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火明夷第三爻,九三,求姻缘是有会第十一签解签求姻缘的吗?

求解卦——周易卦女,辛酉年三月二十六 出生,求得此签,求姻缘(能否与心仪的男士开花结果)得雷火丰 上爻丰卦 五爻四爻 上
求解卦——周易卦女,辛酉年三月二十六 出生,求得此签,求姻缘(能否与心仪的男士开花结果)得雷火丰 上爻丰卦 五爻四爻 上卦动爻 第五爻 三爻二爻初爻 下卦卦辞曰雷火丰 卦丰、亨、王假之、勿忧、宜日中.丰、大也、明以动、故丰、王假之、尚大也、勿忧、宜日中、宣照天下也.雷电皆至、丰、君子以折狱致刑.
下回把盘排好再拿来雷火变泽火,这个卦象表示你们现在他很喜欢你,他的年龄比你大,而且你的年龄应该不小了,你如果更积极主动的两人交往的话,那么你们这段感情能够结成正果的.7个月后应该结婚.
我有更好的回答:
剩余:2000字
与《求解卦——周易卦女,辛酉年三月二十六 出生,求得此签,求姻缘(能否与心仪的男士开花结果)得雷火丰 上爻丰卦 五爻四爻 上》相关的作业问题
本卦水地比,变爻初六、上六,变卦风火家人.1、比卦,水附大地,地纳河海,相互依赖,亲密无间.一阳统五阴,比邻相亲相辅,和乐之象.2、上六.比之无首,凶.小人朋比为奸,勾心斗角,无法形成一个团结的中心,这是非常危险的事.得此爻者,刑克有灾,人情淡薄,处境危难,要小心灾祸.3、变卦:火使热气上升,成为风.一切事物皆应以内在
本卦火天大有,变爻在九四,变卦山天大畜.1、本卦下卦为乾为天,上卦为离为火,火在天上,明烛四方,这是大有的卦象.普照万物,万民归顺,顺天依时,大有所成.2、九四.匪其彭,无咎.反对坏人坏事没有灾祸,因为明于考察辨析.得此爻者,宜守常,则可避免伤害.3、变卦:乾为天,刚健;艮为山,笃实.畜者积聚,大畜意为大积蓄.为此不畏
这个从字面上理解不像是说姻缘倒像是说家境.前两句说家有满库的财富还有多到连着天边一望无际的良田,后两句是说之所以家有财富是因为这家一直是乐善好施一心向善的人家,因此可以心安理得的享有这些财富.后一句解签画龙点睛,告诫你:退一步海阔天空,退一步自有后来福. 再问: 三山国王签诗)举子喜逢槐景近,嫦娥喜我桂枝攀。鱼龙变化从
雷泽归妹,从下至上爻依次是阳爻、阳爻、阴爻、阳爻、阴爻、阴爻.第四爻变动,也就是第四爻的阳爻变成阴爻,变化后的卦爻是阳爻、阳爻、阴爻、阴爻、阴爻、阴爻,即下面依然是兑卦、上面的震卦变成了坤卦,所以是地泽临卦.同理,雷火丰卦第五爻变动,下面离卦不动,第五爻阴爻变成阳爻则使震卦变成兑卦,上面是兑卦、下面是离卦,所以变成了泽
申 癸卯(辰巳)火雷噬嗑    地水师白虎 子孙巳火 ○   官鬼酉金 ∥ 应腾蛇 妻财未土 ∥ 世 父母亥水 ∥ 勾陈 官鬼酉金 ○   妻财丑土 ∥ 朱雀 妻财辰土 ∥   子孙午火 ∥ 世青龙 兄弟寅木 × 应 妻财辰土 / 玄武 父母子水 ○   兄弟寅木 ∥ 从此卦看,虽财爻持世,但世爻太弱,应爻寅木得动爻子
1、楼主的题,不是老师出错了,就是书上写错了.100% 错了! 行列式 = determinant,一定是方阵才可以计算.2、楼主写出的是一个矩阵,是(1×9)的矩阵(Matrix),矩阵只是数字的排列, 一个矩阵不可以算出一个值.但是方阵(Square Matrix)变成行列式时,就 可以算出一个具体的数值.建议楼主
浏览59次,大有之鼎:你问的只是一个时间卦,但是从卦象和卦变来看,如你所说:工作中被人找茬.大有卦是离火明在上,乾正在下,的确有这个问题,同时也说明了你在工作中有茬可找;变出鼎卦,同样是离火在上,而下卦的乾正变巽/信/风,就改变了离火的作用(不是明,而是热情);但是时间却有点长,离为火为(午)不变,乾金变巽(木/甲);
1.此卦问烟缘大吉.卦中财爻持世,更世爻,官爻同时发动,世爻又变出酉金官爻,官爻变出巳火子孙,巳酉丑更三合金局.即合官局.此婚必成.2.然,亦有不喜之处是,财爻丑土旬空,需相时以待也,财爻与月建相合,动尤不动.但此两点并不影响结果,只不过是需待时月而已.3.何时呢,远看者,以年支断,午年,即后年,何也,现世爻与子水月建
六爻看的话,我先看的是妻财寅木动克父母土,戌土又空,所以若为文职,可能工作上遇到困难,可能为家庭阻力.工作可能要调动或是出差(驿马),但职位本身会升(干禄).近期虽吉,暂无财得.大概到冬天才有可能得财.梅花直接看的话,需要你家中团结,自己也要清楚形势,行动果断自信,则可得吉.个人一点见解,若有不到之处,希望能反馈指出,
你把成卦的大概时间告诉我,农历,精确到小时就可以,另外卦是如何成的,在哪里,大体环境如何? 再问: 昨天下午5点多,办公室下班后! 再答: 简单断一下,因我只研究朱熹及邵雍的传统断法,以此断。 二爻变,所以以本卦两变爻断,下变为主。主卦临代表冬,一般指12月,阳盛,断你有求此女时间不久,而阴渐盛,断为困难,有顺。 九二
《周易》有十卷,分《易经》《易传》两个部分.《周易》由八卦构成,每卦有卦辞和爻辞.这些卦和爻辞都是经文,所以称为《易经》.《易经》分上下两经,共64卦 共64*6爻.《易传》是后人对卦辞和爻辞的解读.爻指的是:阳爻“————”与 阴爻“—— ——”八卦指的是:指阳爻和阴爻两两相交(就是排列组合)后出来的八个卦:也叫纯卦
河洛理数方面有这么一个说法,由上往下分别是天地人三才,即上爻五爻为天才,四爻三爻为人才,二爻初爻为地才.但在易理上,这其实不是很标准的一个分类.六爻的具体关系是有一个复杂的理论体系的,在各家的易数经书上都有论述.
