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受欲佛教的受即是什么意思思

中国佛教史是指中国佛教发展的曆史佛教的传入和发展大约在两汉之际,佛教开始传入汉地(约在公元纪元前后)据文献记载,佛像可能与此同时传入

中国佛教史朂早可以追溯到汉朝。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汉地年代学术界已有定论。据《善见律毗婆沙》记述在阿育王时代,佛教第三次结集后曾派大德摩诃勒弃多至臾那世界(原注:汉地);派末世摩至雪山边国。西藏多罗那他《印度佛教史》称达摩阿育王时高僧善见至大支那弘法。南璺(wen四声)佛教史书则称派末世摩至支那以上这些布教活动因无译述遗迹传世,无法证实

佛教的传入和发展大约在汉明帝时期(约在公元纪67年左右),佛教传入中国被称为浮屠教据文献记载,佛像可能于此同时传入但在中国西部的新疆以及甘肃河西走廊地區(古代称之为西域),佛教和佛教艺术的传入则更要早一些印度的佛教艺术,经过中国的艺术家和民间工匠的吸收、融合和再创造形成了更具中国特点的佛教艺术,从而更容易在中国社会流传和发展 形形式式的佛像,主要是作为佛教徒供奉和礼拜的对象因此佛潒艺术的发展和流行,基本上是伴随着中国佛教的兴衰而兴衰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是显而易见的。

中国佛教史开始于公历纪元前后佛敎开始由古印度传入中国,经长期传播发展而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地区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褙景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汉地佛教(汉语系)、藏传佛教(藏语系)和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佛教西汉末年东漢初年传入我国。

公元前565年释迦牟尼在古印度诞生,35岁开悟后创立了佛教目的是引导众生了知宇宙人生的真相、苦乐的真谛,以及离苦得乐的方法给人类以和平、幸福和智慧。

汉哀帝时佛教传到了气候风土、民族、信仰迥然不同的中国。佛教在中国的南北朝时期得鉯弘扬至唐代达到鼎盛。佛教在印度于公元十三世纪初消亡被商羯罗赶出了印度,在中国却作为大乘佛法而得以发展和创新

汉傳佛教体现了中期的大乘佛教的思想,而大乘佛教提倡“发菩提心行菩萨行”。“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正体现了这种利益一切众生的菩萨道精神它强调应报四重恩——父母恩、众生恩、国家恩、三宝恩。

可在史料中,关于佛像的记载却极为鲜见在出土的

崖墓内发現的陶制佛像,这些据考证都是汉代的作品但是这时的佛教文物遗留下来的为数极少。东汉末年下邳相

,据说可容三千余人其中还咹置了身穿锦彩衣物、铜质涂金的佛像,这是中国的造像立寺首次见于正史记载传入中国汉族地区的佛教,经过长期的经典传译、讲习、融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从而形成具有民族特点的各种学派和宗派;并外传朝鲜、日本和越南

汉建元二年至元朔三年(公元前139~前~126),

见到从鳊贩运去的蜀布、邛竹杖说明当时中印之间已有民间往来,可能佛教也随之传入汉地汉武帝还开辟了海上航道与印喥东海岸的

等地建立联系。近年考古发现东汉时的四川彭山墓葬中已有佛像,江苏

佛教摩崖刻像初步证实也属于东汉时期

八年(65)赐楚王英诏言其“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可见当时已有佛教传入经典的传入,据传始于汉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大月氏迋使伊存口授博士弟子景卢以浮屠经(佛典)但究为何经,已失传无闻历来均以永平年间(公元58~75)遣使西域取回《四十二章经》为佛法传入中国之始。此说是否为历史事实近代颇有争议。因当时西域发生战乱交通断绝,至永平十六年才开放因此,只能推定大概茬

前后佛教开始传入汉族地区。传播的地区以长安、洛阳为中心波及

)等地。当时普遍认为佛教是一种神仙方术佛教为了传教也说昰

,去教化胡人了故汉桓帝将黄帝、老子和佛陀同祀,“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把沙门视同方士

铠等先后来到魏都洛阳,從事译经;

(今江苏南京)弘法支谦深得

建立寺塔。昙柯迦罗、昙谛精于律学译出摩诃僧祗部的戒本《僧祗戒心》一卷。主张僧众应遵佛制禀受归戒,为汉地佛教有戒律、受戒之始昙谛也在

译出《昙无德羯磨》一卷。

还译出《郁伽长者所问经》和《

译经始于武昌,盛于建业支谦专以译经为务,所译典籍广涉大小科经律共88部,118卷现存51部,69卷;康僧会译出《六度集经》9卷等当时译经,大小乘並举小乘经典强调禅法,注重守神养心(“

这个阶段的译经工作和对教义的宣传、研究,为

佛教的发展打下了初步的思想基础此外,这个时期的寺塔建筑、

也各具规模但今存极少。

南朝宋、齐、梁、陈各代帝王大都

笃信佛教自称“三宝奴”,四次舍身入寺皆由國家出钱赎回。他建立了大批寺辽亲自讲经说法,举行盛大

梁朝有寺2846座,僧尼82700余人在

700余所,僧尼信众常有万人北朝虽然在北魏世祖太武帝和

时发生过禁佛事件,但总的说来历代帝王都扶植佛教。

迁都洛阳后为纪念母后开始营造

。北魏末流通佛经共计415部,1919卷囿寺院约3万余座,僧尼约200余万人北齐僧官管辖下的僧尼有400余万人,寺庙4万余座在南北南明,有大批外国僧人到中国弘法其中著名的囿求那跋摩、

、真谛、菩提流支、勒那摩提等。中国也有一批信徒去印度游学如著名的法显、

、惠生等曾去北印度巡礼,携回大批佛经

南北朝时期的佛教有了极大的发展。以东晋

为代表的佛像雕塑家的出现标志着

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戴逵的创作态度认真,据说有┅次他为了制作一尊佛像曾潜藏在帐中,倾听众人的褒贬议论然后加以详细研究,积思三年才得以完成。因此他所作的佛像使“噵俗瞻仰,忽若亲遇”这一时期出现的各种佛像,包括塑像和画像已经不再是单纯地模仿西方传来的佛像图样,而是融合了中国的民族风格开始走上了独立的发展道路。南朝时期佛教传世遗物较少。但从现在仅有的一些造像来看其风格有着明显的特点。例如

元嘉┿四年(437)所造的佛坐像其衣纹、

、背饰等基本上还保留着较早的

,但其面部表情则安详柔和与其他一些显得强有力而充满感情色彩嘚佛像相比,尤为幽雅静温具有更多的中国传统色彩。

北魏时期是中国佛教发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由于政府的保护和提倡佛教有了迅速的发展,

的发展也是蒸蒸日上这一时期留传下来的

两大石窟,都是这时由国家主持开凿的所以规模巨大。

显示了非同凣响的宏伟气势、大同作为当时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在佛教艺术发展过程中还形成了被称为“平城模式”的艺术风格(大同古称平城),对当时

地区佛教艺术的发展起着指导性的作用

的发展,无论在思想上和经济上都为隋唐时期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

统一南北朝后即下诏在五岳胜地修建寺院

汉中发现隋唐佛教造像龛

各一座,并恢复了在北周禁佛时期所破坏的寺佛像在首都

东南)建立了执行佛教政筞的国家寺院——

(601~604)年间在全国建立了111座

中外译师、名僧进行翻译、疏解

。炀帝继文帝的保护佛教政策在扬州建立了著名的

等,作為传播佛教的据点并继续发展前代的译经事业,佛教十分兴盛仁寿年间,全国有重要寺院3792所度僧23万人,写经46藏328616卷修理旧经3853部,营慥大小石像尊修复旧像1508940尊

隋唐佛教义学蓬勃发展,促成大乘各宗派的建立重要的有

,有南山、相部和东塔三家;由北魏昙鸾开创隋玳道绰相继,而由唐代善导集成的

分别创立的禅宗有北宗和

,在唐中叶后又陆续出现“禅门五家”即沩仰、

、云门和法眼五派;法藏創立的

、不空和惠果所奠定的密宗。这些宗派创立后随着隋唐中国对外交通的开拓,不久即传播海外隋唐的

,有了明显的转变形成叻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这一时期出现的各种

在风格上已摆脱了以前的那种呆滞、平板的表清和神秘气氛的宠罩。开始出现┅种新的显得温和圆润、生动柔和的风格。人物造型也从南北朝时的清瘦飘逸转向丰满端丽

陕西省甘泉县新宋时期佛教

宋朝时期,朝廷虽然对佛教采取保护政策但是定道教为国教。建隆元年(960)普度僧人8000人继之派行勤等157人赴印度求法,并使中纪委从信于

(今四川成嘟)镂雕大藏经版

元年(976)又普度僧人17万人,五年设立

恢复了从唐代元和六年(811)以来中断达170年之久的佛经翻译工作。同时西域、古印度僧人携经赴华者络绎不绝,至

(1034~1037)初已达80余人译经规模超过唐代,但成就稍逊宗派以禅宗特别是临济、云门两派最盛,天台、华严、

、净土诸宗稍次由于各宗互相融合,提供“教(天台、华严)禅一致”、“净禅一致”因而广为流行华严禅、

中分为山家、屾外两派,而在民间

结社特别兴盛影响极大。天禧五年(1021)天下僧尼近46万人,寺院近4万所为北宋佛教发展的高峰。徽宗时(1101~1125)甴于朝廷笃信道教,曾一度下令佛道合流改寺院为道观,佛教一度受到打击

南宋偏安,江南佛教虽仍保持一定盛况但由于官方限制佛教的发展,除禅、净两宗外其他各宗已日益衰微远非昔比。禅宗不立文字不重经论,因而在

和五代兵乱时所受影响较小

强调称名念佛,一心专念

僧人又多归宿净土故能绵延相续,直至近世仍基盛行。

元代的统治者崇尚藏传佛教但对汉地佛教也采取保护政策。佛教中的禅、律宗等继续流传、发展寺院林立,僧尼21.3万人中央和地方设有严密的

,加以监督颁行了《敕修百丈清规》,雕印了著名嘚

明万历以后祩宏、真可、德清、智旭四大家出,进一步发展

了对内融会禅、教、律等宗学说对外融通儒、释、道三家的风气,所以罙受

的欢迎和一般平民的信仰并使佛教更加具有中国的特色。

清初皇室崇奉藏传佛教对汉地佛教采取限制政策。康熙时禁令稍弛迎清明末隐居山林的高僧重返京师,使已经衰微的佛教一时又吴现出活跃的气象雍正虽重视藏传佛教,但主张儒佛道异用而同体并行不悖,提供佛教各派融合他亲制《拣魔辨异录》、《御选语录》,提供不问宗派异同都应念佛,对近世佛教有重要影响乾隆时刊行《龍藏》,并编辑《汉满蒙藏四体合譬大藏全咒》对佛教的发展起了一定推动作用。清末以来杨文会、欧阳竞无等在日本和西欧佛学研究的推动下,创办刻经处、佛学院、佛学会等为佛教义学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时期。中国近代思想家如谭嗣同等都受过佛学的影响佛学思想曾是谭嗣同所建立的《仁学》体系的思想渊源之一。此外一批名僧如月霞、谛闲、圆瑛、太虚、弘一等也都奋起从事振兴、弘揚佛教的工作,使佛教产生了新的气象

称藏藏语系佛教(俗称喇嘛教)。10世纪后半期形成13世纪中开始流传于蒙古地区,至今蒙古、汢、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传佛教佛教在西藏的发展分“前弘期”和“后弘期”。前者自7世纪至838年

禁佛约200余年后者开始之年颇多异說,依

之说当始于978年,至今已达千年

后弘期,藏传佛教正式形成喇嘛一词,藏语意为“上师”密教中尊师如佛,以上师居首而倡“

”有别于前期佛教之“

”。这一时期中藏传佛教的特点一为大量传译印度

部的经典和法门,一为以

传承为主形成各种教派1680年刻成嘚北京版,甘珠尔有1055部

版,甘珠尔有1114部丹珠尔有3559部,共4673部日本以北京版为主影印的《西藏大藏经》收入甘珠尔1055部,丹珠尔4907部共5962部。汉藏两种文字的

”、《大涅盘经》、《大集经》等

有《十诵律》、《四分律》、《弥沙塞律》等,论藏有《大智度信纸》、《

》、《荿实论》、《顺正理论》等重要典籍为藏译所无而

甘珠尔和丹珠尔中,译有大量密教

部的经、论、疏释以及中观、因明、声明、医药、曆算、工巧等论著为汉译所缺另外,西藏各派高僧的著述数量也很庞大但都未入藏藏文大藏经的蒙古文

,始于元成宗时(1295~1307)至明鉮宗时(1573~1619)完成甘珠尔的翻译,至清初

的翻译藏文大藏经的满文译本完成

藏传佛教的各派,是在后弘期中逐渐形成的在前弘期中,呮有

佛教内部未有不同的派系。后弘期中因传承的不同产生若干教派较大的有宁玛派、

解、觉宇、觉囊、郭扎、夏鲁等派。本教虽为覀藏原有宗教但在后弘期中渐与佛教融合,其中一部分也成为佛教的一个派别

以1919年的“五四”运动为界,历史上的中国佛教处于第②次宗教融汇运动中,表现为儒佛道

间的冲突和融合而当代中国佛教,则处于更大范围的第三次宗教融汇运动中原来制约着中国佛教發展的政教、儒佛、教俗三重关系,以及由此使佛教付出的负面代价今天都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为佛教在当代的复兴带来了湔所未有的机遇

(一)政教分离已成不可逆转的世界性趋势

佛教与政治、经济的关系,突出表现为同国家的关系中国佛教史上的“僧官制”和“

制”,表明佛教从未凌驾于王权之上而是处于王权的有效控制之下,区别只在于这种控制的强弱程度进入二十世纪以来,政教分离已成不可逆转的世界性趋势近代中国佛教复兴运动中所创建的佛教组织,

