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敏清贫全文是文官还是武将

优秀作文《立志的名人故事》十篇 300字|500字|600字|800字|1000字_zuciwang.com
当前位置: >
> 优秀作文《立志的名人故事》十篇 300字|500字|600字|800字|1000字
优秀作文《立志的名人故事》十篇 300字|500字|600字|800字|1000字
作文一:《名人立志故事》2400字悬梁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 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 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 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 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 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 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 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 马 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这就时孙敬悬梁的 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 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 事, 都不受重视。所以, 他下定决心, 发奋读书。 他 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 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 就用 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再坚持读书。 这就使 苏秦,偏要问个 究竟,最终创立了“万有引力”说, 司马迁:经受宫刑和牢狱之灾的磨难,却没 有自暴自弃,写出了名垂千古的历史巨著 《史记》 。
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 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 。 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 篇, 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 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王十朋:从小聪颖过人,文思敏捷,可是书 法却不如人意。于是,他痛下决心,一定要 练好书法。终于,宝印叔叔的指点下,他终 于悟到了书法真谛,成为一名大书法家和文 学家。 陈胜:年轻的时候就不满足于做一个佣耕 者, 有远大抱负,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后领导了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布鲁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科学 家。勇敢的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 说,面对火刑,毫不退缩,为真理献出了宝 贵的生命。是捍卫真理的殉道者. 戴震: 善疑多问, 幼时读朱子的 《大学章句》 , 便问 《大学》 是何时的书, 朱子是何时的人。 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 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 多年前著者的意思。终成清代的大学问家。 司马迁:经受宫刑和牢狱之灾的磨难,却没 有自暴自弃,写出了名垂千古的历史巨著 《史记》 。 文天祥:组织力量抗元,失败被俘,面对元 朝的威逼利诱,拒不投降,最终英勇就义。
春秋时期, “问鼎”的楚庄王。 一天晚上,携爱妃举办烛光晚会,大宴 群臣。 酒至半酣, 忽然一阵大风把蜡烛吹灭。 一名武将欲乘黑调戏爱妃,被爱妃一把扯下 盔上红缨,爱妃建议楚王即刻点灯,看看哪 个家伙盔上红缨已失,严加惩办。朋友妻不 可欺呀,何况是领导之妻呢?岂料庄王大度 能容,下令众将全都摘去盔上红缨,然后方 可点灯。 不久,楚王御驾亲征与敌国开战,被困 重围,手下兵将四散奔逃,楚王命悬一发, 忽然窜出一将拼死力战,保楚王杀出重围, 捡回一条性命。楚王激动地说: “别人都自 逃性命,唯有爱卿肯舍命救驾,你叫什么? 是哪个单位的?”该将答曰: “俺就是那日 烛光晚会上调戏您媳妇的人啊! ”
求知——自强不息 英国物理学家布拉格,小时侯家里很穷,凭借着自己对 梦想的不懈追求, 通过顽强的努力, 终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而他曾经历的那段贫穷的岁月,成为了日后激励他前进的动 力。 他在学校读书时,因为家里经济条件太差,父母无法 给他买好看的衣服,舒适的鞋子,他常常是衣衫褴褛,拖着 一双与他的脚很不相称的破旧
皮鞋。但年幼的布拉格从不曾 因为贫穷而感觉自己低人一等,他更没有埋怨过家里人不能 给他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那一双过大的皮鞋穿在他的脚上 看起来十分可笑,但他却并不因此自卑。相反,他无比珍视 这双鞋,因为它可以带给他无限的动力。 原来这双鞋是他 父亲寄给他的。家里穷,不能给他添置一双舒服、结实的鞋 子,即便这一双旧皮鞋,还是父亲的。尽管父亲对此也充满 愧疚之情,但他仍给儿子以殷切的希望、无与伦比的鼓励和 强大的情感支持。父亲在给他的信中这样写道: “,,,,儿呀, 真抱歉,但愿再过一二年,我的那双皮鞋,你穿在脚上不再 大。,,,,我抱着这样的希望,你一旦有了成就,我将引以为 荣, 因为我的儿子是穿着我的破皮鞋努力奋斗成功的。 ,,,,” 这封寓意深刻、充满期望的信,一直像一股无形的力量,推 着布拉格在科学的崎岖山路上,踏着荆棘前进。
曹雪芹生在南京,少年时代过著「绵衣 纨袴」 、 「饫甘餍肥」的富贵生活。在他十三 岁时,即曹家被抄的次年,全家迁回北京, 家道急遽衰落。从此,曹雪芹过著「茅椽蓬 牖,瓦灶绳床」 、 「举家食粥酒常赊」的困顿 生活。关於《红楼梦》的创作过程以及曹雪 芹的中、晚年生活,由於文献资料极少,很 多问题无法确知,只能存疑。从曹雪芹的好 友张宜泉、敦敏、敦诚等人的零星记载中, 我们仅知道曹雪芹多才多艺、工诗善画、嗜 酒狷狂,对黑暗社会抱傲岸的态度。曹雪芹 创作《红楼梦》是在极端困苦的条件下进行 的,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 这部巨著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但全书尚未 完稿,他就因爱子夭折悲伤过度而一病不 起, 「泪尽而逝」 ,终年还不到五十岁。
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 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 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 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 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 扮阎王, 审清事实真相, 协助知县缉拿凶手, 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 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 知识基础。
唐伯虎潜心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 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 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 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 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 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 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 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 下的窗
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 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作文二:《名人立志故事》40600字卧薪尝胆
春秋末年,越国与吴国一向不和。勾践即位后,吴王阖闾见有机可乘,率军攻打越国。
勾践当时还年轻,经验不足,因此两军交战初期,越军节节败退。勾践见吴军如排山倒海般攻来,知道硬拚不得,便心生一计,决定以巧胜敌。
第二天,吴军又气势汹汹地前来挑战。忽然,从越军队伍里走出好多没穿军装的人来。他们一个个披头散发,衣衫单薄,手里都拿着一把刀。走到吴军阵前,这些人站成了三行,把刀搁在自己的脖子上,齐声喊了起来:“我们是犯了军纪的人,不能逃脱刑罚。今天就死在两军阵前啦!”
说完,这三行犯了死罪的囚犯,一齐举刀向自己的脖子砍去。顿时,鲜血喷出,一个接一个地倒在地上,咽了气。吴军的将士们听着他们的喊叫,看着那自杀的惨景,惊讶得瞪大了眼睛。有的不忍观看扭过脸去,有的不由自主地后退了几步,队伍里立刻乱了起来。
正在这时候,勾践一声令下,越军发起了进攻。吴军将士听见“杀呀杀呀”的喊声,才想起是在战场上,可已经来不及了。越军冲到他们面前猛杀猛砍。吴军毫无防备,“呼啦”一下向后退去。阖闾正拚命逃跑,越军一个大将赶上来,挥动手中长戈一砍,正砍在他的脚上,一个脚趾被砍掉了,血流不止。幸亏手下人拚死保护,他才被救了回去。在败退回国的途中,阖闾连气带伤,死了。
阖闾的儿子夫差继承了王位。他恨透了勾践,决心替父报仇。为了不忘记这件事,他派一个大臣每天站在宫门口,每当他出门进门,那个大臣就喊:“夫差,你忘了越国杀父之仇吗?”
夫差立刻流泪回答:“不敢,我不敢忘!”
吴王夫差不忘杀父之仇,三年过去,任命伍子胥为大将,准备率兵攻打越国。消息传到勾践耳朵里,他立即召集众将商议,准备先发制人,率先讨伐吴国。大夫文种和范蠡极力劝阻,认为吴军来势凶猛,准备充分,不能强拚,只能暂时求和以避其锋芒。然而勾践不听劝阻。于是吴越双方在夫椒展开激烈交战,越军准备不足,处于劣势。勾践眼看抵挡不住,只得退守会稽山。吴军紧追不放,在会稽布下罗网。
到这时,勾践才后悔了,急问范蠡有什么良策。范蠡提议派文种向吴王求和。文种见到夫差,对他说:“敝国的残军已经不用讨伐了。勾践愿意自己为臣,妻儿为奴,同时献上金银财宝,只求吴王能够饶勾践一命。不知吴王意下如何?”
夫差听罢本想应允,伍子胥却在一旁提醒他:“万万不可!吴、越本是世仇之国,如今上苍保佑,国君必须把越国灭掉。”
夫差听了,觉得言之有理,便拒绝了越王的请求。
勾践得知请求遭拒绝,不禁怒不可遏,决定杀妻焚室,背水一战。文种见形势危急,忙劝道:“大王不必性急。我听说吴国的权臣伯嚭贪财好色,请准我秘密前往,去引诱他。”
于是,文种去见伯嚭,赠其奇珍异宝及美女8名,说:“如能帮助赦免敝国之罪,当有更为丰富的礼物奉献于您。”伯嚭见利心动,于是,
带文种去见吴王。
文种再次向吴王转达了勾践的请求,说:“大王还是赦免勾践之罪吧,不然勾践要杀妻焚室,让5000名将士与吴决一死战。要么杀掉勾践,要么得到越国,您看哪个有利。”
站在一旁的伯嚭这时也帮腔道:“听说古代征伐者,对方服输就算了。现在越国已经服输了,没有必要追下去了。”
尽管伍子胥还是反对,不过,夫差已经心动了,他终于赦免了越国,只是要求勾践夫妇必须作为人质到吴国住上几年。
于是,勾践以东海贱臣自称,带着妻室及范蠡等人到吴国,同时带去许多珠宝,以博吴君欢喜。勾践被安排住在阖闾墓旁的石屋里,负责管理马匹,清扫马厩。吴王经常派人暗中监视,见勾践他们粗茶淡饭,衣衫不整,显得很安分守己。夫差慢慢地也放下心来。
不觉三年过去。一天,勾践听说夫差病了,便请求伯嚭引他前去探望。刚刚跪下来问候了几句,夫差却要大便了。众人都退了出去,勾践却仍跪地不起,说:“君主有病,就是臣有病,我更应在一边侍候大王。”
夫差便毕,勾践立刻前去掀开马桶盖,又是观色,又是闻味,像是对脏和臭根本不在乎。看罢,他转过身,对夫差说道:“恭喜大王,贵体就要痊愈了。”
夫差不解道:“怎么见得?”
勾践回答:“臣懂得点医道,刚才一看大王的大便就知道了。” 夫差见勾践如此,内心非常感动,开始信赖勾践了。
几天后,夫差的病果然好了,便欣然把勾践放回了越国。
勾践回国后,不忘会稽之耻,下令迁都会稽,并且规定自己每餐只吃一道荤菜,衣服只穿一种颜色,睡的是柴草。每天早晨醒来,头一件事就是去尝挂在屋中间的一只苦涩的猪胆,并且暗自提醒自己:“勾践,不能忘了会稽之耻啊!”
