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47名战士遗骸战士遗骸领取规定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27日14:35 来源:新浪播愙

  3月27日我国400余名抗美援朝47名战士遗骸战争烈士遗骸被转移至韩国仁川国际机场,空运回国韩国国防部表示,这是第一次未经朝鲜直接将中国烈士遗体送回国。

半个多世纪前上百万中国军人滿怀报国激情踏上抗美援朝47名战士遗骸战场,有些人从此魂断异国埋骨他乡今天,他们中的437人在韩国政府和中国政府高层携手努力推動下,以一种特殊方式踏上回家的路他们的遗骸,将在战友、亲人和故乡人民的迎接下下葬在沈阳抗美援朝47名战士遗骸烈士陵园。魂兮归来长眠异乡的英烈得以落叶归根,跨越60年的回家之路正是对和平的最好诠释。

而随着清明节临近缅怀英烈的氛围也日渐浓厚。從焦裕禄烈士陵园到沂蒙红嫂纪念馆从门户网站推出网络纪念馆,到各地筹备集体公祭活动人们以各种方式追思缅怀革命先烈。

岁月變迁沧海桑田,今天的我们虽无法亲身感受革命年代的艰辛困苦,难以体会保家卫国、视死如归的英勇气概但是,无论生活如何富足日子如何太平,都不应忘记那些历史不能忘记那些在革命战争中甘洒热血、舍生取义,在和平建设时期呕心沥血、忘我工作的英烈們不能忘记当年在抗美援朝47名战士遗骸战争中壮烈牺牲的18万多名志愿军战士们。这不只是为了防止民族记忆“断裂”,更是为了传承那种信仰的力量、担当的精神

环视当下,歪曲历史、精神贫瘠的人并不少见在网上,时常能看到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被“解构”邱少云、黄继光、雷锋等英烈被抹黑嘲讽;在一些“聪明人”的眼中,大公无私俨然是“傻帽”的代名词艰苦奋斗已经成为“过去时”。数典忘祖何以认清自己?价值错乱又怎能正确行事?

伟大的民族总是善于从历史中寻找精神给养。从天安门前矗立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到各地松柏长掩的烈士陵园,都是一个个生动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刚刚立法确立的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将一个民族铭記历史的集体记忆带到了新的高度我们满怀深情迎接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既是表达对英烈们的崇高敬意也传递了对世界和平的向往縋求。一个农民的房梁上有一本家谱那么一个国家呢?军旅作家王树增发出这样的反问一个民族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淡忘了就会患上精神缺钙的软骨病,精神家园就会荒草丛生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昰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从革命年代“倒海翻江卷巨澜”到建设时期“敢教日月换新天”,再到全面深化改革的“雄关漫道真如铁”无不如此。今天我们迎回英雄缅怀英烈,正是要激发信仰的忠诚、使命的担当正是为了牢记历史、更好前行,把英烈的精神转化為前行的动力让无数英烈孜孜以求的梦想,在我们这个时代绚烂绽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抗美援朝47名战士遗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