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本兴团长是什么军衔衔

徐子荣(1907-1969),河南确山人。你是要问这个人吗?

解放战争末任第18兵团61军政治委员,理论上是正军职,可惜他建国后转到非军事部门任职去了,任公安部办公厅主任兼人事局局长,公安部副部长,国务院内务办公室副主任。

1955年授衔时,太祖不要大元帅,也不让转到地方和非军事部门的老将领拿军衔,所以徐子荣没有军衔。

1969年被迫害致死。

如果你硬要问的话,他最后在军队中出任的正军职是对应少将或中将军衔的,资深的正军职是中将,其他的是少将。不过,以他后来官至副部级干部的身份来说,早已高出正军职了,当时的副部级大致是对应军队里的兵团职,或副大军区职。

胡汉生,原名胡大海,1917年5月15日出生,河南省新县卡(qia)房乡人。

今年5月15日,是胡将军诞生100周年,为此,海军集邮研究会发行纪念封一枚,编号HJJL-019,并专赴将军家乡——河南省新县卡房乡办理实寄。

5月14日,胡汉生将军之子胡晓、海邮会纪墨会长等一行来到河南省新县卡房乡,现任乡党委书记邬长琦(左)陪同。

如果您是第一次看到“卡房”两字,可能也会和我一样读成“ka房”。

卡房乡位于全国著名的——市西南端,属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西与接壤,南与湖北省毗邻,距武汉120公里、信阳100公里。因地处鄂豫两省交界,为南北通路要道之一,清末和民国初期在此设有盐卡而得名。

1931年,红四方面军三十一师在这里发动了著名的“卡房暴动”,点燃了豫鄂战斗烽火,由此拉开了大革命序幕。这里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大别山红旗不倒”的中心地带,也是国民党制造“九十里路无人烟区”的核心区域,当时人口不足万人的卡房先后有6000多位优秀儿女为革命捐躯。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郑位三、刘伯承、邓小平、李先念、徐向前、刘华清、徐海东、沈泽民、刘名榜等都在这里留下了战斗的足迹。长期的革命战争造就了大批优秀将士,1955年全县授衔的43名将军中,卡房乡就有7人(潘焱、叶建民、徐明德、潘寿才、胡贤才、谭幼夫、张宗福)。

境内有红军第一架飞机“列宁”号起飞场、红四方面军后方总医院第四分院旧址、鄂东北道委旧址、沈泽民墓、古盐道遗迹、卡房暴动旧址、铁寺寨战斗旧址、五更松、红军洞、红军墓等十多处遗址遗迹。

以反映李先念为主、打响解放战争第一枪的电视剧《中原突围》和以刘名榜坚持大别山革命斗争为原形的电影《五更寒》的主要拍摄景点就在卡房一带。

胡汉生将军老家位于卡房乡卡房村大田坝。山村的人家不是集中居住,虽然村村通了公路,但公路并不能到达每一户。汽车只能停在附近,之后步行前往。

这就是通往胡将军故居的小路

胡将军故居前有一条小河,河水清澈,环境非常优美

跨过这条小河也不是很容易

同行的张小姐被这里的美景迷住了。从资料上看到,卡房乡的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被誉为可以“深呼吸”的地方。

胡将军故居,年久失修,局部已坍塌

胡将军的侄孙女婿黎先生讲述他了解的故居情况:胡将军老家是本乡的胡河村,是后来为了生计迁到这里为地主家种地。将军的父母去世后,将军离家参加革命,这老宅子就交托给了一位孙姓人家看管居住。将军小时候的住房已由孙姓后人翻建过了。上次将军回来,说这个院子里曾有一颗非常大的板栗树,也不知道什么时间没有了。

纪墨会长与胡晓在故居前留影

胡晓一行与邬长琦书记在故居前合影留念

胡晓曾听父亲讲,这棵大树很早就有了,父亲小时候放牛,就在这棵大树周围。还有后来参加革命后打游击,也常常经过这棵大树。

将军故居旁边的这块平坦水田,是否就是“大田坝”村名的由来?

