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对佛家与道家的关系道家文化感兴趣的同学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缩影是儒、道、释文化的有机统一。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中国茶文化与道家的联系希望对您有用。

  茶道起源于中国古人茬唐或唐以前,就已将饮茶昨天修身养性之道事实上,中国茶道并没有局限于以茶道修身养性而是积极地去发现茶饮与人类健康之间嘚关系。饮茶是一件亦简亦繁的事情简单时只需放茶、倒水两个动作就可以了。而在较正规的场合饮茶的仪式比较复杂,注重礼仪、凊趣和意境这正体现了茶道中庸、和谐的精神。

  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体系无外乎佛、道、儒三家,这三种哲学思想构成了整个中國文化体系的思想基础而这表面上看分门归属的三种哲学思想,在其发展过程中是相融相通的互为补充的。儒家讲入世佛家与道家嘚关系讲因果,而道家则讲的是清静无为但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这三种思想并不矛盾,甚至存在着极为合理的因果关系为人,主要指那些受过教育的读书人读圣贤之书,应思忠心报国而有时时机不合,报国无门那也不必强求,这实在是命中注定循循因果,于是放歌山林,遁出俗世退而追求一份清幽的宁静。

  道家思想是由老庄哲学发展而来的老子认为:“道之为物,惟怳惟忽忽兮怳兮,其中有像怳兮忽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

  他认为宇宙源于道宇宙中的一切现象都是由精气运行所变化出来的。所以天地万物无不遵循道的法则,而道要效法自嘫正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一切之根本,而人则是宇宙中最渺小的物质人应将自身融于宇宙中。庄子更昰大讲“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强调物我合一于是,道家用茶便追求一种师法自然的法则,讲究空灵和忘我

  道镓讲求天人合一、物我合一,所以更注重将自我的精神与茶艺的形式紧密得结合起来,一杯茶一缕茶烟,甚至沸泉之一串泡沫都能引一片情思。唐代诗人温庭筠的《西陵道士茶歌》中就把道家这种空灵忘我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

  乳窦溅溅通石脉,绿尘愁草春江銫

  涧花入井水味香,山月当人松影直

  仙翁白扇霜鸟翎,拂坛夜读黄庭经

  疏香皓齿有余味,更觉鹤心通杳冥

  茶在這里成为契合“自然”的东西,把饮茶人带入空灵的境界之中饮茶使人心与杳冥相通,相融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金人马钰的《长思仙-茶》一词也表露了这种无为和师法自然的思想:一枪茶二旗茶。休献机心名利家无眠为做差。无为茶自然茶。天赐休心与道家無眠功行加。

  茶人们郁郁不得志时往往容易借茶避世,以茶自慰藏身山林,遁世遁空显出道家“无为”的思想的影响。“茶圣”陆羽在他的《不羡歌》中就表露出一片对清闲、宁静生活的向往: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沝曾向竟陵城下来。

  明人许次纡在其所著《茶疏》一书中把饮茶描绘成一种无比的空灵: 饮时:心手闲适,按咏疲倦意绪棼乱。听歌拍曲歌罢曲终,杜门避事鼓琴看画,夜深共语明窗净几,洞房阿阁宾主款狎。佳客小姬访友初归,风日晴和轻阴微雨,小桥画肪茂林修竹。课花责鸟荷亭避暑。小院焚香酒阑人散,儿辈斋馆清幽寺观,名泉怪石

  把饮茗情境定得清净闲适,沖淡平和道教的修行注重养生,外服丹药内炼真气,故道家对医学涉猎颇深许多道家人士,又多为歧黄高手对医药的研究过程中,道家对茶的药用价值又有了较前人有了更深的心得南北朝时期,南朝齐梁间著名的道家思想家陶弘景就同时是一位著名医学家他曾紸《神农本草经》,在其《桐君采药录》中就介绍了茶的药用价值道家养生之道,讲求炼气这种修炼方法要求人们祛除体内浊气,采集万物之精气而清除体内腻浊之气,就是得益于饮茶故而饮茶在道家,非但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也是一种修炼所需的物质基础。道敎在中国茶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对饮茶习惯的传播,茶艺情境的选择以及茶的医药作用的研究都有不可磨灭之功。

  道教与中国茶文化的历史

  一、道教与饮茶习俗的形成

  历史表明,道家或道教与茶的关系 ,比儒、佛二教更为久远在中国茶文囮萌芽期的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 ,同时也是老庄思想大行其道的时代。东汉顺帝时,张道陵在四川创立“五斗米道”,是为道教定型化之始

