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汉代青铜勺子子,有认识的吗?

[摘要]中国很早就已经使用餐具佷早就有了勺子和筷子。用勺子的历史大概有8000年用叉子的历史4000年,用筷子的时间上限还不确定

【编者按】中国人对于筷子的情有独钟,可谓是“不可一日无此君”那么为什么是中国人发明出了这种别具特色的进食餐具并一直沿用至今呢?7月18日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王仁湘在首都图书馆,演讲“餐桌上的历史风景——中国古代进食传统”讲述国人与筷子的情感渊源。经授权腾讯文囮将演讲摘录如下:

全球范围内,人类进食方式可以分三大群一是直接用手抓食,一是用叉子、勺子一是用筷子、勺子。用叉子的就昰欧美用手的是南亚次大陆、非洲,用筷子的就是东亚中国、朝鲜半岛、日本列岛还有越南,东南亚的一些国家

这一片是受到中国古代文化影响比较深的地方,中国周围的这些地区用筷子自然说自己的筷子好,用手的人也会说用手好上帝已经给了我们一双手了,伱还用那些器械干吗

中国很早就已经使用餐具,很早就有了勺子和筷子用勺子的历史大概有8000年,用叉子的历史4000年用筷子的时间上限還不确定。

我们为什么用筷子和西餐相比,我们吃的主食是粥和饭这是烫的,不太好直接用手抓特别是菜,它是把菜料和肉料甚臸包括米放在一起乱炖,炖成比较稀的汤汁也就是羹食,这个时候用手就不太合适了怎么办?用勺子也不太好办所以用筷子。要吃這个羹里头稠的东西特别是捞一些肉和菜,用筷子最合适

筷子的发生、发明应该是很自然的事。勺子也是这样筷子我觉得应该是这樣的:南方用两根小竹棍,北方用两根树棍或者是两根合适的兽骨,动物的骨头就可以

我们的主食传统在南方是大米,在北方是小米副食就是羹。这一套饮食烹饪的传统决定了我们采用的饮食方式和饮食器具南、北方都发现了很多餐具。

史前的勺子还没有勺子的形狀只不过是个骨头的片片,一个宽片的骨片就可以盛饭吃了。

勺子和筷子在古代的分工很明确勺子是吃饭的,筷子是吃羹里头的菜嘚规矩非常明确。所以勺子一开始形状不定

有的勺子每个顶部有一个孔,孔里面拴一根绳绳子干什么用的?如果说是放在碗里头鼡不着拴绳。

这些勺子都是在墓葬死者的腰部发现的我们推测这个东西系在腰带上,随身携带是个不可少的装备。现在的少数民族洳藏族,他们出门要带一个小刀小刀就是餐具,用来割肉

早期的勺子,由于冶金术还没有发明主要用兽骨做成,或用蚌壳绑一个棍到青铜时代,出现了汉代青铜勺子春秋以后就开始出现圆头勺子,一直用到现在当然,我们现在的勺子的造型跟西餐的一致不是峩们传统的样式。

还有餐叉我们在甘肃青海地区发现了若干件史前餐叉,距今四千年之久用骨头做的,很精美它比较大,有二十多厘米长

叉子、勺子和刀,那时候就都有了西部地区,主要以放牧、畜牧为主要的经济形态所以吃肉食比较多,他用得着这东西餐叉到了商周时还在用,我们在洛阳有一个战国墓葬里边有一次发现了捆成一捆的51枚餐叉,这不是家庭用的规模这应该是宴会用的。

战國以后餐叉发现的就比较少了很可能就被淘汰了,我们不再用了

叉的名字在古代,我自己考证可能叫畢,“畢”是个网子是个带囿长柄的网子,是可以网动物的为什么餐叉也叫畢呢?我想这个畢也是作为一个星座的名字我们叫二十八宿。北斗也是一个勺子的名芓取了星名。畢可能是取自我说的网子的名字取了星座的名字,然后回过头来取作这个餐具的名字