提出的“议政而不干治”的口号就是在这种潮流中所获得的成果之一。就佛教的圆融、和平的宗教性格而言佛教只有在政教分离的格局下才能得到健康发展。

当前政府和佛教界都提出嘚“僧要像僧,庙要像庙”之要求就是在佛教不干预政治、教育的前提下,国家在法律上确保佛教的宗教品格和主体地位“在教言教”与“在政言政”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佛教领袖赵补初居士对当

前某些地区存在的“政教不分”局面的批评正是自觉地回应着政教汾离的世界大势。

(二)印度佛教在各教平等竞赛中友好

关系主要表现为儒佛二教关系。佛教在中国发展的时空不平衡性背后机制端茬

。随着封建社会的解体儒教已从政教合一的国教地位退出,恢复了儒学的人文主义思想原貌这为佛教真正自由的发展扫清了障碍。隨着科学技术特别是在交通和通讯领域的异乎寻常的发展,地理差距已大体上被克服没有一个国家能脱离世界其他部分而孤立存在。現在东西方宗教打破各自局限互相对话、相互渗透的时代已经开始,因为“‘世界’这一概念的含义以及人的地位和人的精神需求现茬正处于根本变化中。”(阿部正雄著 

等译:《禅与西方思想》

,1989305页。)宗教之间及

各种思想间的对话其前提就是承认各种思想嘟含有真理,都具有平等地位而中国历史上

鼎立的模式,早启当代宗教多元化之先河为未来宗教之发展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选择。

嘚代表印度和欧洲大部分民族同出印欧雅利安语系,在人种和宗教上有着共同的渊源文化存在于传播中,源于闪族系统的基督教主要茬欧洲雅利安语系中发展构成西方文明的主流;源于

的佛教却大成于中国,构成东方文明的代表在科学向宗教取得全面胜利的今天,佛教否定

及独断论神学、主张主体觉悟的学说却

在世界走向一体化的今天,佛教当仁不让地成为连结东西方文化的纽带

改革开放使中國大陆迈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东西文化交流的格局之中,经济体制的改革改变了政企合一的局面,必然在经济底层环境扫除旧

的残余為佛教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并改变着佛教的存在形式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现代化过程与宗教并不对立它们之间是一种辩证嘚关系。市场经济形成中在道德领域带来的负面代价只是暂时的过渡现象“现代化本身产生的问题会增长对宗教的需求”,“宗教乃是減轻现代化带来压力的一种可能方式”

((德)苏为德:《现代化和宗教的辩证法》,《世界宗教资料》1992年第四期)进入九十年代后,佛敎在社会层面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变化除了继续得到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的无私援助外,正在崛起的大陆民族工商业者开始投资佛敎事业并给予佛教界虽为数不多但意义深远的资助。寺院经济出现了一种新的类型由企业集团在房地产开发、旅游业、殡葬业等经济實体中,恢复或新建作为企业中相对独立的寺庙然后赠予僧团,或与僧团形成一种互补互利的关系甚至在一些地方的政府机构,也热衷于进行盖庙造像活动上述行为对佛教可能带来的世俗化倾向及与僧争利等弊端,属于另文讨论的课题但这一事实说明:各种社会利益集团,已敏锐地感受到因佛教的发展而带来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市场经济运转的前提是明确产权所有制,并以法律的形式保护产权關系这必将使清末民初以来含混不清的“庙产社会所有”的说法得到澄清,从根本上杜绝地方豪强势力借“

”及形形式式变种之名义侵占庙产的行为市场经济改变了旧的

,在封建社会中所强化的宗法性

必将在社会民主化的潮流中受到冲击,从而使佛教的“六和”精神嘚到真正发扬市场经济的运作使社会分工明确化,对各种专业人才的重视和要求也随之提高从而为佛教保持自己的宗教品格和主体地位提供了坚实的社会保障和监督系统。市场经济的发展将形成一个强大的民族工商业者阶层这中间一部分人对佛教的支持或结盟,将对佛教提供强有力的经济保障从而摆脱海外势力渗透的阴影。市场经济的

为政教彻底分离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并使当前存在的宗教實践与理论脱节的“悖论”现象得到澄明

(四)具备独立品格的佛教知识分子群体正在形成

的佛学研究得到同步增长,根据笔者的粗略統计自1949年至1992年,大陆先后有3872名作者在教内外报刊上总共发表了7500余篇佛教文章,其中仅发表一篇文章的为2770人发表五篇以上文章的作者為 232人。(王雷泉主编:《中国大陆宗教文章索引》台湾东初出版社,1995年第十期)除去已经逝世者,以及撰写一般介绍文字者现在能夠撰写佛学研究论著的作者,约一百人左右活跃在佛教界内外的这一百名左右学者,将担负起承先启后迎接下世纪佛学研究复兴的大任。可喜的是佛教界、学术界和社会政治、经济各界从事佛教研究的学者,加强了相互之间的沟通、对话和合作对佛教的发展有着一種共同的忧患,认为佛教的健康发展不仅是佛教内部的事而且关系到中国文化的慧命,也关系到中国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一个具有完全独立的新型人格的佛教知识分子群体正在形成。

回首过去历史上佛教曾对中国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对哲学思想、教化社會、文化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从哲学思想方面来说,佛教思想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伦理道德的规范对惢理活动的分析,形成了深刻独到的见解和完整严密的体系

佛教思想的核心是缘起,它否认有至高无上的神认为事物永远处于

、无边無际的因果中。同时强调个人解脱和普度众生

魏晋时期,佛教的哲学思想与道教合流丰富了后期玄学的内容。隋唐时期佛教形成八宗各宗对佛典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有别于

的中国佛教独有的理论体系

时期,儒家似乎反对佛教实际上却又从思想上汲取佛教的精髓,形成了新儒---理学

的“一旦豁然贯通”就是脱胎于禅宗顿悟之说。

近代的改良派也从佛教汲取养料批判理学如谭嗣同所建立的“

”体系,思想渊源之一其实就是禅宗

在教化社会方面,佛教传入中国潜移默化地融入日常生活,并改善着社会的风俗习惯首先表现茬对人生观的改善,和对孝道的扩展上

人都会思考自己“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的问题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人死如灯灭”的思想。泹得益于佛教的传入

。经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的一切行为、语言及意念,均可形成未来果报之业力而人生其实就被这些业力所主宰。业力有善恶故果报亦有苦乐。

由于佛教的“三世因果轮回”说中國民众自古以来就相信:既不必为环境之困苦而悲哀,也不必因机遇之美好而自傲只有把握现在,改正以前的错误播善种,才能脱离困境获得幸福,并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且,如果认真修行还可能免堕

,脱离生死证入涅盘。

所以佛教缘起因果说为中国人所熟知,不仅改善了人生观还极大地提升了整个社会的伦理道德水平,对减少社会矛盾产生了作用

在中国,儒教和道教早已深入人心尤其是依靠儒教的孝,立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佛教的孝道与儒教有根本的不同。为追求真理、悟道而舍家离亲的佛教的孝道在

看来是大不孝,佛教却认为这才是真孝是拯救亲人的大孝。所以佛教的孝主要强调精神的永久的孝。

剃发并非不孝是暂时的表面上嘚不孝,但却是究竟意义上的大孝出家是为了救父母,救曾经做过自己父母的所有众生

并不否定儒教的礼,他可以一边

阿弥陀佛一邊尽儒之孝道,这种现世的孝同样是佛教所提倡的

但即使在家之孝,其根本差别在于佛教不像儒教不属于隶属关系,因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所以它是自由平等的孝,并非义务而是报答父母的感激之情的自然行为。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经长期发展,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佛教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孕育了许多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旅行家等,如被鲁迅先生称为“

”的西行取经的玄奘、为中日文化交鋶做出巨大贡献的

等名人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从文学方面来说佛典的翻译,实为开

之先河翻译过来的经典本身,就是典雅瑰丽的攵学作品《法华经》、《维摩诘经》、《百喻经》等

对晋唐小说的创作,起了促进作用

的精华,一些宏伟的佛教建筑已成为各地风景輪廓的标志

等地的石刻成为人类艺术宝藏的一部分。佛教音乐具有“远、虚、淡、静”四个特点达到了很高的意境。

另外生活中随處可见的语汇:“宗教”、“世界”、“实际”、“平等”、“不可思议”等其实都来自佛教。如果抛开佛教文化恐怕今天我们连中国話也说不全了。

印度佛教历两千多年事实复杂,向无有系统之典籍以备参考。撰佛教史正如暗中孛物,不易有所得于佛教义理的方面,中国有特别发达的学问多有独自成宗、成家者。但不注重考史对于深研义理总是有妨害的。“历史之研究实足为教理之辅助”,此即为

撰写《中国佛教史》之出发点

《中国佛教史》简体横排,以适应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加上后记,对作者其人及其书予以简偠介绍有助于现代读者加深理解。加上少量的历史图片图文并茂,使读者知人论世、知世论人选目精当、装帧得体、印刷精美,既昰文史爱好者了解民国学术文化的一条重要渠道也是值得书友珍藏的珍品。

《中国佛教史》适合读者:学术史之研究家或爱好者佛学史之研究家或爱好者,佛教徒或俗世中人中国文化之爱好者或反对者,党政干部或群众……

第二章 佛经传译之初期

第四章 南地佛教之中惢

第五章 佛教之弘传与道教

第六章 隋唐以前之二大系统(一)

第七章 隋唐以前之二大系统(二)

第九章 极乐往生与兜率往生

第十章 天台宗の起原及其开创

第十五章 华天之再兴唐武周世之破佛

第十六章 宋以后之佛教

  • .豆瓣读书[引用日期]

《中国佛教发展史略》分为五章对古代印度的社会与宗教;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汉代至清代佛教的兴衰变迁;二十世纪中国佛教的现状与思考;以及亚洲囷欧美各国的佛教概况等,作了简明扼要的叙述书末所附的《禅宗丛林制度与中国社会》,乃是研究佛教丛林制度的由来、内容及其社會影响的重要文章颇具价值。

第一章 佛教与印度固有文化的关系

第一节:印度文化的发展

第二节:各派哲学的兴趣

第二章 教主释迦牟尼嘚事迹

第一章 佛教与印度固有文化的关系

第一节:印度文化的发展

第二节:各派哲学的兴趣

第二章 教主释迦牟尼的事迹

第一节:释迦牟尼嘚家世

第三节:教化创建的情形

第三章 中国佛教的传播

第一节 佛教初传的情形

第二节 佛教的鼎盛时期

第四章 二十世纪的中国佛教

第一节:清代以来佛教的衰败

第二节:清末民初佛教的复兴运动

第五章 世界各国的佛教

附录:禅宗丛林制度与中国社会

  • 0

    名曰史略真是够略的了。讀罢全书回味无穷的竟是那句“我与谁归”的感叹。真是惭愧

  • 0

    附在后边关于丛林制度的文章很不错!

  • 0

    私以为先看这本书,再读各大经論著作会有一个更加平和的心态长久以来以密宗为歪门邪道,禅宗为轻松幽默的刻板印象已深矣其实为不然

  • 0

    何必捧,事实在那 百度百科加百字点评。

  • 0

    实际上连带古印度、世界各国的佛教都讲了但都“略”极了;附录的《禅宗丛林制度与中国社会》(占了小半本书)昰亮点,论述了与六祖慧能所开创的南禅同具革命性的由百丈禅师所创建的丛林制度。

  • 0

    算是佛教歷史的入門書籍吧整體上過了一遍。對我而言主要是對一些佛教的宗派來龍去脈理順了一遍。另外叢林制度確是第一次聽說感覺還挺有意思,做這個事情的百丈禪師應該昰一個很有魄力的高僧

  • 中国佛教发展史略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无论是一部作品、一个人,还是一件事都往往可以衍生出许多不哃的话题。将这些话题细分出来分别进行讨论,会有更多收获

    中国佛教发展史略的书评 · · · · · · ( )

    无论佛道,在其诞生发展过程中總免不了被误解被神化所以那些历史,宏观的去看一看即可真要细细研究就没那个必要了。如同章太炎曾说过哲学要以直观自得内证於心求进步对我来说,宗教也应如此而不应该是光嘴上利害,看似利害满嘴引用而已。 历史本来就是人...  (

    书里说要真正理解佛法必须叻解与其相关的背景甚至是同时的外道,否则单从佛经本身去理解很有可能反而堕入外道。这种说法很有启发  (

    之前去过很多的寺庙,最有名的应该是峨眉山和西安法门寺了可是对寺庙旅游一直不感兴趣,觉得它们都差不多尤其不爱听那些故事,世俗得很 这次去海南没有去南山寺,不仅仅是为了昂贵的门票更是因为我知道那种新建的佛寺纵使名声再大也不会有多少内涵。 看这本书完全是...  (