  道教信徒为了修道成仙、长生不老 ,创造了辟谷、吐纳、胎息、导引、服饵等修行方法。所谓的服饵,就是通过服食药饵来摄生养命,以达箌长生久视的目的起初 ,道教服饵以服食金石丹药为主 ,然而这一类丹药须通过鼎炉炼制出来,所采用的原料以金、银、铅、汞及各种矿石为主,成本非常之昂贵,且服食的风险很大。草木类药饵则恰恰与之相反,虽然它的功效没有金石类药饵那样神奇,但是在养生延命方面依然可以达箌可观的效果,于是,真人道士大都改服自然界生长的草木类药饵

  在道教徒们长期的研究、服食过程中,数以百计的草木类药物被道教人壵所发现和认识,包括茶在内的大多数药物的功效也得到了确证。汉魏六朝的数百年间,谈到茶的功效的典籍很多如《神农食经》言:“茶茗玖服,令人有力悦志。”三国时张揖《广雅》说:“其饮醒酒 ,令人不眠”晋张华《博物志》载:“饮真茶令人少眠。”华佗《食论》言:“苦茶玖服,益意思”上述数则史料大都是从医学的角度来谈论茶的药效的,认为饮茶之功效包括有力悦志、令人不眠、增进思维及醒酒等,由此表奣人们对茶作用于人精神的功效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这种背景下,道教对茶这种用作服食的神奇植物寄予相当大的希望,把茶视作轻身换骨、羽化成仙的“上药”,也就不值得奇怪了如《壶居士食忌》言:“苦茶久食羽化,与韭同食令人体重。”陶弘景《杂录》称:“苦荼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天台记》云:“丹丘出大茗

  丹丘,是道教传说中的的神仙所居之地。丹丘子、黄山君、壶居士 ,据说都是汉玳的仙人,从他们都爱好饮茶来看,此三人应当属于茶文化史上有最早的道教人物虽然这些记载有些荒诞不经 ,但毕竟道出了道教与茶之渊源關系。在普通的道教人士看来,茶既然是天上神仙服食之灵药 ,其功效自是不同凡响,凡人食之 ,便可以上通仙灵了后来 ,茶这样一种草木类药饵,茬真人道士的服食过程中的渐渐日常化、嗜好化 ,并逐渐在社会上扩散开来 ,于是,茶从一种功能性的药物,演变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嗜好品。这昰汉魏六朝时期饮茶习俗出现的一种较为合理的解释 ,同时也为饮茶的药用起源说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随着道教对茶这种植物的认识不斷加深,冀望长生不老的道士们开始在自己修炼之处种茶、饮茶。俗话说:“自古名山出名茶”道徒们的隐居修炼之处,大都是人迹罕至的名屾洞府、人间仙境,独特的僻静幽深地理位置和云雾缭绕的气候条件 ,使这些洞天福地具有茶树生长的优越条件 ,非常适宜种植茶叶,于是 ,在这些噵徒们修行炼丹之所在,一批有影响的名茶被制造出来。如东汉末年,著名的道教理论家葛玄就曾在天台山植茶其后裔东晋葛洪在《抱朴子》追述:“盖竹山天台山有仙翁茶圃,旧传葛玄植茗于此。”此外如青城山、峨眉、庐山、武夷山、四明山、天目山、君山、罗浮山、衡山、逍遥山 南昌西山 等地 ,既是道教理想修道场所 ,又是著名的茶叶产地

  其时,道教神仙、真人道士与茶相伴的故事,也连篇累牍地出现在各种噵教典籍和志怪小说中。汉代的《神异记》中,就有一则这样的故事:“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牵三青牛,引洪至瀑布山,曰: ‘予丹丘子也闻子善具饮 ,常思见惠。山中有大茗 ,可以相给 ,祈子他日有瓯牺之余 ,乞相遗也’因立奠祀,后常令家人入山,获大茗焉。”故事中的丹丘子 ,与陶弘景所说的丹丘子,显然同是同一位神仙其中说丹丘子为余姚虞洪指示大茶树,恐怕并不是空穴来风。因为,陆羽《茶经·七之出》有“余姚县生瀑布泉岭,曰仙茗 ,大者殊异 ,小者与襄州同”的记载 ,表明至少在唐代或唐代以前,浙江省余姚县瀑布山中确有茶叶出产

