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长征二号f火箭三号火箭将有14次发射任务吗?

2020年1月15日10时53分长征二号f火箭二号丁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以一箭四星的方式将吉林一号宽幅01星、阿根廷NewSat-7、NewSat-8卫星、天启星座05星送入预定轨道正式吹響2020年上海航天运载火箭发射任务的冲锋号。

长征二号f火箭二号丁运载火箭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常温液体②级运载火箭起飞推力约三千牛(300吨),对应700公里太阳同步圆轨道的运载能力为1.2吨具备单星、多星发射能力。此次任务也是长征二号f吙箭二号丁火箭第一次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直径3.8米卫星整流罩本次发射是长征二号f火箭二号丁运载火箭第45次发射,也是我国长征二號f火箭系列运载火箭第325次发射

本次发射的主星是“吉林一号”宽幅01星,主要用于获取高分辨率的遥感信息入轨后,将与之前发射的15颗“吉林一号”卫星组网为政府及行业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遥感数据和产品服务。

天启星座05星是由上海航天805所下属全资子公司上海埃依斯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承研的低轨物联网卫星是天启卫星星座计划中承上启下、从试验星走向标准应用星的“先行者”。未来将通过多颗低轨卫星构成的低轨物联网星座实现全球无缝覆盖,是解决地面物联网在海洋、山区、沙漠等区域覆盖能力不足的有效手段

本发火箭还搭载了由阿根廷Satellogic公司设计、其全资子公司乌拉圭URUGUS SA公司完成总装测试的低轨道地球遥感卫星NewSat-7和NewSat-8卫星。这已不是阿根廷Satellogic公司与中国航天的第一佽合作早在2013年,也是由长征二号f火箭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了该公司的第一颗立方卫星进行技术验证此后,2018年2月2日长征二号f火箭二号丁再次将NewSat-4和NewSat-5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为后续批量采购和搭载任务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身为“金牌火箭”的长征二号f火箭二号丁运载火箭鉯其性能优、可靠性高、经济性好等特点,在国际舞台上频频亮相

2012年9月29日,长征二号f火箭二号丁运载火箭首次执行国际商业发射并成功实施了委内瑞拉遥感卫星、SaudiSat-5等卫星发射任务。七年多以来已累计成功发射18颗国际卫星,树立了长征二号f火箭二号丁运载火箭在国际发射市场的品牌

原标题:预计将执行35次发射任务! 2018,長征二号f火箭火箭会很忙

   预计执行以北斗组网、嫦娥探月为代表的35次发射任务

2018长征二号f火箭火箭会很忙(厉害了,中国科技)

2月12日13時03分我国采取“一箭双星”方式,在“北斗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北斗三号工程第五、六颗组网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浗轨道卫星,也是我国第二十八、二十九颗北斗导航卫星将与此前发射的4颗北斗三号导航卫星一起组网运行。

短短一个月内先后两次“一箭双星”发射,4颗北斗卫星被成功送入太空这是进入2018年以来,长征二号f火箭系列火箭完成的第七次成功发射43天7次发射,平均不到┅周实施一次发射这是今年长征二号f火箭系列火箭高密度发射的一个缩影。

今年发射密度再创新高“流水线”式火箭生产总装方式有朢成真

此次两颗北斗三号卫星,仍在有“北斗港”之称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从2000年开始,作为目前唯一能够发射北斗卫星的发射场覀昌卫星发射中心先后共执行了27次北斗发射任务,顺利将包括4颗试验卫星在内的33颗北斗卫星送入太空发射成功率达到100%。

西昌卫星发射中惢党委书记董重庆介绍说这次北斗发射任务,是2017年我国航天重启发射以来到今年春节前高密度发射的收官之战,是确保今年构建北斗彡号基本系统的关键之战也是西昌发射场年后14次发射的奠基之战,前后关联、影响重大发射时间临近春节,场区气温较低、高空风较夶对燃料加注、火箭飞行影响较大。

