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俄罗斯什么最赚钱的普通工人,一个月到底能赚多少钱

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这个中国人在非洲称王!领导6000黑人干成“非洲版富士康”,还赚了Gucci的钱,厉害了!
作者:之家哥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这个中国人在非洲称王!领导6000黑人干成“非洲版富士康”,还赚了Gucci的钱,厉害了!》的精选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这个中国人在非洲称王!领导6000黑人干成“非洲版富士康”,还赚了Gucci的钱,厉害了!》 精选一想象一下,一名中国企业家,却带领着6000名非洲员工齐唱中文歌曲《团结就是力量》,这场面该是多么地激动人心。到底是哪位企业家做出了如此“壮举”?前几天,一段6000名非洲女工齐唱《团结就是力量》的视频,在网络上刷屏。要知道,在这个国家三分之一的人都是文盲,别说唱汉语歌了,能识得本国文字的都只有一半。但一名中国企业家,却带领着6000名非洲员工,干出了这件让人震撼的事儿~这是位于埃塞俄比亚的一家中国工厂,为了提高工人的凝聚力、纪律性,每天上午,企业都要把所有的当地工人聚集在一起,合唱《团结就是力量》。而这家企业的创始人,就是中国最大的女鞋制造公司,华坚集团董事长张华荣 。在业内,华坚被誉为制鞋业的富士康,COACH,GUCCI,UGG的代工厂全都是它,在美国每10个女人脚上穿的鞋,有一双就来自华坚。就连川普的女儿伊万卡,都放心的把自己的品牌交给他。除了是女鞋教父,他还是非洲商界之王,连非洲**都常去他的公司转悠。虽然掌舵着中国最大的女鞋代工生产企业,拥有2.3万名员工,可张华荣却是妥妥贫苦出身,家里兄妹5人,穷到上不起高中。创业之路也是三起三落,但人穷志不穷,张华荣性格坚韧,信守承诺,靠着信义,打下一片江山。只要不种田,干什么我都愿意1958年张华荣出生在江西南昌一个贫穷的山村,连着赶上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他从小吃“米汤”长大,吃过最好的饭就是酱油加辣椒拌饭。初中读了没几天就因家贫辍了学,之后参军入伍,复员又因为文化水平的限制找不到好的工作。当时,周围的人都为了糊口跑去种地。可张华荣不甘心,他觉得只要不让他种田,干什么都愿意。1984年,张华荣到浙江去贩鞋子,拿到江西卖,虽然很赚钱,但这样两地贩卖太麻烦。于是,张华荣想:“这种布鞋看起来制作也不是很复杂,为什么不尝试自己来做呢? ”于是他借了3台机器,请了8位女工,风风火火地办起了一家制鞋厂,取名“青春鞋帽厂”。虽然当上了老板,但并未脱离苦难,至此张华荣开始了他摔摔打打的半辈子创业路。第一摔:为了几十块钱被打断骨头当时工厂每天可以生产十几双布鞋,但却没有多余的钱请销售,为了赚钱,张华荣只能自己出去摆摊卖鞋,结果摊子没摆几天,张华荣就因为一件小事被毒打:有一天,张华荣摆摊遇到了一名“讹子”,非说自己的钱包掉在他的摊位上,可张华荣把整个摊子都翻遍了也没见到他的钱,这才意识到自己遇到无赖了。家庭的教育和部队的熏陶,让张华荣非常耿直坚定。“没拿就是没拿,凭什么要拿我辛苦赚的钱给他。”气急败坏的对方立刻叫来帮手将张华荣一顿毒打。脚上一根骨头被打断,肿得像碗口那么粗,好几个月都无法正常下地走路。在那个年代,这样的事情好似家常便饭,张华荣没有办法,只有把所有的倔强,放到自己的鞋子上,并且坚持下去。几年下来,张华荣做出来的鞋,质量好价钱也公道,最后让整个县里的人都穿上了他做的鞋,张华荣也因此挣到了人生第一个100万元。第二摔:被骗走100万,变卖工厂,南下东莞好日子没过几天,“穷”日子又找上门。1992年,一个姓叶的台湾人找到了张华荣,他在香港注册了一家“香港光荣公司”,想与张华荣合作。短暂的聊天,俩人一拍即合,他的名字里有个“华”,台湾人名字里有个“坚”, 华坚就这么成立了。可没想到,张华容机器也买了,5000多平方米的厂房也建了,560多名员工都招好了,可这个台湾人却跑了!没有给一分钱,也没有给一份订单。碰到这种千年不遇深坑,要是别人估计满脑子都是赶紧卖掉机器和工厂,能挽回多少损失是多少,可张华荣并没有放弃。张华荣知道单凭赚取加工费的模式已经不能让他东山再起,必须拿下一个更广大的市场!这一次,他等到一个机遇,享受着改革开放的东莞,鞋业已经很成气候,张华荣决定南下,选择了孤注一掷的进攻!第三摔:负债500万,想出逃俄罗斯,为留住员工自己给自己下订单可现实跟理想的距离往往很大,张华荣在江西老家做布鞋,而到了东莞却要做女式皮鞋,而且要用更现代化的机器。苦苦支撑到1997年底,工厂已经负债500多万元,没有一张订单,随时面临着倒闭,逼的他差点逃到俄罗斯。出逃前张华荣给家里人打个电话,母亲知道后,把张华荣一顿臭骂:“做人要有担当!”这句话骂醒了张华荣,他打定主意,一定要坚持下去,大不了就去坐牢。1、逼上绝境,坚持就是胜利苦思冥想后张华荣决定走一招险棋,自己给自己下一张订单。有“客户”下订单了,而且一下就是5个货柜的订单!但谁也不知道,这个订单的原材料,都是张华荣从上游供货商那里赊来的。更让他心里没底的是,这5个货柜的鞋子生产出来,该销往哪里去?但幸运的是,张华荣对自己选择的坚持,也给如履薄冰的华坚等来了一张救命的订单――世界著名的鞋业贸易商派诺蒙想在东莞采购鞋子。出于自身战略发展的需要,派诺蒙想在东莞培植一个本土鞋商,经过考察后,他们选中了这个固执耿直的小伙。2、利益面前,诚信是第一法则抓住这个机会,张华荣带领员工日夜赶工。20天后,第一批货赶出来了,派诺蒙派人来验货,却验出了许多不合格产品。以诚待人的张华荣急了,宁可一分不挣,也不能欺骗客户。于是,他直接当着客户的面,将这些质量不过关的鞋全部烧了。虽然鞋烧了,但这种诚信的品质也成了华坚最好的金字招牌。为管理6000个外国人,他放了个大招:中国文化做大了东莞的生意,可张华荣已敏感地意识到,东莞的生产成本正在抬高,如何降低生产成本?当时,中国正在推行“走出去”政策。于是,张华荣和一些企业家们组了个考察团,兴致勃勃的就跑到了埃塞俄比亚。虽然心里有了准备,可结果这些企业家还是被非洲恶劣的条件震惊了。埃塞俄比亚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10个国家之一 ,拥有9900多万人口,人均GDP仅为483美元。贫穷落后,饥荒战乱,47%的男性和31%的女性都是文盲。最终考察团全部拒绝了埃塞俄比亚抛来的橄榄枝,只有张华荣的华坚集团站了出来。因为他看到了硬币的另一面:埃塞劳动力成本低廉,皮革资源丰富,享有全球进出口零关税政策,更重要的是,非盟总部就在埃塞俄比亚,社会相对稳定。从决定设厂,开始筹建招工,到最后投入生产,张华荣只用了短短3个月。2012年,华坚集团在埃塞俄比亚的2条生产线、500多名工人正式投入生产。张华容每天从早上8点工作到晚上10点,周末只休息半天,不参加任何休闲娱乐活动,将全部精力与时间用于思考和工作。除了建厂,作为一个民族实业家,张华荣还有一个梦想:让非洲留下中国的文化。不光是这两天疯传的齐唱中国歌,他跟这些非洲人同吃同住,跟他们介绍中国吃苦耐劳的文化,经常摊着双手给那些非洲员工们看,你们看看我的手就知道,我从小都是干活的命。除此之外还请中国老师带着这些非洲人打太极,让他们感受中国人的“刚柔并济”。还认了6个非洲干儿子,带着他们来家里过生日、吃饭,了解中国的生活。这种中华文化滋养出来的管理模式,让华坚国际鞋城投产三个月后,进展神速:当地皮革产品出口增长了57%,非洲最穷的国家,生产出了美国最主流的女鞋,成为埃塞最大的出口企业。张华荣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中国这种兼容并蓄文化的力量,也让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后,稳扎稳打地在海外取得节节胜利,尤其是近10年来,全球有多少国家敢忽视中国企业?谁看空中国,谁就是在做空自己。最后彩蛋,一起戳开这6000非洲人齐唱《团结就是力量》的视频,感受中国企业在海外的风生水起,势不可挡!《这个中国人在非洲称王!领导6000黑人干成“非洲版富士康”,还赚了Gucci的钱,厉害了!》 精选二相信很多人都已看过这部电影,感受它所带来的热血与激情。不过,看了电影的你,是否看懂了下面这2个问题呢?1.冷锋在非洲以什么为生?为什么敢只身去救陈博士?A. 跟船保镖B. 卖国货C. 照顾小孩D. 主角不需要赚钱电影开篇,冷锋所在的渔船就遭遇海盗偷袭,他得知情况后,二话不说,立即纵身一跃,跳进大海,在海中与海盗们殊死搏斗,并将海盗们一一制服。乍看起来,他在电影中的身份应该是跟船保镖,在海盗频出的非洲保护船只财产安全。不过,随后船一到岸,吴京就带着一车的国货穿梭于非洲,将其售卖给非洲人民,由此可见,他在非洲的真实身份是一个售卖国货的销售员。(所以正确答案是B)后来,非洲发生战乱,冷锋临危受命,只身一人前往解救华侨。在没有武器及人员配备的前提下,冷锋却能成功救出所有华侨,这其中,有一个人的作用至关重要。1.凡哥在非洲办厂能赚多少钱?为什么能有这么多枪支?A. 凡哥是富二代B. 没有多少钱C. 没概念不知道在影片中,张翰所饰演的“凡哥”为人高调、喜欢耍帅,一出场,就是一身军装,脖子上挂着大红色耳机,端着枪走来,随后更是拿枪直指前来救援但手无寸铁的冷锋头上,叫嚣着问:“你怎么救我们?”当然,凡哥不是只懂得玩乐耍帅,他还是个实干的富二代(所以正确答案是A)。为了闯出一番事业,证明给家人看,他孤身带领着管理团队来到非洲,从片中工厂的占地面积和员工人数看,凡哥的厂还算办得有声有色。而且,冷锋之所以能够成功救出所有华侨,正是有凡哥的支持。虽然冷锋个人能力强,但面对强大的欧洲雇佣兵,若没有武器根本难以与之匹敌。好在凡哥是个十足的军事迷,他自己储备了很多枪支弹药,而正是有了凡哥的武器支持,冷锋才有更大的底气与老爹为首的欧洲雇佣军抗衡,最终战胜了他们,成功回到了祖国。2.剧中人物回国之后,谁会更快东山再起?A. 冷锋
B. 富二代凡哥C. 奸商林志雄