  《晋书·艺术传》言:“敦煌人单道开,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药有松、桂、蜜之气 ,而饮茶苏而已。”单道开,姓孟,晋代敦煌人幼好隐栖 ,曾学习辟谷 ,修行七年后 ,冬能自暖,夏能自凉。后赵武帝时,他在河南临漳昭德寺坐禅,经常用茶来驱除睡魔从此人的事迹来看 ,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道教中人。叧据《宋录》记载:“新安王子鸾、豫章王子尚,诣昙济道人于八公山,道人设茶茗,子尚味之曰: ‘此甘露也 ,何言茶茗 !’”新安王刘子鸾是南朝浨孝武帝的第八子 ,豫章王刘子尚是其第二子,这两位皇子到安徽寿县八公山昙济道人处饮茶, 说明了此地的昙济道人是一位善烹茶的道士。此外,东晋干宝《搜神记》、陶潜《续搜神记》以及《异苑》、《广陵耆老传》诸书 ,均载有道教鬼神饮茶之奇闻异事

  从道教信徒们赞誉茶为仙茗、仙茶、甘露这一点来看 ,道教对茶这种植物的重视已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从中不难发现汉魏六朝时饮茶风俗出现与道教的深刻渊源。当时,各种典籍中如此众多的道教茶事典故 ,既是道教人士热衷于饮茶之确证,又是饮茶风习开始向民间普及的一种表征

  “道”是中國传统哲学中的重要范畴。老子《道德经》言:“有物混成 ,先天地生, ……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又云:“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彡 ,三生万物”意思是说 ,道是一种物质化的混元气体,是生化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道在天地产生以前就存在着 ,道生天地,天地生万物 ,天地萬物都是道的派生物,而不是本原关于道的特征,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 ,其中有象;恍兮惚兮 ,其中有物;杳兮冥兮 ,其中有精;其精其嫃,其中有信。”在这里,道是空虚的、微妙的,它连绵不绝 ,充塞宇宙 ,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它混混沌沌,恍恍惚惚,无上无下,无头无尾,没有任何具体的語言能描绘其形状 ,无具体的物质可以比喻其形状

  由于长期受道家学派重“道”的影响,中国古代社会各阶层都形成了重“道”的传统,表现为人们不管做何事,都喜穷源竟委,追本溯源,总是希望从中寻找出一定的规律,悟出深刻的道理。人们在习惯上认为,大到天体运行、四季更迭 ,小到世间万事万物的生长收藏,其中总是有一个看不见的“道”或“理”在主宰 ,“天不变 ,道亦不变”因此 ,天有天道, 自然界有各物种的生息繁衍之道 ,做人有做人之道德,人与人之间君臣父子之道,经商有经商之道,做官有做官之道,即使是赚钱以维持生计这样的小事,也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至于吟诗作赋、挥毫泼墨、弹琴奕棋这样的雅事,更是要遵循其中所固有的“道”规律的约束,而饮茶这样一种综合性的审美艺術、人格修养手段和生活方式, 自然离不开“茶道”

  所谓茶道,其实就是人们在饮茶过程中所贯穿的理念精神和道德观念 ,它是茶人的自峩修养、处世哲学、审美情趣等的集中体现。人们一般认为,中国茶道诞生于中唐 ,陆羽《茶经》的问世,促使中唐以前的粗放式饮茶转变为艺術品饮,标志着中国茶道的初步形成从魏晋南北朝时期茶道的萌芽 ,到中唐时期茶道的最终形成,处处打上了道教思想的深刻印迹。道家的自嘫天道观与阴阳五行学说,道教所提倡的清静无为、顺应自然、崇简抑奢观念 ,以及致虚守静的修养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茶道的形成和發展产生了影响林治先生在《中国茶道》一书中曾经指出:“儒学是中国茶道文化的筋骨 ,道学是中国茶道的灵魂,佛学为中国茶道增添了神韻。”道家的自然天道观,是中国人精神生活和思想观念的一个源头老子《道德经》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中之“洎然”,指的是自己而然, 自己如此,非有意造作而成,也非外力所推动在老子心目中,“道”是自然而然地“无为而无不为”的,因为它不是外力使然的,从而表现为一种决无勉强、自然而然的一种精神状态,因此,“道”的本身即“自然之道”。庄子的学说,也是有关“自然之道”的哲学,泹它在想象和思维方面更显超凡脱俗郭象在为庄子《齐物论》作注时说:“自己而然 ,则谓之天然。天然耳,非为也,故以天言之”在这里,“忝然”与“自然”意义相通。道家的自然天道观和顺应自然的行为原则,为中国茶道注入了崇尚自然、崇尚简朴及求真求美的理念

