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 杂志有几个文明?

发现信息价值
wrz8253883
中国与中华文明是不是一回事?
wrz8253883
09:00 原创发表在
王岩林 今人左一个“中国”、右一个“中华文明”地叫着,可每当我较真地追问:“中国”与“中华文明”的所指相同么?“中国”与“中华文明”究竟是不是一回事时,多数普通公众的第一反应几乎都是:“这还用说吗?中国跟中华文明本来就是一回事嘛”;而面对同样的问题,一些学者和文化人,则要谨慎得多。他们常常要么躲躲闪闪、不置可否,要么支支吾吾、语焉不详。 按世间的道理或人类所普遍遵循的逻辑来讲,但凡所指相同的事物,有两种不同的提法,大体上只会有三种情况:一是,“名”不同,“实”似相同、却本不同;二是,其中一个,乃另一个的简称;三是,其中一个概念,乃另一个的“小名”之类。若不是以上这三种情况,一点儿也不蠢笨的人类,才不会费时费心地搞出两个不同的名称、分别去称唤同一个东西的(语言文字的翻译之类,则另当别论)! 按着“小名说”的思路讲来,固然有那百分之好几、甚至几十的道理;可进一步深挖下去,细细分辨一番,几乎可以断定,其不适用于“中国”与“中华文明”这对不同的概念。 第一,“小名”者,较小范围内、不登大雅之堂的非正式名号也。“中国”,“中华文明”,哪一个是仅限于较小范围使用的?哪一个是难登大雅之堂的非正式名号?“中国”,走到世界各地、甚至联合国去,也没有人不认!“中华文明”,在著述人类文明、细数世界古往今来各大文明时,恐怕任何排名榜都不敢少了她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席吧?! 第二,若坚持“小名说”,便必然要交代清楚哪个是“大名”、谁又是谁的“小名”。如果,有人说“中国”是“中华文明”的“小名”,我倒觉得也有几分道理。可当今的中国人、当今的国际世界、以及眼界只有几十年或三五百的中国学界,他们能够答应吗?而要说“中华文明”是“中国”的小名,那更得歇歇了。真没听说过,一个几千年老寿星的荣耀名字,还得去给那只有几百年历史的“中国”之名去做“小”!(商周时期就有的“中国”一词,所指完全不是一回事。今日“中国”国名的出现,只是辛亥革命后才有的新近事。) 既然,“小名说”难以行得通;接下来,我们不妨再来看看“简称说”。 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讲一个是另一个的“简称”,这是要有一个基本且必须之前提的,即:两个称谓或名号,所指、所讲者,定是不二的同一个(或至少要是可被视作指向“同一”对象的)。简者,简化也,仅仅是对较长、较复杂名称的简缩表达而已。依照此逻辑,“中华文明”,不可能是“中国”的简称;那么,“中国”,是不是“中华文明”的简称呢? 就现在的正式表述和话语逻辑来讲,可以肯定地说:也不是。 第一,“中国”,正式地被定为简称,一个是在“中华民国”成立时,一个是我们当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就是说,从官方正式表述看,“中国”,乃是中华大地上这两个“共和制国家”的共有简称。 第二,进入20世纪,当我们重新定义“中国”这个词、这个概念(而不是用中华古人的原意)之后,“此中国”,早已不再是“彼中国”了。因为,无论当“中国”这个国名,最早被用作“中华民国”的简称,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都没有直接地与“中华文明”挂起钩过。 推论到这一步,在“小名说”、“简称说”统统都被否定之后,留下来的,就只有一种可能了。那就是:不管大多数人是真的稀里糊涂、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结论都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中国”与“中华文明”,貌似是一回事,或者被我们不加区别地看作是一回事;其实呢?她们两者,尽管重叠部分有很多,却根本就不是同一个实体、同一回事! 得出这样的结论或判断,必然有自己的道理。 首先,需要来看看“中国”这个概念的所指。