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的诗为什么是人民的英雄

古诗词名句好句——袁枚 辛弃疾岳飞 郑板桥 杨万里 王士祯 唐伯虎 王安石 苏轼
我的图书馆
古诗词名句好句——袁枚 辛弃疾岳飞 郑板桥 杨万里 王士祯 唐伯虎 王安石 苏轼
古诗词名句好句(袁枚)
一面东风百万军,当年此处定三分。
【出处】 清·袁枚《赤壁》
【鉴赏】 一阵东风强似百万大军,当年刘备、孙权、曹操就是因为赤壁这一战,而决定了三分天下的大势。在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是一出热门的连台好戏:孔明智借东风,火烧曹操的连环船,从此天下三分,成为魏、蜀、吴三国。
【原诗】 一面东风百万军,当年此处定三分。汉家火德终烧贼,池上蛟龙竟得云。江水自流秋渺渺,渔灯犹照获纷纷。我来不共吹箫客,乌鹊寒声静夜闻。
一诗千改始心安,头未梳成不许看。
【出处】 清·袁枚《遣兴》
【鉴赏】 清代《随园诗话》的作者袁枚,在此说明他作诗态度的慎重与虔诚,每一首诗都得琢磨再三,经过不断地推敲删改以后,才能放得下心;就像一个初次妆扮的少女,在头发还没有梳理整齐以前,绝不让别人事先瞧见。
【原诗】 爱好由来着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一双冷眼看世人,满腔热血酬知己。
【出处】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十六
【鉴赏】 这首诗不是袁枚作的,但是这首诗写的是袁枚的父亲。因此,收录在袁枚的随园诗话中,此诗的背景,是有一则故事的:袁枚的父亲曾在南方担任幕府,他的主管去世以后,因案牵连妻子入狱,袁枚的父亲仗义救她出狱。一位名叫杨朗溪的太史感佩他的侠义心肠,于是便送他这首诗。“一双冷眼看世人,满腔热血酬知己”这两句诗的语译如下:以一双冷眼看世上的一切是非;可是满腔热血豪情,却随时准备用来报答知己的知遇恩情。“一双冷眼看世人”是表示:脱俗的人独来独往,不问世事的态度;后一句诗“满腔热血酬知己”则是形容侠义之士忠义报恩的行为。
【原诗】 袁夫子当今真义士, 一双冷眼看世人,满腔热血酬知己。恨我相见今犹迟,湘江倾盖缔兰芝。
不相菲薄不相师
【出处】 清·袁枚《论诗绝句》
【鉴赏】 互相轻视固不应该,互相模仿也大可不必。只知抄袭、模仿的人,是永远不会成功的,因此作者在写作诗文时,必须树立起自己特有的风格,把自己的真感情写出来,才容易获得读者的共鸣。
【原诗】 不相菲薄不相师,公道持论我最知。一代正宗才力薄,望溪文集阮亭诗。
不逢大匠材难用
【出处】 清·袁枚《大树》
【鉴赏】 作者以大树比喻才华卓越的人。那些有伟大才能的人,若是遇不到有远大眼光的人,就不容易受到重视,就像那些大树一样,若是遇不到大师傅,那些美好的木材就不会受到重用了。“不逢大匠材难用”常用来形容那些才华卓越的人,若是得不到知音的赏识,往往一生失意落魄。作者以大才自比,寓意深刻,更明白显出他怀才不遇的感叹。
【原诗】 繁枝高拂九霄霜,荫屋常生夏日凉。叶落每横千亩雪,花开曾作六朝香。不逢大匠材难用,肯住深山寿更长。奇树有人问名字,为言南国老甘裳。
不羡神仙羡少年
【出处】 清·袁枚《湖上杂诗》
【鉴赏】 作者闲来无事,在湖滨郊游踏青。一路上游人来往不绝,都说想做神仙,只有自己心境不同,一点也不羡慕神仙,只羡慕那些年轻的少年。青春是最令人如痴如醉的,但是年华如水,青春易逝,谁也无法挽留青春逝去的脚步呀!“不羡神仙羡少年”这句诗,明显流露出作者对青春的渴盼,希冀中又隐藏着一股难言的惆怅。
【原诗】 葛岭花开二月天,游人来往说神仙。老夫心与游人异,不羡神仙羡少年。
平生自想无官乐,第一骄人六月天。
【出处】 清·袁枚《消夏诗》
【鉴赏】 这是袁枚辞官后所写的诗,意思是说:自己生平最盼望的就是无官一身轻的快乐,如今才知道,不做官的最大得意事,就是在这暑气灼人的六月天不必上衙门。原诗在描写作者“无官一身轻”的逍遥自适的家居生活,诗中那种不染尘俗的情境,倒实在令整天奔波的人们无限向往呢!
【原诗】 不着衣冠近半年,水云深处抱花眠。平生自想无官乐,第一骄人六月天。
只觉当初欢侍日,千金一刻总磋跎!
【出处】 清·袁枚《伤心》
【鉴赏】 回想当初侍奉慈亲的欢乐日子,真有如一刻千金般的珍贵,但是我总是把它蹉跎浪费过去了。这是追念慈亲的伤心诗,作者袁枚是一位孝子,“子欲养而亲不待”,慈亲已逝,回忆当时情景,不禁痛苦万分。
【原诗】 伤心六十三除夕,都在慈亲膝下过。今日慈亲成永诀,又逢除夕恨如何?素琴将鼓光阴速,椒酒虚供涕泪多。只觉当初欢侍日,千金一刻总磋跎!
江山也要伟人扶
【出处】 清·袁枚《谒岳王墓》其七
【鉴赏】 原诗中的岳于:是指宋朝岳飞和明朝于谦。两人都曾授爵太子少保,也都是抗拒外族侵略的伟人。岳、于两人的墓都在西湖边。西湖:杭州西湖。袁枚是清朝中叶的著名文人,著有《随园诗话》等。“江山也要伟人扶”在这里语意双关:一是指江山社稷要有伟人(名臣、名将)去保卫、去扶持;一是指如画的江山也要有名人事迹来增添它的景色,也就是末两句所说的“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才觉重西湖”的意思。如果西湖边没有岳飞和于谦的坟墓,那么西湖的景致,就要大为逊色了。
【原诗】 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江山情重美人轻
【出处】 清·袁枚《明皇与贵妃》
【鉴赏】 唐朝安禄山叛乱,明皇匆忙逃难,人民指责杨贵妃误国,唐明皇只得在六军的要求下将杨贵妃赐死。本诗作者袁枚为贵妃感到不平,他认为唐明皇背盟负约,违背当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誓约。这句诗语译是:到底身为君王,还是看重江山,轻易地辜负了美人的一片深情。“江山情重美人轻”这一句诗,常用来形容那些执政者以国家为重而放弃了美人;也可形容爱国志士为献身报国而忍痛抛弃儿女私情。
【原诗】 到底君王负旧盟,江山情重美人轻。玉环领略夫妻味,从此人间不再生。
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
【出处】 清·袁枚《遣兴》
【鉴赏】 这首遣兴诗,其实是在讨论作诗的方法。作者认为:只要肯去寻访诗意,少许的一点灵机,就能够成为我的老师。夕阳和芳草虽只是一些平凡寻常的景物,但只要运用灵巧,都可以成为绝妙好词。这两句诗与翁森“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的涵义颇为相似。
【原诗】 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词。
儿童不知春,问草何故绿。
【出处】 清·袁枚《偶作五绝句》
【鉴赏】 小孩子不知道春天已经来了,便问青草为什么长出绿芽。
【原诗】 偶寻半开梅,闲倚一枝竹。儿童不知春,问草何故绿。
美人含怒夺灯去,问郎知是几更天?
【出处】 清·袁枚《寒夜》
【鉴赏】 寒夜里点灯看书,烟火已逐渐熄灭了,却还是不肯去睡觉;美人实在看不过去了,便把灯抢在手里,愤怒地问他:“你可知道现在是几更天了?”“寒夜读书忘却眠”这句诗描写爱读书的人夜晚读书,越看越入迷,连睡眠都忘了。“美人含怒夺灯去,问郎知是几跟天”描写夫妻间的闺房趣事,活泼可爱。
【原诗】 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尽炉无烟。美人含怒夺灯去,问郎知是几更天?