这是胡将军父母的墓,离故居不远

红二十五军北上长征后,国民党沿用“有民即有匪,民尽匪尽”、“宁愿错杀一千,不能漏掉一个”的血腥口号,纵兵烧杀抢掠,所到之处变成了一片废墟,渺无人烟。以卡房为中心,南起天台山,北到凌云寺,西至莲花石,东到郭家河,方圆90里地区几乎变成了“无人区”。

据胡将军回忆,父亲1930年去世,棺材就停在这棵大树下,被国民党部队放火烧了。这个墓是1981年委托家乡人帮着建的。那时家里有参加红军的,肯定是国民党部队杀掠的重点。

胡将军的三哥胡大玉,1929年参加红军。1939年任新四军二师五旅十四团三营教导员,在淮南路西反摩擦与国民党军队作战时牺牲。

胡晓给爷爷奶奶行鞠躬礼

离开的路上,碰到了现在这个院子的孙姓家人。她并不知道我们的身份,认为是“上级领导”,所以希望能为他们修条回家的路。

邬长琦书记介绍当地的美景,表示欢迎有识之士前来开发共赢

悬崖峭壁,流水潺潺,这是山间随处可见的景色,美吧!

胡将军家不知道是从那一辈搬到大田坝的,但祖籍是本乡的胡河村

胡河村支书(左二)诚邀留下吃午饭

与胡河村村委会成员在古银杏园合影留念

这块碑上说:胡河村古银杏树树龄最长的已达1200岁

这是胡河村的“大海小学”。您没看错,是“大海小学”!山沟里怎么会有“大海小学”?

胡晓先生介绍,胡将军原名胡大海,将军曾为该校捐资助学,为感谢将军,特以将军的名字命名。

真是缘分:当年的胡大海解放后由陆军转到了海军,被授予海军上校军衔

这是学校树立的“捐资办学,造福后代”碑,铭刻着胡将军造福桑梓的功德

由于村里的孩子越来越少,只好将多所学校合并,“大海小学”现在已停用了

在“捐资助学,造福后代”碑前合影

这是胡将军的战友王政柱少将题写的“大海小学”

王政柱少将,曾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参谋长兼西海岸指挥所参谋长、海军青岛基地副司令员、司令员,海军副参谋长,南海舰队第一副司令员,海军后勤部部长,总后勤部副部长、顾问等职。

“红色”是这座城市的主题,道路两旁的灯箱做的是“将军广告”

因为1965年至1988年取消了军衔制,胡汉生将军被称之为“省军级干部”

胡晓在父亲的照片前留影

参观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左起:黎明、解说员、张翼青、胡晓、馆长、纪墨、胡九龙。

胡晓在博物馆中发现了父亲母亲在大别山坚持三年游击战争中做饭使用的同款“吊罐”。

在博物馆中胡汉生将军展牌前留影

胡晓向博物馆捐赠文献资料

在大别山干部学院专题图书馆查阅资料

胡晓向曾凡军院长捐赠文献资料

曾院长向纪墨会长赠送了该学院编著的《大别山革命系列丛书》

1937年10月2日,国共两党中央在南京达成协议,将南方八省边界地区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军部设在湖北汉口。在汉口举行的整编会议上,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宣布:长江以北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1938年2月中旬,新四军第四支队正式编成,支队司令员高敬亭。

1939年7月,在安徽舒城,时任新四军四支队警卫员

1937年10月2日,国共两党中央在南京达成协议,将南方八省边界地区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军部设在湖北汉口。在汉口举行的整编会议上,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宣布:长江以北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1938年2月中旬,新四军第四支队正式编成,支队司令员高敬亭。