勾践决定要使越国富强起来,他亲自参加耕种,叫他的夫人自己织布,来鼓励生产。因为越国遭到亡国的灾难,人口大大减少,他订出了奖励生育的制度。他叫文种管理国家大事,叫范蠡训练人马,自己虚心听从别人的意见,救济贫苦的百姓。全国的老百姓都巴不得多加一把劲,好叫这个受欺压的国家改变成为强国。
越王勾践整顿内政,努力生产,使国力渐渐强盛起来,他就和范蠡、文种两个大臣经常商议怎样讨伐吴国的事。
这时候,吴王夫差因为当上了霸主,骄傲起来,一味贪图享乐。文种劝说勾践向吴王进贡美女。越王勾践派人专门物色最美的女子。结果找到一个美人,名叫西施。勾践就派范蠡把西施献给夫差。
夫差一见西施,果然容貌出众,把她当作下凡的仙女,宠爱得不得了。
有一回,越国派文种去跟吴王说:“越国年成不好,闹了饥荒,向吴国借一万石粮,过了年归还。”夫差看在西施的面子上,欣然答应了。
转过年来,越国年成丰收。文种把一万石粮食亲自送还吴国。 夫差见越国十分守信用,更加高兴。他把越国的粮食拿来一看,粒粒饱满,就对伯嚭说:“越国的粮食颗粒比我们大,就把这一万石卖给老百姓做种子吧。”
伯嚭把这些粮食分给农民,命令大家去种。到了春天,种子下去了,等了十几天,还没有抽芽。大家想,好种子也许得慢一点,就耐心地等着。没想到,过了不几天,那撒下去的种子全烂了。他们想再撒自己的种子,已经误了下种的时候。
这一年,吴国闹了大饥荒,吴国的百姓全恨夫差。他们哪里想到,这是文种的计策。那还给吴国的一万石粮,原来是蒸熟了又晒干的粮食,怎么还能抽芽呢?
勾践听到吴国闹饥荒,就想趁机会发兵。
文种说:“还早呢。一来,吴国刚闹荒,国内并不虚,二来,还有个伍子胥在,不好办。”
勾践听了,觉得文种的话有道理,就继续操练兵马、扩大军队。 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要去打齐国。伍子胥急忙去见夫差,说:“我听说勾践卧薪尝胆,跟百姓同甘共苦,看样子一定要想报吴国的仇。不除掉他,总是个后患。希望大王先去灭了越国。”
吴王夫差哪里肯听伍子胥的话,照样带兵攻打齐国,结果打了胜仗回来。文武百官全都道贺。只有伍子胥反倒批评说:“打败齐国,只是占点小便宜,越国来灭吴国,才是大祸患。”
这样一来,夫差越来越讨厌伍子胥,再加上伯嚭在背后说伍子胥坏话。夫差便给伍子胥送去一口宝剑,逼他自杀了。
伍子胥临死的时候,气愤地对使者说:“把我的眼珠挖去,放在吴国东门,让我看看勾践是怎样打进来的!”
又过了几年,吴国的国力在争霸中不断削弱,而越国却经过养精蓄锐,国力更盛,于是勾践决定兴兵伐吴。
两军在笪泽隔水时峙。勾践趁着黑夜,派出两支部队包抄敌侧,佯装夜袭。夫差中计,只好分兵防守。这时,勾践已率兵偷渡过江,突然直捣吴营心脏。吴军毫无防备,被杀了个措手不及。
吴军在阴山被围困了三年之后,夫差走投无路,只好屈膝求和。越国提出议和条件,要吴王到甬东的海岛上去居住,当个百户的君王。
夫差听了不禁喟然叹息,后悔当年不听伍子胥的忠告,说:“我实在无脸见伍子胥啊!”就拔剑自尽了。
越王勾践灭了吴国,坐在夫差原来坐的朝堂里。范蠡、文种和别的官员都来朝见他。吴国的太宰伯嚭也站在那里等着受封,他认为自己帮了勾践不少忙呢。
勾践对伯嚭说:“你是吴国的大臣,我不敢收你做臣子,你还是去陪伴你的国君吧。”
伯嚭垂头丧气地退了出去。勾践派人追上去,把他杀了。
勾践接着又带着大军渡过淮河,在徐州约会中原诸侯。周天子也派使臣送祭肉给勾践。打这以后,越国的兵马横行在江淮一带,诸侯都承认他是霸主。
(李逸文)
少年立壮志
公元前223年,秦国大将王翦(ji3n)率60万大军攻灭楚国。楚国大将项燕见大势已去,引颈自刎(w7n)。
项燕的儿子项梁一直在暗中积聚力量,寻找机会,想恢复楚国。项梁见侄儿项羽聪明伶俐,决定要好好培养他,让他长大后为复国出力。
项梁每天亲自教项羽读书,项羽很快就略通文墨,能认字作文了。项梁心中大喜,认为这孩子天资极好,只要多下功夫,日后定会有大出息。可是,项羽对整日埋头书案啃书本,早已厌倦透顶。一天,项梁到邻村办事,临走时嘱咐项羽自己温习功课。中午时分,项梁回到家中,推开书房的门一看,不由大吃一惊。只见项羽身披红被面,手举利剑,正对围在他身边的一群本村的孩子发号施令,好不威风。
项梁一进门,刚才还热闹非凡的屋子,顿时变得鸦雀无声,孩子们一个个都悄悄地溜走了。项梁见侄儿如此玩物丧志,气不打一处来。他喝令项羽跪在祖宗牌位前,用家法狠狠教训了他一顿。项梁还罚项羽除当日的功课外,再加背两篇文章,并规定他今后不许私自走出家门。
项羽心里很苦闷,他满腔的豪情无人可诉说,也无人能理解。叔父与他恩同父子,他不能也不敢违背叔叔的安排。但是,书本已无法让他安静下来,小小的书斋又容不下他的雄心壮志。一天,两天……项羽的学业始终不见长进。项梁恩威并施,绞尽脑汁,也没有成效。
这天,项梁和朋友们议事时,又提到项羽不成器的事情。有个朋友进言道:“公子已略通文墨,既不愿再与书籍为伍,也不能太勉强他,否则会适得其反。依鄙人愚见,不如就叫他练武。日后不能以文治国,也可以武安邦嘛。”
项梁觉得项羽从小身强体壮,膂(l[)力过人,让他弃文习武确是个人尽其材的好主意,将来自己举兵反秦复国,也需要勇冠三军的武将。所以,他当即采纳了这个建议。
从第二天起,项羽就跟着武术教师练起功夫来。很快,项羽就学会了几种拳术和剑戈戟(j!)矛等兵器的刺击技术。项梁知道后,非常高兴。可是,没过几天,武术教师就来告状了。他说,项羽练功时心不在焉,不但新的套路没学会,连过去学的也懒得练了。
项梁马上差人把项羽喊来,怒喝道:“让你学文你不想学,让你练武你又不愿练。你这个习文不成,练武不就的东西,到底想干什么呢?你还想不想复国灭秦?”
项羽见叔叔真的动怒了,只好说出埋在心里的打算,他慷慨激昂地说:“念书有什么用处?学好了,不过记记自己的名字;武艺学好了,也只能跟几个人对杀,没什么了不起。要学就学那可以抵敌上万人的本领。”
项梁听他的志向很大,就把祖传的兵法以及《吴子兵法》、《孙膑兵法》、《尉缭子》等兵书拿出来,让他学,项羽学习兵法的劲头格外大。当时,项梁为躲避官府的追捕,带着项羽住在会稽郡的吴中(今江苏苏州),项羽身高八尺多,还能把几百斤重的鼎给举起来,这在身体比较瘦小的江南人眼中,真称得上是位英雄豪杰,加上他的才气又超过
常人,所以吴中人弟都很佩服他。每逢当地有什么大事,项羽常常应邀去主持,他就利用这种机会,暗中用学来的兵法指挥调度那些子弟与宾客,借此把兵法理论在实践中运用。
秦始皇消灭韩、魏、楚、赵、燕、齐六国,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后,为了显示自己的威武,威慑(sh8)六国旧贵族,他常常到各地去巡视。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带领大队人马到东南一带巡视,随行的还有丞相李斯、宦官赵高等重要官员。秦始皇渡过钱塘江,到了吴中,项梁、项羽挤在看热闹的人群中观察情况。项羽看到秦始皇前呼后拥、耀武扬威的神气劲儿,和老百姓吓得头都不敢抬的可怜样,气愤地说:“那家伙神气个啥呀!咱们可以把他的皇位取过来,代他做皇帝。”项梁在旁边听到后吓了一跳,他赶忙掩住项羽的嘴,把他拉出人群,说:“别在外面胡说八道,给人听到要灭族的。”项羽满不在乎地笑着说:“怕什么,本来就是如此。”
项梁通过这两事才真正了解到,项羽虽然年纪不大,但早就胸怀大志,而且胆略过人。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发动了反抗秦朝的农民起义。项梁见灭秦的时机已成熟,便在会稽拉起一支八千人的队伍。第二年春天,项梁和项羽率部渡江、渡淮北上,攻打秦军。在几个月的时间里,队伍就发展到十多万人,成为整个起义军的主力。公元前208年9月,项梁被秦军杀害后,项羽就成了起义军的主将。
在巨鹿大战前,项羽亲自率领主力渡过黄河后,命令部下把做饭的锅子全砸了,把渡河的船全凿沉了,每个将士只准带三天的干粮,表示要与秦军决一死战!这种破釜沉舟的英雄气慨,大大鼓舞了起义军的士气。到巨鹿后,经过9次激战,起义军终于打垮了人数占优势的秦军。从此,项羽实际上成为各路起义军的总首领。
公元前206年10月,秦王朝的统治终于在农民起义军的烈火中土崩瓦解了。项羽进军汉中后,把有功的将领和六国旧贵族一共封了18个王,他自称为西楚霸王,成为众王之王,实现了少年时代的理想。
韩信幼年时,家里很穷。饿极了,他就四处讨饭。有一次,他两天没有吃饭了,心想,河里有鱼,干脆到河里去摸几条鱼回来煮煮吃。
来到河边,他跳进河里。
摸鱼,谈何容易!他本来就饿,摸了好一阵,一条也没摸着。又急又气。他回到岸上,一屁股坐在岸边,望着几位正在洗衣服的老奶奶。
有一位老奶奶见韩信疲惫不堪,脸色苍白,问:“你是不是病了?” 韩信摇头。
老奶奶明白了,说:“哦,你是饿的。我带的有饭,来,分给你一半吃。”
一连好几天,韩信都到河边上来。
老奶奶也每天分饭给他吃。
韩信心中十分感激老奶奶,他说:“老奶奶,谢谢您给我饭吃。今后,我一定要好好报答您!”
老奶奶一听,十分生气地冷笑一声,斥责地说:“一个堂堂男子,连自己都养活不起,难道不害臊吗?我是看你可怜,同情你,才分给你饭吃,谁稀罕你的报答。”
老奶奶说罢,转过头去,再也不看他一眼。
听了老奶奶的话,韩信心里一震。他又害羞,又感激,说:“我懂了,我懂了!”
从此,韩信刻苦读书,一边读书,一边找些零活儿干,不再浪费时间。
韩信爱听古人打仗的故事,爱看兵书,决心长大当一名率军征战的将军。
他买了一把宝剑,挂在腰上,一有时间,就舞练一番。
有一天,他上街办事,正向前走,迎面走来了一个小伙子。
那小伙子长得膀宽腰圆,一副流氓相。他有心要侮辱佩剑的韩信,就几步跨上前,挡住了韩信的去路,大声喊:“喂,站住!”
韩信的个子也很魁梧,他突然被拦,忙问:“你要干什么?” 那无赖说:“你个头挺大,看样子力气也不小,还佩着一把剑。” “这不关你的事。”
“哼,你看——”
那无赖一指自己的头,接着说:“你有没有胆量,把我的头砍下来?我看你不敢。哈哈哈,大家看,他是个胆小鬼!”
