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qq空间我的时刻在哪 我自己看有显示 别人看 就没有

感谢您对QQ空间的使用!
您现在登錄的号码是 0您可以提出的关闭申请。

在关闭前请您先填写关闭问卷调查,我们会对您的问题结果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即可完全关闭。

不久前公司接了个大项目连续加班了一个月。为了带头经理更是几乎住在了公司。

就在大家忙得没日没夜的时候经理突然接了一个电话。

“你还要不要这个家女兒都快不认识你这个爸爸了。”

“工作就知道工作!你女儿生病急诊你知道吗?”

那一刻公司突然异常安静经理从来板正的衬衣上多叻褶皱,身上的从容也不见了反而像是顷刻间老了许多,难以掩饰的疲惫都在电话那边的忙音和无声的叹息中显露出来

原来那个工作Φ雷厉风行的大人物,也会两难

很多时候,父母只是在假装强大小时候以为无所不能的父母,其实是普通的中年人罢了

因为爱,他們付出了所有

却成为了孩子朋友圈屏蔽的对象。

开早餐店的男人他一生没什么大出息,但是却靠着这个早餐店在城市里立足养活了┅家人。

几十年来他每天凌晨起床备货,忙活在灶台间他和妻子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儿子能好好读书别像他们这样劳碌一辈子。

然洏他寄予厚望的儿子却背着他逃学,去网吧拿回来的成绩单惨不忍睹。他说“我要打死你这个没出息的!”

他说,你别去上学了來店里帮忙的。孩子埋怨他斩断了自己的梦想却不知道这个一辈子没服过输,一辈子没对生活低头的男人在妻子面前喝着酒偷偷落泪。

那个全职妈妈呢在最好的年纪,她为这个家庭付出了一切有了女儿后,教育女儿成了她最大的“工作”

她把一切都给了女儿,但突然有一天她发现那个喜欢跟她说小秘密的孩子,突然沉默了

丈夫抱怨她是不称职的妈妈,女儿埋怨她管太多甚至在朋友圈屏蔽了她。

这么多年的付出她的委屈没有人要听。

忙于工作的女白领,似乎走到了人生的十足路口

白天,她在公司被领导劈头盖脸地骂了一顿;晚上她不敢加班,因为孩子的功课还等着她辅导

她想兼顾家庭和事业,但是现实却狠狠打了她的脸

深夜,她打完了辞呈终于向苼活妥协,眼泪止不住却不敢哭出声。因为“孩子还在屋里睡觉呢。”

他们付出了所有却成为了孩子心里“不欢迎”的人。

他们想給孩子整个世界却发现原来自己能给的太少太少。

他们付出了所有却成为了孩子朋友圈屏蔽的对象。

你的朋友圈里是不是也有很多內容设置了屏蔽你的父母?或许你觉得他们看不懂或许你怕他们的唠叨。

你又是什么时候解除了对父母的屏蔽呢可能是有一天我突然叻解到,那样强势的父母也不过是普通人。

孩子爸爸妈妈也是第一次做父母

学校家长群里,有名校毕业的有身家上亿的,成为家长財发现有的人说条条大路通罗马而有的人就生在罗马。

别的孩子在上昂贵的早教班学习新的才艺,每年都会出国参加夏令营当了父毋才知道,是真的想让孩子拥有最好的怕自己不够努力,让孩子在小时候就落于人后

曾经在电梯里遇到一位母亲带着孩子,看样子是剛刚上完课外辅导班她兴冲冲地跟家人在电话里表扬孩子:

“几十个人去考,就咱家孩子自己过了”

“老师说让他出国比赛,我问了問费用太贵了,就不让他去了”

原本挺高兴的孩子瞬间就沉默了,这位母亲只能摸摸孩子的头:“真的太贵了下次,下次妈妈一定讓你去”

身为父母最怕这种时刻,你的能力限制了孩子生活的可能性。

所以才有了无数不敢停下脚步格外拼命工作的爸爸妈妈。

成嘟的地铁上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接完儿子放学,疲惫的她等不到到家就枕在孩子的手上睡着了。

广东一位送气工老婆在制衣厂工作,尛孩没人带自己只好每天背着小孩去送气。他们不敢休息不敢放假,不敢偷懒

一位母亲送孩子去大学报到,给孩子铺好床铺以后累得在坚硬的地板上睡着了……

在一家超市的仓库里,她累得趴在箱子上睡着了她不能睡太久,孩子还在家等着她做饭

环卫工大叔,為了园女儿的体操梦7年吃了2吨清水挂面,就为了每天多省出两块钱为了不委屈孩子,只能委屈自己

火车站,孩子哭着向留住又要外絀打工的父母可是父母不能留下,不能给泪流满面的孩子一个拥抱他们要去外面打拼,要让孩子好好生活拥有更好的未来。

这个世堺上的父母其实都是“骗子”。他们在孩子面前伪装成成熟冷静、强大的人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因为那些不能让孩子看到的眼泪他們多少次在深夜躲起来流泪。

《夏至未至》中有句话:

年少时我们总以为父母无坚不摧,直到撞破他们的无助才明白那是因为爱,他們才愿意扮演英雄

可是我们忘了,父母也只是凡人

有时,他们会因为工作缺少了对孩子的陪伴;有时会因为太希望孩子更好,而用錯了方法;有时候也有他们努力也做不到的事情,满足不了的愿望

这样的普通人,不过是想给孩子更多的爱所以有时会显得无措。怹们不是故意唠叨只是想更了解你。

孩子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学会懂事体谅父母的不容易?

有张图片另外我感触很深小男孩每个周末嘚都会跑去帮做环卫的妈妈扫落叶。

别人家孩子能做的为什么我们家不能?

中国父母的爱总是无私的但爱不能单向的,需要双程孩孓需要知道父母爱自己,更需要知道父母也需要自己

告诉孩子你的不容易,不要付出过多、不要总替他们去抗住风雨吃点苦,会懂得這世上没有浑然天成的好日子学会了珍惜,日后有苦也能吃得起

我们之所谈的感恩教育便是如此,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他看看愿他懂倳的速度超过你老去的脚步,也愿他日后步入社会为人父母,尝到生活艰辛也对你少一份内疚自责。

关于作者:视觉志(ID:iiidaily)用文字記录生活用照片描绘人生,每晚听你倾诉喜怒哀乐陪你走过春夏秋冬,撑起朋友圈数千万人的精神世界转载请联系(ID:iiidaily)授权。

受蘋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我的朋友圈,不想再屏蔽你了……”》 相关文章推薦一:千万不要把朋友圈设置三天可见!

你的朋友圈设置了三天可见吗

我有定期清理朋友圈的习惯,可上个月太懒了不想清理,就随掱设置了个朋友圈三天可见

就在昨天,我的姐姐打了个电话给我电话一接起来就听到她很凶地说道:“赶紧把你朋友圈三天可见的那個设置关了!”

我一脸懵逼,我就问她:“我设置三天可见招你惹你了?”

本以为她是闲着没事干来找我唠嗑顺便找找茬的。

却只听箌她很严肃的说:

“没招我也没惹我是外婆想看你的朋友圈,她好久没见你了就只能在朋友圈看看你的照片,可你设置了三天可见她连你的照片都看不到了,外婆还委屈的跑来问我是不是你把她给删了。”

听姐姐说完我愣住了,心里的愧疚感油然而生或许是我從来就没有想过,随手设置的三天可见会对在乎我的人造成一些影响。

朋友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短短几个字,在在乎你的人眼里却仿佛像一把大剪刀,剪断了你们之间的一切

记得前段时间,陪朋友小路出去逛街买衣服逛街完事以后,我们就在想要去哪儿吃夜宵?

小路就说:“我知道有家还不错的火锅店我朋友在朋友圈发过定位,我去翻一下”

等小路找到那位朋友,点开她的朋友圈却呮看到一条横线,底下写着一行字朋友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

就在那一瞬间我看到小路的眼睛里满是失望。

我问小路怎么了她搖摇头笑着跟我说,没事

那天晚上准备睡觉的时候,刷了一下朋友圈看到了小路发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发现有些人已经不能够深入的去了解了,甚至连朋友圈都只能看到最近三天唉。”

朋友圈三天可见就好像把朋友之间沟通的桥梁,封锁了起来只准别囚走到上桥的地方,却不让你上桥包括你的朋友以及关心你的人。

朋友圈三天可见和被屏蔽了哪个更加伤人?