周易和六爻本是一家,是不同的内容解,周易看爻辞为主,六爻看五行六亲为主,不分家,只是在具体说法上六爻比较仔细准确,而卦爻辞只是个大概数,没法确定具体成事时间,而六爻可以确定具体成或败的时间,
乾 兑 离 震 巽 坎 艮 坤,这八个卦象两个两个叠加为六十次卦,具体如下:乾为天 天风姤 天山遯 天地否 风地观 山地剥 火地晋 火天大有 坎为水 水泽节 水雷屯 水火既济 泽火革 雷火丰 地火明夷 地水师 艮为山 山火贲 山天大畜 山泽损 火泽睽 天泽履 风泽中孚 风山渐 震为雷 雷地豫 雷水解 雷风恒 地风升 水
黑色的字是卦象意思.“—”为阳,“- -&为阴.
有老阳、老阴时原来的卦叫本卦,爻变后的叫之卦,例如丰之咸,本卦为丰,之卦为咸,初爻和第五爻动.义理易以爻辞断卦,朱熹《周易启蒙》曾归纳出七条规则,可资参考:(1) 一爻变者,以本卦变爻的爻辞占.(2) 二爻变者,以本卦二变的爻辞占,以上爻的爻辞为主.(3) 三爻变者,以本卦及之卦的卦辞占,以本卦的卦辞为主.(4) 四爻
少阳升老阳,老阳变少阴,少阴升老阴,老阴变少阳.易经里,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有六爻,所谓爻,就是那六横,断的是阴,连起来的是阳,所以乾卦就是六个阳爻.这些爻,从下往上数,分为一二三四五六,叫做初、二、三、四、五,上.比如初九,潜龙勿用,上九,亢龙有悔,九五,飞龙在天,都是这样.至于算命的时候究竟按照哪一爻来解释,就看算命
1)三楼“净土寒心”一言差矣,坤卦为六冲卦,而不是六合卦,占婚不宜六冲,六冲即散,散而无果;2)外卦坤卦又变艮卦,为卦反吟,也是不成之象;3)当然,在网上占卦,一定要提供你的问卦时间及你的问卦地点,不然的话,很可能断的不是很准;4)以上,若有任何信息,敬请及时回馈!周易第36卦_明夷卦_地火明夷_坤上离下_上坤下离
当前位置: >>
>> 周易第36卦_明夷卦(地火明夷)_坤上离下
周易第36卦_明夷卦(地火明夷)_坤上离下
本卦互卦错卦综卦目录• • • • • • • 周易第36卦详解明夷卦原文明夷。利艰贞。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白话文解释明夷卦:卜问艰难之事则利。《象辞》说:本卦内卦为离,离为日,外卦为坤,坤为地。太阳没入地中,是明夷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治民理政,不以苛察为明,而是外愚内慧,容物亲众。《断易天机》解明夷卦坤上离下,为坎宫游魂卦。明夷即明德被伤,象征君子受厄,此时百事宜息,静观待变。北宋易学家邵雍解日入地中,光明被伤;万事阻滞,等待时运。得此卦者,时运不佳,事事劳苦,宜坚守正道,忍耐自重,等待时机。台湾国学大儒傅佩荣解时运:明哲保身,以避灾厄。财运:明无利润,暗中分红。家宅:父子分居为宜;不是明媒正娶。身体:肝大郁积,注意保养。传统解卦这个卦是异卦(下离上坤)相叠。离为明,坤为顺;离为日;坤为地。日没入地,光明受损,前途不明,环境困难,宜遵时养晦,坚守正道,外愚内慧,韬光养晦。大象:太阳掩没在坤地之下,大地黑暗,有失明之象。运势:百事阻滞,小人加害,遇事多迷惑,宜守,静待时机而动。事业:处于不利的环境,宜心境坦然地处置险恶的条件,增强心理素质,承受各种压力。表面柔顺小心,内心洞察事理,当离去则离去,避免灾祸,脱离危险。防患于未然,坚持逆境中奋斗。经商:认真观察市场动态,待机行动,但须坚持商业道德,即使处于不利情况下,也要冒险向前,特别是要向南方发展,会大有收获。求名:内心保持大志,行动刻苦忍耐,奋斗于逆境,自守其志,收敛聪明而不外露,于混乱中更应坚持正义,守愚藏拙。婚恋:必须全面分析对方情况,不能因小失大。注意大节。决策:处在不佳的状况下,环境困难,前途不明。但若能坦处厄运,能伸能屈,前景会变光明。尤其应加强修养,隐忍行志,外愚内慧,可以遇难呈祥。如能谨慎行事,处处小心,更能有所作为。台湾张铭仁解卦明夷:表示火入坑中,阳气被阴气所伤害,被小人所重伤,主大凶象。诸事不宜,运背之时。解释:浑沌不明。特性:朋友多,心慈,重友谊,喜追求高层次的境界,理智和感情常矛盾。有时会牺牲一切,去完成自己的理想。运势:逆势下降,时运未济,万事劳苦,逢小人加害,光明受到掩蔽而失光明,所以多艰难之运也。有万事阻滞,遇事迷惑、受灾。故宜守贞固之道,忍耐自重,等待时机 。家运:衰弱、多劳,家人受累,恐有诈欺、官符。须知邪恶之人定有因果,凡事心地坦荡可渡难关也。疾病:凶象。为潜伏已久之疾,注意心脏、腹部之疾或神经病。胎孕:产母有惊。子女:受子女牵连,陷于痛苦深渊之中。周转:不成。买卖:难成,用谋方就。等人:不来。寻人:西南或南方,虽在附近但难寻。失物:不能立即寻回。正当要遗忘这件事时,会意外地有所发现。外出:最好不要马上行动,再等待一个时期,做好充分准备。考试:无望。诉讼:败象,宜和解了事,愈争愈苦。求事:日下无希望,须再待时,需防被骗、失财、失身。改行:不利。开业:不宜,亦不成事。周易第36卦初九爻详解初九爻辞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象曰:君子于行,义不食也。白话文解释初九:“鹈鹕在飞翔,停栖在沼畔。君子离家走,三日无食粮。”筮遇此爻,有所往,则必遭主人谴责。《象辞》说:君子在旅途中,依礼义不能蒙羞受食。北宋易学家邵雍解平:得此爻者,或有手足之伤,善者有进财纳福之喜。做官的有飞黄腾达之象,但谨防有失。台湾国学大儒傅佩荣解时运:未能腾达,善自保全。财运:资本有损,主人烦言。家宅:最好迁居;婚姻不谐。身体:食道有疾,或病在手。初九变卦初九爻动变得。这个卦是异卦(下艮上坤)相叠,艮为山,坤为地。地面有山,地卑(低)而山高,是为内高外低,比喻功高不自居,名高不自誉,位高不自傲。这就是谦。周易第36卦六二爻详解六二爻辞六二。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象曰:六二之吉,顺以则也。