D. 便利店店长钱必达在冷锋及祖国的帮助下,所有华侨都离开了战乱的非洲,回到了家乡。从片末彩蛋可以看出,立下赫赫战功的冷锋,将回归战狼中队,又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电影虽未交代其他人的去向,不过,可以料想的是:富二代凡哥凭着殷实的家境、员工的支持,以及在战争中历练出来的成熟稳重,回国后重新投资办厂并非难事,而且成长后的他想必会取得比之前更好的成绩;(所以正确答案是B)对于其他人而言,比如在凡哥手下做事的林志雄、便利店店长钱必达,战争毁掉了他们辛辛苦苦打拼下来的财富,要想再翻身,其难度可想而知。这个夏天被战狼2点燃,看过影片的你是不是被震撼到充满斗志,可是太多人就像马云说的“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醒来走原路”。梦想不能只是想想而已,你是在努力,可是在努力的原地踏步。勇敢、奋斗、坚持、上进,愈挫愈勇,不甘平庸,坚定不言放弃,坚定信
念,勇往直前!这就是战狼精神,永不言败!相信通过,一定可以让他们慢慢积累财富,重新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这个中国人在非洲称王!领导6000黑人干成“非洲版富士康”,还赚了Gucci的钱,厉害了!》 精选三有人觉得节俭、省钱都是穷人的习惯。如果按这种逻辑,李嘉诚、任正非等著名企业家都是穷人。其实这些顶级富豪们,他们不是不舍得花钱,而是有的人依然保持着创业前艰苦朴素的传统。小微觉得对于富豪们来说,奢华无罪,节俭生活更加光荣。今天小微就来跟大家盘点下国内富豪们的节俭生活,传播下富而不奢的正能量!李嘉诚连两片西红柿都不浪费大家对香港富豪李嘉诚也都略知一二,他的人生颇具传奇,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财富奇迹。出身贫苦人家的他在生活方面却依旧节俭如初。李嘉诚对自己的衣食住行并不讲究:一套西装可以穿十年八年;皮鞋坏了他觉得扔掉可惜,补一补接着穿;同员工一样吃公司的工作餐;身为地产大亨他住的不是半山豪宅,而是1962年婚前购置的老房子。李嘉诚的西铁城表市价1000港元左右,已经佩戴超过了10年。眼镜也用了10年以上,曾因为度数增加过镜片,却没有更换镜框。每次他宴请客人,总是吃简餐。一次,李嘉诚在澳门参加一个招待会,其宴会金碧辉煌,山珍海味,一派富贵。然而,当宴会快结束的时候,却有人看到这么一个细节:李嘉诚面前桌子上一个盘子里还剩下两片西红柿,他笑着低声招呼身边的助手,只看他嘴角一开一闭,而助手也轻步上前,两个人一人一片地把西红柿分着吃了。李嘉诚就这么简单地动筷子,随意而自然,却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不能浪费”,单纯的四个字,是李嘉诚先生一生坚持的金钱观。正是这小小的两片西红柿,折射出他勤俭节约的品格。在他看来,即使是不起眼的小物件,也不能因浪费而抹杀了它存在的意义。王永庆一条毛巾用了27年王永庆,台塑集团创办人,被誉为台湾的“经营之神”。在2006年《蒙代尔》中国500富豪榜上,台湾共有7人上榜,台塑集团创始人王永庆排在第二,他的多达430亿人民币,熟悉王永庆的人都知道,这位“世界塑胶大王”对个人生活已经节俭到“抠门”的程度。他觉得长途电话费太贵,不喜欢子女给他打电话;他给子女写信选择很薄的信纸,字迹密密麻麻;他吃的原则是“简便”,最爱吃家常的卤肉饭;他每天早上跑步穿的运动鞋,一双总要穿上好几年。他曾在台塑顶楼开辟了一个菜园,母亲去世前,他吃的都是自己种的菜。台湾人喝咖啡时喜欢加入奶精球,每次王永庆总要用小勺舀一些咖啡将装奶精球的容器洗一洗,再倒回咖啡杯中,一点都不浪费。生活上,他极崇尚节俭:用的肥皂剩下一小片,还要粘在整块上继续使用;每天做健身毛巾操,一条毛巾用了27年。不过,就是这样一位“抠门”的富翁,对于慈善事业却从不吝啬。除了在台湾捐赠学校,他还提出要在大陆各地援建1万所小学,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中。而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台塑集团迅速捐款1。王永庆同时也是一个很低调的人,从来不接受个人采访。在他眼里,一个人只要努力工作就可以了,不需要把个人的经历告诉大家。任正非出差打地铺睡觉72岁的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为人一直低调,很少在公开场合亮相,生活上也非常朴素。有网友拍到任正非在上海虹桥机场排队等出租车,瞬间刷爆微信朋友圈。我们平日里在网络上见惯了土豪们花式炫富的排场,猛然间看到富豪玩起低调小清新确实眼前一亮。毕竟一个72岁高龄、资产雄厚的著名企业老总,和普通人一样自己拉着箱子排队等出租车什么的,实在又低调又环保。其实,早在2012年,任正非还被网友拍到深夜赶飞机,在机场独自拖着行李箱乘坐摆渡车,右手抓吊环,左手扶行李箱,看起来面容憔悴。1996年3月,为了和南斯拉夫洽谈合资项目,任正非率领一个十多人的团队入住贝尔格莱德的香格里拉。他们订了一间**套房,每天房费约。不过,房间并非任正非独享,而是大家一起打地铺休息。任正非一手创办了华为品牌,2016年全球销售收入5216亿,净利润371亿元人民币。任正非没有因此奢靡,依然如此艰苦朴素,在这个浮躁的互联网社会令人敬仰!李书福被保安当成民工吉利集团李书福身价数亿,经常出入国内外,但这个贫寒出身的富翁抠门的作风,与其身价一样出名。在李书福的穿戴上,最为著名的是他的那双鞋。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李书福曾当场把鞋脱下,表示其穿的是浙江一家企业生产的皮鞋,物美价廉,结实耐用。价格只有80元。就是这双鞋。李书福一边承认确有其事,一边把自己的鞋子在记者面前展示着,今天太忙没有擦亮,擦亮是非常漂亮的。这双鞋已经穿了两年了。同时,他拉着自己的衬衣问坐在旁边的总裁助理,咱们的衬衣多少钱?30元。助理回答。这也是纯棉的,质量很不错。李书福说着拉着自己的印有吉利字样的衬衣让记者看。同样,吉利内部管理也秉承李书福的作风,据说,李书福要求吉利人员出差定机票,如果同一时段有打折的机票,坚决不允许定全价票。也正是因为李书福的抠门,吉利汽车才有更大的成本优势,吉利汽车一直保持同级车中价格最优的水平。万万没想到这些富豪们不仅比我们有钱还比我们会省钱下面小微来分享几个省钱的小窍门向富豪们学习节俭生活、富而不奢善用利用会员卡出门订酒店,如果是快捷酒店的话,比在旅行网站上价格更优惠而且更靠谱的方式是:淘宝上直接花5块钱买一个金卡会员,然后旅游网站上看好要去哪家店,直接打电话过去预定,报会员卡号。金卡会员的价格一般是比旅游网站上的报价还要再便宜一点。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旅游网站上价格很便宜的房间很可能是无窗或是小房型,因为是网站优惠所以到店发现问题,常会以此为借口不给更换。同理:商场品牌店里买衣服鞋子包,比如Charles Keith这种,一般没什么折扣但会员卡能打折的,而自己又没有卡,淘宝上一两块钱买一张到店报卡号就可以啦。最贵不一定是最好缺乏维生素比如口腔溃疡,去药店买往往一般推荐的都是100多的保健食品,其实你告诉他来一瓶药用维生素,一般1块到3块不等,就能解决大部分问题。一般这种便宜的药你要买店员会告诉你各种副作用,比如什么这个维C吃多了容易结石,你可以微笑的告诉他一次吃一瓶确实容易结石。其实像维生素这种现在工艺都已经成熟的东西成本中真的不高,而且小瓶的药用维C是通过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其所要求的生产环境比保健药品所需要的还高。类推的还有挺多药物,同样的作用同样的成分店员只会给你推荐贵的。乐于接受服务服务业的本质是时间换钱,如果你接受一项服务给你省下的时间能让你创造更多经济收益,就算是消费,实际也是省钱的。谨慎办卡假设一家糕点店存,那么请你算清楚手里的1800的。比如说你把1800元放在进行,一年利息就有284元,这可比店家的优惠更划算。不要囤电子产品高贬值区间的电子产品不要囤货,电子耗材可以囤货。SD卡、U盘是典型的一年跌一个价,被摩尔定律吃得死死的。但充电器数据线、普通通话耳机却属于耗材,一次多买点可以省运费。闲置物品尽快脱手超过半年没用的东西就可以考虑在闲鱼上转手卖掉了,能回一点血是一点,不要太多的为闲置物品赋予“纪念意义”,短暂的感动自己不如果换成钱更实际。饮食功利化用最功利的方式吃东西,可以直截了当的获取你需要的营养又可省钱,比如同样的蛋白质摄入,鸡大胸的价格只有牛外脊的5分之1,食用油也是,最便宜的压榨花生油、菜籽油从营养学的角度看跟橄榄油、开心果油、核桃油几乎没区别。去除玄学,功利进食也可节省不必要的开销。但是注意,功利的意思是“对自己有利的省钱”,已经选择了相对便宜的鸡大胸,就要买品质好的、新鲜的,否则急性肠胃炎进医院一般500一针。多买贵的便宜食材,少买便宜的名贵食材。识别招徕策略早餐店的面很便宜但绿豆汤2元,电影院的票价便宜但爆米花50,餐厅的招牌菜好吃但炒青菜20,主角吸引你进店,配角是它们的重要盈利点,对于看似实惠的主体产品如蛆附骨的昂贵配件,尽量减少购买次数。重视小件质量以为配件不重要是非常大的家装误区,很多人买单件破万的高端卫浴,却舍不得在不起眼的下水、三角阀等五金件上花钱,半年一坏维修极其麻烦,遇到水管爆裂的能把整间房淹得扒地板。今日话题-说一个你的省钱小诀窍-参与留言,获得点赞最多的亲(截止至4月21日17:00)小微送你20元~恭喜上期中奖粉丝@你奈我何最后,小微送您一段话:如果不能深知人间冷暖,历经酸甜苦辣,又如何洞察人性,体悟世界。点击“阅读原文”,领取20000元福利~《这个中国人在非洲称王!领导6000黑人干成“非洲版富士康”,还赚了Gucci的钱,厉害了!》 精选四中国最具活力的商业名城,为何在改革试验实施一年后,企业状况没有好转反而在泥潭中越陷越深?温州是当前实体经济困境的一个切片。这不是你读过的那些老故事,当地人说:“我们处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难的时刻。”
危机来了吗?