“中国”一词,本来在我们自己传统的语境下,是有自己不同语义的。但后来被确定为“中华民国”的简称后,便来个了全面颠覆的大转变。从此以后,她被全面赋予了主权、疆域、民族、国体、国号等近现代国家才有的新意和新理念,她已不再是一个东方古老辉煌文明的指代了。或者也可以这样说,当“中国”一词,实实在在地直接指向了近现代“共和制主权国家”以后,实际上,无论从其概念所指,还是从其所营造的舆论话语,都将一个全面完整的中华,已然分割成了不同的两个!-----一个是近现代新生的“共和制主权国家”,一个是古老的五千年中华文明。 然而,名是名,概念是概念,实际上与不断演进着的活历史,却不会因一个时期人们对文明的无视与新“中国”概念所表现出的那种不包含,而出现相同的割裂与改变。再怎么说,中华文明虽然暗淡了、甚至跌落谷底了多少年,却始终并没有中断和死去。无视我们近现代新的“共和制主权国家”是建立在中华文明的老桩基上之事实,不仅学理上说不通,也与千百年的事实严重不符。简言之,正确的看法应是:中华、或统称意义上的“中国”,既是一个国家、一个后生出的“共和制主权国家”,同样也是、甚至更是一个文明、一个穿越几千年时空仍然“活着”的大合文明体!更准确地说,从历史、今天、未来看,她是一个、且不可能不是一个特别的久远文明与现代国家相结合的“文明国家复合体”! 很多人没有在总体上看清这一点。被她那直接指向“共和制国家”的所谓简称蒙蔽了。就像只知楼观台、而不明楼观台建在大秦岭终南山上的人们一样,今世之人,也往往因“中国”一词,未直接与明确地指向“中华文明”,而不知不觉间无视和忽略掉了那更基础、更根本的文明根脉与大地。 必须说,能认识到中华,乃一个非普通近现代国家而是一个文明型、文明性、文明体“复合国家”或“文明国家”的人,是从本质上看清和把握了“中华国”(我给她起得名)之根本的睿智者。而这样的人,才是最终能够为中华主体文明构建新时代话语的创建者。 回到“中国”的概念与称号上。既然,她是一个绝无仅有的巨型“文明+国家复合体”;既然,她所经历和建构“文明体”的时间及成就,要远远长于、大于新建“国家”很多(一个是数千年或更长时间,一个是百年左右;一个是世界唯一生生不息、未曾中断的高峰文明,一个只是从危亡中拼死爬出的、数百个民族国家中的大型“新生儿”),那么,其堪称第一性的本质特征便是:复杂性、大杂合或广泛结合性。 这种对象本身的复杂性或所行“大合道”的杂合特征,必然使其任何一种称谓,尤其是具有统称意味的名称,都会出现内部的多级站位与复杂结构。也就是说,虽然写出来、叫起来,可能只是一个简单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组;但针对这种复杂复合体的任何一个统称与简称,都很难像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指向较为单一明了,具有极高的“名实”统一性。 如果,接受这样一种大前提和基本理念,不再勉为其难地追求这类统称概念在所指上的同一性和一致性(其实也就是面对中国自己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是能以一种坦然客观、甚至自豪欣赏的态度,去分辨和客观呈现它的复杂、多层却总体统一的。 试着分析一番,具体地,可将今人所定义之“中国”,大致分为这样几层、几类: 其一,站位于“新中国”的,其“中国”之谓,乃“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也(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意义上的)。其长,总共不过百年。与非“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和疆土,甚至与主权管辖范围之外“中华民国”的前土、前区,都有一个明确的分割界定。这样一“中国”,我们很多数时候业已突破了。对台所言的“一个中国”,肯定不是单纯这一“新中国”的概念与定位。 其二,站位于“近现代国家”或“共和制国家”意义上的“中国”,通常会以辛亥革命后第一个非皇权国家“中华民国”的成立为标志。其遗产接手于所谓的“封建王朝”时代的末期,但仍不可否认是从文明国之道、变更到主权国之轨上来的。