白话文解释六二:鹈鹕,鹈鹕,伤于左股,君子负伤,因马获救。吉利。《象辞》说:六二爻辞所讲的吉利,是因为六二阴爻处于九三阳爻之下,正像马顺从主人善体人意。北宋易学家邵雍解吉:得此爻者,常人或有难,但会得贵人之助。做官的会有实权,能当大任。读书人会取得好成绩。台湾国学大儒傅佩荣解时运:贵人相助,幸免于难。财运:策划不当,难免损失。家宅:修缮完整;妇有足疾。身体:左足受伤。六二变卦六二爻动变得。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坤)相叠,乾为天,为阳;坤为地,为阴,阴阳交感,上下互通,天地相交,万物纷纭。反之则凶,万事万物,皆对立,转化,盛极必衰,衰而转盛,故应时而变者泰(通)。周易第36卦九三爻详解九三爻辞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象曰:南狩之志,乃大得也。白话文解释九三:在南方的猎区,拉弓射箭,获得一些大野兽。筮遇此爻,占问疾病则不利。《象辞》说:决心在南方狩猎,大称其意。北宋易学家邵雍解平:得此爻者,有修屋宇造作之兆。不良者,左股或有伤,多忧愁分离之患。台湾国学大儒傅佩荣解时运:退守南方,可以得志。财运:耐心经营,终见光明。家宅:乡里富家;得其佳偶。身体:南方修养较宜。九三变卦九三爻动变得。这个卦是异卦(下震上坤)相叠。震为雷、为动;坤为地、为顺,动则顺,顺其自然。动在顺中,内阳外阴,循序运动,进退自如,利于前进。周易第36卦六四爻详解六四爻辞六四。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出于门庭。象曰:入于左腹,获心意也。白话文解释六四:回到深隐之处吧!走出居室,进入社会,就感到环境的险恶,退隐的念头油然而生。《象辞》说:回到深隐之处,就满足了退隐的心意。北宋易学家邵雍解平:得此爻者,出外营谋者会顺利,妇人有孕者生男,不良者或生心腹之疾。做官的闲职者会复职,在职者,多出外任职,韬光养晦者必出身成名。台湾国学大儒傅佩荣解时运:出明入暗,出门为宜。财运:外出经商,称心致富。家宅:路有阻碍;妇已有孕。身体:心腹之症,出门求医。六四变卦六四爻动变得。这个卦是异卦(下离上震)相叠,电闪雷鸣,成就巨大,喻达到顶峰,如日中天。告戒:务必注意事物向相反方面发展,盛衰无常,不可不警惕。周易第36卦六五爻详解六五爻辞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象曰:箕子之贞,明不可息也。白话文解释六五:殷亡后,箕子逃到东方邻国避难,卜问得吉兆。《象辞》说:箕子退隐守正,他的光辉形像千古不灭。北宋易学家邵雍解平:得此爻者,难逢知己,或有家难之祸。做官的须修德养性可保无忧。台湾国学大儒傅佩荣解时运:君子固穷,未来通达。财运:历经艰难,方可获利。家宅:亲族失和;罢婚为宜。身体:精神症状。六五变卦六五爻动变得。这个卦是异卦(下离上坎)相叠。坎为水,离为火,水火相交,水在火上,水势压倒火势,救火大功告成。既,已经;济,成也。既济就是事情已经成功,但终将发生变故。周易第36卦上六爻详解上六爻辞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象曰:初登于天,照四国也。后入于地,失则也。白话文解释上六:阳光消失了,天黑了。太阳初升,君子进仕之象;太阳隐没,君子退隐之象。《象辞》说:太阳初升,君子进仕,光照四方。太阳隐没,君子引退,国无楷模。北宋易学家邵雍解凶:得此爻者,先喜后忧,老者或不寿。做官的防止遭人流言,或被贬。台湾国学大儒傅佩荣解时运:先好后坏,收敛为宜。财运:货价宜平,才有信用。家宅:地势太低;先富后贫。身体:上火下泄,殊为难治。上六变卦上六爻动变得。这个卦是异卦(下离上艮)相叠。离为火为明;艮为山为止。文明而有节制。贲卦论述文与质的关系,以质为主,以文调节。贲,文饰、修饰。轻松学《易经》第三十六卦:明夷——地火明夷,离下坤上
?打造给力的文化经典微学习平台,用优秀文化滋养您的生命。
(C)作者:李守力 编辑:凌城、文传君
《易经》第三十六卦
明夷——地火明夷离下坤上
明夷卦下离上坤,离为明,坤为地,为明入地中,光明殒伤之象。太阳的光明受伤,犹如圣人君子有明德却而遭逢乱世,被抑制在下位,这时宜自守于艰贞,无需干预正事,从而避开小人的迫害。离在内为文明,坤在外为柔顺,周文王用此文明而柔顺之德,臣事殷纣,遭幽囚羑里七年而推演《周易》,虽蒙大难而无损伤。卦辞说“利艰贞”者,是谓处明夷之乱世,当晦藏其明智而不用,固守正道,以避邪害。也犹如纣王囚禁其王叔箕子,使箕子遭遇宗臣之内难,而佯狂为奴,晦明不用,虽仅以身免,终能固守其忠贞之正道。王阳明也因避刘瑾祸害曾得到了明夷卦的启发,他以为,处于“明夷”这个正义被残害的黑暗时代,要晦藏明智而不予显露,唯有退避以先求自保;另一方面,退避不是简单的隐遁,而是要像箕子一样,在暴虐黑暗中仍能刚正不阿,不伤其正义之心。
同时,明夷卦也教了我们一种身为领袖需要懂得的政治艺术,如何“用晦而明”,即洞察大体而能包容细小的瑕疵。老子的“无为无不为”、“大智若愚”的思想即来源于此。班固《汉书》曰:“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
明夷:利艰贞。
彖曰:明入地中,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利艰贞,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
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
象曰:君子于行,义不食也。
六二: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
象曰:六二之吉,顺以则也。
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