顿时,这里围了许多人观看。
那无赖又大声喊:“如若你没有胆量杀人,那就乖乖地从我的胯下爬过去!”
这时,看热闹的人中有人喊:
“对这无赖不能客气,杀了他!”
“给他一剑,让他知道厉害!”
也有人喊:
“哈,果然他是胆小鬼!”
“还佩剑呢,丢人!”
韩信听着这些喊声,望着这凶煞似的无赖,心中在思考应该怎样做。 他可以举剑杀人。
他也可以用剑砍断无赖的胳膊。
他还可以揍他一顿,他相信自己的力气决不比无赖小。
可是,他没有这样做。
在众人哄笑中,韩信竟趴在地上,从那无赖的胯下钻了过去。
吓!这可给围观的人提供了嘲笑的材料,他们指着韩信的脊梁骨喊:“这小子白长了一身子好骨头,个子不小,可是豆腐做的!”
“从人家裤裆下爬过去,真没出息!”
“窝囊废!”
韩信并不感到羞愧,他只是淡淡一笑,然后信步离去。
真是怪事!
怪吗?不。人们哪里知道,韩信是胸怀大志,不屑与那个没有教养的年轻人争斗。即使杀了他,或者揍他一顿,又有什么意义呢!
后来韩信参加了项羽的起义军,不久,又转入刘邦部下,成为汉朝的开国元勋之一。
汉王朝建立以后,他曾回到过家乡。如果此时报当年胯下之辱,那是易如反掌的。
韩信想起当年胯下的事,他命令部下:“打听一下,把他找来!” 很快,就找到了当年那个无赖。那个人吓坏了,连忙跪在地上求饶:“君侯饶命!都怪我年轻气盛,不学正道,得罪了您。小人该死!小人该死!”
大家以为韩信会重重地处罚他,可韩信却说:“过去的事就不讲了。你愿意参加我的部队吗?”
那年轻人说:“当然,只是不敢妄想。”
韩信说:“如果愿意,那就任命你当个军官。职务虽然不高,可我相信你愿意为国效力。”
后来,那青年当个小军官,十分认真。
有人问韩信:“你是怎样想的?”
韩信说:“当初,我不是不敢杀他。可是,我杀了他,没有任何意义。他是侮辱了我,可我想,这点小辱和我胸中的远大志向比,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不但没觉得受辱,反到激发我更加努力上进。从这个方面讲,我还应该谢谢他呢!”
(马光复)
从小立大志
班超(32—102)是我国东汉时期的著名外交家和军事家。字仲升,号定远,抚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公元73年(永丰十六年),从窦固击败北匈奴贵族,旋奉命率吏士36人赴西域(今玉门关以西地区、新疆、新疆以西地方),用外交和军事手段,巩固了汉在西域的统治,保护了西域各民族的安全和“丝绸之路”的畅通。
公元32年(建武八年),班超出生在一个世代读书人的家庭。班超的父亲班彪(3—54),是当时有名的史学家。他曾当过大官僚窦融的从事,劝告过窦融归向汉光武帝。以后他曾担任余县和望都县县令职务。他热心于史学研究,曾续补过司马迁的《史记》,写了《后传》65篇。班超从小与哥哥班固(32—92,东汉时期著名史学家)一起跟着父亲读书。他博览群书,增长见闻,并从中汲取有用知识。他受父亲的影响,喜欢研读《春秋》等历史著作。当时,匈奴经常侵扰汉朝,许多人十分关心西域的形势。班氏一家,认真研究了匈奴的历史以及匈奴在各个时期与中原的关系。班彪和班固都曾提出过关于匈奴和西域的对策。班超在对匈奴与西域的研究过程中,甚为敬佩张骞(qi1n)和傅介子(汉昭帝时人,因出使西域有功,被封为义阳侯),决心像他们那样,在西域立功封侯。班超孝顺父母,经常参加体力劳动,不怕劳累。班超长得“燕颔虎颈”,壮实强健,仪表堂堂,很受父母的喜爱。
公元54年,班超的父亲在望都县病逝。守孝期间,班固翻阅父亲的遗书和遗稿,继续撰写父亲未尽的遗书《史记后传》。此时有人向皇帝告发,说班固私修国史。在那个时代,擅自编修国史就会有毁谤朝政之嫌,就要被严查法办。班固被捕关押在京兆郡(今西安和西安以东地方)的牢狱里,未完成的《后传》也被搜去,班超为此心急如焚。班超虽然深知替哥哥辩明冤屈是个非常冒险的行为,搞不好不仅救不了哥哥,还会与哥哥同罪法办的。但班超还是大着胆子,上奏章给皇帝,替哥哥申诉冤情。不久汉明帝刘庄看了奏章,便召见班超,问明情况。班超对汉明帝说,班固写书是为了颂扬汉德,并无毁谤朝廷之意,别人的诬告是毫无根据的。当时班超的雄辩的口才和严密的逻辑给汉明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恰巧京兆郡来送班固修改过的《后传》。汉明帝查阅一番,并未发现有损于朝廷的一言半句,他不仅未加指责,反而对班固的修史才华颇为赏识。于是,他下诏释放班固,并把他召到洛阳城,安排在校书部(校对文书的部门),担任兰台令史,专管朝廷的文书。班固感激汉明帝,与别人合写了有关汉光武帝的传记《世祖本纪》。汉明帝阅后,认为班固很有学识,便于公元62年,提拔他为校书郎(负责校对秘藏的古书)。班固的两次任职给班超创造了良好的学习与研究条件。由于班固在京任职,班超和母亲也随之迁居洛阳。当时班固的收入,全年只有一百石谷子。全家人的生活靠他一个人的收入维持,过得相当清苦。为了帮助哥哥养家糊口,班超便替官府抄写文书。班超从小立志在西域立功封侯,每天抄写文书如同受刑罚一般。班超不愿意做这种毫无创造性的劳动。一有空闲,他常常想自己的凌云壮志。有一天,他写着写着,越来越感到枯燥乏味,越来越觉得气愤,突然拍案而起,投笔于地,大声喊道:“大丈夫没有别的志向,应该效法傅介子、张骞,在异域立功
封侯。哪能总在笔砚间度过一生呢!”周围的人对他的举动感到不解,发出嗤嗤的笑声。班超听见更加气愤,说:“你们这些庸庸碌碌的人,哪能理解壮士的志向!”后来,班超也像他哥哥一样当上了兰台令史。但是,没有多久,他因受一桩案子的牵连,被免去兰台令史职务。
公元73年(汉明帝永平十六年),汉朝派遣奉车都尉窦(d^u)固等人统帅四大路军征伐匈奴。班超在军中代理司马(在军队中较低的武官)。这一路大军,出酒泉塞(今甘肃省酒泉),北至天山,大败匈奴呼衍王,追至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占领了伊吾庐(今新疆哈密),并留士兵在伊吾庐屯田守卫。伊吾庐是匈奴入侵汉朝的必经之地,也是匈奴通西域的咽喉要道。汉朝控制了伊吾庐,就可以制止匈奴南进,又可以牵制匈奴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在这次战争中班超初露锋芒,表现了他的军事才能,深得窦固的赏识和重用。为了联络西域各国,孤立匈奴,恢复汉朝同西域的友好关系,窦固决定派班超出使西域,并派从事敦恂(辅佐文官)等36人作他的随从。经过短暂的准备,班超便率领部下,向西域进发。从此,开始了沟通西域的事业。
有志者事竟成
路温舒是我国西汉时期名声赫赫的法律学家。他小时候家里很穷,贫穷的生活逆境锻炼了他。他虽然买不起书,但酷爱学习,一心一意成为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
那时候的书,不用说像路温舒这样的穷孩子读不起,就是一个能糊口的家庭,出了读书人也很不容易。一篇不长的文章,刻在木片或竹简上,或者用墨写在上面,没有三天五天的功夫,是办不到的。所以,像路温舒这样的穷放羊娃,连饭都吃不饱,读书,简直像做梦一样。但他喜欢读书,连睡着觉也想着读书。温舒想:自己没有书,何不向有书的人家去借呢!于是,今天借两片竹简,后天还给人家,然后再借新的。如此频繁借取、归还,一年过去,他读了不少书。
书读得多了,他感到读书的欢乐。好像沙漠中的一个跋涉者,在滚烫的沙漠中前进,干渴得嗓子眼儿冒烟,遇到一眼坎儿井,不喝便罢,越喝越觉得井水甘甜如饴。路温舒读了一年以后,眼界开阔多了,书中的知识像草尖儿上闪亮的露滴,那么亮,那么新鲜,那么具有诱惑力,他简直爱书爱得形影不离了。
这样,路温舒在放羊的草滩上,让羊儿自由自在地啃草,自己背诵起一年来读过的书。背着、背着,有一个句子想不起来了。为了这句话,他不得不去求书登门,向人家借书去看。当他查到这个句子的时候,又向主人索笔求墨,把这个遗忘的句子写在自己的袖襟上。主人看到路温舒那么酷爱求学,干脆把这本书赠送给他。
春暧花开,又是一年。这一天,路温舒挥动着柳条儿,驱赶着羊群往前走。不一会儿,他把羊赶到溪水畔的绿野之中,怡然自乐地坐在草窝里,用柳条儿当笔,在草窝里写起字来……
又卡壳了,一个字怎么也想不起来了。没有比失去心爱的字再难受的事了!温舒把柳条儿一扔,用手掌狠命地击打着自己的脑门儿。“哎!哎!哎!……”他“哎”一声,打一下,把脑门儿都拍痛了。不知是他的手通了哪根神经,那个字,竟从他记忆的泥土里钻出来了!
“对!对!就是你呀!”好像碰到了多年未闻音讯的好朋友,在这想不到的草滩上,在这想不到的溪流边又见面了。天高了,云白了!辽阔的大地,像容纳不下他此时的欢乐。
在夏天的一个上午,路温舒也和平常一样地一边朝前赶着心爱的羊群,一边背诵着他近来学习过的诗文。他不知不觉地,把雪白的羊儿赶到蒲草池旁。
“哎呀”,这是走到哪里来啦?他不禁如梦方醒,既有点悔恨刚才只顾背书走错了路,又惊喜地发现了这么一个幽美的环境。
“呱呱呱,呱呱呱……”池塘中的青蛙像为他奏着夏曲。他往池边走去,忽见那里长着茂盛的蒲草,长长地,宽宽地,似一条条绿带垂伸进池水。他心头一亮!啊,这不像一条条木片、竹简吗?用它写字,不是和丝帛竹简一样吗?采呀!采呀!他把一条条蒲草采下来,集中在一起。他像在编织着一支最动听的歌曲,在谱写人生走向成功的童话。
羊群在前边悠闲地走着,他背着一大捆蒲草跟在后头。那蒲草叶子像是找到了主人,也在他肩头窸窸窣窣地唱着舒心的曲子。
路温舒把蒲草背回家,立刻动手,把它切成跟竹简一般长的片段,用绳子一片一片地串起来,一束一束的。他用甲、乙、丙、丁等序号编排好。没有多久,他的屋里已堆成蒲草的书山。
路温舒有了“书”,更加发愤了。他刻苦自学,孜孜不倦。后来当了狱吏,仍奋发图强。怪不得他成为西汉时赫赫有名的法律学家!