陆台两岸“一个中国”,在这里可找到较近的共同渊源。既是简称的相同,也具统称意义上的基本同一。这是稍作扩大的第二层。 其三,站位于两千多年中央集权郡县制或三千年周秦汉唐中华文明成熟期历史跨度上的“中国”。很显然,这其中“文明”与“国家”的重叠部分最大。甚至,还常会被人混作一谈。也有少人以“皇权家国”与近现代“政党国家”,加以具体区分。我要说的是,这是以当今“国家”(或主权国家)理路来看的,若是以更长久、且直接对接人类发展的“文明”理路去看时,这貌似可混为一谈的二三千年,其实无论从本质、内涵、格局、气韵上,还是从社会、建构、理想、追求等全方位看,都是与今之“国家”大为不同的。而且,谁也不能否认,那时的“中国”------若必须用这个词的话------更是一个致力于文明感召和拥有庞大“文明圈”的“文明国”、一个文明大道上的“中国”,而不是今日西化后无甚自觉文明担当与追求、尚未回归主体文明之道和重生出主体文明态的这个以西为师之主权化、疆域化、民族化之“中国”! 其四,站位于五千年(或更长时间)整个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之“中国”,其视野,要说是够长远的了。不过,由于主要是偏重于民族、种族化等更加贴近西方分之道理路的,加之自知搞出诸如“中华民族国”之类称谓来,既无坚实的逻辑与学理依据,更会与国内国际发展局势格格不入,所以,在我中华之文明与国家问题上的发言权不多,也难以被主流阵营所容留。这里,之所以特别作为“中国”概念系中的一种分层站位,一是考虑到源自西方的“中国学”(“中国学”的基本站位元,一方面是中国之国家、体制、社会等,另一方面就是种族、民族、疆域等)还有一些市场,再一个就是其在民间还有直接调动民族民粹力量的天然优势,所以还得给予一定的重视。 其五,站位于中华文明的发展全程来看待、来统称“中国”者,其实也就是那些拥有了昔日人类文明总视野和各文明比较维度的人们,在今天的国内外,为数还不是很多。于西方,以“全球文明史观”派为代表;在中华,以专门的文明研究、尤其是比较文明研究和中华文明研究者群体和个人领先者。这一类分层站位,还不是最高的。还不具备将昔日“中华文明”与今日之“中国”连通一体,实施作为的最高综合能力。 其六,能够站位于复杂的“文明国家复合体”平台上、且致力于贯通文明体与现代国家的人,于学者、文化人群体中有之,却还不多;于社会人、官员、经济界等人士中,就更是少之又少了。不过,有一种力量值得特别地予以关注,那就是:站在中华复兴运动最前沿的“文明复兴力量”。由于他们一方面要前接昔日的中华文明及其大道,另一方面又要直接为“新中国”、现代共和制“大中国”做出积极的探索努力,所以,这一群体和力量,是未来中国的先驱和新希望。 最后,要说的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中国”与“中华文明”两名相、两回事,以及这六大分层站位中的多数人还未能攀上最高处,这些,统统只是早前与当今一个时期国内外社会认知与话语实际的反映,并不表示今后一直会定格、静止于此。未来,随着中华复兴运动的进一步深入,随着中国率领世界范围文明对话力量的大势既成,“中国”,作为一个更具统称性的“简称”与名号,也会越来越向着中华文明、中华文明之道不断靠拢的。可以预见,当“中国”概念越来越回归和充填进中华文明丰富内涵的若干年后,那时的人们,终究是会将它们视作一回事的。只是,这同时也需要国家、社会与更多民众,努力地向着五六层先行者们的站位层级与认识格局,逐渐地去攀升和靠拢。 王岩林的更多文章和相关评论见:
有启发就赞赏一下
文章很赞,分享给好友
文章很赞,分享给好友
wrz8253883
大家都在看
wrz8253883的其他帖文
更多好看内容
不过瘾?!打开凯迪看更多精彩内容全国文明城市有哪些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全国文明城市有哪些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答案带解析】简答题(8分) 中国是有着悠久文明的国家。在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中华文明是没有中...