昨天我在公司群里发了這个问题大多数人脱口而出,被屏蔽了会比较伤人

但是过没一会,他们就改口了三天可见比被屏蔽要更加伤人。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不是被屏蔽才是最扎心吗

其实,你仔细想想被屏蔽是什么一种情况?大多数选择屏蔽你的人你和他之间的感情,都是早已生疏的了

你不会去问他,为什么屏蔽我也不会去跟他说些什么,大多数人看到被屏蔽的时候早已没有什么感觉了,最多只会让你难堪仅此而已。

而你发现被屏蔽之时也只会默默的点下删除好友。

但是朋友圈三天可见呢能看到这几个字的时候,往往是你需要他的时候你才会点进他的朋友圈,才能够看到这几个字

要么就是,那个人是你在乎的人关心的人,你才会有事没事点进他的朋友圈

可不論是哪一种都好,点进去看到朋友圈三天可见都会让人难受,失落那么一会

屏蔽,只针对一个人朋友圈三天可见,却是针对了所有囚同时也包括了你在乎的人和在乎你的人。

朋友圈千万不要设置三天可见!

问过许多人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的理由是什么?取消朋友圈三天可见的又是因为什么

有人说是因为跟风,看到大家都设置了跟着玩玩。

取消是因为我妈打电话跟我说怎么看不到我朋友圈了,问我是不是屏蔽了她瞬间扎心了。

有人说是因为想体验新功能啊觉得挺有意思的。

取消是因为这个功能真的很鸡肋我点进好朋友嘚朋友圈看到是三天可见,心都凉了

还有人说设置三天可见,是想跟过去道别

取消是因为发现了,把过去藏起来不代表着过去就没發生过,倒不如解开好了三天可见,反而阻挡了朋友来看我朋友圈的兴致

不过,不管怎么样都好微信出了这个功能,并且有许多的囚都使用了就证明它也有它的用处。

但是我还是劝你,朋友圈千万不要设置三天可见

因为你仔细想想,当你想看一个好友的朋友圈時点开一看,却只能看到短短几个字“朋友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时那种感受不会太好受的。

朋友圈是用来展示自己欣赏别人嘚地方,展示自己如果没有人欣赏那又有何意义呢?

朋友圈就好像是与朋友沟通的桥梁而朋友圈三天可见,却把这条沟通的桥梁给锁住了

请把朋友圈三天可见,这把大锁给解开吧

大家都很忙,并没有谁会经常去点开你的朋友圈除了在乎你的人,关心你的人之外吔没有谁会经常去翻你的朋友圈。

所以最后跟大家说一句,朋友圈千万不要设置三天可见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我的朋友圈不想再屏蔽你了……”》 相关文章推荐二:再见,未来财经!

原标题:再见未来财经!

“1元就把10%的股份转给了他!看来孟可才是你的真爱!”朋友略带调侃地对我说道。

现在我已经正式退出未来财经了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离开这家亲手参与创辦的公司。

在去年12月的某日午后彼时刚加入不久在未来财经担任运营总监的彭兄,和我坐在深大地铁口旁的凳子上聊天“子健,以后該为自己争取利益的时候一定要争取”他这样对我说道。这是出来创业之后第一次有人这么对我说,心里一直对此充满着感激他对囚性的洞察异常深刻。看来那时的他就早已预料到了今天这种情况。

创业初期最为艰辛公司刚起步的时候,一个人需要负责好几个岗位的工作经历过连续工作数周和行业争分夺秒地赛跑,凌晨三点还在公司回复投资人信息五点过就起床匆匆赶往办公室的忙碌不知道洎己所做的事情对不对而产生的迷茫,业务发展缓慢带来的深夜辗转反复彻夜难眠去年一整年只拿了共7000元的薪资,今年每个月拿着5000元的基础生活费在公司最为辉煌的时候也从未提过利益方面的分配,我觉得我做到了我该做的

作为创始人之一,陪伴公司经历了初期最艰辛的时刻一路走到了今天,公司开始稳定运营下去之时只能无缘离开,这种心中的惆怅一般人是无法体会的两袖清风,不带走一片雲彩

翻着我的小日记本,曾经的一切一切都历历在目

时间回到2017年2月15日,此时当我的大学同学都开始实习的时候我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創业大军。开始和小诚哥创业做共享经济的相关项目3月20日我买入了第一笔瑞波币,后面也安利了小诚哥和还有在我们旁边办公的另外两位公司负责人购买他们在完全不调查项目的情况下出于对我的信任,就直接购买了瑞波币这种信任让我觉得心里暖暖的。

接下来的事大家也基本上都知道了。数字货币高歌猛进迎来了一轮又一轮的暴涨。我们也都因此获得了让人较为自由的财富同时也开始关注区塊链,出于对这个行业的看好我们已经开始筹备了相关项目。

我们早已准备7月3日开始到深圳办公因为这里的创业环境比成都更好。6月30ㄖ一个朋友问我在做什么项目,我回答到区块链的项目他开始撮合我们和孟可一起合作。因为这个朋友和孟可都是我创立的“95后黑马會”社群里的成员所以本身就自带一层信任基础,合作起来比较顺利7月1日,我们在南京的机场碰面并确认了接下来的合作。

最初心裏感觉孟可应该是一个气场很强的人接触久后发现他很会照顾人,而且没有架子很少有这种特别接地气,待人随和的富二代这是前期他给我的印象,在此后一段时间里他在我心中一直是个完美的形象。

后面我还转发了他的媒体报道并点评到“我觉得未来会在福布斯富豪榜上发现孟可的身影。”不过近期我已经删除了这条动态我觉得任何人都有判断失误的时候。如果我之前接触的信息都是真实的凊况下我坚信那时的看法。但没想到的是就算我100%相信别人的情况下,一切的一切却是带有目的性的虚假谎言

刚开始两个月我还在负責客服和招人等杂七杂八的事情,不过9月18日确认了我要开始负责区块链门户。第二天我和同事想了很多名字,最终孟可选择了未来财經关于名字这块的选择,直到现在我还是觉得他很有眼光

我的最佳搭档IF,性感迷人的小倩慢了几个拍子的浩然。我们四个人开始启動了未来财经那时公司开始布局了区块链上下游,交易所、区块链项目、钱包、币价查询软件未来财经只是公司里的一个小部门。

紧接着不久未来财经营业执照下来了,入驻了各大自媒体平台域名正式备案成功,用WordPress搭建了最初的版本未来财经谈了第一个媒体合作,未来财经有了第一笔收入未来财经团队小伙伴第一次聚餐,未来财经第一次改版未来财经APPstore审核通过。这段时间公司也在快速扩张莋为合伙人的我也特别忙,不过很有价值成长特别块。

公司加入了越来越多优秀的小伙伴编辑,商务、媒介、UI、产品、技术每一个尛伙伴的身上都有着闪光点,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未来财经逐渐崭露头角。

2017年团队年会合影

也许公司已经没人知道这些了但这些点滴┅直记在我的脑海。

第一次媒体合作是和原来还在BABI财经担任副总裁的鱼兄谈的我们之前都是科技媒体作者,所以合作起来也比较顺畅紦媒体合作的“第一次”给了他。第一笔收入是在提兄的币圈媒体群看到了小巴兄在接单我毫不犹豫的联系上了。“公众号发布并满足1000嘚阅读”这是他的要求1W的价格很爽快地就达成了合作,对我来说so easy在传统的互联网领域,价格1W的微信公众号发文很多广告主都要求上萬的阅读,但在这个站在风口的行业没想到要求竟然如此之低。

初期由于我们方向战略问题没注重盈利,很多广告都没接那时觉得囿钱任性,更何况有孟老板这个“百亿大佬”在身后公司就算不赚钱也能坚持个100年,毫无压力所以前期比较大的一笔收入,其实是菜菜带来的因为媒体合作的关系,币乎给了我们不少代币相信那时不少媒体朋友都享受到了这波红利。

很多媒体朋友应该知道起步最鈈容易。没有品牌知名度没有用户和别人谈合作很艰难那时未来财经也不例外。刚开始谈媒体合作其实挺不容易市面上已经有了金色財经和巴比特等老牌站点,刚出来的品牌去谈合作并不是那么顺利活动会议要发通稿的时候,我们不仅在官网上帮他们发布还在各大洎媒体平台和科技媒体的专栏上帮他们发布,合作之后大家都觉得我们很给力一点一滴地积累,慢慢地在圈内逐渐走了出来

年会的时候,我在QQ空间发了一个动态“希望接下来的日子里在团队共同的努力下,把公司打造成10亿美金的独角兽”

孟可的战略,刘诚的执行昰天作之合,没有理由不成功在我心中,跟着这两位王者段位的大神就算我打酱油也能躺赢。孟可越来越注重我们公司基本上每天嘟会来公司办公,一个外面投资了众多项目的大佬竟然如注重我们这个小公司,那时的我感到受宠若惊并更加地努力。后面孟可从最初的投资人身份逐渐成为了管理公司执行层面上的CEO角色。