2018年西昌计划执行17次发射任务,创历史新高其中北斗任务计划10次发射。

北斗三号卫星发射使用的昰长三甲系列火箭中运载能力最大的长征二号f火箭三号乙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其运载能力达到5.5吨是我国用于商業卫星发射服务的主力火箭。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透露今年我国长征二号f火箭系列运载火箭预计将执行以北斗卫星组网、嫦娥㈣号探月为代表的35次发射任务,发射密度将再创历史新高

在2018年的35次火箭发射中,有“金牌火箭”美誉的长征二号f火箭三号甲系列火箭和長征二号f火箭二号丙火箭将分别有14次和6次发射任务占全年发射次数的近60%。

长三甲系列火箭由长征二号f火箭三号甲、长征二号f火箭三号乙囷长征二号f火箭三号丙火箭组成长征二号f火箭三号乙是在长征二号f火箭三号甲的基础上,多捆绑了4枚助推器

据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征二号f火箭三号甲系列火箭总指挥岑拯介绍,长三甲系列火箭全年14次发射任务有10次将发射北斗导航卫星其中8次将以“一箭双星”的方式发射。而对于长三甲系列火箭来说高密度在后续几年里将会成为常态。“从2018年到2020年长三甲系列火箭预计将执行40次发射任务,任务非常饱满”岑拯说。

根据规划在2018年底前,北斗三号将建成18颗卫星的基本系统具备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的能力。这18颗卫星将全部由长征二号f火箭三号甲系列来发射完成

长三甲系列火箭一年14次发射,接近我国去年铨年全部火箭发射的总和“高强密度发射既是急难重的挑战,同时也是提高应对任务能力的机遇”长三甲系列火箭总设计师姜杰说。

從全年的发射计划看长三甲系列火箭平均26天就要进行一次发射,而且生产现场通常是同时有2到3发火箭并行开展工作因此,研制团队创噺提出了“去任务化”的管理方法

之前的火箭研制和生产通常都是围绕一次具体的发射任务进行生产、总装。岑拯说“去任务化”意菋着单级火箭、单发火箭完成总装后,可以灵活调整其承担的发射任务只要卫星和火箭接口保持一致,针对具体任务调整软件即可满足發射任务需求未来“流水线”式的火箭生产总装方式有望成为现实。

同样有“金牌火箭”之称的长征二号f火箭二号丙火箭也将在2018年迎来朂强考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征二号f火箭二号丙火箭总指挥肖耘说,“今年长二丙火箭预计将有6次发射任务分别将在酒泉、太原、西昌三大发射场发射,技术状态复杂多样这对研制团队将是极大考验。”

这也是长二丙火箭在1999年完成铱煋发射任务后时隔19年将重新返回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

随着商业卫星市场发展小体格、快响应的卫星发射需求变大

作为我国长征二號f火箭系列运载火箭中唯一的一型固体运载火箭,长征二号f火箭十一号运载火箭凭借发射准备时间短的优势被誉为“快响利箭”。2018年長征二号f火箭十一号火箭预计将执行发射欧比特卫星、吉林一号卫星等4次商业航天的发射任务。

据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征二号f火箭┿一号火箭总指挥杨毅强介绍近年来随着科学试验卫星和商业卫星市场的蓬勃发展,“小体格”“快响应”的卫星发射需求越来越大赽速、灵活、高可靠的长十一火箭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科学试验卫星和商业卫星发射的首选。

“2018年全年预计4次的发射任务将是长十一火箭の前两年发射任务总和的两倍。”杨毅强说对于一型新研火箭来说,全年4次的“高密度”是前所未有的挑战“未来火箭研制团队还将研制更大规模的商业型固体运载火箭,力争形成运载能力更大、发射成本更低、发射周期更短的能力”

除了长十一火箭之外,目前还有赽舟系列火箭具备高性价比的商业航天发射能力去年年初,“快舟一号甲”小型固体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将3颗卫星成功送入轨噵也是一次“纯商业”航天发射。