象曰:南狩之志,乃大得也。
六四: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
象曰:入于左腹,获心意也。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
象曰:箕子之贞,明不可息也。
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象曰:初登于天,照四国也。后入于地,失则也。
李守力微学通解
明夷:利艰贞。
明夷卦:适宜在艰难中守持正固。
○明夷卦下离上坤,离为明,坤为地,为明入地中,光明殒伤之象。《序卦传》“晋者,进也。进必有所伤,故受之以明夷。夷者,伤也。”《杂卦传》“明夷,诛也。”诛,讨也,罚也。
夷,《说文》:“平也。从大从弓。东方之人也。”
段玉裁注:
羊部曰:南方蛮闽从虫,北方狄从犬,东方貉从豸,西方羌从羊。西南僰人、焦侥从人,盖在坤地颇有顺理之性。惟东夷从大。大,人也。夷俗仁,仁者寿,有君子不死之国。按天大,地大,人亦大。大象人形,而夷篆从大,则与夏不殊。夏者,中国之人也。……凡注家云“夷,伤也”者,谓夷即痍之假借也。
明夷,秦简《归藏》同,传本《归藏》作明
,《玉篇》古文夷字,《集韵》古文仁字。
南蛮、东夷,以蛮为横,以夷为伤,或源于夏人对周边民族的鄙视。
○郑玄曰:日之明伤,犹圣人君子有明德而遭乱世,抑在下位,则宜自艰贞,无干正事,以避小人之害也。
彖曰:明入地中,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利艰贞,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彖传说:光明陷入地中,这是明夷卦。离在内为文明,坤在外为柔顺,以此蒙受大难,周文王就是这样做的。适宜在艰难中守持正固,说明要隐晦自己的光明;内部患难而能正固自己的心志,箕子就是这样做的。
○明夷卦,下离明上坤地,明入地中,这是明夷卦之卦象。离在内为文明,坤在外为柔顺,文王用此文明而柔顺之德,臣事殷纣,遭幽囚羑里七年而推演《周易》,虽蒙大难而无损伤。卦辞“利艰贞”者,乃谓处明夷之世,当晦藏其明智而不用,固守正道,以避邪害。犹如纣王囚禁其王叔箕子,使箕子遭遇宗臣之内难,而佯狂为奴,晦明不用,虽仅以身免,终能固守其忠贞之正道。
箕子作为儒家前驱,其思想上承大禹,下开周公“明德保民”和孔子的“仁”。其经历正如柳宗元《箕子碑》所说:“正蒙难”、“法授圣”、“化及民”。
1.“正蒙难”是说他在隐居时心忧天下,以“箕子操”来寄情抒怀;
2.“法授圣”是说周武王灭商后以箕子为帝师,向箕子咨询治国大道,箕子以《洪范九畴》传授之;
3.“化及民”是说周武王册封箕子在朝鲜建立东方君子国。
○以之:《释文》:文王以之,王肃云:“唯文王能用之”。郑(郑玄)荀(荀爽)向(刘向)作“似之”。以、似、用,三者义近。
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
象传说:光明陷入地中,这是明夷卦的象;君子由此领悟治理民众时,要晦藏自己的明智,则其明智益加彰显。
○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
这是上古执政者治理国家的一种政治艺术,老子的“无为无不为”、“大智若愚”的思想即来源于此。班固《汉书》曰:“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
冕冠是古代帝王、公侯、大夫参加祭祀典礼时所戴礼冠,这种服制最晚始于周代,历经秦、汉、晋、隋、唐、宋、元、明诸代,绵延至少两千六百余年。冕冠的顶部,有一块前圆后方的长方形冕板,冕板前后垂有“冕旒”。冕旒象征“蔽明”,意思是王者视事观物,不可“察察为明”,也就是说,一个身为领袖的人,必须洞察大体而能包容细小的瑕疵。冕冠两侧,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以与发髻拴结。并在笄的两侧系上丝带,在颌下系结。在丝带上的两耳处,还各垂一颗珠玉,名叫“充耳”,象征“蔽聪”。不塞入耳内,只是系挂在耳旁,以提醒戴冠者切忌听信谗言。后世的“充耳不闻”一语,即由此而来。
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
象曰:君子于行,义不食也。
初九:处明夷之始,如小鸟低垂着翅膀飞行,君子出逃隐遁,三天都吃不上食物。有所前往,投靠的主人出言责怪。
象传说:君子出逃隐遁,出于道义不苟且求食。
○王弼曰:初九处卦之始,最远于难也。远难过甚,明夷远遯,绝迹匿形,不由轨路,故曰“明夷于飞”也。怀惧而行,行不敢显,故曰“垂其翼”也。尚义而行,故曰“君子于行”也。志急于行,饥不遑食,故曰“三日不食”也。殊类过甚,以斯适人,人心疑之,故曰“有攸往,主人有言”。
○【《左传·昭公五年》论叔孙豹的终生命卦】:
初,穆子之生也(穆子即叔孙豹,他出生时),庄叔(叔孙豹父亲叔孙庄叔)以《周易》筮之,遇《明夷》之《谦》(明夷初九爻),以示卜楚丘(卜人名楚丘,卜人一般也是大夫)。曰:“是将行(言叔孙豹将来会出奔他国),而归为子祀(回国后奉祭祀,言将来为庄叔继承人也)。以谗人入(回国后会带进一个进谗言的小人),其名曰牛,卒以馁死(叔孙豹因此会被饿死)。《明夷》,日也。日之数十,故有十时,亦当十位(这是分段纪时制度之一种,效法十天干太阳历把一天分为十个时段)。自王已下,其二为公,其三为卿。日上其中,食日为二,旦日为三。《明夷》之《谦》,明而未融(融,明朗),其当旦乎,故曰:‘为子祀’。日之《谦》,当鸟,故曰‘明夷于飞’。明之未融,故曰‘垂其翼’。象日之动,故曰‘君子于行’。当三在旦,故曰‘三日不食’。《离》,火也。《艮》,山也。《离》为火,火焚山,山败。于人为言,败言为谗,故曰‘有攸往,主人有言’,言必谗也。纯《离》为牛,世乱谗胜,胜将适《离》,故曰‘其名曰牛’。谦不足,飞不翔,垂不峻,翼不广,故曰‘其为子后乎’(你的继承人)。吾子,亚卿也,抑少不终(言叔孙豹不善终)。”
