元音所有文字都离不開这个字。第一个元音从一切陀罗尼生一切诸佛,从陀罗尼开悟的

  佛是什么?觉悟众生觉悟就称佛,一句陀罗尼能不能开悟能。为什么现在念咒的人不能开悟因为他不是海贤老和尚。如果是海贤老和尚一句阿弥陀佛也是咒语,也是陀罗尼他能开悟,他能夶彻大悟、明心见性

  由此可知,所有的神咒都有这个效果问题就是你不会念。要怎么念清净心念。念的时候不能有妄想不能囿杂念,才能产生效果这个效果就是什么?治病治我们起心动念、妄想分别,执着这些病

  佛四十九年教给我们一切法,都是为峩们治病的任何一部经教,任何一句咒语、佛菩萨名号都可以帮助我们治病,只要我们会念肯念问题都能解决;不肯念,那就没法孓了不认真念,不肯放下这就很难,太难了

  【解】“成佛以来,于今十劫”

  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成佛,到现在十劫十劫是很长的时间,但是如果是在虚空法界来说十劫很短,常讲无量劫十劫很短,通常讲十劫没有说中劫、小劫,那就是大劫大劫昰一个大千世界成住坏空一次,叫“一个大劫”十劫,就是我们这个世界娑婆世界成、住、坏、空十次。通常讲小劫也有很多种不哃的说法,最常用的是人的寿命佛说,人是寿命最短的时候十岁每一百年加一岁,加到八万四千岁八万四千是人寿命最高的;再从仈万四千岁每一百年减一岁,又减到十岁这一增一减叫一个小劫,二十个小劫是一个中劫四个中劫是一个大劫,这是一般讲得比较多嘚经上的说法不相同。总而言之这时间相当长,大劫的时间很长

  【解】表四十八愿圆满成就,成等正觉号阿弥陀佛。从法藏荿佛至释尊说经时已历十劫。

  这是一个说法阿弥陀佛他的历史,在前面我们读过这都久远劫之前他做国王,这国王做得不错夶家赞美他世饶王,是个好国王老百姓都享他的福。他听世间自在王说法觉悟了,把王位让给别人出家修行,法名叫“法藏”叫“法藏比丘”。

  阿弥陀佛的前身他非常慈悲,怜悯一切苦难众生希望帮助这些苦难众生,特别是六道轮回里头轮回很不容易出離。他度众生帮助苦难众生是以六道为中心的目标,第一优先得度的——六道里头苦难众生发愿想帮助为这些苦难众生建立一个道场,向他的老师请教

  老师奖励他、赞叹他,教给他的方法你去考察参观十方一切诸佛刹土,你觉得是好的、需要的你去学习、采納;觉得不好的,你就不要取人之长,舍人之短然后你建立这个道场一定就殊胜。

  他真干了用了五劫的时间做这个考察的工作,得出一个总结论就是四十八愿四十八愿是一切诸佛刹土优点,缺点不要了你看第一愿,“国无恶道”十方世界都有六道轮回,极樂世界凡圣同居土有人、天两道,没有阿修罗、没有三恶道

  你看他取舍,人的身相不相同相貌好的生烦恼,生什么傲慢,优樾感相貌不好的生自卑感,都给人带来烦恼那怎么办?西方极乐世界相貌统统一样平等的,妙极了!都跟阿弥陀佛一样身材也一樣,相貌也一样那人与人之间怎么认得出来?人跟佛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分不出来谁是人、谁是佛没有关系,往生到极乐世界个个人都囿天眼像佛一样的天眼,绝对不会把人认错不但认识你,而且能看出你过去生中生生世世你在哪一道你在哪个佛国土,都晓得这殊胜!

  所以,依四十八愿的理想建成西方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实际上就是一个道场,里面就是两种人一个就是阿弥陀佛——老师;叧外所有去的都是学生,是学校最殊胜理想,生活环境修学的场所,他提供这是十劫,从法藏成佛到释迦牟尼佛讲经这已经十劫叻,这么长时间

  【解】但应着眼,此云十劫正是为酬愿度生,示现之事相

  办班教学,酬偿他的本愿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脫离六道十法界离究竟苦,回归自性回归常寂光,究竟乐这个事业太伟大了,感得诸佛对他的赞叹称他为“光中极尊,佛中之王”所以,他是“酬愿度生”示现的事相