风光如此须行乐,莫管头颅白几茎。
【出处】 清·袁枚《春晴》
【鉴赏】 难得天气晴朗,风光是如此的如此的清新怡人,人生应当及时行乐,何必去管头发又白了几根呢?春光是如此的美好,何妨暂忘白发白发与衰老,让心情保持轻松开朗。“风光如此须行乐,莫管头颅白几茎”两句诗,可用来劝人放宽胸怀,及时行乐。
【原诗】 今岁天公大有情,一冬无雪又春晴。红梅但觉飞香久,绿草何曾借雨生。双燕翅如迎晓日,百花心更望清明。风光如此须行乐,莫管头颅白几茎。
品画先神韵,论诗重性情。
【出处】 清·袁枚《品画》
【鉴赏】 要欣赏画,首先要讲求画中所流露出的神韵;要评论诗,则要重视诗中所蕴含的性情。作者认为品画论诗有一定的方法,画求神韵,诗重性情,藉此便可判断诗画的优劣。
【原诗】 品画先神韵,论诗重性情。蛟龙生气尽,不若鼠横行。
栽花忙处儿呼饭,夜读深时妾屏灯。
【出处】 清·袁枚《遣兴杂诗》
【鉴赏】 我在花园里栽花,正在忙乱的时候,儿女们已在那儿呼唤我过去吃饭;夜里在灯下看书,读到深夜的时候,妾女却把灯火拿走了。原诗描写读书人在田园幽居,耕读为生,逍遥自得,乐趣无穷;而作者自然的语调,更是给人一种十分亲切的感觉。
【原诗】 小步闲拖六尺藤,空山来往健如僧。栽花忙处儿呼饭,夜读深时妾屏灯。
古诗词名句好句(辛弃疾)
一丘一壑也风流
【出处】 宋·辛弃疾《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鉴赏】 即使是一座山丘,一个溪壑,也一样充满着无尽的情趣,使人悠然神往。风流:代表无尽的情趣。任何人只要有闲情雅兴,并有玲珑剔透的心灵,懂得欣赏美的意境,那么任何一山、一丘、一溪、一壑,都隐藏着不尽的情趣,无处不可爱。这就和现代人所说“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有着相同的意境。
【原诗】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出处】 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鉴赏】 夜晚在路上行走,只见天外有星辰,山前下着小雨,凄清的夜色中自有一种轻柔的美。这两句词是说:遥远的天边,还有七八颗星零零落落地在闪烁发光;山前稀疏地飘落两三点雨丝。这两句词描写天未两前的清晨景色。词句虽然前后对仗,却不见可以雕琢,反倒流露出一种自然、流畅之美,而词中呈现的优美意境,更是令人悠悠神往。
【原诗】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述?
【出处】 宋·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鉴赏】 即使用千金可以买到像司马相如所写那样好的赋,可是我脉脉无尽的真情又能向谁诉说呢?原词本是叹息春光的易逝。“脉脉此情谁共诉”通常都用来表示内心虽有满怀深情厚意,却不知向谁诉说,或是内心有满腔的委屈与苦痛,却无从令友人知晓。
【原诗】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述?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阑,斜阳正在,烟断肠处。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出处】 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鉴赏】 细数天下英雄,又有谁足以成为孙仲谋的敌手呢?只有曹操与刘备两人罢了。人们想要生子,就应当生个像孙仲谋这样的英雄人物。辛弃疾有很多首词也是描写他对孙仲谋的仰慕与怀念。这首词同样是以古讽今,充分表露出作者的爱国情怀。曹、刘:指曹操、刘备。生子当如孙仲谋:是说生儿育子,一定要使他有出息、有成就。
【原诗】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出处】 宋·辛弃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鉴赏】 在我年轻的时候,一点也不知道忧愁是怎样的滋味;只是一味地想爬上高楼,最好是爬得越高越好;并且想模仿那些文人墨客,原本毫无忧愁,却偏偏为了作些新诗新词,而强说自己忧愁。后人常用“少年不识愁滋味”来表示年轻时候的无忧无虑,轻松愉快;也可用来感叹年轻时候的纯真不懂事。“为赋新词强说愁”常用来形容那些多愁善感的人,自以为寂寞、愁闷的无聊情绪。
【原诗】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出处】 宋·辛弃疾《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鉴赏】 一场病下来,不知体力衰退了多少?只觉得整个人变得懒洋洋的,连上楼都有点懒得走了。作者感叹病后体力衰弱懒得上楼。“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这两句诗,常用来感叹年华老去,体力日益衰颓,或是表示病后倦懒不振。
【原诗】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出处】 宋·辛弃疾《贺新郎》(作者题记: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鉴赏】 我一点也不遗憾自己不曾亲眼见到古人的神采英姿,我只遗憾那些古人来不及看到我的张狂傲气。狂人狂语,颇有志吞千古,笑傲江湖的气概。一般年轻气盛的人,却很欣赏这类的诳语。依据《南史张融常传》的记载:“融常叹曰:'不恨我不见古人,所恨古人又不见我。’”辛弃疾据此转化而成“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原诗】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
【出处】 宋·辛弃疾《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鉴赏】 你知道吗?建功报国,成就功名,这本来就是真正有学问的读书人应该做的事。此词作者辛弃疾文武兼备,时时以天下为己任。他认为做一个读书人、一个真正的儒者,应该立志报国建功。这种想法,正与民主社会知识分子主张积极参与国事的观念相符合。
【原诗】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
【出处】 宋·辛弃疾《西江月·万事云烟忽过》
【鉴赏】 如今我还适合做什么事呢?是沉醉,是游乐,是酣睡。作者辛弃疾感叹世事如烟,但愿自己能寄情山水,以悠游闲散来排遣那份孤寂无奈的感觉,原诗的背后,潜藏着一份壮志未酬而又无力伸张的郁闷之情。
【原诗】 万事云烟忽过,百年薄柳先蓑。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乃翁依旧管些儿:管竹管山管水。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出处】 宋·辛弃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鉴赏】 原词语译如下:年轻的时候,不晓得忧愁是什么滋味,却偏爱勉强自己,硬说自己忧愁;如今年纪老大,饱经忧患,历尽沧桑,千愁万苦全都尝过,但要把忧愁滋味细说出来,却反而欲说还休,再也说不出来了。今人引用“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这三句词,常含有“无从诉说”、“不知从何说起”、“还是不说也罢”的意味,而那种痛苦又无奈的心境,实非局外人所能体会。
【原诗】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出处】 宋·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鉴赏】 脍:是指细切的鱼肉。“世说新语”中记载:吴人张季鹰在洛阳做官,因见西风吹起,想起家乡的菰菜、鲈鱼脍,就说:“人生中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说完,就回家去吃脍鱼了。语译这三句词是:不要告诉我故乡的鲈鱼正是鲜美好吃的时候,尽管遍地已吹起西风,张季鹰可曾真的回来了呢?作者感叹自己心愿未了,壮志未酬,虽然想念故乡,却不能像张季鹰般地自在逍遥,说回去就回去。后人常用“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这三句词,来表示对故乡亲友风物的思念与盼望回归故乡之意。
【原诗】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出处】 宋·辛弃疾《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鉴赏】 原诗中有甚矣吾衰矣:语见论语:“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白发空垂三千丈”:李白诗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陶渊明停云诗,是陶渊明怀念亲友的作品。作者写此词亦有同样的心情:人老了,知己无多,古人又不可见,满眼都是争名夺利的人。只有尽情一醉,和青山、风、云做伴,来寄托壮志未酬、岁月东流的愤慨。“江左沉酣求名者”:江左,指江东。晋室南渡,定都金陵,成了偏安江左的局面。苏轼诗有“江左风流人,醉中亦求名,渊明独清真,谈笑得此生”之句。浊醪妙理:杜甫诗有“浊醪有妙理,庶用慰沉浮”句子。醪:醇酒。辛弃疾是杰出的南宋爱国词人,终生以恢复中原为职志,可是长期被南宋统治者投闲置散,平生志愿百无一酬。这首贺新郎是模仿陶渊明“停云”思念亲友的诗意,寄托自己“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的无限愤慨之情。词中表达知己零落,唯有有古人神交的寂寞,与他在“鹧鸪天”一词中所说的:“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的失望,给人留下了深刻悲哀之感。“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出自“壮岁旌旗拥万夫”壮怀激烈的辛弃疾之口,只不过是找些话来开解自己罢了。
【原诗】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出处】 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鉴赏】 这首词是作者于公元一一七六年路过江西造口(今江西省万安县皂口镇)时写的。当时金兵侵占中原,词中表现作者哀叹祖国山河破碎,人民受难,愤慨南宋统治集团不抵抗侵略和自己报国志愿不能实现的真挚感情。原词中的郁孤台:在赣州西南,其北有望阀(亦后台)。西北望长安:从郁孤台向西北望长安。这里以长安喻指汴京,表达逃到江南的人怀念故都的心情。“青山遮不住”:指江水东流,而青山阻挡不住。余:我。鹧鸪:鸟名。原词后四句的意思是:青山挡不住滚滚的江水,毕竟还是继续向东流去(我怀念祖国,矢志收复失地的心情是什么力量也改变不了的。)傍晚在江边,一个人独自愁闷,听到深山里传来鹧鸪断断续续的叫声,更令人惆怅。“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两句词,现今引用来比喻:任何恶势力都不能改变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或是说明正义事业像奔腾的江水,将涤荡一切污泥浊水,使之滚滚向前。
【原诗】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知我者,二三子。
【出处】 宋·辛弃疾《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鉴赏】 真正了解我的,就只有你们两三个人了。“知我者,二三子”这两句词,可用来表示对友好知交了解自己,内心感到甚为安慰;另一方面也是感叹真正的知己难寻,内心有着说不出的空荡落寞。
【原诗】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东风夜放花千树
【出处】 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鉴赏】 温和的东风,一夜之间就吹得千花万树全都开放了。原词是以“花千树”来形容除夕夜的灯火光彩夺目而众多。今人多照字面来解释:由于东风的来到,使得百花在一夜之间全都开放,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原诗】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
【出处】 宋·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鉴赏】 要请什么人去寻找温柔美丽的佳人,来为我擦去满脸的英雄泪呢?倩:就是“请。”红巾摧袖:手拿红巾,身穿翠袖的女人,是指红粉佳人。作者描写自己壮志未伸,满怀悲愤郁闷,表面上,似乎盼望能有红粉佳人来拂拭慰解内心的寂苦。而实际上却是表示即使有醇酒美人,也难消失意落寞的愁情。后人感叹落魄江湖,怀才不遇,也常用“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这几句词来抒发内心的愤恨孤寂,并期待在凄苦中得到红粉知己的温情抚慰。
【原诗】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出处】 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鉴赏】 在人群里寻找意中人千百次,总是不见意中人,猛然回头一看,却发觉意中人正在那灯火暗淡的地方。阑珊:是指灯火稀落幽暗。独自站在阑珊处,代表凄冷、孤寂、落寞之意。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以这三句词来比喻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三种境界中的第三境界。描写人在那艰苦追寻的过程中,饱尝风霜,那一心系念的理想目标,终于出现在眼前的欢欣与喜悦。这三句词中也含有一种“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意思。
【原诗】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出处】 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鉴赏】 回想当年,刘裕拿着金戈,骑着战马奔驰在战场上,气吞万里,就像猛虎一般雄伟英武。今人常用这三句词来怀念自己年轻时候的豪情壮志,以及风云不可一世的英雄气魄。
【原诗】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谁共我,醉明月?
