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离职两月离职

“实习期没满就离职,踏入职场不到半年就换工作,工作不顺拔腿就走……”一些招聘网站近期发布的职场“闪辞”调查数据显示,超过三成的应届生在入职两个月后辞职。记者调查发现,南京这样“一言不合就闪辞”的90后有不少,而七月招聘旺季过去没多久,最近不少人才交流机构和各大招聘网站又来了很多“回头客”。钱少、活多、学不到经验成“闪辞”的三大主因,不过也有毕业生离职理由很奇葩:因为还没玩够或者职场不顺想回老家靠父母。

销售文案后勤,易打退堂鼓

哪些职位应届生离职率较高?“销售”岗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答案。

李磊(化名)去年本科毕业,应聘到一家知名药企成为医药代表。随着同事的相继离职,工作仅一年的李磊,已经成为部门里资历最老的员工。今年7月,部门经理招了3个应届毕业生。不出李磊所料,其中两个应届生拿到第一个月工资后就辞职了。

23岁的小吴就是李磊口中干了一个多月就辞职的前同事之一,今年6月份从江苏某医科大学毕业。各方面成绩优秀的小吴毕业前已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被老家徐州一所医院药房录取。但小吴并不甘心,希望挑战一下,于是到南京应聘医药代表。但现实很残酷,跑了一个月业务,订单没拿到几份。“每天都要去陌生的医院拜访,每天都会经历白眼、吃闭门羹,自尊心实在受不了”是小吴临走前对李磊说的最后一句话。

除了销售,收银员、文案策划、后勤等部门也最容易出现“一言不合”的跳槽者。今年7月份刚刚从南京一所大学毕业的小朱7月份在北京一家互联网企业找到了公关文案的工作,结果不到两个月就决定辞职:“每天没完没了地加班,或者是飞到全国各地去协助做地方推广,同事间竞争也很激烈,两个月来每天睡觉平均不超过6小时,累且不快乐,干脆走人吧。”

餐饮文娱医药,也是“闪辞”重灾区

58同城招聘刚刚发布的职场“闪辞”专项调查显示,餐饮/住宿,文化娱乐,医药,金融,房地产成为毕业生“闪辞”重灾区;从地域看,一线城市的“闪辞”比例远高于二三线城市。就岗位而言,销售、收银、后勤、保洁“闪辞率”最高,文案策划、新媒体“闪辞率”也高达)的观点,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如涉及版权、稿酬等问题,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侯** | 黑龙江 佳木斯 | 劳动纠纷
1分钟提交法律咨询 2000多位 信得过的好律师 为您提供专业解答

(咨询请说明来自律师365)

地区:黑龙江 哈尔滨|解答问题:1715条

您好,我是大三在校生,还有一年毕业,学校允许我们自己找工作,我找了一家企业,但又不想干了,签了实习协议,请问会有违约金之类的吗?

你好,需要按照合同约定处理,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我是实习生,公司是校招的,我没签订合同,也不知道学校签没签,最近公司让我离职,由于第一次,就糊涂的直接答应了,办理了离职!回家之后才发现,学校需要工作1年的实习证明,但是被辞了,公司只能开工作的6个月证明,我也没证据证明是公司辞退的,有可能会影响毕业!所以我想问的是我没签合同,被辞退了,这样合理吗?我又签了离职,是不是就成了我的问题了?

你好,先与用人单位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不服仲裁的可以起诉到法院,不服一审法院判决的可以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

我找份在地铁安检站工作,交17000,上了3个班,实习期间,没签合同,因腰疼干不了,不干了说不给退钱,怎么办?没有培训过,直接实习,请问我这种情况怎么解决,谢谢!

你好,需看缴纳的款项性质以及实际向谁缴纳?未签劳动合同,单位应支付双倍工资。如需进一步咨询,可来电咨询。

期待已久找了3个多月的实习生周一终于入职,还没来得及轻松两天,今早小女孩以种种理由告诉我不得不离职,回去完成导师交代的各种任务。

随之而来的产品组大boss竟然亲自过问了这件事,中午给实习生打了个半小时多的电话,目的也很直接,劝她回来继续工作。故事发展到这里,是超乎我的预料的,实习生短期内会走其实在我的意料之中,大boss直接过问多少有点超乎意料。

小女孩一时不知所措,告诉我了相关情况。强人所难并非我的长处,在对她进行一番安慰后,我直接告诉她对这个决定的理解与支持。小女孩也知道自己闯了大祸,一直不断的跟我说抱歉,除了理解,我只能尽最大的努力让她不要有任何心理负担。并试图复盘整个情况发生的缘由。作为直接招聘者,出了这么“重大”的问题,我愿意为结果负责。此时并没有太多情绪,甚至有些围观者心态,客观冷静的反思了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

产品大boss大可痛骂小姑娘一顿,也好过一番说教。作为半个准博士生,标准的好学生,哪能不知道多点社会经历的重要性呢?

