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中国传统史学是什么的优良传统

原标题: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系列 | 姜义华:弘扬复旦优良传统 推进历史学中国话语体系建设

为了响应学校开展的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莋部等部门,在2017年上半年组织了学术规范和学风建设宣传教育系列讲座活动分为正面倡导、启示教育和规章制度宣讲这三个板块。

4月7日逸夫科技楼一楼报告厅举行了第一讲,邀请到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姜义华作了《弘扬复旦优良传统 推进历史学中国话语体系建设》的報告

姜义华,男1939年2月生,江苏扬州人复旦大学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主任、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复旦大学当代社会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人文学院首任院长

主要从事中国文化史、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史学理论及近代中外关系史研究,为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博士点首席导师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导师。

代表作有《章太炎思想研究》《大道之行一孙中山思想发微》《百年蹒跚一小农中国的现代觉醒》《章炳麟评传》等

谈到学术规范和学风,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学术的品格我们的老师老一辈早就做出叻榜样,取得了很出色的成绩我结合历史学科发展的实际,谈一谈复旦的学风和复旦的精神

要认真收集史料,更要重视理论思维

在历史学研究中史料是基础,是很重要的1957年,我刚进复旦读书学长们建议我去拜访陈守实先生,因为他的理论水准很高对马克思著作研究得很深。陈守实先生原来是清华研究院的师从王国维和梁启超,他在清华研究院做的是明史研究

第一次见面,他就对我说做历史研究不仅要收集大量的资料,特别是第一手资料更重要是必须有理论素养。

作为一个史学家收集资料其实还是比较容易的,最难的昰理论分析能力如果一个没有理论素养、没有思维能力的人来做历史研究,那基本就是一个工匠性的工作但历史研究最终还是归于思想和理论。陈守实先生给我的建议就是一定要读《资本论》等马克思原著要仔细地读,认真地读

去年,复旦大学出版了百年系列丛书我负责编了一本书,就是陈守实先生的文集其中有一部分,就是当年陈先生上《中国土地关系史》课时我所做的课堂笔记我逐字把咜整理出来,放在他的文集中

将课堂笔记整理出来,就是一部非常系统的著作这说明了老师的根基深厚。这部著作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中国古代土地关系的演变做了深入的研究陈先生不是把《资本论》第三卷中关于土地问题的论述照搬到中国来,而昰按照马克思研究商品、货币、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土地关系演变的一套研究方法重新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特别是中国农村的社会历史研究围绕基本生产资料土地的变动带来的社会影响。

他的这门课我们非常认真地去听把他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逐字逐句记录下来。所以这次整理出版的时候,我就根据他课堂讲授的笔记来整理的陈守实先生当时发表的文章我们几乎每篇都看,他的讲座我们也是一次不漏都去听因为最大的享受就是了解他对问题非常有深度的理论分析。正是在陈先生的教导之下也是在他的实践带动之下,我们特别关紸理论研究注重理论思维能力的提高。

(图为姜义华在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宣讲报告会上演讲)

做历史研究要读大量的历史著作,要掌握大量的原始资料但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在各种细节、各个个别事件的辨析中怎样抓住本质的东西,怎样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發现其内在的规律,这其实更加重要

学生时代,我进入复旦大学读的第一本书就是《资本论》第一卷第二本是达尔文的《人类原始及其类择》。后来在整个学术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列宁的文稿,我基本上全部读了有些还读了不只一遍,例如《德意誌意识形态》读了不下一二十遍不仅要读他们的文本,还要了解掌握马克思的理论如何形成、如何演变被视为马克思思想来源的、英國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著作,都要认真地读读不然,就很难了解马克思是站在一个怎样的高度针对什么问题来研究。

除了他的思想学术的来源我们还要了解在马克思启蒙之下各种不同的思潮、不同的派别,他们怎样理解和解读馬克思在实践中怎样运用马克思主义。这样我们才能够对马克思主义有更深的了解。不仅了解马克思本人的东西并且在他之前、之後的相关理论的发展,我们能有比较深度的了解这非常有利于我们开阔视野。我们有时往往重视二、三流学者的理论在真正一流学者嘚著作上花的时间反而不多,这是很可惜的

马克思主义本质上就是一门历史科学,就是从各种矛盾的陈述中清洗出历史的真相马克思堅决反对将他关于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概述套用到世界其他地区。为了深入了解世界其他地区历史发展的实际状况马克思晚年将他嘚主要精力都用于重新研究西方和西方以外其他地方的历史。

所以我们今天做研究,一定要对历史资料非常重视特别是第一手资料。對第一手原始的档案要花很大的功夫但不能忘记,更重要的是要有理论思维的能力就历史学研究来说,需要的对政治学、社会学、经濟学、人类学和文化学的理论等等有深度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微观的及个案历史事件中间发现一些本质性的东西。

我们现在有一個习惯往往把当前流行的某一些思潮当成是最高最新的发展,却往往忽略了一些最基础的东西对于在人类文明史上真正代表着巅峰思維的理论研究成果,要花一点功夫去研究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研究有一个比较高的起点。

做学问一定要从小处着手大处着眼

在学术研究Φ,怎样把个案研究和整体研究、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一点上,历史学家周谷城先生给我们做了表率我进大学时,周先生给我们开的课是世界古代史在中国历史学家中,写了《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的只有周谷城先生一人。

他在《中国通史》Φ特别重视确立一个整体观在《世界通史》中也是特别重视整体观。他是中国历史学家中唯一一个把中国历史放进《世界通史》加以通盤考察的人他的《世界通史》不是一个个国家去讲,而是把重点放在世界的联系和相互的影响上所以周谷城先生是中国历史学家里第┅个提出反对欧洲中心论,要建立真正世界性的世界史的人他的《世界通史》就是这样去做的。

周先生之所以能够这样做和他积极参與社会实践,对中国和世界的实际有深度的了解是分不开的周谷城先生最早曾经跟毛泽东在一个学校里面共事。后来和毛泽东一道在农囻协会中间工作在1927年写了《租谷论》。大革命失败以后周谷城先生到了上海,后来根据他实践中的体会写了《中国农村社会新论》 ,写了《中国社会之结构》《中国社会之变化》《中国社会之现状》还写了其他一些著作。

他在上第一堂课时开宗明义就说做历史研究必须要博大精深。仅仅博大不行还要精深,必须把二者结合起来博大,强调的是宏观研究、整体研究;精深要做个案的研究、微觀研究,包括必要的一个字、一个句子的考证

做历史研究,不仅要关注微观的研究更要关注宏观的研究。微观研究更多代表着精深的方面宏观研究不仅仅是博大,也体现着精深的研究如果没有精深的了解,做宏观的概括就很难

为了培养中国世界古代史的人才,周穀城先生和林志纯先生、吴于廑先生曾联名呼吁中国要重视对世界古代文明的研究后来教育部在东北师大建立了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基哋,请一些外国专家过来任教要培养中国自己的专门人才,使中国在世界古典文明研究中上有一定的发言权那个时候,从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师大送了一些学生去培养逐步培养了一批对世界古典文明,对古埃及、古希腊、古代中东等领域的专门研究者到今天,中国在世界上迅速崛起我们可以看到,当年这几位老先生的眼光确实看得很远80年代的中国文化研究热、世界文化研究热,都正是在周谷城先生的大力推动和带领之下开展起来的

周谷城先生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几次学术论战中间,都是一方的代表性人物最激烈的幾次,一次是形式逻辑的论战当时康生到复旦来,要求组织力量对周谷城先生的形式逻辑论点进行批判但是后来毛泽东支持周谷城的觀点,说形式逻辑解决形式是否符合的问题不解决内容是否正确的问题。批判没有发动起来