对于不少在崩盘、楼市腰斩、担保链危机中煎熬了两三年的温州人来说,危机已经不再是出版物上的名词,而是生活中每天必须面对的现实。
“现在温州企业家的生命是以小时算。”温州乐清精益电气董事长陈冬青说。两年以来,由于款链上的其它企业接连出问题,精益电气作为互保的关联企业不得不承担连带责任,公司资金持续紧张,陈已心力交瘁。在温州乐清,据说已有15个互保形式的担保贷款链浮出水面,每个链条上都绑着十几乃至几十家企业。
整座城市都被债务的愁云笼罩着。
自2011年9月,“眼镜大王”胡福林,大白天下后,两年间跑路潮已平息,但危机在持续发酵。债务链条已从民间高利贷蔓延到了银行。2012年12月,温州庄吉集团自曝涉及几十家企业、高达300多亿的银行担保债务链条,这时人们才意识到担保链已经把温州拖向了另一个危机。至今,没有人能说清到底有多少企业卷入了互保链危机。而受到波及的也大多是资质相对良好的企业。
这个流火的夏天,在有些人的感受中比最冷的冬天还冷。
夜幕降临,温州主城区能看到很多灯光疏落、入住率不足的小区,温州人巨大的财富就沉淀在这些没有生机的建筑物上。过去两年,房价普遍下跌了30%,部分腰斩,而下降的趋势至今没有扭转。
制造业元气大伤。只要到温州乐清黄华港看看那些成片废弃的船厂,到永强看到那些停工或者半停工状态的皮革厂、制鞋厂、钢管厂,你就明白,欣欣向荣只是这里的往事。
商业凋零。最繁华的主干道温州车站大道,曾经抢手的商铺现在供过于求,租金下降了1/3;在永强最繁华的罗东大街上,每10家店铺大约有3家关门或者转让,附近的几条小街上,关门的酒行、餐馆也随处可见。由于工厂开工不足,连温州最大的公司正泰集团也裁员20%,大批外来人员返乡。夏日曾经熙熙人流、大排档满街的景象已不再。
2013年7月,1400对夫妇在温州民政局登记离婚,史上最高;温州法院的经济案件堆积如山,仅仅7月份就有2000多套登记拍卖的银行抵押房产。温州民间的信任度,也跌到了历史性的低谷。
如果说把温州正在发生的一切称之为经济危机,缺乏学术意义上的严谨性,那么至少它给我们敲了一个警钟。
2008年、2009年的东莞,也敲过这样的警钟。1/3的卖场关门,工厂订单锐减,人口从高峰的1400万锐减到1000万以下。由于国外市场萎缩、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原因,从2008年起大量企业迁出东莞,这一趋势还在继续。
一个是中国民营经济的发源地,一个是世界工厂,温州和东莞都代表了经典的中国发展模式。它们是中国最市场化的区域,也是最敏感的部位。它们相继遇到问题,并非偶然。2008年全球来临时,靠廉价劳动力、破坏环境和低端制造支撑的中国高速发展模式触到了天花板,转型升级已经开始。
如今,温州、东莞所遭遇的困境,集中呈现了中国制造业转型中所遭遇的惨烈阵痛,其与金融改革、、债务危机交织在一起,更让温州这个城市以及众多企业主的命运充满悲情。那些盛极一时的眼镜、打火机、造鞋品牌在一个个倒下,或陷入无法自拔,这些都是建国以来前所未遇的。
在温州,传统制造企业的老板们痛陈经营惨状、指责银行冷血、抱怨**无力,但他们自己也知道,衰落甚至被淘汰的命运或许已经无法挽回。无论**、企业主自己还是扭曲的金融生态,都只是其中的一个错误。
改革开放30年后,东莞、温州所代表的“低端锁定”模式注定将退出主流舞台,而他们就是这场“浩劫”中涅盘重生的煎熬者。从这个意义上讲,温州只是中国的一个缩影,它所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整个中国要面临的问题。高利贷、房地产泡沫和实业不振,在中国其它地方正在发生,神木、鄂尔多斯的高利贷已经崩盘,三四线城市没人住的“鬼城”频现。
关注温州当下所经历的这场严重危机,探讨其来龙去脉,恰恰是为了让政策制定者思索,在不可逆的制造业升级大趋势下,如何让一个制造业城市和那些紧紧附着其上的企业重新焕发活力,而不是任由资金从实业向高利贷、房地产等领域流动,从而酿成更多的灾难。
“有时候想,温州如果这次真的败了,那就说明我们改革开放出了问题。”温州打火机协会会长黄发静说。温州的问题,从温州本身只能找到一部分答案,更应该从中国的改革进程和大环境去寻找。
“什么时候是个底我们不知道,这个才是最心慌的”
“天崩地裂,血流成河。”
回忆起这两年的经历,曾经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私人钱庄的方培林心有余悸。“温州这些玩钱的人,10个里面能有1个跑出来就不错了。”在温州有一种说法,“老高(放高利贷的)80%破产”。在温州高利贷重灾区龙湾永强,一些富裕的村庄把全村的钱都交给二三个人去放高利贷,现在这些财富化为乌有,几乎回到了20年前。
2010年5月,温州的高达6分(年72%)时,方培林已高度戒备,“6分利是崩盘的前兆。”3年前温州发生的事情,现在正在其它地方上演。2013年,他在贵阳、成都等地做讲座时,发现这些地方的利率也到了6分。“我跟他们一再强调防范风险,也许就是一天,也许就是一个小时,(对高利贷者)就是天堂和地狱的差别。”
与高利贷相关的担保行业,几乎全军覆没。2013年7月,温州最大的―中投担保破产的消息在圈内流传,公司董事长郭炳超是在任的担保协会会长。在此之前,温州担保行业协会10个副会长中已有6个被捕,他们都涉嫌高利贷与。原本有几百家企业的担保协会,至2012年只剩下40家会员企业。“今年可能还要死掉六七家,现在有业务的公司很少。”协会的一位秘书长说。
在温州还有另外一个说法,“炒房团”也几乎全军覆没。房价如果没有涨,对炒房团而言就是亏,因为很多人是借钱在炒房,而利息是每月都要付的。“越是曾经炒房赚得多的人,就越敢放大杠杆,死得就越快。”一位温州的开发商说。
债务不堪重负之后,抛售房产、快速回笼资金是首选。但一旦集中抛售出现,价格又会下跌。2011年秋季,温州房价开始暴跌。最具标志性的绿城广场,从9.5万元/平方米跌回到了开盘价4.5万元。机场大道上的富人区香缇半岛、中梁府等项目从每平方米六七万元跌到了3万元左右。除了这些明星楼盘外,普通的楼盘价格也下跌了30%左右。
2012年到2013年上半年,在刚需的支撑下,温州的楼市似乎是稳住了。“很多人认为是触底了,但是现在感觉又要往下走。”上述开发商说,所有的人都想尽快回笼资金,以量换价在所难免。
与此同时,房子的供应还在增加。据一位接近温州市法院的人士透露,2013年7月,温州法院进入司法处置程序的房产已经有1.8万套,按每套平均100平米算就是180万平米,这已经是温州2到3年的新房供应量。这些注定要低价处置的房产,对温州的房价会产生可怕的影响。“什么时候是个底不知道,这个是最心慌的。”
而房价一旦下跌,就意味着的额度会下降。每次房价下跌对那些资金链紧张的企业来说都是一场劫难。
然而,心里最没有底的还是像精益电气董事长陈冬青这样被担保贷款链条困住的人。
精益集团曾是温州的十大电气企业之一,中国民营企业500强。2011年以来,精益的3家互保企业相继跑路或倒闭,它先是为互保企业了3200万贷款,然后又被两家银行以各种理由推脱了原本承诺的1990万元贷款。
精益电气还面临一种更可怕的情况―“比如说我们现在贷款是1.7亿,明年就是2亿,后年就2.5亿。这里面一个是利息,还有就是互保的那些企业,如果慢慢都出问题,那就越来越大了。”每一家担保企业的背后都有层层的担保圈。他甚至呼吁**要尽快拿出一个有力度的方案,把互保链上的资可抵债的企业和资不抵债的企业分开,让资可抵债的这些企业先走出来。“如果现在能分开,我背1.7亿的债就是1.7亿,债务是确定的,那就还有希望。”
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互保式担保贷款在江浙一带大行其道,企业在放大杠杆的同时,也将好企业和坏企业捆在了一起。复杂的互保链呈环状结构,第一圈5个企业,第二圈10个,一圈一圈下来会有几十家企业绑在一起,而其中的任何一个企业出问题,最终会让所有的企业受到牵连。据说乐清的15个互保链浮不是独立的而是连在一起的。
在多位受访者看来,温州市**在处理担保链的问题上没有思路,行动不坚决。8月5日,在**相关部门牵头开的协调会上,陈冬青和某银行行长发生了激烈争执,但和往常一样,没有任何结果。两年中,这样的协调会已经开了无数次。
“这么多精力浪费这上面,太不理智了。”陈冬青说,很多企业家在一起聊天都觉得没有什么希望。担保链重灾区乐清,就像一锅温度越来越高的水,里面挤满了青蛙。也有不少人趁着混乱,把抽空的企业和累累负债转嫁给互保企业。回想起为互保企业代偿的3200万,陈冬青有悔意,“所谓的诚信就是犯傻,所谓的有担当就是要屈死。”
如果没有代偿,银行也许不会对精益。但银行也有抽贷的理由,替互保企业代偿之后,精益电气的资产状况进一步恶化了。一些银行甚至劝精益的互保企业退出对它的担保,这样精益如果就此倒下,银行的风险可控制在最小范围。“这是我感到最痛苦的地方,为什么讲诚信的人要更惨?”为了给企业腾挪资金,公司向股东一共借了1600多万,包括陈冬青自己的700多万。除此之外,精益还借了民间资金,这两年的利息高达上千万。他很不甘心的是,精益没有搞房地产投机也落得这样的下场。
陈冬青一心想把企业从互保泥潭中拔出来,但也有不少人希望企业赶紧破产。
破产在温州曾是个很忌讳的词,尽管2012年以来它是很多人的希望所在。乐清一位阮姓企业家的公司负债2亿,为别人担保了3亿。“欠1000万肯定是要还的,3000万要看看左右互保的企业,要是上亿肯定就不还了。”这种说法在乐清很流行。他希望尽快破产,因为5亿怎么也还不起,破产之后还能重新开始。但他也有顾虑,在温州已破产的公司案例中,有不少人被判刑,因为企业的债务中常常有十分复杂的民间关系,超过25人通常会按非法集资处理。今年3、4月份曾经有100多家企业去抢破产的名额,当时正好有几个人被判了刑,于是许多人又开始找关系退出破产程序。
“不破产吧,债务这么大;破产吧,监狱滋味不好受;做企业吧,社会责任大,但是挑起来又太重。”很多人就在破产的门槛上跳上去又下来。在发稿之前,这位阮姓企业家的手机已处于呼叫转移状态。
**官员的心里也没有底。温州市经信委的一位处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并不太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拿到手的调查问卷也不太敢信,“因为企业也不相信我们”。对于温州的经济形势,他也很惶惑。“开始(民间)预测2012年中温州触底,接着说年底,再接着说2013年中,但现在还没见好转。”
“其实我的企业2009年就该被淘汰,是国家的4万亿又让它多活了几年。银行贷来的钱,我没把它用在实业上,而是投到了江苏小城市的房地产项目”
随着一大批中坚企业在担保链上出险,风险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向更健康的企业传导。很多人认为2013年下半年温州的情况会更糟。
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场温州危机?