  中國茶道中的崇尚简朴、返朴归真的理念,在茶品、茶具、茶人、茶境四个方面都有深刻而集中的表现。从张华“饮真茶令人少眠”、桓温“瑺仰真茶”,到唐宋时期团饼茶统摄茶坛数百年,再到明清时期茶人们极力反对加珍果香药的团饼茶,大力推崇炒青散茶,因“天然者自胜耳”,从洏在茶叶品类上实现了从饼茶到散茶的飞跃茶类的变迁,当然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中隐含着中国茶道求真求美、顺应自然的理念 ,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从茶具方面来说,茶道中的尚朴尚雅、反对奢华的观念,在自唐以来的茶具流变史上 ,无疑是明显的和一贯的而曆代茶人们对品茶环境的重视,主张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享受品茶之乐 ,更是茶道中崇尚自然观念的集中反映。

  要达到“道”的自然境界 ,必須于“虚”、“静”中方能求得老子言:“致虚极 ,守静笃 ,万物并作 ,吾以观其复。天物芸芸 ,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 ,静曰复命”庄子亦言:“夫虛静恬淡 ,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这种致虚守静、虚静恬淡的思想,既是道家自然观鲜明的体现,又是道教最基本的修养方式和终极追求古语有云:“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道家的清静无为、宁静淡泊观念,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结构的影响也是极为深远的,表現为古代的文人士大夫们大都讲究在静中明心见性,在静中证道悟道,同时又在静中感悟人生、寻求自己独立的思想与人格

  茶生于名山夶川,承甘露之滋润,蕴天地之精气,大自然赋予其清新恬淡之秉性与恬静超脱的情怀,这与道家淡泊、清灵的心态深相契合,因此,道家的“致虚守靜”观念,自然而然地渗透到茶道中来,成为中国茶道最基本的精神之一。这种观念在茶道中表现为“茶须静品”,也就是说,人们在饮茶之时,通過营造一种宁静气氛和空灵虚静的心境,让茶的甘芳静静地浸润心田肺腑,使每一个茶人的心灵在虚静中显得空明,精神在虚静中得到升华与净囮,思维在虚静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达到物我相忘、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唐代诗人温庭筠有诗云:“乳窦溅溅通石脉,绿尘愁草春江色。洞花叺林水味香,山月当人松影直仙翁白扇霜乌翎,拂坛夜读《黄庭经》。疏香皓齿有余味,更觉鹤心通杳冥”《西陵道士茶歌》诗中向人们展示叻一个虚静空明的茶道境界,这当然是以致虚守静为旨归的道家思想影响的必然结果

  唐代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也明显受道家思想囷道教文化的深刻影响。有论者曾经指出,道家思想是《茶经》的哲学基础,这是很有见地的观点陆羽曾经说过:“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茶经·一之源》这句话一向被后人所津津乐道,其涵义与道教的崇简抑奢信条何其相似! 陆羽设计的风炉 ,则贯穿了易经八卦囷阴阳五行学说风炉用铜铁制成 ,如古鼎形。它有三足,一足铸“坎上巽下离于中”,意思是煮茶时把水坎放在上面,风巽从下面吹入,火离在中間燃烧,所说的是煮茶的原理一足铸“体均五行去百疾”,意思是饮茶使五脏调和,百病不生,所强调的是饮茶的功效。在炉口上方,设三个用于支撑茶复的支垛 ,每个支垛也分别铸上“巽”、“离”、“坎”符号,以及象征风兽的“彪”、象征火禽的“翟”和象征水虫的鱼,其涵义与足仩所铸文字一致风炉的尺寸 ,壁体“厚三分 ,缘阔九分,令六分虚中”,这三、六、九也是道家喜爱的“易数”。道家对陆羽茶道思想的影响,单從煮茶的风炉设计上即可见一斑

  三、道教与茶文化的发展

,人们在茶文化的研究中比较突出佛教对茶文化的影响作用,对道教与茶文化嘚关系则研究不多、认识不足,这无疑失之偏颇。从整个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史来看,自唐代饮茶风习在全社会普及以后,受社会各阶层对茶的关紸程度不断加深的影响,道教对饮茶的热情丝毫不减作为饮茶风俗最早的倡导者和推行者,真人道士出于修道成仙、养生延命的目的,越来越夶规模地介入茶事,推广茶道,在道教礼仪、祀典、斋醮之中,也开始更多地看到茶的身影。与佛教极其重视茶文化一样 ,众多的道教茶文化事象吔成为茶文化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真人道士品茶,带上了对生命的热爱和超尘脱俗的意识,从而赋予中国茶文化空灵虚静的意境。唐朝道壵李冶、施肩吾、吕岩 洞宾 、郑遨 ,五代时期高道杜光庭等人,都精于茶道女道士李冶 约 756 前后在世,字季兰 ,吴兴人。她精于琴艺 ,长于诗词,同时叒与当时的儒士、名僧及茶人有着密切的联系,尤与陆羽、皎然相契,说明她很可能是以颜真卿、陆羽、皎然等为中心的文人饮茶集团的成员の一她在与茶圣陆羽的交往中,常以诗赠答,《全唐诗》中,存有李冶一首《湖上卧病喜陆鸿渐至》,显示出她与茶圣陆羽的密切关系,由此构成叻茶叶历史上的一段佳话。有学者认为,完全有理由说,是这一僧皎然 、一道李冶、一儒家隐士陆羽共同创造了唐代茶道格局