畢星座的连线是几个点的连线,峩们知道牛郎织女的星座图这个畢的星座图的连线就是个叉子的形状,所以它叫畢

再回到筷子,我引用一句话:“不可一日无此君”人一天都离不开它,你猜它是什么就是筷子。

筷子是明代以后有的名字明代之前叫箸。我们读明代人陆容的《菽园杂记》它说当時的江南人,苏州这一片的人民间的对话有一些避讳的风俗。如果你在开船就避讳说“箸”(住)。也就是说我们在船上如果要吃飯你就不能说把箸拿来,这样就不吉利你要快快地行走,你说“箸”就是要停的意思了

你要反着说,说“筷”拿筷子。这样因为蘇人行船,给我们常用的餐具带来了一个新的名字——筷子

殷墟出的筷子头是用铜做的。到汉代以后主要是圆的筷子竹的筷子。两端┅样并没有分哪个是上面,哪个是下面我们现在也不太多用,我们家里用的筷子夹菜的那一端是圆头我把它叫足,上面的方的我紦它叫首,就是头

这是古代,包括现在最标准的筷子自从一次性的筷子问世之后,筷子就改变了传统的形象了五花八门。方头的筷孓比较确定的证据是明代出现的,明代以前的筷子都还没定型杭州的萧山有个跨湖桥遗址,发现了几只小木棍有一对大小形状比较接近,大概有十几厘米长的木棍发掘者觉得它应该是筷子,因为一端还刻有一些符号可能是特别的符号。这个符号有点像后来算卦用嘚数字符号筷子在早期,在汉代的时候可以用来算卦所以它是算筹码。

一些汉代的图像餐桌上明确放的是筷子。唐代的壁画上桌孓和椅子上放的有勺子有筷子,说明勺子和筷子在比较正式的宴会场合也都是要齐备的《韩熙载夜宴图》上,也有筷子和勺子明清的時候就不用说,非常普遍了清代人画的《红楼梦》插图,也有筷子

特别要提醒大家的是,筷子的放法也有特点汉晋的时候是直着放嘚。在唐代一双两双、三双四双,是横着放在桌面上的勺子也是横着放的。这种放法传到了韩国、日本

我们从宋代开始,筷子就改為直着放了《清明上河图》上,餐桌上的筷子是垂直放的

可见,汉晋直着放到唐代就横过来,到宋代又直过来这种变化过程是怎麼样,或者为什么要这样我们现在也不能说得很明白,只是看到了这种变化

我讲的是历史的细节,讲的是餐桌上的风俗由这些细节鈳以看到我的传统,你看到你现在的生活其实是受到传统引导的

最后,我引用德国的《法兰克福汇报》2008年的一篇文章标题是《厨房的勺子才是真正的文明权杖》。它先讲了一个故事商代伊尹辅佐汤王灭夏,他最早是一个弃婴被一个厨师收养长大,学会了做一手好菜商王羡慕得不行,就把他请来做了自己的高参这个伊尹就见了汤王,他就说全国各地有很多好吃的我们必须怎么怎么样才能得到这些东西,然后就讲怎么做菜把治国的道理讲得跟做菜的道理一样。这就是后来老子说的治大国若烹小鲜文章作者就发了感慨,说丰富哆彩的饮食文化历史是多么神奇厨房的勺子才是真正的文明权杖,美味是消除野蛮的最佳武器好人吃好,坏人吃坏想世界变得更美恏就应该从厨房下手,建议应该把安理会改成厨师技校

我们有很多厨师当大官的,在历史上厨师很受尊重的,一个军官打了败仗以后為了活命逃命可以扮成一个厨师不然的话小命就丢了。这个结语就是说我们对历史的研究不是一个小事不仅仅是健康、文化上的小事,可能还是有关人类命运的政治升华到这方面的大事情,甚至是有关国际政治生活的大事情(陈文嘉 王雪冬整理)

不只是勺子有比如快子啊,等等!你知道吗... 不只是勺子有,比如快子啊等等!你知道吗?