简答题(8分)中国是有着悠久文明的国家。在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中华文明是没有中断、延续发展至今的文明,已经有5000多年历史了……2000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穷地理,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他们提出的很多理念……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诸子百家中成为封建文化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主流、核心地位的是哪一学派?(1分)其创始人的核心思想是什么?(1分)(2)诸子百家中的儒家强调教育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主要有哪些?(1分)被道教尊奉为教主的是谁?(1分)(3)我国古代数学研究硕果累累,世界上最早提出正负数加减运算法则以及联立一次方程组的是我国哪部数学专著?(1分)把圆周率计算到3..1415927之间,最早是在什么时候?(1分)(4)中国古代医学发达,中医中药至今仍然在世界医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请你列举一例我国汉代到明朝时期在医学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1分) (5)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1分)  
(1)儒家或儒家学派(1分);“仁”(1分)
(2)创办私学;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积累丰富的教学教育经验(1分)
评分说明:意思相近即可,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给1分。
老子(李耳或李聃)(1分)
(3)《九章算术》(1分);南朝(或南北朝)
(4)华佗在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手术法,还编制了强身健体的“五禽戏”;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李时珍...
考点分析:
考点1:中华文化的勃兴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全面繁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1、: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它已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金文: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也称“铭文”,金文比甲骨文规范。
龟甲、兽骨
3、夏历: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据说来源于夏朝,到商朝时历法逐渐完备,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
4、扁鹊和“四珍法”: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叫“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沿用,扁鹊被看作是中医的鼻祖。
5、屈原和《离骚》:屈原是战国末期楚国的爱国诗人,他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楚辞体。他的代表作是《离骚》,现今端午节的有关习俗,据说就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一﹑★★孔子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是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1、孔子的政治思想:他提出“仁”的学说,“仁”包含一切美德。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孔子对“仁”有很多解释,如“仁者,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和谐社会人际关系,他还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统治都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成为以后统治者“民本”思想的基础。
2、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名言
孔子又是大教育家,他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扩大了教育对象,打破了以往官府垄断教育的局面。因材施教,创立了自己的一整套教育思想体系。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谦虚的品德),“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老实的态度);“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科学的方法),孔子的言论被其弟子整理成集,即《论语》。
3、孔子的地位
孔子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众多思想家对许多社会问题展开辩论,各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言论,出现了“百家争鸣”。
2﹑“百家争鸣”主要派别及代表人物(春秋战国时期)﹕
主 要 思 想 主 张
主张“兼受”、“非攻”
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是秦国中央集权政治的理论基础
