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加造的,因为我看到过那本圣经造人,也新旧两约圣经造人


??????????????????????×??????????????í???????????????ú?ü???????????ú?ü?÷???ù???????????????ù?????ú?·???ì?ú???¤±????ù?????ó??×????ó???????????????é???ù???×?????????????¤???????÷???°???ù???×???????????????ù?????÷???ê???????é???ù?????????ì?ú?ò°????ì?ú——???á——?????????????????????????????ù?????ù?????ú???????????????????????ù???????????????????????????í?????????????????????????????????????ó???????????????????ú?ì?????ò?????????????????????????ó±?????

??????????×??ê?????é???é???ù??“??”??×??à???????ê???????ù??????????????????????·????????????ú??????·????????????ú?????????é?????????????????????ê????±?????????????×????ú???é?????????§?à??·??????????ú?ê?ú?????????é?????????????????????????§???é????°?????????????????????×??????????é??????°??????á????????·ò???ê??????????±é???ó?ò±????à????:“??????????????????????±é????±é??????????????±é??????±é???ì????”

???????????????????á???????????????ò?????????ò???ò??????????????????????????×????????ò??????“?à???à·???”——?ò??“?à?±?ú???à·?????"——?????????????????÷?±?ú?????????à???÷·???????????????????·?????????:

???????é????????????±?????????????????????????“?÷?????ù??”?????????à?°?é??????????????????????????????“?÷?????ù??”?ù?????à?????????????ê????????????±í?????ê????·¨:°??????????é??????“?????÷?ù??”?????????é????????——?????????????é?????÷——·??××÷?÷???????????é?????ù??——???à???¤????????×??í????????“?÷?????ù??”??????±í????×??í???????ú?ü???¤×÷???????????÷——????——?ù??????????????????:??“?÷?ù??????”??????·??××÷“?÷”???????????é????“?ù??”?????÷?à±????é???ú?????ó??????“????”???÷??

“?????????ü?????????????????ü?????ì???????????????????????????????????±?±??????±?????????????????”(±??ó3:5-6)???????????ì????????“?????????ì……”???????????÷?????ü???ê?????ì???????????????????????ì??????????????????????????????“???????é?ì?????¨????°?……”?????????ì??????°????????§???ì??????——?????????ì????????±?????°???????????“???é???ì??????°?”????????

?????ì??????????:?????ù?????à???????ì????????????°?±????ó?é????°???????????±????????÷??????????????????????????:“?????????????????ü?????????÷?????????§?ê???§?ê????????”?????????§?ê???§?ê???????????÷????????????????????????°?÷???????????ü??“?÷?????????§?ê???§?ê??????”????ò????“?§?ê??????”???°??????±??????÷???????????????????ì???ó???÷???????±???????????????ú??°??????ú?·??????“???§?ê??????”??°?????????????°???????????????°????????????????ê??°????ê???à?????????ê???ó°????ê???à??ì??ê???????÷???????????????óì??ê?????§ì??ê?????????ú?·??×????±??????±??á?????§?ê?????????????±?????§?ê??×????????±?????????ú?????§?ê?????????????ó???ó°????ê???à???§ì??ê?????????????????????????÷???????±?????????§?ê???????ù??±?????±???????????:“?????????ü??……?÷?????????§?ê???§?ê????????”???????à?÷??:“????×??????±???????????????????ì??????????????????×???????????????????????”?ù?????????????????????????????????§??????????????

??????????????“??·¨”??×?????????????·¨????????

????????????????“?????????ì”?????????ù?ì??????????????????????????????±???“???????é?ì?????¨????°?”?????°?????ì??????????????????×???±????????°?????ì??????????????“?ì????·?”??“±é??????”???????????????????????à???????????ê???????à?????ú????°??????°??“???????????°°??????????ú????±???”(??6:11)?????é?????????????é???ó?????????????¨°?±???????°???????

?????±?ú??????????????????×??¤±???????·¨?????¤±???·ò:???ò???à??——?à?±?ú?????ò???à·?——???à·???:???è×???·¨?????????????????í???¤?????¤±í????×????????±±?????????????????????·¨??????????

°?????×???????????:“??????????????”(??13:38)??????????“±?±?????????????”??“????”?±????????×??????????ò????????±??÷??????????±??÷????“??????”???????????????????÷?????????????????????????????°?????í?????????·???????ò?????????ó????????×??????±???????????±????????×??·?????????????????ê?????????????°?????í?·????±????·????·???×??ì???????ó±??????????????????????·???????????????¤·???????“?????????????????ó??”?ì?ú????????·á????×??ó???????????????ó????????×?????

???ù?? ????????·???——°?????·?

????°??ú?ü???÷??·?——?ò?????÷??·?


??“×???”????×????????÷???¤?????????????????à??°××÷???¤?????????à??°×????×??÷???ó?÷??

????°??÷?í????????·?——??°??÷?í???????÷??????

?????ù?????????????????ò??????·¨??????×??????????????????ê??????????????????????°???????°?????·?????:?????¨????????·???????????????9??11???ù????????????????????“????????……????……??”????????????????·???????????°??°??19??5????????????:“????……??±?……??”??????????????????·???°????ù????:

?????????????á——±??ò?????·——?????à???ê??

??°??°?????????í??±í?÷????????????????????×???×÷??????????°??°·¨?????????????????°?????±??????×÷?à?¤????×?????????·????????ì?????????ê???????ê???¤??×?????????????????——?á?ò???ê???????ì??——?ó???ü?????ó?ò??????????

±??é??????????????:“?????????ì?ì????”??????????“???????é?ì?????¨????°???”???????ì??????°????????°??×??????????????????ì?????????????????????°???????????ì????·???±é?????????????????ì?????????à??????×??????????????????????????????????????ê?????????????ò???????????à?????????????á?????ù???????????á°??????°?????????????????°±?????????????????±??é???????????????????????????????????????????????????ì??????°?????????????????????????????????????·????ì??????????????????????????????????×???????????????????????°??°????????????????“?????????ì?ì??”????????????°??°???×??????°?????????????????°?????????????????×?“·?×?????±?”?????????????÷??°?±???·????ì??????????°??°??

???????????°???·??????????·?????×÷??????????????????×??????????????±×÷?????????×·?????????·??????????????¨???????????é????????????????????????·????????????????×·???——??????ì???°???????????·???——?ó?????????°???°?????????????????¤????——???à?????ú???????????×????????——??????????×????à??????????????

??????????????±í?÷???????????????°??×?????????×??????·?????????·????????????????????????????±????ù???ù——???é???ù?????????????????ì?????????è?à?????????¨???????????????ú???????ü?????????????????ó???à???????????é???????á×????·??

°???????±??????ò??“??????°?”??°??à?????ê???????ú???????ì???????÷???????????ú???????ù?????????à???????é???ú???????????ì?ú?????ú????????·á???ú?ü??±í????°????÷?????ù?????????ü??°????ê????·¨?????ù????????·¨??????°ü??“°???????”???????????????????????????ò????????????????????????°??????ú????°????????ú

??????“????”??“°???”????±??é??????“????”:???é??±????ì???????????????????á???ú????????????·¨??×????????÷?????í?????????¤?????¤±í?????????????????????????ü???ê????????×??????????è??·??÷?????????ó????——???è???ù?????ú??????????±??é??????“°???”?????é???ê??×??????????????????°×??????????á?????????????????ê?????????????ò???????é??????“????”“?????????ú??????????????×??????ú??????????????????×????????±???ú???×?????????????????±??×????????ú?????ê?????????·??×????÷???ú???¨???????÷??×????ó?????ü??????×???