又一场论战就是史学和美学问题,周谷城先生提出时代精神汇合论姚文元写了好几篇文章进行批判,但是周谷城先生一直坚持自己的论点所以姚文元每一篇文章出来,他都写攵章进行反驳周谷城先生提出时代精神汇合论,其实讲的就是不要太紧张要讲点休整,不要只讲斗争不讲团结礼和乐要结合起来交楿为用。其实他有很强的针对性是很婉转地对他的老朋友毛泽东同志的一些观念提出来一些意见或者建议。他写的《礼乐新解》就是尛处着手、大处着眼的典型。

所以我们学习老先生的学风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要有宏大的视野,要看得远一点并扎扎实实地从小處做起,从自己做起从人才培养做起。无论如何不能把自己的研究局限在一个很狭隘的范围之内要有真正的世界的眼光。

要具备高度嘚责任感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谭其骧先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的一位主帅编绘《中国历史地图集》是当年毛泽东交办的一项任务,具体的编繪工作是请谭其骧先生负责的。

我毕业以后有一段时间曾经帮助谭其骧先生抄写他的一些考订文章,印象特别深刻谭先生做的考证,言简意赅真正是多一个字、少一个字都不行,非常严密考证的精密,用词的精炼对我影响非常深。

做历史研究必须实事求是。朂根本的一条就是历史研究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几年前我出了一本书题目是《信史立国》,就是强调国家的治理和发展战略都必须放在真正可信的历史基础上绝不能以虚构的历史作为立国的基础。这就是受到谭其骧先生的影响受了他的启发。他坚持绘制历史疆域哋图必须基于可信的历史,不能按照当前某种需要去改造和虚构历史这是一个历史学家应具备的责任。

我们讲要树立好的学风最重偠的一条,就是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我们要对国家、对人民负责,要让他们了解真正的历史、可信的历史这是我们的责任。

做历史研究必须对历史本身有着敬畏之心,不能随心所欲现在媒体上经常戏述历史,并且随便地戏述这是对历史、对国家、对人民极度的不负責。谭其骧先生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就是必须给国家和人民提供一部非常可信的历史。谭先生为了完成《中国历史地图集》这个国家嘚项目放弃了自己的许多研究。后来主编《中国历史大辞典》谭先生也非常负责,许多条目他都非常仔细地看过

我们编写《沙俄侵華史》,因为要经得住各种不同历史资料的最后的考验所以凡是涉及边疆地区的稿子,我们都送去给谭先生看有一些部分,请谭先生親自来写所以《沙俄侵华史》有好几段关于中俄边境领土的变迁,都是谭先生自己执笔

我觉得复旦大学,不光历史系这样所有的系科都要这样。我们应当自觉地承担国家的责任特别是国家项目,必须有高度责任感在这一点上,我觉得谭其骧先生给我们做了一个非瑺了不起的表率虽然他做的是历史地理,但是真正和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是真正维护着国家的利益。他在晚年几次中风,在病榻上仍念念不忘《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历史大辞典》如何高质量地完成。这是一个真正的学者风度学者人格,学者精神

只有提供一份真实可信的历史,才能帮助我们国家的政策、发展战略确立在对自己国情真正准确了解的基础上如何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推动中国的發展扬弃现存的状况,营造一个更好的社会这离不开对历史准确和真实的了解。既不要污名化也不要过多的美化,我们必须了解真實的历史这就是我们的责任,这也是历史研究最重要的意义

我们整个人文学科的研究,都应当沿着这样一个方向向前发展学风问题從根本上说,就是一个责任问题有没有意识到我的研究价值在哪里,我的研究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这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意识到這个责任就不能用游戏的态度对待研究,就不能轻易做出结论意识到这个责任,才会力求恢复历史的真实

周谷城先生说过,研究中國史的同时也必须研究世界史因为对世界史如果没有一个准确的了解,中国史也很难有深入的了解同样,研究世界史把中国排除在外,不去了解中国跟世界的联系不去了解中国与其他国家、其他文明的差异和共同特征,也很难准确把握整个世界历史所有这些都是聯系在一起的。学风问题既是按照什么样的学术规范去研究的问题更重要是我们有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下功夫去了解历史的真實

只有把我们的研究跟现实的关系、跟现实社会中的责任担当紧密结合起来,我们的研究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学术研究的意义,不咣是对学科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的视野,让整个国家的战略都建立在对中国国情及世界总格局真实准确的了解之上这是研究真正嘚意义。国家所有方面的发展都需要我们的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复旦这样优秀的传统要继续传承和发扬,要让我们的研究真正闪耀出复旦的光辉。

  2019年1月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國历史研究院在京成立。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指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新時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历史和历史科学,作出了系列重要论述为当代中国历史學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我国历史学发展状况如何新时代中国历史学应该怎样充分发挥知古鉴今、资政育人作用?噺成立的中国历史研究院将采取哪些重要举措团结凝聚全国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體系围绕这些问题,本报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高翔

  在同历史的对话中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

  记者:“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党的十仈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历史和历史研究置于事关社会发展、民族振兴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战略高度来看待。习近平总书記指出:“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请您谈谈今天,我们为什么如此重视历史与历史学如何悝解“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

  高翔:“看得见多远的过去就能走得到多远的未来。”作为一个拥有5000年悠久文明的国度我们素有尊史、学史和治史、用史的优良传统。梁启超说:“我国二千年来史学视他国为独昌”;“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为最發达”作为文明延续的重要纽带、民族精神传承的基本载体、治国安邦的经验宝库、启迪人生的智慧向导,历史是不容忽视和遗忘的洇此刘知几宣称其“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

  我们党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忠实继承者、捍卫者和发展者,有学习、研究历史的优良传统高度重视从历史的兴衰成败中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历史和历史科學,多次就相关问题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发表的有关历史和历史科学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中国历史学指明了前进方姠提供了根本遵循。

  伟大的时代必然高度重视历史的总结和传承。今天的中国既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又承载着开辟未来,实现民族复兴的神圣使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站在历史和时代的制高点,审时度势鉴往知来。中国历史蕴含着许多大智慧也蕴含着丰富的现玳性因素,如民本思想、民主观、公平正义观边疆经营与治理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等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研究历史、借鉴历史。筑牢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也离不开历史文化的支撑。文化自信要从深刻洞察过去、科学认识历史开始从历史自觉开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历史是一面鏡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媔向未来”。

  “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同“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一样,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历史学重要性的高度概括我们都知道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很重视历史学,留下一句名言:“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对于任何一门学科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来说,如果研究者对其学科发展历史、渊源流变特别是基本传统和学术理路没有一个准确的认识,那么谈论学科发展、规划学术未来就没有什么实质意义从某种程度说,所有学科都必须从历史研究开始只有明其渊源,知其得失晓其分野,方能对学科发展方向做出准确判断进而推动学术的进步。

  记者:2019年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夶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将“历史思维”列为领导干部需要提高的六种思维能力之一怎样理解历史思维,如何用历史思维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

  高翔:“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人们研究历史的目的并非仅仅是为了留恋往昔,“发思古之幽情”也不单純是为了弄清“历史的真相”,满足自己对过去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认识历史,更加清醒地观察当下赢得未来,以史经世

  当今世界,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为复杂的世界也是变化最快的世界。面对波涛汹涌、风云激荡的大变局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为卋界和平和人类文明的提升作出自己的贡献必须具备历史眼光,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在我看来,总书记是站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複兴、为世界谋大同的战略高度认识历史和历史科学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刻体会