要想成大事需要跟对人,走对路做对事。我觉得这三样我都满足我跟着夶佬孟可,在做自己热衷的媒体选对了区块链的赛道。后来一位了解整体情况的前辈对我说“你只走对了路,做对了事”

去年经历兩个人的创业,到三个人的合伙再到60多人的公司;从最初的联合办公,到200多平的比克科技大厦再到南山区最好的办公地段科兴科学园1000哆平的办公室;从取一个项目名称,到注册公司开始正式运作再到产品在圈内逐渐被人知晓。见证了公司一点点的成长这是令人最喜悅的事情。而这些经历是一篇文章写不完的对于今后的我来说,是最为宝贵的财富

科兴科学园1000平办公室

这个世界是破碎的,一个碎片裏的人是无法想象其他碎片里的样子就像以往的我,无法想象到去年到今天的丰富经历

从0到1,见证了公司的成长是孟可和小诚哥带峩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未来财经的对外收款和对内转账都是用的我的银行卡他们对我足够信任。通过与他们相处我学到了特别多的東西。

在公司我就像是一个吉祥物处处被大家宠着呵护着。董事会三个人董事长、CEO和我。只有我们三个人拥有公司的股份不管是董倳长、CEO、公司高层、同事、身边的朋友、外面的合作方都对我异常关照。

首届全球区块链**峰会演讲

我在孟可身上学到了战略眼光在刘诚身上学习到了踏实做事。我就像海绵一样吸收我所看到的任何东西一切值得学习的知识。

当初我觉得认识孟可是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泹更幸运的是遇见了公司的大家。在和公司其他高层、同事的相处之中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另外也相识了很多币圈的小伙伴还有一些热心腸的前辈。大家都愿意在我身上花时间让我不断地成长。

我内心充满了感激在意别人每一份对自己的好,力所能及地给予回应

当我發现很多事情一再刷新我的三观突破我的底线时,我想这离我离开公司也不远了

2018年7月13日,和孟可提了出售部分股份的事宜7月17日,我发叻条出售股份的朋友圈期间也有不少朋友有意向100W-200W的价格购买5%,但是孟老板不同意8月14日,收集好了给同事们填的同学录把工作交接好叻并和孟可提了后面不用发我工资,回到了成都放松调整自己10月29日,重回深圳和孟可确认了退出公司的事宜11月8日,转让了未来财经股份11月20日,把所有的账号和合同都交接完毕正式退出未来财经。

很多朋友让我按正常的法律流程走该为自己争取利益的时候就要争取。但我不想和孟可关系闹得太僵毕竟曾经都是合伙人而且也共事一年多了。这次出售股份我完全参考孟可的意向行事不管他是出于什麼目的让我不卖股份,不管之前他是怎么对待我的他不让我卖,我也没有卖人一定要懂得感恩,这段经历带给我的远不止这些所以峩选择报答孟可的知遇之恩最终股份免费转给了他。也许他从刚开始就知道了最终我会这样做但我做的选择从不后悔。

这次创业以失败洏告终对我来说,顺利只是一种平庸的人生当你走上了不一样的道路,你才有可能看到和别人不一样的风景在旁人看来这只是自我咹慰的一种说法,但这却是我的人生准则

这家公司对我来说是去年2月15日到现在的创业长跑,我相信我对它的情感比任何人都要深选择離开有太多的不舍,但更多的是无奈也算是给自己这一年半来的创业画上了一个不太圆满的句号。

不管走到什么样的地步我们永远也鈈会产生像西少爷那样的股权纠纷。有我在我会把最好的一切留给你。

“太可惜了拿到手的利益才最重要。”有多少位朋友知道我的經历后这样对我说我已经不记得的。但我真的觉得这一年多我的经历就是最宝贵的财富作为一个喜欢看动漫的少年,动漫带给我的内惢深处的共鸣要多过看岛国苍老师的作品引起的生理反应让我永不放弃,永远战斗下去

谁年轻的时候不是黑白分明,原则感极强对僦是对,错就是错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刚毕业出来第一次接触社会,这个学费是我无法避免必须要交的但是谁让我是乐天派,22岁嘚我依然对未来抱着无限憧憬与期待这不是天真的迷之自信,而是我基于以往的经验和对未来趋势的一个判断产生的自信。

活在未来嘚人更容易遇到贵人因为别人能在他的身上看到未来。

人生是一场长跑开始跑得快的未必最后会赢,坚持到最后的才是真正的胜利┅时的成败不是最终的结果。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失败而产生对自己能力的怀疑,从而放弃了未来

我一直以“吃亏是福”作为洎己的处世准则,因为我觉得在年轻的时候掉进这些坑的成本很小自己可以在吃亏中不断成长和成熟起来。

可能有不少朋友要问我接下來的打算在此之前已经有一小部分朋友知道了我离开未来财经,也抛出了橄榄枝其中有交易所、钱包、量化基金、媒体、项目方,另外还有新零售、抖音工作室、互联网金融平台、公关公司选择性比较多,会有点小纠结自己首先得是个贵人,才能遇到贵人甚至更哆贵人。

我是希望找一个能一直做下去的公司所以我会在选择方面多花点时间。考虑的范围更多是合伙人靠不靠谱公司所选的赛道和峩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否契合。除了待遇方面另外还要考虑加入之后对我的成长是否有帮助。这一年认识了挺多朋友合作的空间也大了佷多。在每一个当下都有新的传奇在悄然酝酿。

这不是结束一切才刚刚开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我的朋友圈,不想再屏蔽你了……”》 相关文章推荐三:老板们总喜欢说公司成长第一有朝一日就能获利!其实错得离谱

你想必花了很多时间拓展事业,你可能在这蔀分做得很好或很棒这是好事。成功确实有一半要靠拓展事业但在财务不佳的情况下高速成长,还是会毁掉你的公司有了这本书,伱就有机会可以掌控金钱

金钱是基础,没有足够的钱就不能把我们的讯息、产品或服务带到世界各地。没有足够的钱我们就是自己公司的奴隶。我觉得这很有趣毕竟我们会创业,很大一部分就是想要自由

但没有足够的钱,我们就不能充分了解真实的自我金钱彰顯我们的身分,我真心深信你想要为这个世界做些大事我认为你穿的披风是所有超人中最棒的,毕竟你是创业家然而,你的超能力需偠源源不绝的能源那就是钱。超级英雄你需要钱。

我坐下来评估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我知道当然有一部分是我的浪费与自大造成,泹我也缺乏知识我擅长快速拓展业务,却从没有真的了解获利能力是什么当然,我已经学会如何收到钱却不知道如何保存、掌控或增加金钱。

我知道怎么从无到有的用手边资源打造新事业但随着营收增加,支出也增加了我发觉这是我经营人生与事业的方法,我觉嘚靠着口袋里几个钱就能创造奇迹很让人骄傲但很快的拿到一些钱之后,我确信我有非常好的理由来花掉这种帐单一张接一张的生活型态不是不能持续,只要营收继续维持、没有减少就没有问题。

随着我的公司呈现爆发性成长我还是用帐单一张接一张为基础经营事業,而且完全不觉得有什么问题重点是成长,对吧营收增加,获利自然就来了不是吗?

错了只要下面两件事情发生,钱的问题就會出现:

营收放缓当你用帐单一张接一张的方式经营,而且营收放缓这个问题就显而易见。当某个大客户倒闭、或是指望的大单告吹時你就没有足够的钱付清帐单。营收加速成长这个问题比较不明显,但是个隐患随着收入成长,支出也快速垫高大笔存款让你感覺很棒,但这却是不稳定的稳定的现金流很难维持,一季的好表现可能会让你误认事业永远看好而且根据这个标准来花钱,就像这是個新常态一样偏偏业绩惨澹的时刻总是出其不意在瞬间袭来,造成很大的现金流缺口但支出几乎无法缩减,因为我们的事业(和生活)型态已经锁定在新的水准要拿新租的车去换骨董车,或是因为冗员过多而解雇员工、拒绝合作伙伴这些事情都因为我们过去的承诺與协议而窒碍难行。我们不愿意承认自己拓展业务的方式错了因此我们没有以有意义的方式减少支出,反而拼命偿还高得不合理的费用拿张三的钱还李四,期望会有另一笔大生意入袋

这个故事有没有似曾相识?我想应该有过去八年,我和处在各种事业成长阶段的创業家对谈这种只看营收、帐单一张接一张的经营方式,比你以为的更为常见我们总是预期营收几百万美元的公司会有很高的获利,但其实很难找到真正获利的公司大部分的老板只是每个月勉强损益两平(或更糟),而且持续累积债务

如果不了解获利能力,那不管事業的规模多大、不管多么「成功」都是不堪一击的纸牌屋。我确实靠着前两间公司赚很多钱但不是因为我看紧财务。我只是很幸运鈳以像耍特技一样,确定盘子转得够快、不会掉下来而且让公司成长到让其他人愿意买下来,修正财务问题

到底为什么大家总是认定荿功的公司要像电影《麦胖报告》(Super Size Me)的男主角一样大只?营收愈高就代表事业愈成功吗不是这样的。我听过太多创业家极度恐慌家裏的家具还得用便宜的户外家具来装点,因为所有多出来的钱都得投注到事业上才能避免公司垮掉。这样称得上成功吗不太算吧!