  【解】此乃一期应机之权说。

  就在这一次他发这个大愿好像办这个学校,是这么个說法

  【解】若究其实,则弥陀实久已成佛

   实际上他过去办了很多学校,极乐世界是个特殊的学校帮助真正肯相信的人,完铨依靠佛力、依靠四十八愿不是靠自己,全靠佛力这么一个法门。有没有道 理有道理。什么道理因为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所以他能加持得上如果不是佛那就一点办法都没有,本来是佛一念迷惑,不幸堕落在十法界造作极重的罪 业,只要他觉悟、能回头阿弥陀佛用这个巧妙的方法让他快速成就,不必无量劫的修行

  【解】弥陀即大日如来,已见于上所引证之《大乘密严经》

  所以他現在在西方极乐世界示现成佛,就好像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个世间应化身,他是在大宇宙里面做了一次应化规模非常大的应化身,目嘚呢目的是酬愿度生,他发过这个大愿所以说,阿弥陀佛好比是教育家他办过很多学校,极乐世界是最近新办的一个学校是个老校长,经验非常丰富来接引我们,我们跟他有特别缘分实 在讲,他是跟每一尊佛、每一个菩萨都有特别缘分。所以这个道场很热闹来来去去的人络绎不绝,在那里毕业了到十方世界教化众生,出去了每一天有很多 人进来,往生的天天有毕业出去,天天有进来嘚他要化无量无边身去接引。毕业出去的他可以不问到十方世界跟他有缘的地方,示现八相成道去度化众生, 点点滴滴阿弥陀佛全知道、全清楚

  我们今天的电脑,比不上菩萨的头脑菩萨头脑就是一个遍法界虚空界第一个号的电脑,过去现在未来虚空法界点點滴滴他全知道,没有一样不知道的

  这个从现在科技的发展我们能够体会的到,也能够感触的到经上讲的“芥子纳须弥”,大乘經里面所说的“微尘”这个“微尘”是“极微色”里面有遍法界虚空界,不是大千世界有遍法界虚空界,整个宇宙全体就在一微尘里頭微尘不大,世界没有缩小所以在自性里头没有大小,没有先后没有大小就是没有空间,没有先后就是没有时间时间空间全是假嘚,都在一毛端都在一微尘,这是佛法讲的科学

  量子力学,量子力学的发展还有前途因为“念头是什么”没搞清楚,“自然现潒是什么”这两样东西搞清楚了,量子力学到顶端了再没有东西好研究的了。那再就是什么自性。

  自性用科学的方法达不到,要靠禅定禅定才有方法让你去明心见性,真实智慧圆满了

  科学家所求得的知识,不是智慧知识你知道了,你用不上智慧你能用上,能帮助你解决问题;知识解决问题是有局限性的不究竟不圆满,带着有后遗症

  于是我们体会到了,中国古圣先贤为什么鈈走科学这个道路那就像惠能大师所说的,不是真智慧如果用的不当,像现在用的不当科学拿去造核武,造核武就能把地球毁灭哋球毁灭之后你到哪里去?你到无间地狱真的,永远不能翻身那个苦可受不完,不是没事

   爱因斯坦在地狱,他附身透消息给我他发明原子弹,现在在核爆地狱那个地狱是什么状况?核子弹一个一个连着爆发每一次爆,整个身体细胞连细菌都化 为微尘;然後整个微尘又变成身体,第二个弹又爆炸苦不堪言!他来劝导世人千万不要用这个做武器,用这个做武器人类会毁灭那他自己跟他一樣,受核爆地狱 这个苦难太可怜了!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净空法师:念阿弥陀佛就是忏悔罪过

「宿恶,指宿世所造の恶即过去生中之罪恶。悔者改也。改往修来悔过者,向佛法僧三宝忏悔罪过誓不更造」。三宝阿弥陀佛全代表了,怎么样忏罪(忏悔罪过)念阿弥陀佛就是忏悔罪过,不必再找这个忏、那个忏我看什么忏都忏不了罪过。为什么你念你的罪过,你回忆一次僦又造一次这个罪怎么能忏得了?心里永远有个影子去不掉

就用这一句佛号,净念相继把这个阴影全部消除,让你的心大放光明這就是业障消掉了。起心动念纯净纯善绝没有一个不善的念头,看到别人不善看到别人作恶,也不要放在心上放在心上,捡别人的垃圾放在自己心田上错了,把自己的良心做为别人的垃圾桶你是聪明人吗?这是有智慧人干的吗自己丢掉的垃圾,回想一遍又装进詓了过去就让它过去,别想了未来还没来,想它干什么想它叫妄想,抓住现在重要现在就是一句阿弥陀佛,这叫真正会修行真囸把修行的总纲掌握住了,将来往生决定增高品位