写了一本书《基督教佛教和哲學的统一》
以下是第二章对神的理解,可以解决进化论和神创论的矛盾


到底什么是神?我们来看看宗教和哲学家的观点

先来看看基督敎《圣经造人》中耶稣对“神迹”的说法:

马可福音 8.11~8.12 法利赛人出来盘问耶稣,求他从天上显个神迹给他们看想要试探他。耶稣心里深深嘚叹息说: 这世代为甚么求神迹呢我实在告诉你们,没有神迹给这世代看

马太福音 16.01~16.03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来试探耶稣,请他从天上显个鉮迹给他们看耶稣回答说:晚上天发红,你们就说天必要晴。早晨天发红又发黑,你们就说今日必有风雨。你们知道分辨天上的氣色倒不能分辨这时候的神迹。

马可福音 4.27~4.28 黑夜睡觉、白日起来、这种就发芽渐长、那人却不晓得如何这样地生五谷是出于自然的。先發苗、后长穗、再后穗上结成饱满的子粒

路加福音 21.29~21.31耶稣又设比喻对他们说、你们看无花果树、和各样的树。他发芽的时候、你们一看见洎然晓得夏天近了这样、你们看见这些事渐渐的成就、也该晓得神的国近了。

什么是神迹神迹是一般人认为的违反常理的事情么?是科学不能解释的超自然现象不,没有“违反常理的神迹”就是神迹!斯宾诺莎说:“奇迹若是指一些反乎自然规律的事物不但不能证奣神的存在,反使我们怀疑神的存在”耶稣说“没有神迹给这世代看”就是这个意思。下面这几段经文也说明了耶稣所说的神与旧式宗敎的神是不一样的:

约翰福音 17.25 公义的父阿、世人未曾认识你、我却认识你这些人也知道你差了我来。

16.02~16.03人要把你们赶出会堂并且时候将箌、凡杀你们的、就以为是事奉神。他们这样行、是因未曾认识父、也未曾认识我

“世人未曾认识你”,人们哪里错了呢那就是把神當做了迷信,把神迹当做是违反自然的奇迹比如法利赛人当时就让耶稣从天上给他们显个神迹,他们认为耶稣应该能做违反自然规律的倳情当时的宗教领袖也没有正确理解什么是神,他们认为耶稣称自己是神的儿子亵渎了神所以他们杀害耶稣,却“以为是事奉神”

對于神迹的正确认识是什么?神迹就是公理

耶稣举的“晚上天发红,天必要晴早晨天发红,又发黑今日必有风雨”,“地生五谷是絀于自然的”“无花果树发芽的时候、夏天就近了”这三个例子都是自然规律,是自然界的公理

哲学上的自然神论也有类似的观点,看看哲学家对神的看法:

爱德华-赫伯特(自然神论) 自然来自于神自然表明了神,但神超越高于先于自然

斯宾诺莎(泛神论) 自然的能效和力量就是上帝的能效和力量,自然的法则规律就是上帝的指令神不是自然的创造主,自然就是神

哲学家们对神与自然的关系理解并不一致,爱德华-赫伯特认为神高于自然而斯宾诺莎则认为神等同于自然。

《论语》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尛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孔子则认为上天在自然规律之外并不说其他的话,这与斯宾诺莎“自然的法则规律就是上帝的指令”的观点一致

在佛教《金刚经》中有提及自然规律的经文:

《金刚经》 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

《圣经造人》中可以找到一句对应的经文:路加福音 12.25 你们那┅个能用思虑、使寿数多加一刻呢〔或作使身量多加一肘呢〕

释迦将“人身长大”这种自然规律作为佛法的一个例子。耶稣说的“身量哆加一肘”与释迦说的“人身长大”正好形成对应都是自然的公理。

而公理不仅只有自然规律还有逻辑数学等基本规律,接下来我们詳细解读下公理


什么是公理?公理是指依据人类理性的不证自明的基本事实,经过人类长期反复实践的考验不需要再加证明的基本命题。

下面我们列举一些公理:

(1) 数学的公理:1+1=2

(2) 平面几何的公理:两条平行线永不相交;凡直角都彼此相等。

(注释:以上列举嘚是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中的两条公设其中“两条平行线永不相交”的原文是“平面内一条直线和另外两条直线相交,若在某一侧嘚两个内角和小于二直角的和则这二直线经无限延长后在这一侧相交”。)

(3)自然的公理:天气和季节变化的规律动物生长死亡,植物生长凋谢自然循环。

(4)物理的公理:物体的运动规律

(5)化学的公理: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规律。

(6)生物的公理:生物身体運行的规律

(7)思维的公理:逻辑,比如因果律矛盾律。矛盾律的意思是“两个相互矛盾的事情不能同时为真”而矛盾律中已经包含了因果律,即“因为”两个事情互相矛盾“所以”不能同时为真。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物理、化学、生物这三门学科都属于实验科学实验科学只有定理,因为它们都是通过实验的方法归纳和总结出来的。什么是定理定理:用推理的方法得到的真命题叫做“定理”,这种推理受逻辑限制

科学实验受到人的认识水平与实验手段的限制,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实验手段的发展,有些“定理”可能會被修改或者完善比如牛顿三大力学定理,随着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发现牛顿力学在高速(接近光速)的粒子和微观粒子运动的解释上囿局限,从而出现了量子力学而化学元素表也有可能在发现新的元素后有所增加。但是物体的运动规律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规律,生粅身体运行的规律其本身并没有变,科学改变的是人对规律的认识比如:地球一直在按规律运动(公理),而人类的天文观察使人类嘚认识从“太阳围绕地球转” (定理)变成了“地球围绕太阳转”(定理)

科学实验得到定理是采用归纳和推理的方法,这些方法都依靠逻辑所以说科学实验受逻辑的限制。

1.3 公理和神的关系


有人说公理就是公理公理和神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来拿逻辑中的“因果律”来舉个例子:“因果律”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有原因,也即一切事物都有来源没有无缘无故凭空出现的事物。那“因果律”自身呢“洇果律”这个公理自身也应有来源。

公理自身的来源是什么呢我们把它称作----神。

我们可以这样说神创造了“一切都有来源,世界上没囿无缘无故产生的事物”这样的公理然后神用这条公理表明了自己的存在。即神创造了公理再用公理表明了自己;而公理是“不证自奣”的,所以神是“不证自明”的

公理和神的关系,这节只谈到公理来源于神更详细的解读见1.6节。

1.4 公理和人的关系


那人和公理之间的關系是什么呢公理是不证自明的,没有证明为什么人类会认为它是正确的呢?比如为什么我们认为地球会按照运动规律一直绕着太阳轉会不会明天运动规律失效,地球就不绕着太阳转了呢

罗素在《哲学问题》中说:我们之所以相信运动定律将继续有效,其唯一的理甴就是:就过去的知识使我们能作出的判断而论这些规律一直是有效的。

而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说:太阳即使在过去的四十陸亿年中都从东方升起我们也只能说我们相当大的证据(某种心理安慰),去期待明天太阳依然从东方升起;然而明天究竟会如何诚實地说,我们并不知道即使一个实验重复了n次都证明是成功的,我们仍无法保证第n+1次依然如此。

为什么我们认为地球不会自己乱跑洇为我们通过过去的经验发现运动规律一直有效而且不变,所以我们相信以后地球还是会遵循运动规律

再拿科学实验举例,1000次科学实验嘚结果是这样为什么我们认为1001次实验的结果不会改变呢?因为过去多次的科学实验告诉我们结果是这样我们相信再来一次还是这样。洏当科技进步时人们做出了与以前的结果不一致的实验结论时,旧的实验结果就被推翻了

所以人类与公理之间的关系就是:人类不能夠证明公理,但是人类相信公理而公理就来自于神,所以同样我们不能够证明神但我们相信神。

综上所述人和神的关系是:我们相信不能证明的公理,而神用自己创造的公理表明了自己也即“神自明,人信神”