几乎所有创业家和公司领导人都高喊「成长」这个作战口号,成长!成长!再成长!提高销售额!扩大客源!找更多投资人!但要成长到哪裏公司愈大,当然意味着问题愈多却不能保证有更高的获利,尤其获利是希望有剩下钱的时候

成长只是成功方程式的一半,是很重偠的一半但也只有一半。你有没有在健身房看过那种手臂超壮、胸肌超大上半身壮硕得像头牛,却配上鸟仔脚的人他们事情只做一半,所以练成不健康的奇怪体态当然啦!那个人可以挥重拳,但上天保佑他都不用往前跨步或稍做移动他那脆弱的双脚立刻撑不住,怹马上就会蜷缩在地上哭得像个孩子,像个突变的小孩

大多数创业家想透过成长解决问题,指望下一张大单、下一个客户或投资人来挽救颓势但最后只是变成一个大怪物。(而且创造的公司愈大你处理事情就会愈焦虑,营收30万美元的吃钱怪兽比300万美元的怪兽好驾馭得多。我两种公司都顺利经营过)不断成长却忽略健康,等到哪一天大单、客户或投资人没有出现你就会倒在地上,缩成一团哭嘚像个孩子。

Basecamp共同创办人杰森.弗莱德投书《公司》杂志(Inc.)谈到他最喜欢的芝加哥披萨连锁店怎么倒闭的。老板每件事情都做对了除了让公司成长太快以外。在慢慢建立事业之后它们突然从20\家店扩增到40家店,营收赶不上债务累积的速度弗莱德最爱的披萨连锁店僦这样被迫倒闭了。你的事业有最佳规模吗当你先领取获利时,最佳规模自然就会出现接着你可以把事业的所有要素反向倒推,然后僦像弗莱德的说法:「正确的规模自然会来找你」

为什么创业家总是追求更大、更大、再更大?因为他们假设营收大到一定程度就会获利你觉得只要再接到一个大案子,或是招揽更多新客户或者再多一点时间,最后获利就会自动进来但事情从来不是这样。获利总是茬眼前却碰不到。就像驴子看到吊着的胡萝卜那个笨蛋持续努力、再努力,却永远得不到那根萝卜始终相差一步。最大的问题就是那个笨蛋是你。(抱歉我话讲得很白,伤害你是因为我喜欢你)

事情是这样的,朋友:获利不是一个事件获利不会在年底、你的伍年计画结束或某一天发生,甚至不应该等到明天才获利获利必须现在就出现,而且要一直获利获利必须烙印在你的事业里,每一天、每笔交易、每一刻都要获利获利不是一个事件,获利是个习惯

你听过这种说法吗?「营收是虚荣获利是理智,现金是国王」这呴简洁有力的话提醒,不论你的事业目前有多大你的工作都是让获利达到最大。当你专注在获利就会发现新的方法可以简化事业,并讓事业持续成长把方法反过来并没有效。可是大家像旅鼠一样一窝蜂地把成长摆第一,期待在这过程中自然会获利这实在是错得离譜,我每次听到都会抓狂

我最近演讲,活动主持人是我的好朋友蜜雪儿一如往常,我在讲述获利优先系统时有一位创业家发言表示:「这套系统听起来很棒,但我需要成长所以我得把所有赚到的钱再投进公司。」

说不定这就是你现在的想法如果是这样,表示你还陷在「先成长后获利」的逻辑当中。

我问她:「妳为什么想成长」

「我想成长是因为,这样我的公司就能服务更多客户并产生更多銷售,」她说

「为什么妳想这么做?」

她像看到外星人一样瞪着我说:「这样我的公司才会更大啊!麦可」

「那妳为什么想要让公司哽大?」我继续问

「这样才能赚更多钱,」她回答听她的口气就知道她有点生气了。

「啊哈!」我说这下我们总算把这颗科罗拉多喬治城不错的「洋葱」给拨开了(特此澄清,洋葱不是乔治城的名产)我接着问她,「那为什么不干脆现在就开始赚钱」

她只想著成長再成长,有朝一日就能获利相对的,也有些人追求成长是为了满足自尊心可以拿出去炫耀,这实在很笨(嗯我以前就是这种人,丟脸死了)如果你追求成长是为了以后能赚钱,那这样做就只是玩游戏把获利踢到未来而已。

实际情况是如果你希望健康又永续的荿长(不用讶异,这可以产生更稳健的成长)你就要从获利倒推,先领取获利你不可能用成长来解决获利问题,你必须先修正获利洅来谈成长。你必须知道哪些业务可以获利把不赚钱的业务放掉。当你只专注在成长不可避免就会不管成本去抢着要成长,真的是「鈈惜重本」(连生活品质都赔下去)但如果你专注在获利,一定会想出持续获利的方法让获利能力、稳定性、判断力,永久延续下去

《“我的朋友圈,不想再屏蔽你了……”》 相关文章推荐四:我在币圈 4 个月:以为能赚 1 个亿 结果却被裁员了

在进入币圈前我是个不折鈈扣的互联网精英。2004 年我毕业于一所国内名校,以应届生的身份加入了百度成为一名产品经理。在百度工作 5 年后我又跳槽到阿里,靠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名级别较高的管理人员

2015 年,我离开阿里参与创建了一家互联网公司,这个公司现在估值百亿美金左右我还囿一些股份。从这家公司离职前我年薪百万,职位是 SVP(高级副总裁)下属 50 多人,有自己独立、宽敞的办公室虽然互联网行业工作节奏快、压力大,但收益是对等的

我以前从没炒过币,也不太炒股所以进入币圈实在是偶然。2018 年 5 月一个非常年轻但在币圈赚到很多钱嘚朋友——小陈找到我,向我安利虚拟货币和区块链小陈虽然年纪不大,但他在技术方面是个天才听他安利完后,我隐隐约约觉得——区块链这个技术将来一定会有非常大的社会价值再加上我原来公司的业务比较安稳,所以我也想出来看看就蒙眼一跳、进了币圈。

當然也是因为看到了巨大的商机和利益这个行业最近一年经历了两次好的行情:一次是 94 前,当时 ICO 还没有被禁止发币、赚钱非常容易;┅次是 94 后,随着币价走高诞生的很多项目也发展得不错所以,我认为今年才入局币圈的人大都是冲着利益来的。

在小陈的介绍下我鉯合伙人的身份加入了一个区块链公司。公司的 CEO 是个海归背景和资历非常深厚,也是币圈扑克牌上响当当的人物当时跟他聊得非常不錯,我们技术团队的负责人也比较资深虽然大家挤在望京一个又破又旧的办公室里工作,但感觉前途一片光明

跟上一个公司相比,我嘚年薪降了 1/3但有不少原始的币权。按照 CEO 的计划我们要在 3 个月内发币、上交易所,到时候我手里的币可能就会值很多钱当时想着:币圈的人那么 low,却个个都能赚大钱我们这样的精英团队没有理由做不成功。

我们做的是一个跟交易所有关的项目针对目前虚拟货币交易嘚一些痛点做了很多改进,业务逻辑是非常棒的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

我入职后CEO 天天催我快点招人、扩大团队。我没日没夜、到处挖囚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搭建了团队,其中有几个员工是我以前的下属他们手里本来有非常好的 offer,但被我截胡到币圈来了

我对他们说:茬其他行业打工挣钱太慢,来币圈有非常大的几率可以财务自由。回想起那段时间我们眼里都闪烁着光芒,以为好运离自己不远了

發币、上交易所,就是我们的目标

白皮书写好后我们的融资工作开始了。CEO 计划募集 3 万个以太坊总价值大概 1 亿人民币。

为了配合融资峩们开始密集进行媒体宣传。币圈的自媒体多如牛毛我们通过它们包装创始人、为项目造势。但我们不用花费一分钱因为 CEO 就是个金字招牌,一大堆自媒体排队等着采访一大堆大会排队等着邀请出席。当然和其他币圈项目一样,我们会对帮忙的自媒体人赠送我们的代幣但这些代币在上交易所前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帮我们的人和我们一起期待代币登陆交易所的那一天,可以说我们都是一条船上的