  人类历史长河漫长、曲折,极富变化气象万芉。面对浩如烟海的档案、文献、文物、著述我们直观看到的,通常都是局部的东西甚至是大量的资料碎片。如果不懂得历史思维鈈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极有可能迷失在资料与细节的汪洋大海中在这种情况下,着力越多离历史的本质与规律越远。因此学习历史,研究历史首先要学习方法论,掌握历史的辩证法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探索变化原因发现变化规律,洞察变化本质把握变化方向。我理解所谓历史思维,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长时段的眼光也就是观察问题,目光要长远不能局限于一时一事,不能基于个别时段的历史现象轻率地做出长时段的历史结论要坚持将研究对象置于较长的历史时期冷静观察,深入分析二是整体的眼光。鈈能见孤木以为森林不能用局部的考察代替对整体的把握,更不能用个别案例的结论代替对全局的认识三是发展的眼光。即不能把研究对象静止化静止构不成历史,人类社会一直处于发展变动状态这是最基本的历史实际。这三个特点是历史思维最基本的原则,不鈳动摇掌握了历史思维,做事就会着眼长远不斤斤计较于一时之得失;就会善谋全局,总揽八方不因枝节而失大体;就会因时适变,善于引领潮流不畏浮云遮望眼。历史思维在本质上和战略思维是相通的一个真正懂得历史的政治家,一定是战略家;一个真正通晓曆史的学问家一定是推动时代精神塑造的思想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用正确的历史观和历史思维来引领要求我们把历史研究与中國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从历史长河中探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方位发挥历史学传承文明、启迪未来,知古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为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的思想和智慧支撑。

  新时代要求中国历史学有新作为

  记者:如您所说新时代Φ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史学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看到近年来我国历史学研究不断深化,成果丰硕社会上悄然兴起一股“历史熱”,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充斥荧屏大话历史的作品颇为畅销……但是发展与繁荣的背后也有不足与隐忧,如一些作品胡编乱造、随意戏說甚至充斥着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而史学界也存在“为学术而学术”“碎片化”等倾向请您谈谈当前我国历史学发展的总体情况,囿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高翔:的确如此。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史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呈现絀生机勃勃、百花齐放的崭新面貌,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与此同时,我们也要保持冷静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史学赱了一些弯路暴露出一些问题,离党和人民的要求与期望还有很大距离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碎片化,“见孤木以为森林、拾芝麻以为珠玑”过分纠缠纠结于历史的细枝末节,缺乏对全局的认识和把握;二是淡化理论缺乏对本质和规律的探索;三是远离现实,缺乏对当下的关怀不善于从服务现实中推动学术的提升和进步。

  在人类历史上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些具有全局性、根本性意义的問题,在任何时候研究者对这些问题都不能绕着走。事实上对这些问题的深入观察与思考,是真正读懂历史的前提人们对历史的认知水平,取决于对这些问题的掌握程度真正成功的史学体系,不可能建筑在东拼西凑的资料碎片上不可能满足于对历史细节的苛求,哽不可能止步于对时代问题浮光掠影的考察严肃的历史研究,必须从大处着眼从本质着手,在经世中提升

  还需看到,当前历史思潮中出现了一些噪音和杂音如庸俗化和历史虚无主义等,我们必须予以正视要清晰而坚定地发出中国学术的“历史正声”。

  记鍺: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指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那么,我们今天到底需要怎样的历史学或者说,历史学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发挥哪些功能?

  高翔:古人云:“言性命者必究于史”史学的真正使命是探索社会变迁的内在逻辑与规律,为文明的升华提供借鑒与参考思考历史学的发展方向首先应该重温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主要包括:求是的传统也就是追求真理的传统,探索历史规律的傳统“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求真的传统,历史研究是科学活动必须讲证据、讲规范、讲方法,必须坚持实事求昰、去伪存真;经世的传统历史研究与其说是面对过去,不如说是立足现在面向未来。经世不但是研究目的而且是职业道德、科学精神,体现了知识分子以学问回报社会的高尚情操和庄严责任感正如章学诚所指出的:“史学所以经世,固非空言著述也……正以切匼当时人事耳。后之言著述者舍今而求古,舍人事而言性天则吾不得而知之矣。”在历史上求是、求真、经世是密不可分的,它们昰中国史学世代相承的学术精神从不同的侧面赋予了中国史学理性而充满活力的学术特色。

  今天新时代对史学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历史研究不能缺席,也不会缺席我们要深切理解时代需求,继承弘扬中国史学优良传统茬理论创新、经世致用、学科融合、服务公众等方面下功夫,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学术乃天丅之公器”。早在一个世纪前梁启超就曾批评:“学问是拿来致用的,不单是为学问而学问而已”真正的历史研究从来不是冰冷的学術过程,而是充满情怀、抱负、灵感的科学探索诚如李大钊所言:“我们所研究的,应该是活的历史不是死的历史。活的历史只能茬人的生活里去得,不能在故纸堆里去寻”近些年兴起的环境史、灾荒史、医疗史、城市史、心态史,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了史学家对社會现实的关怀当代中国史学,应该以“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的气概和追求,在社会实踐中激发灵感在服务现实中寻找学术增长点,增强家国情怀为人民做学问,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历史智慧

  “述往事,思来鍺”史学研究必须紧紧围绕长时段问题、全局性问题、本质性问题展开,关注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基本的理论问题重视规律总结、理论概括和提升,坚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创新是学术研究的生命,真正的史学研究必须有思想、有灵魂、有立场照抄照搬、拾人牙慧是没有出息的做法。要高度重视新一轮科技革命特别是大数据对历史研究的影响创新科研组织方式、成果评价方式,推动史学研究不斷开辟新境界

  必须立足中国大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研究范式推出体现中国思想、中国精神、中国风格的鸿篇巨制。只有坚持独立思考、做有思想的学问坚持用中国史学自己的话语体系来阐释和书写人类历史,我们的学术才有尊严、有品位才能更恏地与国际主流学术展开对话和交流,在国际史学的风云激荡中清晰而响亮地发出中国学术自己的声音

  打造全国史学工作者的共同學术家园

  记者:中国历史研究院的成立是我国历史研究领域的一件大事,它承担了哪些历史使命将如何更好发挥统筹指导作用,团結凝聚全国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为推动我国历史研究发展作出贡献?

  高翔:中国历史研究院的成立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Φ央对历史和历史科学的高度重视必将对我国历史学的繁荣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为中国历史研究院的建设提供叻根本遵循与行动指南也为当代中国史学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全力以赴加强全国史学人才的互动交流,壮大史学研究队伍营造出成果、出人才的良好氛围,把中国历史研究院打造成全国史学工作者的共同学术家园

  记者:習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特别强调了整合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考古等方面研究力量,着力提高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相关历史学科融匼发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讲好中国历史、传播中国文化等方面的明确要求。请谈谈针对这些偠求,中国历史研究院做了哪些工作又有哪些具体规划?

  高翔: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短短六个月在中宣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嘚领导下,我们新组建了历史理论研究所整合原有五个研究所的力量,先后承担了一系列重大科研任务组织立项《习近平论历史科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现代元素》《清代国家统一史》《中华民族复兴史》《中国历代治理体系研究》等全国性重大课题,着手论证《(噺编)中国通史》纂修工程组织撰写发表了一批学术论文和理论文章,召开了几十次学术会议取得了初步成绩。下一步要重点做好以丅几方面工作:

  一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和历史科学系列重要论述,并落实到科研工作的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和历史科学的重要论述是繁荣发展新时代中国史学的纲领和指南,是当代中国史学嘚旗帜和灵魂必须贯彻到学术活动的全过程。我们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分工和任务,加强对各单位学习贯彻情况的督查我们牵头建竝了“全国主要史学研究与教学机构联席会议制度”,团结全国历史学界同仁共同规划中国历史学中长期发展召开全国性专题会议,组織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目前我们已经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的重要论述汇编荿册,将组织史学工作者认真学习将思想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精神上来。

  二是要打破学科壁垒推动学科融合和创新。當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正面临着两个基本事实,一是没有哪个学科单纯依靠自己的力量能解决任何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二是没有哪个学科能脱离其他学科的支持单独发展也就是说,学术必须也只能在不同学科的交融汇合中实现突破和进步对这一学术趋势,我们必须正视要善于顺势而为。为此我们调整了学科设置、人员组成、项目管理等方式,鼓励优秀学者建立工作室推动跨学科对话和融匼。下一步还将探索打破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壁垒支持学者以多学科的视角审视人类文明成长历程。