(吴希有)
华佗是我国古代有名的神医。在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他的妈妈就离开了人间。那一天,华妈妈正绣着花,突然就晕了过去,以后就一直卧床不起。华佗请了好几位医生来给她治病,可那些大夫一看到华妈妈的病状,都摇摇头走了。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华妈妈不久更去世了。华佗很爱妈妈,她的死令他非常伤心,趴在坟头上哭了很久很久……正是在这一天,华佗暗暗地下定了一个决心:自己将来长大后一定要做个本领高超的医生,救死扶伤,给天下所有的病人消除痛苦。
当时,在远处深山里有一座叫作“琼林寺”的庙宇,据说那里的长老医道十分高明。华佗安葬好了妈妈之后,就决定到琼林寺去拜师学医。琼林寺离华佗住的村庄很远,当时的交通又十分不方便,他只能徒步走到那里去。一路上,他爬山越岭,涉水穿林。鞋底磨破了,就拔些茅草编成草鞋,穿上继续走;干粮吃完了,就采些野果子充充饥,勒紧裤带再赶路;走困了,走乏了,就大地作床天作被,在草丛里、旷野上躺一会儿……就这样,他走啊走的,终于来到了琼林寺。
琼林寺里的长老看见华佗不辞辛苦、不畏艰险地来到这里学医,心里十分感动,觉得他是一个有志气、有抱负的孩子,便收他做了徒弟。
一开始,长老只让华佗干一些杂活:给病人烧水啦、送饭啦、洗衣服啦……但不管活儿有多累有多脏,华佗总是认认真真地去干,从来也不叫声苦。但是,他也没有忘记自己到这里来的目的,所以,他在干杂活的同时,总是十分留心观看长老是怎样给病人看病配药的,然后反复寻思、反复揣摩,并一一记在心里。
终于有一天,长老对华佗说:“孩子,你有志气,肯吃苦,又肯钻研,将来一定能成为一个好大夫。从今天起,我就正式开始教你治病的方法。”华佗听了这番话,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啦!他诚恳地对长老说:“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好好学医,做个好医生!”
长老赞许地点点头,把华佗领进了一间屋子。那间屋子里置放着好几个大书橱,书橱里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各种各样的医书。长老拍了拍华佗的肩膀,指点着这些书橱,语重心长地说道:“孩子,这可是一座大宝库呀!到了这里,你就得勤奋努力、一丝不苟地发掘宝藏,绝不可空手而归啊!”华佗连连点头说:“师傅,我会记住您的话,我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去读这些书!”从此以后,他一边刻苦读书,一边认真跟长老学医,医术一天天高了起来。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有一天晚上,华佗仍然像往常一样在昏暗的油灯下攻读医书,正读得兴味盎然的时候,他的一位师弟突然撞开门闯了进来,气喘吁吁地冲他喊道:“师兄,不好啦!不好啦!师傅突然昏过去啦!这可怎么办呀!”
华佗闻言一愣,暗暗叫了一声“糟糕”,扔下书本,拔腿就往外跑去。
到了师傅房里,只见师傅直挺挺地躺在一张床上,他脸色苍白,双目紧闭,一动也不动。几个师兄弟在一旁忙得团团转,有的还急哭了。
华佗的眼前突然出现了他妈妈当年病重时的情景,心里一急,匆忙跑上去拉着师傅的手连连喊道:“师傅!师傅!您醒醒!”
然而,师傅一点儿反应也没有。
这时,华佗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平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小心地拉起师傅的手腕,开始为师傅诊脉。不一会儿,他的脸上露出了宽心的笑容,然后安慰师兄弟们说道:“师傅的脉象平和有力,他没病,过一会儿就会好的。大伙儿放心吧!”
他刚说完,师傅从床上坐起来了,乐呵呵地说:“哈哈,我没病,只是想考考你们,看来,只有华佗考试及格了。”
华佗回到房里,看见桌上一堆纸灰,不由吓了一跳。原来刚才急急忙忙出去,没收拾好书,桌上的医书被油灯烧成了灰烬。
华佗没有声张,他悄悄地把这几本看过的医书背诵着默写出来。他花了许多时间,把被烧的书全补齐了,橱里的书没有受到损失。后来,华佗长大了,他到处行医,成了我国古代杰出的大医学家。
立志乘风破浪
南北朝时期,南方各朝的社会风气是尚文轻武,也就是看重文人,而轻视武人。所以,大多数人愿意自己的子弟读书习文。在人们的心目中,似乎只有那些没有文才,学文不行的人,才去练武。
南方宋朝,有一个孩子,叫宗悫(qu8,确),他同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想法不一样。
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今河南省邓县东北、赵河北岸)人。他的哥哥、弟弟,以及叔伯兄弟,全都学文。他的叔叔宗炳是个很有学问的人,生性高尚,讨厌官场上的欺诈争斗,拒绝做官。宗炳在家乡读书、赋诗、写文章。有空就教导儿子、侄儿,让他们勤奋读书习文。侄子们都很尊重宗炳,乐于接受宗炳的指导和教诲。宗悫也非常佩服和尊敬叔叔宗炳,不过,宗悫认为,在这个国家分裂、战争频繁的时代,靠诗、赋、文章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一天,宗炳问子侄们:
“长大以后,你们都想做些什么?”
子侄们都说:要学好诗、赋、文章,去做官,或者学习宗炳叔叔过隐居的生活、逍遥自在。宗炳听了,十分高兴,认为子侄们都很有志气。宗炳发现,宗悫紧闭着小嘴,一句话也不说。于是便问小宗悫:
“你的志向是什么呢?”
宗悫仰起头说:
“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这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就出自这个十余岁孩子的口中。
宗炳听了之后,说道:
“你的志向很远大,应该好好读书习文。”
宗悫便向叔叔谈了自己的看法:
“叔叔,现在国家分立,战争不息,靠几篇诗、赋、文章,能解决什么问题呢?侄儿立志学武,为国家建功立业。”
听完宗悫的看法,宗炳不无担忧地说:
“人各有志,不能勉强。在这个时代,以你的志向,要么为国家建功立业,飞黄腾达,一生富贵;要么身败名裂,使我们宗家门庭败坏。元干,你好自为之吧!”
宗悫立下大志,勤苦习武,并专攻兵书,以便日后报效国家。
宗悫14岁那年,哥哥宗泌结婚。新嫂子进门那天晚上,突然有十几个强人冲到宗悫家,要把新嫂子劫去。原来,新嫂子相貌俊美,这些强人早就不怀好意,他们策划在喜事办完、客人都散去以后,冲进宗悫家,把新娘子抢走。
这时,家里只剩下宗悫与哥哥、弟弟,突然看到十几个蒙住了脸、手执刀枪的大汉冲了进来,哥哥、弟弟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吓得连句整话都说不出来,直往后退。这些强人看到宗家的人如此害怕,更是肆无忌惮了,他们直向新房奔去。
正在十分危急之时,只见一个十余岁的孩子,大喝一声:
“强人,不许无礼!”
说着,这孩子已挺身到了强人的前面,同这十几个强人搏斗起来,
他边打边护住新房的门,不让强人进去。这十几个大汉,被勇敢而武艺熟练的孩子打得七零八落,竟不能走近新房的门口。十几个强人与这孩子打了好一阵,占不到一点便宜,他们怕救援的人赶到,只好撒手逃走了。独力拒强人的就是小宗悫。
宗悫长大后,成为一名将军,他武艺高强、精通兵法。
有一次,宗悫参加同林邑(今越南南部)的战争,林邑王在军阵前给大象披上铠(k3i)甲并安置上武器。双方一交锋,大象带着刀枪直冲宋军,宗悫他们连败数阵。宗悫听说,外国的百兽惧怕狮子,于是便让士兵制作了一批假狮子,两军对阵时,宗悫让假狮子张牙舞爪地冲向敌阵。林邑的象阵在多次战胜后,并无防备,突然见到狮子,顿时大乱,宗悫乘机挥兵冲杀过去,把敌人杀得溃不成军。
(隋焘  施昀)
东渡志不移
在日本的奈良城,有一座具有我国唐代建筑风格的招提寺,被日本人视为国宝。这座寺是1200年前唐朝和尚鉴真亲自设计并主持营造的。一个中国和尚,为什么远涉重洋到日本建寺呢?这事还得从头说起。
鉴真和尚俗姓淳于,扬州人,是唐代著名的高僧。他14岁出家,20岁游学于洛阳,后在长安实际寺受“具足戒”,这是僧侣的最高戒律,表示各种修行的戒条都已十足具备了。他广泛游历,遍访众僧,潜心钻研佛教经典,对佛教艺术、建筑、医学、绘画等多方面的知识也很熟悉,成为精通律学、知识渊博的高僧。后来,他以扬州为中心,在淮南地区进行宗教宣传,30年间从他受戒的弟子达4万多人,深得僧侣界的敬重,名扬海内。
在鉴真55岁那年,来华已10年的日本留学僧荣睿(ru@)、普照二人来到扬州大明寺,代表日本政府邀请鉴真去日本传戒弘法。鉴真认为到日本讲学,传授佛法,义不容辞,便问身边的弟子们,谁愿意应聘去日本。弟子们都默不作声,片刻后,弟子祥彦说:“日本路途遥远,又隔着浩渺(mi3o)沧海,惊涛骇浪,途中生死难料,大千世界,人身最可贵,降生中土,尤为难得。而且我等修行功德尚不完备,造诣不深……所以……”没等祥彦讲完,鉴真便坚定地说:“为了弘扬佛法大事,怎能顾惜身体性命呢!你们如不愿去,我就自己去!”祥彦等21名弟子见鉴真如此坚定,很受感动,也都表示愿与鉴真风雨同舟,东渡日本。
谁也没有想到,他们东渡的行动竟历经了那么多的挫折磨难。 公元743年,当他们渡海的一切准备全部就绪,正要扬帆出海时,却被人诬告为“私通海盗”,被官府没收了船物而没能成行。同年底,他们又邀请了工匠、画师、水手共100多人,计划再次东渡,不料船还没有出海,就被风浪击坏了。时值严冬,人陷水中,凉彻心骨。等船修好了以后再去,又在海上触礁,船破沉没,他们幸被巡海官发现得救。以后几年中第三次、第四次东渡也都失败了,但是,鉴真并没有因此灰心,又准备开始第五次东渡。
第五次东渡,更是多灾多难。那是公元748年,船刚出海,就遇到了南下的季候风,波浪滔天,一夜之间被吹出了七八百里,把他们从长江口一直吹到浙江海面。船在海上被风推浪摆,早已偏离了航向。一天漂到蛇海,丈把长的海蛇成群地围在船四周,不时窜出水面,实在吓人。过了蛇海,又进入飞鱼海和飞鸟海,一群群大鸟在海空飞翔,有时一齐落在船上,几乎要把船压沉。隔了几天,大风又起。船上的淡水已经用完,饿了只能以生米充饥。生米嚼在口里,咽不下又吐不出,痛苦难忍,喝了海水,又腹胀如鼓。鉴真见众人愁眉不展,便鼓励说:“为了实现我们的目的,这点困苦有什么可怕呢!”并带头嚼生米。这样苦熬了14昼夜后,终于在遥远的海天之际,看见了一线大地。然而那并不是日本,而是我国的海南岛。
他们在海南岛停留了一年后,再度起锚北上。途中,有的弟子因病不幸去世,年已63岁的鉴真也因屡历艰辛而双目失明。经过3年的漂泊,他们一行才回到了扬州。
又过了两年,日本遣唐大使又请鉴真去日本,他虽然已双目失明,但他想到日本朝野对他的期望,想到东渡弘扬中国佛教文化,将会对日本巩固“大化革新”的成果、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有所贡献,便毅然答应了下来。经过再次努力,他终于在天宝12年底东渡成功,到达日本。这6次东渡共耗时12年,36人中途死亡。从一开始随鉴真东渡而最后到达日本的,只剩下弟子思托和日本僧普照二人了。
鉴真到达日本后,受到了以天皇为首的各阶层人士的欢迎和礼遇。他在日本筑起了第一个戒坛,依次给天皇、皇后及440名僧侣受戒,成了日本佛教律宗的开山祖。他还为日本朝野人士治病,传播中国文化。直到18世纪时,日本药店的药袋上,还印有鉴真的图像。那座唐式风格的招提寺,更成为鉴真东渡弘法最有力的历史见证。鉴真把唐朝的先进文化传到了日本,不仅促进了日本佛教的发展,也对日本的文学、史学有很大促进,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李超元)
早晨,岳母挎着菜篮走出家门,关照在户外练拳的岳飞说:
“娘去挖野菜。你看守门户,练完拳写字。娘教你写的‘鹏举’二字,你要多写写,写熟,写好,切莫嫌烦!”