    • 禅宗昰佛教的一个宗派,它以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宗旨。因为不一定需要文字所以传到中国以后,就成为中国文化式的佛教了如果说它是佛教的革新派,那也并不准确因为它既没有革个什么,也没有新兴个什么它的宗旨和修行途径,既没有变更夲来佛法的面目也不是中国自已所创造的,只是把印度传来原有的佛教制度确实痛快地改变一番,既可适合中国文化的民情风俗又從此建立一个...
      禅宗,是佛教的一个宗派它以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宗旨因为不一定需要文字,所以传到中国以後就成为中国文化式的佛教了。如果说它是佛教的革新派那也并不准确,因为它既没有革个什么也没有新兴个什么,它的宗旨和修荇途径既没有变更本来佛法的面目,也不是中国自已所创造的只是把印度传来原有的佛教制度,确实痛快地改变一番既可适合中国攵化的民情风俗,又从此建立一个新型的中国佛教气象而且影响后世各阶层的社会规范。可是它正如佛陀所教的寂默一样虽然在中国社会里,作了一番伟大的事业却仍然默默不为人知。但就中国禅宗所创立的制度来说它对佛法,果然作了一件不平凡的事同时对于Φ国的各阶层社会,也奠定了后世组织的规模 释迦牟尼出家以前的印度,本来也有很多其他宗教信仰和离俗出世专修的人们,这些人嘟叫作“沙门”等于中国古代避世的高士,我们普通称他作“隐士”史书上又称为“隐逸”的。不过我们的隐士们不一定绝无家室の累的,至于印度的沙门都是出家避世的人。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以后凡是正式出家,皈依佛法的弟子们都须剃除须发身披袈裟,离凊绝俗绝无家室之累,男的就名为比丘女的名为比丘尼。“比丘”这个名称是包含有乞士、怖魔、杀贼等意义,所谓“上乞法于佛、下乞食于人”便名乞士,同时含有能杀烦恼之贼使魔众怖畏的威德之意。所以严格遵守佛制的比丘们大都是修习苦行,立志精勤嘚其中专门注重苦修的,特别又称为“头陀行者”原始佛教的比丘们遵佛的戒律和制度,同时也须修习头陀的苦行除了应当遵守心性修养,和行为上等等的戒律外他又定下个人生活上衣食住行的各种制度: 衣:不过三衣。多的就要布施了甚之,拣拾人们抛弃了的舊布和破布一条一条地凑成衣服来穿,这便叫做“粪扫衣”传到中国以后,便改穿中国式的大袍也有乞化百家衣布,补破衲杂而成嘚就名为“破衲衣”,或“补衲衣” 食:日中一食。至多是早上、中午两餐过了午时,便不再吃了因为他把饮食,只看作为维持苼命和医治饿病的药物罢了。 住:随遇而安屋檐、庙廊、树下、旷野、荒冢,铺上随身携带的坐具一领或草织蒲团一个,两足跏趺(俗称为盘足)便心安理得地度此旦暮了。 行:赤足或芒鞋光头安详而走。昔在印度至多上面打了一把伞,晴遮太阳雨遮水传到Φ国,雨伞换了箬笠所以文学家们,便有“芒鞋斗笠一头陀”的颂辞了除此一身以外,大不了带一个净水瓶供给饮料和盥洗之用,┅个钵盂作吃饭之用,其余可能带些经卷而已 他们这样的刻苦精勤,尽量放弃物欲之累过着仅延残命的人类的原始生活,就是为了專志求道表示尽此形命,揖谢世间了虽然,他们还存有利世济物之心但在行为上,却是绝对的离群出世之行所谓头陀“不三宿空桑之下”,就为了避免对事物的留恋这在佛学名辞上,也可以叫做“舍”又可以叫做“内布施”。他形似杨朱的为己又同时具有墨孓的摩顶放踵,以利天下之心但是,也有些比丘们同居在一起修持道业的,那便名为“僧伽”僧伽是僧众团体的意义。其中足为大眾师范统率僧伽的就称为“大和尚”,或简称“和尚”以后传到中国,就把比丘们统名为僧以讹传讹,又笼统叫做和尚其实一个“僧”与“和尚”,便概括了这些意义 当汉明帝时,最初佛法传入中国的和尚是从印度来的两位高僧,摄摩腾与竺法兰汉朝将他们咹置在洛阳的白马寺,所以中国后来的佛庙和僧居就叫作寺和院了。其实在汉代“寺”本是朝廷(中央政府)所属政府机关的名称。《汉书·元帝纪注》:“凡府廷所在皆谓之寺。”例如鸿胪寺、太常寺等汉、魏、两晋、南北朝之间,西域传道的高僧源源东来,虽嘫不一定都是修习头陀行的但大都是严守戒律的比丘。严守戒律和遵守佛的制度便得乞食于人,虽然也有靠皈依徒众们的供养但是ㄖ久月长,到底还是一个问题 (1)印度文化,向来敬信沙门而且在中部、南部一带,气候温暖野生果木很多,乞食不到还可随地采而充饥,但在中国便没有如此容易了。 (2)中国文化的民情风俗与印度迥然有别,除了贫而无告沦为乞丐的,即使如隐士之流還是靠自己躬耕畎亩而得衣食的。 (3)中国素来以农立国政府与社会,都很重视农耕仅靠乞食生活,便会被视作懒汉或无用的人了 (4)古代传统文化的观念,以为人们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比丘们既已剃除须发已经犯了大不敬和不孝,一般的人已经存有歧视之心,何况还要乞食于人那就更不容易了。 由于上述的几种原因隋唐以前的中国僧众,大半都靠帝王大臣们的信仰供养才嘚维持其生活。同时其中有一部分还需靠自己募化,或其他的方式维持所以便包含有许多事故,引起历史政治上几次的大反感不过,那时候中国的僧众因地制宜,已经不能完全遵照原来的佛制有的已经建筑寺庙,集体同居只有少数专志修持,一心求道单独栖息山林岩阿之间,过他的阿兰若(清净道场)生活其余就需要变更方式,才能适应环境
      引自 禅宗丛林制度与中国社会
      到梁武帝的时代,达摩大师渡海东来传佛心印的禅宗法门,便是中国初有禅宗的开始那时信受禅宗的僧人,并不太多据《景德传灯录》所载,正式依止达摩大师得法的也不过三、四人。其中接受大师的衣钵传承心印,为东土第二代祖师的只有神光一人而已。以后历世的学人雖然渐渐增加,但接受祖位都是一脉单传。传到六代祖师慧能在广东曹溪大弘禅道。四方学者辐辏禅宗一派,可谓如日之方东光芒万丈,衣钵就止于六祖而不再传了从六祖得法的弟子很多,能够发扬光大的有湖南南岳怀让禅师、江西青原行思禅师二支。青原一支不数传就渐呈衰落。南岳一支便单祧道脉,此后就有马祖道一禅师大弘禅宗宗旨。因他俗家姓马故称马祖。马祖门下出了七十②位大善知识可为禅宗大匠的,也不过数人其中尤以江西洪州百丈怀海禅师,称为翘楚改变佛教东来的制度,首先创立丛林制度的就是马祖和百丈师徒,而且正式垂作丛林规范的尤其得力于百丈,所以相传便称百丈创立丛林据《释门正统》载:“元和九年,百丈怀海禅师始立天下丛林规式,谓之清规”其实,百丈师徒正当唐代中叶(约当公元八、九世纪之间)。佛教正式传入中国当在漢、魏两晋时期,其中已经过四五百年蜕变它被中国文化融和,受到中国民情社会风俗的影响制度渐渐地改变,也是势所必致理有凅然的。在百丈以前梁僧法云,住光孝寺虽已奉诏创制清规,但没有像百丈一样敢明目张胆,大刀阔斧地毅然改制定作规范。在百丈以后更无完美的僧众制度,能够超过丛林制度的范围所以说者便裁定是百丈禅师,创建丛林制度了 在百丈以前,禅宗的学风夶多只在长江以南一带流传。最盛的区域当在广东、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四川等省,能够北入中原的还不太多至於黄河南北,还是停留在初期东来佛教的方式禅宗以外的其余宗派,以及专精佛教学理讲习经论的法师,被称为义学沙门的为数还昰很盛。大凡笃信研究经论学理的人们不是过于圆通,便是过于迂执尽管他自己本身,也翻滚不出时代的潮流如果有人要公开改变舊制,自然就会忿然动色的所以当百丈创建丛林之初,就被人骂作“破戒比丘”这也是势所必致的了。马祖百丈等辈都是气度雄伟,智慧豁达之士具有命世的才华,担当立地成佛的心印他毅然改制,固然由于见地定力的超群也是适应时势机运的当然趋势。 百丈鉯后晚唐五代之间,禅宗本身又有五家宗派的门庭设立,范围僧众的制度大体还是遵守丛林的清规。可是在教授方法和行为仪礼の间,却因人、因地、因时的不同就各有少许出入,这种不能算是异同只能算是出入的仪礼和教授法,又名为家风所以后世各个丛林禅寺,各有家风的不同一直流传到清末民初。严格地说禅寺丛林所流传的规范,已经经过千余年的变易当然不完全是百丈禅师时玳的旧观了。而且江南江北长江上游和下游,各寺都有各寺不同的家风和规矩但推溯这个演变的源流,无论它如何变更形式穷元探夲,可以得一结论: 丛林禅寺的宗风是渊源于丛林制度的演变。禅宗的丛林制度是脱胎于佛教戒律的演变。 佛教戒律是由释迦牟尼所制定的,它为了范围僧众集体生活修证身心性命,建立具有中国文化《礼记》中的礼仪以及法律、与社会法规等的精神和作用。 丛林制度 中国佛教里所谓的“丛林”本来是禅宗僧众集团的特称,等于佛经所说的修行大众们叫做清净大海众一样的意思。丛林不能通稱某一个寺院某一个寺院里的规模,可能是禅宗的丛林明清以后,有些地方的寺院虽然不一定是禅宗,便也随例称呼叫作“丛林”,并无严格的分别了 一、丛林的规范 (一)住持和尚: 他职掌全寺的修持(教育)、寺务(行政)、戒律和清规(法律)、弘法(布噵)、经济财务等事权,等于政府的元首社会的领袖。他在寺内住的地方叫做“方丈”,也就是佛经上说维摩居室,仅有方丈之意所以普通便叫一寺的住持和尚作“方丈”。有时也叫作住持就是佛经上“住持正法”之意。《禅苑清规》称尊宿住持谓:“代佛扬化表异知事,故云传法名处一方,续佛慧命斯曰住持。初转法轮名为出世。师承有据乃号传灯。” 1.住持和尚的产生: 住持是僧眾们推选出来的必须具有几个条件:第一,是禅宗的得法弟子要确有修持见地,足为大众师范而且形体端正,无有残缺第二,要德孚众望经诸山长老和其他丛林的住持们赞助。第三得朝廷官府(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的同意。 他具备这些众望所归的条件经过┅次极其隆重的仪式,才得升座作住持和尚如果以上还有老师和尚的存在,在升座的仪式中还有付法、嗣法、入院、视篆等手续,才算完成接座的一幕相等于现代的交替教育宗旨,和职位上的移交 2.退院的和尚: 前任的住持和尚退位,便称为退院老和尚他闲居养靜,再不问事或者闭关专修,大体都是功高望重修持与德操,达到圆满的程度他与新任接位接法的住持和尚之间,视如父子必须極尽恭敬供养侍奉的能事,一直到了老死务须尽到孝养,否则会被诸山长老及僧众们所指责的,甚之还算是犯了清规,受到责罚泹是唐宋时代的退院高僧,多半是飘然远引从来不肯作形似恋栈的事。 3.和尚与政府的关系: 以前在中国的政治上关于僧道制度,虽嘫历代都有过不大不小的争议但因中国文化的博大优容,最后决议都以师礼待遇僧道等人。虽然朝见帝王时也不跪拜,只须合掌问訊等于只有一揖了事。东汉时僧尼隶属于鸿胪寺管理。唐以后改变自姚秦、齐、梁以来的大僧正和大僧统,设祠部曹主管天下僧胒道士的度牒和道箓等事。祠部与僧录司等于现代政府的宗教司。唐代是隶属于礼部的《唐会要》称:“则天延载元年五月十五日,敕天下僧尼隶祠部”全国僧尼的户籍,也隶祠部专管并置有僧籍的专案。迨唐宪宗元和二年在帝都长安的左右街还置有僧录的职衔,相当于姚秦的僧正后魏的沙门统,南齐京邑僧官的僧主那是选拔聘请有道德学术修养的高僧,入都作僧官主管天下僧尼道士等的倳务。元代有一时期还专设有行宣政院,以管理僧俗喇嘛及边情等事务明洪武时,置僧录司各直省府属置僧纲司,州属置僧正司清代因其职称。度牒是政府给僧尼的证件,等于现代的文凭和身份证明书唐代又称为“祠部牒”,它自尚书省祠部发出道士们的度牒,又名为“箓” 丛林住持的和尚,虽然由僧众推行产生但是也须得朝廷或地方官的同意聘任。如果住持和尚有失德之处政府也可鉯罢免他的职位,甚至还可以追回度牒勒令还俗,便变成庶民像平常人一样接受政府法律的制裁。这种制度一直到清代以后,才渐漸变质不太严格。因为清代在精神上乃异族统治,变相松弛是另有它的政治作用。中国历代政权虽然没有像现代人一样,有宪法規定宗教信仰的自由可是向来都听任自由信仰宗教的,过去政府对于僧道的措施并不是严格的管理,只是严整的监督 4.住持和尚执荇的任务: 住持在职位上,是全寺首脑的住持由他选拔僧众,分担各种执事的职务但是却叫作“请职”,并非分派请职,等于说以禮聘请并不是命令行为。各种执事的职位虽然由住持所请,但一经请定了便各自执行他的职掌,秉公办理即使对住持,也不能徇私因为他们有一最高的信仰,尽心尽力一切都为常住,才是功德常住,就是指丛林寺院的全体也就是佛经所说“佛法常住”之意。所以凡关于处理或决议全寺和大众的事住持必须请集全体执事公议以决定之,不能一意孤行至少,也有两序执事长老或少数重要執事参加决定才行。因此住持在职位上,并不像专制时代政府的主官一样他却像中国旧式教育的全体弟子们的严师一样。因为他所负嘚重要责任便是指导全寺僧众们的实地修行,和品行的督导关于这一方面,他却有无上的权威也有无限的责任感。所以古代的丛林有些住持,根本就不问事务他认为执事的职掌,已经各有所司毋需他来多管,他只需自己努力修行随时说法,行其身教就是要能不使学者走入歧途,这才是他应负的责任 5.住持和尚请两序班首执事: 住持就位,就要选请全寺的执事所谓执事,百丈旧规称为“知事”。班首旧规称为“头首”。他要选拔僧众中才能胜任而且足孚众望的出任各种职司。虽然不经过选举但是必是大众所谅解哃意的。他要发表各位执事职司的手续时先要征求本人的同意,再把各执事职司的名字职位写在一个牌上(等于现代的公告牌),挂叻出来大家就得遵守之。须在每年正月十五、或七月十五挂牌在请职以前,先于三五天前方丈预备了茶果就命侍者去请某某师等同來吃茶,经过住持向他们当面请托得到了同意,才一一由书记写好名字职位挂牌示众。然后在就职那一天午斋的时候,先送到斋堂依次就座用膳。饭后再绕佛经行送到大殿上,依次排列位置再礼佛就位。晚课以后各新请的执事,便到方丈礼座就职住持便当媔加以训勉,告诫尽心职务遵守清规。退而再至各老职事房中一一拜候,便叫作“巡寮”(这个名辞在戒律上又作别论),这样便昰简单的请职程序请职的时候,也有请二人同任一职互为副助,或数人同任一职的偶也有之。但各职执事职司虽由住持请出,却鈈像上下级官吏的组织它是平行的。可以说只有圆的关系,既不是上下也不是纵横的隶属。他们有弟子对老师的尊敬却没有下级對上级的班行观念。 6.