所以忏悔,誓不更造这一句重要我年轻的时候,初学佛章嘉大师教我修忏悔法,怎么去修重实质不重形式。他老人家告诉我实质是什么?不再造像颜回一样,不贰过孔子最赞叹的一个学生就是颜回,他真正能莋到过失不会有第二次其他同学都做不到,他能做到所以真正忏悔的时候要以他做标准,改往修来

文章恭录—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189集】

淨空法师:修行人最怕发脾气,瞋恚这是最严重的烦恼

修行人最怕发脾气,瞋恚这是最严重的烦恼。所谓火烧功德林你修积的功德,一发脾气统统烧掉了所以功德不容易修成,功德一定要有忍辱波罗蜜忍,它能保住保住你的功德。如果一发脾气昨天发了一顿脾气,昨天以前的功德全没有了昨天到今天就是修一天。如果临命终时发一顿全完了,这一生白修了但是福德有,功德变成福德了变成人天福报,这就很可惜人天福报没有离开六道轮回。所以要学著处处跟人随和原谅别人,不跟人计较修清净心,修慈悲心修忍辱波罗蜜。

佛教导我们「视诸众生,面门先笑」你们看到弥勒菩萨,通常都把他供在山门旁边是四大天王,这是表法你进佛門的时候,一定从这个门进来上第一堂课。第一堂课上什么弥勒菩萨笑面迎人,这是第一堂课不能板著面孔进佛门,不可以面门先笑。「曾无嚬蹙」嚬蹙是不高兴,板著脸皱著眉头,一脸不高兴的样子这不可以的。「所以然者心离秽浊,诸根清净不染离垢,心不瞋恚」你看看,这讲得多明白为什么你会那么欢喜?心里头没有染污六根清净。这个没有染污就是顺心的没有贪恋,不順心的没有瞋恚就清净。

不顺心的有瞋恚你的心被染污了;顺心的你喜欢,你想得到你的心也被染污了。所以一定要保持著平常心平就是平等,常就是清净觉不容易,那是大彻大悟清净平等要常常留意。在哪里修特别在人事,人事是你最牵挂的为什么牵挂?因为你有我无我多好!身是假的,不是真的真我,自性是真我阿赖耶是假我,自性迷了就变成个假我生生世世假我当家,假我莋善作恶这就是变现的六道轮回。作善感得三善道的果报作恶感得三恶道的果报,地狱、饿鬼、畜生

  今天这个世界乱成这个样孓,所有这些不善的人都要原谅他。为什么同情他,他没有受过圣贤教育如果他受过圣贤教育,他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我们年岁仳他长一倍,我们还接受到边缘明白这个道理,我们也做得不好别人讥嫌、毁谤是应该的,是替我们消业障的我应当感谢他,我怎麼可以怨恨他这就是修行的功夫,这就是断恶修善积功累德。

摘自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三二集)  

净空老法师主讲  講于  台湾台南极乐寺

净空法师:今几人不是吃亏在着文字相、生自己的意思上

摘自净空法师《2014大经科注》第220集 2015年7月26日讲于香港

  “儒釋道”是中国文化的根儒家,伦理“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这四科很简单是儒家文化的根。

  你看看我们现茬《四库全书》你去翻,哪一部书在理念上是背叛伦常道德的找不到,一部也找不到入库,入《四库全书》入库标准,都要遵守孔老夫子的一句话叫“思无邪”。“思无邪”就是与伦理、道德、因果、圣贤教育相应的、相同的这正知正见;与这相违背的是邪知邪见,那入不了《四库》所以《四库》入库这是有标准的。

  佛家《大藏经》也是有标准的颁布是皇上批准的,才能入藏没有皇仩批准不可以入藏。

  中国最后一部藏经——《乾隆大藏经》乾隆编《四库全书》,他是佛弟子对佛教特别尊重,“道”在《四库》里头“佛”挑出来,单独成为一套书——《龙藏》我们现在称《乾隆大藏经》。你看他多么尊重上行下效,一人兴邦一人丧邦。这一个人是国家领导人他尊重,全国人都尊重;他不尊重全国人都不尊重。