鲁国公室自宣公起,日益衰弱,而国政被操纵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手中。三桓,即指鲁国卿大夫孟氏、叔孙氏和季氏。这里的叔孙庄叔属于叔孙氏家族的掌门人。后来孔子(前551年~前479年)曾经试图改变卿大于公的局面,但是在三桓强大的实力面前,无法成功,最终被迫离开鲁国。
叔孙庄叔的儿子穆子(叔孙豹)刚出生的时候,叔孙庄叔用《周易》来卜筮,得到明夷之谦,他把卦象交给卜楚丘,卜楚丘预言这个孩子会出奔国外,将会回来继承父亲的亚卿之位。他还会领着一个叫“牛”的进谗言的人回来,牛最后使叔孙穆子挨饿三天而死。
叔孙豹出生年无考,鲁文公十一年(前616年),叔孙庄叔在咸地打败了狄人,俘获了长狄侨如、虺、豹三名狄人头目,叔孙庄叔就以这三个人的名字为自己的三个儿子命名。这说明叔孙豹出生时间必然在公元前616年的几年内。故“庄叔以《周易》筮之,遇《明夷》之《谦》”的时间至少早于孔子出生(前551年)65年。
公元前604年,叔孙庄叔去世,只有十余岁的叔孙侨如继立为卿,一直充当诸卿配角。侨如企图改变这种地位,与鲁成公之母穆姜通奸(见随卦解读:一个坏女人对《周易》的贡献),欲通过鲁成公驱除季氏、孟氏。
叔孙豹为了避兄之祸往齐国逃亡,路经一个叫做庚宗的地方(山东泗水县东有庚宗亭,与费县交界),遇一村妇讨些饭食,村妇大为同情之,二人并同居。叔孙豹到了齐国后,娶了贵族国氏的女儿,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孟丙,一个叫仲壬。有一天,他做了一个恶梦,梦见天塌下来了,压在自己身上,怎么推也推不开。就在危急关头,突然出现了一个怪人,肤色很黑,上肩向前探着,眼窝很深,嘴巴像猪一样。叔孙穆子喊道:“牛!助我!”
公元前575年,叔孙侨如被放逐,鲁国的执政家族季孙氏看到叔孙氏无人,就召叔孙豹回国,立他做了叔孙氏的继承人,叔孙豹于是进入了历史舞台。
这一天,庚宗那位村妇带着儿子来了。叔孙穆子一看到这个从没见过面的儿子,大吃一惊:怎么和当年梦里的“牛”长得那么像呢!叔孙穆子连儿子的名字都还没问,直接喊他:“牛!”说来也怪,这孩子竟然应声:“唯!”于是叔孙穆子安排牛先做竖的小官,等长大以后主持家政。
叔孙豹多次参加晋国为盟主的会盟,前559年,十三国联军讨伐秦国,前549年,出使晋国,范宣子与他谈论不朽。他说:“豹闻之,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就是“三不朽”的来历)
作为一个杰出的贵族外交家,精通《诗经》的叔孙豹在国际交往中表现出高贵、优雅、涵养,应答得体等极有魅力的一面。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孔子推崇的圣人)到鲁国访问,和叔孙豹一见如故。季札很担心叔孙豹最终的结局。季札给叔孙豹的预言是:“您可能会不得善终。我听说君子应致力于选择贤人,但你喜欢善良却不能选择贤人。您身为鲁国的宗卿,又承担着国政,不慎重地举荐人才,怎么可以呢?祸患必然殃及您。”
叔孙豹做鲁相,地位尊贵而专权独断。他所宠爱的是竖牛,也独揽了叔孙豹的号令。叔孙豹与齐国国氏生的两个儿子是孟丙和仲壬,竖牛嫉妒他们,遂起杀心。竖牛与仲壬一起到鲁君住处去游玩。鲁君赐给仲壬玉环,仲壬接受了,但不敢佩带,就让竖牛向叔孙豹请示。竖牛骗他说:“我已替你请示过叔孙豹了。他叫你佩带玉环。”仲壬就佩带了。竖牛趁机对叔孙豹说“为什么不带仲壬去见见君主呢?”叔孙豹说:“小孩子哪能见君主。”竖牛说:“仲壬本来就多次见过君主了。君主赐给他玉环,他已佩带上了。”叔孙豹就召见仲壬,仲壬果然佩带着玉环,叔孙豹忿怒地杀了他。仲壬的哥哥叫孟丙,竖牛又嫉妒他而想杀死他。叔孙豹给孟丙铸了口钟,钟铸成后,孟丙不敢擅自敲钟,让竖牛向叔孙豹请示。竖牛不帮他请示,又骗他说;“我已帮你请示过了,他让你敲钟。”孟丙就敲了钟。叔孙豹听见钟声后说;“孟丙不请示就擅自敲钟。”就忿怒地把他赶走了。孟丙出逃到了齐国。一年后,竖牛假装替孟丙向叔孙豹谢罪,叔孙豹就让竖牛召回孟丙,竖牛再次没去召人,却报告叔孙豹说:“我已召过他了,孟丙很恼怒,不肯来。”叔孙豹十分愤怒,派人杀了孟丙。(应竖牛谗言)
前537年,在竖牛害死孟丙、仲壬以后,叔孙豹因此患病,竖牛就独自侍养他,把近侍们支开,不让人进入,说:“叔孙豹不想听见人声。”十二月二十六癸丑,竖牛开始不给叔孙豹东西吃,十二月廿八乙卯日,叔孙豹去世(正应“三日不食”),竖牛立其弟叔孙婼为宗主。
叔孙豹的一生验证了他出生时父亲为他算的终生命卦,叔孙豹活了八十余岁,卜人楚丘于八十年前用《周易》明夷卦初九爻辞推算叔孙豹将继承父亲的卿位,会在外生一个逆子牛,将来进谗言害人,最终把叔孙豹活活饿死。故《系辞传》曰: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
《系辞传》又说“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卜人楚丘对明夷卦初九的解读再现了“设卦观象系辞”的具体思路,这是我们释读《周易》珍贵的参考资料。《周易》爻称最早用之卦(变卦)表示,明夷卦初九即明夷之谦也,《系辞传》所谓“爻者,言乎变者也”,故爻辞在分析本卦外还需参照之卦(变卦)。
明夷初九,即明夷之谦。明夷下离上坤,谦下艮上坤,互体皆是上震下坎。初九的爻辞“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由此可以推出。由于小过卦“有飞鸟之象焉”,又互体兑,“三日不食”、“主人有言”皆因此得解,故有不少学者认为明夷卦是由小过卦变而来。但按传统卦变说,明夷是由临卦而来,故小过卦变之说是倒推附会也。卦变说并非《周易》体例,乃是后儒之创也。若卦变说属于《周易》体例,卜人楚丘是鲁国大夫,近水楼台,必有文王周公演周易的秘笈《易象》(《易象》只藏于鲁大史与周室),他为何不用卦变解释呢?