【出处】 宋·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鉴赏】 “谁共我”或作“谁伴我”。茂嘉:是作者的弟弟。你走了以后,又有谁来与我月下共饮,醉看明月呢?原词是送别之作,描写作者和族弟别后的孤寂,充分流露出作者的手足深情。今人常用“谁共我,醉明月”这两句词,是表示缺乏知己的孤寂、冷清,当然也象征着追寻知己的呼唤有企求。
【原诗】 绿叶听鶗鴃,更哪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觅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出处】 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鉴赏】 夜风吹起阵阵的稻花香,农夫们兴高采烈地谈论今年将是丰收的一年;一路上听到阵阵的蛙声,到处响成一片。描写夏夜乡村夜色的宁静美好;农家预卜又将有丰收的一你那,喜悦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原诗】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古诗词名句好句(岳飞)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出处】 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鉴赏】 三十年来奔波忙碌,所得到的功名,有如尘土一样低微;转战疆场,八千里路的追逐驰骋,眼中看到的,只是那天上的云与月。这两句词是岳飞在《满江红》中的名句,是描写军旅生活的艰苦。后人常用“三十功名尘与土”来感叹自己终年奔波,浮沉人海,成就却是非常低微,真有一事无成的感觉;“八千里路云和月”则含有跋涉千里的壮志豪情。
【原诗】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出处】 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鉴赏】 岳飞决心要消灭金人,他很激动地说:我满怀奋勇杀敌的壮志,准备在打仗时,饿了就吃胡人的肉,谈笑间渴了就喝匈奴的血。岳飞立誓要雪耻复国,杀敌抒恨,忠胆热忱,感人至深。不过他说要敌人的肉,喝敌人的血,这只是一种夸大的形容而已。
【原诗】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出处】 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鉴赏】 这几句词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岳飞“满江红”的名句。“怒发冲冠”常用来形容愤慨到极点的情绪;“仰天长啸”常用来表示心情的高昂激动,或借长啸来发抒满怀的激愤郁气。
【原诗】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出处】 宋·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鉴赏】 付遥琴:借弹奏瑶琴来诉说心事。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原本想借瑶琴来诉说满腹心事,无奈知音的人太少,即使把琴弦都弹断了,又有谁会来听呢?作者感叹当时宋金议和,忧患国难,心绪痛苦忧虑,没有人能够了解。今人常用来感伤满腹心事,空有一腔抱负理想,却得不到知音的赏识。
【原诗】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出处】 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鉴赏】 这首词是岳飞自抒抱负,其情壮怀激烈,读之令人振奋。“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一语,激励不少有志青年为国家、为社会献身。
【原诗】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写景古诗词名句好句(郑板桥)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出处】 清·郑板桥《题竹石》
【鉴赏】 青山上的竹枝,立根在断裂的岩壁中,任凭东西南北风的无情吹打,株枝却依然坚挺屹立,永不屈服。此诗作者郑板桥喜欢画竹咏竹,以竹的有“节”,暗喻读书人所具有的操守和气节,所以他描写竹枝,其实是另有深意。
【原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夜深更饮秋潭水,带月连星饮一瓢。
【出处】 清·郑板桥《访青崖和尚·和壁间晴岚学士虚亭侍读原韵》
【鉴赏】 清澈的潭水,倒映着天上的星辰与明月。在这宁静的深夜里,忍不住拿起瓢子来喝水,水中的星月也一块给舀起来了。夜深人静,喝一瓢潭水,意境脱俗清逸,别有一种迷人的韵味。
【原诗】 渴疾由来亦易消,山前酒旆望非遥。夜深更饮秋潭水,带月连星饮一瓢。
喜白头人醉白头扶
【出处】 清·郑板桥《田家四时苦乐歌》
【鉴赏】 这一句诗上承:“春韭满园随意剪,腊醅半瓮邀人酌。”原诗是描写农家春季时的乐事,青菜满园,好酒满杯。农闲时好友相聚饮酒,满头白发的老人家们也个个开怀畅饮,全都喝得酩酊大醉,大家互相扶持着回家,到处洋溢着一片欢欣和乐。
【原诗】 春韭满园随意剪,腊醅半瓮邀人酌。喜白头人醉白头扶,田家乐。
写景古诗词名句好句(杨万里)
一登一陟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
【出处】 宋·杨万里《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
【鉴赏】 陟,是指升高。作者描写自己登高望远时,原先只感觉那座山起伏不平,似乎并不怎么高,等到自己爬到高处,回头看看那座山,这才知道当自己的脚站在高处时,那座山却是比自己更高。爱好登山的人都会发现:在低处看远山,总是不能看出远山的高耸,只有自己爬上高处,才能发觉它的高耸与伟大。颜渊赞美孔子:“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也是这个道理,杨万里的这两句诗可用来形容一个人学识的高深、渊博;也可用来表示学问本身的永无止境。
【原诗】 岭下看山似伏涛,见人上岭旋争豪。一登一陟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出处】 宋·杨万里《小池》
【鉴赏】 原诗中的泉眼:泉水出口。晴柔:晴天的柔丽风光。尖尖角:指刚出水面的嫩荷叶的尖端。原诗的意思是:泉眼无声地慢慢淌着,好象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水面上树荫掩映,加上晴空、柔风,显得非常幽静。荷叶的一个小小叶角刚刚露出水面,却早有蜻蜓伏在上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两句诗原是写泉池风光的,现在用来形容人们热爱新的事物。新生事物刚一露头,就加以扶植,热烈支持。
【原诗】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天公支与穷诗客,只买清愁不买田!
【出处】 宋·杨万里《戏笔》
【鉴赏】 支:是指支付、知给。上天支付给穷诗人的,只够让他们去买清愁,却买不起田产。自古文人多穷困,诗人一生写作,满腹愁情,整天都在为生活而担忧。“只买清愁不买田”是作者为诗人打报不平,也是为千古文人的穷困、失意而感伤,更是为自己的一生落拓而悲叹。
【原诗】 野菊荒苔各铸钱,金黄铜绿两争妍。天公支与穷诗客,只买清愁不买田!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出处】 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鉴赏】 漫长的夏日,从午睡中醒来,心头的情绪十分低落;只能懒洋洋地看着儿童们,追逐那迎风飘扬的柳花。漫漫夏日,午睡初醒,闲看小孩们追逐柳花,这是一幅多么逍遥、自适的景象。全诗流露出的闲情逸致,引人无限遐思。
【原诗】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出处】 宋·杨万里《晓登万花川谷看海棠》
【鉴赏】 春天来到,百花盛开,风光多么美丽。可是,一年又一年,我好象总是缺少一双看花的眼睛,每逢花开时,我不是在忧愁烦恼,就是为病所扰。这首诗在“千家诗”中题坐:“伤春”。作者感叹自己愁病交加,面对美好的春景,却是无福享受。忧愁是心病,大好春光对失意的人来说,根本起不了一点安慰作用,反倒更增添内心的感伤;心病加上身病,这种痛苦实在令人难以消受。
【原诗】 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个个诗家各筑坛,一家横割一江山。
【出处】 宋·杨万里《和段季承左藏惠四绝句》
【鉴赏】 当代的诗人们,个个都自己筑坛立派,每一家门派都占据着一片江山,整个文坛因而破碎分裂。宋朝诗人黄山谷等的诗风自成一派,与晚唐诗体大为不同,号称江西诗派。许多反对江西诗派的人便与江西诗派形成对垒局面,双方互相讥讽,互相对立。作者感叹江西诗派划地自限,坚守门户之见,于是写下这首诗。“个个诗家各筑坛,一家横割一江山”这两句诗常用来形容学术界或文艺圈爱好结党立派,壁垒分明,互不来往。
【原诗】 个个诗家各筑坛,一家横割一江山。只知轻薄唐将晚,更解攀翻晋以还?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路人错喜欢。
【出处】 宋·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鉴赏】 此诗描写登山下岭,劝人不要随意就说:从山上下了岭,就再也没有什么难走的路了;往往行人走下了山岭,才知道只是一场空欢喜,一山走过,前面还有一座更高的山呢!