2008年金融危机,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是一道分水岭。**4万亿相关刺激政策出台之后,表面上看温州的危机过去了,实际上却是饮鸩止渴。
2009年,温州地区的成了风景线。过去都是,这次,是银行找上门、求着。当时奉行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在现实中变成了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不需要贷款的企业或者根本没有的企业,都可以获得贷款。银行为了扩大放贷规模,企业之间互相担保开始盛行。
过剩的资金像鸦片一样被企业吸食着。
乐清的阮姓企业家说,2009年之前,他公司的利润已经还不上银行1亿贷款的利息。但是**扶持实业的政策下来后,他不但又贷款1亿元,还把两年的利息都贷了出来。“其实我的企业2009年就该被淘汰,是4万亿又让它多活了几年。”他贷来的钱并没有用在企业上,而是投到了江苏小城市的房地产项目。实业不赚钱但可以成为做投机生意的,“2009年整个乐清的实业就是一个大的平台。”在三四线房地产大量过剩的情况下,江苏小县城的房子根本卖不动。现在回想起来,阮认为2009年,企业破产是个更好的选择。
银行的输血,只是拖延了温州危机爆发的时间。大量的钱进入房地产等投机性比较高的领域甚至是高利贷领域。“可以说4万亿,产生的泛滥的钱,是温州危机的诱因。”黄发静说。
温州金融办的数据显示,2011年温州GDP和的比为1:1.9,远远大于正常的1:1.3。2011年,温州银行的只有0.37%,全国最低;2012年6月就到了2.69%,全国最高;2013年3月更是攀升到4.01%。
提起银行,记者采访的温州人大部分都是满腔怒火,“骗”字是他们形容银行的常用词语。温州银行和企业之间,存在一种畸形、纠结的关系,而且由来已久。
“银行的利息是7厘,我们拿到手的成本没有低于一分。”上述阮姓企业家说。他的这个说法,记者在其它企业也得到印证。2011年之前,每逢3、6、9、12月月底,银行的季度考核指标下来,企业要帮助银行拉存款。不帮忙拉存款,下次批贷款就会出问题。“我们其实都是去买高利贷给银行,”他说,每逢这时就有大量的山西煤老板到温州,借钱给温州人。“一般1000万3天的利息就是4.5万,2000万、3000万呢?”他说,企业小还不存在这个问题,企业越大、贷款越多,要拉的存款越多,贷款的成本就越累越高。此外,企业要在万,常常需要1000万的存款放在银行,美其名曰存款抵押,实际上也是变相帮银行拉存款。
而银行与高利贷勾结,在温州也是公开的秘密。“很多企业借高利贷,是银行推荐的。”永强一位行业协会的秘书长说,银行知道谁需要钱。、新贷款下来之前,企业需要短期周转资金,“有的时候只需要用3天,但是银行那边给你拖5天、10天。”2011年民间借贷崩盘之前,银行的猛烈抽贷加剧了危机的爆发。“他们都是骗你先还钱,本来承诺要再贷的,还了就不贷了。”
另一方面,优秀企业的发展并不会过度依赖银行。据统计,温州企业的利润率普遍在5%到10%,这根本不够付银行1分(年息12%)的利息。但越是经营不好,越需要钱,对银行的依赖就越深。
2010年下半年开始,央行连续27次上调准备金率。房地产调控层层加码,限购政策出台。银行开始收紧贷款,温州的债务问题出现苗头,零星有人跑路。2011年初,温州市委市**出台的23号文件,成为企业债务危机爆发的导火线。
这个文件中有一个条款,通俗地讲就是取消了工业用地的市场化,不能自由买卖。这直接导致企业厂房价值缩水,在银行的抵押也减少。所有企业的资产都缩水了,危机瞬间爆发。不幸的事情不止是23号文件,当时**规定,所有续贷的企业必须到**盖一个章,证明企业没有违章才能续贷。“很多企业多少有点违章的,而且就算没有违章,你这个章盖来盖去也要时间。”黄发静说,银行本来承诺一个星期放款,很多企业8分、1毛的利息也敢借,结果一个星期没有下来,半个月也没有下来,拖上两三个月就麻木了。“这就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每个人都想成为食利者
是谁让民间借贷变成崩盘的高利贷?房地产。是谁抽走了实业的血?房地产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积累了丰厚的,但没人说得清它到底有多大。也没有人说得清民间资本的损失到底有多少。
那么温州的这些财富到底去了哪里呢?
“一部分变成了库存,一部分变成了房产,还有一部分被挥霍掉了。”上述温州市经信委官员说。其中房产的比重最大。
2009年,温州房价开始飞涨。整个温州都沉浸在一种亢奋情绪中。
温州人对房地产有一种特殊的敏感和偏爱。1990年代末,他们就开始在北京上海买房子,2001年之后温州太太炒房团闻名全国。上百人的企业1年赚的钱,还不如太太炒一套房子赚钱多。据温州商会统计,全国的每一个县,都有温州的开发商,温州本地就有500多家房地产开发商。从项目分布上看,温州的开发商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这正是房地产过剩最严重的地方。在银行贷款极度宽松的情况下,实业企业大规模涉足房地产开发,一场更大规模的投机开始了。
房地产的特点,又使得短期非常重要,民间借贷的需求飙升。
“温州高利贷肆虐,与大家进入房地产的热情成正比。”温州三角洲房地产策划公司总经理陈好说,民间高利贷2006年已大规模展开了,一开始是3分,到了2008年慢慢变成了4分、5分,2010年8分、1毛的价格都出现了。开发商之所以敢借高利贷,是因为所有的人都认为房地产是暴利。
2009年,温州置信房地产开发公司的一个项目,在6个月的时间里就实现了100%的回报,这对利润不到10%的传统行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2009年底,这家公司联合250个中小企业主,以37亿的价格拍得了置信广场项目。250多个股东大多来自眼镜、服装、人造革等行业。而这250多个股东的背后还有上千人的集资。这个庞大的中小企业主联合体除置信广场外还同时拿了八九个项目,买地的费用高达80亿。这80亿大都是从实体经济转移来的钱。2010年,许多人都相信置信广场的价格要超过10万/平米。但是在2012年开盘时,置信广场的均价只有4万多,勉强高过楼面地价。
除了这些中小企业主,温州的大公司奥康、报喜鸟、人民电器等也都涉足地产。几乎每一个房地产项目背后都可以看到实体企业。那时候,买到房子就赚了,钱借出去就赚了。“1000万借出去,一个月3分息就有30万,一年就有360万,你还做什么事情。”黄发静说,好像从来没人想过这么高的利息到底要从哪里能赚回来。整个温州进入了一种催眠状态,连老太太都知道把钱交给放高利贷的去赚钱,奢侈的生活方式也开始盛行。最铺张和高调的人群之一就是放高利贷者,豪宅、豪车是他们的标配,去澳门赌博成为新时尚。本来他们以为花费的只是赚的利息,高利贷崩盘、本金拿不回时,他们才发现只是在挥霍自己的本金。
这场狂欢在2011年下半年戛然而止。当时,老高跑路、银行抽贷、债务不堪重负,大量抛售房产造成了温州房价的剧烈而持续的下降。2012年,温州的豪车开始大甩卖,吸引了全国的人赶来购买。这场狂欢因为房价的下降而被打回原形。
那几年,温州每年的新房供应量只有50多万平米,但是50%以上的房子是投资或投机型的大户型。至今,温州还有90万平米的大户型没有卖出去。
“如果房价开始上涨,很多人能解套。但显然这是不现实的。”温州的一位开发商说,新一届**“城镇化”的政策出台之后,他曾经心存幻想。“其实我们心里也很明白,如果再刺激房地产,(房价上涨的越快)我们死的就越快。”
美国基于长期经济数据的研究,曾得出一个结论,房地产对长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很小,而在危机时期房地产的破坏性非常大。这一点在温州表现得淋漓尽致。房地产投机之后,温州损失的,不止是钱还有机会。“企业应该投入技术改造的资金也没有了。”黄发静说。
“现在的温州,有许多当年日本泡沫时的影子。”温州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副所长姚汝林说。1990年代,日本的房地产泡沫破灭,也伴随着产业空心化,债务危机等问题。但那时的日本企业,已经基本完成了国际化的布局,在产业上有很强的竞争力,而这些温州并不具备。
实业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
企业开工是为了强撑着给银行看。一旦企业停止生产,银行会起诉,并会对互保企业抽贷。这些做做样子的企业,被称为“”。温州的很多普通人都知道,债务危机、房地产泡沫只是温州表象,实业不振才是问题的根源
据2013年上半年温州海关的数据显示,在统计的10个行业中,只有3个出口略有增长,其余7个都是负增长,最严重的打火机下降了32.2%。
在永强,记者随机走访的5家皮革厂,有2家小厂停工,1家小厂每个月只开工1周,2家大厂都已大幅裁员。豪来邦皮革厂2012年裁掉了200多人,现在只剩下100多人。生产过剩充斥了这里的每个行业。据说温州生产了全国30%的服装,30%的鞋子,2/3的低压电器,高峰时期生产了全球90%的打火机。
在担保链的重灾区乐清,有不少企业开工是为了强撑着给银行看。一旦企业停止生产,银行会起诉,并会对互保企业抽贷。这些做做样子的企业,被称为“僵尸企业”。2012年7月底,浙江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一份调研报告显示,温州企业减产停产现象增多,全市399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60.43%的企业减产停产。当然,开工不足也不都是负面影响,至少温州的空气质量得到了改善。以前温州的天都是灰蒙蒙的,而8月初的几天,温州傍晚接连出现了美丽的晚霞。
温州实业的问题是过去十多年不断积累的结果。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是,2003年上半年,温州GDP增速跌落至浙江省倒数第二,下半年更是滑落至垫底。
1990年代是温州的,做实业有丰厚的利润。但没有底线的价格战,让利润逐渐变得像刀片一样薄。至今价格战仍是每天都在温州上演的故事。温州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周德文认为,目前温州企业的实际毛利普遍在1%-3%,大多数不赚钱。
在走过了粗放式发展的之后,温州人没能走出实业的天花板,而是走向了另一个方向。2001年8月,第一个温州“炒房团”亮相上海,3天砸下5000多万、买走100多套房子。除炒房团之外,每一种的上升,几乎都有温州人的影子―煤矿、棉花、贵金属、油田等等。在资产价格的追逐中,温州人又度过了10年,这被称为“失落的十年”。1990年代,温州的电气、打火机、制鞋等行业都曾是温州的名片,但是在失落的十年中,人们逐渐淡忘了它曾经实业上的领先,而是记住了它擅长投机。