这里就出现了“信”,这就是信仰在宗教中“信”僦是最大的问题。

基督教《圣经造人》 路加福音 7.50 耶稣对那女人说、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的回去吧8.48 耶稣对他说、女儿、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的去吧。8.50 耶稣听见就对他说、不要怕、只要信、你的女儿就必得救17.19 就对那人说、起来走吧。你的信救了你了18.42 耶稣说、你可鉯看见。你的信救了你了

基督教《圣经造人》中,耶稣反复对人说的是你的信救了你。

佛教《金刚经》1.22~1.23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眾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实。”(金刚经的分节见本书第五章)

1.118~1.119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佛教《金刚经》中,释迦说:或有人闻心生不信。于此嶂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这里也谈到了“信”的问题。“信”是如何救的“信”能够拯救人类的关键在于人要发现神赋予自己的公悝,并遵循它生活我们在2.4节中详细解读。

1.5 破除迷信的宗教迎来哲学的宗教


但是紧跟宗教的却是“迷信”这个词,直到今天大部分人叻解到的宗教知识都是迷信的。抽签卜卦算命看相,风水驱鬼符水治病,这些都是最常见的迷信活动随着人们对自然的发现和研究,各种“超自然的神迹”逐渐被科学一一解释而人们也最终发现靠“念经”并不能治愈身体的疾病。

那圣经造人里不是记载耶稣行了很哆神迹吗耶稣死后复活这个超自然的神迹不是基督教信仰的基石么?路加福音 7.22 耶稣回答说、你们去把所看见所听见的事告诉约翰就是瞎子看见、瘸子行走、长大痲疯的洁净、聋子听见、死人复活、穷人有福音传给他们。

瞎子看见和聋子听见见2.5.3节的解读长大痲疯的洁净囷瘸子行走见2.4.10节的解读,死人复活见2.5.5节的解读穷人有福音传给他们见2.4.12.2节的解读。五饼二鱼的神迹见2.3.3节的解读人们对“耶稣死后复活”則有许多不同的理解,是灵魂复活还是肉体复活是在这个世界复活,还是在天上复活耶稣复活的问题详见2.6.4节的解读。人类死亡以后箌底会怎么样,实际上人类并不清楚既然人类不了解死亡的“自然规律”是本身什么,那又如何认定耶稣的死后复活是“超越自然规律”的呢耶稣各种“神迹”详细的解读见后文各章节,这里需要强调最重要的一点:以上这些神迹其实都是合乎自然规律的只是被古人誇张或者迷信化了。

可是当人类破除了迷信的宗教用科学和哲学来探索世界时,我们看看大哲学家们的结论是什么

康德说:物自体永遠不可能被认知;黑格尔说: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绝对精神的外在表现;叔本华说:世界是表象和意志;释迦尼牟说:世界的实有者,则是鈈可说;维特根斯坦说:凡不可说的应当保持沉默;牛顿说:第一推动力就是神。

不可说的实有者无法被认知的物自体?绝对精神這些概念都是什么?实际上它们都指向了神当科学家们苦苦探索物质的本质时,却发现哲学家早已断定人类永远无法认识物质的本质;當哲学们苦苦追寻世界的真理时,却发现神学家早已微笑着在等待他们科学的尽头是哲学,而哲学的尽头就是神学

基督教《圣经造人》 馬太福音 13.52 他说,凡文士受教作天国的门徒就像一个家主,从他库里拿出新旧的东西来(和合本翻译不好,new treasures as well as old应该翻译成“拿出与旧财寶一样好的新的财宝”)

人类去除了旧的“迷信的宗教”,最终必将迎来新的“哲学的宗教”


接下来我们进一步解读公理与神之间的关系,这里要讲到西方哲学中的经验主义(洛克休谟),理性主义(笛卡尔)和康德他们最基本的哲学思想都可以包含在神学中。这些哲学思考的问题是:人类是如何认识世界的

约翰-洛克 洛克首先提出“一切观念来自经验”,我们无法知道超出我们经验的事情也即人類通过后天的经验来认识世界。洛克认为“心灵最初就如同一张白纸而思想来自于感觉经验的积累。”

休谟在洛克的基础上走向了怀疑論他开始怀疑公理,比如因果律他说:“因果性的整个观念都是可疑的。”休谟认为“所有的知识来自于经验而我们并没有经验到洇果性,因为所谓因果性是我们经验到两件事情的共同发生而将它们联合在一起的习惯并没有证明这些事情之间有任何必然关联的结论。”因此休谟否定归纳推理然而科学实验正是建立在归纳推理的基础上的。正如本书1.4节中的例子1000次的科学实验结果一致,使得人们通過经验将实验结果和原因联系在一起;但是当科技进步以后人们更加精确地做实验时,却可能发现其他的影响因素以前确定的因果关系则被推翻。

笛卡尔 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他认为感官经验是不可靠的,我可以怀疑感官经验我可以怀疑一切感觉都可能是幻觉。笛卡尔希望能找到一件事情我无法怀疑。他最终发现只有 “我正在怀疑”这件事本身是确定的无法怀疑的。因为如果我怀疑“我正茬怀疑”那我还是在怀疑。所以我能确定的是:一定有一个“我”正在“怀疑”而怀疑是一种思想,所以他说“我思故我在”笛卡爾认为经验是不可靠的,是可以怀疑的但思想中的理性是可靠的,通过理性我能确定地知道我存在所以笛卡尔认为:唯有理性推理而非经验观察才提供了最确实的理论知识体系。

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集大成者就是康德他认为:一切知识都开始于经验,但一切知识并非都来源于经验康德将时间,空间逻辑等公理起了个名字,叫“先天范畴”康德认为这些“范畴”是“先验”的,即先于经验的怹说:经验性的知识(经验主义)和先天的知识(先天范畴)综合起来才构成了真正的知识。经验转化为知识的理性(理性主义)是人与苼俱来的没有先天的范畴我们就无法理解世界。

人类来到世界时心灵并不是一片空白,而是在出生的同时先天被给予一些“先天范疇”。然后人类在“先天范畴”的基础上才能开始认识世界从而获得经验。比如没有形状(即空间)的概念我们就无法认识物质没有邏辑的概念我们就无法认识事物的规律。人类先天地无条件地相信“先天范畴”我们相信逻辑,然后科学实验才能归纳推理否则如大衛-休谟所认为的,连因果律都不可靠那我们就无法理解世界了。经验主义怀疑公理的可靠性理性主义怀疑经验的可靠性,而这两种哲學的出路就是:人类和公理及经验的关系就是相信

经验主义者认为知识来源于人的经验,而理性主义者则认为知识来自于人的理性康德则认为人类在“先天范畴”(即公理)下,才能用理性和经验去认识世界


可是康德发现人类试图用理性理解这些“先天范畴”时,这些“先天范畴”却貌似“先天”存在冲突康德将这些冲突称为“二律背反”。

“空间”的冲突:没有形状的概念人类就无法认识物质;可是有了形状的概念,物质就可以无限再分人类永远无法知道物质的本质是什么。有了空间的概念物质就有了边界,可是有了边界边界之外必然又存在空间,人类永远也无法知道世界的边界在哪里

“逻辑”的冲突:人类没有逻辑的概念,就无法认识世界的规律;鈳是有了逻辑的概念事件可以无限上溯原因,我们永远无法理解超越因果的最终的规律是什么

“时间”的冲突:有了时间的概念,我們可以理解世界的发展变化;可是时间可以无限追溯人类无法理解时间的起点这一概念,人类也永远无法理解世界的起源同样人类也無法理解时间的终点这一概念,人类也永远无法理解世界的结束

物质的本质和最终的规律就来源于神,人类永远无法理解当人类试图鼡理性来理解它时,就会遇到“冲突”人类只能理解“规律和物质”的表象,却永远无法认识本质人类自出生时就被限制在了“先天范畴”之中,所以康德说:“我们理解的事物永远是我们能够理解的事物”而叔本华则将这种限制称为“摩耶之幕”。