“孩儿领命!娘为孩儿操心,孩儿会勤奋,不能使娘烦恼。娘走好,早早回家,不要太劳累了!”岳飞真情实意地回答。
听了儿子的回答,岳母感到宽慰,离家去野外挖野菜了。
岳飞练完拳,拿起一根长木条,将屋外地上铺的黄沙抹得平平整整——他家贫穷,买不起纸,将黄沙抹平当纸。他放下木条,取过那截当笔的树枝,在沙上书写“鹏举”二字。写完,侧着头审视,看看什么地方写得不对。琢磨完,再写。反反复复,不断地写这两个字。
由于一直蹲在地上写字,双腿已支持不住,颤抖起来。岳飞这才站起身,伸伸胳膊踢踢腿,然后坐在门槛上稍事休息。
从门槛这儿望过去,沙上写的“鹏举”,颠倒成“举鹏”了。他的心头一亮,感到深受启发,自言自语地说:“‘举鹏’换一个字就是‘举朋’,对,我要‘举朋’!”
于是,岳飞将沙上的“鹏举”抹掉,改写“举朋”二字,将沙上写得满满的。岳飞越写越高兴,越写越想写。但是太阳已升高,要为母亲回家烧午饭作准备了,他便回屋去干家务。
岳母挖野菜回来,看见沙上布满了“举朋”二字,十分惊讶和伤心,进屋就厉声说:
“鹏举,你太不争气了!”
岳飞低声问:
“娘,孩儿不知有何过错?”
岳母见儿子还不知错,更是生气:
“娘问你:你为何叫鹏举?给娘说说!”
岳飞连忙答道:
“孩儿叫鹏举,是要像展翅高飞的大鹏,有凌云壮志,报效国家。” “既知如此,为何将‘鹏举’错写成‘举朋’?这样不用心,将来还能报效国家吗?你已经八岁了,还不该努力吗?”
“娘,孩儿想:不能靠一个人的力量报国,所以孩儿要广交朋友,举朋报国!”
“哎呀呀,我儿的想法好!为娘错怪孩儿了!”
岳母动情地笑了,岳飞也憨厚地笑了。
后来,岳飞结交了牛皋、汤怀等许多朋友,一起抗抵金兵对宋朝的入侵。
(何竞新)
立志刻苦锻炼
辛弃疾是我国南宋时代文武双全的民族英雄,他从小就具有远大的志向。
有一次,老师问他:“辛生,你长大了准备干什么呢?”
他说:“反正我不想做官!”
“那你想做个诗人啰!”
“我既要习文填词,用严辞骂尽天下的奸贼,又要练好身体,演习武艺,用利剑杀尽天下的豺狼。”
老师听了大吃一惊,“啊!你,你今天怎么啦!”
他很认真地对老师说:“我心里这么想,嘴上就这么说。这是我的志向。”老师点点头,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在佩服他:小小年纪却有这样远大的抱负!这正是他刻苦锻炼的内在动力。
他小时候听爷爷讲过“飞毛腿”的故事。“飞毛腿”为了锻炼腿力,就在腿肚子上绑个沙袋子,走路、跑步都带着它,而且还逐渐增加沙袋的重量。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之后,解下沙袋走路便能快步如飞。辛弃疾就模仿“飞毛腿”的办法,做了个大沙袋,还在袋子上面和侧面缝上布带。这样既能背着它登山,又能提拉和举起,用来锻炼臂力。从此,他就用这个大沙袋刻苦锻炼,有时背着它登山来锻炼腿力,有时就用它来锻炼臂力,从不间断。
有一次他读完书,背着沙袋登山,回来时累得满头大汗。有个同学见他背着个袋子,累成这样,非常惊奇,不知出了什么事,急忙问道:“怎么了?把你累成这样子?”辛弃疾故意逗他说:“我顶不住了,快来帮个忙,把我身上的袋子搬下来。”一边说,还一边摇摇晃晃装作站不住的样子。那个同学连忙上前去搬袋子,没搬动,又使了使劲才勉强把袋子搬下来,放到地上。什么东西?这么沉!当他解开沙袋一看,十分惊奇地说:“你疯了!看你这个样子,那像个读书人,怎么竟自找苦吃?”
辛弃疾忍不住大笑起来:“你说对了,我就是要自找苦吃,不然手无缚鸡之力,将来怎么能为国出力呢?”
辛弃疾就这样练出了强健的身体。后来金兵入侵,他参加了反抗金兵的斗争,屡建战功,成了文武双全的民族英雄。
(吴希有)
立志写《本草》
提到李时珍,我们不能不和他编写的《本草纲目》联系起来。这部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著作,系统地搜集整理了十六世纪以前我国医药学的丰富经验,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宝贵文化遗产。
那么,李时珍是如何想到又是怎样撰写这部伟大的著作呢?还是从他小时讲起吧!
少年的李时珍出生于湖北蕲春的一个医药世家。他小时候身体不佳,时常闹病。父亲在当地小有名气,对儿子的病,他没少花气力,上山采药、制药、精心调理,终于使李时珍逐渐康复。
疾病带给李时珍的痛苦,以及父亲为周围乡亲和自己的精心治疗,使李时珍产生了也要做医生的愿望。
然而他父亲却要儿子好好读“四书”“五经”,做好八股文,走上仕途。李时珍只好偷偷地读着父亲收藏的医书,像《内经》、《伤寒论》等。
由于李时珍志向不在仕途,所以科举几次名落孙山。父亲见儿子学医志向已定,也就顺从了他,让他跟自己一道行医。
李时珍对医药很入迷,他不仅遍读古代医书,而且常常将书中的草药、方子加以研究验证。他发现其中有许多错误。
有一次,他了解到这样一件事:邻村的一位医生按药典开好处方,让病人服用防葵。不幸的是,那病人服用后不久死去。
又有一次,还是这位医生,给一位病人搭脉瞧病,他仍按药典给病人开了黄精,让病人补补。这个病人在服用后也很快死去了。
两位病人的家属均找李时珍,要他找出是什么原因。李时珍经过反复研究,弄清楚了这不是医生的错,而是药典上有误:将狼毒误作防葵,将勾吻误作黄精。
李时珍心想:医药书解释药物,如果讲得不清楚甚至有误,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于是,他决定对旧有的医药书进行整理和补充,编写出一本《本草纲目》来。
为了写好这本书,李时珍不仅广泛阅读他所能搜集到的任何医书药书,而且四处采访,遍访各地名师。不仅如此,他还将书本中的知识与实际医疗临床实践紧密结合,采集了大量药材标本。
经过二十多年呕心沥血,他遍读了无数的医药书和其他古籍,足迹踏遍了中国的山山水水,终于写成了《本草纲目》一书。
这部巨著在许多方面居于当时世界先进水平。仅以书中采用植物分类法为例,就比瑞典植物分类学家林奈在《自然系统》中确立的方法早一个半世纪。
可惜的是,这部不朽的著作定稿后不久李时珍就去世了,未能亲眼看到《本草纲目》刊行于世。
杨士奇,名寓,字士奇,号东里。泰和(今江西省太和县)人。在他幼年时,父亲便去世了。他随着母亲改嫁到了罗家,一度改姓为罗,后来又改回杨姓。杨士奇从小学习刻苦,他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使自己的学识日益增长。
14岁那年冬天,杨士奇与同学陈孟浩一起冒雪前去看望父亲的好友刘伯川。见到杨士奇,刘伯川又是难受、又是高兴。难受的是,看到杨士奇,便想起了老朋友,可是老朋友早已作古,怎不叫人难受呢?高兴的是,老友的孩子已经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年了,老友九泉之下有知,也应该感到宽慰了。刘伯川立刻设宴款待两位少年,在席间,刘伯川想了解两人的学识和志向,他对两位少年说:
“两位贤侄一定才学过人,今日聚会,老夫非常欣慰,我想请两位贤侄赋诗言志,不知两位贤侄意下如何?”
杨士奇、陈孟浩赶紧起身答道:
“侄儿们正想得到伯父大人的教诲,敢不从命。”
一会儿,两个人都把诗做成了。陈孟浩的诗是这样写的:
十年勤苦事鸡窗,
有志青云白玉堂。
会待春风杨柳陌,
红楼争看绿衣郎。
刘伯川笑着对陈孟浩说:
“你的诗写得不错。不过,你十年的寒窗苦读,难道只是为了高升富贵、博取富贵人家女子的一看么?从诗来看,你志在作个风流学士了!哈哈哈,孟浩啊,别介意,老夫就诗而论,不足为凭!”
刘伯川又看了杨士奇的诗:
飞雪初停酒未消,
溪山深处踏琼瑶。
不嫌寒气侵入骨,
贪看梅花过野桥。
杨士奇写的是趁着酒兴踏雪赏梅的情景。诗写得真切生动。刘伯川知道,杨士奇现在家境贫困,所以以梅花自喻。梅花虽然处于清寒之中,却清高自洁。刘伯川对杨士奇说:
“士奇贤侄,你的诗意境极佳。现在你虽然像梅花那样,处于贫寒的境地,但是梅花不怕严寒,正是在这种清寒的环境中,才更显出了梅花崇高的节尚和白玉无瑕的品质,透出它那叫人喜爱的香气!我看你将来一定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而且能坚守廉洁的节操,士奇,努力吧!”
后来,二人的境况,果然像刘伯川所预料的那样。
杨士奇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炼了意志和节操,加上勤奋学习,学识渊博,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后来,他辅佐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四朝天子,曾经担任兵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少傅、少师等中央高级官职。担任《太宗实录》、《仁宗实录》的总裁,主持修撰二书。他知人善任,荐举了一批出身贫寒的才学之士,如后来成为一代名臣的于谦、周忱、况钟等人。杨士奇一生坚持少年时咏志诗中推崇的梅花的
高尚节操,为官清正廉洁。在永乐(1403—1424年)年间,广东布政史徐奇带着一批土特产进京,馈(ku@)赠朝中官员。他送礼的清单,大约是被锦衣卫或者东厂的特务得到了,这张清单便送到了明成祖那里,明成祖细细看过去,只有杨士奇一人没有接受礼物,可见杨士奇的清廉。据史书记载,杨士奇不仅自己廉洁清正,他所荐举的于谦、周忱、况钟等人也都为官清廉,为天下之冠!