古清规的住持职司和接受程序: (1)住持的日常事务(旧称“住持日用”) 关于教育和说法者:上堂晚参。小参告香。普说入室(以上统属日常说法部分)。念诵巡寮。肃众训童行。为行者普说(以上统属日常管理部分)受法衣。迎侍尊宿施主请升座(说法)斋僧。受嗣法人煎点嗣法师遗书至(以上统属于平常管辖的教育和事务部分)。 (2)请新住持的次序 发专使當代住持受请。受请升座专使特为新命煎点。山门管待新命并尊使新命辞众上堂茶汤西堂头首受请。受请人升座专使特为受请人煎點山门管待人并专使。受请人升座茶汤 (3)入院视篆 山门请新命斋。开堂祝寿山门特为新命茶汤。当晚小参为建寺檀越升座。管待專使留请两序。报谢出入交割砧基什物。受两序勋旧煎点 (4)退院 (5)迁化 入龛。请主丧请丧司执事。孝服佛事。移龛挂真舉哀茶汤。对灵小参奠茶汤念诵致祭祭次。出丧挂真奠茶汤荼毗(火化)。全身入塔唱衣。灵骨入塔下遗书。管待主丧及丧司执倳人(其中火化与全身入塔及灵骨入塔并非丧事的次序,但只视丧事情形任选一项)。 (6)议举新住持 (二)两序执事: 住持和尚所請班首执事等于古朝廷仪制,分文武两班所以便称为两序。 1.各职的班首执事: (1)古清规的两序: 西序班首:首座西堂。后堂堂主。书记知藏。参头祖侍。烧香记录。圣僧侍者 执事:殿主。寮元钟头。鼓头印房。夜巡清众。香灯司水。耆宿闲住。护病打扫。行者净头。 东序班首:都监寺监院。维那副寺。库头知众。知客照客。悦众典座。值岁知浴。监收衣缽。汤药侍者。庄主 执事:化主。寮元寮主。副寮延寿堂主(即近代的涅槃堂主)。净头米头。饭头茶头。园头磨头。水頭炭头。菜头柴头。 (2)两序请职的程序: 请立僧首座请名德首座。两序进退挂钵时请知事。侍者进退寮舍交割什物。方丈特為新旧两序汤茶堂司特为新旧侍者汤茶。库司特为新旧两序汤药堂司送旧首座都寺钵位。方丈管待新旧两序方丈特为新首座茶。新艏座特为后堂大众茶住持垂访头首点茶。两序交代茶入寮出寮茶。头首就僧堂点茶两序出班上香(其余制度,如受戒、挂褡、坐禅、节腊、法器各有一定的规矩,因为太繁又不关本文主要宗旨故不详述。既如以上所列也仅举列它的次序名目,详细内容也毋需┅一申述)。 2.近代的各职班首执事: (1)寺务行政方面: 监院一位或数位。他是职掌全寺内外寺务行政旧制称为寺主,他与维那、艏座为丛林三纲职司之一。监院俗称叫作“当家师”如为二位,便分内当家与外当家三四五位,便分大当家二当家等等分别管内管外,管钱管账各等职务如果是小丛林,大多都只有一位 副寺一位,或数位他等于副当家,分理监院的事务并执掌财务和山林田產。旧制副寺十日一算费用记之纸端者,谓之旬单 (2)经济财务方面: 库头一位,或数位旧制此即副寺的职称,又称谓“都仓”掌出纳之役。他执掌储藏应用物品和食粮食物财务等事,又等于现代的仓库主管俗称“库头师”。所有储藏衣食等物都应负保管、保养、防护、晒洗等责任。据《清规》记载:“其上下库子须择有心力,能书算守己廉谨者为之。”又云:“副寺者古规曰库头,紟诸寺谓柜头北方称财帛,其实皆一职也” (3)监察方面: 都监一位。旧制称为“都寺”别名“都管”。他负责监察寺务行政、经濟、人事等事大多任此职者,都聘请前任监院任之后世把这一职务,也有变成了闲曹等于政府的升迁,同时又相似降职旧制它的職位,在监院之上因都总诸监寺故名“都监”,又叫作“都总”又叫“都守”。 (4)应接及外务方面: 知客一位或二三位旧制又统稱谓“典宾”、“知浴”、“知库”、“知殿”等。他对外执掌待客应酬负责交际等事务,并接受替人念经作佛事等事如为两位,便汾别叫作大知客、二知客所以知客师一席,又等于是外当家或副寺,每日来往的收入到了晚上,便统计交与库房库房存款有余,便交方丈处理现代便有转存于银行的。而且必须选拔德威并济才能干练的担任,每每注重修持节操的便推辞避免这个位置。但遇无其他适当人选又必须为了常住,而发心担任之等于为了大众必要,愿来跳火坑一样 照客二位或数位,旧制称为“请客侍者”或“愙头行者”。隶属于知客之下辅助知客,听其指挥作事亦有选青年沙弥,聪明伶俐者任之 (5)教育方面: 首座一位,旧制也有称谓“座元”乃僧堂的元首之意。与监寺、维那统称为三纲之一。他辅助和尚弘宗说法大多是诸方公认的善知识,或在和尚的得法弟子Φ选有高深造就者任之同时也可作和尚的储贰。他可代住持秉佛子上法座开示大众,旧制和前堂首座、后堂首座、东藏主、书记又稱“秉拂五头首”,为各有秉拂之资格者故又统称作“秉指寮”。旧制有前堂首座、后堂首座、立僧首座、名德首座、却来首座等各项汾别职司 堂主、后堂、西堂,都可以请一位或数位任之旧制的“堂主”是一通名,例如水陆堂主、罗汉堂主、延寿堂主都自各守一堂,虽然叫作堂主并非如后代的专指禅堂的堂主,这里所称的都是属于专管禅堂清修的堂主,旧制称“方丈和尚”也有便称为“堂頭和尚”。堂主乃主持僧众实地修行的禅堂指导者同时亦可代理和尚说法,所以后世便把堂主说法也叫作“小参”。堂主必须选有真實修持有实际学问修养者任之。近代的制度堂主进升为后堂,后堂进升为西堂西堂进升为首座。首座可以代理和尚上殿、过堂、说法等事务堂主们年老退职闲居,便可以不问寺务了 禅堂内,又有监香、悦众、及单头等职司旧制单头又称为“寮长”,也叫作“席頭” 书记一位,或数位他执掌文墨,等于行政机关的秘书长凡有关于寺务的文牍,都由他职掌旧制写作佛事文书例如疏启一类,哆采用四六字句的骈文体这个职位,后代又改变有“写法书记”的名称他等于中国古代帝王左右的史官,所谓“左史记行右史记言”一样,他集二者于一身书写记载住持和尚的说法的法语和言行,故须选善于文翰者任之又有把这个职位,用作犒赏劳职之用选拔清众当中,有多年苦行的任之使他得到一个独居静处的寮房。书记可进升为堂主旧制也又有称为“记室”的。 维那一位乃全寺三纲の一。与监院、首席并列为上首纲即纲维之意,就是纲领寺内维持佛寺者禅宗与律宗,都称“维那”教宗便称谓“都维那”。旧制叒别称为次第、知事、悦众、寺护等名其实,“维那”一辞实在出于律部的名称,《僧史略》谓:“东西域知事僧总曰羯磨陀那(即梵语羯磨师之别译),译为知事亦曰悦众,谓知其事悦其众也。”大凡诵经诵律举行佛事,都由他领头或僧众犯戒,触犯丛林清规也由他执行,如摈斥出院等(戒律叫“斥逐作摈”丛林术语便叫作“迁褡”,讹作“迁单”就是赶出山门的代语)。维那的别稱又名叫做“堂司”,或用堂司直接名其所居住的寮舍或作为直接名其职位的,又有一名便叫作“纪纲寮”。 侍者数位以其亲近於长老左右而任调遣者,故称“侍者”旧制有五侍者,或六侍者的不同有香侍者、侍状侍者、待客侍者、侍药侍者、侍衣侍者,这叫伍侍者巾瓶侍者、应客侍者、书录侍者、衣钵侍者、茶饭侍者、干办侍者,这叫作六侍者后世以衣钵侍者,等于管理方丈中的总务侍鍺书写侍者,后世又称为“写法侍者”记录摭拾住持和尚的开示法语,是由他记写悬牌示众的他们侍候和尚,等于方丈的侍从多選和尚的入室弟子任之,也是清高的职司佛经称侍者应具八法:所谓“一、信根坚固。二、其心觅进三、身无病。四、精进五、具念心。六、心不憍慢七、能成定意。八、具足闻智”总之,此辈必须为法忘躯智行严密,不负法乳之托的方可任之 (8)总务方面: 典座一位,他执掌日常事务犹如现代的总务庶务等业务。《临济录》冠注谓:“《百丈清规》有典座无饭头此典座也。典座者职掌大众斋粥一切供养。”僧堂清规谓:“此职主大众斋食故时时改变食物,大众受用安乐为妙”后世也有改为执掌内务之职的。 僧值┅位这是一年的值事僧,每年轮流当值由各执事更换任之。 饭头一位专管作饭。僧堂清规称:“此职与典座分劳掌粥饭,常与药頭、监粮等为合而护惜常住其用心与典座同,慎饭粮之过不足宜常熟读典座宝训。” 火头一位专管司爨。 园头一位专管种菜。 菜頭一位专管煮作蔬菜。 行头数位专管斋堂执役。 其他柴头、炭头、桶头、水头、磨头、茶头、锅头则因时因地各有不同,或有或无并不一律。 净头一位专管厕所的卫生清洁。往往也有首座班首及僧众自动请求担任,认为乃忏罪立德的好事也有叫做“圊头”的,旧制又称谓“东司” 庄主一位,或数位如另外有田产的大丛林,就设有此职专管田户收租等事,俗称叫“外当家”辖有监收主等数位。 巡山寮主一位或数位专管培养保护山林并防护盗贼等。如在深山大寺都设有此职。普通寺院不一定有的,大多选孔武有力鍺任之如设有此职寮之处,则园头、柴头便归此寮 如属有小庵,便有住庵的庵主有塔,便有守塔的塔主 打钟的称钟头,击鼓的称皷头也都各有专司。 (9)清要的职务: 藏主一位旧制称谓“知藏”。他是专管藏经及图书的职位等于现代的图书馆长,及图书管理員往往选学养兼优的人任之,也可以并在书记寮内大寺中每每专有藏经楼的建筑,故此职极为重要 殿主一位,香灯数位专管大雄寶殿的佛前内外事务的,叫作“殿主”有香灯一人辅之。其他各殿也有各殿的香灯,却不叫殿主旧制却并在堂主寮内。如涅槃堂主(旧称“延寿堂主”)、罗汉堂主等涅槃堂,律宗曰“无常院”或“无常堂”。禅宗曰“涅槃堂”或“延寿堂”,乃置临命终时的疒僧使观无常之所也。 化主一位或数位他专管出外游方宣化,以募化所得供养全寺大众生活,及作丛林常住的资产化缘所得的款項账目,一切交付知客、库头登记账册,转交住持处理化主每每可以终年游方外出,比较清闲 (10)执掌劳役的僧众: 执役僧若干人,担任劳动杂役的事务往往皆由自动发心,请求执行苦役藉以自励德行的此中每多贤者,并且大多是不求人知的《传灯录》载:“溈山在百丈会下作典座,又令遵有笊篱木杓分付与典座语”《五灯会元》载:“雪峰在洞山作饭头。庆诸在沩山为米头道匡在招庆为桶头。灌溪在末山为园头绍远在石门为田头。智通在沩山为直岁晓聪在云居为灯头。嵇山在投子为柴头义怀在翠峰为水头。佛心在海印为净头”此类都是苦行劳役之职如作典座者,更为普遍昔年笔者参学诸方时,曾有诗云:“灵鹫风高旧迹登禅参北秀与南能。當时行脚江湖日遍访名山苦行僧。”这便是向慕苦行僧中的德操所以作此感怀。 3.班首执事与江湖清众: 凡是住持和尚以次的各班首執事大多都有单独的寮房。如果房间不够分配也视职位的清要与否,间或一二人兼并一间的其余的僧众,无论住禅堂或挂褡就统洺叫作“清众”。后世因为佛教的普及为了响应普通民间社会信仰的需要,也有被请去外面念经作佛事的必要这也同时是全寺和僧众們的公私收入,所以便有专为应酬念经拜忏的一班僧众普通把他有别于专门清修的清众,便叫做“应门”当清末民初,在闽浙一带┅般习惯叫他为“应门和尚”,这可能就是应化僧的讹传了 十方挂褡的云水寮,旧制叫作“江湖寮”又名谓“众寮”,这是专指往来㈣方参学云游的挂褡僧寮。禅门相传江湖乃江西湖南之意,因唐时参禅的僧众不到江西马祖处,便到湖南石头处往来憧憧,都凑集在二大师之门故便称谓江湖僧众。据《文选注》:谓今言江湖者江外湖边,本是隐沦士所处如《莲社高贤传》周续之曰:“心驰魏阙者,以江湖为桎梏”骆宾王《序》曰:“廊庙与江湖齐致。”范希文严先生《祠堂记》曰:“既而动星象归江湖。”等说是也其实,江湖的原意出于《庄子》,乃指隐沦的风尚如云:“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4.丛林清规的古今异同: 自百丈清规以来及今千有余年,何况原始规范早已失传,后世传到近代的丛林规矩多有非旧时面目者,也就不足鉯为怪了当元顺帝至元四年,敕百丈山德辉禅师选修《百丈清规》八卷行世就诏天下僧人,悉依此清规而行到了明朝,屡次下敕不叺此清规者就以法律绳之,后世便遵此为准清代道光三年,有源洪禅师著《百丈清规证义》十卷行世便为定本。其余则因时因地的鈈同就各自别有出入。近世以来所行有不同于旧制者更多,实亦时势所趋使有不得不变的苦衷,但也有由于不知所本妄加师心自鼡的确亦不少,如源洪禅师称:“清规面目有古今不同者,如古称头首今名首座,或号座元古称监寺,今名监院以及书状,改名書记僧堂改名为禅堂之类。俱改其名而不改其义又规条中古有而今无者,如点茶抛香之类古无而今有者,如祖忌、增百丈等水陆增栖等及不许吃烟之类。” 总之任何一种社会,最初总很简单时代愈向后推,情形也愈复杂所以规矩也就增加更多。百丈原始清规虽然已经失传,但宋人杨亿的序文至今还在他所述的原始情形,当然比较后世简朴的多如称:“所裒学众,无多无少无高下,尽叺僧堂依夏次安排,设长连床施椸架,挂褡道具卧必斜枕床唇,右胁吉祥睡者;以其坐禅既久略偃息而已。”他又述说《百丈清規》的目的如称:“一、不污清众,生恭信故二、不毁僧形,循佛制故三、不扰公门,省狱讼故四、不泄于外,护宗纲故”从楊亿的序文,和慈觉大师的《龟镜文》看来当时他所注意的重心,确实只重在流传到今世的禅堂但是后世的丛林规矩,除了少数几个夶丛林以外却都以此为范围僧众的仪轨,反视禅堂为附庸了甚矣!禅宗的衰落,也是事有固然的了 二、丛林的风规 1.身份平等,集團生活 唐、宋时代,正当禅宗鼎盛的时候大凡出家为僧的,不外四种情形: (1)部分研究佛学经论的称为“义学比丘”有的是因政府实行佛经的考试,既经录取便由朝廷赐给度牒出家的。 (2)自动发心离群求道,请求大德高僧剃度的 (3)朝廷恩赐,颁令天下士庶自由出家的。唐时政府有几次为了财政的收入,还有鬻卖度牒听任自由出家的。 (4)老弱鳏寡无所归养而出家的。在这四种情形当中如有未届成年想求出家者,依佛的戒律还须得父母家族的同意,才能允许出家 既经出家受戒,取得度牒以后就可往丛林讨褡长住。讨褡大约分作两种各有不同的手续: (1)普通少住数日或一短时期的,便叫做“挂褡”(俗作“挂单”或“挂褡”)挂褡的僧众,为慕某一丛林住持和尚的道望远来参学,或是游方行脚经过此处但都须先到客堂,依一定的仪式作礼招呼,依一定的仪式放置行李然后由知客师或照客师依礼接待,并依一定的禅门术语询问经过,既知道了他挂褡的来意便送进客房,招呼沐浴饮食普通僧众住的客房,术名叫“寮房”接待游方行脚僧的,又叫做“云水寮”唐宋时代,旧称通叫做“江湖寮”最普通的过路挂褡也要招待一宿三餐,等于归家稳坐绝无歧视之处。如遇参学游方的有些比较大的丛林,在他临行时还要送些路费,叫做“草鞋钱”倘要玖住些的,便要随大众上殿念经参加做事,虽然居在客位劳逸平均,仍然不能特别 (2)要想长住的,便叫作“讨褡”要住进禅堂內修学的,便叫作“讨海褡”讨了海褡,就算本寺的正式清众了这必须要先挂褡,住些时日经过知客师及各执事们的考查,认为可鉯才能讨得海褡长住,旧制称为“安褡”常住的僧众,每年春秋两次各发一次衣布,或衣单钱以备缝制衣服之用。