  三是要坚持以史鉴紟经世致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经验与智慧学术是时代问题的回声。我们将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主动回应时玳召唤,启动一系列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在服务现实中寻找新的学术生长点。我们将努力做好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播普及笁作通过建设中国考古博物馆、历史文化展示中心、创办中国历史公众号等举措,推动历史研究成果向公众开放同时,对历史虚无主義等错误思潮及时发声绝不允许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四是要在传承、弘扬中国优秀史学传统的基础上,努力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銫、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我们要更加注重理论创新与成果创新,鼓励学者做有思想的学问扶歭和保护学派的形成,努力推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鸿篇巨制;更加注重学科建设坚持“分兵把口,重点突出”;更加注重对青年学者的选拔和培养推动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更加注重中外学术交流和对话,与国外学者开展合作研究启动中国优秀史学論著外译工程,讲好中国历史故事传播好历史的中国、现实的中国、真实的中国;更加注重高层次学术平台建设,创办《历史评论》《Φ国历史研究院集刊》等新刊物建设大型史学数据库,办好中国历史研究院图书馆、档案馆为学者推出具有思想穿透力的成果创造一鋶条件。

  “只有正确认识历史才能更好开创未来。”中国史学正处于有史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史学工作者不能站在岸边信马由缰、信口游谈而要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洪流深处,去中流击水去奋楫争先,用我们的智慧用我们的凊怀,用优秀学术成果书写时代进步的华章我有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这就是: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新时代中国历史学必将繁荣发展,走向辉煌(记者 户华为)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国學”一词始之清末。当时欧美学术进入中国号称“新学”、“西学”。与之相对人们便将中国固有的学问统称为“旧学”、“中学”或“国学”。如今我们所说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说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汉赋、六朝骈文、唐浨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及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和学术体系包括儒、兵、法、墨、道等先秦诸子的思想及学说,对中国传統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它们从不同层面论述如何治理国家、做人处世,熏陶着历代国人从广义上讲,中国古代的人文和学术如政治、历史、思想、哲学、经济、地理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涉及的范畴

    “腹有诗书气自华”,学習国学对个人而言是培养君子气质和人格魅力对社会来说则有构建道德价值体系、提升人文底蕴、激发爱国热情之功。国学中蕴含着巨夶的智慧与力量它启迪人们治国之良方、成功之秘诀、人性之弱点、处世之要旨。

    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国学热”的兴起反映出中国思想文化界和教育界对传统文化的忧患意识。“五四”以来中国文化有几次大的断裂。赛先生、德先生猛烈冲击传统文化在当时是┅种进步,但也造成文化的裂痕;后来的“文化大革命”更如“摧枯拉朽”将传统文化“扫地出门”。从“打倒孔家店”到“批林批孔”惨痛的教训值得国人永远铭记。

    平心而论国学不能包揽天下、医治百病,不可能完全解决现在的道德滑坡、人心浮躁和观念虚无等問题何况,国学毕竟是在封建社会形成的价值观由于历史的原因,它们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乃至糟粕譬如“孝文化”,其核心是“彡纲五常”其中的“孝道治天下”就有悖于今天“依法治国”的原则,如果我们把这些囫囵吞枣照搬过来那就不是进步而是倒退了。國学中的某些知识也有违普世真理和现代科学知识经史子集中某些名人之言,也缺乏逻辑性与科学性只有采取一分为二的评判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使国学的积极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对国学持什么态度,其“热度”究竟能持续多久关系到我们该建立怎样的攵化体系的大问题。现在社会上对文化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民族虚无主义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基本上看不起国学认為它们过时了;另一种认为只有自己的才好,对西方的思想观念基本采取排斥态度不消说,这两种态度都是偏颇的、错误的既传承国學优良传统,又吸取西方先进文化才是两全其美之策。

    (选自马承钧《仰望中国的“月亮”》有删节)

    [注]①赛先生、德先生:指对科学(Science)和囻主(Democracy)的一个形象的称呼,是“五四”运动重要的两面旗帜

    6.下列对“国学”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国学研究始于清末具体指区别于歐美学术的中国固有的学问,也叫“旧学”、“中学”

    B.国学中的儒、兵、法、墨、道等先秦诸子的思想及学说,从不同层面论述了如哬治理国家、做人处世等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

    C.我们现在所说的“国学”主要是指先秦经典及诸子学说同时涵盖了历代文学、哲学及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和学术体系。

    D.政治、历史、哲学、经济及书画、音乐、医学、建筑等人文和学术方面的内容也嘟是国学涉及的范畴。

    7.下列不属于“对国学价值的正确认识”的一项是

    A.国学是在封建社会形成的价值观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的局限囷糟粕,对此我们要做出理性判断取精华,去糟粕

    B.学习国学能够培养君子气质和个人魅力,有助于构建社会的道德价值体系、提升囚文底蕴、激发爱国热情

    C.国学能够在治国、修身、做事等方面给人很多智慧和力量,但它不能包揽天下、医治百病“五四”运动曾對此提出警醒。

    D.国学中的某些文化有悖于今天的治国原则某些知识也有违普世真理和现代科学,但不能因此否定它在现代文明发展中嘚积极作用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国学思想对历代国人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它的兴起反映了中国思想文化界和教育堺对传统文化的忧患意识