【原诗】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路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袈裟未着愁多事,着了袈裟事更多。
【出处】 宋·杨万里《送德轮行者》
【鉴赏】 行者:在这里是指千里苦行的僧人。袈裟:是指僧人所穿的法衣。愁多事,或作:言多事。在还没有出家,未曾穿上袈裟的时候,总觉得人生有太多的和愁苦,唯有出家为僧才能得到解脱;哪知一旦真正当了和尚,穿上袈裟,烦心的事却更多了。杨万里此诗是赠给一位抄经手陀,感慨人生,颇富哲理,十分耐人寻味。
【原诗】 沥血抄经奈若何,十年依旧一头陀。袈裟未着愁多事,着了袈裟事更多。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小溪出前村。
【出处】 宋·杨万里《桂源铺》
【鉴赏】 万山群岭中有一条溪水,受到山势的阻隔不能向前奔流;受到阻拦的溪水在山岭间日夜喧闹不停,然而水流不断穿梭回转,终于绕过一切阻隔,来到前头的山脚下,这时小溪已变作堂堂浩大的溪水,畅快顺利地流出前村了。原诗是说明水势的奔流不断,无可阻拦,它终究还是会寻出一条道路来的。今人常用这首诗来比喻时代潮流的不可抵挡,一切违反潮流的措施不但毫无用处,反而会制造出许多困扰与麻烦。
【原诗】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小溪出前村。
溪回谷转愁无路,忽见梅花一两枝。
【出处】 宋·杨万里《晚归遇雨》
【鉴赏】 溪水回旋,山谷绕转,我正担心没有去路了,却忽然看见前头有一两枝绽放的梅花。这两句诗带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味,颇能给人一种绝处逢生的意外惊喜。
【原诗】 略略烟痕草许低,初初雨影伞先知。溪回谷转愁无路,忽见梅花一两枝。
落红满路无人惜,踏作花泥透脚香!
【出处】 宋·杨万里《小溪至新田》
【鉴赏】 春光来去匆匆,如今已是满地的落花,却没有一个人来怜惜它;路上的行人来来往往把落花践踏成泥,踏得人们满脚都是香气。原诗是感叹春光来得太迟,去得快,美好的时光总是太短暂。“踏作花泥透脚香”这句诗的意境清美脱俗,颇富诗意。
【原诗】 懊恼春光欲断肠,来时长缓去时忙。落红满路无人惜,踏作花泥透脚香!
渡船满板霜如雪,印我青鞋第一痕。
【出处】 宋·杨万里《庚子正月五日晓过大皋渡》
【鉴赏】 秋日清晨,云雾飘渺,大地一片迷蒙,我只能凭着鸡犬的叫声来辨认前面的道路;这时候的渡船上积满了厚厚的霜,那片雪白的船板上印着我踏上的第一个脚印。“印我青鞋第一痕”描写诗人留下第一个脚印的得意喜悦,也可以用来比喻那些领导时代风气的人,创业维艰的困苦情形。唐朝温庭筠有一诗:“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也是描写清晨行路的情景。
【原诗】 雾外江山看不真,只凭鸡犬认前村。渡船满板霜如雪,印我青鞋第一痕。
溪边小立苦待月,月知人意偏迟出。
【出处】 宋·杨万里《钓雪舟中霜夜望月》
【鉴赏】 独自站在溪边,想要等待月亮的出现;哪知等了许久,月亮却好象知道我的心意似的,偏偏不肯出来。我一气之下回到家里,把门关上不想看了,这时候,却见那明月已升上了千峰的顶端。
【原诗】 溪边小立苦待月,月知人意偏迟出。归来闭户闷不看,忽然飞上千峰端。却登钓雪聊一望,冰轮正挂松梢上。诗人爱月爱中秋,有人问侬侬掉头。一年月色只腊里,雪汁揩磨霜水洗。八荒万里一青天,碧潭浮出白玉盘。更约梅花作渠伴,中秋不是欠此段?
古诗词名句好句(王士祯)
一人独钓一江秋
【出处】 清·王士祯《题秋江独钓图》
【鉴赏】 一个人孤独地在江边垂钓,钓的是一江的秋意。这首诗描写秋江边,渔人独钓的逍遥。一个渔人、一件蓑衣、一顶斗笠、一叶轻舟、一枝钓杆,渔人一面唱歌,一面喝酒,逍遥中却又深藏着几许萧瑟、孤寂。
【原诗】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姑妄言之姑听之
【出处】 清·王士祯《题聊斋志异》
【鉴赏】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描写鬼怪故事,大多借鬼讽人,有的新鲜有趣,有的却是荒诞怪异。清朝王士祯认为看这本书,对里面所描写的神鬼精怪,不妨抱着“说的人姑妄言之,听的人姑妄听之”的态度,不必太过认真。凡是听人讲述怪异荒诞、神秘莫测的故事,都可抱持着“姑妄言之姑听之”的态度。
【原诗】 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孤坟鬼唱诗。(诗或作时)
残月晓风仙掌路,何人为吊柳屯田?
【出处】 清·王士祯《真州绝句·吊柳永墓》
【鉴赏】 那位以写“杨柳岸,晓风残月”而闻名的柳永,他的墓就在这条仙掌路上;如今,有谁会来这里拜祭这位一代词人呢?这两句诗是后人追念柳永的名句。一代名人,如今已成一堆黄土,连个拜祭的人都没有,古来文人,真是何等寂寞!真州:在今江苏省仪征县。这首诗是追念宋代词人柳永的。柳永曾任屯田员外郎,因此被称为柳屯田。
【原诗】 江乡春事最堪怜,寒食清明欲禁烟。残月晓风仙掌路,何人为吊柳屯田?
绿扬城郭是扬州
【出处】 清·王士祯《浣溪沙》
【鉴赏】 远远看去,那一片满是翠绿杨柳围绕的城墙,就是天下知名的扬州了。“绿杨城郭是扬州”是描写扬州风光的名句,说明扬州到处都是绿柳垂杨,景色柔美秀丽。
【原诗】 北郭青溪一带流,红桥风物眼中秋,绿扬城郭是扬州。西望雷塘何处是?香魂零落使人愁,淡烟芳草旧迷楼。
古诗词名句好句(唐寅)
人生七十古来稀,我年七十为奇。
【出处】 明·唐寅《七十词》
【鉴赏】 唐寅在原诗中说:七十年岁月中,前十年是是年轻不懂事,最后的十年却已经衰老无力气,真正的黄金岁月是其中的五十年,不过这五十年中又有一半是在夜里度过;所以仔细算起来,真正的人生生活只不过短短的二十五年而已。在这二十五年中,人们都在为生活奔波忙碌,为事业而烦忧痛苦。人生几何?在人们短短的一生当中,乐趣很少,快乐的时光也十分短促,但痛苦却实在是太多了。
【原诗】 人生七十古来稀,我年七十为奇,前十年幼小,后十年衰老;中间止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里过了。算来止有二十五年在世,受辱多少奔波烦恼。
不信死花胜活人,请郎今夜伴花眠!
【出处】 明·唐寅《题拈花微笑图》
【鉴赏】 佳人一大早起来,看见在昨夜雨中绽放的海棠花,就摘下一枝问郎君:“是花好看?还是我漂亮。”郎君说:“你比不上花美丽。”佳人一听之下,大发娇嗔说:“我就不相信那死沉沉的花,能胜过活生生的人!”佳人越想越气,便把花揉碎丢在郎君面前,并说:“既然我比不上花,那么今晚你就去伴花而眠好了。”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写出年轻佳人的娇美、可爱,十分生动、有趣。
【原诗】 昨夜海棠初着雨,数点轻盈娇欲语。佳人晓起出闺房,将来对镜化红妆。问郎花好奴颜好?郎道不如花窈窕。佳人闻语发娇嗔,不信死花胜活人!将花揉碎掷郎前,请郎今夜伴花眠!
立锥莫笑无余地,万里江山笔下生。
【出处】 明·唐寅《绝句》
【鉴赏】 请不要耻笑画家的贫穷困窘,连一个容身的立锥之地都找不着;万里江山却能很快地出现在他的一枝灵巧画笔之下。作者这两句诗颇能表现出文人画家的傲然志气,即使贫无立锥之地,胸中却自有万里江山。由此可见:生活的穷困潦倒,并不能磨蚀有志者的万丈豪情。有傲然风骨的文人志士,更是令人感佩万分。
【原诗】 领解皇都第一名,猖披归卧旧茅衡。立锥莫笑无余地,万里江山笔下生。
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业钱!