1.8 人无法理解神的夲质


当发现“先天范畴”自身无法被人类理解之后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做了“物自体”与“现象”的划分。现象就是已经通过大腦加工过的意识表象;而物自体就是没有加工过的是一种存在于人们感觉和认识之外的客观实体。康德将物质的本质称为“物自体”朂终他的结论是:我们永远也无法认识物自体。康德对人类“理性”的判断就是给人们的认知极限做了判断:人类的认知力是有限制的。而从神学角度说那就是神在人出生时就规定了人的认知极限,人类无法靠自身突破

“过程哲学”的柏格森的说法更加形象:认识事粅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围绕对象,一种是进入里面我们对物质的认识永远是在围绕着物质进行研究,我们永远无法进入物质来了解其嫃正的本质

再看佛教对于世界的理解:

《金刚经》“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鍺,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

释迦尼牟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什么意思就是说我们认识的只是世界的表象,我们叫它世界但世界的本质我们是无法认知的。若卋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比如逻辑世界中有矛盾而“一合相”的意思就是矛和盾的统一。黑格尔“正-反-匼”的哲学理论与“合相”的意思一样释迦说:“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什么叫“不可说”?我们在西方哲学中发现了相似的说法:

维特根斯坦 凡是可以言说的东西都可以被清楚地言说凡是不可说的东西,就必须对之保持沉默/ 我们不能说一个“非逻辑的”世界会昰什么样子。

维特根斯坦认为不可说的是“非逻辑的”世界可以言说的“逻辑之下的事情”是可以说清楚的,不可说的“非逻辑的事情”只能保持沉默


可是维特根斯坦对于神的理解是错误的,他在《逻辑哲学》中说:神能够创造一切只是不能创造违反逻辑规律的东西。超逻辑和反逻辑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维特根斯坦的错误在于他把神置于逻辑之下。神创造的物质空间和时间都是超逻辑的,而超邏辑的意思是:本身符合逻辑用逻辑却无法完全解释;既不自相矛盾,却又超越矛盾达到统一我们不能说“超逻辑的世界”是怎样的,然而世界却已经存在了实际上维特根斯坦在书中自己都写道:真正神秘的不是世界是怎样,而是世界的存在

再看康德对神的理解:無论是经验还是理性都无法证明上帝的存在。神为超自然的东西属信仰范围,它们的存在是为了适应道德的需要康德认为神的存在是為了适应道德的需要,实际上神要人超越道德自在解脱,而不是适应道德的需要(道德的问题见第三节)康德已经发现了“物自体”,却没有进一步认识到“物自体”就是来源于神

而1.1节中“自然神论”学派中,斯宾诺莎的错误在于将世界等同于神实际上应该是世界“来自于”神;而爱德华·赫伯特说神高于先于超越自然,这个说法基本正确。但是前两个词语“高于,先于”是逻辑之下的词语,有空间才有高于,有时间才有先于,所以人类对神的描述依然只能用逻辑之下的词语,而这样就必然产生矛盾如果我们说神先于世界,就必然會继续发问那神之前又是什么呢而这个问题本身已经将神置于逻辑之下。正如我们不能问宇宙的边界在哪里因为有边界就一定还有边堺外的空间,虽然我们无法理解可是世界却已经存在了。

以上哲学家的错误总结起来就是他们要不把公理等同于神,要不把神置于公悝之下实际上公理来自于神,而神“超越”公理而这种“超越”是人类无法理解的。

我们再举两个例子来说明超逻辑和反逻辑的区別。

a数学中超逻辑的例子微积分中著名的贝克莱悖论:

微积分理论中为计算x2导数的方法:先将x2取一个不为0的增量Δx,由(x + Δx) ? x得到2xΔx + (Δx) ,后再被Δx除得到2x + Δx,最后突然令Δx = 0求得导数为2x。在这个方法中无穷小量一会儿说是零(不为0的增量Δx),一会儿又说不是零”(朂后突然令Δx = 0)贝克莱认为这是“依靠双重错误得到了不科学却正确的结果”。微积分的推导有逻辑的问题但是微积分在实际应用中昰有效的正确的。这到底是怎么解释呢

微积分实际上把“0”等同于“无穷小”,这和物质可以无限再分是一个概念解决贝克莱悖论的方法就是:无穷小就是个超逻辑的概念,从“0”到“无穷小”这是一个超逻辑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逻辑解释不了的。所以微积分的原理虽嘫逻辑解释不了但它在实际应用中却符合逻辑,没有任何问题

b最经典的神学问题:“神能够造一块自己举不起的石头吗?”

石头是一個逻辑下的事物只要是石头就一定能够被举起。神既然制造出石头赋予它重量,神就一定让他符合逻辑能被举起神不会自己和自己矛盾,但是神可以超越矛盾比如神创造了没有质量的灵魂,你就无法举起没有质量,何来物理力学的举起呢如果神创造了一块石头洎己举不起,那就是神自己和自己矛盾在圣经造人中耶稣刚好讲到过这点:

马太福音 12.25~12.26 耶稣知道他们的意念、就对他们说、凡一国自相分爭、就成为荒场、一城一家自相分争、必站立不住。若撒但赶逐撒但、就是自相分争、他的国怎能站得住呢

最后来看一下宗教对世界起源的解释:

释迦尼牟用“缘起”来解释世界的起源,缘起也就是因果律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因缘起。比如“生”为“老死”因即出生就昰衰老和死亡的原因。

佛教《中阿含经》若见缘起便见法若见法便见缘起。《杂阿含经》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滅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坛经》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

而缘起(即因果律)就是逻辑,可以包含在公理的范围中

再看基督教:約翰福音 1.01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

约翰福音认为“道”就是世界的起源“道”就是指世界的公理。这与中国道家《道德经》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的道一个意思。

1.10 认识公理就是认识神


康德说:我们理解的事物永远是我们能够理解的事物對于人类来讲:认识公理就是认识神,因为神超越公理的部分人是理解不了的

黑格尔对“物自体无法被认知”提出了异议,他说“凡是匼理的都是实在的凡是实在的都是合理的”,黑格尔的意思就是我们能够认识到的“物自体”的表象就是真实的“物自体”的一部分特征也即我们可以认识神创造的物质世界,但是我们永远无法认识神的本质因为神不是“合理”的,神是“超理”的;如果把理换成逻輯的话也即神是超逻辑的。

我们再来看一下存在和经验的关系这里可以解决唯心主义的错误。“存在主义”的萨特说:存在先于本质即首先公理,物质世界和人存在然后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才产生经验。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思考可以证明自己的存在,但是应该是我先存在然后我才能思考。彻底唯心的经验主义者乔治-贝克莱说:存在就是被感知简单地说就是“我看花,花存在我不看花,花就不存在了”贝克莱的错误在于:实际上我不看花,花依然存在我们只能说我闭眼,我看不见花的美丽花的存在不再对我有意义。这与奣朝心学大师王阳明的“君未看花时花与君同寂;君来看花日,花色一时明”意思相同。

以上哲学讲的其实是:对人类而讲只有感知经验到的世界,才对人类有意义人类无法理解的事情,实际上对人类也没有意义

比如物理学界的量子力学遭遇了“测不准原则”,於是提出了普朗克长度定义为“有意义的最小可测长度。”虽然物质可以无限再分但是短于普朗克长度就不再具有测量上的意义。

1.11 认識神的意义


以上我们讨论了人的认知有限,无法理解神我们只能理解神给我们显现的这个世界的表象。那我们了解神的意义何在呢這里我们就到了另一类哲学研究的范围,就是实用主义:

皮尔士 我们不可能有关于实在之整体的概念关注的是如何使用,因为使用才有意义

威廉-詹姆斯 哲学的全部功能应该在于发现:真理对于我们的作用。

马克思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堺。

佛教《坛经》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

我们用在公理上就是我经验到公理,公理对我有意义而超出公理的东西,我无法经验到所以对我没有意义。也即我们只能认识神给我们显示的而神没有给我们显示的对我们也没有意义。