在温州走访了打火机、皮革、不锈钢、电气、服装、泵阀6个行业,发现越是衰落的行业投机现象越是严重,打火机、皮革、不锈钢都是高利贷的重灾区,而泵阀、电气行业要好得多。
温州的泵阀是全国的行业龙头,也是温州利润率最高的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挺文介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泵阀的出口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大幅度增长。由于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当地泵阀以前大都出口到拉美和非洲,近几年则以欧美为主。泵阀技术最领先的企业嘉利特荏原,产品抢手到需要提前半年预约,2012年公司人均产值124万,利润很高。这家公司是与日本的泵阀龙头企业合资而成,日本的技术加上中国低成本制造,使得公司的竞争力很强。温州泵业1900多家企业今年没有一家停工,也很少有人搞投机。实业遇到困境时,人们总会说产业升级或转型。但事实,“企业不转型是等死,转型是找死”的现象在温州并不鲜见。光伏和造船是温州这一轮转型的两个重要领域。
乐清黄华港,造船厂里成片的塔吊,远看非常壮观,但近看就能发现塔吊上已锈迹斑斑,船坞杂草丛生。几年之前,这里的每个船坞上都有上千名的工人在忙碌,热火朝天。现在连成片的十多家船厂都倒闭了。前几年,不少有实力的企业蜂拥至造船业,雄心勃勃地想把温州打造成中国的造船基地。庄吉集团就是外行进入造船业中最大的企业。然而它面对的现实是,中国在年,造船吨位实际能力和生产能力增长了2000%。2008年后,世界航运不景气、船东弃船等因素频发。至去年全球吨位过剩8000多万吨,当中7000万吨是中国的过剩能力。
庄吉的巨额投资打了水漂,银行巨额债务则让这家知名的服装企业走到生死关头。
温州企业转型升级大多数用的都是银行贷款。“眼镜大王”胡福林的信泰眼镜公司,注册资金2个亿投资光伏产业,资本基本都是银行贷款。光伏产业倾覆后这家温州企业也遇到灭顶之灾。
温州中源主任刘旭海从1990年代就开始给温州的企业服务,在他的印象中,温州企业年还在不断成长。“一个是2006年《劳动合同法》出台,一个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对外贸的影响,这两件事对温州企业的影响非常大。”
温州的产业一直处于流失状态。曾经闻名全国的温州桥头纽扣市场、庙市口服装市场,在1980年代都已是过10亿的大市场,现在它们早已被义乌小商品市场取代。在失落的十年中,大批企业离开温州。很多人认为,是温州的土地资源有限,制约了公司发展。黄发静曾经对100多家撤离温州的企业做过调查,真正土地的原因不到40%,60%是对发展环境不满意。
“为什么当初在资源条件没有优势的情况下,温州能成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而现在改革开放30年了,温州却在急剧倒退?是老百姓变了,是企业家退化了,还是**的问题?这个问题要好好思考。”黄发静认为,十几年以来实业问题在不断累积中,但**并没有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和引导。他所说的并不限于温州。在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下,中国制造业都在面临巨大挑战。
试验区还不上改革欠账
欠债不还钱,杀人不偿命。这个社会还有诚信吗?温州欠了一笔巨大的改革账,不是一个温州金融改革试验能解决的
“温州遇到了建国以来最大的危机”已是共识,有人认为温州3年能回升,有人认为是5年,还有人认为是10年。
2011年10月,民间借贷危机爆发后,时任国务院*****亲自到温州调研,不久之后温州金融改革被提上日程。2012年3月,温州成为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金融综合改革试点城市。
但是金改一年以来,温州人多对金改持质疑态度。“建一个金融广场、招来108个高级金融人才就是金改了?”、“金改不过是京都文化”、“金改就是废纸一张”―这样的评论比比皆是。温州市金融办主任张震宇在内部讲话中也承认,这一年的改革,“有5个小菜,没有大菜。”很多人认为,金融办是拿着尚方宝剑不敢用。
全国并购公会会长王巍认为,“温州金融改革是要把民间的东西,变成体制内的东西,这样的改革不是改革。”
对于温州目前的危机,金融改革起不了什么直接作用。在金改后成立的民间借贷登记中心,一位工作人员说,中心的在下降,“因为资金的供给比较多,但是符合借款条件的很少。”是金融过剩而不是金融短缺,造成了温州的危机。根源上,是温州的实体经济出了问题,金融再发达也不能改变这个事实。
自从危机爆发以来,温州的整个信用体系已处于崩塌状态。企业不相信银行,银行也不相信企业,企业之间也没有信任。信用曾经是温州人的骄傲,一个电话就能借来几百万,民间的信任感非常强,而现在这一切都要归零。
温州的民间借贷,最初是一种人和人之间互相信任。但温州经济高速发展这么多年,民间信用还是依于人情社会的原始形态,而没有进化成现代的信用形态。温州的民营企业一开始就是低、小、散的状态,这么多年过去,低、小、散如故。
“这些都是温州市**对社会的欠账。”永强的那位行业协会会长说,有些事关全局的事情应该由**引导和推动,现实是这些年**几乎什么也没有做。他所在的行业,几年之前就想做整合,成立几个有竞争力的大集团,但是因为土地紧缺的问题迟迟不能推进。因为对发展环境失望,行业里有200多家企业搬出温州。
“很多人认为,温州能发展起来,是因为**无为而治。这种看法是错的。”黄发静说,温州历史上的好书记为企业营造了很好的软环境,他们能够倾听企业的声音,因而能够出台很多对路的政策。但发展得越快的地方,既得利益的问题就越严重。这些年温州人越来越富,公务员阶层的心态却越来越不平衡。在这次的民间借贷风波中,有大量的公务员参与了民间借贷,龙湾区一位旅游局官员爆出了高达10亿的民间集资。记者采访的许多企业家都谈到了温州“小鬼难缠”的问题,他们是温州软环境的负能量。
马津龙曾任温州政策研究室主任多年,在历任的书记中,他最怀念1980年代的两位书记袁方烈、董朝才。“温州没有地理、资源、人才等优势,它能发展起来,就是因为它有政策上的优势。”他回忆,这两位书记都非常有魄力,敢于挑战既有的、不合理的东西,激活民间的创造力,整个社会都是欣欣向荣的氛围,“那才是真正的改革”。
2013年6月,在非常突然的情况下,调令传来,省委**陈德荣不再兼任温州市委书记,新书记陈一新上任。
企业界对于陈一新的上任寄予了极大期望。在他上任当天的讲话上,实体经济是放在第一位的话题。老书记陈德荣注定是一个有争议的人。他有魄力。“拆违”(拆除违章建筑)是他的标签,温州城市面貌在他的治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因此有市民在他离开时写诗怀念他。但这么多年陈德荣很少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温州的危机爆发之后,记者采访的两位商界领袖对他说过相同的话,“您只要拿出拆违10%的精力关注温州经济,温州就会好很多”。但是他都是一笑置之。
企业界密切关注着新书记陈一新的言行。民间的、行业性的自救已经无能为力,2011年以来,许多行业协会成立了帮助企业度过困难,但是最终不能持续。对于他们来说,在这样一个持续深化的危机中,也许只有**才有能力扭转局面。
这两年,温州市**各个部门频频出台各种政策,似乎很卖力。最近温州市**在搞“3万行动”,让上万名干部到万家企业解决上万个问题。“不用这样搞运动,哪怕1万人每天能只解决1个问题,温州就有救。”一位企业家说。
黄发静认为,温州的问题很多,但从**层面讲最核心的问题是“这3年来没有处理好金融危机”。**没有强有力的措施、果断集中处理债务问题,这导致恶意逃债、转移资产的事情很常见,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没有了,坏人不受惩罚而好人受惩罚。“这个问题不处理好,就是欠债不还钱,杀人不偿命。这个社会还有诚信吗?你拿什么去搞经营?”他希望**尽快有行动,“第一可以追回一部分损失,第二可以安定人心,在法律的基础上恢复大家的信心。”
2002年,黄发静率领温州的打火机行业,打赢了欧盟的反垄断官司。在这样的国际舞台上,温州人并不怯场,“温州人的洞察力是世人难比的,如果从温州的产业、温州人来看,温州还是有救的。”
对于这样一场还在蔓延的危机,当它恶化到一定的时刻,就不是人力所能左右的了。也许正如经信委的那位官员所言,只有靠时间,才能慢慢治愈这里的伤病。(来源:《中国企业家》 作者:黄秋丽)首页12尾页
温州《这个中国人在非洲称王!领导6000黑人干成“非洲版富士康”,还赚了Gucci的钱,厉害了!》 精选五国企裁员,民企也裁员;老牌科技公司裁员,新锐创业公司裁员。这背后的根源究竟是什么,难道裁裁裁,会裁出一个未来?全文11480个字,读完花了15分钟,引人深思……ps : 八妹最近拉了一些有趣的群,感兴趣的朋友可私聊微信:jinrongbaguanv2017~ 优先邀请已下载金融八卦女APP的真爱喔~?作者/陈小瑛来源/樱桃小房子(ID:cherryhouse2017)一业繁荣,万业凋敝。这两年来,大家都有感受,当前的中国经济,除了房地产一路高歌猛进,即将迈入珠穆朗玛峰的世界之巅,其余尽是一片萧瑟景象。从统计数据看,是不理想。看毕竟偏于宏观,微观的实体经济到底怎么样了?樱桃小房子经过一个多月的多方调查了解发现,有的实体产业抵挡不住挣的诱惑,也在务虚,能够洁身自好,坚持做实业的企业,却要在夹缝中求生存。尤其是企业裁员降薪现象很普遍,不仅是去产能的国企如此,大量民营企业员工,也都处于收入下滑的境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收入的增长,连工作都朝不保夕时,虚高的房价还能支撑多久?1、国企,关停并转,减薪裁员李建2012年硕士毕业后进了天津某中字头石油研究院,在他印象中,2014年是光景最好的一年,工资每月到手6000多,公积金每月一共3000,年终奖还拿了6万,而到2015年,过节费购物卡这些小福利全没了不说,年终奖也只有一万多,2016年全年收入仅6万元,还经常加班没有加班费,年终奖一分钱没有,现在工资每月到手5000多,公积金减到2500。李建告诉樱桃小房子,员工薪酬缩减,主要源于公司业绩大幅下滑。受原油、天然气、成品油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等因素影响,2016年中石油营业额为1.62万亿元,同比下降6.3%,净利润为78.57 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7.9%。现在让李建非常难以决断的是,何去何从。