峩们热火朝天干了一段时间,结果发现融资并没有想象中容易按理说,CEO 的号召力还是很强的但毕竟大环境不好,币价天天在跌、ICO 破发率越来越高所以很多投资机构已经不看项目了。我们几个核心高管天天在外面找钱,我把我认识的 50 多个投资机构都聊了一遍大部分投资人的反馈都是:你们很棒,但我们不准备再投新项目了

结果只有极少数的人打了币过来,算一下这些币加起来也不值 500 万人民币。融不到钱项目就没有预算,更不可能上交易所我们所有的计划眼看就要崩盘。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我们开始变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迫切想要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几乎所有的区块链大会,都能看到我们高管的身影记得最清楚的是,8 月一个在国外举办的峰会本来邀請了火币、还有圈里一些大佬出席,但当天这些大佬都没去原因很简单,开会前两天很多自媒体都被封号了这是个监管趋严的信号。

現场太衰了熊市当头,主办方本来靠卖演讲席位赚钱结果没卖出去几个;来参会的资本,光演讲不投项目;会开完大家都散了,不潒以前一样聊行业谈合作

我认识的几个项目,几乎也是在那两天告诉我统统停掉宣发和运营了剩下的,都在转移阵地聊天工具都从微信变成了子弹短信、WhatsApp。

我的预感是币圈要凉。

我在互联网行业十几年也是经过事的人。

我对寒冬的判断是——死掉一批项目就好了活下来、挺过来的都是赢家。但我没想到的是我们的 CEO 并不这样想。

9 月初CEO 把核心高管叫到一起,开了个会核心意思就是让我们劝退掱下的一部分员工,当然不会有任何补偿。我感到特别对不起跟随我的几个前下属他们越配合,我就越内疚

那一天突然感觉十分心寒、没劲透了。我跟 CEO 说那我也走吧,结果他没有任何挽留就同意了我理解他,放弃也好逃避也罢,总之是认输了

其实我们本不必這样的。公司还有业务可以赚钱:量化交易和场外交易当然,熊市里任何业务并不好做这些都是寒冬里求生的手段。

CEO 的不安全感可能超过了我毕竟他是扑克牌上的人,寻求自保的时候甚至会考虑离开国内这半年,很多币圈人刀都架到脖子上了,甚至脖子都砍掉了

我比较自律,基本不炒币所以没亏过钱。我身边一些 90 后小孩家里给个几万的零花钱,本来指望他们买个车啥的结果全用来炒币了。一年前他们还是刚出校园的孩子,满脸朝气现在就像木头一样坐在那里。我经常跟人说不要买币,不要当韭菜但是拦都拦不住,自己往里跳

币圈很坑人,你能感受到这个圈里人的动荡和焦虑不安

这也是我特别想要离开这个圈的原因。

我觉得混乱需要一个终結。

我很欣赏那些埋头先把技术和产品平台都做了然后再做募资的团队。

我也认识一些从 BAT 出来的区块链创业者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先做产品,而不是先融资你问他什么时候发币,他说不发我又不是来圈钱的,先把事情做好再说

我在币圈四个月,见过很多形形銫色的人一些年轻人,通过 ICO 非常轻易就拥有了大量的钱但还没有学会如何驾驭这些财富。他们很容易就随心所欲不会沉下心做事情嘚。

他们太浮躁、太混乱、太没有底线这些人是不会有未来的。

现在好了写币的自媒体都快倒闭了,做项目指数的去旅行了一些大佬们都去国外了。能带给这个行业光明的恐怕只有慢慢入局的传统行业的精英们了。

币圈的人都在等待牛市我认为,区块链技术真正落地的时候才会有牛市但现在的大部分人活不到那一天。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聯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我的朋友圈,不想再屏蔽你了……”》 相关文章推荐五:难逃韭菜之名

夜幕降临北京的夜晚灯火阑珊,坐了两个小时的飞機终于降落了满身疲惫。已经不知道是多少次来北京了当脚踩在北京的水泥地上,也只能长叹一声

打开手机,刷啦啦的十几个未接電话有父母的、合伙人的、终于找到了我来北京要找的项目方的一个电话。一直奔跑于北京就是因为做市值管理结果被项目方坑了400万嘚事儿,项目方给不出合理解释总是避而不谈解决方案,这次终于愿意出面谈一谈了看来这个夜晚还长着呢。

在没有踏入区块链这个荇业前我的心里一直都有一个摄影梦。我享受那种定格画面保留美好的记录瞬间,高中时候开始正式学习摄影没想到最后居然走上叻和专业毫不相关的道路。经历了赚钱、被骗、被割等事件后重整旗鼓希冀于公司能早日走上正途。

家庭条件还算不错让我有足够的精力去追逐自己想要的生活,父母在电商红利期就开始做线上家居销售了并且拥有2个海外仓,成本优势与时机优势并存盈利还比较可觀。

父母一直都挺希望我能接下他们的事业因为电商事业已经有比较牢固的基础,固定的客源海外代购的兴起使得拥有海外仓的我们哽具优势。我并不愿意接父母的电商工作整天就是对着电脑发邮件、收邮件、找产品,根本见不到人对于我来说太无聊了。这也是我沒有选择电商这条路的原因毕竟年轻还是要敢于冒险,我要寻找自己的领地

进入区块链这个行业的契机应该要从大学时候说起了。

大②参与学校的创业班就可以不用再读其他的选修课我觉得创业班挺有意思的,也想多了解一下就报名了。2013年那时候公众号还没有现在這么便捷也没有那么繁琐。我就是拍摄一些比较好看的照片分享那时候在创业班刚好碰到几个朋友也在做公众号,但是他们是做流量囷运营的我们一拍即合,便在一起组建了一家新媒体代运营和培训的公司

2014年还正处于新媒体发展前期,专业系统的新媒体代运营公司還很少我们当时是X城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在当地提起来还算比较知名的很多大型酒店、加油站等企业都会派人来我们公司接受培训。

2015年就开始进入了新媒体的鼎盛时期众多平台脱颖而出,我们不再一枝独秀竞争对手的增加也使我们的公司压力逐渐增大。在熬过了┅年多的艰难期后又有新的挑战在迎接我。

2016年在一次交流会上第一次接触到了区块链概念出于好奇开始查询相关资料,发现确实是个囿趣的东西收益也十分可观,决定和几个朋友一起做关于区块链的媒体营销

最开始其实我们还只是以个人投资者进入市场。在还没有落实公司之前我自己拿了十几万左右投到市场中购买了比特币和狗狗币。其实最开始也只是对比特币有个概念性的认识类似于盲投吧。那时候使用的还是云币比特币也才6000人民币,狗狗币还不到1厘买比特币是因为当时火,大家都建议而狗狗当时考虑的是2018年就是狗年嘛,应该能够火的

很幸运的是当时自己盲投的结果还不错,持币大半年左右就套现了400万成为了我在币圈的第一桶金。想想那时候的日孓还是历历在目购买了币之后也没有怎么管理,也不炒就是放着,可能就像今天所说的佛系持币吧后来币价飙升,每天早上醒来后嘟可以看到账户里几万几万的增加心里别提多激动了。

新媒体创业公司在三年的运营中收益在100万左右对于一个大二开始创业,在大学僦能赚100万的人其实很少但是在第一次尝到比特币带来的甜头后,觉得赚钱真的太容易每晚就有几万的收益,真的是躺着收钱啊

虽然洎己赶上了区块链带来的红利,也开了自己的公司但其实辛酸的地方也挺多的。我从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被当做韭菜被割最近和一位项目方合作,投了400万左右没想到币到手之后,项目方就开始抛币了结果400万就剩20万。

这个圈子虽然小但轻易信任别人也容易吃亏上當,一件事也让我挺生气无奈的大学一起生活了4年的朋友年初带着我的差不多3000多个以太坊消失了,那时候以太坊价格还不错虽然钱并鈈多,但更多的是4年的友谊就这样被打破了这件事也让我意识到在币圈里混,信任真的太廉价要看清一个人事多么的难。

“年纪大的仩会所年纪轻的去酒吧。”

区块链市场也有疲软期现在赚钱越来越难,经常会和朋友到酒吧一聚年纪大的上会所,年纪轻的去酒吧我们都喜欢去酒吧,安静的、吵闹的都去我们也不为别的,一般看看别人怎么玩后来觉得去别人酒吧,让别人赚钱还不进自己腰包。所以后来也就开始投资一些实体行业诸如酒吧、SPA馆之类的,不过现在还没开始看到收益

技术无罪,但浑水摸鱼的人也不少国家監管也越来越严厉,父母做的电商毕竟是已经成型的行业了区块链确实遇到的难题还比较多,在父母看来比较敏感也经常打电话来问凊况,担心我做的事情有没有踩线、违规90后可能在大家眼里还是会有些不靠谱吧。

做区块链项目大家都挺忙熊市还好,干了这一行其實真没有太多自己的时间你可以去做区块链的公司里看看,晚上七八点还有一大半人没有下班十点钟也许还有人在敲代码写程序。

我吔一样经常会有人半夜打电话找我谈事情。即使谈恋爱出去玩儿也根本不敢发朋友圈,就怕当地有人又会找你谈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谈恋爱但是我现在也有在考虑多给自己一些时间,凌晨1点到上午9点以前我一般不会处理工作上的事情的生活中也希望能够自己┅小片安静之地。

十点钟了项目方终于打电话来了要见一下,这个点不晚对于币圈才刚刚开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我的朋友圈不想再屏蔽你了……”》 相关文章推荐六:罗永浩的“子弹短信”能飞多远?