提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解析(9分)材料一:2013年我(习近平)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分别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倡议。“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契合中国、沿线国家和本地区发展需要,符合有关各方共同利益,顺应了地区和全球合作潮流。“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一带一路”建设不是要替代现有地区合作机制和倡议,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材料二:我国唐朝时期对外交往活跃,与亚洲及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材料三:中国丝绸从海路外传虽然开始很早,但只限于官方贸易。到宋代,除官方丝绸贸易外,民间商人向海外进行丝绸贸易的,也蓬勃发展。材料四:“自永乐(明成祖年号)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材料五:乾隆时期颁布了《防夷五事》:一是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二是外国商人到广州,应令寓居洋行,由行商负责稽查管束;三是禁止中国人借外商资本及受雇于外商;四是割除外商雇人传递信息之弊;五是外国商船进泊黄埔,酌拔营员弹压稽查。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中所提到的“丝绸之路”在西汉时期的起点和终点分别在哪?(1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有何作用?(1分)“海上丝绸之路”何时初步形成?(1分)(2)唐朝与日本交往中影响最大的使者是谁?(1分)(3)随着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宋朝统治者为管理海外贸易,专门设置了什么机构?(1分)(4)材料四中的“永乐三年”是指公元多少年?(1分)“奉使西洋”的目的是什么?(1分)(5)材料五表明清朝前期实行的什么对外政策?(1分)有何消极影响?(1分) 
材料解析(9分)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材料二:《春秋》大一统,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材料三:“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材料四:17世纪,漠西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在沙俄的支持下,大搞分裂,发动叛乱。从1690年至1696年,康熙帝三征噶尔丹,最后噶尔丹众叛亲离,服毒自杀。18世纪,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又发动叛乱,乾隆帝派兵镇压。维吾尔族人民积极支持平叛,大小和卓兵败被杀。材料五: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经济、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中的“秦王扫六合……诸侯尽西来”指的是什么事件?(1分)这一事件有何重大历史意义?(1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提出了什么主张?(1分)该主张产生了什么影响?(1分)(3)材料三所引用的话是谁说的?(1分)他所实行的民族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分)(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说清政府在粉碎噶尔丹和大小和卓叛乱后,为了加强对北部和西北边疆的统治,先后设置的管理机构各是什么?(2分)(5)元朝时期民族融合的主要表现是什么(举一例即可)?(1分) 
中国同欧洲的友好关系历史悠久。166年,一批大秦人以大秦安敦尼王朝皇帝的名义向东汉皇帝赠送礼品,这是中国与欧洲第一次直接交往。这说明中国与欧洲第一次直接交往开始于A.1世纪
B.2世纪C.公元前1世纪
D.公元前2世纪 
新疆和西藏自古就是中国领土,它们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分别是在A.西汉、唐朝
B.西汉、元朝C.西汉、清朝
D.东汉、清朝 
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分封制规定,受封诸侯对周王应尽的义务主要有①统治和管理辖区内的土地和人民 ②定期朝见周王③向周王交纳贡赋 ④带兵随周王出征作战 ⑤拥戴周王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没有被灭
人类文明绚丽灿烂、多彩多姿,人们都为自己的文明感到骄傲和自豪,这是朴素的感情。不过说到文明伟大之处,难免自傲自负。曾有一些韩国人出书认为自己国家是东亚文明的核心;而某些日本人说他们天皇家族有一万两千年的历史;乃至一些法国人认为法语是最好听的语言……凡此种种,都是不客观的,从小处看,是井底之蛙,从大处看,是民粹主义,早晚会出问题,或者已经出了,即将再出。我觉得我们不应该犯这个问题,爱自己的文明,更要客观看待她。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吗?只能说比较悠久。讨论文明的长短,要有考古证据,不然我说三万年,他说一亿年,那时间的尽头,到底是谁的从前?实际上,中华文明,至少有3700年的历史,这是有考古支撑的。当然啦,具体的长短,就很难说清,又会涉及一些钻牛角尖的问题,比如“什么是文明”,那就生涩无聊了。至少目前看,理智的说,中华文明上下4000年,是没有问题的。至于5000年,则过誉了。比中华文明早的不多,但有,比如埃及、以苏美尔和阿卡德为代表的美索不达米亚、印度的哈巴拉等等。和中华文明差不多同时的还有希腊克里特岛文明、美洲的奥尔梅克等。所以中国人打不过洋人的时候,说“我们先前比你们阔多了”,其实是自我感觉良好,欧洲文明不比中国短。而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则是毫无疑问的比中华久远且先进,咱们百家争鸣刚进青春期的时候,埃及已经垂垂老矣了,甚至可以说,根本就是两代文明,埃及5000年的金字塔就伫立在尼罗河畔,这是不得不承认的。
但是中华文明依旧是伟大而独特的文明,因为存在时间比较长,甚至至今存在。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文明早已彻底灭亡了,现在那里是穆斯林的地盘;克里特岛和哈巴拉与后来的希腊及印度也没什么传承性——他们都是失落的文明,唯有中华是一脉相承的。这是为什么呢?