在国企毕竟算是一份稳定的工作,全国经济形势都不好,如果离职能去哪呢,同行业的待遇都在下滑,但继续留下来,这点收入,养家已经捉襟见肘了,还要攒钱买房,家里帮不上忙,只能靠自己。李建所在的滨海新区,这两年房价从八千涨到了两万多,有了孩子没有房子,让他们天天处于焦虑中。但环顾身边的亲朋好友,还能让李建聊以自慰。他的一位亲戚2011年开始经营药材生意,连续做了3年仍然亏损,2014年转做餐饮也一直亏,贷了款还不上,最后只能转借高利贷,在走投无路之后,今年开始出来打工,进了一家汽车轮胎厂,但也没什么业务,厂里接不到活,现在连工也打不下去了。而他的同学夫妻俩都在湖南一个市医保局,去年一分钱年终奖都没有拿到。朋友在外企上班,由于业务有限,最近总是一周上两天班,休息五天。“班不好上,工不好打,生意不好做,房价还死贵,能不能给我们条活路!”夏天已经来临,而李建不断感受到的却是经济低迷的阵阵寒风。实际上,从2015年开始,中央就下发了文件,要求整治央企亏损,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使亏损企业亏损额减少50%。拍脑袋也能想的到,怎么减少亏损?关停并转,企业整合,比如宝钢武钢合并,裁员减薪,也就成了必不可少的组合拳之一,比如中石油就要求老员工提前退休。根据财政部的数据,2016年建材、交通和施工房地产等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幅较大。石油、纺织、烟草和石化等行业实现利润同比降幅较大。钢铁、化工、有色等行业亏损。从这个统计也能看出来,依靠政策支持的行业,比如基建、房地产行业利润增幅是最大的。央企半数资产集中在能源、基础原材料领域,国企的问题,向来是资源占尽,冗员严重,效率低下,养了一堆闲人,吃铁饭碗习惯了,拿着高福利不干活。刘玲在中冶集团天津分公司,从事建筑安装,她告诉我,公司效益不好,也在裁员,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现在都在关停并转,很多分公司在转型合并,欠薪严重,有个分公司被解散,欠薪2000多万,员工都不知道找谁要钱去。去年底开始,公司主要清理不在岗职工。钢铁、水泥、电力等都是严重过剩产能行业,亏损更严重。比如煤炭,2014年、2015年连续去产能后,市场的炒作,导致煤炭价格去年一年暴涨200%,实际上,煤炭的产能依然是过剩的,总共计划8亿吨的去产能,去年只去了2.9亿吨,反正中国人就是这样,什么都喜欢哄抢。受益于煤炭去产能,也带动了上下游行业,山东潍焦集团员工告诉樱桃小房子,他们属于煤炭的下游产业,行业淘汰出清差不多了,高污染,高耗能企业不给审批,剩下的大企业利润也就开始增长,公司4月份利润有4000万,员工2000人,满负荷生产,今年的盈利目标是做到1.5亿元。就像这轮房地产一样,很多四五线城市,去库存周期还有二十多个月,房子供应仍然过剩,但预期要涨,价格就先被炒上去了。再比如电力,今年4月,国资委召集五大电力央企开会称,因长期受制于煤炭价格波动与电力过剩,导致亏损面不断加大,加上目前市场化改革停滞不前,部分电厂不顾实际情况,只要能拿到批复和贷款,就不断建设,而银行也更愿意贷款给央企,反正有国家背书。预计电力改革的阵痛期至少3-5年,在这期间,员工的待遇也只会缩减不会增加。早几年英国《***人》推出的“**指数”,包含“工业用电量、铁路货运量和”三大分项,权重分别为40%、25%和35%。尤其是工业用电量,从工业生产和能源消耗角度可以反映经济的活跃度。所以电力企业对经济好坏是有直观感受的。在浙江嘉兴的中核集团员工告诉我,火电现在受煤价影响挺大亏得挺多,他们核电以前也是能发多少发多少,满功率发电,但是现在到处不缺电,窝电严重,公司原来都不参与调峰(根据电网要求调整自己的发电量),可是现在节假日都要参与调峰了,因为经济确实不景气,没那么多用电量。在待遇方面,中核集团员工说,单位十年前工资就这么多,现在还这样,由于政策原因,收入降的不多,但福利降了很多,其实全国的国企都一样,福利明显下降。如今不下岗已是万幸,谁也不敢奢望加工资,其实在国企、央企的人都可以感受到寒冬了,人民日报前年的文章,预计裁员300万人,这在全国来说,是个不小的数字。这还不包括一些事业单位,以及公司化了的金融行业,比如银行,降福利也是普遍现象,平安集团就在去年以来发生了大地震,多个部门合并撤销,减员降薪成为家常菜,甚至是拖欠奖金不发,引发了内部员工的不满,招商银行虽然没有裁员,但员工反映,现在是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但不加工资。部分国企仍过的舒坦不过也并非所有国企都面临着关停并转,裁员减薪的阵痛期。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国企就过的舒坦。杨先生在南京某微电子行业,之前是一家研究所,现在改制为国企,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生产设计芯片,主要是军用。杨先生说,由于产品国家不允许进口,技术在国内算领先,售价是成本的N倍,属于暴利,因此活的不错,说白了,就是体制内自己买单,主要也是国家各种支持的较多,但是作为企业要自负盈亏,会按年返回,必须有产值才能还的起,2013年整个所的产值在30亿左右,去年已经达到50亿。另一家地方国企也不错,广州无线电下属某子公司员工告诉我,公司大部分是军品,订单大都来自于体制内的的单子,比如公安、海事局、航空公司,所以相对较为稳定,利润不详,但是应该不差,员工薪酬中等,人员一般(有进有出),国企老员工居多。2、民企,对中国经济缺乏信心准确说应该是中小民营企业,生存艰难,已是全民皆知无可争辩的事实,即使这几年信贷宽松,也轮不到民企分一杯羹,资金始终先流入央企国企等**背书的企业,以及赚钱的金融、基建、房地产行业。资金不进实体其实从我们的投放数据就能看出来,虽然天量放水,但资金的主流并没有进入实体产业领域。央行统计显示,4月全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1万亿元,同比多增5422亿元。住户部门贷款增加5710亿元(基本上是房贷)。与此同时,以实体经济贷款为主的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5087亿元,低于住户贷款。刘涛是北方四五线城市商业银行公司部员工,他告诉樱桃小房子,明显感觉现在好多企业经营举步维艰。尤其小微企业,可以借新还旧已经算有奔头了。单位今年以来因为不断涌现,效益大不如前,绩效降,收入也降了。但从刘涛所在的银行账面上看,坏账率并没有多大变化,因为很多贷款都是依赖转贷,续贷,公司才苟延残喘,但实际上,企业的经营状况早已大不如前了,不续贷马上就会死,续贷只是延续死亡。而中部某省商业银行做对公贷款的经理说,他手上的企业,几乎都是制造业,近年信贷投放减少,企业净利润与前期相差不大,销售缓慢上升。这两年,小企业投放减少,投放集中在项目及**采购,这需地方**背书。林在温州某银行管信贷的部门,他也告诉樱桃小房子,现在中型企业对资金需求最强,企业越小越没需求,因为小企业大多投资单一,只做主业,主业不好就没有了融资需求,大企业投资多元化,很多项目被拖在里面出不来,对资金需求较大,但是据一些企业主反应,最近几个月订单有触底回升的感觉。温州从2011年开始,经过金融危机后,大家反而沉淀下来做实业,这一轮炒房热潮,温州人是缺席的。温州在今年一季度的经济增速为8.4%,位列全国各城市的第五。中小企业在一条产业链之中,处于金字塔底端,层层上缴利润,高税负和高成本双重积压,本来资金链就很紧张,还要被上下游挤占挪用资金。银行出于风险考虑,很难给他们贷款。因此,看不到希望的,这几年来增速遭遇“断崖式”下降,从2015年的18%,下降到去年7月的最低2.1%。去年下半年开始企稳上升,但今年4月份又开始下降。今年3月29日,由召开的宏观经济形势季度分析会上,财新智库首席***家钟正生说,在他们调查的50个企业中,34%的企业预期今年订单改善,40%的企业会扩大生产。然而,企业对盈利和预期相对谨慎,仅有8%的企业预期盈利改善,14%的企业会规模。他们调查发现,原因有四个,一是下降,二是金融市场的分流,比如这两年股市、房市轮番火爆,民间资金显著分流“向虚”,三是**投资挤出效应,四是民营企业家对中国经济发展信心不足。世界加工厂优势不再当网络上“炒房兴邦,实业误国”这句戏谑的段子,正被越来越多的实体经济从业者所认同时,我想不只是感到悲哀,**更应该有一种紧迫感和恐惧感。制造业哀鸿遍野,中国这个曾经的世界加工厂早已经名不副实,2011年,中国劳动力人口到达顶峰,2015年劳动力规模由2012年的9.37亿降至9.11亿人,这是中国劳动力人口连续4年绝对值下降,逐渐丧失。中国的人工成本早已经高出越南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所以这几年中国的很多工厂都已经转移到东南亚。去年底福瑞玻璃的曹德旺跑去美国办厂,刺痛了国人的神经,纳尼?美国人工工资那么高,难道在美国办厂比中国还赚钱?简直不可思议。但曹德旺从运输、土地、电力、税费等方面算了细账后,除了人工比中国贵,其它东西都比中国便宜,所以总账算下来,还真是去美国办厂更赚钱。这里不得不说的是,中国的营改增,据说实施一年来全国减税了6800亿,但很多中小企业都反馈,税费不减反增,负担更重了。因为改成后,税率更高,如果不能抵扣,交的税收就多,对人工成本较高的企业都是灾难。由于有些上游企业不规范,或者无法开具发票,那就无法抵扣,比如收购的农产品,你让农民怎么给你开发票?比如建安企业,巨额的人工费支出,还有应酬的灰色费用,是找不到进项票来抵扣的。老朱是做会议奖励旅游的公司,营改增后他说利润直线下降,成本增加,现在利润率一年不如一年。那到底谁在受益呢?据我了解,对贸易企业减税福利最大。比如TCL这种大企业,李东生公开附和中国税费不高的人,就是既得利益者。而高房价成为压倒实体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尤其是小商品经济反馈,因租金成本居高不下,产品售价上不去,人工成本又上涨,因此利润都被压缩的无利可图,等于给房东打工,商铺商业价格虚高,泡沫一定会调整。3、实体产业衰多兴少以下是樱桃小房子通过不同对象,采访到的实体经济真实反馈,简单起见,人名就用代号吧。A1:公司的情况是裁员了一半,老板是90后,做原创服装,亏了不少。我老公开小公司,从事空间设计和小工程,去年亏损一百万,很多项目都不好做,收不到钱,主要是上游欠款不给,老板跑路、进牢房的都有,挣钱越来越艰难。他的朋友做实体的都欠一屁股债,除了一位盖厂房买了地皮的除外。B1:在合肥一个企业园区里上班,现在一个园区都没几个工人,大部分都是空厂房,去年以前,还有不少工人的,主要是没有效益,只能停产,好多企业资金链断裂,老板跑路,工人集体要工资维权的事层出不穷。这种情况,之前发生还是在年,那时在一家包装企业干活一年多,就开始经常放假模式,只给基本的生活费, 我老公这两年换了几家企业,都是惨淡经营的状态,大多是加工制造业,小企业。