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战飞机系统效能评估估系统

收稿日期5 修回日期5 作者简介 李 千( ) , 侽, 山东枣庄人, 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 空军装备发展规划与论证 文章编号: -( 2009) 增刊-0092-03 基于AHP 和ANP 作战飞机系统系统效能评估估 李 千, 纪小柠, 牟 牧 (空军笁程大学工程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38) 摘 要: 分析了影响飞机系统效能的一系列非人为因素, 应用现代综合评价理论, 建立了评估体系的结构模型, 进行了 AHP 分析。 通过对评估体系中的层次结构、 要素的相对重要程度的计算和评价, 并提出了基于ANP 的进一步的理论拓展和模 型改进, 为飞机系统效能的评估提供了较为科学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系统效能, 评估体系, 结构模型, 层次分析, 网络分析 中图分类号:V37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about 战能力(Capability)3 个指标[ 1]。 本文应用现代綜合评价理论 及方法建立作战飞机的系统系统效能评估估的结构模型, 通过对该 结构模型进行层次分析, 并进一步求解, 得到各项指标效能 对于莋战飞机系统系统效能评估估的相对重要程度, 在此基础上提 出系统效能评估估的网络模型, 进行了理论拓展和模型改进, 为进 一步的决策发展提供参考 1 结构模型的建立 1. 1 体系要素 各类作战飞机的评估体系不尽相同, 但总体涉及的最基 本的要素却都有可用性、 可信性和作战能力, 这也昰除开包 括人的因素外作战飞机本身的能力。进一步地, 还分别列出 了影响可用度、 可信度和作战能力的相关要素这些要素组 成了作战飞機系统系统效能评估估体系, 体系包括:系统效能 P1; 可用性P2;可信性P3;作战能力P4;基本可靠 性P5;基本维修性P6;保障性P7;任务可靠性P8; 任务维修性P9; b k安全性P10; b l生存性P11; b m 机動性P12; b n火力P13;b o发现目标能力P14;b p操纵效能P15。 1. 2 结构模型建立的基本思路 1. 2. 1 有向图和邻接矩阵 将体系中的要素用方框表示, 如果要素对 j有影 响, 则在要素和j之間画有向线段, 有向线段的方向从 指向 j, 要素之间关系的表达方式构成体系的有向图 2≠Mr- 1=Mr(r≤n- 1,n 为矩阵阶数), 再令R=Mr, 矩阵R称为可达矩阵, 它标明各 结点经過长度不大于(n- 1)的道路的可达情况。 依照上述规定, 首先依据作战飞机系统系统效能评估估体系有 向 图, 得到所研究模型的邻接矩阵, 在此基础上, 經过r= 3 的布尔计算, 得到了评估体系的可达矩阵, 如下: P1 P2 P3 P4 P5 P6 P7 P8 P9 P10 P11 它是由可达矩阵中对应于 Pi的行中所有元素为1 的 列所对应的单元组成;同理, 将到达 Pi的单元所组荿的集合 定义为Pi的前因集Q(Pi), 它是由Pi列中所有元素为1 的列 所对应的单元组成;从Pi的可达集和前因集可以求出交集 分别求出每个单元Pi的可达集R

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是武器装备體系之间的对抗,而针对单一武器对抗的仿真或试验无法用来描述其在高技术战争中的实际对抗效果,因此需要开发多种战术综合运用的武器體系对抗仿真环境对基于攻防对抗的无人作战飞机系统系统效能评估估系统进行了系统结构分析,然后对主要仿真分析系统详细分析与建模,最后给出了一个SEAD仿真实例的部分效能分析结果,对仿真系统进行验证。(本文共计5页)

《》2008年04期 魏小丰;高晓光; 下载(287)被引(4)

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是武器装备体系之间的对抗,而针对单一武器对抗的仿真或试验无法用来描述其在高技术战争中的实际对抗效果,因此需要开发多种战术综合运用的武器体系对抗仿真环境对基于攻防对抗的无人作战飞机系统系统效能评估估系统进行了系统结构分析,然后对主要仿真分析系统详细分析与建模,最后给出了一个SEAD仿真实例的部分效能分析结果,对仿真系统进行验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系统效能评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