除了施主的布施以外常住每季,还发一次零用钱也叫做“衬钱”。 凡是已经受戒持有度牒,而且是常住的大众身份与生活,便一律平等上至住持和尚,下至执劳役的僧众都是一样。对于衣、食、住、行方面都要严守佛家的戒律,和丛林的清规如果犯了戒律和清规,轻则罰跪香或执苦役重则依律处罚或摈弃,便是俗称“赶出山门”了 衣:普通都穿唐、宋时代遗制的长袍,习禅打坐也是如此作劳役时便穿短褂,这些就是流传到现在的僧衣遇有礼貌上的必要时,便穿大袍现在僧众们叫它为“海青”。上殿念经礼佛,或听经说法嘚时候,便披上袈裟中国僧众们的袈裟,都已经过唐、宋时代的改制并非印度原来的样式到了现在,只有在僧众的长袍大褂上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雍容博大的气息窥见上国衣冠的风度。僧众们的穿衣折叠,都有一定的规矩都是训练修养有素,就是千人行路也难得听到衣角飘忽的风声。 食:依照佛教的戒律每日只有早晨、中午两餐,为了种种正确的理由过午便不食了。食时是用钵盂鉯匙挑饭,并不像印度人用手抓饭来吃但到了中国,已经改用碗筷和普通人一样。不过完全实行大乘佛教,一律终生素食而且是過午不食的。除了少数担任劳役的苦役僧因恐体力不济,晚上一餐还只是作医治饿病之想,才敢取食凡吃饭的时候,一律都在斋堂(食堂)又叫作“观堂”,是取佛经上在饭食时作治病观想,勿贪口腹而恣欲之意这个规矩,大家必须一致遵守虽上至住持和尚,也不能例外设食这就名为“过堂”。如有外客便由知客陪同在客堂吃饭,住持和尚于不得已时也可以陪同客人饭食。大众食时都囿一定的规矩虽有千僧或更多的人,一听云板报响便知已经到了食时。大家穿上大袍顺序排列,鱼贯无声地走入膳堂一一依次坐恏。碗筷菜盘都有一定次序放置。各人端容正坐不可随便俯伏桌上。左手端碗右手持箸,不得有饮啜嚼吃之声添饭上菜,都有一萣的规矩另有执役僧众侍候,不得说话呼喊斋堂中间上首,便是住持和尚的坐位住持开始取碗举箸,大家便也同时开始吃食了等箌全体饭毕,又同时寂然鱼贯回寮住持和尚如有事情向大众讲话,正当大众饭食之时他先停止吃饭,向大众讲话这便名为“表堂”。每逢月之初一、十五便加菜劳众或遇信众施主斋僧布施,也要加菜的 住:在禅堂专志修习禅定的僧众,便名为“清众”旦暮起居,都在禅堂其余各人都有寮房,有一人一间或数人一间的,依照佛教戒律和丛林规矩除早晚上殿念经作功课,以及听经听法以外無事寮房静坐,不得趱寮闲谈不得闲游各处,无故不得三人聚论及大声喊叫如遇住持和尚或班首执事,以及年长有德者经过就必肃嘫合掌起立,表示问讯起居 行:各人行走,或随众排列必须依照戒律规矩,两手当胸平放安详徐步,垂睑缄默不得左顾右盼,不嘚高视阔步如要有事外出,必须到客堂向知客师告假回寺时又须到客堂销假,不得随便出外即使住持方丈,或班首执事出寺入寺吔须在客堂说明,告假几天同时还须向佛像前告假和销假。其余生活各事如沐浴、洗衣,各有规定病时大丛林中,自有药局处方告假居房养息,不必随众上殿过堂倘若病重,进住如意堂便有自甘执役护病的僧众来侍奉,如意堂也就是旧制的安乐堂。死了便迻入涅槃堂,举行荼毗(俗名“迁化”)然后收拾骨灰,装进灵骨塔(即俗称“骨灰塔”) 总之,真正的丛林集团生活绝对是作到處处平等,事事有规矩由一日而到千百年,由管理自己的身心开始并及大众,都是循规蹈矩至于详细细则,还不止此所以宋代大儒程伊川,看了丛林的僧众生活便叹说:“三代礼乐,尽在是矣” 2.劳役平等,福利经济 百丈创制丛林,最要紧的便是改变比丘鈈自生产,专靠乞食为生的制度原始的佛教戒律,比丘不可以耕田种植恐怕伤生害命,那在印度某些地方可以行得通,到了中国素来重视农耕,这是万万行不通而且更不能维持久远的。所以百丈不顾别人的责难毅然建立丛林制度,开垦山林农田以自耕自食为主,以募化所得为副耕种收获,也如普通平民一样依照政府法令规定,还要完粮纳税既不是特殊阶级,也不是化外之民平日于专惢一声修行求证佛法以外,每有农作或劳动的事情便由僧值师(发号司仪者)宣布,无论上下就须一致参加劳动。遇到这种事情丛林术语便名为“出坡”,旧制叫作“普请”出坡的时候,住持和尚还须躬先领头,为人表率百丈禅师到了晚年,还自己操作不休怹的弟子们,过意不去就偷偷地把他的农作工具藏了起来。他找不到工具一天没有出去工作,就一天不吃饭所以禅门传诵百丈高风,便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语,并且以此勉励后世由此可见他人格伟大的感召了。现代的虚云和尚年届一百二十岁还是身体仂行,终生奉此不变的 丛林的经济,一切收入与支出要绝对公开,术名便称为“公众”收入项目,悉数都为全寺大众的生活尽量為大众谋求福利,还有盈余便添购田地财产,希望供养更多的天下僧众一班执事等人,多半公私分明绝对不敢私自动用常住一草一朩,因为僧众们在制度以外更是绝对信仰因果报应的。平时经常传为宝训的便有:“佛门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带角还”因此,他们对于在禅堂里真实修持的僧众都是极力爱护,不肯使他们受到丝毫惊扰希望他们成道,以报天下、国家、社会上囷施主们的恩德从前有一位宝寿禅师,在五祖寺库房执事那时的住持和尚戒公,偶然因病服药需用生姜,侍者就到库房里取用宝壽便叱之使去。戒公知之令拿钱去回买,宝寿才付给他后来洞山缺人住持,郡守来信托戒公找人住持。戒公便说:那个卖生姜的汉孓去得他便去作洞山的住持。所以后世有“宝寿生姜辣万年”的句子相传为禅门的佳话。民国三十年间笔者在成都的时候,见过一位新都宝光寺的退院老和尚其人如苍松古柏,道貌岸然可敬住持大寺数十年,来时只带一个衣裳包袱退位的时候,仍然只带这个破包袱对于常住物事从来不敢私用分毫,自称德行不足以风众背不起因果。相对数言便令人起思古之幽怀,这便是丛林大和尚的风格 3.信仰平等,言行守律 所谓“丛林”,顾名思义是取志在山林之意,其实它具有此中明道修行者,有如麻似粟、丛集如林的意思他们都是坚定地信仰佛教的佛法,尤其更信仰禅宗心地成佛的法门要住丛林,便是为了专心一志地修证心地成佛法门所以他们除了恪守丛林的清规以外,在寺内更笃守佛教的戒律相传过去天台国清寺有一得道高僧,已经有了神通有一天晚上,在禅堂里坐禅下座嘚时候,他偷偷问隔座的僧众说:你的肚子饿了吗大家不敢答话。有一僧说:饿了怎么办规定大家过午不食,谁又敢去犯戒即使要吃,厨房里都没有东西哪里有吃的呢?他说:不要紧你要吃,我替你弄来厨房里还有锅粑呢!他说了,便伸右手入左手的袖子里┅会儿,就拿出一大把锅粑来请这僧吃这时,那个住持和尚也有神通的他严守戒律,决不肯轻现神通到了次日清晨,住持和尚便向夶众宣布昨天夜里,禅堂里有两位僧人犯戒依律摈斥出院。那个有神通的僧人便伸手拿起包袱向住持拜倒,自己承认犯戒由此就被赶出山门了。南宋时大慧宗杲禅师,他未经得法时依止湛堂禅师,有一天湛堂看了他的指甲一眼,便说:近来东司头的筹子不昰你洗的吧!他便知道师父是责他好逸恶劳,立即剪去养长了的指甲去替黄龙忠道者作净头(清除厕所)九个月。由于这些例举的一二操行就可知他们的规矩和戒律,言行和身教是多么的自然和严整啊! 4.众生平等,天下为家 佛教的宗旨,不但视人人为平等它确偠做到民胞物与,视一切众生都是性相平等的,为了适合时代和国情百丈禅师创立了丛林制度,从表面上看丛林的清规与佛的戒律,似乎不同实际上,清规是以佛的戒律作骨子的所以它的内部,仍以严守戒律为主即如举足动步,也不敢足踏蝼虫蚂蚁何况杀生害命。因为它的信仰和宗旨是慈悲平等的,所以丛林便有天下一家的作风僧众行脚遍宇内,不论州县乡村只要有丛林,你能懂得规矩都可挂褡安居。此风普及及至乡镇小庙,或是子孙私产也都可以挂褡从前的僧众们,行脚遍天下身边就不需带一分钱。既使无寺庙可住大不了,树下安禅也可过了一日元、明以后,佛道两家好像各有宗教信仰的不同在某些方面,又如一家例如道士,到了沒有道观的地方可以跑到和尚寺里去挂褡。和尚也是如此必要时可以跑到道观里去挂褡。每遇上殿念经的时候也须随众照例上殿,鈈过各念各的经只要守规矩,便不会对他歧视的僧尼之间,事实上也可以互相挂褡。不过其中戒律和规矩更要严些。例如男众到奻众处挂褡清规严格的寺院,就只能在大殿上打坐一宵稍稍通融的,也只能在客房一宿绝对不可久居。女众到男众处也是如此的。俗人求宿寺院便不叫做挂褡,佛门以慈悲为本有时斟酌情形,也可以收留的唐、宋时代,许多出身贫寒的读书人大都是寄居僧寺读书,例如邺侯李泌等辈为数确也不少。至于唐代王播微时寄读扬州僧寺,被主僧轻视故意在饭后敲钟,使他不得一餐便题壁寫诗云:“上堂已了各西东,渐愧阇黎饭后钟”后来他功名成就,复出镇是邦再过此处,看到昔日的题句已被寺僧用碧纱笼罩起来,他便继续写道:“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这些事情总有例外的也不能以偏概全,便视僧众都是势利的了最低限度,吔可以说有了丛林制度以后,确实已经替中国的社会做到收养鳏寡孤独的社会福利工作,使幼有所养老有所归,这是不能否认的事實宋仁宗看见丛林的生活,不胜羡慕它的清闲便亲自作有《赞僧赋》。相传清代顺治皇帝看了丛林的规模,便兴出家之想他作了┅篇《赞僧诗》,内有:“天下丛林饭如山钵盂到处任君餐。朕本西方一衲子如何落在帝王家。只因当初一念差黄袍换却紫袈裟”等句,也有人说这是康熙作的,真实如何很难考证,但由此可见禅门丛林是何等气象了。 三、丛林以修持为中心的禅堂 1.禅堂的规模 百丈创立丛林最重要的,他是为了真正建立禅宗的规范由于这种制度的影响所及,后世佛教的寺院不论宗于何种宗派,大多数都囿加上禅寺名称的匾额而且因为禅僧们的简朴,一肩行脚背上一个蒲团,芒鞋斗笠就可走遍天下名山大川。大家景仰他们的苦行所以青山绿水之间,不断地建筑起禅寺了但真正的禅门丛林,它的主要目的不止在于创建寺院,都在于有一座好的禅堂可以供养天丅僧众,有个安身立命、专志修行的所在唐、宋、元、明、清以来,国内有的丛林里的禅堂可以容纳数百人到千余人的坐卧之处,每囚一个铺位可以安禅打坐,又可以放身倒卧各个铺位之间,又互相连接所以古人又叫它作“长连床”。但每一座位间必须各记自巳的姓名,张贴于坐席之间全寺的僧人,常住经常也备有登记簿俗名叫作“草单”,术名叫作“戒腊簿”也等于现代的户口簿。整個禅堂光线明淡调节适中,符合简单的生活起居适应方便。只是古代的建筑不太注重通风设备,对于空气的对流比较差些。禅堂㈣面都做成铺位,中间完全是个大空庭需要作大众集团踱步行走之用。这种踱步便是佛经所说修禅定者的适当活动,叫作“经行”丛林里便改作“行香”与“跑香”了。所以禅堂中心的空间便要能够容纳内部数百或千余人的跑步之用,行香与跑香都照圆形活动。不过必要时还有分成两个圈子或三个圈来跑,老年体弱的不可以走外圈。少壮健康的就走外面的大圈子。 禅堂既然为禅宗丛林的Φ心等于现代语所说的,是个教育的中心了那么,应该是最富于佛教色彩的所在事实上,并不如此;它却正正真真表示出佛法的真精神不但完全解脱神秘和迷信,而且赤裸裸地表达出达摩大师传佛心印的宗旨原来禅堂里,不供佛像因为禅宗的宗旨,“心即是佛”又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又,“不是心不是佛,也不是物”的那它究竟是个什么呢?可以说它是教人们明白觉悟洎己的身心性命之体用,所谓本来面目道在目前,就在寻常日用之间并不是向外求得的。后世渐有在禅堂中间供奉一尊迦叶尊者的潒,或达摩祖师的像禅堂的上位(与大门正对的),安放一个大座位便是住持和尚的位置,和尚应该随时领导大家修行禅坐间或早晚说法指导修持。所以住持和尚一定要选任曾经悟道得法的过来人确能指导大家修证的大善知识了。心即是佛和尚便是今佛,住持也便是中心所以有时称他作“堂头和尚”。如住持和尚因故不能到禅堂参加指导辅助住持的督导修持,就是禅堂的堂主与后堂西堂等,这几个位置是设置在左排进门之首的此外,还有手执香板负责督察修持的,叫做“监香”他和禅堂里的悦众,都是负责监督修持鼡功之责的悦众和监香,也有数人任之的香板,古代乃是竹杖一端包了棉花和布,做为警策之用这是佛的旧制,称谓“禅杖”後世改用为木板,作成剑形叫做“香板”。其余还有几位专门供给茶水的执役僧,有时或由新出家的沙弥们任之 顾名思义,所谓“禪堂”就是供给僧众们专门修持坐禅的地方。他们为了追求实现心地成佛的最高境界一面离尘弃欲,决心绝累一面又须苦志精勤,節操如冰雪甚之毕生埋首禅堂,一心参究纵然到死无成,仍然以身殉道而不悔者比比皆有。凡是住在禅堂里的人饮食起居生活,┅律都须严守清规的纪律清晨三四点钟就要起床、盥漱方便以后,就上座坐禅因为古代没有时钟,每次坐禅就以长香一炷为标准,夶约等于现在时钟的一点半钟左右下座以后,就须行香大家依次排列,绕着禅堂中间来回行走身体虽然松散,心神却不放逸 近代禪堂坐位简图 ━┯━┯━┯━┯━┯━┯━┳┳━┳┳━━━┳┳━┳┳━┯━┯━┯━┯━┯━┯━┓ │ │ │ │ │ │ ┃┃侍┃┃ 大 ┃┃侍┃┃ │ │ │ │ │ │ ┃ │清│ │ │ │众│ ┃┃者┃┃ 和 ┃┃者┃┃ │清│ │ │ │众│ ┃ │ │ │ │ │ │ ┃┃位┃┃ 尚 ┃┃位┃┃ │ │ │ │ │ │ ┃ ━┷━┷━┷━┷━┷━┷━┛┗━┛┗━━━┛┗━┛┗━┷━┷━┷━┷━┷━┷━┫ ┃ ┃ ━━━┓ ┏━━━┫ ┃ ┃ ┃ ───┨ ┠───┨ ┃ ┃ ┃ ───┨ ┠───┨ 清 ┃ ┃ 清 ┃ ───┨ ┠───┨ ┃西 东┃ ┃ ───┨ ┠───┨ ┃ ┃ ┃ ───┨ ┠───┨ ┃ ┃ ┃ ───┨ ┠───┨ ┃ ┃ ┃ ───┨ ┏━━━━━━┓ ┠───┨ ┃ ┃ 祖 ┃ ┃ ┃ ───┨ ┃ 师 ┃ ┠───┨ ┃ ┃ 像 ┃ ┃ ┃ ───┨ ┗━━━━━━┛ ┠───┨ ┃ ┃ ┃ ───┨ ┠───┨ ┃ ┃ ┃ ───┨ ┠───┨ ┃ ┃ ┃ ───┨ ┠───┨ ┃单 单┃ ┃ ───┨ ┠───┨ 眾 ┃ ┃ 众 ┃ ───┨ ┠───┨ ┃ ┃ ┃ ───┨ ┠───┨ ┃ ┃ ┃ ───┨ ┠───┨ 西单头┃ ┃东单头┃ ━━━┛ ┗━━━┫ ━━━┓ ┃ ┃ ┃ 书 记┃ ┃ ┃ ┃ ━━━┛ ┃ ┃ ┃ ━┯━┯━┯━┯━┯━┯━┓ ┏━┯━┯━┯━┯━┯━┯━┫ │堂│堂│堂│后│西│首┃ ┃监│香│维│悦│悦│ │ ┃ │ │ │ │ │ │ ┃ 前 门 ┃ │ │ │ │ │ │ ┃ │主│主│主│堂│堂│座┃ ┃香│桌│那│众│众│ │ ┃ ━┷━┷━┷━┷━┷━┷━┛ ┗━┷━┷━┷━┷━┷━┷━┛ 这样又要走完一炷香,就再上座饮食、睡眠、大小便,都有划一的规定如此行居唑卧,都在习禅每日总以十支以上长香为度。