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中劫数 下载指的是什么

什么是命中的劫数?_百度知道
什么是命中的劫数?
我有更好的答案
生命长河中注定的厄运,大难,大限。劫数,佛教及印度教时间单位,亦作“刧数、“刦数”、“刼数”。 原为佛教语,指极漫长的时间,后亦指厄运,灾难,大限。 古印度婆罗门教认为,世界经历若干万年后会毁灭一次,然后重新开始。这一生一灭被称为“一劫”。而在佛教教义中,劫数包括“成、住,坏,空”四劫,坏劫时会有水灾、风灾和火灾出现,甚至导致世界毁灭。不能简单的说这是迷信,其实这里含有朴素的辩证思想:事物都是呈周期性变化的,有生即有灭,过程或长或短,总是轮回变化,不可抗拒。我国古代文化大师对劫数的理解参照如下:1、五代 齐己 《勉送吴国三五新戒归》诗:“法王遗制付仁王,难得难持劫数长。”《敦煌变文集·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讲经文》:“个个延经刼数,日日不离寳树。”2、 元无名氏 《冯玉兰》第三折:“那两个船家是将钱觅到,也都在刦数里不能逃。”《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襄刼七十七万七千七百年,释教已尽,此是刼数。” 3、清 魏源 《圣武记》卷九:“如蝗蝻非人力所能捕尽,惟委于刧数之未完。”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述流寇事颇悉,相与叹劫数难移。”4、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八篇:“封国以报功臣,封神以妥功鬼,而人神之死,则委之于劫数。”
采纳率:87%
来自团队:
后亦指命中注定的厄运,大难:“封国以报功臣,人间劫数自短。清&魏源&《圣武记》卷九:“如蝗蝻非人力所能捕尽,惟委于刧数之未完。后亦指厄运,日日不离寳树。”元 无名氏 《冯玉兰》第三折,传灯笑柄,枉作骑墙汉。恒沙无量。”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八篇:“襄刼七十七万七千七百年,释教已尽,灾难,大限。”《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大限。亦作“刧数”。 原为印度教语,也都在刦数里不能逃。亦作“刦数”。亦作“刼数”:“那两个船家是将钱觅到,封神以妥功鬼,而人神之死,则委之于劫数:“述流寇事颇悉,此是刼数。”清 郑燮《念奴娇 高座寺》:青史讥弹。指极漫长的时间,具体数目有各种说法命中的劫数是佛教及印度教时间单位,指漫长的时间:“个个延经刼数,相与叹劫数难移。”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法王遗制付仁王,难得难持劫数长。”《敦煌变文集·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讲经文》。五代 齐己 《勉送吴国三五新戒归》诗
劫数,汉语词汇。拼音:jié shù佛教及印度教时间单位,指漫长的时间,具体数目有各种说法。后亦指命中注定的厄运,大难,大限。亦作“刧数”。亦作“刦数”。亦作“刼数”。 原为印度教语。指极漫长的时间。后亦指厄运,灾难,大限。五代 齐己 《勉送吴国三五新戒归》诗:“法王遗制付仁王,难得难持劫数长。”《敦煌变文集·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讲经文》:“个个延经刼数,日日不离寳树。”元 无名氏 《冯玉兰》第三折:“那两个船家是将钱觅到,也都在刦数里不能逃。”《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襄刼七十七万七千七百年,释教已尽,此是刼数。”清 郑燮《念奴娇 高座寺》:青史讥弹,传灯笑柄,枉作骑墙汉。恒沙无量,人间劫数自短。清 魏源 《圣武记》卷九:“如蝗蝻非人力所能捕尽,惟委于刧数之未完。”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述流寇事颇悉,相与叹劫数难移。”[1]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八篇:“封国以报功臣,封神以妥功鬼,而人神之死,则委之于劫数。”