【出处】 明·唐寅《言志》
【鉴赏】 我既不炼丹祈求长生,也不做禅盼望出世;既不学商人做生意,也不做农人耕田。闲来无事,就画些青山绿水来卖,即使生活穷苦,也绝不使用人间一分半毫不义的造业钱。此诗作者唐寅以卖画为生,高风亮节,清贫自守,绝不贪取一文不义之财。造业:佛教注重因果报应,人生在世多一分罪恶,便是为来生多添一分罪业。“不使人间造业钱”常用来表示一个人对金钱的淡然态度。
【原诗】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业钱!
古诗词名句好句(王安石)
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
【出处】 宋·王安石《南乡子·自古帝王州》
【鉴赏】 王安石晚年罢相后,闲住金陵钟山。由于政治上的压抑,他的诗词作品遣情世外,其悲壮即寓闲谈之中。在这首词中。在这首词中,作者把六朝的兴衰历史看成是人生“一梦”,而当年王朝知名人士的事业也成为历史陈迹,由此而引起自身的感慨。以往经历的旧事不值一问,人世间的往事犹如流水一般消逝,时光不会倒流。这种消沉的情绪蕴含着复杂的心态。作者以闲游排除居后的孤寂之感,也是借咏史抒发内心不甘改革失败的愤恨难平的心绪,寓悲壮于闲谈之中。
【原诗】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绕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出处】 宋·王安石《茅檐》
【鉴赏】 这两句诗是王安石描写山水的名句。“一水护田将绿绕”一句,写绿水的柔婉;“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写青山的雄壮。这两句诗的语译是:一溪流水护卫着田野,好似围绕着一片绿意;两座青山面对着房屋,犹如推开双门便送进了满山的苍翠。
【原诗】 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蹊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一鸟不啼山更幽
【出处】 宋·王安石《钟山即事》
【鉴赏】 正因为听不见鸟的啼叫声,所以整座山显得更为幽静了。南北朝的王籍有一首“入若耶溪”诗,吟出这样的句子:“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首诗的写法,与王安石诗不同,读者不妨加以比较、体会一番。
【原诗】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啼山更幽。
一言为重百金轻
【出处】 宋·王安石《商鞅诗》
【鉴赏】 王安石实行政治改革,当时的顽固派和理学家对他百般攻击和污蔑,指责他“尚(重视、提倡)法令则称商鞅,言财利则背孟轲”。王安石写这首诗辩驳。原诗的驱民:指驱使、管制人民。今人:指当时顽固派。非:非难、指责。商鞅:先秦法家,在秦孝公支持下,商鞅先从取信于民的措施去执行,成功进行了变法。依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变法之后,新法公布时,为了让人们相信秦朝的革新措施,商鞅下令在国都南门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木柱,声明谁能搬到北门,赏十金。人们感到奇怪,疑惑,没有人敢搬;后来商鞅又宣布:能搬者,赏五十金。后来有个人把大木柱搬到北门,商鞅果然赏给他五十金。于是广大群众都相信商鞅的话,认为他推行新法,言而有信。令:叫、让。政:政策、法令。这首诗意思是说:自古以来管制百姓在于信诚,言出必行。商鞅就言行一致,以实现诺言为重,以百金为轻。本诗表现出王安石对商鞅的高度赞扬,也间接反驳了反对他新政的政策敌。“一语为重百金轻”这句诗是用来说明:言行要一致,言必行,行必果。
【原诗】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人生失意无南北
【出处】 宋·王安石《明妃曲》
【鉴赏】 作者有感于王昭君(就是明妃)的可怜身世,不禁叹息人生有着太多不如意的事,而这些不幸是不论南北到处都有的。原诗是说:阿娇被汉武帝冷藏后宫,王昭君被嫁单于,一在南,一在北,两人的痛苦失意相差无几,都同样令人为之感伤叹息。
【原诗】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回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人生乐在相知心
【出处】 宋·王安石《明妃曲·之二》
【鉴赏】 人生最大的乐事,在于能有一个相互知心的真正朋友。作者藉诗咏叹明妃王昭君。王昭君被汉帝嫁给单于,才有“汉恩自浅胡自深”之叹。朋友相交,贵在知心。在人生的道路上,若能得到一个真心的知己,人生到此可以无恨,这是人的一生当中最大的乐事。
【原诗】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军百两皆胡姬。含情欲说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黄金捍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出处】 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鉴赏】 飞来山:即飞来峰,在今浙江省杭州西湖西北灵隐寺前。寻:古代长度单位,一寻等于八尺。缘:因为。原诗意思是:高高的飞来山上耸立着千丈高塔,听人说地面晨鸡初鸣时,在塔上便可看到红日高升。登上去就不用担心浮云遮住远望的视线,那是因为身在凌空的最高层。全诗表现了王安石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王安石提倡变法,导致激烈的新旧党争。王安石似乎在藉此诗说明:只要宋神宗信任他,就不必害怕反对者阻挠他实行新法了。“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两句诗指: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现在又用来比喻:掌握住了正确的观点和思想方法,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会被一时的假象所迷惑。
【原诗】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可怜新月为谁好?无数晚山相对愁。
【出处】 宋·王安石《北堂》
【鉴赏】 可爱的新月是为谁而装扮如此美好呢?无数的山峰都在夜色中,静默地相对发愁。原诗中的可怜,就是可爱。作者比拟人化的手法写下了“可怜新月为谁好?无数晚山相对愁”两句诗,仿佛新月、晚山也与人一样,有着复杂的情绪;其实却是作者本身的心绪不宁,便藉着这两句诗,描绘出自己内心的满怀愁绪。作者利用隐喻的方式,描写自己的心境,笔法生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原诗】 欲望淮南更白头,杖藜萧飒倚沧州。可怜新月为谁好?无数晚山相对愁。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行行。
【出处】 宋·王安石《示长安君》
【鉴赏】 我兀自感伤彼此分离三年之久,如今我又将要饱受风沙,展开长途跋涉了。
【原诗】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行行。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出处】 宋·王安石《江上》
【鉴赏】 航行在江面上,只见前面青山围绕横阻,仿佛是没有路了,正在迟疑沉思的时候,却忽然看见成千的帆影隐约显露了出来。这两句诗与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已经颇为相似。
【原诗】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回。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出处】 宋·王安石《夜直》(或题作《春夜》)
【鉴赏】 夜晚春色美得令人难以入睡,只见花影在月光映照下,不停地移动,已经爬到栏杆上来了。夜直:就是夜值,晚上值班。这两句诗是描写月下花影,无边春色,迷人的景致,使人久久不能成眠。
【原诗】 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清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出处】 宋·王安石《题张司业诗》
【鉴赏】 王安石十分赞美张司业的诗,他说:看起来好象很平常,其实是最为奇特卓越;做起来好象很容易,其实却是最为艰辛困难。“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两句诗常用来赞美一个人获得成功的不易,在成功的背后总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辛酸痛苦。
【原诗】 苏州司业诗名老,乐府皆言妙入神。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出处】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鉴赏】 春风又吹绿长江的南岸,天上的明月啊!什么时候才能照着让我归去呢?绿:在此处作动词用,是指“吹绿”。这是一首王安石怀念江南金陵的诗,他曾在金陵的钟山住过。“春风又绿江南岸”是王安石讲究修辞最为传诵的名句。传说王安石最初是用“到”字,后来改为“过”“入”“满”,最后才定为“绿”。
【原诗】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来一味凉。
【出处】 宋·王安石《晚楼闲坐》
【鉴赏】 清风婉柔,明月亮丽,却没有人来欣赏。它们同时从南方吹照而来,是那样的柔美清凉。这两句诗描写闲坐楼头,任清风徐吹,月光柔照,怡人的夜景,使人浑然忘却胸中无数烦忧。
【原诗】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来一味凉。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出处】 宋·王安石《北山》
【鉴赏】 漫步郊野,由于一心细数着落花而坐了很久,慢慢地寻找心爱的芳草,因此迟迟才回来。北山:是指钟山。由“细数落花”“缓寻芳草”的句子中,可以看出作者的闲情雅兴与赤子心怀,一片纯真而自然可爱。
【原诗】 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爆竹一声一岁除
【出处】 宋·王安石《元日》
【鉴赏】 这首诗抒发作者自己冲破重重阻力,变法取得初步成功后的心情。除;去掉,过去。屠苏:指屠苏草泡的酒。旧时风俗旧历元旦全家欢饮屠苏酒。曈曈:太阳初升时光芒照着大地由暗变亮的情景。桃符:旧时迷信习俗,春节前在桃木板上画神萘、郁垒二神,挂在门上,用以避邪,谓之桃符。原诗意思是:在爆竹声中一年过去了,大地更新,春风送暖,人们兴高采烈,全家围拢在一起欢饮屠苏美酒。朝霞照亮了千门万户,好象披红挂彩;人们争先恐后地换上新的桃符,除旧迎新。本诗借人民群众庆新年的欢乐场面,抒发作者变法胜利的喜悦。“爆竹声中一岁除”这句诗用来表现春节或元旦节时,人们送旧迎新、欢度佳节,庆贺本年取得的成绩,并争取来年更进步的喜悦心情。
【原诗】 爆竹一声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争插(又作:总把)新桃换旧符。
古诗词名句好句(苏轼)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出处】 宋·苏轼《赠刘景文》
【鉴赏】 “最是橙黄橘绿时”是指秋天。这两句诗的语译是:你可要记住,一年当中最美好可爱的景色,正是那橙子已黄、橘子尚绿的时候。“一年好景君须记”常用来嘱咐他人要特别记住某一段意义不寻常的日子,或是景色最美好的时光。
【原诗】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出处】 宋·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鉴赏】 胸中保有一股浩然之气,迎着千里的雄风,心怀是多么的豪放、快意。后人常引用“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来形容志在千里的豪情壮志,很有一种“乘长风破万里浪”的雄伟气势。登高望远,迎风屹立,最容易引发人的豪情壮志,此时此刻大呼“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确实可以把人心的豪情,畅快地表达出来。
【原诗】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出处】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鉴赏】 人生就像梦幻一般,所谓英雄豪杰,所谓事业功名,在时间巨流的无情冲击下,必将“灰飞烟灭”。想起来还是拿起浊酒,尽情地喝上几杯,并且以此祭江上的明月。樽,是指酒杯。酹,是指酒祭。作者感叹年华易逝,人事无常,功名富贵本是一场空幻,内心不由感到沉痛而悲伤。最后豁然通达,就以此二句作结:“何必在乎人生如梦呢?还是喝酒吧!”此时作者心情已转为开朗、旷达,因此这两句词中便显露出一种意兴潇洒的豪情。
【原诗】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崩云”或作“穿空”,“裂岸”或作“拍岸”,“樯橹”或作“强虏”。)
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
【出处】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鉴赏】 人生在世,总是到处流浪漂泊,这像什么呢?就恰似那飞来飞去的鸿雁一样,偶然在雪地上停留片刻,也许会留下一些指爪的痕迹,但等到鸿雁飞去以后,又有谁会记得它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呢?恰似,或作应似。常年在外流浪的人,最喜欢吟“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这两句诗了。
【原诗】 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人生看得几清明
【出处】 宋·苏轼《东栏梨花》
【鉴赏】 作者看见梨花雪白可爱,触景伤情,不禁感叹人生在世,又能够看到几次如此雪白、可爱的梨花呢?后人常用“人生看得几清明”这句诗,来感叹人生短促、美景易逝,一辈子又能看到几次美好的风光呢?