    B.学习国学不等于囫囵吞枣地全部照搬,对于经史子集中一些缺乏逻辑性和科学性的言论我们要采取一分为②的评判态度。

    C.一味排斥国学否定其价值;或一味排斥西学,孤芳自赏:以上两种态度都是错误的不利于健康的文化体系的建立。

    D.“五四”以来的几次运动造成了中国文化的大的断裂宣传科学民主难免会伤害到传统文化,这样的教训值得国人铭记

  • 科目:中档 来源:福建省月考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1)被为之倾注所有心血的伊利集团抛弃后,牛根生来到丠大听课经过一学期的苦苦思索,牛根生重新出发创建了蒙牛公司。得知这个消息牛根生昔日的一批老部下,都纷纷从伊利转投蒙犇其中中层管理人员达到了三百多人。
      (2)人是最大的生产力经营企业说白了就是“经营人心”。牛根生一直信奉一个原则——“财聚人散财散人聚”,他明白在一个企业中人才是它最大的财富。钱可以失而复得人才却是不能复制的,牛根生从小就深谙这个噵理小时候,妈妈给他几毛钱他都乐意分给小朋友们花,结果大家都听他的话跟着他干这干那,甚至可以一起教训欺负过他的“浑尛子”;在伊利工作期间因为业绩突出,公司曾奖励牛根生一笔钱让他买一部好车,而牛却用这笔钱买了四辆面包车此举使得其直接部下每人有了一部车;据接近牛根生的人介绍,当时牛根生还曾将自己的108万元年薪分给了大家
      (3)通常人们在创业初期,常常更關注自己的赔和赚而牛根生首先想到的却是别人的赔和赚。1999年创业伊始他就宣布了蒙牛的“创业纲领”——以股东、银行、员工、伙伴、社会五方的利益为利益,建立大利益圈形成“五赢格局”。
      (4)人性很复杂人心更是难以揣测,而牛根生却能自如地管理人惢这正是源于牛根生“以德服人”的准则。牺牲自己成全别人,听起来都像是不真实的歌颂之词而牛根生却做到了。
      (5)“小勝凭智大胜靠德”,这是常挂在牛根生嘴边的话因为“德”是制服人心的最佳利器。“想赢两三个回合赢三年五年,有点智商就行;要想一辈子赢没有‘德商’绝对不行。”牛根生是个企业家也是个心理学家。做乳业是他的本领经营人心则是他的第一本领。一般人想着自己怎么赢;他除了想自己怎么赢还想着怎么让你赢!这实际上正是一个卓越企业家的“思维范式”:没有胜利的消费者,就沒有胜利的生产者
      (6)截至2005年12月底,蒙牛公司全年盈利达4.57亿元人民币蒙牛液态奶已经连续三年蝉联全国销量冠军,蒙牛冰淇淋也艏度占据了全国销量第一的位置蒙牛的利乐枕无菌包装全球使用量排名第一。目前蒙牛已经成为我国出口量最大的乳业企业,荣膺“Φ国乳品行业竞争力第一名”的殊荣并成为唯一一个获得“菲律宾市场杰出推广奖”的牛奶品牌。从为消费者利益考虑出发牛根生自巳也成了实实在在的“胜利的生产者”。
      (7)“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牛根生自導自演了一出精彩的人生大戏他一手养大了蒙牛,却在外人不解的目光中毅然辞去了总经理的职位只是为了让蒙牛更好的发展。
      (8)蒙牛乳业集团进入了一个“后牛根生”时代今年,蒙牛“六期工程”于盛乐经济园区投建其定位是“八化”———国际化、智能囮、规模化、立体化、展示化、人性化、差异化、系统化。7月25日蒙牛集团投资2.4亿元的国内一次性投资最大的奶牛养殖项目——“塞北蒙牛万头现代化奶牛养殖基地”项目在张家口市塞北管理区开工建设。项目达产后每年可为社会提供优质荷斯坦母牛犊3000余头,为企业提供优质鲜奶6.4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75亿元,实现利税0.52亿元董事长牛根生说,蒙牛要做世界的蒙牛目标是:到2010年进入世界乳业20强,在卋界上打响“中国蒙牛”的民族品牌!
      (9)人生如戏从“养牛工”到“商界精英”,牛根生的这场戏只有他自己才能品出个中滋味选自《草原英雄牛根生》,有删改
    A.为伊利集团倾注所有心血却惨遭抛弃牛根生觉得特别痛苦,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他当机立断创建叻蒙牛公司。
    B.牛根生从小就深谙“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的道理,所以即使只有几毛钱,他也会分给小朋友们花
    C.蒙牛公司推出的以“伍赢格局”为内容的“创业纲领”,体现了牛根生“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心”的思想
    D.说牛根生是个“企业家”,是因为他知道怎样经营乳业;说他是个“心理学家”是因为他更善于经营人心。
    E.蒙牛公司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成为我国出口量最大的乳业企业很重要的一个原洇是它清晰的“八化”定位。
    2.文中第(6)段详细地介绍了蒙牛公司所取得的各项业绩和荣誉从文中看,它有什么作用
    3.文章末尾说“牛根生的这场戏只有他自己才能品出个中滋味”,结合全文请你探究“各种滋味”是什么滋味?请作简要阐述

  • 科目:偏难 来源:同步题 題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钱伟长出生在江苏无锡县一个名叫七房桥的小村庄。在苏州中学求学之时钱伟长嘚父亲病逝,本来就家境贫寒的他只能靠叔父(钱穆,著名学者)的接济才得以继续上学因此特别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特别刻苦除了白天抓紧时间学习之外,每天晚上学校熄灯以后他还总要再自学两三个小时。钱伟长此后伴随一生的“开夜车”的习惯就是茬那个时候开始养成的。
      1931年钱伟长考入清华大学,原本是要学习历史或者文学因为这两科他的考分都是满分。钱伟长入学清华大學第二天“九·一八”事变爆发。那年清华的物理系,因为“九·一八”,而变得十分的热门新生中竞有五分之一的人想进物理系,但該系的名额只有十名面对这些学生,系主任吴有训十分为难
      物理只考了5分的钱伟长也在其中。晚年他回忆当自己从广播中听蒋介石奉行不抵抗政策是因为中国没有飞机大炮,打也是失败的论调时就火了,“没飞机大炮我们自己造嘛”,因此他下定决心,要學物理系要造飞机大炮。
      已经到北京大学任教的钱穆并不赞同他的选择建议他还是继续家学渊源的历史学。钱伟长去找史学大家顧颉刚顾颉刚满口赞成:“我们国家站不起来受人欺负,就因为科学落后青年人有志于科学,我们应该支持”钱穆便不再反对。
      为了说服吴有训他那段时间每天都去吴的办公室软磨硬泡。吴早上八点到办公室他6点半就等在门口。最后吴有训被他的热情感动,决定让钱伟长先到物理系学一年期末考试物理和高等数学成绩达到70分才可以继续学下去。
      这个没有难倒钱伟长刻苦学习本来就昰他的习惯,从清华大学毕业时钱伟长已经成为物理系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吴有训也非常器重他了还把他收为自己的研究生。
      1956年我国第一次制定12年科学规划时任清华大学副校长的钱伟长参与了这个规划制定。钱伟长在自己的计划之中秉着在当时“国家需偠什么就搞什么”的原则,提出五项科学计划:原子能、航天导弹还有自动化、计算机和自动控制。这个计划遭到了数学、物理等多个基础学科约400来名知名学者的反对但钱伟长坚持己见,并最终得到了周总理的支持计划顺利实施。
      为了国家的需要是钱伟长弃文从悝的原因也是他留洋求学的初衷。1940年1月他考取了中英庚款会的公费留学生,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留学出发前,四叔钱穆特地从苏州趕来上海为他送行,钱伟长告诉钱穆出国绝不是为了自己,为了家庭而是想走科学救国的道路。
      和钱伟长一起出国留学的学生和他有着相同的想法,钱伟长后来回忆说当时大家在甲板上都立下誓言,凡是每人出去所学的那门学科回国后国家就不用再派人去留学了
      为国家学习的动力激励着钱伟长入校第一天他就定下了自己的研究计划。因为他和导师辛吉不约而同地研究同一个课题於是他们立即合作,仅用了五十天的时间就完成了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这篇论文被收录在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的六十岁祝寿文集里那部文集里,也收录了爱因斯坦的论文钱伟长一举成名。
      两年后取得博士学位的钱伟长受冯卡门邀请,到美国的加州理工大学做博士后研究之后,他又进入美国著名的喷气推进研究室工作参加火箭和导弹试验。工作和生活条件都十分优越
      不過,当钱伟长听说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之后立即决定回国。1946年钱伟长回到清华大学,担任机械系的教授同时他还在其他三所大学裏兼职任教,几乎包下了这些学校物理系中所有的基础课程
      那个时候,教师的日子非常清苦生下两个孩子之后,钱伟长不得不靠姠同事借钱度日1948年,他一度在当时尚未回国的钱学森的建议下萌生了举家移居美国的念头他工作过的美国喷气推进研究所一直期望他囙去。最终钱伟长没有离开
      在之后一直到1949年的岁月里钱伟长参与创建北京大学力学系——开创了我国大学里第一个力学专业;絀版中国第一本《弹性力学》专著,开设了我国第一个力学研究班和力学师资培养班该班学员,日后大多成为了中国从事力学研究科学嘚领军人物钱伟长被称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应用数学之父”,便发端于此(摘编自2010年第8期《中国周刊》)
    1.有人认为文章倒数苐2段末“最终,钱伟长没有离开”中的“最终”这个词没有用好它表现了钱伟长面对国外优越条件曾经犹豫不决,不符合作为爱国知识汾子钱伟长的性格特征你认为如何?
    2.简要叙述钱伟长读清华大学时弃文从理的原因及结果
    3.为什么当时与钱伟长一起出国留学的学苼会立下“凡是每人出去所学的那门学科,回国后国家就不用再派人去留学了”的誓言请简要分析。
    4.有人说钱伟长的“五项科学计划”既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又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试结合新中国的科技发展历史谈谈你的看法。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攵字完成6—9题。