[2] 其他解释编辑「劫」是时间或时限的意思。不是佛学名词。「数」不是佛学名词。屈原于《楚辞》的〈卜居〉内有云:「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此数是指占卜之术数;《书经》的〈大禹谟〉则云:「天之历数在汝躬」,以及收录于《文选》应璩所撰之〈与曹长思书〉一文内又云:「春生者繁荣,秋荣者零悴,自然之数,岂有恨哉!」这些都是讲天理、命运或气运之说。而将之与佛教的「劫」字配合,便产生「劫数」之说了。道家谓天地一成一毁为一劫曰名为周而复始。术数家亦指命中注定的厄运,大难,大限。是古代道家的宏观时间概念之一。古代道家传说宇宙经历若干万年会归元复始一次,重新再开始。出处《文子·自然》:“十二月运行,周而复始。” 意思是转了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地循环。可以简要地将基本思想表述如下:世界是按照极其漫长的时间周期,即所谓的”生成的大年“,周而复始地永恒循环;这个周期因为过于漫长而实际上无法预测,但又不是完全确定的;在这个永恒循环的过程中,世上的一切,包括我们每个人以及我们一生中的每个细节,都已经并且将要无数次地按照完全相同的样子重现,绝不会有丝毫改变。
你生出来,就决定的,这是你上辈子造的孽
你听谁说的
你听谁说的
你才上辈子造的孽
你妈人车翻了
你妈灵车翻了
你爸棺材弄脏了
你全家都死了,都是你克死的。你个灾星,你命中有劫数。你这辈子会害死所有的亲人
你全家都死了,都是你克死的。你个灾星,你命中有劫数。你这辈子会害死所有的亲人
你全家都死了,都是你克死的。你个灾星,你命中有劫数。你这辈子会害死所有的亲人
你全家都死了,都是你克死的。你个灾星,你命中有劫数。你这辈子会害死所有的亲人
你全家都死了,都是你克死的。你个灾星,你命中有劫数。你这辈子会害死所有的亲人
你全家都死了,都是你克死的。你个灾星,你命中有劫数。你这辈子会害死所有的亲人
你全家都死了,都是你克死的。你个灾星,你命中有劫数。你这辈子会害死所有的亲人
你全家都死了,都是你克死的。你个灾星,你命中有劫数。你这辈子会害死所有的亲人
你全家都死了,都是你克死的。你个灾星,你命中有劫数。你这辈子会害死所有的亲人
你全家都死了,都是你克死的。你个灾星,你命中有劫数。你这辈子会害死所有的亲人
你全家都死了,都是你克死的。你个灾星,你命中有劫数。你这辈子会害死所有的亲人
你全家都死了,都是你克死的。你个灾星,你命中有劫数。你这辈子会害死所有的亲人
你全家都死了,都是你克死的。你个灾星,你命中有劫数。你这辈子会害死所有的亲人
你全家都死了,都是你克死的。你个灾星,你命中有劫数。你这辈子会害死所有的亲人
你全家都死了,都是你克死的。你个灾星,你命中有劫数。你这辈子会害死所有的亲人
你全家都死了,都是你克死的。你个灾星,你命中有劫数。你这辈子会害死所有的亲人
你全家都死了,都是你克死的。你个灾星,你命中有劫数。你这辈子会害死所有的亲人
你全家都死了,都是你克死的。你个灾星,你命中有劫数。你这辈子会害死所有的亲人
你全家都死了,都是你克死的。你个灾星,你命中有劫数。你这辈子会害死所有的亲人
你全家都死了,都是你克死的。你个灾星,你命中有劫数。你这辈子会害死所有的亲人
你全家都死了,都是你克死的。你个灾星,你命中有劫数。你这辈子会害死所有的亲人
你全家都死了,都是你克死的。你个灾星,你命中有劫数。你这辈子会害死所有的亲人
你全家都死了,都是你克死的。你个灾星,你命中有劫数。你这辈子会害死所有的亲人
你全家都死了,都是你克死的。你个灾星,你命中有劫数。你这辈子会害死所有的亲人
你全家都死了,都是你克死的。你个灾星,你命中有劫数。你这辈子会害死所有的亲人
你全家都死了,都是你克死的。你个灾星,你命中有劫数。你这辈子会害死所有的亲人
你全家都死了,都是你克死的。你个灾星,你命中有劫数。你这辈子会害死所有的亲人
你全家都死了,都是你克死的。你个灾星,你命中有劫数。你这辈子会害死所有的亲人
你全家都死了,都是你克死的。你个灾星,你命中有劫数。你这辈子会害死所有的亲人
也就是人败落的时候
不信这玩意儿!我命由我不由天!要有这个想法!不然没有出息
被人欺负后来辍学了,高中没读,大学也没读,周围的其他同学都顺利进行,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人这辈子。都有个困难啥的。以后就好了!