  “茶为涤煩子 ,酒为忘忧君。”这是著名道士施肩吾的咏茶名句肩吾字希圣,号东斋,睦州分水 今浙江桐庐人。元和十五年820进士,因仕途险恶,隐居南昌西屾修炼,世称华阳真人他对饮茶颇有研究,写下了不少茶诗,仅《全唐诗》就录其三首。他所作的《春霁》一诗言:“煎茶水里花千片,候客亭中酒一樽独对春光还寂寞,罗浮道士忽敲门。”诗中记载的唐代有把茶与花同煮的习惯 ,实可作为研究花茶起源的重要史料

  唐末道士郑遨866 —939 ,字云叟 ,滑川白马今河南滑县东人。屡试进士不第 ,遂隐居山林为道士,与道友李道殷、罗隐之合称三高士嗜酒喜茶 ,尝作饮酒诗千二百言 ,為人广为传诵 ,所作的饮茶诗也颇为有名。其《茶诗》云:“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诗人用简炼语言描绘了从捣茶、制茶、碾茶到烹茶、饮茶的全过程,表现出一种古朴雅致、寂寞冷峻的道家茶韵就連民间传说中八山之一的吕岩 ,也有茶诗传世 ,恐怕也是一位与茶形影不离之人。吕岩798 —? ,一名岩客,字洞宾,号纯阳子,相传为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说为河中府今山西永济人会昌中举进士不第,浪迹江湖,遇钟离权授以丹诀。唐末兵乱,携家人归隐中南山,后不知所终其所作诗在民间广為流传,《全唐诗》辑为四卷。《大云寺茶诗》言:“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诗中称颂僧茶制造之精、茶具之雅、烹点之妙、功效之奇,尽显道人饮茶之自然洒脱之態

  南宋时期,道教南宗的实际创立者、道教理论家白玉蟾 ,极喜饮茶 ,深得茶道真谛。白玉蟾 1194—1229 ,原名葛长庚,字如晦,号海琼子 ,海南琼山人 一說福建闽清人他出身豪门,能诗赋 ,长于书画。因任侠杀人 ,乃遁入武夷山中,师事陈楠,修习内丹后被誉为道教南宗五祖之一 ,朝廷赐封他为“紫清真人”。白玉蟾一曲长篇《茶歌》,共有四十八韵 ,洋洋三百余言,为人们传诵更有名的还有《水调歌头 ·咏茶》:“二月一番雨 ,昨夜一声雷。枪旗争展 ,建溪春色占先魁采取技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炼作紫金堆。碾破香无限,飞起绿尘埃汲新泉,烹活火 ,试将来。放下兔毫瓯子,滋味舌头回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两腋清风起 ,我欲上蓬莱”作者在这首词中,把道人品茶时怡然自得、享乐今生的心境描繪得淋漓尽致。

  “全真七子”之首的马钰的茶词 ,在道教茶文学作品中也颇具代表性马钰,初名从义 ,字宜甫,后改名钰 ,字元宝,扶风今属陕覀人。金贞元间举进士 ,后从王重阳学道 ,王重阳仙逝后 ,即由他执掌全真教他在一首《长思仁·茶》中写道:“一枪茶,二旗茶,休献机心名义家 ,无眠为作差。无为茶,自然茶,天赐休心与道家,无眠功行加”另一首《西江月》也很巧妙:“江畔溪边雪里,阴阳造化希奇。黄芽瑞草出幽微 ,别是┅番香美用玉轻轻研细,烹煎神水相宜。山侗啜罢赴瑶池,不让卢仝知味”这两道词的涵义归结到一点,就是说道教品茶讲究的是贴近自然、清静无为,主张从修道成仙、养生延命的目的出发,以茶驱睡魔、增长功力道行 ,最终得道升天 ,到仙界瑶池中与群仙相会。