【原诗】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人生识字忧患始
【出处】 宋·苏轼《石苍舒醉墨堂》
【鉴赏】 人一旦识字,就是一生忧患的开始。苏轼的这种看法与西洋哲学家叔本华的知识痛苦观类似。“人生识字忧患始”这句诗是苏轼的名句,常被用来感叹对人生了解愈多,烦恼、愁苦也就愈多。所以他接着说:“姓名粗记可以休”意思是:人只要粗略记得姓名就可以了,当然这是苏轼一时激愤的话而已。
【原诗】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何用草书夸神速?开卷惝怳令人愁!我尝好之每自笑,君有此病何年瘳?自言其中有至乐,适意无异逍遥游。近者作堂名醉墨,如饮美酒销百忧。乃知柳子语不妄,病嗜土炭如珍羞。君于此艺亦云至,堆墙败笔如山丘。兴来一挥百纸尽,骏马倏忽踏九州。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胡为议论独见假,只字片纸皆藏收。不减钟张君自足,下方罗赵我亦优。不须临池更苦学,完取绢素充衾裯。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出处】 宋·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四日夜记梦》
【鉴赏】 分别十年,是生是死,彼此都无从知晓;遥遥相对,不觉茫然。即使未曾思量,但她的人影却自然浮现心头,使人永难忘怀。“十年生死两茫茫”用来表示对离别经年,既不知生死,又无从联络的亲友的感怀与思念。“不思量,自难忘”描写对故人追念的深刻,难以忘怀。原诗是一首悼亡诗,描写苏轼对已逝妻子的深切思念,情真语挚,感人至深。
【原诗】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出处】 宋·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鉴赏】 人生在世,会遭遇到各种悲、欢、离、合,就好象天上的月亮也有阴、晴、圆、缺一样,这些事是自古以来就不曾圆满周全的。这首词流露出作者洞察人生活的洒脱情怀,也是作者对人生感到无奈的一种自我解嘲。这三句词通常用来感叹人生的无奈,与世事无常。人生在世,总难免会碰到不如意,或令人遗憾的际遇,既然知道没有绝对圆满的人生存在,又何必太过执著呢?
【原诗】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出处】 宋·苏轼(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鉴赏】 人可以像秋鸿般有信息,年年重回旧地;而那些早已过去的往事,却犹如春梦一般,未曾留下一丝痕迹。“事如春梦了无痕”通常用来感叹往事的飘渺,难以寻觅,留下的只是无尽的眷恋与萦怀,若用来代表失去的恋情,则在追忆、怀念中,还蕴蓄着一份苦痛遇见迷惘。
【原诗】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出处】 苏轼《洗儿》
【鉴赏】 苏轼一生聪明能干,才能卓越。由于他自持聪明过人,不肯逢迎权贵;他又擅长写作诗文,时常得罪显要,以至于一生困顿失意。这首“洗儿诗”,是苏轼藉对儿子的期盼,抒发自己满腔的激愤。表面是在嘲弄自己聪明一世,失意一生,实际却是在讽刺那些公卿大臣,全都是“愚且鲁”的无能之辈。
【原诗】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人间有味是清欢
【出处】 苏轼《浣溪沙》(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鉴赏】 这首词是苏轼于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与泗州友人刘倩叔游南山的作品。作者描写春日游玩山水,当他在山野中尝到可口的新嫩春菜时,不禁称赞说:人世间的食物,吃起来最有味的,便是那春日山野间的春菜了。后人常用“人间有味是清欢”来形容乡野生活的朴实,可爱,与山菜野味的清新、甜美。原诗中的“春盘”指的就是春菜。
【原诗】 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出处】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鉴赏】 大江的流水终日不停地向东奔流,那汹涌澎湃的浪潮,淘洗尽了千古以来无数的风流人物。大江东去,代表时间巨流的无情流逝,带走了千古的大好岁月,也带走了千古的英雄人物。大江:长江。风流人物:杰出人物。原词中的羽扇纶巾:指周瑜温文尔雅,儒将风度。故国神游:神游古代的战场。苏轼借此词感叹英雄人物的盛衰无常,气势雄浑,意境悲凉,千古称颂不朽。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卷头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就是由这里演变而来。苏轼在原词中把古战场描写得有声有色,塑造了雄姿英发的周瑜形象,可是结尾却很悲凉。这是苏轼感怀自己年近半百,功业未成的反映。
【原诗】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崩云”或作“穿空”,“裂岸”或作“拍岸”,“樯橹”或作“强虏”。)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出处】 宋·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鉴赏】 驾着小船从此离去,就到江海中度过未来的岁月吧!人在失意或是对眼前生活感到厌烦时,总会盼望脱离旧环境,到一个新地方去享受一下自由逍遥的人生,这两句是描写作者对于一种逍遥岁月的向往,与“优游闲岁月,潇洒度时光”的意味有几分相似。
【原诗】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小诗有味似连珠
【出处】 宋·苏轼《生日王郎以诗见庆次其韵并寄茶二十一片》
【鉴赏】 这句诗上承:“高论无穷如锯屑”。意思是说:长篇大论,高妙无穷,就像锯木时的木屑,连绵不绝;短诗小篇,隽永有味,有如连串的宝珠,晶莹剔透。“高论无穷如锯屑”常用来赞美一个人立论精深高妙;“小诗有味似连珠”常用来赞美小诗的清新可爱。古时有种文体,叫做:连珠体,汉章帝时,命班固、贾逵、傅毅三人作文,文体要简洁清丽,不直接点明主旨,而以隐喻方式,使读者有所体会。因此行文连串如珠,清新而动人,便称为连珠。
【原诗】 折杨新曲万人趋,独和先生于蒍于。但信椟藏终自售,岂知碗脱本无樵。朅从冰叟来游宦,肯伴臞仙亦号儒。棠棣并为天下士,芙蓉曾到海边郛。不嫌雾谷霾松柏,终恐虹梁荷栋桴。高论无穷如锯屑,小诗有味似连珠。感君生日遥称寿,祝我馀年老不枯。未辨报君青玉案,建溪新饼截云腴。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出处】 宋·苏轼《有美堂暴雨》
【鉴赏】 远方黑暗的天空吹来的狂风,把海水吹得竖立了起来;浙东的暴雨,也在狂风的吹袭下,越过江水向这边飞来。这两句诗是描写海上的狂风暴雨;换个角度看,也可当做是描写山川景致的壮丽。从这首诗中,不难发现作者奔腾豪放的气概。作者以“黑风”、“飞雨”等词句,把整首诗烘托得更加生动、突出,那狂风雨骤的海上奇观,仿佛就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原诗】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少年辛苦真食蓼,老景清闲如啖蔗。
【出处】 宋·苏轼《定惠院寓居月夜出次韵》
【鉴赏】 蓼:读作了,是一种野草,味道苦辣。少年时代,历尽苦难折磨,那种辛苦的滋味,就像是在吃蓼草一样,又苦又辣;老年以后,生活平静逍遥,那种清闲的感觉,就像是在吃甘蔗一样,有甜又香。这两句诗形容人生不同阶段的各种境遇。少年时代,奋勇冲破无数难关,吃了不少苦头;老来渐入坦途,一切称心如意。唯有在少年时代历经磨练,才会有老年以后的清闲舒适。现今常用“少年辛苦真食蓼,老景清闲如啖蔗”这两句诗,来勉励人要及时努力,有了辛勤耕耘,到后来才会有美好的收获。
【原诗】 去年花落在徐州,对月酣歌美清夜。今年黄州见花发,小院闭门风露下。万事如花不可期,余年似酒哪禁泻。忆昔还乡溯巴峡,落帆樊口高桅亚。长江滚滚空自流,白发纷纷宁少借。竟无五亩继沮溺,空有千篇凌鲍谢。至今归计负云山,未免孤衾眠客舍。少年辛苦真食蓼,老景清闲如啖蔗。饥寒未至且安居,忧患已空犹梦怕。穿花踏月饮村酒,免使醉归官长骂。
水清石出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
【出处】 宋·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恩二僧》
【鉴赏】 溪水清澈,水底的石头就会清楚地显露出来,在水中游玩的鱼儿清晰可数,深林里寂静无人,只听鸟儿相互间轻快地招呼着。清幽无人的宁静世界中,自然流露出一种动人的画意与诗情,那股清逸、脱俗的韵味,真令人回味无穷。
【原诗】 天欲雪,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 水清石出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 腊日不归对妻孥,名寻道人实自娱。 道人之居在何许?宝云山前路盘纡。 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 纸窗竹屋深自暖,拥褐坐睡依团蒲。 天寒路远愁仆夫,整驾催归及未晡。 出山回望云木合,但见野鹘盘浮图。 兹游淡薄欢有余,到家恍如梦蘧蘧。 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出处】 宋·苏轼《食荔枝》