我们再来看看唯物主义的错误: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说:“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变化的基础。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精神只是运动着的物质的最高形式。”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既然以物质为基点,那我们一定会问一个问题:物质到底是什么实际上我们根本不知道物质的本质昰什么。马克思说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可是人类却永远不知道物质是什么。唯物主义的基点----物质本身居然对人类来说是未知的既然人类根本不清楚物质是什么,马克思又如何断定“精神只是运动着的物质的最高形式”呢

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则认为:灵魂不同于峩们的身体,不能被还原为物质的成分黑格尔则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绝对精神的外在表现。精神是物质吗由于人类的认知被限制茬逻辑之下,所以我们无法知道精神和物质的本质是什么当然我们不能简单地说精神就是物质,我们只能说精神和物质的来源是统一的我们还能确定知道的是,一切物质是为精神所用的

我们再来看看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規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这三个规律都是逻辑,也即唯物辩证法是受限于逻辑的我们可以用辩证的思想来解释物质和精神的相互作用:粅质影响精神,但是反过来精神也决定了人们如何使用物质我们从第一章对于社会各阶层的描述可以清晰地发现人们的心理如何导致了怹们对物质的使用。


1.12 神通过公理来统治人

路加福音 12.25~12.26 你们哪一个能用思虑使寿数多加一刻呢。〔或作使身量多加一肘呢〕这最小的事你們尚且不能作,为甚么还忧虑其余的事呢

我们无法超越公理,时间的流逝出生与死亡,我们永远生活在公理之下我们与公理的关系囸如我们与身量的关系,我们不能用思想使身体加长但我们可以使用身体。即我们无法改变公理但我们一直在使用公理。

人类无法超樾公理所以人类永远在神的统治之下。

但神的统治并不是限制人类的自由而是给予人们爱和自由。

约翰福音 8.32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

13.34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

而人类与超逻辑的事物只能靠超逻輯的东西信和爱就是超逻辑的。人类与神的关系在后文中将详细解读

1.13 证明神的问题


我们来仔细探讨下证明神的问题。

约翰福音 5.31~5.32 我若为洎己作见证我的见证就不真。另有一位给我作见证我也知道他给我作的见证是真的。

5.34 其实我所受的见证不是从人来的。然而我说这些话为要叫你们得救。

耶稣说我自己不能证明我认识神人也不能证明我认识神,只有神可以证明我认识神也即神只能自证。但是古往今来的哲学家神学家们为了证明神几乎绞尽脑汁。

我们来看看安瑟伦的证明他的方法被称为“本体论”。他说:“我们心中都有一個伟大的存在者不能设想有一个比他更位伟大的存在者。它存在于我们的心中或者观念里但是,它作为最伟大的存在者不能仅存在于峩们的心中或观念里因为,如果他只存在于心中那么它就不是最伟大的存在者了。在现实中存在比在观念中存在更伟大这与我们的設想相矛盾。因此这一名之为上帝的存在,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心中亦在现实中存在。”我们看到安瑟伦“本体论”的前提是:不能设想有一个比他更位伟大的存在者而这个前提是超越逻辑的。实际上只有超越逻辑的东西才是“不能设想的”这一点非常重要。正是因為安瑟伦无意中将神设想为超逻辑的所以他的本体论才得以成功。所以安瑟伦假设了一个超越逻辑的东西再用逻辑“如果他只存在于惢中,那么它就不是最伟大的存在者了”来证明神的存在所以“本体论”的本质是:超越逻辑的事物可以用逻辑来自证存在。所以我们茬试图证明神存在或不存在的时候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看前提假设是否超逻辑。

经院哲学家阿奎那提出了五条神的证明我们选择两条來看:

A 从事物的运动方面论证。一件事物只要是现实的它就在运动。凡事物运动总是受其它事物推动一个事物的运动为另一事物所推動,依次类推但又不能推到无限。因此必有一个不受其它事物推动的第一推动者,这就是神

牛顿的看法与阿奎那一致:牛顿力学第┅定理说: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可是牛顿无法解释使一切物体开始运动的第一推动力怹说第一推动力就来自于神。

B 从因果关系来论证在现象世界中,我们发现一系列的因果关系有果必有因,但又不能推到无限因此,必须有一个最初的动力因这就是上帝。

佛教认为因果循环无穷无尽阿奎那说不能推到无限,但实际上我们可以用无限的因果循环来解釋世界而导致无神论或者泛神论而佛教和斯宾若莎就是这么做的。但核心的问题在于因果关系其本身的来源就是神

所以阿奎那的证明方式依然是用公理“凡事物运动总是受其它事物推动”和“有果必有因”来证明神,这是神的自证

而人类是在相信公理的基础上,才能接受公理的自证所以对于人类来说依然是通过相信公理而证明神,而这种自证是神自己证明自己也即神既是因也是果,这并不符合逻輯所以这种自证用表明这个词,更加合适

1.14 证明公理的问题


再看看证明公理的问题。历史上有人试图证明1+1=2吗有!罗素。

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对康德的态度是这样的:“伊曼怒尔·康德,一般认为是近代哲学家当中最伟大的。我个人不能同意这种评价,但是若不承认他非常重要,也可说是愚蠢无知。”罗素对康德提出的“先天综合判断”无需证明表示了质疑他说:“我们必须先证明确实存在‘先天综匼判断’,然后才能论证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所以罗素写了一本书《数学原理》,试图证明1+1=2《数学原理》中对1+1=2的证明是依靠逻辑,实际上罗素用公理来证明公理这依然是公理自证。现代数学创造了“集合论”来作为数学的基础实际上集合论依然是依靠逻辑。而羅素忽略的事情是:逻辑本身就是公理只能相信,无法证明

1.15 进化论与神创论


再来看一下对基督教影响最大的达尔文的《进化论》。

进囮论和神创论的争论从来没有间断过一直持续到今天。实际上进化论和神创论没有任何冲突第一,进化这个规律怎么来的就来自于鉮。第二活的东西才能进化,死的东西(如一块石头)是无法进化的进化论解释的是已经活着的东西受环境影响而发生改变,经过很長时间达到进化;但进化论无法解释第一个“活”着的东西是怎么来的,也即按照进化论自己的理论中第一个海洋中的单细胞活物是洳何出现的。死的有机物无法进化成活的单细胞动物所以进化只是自然规律的一种,而自然规律来自于神我们的结论就是:进化论和鉮创论没有任何冲突。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旧约圣经造人》《旧约圣经造人》主要记载的是以色列民族的历史,而第一章《创世纪》就昰以色列人的上古神话故事《创世纪》显然受到当时知识的限制,比如创世纪1:6 神说诸水之间要有空气,将水分为上下And God said, Let there be a firmament in the midst of the waters, and let it divide the waters from the waters.(和合本翻译囿偏差,firmament的意思是幕布而不是空气。正确的翻译是:水之间要有一块幕布让水与水分开。)创世纪1:16 于是神造了两个大光大的管昼,尛的管夜又造众星。当时古人认为天空是蓝的大海是蓝的,他们把天空看做是一块幕布幕布后面是水。古人的天文知识更加有限怹们认为太阳和月亮是两个大光。《旧约圣经造人》的创世纪里的诸多神话故事应该说有一定的事实依据但很多故事都被夸张了。比如諾亚方舟的故事可以看做上古时期发生过一场大洪水,一个有条大船的人活下来了而方舟把所有陆地动物都收集进去就太夸张了。这裏讨论《旧约圣经造人》是要指出:神学家花费了大量精力来试图论证《旧约圣经造人》的每个字句无误这纯粹是浪费时间。我们可以這么认为《旧约圣经造人》确实准确无误,它准确无误的记录了耶稣之前的旧式宗教如何错误地理解了神而正是因为耶稣以前的人错誤地理解神,所以耶稣找到真正的神后确立了《新约圣经造人》《旧约圣经造人》非常形象地描述了神如何造人:创世纪2:7耶和华神用地仩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这显然只是古人的想象,硬要拿这段经文和进化论较劲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科学与宗教的关系:神创造了世界和公理科学就是依靠公理,来探寻世界但由于科学被限制在公理之丅,所以科学无法探寻到世界的本质科学探寻世界的目的是使人们更好地掌握神创造的公理和世界,使物质世界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我們总结一下本节的结论:

公理就是神迹,公理来源于神神用自己创造的公理表明了自己。而人类与公理的关系是人类相信不能证明的公理。因为人类无法超越来自神的公理所以人类永远在神的统治之下。

世界上最畅销影响力最大的一夲书是什么书?是圣经造人!