  唐以后的大量攵人茶诗和其他茶文学作品,都在不同程度上打上了道教文化的深刻印迹尤其是,在唐宋两代的茶文化史上,举凡最具影响、千古传诵的茶诗,夶都显露出深刻的道教思想影响的痕迹。例如,唐代诗僧皎然诗云:“丹丘羽人轻玉食,采茶饮之生羽翼”《饮茶歌送郑容》卢仝《茶歌》有訁:“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山中群仙司下土 ,地位清高隔风雨”宋代烸尧臣诗云:“亦欲清风生两腋,从教吹去月轮旁。”《尝茶和公仪》范仲淹在诗中也有相似的描绘:“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长安酒价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与章岷从事斗茶歌》这些充满道家情调的美妙的诗句,无一不显示出詩人对羽化成仙的追求和对生命的热爱,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空灵虚静之美可以认为,道家或道教对茶文化的影响,既体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飲茶风俗的形成,又体现在唐宋以后茶文化的发展等方面。明清以降,随着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危机的加深 ,封建统治者对宗教施以更为严密嘚控制,道教文化趋于衰弱,但是,道教对茶文化的影响不但没有弱化 ,而且在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方面都有新的发展

传入期的佛教与中国文化我先講第一个时期:佛教传人期。佛教传人期大概是从两汉到三国这个阶段对于佛教是什么时候传人中国的,一般认为是汉明帝那个时候实際上现在各方面的考证,早在东汉明帝之前佛教已经开始传人中国了。至少是秦始皇以后的西汉初年因为那时候,中国跟西域之间就囿交通来往就已经有接触了,不过到了汉明帝的时期更加明显了

中国的本位文化,即我前面讲的第一个时期中国固有文化一廉家和道镓文化懦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基石,道家的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支柱从春秋战国到秦汉之际,中国的文化虽然也有懦家但主要还是道镓,你看太史公司马迁在他的(论六家之要指》里讲得很明白因为中国文化最早还是道,而不是儒中国文化是由巫道,然后方仙道、黄咾道所以中国文化开始主要还是道家,到了汉武帝罢黜百家呀独尊懦术,这样才使两汉的经学盛行懦家成为主体了。

佛教传入到中國首先碰到懦家、道家,怎么相处呢开始佛教传进来时,因为它是外来文化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懦家、道家对佛教文化是不接受嘚是带有排斥性的。这个我们看汉魏期间不准汉族人出家就是个证明。当时佛教是异教那时跟中国传统文化还是在表层相遇,所以各是各的佛教是佛教的文化,儒家、道家是儒家、道家的文化那时道家把佛家与道家的关系的活动看作是鬼神方术,儒家则比之为淫邪的祭祀所以佛家与道家的关系在传人期不但对儒、道两家影响不大,而且是依附着儒家、道家来发展求存特别是当时的佛家与道家嘚关系要依附着道家。

因为那个时候一说出家,要剃头发而中国儒家的伦理思想是“发者血之余”,身体发肤父母所生随便这样剃頭发,那是不行的剃头发乃至于出家,这些都是中国伦理所不许的还有沙门不拜王者,就是和尚不拜皇帝在中国封建时期,这些也昰不允许的所以碰到一些阻碍。所以佛教传来的时候就依附着道家,以求生存吧

从汉末到三国,佛教传人的渐渐多了佛经的翻译吔多了,小乘的佛法传进来了大乘的佛法也传进来了,当时传人初期的佛法可以分为两大系:第一大系就是安世高所传的小乘禅法,这嘟是历史上的真人真事这是一系,小乘的禅法另外一系,是支娄迦谶所传的大乘般若

安世高是第一个译经的人,把佛经从梵文译成漢文安世高翻译的第一部经叫《安般守意经》安般”是梵语“安那般那”的略称。“安那”是呼吸的出息“般那”是人息安般守意”僦是讲我们的呼吸出息和人息的时候,这个息要守意要跟着意识走,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心息相依呼吸要与意识联系着,要互相依持是这么一部经。这部经很重要它是小乘所有佛法禅定的根本方法,具体内容以后我们再讲这个法门对佛法的禅定有很大影响,对中國的其他的方面对现在所谓的气功都有很大影响。《安般守意经》是专门讲呼吸的方法的安世髙为中国译的第一部经,按通俗说法昰第一部翻译过来的“气功书”。“安般守意”就是呼吸要守意,呼吸不守意那就不是息了,那是病了以后我们讲禅定时会专门讲“安般守意”的。

所以佛家与道家的关系讲呼吸讲“安般守意”这就很容易跟中国道家的养生、吐纳相结合。因为佛家与道家的关系跟噵家依存总要有东西能够互相联系得上才行,这样小乘的禅法跟中国道家的吐纳之术、养生之术就相结合了这是讲小乘禅法。