影响一生啊。以后也不好
儿子有志气的。以后就是再大的灾难。都打不趴下!放心。就好好栽培教养就行
儿子有志气的? 什么意思
如果孩子有志气!
儿子 还是孩子
儿子就是孩子。。
你喊谁儿子
我这是解释。。。。汗…………
我只有一个女儿
我这是解释。。。。汗…………
其他3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上篇:节气养生活动:寒露过后怎么钓鱼?下篇:近在眼前的巴蜀文化元素有哪些?相关测算十年大运八字财运生肖运势2018年运相关推荐农历腊月二十三供灶君仪轨 紧那罗王圣诞仪轨春节出行可以念 道教保佑旅途平安念什么经中国十大肉身菩萨 立地成佛为什么敬神时要点三炷香 有何含义十句感悟人生的禅语语录热门专题冬至各个地区形成了自己的冬至特色,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北吃饺子,南吃汤圆。结婚吉日到了适婚年龄,按照人生循循渐进的节奏便是选个结婚吉日,步入婚姻殿堂圣诞节圣诞节专题:圣诞节是几月几日、圣诞节的由来及习俗编辑推荐盘点中国十大名胜古迹全球十大最变态食物中国十个最邪门的地方传说中中国上古十大神兽比城市还富裕的中国十大名村热门推荐最全的十二星座配对组合想知道你的百分百女孩/男孩是哪个星座的吗?那就快来看看吧……称骨算命表女命详解称骨算命是算命术的一种通过你的出生年份与出生月份进行计算……2018年运势最好的生肖2018年生肖兔的运势状况不算太好,但是相比于其他一些生肖,已经属于中等……测你的一生有几次婚姻?在大学生活里,我们能够遇到各式各样的人,认识到很多不同的朋友……简明易懂的看星盘教程星盘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小编将分为三个教程,循序渐进地教大家……加载更多劫数 - 搜狗百科
&&最新版本
该版本已锁定
  劫数(jiéshù)   解释:一种宗教用语。   古印度(古印度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中国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   古代印度,又译身毒、天竺。公元前2500-前1500年,达罗毗荼人创造了哈拉帕文化。后来摩揭陀日益强大,统一了全印度。公元2-3世纪,一度被贵霜王国统治。古印度存在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其佛教、文学、哲学、艺术、科学等,对世界文化影响深远。   印度是我国的近邻,位于南亚地区。但由于连绵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脉的阻隔,我们对于这位邻居的情况又知之甚少,&去西天取经&在中国人的耳朵里成了艰难的代名词,和古代埃及的尼罗河、两河流域以及中国的黄河、长江一样,印度河、恒河同样酝酿了光耀人寰、彪炳史籍的古代文化。古埃及、巴比伦、古中国、古印度同被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在距今五十万年以前,印度次大陆就已有了远古先民,他们同样是刀耕火种、渔猎采集,在此一代代地繁衍生息。到了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印度境内遍布了居民点,人们已开始从事农业,驯养家畜,制造精美的生活用具。这一切,为一个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的诞生提供了沃土。在南亚次大陆,有一个头枕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脚濯浩瀚的印度洋,恢恢然陈躺,又生机无限的古老国度。这就是被人称作&月亮之国&的印度,因其国土形状宛若牛首,也有人称之为“牛颅之国”。   恒河,从喜马拉雅山起步,走过一个被孟加拉湾、阿拉伯海和印度洋环抱的亚洲半岛,滋润了这一方土地,也孕育了一片光辉灿烂的文明,成为一个国度的“圣河”。而这个幸运的国度就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婆罗门教认为,世界经历若干万年后会毁灭一次,然后重新开始。这一生一灭被称为“一劫”。而在佛教教义中,劫数包括“成、住,坏,空”四劫,坏劫时会有水灾、风灾和火灾出现,甚至导致世界毁灭。   