一天,从私塾放学回家,十岁的孙逸仙听到姐姐在屋里哭泣,忙跑进去问:“姐姐,你哪里不舒服?是不是生病啦?”
姐姐流着泪摇了摇头。
细心的孙逸仙看到姐姐的两只脚被包裹得紧紧的,又连忙问:“姐姐,你的脚受伤啦?”
“不是,不是,”姐姐哭着说,“脚布是妈妈给我裹上去的,真痛啊!”
孙逸仙很奇怪,妈妈干嘛要把姐姐的脚裹起来?走路多么不便啊?她以后怎么上山去砍柴禾,怎么到池塘里去捞塘飘(猪饲料)啊?想到这里,他就去找他的妈妈。
妈妈正在往猪食槽里倒塘飘,孙逸仙跑到她面前问:“妈,你干嘛要把姐姐的脚用布裹起来呢?”
妈妈看了他一眼说:“女孩子都要把脚裹起来的,不把脚裹小,以后你姐姐就不能嫁人了。”
“女孩子嫁人为什么要裹小脚?”孙逸仙问。
“这是祖上传下来的规矩。”妈妈说着抬起了她的脚说,“你看,妈妈的脚不也是用布裹起来才这么小的吗?”
“那多痛啊!”
“开头几天是要痛的,过些日子,就会慢慢好的。”
“妈妈,求求你,把姐姐脚上的布解下来吧,你听,姐姐痛得在哭呢!”
“唉,”妈妈叹了口气说,“孩子,这是没办法的事,妈妈也知道你姐姐的脚现在很痛,可妈是为了她将来好啊!”
孙逸仙知道没办法说服妈妈,妈妈也是没办法才这么做的,他很气愤地说:“祖上传下来的这把女子的脚裹小的规矩,一点道理也没有!”
以后,他还常常看到富户家里的人随便打骂奴婢,衙门里的差役到村里催粮、逼税时凶神恶煞任意凌辱百姓的情景,幼小的心灵就在思考:同样是人,为什么就那么不平等呢?
一件件不平等不合理的事,深深地刺激着孙逸仙,他暗暗地下了决心,一定要改变这种状况。后来,他到在檀香山经商的哥哥那里去读书,才懂得了这一切都是不合理的封建社会制度造成的。于是他下决心进行革命,经过多年努力,他组织和团结起一大批要革命的人,发动了辛亥革命,终于推翻了反动的封建王朝。
这个孙逸仙就是我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唐鲁峰)
11岁的詹天佑,坐上大客轮到美国去留学了。
从小就喜爱机械的詹天佑,第一次乘上这么大的轮船非常兴奋。他借上厕所的机会来到甲板上到处观看各种机器设备。特别使他感兴趣的是发出隆隆声音的机舱,他跑到机舱口探着身子往下看,除了机舱上下的钢铁扶梯,怎么也看不到运转的机器。他心里痒痒的,真想顺着扶梯走下去看个清楚,但他不能触犯带领他们的官员宣布的“在船上不得擅自行动”的规定,只好失望地返回船舱。他一面走一面想,到了美国我一定要学会制造机器的本领,也造出这样的大轮船,让我们国家的人民乘。
他沿着扶梯走下船舱,听到一阵哭泣声。仔细一看,同舱的几个小伙伴,正伏在枕头和毛毯上哭泣。他很奇怪,问道:
“你们怎么哭了?”
“我想家,想我的爸爸、妈妈……”一个比他年龄大的小伙伴抽抽噎噎地哭着说。
“干嘛要想家,咱们到美国是去学本领的,学会本领还会回来的嘛!”詹天佑劝慰他说。
“呜呜呜呜……”小伙伴们还是哭。
“咱们这些人好不容易才考上到美国留学,有些人想去还不能去呢!”詹天佑又说。
“呜呜呜呜……”小伙伴仍然在哭。
“我刚才在甲板上看到过提锚的机器啦,那部机器的力气真大,锚链子都是用钢做的,又粗又长,机器一开,哗啦哗啦就把大锚拉上来了!”詹天佑为了不让小伴伙再哭,换了个话题比划着说。
这一招还真灵,引起了小伙伴们的兴趣,擦擦眼泪都不哭了。有的还问:“我们怎么没看到?”
“你们只知道哭,怎么会看得到!咱们到美国去学会制造机器的本领,回来一起制造这样的大轮船,那多有劲!”
詹天佑的话引起了小伙伴们的兴趣,大家兴奋地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没人再想家,也没人再哭了。
他们乘坐的轮船到达美国的旧金山,上岸后又乘上了火车,火车引起了詹天佑更强烈的兴趣,他真想去看看火车头怎么能拉着许多车厢飞驰,但火车不是轮船,不可能走到火车头上去看,他又沉入了深思:我学会制造机器的本领,不光要造大轮船,还要制造火车。
后来,詹天佑学成回国,为祖国修筑了第一条自建铁路,为祖国的铁路建设贡献了他的一生,成为受人敬仰的工程师。
(唐鲁峰)
林巧稚以优异的成绩在中学毕业了。家里准备了一顿丰盛的午餐为她祝贺。
吃饭时,林巧稚看到心绪一直不好的父亲,今天的心境很好,就趁机问父亲:
“阿爸,我中学毕业了,您说,我以后干什么好呢?”
“这,我还没仔细想过,以后再商量吧。”父亲说。
“阿爸,我还想上学,到协和医科大学去学医。”
“你能考取吗?”
“要上几年呢?”
“八年。”
林巧稚把八年说得很轻松,可全家人却都不约而同地“啊”了一声。 “像协和医科大学这样的高等学府,每年要多少学费?”父亲又问。 “听说——”林巧稚停顿了一下说:“一年大概需要四五百块银元。” 听到要用这么多钱,大家都惊讶地张大了嘴。
“巧稚,”父亲爱抚地看着她,长叹了一声说,“阿爸也是读书人,怎会不愿意让你多念些书呢?可是,你看咱们的家境……”
林巧稚也知道家里经济状况一年比一年窘困,她心情沉重地垂下了头。
“三姑娘,你已经不小啦,再上八年学,那你该多少岁了?终身大事恐怕也要耽误啦。”继母看到大家都坐着相对无言,就劝慰林巧稚说。
“什么终身大事?我的终身大事就是上学,求学问,干事业!”林巧稚大声说。
“读那么多书干什么?”刚从菲律宾跑生意回来的二哥说,“女孩子早晚还不是得嫁人!”
“我一辈子也不嫁人!”林巧稚瞪大眼睛说。
“你别说得好听,”二哥半开玩笑地说,“等将来有了心上人,马上就会跟人家跑啰!”
“不嫁,就是不嫁,一辈子也不嫁!”林巧稚霍地站起来,脸涨得通红,直着嗓子高喊,然后一转身,呜呜地哭着,急步上楼,跑进卧室把门锁上了。
她越哭越伤心。她想到自己五岁时,妈妈因为生病而死去,从那时开始,她就立志要当一名医生,为广大妇女治病,不让她们再像妈妈那样死去。可是现在,自己的愿望将要成为泡影……
“笃笃,笃笃”,继母来敲门了,“三姑娘,我不过是说了句闲话,你怎么就当真了!”
门没开,传出的仍是伤心的哭泣声。
一直到傍晚时分,大哥上楼来,再三呼唤,林巧稚才开了门,她已哭得眼睛都肿了。
“巧稚,你要求学的心情,我完全理解。可是现在咱们的家境,你也知道,你也不能让阿爸太为难啊,事情总得慢慢商量嘛!”大哥劝慰她说。
“谁说不可以商量,他们为什么用嫁人来逼我!”
“那是开玩笑,别那么认真嘛!”
“不认真行吗?我早就听到过,他们想早些把我嫁出去!我决不嫁人,我不能把宝贵的青春浪费在小家庭里,我不愿依赖男人!”
“好,好,我跟他们说,以后谁也不许再提嫁人的事了。”大哥又问,“上学的事呢?”
“我还是要上‘协和’。学费贵,你们不要管,我不要依赖任何人,我要自立。我自己能挣来钱就念,挣不来钱就不念!”林巧稚坚决而果断地说。
“我们哪能不管,我再和阿爸商量商量。”大哥知道妹妹的脾气,她想要干的事,谁也拦不住。
于是,大哥当了妹妹的代言人,慢慢去做父亲和家人的工作,终于说服了他们,同意想方设法攒钱,以资助林巧稚上学。
林巧稚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当时每年在全国只招收30名学生的协和医科大学。毕业后在协和医院当了妇产科医生。她以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救治了许许多多产妇和婴儿的生命,成为国内外闻名的妇产科专家。
(唐鲁峰)
少年立大志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者李大钊(公元1889—1927年)的这两句题词,是他战斗一生的真实写照。从少年时代起,他就立下大志,要改变中国的面貌。
李大钊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父亲李任荣在大钊出生的前几个月就生病去世了;母亲悲伤过度,在生下大钊一年多也相继逝世。李大钊从小孤苦伶仃,他唯一的亲人是年已70多岁的老祖父李如珍。
李如珍是个读书人,他把希望寄托在小孙子身上,从大钊3岁起就开始教孙子认字。到四五岁时,李大钊就跟爷爷学《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了,李大钊幼年特别爱认字,爷爷领他到人家串门,他就认读人家的对联字画;走在路上,他也常停下来认读路旁贴的告示。有一次,村里人当场考他,5岁的大钊当众将村里张贴的一张告示一字不错地念下来。乡亲们都称赞这孩子长大了准有出息,把李如珍老爷爷乐得合不上嘴。
李大钊7岁时,爷爷送他到本村谷家的私塾跟单子鳌先生读书。大钊上学前在家里已经认识了许多字,他一进私塾,就跳过了启蒙学习阶段,跟大孩子们一起读《四书》。在班上他年纪最小,可是他却是最用功而且是学习成绩最好的一个。每天,天刚亮他就背起书包上学;放学了,他还坐在座位上背诵文章,舍不得放下课文。单先生非常喜欢这个聪明而又用功的学生,常常对人说:“我教了一辈子书,生平最得意的学生,就是李耆年!”耆年,是单先生为大钊起的学名,是长寿的意思。
大钊学习用功,进步很快。念了3年书后,单先生就向李如珍提出:“耆年的学业良好,我已经教不了他,还是另请明师吧!”后来,大钊到邻村小黑坨跟赵辉斗秀才念书,又到井家坨宋举人家跟黄玉堂老先生读书。
少年时代的李大钊,不仅勤奋学习,而且善于思索,对许多问题总爱打破砂锅璺(问)到底。
在大钊的家乡大黑坨村,村里七千多亩土地,绝大部分掌握在几家地主手里,加上连年天灾,广大农民陷于饥寒交迫之中。“为什么穷人辛苦种地,却没饭吃,没衣穿?”李大钊对这种社会上的不平现象,尖锐地提出了疑问。
就在李大钊11岁那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我国爆发了震撼世界的反帝风暴——义和团运动,冀东各地普遍建立了义和团、红灯照。不久,八国联军侵入乐亭附近,占据了昌黎、滦州等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人民大众的悲壮斗争,在少年李大钊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他曾向老师问道:“为什么洋人可以在中国横行霸道?”问得老师竟无法回答。
民众的痛苦,国家的危机,使少年李大钊深深憎恨帝国主义侵略者,憎恨腐败的封建统治者。13岁那年,老师黄玉堂向学生讲太平天国的故事,李大钊听后激动地说:“我长大了一定要学洪秀全,推翻清朝皇帝!”胆小谨慎的黄先生慌忙捂住他的嘴,不让他再说下去。
学习洪秀全,改变中国面貌,这正是李大钊少年时立下的远大志向。
从此,他发愤读书,努力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16岁那年,他考入永平府中学。这位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康有为、梁启超等宣传变法的文章,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国家大事。
18岁那年,他“感于国势之危迫,急思深研政理,求得挽救民族、振奋国群之良策”,毅然投考了北洋法政专门学校。
经过长时期的探索,李大钊终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真理。他少年时萦绕在心头的种种疑问,他终于得出了正确的结论——“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同志曾在《狱中自述》里回忆说:“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他从少年时代起就立下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追求真理,刻苦学习,这为他日后献身革命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雷风行)
立志为民族
方志敏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党的第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赣(g4n)东北红色根据地和红十军的创建者。
方志敏家住江西省弋(y@)阳县,祖祖辈辈都是种田人。小时候,他看到村里的恶霸地主霸占了大片良田,凭着出租土地和放高利贷,吃穷人的肉,喝穷人的血,气愤极了。他说:“总有一天,我要让这些恶霸死在我的手里!”