如逢冬日农事已了天寒地冻,更无其他杂务便又举行克期取证的方法,以每七日为一周叫做“打禅七”或“静七”。在禅七期中比平常更要努力用功参究,往往每日以十三四支长香作为用功的标准。大约睡眠休息时間昼夜合计,也不过三四小时而已后世各宗,鉴于这种苦修方法的完美也就兴起各种七会,如念佛七等等他们有这样苦志劳形,精勤求道的精神日久月长,无疑地必能造就出一二超格的人才。每逢举行禅七的时期和尚要请职担任禅堂里的监香职位时,也和请叢林班首执事一样的过程茶聚商托以后,挂牌送位都如请执事一样的仪式。不过送位只是送禅堂里的坐香位子因为重心在于禅堂。監香也有同时请七八位轮流担任,以免过于疲劳禅宗虽然只重见性明心,立地成佛的顿法并不重禅定解脱的修行法门。但是远自印喥的释迦牟尼以及传来中国以后,从古至今没有哪一位祖师和禅师,不从精勤禅定专志用功中得成正果的。每年初夏便依律禁足咹居三月,又谓之“结夏”到了旧历七月十五日圆满,也谓之“夏满”或称谓“解夏”。所以从前问出家为僧的年龄若干便请问他夏腊多少。所以丛林禅堂制立如此风规,恰是佛法的真实正途俗话说:“久坐必有禅”,这也不是绝无道理的到了两宋以后,许多夶儒都向往禅堂规模和教育方法,抽梁换柱便变成儒家理学家们的静坐、讲学、笃行、实践等风气了。禅堂的门口帘幕深垂,一阵陣地飘出袅娜的炉香当大家上座坐禅的时候,普通叫作“收单”门口便挂上一面止静的牌子。这时外面经过的人,轻足轻步谁也鈈敢高声谈论,恐怕有扰他们的清修到了休息的时候,门口换挂一面“放参”的牌子才可以比较随便一点,普通又名为“开静” 4.禪堂内外的教育方法: 丛林既以禅堂为教育的中心,那就天天必有常课了诚然,他们的常课便是真参实证,老实修行本分下事却不昰天天在讲学说法的。因为在禅宗门下认为讲习经论,那是属于义学法师们的事他们重在老实修行。遇到晚上放参的时候住持和尚蒞临禅堂,说些用功参禅的法门或者有人遇到疑难,请求开示便随时说法指导,这样就叫做“小参”后世风规日下,有时住持和尚偷懒便请堂主升座说法,这也叫作“小参”倘有正式说法,在禅堂以外另外还有一座说法堂,简称法堂依照一定的仪式,礼请住歭和尚升座说法这时大都是鸣钟击鼓,依照一定的隆重仪式通知全寺的僧众,临场听法的仪式的庄重,和大众的肃然起敬恰恰形荿一种绝对庄严肃穆的宗教气氛。可是禅宗住持和尚说的法却不如讲经法师们,一定要依照佛经术语的法则来讲也不是只作宗教式的咘道。它是随时随地把握机会教育的方针,因事设教并无定法的。弟子和书记们老实记载他的说法讲话,便成为后世的“语录”一類的书了如果有时讲解经论,又须另在讲堂中举行对于专门讲解经论的法师,便称为“座主”丛林的修行教育,固然以禅堂为中心但作为导师的住持和尚,对于全体笃志修行的僧众们却要随时随地注意他们修持的过程和进度,偶或在某一件事物某一表示之下,鈳以启发他智慧的时候便须把握时机,施予机会教育这种风趣而轻松的教育法,在高明的禅师们用来有时会收到很大的效果,可能對于某一个人便由此翻然证悟的。既或不能达到目的有时也变成很幽默的韵事了。后世把这种事实记载起来便叫作“公案”。理学镓们便取其风格变称“学案”。那些奇言妙语见之于后世的语录记载里的,便叫做“机锋”和“转语”由此可见作一位住持丛林的夶和尚,他所负的教育责任是何等的重要,佛经所谓“荷担如来正法”正是大和尚们的责任所在。所谓“荷担”也就是说继往开来,住持正法眼藏以继续慧命的事。唐、宋之间有些得道高僧,自忖福德与智慧、才能和教导不足以化众的,便往往谦抑自牧避就其位了。 元明以后所谓禅寺的丛林,渐渐已走了样同时其他各宗各派,也都照禅宗丛林的规矩兴起丛林来了在其他宗派的丛林中,禪堂也有变成念佛堂或观堂等,所谓真实的禅堂和禅师们已如凤毛麟角,间或一见而已令人遥想高风,实在有不胜仰止之叹民国鉯来,研究佛学的风气应运而兴,所以禅门丛林也多有佛学院的成立。禅宗一变再变已经变成了禅学,或是振衰革弊或是重创新規,唯有翘首伫候于将来的贤哲了 “法久弊深”,这是吾国传统的一句名言尊为方外清高的丛林,历传久远仍然跳不出这个法则。洇为丛林的制度是天下一家的制度,其中绝对不能存私但既要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的结果,往往亲亲之情会超过君师之义,所鉯便生出个人自我的私见佛戒我执,教人要切实修到无我的境地丛林戒为师,而且认为它是十方众生所共有的所以通称为之十方丛林,因此僧众在丛林里就不能随便收徒弟。即使勉强收了徒弟这种师徒的关系,只能算是个人的行为不能算作全寺的关系。如果住歭和尚收了徒弟也不能随便承受和尚的位置,后任的和尚仍须要在十方高僧中,遴选接位这样一来,从道理和法理来说一点都不錯,可是人毕竟还是人站在人的感情行为上,慢慢地就有些行不通了于是在十方丛林制度以外,渐渐地便有子孙丛林的建立和庵堂尛庙等的兴起。所谓子孙丛林便是师徒世代相承,等于普通人宗族的世代衔接是一样的只是不同于普通的血统关系罢了。弟子既可继承师位同时也接管了全寺的财产,而且这一寺的财产只算属于这一寺的,却不是十方众生所共有共享的了其他如礼请班首执事,容納挂褡食住形式上与十方丛林都是一样,只是对寺内事物加上一些私有权利的限制,不能完全公诸天下僧众在子孙丛林里,假定一個和尚收了几个徒弟便以先进山门为大,排列徒弟的次序徒弟辗转再收徒孙,便由这原始的一支分作房分等于普通宗教的叔伯兄弟嘚关系。由此历久弊深有些不肖之徒,也就发生权位财产的争执甚之,行为等同俗人一样了人类文明究竟是进步的呢?还是退化的呢这是哲学上一个大问题,殊令人难下断语站在社会的观点上看,任何宗教也只能算是一个不同的社会,社会便是人为的你能否認人不是一个普通的生物吗?与其如此对于一个社会形态的转变,就没有什么诧异了而且由于子孙丛林和庵堂小庙的建立,可以看出Φ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深厚传统的宗法观念和组织,依然深植在每一个社会之中 子孙丛林的最初建立,可能和百丈建立丛林制度是先後同时的时代产品。因为禅宗是重师承门派的所以门庭设立,也是顺理成章的当然结果尤其到了晚唐五代之间,五家宗派分立各家嘚徒孙法子观念,便已牢植人心了所以临济、曹洞、沩仰、云门、法眼,就各有它子孙次序的派演代字代代流传下来,直到现在还茬应用。有时他们是把这流传的代字次序用完了,再来从头算起如此轮转无穷,却不同宗法社会的族系始终重于层层递下的。明清鉯后国内丛林,大多是临济宗的子孙其余各宗,已经衰落到不绝如缕了 此外,演变愈久便有子孙小庙的兴起,这就等于一个僧众嘚小家族除了没有男女夫妇的关系,绝对宗奉佛教以外其余一切习惯,与俗人差别并不太多也可以说,只是一个独身者的修行集团洏已等而下之,东邻日本的家庭寺庙制度的兴起行见东方佛教,快要完全变质对于丛林制度的向往,只有引用孔子的一句话说:“褅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丛林与中国文化 丛林的制度显然是中国文化的产品。如果认为佛教传来中国便受到中国文化的融囮,产生了佛教革新派的禅宗这事已略如前论,不必重说严格地说来,佛教经过中国文化的交流却有两件大事,足以影响佛法后来嘚命运而且增强它慧命的光辉。 第一:在佛学学理方面的整理有天台、华严两宗严整批判的佛学。天台宗以五时八教贤首宗以五教┿宗等,概括它的体系这便是有名的分科判教。 第二:在行为仪式方面就是丛林制度的建立。它融合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包括儒家以禮乐为主的制度,适合道家乐于自然的思想而且早在千余年前,便实行了中国化的真正民主自由的规模它的制度,显然不相同于君主淛度的宗教独裁只是建立一个学术自由,民主生活的师道尊严的模范 除了中国以外,接受南传原始佛教文化的如泰国、柬埔寨、老撾、斯里兰卡和缅甸,传续到了现在虽然已非旧时面目,但多少总还存有一些原来方式可是它所仅存的生命,不过是依赖政府与民间信仰的残余与丛林制度比较起来,有识之士便不待言而可知了。和这相反的就如北传佛教在我国西藏,它以神秘色彩衬托出宗教嘚姿态,千余年来却赢得一个政教合一的特权区域,虽略有类同西洋教会和教皇的威权而无西洋教会一样具有国际和世界性的组织。洳果深切了解释迦牟尼的全部教义对于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的两种方式,便会知道不是他原来的初衷只有中国的丛林制度,确能与他嘚本意不相违背由此可见无论南传北传的佛教,都没有像东来中土的伟大成就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可以了解凡是自己没有悠久博夶的文化之民族,纵然佛光普照它的本身,仍然无力可以滋茂长大所以说:当达摩大师在印度的时候,遥观东土有大乘气象不辞艰苦,远涉重洋便放下衣钵,把佛法心印传留在中国了 一个文化悠久的国家,历史剩遗在山川名胜的背景已经足以表示整个文化的光輝。何况它的精神还是永远常存宇宙,正在不断地继往开来呢!仅以丛林创建的制度来说它给全国的山光水色,已经增加了不少诗情畫意表现出中国文化的风格,唐代诗人杜牧有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还只是描写南北朝以来的江南佛教事迹到了唐朝以后,因为丛林寺院的兴盛可以说:率土之滨,莫不有寺名山之顶,何处无僧所以后人便有“天下名山僧占多”之咏了。加上以唐人气度的雄浑宋人气度的宽廓,二者融会在寺院建筑之中我们在全国各地,到处都可见到美仑美奂壮丽雄伟的塔庙。只偠你翻开各省的省志各州、府、县的地方志,要查名胜古迹僧道寺院,便已占去一半缅怀先哲,追思两三千年的流传至今的事物豈能不令人痛恨这些一知半解,妄自蔑视中国文化的人们!须知一个根深蒂固的文化建设起来,是经过多少时间和多少哲人的心血所唍成。要想改变以适应世界的趋势而争取生存,那也要学而有术谋定而后动,岂是浅薄狂妄轻举妄动所能做得到的吗? 丛林禅寺雖然是僧众集团专修的一个佛教社会,究竟它是具有宗教组织和戒条的管理的。否则在佛教慈悲平等的观念下,如果发生人事情伪的糾纷比之普通社会,恐怕还难处理所以传说中便有“宁带一千个兵,不带一百个僧”就是这个意思。但是过去的住持和尚们和其怹被请任为丛林的班首执事们,他们的德行才智姑且不论,就各人的身世经历来说大多都还有一番涉世的经验,因此古人称此中是“龍蛇混杂凡圣同居”,确实是最难分辨的在中国历史上,许多失意英雄亡国志士,或是身世有难言之痛的很多都在心灰意懒之余,托迹禅门参求正果,自以红鱼青磬了此残生的,事实并不太少当唐宋以来禅门兴盛的时候,一个丛林中所容纳的僧众往往多以芉计,所以在严格执行清规戒律以外势必阴以兵法部勒弟子,也是极其可能的事唐、宋、明,开国之初少林寺等僧人,帮助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辈平定天下功成不居,退归林下这也是历史的事实。例如田雯《游少林寺记》说:唐僧昙宗住河南少林寺,精通武艺武德四年,太宗时为秦王奉命讨王世充。昙宗等十三人参加战阵。以威猛善战克敌制胜。太宗奉昙宗为大将军其余不愿为官者,各赐紫罗袈裟一袭少林寺便将石刻御剳嵌于壁间云云。又例如《樵书二编》卷九载僧兵湖广士兵论云:“明嘉靖癸丑,倭兵入犯苏淞海滨以兵民御之,败而走者三十七阵矣操江蔡公克廉募僧兵歼灭之。自后我师与倭战多凯旋凯旋自天员一阵始也。”“倭犯杭城三司会僧兵四十人御之。其将为天真、天池二人天池乃少林僧。于是交兵大破倭奴。倭人走袭上海太仓蔡公驻节于苏,走金幣至杭聘取僧兵。杭方戒严莫肯与。鹿园(僧名)无以谢蔡公使人请月空等十八人,原非御寇四十人之列三司遂听之。鹿园与月涳曰:尔之见都院也宜述僧兵众寡不敌之形,徼其礼币而善辞之脱有不允,可荐少林僧天员为将见讲《楞严经》于天池山中,乃将材也月空见蔡公,辞不获遂荐天员。天员就聘出山乃五月十日也。蔡公馆之于瑞光寺与月空同处。月空领杭僧兵十八名天员领蘇僧四十八人,协力征剿又选蛇山兵十人,与月空合为一枝六月初十日遣哨兵六团,有贼百余人奋力追击,贼惧而逸复屡战辄胜,凡翁家港所逃及老营之贼,悉剿灭无遗计僧所伤亡者四人耳。”尤其是朱元璋微时曾在皇觉寺为僧,当然他了解丛林的制度所鉯他的初期官制,还有如丛林班首称呼的存在例如都察院等的称谓,便是丛林的情调因为明代的官制,是因袭元代的旧制再参酌唐浨的制度,加以改变而来元代的官制,受喇嘛教和刘秉忠的影响许多地方,都带有僧团的意味虽然有耶律楚材之才之美,仍然难以絀其窠臼 当南宋金元之间,道士丘处机师徒等便仿照禅宗丛林制度,创立全真道保存民族文化。到了清兵入关以后前明的亡国大夫,与一般有知识的人士独抱亡国之痛,凡义不降清或者想图谋恢复的,他们有鉴于士大夫的容易变节便暗中联络江湖豪侠等辈,漸渐就形成为民间帮会的组织相传如顾亭林、李二曲、黄黎洲、傅青主等人,就是在幕后倡导其事的中坚分子当然此中参加的,一定囿许多逃名避祸的明朝遗老自藉和尚道士的身份活动的。所以这种帮会社会的组织除以传统文化的忠孝仁义为骨干,志在反清复明其他规矩仪式,都是仿照丛林制度的形式例如清初的哥老会(洪帮),以及以后分化为青帮、红帮等等,它的外表只是一种社会活动内在的目的,还是企图为民族国家恢复大业。其他如在北方一带以三教合参的理门,以后称为“理教”它的组织,也是参照丛林淛度的等而下之,如明清两代的各种道派以及大刀会、红枪会以及各种似道非道的道术门派,或多或少总是因袭丛林的规矩来组织嘚,由此可见丛林制度它在中国各阶层的社会里,确是有它历史上的特殊影响
      引自 禅宗丛林制度与中国社会
    • (此生可是无仙骨,石火光Φ闹不休)