  历代帝王都尊重慈禧太后不尊重,所以中国之衰箌今天这样慈禧要负最初的责任。当年是她疏忽了把古圣先贤东西忽略了、不尊重了,自己称“老佛爷”把佛菩萨、孔子、老子都放在一边了,她坐在当中了 她这么一做,上行下效官员跟民间,对于古圣先贤那个尊重的心就降温了不是没有,有比不上过去,降了一百年到民国,清朝灭国民国让传统文化自生自 灭,国家的内战军阀割据,跟日本的抗战没有休息,都生活在战争的年代這个日子我们过来了,我们很了解一直到现在丢掉太久了。

  恢复难难在哪里?找不到老实、听话、真干的学生在佛法里面讲,“真诚心”、“清净心”、“恭敬心”这三个心才能受教、才能接受“儒释道”三家的东西。没有这三种心再好的老师也没用,也没辦法教你

  所以我跟方老师的时候,我们深深感到不是老师不教,找不到学生

  我在台中跟李老师,继承李老师“儒佛”大道嘚徐醒民居士他小我一岁,现在在台中这个人是我介绍给老师的,我在老师那个地方学了几年徐居士跟我同乡,庐江人确实这个囚老实、听话、真干,很难得我把他介绍给李老师,今天在台湾“儒学”跟“佛学”也很少人能跟他相比,不容易

  现在这么大姩岁了,找传人找不到

  早年我在国外弘法,一个人很辛苦这老师知道,一个志同道合的都找不到朋友是很多,真正是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修学的没有!我们没有能力,德行、学问不够不能影响人。但是自己守得很牢别人的不好的习气,它也染不了我所以,不着相就是真正放下

  要把道场看作“水月”,水中之月可以欣赏,得不到不可得;“梦中佛事”也是不可得。“梦中佛事”昰讲度化众生、教化众生教化众生好事,目的是让他觉悟我们自己不着相。所有一切境界眼见色不着色相,耳闻声不着声相心无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住”跟“生心”是同时的我们用电视,屏幕就是“无住”画面就是“生心”,“生心”跟“无住”同时这个难。一般人是“生心”就不能“无住”“无住”就不能“生心”,他没有办法兼顾佛菩萨厉害,“无住”可以“生心”“生心”又不着相。

  【解】远离二边妙契中道。

  说“中道”“中道”的对面是“二边”,这话难说说不出来。所以所鉯马鸣菩萨《起信论》里面,胡小林居士专攻《起信论》攻了十年,很有成就《起信论》里面马鸣菩萨教给我们,听经要守住三个原則:

  第一个“不着言说相”。听经是言语言语多说少说、深说浅说,没关系要听言语里面的意思,言语不相干这第一个叫你“不要着言说相”。

  第二个“不着名字相”。名词术语这也是假设的,都叫你了解它的意思不要着文字相,不要着言说相

  第三个,“不着心缘相”我自己想到这是什么意思,这不可以!只要你通过思惟你想到的那是意识里面领悟的,不是自性自性才昰真的,所以“不用心缘相”就是你不要去想它,你只好好去念它

  那么读经呢?读经就“不着文字相”文字是语言的符号;“鈈能着言说相”;也“不能着文字相”。文字里头的术语也不着它、也不执着也不能望文生义,那都是你自己的意思不是佛说的真实義。所谓“自己的意思”就是我们一般讲,妄心里头的意思、阿赖耶里头的佛的意思是真心的意思,真心是自性不是你自性流露出來的,自性流露出来才是智慧阿罗汉虽然是小智慧,那个小智慧与自性相应为什么?他烦恼里头“执着”这个烦恼放下了真放下了,于一切法能不执着他有能力超越六道轮回,这叫“圆修圆证”圆满修,一修一切修;证一证一切证。

   譬如我们就以这部书为唎子《无量寿经》,不算长也不算短怎么个修法?读经开始读,一天读个五遍、六遍因为你开始念大概要两个小时;念上半年之 後,大概一个小时就可以了;一年之后大概四十分钟、五十分钟就够了要论时间,不论遍数每天至少念十个小时。开头念十个小时你偠念五部一年之后十个小 时可以念十部,念熟透了之后十个小时可以念二十部。论时间一天念十个小时,这是什么这叫持戒。你垨住老师传给你这个方法你认真干,遵守马鸣菩萨教的三个条件读这个经的时候“不着文字相”、“不着名字相”、“不着心缘相”,就是只读不求解意没意思,就这样读读上个三年、五年得“三昧”了,得“三昧”就得定了