1916年,方志敏来到弋阳县城高小读书。有一天上历史课,当老师讲到大卖国贼袁世凯,是怎样暗地里与日本帝国主义相勾结,签订了卖国条约时,他和同学们义愤填膺。他猛地站起身来,高呼: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打倒卖国政府!”
他和同学们一起拥出教室,把自己用的日本货都翻了出来,统统毁掉了。
到了晚上,方志敏心情怎么也平静不下来,他顾不上吃饭,回到宿舍,铺开一张大纸,写下了自己的决
“我方志敏誓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而奋斗!” 从此,他始终不渝地为这个伟大目标而奋斗。经过革命斗争的锻炼,他逐渐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和无产阶级革命家。
1935年1月,由于叛徒告密,方志敏落入敌人魔掌。敌人对他说:“你们的共产主义要得到成功,我看顶快也得二百年。你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傻子,去为几百年后的事情拼命呢?”
方志敏义正辞严地说:“这是你们永远也理解不了的。你们活着是为了自己享乐,而我们共产党人是为了党的事业,为了解放全人类。为了党的事业,我们毫不稀罕那华丽的高楼大厦,宁愿住在卑陋潮湿的茅棚;不稀罕美味的西餐大菜,宁愿吞嚼刺口的苞粟和菜根……不怕饥饿,不怕寒冷,不怕危险,不怕杀头……不要说二百年,就是五百年,一千年,我们也要一代接一代奋斗到底!”
(宋孝崇)
毛泽东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他把一生都献给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
在他15岁那年,他读了一本书,书中揭露了帝国主义侵占中国领土、欺压中国人民的种种罪行。读完以后,他开始为国家担忧。他认为:每个中国人,都有救国的责任。从此,他开始注意研究如何解救中华民族问题,寻求中国人民的解放道路。
1901年初秋,16岁的毛泽东,自己挑着行李,来到离家50多里的湘乡县东台山下的“东山书院”,参加了入学考试。作文题目是《言志》,他联系人民的痛苦,民族的危难,国家的前途,把自己立志救国救民的抱负,一口气写了出来。校长和国文教员看了他的文章后,惊喜万分,都感慨地对同事们说:“今天,我们取了一个高材生,一个建国人材。”
在学校,每天早上集合点名的时候,校长都要训话。常讲中国一天天贫弱,不断遭受帝国主义列强欺侮的事实。毛泽东总是听得非常认真。学校有一位教员,是从日本留学回来的。他经常讲日本对中国的侵略野心。听了这些,毛泽东决心要找到一条拯救中国人民的道路,使中国强盛起来。
在高等小学堂里,他更加努力读书,除了完成学校规定的课程,一有空就读维新派领袖康有为、梁启超的文章,有的差不多都能背出来了。
一天傍晚,他看到一位同学手里拿着一本书,就走上前和蔼地问道:“那是一本什么书?”
“《世界英雄豪杰传》。”
他一听,自己从未读过,真是喜出望外,连忙说:“借我读一读吧!” 那个同学看到他急切的神情,就把书借给了他。过几天还书的时候,毛泽东非常抱歉地对那个同学说:“对不起,我在书上画了许多记号!”
那位同学接过书,打开一看,整册书都用笔画了许多圈点。圈得最密的是华盛顿、林肯、拿破仑、彼得大帝、卢梭、孟德斯鸠等世界闻名人物的传记。他看了以后,不仅不责怪,反而称赞不已。这时,毛泽东对他说:“中国也要有这样的人物。我们要探索富国强兵之道,才不至于遭受列强欺侮。我们每个国民都应该努力……。”
(陆建中)
在抗日战争期间,有一位艺人隐居上海和香港,蓄须明志,八年不曾登台演戏,由于没有收入,曾以鬻画勉强自给。这位艺人就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大师、伟大的爱国者——梅兰芳。
梅兰芳,名澜,字浣华,又名梅畹华。他作为一名戏曲表演艺术家,毕生的艺术实践及其深远影响,为中国的戏剧发展历史树立了一座丰碑。曾多次到日本、美国、苏联等国演出,成为蜚声国际的世界著名演员。梅兰芳和杨小楼、余叔岩曾被称为“三大贤”,又和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被称为“四大名旦”。
梅兰芳的祖父是被称为“同光十三绝”之一的名花衫梅巧玲,父亲梅竹芳也习青衣花衫。在旧时代,梅兰芳的家境并不好,四岁丧父,15岁丧母,被寄养在伯父家里,伯父梅雨田靠拉胡琴维持生计。
梅兰芳8岁开始学戏。有一位老师教他《三娘教子》之类的老戏,四句老腔,教了多日,还不能上口,老师都认为他太“愚笨”,学艺没有希望,就对他说:“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一赌气,再也不教了。从此,梅兰芳入私塾读书。9岁,又从名旦吴菱仙学戏。13岁时就正式搭戏连成班演出,崭露头角,光彩照人了。
梅兰芳是一位艺术家,更是一位爱国者。梅兰芳生于中日甲午战争的那一年,又经历了“八国联军”的侵害,目击过帝国主义对中国各族人民的侵略,也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反抗。和所有富有爱国主义精神与正义感的中国人一样,梅兰芳对帝国主义十分憎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梅兰芳直接参加到抗日救亡的阵线中来。他针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为激励民族气节,编演出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京剧《生死恨》和《抗金兵》。用以揭露敌人入侵的凶残,呼吁人民起来反抗,唤起国人对帝国主义的同仇敌忾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心。
1941年12月8日清晨,梅兰芳和几位朋友忽然听到猛烈的高射炮声,大家都摸不清是怎么回事,起初还以为是演习。梅兰芳说:“看样子不像演习,瞧,对岸还有飞机。唉,围攻香港十八天,每日炮声隆隆。”他们住在半山上,山上没有防空设备,只能躲在楼房地下室,算是个防空洞。梅兰芳素来爱整洁,在这种紧张的气氛里,照样还要刮脸。可是,这一天,朋友们发现与过去不同的是梅兰芳的胡子不剃了。朋友们惊奇地问他:“莫非你有留须之意?”他严肃地指着上唇回答说:“别瞧这一小撮胡子,不久的将来,可能会有用处。日本人假如蛮不讲理,硬要我出来唱戏,那末,坐牢杀头也只好由他。如果他们还懂点礼貌,这块挡箭牌,就多少能起点作用。”梅兰芳没想到,这胡子一留就是几年,直到日本帝国主义投降那一天,才剃了胡子。
梅兰芳留起了胡须,闭门谢客,以画自遣,不参加任何演出活动。在生活困难时,先卖去北京的房屋,后卖湘妃竹扇、古墨、石图章等家产,典质度日。
正当经济极度恐慌的时候,一位曾在梅兰芳身上赚过大钱的商人来约梅兰芳唱戏营业。他说:“只要梅先生出来演一场戏,要多少钱就给多少钱,只要你答应一声,先送几千块到家里来花。”并一再诡言巧辩:“我们是给中国人演戏,不是给日本人演的,中国人演中国人看,有什
么关系呢?”是的,一点不错,只要梅兰芳说个“演”字,钱是会滚滚而来的呀。况且梅兰芳当时的窘困生活,并不只是威胁着他一个人,他自己有一大家子人吃饭。这些来自内外的威胁,紧紧地箍住梅兰芳的头脑。只见他走进地下室,激烈地思考着。一时间烟雾充室,一个个的烟头投进烟灰缸里。最后梅兰芳排开迷雾,走出地下室,毅然地答复说:“我不干!一个人活到一百岁总是要死的,饿死就饿死,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无疑,这对敌人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他们并不肯善罢甘体,便转而对梅兰芳露出了他们真实的狰狞面目。他们恶毒地问:“要是日本宪兵用手枪来请您演戏,您怎么办呢?”梅兰芳泰然地回答道:“那我就准备死呗!”
1954年,梅兰芳率团赴朝鲜进行慰问演出。他们在朝鲜演出三十多场,但照料他们起居饮食的服务员、炊事员看的机会比较少。有一天晚上,老舍和周信芳在外散步时,听到伙房里有胡琴声,就来告诉梅兰芳,并提议在宿舍里举行一次清唱晚会慰问他们。这个消息很快就在部队内传开,霎时间,宿舍外面的山坡上,黑压压站满了闻风而至的听众。在一间搭着两张床铺的屋子里,许多著名演员都唱了自己的拿手好戏。当梅兰芳快要演唱时,有人提议去找剧团的琴师,梅兰芳说:“不必了,就请刚才伙房里拉胡琴的炊事员同志伴奏吧!”接着,他问炊事员同志:“你喜欢哪一出?”炊事员说:“《玉堂春》。”老舍在一旁笑着说:“你真会点,这出戏梅先生在舞台上有十几年不动了,我们也借这个机会过过瘾。”
解放后,梅兰芳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中国京剧院院长,为中国戏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59年,梅兰芳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他的终身夙愿。
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评价的那样:“梅兰芳的一生是艺术活动的一生,是艰苦奋斗的一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是美化社会的一生。”他虽然走了,但他留下的精神财富是宝贵的。
1937年,在浩浩荡荡的钱塘江上,一座由中国人主持修建的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巍然屹立在江上。它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不能造现代化大桥的神话彻底破产了。
主持和设计修建这座钱塘江大桥的,就是我国著名科学家、桥梁专家茅以升。
他是怎样走上造桥之路呢?这要从茅以升的童年时说起了。
1896年,茅以升出生于江苏镇江一个“寒士”家庭里,他从小在南京长大。父亲茅乃登当时在江南官书编译局任编辑,对孩子的教育很重视,当以升七八岁时就把他送进了新学堂——南京思益学堂念书。上新学堂,要比过去在私塾读《四书》有意思多了,茅以升如饥似渴地学习算术、国文、历史、地理等新课程,幻想着长大后当个数学家、工程师……
可是,童年时遇到的一件事,却使他与造桥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是1906年端午节的事了。每年端午节,在南京市的秦淮河上,总要举行热闹的划龙船比赛。这年端午节的前一天,茅以升就同小伙伴们约好,第二天去秦淮河看龙船比赛。不料端午节清晨,他胃病犯了,疼得额头直冒虚汗,妈妈说什么也不让他去。
茅以升只好呆在家里,可他的心早飞到秦淮河上去了。他盼望着小伙伴们早些回来向自己介绍赛龙船的盛况。
傍晚,一位小伙伴看完赛龙船,气喘吁吁地来到茅以升的床前:“不好了,秦淮河出事了!看赛龙船的人太多,把文德桥压塌了!”