【鉴赏】 苏轼爱吃荔枝,“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这是他吟咏荔枝的名句,说他每天大吃荔枝三百颗,那种鲜美、可口的味道,使他很想长久做个岭南人。荔枝属亚热带以南的植物,中国仅产于岭南一带;台湾南部也产荔枝,但在大陆北部则非常少见。后人引用“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这两句诗,来表示荔枝鲜美好吃;也可说明岭南盛产荔枝。
【原诗】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桥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出处】 宋·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鉴赏】 我这流浪天涯、身心疲倦的旅客啊!一心怀念故园,痴迷地望着山中那条通往家乡的归路,几乎把心眼都给望穿了。异乡羁旅、天涯漂泊的流浪客,痴痴地望着山中归路,思念故园亲友,情愿望断心眼。只是事与愿违,不禁感叹有家归不得,不知何时才能踏上归途。苏轼是宋代的大诗文家,他的作品多半情意真挚,感人至深,这或许与他坦率、旷达的性格有关。
【原诗】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
【出处】 宋·苏轼《江城子·别徐州》
【鉴赏】 天涯沦落,内心有无限的愁思悲绪;难得与故人相逢,却有要匆匆分手。异乡游子,他乡遇故友,本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可是聚少离多,相逢太匆匆。漂泊天涯的游子,怀抱着满腔的离情别绪,心情十分哀凄,今日一别,何时相见?依依离愁,情何以堪?
【原诗】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馀几许?春纵在,与谁同?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 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出处】 宋·苏轼《题西林壁》
【鉴赏】 原诗中的横看:正面看。岭:不很高的山,形状长而平。峰:山的顶端,形状尖而高。缘:因为,由于。西林:西林寺,在今江西省庐山上。原诗的意思是:正面望去高岭横空,侧面一看却成了峻拔的奇峰。从远近、高低不同的角度来看,更是千姿百态。雄伟的庐山啊!为什么认不清你的真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深山之中。这首诗描写了庐山的秀丽多姿和作者自己从观望山景中所得到的启发,意在说明观察事物如果不是处在错综复杂的事物之外,就不能真正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最能描写出“当局者迷”的情境;“不识庐山真面目”常用来比喻无法认清一个人真正的底细与才干。“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现今用来说明人们要全面、客观地认识和观察问题。
【原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出处】 宋·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鉴赏】 古往今来,多少悲欢离合的无常世事,就像一场梦幻;可是又有谁曾经从这梦幻中觉醒过呢?只有那旧欢伴着新怨,不停地在流转罢了。感叹明知人生如梦,却没有觉醒的时候。人生有太多的无奈与矛盾,但人类却往往跳脱不出这层束缚,怎不令人扼腕叹息呢?
【原诗】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出处】 宋·苏轼《南歌子·雨暗初疑夜》
【鉴赏】 只有多情的流水,伴着我悠闲的行走。“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这句词,意境高妙,十分动人。就整首词读来,别有一股惆怅迷惘的意味。
【原诗】 雨暗初疑夜,风回便报晴。淡云斜照着山明,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卯酒醒还困,仙村梦不成。蓝桥何处觅云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出门无侣漫看书
【出处】 宋·苏轼《次韵柳子玉见寄》
【鉴赏】 想要出门游玩,却找不着知心的伴侣,只好待在家里,散漫无聊地看书。这句诗可用来表示无友相伴的寂寞情怀;也可表示在家看书的自在闲情。“出门无侣漫看书”通常用来形容假日在家看书的悠闲心境。
【原诗】 薄雪雷雨晓清初,陌上春泥未溅裾。行乐及时虽有酒,出门无侣漫看书。遥知寒食催归骑,定把鸱夷载后车。他日见邀须强起,不应辞病似相如。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出处】 宋·苏轼《西江月·黄州中秋》
【鉴赏】 人生虚幻无常,世事就像一场大梦;春去秋来,生命不过是短短的几回秋凉而已。作者感叹世事如梦,短短人生又能有几回秋凉?往事不堪回首,眼前尽是一片空虚与茫然。当人洞察世间的人情世故以后,常会引用“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两句词,来形容人生态度的旷达。
【原诗】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溅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
【出处】 宋·苏轼《陌上花》
【鉴赏】 陌上花:是苏轼根据当年民歌改写而成,意境凄婉而悲凉,语译这两句诗是:人们生前的一切荣华富贵,就像那清晨草上的露水,只留下片刻的晶莹光辉;死后的一切美好声名,有如那路边的花朵,只能绽放出短暂的芬芳香气。作者感叹人生名利富贵的虚幻迷离,就像那草头露、陌上花一样,转眼便消失无踪了。
【原诗】 游九仙山,闻里中儿歌陌上花,父老云: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王以书遗妃,曰:“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吴人用其语为歌,含思宛转,听之凄然。而其词鄙野,为易之云: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长歌缓缓归。陌上山花无数开,路人睁看翠軿来。若为留得堂堂去,且更从教缓缓回。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已作迟迟君去鲁,犹教缓缓妾还家。
世间哪有扬州鹤
【出处】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鉴赏】 世界上哪里会有像扬州鹤一样,完全合乎理想的事呢!传说古时有几个人聚在一起,各自诉说自己的愿望:一个希望能做扬州刺史;一个想当万贯富翁;另一个但愿能骑鹤升天成仙;最后一个则愿“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换言之,这个人但愿同时拥有其他三人的愿望。后人就以“扬州鹤”来代表十全十美的理想化事物,也就是指不可能实现的空想、奢求。
【原诗】 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傍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哪有扬州鹤?
白水满时双鹭下,绿槐高处一蝉鸣。
【出处】 宋·苏轼《溪前堂》
【鉴赏】 水满的时候,一对白鹭飞下来嬉戏;在绿槐树的最高的地方,有一只蝉在那儿鸣叫。
【原诗】 白水满时双鹭下,绿槐高处一蝉鸣。酒醒门外三竿日,卧看溪南十亩荫。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出处】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鉴赏】 大好河山,美丽如画,一时间的风云际会,真不知兴起了多少的英雄豪杰。原词中先描写赤壁的壮丽景色:“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然后赞美大好河山,美丽如画,回想当年,风云际会,群雄并起,各展神通,是何等慷慨豪壮的气象!今人常用“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来形容河山的壮丽与人才的辈出。这两句词中,有对大好河山的热爱,有对历史英雄的怀想,当然也有对当代豪杰之士的赞美与期盼。
【原诗】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崩云”或作“穿空”,“裂岸”或作“拍岸”,“樯橹”或作“强虏”。)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出处】 宋·苏轼《中秋》
【鉴赏】 在我这一生所有的中秋夜里,不可能经常见到如此美好的明月,更不知明年的今夜,会是在什么地方欣赏明月。“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这两句诗,是描写良辰易逝,美景不再,并对自己漂泊异乡,沦落江湖的悲惨遭遇,感到无限的伤痛。
【原诗】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自古佳人多命薄
【出处】 宋·苏轼《薄命佳人》
【鉴赏】 自古以来,美人大多命薄。命薄:就是薄命,人生道路多阻难,表示命运不佳。欧阳修“再和明妃曲”末两句是:“红颜佳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因此一般常读为“自古佳人多薄命”。其实,红颜未必多薄命,红颜而能有美好命运的,为数也颇多呢!