我觉得大致有三点原因。 &  
第一,是汉字。   
中国近代贫弱的时候,曾经有人主张彻底废除汉字,因为觉得汉字系统太落后,不适应现代社会。这种说法也有一点儿合理性,因为汉字的确是非常古老的系统。甲骨文发现的时候,已经是很成熟的文字了,说明其出现时间非常早,所以,汉字系统从古人记录的最原始手段演化而来,既绘画。从这个角度讲,它不但比什么英文、阿拉伯文落后,甚至比楔形文字还落后,和古埃及象形文字是一个梯队的,岂止是古老,简直是古老。外国人觉得汉字难写、汉语难学,因为汉字不是音节文字,这与大多数现代文字系统大相径庭。以英文举例,只要会某一个单词的读音,再掌握26个字母和一定的规律,拼写出文字并非很难。但汉字系统就没这么智能。虽然汉字有绘画的元素存在,所以按理说,可以根据文字分析出意思,但这种分析首先就要特别熟悉汉语,何况,随着年代的推移,这种绘画元素越来越抽象和淡薄。给一个不认识汉字的外国人看甲骨文的“月”字,他基本能明白这是月亮,因为就是画了一个月亮嘛,但看现代汉字的“月”,就比较难了。看甲骨文的“水”,他基本能明白这个字和“水”或者“流动”有关,但是看现代汉字的“水”,他要能明白那绝对是蒙的。给他“一”,他能写出“二”、“三”,那再问他“四”呢?他保证划四个横杠,你再问他“一万呢?”他就该打你了。何况,还有很多字的意思根本不可能靠绘画表达,比如“尴尬”,这两个字,鬼能猜出来它是“尴尬”的意思吗?或者知道“尴尬”怎么念,能写出这两个字吗?绝对不可能。这不是很尴尬吗?但是英语,如果知道“尴尬”的读音,写出“awkward”则还是有可能的,即便拼错了,在文章中,配合上下语境,读者也很容易猜出来。所以,现代文字系统,基本是“以读音提领文字”,而汉字系统,由于太古老,变化太多、简化太多,使得“以形象勾勒意思”这层本来的优点就已经基本泯灭了,同时,
“以读音提领文字”的特性又非常弱——同样一个“日”字,下头一个横念“旦”,左边一个横念“旧”,中间竖着一个横念“田”,两头插出去念“申”,横着一个横念“目”,上下各一个横念“亘”,压扁了念“曰”,就是不念“日”,气死你。另外,英文的26个字母,是单向顺序排列的,而由于
“象形性”,汉字的笔画虽不多,却是上下左右无序排列的,如果说英文是二维的,那汉字简直就是三维立体的。比如“甲申由”之类的,“木林森”、“人从众”、“火炎焱”之类的……总之就是玩死你。那么,汉字到底是靠什么和汉语向匹配的呢?话不能说绝,但是基本上——靠死记硬背。所以每个识字的中国人都应该给自己鼓掌,因为我们的确是学会了世界上最不智能的一种文字,不容易啊!
但,恰恰就是这套极其落后的文字系统,成为了中华文明发展延续至今的最大功臣。其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汉字不是音节文字,不表音。我们都知道,所谓“十里不同音”,各地方言是普遍存在的。假设,我们的祖先发明了汉语拼音一样的文字系统,会怎么样?同样一个你好,北京人就读“你好”,写也写成“nihao”;而广东人就读成“累厚”,那就得写成“leihou”;同样一个姑娘,黑龙江人读“姑娘”,写成“guniang”,大连人就读成“归宁”,写成“guining”……在远古通讯极端不发达的漫长时间里,由于读音不同,文字会迅速分化,中国如此庞大,各地方言根本无法共通,久而久之,必会形成不同的文字系统,文字不一样,语言又不同,中华文明如何保证向心力?历史漫长、世事艰难,分裂是必然的。反例是有的,古罗马帝国疆域庞大,通用拉丁文,但拉丁文表音,随着时间推移,语言文字系统就开始分裂成罗曼语族,直至今日成为意大利文、法文、葡萄牙文、西班牙文。