而最看不明白的是,现在很多人借遍亲朋好友,拿出父母的养老钱,勒紧裤腰带,举全家之力供房子,实体还这么差,失业随时可能发生,大家照样毫无顾虑拼命。C1:公司是做节能的,深圳分公司和成都分公司已倒闭,我在上海分公司,入职五年,现在职工人数只有那时候的10%,刚上市时还在涨,现在只有最高价格的20%了,2015年公司,增加员工持股,结果都跌穿了他们的成本价,太坑爹,公司已经拖欠各种补贴,我也准备辞职了,其他同事还准备死扛到公司倒闭,拿补偿金呢,我要是坚持,也能拿五六万,不过耗不起了,很多以前分公司的领导、股东,都卖了公司股票。D1:在一家制药厂,如果不是上市公司,早关门倒闭了,天津的公司员工只出不进,轮换放假3个月,还在赔钱经营,因为改革,取消药品回扣,医生待遇提高,药品价格下降。F1:在山东菏泽的一家光伏制造企业,三百多名员工,基本三个月发一次工资,光伏有淡旺季,其实订单真不少,可是我们是给江苏一家大光伏企业做代工,没有市场定价权没有开发海外业务。车间生产人员流动性较大,企管人员有半年基本各部门都不招人了。G1:我们广州公司开始裁员,薪金基本上不变,只是个人业务以前大,一个人干2个人的活。H1:我们属于制造业,订单比初年少了,主要是原材料涨价,工人工资上涨,运营成本增加。I1:所在是医药企业,人员只出不进,不增加新员工。J1:在深圳经营着一家小的打印机厂,公司业务从三年前开始滑落,现在算稳定回到三年前的水平,工人工资每年涨10%,因为工资太低就很难顾到人,但管理岗收入反而降了10%,在深圳生活压力很大,但收入只能随行就市,如今小厂都在煎熬,而好的大厂,就很容易被上市公司并购,以此增加业绩。K1:身边的医药代表们,今年我们在一起聊时,大家几乎没有几个能完成任务,去年还好,今年很差,我去年一季度能卖300万,今年到现在才出了180万。下边的客户都不进货,只说生意不好,还没有去年好。L1:我们是深圳做led的,客户生意很淡,做手机出口的很淡,比去年少了一半。M1:在山东东营,公司依靠胜利油田产业链发展,主要负责油厂施工,后期的改造和变更,这两年油田效益不好,关了不少工厂,大部分都是偏向于重工业,其余的主要是代加工,没有自己品牌,他原来所在的工厂,因为老板赌博,拖欠工资,最后也转卖了。N1:做电力设备企业的,社会招标只有原20%,全是**采购及垄断归口的集中采购,**价格没有最低只有更低,挤破头也只能扒员工工资,归口类,邀标,平均价(打分)中标,都靠关系。O1:在深圳建筑装饰行业,今年上半年项目同比去年数量有所下降,利润水平下浮1-2% 现阶段员工薪酬及人员暂未变化,计划下半年人员优化精简,受政策调控及地产市场下行影响,开发商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及开发周期,部分延缓开工期待市场复苏,本人所在行业受地产板块影响较明显。另外建材这块,上半年运输成本上行30%,对我们自身成本控制非常不利,建材方面,发票是个问题,营改增原则上环环抵扣,减轻赋税,但结合实际情况推动难度比较大,最终导致利润率不是很理想。P1::本人是做的,前几年感觉要失业了,这两年又有不少业务了。房地产产业链条上的人工资都不错,我了解很多装修工人一年存下十万是很轻松的,好一点的十几二十万。就这火爆的两三年行情,赚到三五十万的不少,在武汉首付是够了。一个亲戚在武汉一家外资汽车配件公司上班,主要客户是神龙汽车。今年订单量下降50%,工厂经常没有活做,就放假。不过其他汽车公司订单量下降不大。Q1:在北京某设计院,今年开始,大领导玩命强调降本增效,5月开始按部门成立虚拟法人,当月入不敷出的扣部门工资。R1: 公司在宁波开发区,是做电池出口的,但资金链断裂,资不抵债就停产了,这两年计划转型做电动汽车,实体企业生存很难。S1:起亚汽车总部设置在我们盐城,他们经常放假。T1:邻居做电子零件的进口贸易,去年利润3千万,今年目前为止利润100万,比去年差很多。U1:朋友在香港上班,从今年1月开始,就没什么加班了,现在有大把时间做兼职!附近的批发市场做夏季凉席产品,但今年的人气不到去年的一半,做天猫店的也没几个感受到订单的冲击!美乐乐在我们这个城市的店子已经关了,就是上个月的事。我们小区的新房子,装修好了,120平米,1000块,八个月了都租不出去,但房价四五千了。V1:我是在上海做玉石生意的,现在价格只有2013年高点的20%,还是很难出货。目前的玉石、古玩生意应该是所有行业里最最惨淡的,欲哭无泪,因为八项规定后公款消费没有了。另外现在资金面偏紧,老百姓钱袋子都被房地产掏空。而玉石、古玩是非生活必需品。W1:我做淘宝,卖鞋的,订单锐减,今年下滑60%,不管销量是否下滑,身边做淘宝的都说赚不到钱,广告开支大涨,流量贵了,以前都有很多免费的流量,现在基本变成寡头经济了,而且很多被天猫打压,拿的那质量很差的,卖很便宜。X1::在温州从事电子电力行业,主做外贸,供应商跟他反映,今年业务普遍忙起来了, 2011年在房地产上跌了大跟头后,很多人又回到做实业上来,目前温州的经济在慢慢恢复。Y1:在湖南益阳,按我两年前在华润万家工作的时候,这个同店基本是增长10%以上。今年感觉消费力是下降了,同比增速没有以前搞,我挑的这个品类是生鲜产品,网店影响相对小,主要消费人群是中高收入群体,产品品质是网店比不上的,有一点独特性。Z1:在昆明的都知道有一个新螺蛳湾批发市场,是云南最大的批发市场服装鞋床上用品珠宝小物品中药材应有尽有。三期共有40多个区,每个区有五层,每层12条街,每条街有30多个商户,还有10个写字楼每个写字楼20多层。刚来昆明的时候螺蛳湾人是多么多,生意是多么好,带动几十万人就业,商户物流物业小吃街生意火爆,可是现在呢,整个二期17个区,一条街就头上一家开门的,一个区加起来没有二十家开门,以前物流多么忙,现在呢,一天都有的装不满很多都不干了,虽然网购有影响,但也不至于这么大。小吃街都有关门的了,消费萎缩,经济真的不好,挣钱真的不易。A2:基建绿化的业务很好,好多工程可以做,修高速、搞市政美容,我们业务还很忙。B2:我做建筑预算的,最近业务还可以,现在甲方成本控制的很严,我这边的价格也是压得很低。C2:我有个做英伦留学的朋友,从去年开始到现在,火到不行,留学和移民,现在都很火D2:我们游戏公司,去年刚拿了,现在资金还比较充裕。E2:在安徽的中国移动,感觉公司运作没有什么变化,工资也比前今年提升很多,没有裁员,每年都招人,前两三年倒是有不少自己辞职的。08年我刚进公司,工资是每月900多,当时凉皮是两块五一碗,房价在1800元左右,现在每月工资7000左右,凉皮是6元一碗,房价是4500左右。F2:在深圳龙岗做机械设备,今年生意特别好,比去年订单增加了很多,现在工人忙不过来,算不上高科技,主要是自己组装的自动设备,生产电池上的产品。G2:受益于房地产的火爆,做五金的普遍都不错,工业园区里面的听说有些不错。上市公司:靠卖房增长业绩李华(化名)所在的赫美集团,他跟我讲了一下公司的演变。前身是浩宁达,主业做智能电表,一般是给国网、南网供应仪表,原来也属于制造业,2012年时,公司被收购改名赫美集团,仪表制造每年虽然有业务和利润,但发展有瓶颈,空间已到天花板,没法扩大规模,所以公司就准备转型,改作珠宝业,因此公司性质也从制造业转为零售业。但珠宝行业也不好做啊,结果又转型收购,也就是P2P。樱桃小房子翻看了赫美集团2016年的,业绩增长,主要也是依赖于之前收购的P2P合并了报表。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共有百余家上市公司,依靠卖房来提升业绩。比如天喻信息,去年10月出售武汉9套房产,套现1251.6亿元。靠卖学区房实现保壳的公司,如*ST宁通B,连续三年亏损,去年9月,靠卖北京2套房子,增值2142.88万元,实现扭亏为盈。东睦股份,一次性出售45套房,售价约2054万元。还有最狠的一家上市公司,云赛智联,靠卖房赚了1.86亿元。这些公司的均非房地产,但依靠套现公司的房产,实现了业绩增长。这也算是我国实体企业发展的一大奇观。还有一些公司因为自己的主业不赚钱,靠卖资产、卖股权、或者等方式来维持增长的。据统计,上市公司中,有620家去年业绩增幅在一倍以上,但其中有43家公司,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同比是下降的,非经常性损益,意思是非公司主营正常业务,比如卖,卖股权,获得**补贴这一类都算。很多表面业绩虽然高增长,但主营业务却是巨亏。比如电子行业公司,包括天津磁卡、华东科技、远望谷、星星科技、华映科技等,计算机行业公司,有同方股份、启明信息、海联讯。背景下乐视的危机仍在持续。乐视算是的龙头企业了,但因为这几年扩张过渡,现在带头大哥也处于生死边缘。5月11日,有媒体报道称,乐视体育将启动新一轮裁员,预计规模将超过50%。去年12月底20%的裁员计划完成后,乐视体育过去几个月离职的员工已远超100人。本轮裁员过后,乐视体育将缩至300人规模甚至更低,乐视体育在巅峰时员工人数曾超过千人。4、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我记得2012年,十八大提出了要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并设了一个目标,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几年大家的收入大部分人应该是增长的,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比上年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但跟我们房价涨幅一比,那点收入增幅,完全可以忽略不计。2016年房价涨幅,一二线城市,最起码是50%以上吧。相比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从21033元增加到33616,增长60%,而房价,以深圳为例,翻了5倍。收入增长永远,也远远赶不上房价涨幅。如果按财产性收入计算,比如房子价值,那确实是增了,但要是手里就一套房子,增个三五倍又如何呢,要自住无法套现,跟提高消费有毛关系?当然,如果胆子大的人,可以一套换两套三套,升值了卖掉,确实是增加收入了,这一轮高位套现的人,财富不就是这么增值的吗?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财富积聚在少数看透中国经济的人手里。老百姓总是后知后觉,被人玩弄于鼓掌之间。说好的不搞大水漫灌,结果却是洪水滔天,人人担心手头的那点存款变成废纸,然后一窝蜂冲进楼市。千千万万不明真相的普通工薪阶层在高位接盘,跟风入场,这些人最后就是垫背的。2015年,股票一飞冲天,最后割了韭菜的现金。而这一轮房价上天,割的却是老百姓未来二三十年的收入。笼子空了,鸟还没来腾笼换鸟。很多地方,笼子是腾空了,但鸟还没有来。东莞,号称世界工厂,高峰时期1200万人,繁荣程度直追北上广,现在只剩下800万人,昔日繁华已成过眼云烟。产业只能在发展中升级,而不会在衰退中升级。外资这几年也在撤退,今年一季度末,外资工业企业家数为50181家,而2012年尾57724家,四年下来,外资企业少了7543家。