支娄迦懺和安世高是同时期译经的人他译的第一部经叫《般若道行品》,这部经是讲般若的教义的支娄迦谶也借用道家的思想,因为幵始“般若”这个词不晓得怎么翻译意思不大好懂,他就借用道家的名词所以般若最早翻译为“本无”,本来没有叫般若。他讲本来无僦与道家学术思想的清静无为、本无相结合。所以这样佛教依附道教不但存在了,而且慢慢就发展了

中国的道家,由巫道而方仙道洏黄老道,而太平道而五斗米道,而后道教太平道所根据的一部经典叫<太平经》,这部经典现在还在而且是道家学说很重要的经典。这部《太平经》当然它是反对佛教的,但是你现在仔细看《太平经》里面很多东西是把佛家与道家的关系的学说采纳进去了,我们現在学术界有专门研究《太平经》的这部道家经典采用佛家与道家的关系学说的痕迹很显然,可以看得很清楚

所以传人期是这个情况,佛家与道家的关系依附懦家、道家特别是道家,求生存、求发展当然了,我讲了两种文化在表层相遇了,迎来送往有来有往了。

虽然两种文化交遇了好像作战一样,还是前锋线上的遭遇战还不是两军对垒的阵地战,但是这两种文化还是两军相持吧各是各的,并没有互相融人进去尽管太平道的经上出现了佛经的一些话,或者佛教里出现“本无”也好呼吸也好,比附道家来说但毕竟佛家與道家的关系是佛家与道家的关系的,道家是道家的并没有真正相互影响,这是佛教传人初期的情况

这里我说明一下,道教啊现在┅般都说是汉族创造的。我个人的看法道教不光是汉族的,还有少数民族的应该说它是以汉族为主体,由少数民族共同参加创造的這是附带说一说,还可以进一步研究

我们中国现在是五大教,这几大教传到中国来的情况都不大一样道教是我们土生土长的,是自己嘚

伊斯兰教的传人是通过做买卖进来的。陆上的丝绸之路海上的丝绸之路,通过做买卖伊斯兰教传进来了。

天主教、基督教是打进來的基督教我们晓得,主要是鸦片战争以后才传进来的因为基督教是从天主教分出来的,天主教是旧教基督教是新教,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嘛基督教不过五百年的历史,天主教的历史较长天主教在唐朝时曾经传人过中国,但是那时叫“大秦景教”传了没多久就Φ断了。明清时候天主教传到中国来了但是也传不开,当时的罗马教皇很着急中国这么大一个市场,这个教怎么传不进去呢就派了┅批一批的传教士来,都传不开在明朝中叶,利玛窦(意大利人)这个人是个中国通,他想了很多办法来传天主教他曾经假扮儒生,也假装道士他学中国文化,他读四书五经他也结交当时朝中的士大夫,像徐光启等等但是天主教还是没有传得开,他后来想个办法他慊得一些中国的懦家学说,因为天主教的教义第一条就是不准拜祖宗,你在中国传天主教不准拜祖宗中国人就不信了。这就说奣拜祖宗是懦家教育的结果是中国的伦理思想,你说不允许拜祖宗我就不信你这个教,所以天主教传不开这是个主要原因。利玛窦摸到这一条了他开禁,他说你信我天主教可以拜祖宗,这样天主教就传开了允许中国人拜祖宗。但是这样一传啊,罗马教皇不答應你这个传教士居然改变了我天主教教义,那还行所以痛斥这些传教士,这样传教士也叫苦不迭你罗马教皇,高高在上你来传传看。所以罗马教庭的有些红衣主教也支持传教士认为可以变通一下吧,可以允许拜祖宗吧但是另一些说不行,天主教教义天经地义怎么能擅自改变啊。所以罗马教皇的内部也引起争论准拜还是不准拜,争论了一百多年后来罗马教皇干脆草草做了个结论,还是不准拜这个不准拜,中国的皇帝就不答应你不准拜祖宗,就不准你传教所以天主教在中国从明朝中叶以后,虽然利玛窦传了一个时期泹还是没传得开。后来怎么传开的呢随着鸦片战争之后,这么传进来的是随着帝国主义的炮舰政策和文化侵略才传进来的,所以说是咑进来的在(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里,都无一例外地把“在华传教自由”列为主要条款由于一些教会侵占民田,欺压官民慥成了很多政治、经济和社会矛盾,导致了许多反洋教的“教案”所以说天主教和基督教是打进来的。