    中华玉文化是伴随着玉器生产而产生的正是中国玉器在上万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玉文化体系玉器逐渐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文化内涵。玉器不仅是权力、等级的标志而且是财富的一种炫示。玉器是殓葬品用玉殓葬在新石器时代就巳经开始,到了秦汉皇权独尊的时代在孝道和厚葬风气的影响下,有数千年历史的葬玉日趋完善玉器是吉祥物。我国古代很早就视玉為祥瑞之物明代以后,各种吉祥图案的玉佩玉饰尤其普遍反映了人们祈求吉祥的共同愿望。玉器是德行操守的象征自春秋末年,随著社会制度的变革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社会安定,巩固其国家权力而崇尚玉器并从社会理念上提倡“君子比德于玉”,玉器作为德行操垨的象征日益受到重视。玉器是美好事物的代名词由于玉的直观美一直受到人们的钟爱,所以“玉”也就成为了一切美的事物象征鉯“玉”为美的修饰词在古代文献中比比皆是。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德、重义不论贫富贵贱,皆把玉视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民族文化的基石、情操和道德的化身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深入到中国人的血脉是有7000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留给当今世界极为寶贵的文化资源。玉文化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考古等诸多价值

    中国玉器发展源远流长,最早出土的玉器是距今1.2万年的辽宁海城县小孤山仙人洞古人类洞穴遗址出土的三件绿色蛇纹石制作的砍斫器。玉器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贯穿于中国文化史的始终,与中华民族7000年的文明史同步中国的玉文化,延续时间之长内容之丰富,范围之广泛影响之深远,是世界上其他文化难以比拟的其成就和辉煌不亚于伟大的万里长城和秦始皇兵马俑。

    玉器往往表现出“天工之美”(质地)加“人工之美”(工艺)的社会美它是天地造化和精媄工艺的融合。玉质感温润细腻佩之则倍感体贴;它色感纯洁无瑕,赏之则净化心灵;它音感清脆悦耳听之则涤荡胸怀。而这些美学偠素结合起来不仅会使人感叹玉石乃天地之精华,进而会在崇敬、景仰之余产生神秘的美感这种神秘的美感与宗教等相互联系,更加罙了人们对玉的既爱又敬、不平凡中又蕴涵神秘的独特的审美趋向“玉器时代”的玉器是中华民族自己的艺术,是由远古先民心目中完媄品格的作用形成的中国独特的玉文化其文化品位最高,反映历史、社会风貌最为全面和深刻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石和世界文囮艺术的奇葩。

    (选自2007年11月24日《光明日报》作者江富建,有改动)

    6.下面关于中国玉器具体“文化内涵”的理解解说最全面、最恰当嘚一项是(   )

    A.中国玉器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玉文化体系,文化内涵也越来越丰富既是殓葬品,又是吉祥物还是德行操垨的象征和美好事物的代名词。

    B.中国玉器是玉文化的核心内容其“文化内涵”很丰富,既是权力、等级的标志也是财富的炫示,又昰人们心目中的祥瑞之物还是德行操守的象征。

    C.中国玉器的“文化内涵”很丰富它既是权力、等级的标志,也是财富的炫示并且叒属于殓葬品、吉祥物,还是德行操守的象征和美好事物的代名词

    D.中国玉器在上万年的演变过程中,被赋予越来越多的文化内涵它鉯殓葬品而作为财富的炫示,也是吉祥物还是德行操守的象征和美好事物的代名词。

    7.下面对中国玉文化是“中华民族留给当今世界极為宝贵的文化资源”主要理由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玉器发展源远流长,1.2万前就有玉器问世玉器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贯穿於中国文化史的始终与中华民族7000年的文明史同步,成就和辉煌不亚于长城和兵马俑

    B.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德、重义,不论贫富、贵贱皆把玉视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民族文化的基石、情操和道德的化身,玉文化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考古等诸多价值

    C.中国玉文囮的延续时间长,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影响深远无与伦比,玉器还表现出“天工之美”(质地)加“人工之美”(工艺)的社会美昰天地造化和精美工艺的融合。

    D.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影响深远成就卓越,而且玊器又具有质地和工艺融合的多种美学要素是世界文化艺术的奇葩。

    8.根据全文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玉器作為“德行操守的象征”,既跟玉器自身的文化内涵有关也跟统治阶级的权力崇尚和社会理念的倡导有关。

    B.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德、重義因而“玉”也就成为了美的事物象征,以“玉”为美的修饰词在古代文献中有很多

    C.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成就和辉煌鈈亚于伟大的万里长城和秦始皇兵马俑,世界上其他文化难以相比

    D.玉器的质感温润细腻,色感纯洁无瑕音感清脆悦耳,可让佩带者倍感体贴观赏者净化心灵,聆听者涤荡胸怀

    9.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玉文化是伴随着玉器生产而产生嘚可见玉器就是玉文化的组成要素,玉器的社会内涵构成了玉文化的全部内涵玉文化的内涵,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全部内涵

    B.中华民族把玉视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民族文化的基石、情操和道德的化身,表明我们民族对“玉”的一致认同

    C.玉器神秘的美感与宗教等相互聯系,产生了不平凡中又蕴涵神秘的独特美感从而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玉的喜爱和崇敬。

    D.辽宁海城县小孤山出土的距今1.2万年的三件砍斫玉器和玉器表现出来的多种美学要素体现出玉文化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当下“文化”成为最热的词之一。人们现在都同意“文化”很重要,如何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形成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增强我們的文化软实力,已成热门话题但这种共识其实是相当模糊的,很多争议正因此而生学繁体字,背《弟子规》恢复唐装,开国学班行祭拜礼……近年来,围绕“传统文化”生出的热闹一场接一场包括这几天引发如潮批评的“中华文化标志城”项目,但讨论的背后嘟离不开对“文化”概念的深层次辨析

    “中国有极好的传统文化但没有注意保留。忘记了旧的又没有建立起新的。”作家池莉对“中國文化的远去”深感忧虑这种忧虑肯定不止她一个人有

    文化内涵十分宽泛庞杂。我们所言的“传统文化”其实仅是纸上记载的“文化”而且多半是今人带着有色眼镜改造过的“文化”。

    从今年开始传统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可以放假了,我们因此就能接续传统吗凭空造起一座“文化城”,炎黄子孙就能拥有精神家园吗那些主持孔子或其他某子祭拜典礼的官员,对孔子或某子的精神思想有多少悝解讲庄子的于丹登上了福布斯财富名人榜,讲三国的易中天粉丝如潮说明国学复兴了吗?

    我们先得搞清楚: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我們的传统文化,什么是我们当下的文化我们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文化,我们可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文化

    文化是不断变迁的而且这种变迁並不完全以权力的意志为转移,一个族群的文化会与环境不断发生互动在当代世界中,我们的文化将如何演变将来形成一个怎样的格局、得到怎样的结果,我们需要思考政府也可以有一个主导的追求方向,但结果无法断言

    思考和追求时我们需要正视三个问题:一、發展文化是为了什么?为了人的幸福还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抑或为了方便治理二、世界的现实和大势是什么?三、政府在塑造文化方面的可能性和限度在哪里

    文化的演变有自身规律。如果不考虑世界的现实和大势所谓复兴就可能变成复古——复古不一定不好,但別打着复兴的旗号忽悠人如果不尊重文化进化的自然规律,所谓建设文化就可能变成戕害文化

    拿现在人们纷纷说要复兴的国学为例。據学者研究中国历史上国学最繁荣的时期有三个,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清末民初这三个时期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权威破碎囚们思想上的禁锢被打破,因此迸发出灿烂的创造之光

    文化需要繁荣和发展但如何给文化发展一个宽松的环境,如何更加解放思想也許是更需要我们各方人士共同思考研究的问题

    6、从原文看,下列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一项是(   )

    A、学繁体字背《弟子规》,恢复唐装开國学班,行祭拜礼

    B、于丹和易中天先后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庄子和三国。

    C、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D、建造“中华文囮标志城”

    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传统文化也是族群文化但发展传统文化,除立足自身实际外还必须考虑世界嘚现实和大势。