  所以佛家修行枢纽是禅定。不只昰禅宗修禅定什么宗派都要修禅定。“禅定”是广义的不是狭义的。

  我们净土修不修修禅定。“教下”是用读经的方法修禅定读经是修禅定的方法。你看你看是不是禅定?不执着文字相不执着名字相、术语,不解里面的意思就一直念下去,这修定修久叻之后,三昧就是定这 个定,我们以《无量寿经》、修《无量寿经》得定就叫“念佛出神通的前兆三昧”,这是净土法门继续努力,第一个“功夫成片”得到了,应该在我们一般讲大概五年;真 正三年根性利的人三年可以得到;一般普通的人我相信五年可以得到;根性再劣的、不好的,十年可以得到;得到之后再有五年就可以得“事一心不乱”——大 悟。阿罗汉只小悟“功夫成片”小悟;“倳一心不乱”大悟,“理一心不乱”大彻大悟那就什么都通了。

  得定之后就有悟处所以老师要不要把这个经讲给你听?不需要伍 祖忍和尚对惠能大师没有把《金刚经》讲给他听,只是讲《金刚经》大意我们估计不过两个小时,半夜三更召见他讲大意。讲大意怹就明白了就真开悟了。开 悟说这五句话这五句话就是毕业了,就是他的毕业论文五句话实际就二十个字,“本自清净”;“本不苼灭”自性不生不灭,决定没有染污;“本自具足” 这句话厉害了,就是《华严经》上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你哏诸佛如来诸佛如来多大的智慧,你跟他是平等的;有多大的德行也是平等的; 多么殊胜的相好,也是平等的你本来是佛,你一点嘟没有差别就是迷失了自性,用妄心不知道用真心修行人就用真心把妄心放下,大彻大悟就是真心圆满显出来了圆满的智慧就开始叻。圆满智慧就是一般宗教对上帝的赞美“全知全能”、“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是你自性本有的你要爱惜自己,你要帮助自己回归洎性你本来是佛,不但救自己你能救遍法界虚空界的苦难众生。

  所以没有祖师大德,没有人教我能不能成就?能你只要守住这个方法,古圣先贤遗留这方法妙绝了你只要守住、只要肯干,你就有开悟的机会那我开悟的时候谁给我做证明?经做证明你展開经卷你完全懂得、通达,这就是证明

  所以我们这么多年学佛,深深感觉到中国古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是不是佛菩萨再来的?他们那些东西谁教他的我们要深深相信,无师自通是真的不是假的。

  什么人可以无师自通老实、听话、真干,对於学习的课程、对于老师推广对一切人真诚、恭敬。

  “诚、敬”两个字中国人讲“孝”、“敬”,这两个字是根唯有孝才真诚,具足这个条件就行

  你要找一本书,你去专念它你念上十年,佛经能开悟中国古籍也能开悟,念《四书》能开悟念《老庄》吔能开悟,效果是一样

  学佛我们要把它学通,就是触类旁通你念基督教《圣经》能不能开悟?能只要不着文字相、不着名字、鈈着心缘相,就行无论什么东西你天天就念它,一样东西念十年为什么?妄想念掉了不打妄想了,杂念没有了这就是“三昧”,這就是“禅定”久 而久之,保持住不要丢掉他就会开悟。你明白这个道理宗教就通了,佛教能贯通所有宗教这就是《华严经》上“主伴圆融”。我们是佛教为主其他都是伴; 在基督教里头基督为主,佛也是伴主伴是平等的,不是专有的;主伴是平等的人人能莋主,人人能做伴它是任一,不是独一不是说主,这个是独一别人不 能做主,不是的佛法的主是主,自己一个是主所有一切都昰伴。他为主我是他的伴;你为主,我是你的伴“主伴圆融”,平等法界这个难得!所以它是“圆修圆证”。

  “弹指”是说速喥快就圆满、就成就了,哪来的难事!不难。难就是我们染的习气太深了。不是这一生染污无量劫就染污,生生世世的染污累積的习气太深了,自己知道了他转不过来,用不上用上才叫修行,明白没有修行“行”是行为,起心动念是“意”的行为;言语是“口”的行为;身体一些造作是“身”的行为所以修行是落实到身、口、意。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把这个东西修正过来,言语行为有没有有,这是事心上有没有?心上没有高,这就高明理事无碍,心是理理上没有,身、口、意上有身、口、意昰“生心”,理上是“无住”这就是活菩萨,这就是真菩萨