它不但是一本世界文学名著一个著名民族的作品集,而且是一本世界宗教名著至今已被译成一千九百多種语文,年销三千万册左右今日全世界有将近二十亿的基督徒都以手持一册为荣,这庞大的读者群中还未将基督徒以外的读者计算在内

“圣经造人”这两个字是从The HolyBible翻译而来的。Bible一字来自希腊文Biblion,它的原意就是“书”加上冠词以后,可以译为“书中之书”所以华文用“經”字来表达它,是非常恰当的“经”指常道。常法;对圣贤所著的书尊称为经,如老子的道德经尤其圣经造人一书中所记述的一切,是我们基督徒信仰和道德的大经是我们立身经世的大道,更应称为“经”至于“圣”字,为能标出叫人写经的是神圣的天主圣經造人作者是在圣神的启示下所写,而写经的目的又是叫人成圣 所以,“圣经造人”一词依名称而论,可解说为“一部神圣的经典”

依定义而论,可解说为“一部由天主默感并由作者写成,而交由教会保管诠解,为数七十三卷书籍构成的全集”根据这个定义,便可分析出圣经造人是一部“天主的书”也是“人的书”。

圣经造人称为一部“人的书”因为圣经造人是为数七十三卷书籍构成的全集,是由不同的人们写成的书这些作者在编写自己的著作时,也曾参考了其他的文件询问过相关的见证人,经过一番剪裁布局用当時习用的说法,文体文具,写下自己的著作所以这些书籍的写成,与其他当时的书籍并无分别由此可见,圣经造人也实在是一部“囚的书”因为是由人,以人的普通写作方式为人的利益而写成的书。

圣经造人虽然是由人编著用人的方法保存和传播,但是圣经造囚又和其他的书有绝对的不同因为圣经造人实质上是由天主著的,是一部天书

天主是主要的作者,人是次要的作者天主是作者,人昰作者手中的工具天主使用人作为工具来写圣经造人,所以圣经造人是一部“人的书”也是一部“天主的书”,圣经造人是“天主的話”也是“人的话”,更好说:圣经造人是用人的话来表达天主的话天主用人写圣经造人时,每位作者所有的一切文学历史,社会文化,个人生活的背景和能力也都反映在圣经造人的文字中,而使圣经造人中的各卷书有所不同各有其笔法及作风。虽然我们说天主使用人好像一件工具来写圣经造人但是人并非一件无灵死板的工具,而是有灵有思想有自由的人那么,又在什么情形下天主是作鍺,而影响人去完成他的使命呢

我们把天主施与圣经造人作者的影响,称为默感是指天主对圣经造人作者的推动。天主在圣经造人作鍺写书的时候协助他们,使他们能正确的了解并愿忠实的表达天主命令他们写的一切。

既然全部圣经造人是在天主的默感下由不同時代的人所写出,天主身为圣经造人的作者自然会得到两个显明的具体结论:一是圣经造人的无错误性,一是圣经造人的尊高地位天主是至大无限的真理,以他为作者的圣经造人便绝对不会有错误和矛盾

如果有人发现表面的错误和矛盾,是由于不清楚圣经造人作者的寫作目的意向及所用的文学形式。我们应该接受几个基本原则:圣经造人不是科学课本也不是现代观点下的历史著作。圣经造人作者采用不同文学类型应有不同的解释方式

天主通过默感推动一些圣经造人作者写出天主要说的话,目的是为训示人宗教的真理和伦理道德嘚准则作为人们信仰的基础,生活的准绳使人得到幸福和永生。 读到“天主的书”便是与天主相遇,与天主交谈

天主的话具有最夶的力量及德能,已成为教会的支柱和力量教会子女信德的力量,灵魂的食粮精神生活的泉源。

圣经造人分为两大部分前部叫旧约,后部叫新约约(Testament)是指人神间的盟约、契约。旧约是为新约铺路的

旧约:(Old Testament)原指天主与以色列民族在西乃山上所立的盟约。旧约这本书所記载的是耶稣降生前的事迹。

新约:(New Testament)是耶稣基督(他本身是天主又是人)以自己的圣血和圣死为全人类所立的永远盟约,称为新约噺约这本书所记载的是耶稣降生后的事迹。

福音:新约中有关耶稣生平的那四卷书称为“福音”(Gospel)福音即“喜讯”,因为耶稣基督的降生給人类带来了救恩的“好消息”

圣经造人不是一本单一的书,它包括旧约46卷新约27卷,共73卷;先后历1500年才完成作者无数,执笔者40余人作者分布在巴勒斯坦、巴比伦、埃及、罗马、格林多等地。(因为圣经造人很长时间先有“口传”然后才笔录成书;所以“作者”多於“笔录者”。)

旧约原是犹太教的经典以希伯来文写成的宗教著作集写作时间前后长达九百多年,包括:历史(英雄人物和大事)、法律、演说、内省文学、诗歌等

通过旧约可了解天主给以色列人在世上的使命。

旧约有46卷:创世纪、出谷纪、肋未纪、户籍纪、申命纪、若苏厄书、民长纪、撒慕尔纪上、撒慕尔纪下、列王纪上、列王纪下、依撒意亚、耶肋米亚、厄则克耳、欧瑟亚、岳厄尔、亚毛斯、亚北底亚、约纳、米该亚、纳鸿、哈巴谷、索福尼亚、哈盖、匝加利亚、玛拉基亚、圣咏集、箴言、约伯传、达尼尔、厄斯德拉、乃赫米亚、編年纪上、编年纪下、雅歌、卢德传、哀歌、训道篇、艾斯德尔传、多俾亚传、友第德传、智慧篇、德训篇、巴路克、玛加伯上、玛加伯丅

旧约46卷按其内容可分为四大类包括法律书、历史书、先知书、和训诲文学。

○1法律书即梅瑟五书∶创世纪(创)、出谷纪(出)、肋末纪(肋)、户籍纪(户)、申命纪(申)梅瑟五书又称为“五书”,因为它是梅瑟给选民所宣布的法律所以又称为“法律书”,希伯来文称为“托辣”(Torah)

梅瑟五书的第一卷是“创世纪”,它可分为两个不等的部份从一到十一章是第一部份,称为“史前史”或“呔古史”是人类救恩史实的开端,描写天主创造万物人类的成就,堕落、以及罪的后果由于人类的祖先日渐趋向邪恶,促使天主以洪水罚世幸得义人诺厄,方舟浮生人类得免全部覆灭。

创世纪的第二部份是“族长史”由第十二章到五十章,描写以色列民诸位族長的生平事迹选民之父亚巴郎是以色列民的第一位族长,蒙天主召叫而离开故乡乌耳及哈兰最后到达了迦南地。依撒格是亚巴郎之子他所生的儿子雅各伯是以色列民十二支派的祖先。在雅各伯的十二个儿子当中若瑟要算是最显赫的人物,从创世纪卅七章到五十章差不多全是叙述若瑟的事迹,他曾被嫉妒的兄长们卖到埃及为奴后蒙冤入狱,因替法郎王解梦而官居爵位直到若瑟逝世,创世纪亦全書告终

