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新航母为什么拥有技术却不发展大型航母吧

当前位置: &
11:00:22 & & &
论证了10年,建造了近8年,“女王”终于出海了。当地时间6月26日,皇家海军“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缓缓离开苏格兰罗赛斯船厂,开始海试,为自己刷上“米字旗”作最后努力。虽然新航母进行海试比预计时间晚了3个月,但这也足以令在航母上“空窗”多年的英国皇家海军感到骄傲和自豪。对于深陷政治困境的英国而言,“女王”出港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峥嵘初现的新航母给英国人带来了满脸的感叹号,给外界带来的却是满屏的问号。今天,我们就来把这些问号一一拉直。关于动力系统:为啥不用核动力?在绝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核动力与航母的先进性之间似乎可以画个等号,特别是顶着巨大光环的“伊丽莎白女王”号,理所当然应该塞进去几个核反应堆。邻居法国可是早在20多年前就有了核动力航母。然而,走下神坛的英国人在先进和实用之间还是坚定地选择了后者。个中缘由,恐怕是战略需求和技术问题。二战后,受到重创的英国无力支撑庞大的海军舰队,许多舰艇都退役被拆解,加上第二次中东战争的外交失利,英国的软硬实力双双下滑,开始进行战略收缩。到了冷战中后期,曾经纵横全球各大洋的英国皇家海军已彻底沦为一支地区军事力量,航母一度成了“无用品”。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爆发,“铁娘子”七拼八凑的远洋舰队磕磕绊绊地赢下了战争,这也使英国人认识到大中型航母依然不可或缺。两相作用下,英国便形成了一种矛盾心理:想要航母,但却不需要太好的航母。从技术上来说,大型舰艇的核动力系统要求较高、研制难度较大,而这恰恰是英国的短板。皇家海军最先进的“机敏”号攻击型核潜艇,使用的还是几十年前的反应堆。如果强行使用不成熟的产品,邻居家的“戴高乐”号就是血淋淋的教训。因此,英国采用了燃气轮机和全电推进系统作为新航母的动力系统组合。其装备的MT-30燃气轮机是罗罗公司的最新产品,使用寿命长达5万小时,远高于目前任何船用燃气轮机。综合全电推进方式更是进一步提高了新航母的运转效率。要知道,美国的“福特”号都不敢用全电推进系统。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为您推荐:
扫描到手机英国为什么拥有技术却不发展大型航母吧_百度知道
英国为什么拥有技术却不发展大型航母吧
我有更好的答案
光荣号(62/R.62 )、特修斯号、帕尔修斯号、勇士号、庄严号、华丽号、可怕号、列维坦号、尊敬号、仙座号、海洋号、战神号、凯旋号、巨人号、有力号二战时英国的航母数量和规模排在美国之后:大中型航母:暴怒号、勇敢号、光荣号、皇家方舟号、光辉号、胜利号、可畏号、不屈号、无敌号、鹰号、半人马号、英格兰号、复仇号;轻型航母:独角兽号
采纳率:88%
为您推荐: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英国6万吨航母:比中国航母先进,俄却说先进却不强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
Sina.cn(京ICP18-02-25 12:57|||||||||||
逆天啊,逆天啊,逆天啊,猴子们,颤抖吧!!
看见海上机场,俺就很激动哈!
好大的移动平台啊,岛与岛之间用这玩意,不就可以构成一大片了吗
填岛加上这玩意儿 大干一场
这是不造航母改造岛了。
会比航母大很多,当然航速很低,成本也低很多。优点是足够大,很多东西都摆的开,甚至很多航母上不能用的飞机都可以起降了。比如中型运输机,美国航母虽然做过实验,但是要清空整个甲板才能运作一架,完全没有实用性。这个巨型机场可以轻松玩转美国超级航母都玩不起的东西。另外多个浮体,体积巨大,很难击沉的。
弱点是航速低,机动性差,甩不开潜艇。攻防性能都比航母差。
但是好歹能动呀。一小时18公里,一天也跑400来公里呢。几天就从广州跑到南沙了。俩星期都进印度洋了。。。。。。
逆天的东西。
中国南海钢管航母方案曝光,长900米,航速10节
&可移动陆地&由科学构想变成工程现实
海上建造&可移动陆地&由科学构想变成工程现实&&由冀东发展集团开发的国际级重大项目桁架式超大型海上平台项目进展顺利。
桁架式超大型海上平台技术,是一种全新概念的海上浮体结构型式,技术水平世界领先、产品用途十分广泛,属于新型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将使中国率先掌握&超大型海上平台&工程化的核心技术,把握战略先机。冀东发展燕东建设公司总经理王术永介绍说,桁架的标准面积分90米&300米、120米&600米和120米&900米三种规格,但它根据需求拼接组装无限放大,相当于多个船体并联形成浮岛式的平台,并且配置动力可以以18公里/小时的时速进行移动,在这块&陆地&上可以进行旅游开发、码头仓储、能源发电、海水利用以及作为海洋保障基地。王术永说,&如果作为旅游开发,在陆地上建度假村,夏天的时候度假村停在渤海湾,冬天的时候就可以停到三亚湾&,有秦皇岛、海南三亚等多家旅游城市对此项目表示出合作意向。目前,已经接到了作为&深海综合保障基地&使用的订单,2015年正式进入生产阶段同时进行市场推广。
海南远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2014年在海南省工商局注册成立的一家大型的股份(非上市)有限公司。公司致力于在海洋工程创新和建设海洋强国的大目标下,利用&桁架式超大型浮动平台&的专利技术,投资建设:
一、 远海超大型海上酒店;
二、 远海商业中心(免税商场;)
三、 海上嘉年华(大型康体娱乐中心、垂钓码头、潜水码头等);
四、 游艇母港,其它舰船的补给基地,远海作业人员的休整、中转基站,海政服务,海洋或海岛开发的后勤补给;
五、 远海航空港(机场跑道、直升机停机坪、空管);
六、 远海搜救中心,海上医院;
七、 科研实验、开发及其它用途的综合保障基地;
面对日趋复杂的南海局势,海南远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秉承&国家主权受到严峻挑战,战略需求时不我待!军民融合既是国家的战略,更是企业的机遇&这一宗旨,企望与各界有识之士、有志企业共同打造中国&绿色国土&的美好明天!