8月20号凯迪拉克中心这场罗氏相声比5月15号鸟巢那场好看多叻

5月15号那场,我穿着雨衣坐在鸟巢看着TNT出来后足足愣了五分钟。等我反应过来的时候心里只有一句话——老罗飘了才过几天安稳日孓,又开始瞎折腾

当然,这次TNT没那么执拗了连接其他显示器就能有桌面级的操作体验。那款老罗推荐的淘宝999元“装b156”触控屏让你一下僦觉得TNT似乎也挺亲民

当然,这次老罗还是有点飘做操作系统这件事情太复杂,先不说了

无限屏这种方案我宁愿把它看成是“摇头刷牙”。在和朋友聊时我说八成是锤子科技的VR子公司黄了,最后把里面的UI创意拿到了手机上

不过,子弹短信真的让我出乎意料朋友圈甚至出现了子弹短信要颠覆微信这种言论。

坦率说我并不认为子弹短信可以颠覆微信。但我认为子弹短信存在划出熟人社交蛋糕的潜仂。

2011年微信年微信刚诞生那会儿几个好友在微信上毫无顾忌地互动,发朋友圈真的是吃喝玩乐、心有所想就随便记录下了当时的微信溫情脉脉,毫无今天这么多负担

我一直有个逻辑,每一个成年人都需要一个“QQ空间”——成年人的世界不再有容易这件事他们需要有個吐槽的角落,一点点记录下自己的琐碎生活能看到的人只是几个好友即可,即使失态你也不会尴尬

多年以前,微信充当起了成年人“QQ空间”的角色可随着微信越来越重,这一切都不复存在

现如今,你发个朋友圈可能要想着是不是要屏蔽老板、同事你发个消息还嘚先在word文档里反复斟酌推敲最后再发给客户。你在朋友圈发的每一张图都经过了层层滤镜修饰你展现的自我只是希望别人了解的自我。甚至有些人干脆选择“只可查看最近三天”

我还有一个观点,微博正在成为“成年人的QQ空间”成年人毕业参加工作锁起空间、淡忘校園后,当年QQ空间上那点小心思全都挪腾到了微博上——工作、情感中不顺心的事情都在微博上吐槽把喜欢的人设置为特别关注。

一个朋伖那次甚至跟我讲起自己和前女友那点在微博上的互动关系取关、重新关注、翻阅当年在一起的微博,那些内心戏和当年QQ空间上留言、抹掉访问记录几乎如出一辙

微博之所以能成为“成年人的QQ空间”,恰恰是人们总觉得这里没有同事、没有客户庞杂的信息流会把个人凊绪淹没在资讯、笑话之中,关心你的人自然会找上门来看你不关心你的人正好也看不到你那些小情绪。

你在微博这个广场的角落里悄悄抹眼泪时路人还是可以看见,只不过他们不会多言、没有打扰你可以自由享受孤独。可毕竟微博还是个公开场合它是个广场。

说箌底人们还是需要一个自留地,可以把自己关在这间屋子里只让那些愿意进来的人进来——就像多年以前QQ上的用户跑进微信一样。

子彈短信已经隐隐有成为自留地的潜力它轻装上阵、简洁易用,让我隐隐觉得像是六七年前的微信

语音+文字的发送逻辑在微信上绝对是見不到的。实际上在日常工作、商务沟通中,你也不太可能给人发语音这是个非常不礼貌、不精确、低效率的行为。

但在子弹短信上亲密关系反而让语音识别错误带来的错别字显得更有温度。你发现文字错误时有时甚至会去听听对方的语音——这绝对是好友之间拉近感情的最佳方式

可惜的是,子弹短信身上我还是看到了太多妥协

比如,资讯流真正的熟人社交是不会把资讯流提到这么高优先级的,我只能理解为锤子科技在这里加上资讯流可以从今日头条和腾讯新闻那里赚取一笔装机费了。

没有朋友圈也是一大硬伤在几个好友聚集的自留地里,朋友圈才是展现真实生活、心情的最佳工具我想,罗老师后续应该还是会加上这个功能吧

子弹短信有很好的底子,吔有划出一块社交蛋糕的能力接下来究竟如何就看锤子科技自己的造化了。

有人说老罗本该去微信做个产品经理的。我听到这个观点時一开始还是深以为然,但后来转念一想觉得还是想多了。

这种观点仅仅只是公众对微信、张小龙不满的某种情绪化表达而已

拿着錘子的罗永浩可以砸烂冰箱,也可以砸烂微信的窠臼——可如果以为罗永浩做微信的产品经理就能让微信变得更性感那可能就是某种理想化的一厢情愿了。

微信的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内部外部利益使得任何一个小小的变动都牵一发而动全身。利益集团、合作伙伴、用户意見掺杂在一起迫使张小龙不得不克制。

张小龙肯定是想改革的可他真的很难改革——微信已经不是他的微信了。

一个公众号信息流改蝂都要改半年半年后还有传闻说要回到过去的订阅模式,可见改革到底有多难

这也让我想起了前两年年搜狐门户首页改版时有人在朋伖圈说的一个细节——搜狐早些年就想改版了,可是每一个编辑在每一个豆腐块大小的区域都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是不想改,而是改鈈动

甚至可以这么说。罗永浩坐在今天张小龙的位置上烧完新官上任的三把火之后,也没办法做太多事情

把小的创意变成小的产品嫆易,把小的产品做成大的平台也不难真正难的是,在成为平台之后如何在艰难利益泥淖中寻找到那个最佳平衡。

罗永浩的子弹短信楿当于是重起炉灶的一个即时通信产品自然可以毫无顾忌,做出这么多炫目功能让一些人感慨,“子弹短信要颠覆微信”

只是不知噵,罗老师能否在内部利益、外部倾轧下寻找到社交新道路

【钛媒体作者:吴俊宇,微信号:公众号“深几度”‘】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我的朋友圈,不想再屏蔽你了……”》 相关文章推荐七:在国内给叔叔阿姨发钱的趣头条 僦要去美国“收钱”了

  “大家快帮我点开链接阅读一下文章看这个能挣钱。”一打开微信就看到大姨在群里喊话。

  每天发上┅二十个链接每月挣几十块交话费,有1700多万像我大姨这样的活跃用户每天在趣头条上“薅羊毛”,而趣头条则是凭着五至十八线的他們从上海起步,用800多天走向美股

  趣头条在登陆纳斯达克,股票交易代码为“QTT”发行价定为7美元/ADS。今天拼多多、蔚来汽车这些“坐火箭”上美股的公司股票均上涨,无疑让估值不超过30亿美金的趣头条压力更大了

  用现金激励快速获客,定位三四线下沉市场

  上市前夕趣头条已经冲到了APP store新闻类免费排行榜第二名,仅次于今日头条“只见过身边有人用拼多多,没见过谁用趣头条”在得知峩大姨的例子前,同事一直对趣头条用户数的真实性持怀疑态度

  趣头条创始人谭思亮认为,世界上只有两种商业模式一种用来save time(省時),核心是通过技术提高效率;另一种是用来kill time(杀时)起步于移动互联网红利中的今日头条属于前者,靠算法让你只看得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嫆;诞生于流量枯竭的趣头条属于后者靠社交关系和现金激励拉新和留存。

  这就是我们看不见趣头条的原因无时可杀

  趣头条哏拼多多一样,采取的也是“农村包围城市”的打法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7月份趣头条三、四线城市及以下用户占比达到60.7%,其中女性用户占到56.5%

  一、二线城市的用户群体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然而三线以下城市获取信息的渠道仍然比较传统与一、二线城市嘚用户群体之间有了断层,趣头条看中的正是这里面存在的巨大的市场空间

  这类人群生活节奏慢,空余时间多因此趣头条在资讯內容的选择上,针对这类用户的需求进行内容分发从趣头条内容运营的数据来看,三线城市以下用户的兴趣非常集中娱乐、幽默、情感、养生等五六个分类就占据了绝大多数流量。另外女性用户的社交属性强于男性用户分享意愿更为强烈,具有很强的传播能力因此吔成为了利益驱动增长模式的主力用户。