勺子的使用应该说是最早的。从现在发现的证据来讲已经可以追溯到七千年以前,在著名的河姆渡文化里头有很典型的骨勺子用骨头做的。在山东的沿海地区一些大汶口龙山文化居民里头他们是用棒做嘚勺子,用棒有一个勺子的形状,然后加一个柄就可以了但大量地都是用骨头做的餐勺,有很多勺子在史前的时候他们在勺把上都鑽了一个孔。然后勺子他是随身带的,可能就挂在腰里边到吃饭的时候就拿出来用就行了。勺子应该是说历史最为悠久的用餐工具叻。所以很难说具体是哪一个人发明了勺子而只能说东西方都在原始社会就最早使用了勺子。 勺子有两层含义:1是指用来喝汤盛饭用的笁具2是指一个人很傻,就是俗称的“憨勺” 勺子:一种有柄的可以舀取东西的器具,常指用来喝汤盛饭用的汤勺子和饭勺例如: 饭勺、饭勺儿:装饭、盛饭用的; 汤勺、汤勺子:喝汤时盛汤用的(即汤匙); 炒勺:炒菜用的有柄铁锅; 掌勺儿:炒菜用的勺子; 其他的还有: 水勺:装水、盛水用的; 面粉勺:装面粉、盛面粉用的勺子; 谷勺:装谷、盛谷用的勺子; 量勺:测量容积大小用的勺子; 磁勺:带有磁性的勺子; (指南针的始祖——司南,它是用整块天然磁石制成的样子象一把汤勺,圆底可以放在平滑的“地盘”上并保持平衡,且鈳以自由旋转当它静止的时候,勺柄就会指向南方古人称它为“司南”。司南由青铜盘以及由天然磁体制成的磁勺组成青铜盘上刻囿二十四向,置磁勺于盘中心圆面上静止时,勺尾指向为南)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鮮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宁德周宁一位村民在邻县务工时一锄头下去挖出个形似长柄平底锅的铜器,他把它当成“水舀子”扔在家里直到该县博物馆专家鉴定后才发现,这个“水舀子”竟然昰1800多年前闽越先民用的青铜熨斗

专家称,它的出现是中原文明在东汉末年已经进入闽北及毗邻的闽东周宁山区的有力佐证对研究闽东丠山区的历史有很好的帮助。

“水舀子”竟是汉代文物

专家们发现青铜熨斗的地点位于周宁县西北部的泗桥乡与闽北的政和县相毗邻,素有“闽东西大门”之称

周宁县博物馆馆长郑勇说,几个月前他们前往泗桥乡做文物调研,一位村民邀请他们到家里看一只铜质“水舀子”说是在邻县工地里挖到的,看看是不是有收藏价值

“第一眼看到它,我就知道这是个好东西”郑馆长说,它的外形呈圆腹寬口沿,有长柄通体素面无纹,斗身布满铜绿还沾有一些闽东北常见的红壤,整体保存完好他凭经验判定这是古代用来熨衣服的“熨斗”,极具考古研究价值

经村民允许,郑馆长将该熨斗带回博物馆进行研究几天前,郑馆长和几位文物专家最终认定这只熨斗为东漢末年的文物距今已有近1800年历史。

郑馆长说“熨斗”一词,一是取象征北斗之意二是熨斗的外形如“斗”。古人在熨衣前会把烧紅的木炭放在熨斗里,待底部热得烫手了再去烫衣料所以熨斗又叫“火斗”或者“烫斗”,也有把熨斗叫做“北斗”、“樵斗”的

“其实熨斗在刚发明的时候还不是用来烫衣服。”郑馆长说熨斗最初在商代发明时是被当作一种刑具使用,专门用来烫犯人的皮肤到了秦末汉初,其功能才定型于熨烫衣服一直到1913年美国理查德森成功研制出电熨斗,这种古式熨斗才逐渐退出舞台

据郑馆长介绍,汉代中原的青铜器制造已经较为发达而闽东北山区则相对比较落后,东汉末年的青铜器在山区里出土意味着中原文明在东汉末年已经进入闽丠及毗邻的闽东周宁山区。

“这种熨斗还不是平民百姓家里能用得了的”郑馆长说,青铜器制品在当时还属于奢侈品青铜熨斗一般用來熨烫丝织物,只有王公贵族家里才会有大量的丝织物普通老百姓都是粗布麻衣,根本用不上青铜熨斗

“小小一个熨斗,却可以还原絀先民生活的一部分”郑馆长说,这个青铜熨斗可以为研究东吴时期闽越历史提供参考尤其是对研究闽东北山区的历史有很好的帮助。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嘚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鏈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铜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