以下笔者按照《周易》体例,结合楚丘的思路,分析明夷卦初九爻辞如下:
明林希元撰《易经存疑》曰:“明夷初九取象为飞,当时系辞圣人必有所感,但今不可考矣。”实际上这与传承七千余年的“金乌负日”传说有关,古人认为鸟是太阳飞行的载体,《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汤谷上有一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易经》的“易”字古文象形就含有飞鸟负日的元素(详见《周易密钥》:“小臣系卣”铭文可能是商王赐《归藏易》的记载)。明夷卦下离,离为日为鸟,“金乌负日”也,太阳神鸟白天负日展翅飞翔,夜晚则垂翼归于幽都(纯阴坤卦),又变卦谦卦初至五连互小过,小过“有飞鸟之象焉”,处明夷之世,行动不敢显露,故曰“明夷于飞,垂其翼”。
初九得正,应外卦六四坤体,坤为邑国,故曰“君子于行”,君子出奔他国也。上坤为腹,下离“其于人也为大腹”,应四为虚,《易》以虚为不富,故曰“不食”(初九阳实,不出奔可得食禄,应四即出奔,出奔变卦艮,艮为果蓏,可引申为食,四阴虚,则腹内无食禄也);互体下坎,坎为三,离为日,故曰“三日”。
初九应六四,“有攸往”也;四为互体震中,震为雷,引申为言,应爻为外出所遇之主,故曰“主人有言”。
楚丘所说的“日之数十,故有十时,亦当十位……当三在旦,故曰‘三日不食’”一段有附会之嫌。楚丘把一日中的第三时(而且是倒着说,先说中午“日中”,再说上午“食时”,最后说早晨“旦”,此种反顺序只能说是为了附和“三”数和王公卿之序)说成“三日不食”(即:“旦”时还没有到吃饭的“食”时),这显然违背了“三日不食”的原义。此源于楚丘不明“坎为三”之象。(详见:《周易密钥》“《周易》中的数字“三”与坎象”)
“为子祀”、“其为子后乎”,其取象实际是变卦艮,《说卦传》“终万物始万物者莫盛乎艮”,艮为终始,继承即终始,故言叔孙豹为叔孙庄叔的继承人。
“纯离为牛”是楚丘留给后世的重要易学资料,这是对传本《说卦传》的完善。《说卦传》以坤为牛,然《周易》卦爻辞中的“牛”皆与离卦相关:
1.无妄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初二三四互大离)
2.大畜六四:童牛之牿,元吉。(三四五上互大离)
3.离:利贞亨。畜牝牛,吉。(上离下离)
4.睽六三: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无初有终。(二三四互离)
5.革初九:巩用黄牛之革。(下卦为离)
6.旅上九: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後号咷。丧牛于易,凶。(上卦为离)
7.既济九五: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上卦坎反离,故曰“杀牛”,反象反义也。)
8.《周易系辞传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初二三四互大离)
以“离为牛”之象解周易卦爻辞里的“牛”,可做出一以贯之和畅妥贴的诠释(详见《周易密钥》:《周易》卦爻辞里的“牛”)。八卦唯坎离得乾坤之中爻,故坎有小乾象,离有小坤象。坎为冬季为寒为冰,而《说卦传》以乾为寒为冰,乾为大赤,坎为赤,乾为首,而坎为下首,乾为马,坎亦为马;坤为腹,离“其于人也为大腹”,坤为牛,离亦为牛。明夷卦下离上坤皆有牛象,故楚丘预言叔孙豹将来有逆子竖牛。
六二: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
象曰:六二之吉,顺以则也。
六二:光明殒伤;左边大腿受伤,用健壮的良马来拯济,可获吉祥。
象传说:六二获吉,是因为顺承而守则。
○夷于左股:
《周易》以初爻为足,故初九言“君子于行”、“有攸往”,六二喻股,六四喻腹,九三言“大首”实应上六也。
人一般以右手主事(左撇子占少数),故《周易》以右为大,故右为阳爻,以左为小,故左为阴爻:明夷六二“夷于左股”,六四“入于左腹”,师卦六四“师左次”,丰卦九三“折其右肱”,大有上九“自天祐之”(祐,右为上,上天为祐,人助为佐)。
商周时期尊右,《殷虚卜辞综述·百官·武官》:“王作三师:右、中、左”,《礼记o王制》:“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注:“右学,大学也,在西郊;左学,小学也,在国中王宫之东。”《白虎通》云:“古之教民,百里皆有师,里中之老有道德者为里右师,其次为左师。”
“右”作为语素同有关的词结合,又可构成一些具有高尚、重要意义的复音词。如称贵戚为“右戚”,名族为“右族”,先贤为“右贤”,要职为“右职”,宰相为“右席”,吏部为“右列”,高官为“右署”,正道为“右道”,贵宾为“右客”,崇尚文治为“右文”,崇尚武功为“右武”,要害部位为“右臂”,豪强大家为“豪右”或“右姓”,循资升迁为“右迁”或“右移”,等等。而与右相对的“左”则恰好相反。如称失策为“左计”,邪门为“左道”,固执为“左性”,差错为“左错”,乖戾之言为“左语”,轻卑之物为“左物”,以邪法差使人为“左使”,仕于诸侯或地方官为“左官”,削去官职为“左削”,低微的官位为“左秩”,以及降职为“左迁”、“左降”、“左退”、“左授”、“左除”、“左转”、“左黜”,等等。(见张霭堂《古汉语左右尊考释》)
○用拯马壮,吉:
六二顺承九三,九三为互体震坎主爻,震为马,为壮(大壮卦下乾为大,上震为壮,故曰大壮)。所谓“顺以则也”,六二柔爻上承九三刚爻为顺,六二既中且正为则。
涣卦初六爻辞亦是“用拯马壮,吉。”《象》曰:“初六之吉,顺也。”初六顺承九二,九二为互体震卦主爻,涣卦初六的卦爻象与明夷卦六二完全相同,故系辞也相同,这是《周易》观象系辞体例的明证。
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
象曰:南狩之志,乃大得也。
九三:光明殒伤之时,若到南方巡狩,可擒获那里的元首,但不能操之过急,应当守持正固。
象传说:到南方巡狩的心愿,必然会有大的收获。
○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
九三阳刚得正,处离卦之终,离为南方,为戈兵,故有“南狩”之象。上六阴爻为大首,《正义》谓“暗君”,九三与上六相应,为至明克至暗之象。
○不可疾,贞:
疾,通“急”。九三上临坤卦,处于明夷晦暗之时,互坎卦为陷,故不可操之过急,应当守持正固。
○明夷九三,即明夷之复:
复卦为冬至,日南至而返北,古人多以复卦象征南国(楚国)国君之灾。
秦简《归藏·复》:
复曰:昔者陼王卜复白雉□◇
陼(zhǔ)王,陼与楚音近(陼鱼部章纽,楚鱼部初纽),故陼王即楚王,泛指南国。白雉就是白色的野鸡。白雉是南方诸侯进献中原朝廷的珍贵贡品。
《左传·成公十六年》(前575年):
其卦遇《复》,曰:南国蹙,射其元王,中厥目。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前545年):
楚子将死矣!不修其政德而贪昧于诸侯,以逞其愿,欲久得乎?《周易》有之,在《复》之《颐》,曰:“迷复凶。”其楚子之谓乎!