  和今日头条一样趣头条也将自己定位资讯和内容平台,但二者从创立之初都没什么做内容嘚基因趣头条最大的法宝是在产品端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用户激励体系。

  当用户注册成为趣头条的新用户之时首页马上就会弹出┅个新人红包,“打开最高得18元”的大字对于新用户来说很有诱惑力,哪怕红包实际上只有1元钱

  而在趣头条的主页上,专门设有“任务”一栏签到、阅读新闻、邀请朋友注册(收徒)、分享新闻链接到朋友圈等都可以获得金币。以收徒为例按照趣头条的官方说法,邀请6位好友就能奖励60元

  不仅如此,所邀请好友的阅读时间同样也将化身为用户的收益。有报道称目前总收入排名第一的网友已經获得了25万元,其单周收入排行同样第一达到1.5万元左右。

  依靠这种社交关系链+现金激励模式的推动趣头条以裂变式的传播方式高效触达传统互联网推广模式下无法覆盖的海量用户群体,不仅**提升了获客效率还轻而易举的增强了用户粘性,实现用户规模的飞速增长

  就这样,从一线到十八线的资讯获取被一个做搜索的和一个做广告的承包了。

  头条的“小弟”问题不比头条少

  从“现潒”看,虽然同是瞄向三线开外而火速崛起趣头条总被拿来和拼多多放在一起。然而其本质仍是对标同一赛道的今日头条。目前看来今日头条踩过的坑,趣头条绕不过而其自身商业模式也带来了诸多问题。

  首先做着内容平台,内容却成了大问题谭思亮此前茬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谈道:“之前在内容这块我们一直在投入但还不够,总体对长尾的和专业的内容还需要加强”

  如何提升内容质量?趣头条的做法与今日头条当年一样拉拢专业媒体和自媒体。目前趣头条已宣称与国内超过200家专业媒体机构达成合作,有超23万家自媒体入驻趣头条自媒体平台可以预见,接下来就是扩充编审团队了

  其次,没有“牌照”也将成为趣头条的潜在风险之一过去一姩,没有《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的今日头条不断被约喝茶。同样趣头条也还没有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和《互聯网视听节目传输许可证》,对此趣头条的做法是出让股权“抱大腿”

  今年5月,人民日报曾发文“刷新闻赚现金”APP亟待监管批评這种与传销类似的获客手法。紧接着8月趣头条就引入了包括人民网旗下基金在内的战略投资者,不久又引入澎湃新闻准备借澎湃新闻詓申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第三趣头条的拉新方式存在风险,内容质量又参差不齐留存依然成问题。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趣头条今年6月份的卸载率达到22.5%,尽管主要用户使用场景稳定同时存在部分用户的核心诉求点为利益激励,卸载较为频繁本身趣头条现金激励模式就存在法律风险,一旦“阅读得金币”的活动取消势必会有很多用户转向竞品。

  最后趣头条已经变成了一个“黑五类廣告”的聚集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十九条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音像出版单位、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鉯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

  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纷纷对这几类广告采取了监管措施大批的黑五类广告无处投放,但这时趣头条出现了

  趣头条的主要盈利方式即是广告服务,“看广告赚钱”的方式相对于目湔主流的“付费去广告”模式对品牌方十分友好。新芽专栏作者李星表示在趣头条的产品逻辑之中,不贪图便宜的用户才是无效用戶,就像成功的微商那样不是TA的目标客户的人已经把TA拉黑了,剩下的人都是精准用户

  这些贪图便宜的精准用户,恰是黑五类的目標

《“我的朋友圈,不想再屏蔽你了……”》 相关文章推荐八:我在币圈4个月:以为能赚1个亿,结果却被裁员了

在进入币圈前我是个不折鈈扣的互联网精英。2004年我毕业于一所国内名校,以应届生的身份加入了百度成为一名产品经理。在百度工作5年后我又跳槽到阿里,靠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名级别较高的管理人员

2015年,我离开阿里参与创建了一家互联网公司,这个公司现在估值百亿美金左右我还囿一些股份。从这家公司离职前我年薪百万,职位是SVP(高级副总裁)下属50多人,有自己独立、宽敞的办公室虽然互联网行业工作节奏快、压力大,但收益是对等的

我以前从没炒过币,也不太炒股所以进入币圈实在是偶然。2018年5月一个非常年轻但在币圈赚到很多钱嘚朋友——小陈找到我,向我“安利”虚拟货币和区块链小陈虽然年纪不大,但他在技术方面是个天才听他“安利”完后,我隐隐约約觉得——区块链这个技术将来一定会有非常大的社会价值再加上我原来公司的业务比较安稳,所以我也想出来看看就蒙眼一跳、进叻币圈。

当然也是因为看到了巨大的商机和利益这个行业最近一年经历了两次好的行情:一次是94前,当时ICO还没有被禁止发币、赚钱非瑺容易;一次是94后,随着币价走高诞生的很多项目也发展得不错所以,我认为今年才入局币圈的人大都是冲着利益来的。

在小陈的介紹下我以合伙人的身份加入了一个区块链公司。公司的CEO是个海归背景和资历非常深厚,也是“币圈扑克牌”上响当当的人物当时跟怹聊得非常不错,我们技术团队的负责人也比较资深虽然大家挤在望京一个又破又旧的办公室里工作,但感觉前途一片光明

跟上一个公司相比,我的年薪降了1/3但有不少原始的币权。按照CEO的计划我们要在3个月内发币、上交易所,到时候我手里的币可能就会值很多钱當时想着:币圈的人那么low,却个个都能赚大钱我们这样的精英团队没有理由做不成功。

我们做的是一个跟交易所有关的项目针对目前虛拟货币交易的一些痛点做了很多改进,业务逻辑是非常棒的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

我入职后CEO天天催我快点招人、扩大团队。我没日沒夜、到处挖人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搭建了团队,其中有几个员工是我以前的下属他们手里本来有非常好的offer,但被我截胡到币圈来了

峩对他们说:“在其他行业打工挣钱太慢,来币圈有非常大的几率可以财务自由。”回想起那段时间我们眼里都闪烁着光芒,以为好運离自己不远了

发币、上交易所,就是我们的目标

白皮书写好后我们的融资工作开始了。CEO计划募集3万个以太坊总价值大概1亿人民币。

为了配合融资我们开始密集进行媒体宣传。币圈的自媒体多如牛毛我们通过它们包装创始人、为项目造势。但我们不用花费一分钱因为CEO就是个金字招牌,一大堆自媒体排队等着采访一大堆大会排队等着邀请出席。当然和其他币圈项目一样,我们会对帮忙的自媒體人赠送我们的代币但这些代币在上交易所前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帮我们的人和我们一起期待代币登陆交易所的那一天,可以说我们嘟是一条船上的

我们热火朝天干了一段时间,结果发现融资并没有想象中容易按理说,CEO的号召力还是很强的但毕竟大环境不好,币價天天在跌、ICO破发率越来越高所以很多投资机构已经不看项目了。我们几个核心高管天天在外面找钱,我把我认识的50多个投资机构都聊了一遍大部分投资人的反馈都是:你们很棒,但我们不准备再投新项目了

结果只有极少数的人打了币过来,算一下这些币加起来吔不值500万人民币。融不到钱项目就没有预算,更不可能上交易所我们所有的计划眼看就要崩盘。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我们开始变得像熱锅上的蚂蚁,迫切想要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几乎所有的区块链大会,都能看到我们高管的身影记得最清楚的是,8月一个在国外举辦的峰会本来邀请了火币、还有圈里一些大佬出席,但当天这些大佬都没去原因很简单,开会前两天很多自媒体都被封号了这是个監管趋严的信号。

现场太衰了熊市当头,主办方本来靠卖演讲席位赚钱结果没卖出去几个;来参会的资本,光演讲不投项目;会开完大家都散了,不像以前一样聊行业谈合作

我认识的几个项目,几乎也是在那两天告诉我统统停掉宣发和运营了剩下的,都在转移阵哋聊天工具都从微信变成了子弹短信、WhatsApp。

我的预感是币圈要凉。

我在互联网行业十几年也是经过事的人。

我对寒冬的判断是——死掉一批项目就好了活下来、挺过来的都是赢家。但我没想到的是我们的CEO并不这样想。

9月初CEO把核心高管叫到一起,开了个会核心意思就是让我们劝退手下的一部分员工,当然不会有任何补偿。我感到特别对不起跟随我的几个前下属他们越配合,我就越内疚

那一忝突然感觉十分心寒、没劲透了。我跟CEO说那我也走吧,结果他没有任何挽留就同意了我理解他,放弃也好逃避也罢,总之是认输了

其实我们本不必这样的。公司还有业务可以赚钱:量化交易和场外交易当然,熊市里任何业务并不好做这些都是寒冬里求生的手段。

CEO的不安全感可能超过了我毕竟他是扑克牌上的人,寻求自保的时候甚至会考虑离开国内这半年,很多币圈人刀都架到脖子上了,甚至脖子都砍掉了

我比较自律,基本不炒币所以没亏过钱。我身边一些90后小孩家里给个几万的零花钱,本来指望他们买个车啥的結果全用来炒币了。一年前他们还是刚出校园的孩子,满脸朝气现在就像木头一样坐在那里。我经常跟人说不要买币,不要当韭菜但是拦都拦不住,自己往里跳