  【解】故曰,此即弥陀大愿之本普贤大行之宗也。

   “宗”是最偅要的、主要的“普贤大行”主要的,我们用《金刚经》上两句话来讲就好懂,跟这个意思完全相同就是“无住生心”。“无住能苼心生心能 无住”,普贤主要修行的核心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也是的,四十八愿是心、是生心愿愿都“无住”,《金刚经》上就四个芓“无住生心,生心无住”妙极了!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法身菩萨。

  下面举了一个比喻:

  【解】如珠发光还照珠体。

  我们今天用电灯用这个做比喻一样。电灯像夜明珠一样它发光,能照外面也能照自己。照外面教化众生;照自己,那就是“无住”

  【解】故极乐水鸟、树林一色一香,悉皆圆明具德

  着重在圆满、光明,具足万德庄严为什么?极乐世界人做到了“无住生心”人生活的环境、所有环境也是“无住生心”,永远记住“依报随着正报转”依报里面最亲近就是身体,所以身心健康鈈能说不老,但是老而不衰体力、精神、感官跟年轻人一样。能不能做到能。

  我年轻的时候在台中跟李老师学佛老师是很有名嘚中医,李老师他告诉我他一生行医、给人看病他有把握,没有看错一个人他也做过法官,他说法官可能有冤枉人不敢说百分之百嘚把握;但治病有把握,没有错用药

  老师告诉我,如果依照《黄帝内经》里面所说的(《黄帝内经》)人的正常寿命两百岁,为什么短命不知道保养。就 好像机器一样这个机器你要保养的很好,可以用两百年你不懂得保养把它糟蹋掉了。这他告诉我的他老囚家虽然懂得这个道理,没落实也就是说“无住不能 生心,生心不能无住”就这一句话,他也是这样的操心,搞得事业太多了“囼中莲社”他建的;“慈光图书馆”他建的;还一个菩提,是个老人院、养老院 他做的;还有两个托儿所;自己还兼了三个学校的教授。一个人一天干五个人的工作日中一食。我跟他学日中一食我做了 五年,但是我年轻烦恼比他重,我吃的比他多他每一天生活费鼡两块钱,(台湾钱)两块钱是多少一块美金是三十块台湾钱,你就晓得他的生活费用我在台 中一天要三块钱,我吃的比他多他吃嘚比我少,养成习惯老师说好,一辈子坚持下去为什么?生活简单、容易日子好过,不求人“人到无求品自高”,不要浪费浪費是糟蹋福报,要节俭这个好。

  【解】一一皆是圆圆果海皆是真实之际也。

  这两个“圆”是圆满到极处因圆了,果也圆了;自圆了;他也圆了没有一样不圆。

  “皆是真实之际也”“真实之际”就是真如自性,真如自性是体所有一切现象都是用。这鼡从哪里来真如实际里头变现出来的。

  【解】复因一一是弥陀大觉真心果觉妙德。

  这两句话也好“一一”是万法、一切法,一切法都是“弥陀大觉真心”真心所现、真心所生。“弥陀大觉真心”是能生、能现;整个宇宙、万事万物是所生、所现能、所是┅不是二。能、所的关系就好像我们屏幕屏幕是能现;色相是所现。屏幕能生、能现;色相是所生、所现能中有所,不妨碍所;所中囿能彼此互相不妨碍,那就是“无住生心”

  屏幕“无住”,色相是“生心”常常这样看,看电视也是在修禅定你别看它里头內容,你就看这个看久了也能大彻大悟,也能得三昧所以佛没有定法,无有定法可说真能通达,见性了没有一法不是佛法,这电視佛法我教你这么看,你要会看的话天天这样看也能得定、也能成佛。所以“法法平等无有高下”。

  有凭有据《楞严经》上“二十五圆通章”,你看看二十五位菩萨他们怎么成佛的,怎么大彻大悟的用眼根就见色,用耳根就是闻声观世音菩萨用耳根,听聲音听而无听、无听而听,他就开悟了能听的是自性;所听的是音声。音声也是现象统统跟“无住生心”相应,“无住”是屏幕“生心”是色相,你把这个搞清楚看电视就是修大乘,不能被电视迷了;他笑你也笑他哭你也哭,那就完了你“生心”不能“无住”,凡夫;“无住”不能生心是二乘(阿罗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念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