如果拉丁文和汉字一样是象形文字,那我们今天面对的可就不是欧盟了,而很有可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文字是一种文明最核心的载体,文字分裂,文明安能长久?而中国则完全没有这个问题,读音再奇葩,写出来的字也基本是一样的,尤其是秦始皇以后。当然,世界历史上广泛存在不同语言文字的国家,但除非有一种核心文字系统做文化载体,比如汉字之于56个民族的中国、俄文之于100多个民族的俄罗斯,否则分裂只是时间问题。比如苏丹,北部说阿拉伯语,南部说英语,分裂了;比利时,法语德语共存,估计也早晚分裂;塞浦路斯,一个道理。当然,很多国家是广泛存在方言的,又使用表音文字,但没有分裂,那是因为这些国家基本成型于近代甚至现代。因为人类越发展,文字分化的危险越小——发达的社会可以迅速抹杀语音的鸿沟,“方言”会逐渐消失,直至灭亡。但在漫长的古代时间里,汉字的“不表音性”,或者说“读音文字的互相独立性”,保证了中华文明的长久凝聚力。
第二,是龙图腾。 &  
图腾这个东西,如今似乎没什么用。但在古代,特别是原始社会,它是一种团结人心的有效手段。我们这个部落,和他们那个部落有什么区别呢?大家都长得差不多啊。不一样,我们部落信奉狗熊,谓之“有熊”;他们部落信奉黑鸟,谓之“玄鸟”,熊会给我们吃喝,给我们力量,鸟不会给,只会给他们部落。这是最原始的信仰,是人类在远古时期能够凝聚起来的强大文化元素。只不过,这个时期太古老了,可能远比三皇五帝还古老,但是时间却是漫长的,应该比整个封建社会都长。部落之间互相征伐,熊咬死了鸟、狼吃了羊、太阳晒干了树……在某一时期的中华大地上,有一个以蛇为图腾的部落非常强大,他们组成了一个部落联盟,去和另外一些部落联盟抗衡,古代的英雄们高喊着“为了部落”杀将出去,发现队伍很难团结,有组织,无纪律。为什么?因为我们部落信蛇,但是一些盟友部落不信蛇,信其他的,图腾不一样,没有向心力,这仗怎么打?于是我们的祖先一拍大腿,创造性地搞出了一个超级图腾——龙!!!我们信蛇,所以龙基本还是蛇的样子,但是有角,信鹿的部落也是我们一部分;有猪鼻,信野猪的也没问题;有鹰爪,还会飞,信鸟的都进来了;还有鱼鳞,信鱼的也很安心了;还会喷水和吐火,信奉水火等自然元素的也高兴了。看看这个新的图腾,它上天入海,无所不能,兼容并包,有机组合,有一切你想看到的图腾的影子。最妙的是,它还那么神秘,让所有人都心驰神往,却不能得见,它是超越自然的主宰,是庇佑我部的无上存在,以至于它甚至不是单纯的图腾了,它升格为神。于是,在这个伟大的新图腾的带领下,这个部落联盟脚踏实地,振兴中华。所有其他的部落联盟都被干掉了或者吸收了,这个得胜的部落联盟逐渐发展出了城市、进而发展为了国家。尽管在文明的发展中,龙的地位迅速下跌,甚至还有一个叫周处的敢去杀那么一只。但是毫无疑问,在远古时代,龙图腾提供了一种无可匹敌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什么?因为这家伙是编造的呀,没这个东西,随便一说,当然无敌了。一个蛇一样的家伙居然还能腾云驾雾,连空气动力学都不放在眼里,在上古时代,简直就是图腾中的战斗腾。
正是因为有“龙”这样一个幻想出来的无比强大的图腾,原始的中华部落才能兼收并蓄,百战百胜。如果没有龙,我们可能根本不长这个样子。所以说什么狼图腾,羊图腾,都歇歇吧,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嘛。
第三,是儒家文化。 &  
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之一。儒家文化有很多优缺点,这是所有文化的共性,爱它的,顶礼膜拜,恨它的,除之后快。其实儒家文化虽有糟粕,但还没有坏到什么罄竹难书的程度,只不过中国人近代受了太多欺负,产生了怨妇情节,外国人不好,少数民族不好,中国传统文化也不好,没这些东西,我们中国早强大了。如果儒家讲的“仁义礼智信”中国人真正百分百做到,国家也不会沦落到这个样子。儒家文化没什么大问题,而且是中华文明的股肱之臣。不谈别的,单说一点——“子不语怪力乱神”。儒家是一种出世的学说,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妻妾成群……啊,对不起,是,达则兼济天下。独善其身的目的,还是为了兼济天下。没有实际利益的东西,儒家不愿多谈,也不愿意去研究。所以,以儒家文化为导向的中华文明,是一个实际利益先行者,从古至今都是。正因如此,玄之又玄的宗教在中国从来就没有地位。