不能简单的说这是迷信,其实这里含有朴素的辩证思想:事物都是呈周期性变化的,有生即有灭,过程或长或短,总是轮回变化,不可抗拒。  人生真爱,即使无奈,也是无悔!是为一劫!珍惜缘,面对劫,都是人生的组成!亦作“刧数”。亦作“刦数”。亦作“刼数”。原为佛教语。指极漫长的时间。后亦指厄运,灾难,大限。   五代 齐己 《勉送吴国三五新戒归》诗:“法王遗制付仁王,难得难持劫数长。”《敦煌变文集·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讲经文》:“个个延经刼数,日日不离寳树。” 元 无名氏 《冯玉兰》第三折:“那两个船家是将钱觅到,也都在刦数里不能逃。”《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襄刼七十七万七千七百年,释教已尽,此是刼数。”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九:“如蝗蝻非人力所能捕尽,惟委于刧数之未完。”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述流寇事颇悉,相与叹劫数难移。”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八篇:“封国以报功臣,封神以妥功鬼,而人神之死,则委之于劫数。”《金刚经说什么》二十一品:非说所说分 - 如是我闻佛教网
& &&&& & >>&&二十一品:非说所说分
《金刚经说什么》二十一品:非说所说分
【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
什么都没说
【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 】
这是佛自己提出来的,就是自说自话,提出来告诉须菩提。他说你啊,千万不要有这么样的一个观念,什么观念?你不要认为佛在这个世界上说了法──实际上,他老人家三十一岁悟道后就开始说法,八十岁入涅槃,说了四十九年,他这里都一慨否认了。“莫作是念”,千万不要有这个观念,认为我说过佛法,“何以故”?什么理由?假使有人说如来有所说法,真正说过某一种法,“即为谤佛”。
譬如说,佛叫我们念佛,叫我们修止观,叫我们修戒、定、慧,所谓三十七道品,说般若,说法相,说唯识,都是他说的。现在他都说,如果有人讲我有说法,即为谤佛,就是毁谤他。这很奇怪了!他说这个人在毁谤佛法。什么理由呢?“不能解我所说故”。因为这个人虽然学佛法,听了佛法,但他不能理解我所说的佛法,他没有懂,所以才说我有说法,这是错误的话。
我们先从教育来说,一个真正的教育家,会体会到佛说的这个道理,的确一句都不假的。一个教书教了几十年的人啊,在我认为是受罪,是罪业深重才教书,那真是非常痛苦。这话怎么讲呢?假使有一百个人听课,同样一句话,这一百个人的反应和理解,统统不同。有时候甚至老师说是白的,结果很可能有五六个同学告诉你,老师说是灰的。所以从事教育多年的人,会感觉到教育是一件受罪的事,非常痛苦。另一方面讲,一切众生有一个最大的障碍,就是语言文字,因为语言文字不足以表达人的意识。所以,现在有一门新的学问叫语意学,专门研究这个问题。
譬如我们说,“你吃饭没有?”这一句话随便问人,会产生几个结果,一种是觉得这个人非常关心自己,连有没有吃饭,他都知道,多关心我。另有一种人会觉得是在耻笑他,分明晓得今天没有钱吃便当,偏要问我吃饭没有,可恨!还有一种人会觉得这个人很滑头,你看,故作关心状,故作多情的样子,很讨厌。同样一句话,四面八方反应不同。所以人与人之间意思的沟通,有如此之难。
有时候不说话反而容易懂,一说话反而生误会。不但人是如此,世界上很多的生物,也不大会用语言的。鱼跟鱼两个眼睛一看,彼此就懂了。蝙蝠在空中飞,两个翅膀一感觉,就飞开了。人类的语言,除了嘴吧说话以外,身体皮肤都会讲话;我们被人家靠近,就会感觉热,就想躲开一点,皮肤会说话的缘故。语意的道理就是如此,光凭说话是极容易误解的;所以佛说,他说法的本意是要使一切众生听了不要著相,不要抓住他所说的不放。
悟道、成佛是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所说的法如筏喻者;等于一个过河的船,你过了河不必要把船背在身上走。换句话说,如果过河不要你的船好不好?当然好!你会游泳就自己游过去,佛并不要你一定坐他的船过去。禅宗就有许多教育法,有时连船都不给你,要你自己设法过去,你只要有方法过了这个苦海就行了。