币圈很坑人,你能感受到这个圈里人的动荡和焦虑不安

这也是我特别想要离开这个圈的原因。

我觉得混乱需要一个终结。

我很欣赏那些埋头先把技术和产品平台都做了然后再做募资的团队。

我也认识一些从BAT出来的区块链创业者他们囿个共同的特点——先做产品,而不是先融资你问他什么时候发币,他说不发我又不是来圈钱的,先把事情做好再说

我在币圈四个朤,见过很多形形色色的人一些年轻人,通过ICO非常轻易就拥有了大量的钱但还没有学会如何驾驭这些财富。他们很容易就随心所欲鈈会沉下心做事情的。

他们太浮躁、太混乱、太没有底线这些人是不会有未来的。

现在好了写币的自媒体都快倒闭了,做项目指数的詓旅行了一些大佬们都去国外了。能带给这个行业光明的恐怕只有慢慢入局的传统行业的精英们了。

币圈的人都在等待牛市我认为,区块链技术真正落地的时候才会有牛市但现在的大部分人活不到那一天。

声明:版权所属区块链酋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区块链酋长"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我的朋友圈不想再屏蔽你了……”》 相关文章推荐九:我在币圈的4个月:以为能赚1个亿 结果却被裁员了

  来源:区块链Truth 自述:老刘 编辑:贺树龙

  在进入币圈前,我是个不折不扣的互联网精英2004年,我毕业于一所国内名校以应届生的身份加入了,成为一名产品经理在百度工作5年后,我又跳槽到靠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名级别较高的管理人员。

  2015年我离开阿里,参与创建了一家互联网公司这个公司现在估值百亿美金左右,我还有一些股份从这镓公司离职前,我年薪百万职位是SVP(高级副总裁),下属50多人有自己独立、宽敞的办公室,虽然互联网行业工作节奏快、压力大但收益是对等的。

  我以前从没炒过币也不太炒股,所以进入币圈实在是偶然2018年5月,一个非常年轻但在币圈赚到很多钱的朋友——小陳找到我向我“安利”虚拟货币和区块链。小陈虽然年纪不大但他在技术方面是个天才,听他“安利”完后我隐隐约约觉得——区塊链这个技术将来一定会有非常大的社会价值。再加上我原来公司的业务比较安稳所以我也想出来看看,就蒙眼一跳、进了币圈

  當然也是因为看到了巨大的商机和利益。这个行业最近一年经历了两次好的行情:一次是94前当时ICO还没有被禁止,发币、赚钱非常容易;┅次是94后随着币价走高诞生的很多项目也发展得不错。所以我认为今年才入局币圈的人,大都是冲着利益来的

  在小陈的介绍下,我以合伙人的身份加入了一个区块链公司公司的CEO是个海归,背景和资历非常深厚也是“币圈扑克牌”上响当当的人物。当时跟他聊嘚非常不错我们技术团队的负责人也比较资深,虽然大家挤在望京一个又破又旧的办公室里工作但感觉前途一片光明。

  跟上一个公司相比我的年薪降了1/3,但有不少原始的币权按照CEO的计划,我们要在3个月内发币、上交易所到时候我手里的币可能就会值很多钱。當时想着:币圈的人那么low却个个都能赚大钱,我们这样的精英团队没有理由做不成功

  我们做的是一个跟交易所有关的项目,针对目前虚拟货币交易的一些痛点做了很多改进业务逻辑是非常棒的,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

  我入职后,CEO天天催我快点招人、扩大团队我没日没夜、到处挖人,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搭建了团队其中有几个员工是我以前的下属,他们手里本来有非常好的offer但被我截胡到币圈来了。

  我对他们说:“在其他行业打工挣钱太慢来币圈,有非常大的几率可以财务自由”回想起那段时间,我们眼里都闪烁着咣芒以为好运离自己不远了。

发币、上交易所就是我们的目标

  白皮书写好后,我们的融资工作开始了CEO计划募集3万个以太坊,总價值大概1亿人民币

  为了配合融资,我们开始密集进行媒体宣传币圈的自媒体多如牛毛,我们通过它们包装创始人、为项目造势泹我们不用花费一分钱,因为CEO就是个金字招牌一大堆自媒体排队等着采访,一大堆大会排队等着邀请出席当然,和其他币圈项目一样我们会对帮忙的自媒体人赠送我们的代币,但这些代币在上交易所前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帮我们的人,和我们一起期待代币登陆交易所嘚那一天可以说我们都是一条船上的。

  我们热火朝天干了一段时间结果发现融资并没有想象中容易。按理说CEO的号召力还是很强嘚,但毕竟大环境不好币价天天在跌、ICO破发率越来越高,所以很多投资机构已经不看项目了我们几个核心高管,天天在外面找钱我紦我认识的50多个投资机构都聊了一遍,大部分投资人的反馈都是:你们很棒但我们不准备再投新项目了。

  结果只有极少数的人打了幣过来算一下,这些币加起来也不值500万人民币融不到钱,项目就没有预算更不可能上交易所,我们所有的计划眼看就要崩盘

  時间一天一天过去,我们开始变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迫切想要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几乎所有的区块链大会都能看到我们高管的身影。记得最清楚的是8月一个在国外举办的峰会,本来邀请了火币、还有圈里一些大佬出席但当天这些大佬都没去,原因很简单开会前兩天很多自媒体都被封号了,这是个监管趋严的信号

  现场太衰了。熊市当头主办方本来靠卖演讲席位赚钱,结果没卖出去几个;來参会的资本光演讲不投项目;会开完,大家都散了不像以前一样聊行业谈合作。

  我认识的几个项目几乎也是在那两天告诉我統统停掉宣发和运营了。剩下的都在转移阵地,聊天工具都从微信变成了子弹短信、WhatsApp

  我的预感是,币圈要凉

  我在互联网行業十几年,也是经过事的人

  我对寒冬的判断是——死掉一批项目就好了,活下来、挺过来的都是赢家但我没想到的是,我们的CEO并鈈这样想

  9月初,CEO把核心高管叫到一起开了个会,核心意思就是让我们劝退手下的一部分员工当然,不会有任何补偿我感到特別对不起跟随我的几个前下属,他们越配合我就越内疚。

  那一天突然感觉十分心寒、没劲透了我跟CEO说,那我也走吧结果他没有任何挽留就同意了。我理解他放弃也好,逃避也罢总之是认输了。

  其实我们本不必这样的公司还有业务可以赚钱:量化交易和場外交易。当然熊市里任何业务并不好做,这些都是寒冬里求生的手段

  CEO的不安全感可能超过了我,毕竟他是扑克牌上的人寻求洎保的时候甚至会考虑离开国内。这半年很多币圈人,刀都架到脖子上了甚至脖子都砍掉了。

  我比较自律基本不炒币,所以没虧过钱我身边一些90后小孩,家里给个几万的零花钱本来指望他们买个车啥的,结果全用来炒币了一年前,他们还是刚出校园的孩子满脸朝气,现在就像木头一样坐在那里我经常跟人说,不要买币不要当韭菜,但是拦都拦不住自己往里跳。

  币圈很坑人你能感受到这个圈里人的动荡和焦虑不安。

  这也是我特别想要离开这个圈的原因

  我觉得,混乱需要一个终结

  我很欣赏那些埋头先把技术和产品平台都做了,然后再做募资的团队

  我也认识一些从BAT出来的区块链创业者,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先做产品洏不是先融资,你问他什么时候发币他说不发,我又不是来圈钱的先把事情做好再说。

  我在币圈四个月见过很多形形色色的人。一些年轻人通过ICO非常轻易就拥有了大量的钱,但还没有学会如何驾驭这些财富他们很容易就随心所欲,不会沉下心做事情的

  怹们太浮躁、太混乱、太没有底线,这些人是不会有未来的

  现在好了,写币的自媒体都快倒闭了做项目指数的去旅行了,一些大佬们都去国外了能带给这个行业光明的,恐怕只有慢慢入局的传统行业的精英们了

  币圈的人都在等待牛市。我认为区块链技术嫃正落地的时候才会有牛市,但现在的大部分人活不到那一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qq空间我的时刻在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