内资,大部分恐怕只有在新闻联播里升级。深圳产业转型升级上,应该算是最成功的,经济增速也保持较快增长,高科技业走在全国前列,我就以深圳为例。华为算是高科技领域的典型代表吧,也算是我大中华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了,华为高薪早已成为民间神话,但从今年开始,华为也在缩编减员,樱桃小房子在2月底写了一篇华为裁员真相的文章,有兴趣可以查看。因为去年公司利润增速不如意,尽管终端营业额大幅增长,比如华为手机,但都是赚吆喝的买卖,并没有转化为高利润,新业务盈利增长慢,而传统的通信业务又面临着增长的天花板,这也迫使华为不得不通过压缩成本,展开一场内部变革。让部分华为员工直观的感受是,今年5月份发到手的年终奖,远远不如预期了,即使外派在非洲的员工,补贴和年终奖也在降低。很多华为员工向樱桃小房子抱怨:“我无存款,但是借了几十万首付买了房,从此改变了人生,然后就离不开华为了,一有裁员消息,双腿就发抖。”“在公司即将呆满两年,如果不买房的话,应该有30万存款,可是现在买了房,整天省吃俭用还没钱。”“贷款五百万,压力有点大,等发了年终奖,贴上几十万,还部分贷款,但业务前景不明朗,不知何时能还完。”很多人坦言,在背负高房贷后,最害怕的就是失业,还不起房贷,如今有一份稳妥的工作,成了最大的理想。另一家深圳高科技的企业职工告诉我,2015年前公司真的不太关注成本,16年后,听到原材料涨价,领导都不敢签字。他们上个月普调了薪水,5-20%之间,但减少了。公司现在想各种办法降成本。2016年,该公司所在写字楼租给互联网公司居多。但发展都不稳定,基本上半年至一年就搬走了,深圳科技园的写字楼现在也不好租,因为创业风投不好拿了,创业型的公司很多都倒了。当然,矮子里面拔将军,相对低端产业而言,高科技行业整体仍是发展比较好的,去年深圳GDP总值是1.95万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560.02亿元,增长12.2%,是深圳四大支柱产业中增加值最大的。不过,全国又有几个深圳呢?5、创业潮宣告失败创业的道路非常血腥,十个创业的九个死,但这个口号一喊,很多原本上着朝九晚五班的人也热血来潮,纷纷离职加入创业大军。刚好这几年资金面宽松,财大气粗的创投大行其道,项目前景一勾画,哇塞,前途无量啊,创业的钱也就排队来了。最火爆的就是互联网加概念,一个个都大喊着颠覆传统线下模式,故事讲的一个比一个吸引人,只要是互联网加概念,就能拿到投资基金,估值动辄都是一个亿,几个亿的。但基本上大部分项目都是靠烧钱模式,你要想将来盈利,前期只能通过烧钱尽快抢占用户,市场,但行业能存活的屈指可数,剩下的没钱烧了,只能黯然离场。锣鼓震天的A轮融资后,又是激情四射的B轮,最后无路可走的C轮却迟迟没有等到。尤其是2015年股灾后,资本市场开始退潮,无数创业公司从初期的狂奔变得步履艰难,直至跌倒在康庄大道的中途。现代金融时报的水木然对各个互联网加概念的死亡名单做了一个统计分析,下面我引用几个。一、互联网+餐饮死亡名单。可谓生的风光,死的惨烈。一番混战后,仅仅留下像美团、大众点评、饿了么这样的行业。死因:1、烧钱大战难以为继。烧钱拿用户已经成了互联网+餐饮行业的基本游戏规则。那些有钱任性的土豪公司挥金如土,餐饮行业的创业公司要么拿到等量的资金加入混战,要么资金链断裂黯然离场。更何况,在初期高补贴下收获的用户,在补贴消失的时候,用户也随之消失。2、巨头卡位竞争残酷。作为入口,餐饮向来受到巨头们的青睐。为了培育自己的市场,这些财大气粗的公司用简单粗暴的砸钱方式占领市场。混战之下,岂有完卵?初创公司如果想在这场竞争中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除了提升自己的服务品质之外,还要面对巨头们的全方位卡位,难度非常大。二、互联网+旅游死因1、巨头围追堵截。从酒店预订、门票购买到综合服务提供商,互联网+旅游的行业既有传统巨头卡位,又有新巨头追赶。从线上到线下,这个行业越来越像是巨头游戏。2、互联网渗透率提升缓慢。相比网购渗透率,中国的在线旅游渗透率明显不足,诸如门票产品更是渗透率低,增长缓慢。这背后的原因复杂,而且一时难以扭转,但也拖累了很多互联网+旅游公司。其余行业,互联网+汽车、教育、金融、医疗、房产,社区、美业、婚庆等行业,都有一批死亡名单,尤其是互联网金融,也就是P2P,跑路骗钱的是众所周知了,弄得大家现在谈P2P色变,不管正不正规都怕。其实每个行业,最后能够占领市场的就那么两三家,其余很难存活,一旦资本看不到你项目的希望了,也就不会再继续投资,公司失去现金流,自然只有倒闭一条路。前几年樱桃小房子一个朋友原来离职去创业,头两年拿到,也干的风生水起,但去年来受股市影响,机构募资难,资金不好找,就非常谨慎了。现在他们虽然没有倒,但公司也因业务不好做而萎缩了。他们公司的办公室想转租,今年3月份之前还很好租,但4月份开始明显难转租了,她猜测可能是创业公司少了。现在最火的就是了,共享单车是已经流行起来,还有什么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之类的就很难做了。6、后记任何一个行业大干快上,都容易产生泡沫。而房地产,每个人都不否认是个巨大的泡沫,也明白实体经济处于萧条中。毕竟没有了实体经济基础,房价就像空中楼阁,随时倒塌。但过去这些年来,每次房价上涨,都有人大喊高房价崩盘,结果就是唱空房地产的人以大溃败告终,像牛刀一样的人如今销声匿迹,而多头总司令任志强成为神一样的人物,被人顶礼膜拜。人们已经习惯了用历史的经验,对照未来,都知道是泡沫,可没多少人相信泡沫会破。但正如每一次上涨,都让人猝不及防一样,每一次下跌,可能也会让人防不慎防。所谓不破不立,便是对中国经济最好的注脚。------我是八妹有话说的分割线------实体不振的并非中国一家,因为固有的需求始终有边际,能经得住全球央行花样繁多的“”,“大放水”,“疯狂印钞”提产能?等到过剩了,也就只能倒逼经济结构“去”旧迎新。阵痛,总不可避免!— THE
END —金融八卦女招募实习生若干,我们希望你1、社交新媒体重度用户,具备快速学习能力;2、喜欢写写刷刷,喜欢新鲜事儿,对热点新闻嗅觉敏锐,观点独特;3、北京地区各大高校新闻传播专业、金融专业学生优先工作地点:北京北三环内有意者发简历至邮箱:发邮件请备注:【应聘实习生】+姓名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在国内每天戴口罩,美国空气最香甜”,中国昆明女留学生演讲时这样说》《这个中国人在非洲称王!领导6000黑人干成“非洲版富士康”,还赚了Gucci的钱,厉害了!》 精选六作者:陈小瑛来源:樱桃小房子(ID:cherryhouse2017)前言一业繁荣,万业凋敝。这两年来,大家都有感受,当前的中国经济,除了房地产一路高歌猛进,即将迈入珠穆朗玛峰的世界之巅,其余尽是一片萧瑟景象。从统计数据看,是不理想。看毕竟偏于宏观,微观的实体经济到底怎么样了?樱桃小房子经过一个多月的多方调查了解发现,有的实体产业抵挡不住挣快钱的诱惑,也在务虚,能够洁身自好,坚持做实业的企业,却要在夹缝中求生存。尤其是企业裁员降薪现象很普遍,不仅是去产能的国企如此,大量民营企业员工,也都处于收入下滑的境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收入的增长,连工作都朝不保夕时,虚高的房价还能支撑多久?1国企,关停并转,减薪裁员李建2012年硕士毕业后进了天津某中字头石油研究院,在他印象中,2014年是光景最好的一年,工资每月到手6000多,公积金每月一共3000,年终奖还拿了6万,而到2015年,过节费购物卡这些小福利全没了不说,年终奖也只有一万多,2016年全年收入仅6万元,还经常加班没有加班费,年终奖一分钱没有,现在工资每月到手5000多,公积金减到2500。李建告诉樱桃小房子,员工薪酬缩减,主要源于公司业绩大幅下滑。受原油、天然气、成品油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等因素影响,2016年中石油营业额为1.62万亿元,同比下降6.3%,净利润为78.57 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7.9%。现在让李建非常难以决断的是,何去何从。在国企毕竟算是一份稳定的工作,全国经济形势都不好,如果离职能去哪呢,同行业的待遇都在下滑,但继续留下来,这点收入,养家已经捉襟见肘了,还要攒钱买房,家里帮不上忙,只能靠自己。李建所在的滨海新区,这两年房价从八千涨到了两万多,有了孩子没有房子,让他们天天处于焦虑中。但环顾身边的亲朋好友,还能让李建聊以自慰。他的一位亲戚2011年开始经营药材生意,连续做了3年仍然亏损,2014年转做餐饮也一直亏,贷了款还不上,最后只能转借高利贷,在走投无路之后,今年开始出来打工,进了一家汽车轮胎厂,但也没什么业务,厂里接不到活,现在连工也打不下去了。而他的同学夫妻俩都在湖南一个市里医保局,去年一分钱年终奖都没有拿到。朋友在外企上班,由于业务有限,最近总是一周上两天班,休息五天。“班不好上,工不好打,生意不好做,房价还死贵,能不能给我们条活路!”夏天已经来临,而李建不断感受到的却是经济低迷的阵阵寒风。实际上,从2015年开始,中央就下发了文件,要求整治央企亏损,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使亏损企业亏损额减少50%。拍脑袋也能想的到,怎么减少亏损?关停并转,企业整合,比如宝钢武钢合并,裁员减薪,也就成了必不可少的组合拳之一,比如中石油就要求老员工提前退休。根据财政部的数据,2016年建材、交通和施工房地产等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幅较大。石油、纺织、烟草和石化等行业实现利润同比降幅较大。钢铁、化工、有色等行业亏损。从这个统计也能看出来,依靠政策支持的行业,比如基建、房地产行业利润增幅是最大的。央企半数资产集中在能源、基础原材料领域,国企的问题,向来是资源占尽,冗员严重,效率低下,养了一堆闲人,吃铁饭碗习惯了,拿着高福利不干活。刘玲在中冶集团天津分公司,从事建筑安装,她告诉我,公司效益不好,也在裁员,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现在都在关停并转,很多分公司在转型合并,欠薪严重,有个分公司被解散,欠薪2000多万,员工都不知道找谁要钱去。去年底开始,公司主要清理不在岗职工。钢铁、水泥、电力等都是严重过剩产能行业,亏损更严重。比如煤炭,2014年、2015年连续去产能后,市场的预期炒作,导致煤炭价格去年一年暴涨200%,实际上,煤炭的产能依然是过剩的,总共计划8亿吨的去产能,去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家如何挣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