1.用人不当,看人不准,我应当负首要责任。合适的人应当放在合适的岗位。明知这个小女孩非常优秀,虽然再三确认过工作内容是否可以接受,在得到肯定答案后,脱离了常识接受了被面试者在特定情况下的说辞。

2.对于非微课运营的其他工作内容并没有做到及时制止。有我个人的原因,也有公司架构不合理的原因。公司其他组的实习生工作内容都相对垂直单一,付费用户运营、app产品运营、测试、视频剪辑、内容编辑,唯独微课产品组的运营实习生从来都是做除了微课运营外的很多杂事。微课运营实习生是全公司最难招聘的岗位!产品都不知道要怎么做的调研往往都是运营在承担。在没有运营大boss的情况下,运营受制于产品本身已经不太合理了,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处理很多产品助理本该完成的没有太多技术含量的工作。以前lulu一直属于协助多部门工作的情况,跟产品对接不算多。直到我接手微课运营,要对流程负责后,对于这类事情,拒绝的力度也不够大,导致大家对这个岗位的认知有些偏差。加上我还能用BD的工作来掩盖不想做产品运营的事实。没曾想到了实习生这里是完全没有任何挡箭牌。没能帮她拒绝掉一些不合适的工作内容我也有点内疚。

1.是否可以建议领导招聘全职产品运营?之前老板说招实习生的时候我还未换组,配个实习生帮我分担部分工作。如今已经换组了,理应招一个全职工作人员。

2.如果只能是实习生,是否可以提高相应的待遇福利,在周二周四有微课的情况下,要求实习生在只拿一天工资的情况下从早上10点做到晚上10点,试问有几个大学生可以接受呢?

3.是否可以从内部用户入手招聘呢?招来的人也更熟悉馒头且有认同感。

4.及时跟有话语权的领导进行沟通,表达下情况的紧迫感,以及我不愿再在微课项目上耗费任何时间的实情,早点找到合适的人,我也能早点正式着手做新项目组的工作。想到这里,就很感谢新leader跟CEO。

不会拒绝加上对待同事脾气好已成为我目前职场为人处世的一大BUG,严重程度仅次于逻辑思维能力欠缺。结果往往就是工作内容越来越多,明知自己的能力做那些事务型琐事非常不值得,对公司产生的价值也不大,但是无奈不愿意得罪人,不敢跟上级沟通协调,争取想要的资源。每次换组都是被动调整,多谢有一些同事碰巧看到了我的优点。

周五、六是年中总结大会,最近由于换组一系列的事情,仔细复盘了下这半年的收获,

1.工作上的硬实力还处于去年的水平,并无太多提高,尤其是运营方面,处于停滞状态。所幸接触了BD的工作内容,收获不少,但对比其他同事工作量也大不少。

2.软实力,如在工作上的沟通协调为人处世的能力倒是成长不少。学会合理的拒绝,恰当的处理好职场上的人际关系,已成为下一阶段的必修课。

实习生离职后,各种同事都跑来问我发生了什么,有本着好奇态度的,有一点点问责意味的,也有怕我有心理负担过来安慰我,指责现在的90后抗压能力太差,不负责任的,更有直接给我理性的问题解决建议的~其实离职本身完全在意料之中,并无太多情绪上的波动,正好也可以借由这个事情让相关同事知道这个岗位是很难招到合适的人的,产品问题希望也一并引起注意。下午想到这个岗位需要承担并无太多技术含量的工作内容时竟然有一些压抑难过。事情发生的时机真好,看来是时候鼓起勇气跟相关同事客观谈谈问题所在了,做一件对我来说相对比较难的事情。成长就是这样,不断试错,不断承受不能承受的事情,然后,路才会越走越宽。

要做对的事情,而不是把事情做对。有时候,自私点未尝不可,中庸之道也未必适合所有情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实习生离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