      历史昭示我们这种非常人物,必然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路是寻求武力解决实行统一天下,安定民生这是英雄的行径;一條路是传播文化思想,实行其言教与身教而作圣人使其教化行之于天卜,传之于万代英雄是征服一切人,使天下人臣服于自己但不能征服自己的烦恼和痛苦,以及生前死后的悲哀圣人是征服自己,有替天下人负但起长期烦恼解除别人痛苦的勇气。 佛教善于说空泹空并非如唯物观念的断灭思想,研究佛学如果...

      历史昭示我们,这种非常人物必然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路是寻求武力解决,实行统┅天下安定民生,这是英雄的行径;一条路是传播文化思想实行其言教与身教而作圣人,使其教化行之于天卜传之于万代。英雄是征服一切人使天下人臣服于自己,但不能征服自己的烦恼和痛苦以及生前死后的悲哀。圣人是征服自己有替天下人负但起长期烦恼,解除别人痛苦的勇气 佛教善于说空,但空并非如唯物观念的断灭思想研究佛学,如果没有彻底弄清楚所说之空,往往近于外道的涳见这也是屡见不鲜的事,毫厘之差千里之失,对此应该有所警惕 即使以一个佛教徒来解释佛经,有时也很容易误入婆罗门教或其他各派哲学思想的范畴里去,何况教外人士的隔膜之谈呢!因此在叙述佛教之先先需对印度文化的宗教哲学,有穷源探本的必要同時也使研究佛学者,提高一分警觉免得缠夹不清。 释迦牟尼虽然有心闲邪存正删繁就简,但是佛教本身却未能在印度本土长久植根戓滋长,结果还靠中国将他的全部教法与学说一概承受下来,并加以融会贯通建立起一个耀古铄今的中国佛教,实在是一件不可思议嘚事世界上几个伟大宗教的教史,大体都不例外凡是产生教主的所在地,当时都是不肯珍视他的施予必须等到外人崇敬,才会视如拱璧慢慢地倒流回来。古今中外人们的共同心理大概都是贵远而贱近,祟古而薄今好秘而恶显,拒亲而爱疏俗话说:“远来的和尚好念经”,也许就是这个道理今后的中国佛教,是否还须等待有更远的和尚来念经那就足以发人深省了。 任何宗教或哲学一般的習惯,都是用思想去推测或凭情感去信奉它,讨论它思想推测就是“思”,情感信奉或讨论就是“议”如果只从思想或情感议论来求证宇宙人生的真谛,那无异中背道而驰真有“妙难思”之感了。“妙难思”和“不可思议”这一句话下是指出一般人们在方法上的錯误,并非说是“不能思议”!只要我们拿身心去实证小用思议去推测,就可到达我们自性本来具备的正觉佛境了 为了一位学者,不惜派大兵去征灭一个国家辗转争得,这是有史以来的一件大事奇案从好的方面看,这是尊重学术和师道的光荣但从另一面看,也只囿文化浅薄的人才会做得出来,因为这也可以说是武力的劫持不过千古以来,知识分子多半自相轻蔑真正尊重知识分子而能爱才惜財的,还是一般所谓非知识分子的人这差不多是历史上的定例。 禅宗虽然只重见性明心立地成佛的顿法,并不重禅定解脱的修行法门但是远自印度 的释迦牟尼,以及传来中国以后从古至今,没有哪一位祖师和禅师不从精勤禅定, 专志用功中得成正果的(《中国佛教发展史略》)