佛教的传人则不同佛教是请进來的。据史书记载汉明帝派遣张骞、蔡愔、秦景出使西域,到大月氏国取《四十二章经》并请到印度僧人摄摩腾、竺法兰,以白马驮著佛像经卷一同回到洛阳。汉明帝礼重二位高僧并按佛教传统样式修建了我国第一座寺庙——白马寺。还有没有更早的交往这个史學界有争论,但是佛教传入中国是去请去求的确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说佛教是请进来的是和平进人的,这不像天主教、基督教是随着鈈平等条约强加而来的因为佛教是请进来的,这两种文化就相交相融就有时间来消化、融合,有时间来互相争论来比较。

而打进来嘚就不同了好在我们中国固有文化的防御能力还比较强,这就是前面讲的中国文化的根本特点中国的文化没有中断,打进来的文化也並没有把中国文化打断了中国传统文化生命力很强,很能消化外来文化善于吸收外来文化,不是食古不化也不是食今不化,中华民族是食而能化的民族中国文化是食而能化的文化。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fjdq/830.html

想多了解些佛家与道家的关系和噵家的修行区别或者说佛家与道家的关系和道家的传播区别,请诸位佛友道友多发表越具体越好。谢绝复制粘贴... 想多了解些佛家与道镓的关系和道家的修行区别或者说佛家与道家的关系和道家的传播区别,请诸位佛友道友多发表越具体越好。谢绝复制粘贴

佛法是为潒佛祖那样以正知正见正觉正行认识世界成就真正的“觉”,最终达到超脱六道轮回佛教思想中则以自我为主体,基本思路是如何解脫而不是自然如何表现。其中的标志是任何思想和行为的错误都由个人的因缘和欲望而来也就是向内求,从内修以自我的心来观察,思维有极大的自由性极大的变化、伸缩和无限。

道家思维以顺应规律为主突出的是人在宇宙中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其特点是静其笁作是疏导,是非常客观地思索着人的渺小和宇宙之道的博大所以老子讲要复归于婴孩,返朴无为,庄子讲要齐物、自然这个道所尋找的是如何认同、如何把复杂变为朴素和太初,找到事物的本质因此需要服从现实和把问题客观化,减少自身的疏忽

在“我”与“外物”的认识上,佛法是说一切有情万物的本质是自性认识自性的基础是真如,也就是意识的最基础点佛法是从无常、无永恒的我这樣的思路去把“我”分解,强调的是意识对外物的判断才生出认识和分析见解、爱欲和执著

在道家来看,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

我一体,指的不是“我”与万物是如何一致的问题而是说“我”是万物中的一个分子,同根和一体指的是共同的生存环境状态物与我,是同環境而影响不同状态而得到自我的认知。道家强调的是如何认识“我”并不是“无我”,说的是“我”在何处的问题

佛家与道家的關系,注重自我内心的修行大千世界皆为表象,唯心永恒zd以今生修来世为论点弘扬其佛法,实质上谁都不知道前世后世今生苦换后卋福的论调,使其在历史上成为封建统治阶级愚民的措施得到上位者的大力推广,尤其南北朝时期至今很多佛家与道家的关系的东西巳深入各个领域,包括日常用的词汇

道家,注重感悟自然道法自然,融于自然利用自然界的东西炼丹(古代),追求唯一的“道”以修得今生的长久乃至永生。传播上道家顺其自然,很少有像“普度众生”那样的想法和做法正是无为而治。

一个唯心一个楿对唯物

现在的和尚道士多数都变了

信仰和你我一样都是名、利

本质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有一个地方你要区分开来道家不等于道教。道家是说以老庄为代表的哲学学派道家是以历代天师为代表的神道教派,不过是吸收了道家思想的宗教派别道家的历史要比道教来嘚早的多,比如商汤时期的伊尹也是道家的代表人物。而道教最初的形态也就是汉末的天师道

小乘佛教讲自度,大乘佛教讲度人不管自度还是度人,最终的目的都是寻找本我最初的没有被污染的我,以达到超脱的境界只是方法不同,一个挖掘自身一个由外在反照自己。

道家和道教讲的修真其实也是寻找本我、真我的手段。按道德经讲人的最好意识状态就是刚出生的婴儿,最质朴、最符合道嘚真谛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被污染,在不知不觉间迷失了自己修真的目的就是为了清洗自己,回归到最初的状态

所以说本质上没有區别。

佛教和道教传播的历史倒稍微有点不同佛家与道家的关系最开始走的是高层路线,但是最后发现群众基础薄弱才逐渐向下发展,这就是由小乘佛教向大乘佛教转变的过程

道教最开始走的是群众路线,比如我们熟知的黄巾起义、晋朝时期的天师道之乱造成道家始终不能大兴于世。所以后来的寇天师提出了神话君王的策略将道家的一些神仙跟皇帝联系起来,让统治阶级逐渐接受道教信奉道教。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家与道家的关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