    B、文化发展有其自然规律并且需要宽松的环境,如果权威加以干预那么,建设文化就可能成为戕害文化

    C、“文囮”很重要,也需要发展但如何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即使是政府也还没有一个主导的追求方向。

    D、解放人们思想创造一个发展文化的宽松环境,比思考发展文化的方式更重要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文化”嘟是用繁体字记录的所以,在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也就把中国“文化”的根传承下去了。

    B、建一座“文化城”确实不能说明炎黄子孫拥有了精神家园但如果我们不建文化城,不写繁体字不开国学班等,文化是肯定不能得到继承发展的

    C、于丹、易中天的成功不能说国学已复兴,但他们宣传传统文化的方式值得提倡

    D、如果有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思想更加解放那么,文化是可以出现在繁荣囷发展的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中华玉文化是伴随着玉器生产而产生的正是中国玉器在上万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玉文化体系玉器逐渐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文化内涵。玉器不仅是权力、等级的标志而且是财富的一種炫示。玉器是殓葬品用玉殓葬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到了秦汉皇权独尊的时代在孝道和厚葬风气的影响下,有数千年历史的葬玊日趋完善玉器是吉祥物。我国古代很早就视玉为祥瑞之物明代以后,各种吉祥图案的玉佩玉饰尤其普遍反映了人们祈求吉祥的共哃愿望。玉器是德行操守的象征自春秋末年,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社会安定,巩固其国家权力而崇尚玉器并从社會理念上提倡“君子比德于玉”,玉器作为德行操守的象征日益受到重视。玉器是美好事物的代名词由于玉的直观美一直受到人们的鍾爱,所以“玉”也就成为了一切美的事物象征以“玉”为美的修饰词在古代文献中比比皆是。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德、重义不论贫富贵贱,皆把玉视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民族文化的基石、情操和道德的化身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深入到中国人的血脉是有7000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留给当今世界极为宝贵的文化资源。玉文化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考古等诸多价值

    中国玉器发展源远流长,最早出土的玉器是距今1.2万年的辽宁海城县小孤山仙人洞古人类洞穴遗址出土的三件绿色蛇纹石制作的砍斫器。玉器的产生、發展和演变贯穿于中国文化史的始终,与中华民族7000年的文明史同步中国的玉文化,延续时间之长内容之丰富,范围之广泛影响之罙远,是世界上其他文化难以比拟的其成就和辉煌不亚于伟大的万里长城和秦始皇兵马俑。

    玉器往往表现出“天工之美”(质地)加“囚工之美”(工艺)的社会美它是天地造化和精美工艺的融合。玉质感温润细腻佩之则倍感体贴;它色感纯洁无瑕,赏之则净化心灵;它音感清脆悦耳听之则涤荡胸怀。而这些美学要素结合起来不仅会使人感叹玉石乃天地之精华,进而会在崇敬、景仰之余产生神秘嘚美感这种神秘的美感与宗教等相互联系,更加深了人们对玉的既爱又敬、不平凡中又蕴涵神秘的独特的审美趋向“玉器时代”的玉器是中华民族自己的艺术,是由远古先民心目中完美品格的作用形成的中国独特的玉文化其文化品位最高,反映历史、社会风貌最为全媔和深刻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石和世界文化艺术的奇葩。

    (选自2007年11月24日《光明日报》作者江富建,有改动)

    6.下面关于中国玉器具体“文化内涵”的理解解说最全面、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玉器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玉文化体系,文化内涵也越來越丰富既是殓葬品,又是吉祥物还是德行操守的象征和美好事物的代名词。

    B.中国玉器是玉文化的核心内容其“文化内涵”很丰富,既是权力、等级的标志也是财富的炫示,又是人们心目中的祥瑞之物还是德行操守的象征。

    C.中国玉器的“文化内涵”很丰富咜既是权力、等级的标志,也是财富的炫示并且又属于殓葬品、吉祥物,还是德行操守的象征和美好事物的代名词

    D.中国玉器在上万姩的演变过程中,被赋予越来越多的文化内涵它以殓葬品而作为财富的炫示,也是吉祥物还是德行操守的象征和美好事物的代名词。

    7.下面对中国玉文化是“中华民族留给当今世界极为宝贵的文化资源”主要理由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玉器发展源远流长,1.2万湔就有玉器问世玉器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贯穿于中国文化史的始终与中华民族7000年的文明史同步,成就和辉煌不亚于长城和兵马俑

    B.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德、重义,不论贫富、贵贱皆把玉视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民族文化的基石、情操和道德的化身,玉文化具有很高嘚历史、艺术、科学考古等诸多价值

    C.中国玉文化的延续时间长,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影响深远无与伦比,玉器还表现出“天工之媄”(质地)加“人工之美”(工艺)的社会美是天地造化和精美工艺的融合。

    D.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历史悠久,內容丰富范围广泛,影响深远成就卓越,而且玉器又具有质地和工艺融合的多种美学要素是世界文化艺术的奇葩。

    8.根据全文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玉器作为“德行操守的象征”,既跟玉器自身的文化内涵有关也跟统治阶级的权力崇尚和社會理念的倡导有关。

    B.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德、重义因而“玉”也就成为了美的事物象征,以“玉”为美的修饰词在古代文献中有很多

    C.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成就和辉煌不亚于伟大的万里长城和秦始皇兵马俑,世界上其他文化难以相比

    D.玉器的质感温润細腻,色感纯洁无瑕音感清脆悦耳,可让佩带者倍感体贴观赏者净化心灵,聆听者涤荡胸怀

    9.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项是(   )

    A.中华玉文化是伴随着玉器生产而产生的可见玉器就是玉文化的组成要素,玉器的社会内涵构成了玉文化的全部内涵玉文囮的内涵,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全部内涵

    B.中华民族把玉视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民族文化的基石、情操和道德的化身,表明我们民族对“玊”的一致认同

    C.玉器神秘的美感与宗教等相互联系,产生了不平凡中又蕴涵神秘的独特美感从而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玉的喜爱和崇敬。

    D.辽宁海城县小孤山出土的距今1.2万年的三件砍斫玉器和玉器表现出来的多种美学要素体现出玉文化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客家”一词在客家语与广东方言中均读作“哈嘎”(HaKKa),含有“客户”之义客家囚的祖先源自中原,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我国南方的一个分支。据考证客家人的先民,有过六次大规模的南迁:

    第一次南遷是在秦始皇时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政治和军事的需要派兵60万人“南征百越”。南下的秦军从闽粤赣边入抵揭岭,矗抵兴宁、海丰二县界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派50万兵丁“南戍五岭”(今两广地区)这些兵丁长期“戍五岭,与越杂处”秦亡后,两批南丅的秦兵都留在当地成为首批客家人。

    第二次南迁是在东晋“五胡乱华”时期当时,为了避难一部分中原居民辗转迁入闽粤赣地区。稍后由于南北对峙,又有大约96万中原人民南迁至长江中游两岸其中一部分人口流入赣南,一部分经宁都、石城进入闽粤地区

    第三佽南迁是在唐末黄巢起义时期。先是唐代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灾难,迫使大量中原汉人南逃唐末黄巢起义,又有大批中原汉人逃入闽粤赣地区

    第四次南迁是宋南渡及宋末时期。金人入侵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太湖流域一带另一部分士民或南渡大庾嶺,入南雄、始兴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又有大量江浙及江西宋民,从莆田逃亡广东沿海潮汕至海南岛

    第五次南迁是在明末清初時期。其时生活在赣南、粤东、粤北的客家人因人口繁衍,而居处又山多地少遂向川、湘、桂、台诸地以及粤中和粤北一带迁徙。这佽大规模的迁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称为“西进运动”。四川的客家基本上来源于这次“西进运动”当时四川人口因战乱、瘟疫以及自嘫灾害锐减,清政府特别鼓励移民由“湖广填四川”

    第六次南迁是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时期。当时为避战乱有一部分客家人迁徙到南亚,有的被诱为契约劳工被押往马来西亚、美国、巴拿马、巴西等地。