所以佛的说法,就是要我们懂得这个道理,殊不知大家学佛听了他的法,自己没有明心见性,没有悟道,反而拚命抓住他所说的法,当成真宝,真是拿着鸡毛当令箭。所以他现在否认这个,因为这些人“不能解我所说故”,不能理解他所说法的意思。接着他陈述理由。
【 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
真正的佛法,佛用一句话说完了,就是不可思议。后世到了禅宗,讲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有一天上座说法,学生徒弟们都等他讲,等了半天他没有说话,忽然抓起面前讲台上一朵花,那么一转,大家也不晓得他什么意思,谁都不懂,只有他的大弟子迦叶尊者,破颜微笑,这是典籍的记述。这个“破”字形容得妙极了,大家等了半天,心情都很严肃,场面非常庄重,迦叶尊者忍不住了,一下子笑了出来。这一下被佛看到了,佛就说“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不立文字。微妙法门,付于摩诃迦叶。”因为迦叶懂了,这是禅宗的开始。
我们可以想一想这个是什么?佛拿一支花那么看一下,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正表示说法者无法可说,没有一个固定的形态来表达。真正佛法到了最后是不可说不可说,不可思议;说出来都非第一义,都是第二义。无上妙法本来不可说,所以佛在菩提树下悟道以后,马上要入涅槃,就要走了。本来他也不想讲什么《金刚经》,什么都不想讲。根据经典的记载,那时帝释天人都下来向他跪着请求,你老人家不能这样搞啊!你多生多世发大愿,说大彻大悟之后要度众生,现在你大彻大悟证道了,你反而要走路,不管大家,这个不行啊!佛讲了一句什么话呢?《华严经》、《法华经》上都有:“止。止。我法妙难思。”就说了这么一句话。
这句话就是《金刚经》的含义了。他连续两个字,止,止,就是说你停止,你停止,我证得的法,说了你们也不懂。“止”这个字,也告诉了你一念不生全体现。止,一切妄念不生,一切烦恼不起,万法皆空,定在这里,然后你可以懂佛法了。所以说,止,止,我法妙难思,一句话说完了,《金刚经》都用不着讲了。
实际上只有一个止字,就是此心难止,此心止不了。如果能止,一切戒、定、慧,六度万行,就都从此而建立,从此而发生。所以所有的说法,都是方便;换句话说,佛经三藏十二部所说的也都是教育法。教育法只限于教育法,教育的目的是使你懂得那个东西,如果抓住老师的教育法当成学问就错了。
关于老师教学生,禅宗大师有几句话“见齐与师,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如果徒弟的见解与老师一样的话,减师半德,这个学生减掉老师一半了。假定老师八十岁,徒弟三十岁悟道,见解跟老师一样,但却差老师五十年功夫,所以说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学生见解超过了老师,才可以够得上做徒弟,继承衣钵。许多大德祖师都感叹找不到衣钵传人,就是这说的法,也都是教授法,他说出来的法,是希望你悟道而成佛,见过于师,那就用不着抓住他方便的说法,当成是真实了,这一段就是这个意思。
下面接着转了一个方向,大家注意!前面都是须菩提,须菩提,接着这里加了几个字。
须菩提与佛对答
【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 】
这里对须菩提突然加了两个字,称为慧命须菩提,好像鸠摩罗什翻译经典时故意多写两个字一样。其实佛也没有说什么法嘛!他只叫我们第一不要把肉体身当成佛;第二,不要著相;第三他说他没有说法。除了这三个要点外,他并没有讲一个什么法门!可是,好像有一个人懂了,这个人就是我们的大师兄须菩提。懂了就是荷担如来慧命,所以这里称慧命须菩提。佛的弟子里说般若的空性,须菩提属第一位证得空性的人。今天我们大家在座学佛的人,一念之间证得了自性空,这个人就是得到了慧命,延续了慧命,所谓然灯也就是这一念之间证得了自性空,这个人就是得到了慧命,延续了慧命,所谓然灯也就是这一盏灯可以点下去,不会熄了,可以传灯了。
慧命须菩提听到这里就懂了,佛法是不可说,不可说,没有什么东西可说的。因为他懂了,所以他担心一件事。他说:佛啊,“颇有众生”,他说也许将来有众生,听你那么讲,能生起信心吗?