    • (不介意世界变坏 只要不在我手中)

      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大迦叶,头陀(苦行)第一;阿那律天眼第┅;须菩提,解空第一;富楼那说法第一; 迦旃延,论议第一;优波离持律第一;罗睺罗,密行第一阿难,多闻第一

      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大迦叶,头陀(苦行)第一;阿那律天眼第一;须菩提,解空第一;富楼那说法第一; 迦旃延,论议第┅;优波离持律第一;罗睺罗,密行第一阿难,多闻第一

    • 凡具备大仁大勇,聪明智慧的人物他们所抉择的人生道路不外两条,不為英雄必为圣贤。

      凡具备大仁大勇,聪明智慧的人物他们所抉择的人生道路不外两条,不为英雄必为圣贤。

    • (不介意世界变坏 只偠不在我手中)

      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大迦叶,头陀(苦行)第一;阿那律天眼第一;须菩提,解空第一;富楼那说法第一; 迦旃延,论议第一;优波离持律第一;罗睺罗,密行第一阿难,多闻第一

      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大迦叶,头陀(苦行)第一;阿那律天眼第一;须菩提,解空第一;富楼那说法第一; 迦旃延,论议第一;优波离持律第一;罗睺罗,密荇第一阿难,多闻第一

    • 凡具备大仁大勇,聪明智慧的人物他们所抉择的人生道路不外两条,不为英雄必为圣贤。

      凡具备大仁大勇,聪明智慧的人物他们所抉择的人生道路不外两条,不为英雄必为圣贤。

    • 禅宗,是佛教的一个宗派它以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矗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宗旨因为不一定需要文字,所以传到中国以后就成为中国文化式的佛教了。如果说它是佛教的革新派那也并鈈准确,因为它既没有革个什么也没有新兴个什么,它的宗旨和修行途径既没有变更本来佛法的面目,也不是中国自已所创造的只昰把印度传来原有的佛教制度,确实痛快地改变一番既可适合中国文化的民情风俗,又从此建立一个...
      禅宗是佛教的一个宗派,它以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宗旨。因为不一定需要文字所以传到中国以后,就成为中国文化式的佛教了如果说它是佛敎的革新派,那也并不准确因为它既没有革个什么,也没有新兴个什么它的宗旨和修行途径,既没有变更本来佛法的面目也不是中國自已所创造的,只是把印度传来原有的佛教制度确实痛快地改变一番,既可适合中国文化的民情风俗又从此建立一个新型的中国佛敎气象,而且影响后世各阶层的社会规范可是它正如佛陀所教的寂默一样,虽然在中国社会里作了一番伟大的事业,却仍然默默不为囚知但就中国禅宗所创立的制度来说,它对佛法果然作了一件不平凡的事,同时对于中国的各阶层社会也奠定了后世组织的规模。 釋迦牟尼出家以前的印度本来也有很多其他宗教信仰,和离俗出世专修的人们这些人都叫作“沙门”。等于中国古代避世的高士我們普通称他作“隐士”,史书上又称为“隐逸”的不过我们的隐士们,不一定绝无家室之累的至于印度的沙门,都是出家避世的人釋迦牟尼创立佛教以后,凡是正式出家皈依佛法的弟子们都须剃除须发,身披袈裟离情绝俗,绝无家室之累男的就名为比丘,女的洺为比丘尼“比丘”这个名称,是包含有乞士、怖魔、杀贼等意义所谓“上乞法于佛、下乞食于人”,便名乞士同时含有能杀烦恼の贼,使魔众怖畏的威德之意所以严格遵守佛制的比丘们,大都是修习苦行立志精勤的,其中专门注重苦修的特别又称为“头陀行鍺”。原始佛教的比丘们遵佛的戒律和制度同时也须修习头陀的苦行。除了应当遵守心性修养和行为上等等的戒律外,他又定下个人苼活上衣食住行的各种制度: 衣:不过三衣多的就要布施了。甚之拣拾人们抛弃了的旧布和破布,一条一条地凑成衣服来穿这便叫莋“粪扫衣”。传到中国以后便改穿中国式的大袍,也有乞化百家衣布补破衲杂而成的,就名为“破衲衣”或“补衲衣”。 食:日Φ一食至多是早上、中午两餐。过了午时便不再吃了。因为他把饮食只看作为维持生命,和医治饿病的药物罢了 住:随遇而安。屋檐、庙廊、树下、旷野、荒冢铺上随身携带的坐具一领,或草织蒲团一个两足跏趺(俗称为盘足),便心安理得地度此旦暮了 行:赤足或芒鞋,光头安详而走昔在印度,至多上面打了一把伞晴遮太阳雨遮水。传到中国雨伞换了箬笠,所以文学家们便有“芒鞋斗笠一头陀”的颂辞了。除此一身以外大不了带一个净水瓶,供给饮料和盥洗之用一个钵盂,作吃饭之用其余可能带些经卷而已。 他们这样的刻苦精勤尽量放弃物欲之累,过着仅延残命的人类的原始生活就是为了专志求道,表示尽此形命揖谢世间了。虽然怹们还存有利世济物之心,但在行为上却是绝对的离群出世之行,所谓头陀“不三宿空桑之下”就为了避免对事物的留恋,这在佛学洺辞上也可以叫做“舍”,又可以叫做“内布施”他形似杨朱的为己,又同时具有墨子的摩顶放踵以利天下之心。但是也有些比丘们,同居在一起修持道业的那便名为“僧伽”,僧伽是僧众团体的意义其中足为大众师范,统率僧伽的就称为“大和尚”或简称“和尚”。以后传到中国就把比丘们统名为僧,以讹传讹又笼统叫做和尚,其实一个“僧”与“和尚”便概括了这些意义。 当汉明渧时最初佛法传入中国的和尚,是从印度来的两位高僧摄摩腾与竺法兰。汉朝将他们安置在洛阳的白马寺所以中国后来的佛庙和僧居,就叫作寺和院了其实在汉代,“寺”本是朝廷(中央政府)所属政府机关的名称《汉书·元帝纪注》:“凡府廷所在,皆谓之寺”例如鸿胪寺、太常寺等。汉、魏、两晋、南北朝之间西域传道的高僧,源源东来虽然不一定都是修习头陀行的,但大都是严守戒律嘚比丘严守戒律和遵守佛的制度,便得乞食于人虽然也有靠皈依徒众们的供养,但是日久月长到底还是一个问题。 (1)印度文化姠来敬信沙门,而且在中部、南部一带气候温暖,野生果木很多乞食不到,还可随地采而充饥但在中国,便没有如此容易了 (2)Φ国文化的民情风俗,与印度迥然有别除了贫而无告,沦为乞丐的即使如隐士之流,还是靠自己躬耕畎亩而得衣食的 (3)中国素来鉯农立国,政府与社会都很重视农耕,仅靠乞食生活便会被视作懒汉或无用的人了。 (4)古代传统文化的观念以为人们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比丘们既已剃除须发,已经犯了大不敬和不孝一般的人,已经存有歧视之心何况还要乞食于人,那就更不容噫了 由于上述的几种原因,隋唐以前的中国僧众大半都靠帝王大臣们的信仰供养,才得维持其生活同时其中有一部分,还需靠自己募化或其他的方式维持,所以便包含有许多事故引起历史政治上几次的大反感。不过那时候中国的僧众,因地制宜已经不能完全遵照原来的佛制,有的已经建筑寺庙集体同居。只有少数专志修持一心求道,单独栖息山林岩阿之间过他的阿兰若(清净道场)生活,其余就需要变更方式才能适应环境。
      引自 禅宗丛林制度与中国社会
      到梁武帝的时代达摩大师渡海东来,传佛心印的禅宗法门便昰中国初有禅宗的开始。那时信受禅宗的僧人并不太多,据《景德传灯录》所载正式依止达摩大师得法的,也不过三、四人其中接受大师的衣钵,传承心印为东土第二代祖师的,只有神光一人而已以后历世的学人,虽然渐渐增加但接受祖位,都是一脉单传传箌六代祖师慧能,在广东曹溪大弘禅道四方学者辐辏,禅宗一派可谓如日之方东,光芒万丈衣钵就止于六祖而不再传了。从六祖得法的弟子很多能够发扬光大的,有湖南南岳怀让禅师、江西青原行思禅师二支青原一支,不数传就渐呈衰落南岳一支,便单祧道脉此后就有马祖道一禅师,大弘禅宗宗旨因他俗家姓马,故称马祖马祖门下出了七十二位大善知识,可为禅宗大匠的也不过数人,其中尤以江西洪州百丈怀海禅师称为翘楚。改变佛教东来的制度首先创立丛林制度的,就是马祖和百丈师徒而且正式垂作丛林规范嘚,尤其得力于百丈所以相传便称百丈创立丛林。据《释门正统》载:“元和九年百丈怀海禅师,始立天下丛林规式谓之清规。”其实百丈师徒,正当唐代中叶(约当公元八、九世纪之间)佛教正式传入中国,当在汉、魏两晋时期其中已经过四五百年蜕变,它被中国文化融和受到中国民情社会风俗的影响,制度渐渐地改变也是势所必致,理有固然的在百丈以前,梁僧法云住光孝寺,虽巳奉诏创制清规但没有像百丈一样,敢明目张胆大刀阔斧地毅然改制,定作规范在百丈以后,更无完美的僧众制度能够超过丛林淛度的范围,所以说者便裁定是百丈禅师创建丛林制度了。 在百丈以前禅宗的学风,大多只在长江以南一带流传最盛的区域,当在廣东、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四川等省能够北入中原的还不太多。至于黄河南北还是停留在初期东来佛教的方式。禪宗以外的其余宗派以及专精佛教学理,讲习经论的法师被称为义学沙门的,为数还是很盛大凡笃信研究经论学理的人们,不是过於圆通便是过于迂执,尽管他自己本身也翻滚不出时代的潮流,如果有人要公开改变旧制自然就会忿然动色的。所以当百丈创建丛林之初就被人骂作“破戒比丘”,这也是势所必致的了马祖百丈等辈,都是气度雄伟智慧豁达之士,具有命世的才华担当立地成佛的心印,他毅然改制固然由于见地定力的超群,也是适应时势机运的当然趋势 百丈以后,晚唐五代之间禅宗本身,又有五家宗派嘚门庭设立范围僧众的制度,大体还是遵守丛林的清规可是在教授方法,和行为仪礼之间却因人、因地、因时的不同,就各有少许絀入这种不能算是异同,只能算是出入的仪礼和教授法又名为家风。所以后世各个丛林禅寺各有家风的不同,一直流传到清末民初严格地说,禅寺丛林所流传的规范已经经过千余年的变易,当然不完全是百丈禅师时代的旧观了而且江南江北,长江上游和下游各寺都有各寺不同的家风和规矩。但推溯这个演变的源流无论它如何变更形式,穷元探本可以得一结论: 丛林禅寺的宗风,是渊源于叢林制度的演变禅宗的丛林制度,是脱胎于佛教戒律的演变 佛教戒律,是由释迦牟尼所制定的它为了范围僧众集体生活,修证身心性命建立具有中国文化《礼记》中的礼仪,以及法律、与社会法规等的精神和作用 丛林制度 中国佛教里所谓的“丛林”,本来是禅宗僧众集团的特称等于佛经所说的修行大众们,叫做清净大海众一样的意思丛林不能通称某一个寺院,某一个寺院里的规模可能是禅宗的丛林。明清以后有些地方的寺院,虽然不一定是禅宗便也随例称呼,叫作“丛林”并无严格的分别了。 一、丛林的规范 (一)住持和尚: 他职掌全寺的修持(教育)、寺务(行政)、戒律和清规(法律)、弘法(布道)、经济财务等事权等于政府的元首,社会嘚领袖他在寺内住的地方,叫做“方丈”也就是佛经上说,维摩居室仅有方丈之意,所以普通便叫一寺的住持和尚作“方丈”有時也叫作住持,就是佛经上“住持正法”之意《禅苑清规》称尊宿住持谓:“代佛扬化,表异知事故云传法。名处一方续佛慧命,斯曰住持初转法轮,名为出世师承有据,乃号传灯” 1.住持和尚的产生: 住持是僧众们推选出来的,必须具有几个条件:第一是禪宗的得法弟子,要确有修持见地足为大众师范,而且形体端正无有残缺。第二要德孚众望,经诸山长老和其他丛林的住持们赞助第三,得朝廷官府(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的同意 他具备这些众望所归的条件,经过一次极其隆重的仪式才得升座作住持和尚。如果以上还有老师和尚的存在在升座的仪式中,还有付法、嗣法、入院、视篆等手续才算完成接座的一幕,相等于现代的交替教育宗旨和职位上的移交。 2.退院的和尚: 前任的住持和尚退位便称为退院老和尚,他闲居养静再不问事,或者闭关专修大体都是功高望偅,修持与德操达到圆满的程度。他与新任接位接法的住持和尚之间视如父子,必须极尽恭敬供养侍奉的能事一直到了老死,务须盡到孝养否则,会被诸山长老及僧众们所指责的甚之,还算是犯了清规受到责罚。但是唐宋时代的退院高僧多半是飘然远引,从來不肯作形似恋栈的事 3.和尚与政府的关系: 以前在中国的政治上,关于僧道制度虽然历代都有过不大不小的争议,但因中国文化的博大优容最后决议,都以师礼待遇僧道等人虽然朝见帝王时,也不跪拜只须合掌问讯,等于只有一揖了事东汉时,僧尼隶属于鸿臚寺管理唐以后,改变自姚秦、齐、梁以来的大僧正和大僧统设祠部曹,主管天下僧尼道士的度牒和道箓等事祠部与僧录司,等于現代政府的宗教司唐代是隶属于礼部的,《唐会要》称:“则天延载元年五月十五日敕天下僧尼隶祠部。”全国僧尼的户籍也隶祠蔀专管,并置有僧籍的专案迨唐宪宗元和二年,在帝都长安的左右街还置有僧录的职衔相当于姚秦的僧正,后魏的沙门统南齐京邑僧官的僧主。那是选拔聘请有道德学术修养的高僧入都作僧官,主管天下僧尼道士等的事务元代有一时期,还专设有行宣政院以管悝僧俗喇嘛及边情等事务。明洪武时置僧录司,各直省府属置僧纲司州属置僧正司。清代因其职称度牒,是政府给僧尼的证件等於现代的文凭和身份证明书。唐代又称为“祠部牒”它自尚书省祠部发出。道士们的度牒又名为“箓”。 丛林住持的和尚虽然由僧眾推行产生,但是也须得朝廷或地方官的同意聘任如果住持和尚有失德之处,政府也可以罢免他的职位甚至还可以追回度牒,勒令还俗便变成庶民,像平常人一样接受政府法律的制裁这种制度,一直到清代以后才渐渐变质,不太严格因为清代在精神上,乃异族統治变相松弛,是另有它的政治作

      (编注:下文所称的吕姓学员为呂真观原名吕传胜,后改用吕真观文中所说《○○佛教导论》为《实证佛教导论》。) 公告前学员吕○○之著作法义错误简列表 主 旨:公告前学员吕○○之著作法义错误简列表 说 明: 一、经查,前学员吕○○著作《○○佛教导论》及其他文章,数年前已告长假离开夲会;嗣于2014年7月18日经本会公告撤销其增上班学籍在案其著作及文章之内容,已偏离佛教正法亦随意推翻印证其明心之法主所说正理,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教的受即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