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廉价劳动力就应该是廉价的劳动力正常吗

近日网上热议话题,山东聊城大学学生写下一封“救助信”。信中写道“被学校强迫实习了一个星期,不止一次有了想死的念头”。这位学生告诉记者,学校要求数百名大三同学,寒假期间到昆山康佳电子有限公司、苏州佳世达科技有限公司实习。

学校有关部门已作深入调查,具体情况周一会本着实事求是、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详细说明,给大家一个比较满意的答复。据相关媒体了解,校方称存在管理问题 。

很多大学生认为,是学校和对方服务中介签了合同,把他们廉价的卖到了工厂上班。

应当说,一份合格的实习,能够将理论知识有效转化为实践技能,既能帮助学生提早准备面向职场的身份转变,也是一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但实习生不是“学生工”,更不是廉价劳动力,越出边界,性质就变了。在流水线上“拧螺丝”,在车间里“装箱子”,假扮民工迎接视察,冒充特警参与强拆……强度大、待遇低,有的具有很高风险,有的甚至涉嫌违法。可以说,这样的实习已经超出了教学与生产的边界,不再是“我要成长”的主动选择,而变成了“不能毕业”的被动要挟,让实习生遭受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

小编在想,工厂就那么的缺人呢吗?需要用实习生去填补工厂的空岗?实习是面向未来的一个选择。如果不去实习就不发毕业证,有些于理不合了。实习应该是学校里教学的一部分,不应把实习当做赚取学校利益的一种手段。学校是教育为本,让人学习,培养国家栋梁之才的地方。但愿这种社会风气不要影响太多学校和学生。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实习生廉价劳动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