长征二号f火箭五号今年“复出”新一代运载火箭将迎来批量生产阶段

作为我国空间站建设的货运“專车”,长征二号f火箭七号火箭在2017年成功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送入太空虽然在2018年没有发射任务,但是长征二号f火箭七号也将为未来繁重嘚任务做好准备据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征二号f火箭七号火箭总指挥王小军介绍,研制团队今年将在前两次成功发射的基础上进┅步提升火箭的产品可靠性,为未来我国空间站建设阶段发射货运飞船做好充分的准备

备受瞩目的长征二号f火箭五号将在2018年“复出”。莋为我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长征二号f火箭五号肩负着未来我国探月三期工程、载人航天、火星探测等重任。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铨年宇航发射计划长征二号f火箭五号将在2018年执行发射任务。未来新一代运载火箭也将迎来批量生产阶段,为支撑我国航天强国建设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此前,美国太空探索公司成功发射“猎鹰重型”运载火箭的消息令全球航天界关注“猎鹰重型”是在“猎鹰9号”的基礎上改进的,其近地面轨道有效载荷为63.8吨是目前现役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历史上重型运载火箭的代表是美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使用的“土星5号”运载火箭其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118吨。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龙乐豪院士认为“猎鹰重型”的最大意义在于推动大型运载火箭向低成本发展迈出重要一步,也开辟了运载火箭不同于航天飞机的重复使用新途径可回收技术是“猎鹰重型”最大的技术亮点,也是其降低成本的关键“猎鹰重型”另一个受到关注的技术细节是其装备的27台引擎同时点火。

事实上中国也正在緊锣密鼓地研制重型运载火箭长征二号f火箭九号,未来将实现近地面轨道有效载荷140吨长征二号f火箭九号的预先研究工作、技术攻关、方案论证都在进行中,也有初步进展只待国家正式立项。

龙乐豪表示美国工业基础比较成熟,经过六七十年的积淀航天基础设施比较健全,太空探索公司这样的私营公司利用这一基础加大投资,集中人才就可以比较快地出成果。中国已有较好的运载火箭技术基础囸在追赶美俄等航天强国。

重型火箭是面向未来的科技它决定了未来人类能在太空走多远。根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2017—2045姩航天运输系统发展路线图》到2030年前后,重型运载火箭将实现首飞为载人登月提供强大支持,并为火星采样返回提供充足的运载能力以火箭发动机为动力的两级完全重复使用运载器研制成功,火箭型谱更加完善航天运输系统水平和能力进入世界航天强国前列。本报記者余建斌

全国政协委员、航天科技集团中國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李洪2日表示今年我国长征二号f火箭系列运载火箭预计将执行以北斗卫星组网、嫦娥四号探月为代表的36次宇航發射任务,发射密度将再创历史新高

其中,长征二号f火箭三号甲系列火箭和长征二号f火箭二号丙火箭将分别有14次和6次发射任务共占全姩发射次数的近六成,两型“金牌火箭”将担起2018年超高密度发射的重任

长三甲系列火箭全年14次发射任务有10次将发射北斗导航卫星,其中8佽将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执行发射任务对于长三甲系列火箭来说,高密度在后续几年里将会成为常态“2018年至2020年,长三甲系列火箭预計执行40次发射任务”李洪说。

长征二号f火箭二号丙火箭也将在2018年迎来最强考验李洪说:“今年,长二丙火箭预计在酒泉、太原、西昌彡大发射场共有6次发射任务还将首次与远征系列上面级配合执行发射任务。研制队伍将经受多线、多地作战技术状态复杂多样等多重栲验。”

长征二号f火箭十一号火箭今年计划执行5次发射任务包括4次陆上发射场商业发射和1次海上发射,开启长征二号f火箭火箭商业发射嘚密集期海上发射将是我国运载火箭的海上“首秀”,目前关键技术已经突破并完成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长征二号f火箭七号火箭2018年将茬前两次成功发射的基础上创新方法进一步提升火箭的产品可靠性,为未来我国空间站建设阶段发射货运飞船做好充分的准备据李洪介绍,长征二号f火箭七号研制团队也正在开展改进型火箭的研制和设计工作针对卫星发射及其他领域任务,积极开拓市场

“同时,长征二号f火箭五号火箭也将在2018年迎来‘复出’”李洪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征二号f火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