向南!向海!向全球!
展望2020!中国海军将有2个航母编队23条盾舰1/30查看原图图集模式中国海军的发展速度一直是有目共睹的,到2020年中国将拥有2个航母编队,23艘装有相控阵雷达的驱逐舰,24艘带垂直发射系统的054A护卫舰,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水面力量。(鸣谢:飞扬asuka)
自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俄罗斯海军一直走着下坡路,规模一减再减,许多军舰因无法大修,只能早早退出现役,连训练工作都无法正常进行,近年以来,随着俄重整军备的开始,海军终于开始恢复了状态,也许新建战舰交付的并不多,但是训练等明显加强。
俄罗斯海军的发展计划中,航空母舰一直为重中之重,近年更是积极的制定新航母计划,如今已推出了代号:风暴的十万吨级的航母方案,对于它的设计相当得意,曾经扬言要把该方案卖给中国,帮忙中国造十万吨级航母,可惜中国没兴趣,其实更想把方案推销给印度,赚一笔至少60亿美元的合同。
如今俄唯一航母&库兹涅佐夫&号从北方舰队南下地中海,第一次投入实战。为俄积累宝贵的航母使用经验,这一点太可贵了!也是一次展示,俄罗斯实力的大好机会,不过也让人注意到另一个问题:该舰应大修了!
自服役以来,该舰因多方面的原因只接受了正常的维护,并没有进行过大修改装,其实该舰当年入役时,即有点急促,不待海试完成,即从黑海北调。目前的状态确实不好,不久前,曾曝光其内部的锅炉舱,如果不是特意说明,那么人们绝对不法将其与航母联系到一起,与中国辽宁舰的同一设备状态相比,真有天地之列。据称其动力系统已相当老化,其航速已无法达到25节以上。[!--empirenews.page--]
俄方自然明白其状态如此,如果从下水算起,如今该舰的舰龄已快30岁,也确实到了进行全面改装的时候了,已计划对该舰进行一次至少2年的大修,时间大约为2018年,估计是待目前的造船厂完成扩建工作,为建造新型航母进行的工程,显然新建造船设施将首先用于该舰的大修。
这显然不会是一次简单地大修,而是全面的升级改装,先要把该舰能拆的设备全部拆掉,然后再换上全新的设备,至少航电系统要更换,其它方面的东西也要调整。理论上,俄方可以生产所需的所有设备,但是难度很大,&库兹涅佐夫&号建造于30年前。所涉及各类设备,由当时的分布在整个原苏联的各个企业生产,如今其中大部分已不存在,既便存在也不一家能生产了,整个供应体系已经解体。论起来,俄罗斯造船厂原本并没有建造或大修巨型战舰的能力,这一工作在以前被安排给位于黑海的造船企业,后来俄借助为印度改装旧航母的机会,才具备了大修航母的能力。以航母的复杂度,俄方既便能保证所有的东西可以生产出来,也不能保证较低的成本。
其实,还是先让中方支援俄方大修&库兹涅佐夫&号更实际一点。中国的辽宁号与&库兹涅佐夫&号算是姐妹舰,中国通过继建辽宁舰,已基本弄清了其结构,再建造国产001A,中方已具备了建造现代航母所需的一切条件。俄方所需的设备,中国都可以提供的,不仅交货速度快,价格也相当便宜。
中俄可以合作一下,相互交流,让俄方可以以更快的速度与更低的成本完成升级工作,中方也不吃亏,可以与俄方交流一下,各种经验心得,如今的问题只是:需要支援吗?(作者署名:麦田军事观察)  随着瓦良格号第八次海试的到来,其服役日期临近。
中国航母近期试航图实拍
  大家对于它的关注热度也与日俱增,对于其所包含的各种技术也是焦点所在。甚至,脸俄罗斯媒体也不例外。
  之前看到有篇文章就拿瓦良格号的拦阻索说是,认为中国搞不出拦阻索,而是从瑞典进口。本人也是学机械出生,目前本科在读,对于材料略有耳闻,也着实知道这个东西对于基础工业的要求。但是科学归科学,还是当以事实依据说话 。下文是本人在网上看到的,觉得说的还在理,故放于此供大家讨论。