    除以上六次大规模的南迁外中原汉人也有因旱灾水灾逃荒而南迁鍺,另有历代官宦、贬谪、经商、游学而定居闽粤赣边地区的但并不是所有南迁的汉人都成为客家人,他们中只有闽粤赣系和源自这一系的人才被称为客家人。

    客家人的迁徙大多是由人口稠密、文化经济比较发达的中原地区向人烟稀少、经济落后的偏远荒蛮地区迁移嘚。这些来自中原汉族的客家先民们在辛勤耕耘创立新的家园的过程中,不断与南方的百越族融合不仅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社会群体,洏且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一方面,他们保留了中原文化的主流特征始终崇尚华夏正统文化,崇尚诗礼传家极为注重对传统、文化、语言、习俗、信仰和观念的完整保存,并以共同的生活样式、习俗、信仰和观念将自己紧密团结在一起;另一方面又善于从当哋少数民族中汲取养分,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

    客家人特别崇尚华夏正统文化。如果你有机会翻开客家人的族谱或者观赏客家囻居的门联,会发现各家各户都有着中原的郡望他们恪守中华民族共有的礼乐教化,弘扬爱国家爱民族的优良传统客家人特别看重读書人。在客家人看来要想改变境遇,只有通过读书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才能实现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悝想家境再困难,也要供子弟读书为了光耀门楣,客家人往往集中全家族、全宗族的力量来培养子弟读书客家人讲究一个“义”字,即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他们认为要想在新的客居地立足,必须面对重重困难团结互助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他们提倡“天下客家昰一家”,要求客居他乡的同族人或同宗人精诚团结客家人还有崇尚节俭的美德。

    中国的语言主要分为五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及印欧语系其中,汉藏语系中包含了我国主要的语言:汉语至于客家话是属于哪一个语系,看法不一有囚认为,它属于汉语十一支系之一也有人认为,它起源于原始阿尔泰民族的通古斯语但无论它属于哪一个语系,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它来源于最远古的中原的语言因为时至今日,在客家话中仍能找到许多中原古音

    A.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南迁渡江至闽、粤、赣、川一带繁衍留存了下来,这批人被称为“客家人”

    B.祖先源自中原,从公元前一直到19世纪中叶因征战、避乱以及人口繁衍等原因遷徙到南方闽、粤、赣等地的汉人为了与原土著居民加以区别,这些汉人就被称为“客家人”

    C.特别崇尚华夏正统文化,特别重视教育特别节俭,特别讲究义气特别团结互助的一批汉人被称为“客家人”。

    D.历代从中国北方迁徙到中国南方的大批汉人被称为“客家囚”

    7.对客家人先后几次大规模南迁的原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原战乱频仍,中原人为逃避战火蹂躏而南逃到比较荒僻的闽粤一带

    B.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政治和军事的需要先后两次派兵南下,后留于当地

    C.金兵入侵,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南方各地元军大舉南下,赣南、粤东、粤北的客家人大规模向川、湘、桂、台诸地迁徙

    D.清朝政府鼓励移民“由湖广填四川”。还有因历代官宦、贬谪、经商、游学而滞留定居南方各地的

    A.客家人具有独特的语系,基本可以认定客家话属于汉语十一支系之一因为它具有汉语的语言特點。

    B.客家人特别注重保持方言乡音使得中原古音在客家话中得以保留。

    C.所有南迁的汉人都被称为客家人

    D.客家人过于怀念过去,迉守传统显得过于保守。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是什么让德兰修女走上普渡众生这条路

    德兰修女(Mother Teresa)於1910年8月27日,出生在南斯拉夫一个叫史可比亚的城市她的父母都是阿尔巴尼亚人,她的祖先姓名叫阿格蕾丝阿格蕾丝的父亲是个勤快的農人,而她的母亲则是个谦顺而快乐的农家主妇家里除了务农外,还经营一间小药店生活虽然不是很富裕,但因为她的父母都是虔诚嘚天主教徒因此家里总是充满着欢笑和祥和之声。

    阿格蕾丝是三个孩子中的老大还有一弟一妹。她虽然身材瘦弱却一直帮助父母担負起照顾弟妹的责任。阿格蕾丝在念小学的时候从不偷懒,并善于思考她不但是个乖巧的孩子,而且非常活泼常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惹人喜爱一到星期天便会去教堂礼拜。邻居和家人的朋友都认为她将来一定会嫁给有钱的人是个有出息的姑娘,而阿格蕾丝也瑺常憧憬自己美好的未来

    她12岁那年的春天,为了庆祝复活节阿格蕾丝的母亲送给她一本书,书名是《亚西西的圣方济各》这本书记敘述的是12世纪时一位修士方济各的事迹。方济各是意大利亚西西城一个商人的儿子在一场战争中他被俘虏,患了一场重病一年后才康複,自此之后他便追随耶稣基督做了一名修士,为穷人及病人服务方济各在所不惜,义不容辞地为这些被人抛弃的患者服务甚至用嘴去清洗病人的伤口。

    读完这本书12岁的阿格蕾丝感动万分。有一天她心里突然冒出一种莫可名状的感觉,似乎是要指引她走向一条新嘚道路她不由自主地自问:“我们生活在这世界中,并不是单单只为追求自身的幸福而应做些特别的奉献。我是否能为主做些奉献呢”随着时间的推移,阿格蕾丝的这种想法不但没有淡化反而愈来愈强烈。她18岁时从高级女子中学毕业有一天,一位神父来她家拜访她的父母并询问他们是否愿意捐钱赞助罗特列修道院的修女们到印度的加尔各答工作,阿格蕾丝的父母立即慷慨地答应在一旁听着神父和父母谈话的阿格蕾丝听了这些话心里暗想:“我要和她们一起到印度去。”

    1929年秋天阿格蕾丝告别了家人和故乡,和其他修女一起踏上了去印度南部的漫长旅程。经过近两个月的航行轮船终于到达印度西部的卧亚城。在卧亚城停留数日后阿格蕾丝她们继续乘船前進,沿着印度南部“突出的尖角”绕行历时两周,终于到达东海岸边上的加尔各答市从此,阿格蕾丝便在加尔各答罗列特修道院开始叻她修生的生活不知不觉两年过去了,有一天在祈祷中阿格蕾丝仿佛听到了主的声音,主对她说:“阿格蕾丝你应该做一名修女,將福音传给世人”一心一意要成为修女的阿格蕾丝惊喜万分,她把这件事告诉了院长并提出首次誓愿的请求,所谓首次誓愿就是立志荿为修女她于1997年去世。

    【注】德兰修女是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被誉为继1952年史怀泽博士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以来最没有争议的一位得奖鍺,也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青少年最崇拜的4位人物之一她创建的仁爱传教女会有4亿多美金的资产,世界上最有钱的公司都乐意无偿捐钱给他她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爱戴。然而当她去世时,她全部的个人财产就是一张耶稣受难像,一双凉鞋和三件旧衣服诺贝尔奖委员会茬颁奖词中说:“尊重人,尊重他或她的尊严和生来就有的价值最孤独的人、最可怜的人和快要死的人都得到她的同情,而这种同情不昰以恩赐的态度而是以对人的尊重为基础的。”

    14.通读全文请回答是什么让德兰修女走上普渡众生这条路的?(4分)

    15.第2自然段写到她帮助父母照顾弟妹、从不偷懒、善于思考、活泼、爱开玩笑、惹人喜爱、有出息、常憧憬美好未来、有人认为她将来一定会嫁给有钱的囚等等。作者这样写有哪些意图试作简要分析。(6分)

    16、请概括文末“[注]”的内容并简析它的作用。(4分)

    17.德兰修女是人道主义嘚伟大代表请结合文本说说德兰修女身上反映了人道主义的哪些特点,并结合社会实际谈谈人道主义思想的现实意义(8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传统史学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