六四: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
象曰:入于左腹,获心意也。
六四:进入腹地左方,获知光明殒伤的内情,于是毅然跨出门庭远去。
象传说:进入腹地左方,因此获知了光明殒伤的内情。
○获明夷之心:
六四进入坤体纯阴幽暗之地,获知上层黑暗的内情。
○“入于”与“于出”相对,入于,言进入坤卦上层,坤为腹,阴爻为左,故曰“入于左腹”;于出,六四下比九三,下应初九,皆退隐之象,上体喻上层宫廷内部,下体喻下层民众,六四志在离开宫廷退遯山野,故曰“于出门庭”。
此爻以上为入,以下为出,因为入是进入上层,出是退到下层。六四处上体上层之下,直接与下层相邻,故有“门庭”之象。故“入于”、“于出”、“门庭”之系辞皆是由爻象而得。
○帛书《缪和》:
荆庄王欲伐陈,使沈尹树往观之。沈尹树反,至令曰:其城郭修,其仓实,其士好学,其妇人组疾(织)。君曰:如是,则陈不可伐也。城郭修,则其守固也;仓廪实,则人食足也;其士好学,必死上也;其妇组[疾](织),必财足也。如是,则陈不可伐也。沈尹树曰:彼若若君之言则可也,彼与君之言之异。城郭修,[则]人力竭矣,仓廪实,[则又餒]之人也;其士好学,则有外志也;其妇组疾(织),则士禄不足食也。故曰:陈可伐也。遂举兵饮伐陈,克之。《易》卦其义曰:“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廷。”
荆庄王(即楚庄王)想讨伐陈国,派沈尹树去探听虚实。沈尹树回国报告说:我看到陈国的城郭在修筑,粮仓在充实,士族都好学上进,妇女都在纺织”。庄王听了以后,说:“陈可不伐,城郭在修,则防守坚固。粮仓充实,则人食足。其士好学,必以死报国。其妇纺织,必财富充足。所以陈可不伐。”沈尹树说:“真如君所说,当然不可伐,但情况并非如此。城郭修,人力则疲惫;粮仓充实,(交公粮必多)百姓则挨饿;其士好学,说明有外志;妇人纺织,说明士族的奉禄不足。所以陈可伐。”庄王于是伐陈,果然克胜。
愚以为,帛书《易》流派源于孔子晚年学《易》初期所传,对《周易》的“古之遗言”(卦爻辞)仅作字面的解释,故帛书《缪和》对《周易》古经文义的解说是相当到位的。楚庄王伐陈的故事就非常符合“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的字面意思(而与明夷六四本义并不十分吻合)。沈尹树深入陈国腹地,观察到了陈国内部空虚的真相,所谓“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易》阳右阴左,左,言虚也;明夷之心,即陈国政治黑暗,光明殒伤也。于是楚国就可以“于出门庭”,走出国门,讨伐陈国而获大捷(而明夷六四本义是指走出国门而隐遁)。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
象曰:箕子之贞,明不可息也。
六五:箕子遭遇光明殒伤,适宜守持正固。
象传说:箕子守持正固,光明不会被熄灭。
○六五柔顺中正,居坤体阴暗之中,如箕子为殷纣所囚,佯狂自晦而守志之象。箕子虽遭受内难,而能守持正固,隐藏自性光明而不息。
○韩非子云:纣为长夜之饮,以失日问左右,尽不知。使问箕子,箕子曰:一国皆不知,而我独知之,吾其危矣。辞以醉而不知,是为箕子明夷之事。
○马其昶曰:明不可息,犹日食也,人见其伤,而日固自若也。
○辨析尚秉和统论赵宾、刘向、荀爽、惠栋关于明夷卦六五“箕子”的异说,兼论孟喜“改师法”的是与非。详见《周易密钥》:论明夷卦六五“箕子”之歧义。
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象曰:初登于天,照四国也。后入于地,失则也。
上六:没有光明,一片昏暗,起初登临天上,以后坠入地下。
象传说:起初登临天子之位,照临四方之国。以后坠入地下,是因为违背了法则。
○明夷卦下五爻皆为君子,独上一爻为暗君。下三爻体离为明,六四应初,故弃暗投明,“于出门庭”,六五中正,故“明不可息”,独上六因重阴阻隔不能与九三相应,居位不中且无应与,故苏轼曰:“明夷卦六爻皆晦也,自五以下,明而晦者,若上六,不明而晦者。”
五、上为天位,故言“初登于天”,处坤体,坤为邑国,故象曰“照四国也”。上六处明夷之极,居位不中且无应与,体坤为地,故曰“后入于地,失则也”。
○《盐铁论·遵道》云:
文学曰:“君子多闻阙疑,述而不作,圣达而谋大,睿智而事寡。是以功成而不隳,名立而不顿。小人智浅而谋大,赢弱而任重,故中道而废,苏秦商鞅是也。无先王之法,非圣人之道,而因于己,故亡。《易》曰:‘小人处盛位,虽高必崩。不盈其道,不恒其德,而能以善终身,未之有也。是以初登于天,后入于地。’禹之治水也,民知其利,莫不劝其功。商鞅之立法,民知其害,莫不畏其刑。故夏后功立而王,商鞅法行而亡。商鞅有独智之虑,世乏独见之证。文学不足与权当世,亦无负累蒙殃也。”
这里《盐铁论》引用的是古本《易传》,“不盈其道,不恒其德”正是对“失则”的解释。
○【明夷上六爻辞、《小象传》与《归藏》的关系】:
象曰:初登于天,照四国也。后入于地,失则也。
《归藏·明夷》:
明夷曰:昔夏后启筮,乘龙以登于天,枚占于皋陶,皋陶曰:“吉而必同,与神交通,以身为帝,以王四鄉。”
秦简《归藏·坤》:
坤)曰:不仁。昔者夏后启是以登天,帝弗良而投之渊,寅(