【 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 】
嘿!佛答的更妙,根本不理他这个问题。
什么叫众生?本来就没有众生。这个话很严肃了,后世一切众生都被否定了。什么叫众生?本来就没有众生。
这是什么话!照儒家顾亭林的解释,就是两个桶,一桶有水一个空,倒过来倒过去就是那一桶水;是法者,即是非法,是名为法。色身者,即非色身,是名色身,都是这个话。
是啊,表面一看是不通嘛!须菩提一问,将来有些众生听你老人家这样一讲,会起信心吗?佛并没有说会不会起信心,只说什么众生啊?“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所谓众生,根本就没有众生。
听佛这么说,我们赶快下课吧!大家也不要听《金刚经》了,因为我们都不是众生。
顽石点头为什么
不是众生是什么呢?个个是佛。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是佛揭穿的方法。换句话说,你不要替大家担心,个个都会成佛。这个道理,佛在《法华经》,《涅槃经》上就讲过。中国文学上有两句话,“生公说法,顽石点头”,就是与《涅槃经》有关的典故。
当南北朝的时候,一位叫道生的和尚,是年轻的法师,现在来讲,就叫做才俊法师。当时佛涅槃时最后的说法《涅槃经》,才翻译过来半部,这个翻了半部的经,中间提到一个问题,就是一阐提人能不能成佛?一阐提是罪大恶极,坏透了的人。他们不孝,杀父杀母,杀佛杀罗汉,坏事做尽,罪业深重,下无间地狱;就好像世间判罪无期徒刑,永远不会翻身。这些大恶性众生能不能成佛呢?当时佛法还没有完全过来,《涅槃经》只有半部,这位青年法师写篇论文,认为一阐提人也能成佛,一切众生最后都要成佛。
道生这个论点一出,全国的法师都要打死他,这还得了!佛都没有敢这样说过。当时这个道生年纪轻,文章好,学问好,最后大家看在出家人情面,算他不懂,把他赶到江南去了。那个时候佛法都在长江以北,道生被赶到江南,就到苏州,金山这一带,在山上住茅蓬,也没人听他讲了,他只好对着一些石头讲。
有一天他又讲到这个问题时,他仍说一切罪大恶极的众生,最后还是能成佛,你们说对不对?这时那些石头就摇起来了。这就是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典故。
道生离开北方的时候曾说:我说的法绝对是合于佛法的,如果我说的法合于佛法,我死的时候坐师子座。以后《涅槃经》全部翻译过来了,原来佛也是这样说的,一切众生皆会成佛。所以《金刚经》这里,告诉慧命须菩提,所有众生,即非众生,不要看不起人啊!一切众生都是佛。
【 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
这个道理就说明,一切众生生命的存在,都是幻有的,是幻相。三界六道和二十五有的众生,都是因缘所生,是没有固定的。法身的生命,在六道轮回中迁流不息,也是根据自己的业果因缘而来的;所以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它的本义是说明,一切众生自性本来是佛;自己能够反照而明心见性,就不叫做众生了,个个都是佛了。刚刚提出来,道生法师说的一阐提人,最后都要成佛,这个意义在《涅槃经》、《法华经》中,也是这样说的。释迦牟尼佛是我们劫数中第四尊佛,就是第四个梯次的佛,这个劫数叫贤劫,有千佛出世,最后成佛的是楼至佛,现在化身为韦驮菩萨的,因为他的愿力,要护持贤劫里一千个佛,待他们个个都成佛以后,他才最后成佛。这是佛教对于贤劫组织的一个说法。
换句话说,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众生,不仅是人,凡有生命有灵知的生物,都能够成佛。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
要彻底的研究这个道理,就是法相唯识的道理,这个地方揭发出来见法,就是见地。人世间因为一切众生有我见,所以就有人;有人就有我,就有是非;有是非,就有烦恼;有烦恼就有痛苦,如此等等一连串下来。我们虽有一个身体,但身体非我之所有,暂时归我之所属,这是因缘所生,四大假合而成,不究竟,总归会幻灭的。
真正的这个自性是不生不灭的,这个自性是空性,空性必须要无我才能达到。当你修证到一个无我的境界,就得到一个智慧,就是唯识中所讲的平等性智。无我就无人,无人就无他,无众生相,无烦恼,无一切等等。一切皆空,即无众生之相。这个唯识是表诠,金刚般若法门是遮诠,说明这个道理。
对于这一段我们给他的偈语是:
第二十一品偈颂
为谁辛苦说菩提,倦卧空山日又西。
遥指海东新月上,夜深忽闻远鸡啼。
“为谁辛苦说菩提”,佛不是说了吗?我没有说过法,别的经典也曾经讲过,我说法四十九年,没有说过一个字。
佛法是不可说不可说,法身之体是不可说处。所以,他辛辛苦苦说这些菩提证道的法门,为谁而说?为众生而说。等于唐人罗隐的两句诗:“采得百花酿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这一首诗是非常有名的,人生也本来如此,像蜜蜂一样,把百花辛辛苦苦采来,酿成蜂蜜,结果呢?这个蜂蜜自己吃不到,为谁辛苦为谁甜,这是感叹人生。
那么佛呢,他倒不是为这个辛苦,他为了度一切众生,为使众生个个见自性成佛而辛苦。可是本来无我,为谁辛苦呢?