儒家思想深入高端阶层,把持中国人思想上千年,宗教完全被边缘化了。欧洲皇帝登基,得教皇加冕,君权与教权的斗争横亘西方历史,而穆斯林国家,更是把伊斯兰教奉为一切之行为准则。为了和宗教相关的一些简直无厘头一样的问题,同一宗教内部斗的你死我活,比如东正教和天主教,逊尼派和什叶派,而不同宗教之间更是大战千年,直到现在耶路撒冷还打着呢。奥运会主办权是绝对不可能给伊斯坦布尔的,因为那里本来是君士坦丁堡。宗教在除中华文明圈以外的地方,影响力实在太大。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是宗教国家。美国货币上写着“In
trust”,阿拉伯国家甚至宪法第一句就是“真主至大”。在中国,你能想象人民币上印着“玉皇大帝保佑你”吗?宪法第一句话是“南无阿弥陀佛”?你是不是乐了?可在其他国家,就是这样的,他们是正常的,我们才是异类。
但异类,不代表败类。事实证明,没有宗教,不是中华文明的问题,而是中华文明的偏得。因为宗教实在是一把双刃剑。说正面,它的确是可以教人向善,团结人心。可是,为什么极端的宗教分子却杀人不眨眼呢?极端的应该极端善良啊;为什么不同的教派之间斗的你死我活呢?宗教不是团结人心吗?宗教,是人类的发明,它不是从来都存在的,也早晚有一天会消亡。宗教的起源也许只是弱小的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但它却迅速异化了。正因为宗教可以蛊惑人心,统治者们很快把它变成了万能遥控器,以神人之间的通信者自居,于是高高在上;以不同信仰的正统者自傲,于是唯我独尊。至少我,很难相信,挥斥方遒的君士坦丁真的相信哪里有那么一个上帝在保佑着他,但他还是签署了《米兰敕令》,不是他相信宗教,而是因为他觉得,应该让罗马人相信宗教。古老宗教系统的口口相传和久远宗教典籍的年久失修,给了统治者信口开河的机会,在玄之又玄的神秘气氛下,所有的恶魔勾当,都可以轻而易举的披上天使的外衣。有人以为,基督教是西方文明发达的基础。错了,基督教恰恰是西方文明发展的拖累,如果不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现在的西方无法想象。在那之前,匍匐在神权脚下的西方被新兴的伊斯兰世界摧枯拉朽般的撕裂。但很快,伊斯兰教也走上了基督教的老路,于是你看到了现在的伊斯兰世界。由于东正教和天主教的决裂,东西罗马才彻底分裂;由于什叶派和逊尼派的冲突,叙利亚的惨剧才无法收场。我们相信宗教建立之初的性之本善,但它很快就展现出毫无阻拦的可塑性,于是同样的宗教,昨天还是耶稣,今天就是撒旦。
好在中华有儒家
,我们不研究谁是上帝的儿子,我们只在乎自己的儿子。所以这个文明的子民,在漫长的古代时间里,在知识和理性之光不足以照射每一个角落的混沌中,没有因为一天到底应该做几次礼拜之类的无聊问题而分裂、争吵、大打出手,甚至成为世代仇人。宗教真的可以团结人心吗?试问哪一个宗教性国家地大物博、长治久安呢?神只能有一个,不同的神之下不同的人,也许可以相互尊重,但很难肝胆相照。何况这神,还有不同的继承人,不同的继承人,还有不同的信众。美国、俄罗斯这样的国家,难道不是近代工业文明的产物吗?工业革命前,唯一稳定的大国就是中国,甚至比如今的中国还大,为什么呢?有很多原因,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不信教,所以我们不扯淡。
综上所述,中华文明,作为一个从古至今未曾中断的、并派生出一个强大的国家的文明,是有着深刻原因的。而这些原因里,至少不应该少了以上三条。有人说,要消灭汉字;有人说,要尊狼图腾;有人说,要信基督教。他们不是坏人,但他们不懂中华之意义。可怜终有一天,汉字无人认得,神龙变为爬虫,儒学不堪一用,则中华已亡。唯有长江东逝,不舍昼夜。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争与文明有几个时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