茅以升细一打听,才知道这天在文德桥上,挤满了黑压压的观众,因为人太多,把桥挤塌了,不少人落下水去,思益学堂有个同学就差点淹死在那里。
“幸亏你没去,要是去了,说不定也掉到河里去了!”这位小伙伴庆幸地说。
这不幸的消息,在茅以升心里激起千层巨浪,他的眼前出现了文德桥下人们落水呼救的惨景。
10岁的茅以升两眼含满了泪花,激动地说:“我长大了一定要学会造桥,为大家造最结实的桥,决不像文德桥这样!”
父样在一旁听后,走过来称赞他说:“好啊,小小年纪就有不凡之志!”
从此,茅以升十分留心各种桥梁。他跟大人外出,只要见到桥,总要注意观察桥面、桥桩,久久不肯离去。他在读诗文时,读到有关桥的句子或介绍,就立即摘抄在本子上,见到有桥的画面就剪贴起来。
有一天,爷爷茅谦给茅以升讲“神笔”的故事:古代有一位白发老人,他有一支神奇的笔。用它画鸟,鸟能在天上飞;用它画鱼,鱼会在水中游;用它画楼呢,高楼就平地而起;……
“用它画桥呢?”茅以升打断了爷爷的话,急切地问。
“桥就能飞架在江河上!”爷爷笑着回答。
“爷爷,上哪儿能找到这支神笔?”茅以升仰着小脸,睁大眼睛问。他想如果自己要有这支神笔,要造桥就不难了。
“哈哈,许多人都渴望得到这支神笔,可谁也没得到过它,因为不
知道它的‘秘诀’!”爷爷说。
茅以升缠着爷爷,央求他公开神笔的“秘诀”。爷爷用毛笔在孙子的手心里写了“勤奋”二字,语重心长地说:“这就是神笔的‘秘诀’。掌握了它,什么样的高楼大厦,铁路桥梁,都会在你的笔下出现……”
这以后,“勤奋”二字深深地铭刻在茅以升幼小的心灵里,把它看作是自己渴望得到的神笔。
他下苦功背诵古诗、古文,在不长的时间里,就能背诵上百首古诗和十几篇上千字的古文。一天,爷爷用毛笔抄写《东都赋》,茅以升站在旁边暗诵,等爷爷抄完后,他竟能从头到尾背诵出来。爷爷惊喜地说:“好!熟能生巧,巧能出快!”
为了进一步锻炼自己的记忆力,他背诵圆周率的精确数值,“3.14159……”能把π值小数点后面的一百位数都熟练地背写下来,经久不忘。
11岁那年,勤奋好学的茅以升小学还没毕业,就考进了南京“江南中等商业学堂”。他是班上年龄最小的,但是每次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15岁那年,茅以升从江南中等学堂毕业。为了实现造大桥的理想,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唐山路矿学堂,并选学了桥梁专业课。
1912年秋天,孙中山先生视察唐山路矿学堂,茅以升聆听了孙中山鼓舞人心的演说:中国要富强,离不开交通运输,仅交通开发一项就要修十万英里铁路,一百万英里公路。希望大家努力学习筑路、造桥,承担起历史重任!从此茅以升进一步意识到自己肩上的重担。1916年,他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在唐山路矿学堂毕业了;不久又以第一名的考试成绩,考取了清华学堂留美官费研究生;为了实现童年时的理想,他远渡重洋,赴美学习。
茅以升童年时的理想终于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他担任过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主持修建了雄伟的武汉长江大桥,还撰写了桥梁方面的许多著作,并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建桥人才。
(雷风行)
1955年暑假,19岁的丁肇中,在台湾的高中毕业了。学校要保送他进成功大学,同学们纷纷向他贺喜。可是,他却有点闷闷不乐。因为,他从小立下志向,要读第一流的大学,将来做出第一流的成绩来!他决定,放弃保送资格,参加统一考试,要考台湾省最好的学府——台湾大学。可惜,因为文科成绩不大好,他没能考上台大。这时,当大学教授的父亲鼓励他说:“人生总不免会有挫折,只要不断发奋向前,将来还可以转到台湾大学去,甚至出国留学。事在人为嘛!”父亲的一番话,增强了他的信心。
丁肇中在成功大学,勤奋攻读,一有空就上图书馆看书。物理学的奇妙世界,深深吸引了他,一批著名物理学家的事迹,尤其是铁匠的儿子法拉第,靠自学而成为伟大物理学家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他。他下定决心,要加倍努力,取得科学成就。
丁肇中在大学是学机械工程的,可他感到学这门专业提不起劲来。读了一年之后,他便打算转学物理。他向父母说了自己的想法。
父亲说:“学工程,好坏都有饭吃,学物理却需要上等的才能。你认为,你有能力跨入物理界吗?”
“只要埋头苦干,我想我会的!……事在人为,您不是说过吗?”丁肇中回答说。
母亲说:“不管你学哪一行,一定要成为那一行的佼佼者!” “我一定努力!”丁肇中说。
恰好在这时,父亲和同窗好友、美国密执安大学工程学院院长布朗见面了。布朗教授十分欣赏这个胸怀大志的青年,决定帮助丁肇中去美国留学深造。
这年8月底,他仅仅带着100美元,独自来到美国。他决心自食其力,用奖学金来养活自己,完成学业,并且要攀登物理学的高峰。
1960年暑假,一位教授请他去现代化的“加速器中心”,协助实验工作。在这临时性工作结束的时候,教授提出建议:“你就留在我们这里工作吧,你很快会出成果,因为你有精细的工作作风和坚韧的毅力”。丁肇中又经过另一位教授的指点,便决定留在这个实验中心工作。
1972年,丁肇中已经是教授了。他向有关部门提出一项重要建议:建造一个投资巨大、更加高明的探测器,用来看那些肉眼看不见,而且又变化莫测的东西——“基本粒子”。他不顾一些人的怀疑、反对,亲自动手,主持建造这个探测器。这可是个巨大而又精密的东西呀,光水泥就要用上万吨,还要100吨铝、5吨铀、50吨肥皂……其中一个关键的东西,内面装有8000根极细的金丝,只要有一根出了毛病,那就得敲掉上千吨水泥才能修理。建造这样的探测器,主持这样的复杂实验,真像打大仗一般。而“司令官”就是丁肇中。
1974年4月初,这个庞然大物开动了。丁肇中和他的合作者们,日夜奋战3个多月,为了做到万无一失,每个实验都要做两次,还要再检查两次。直到10月底,他们终于发现了一种“新粒子”。这可是个了不起的发现。当这个消息传遍美国后,物理学界的学者们立即集会,给丁肇中他们打电报祝贺。两年以后,丁肇中获得诺贝尔奖。1976年12月
10日下午4时30分,丁肇中在发奖仪式上,用中国话作演讲。从诺贝尔奖开奖75年以来,在500多位获奖者当中,这是第一次有人用中国话作演讲,全场2000多人,一下子便轰动起来了。丁肇中终于实现了自己早年的理想,为科学作出了重大贡献。
(袁靖圻)
向新的高峰攀登
1978年4月13日,在瑞士苏黎世举行的一次国际讨论会上,许多享有世界盛誉的数学家,正在全神贯注地听中国青年数学家杨乐作学术报告。
杨乐是和新中国一起成长起来的数学家。他从小酷爱数学,看了许多数学参考书。他发现:书上的数学定理,很多是以外国数学家的名字命名的。比如,“欧几里德几何”、“笛卡尔坐标”、“毕达哥拉斯定理”……“为什么都是外国人的名字呢?”这个充满爱国热情的少年不能理解,“难道中国人就不能为数学发展做出贡献吗?我一定要把中国人命名的定理,写进未来的数学书上。”
少年时代的杨乐,上课的时候,用心听讲;回家的路上,常常要把老师讲的内容回忆一遍;回家以后,还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看参考书和做习题上。在中学的五年里,杨乐就做了一万多道题。每一道题,都是他为实现理想而付出的心血,每一道题,都是他攀登科学高峰的阶梯啊。上高二的时候,教数学的陆老师很严格,考题也比较难。有一次,举行年级数学考试,刚刚过了20分钟,杨乐便交卷了。考完后,同学们围着杨乐问:“这么难的题,你怎么20分钟就交卷了?你是不是以前做过?”杨乐摇摇头说:“没有。可是,类似的题我做过。题做多了,就摸出它们的规律来了。不管怎么变化,都逃不出这些规律。”
杨乐非常注意独立思考。如果书上是这样证明的话,那他偏要找出另一种证明方法来。对经典著作,他从不迷信。他看到一些大数学家的经典著作中,常常用“显然……”的说法,把一些证明步骤一笔带过。有的人看见名家写“显然”,自己也就跟着“显然”过去了,其实并不知其所以然。杨乐从不放过这些“显然”,对每一个步骤都要一步一步补齐。卡住的地方,折腾几星期也要把它搞通。正是在这些笨功夫里,杨乐磨炼出真本领。大学三年级时,他对一本教科书里的一个经典定理的证明提出挑战,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庄圻泰很吃惊,说:“这本书是苏联著名的数学家那汤松的经典著作,论述十分精练,自从问世以来,一直被当作标准教科书,面前这个留着额发的小青年,居然能给它一个更简单的证明!”
杨乐从不停止攀登。从1979年到1982年的三年间,他就写出了12篇很有价值的论文。其中和英国著名数学家海曼合作的《立特沃德的猜想》发表在《伦敦数学会进展》杂志上。面对这一切,杨乐从不满足。他说:“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国外的学者正也在继续前进。我们必须更加努力,向新的高峰攀登。”
(袁靖圻)
立志做神枪手
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小的时候,可喜欢玩枪啦!他的爸爸是一位解放军军官,送给小海峰的第一件礼物就是一支玩具手枪。后来,海峰渐渐长大了,对玩具手枪已经不满足了。
他多么希望自己能有一支锃亮锃亮的真枪啊!他多么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成为一名神枪手啊!
民兵叔叔经常在他家附近操练,许海峰总爱在一旁观看。等到叔叔们休息的时候,他就指着叔叔手里的枪问长问短,请叔叔给他讲哪是缺口,哪是准星,怎么瞄靶才能打得准。
有一天,他从民兵叔叔借了一支不能用的枪,就用这支枪练习描准,练得可用心、可带劲了呢!
高中毕业后,许海峰下乡去了。尽管农村活挺累,但他还是忘不了枪。有一天,他带着自己仅有的40元钱,到城里买了一支气枪。回来时,连车费都没有了,只好扛着枪,徒步走了几十里。但他的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因为他从此有了自己的一支枪!
打那以后,一有空闲,他就举着这支枪瞄天上的飞鸟,瞄山中的野兔,瞄夜晚里的星星,瞄黎明的月牙……在这支枪上,系着他的志向和追求。
后来,许海峰果真当上了射击运动员。许海峰记住教练的叮嘱:为了打出好成绩,必须苦练技术。
冬天到了,北风呼啸,寒气袭人。许海峰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方志敏文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