“倦卧空山日又西”,所以后世佛的弟子们之中,许多高僧悟了道,永远隐山高卧不出,不说一句。譬如天台宗的祖师慧思禅师,在南岳悟道后,始终没有下过山,人家劝他说,你这位大师悟道了,为什么不下山度众生?他独住孤峰顶上,一个人都没有去过。他说我何必下山度众生呢?我独坐孤峰顶上,已经一口吞尽诸方,一切众生我度完了。
后来有人也提这个问题来问过我,我说他当然可以那么讲,慧思大师一辈子不下山,他却有一个智者大师这样的徒弟,号称东方的小释迦;这一个徒弟就够了,用不着他出来,所以他可以说这样的话。如果没有这样福报,这样成就的人,也得不到像智者大师这样的弟子的话,这个话就不能随便讲。但是,的确有人悟道以后,一生不说法而度人无数。
譬如我们晓得禅宗一位大师,书上经常画的布袋和尚,他的说法就是背着一个布袋,人家问他佛法,他把布袋一放,就在你前面一站,什么都不说,他看你懂,他笑笑;你不懂,他把布袋一背又走了。
布袋和尚就是泗州大圣,据说是弥勒佛的化身来的,他永远背个布袋。实际上他说得很清楚呀,人家问他,什么是佛法?他把布袋一放,我们现在这个布袋还放不了呢!这个妈妈给我们的布袋永远放不下来,所以他把布袋一放,叉手一站,这就是佛法。
他看看你不懂,布袋又背起来走,你放不下就提起来走,都一样,佛法就是那么简单,他没有说一句话,这就是佛法了。那么,不说法能不能度众生呢?不见得不能,但众生还是靠方便教授法来度的。
“遥指海东新月上”,后世的禅宗,把祖师悟道的故事编集为《指月录》。佛在《楞严经》上说,一个人问月亮在哪里?有人用手指向月亮,说月亮在这里。但是你不要看指头,只看月亮,你光去看指头,不看月亮,是没有用的,指头不是月亮。
佛说的法,不是这个指头;我们大家学佛学了半天,都抓到指头当月亮,都错了。不过这个故事,说明众生都是同样的心理。
另一个是道家吕纯阳的故事,也与指头有关。吕纯阳最后是由禅宗悟道,是黄龙禅师的弟子,所以吕纯阳也变成佛教的大护法。他就有一句话,“众生易度人难度”,他说的“众生”不是佛学这个众生,是指人以外的生命。众生容易度,人最难度,“宁度众生不度人”。
有一天吕纯阳到南京,变成一个很可怜、苦恼的老头子,到一个专门卖糍粑的老太婆那里,天天去吃糍粑,吃了不给钱,吃了好几年,这个老太婆永远不问他要。他后来问这个老太太,为什么不要钱?我看你这个老头子没有钱啊!吕纯阳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好人,只有你是个好人,你要不要成仙呀?老太婆说我不要成仙,我卖我的糍粑,很舒服。你要不要发财?我有一个法子传给你可以点铁成金。吕纯阳说着就在她那个铁锅上一点,铁锅就变成黄金了。老太婆说:嗯!蛮有道理,我还是不要。
吕纯阳心里想,这个人真好,世界上只有这个人是好人。最后又问:老太太,你究竟要什么呢?老太太说把你的指头给我就好了。吕纯阳只好摇摇头说,众生易度人难度,宁度众生不度人。
佛经上有一个指月的公案,叫我们看月亮,不要抓指头,可是一般学佛的人,也同吕纯阳碰到这位老太婆一样,专抓指头不看月亮。这就是第三句遥指海东新月上。
“夜深忽闻远鸡啼”,不要灰心,远远听到鸡啼了,总归有一个人会出来的,不要看长夜漫漫,总会有天亮的时候。
责任编辑:&&
文章修订&& 1.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劫数 下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