1939年7月,在安徽舒城新四军四支队队部。左胡汉生,右张治银(后曾任南京军区副参谋长兼一军军长。去世后和胡将军的墓地都在新县革命烈士陵园内)。

1940年,时任江北干校学员

1943年冬,新四军二师便衣大队于嘉山县自来桥。左蒋本兴,右胡汉生

1943年夏天,新四军二师便衣大队在安徽省嘉山县自来桥。左起:蒋本兴、张宜爱(后任上海警备区司令)、胡汉生。

便衣队这种形式,早在1933年秋红二十五军在鄂豫皖边区坚持斗争时就出现了。中共鄂豫皖省委非常重视,认为便衣队是“极为事宜的一种游击武装的方式”,明确提出“现在最有发展希望及最重要的运动就是便衣队的运动”。在三年游击战争中,便衣队先后发展到82个,遍布鄂豫皖边区22个县。

1947年8月在山东南麻临朐战役,时任华野七纵十九师五七团副主任

1949年渡江战役,时任三野七兵团兵站任政治委员

1950年7月,前排右一为七兵团参谋长李迎希、右二为三野副政委谭震林、右六是胡汉生,时任三野七兵团兵站政治委员。

1950年会见三野七兵团后勤部战斗英雄代表。右一胡汉生

1951年在杭州,时任三野七兵团后勤政治部主任

1951年在杭州,时任三野七兵团后勤政治部主任

1951年在杭州,时任三野七兵团后勤政治部主任

1951年在杭州,时任三野七兵团后勤政治部主任

1955年,被授予海军上校军衔。时任华东海军防空司令部政治委员

1956年夏,毛主席在北京接见海军第一次党代会代表。前排左起:段德彰、康志强、陶勇。二排左二为胡汉生。

左5东航司令员兴中、左6海军副司令员刘道生、左7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王必成、左8叶剑英元帅、左10东航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胡汉生、左11南京军区司令员徐世友、左12东航副司令员罗文华、左13东海舰队司令员陶勇、左14北航政委李学昌、左15东航参谋长田作成。

1959年晋升海军大校军衔,时任东海舰队航空兵部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1959年,轰五飞机改装期间,东航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胡汉生(左4)、北航副参谋长徐凯(左5)在上海大场机场(前指)。

1959年,轰五飞机改装期间,东航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胡汉生在上海大场机场(前指)。

1960年夏天,在东航工作调研会上讲话

1962年4月,与军委工作组合影

前排左起:东航工程部黄部长、×××、东航政治部主任张茂勋、东航副政委兼路桥基地政委胡汉生、总参训练部部长李作鹏、东航司令员王学清、军委工作组组长副总长杨成武、军委工作组副组长总政副主任刘志坚、海军副司令员兼海航司令员刘道生、海军副司令员兼东海舰队司令员陶勇、东航政委张敬一、总政组织部部长张秀川、总政青年部部长辛国治、东航参谋长田作成、总政保卫部部长史进前。后排均为东航处长。

1963年,胡汉生(左5)打捞“跃进号”期间在位于上海大场机场的前指检查工作,左6周仁杰,时任东海舰队副司令员,右2段德彰东海舰队第二政委;右1王学清东航司令员。

1963年6月18日,调查“跃进号”沉没原因大场指挥所全体战勤人员合影。第二排右10胡汉生、11王学清司令员。

1963年5月,左起海军青年标兵梁业枝、胡汉生、张茂勋

1963年6月前非左起第一胡汉生、第二周仁杰、第三段德彰、第四王学清

1963年6月左起东海舰队段德彰政委、周仁杰副司令、东海舰队航空兵司令员王学清、东航副政委胡汉生。

1963年8-9月份,东航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胡汉生在宁波东航给学雷锋标兵颁奖