  拦阻索只是着舰拦阻系统的一部分 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拦阻索和舰载机着舰拦阻系统。拦阻索是航空母舰飞行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属于拦阻系统的一部分。舰载机的着陆与普通飞机不同,可以称之为一种&可控的坠毁&。舰载机着舰时不关发动机,保持较高速度,通过拦阻索直接将飞机拉停而不是滑跑减速。所以对于拦阻系统有一定要求,拦阻索要能承受飞机着舰的巨大冲击,而拦阻系统则要将这个冲击的动能转化为液压油的热能和压缩空气的势能,使得飞机受到缓冲。
  美国现役航母上都是布置四根拦阻索,在甲板下连接液压缓冲系统,在飞机着舰时使用尾钩挂住拦阻索,拦阻索通过滑轮阻尼器减缓速度,并不断把动能传递到压缩空气罐内,通过压缩空气吸收动能。在飞机着舰时,最大的过载系数最高可达到6G,也就等于有上百吨的重量冲击到拦阻索上。为了保证拦阻索不在拦阻状态断裂,必须使用高强度钢丝,并且在使用数十次后就进行更换。一般来说,拦阻索直径35毫米,以油麻绳为核心,围绕其以高强度钢丝编织而成,油麻绳浸润有润滑油可以润滑钢丝。
  [page]
中国航母近期试航图实拍
  拦阻索不会成为中国航母难题 对于早年的技术来说,拦阻索钢丝确实是一个相当大的技术难点,但是放在钢铁技术的飞速发展面前并不是什么问题。从民用的钢索角度来说,1955年世界上第一条现代化斜拉索桥在瑞典建成,使用当时最先进的钢丝绳,也只有183米的主跨宽度,而同时期美国超级航母的拦阻系统也基本成型,采用类似的钢丝技术,当时已经可以拦停20吨着舰重量,150节着舰速度的飞机,当前对于拦阻能力最大需求也不过是25吨,150节着舰速度,进步并不大。相对来说,在其他领域钢丝绳的进步更加巨大,比如说斜拉索桥,我国已经自行设计建设了多座主跨超过400米的斜拉索桥,其采用的国产钢丝需要使用五十年仍能维持性能,与数十次拦阻就要更换的拦阻索比起来难度更高。
  用数据来说话的话,国内仿真研究一般认为苏33/歼15这个级别的重型舰载战斗机以150节速度着舰时,对拦阻索造成的最大冲击不会超过800KN。按照国内的《建筑用不锈钢绞线规范》,直径34毫米的高强度钢绞线(最大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1300MPa)即可承受800KN的最小破断拉力,这种级别的钢绞线在国内已普遍用于民用建筑领域。所以,拦阻索根本不会成为中国航母的难题。
  而实际上,&瓦良格&号已安装着舰拦阻系统。早在&瓦良格&号舾装期间,就已经有热心网友拍到吊装着舰拦阻系统的视频,其装在甲板下的液压/气压缓冲装置与美军现役MK-7着舰拦阻系统的非常相似。目前缺少的只是那4根最显眼的拦阻索,那为什么没把拦阻索也安装上去?答案是目前还不需要。
  &瓦良格&号到目前为止才进行过两次试航,配套的歼15舰载战斗机也仅试飞1年多,都处于试验初期,不可能如此快就进行歼15着舰试验。拦阻索其实是一种临时安装的设备,美军熟练的操作小组只需2分钟就可以将一根拦阻索安装到位,在没有舰载机起降任务时,拦阻索一般是拆下的,避免海上高盐环境对钢丝腐蚀。所以,没安装拦阻索,并非就是没有安装着舰拦阻系统。
  [page]
中国航母近期试航图实拍
  [page]
中国航母近期试航图实拍
  [page]
中国航母近期试航图实拍
中国航母吧相关信息
中国航母吧专题栏目,提供最新新最全的中国航母_中国航母最新消息_中国第二艘航母、以及中国航母吧等相关信息
中国航母最新消息
中国第二艘航母您可能对这些帖子感兴趣
原来中国是这样形成的!
朝鲜刚刚传来的美女图片,太惊艳了!
各国领导人儿时照片:萌翻了~
你见过会拜佛的动物吗?万物皆有灵性
日本人打死不让中国看到的12张照片
100年前的学生制服什么样?民国最美
揭秘红色延安十大美女结局
美国打死都不让中国人看到的照片
中国三十年来被枪决的美女死囚
金三胖要求删除的朝鲜照片
毛泽东最欣赏的12个女人
那些年来华访问的美第一夫人
24小时排行
 哈尔滨HC120 蜂鸟(法语:Colibri)也称欧直EC120,是5座单引擎单主旋翼轻型直升机。由欧洲直升机公司,中国国家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国航母发展史 的文章

 

随机推荐