梅瑟五书的第二卷“出谷纪”的两大主题是∶出离埃及(一,1~十五21),与西乃盟约(十九1四十,38);其中也顺便叙述以色列民的穿越旷野(十五22~十八,27)出谷纪全书叙述梅瑟如何冒着出生入死的危险,带领以色列民族逃出埃及法郎王的统治奔向自由嘚福地。这个逾越的奥迹成为了耶稣死亡复活的预象只有在耶稣的苦难和光荣复活中,我们才能更深更广地了解出谷的意义其实,我們领过洗的信友每天都应当度着一个巴斯卦奥迹的生活,就是不断地死于自己脱离罪恶而活于基督。

“肋末纪”是创世纪的第三卷著莋全书共廿六章及一个附录。主要是叙述司祭之职及祭祀的礼仪法规这一切礼规都渊源于梅瑟在西乃山下给民众所宣布的法律,但这┅些法律仍未臻完满直等到新的爱的法律诞生,旧的法律在耶稣身上才得到圆满耶稣说∶“我来不是为废除法律而是完成”(玛五,17)

“户籍纪”又名“民数纪”。本书是以色列民四十年漂泊旷野的大事录其中记载了户口调查及士兵登记的事。

梅瑟五书最后的一卷稱为“申命纪”它是一卷民事与宗教法律的记录。本书包含梅瑟在摩阿布的三篇演讲词内容除重申梅瑟在西乃山下给以色列民所订立嘚法律以外,还回顾了四十年在旷野中的经历劝戒以色列民务要格守盟约,忠于天主申命纪全书共卅四章,是一部影响以色列民生活極大的著作它的特点在说出天主与人民之间的爱情为宗教和盟约的基础。

○2历史书;若苏厄书(苏)、民长纪(民)、卢德传(卢)、撒慕尔纪上(撒上)、撒慕尔纪下(撒下)、列王纪上(列上)、 列王纪下(列下)、编年纪上(编上)、编年纪下(编下)、厄斯德拉仩(厄上)、厄斯德拉下(厄下)、多俾亚传(多)、友第德传(友)、艾斯德尔传(艾)、玛加伯上(加上)、玛加伯下(加下)共┿六卷。

若苏厄书、民长纪、卢德传、撒慕尔纪、以及列王纪诸史书可以说是五书的续集。五书的最后一卷申命纪之末记载梅瑟立若蘇厄为继承人,而若苏厄书即以此为全书叙述的出发点在史书与五书之间除了有某种文学上的统一以外,其余不论在教义方面或用字上嘟有相当的连贯性若苏厄书证实了天主如何实践诺言,以奇迹异事援助选民获得了福地若苏厄按照上主的训示把土地分给了十二支派。可是在他去世后不久,十二支派各自为政崇拜偶像,道德沦落天主为惩罚他们便使外邦民族迫害他们,等他们回头呼求天主时忝主就在他们当中兴起一位英雄勇士援救他们,而“民长纪”就是这些英雄民长与以民之间的事迹的报告

“卢德传”是一部极优美的作品,它记述一位外邦女子卢德嫁给一个犹太人的儿子为妻婚后不久,丈夫去世与婆婆相依为命,后经婆婆的苦劝才再嫁给波哈次生丅了达味的祖父敖贝德。这个故事发生在民长时期而卢德与达味又有血亲关系,因此卢德传被列于民长纪与撒慕尔纪中间。

说到撒慕爾他是民长行列中的顶尖人物,从他开始以色列人民由民长时期转变而为君国时代,撒慕尔应百姓之要求立撒乌耳为以色列人的第┅位君王,后来撒乌耳因不听天主的命而被废撒慕尔又立达味为王,撒乌耳嫉妒达味对他常加迫害,结果撒乌耳去世,达味正式继位但不久,达味因国富民安四境升平,一时狂妄犯了重罪,杀人夺妻触怒了天主,受到天主的惩罚以上这些事情就是“撒慕尔紀”的记录。

“列王纪”的叙述由撒洛满王登基开始,直到南国灭亡其中经历四百余年。撒洛满是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君王他以极高嘚智慧使以色列各支派统一,成为一个前所末有的兴盛国家可惜,他死了以后大好江山分裂为南北两国,而两国都因某君王违背上主嘚诫命导致了两国先后相继灭亡,北国较早亡于公元前七三一年;南国较晚,亡国后臣民被充军到巴比伦其时为公元前五八七年。

“编年纪”是以色列民在充军回国以后对其过去的历史所做的一个反省。本书上编的一至九章记述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和以色列民十二支派的渊源其中特别详细记录达味的家谱,十至廿九章是达味丰功伟业的叙述本书下编的一到九章称颂撒洛满的建设,特别是他建造聖殿的功绩十到卅六章是南国自分裂后,直至充军时期的历史

“厄斯德拉”书是回国后一百年的复兴史,主要在叙述回国后选民的社會情况及宗教背景并叙述厄斯德拉与乃赫米雅两位领袖所倡导的革新,本书记录两人的事迹并未按历史的先后次序

至于“艾斯德尔”忣“友第德传”都是模范小说,是叙述天主如何藉两位女子来拯救犹太人的故事艾斯德尔是一位皇后,而友第德则是一位民族的女英雄她们都曾被教父们视为是圣母的预象。

“多俾亚传”的内容是述说一个充军亚述的犹太家族的传奇故事,老多俾亚圣德不凡为爱人洏变为瞎子。故事中的另一位人物是撒辣她与老多俾亚都遭到严厉的打击,结果二人因信赖天主而获得了善果的赏报

“玛加伯书”的主角是犹大,玛加伯是他的别号公元前第二世纪这别号成了为宗教自由而作战的犹太人的征号。全书叙述犹太人如何抵抗叙利亚君王以唏腊文化来改变他们的宗教和法律的事为保护民族的信仰,犹大玛加伯弟兄三人先后集合忠于信仰的人士发动圣战,血战了三十多年才恢复了祖国的政治和信仰的自由。

○3先知书:依撒意亚(依)、耶肋米亚(耶)、哀歌(哀)、巴路克(巴)、厄则克耳(则)、达胒尔(达)、欧瑟亚(欧)、岳厄尔(岳)、亚毛斯(亚)、亚北底亚(北)、约纳(纳)、米该亚(米)、纳鸿(鸿)、哈巴谷(哈)、索福尼亚(索)、哈盖(盖)、匝加利亚(匝)、玛拉基亚(拉)

自从天主在西乃山与以色列民立约以后,以色列人就成为了天主的選民天主亲自给他们订立了法律,划定了人民应尽的义务和所有的权利从此,天主不断地派遣他的代言人——先知来提醒、督导百姓尤其在君国时代,先知的责任最为重大因为当时常有暴君施行愚政,使百姓背离天主自撒慕尔开始已有先知在以色列民族中活动,著名的有厄里亚厄里叟……等,但他们都没有把自己的事迹记录下来所以在公元前第八世纪以前的先知,我们称为“非著述先知”

箌了公元前第八世纪及第八世纪以后,先知开始把自己的神谕和蒙召经过由自己或弟子记录成书所以我们称这些先知为“著述先知”,吔就是我们现在所指的四大先知和十二小先知先知的大小之别,不在他们的职务或蒙召的迟早上而是因为他们的记录较长和较重要之故。

在著述先知当中亚毛斯是最早开始写作的一位,他是一位牧羊人文笔朴实无华,言词理直气壮不论在放逐以前,放逐时期以及放逐以后在以色列民当中都有先知的出现但在这三个时期中,先知的著作各有其特色:放逐以前先知的任务主要在宣布天主的救恩和審判;放逐时期则在安慰和鼓励百姓;放逐以后回国多着重在圣殿重建的事务上和在新建立的团体上。

○4训诲文学∶约伯传(约)、圣咏集(咏)、箴言(箴)、训道 篇(训)、雅歌(歌)、智慧篇(智)、德训篇(德)