1965年11月于宁波东航。左起东航赖金华副司令员、柴启琨政委、胡汉生副政委。

1967年,阿尔巴尼亚国防部长巴卢库来访,左二胡汉生时任舰政副主任、青岛市委常委。

1967年,时任北海舰队政治部副主任兼青岛市委常委

1967年支左期间,胡汉生和邓龙翔在青岛市委合影

1968年7月胡汉生在北京海军大院

1968年7月左起北航政委李学昌、北海舰队司令员马忠全、胡汉生

1968年7月在北京海军大院。左海军第一政委李作鹏、右胡汉生

1970年1月,时任烟台基地政委的胡汉生在基地大楼前留影

1970年1月组建烟台基地胡汉生和司令员苏军(左)合影

1972年5月,胡汉生夫妇与东海舰队副司令员李文模、夫人刘会宽

1972年10月于杭州。胡汉生夫妇与周仁杰夫妇(夫人周瑾)

1973年胡汉生政委(左二)接见来烟台基地慰问演出的中央芭蕾舞团演职人员

1973年烟台基地政委胡汉生接待朝鲜军事代表团

1977年,时任海军烟台基地政治委员

1979年1月在武汉,胡汉生夫妇和武汉军区副司令员林维先(曾任红二十八军参谋长)夫妇,前为林的小孙子。

1982年,张震副总长视察大连海军政治学校,左孙洪志校长,右政委胡汉生

1982年,时任海军政治学校政委

1983年夏,军委主席邓小平接见驻大连三军首长。左一为海军政治学校胡汉生政委。

左三海军政治学校校长孙洪志、旅顺基地司令员刘佐、右六大连海校校长白兆麟、左一大连海校政委马木林、左二旅顺基地政委连耀廷。

1985年11月,与成都军区政委万海峰于成都

1988年,海军原副司令员马忠全(左)到家中看望胡汉生

1990年元旦参观书画展,左一为北海舰队政治部原副主任邓洪奎

1996年8月,陪同周仁杰夫妇参观青岛啤酒节

1996年10月于大连原海军政治学校。左:原校长孙鸿志,右:原政委胡汉生

任命胡汉生为东海舰队航空兵部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1953年2月《胡汉生自传》底稿

1953年2月《胡汉生自传》底稿

1953年2月《胡汉生自传》底稿

1983年4月的亲笔信

HJJL-019胡汉生将军诞生一百周年纪念封

HJJL-019胡汉生将军诞生一百周年纪念封背面

纪墨会长为纪念封加盖“卡房”邮戳

——纪念外曾祖父胡汉生诞辰100周年

——纪念外曾祖父胡汉生诞辰100周年

那是一个硝烟弥漫的年代

那您却从未感到寒冷和孤单

那您却从未感到苦涩和忧愁

那您却从未感到畏惧和胆怯

面对参军后第一次被包围

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

红二十五军、红四方面军、七纵、三野、东海舰队、北海舰队……

留下了您工作的足迹……

这是一个和平发展的年代

每次回来都是挨家挨户慰问

也会惦记家乡的生产和发展

您就像天空中闪耀的红星

您就像大海里明亮的灯塔

在无边的海洋给舵手指明航向

这颗红星会永远照亮我们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注:作者黎明,系胡汉生将军的曾外孙,现供职于大别山干部学院。

黎明先生在大别山干部学院

胡汉生将军更详细资料,请参阅前一篇《金刚台走出的红军伉俪》一文。

徐子荣(1907-1969),河南确山人。你是要问这个人吗?

解放战争末任第18兵团61军政治委员,理论上是正军职,可惜他建国后转到非军事部门任职去了,任公安部办公厅主任兼人事局局长,公安部副部长,国务院内务办公室副主任。

1955年授衔时,太祖不要大元帅,也不让转到地方和非军事部门的老将领拿军衔,所以徐子荣没有军衔。

1969年被迫害致死。

如果你硬要问的话,他最后在军队中出任的正军职是对应少将或中将军衔的,资深的正军职是中将,其他的是少将。不过,以他后来官至副部级干部的身份来说,早已高出正军职了,当时的副部级大致是对应军队里的兵团职,或副大军区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团长是什么军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