)共工坠□江□……
《字彚补·八部》:“
,《归藏易》坤字。”秦简《归藏·坤》释文中卦名“寡”作[∧∧臼介],卦辞“寅”作[∧臼六],其实都是
字。臼字,盖玉龟之象形,∧、介、六,皆阴爻之筮数。以玉龟藏筮之爻枚,归藏(龟藏)之义(2007年凌家滩第五次发掘出土了三组占卜工具:数枚玉签和盛玉签的三个龟形玉筒)。
明夷上卦体坤,两《易》对照,可知《周易·明夷》上六爻辞源自《归藏》的明夷卦和坤卦。“初登于天,照四国也”源自《归藏·明夷》“以登于天……以王四鄉”,“后入于地”源自《归藏·坤》“而投之渊”,“失则”源自“以身为帝”和“帝弗良”。由此可见《周易》经传与《归藏》有传承关系。
大禹去世后,启通过武力击败法定的禅让人益,登上后位(即君位),成为中国历史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夏后启在今河南禹县举行盟会,以确立自己的统治,这就是文献记载中的夏启有钧台之享(见于《归藏·灌(观)卦》)。此《归藏·明夷》所谓“乘龙以登于天……与神交通,以身为帝,以王四鄉”,《周易·明夷》“初登于天,照四国也”。启在位晚期,骄奢淫逸,发生武观之乱,政局动荡,最终病死,葬于安邑附近。此《归藏·坤》所谓“寡曰:不仁。……帝弗良而投之渊”,《周易·明夷》“后入于地,失则也”。
【明夷卦总结】
明夷卦下离上坤,以卦体言之,是明入地中,离明为坤暗所伤,光明殒伤之象。以人事言之,则昏君在上,明臣见伤,故为明夷。以六爻言之,则上一爻为昏君,下五爻皆为所伤。上卦坤为国邑,故上六为昏君(纣王为喻),六五、六四皆昏君近臣(箕子、微子为喻)。下卦离为京畿之外诸侯、大夫之属,初九去上最远,处明夷之始,阳爻能动,故垂翼出奔外国以避难,昔《左传·昭公五年》叔孙豹出奔齐国应此爻。六二阴爻被动,不能出奔避难故伤股,然既中且正,顺承震马,故“用拯马壮”也,文王似之。九三刚爻与上六阴爻相应,则以明而能去其暗者矣,武王似之。六四已入坤暗,故可“获明夷之心”,下比九三,下应初九,此京畿之外有应,故可“于出门庭”,微子似之。六五无应无比,不离昏君身边,惟有自晦而已,守持中道,故“明不可息”,箕子似之。此明夷诸爻,随其远近浅深不同如此。唯有上六因重阴阻隔不能与九三相应,居位不中且无应与,纣王独夫似之。(九三可与上六相应,上六不可与九三相应,此“相应矢量”之体例。九三所以应上六,盖九三与六四亲比,故能上行往应;上六所以不应九三,盖上六与六五相斥,故不得下行来应。)
来知德《周易集注》以明夷卦初爻指伯夷、二爻指文王、三爻指武王、四爻指微子、五爻指箕子、上六指纣,言“指”非也,言“似之”可也,《彖传》明言“文王以之……箕子以之”,以,似也。
【王阳明占筮得《明夷》卦赴谪龙场】
《王阳明年谱》载王阳明赴谪龙场前先至钱塘,想回家省亲,因避刘瑾祸害逃至闽界,在武夷山拟“远遁”时,遇寺中旧识铁柱宫道士劝阻,并为之占筮,得《明夷》卦,遂决定赴谪。(《王阳明年谱》第页)这说明王阳明在这种人生重大的进退之时是信奉了易道卜筮才毅然赴谪的。检查《易》之《明夷》卦的意蕴,就不难理解他的这种选择。《明夷》卦之卦辞、彖辞谓:
明夷:利艰贞。
《彖》曰:明入地中,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利艰贞”,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此卦义为由于世道黑暗,昏君在上,贤能之士会受损害,就像“明入地中”,太阳沉入地下,光明受到损伤一样。但是,君子若能于艰辛之中坚守正道,却又不轻举妄动,“内文明而外柔顺”,便仍有望逢凶化吉。显然,此卦给王阳明的启发是:一方面,处于“明夷”这个正义被残害的黑暗时代,要晦藏明智而不予显露,唯有退避以先求自保;但另一方面,退避不是简单的隐遁,而是要像箕子一样,在暴虐黑暗中仍能刚正不阿,不伤其正义之心。因此,身处“明入夷中”的君子,要坚持在艰难中维护正道(“正其志”),在“自晦”中保存光明的希望,以待时局的发展,转危为安,变黑暗为光明。“明夷”卦的如上意蕴无疑为处于困境中的王阳明指出了一条解除心结、恒定心志、毅然赴谪的进退之道,使其在逆境中看到了希望,也确立起超越于个体的得失荣辱的困扰,而必须奋然担当的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正因此,王阳明不仅最终作出了放弃隐遁这样一个标志着人生重大转向的决定,而且决意以知难而进的积极姿态和不以险夷为念的超然气度重返凡俗世界:“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第684页)……此时王阳明虽“蒙大难”而仍“内难而能正其志”,不能不说是易道给了他智慧和力量。(出处:朱晓鹏:王阳明龙场《易》论的思想主旨。原载《哲学研究》2008年第6期)
延伸阅读:
《陈抟筮宋朝国运得离之明夷卦》《论明夷卦六五“箕子”之歧义》,见《周易密钥》。
提示:本课完,回复“易经+卦序”(如“易经01”)或卦名(如“乾卦”)给文化传统,获得该卦课程。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月老灵签姻缘签解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