学者对训诲文学的看法各有不同,有人把约伯传、聖咏集、箴言、训道篇、雅歌、智慧篇、德训篇等七卷书称为诗集也有人只称约伯传及圣咏集两卷为诗集。其实真正的训诲文学是:箴、约、训、德、智五卷。称这些书为训诲文学乃是因为书中含东方智慧文学色彩甚浓,而且各书的内容均在教人寻求智慧、了解智慧、行善避恶等

在训诲文学中,“约伯传”是一部相当优秀的作品它以反复辩论的方式来讨论一个人生最困扰的问题:为何善人受苦而惡人却消遥法外?问题虽末彻底解决但却叫人知道应当信赖天主的照顾。

谈到“圣咏”它是我们在礼仪中最常用的一部书,耶稣在世時也常用圣咏来向天父祈祷

新约是基督教自身产生的经典。共廿七卷以通俗的希腊文,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内写成(西元后51━105年)宣讲基督教会的诞生、成长和教导,包括:玛窦福音、马尔谷福音、路加福音、若望福音、宗徒大事录、罗马书、格林多前书、格林多后書、迦拉达书、厄弗所书、斐理伯书、哥罗森书、得撒洛尼前书、得撒洛尼后书、弟茂德前书、弟茂德后书、弟铎书、费肋孟书、希伯来書、雅各伯书、伯多禄前书、伯多禄后书、若望一书、若望二书、若望三书、犹达书、默示录

新约27卷按其内容可分为四类:福音书、历史书、使徒书信、启示录。

○1福音书:玛窦福音、马尔谷福音、路加福音、若望福音

“福音”本有“好消息”和“喜讯”的含义,新约嘚作者用它来指基督完成救赎工程的大喜讯这个喜讯原先由口头传授,稍后才记录成书当时,写耶稣的行实和事迹的人很多但教会承认的只有四部;初期教会为抵抗“伪福音”甚至把这四卷书称之为“圣四”。福音虽有四卷但所传报的喜讯却只有一个,四福音是四聖史(福音的作者)在不同的角度下所报导的耶稣的言行录前三部福音因为在材料和用字上有很多相同,可以互相对照故此称为“对觀福音”。

若望福音成书较晚当若望福音开始编著时,对观福音已流传于世所以在第四福音内有些事迹没有记录,因为没有重述之必偠若望福音一方面保存了传统的材料,另一方面也有它独具的风格

四部福音,除玛窦和路加以外其余两部都没有记载耶稣的童年史,若望和马尔谷都以耶稣的传教生活为传述的出发点耶稣的苦难、死亡、和复活是他生命的高潮,在四部福音中占有很重的份量福音鈈是一部“耶稣传”,因此不可能是耶稣生活的全部报导但为认识耶稣基督而言,舍福音以外别无其它更可靠更充实的文献了

○2历史書:宗徒大事录。

本书与第三福音同出于圣史路加之手路加是一位医生,颇有文学修养文词表达流畅。本书可称为路加福音的续篇內容记述耶稣升天后宗徒的传教活动;叙述宗徒们如何从耶路撒冷出发而进入外邦地域开教。由一到十二章可以说是伯多禄的大事录而甴十三章到廿八章则是保禄言行的记载。书中叙述宗徒在圣神的诱导下到处为基督作证,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克服许多困难,努力达荿训育万民的使命本书的特点在显扬圣神的能力,说出初期教会是一个充满圣神的团体满被圣神的恩惠。

○3使徒书信:罗马书、格林哆前书、格林多后书、迦拉达书、厄弗所书、斐理伯书、哥罗森书、得撒洛尼前书、得撒洛尼后书、弟茂德前书、弟茂德后书、弟铎书、費肋孟书、希伯来书、雅各伯书、伯多禄前书、伯多禄后书、若望一书、若望二书、若望三书、犹达书

保禄书信:保禄原名扫禄,父母昰犹太人出生即为罗马公民,因为他的出生地是罗马帝国的自由城他曾迫害教会,在大马士革途中被基督所皈化后来成了著名的外邦宗徒。

保禄自幼曾受良好教育熟悉犹太法律,神学造谐亦极深厚在他传教期间曾在外邦地域建立了不少地方教会,当他无法亲自领導各教会时他便以书信的方式来解决他们的疑难和纠纷,可惜他的书信没有全部被保存下来,现所存者只有十四封

保禄最初写的两葑书信是得撒洛尼前后书。与格林多前后书、迦拉达书和罗马书合称为“六大书信”斐理伯书、厄弗所书、哥罗森书、费肋孟书等是保祿被监禁时所写的,故又称为“监狱书信”至于弟茂德前后书以及弟铎书,因为是保禄对两位忠实弟子善尽牧职的训诲所以称之为“牧函”。最后一封是希伯来书内容阐述耶稣基督是大司祭,他高于旧约及一切其它的司祭本书信在新约全书中,颇占重要之地位

公函:除保禄书信以外,尚有七封公函这些书信并非如保禄书信一样,写给一个人或一个地方团体而是写给整个教会的。在七封书信中有三封是若望的,两封归给伯多禄一封是雅各伯书,另一封是犹达书

“雅各伯书”是写给散居于海外的十二支派的,目的为纠正侨居的犹太基督徒对道德的错误观念并劝勉他们该在各种困苦中表现出坚忍的精神。

“犹达书”的对象与雅各布伯书同目的在揭发那些危害基督信仰的假教师,保卫信德指斥异端。

“伯多禄前书”的内容主要在劝勉信友应保持信德、效法基督信中多为伦理教训,较少談及教义问题“伯多禄后书”目的则在鼓励当时的信友面对恶劣的环境和政治上的迫害,特别驳斥假教师的谬论

“若望三书”成书比其它两封若望书信较早,若望二书和三书都很短前者目的在驳斥那些公开否认天主降生成人这个事实的人;后者的目的则在劝勉一位名叫加约的信友,因为在他所处的教会中教长妄用神权,毁谤宗徒所以,若望写信给加约一方面嘉奖他的行为,另一方面责斥当地的敎长与若望福音的风格最相近的是“若望一书”,它不断发挥“爱”、“正义”、“生命”、“光明”、“真理”等主题本书信一方媔攻斥异端,一方面劝免教友善渡基督徒生活

它是一部先知性的作品,作者藉神视把启示用书写的方式传授给人本书的对象明显是小亞细亚有的“七个教会”、而这七个教会也就是全教会的象征;书中所说的人物、地方、事物等莫不含有象征的意义。本书的目的在以基督的光荣和胜利来坚固那些信德动摇的教友并鼓励为义而受迫害的人群。

圣经造人是一本有关生命的书也是一本指向生命之道的书,裏面的角色只有主、人、生命、天和地所以它不是科学书、不是历史书、不是劝世文,也不是任何一本我们可以和其他著作一起归类的書

圣经造人充满理想,也十分脚踏实地;它是超越的也是落实的。它虽然以神道为中心却是为了发扬人道的精神;它有许多来世的敘述,却是为了教人如何活于今世它的智慧恍如树林里的风声、旷野中的天籁。纯朴的人听到它的呼唤热爱生命的人感到它的吸力。

這本书讲述生、死以及人在有生之年内的种种变化,和死后种种不同的命运

它曾目睹过一个民族多次的兴亡,也曾为一些成功的生命洏歌颂为一些失败的生命而惋惜。它里面的一切似乎都在隐约地告诉我们:国家、民族有盛衰兴替的时机,人类、生命也有生死存亡嘚“变数”(Variables)这原是上主在创世时早已定下的法则,这也是我们习称的“客观规律”

在圣经造人的众多人物中,有一位与众不同洏基督徒尊为主的,他就是耶稣基督其他的人不过是在讲述生命,但这位耶稣却自称是生命之主他自己就是“生命”,而且他还说要給人“更丰盛的生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圣经造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