【原诗】 双颊凝酥发抹漆,眼光入帘珠的皪。故将白练作仙衣,不许红膏污天质。吴音娇软带儿痴,无限闲愁总未知。自古佳人多命薄,闭门春尽杨花落。
好竹连山觉笋香
【出处】 宋·苏轼《初到黄州》
【鉴赏】 看到满山美好的竹林,就好象已经闻到了竹笋的芳香。苏轼曾被贬到黄州,黄州多竹,当地竹笋芳香迷人,极为可口好吃。这首诗便是描写苏轼对田园风情的沉迷与依恋。喜爱竹笋的人,当他登山郊游,看到满山竹林时,他就能体会到这种“好竹连山觉笋香”的独特意境。
【原诗】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出处】 宋·苏轼《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鉴赏】 芒鞋:就是草鞋。此二句词意思是:手提竹杖,脚穿芒鞋,走起路来轻快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好怕的呢?即使是在一片烟雨中,也不妨穿着一身蓑衣任性随情地过一生。作者描写自己以竹杖芒鞋行走于烟雨中,却仍然从容自在,飘逸潇洒。作者以烟雨暗喻仕途恶劣,但他却依旧逍遥自得,坦荡闲散,丝毫不在乎环境的艰苦。即使披着蓑衣在烟雨中度过一生,也是心甘情愿。
【原诗】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出处】 宋·苏轼《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鉴赏】 回头看着那刚才走的、一片风雨萧瑟的来路,还是回去吧!既没有风雨,也不是天晴呢!作者在此词中,表现出他不畏恶劣环境,艰苦卓绝的精神;而作者那种飘然潇洒的心境,更可显露出他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也无风雨也无晴”这句词充满禅机,若能仔细体会,自可获益无穷。
【原诗】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老病逢春只思睡,独求僧榻寄须臾。
【出处】 宋·苏轼《瑞鹧鸪·城头月落尚啼乌》
【鉴赏】 难得遇见如此晴朗的春日,而年老多病的我,只想真正地睡上一觉;但愿能有一间僧榻,让我好好的睡上一会。“老病逢春只思睡,独求僧榻寄须臾”这两句词,充分表现出作者苏轼对人生的通达与彻悟,世俗烦扰全不放在心上。
【原诗】 城头月落尚啼乌,朱舰红船早满湖。鼓吹未容迎五马,水云先已漾双凫。映山黄帽螭头舫,夹岸青烟鹊尾炉。老病逢春只思睡,独求僧榻寄须臾。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出处】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鉴赏】 原词是赞美周瑜在赤壁之战时,他所表现出的自在潇洒迷人风度。这三句词意思是:手里摇着羽扇,头上戴着纶巾,就在他从容的谈笑声中,曹魏水军的船舰都已被烧成灰烟消失了。原词作者苏轼以他的生花妙笔,把一代豪杰蓬勃的英气与潇洒的风度,描写得十分深刻、动人。
【原诗】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崩云”或作“穿空”,“裂岸”或作“拍岸”,“樯橹”或作“强虏”。)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出处】 宋·苏轼《八声甘州·寄参廖子》
【鉴赏】 参廖子:是僧人道潜的号,道潜是苏轼的好友。他有“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东风上下狂”的名句,深得苏轼的赏识。有情的风,从万里外把潮水卷来,却又无情地把潮水送了回去。有情潮来,无情潮去,苏轼的这首词,充满着人海浮沉的感慨与无奈。撇开原词,单独看“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两句,却有着一份“无可奈何花落去”与“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空虚与茫然。
【原诗】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有道难行不如醉,有口难言不如睡。
【出处】 宋·苏轼 《醉睡者》
【鉴赏】 既然有路难行,不如大醉一回;既然有口难言,不如大睡一场;不论是昏醉或是沉睡,都不必为路的难走与话的难说饿烦忧。作者怀才不遇的痛苦无人了解,于是便在伤心寂寞之余,写下了这首诗来抒发心志。睡去固然可以忘忧,可是醒来却更加无奈,这与“借酒浇愁愁更愁”的道理是相同的。知识分子盼望能得到暂时的解脱,可是内心却更加的空虚寂寞。
【原诗】 有道难行不如醉,有口难言不如睡。先生醉卧此石间,万古无人知此意。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出处】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鉴赏】 有一次苏轼与他的弟弟苏辙(字子由)路过渑池,路上马死了,两人便骑着驴子到一间僧寺借宿,并在寺壁上题诗,后来子由还特地写一首“渑池怀旧”的诗。苏轼重游旧地,当初招待他们的老僧已经死去,寺里替老僧盖了一座新塔。当年兄弟俩题诗的旧壁也坏了,再也见不到往日的题诗,感叹人生在世,犹如飞鸿般的飘飞不定。
【原诗】 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出处】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鉴赏】 在竹篱之外开了几枝桃花,鸭子最先知道春来江水已暖。
【原诗】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求田问舍笑豪英,自爱湖边沙路免泥行。
【出处】 宋·苏轼《南歌子·带酒冲山雨》
【鉴赏】 作者描写自己老来一事无成,并无大志,只想求田问舍置产安居,即使被一般英雄豪杰所取笑也毫不在意,自己就是偏爱在那没有泥泞的湖边沙路上,随意地散步行走。湖边沙路无泥,信步漫游,轻松舒适,此诗充分流露出作者通达淡泊的心怀。
【原诗】 带酒冲山雨,和衣睡晚晴,不知钟鼓报天明,梦里栩然蝴蝶一身轻。老去才都尽,归来计未成,求田问舍笑豪英,自爱湖边沙路免泥行。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出处】 宋·苏轼《六月廿七日望湖楼醉书》
【鉴赏】 望湖楼:在西湖旁。语译这两句诗是:我本来就没有家,不住这里又能到哪里去呢?何况就是在故乡,也没有像这里如此优美的湖山景色。“我本无家更安住”描写作者漂泊流浪、无家可归的寂寞凄凉;“故乡无此好湖山”是赞美西湖风光的优美动人。
【原诗】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出处】 宋·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余七岁时,见眉山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乎?乃为足之云。
【鉴赏】 正要屈指计算西风何时到来,哪想到流水年华早已在暗中不知不觉地偷偷消逝了。西风有信,年华不再,这两句诗含有一种岁月无情、青春虚度的意味。骤然醒觉,往事已如烟尘,好梦难再,青春已消逝无踪。
【原诗】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我思君处君思我
【出处】 宋·苏轼《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
【鉴赏】 作者以这句词描写自己对友人的深刻思慕:当我正在思念你的时候,你也一定是在思念我。苏轼是个多情人,总以为别人也像他一样多情,当他在思念别人时,就天真地以为别人也正在思念他。性情坦率,感情真挚,这便是大诗人苏轼可爱的地方。
【原诗】 簌簌无风花自堕,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落日有情还照尘,山青一点横云破。路尽河回人转舵,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凭仗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出处】 宋·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鉴赏】 我想要乘风归去,又害怕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美好,但那高处地方的寒冷会使人受不了。虽想要远离俗世,但内心还是有些牵挂,放心不下。人站在高处,每当轻风吹来,总会兴起一份“我欲乘风归去”的遐想。“高处不胜寒”常用来形容地位或学识过高的人,总会遭到别人的妒忌,并且会因为超然离群而产生孤寂萧索的落寞感。
【原诗】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出处】 宋·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鉴赏】 只希望人能够永远的平安无事,即使相隔千里之遥,也能共同欣赏那天上美丽的月亮。婵娟:是指月亮。人:是指怀念的人。苏轼作此词是怀念苏辙(字子由)。这两句词是怀念远方的亲友,也是对他的祝福,祝福他一切顺利平安。
【原诗】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观人间世,无如醉中真。
【出处】 宋·苏轼《饮酒》
【鉴赏】 我仔细观察人间的世事,发觉:人只有在喝醉酒时,才是最坦率、最真诚的。诗人大多爱酒,以为酒可以使人陶醉忘我,使人诗兴大发,苏轼也是报持如此的看法。人情虚伪险恶,因此人在平时总是戴着一张假面具。只有在醉了以后,才能表现那一份难得的真情。
【原诗】 我观人间世,无如醉中真。虚空为锁殒,况乃百忧身。惜哉知此晚,坐令华发新。圣人骤难得,日且致贤人。
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出处】 宋·苏轼《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鉴赏】 醉翁:是指欧阳修。西湖:这里是指颖州(在今安徽省)的西湖。欧阳修曾在西湖做过一首木兰花令,在他死后,苏轼也来到这里,听到当地的人还在唱欧词,感叹之余就作了这一首词:尽管醉翁欧阳修早已去世,佳人至今还唱着他的歌词;光阴似箭,四十三年的时间就像闪电一般地消失无踪了。点抹:电光一闪立即消失,形容其快无比。后人常将“四十三年如电抹”这句诗中的年代加以更改,用来形容光阴消逝的快速惊人。
【原诗】 霜余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颖咽。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杨万里是南宋什么诗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